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日本剧日本2019

主演:阿部隆史,中村勘九郎,绫濑遥,生田斗真,杉咲花,永山绚斗,胜地凉,竹野内丰,中村狮童,夏洛特·凯特·福克斯,古馆宽治,泷正则,杉本哲太,大竹忍,役所广司,北野武,桥本爱,山本美月,满岛真之介,川荣李奈,荒川良良,小泉今日子 Ky?ko Koizumi

导演:井上刚,一木正惠,西村武五郎,大根仁

 剧照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2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4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5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6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4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5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6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7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8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9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25

详细剧情

2019年大河剧时间从日本首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1912年到上届东京奥运会的1964年,时隔33年再度聚焦近现代历史,以“日本与奥运”为主题,走全新创新路线。

 长篇影评

 1 ) 终于追完了

追大河剧到下半年总断更,最后的剧集都是连着补完,在《麒麟来了》之前终于完结。听说这部《韦驮天》收视率很差,我却觉得很好,这次不单单是历史剧,还有更多体育和和平的精神。 将多线程叙事运用到电视剧上,虽然见过,但是这样的长剧里不容易,没有变得混乱,视角转换的时候很自然。不过仔细梳理一下,线程也不是《撞车》和《云图》那样的,还是主次分明的,主线还是扣紧奥运,以嘉纳治五郎、金栗四三和畑田政治为主角,从赛前、参赛到申办、筹备的过程展开故事。而老年古今亭志生则是贯穿全剧的另一条线,另外还有一些“短线”,最重要的一条是年轻志生的经历,还有三岛,五厘一家,大哥,老板,魔女们。 另一方面令我振动的是,剧中涉及了那段日本人不愿提到的历史,不过总觉得总体上是回避的态度,浅尝辄止,但是反战的态度是明确的。可把事情放到满洲是有其他意思么,但对米国的不满也展示了,毕竟民族主义哪里都有。 中村勘九郎,不知跟中村堰次郎什么关系,这是个很专心的演员,心无旁骛,非常符合人物,是那种做得多想得少的人。这种性格很好,很值得我学习,其实这种人天分很好,大智若愚。畑田政治话就啰嗦多了,但是对事业确实是热情似火,这种男人有独特的魅力。阿部隆史诠释得淋漓尽致,吃黄瓜,摁秒表都是招牌动作。役所广司气势逼人,又和蔼可亲,长者形象。北野武以前是一本正经得搞笑,这里完全老顽童了,落语的形式独具匠心。 其他人物呢?大哥也是傻乎乎,但真的是长兄如父,年龄本来就隔代了,父亲走得时候四三还小,都是大哥在养家,而且有求必应,对弟弟没有反对,支持到底。还有畑田的母亲同样是卖掉家业支持儿子。 说到其他人物,不能不说剧集还见证了日本女权和爱情的变迁史,四三夫妇夹杂感情和父母之命,美浓部夫妇传统相亲结婚,从矛盾中一路走去。无奈的自由恋爱阿清和小梅,五厘家前两代,天灾人祸考验的爱情。还有畑田家奇妙的缘分,其实跟四三差不多,被女人选中的。事业女性从怪物到被人接受,其中也涉及到几个,虽然只是社会侧面,也是以小见大。 体育还是作为政治工具,在最后的剧集还是纠缠不清,不过现实从来不是理想主义。 最后遗憾的是,我国没有一部这样全景式展示我国奥运历程的长篇,从第一次参赛,第一次金牌到第一次举办都演绎出来,并且从体育扩展到更多的社会方面。

 2 ) 天才的宫九

早就想写关于《韦驮天》的东西了,一直拖到现在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的剧实在不给力,这《麒麟来了》真的是太无聊了,各方面的无聊。

疫情在家也很无聊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宫九的才华在《韦驮天》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海女》和《虎与龙》,这部剧也是大河剧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实在是太精彩太过创新了:

新“科马内奇”

一. 近现代运动题材,这是大河剧历史上第一部运动题材的剧,算上《春之波涛》的话,大河剧历史上也只拍过4部近现代题材的正剧,而韦驮天距离大河剧的“近现代三部曲”年份实在久远了一些,33年来首部近现代题材的大河剧还选了一个“奥运”题材,这一下让前一秒还在明治维新、最后的武士道精神的日本观众一下子接受不了,尤其还是这么欢快轻松的氛围,这也为韦驮天收视率上的大失败埋下伏笔。

二. 三线叙事,从剧名上就可以看出端倪,《いだてん~東京オリムピック噺》,いだてん(韦驮天)——金栗四三,東京オリムピック(东京奥运)——田畑政治,噺(落语/故事)——志生,值得一提整剧也是多角度叙事的作品,三线叙事就意味着要有三位“主人公”但在大河剧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多主人公的剧,例如《利家与松》、《国盗物语》、《草燃》、《宛如飞翔》......但这些都是同时代的叙事而且并没有摆脱角度的问题,即单一角度叙事,这些大多都是站在同一阶级或者说同一个类型、同一家族的立场上来看待某段历史,摆脱了单一时代的诸如《葵德川三代》、《炎立》这些则并没有摆脱单一角度的问题。《韦驮天》则成功做到了两者结合,首先故事由金栗四三冲击奥运开始,再借由田畑政治过渡到1964东京奥运的举办,从明治到昭和,时代的跨度很大。而且《韦驮天》的前半部分由参与奥运的选手之眼带领观众领略所谓的“奥运”,例如1916柏林奥运会的取消对选手而言是怎样的感受,1912初次参加奥运是怎样的体会以及1920安特卫普奥运会的失利,这些对观众而言难以体会的情感通过宫九的笔触传递到了观众们的心中,后半部分由奥运举办者或者说教练员的身份来叙述,让观众感受到的就是不同人对于奥运精神的理解、奥运筹办的艰难与坚持的精神;穿插其中的落语则更像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从一步一步地了解奥运了解奥运的人与事慢慢地在最后像五轮一样积极地投身奥运。对于同样的“奥运”二字,不同人的不同感受都由宫九娓娓道来,一下让整部剧的情感丰满了不少,涉及的人物越多自然情感也就更丰富。(这点留到后面再说)加上宫九不断地打乱情节顺序,一下落语,一下金栗四三,一下田畑政治(详情可见第一集)本就面向年龄偏大的大河剧其受众一时很难适应。(我记得当时就有日本观众说上了个厕所回来发现已经跟不上剧情了)

三. 轻快的节奏与氛围,一提到大河剧,一般观众的脑海里浮现都是严肃的古装古语,板着脸的武士和古旧的服装。大河剧给人的感觉就是严肃,从那些气势磅礴的op就可以听得出来,而《韦驮天》一改常态让大河剧变得十分有趣,尽管三谷的《真田丸》也有很多搞笑的梗和桥段但是整体上还是较为严肃

三谷的客串

(三谷在剧里有客串)。《韦驮天》的op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的轻快、欢乐一下就让观众变得兴奋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配乐是由大友良英制作,没错《海女》,这位宫九的老搭档显然是十分了解宫九的他配上的音乐实在是很符合本作的氛围。这种轻快的节奏与氛围显然和宫九脱不开联系,我不相信这是nhk要求宫九写成这样的,这其中实在流露出太多的宫九风格了,落语、无厘头、老熟人们、大脑洞......这些无不让人感到“啊,这是宫九的作品吧”,如果真的很认真地看完本剧很多地方肯定都会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样剧中人物还有很多有趣的台词。前一秒让你感动流泪后一秒让你捧腹大笑,在我看来这就是宫九最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很可惜,就像很多热评、观众所说“这让大河剧看起来更像晨间剧”,让一贯严肃的大河剧变得如此幽默有趣确实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

四. 左,它太左了,不得不说《韦驮天》是近年来最“左”的一部大河剧了,早年间的大河剧其实也是很“左”的,但在近年来全球“右”化的浪潮下,日本观众更喜欢类似《坂上之云》这样的“日本崛起”“日本精神”的故事。而在《韦驮天》里,看到的是奥运精神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政治,中国代表团能为当时的日本投票(这点让某些国内观众有些许的反感)田畑政治为奥运费尽心血与政治因素对抗,以及“我们日本人在亚洲做了恶,必须做点有趣的事情才行”,对军国主义的讽刺等等这一切实在是太“左”了,自然在日本多少是不受待见的。

五. 人物,这次大河剧多了很多宫九剧里的老面孔,阿部隆史、荒川良良、小泉今日子、桥本爱、安藤樱、药师丸博子、太贺、生田斗真......这些都与宫九有过不少合作,而且也加入很多有实力的演员诸如中村勘九郎、北野武、绫濑遥、役所广司......这种几乎完美的卡司使得宫九的剧本能写的更加洒脱,因为不用担心演员的演技问题。正是这种大河剧历史上难得一遇的阵容,让这部剧的感情戏也更加有力度有冲击性。小松胜在听完志生的富久跑起来后被枪杀,金栗四三跪在嘉纳治五郎雕像面前哭泣未能当上火炬手,金栗四三在听到奥运取消时的崩溃,田畑政治在对抗政治家时的无力,嘉纳治五郎最后的轮船旅行......这些桥段多少也触碰过观众们的内心吧,看完后不得不说宫九在塑造人物方面已经能和三谷相提并论了,也正是演员出色的实力和天马行空的剧本,让演出也更具感染力。有多少观众在为前畑秀子加油的时候内心也在喊着“加油”呢?又有多少观众在金栗四三跑步之时也在“嘶嘶哈哈”呢?至少都记住了阿政的那段“是!不是!”了吧?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实在太多了,“天狗天狗天天狗”,宫九的剧本几乎让每一个出场的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不会让观众觉得xx与xx太像了,避免人物的同质化这在大河剧里很难做到,因为在以往的大河剧里总有那么一些角色会让你觉得实在是太像了,很多都是个性不突出或者太过相似从而使得观众厌烦某一个角色。这种立体饱满,富有生机的人物让观众能有一种看下去的欲望。

结局也很动人

这些要素实在是太过于新颖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富有冲击力的改变是喜闻乐见的,但种种因素结合到一起可能就不太受传统待见了。我想说一说我的想法,整体上我觉得《韦驮天》是几乎完美的,很难挑出毛病来,宫九把他的个人风格与各类元素(运动、女权、坚持不懈精神、岁月变迁、低俗与高雅)结合得非常好。而且他的情节设计很精妙,在前半段叙事是以金栗四三为主,但宫九不会将故事的所有篇幅都描述金栗四三一个人物,他会穿插田畑政治的早期生活,会穿插早年志生的生活并且在有时候还会打乱时间顺序穿插一些申奥的故事,在后半段也不仅仅只讲述田畑政治,依然会时不时地放出一些金栗四三的事件,这就不会让观众觉得“我好想看xxx”并不是因为重点改变而完全地使某一个角色消失。(包括在最后还出现了早期配角——可儿德)

宫九的想象力又回来了(不如说是脑洞)比如死后的嘉纳治五郎与田畑政治通过画像对话,也许是《朋克武士》、《宫九和远藤宪一之受您指教了》这类本写多了,亦或是《木更津猫眼》时期的灵感又回来了,总之在看了《宽松世代又如何》、《对不起青春》《自恋刑警》后总感觉不是曾经宫九那味了。

曾经在《对不起青春》里写过那么多“至理名言”的宫九,对待人生与挫折一定有很多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他竭力想在《韦驮天》里展示的,他对于“奥运精神”的理解通过他的方式展现在了剧中,这其中也有很多对1940东京奥运取消的思考与见解,但也许这就是这部剧不是那么完美的地方,这部剧更加侧重于“奥运”、“运动”,它的思想有深度但是缺乏广度,大量的“抖包袱”也好,“收回伏线”也好,多角度的叙事也好,多线索的故事展开也好,复杂的人物设计构建人物与故事的联系......这些归根结底是剧本上表象的优秀,是宫九的“炫技”其内涵是围绕“奥运”这一主题展开的,所讨论的也局限于奥运,它缺乏对人生的或者说是个人的解读,亦或者说在这方面并没有很深刻地进行阐述来丰富有关思想。这一点可能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虽然跳出了小题材但是还是被束缚在“奥运”这一题材之下,相比之下诸如《武田信玄》《独眼龙政宗》这些叫好又叫座的大河剧前辈,它们更多地涉及到了关于人生、武士的思考,思想更具广度一些,这也是它们成功的原因之一。

当然我觉得,《韦驮天》是理应有资格与这些优秀的大河剧相提并论的,因为它实在太具开拓性与艺术性了,它本应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永载史册(某种意义上已经做到了),希望未来的大河剧编剧们能够继往开来不断地创新大河剧,也更希望宫九能够继续保持这样高水平的创作给热爱他的观众们带来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还是更想看东京奥运)

东京奥运!

 3 ) 35集

#韦驮天:东京奥运物语# ep35 这集让人心理很不是滋味啊——

日本期待已久的马拉松金牌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日朝合并后由朝鲜选手获得的,选手在领奖台上才知道会奏国歌升国旗,奏的自然是日本国歌升的自然是日本国旗,显然不可能去展示朝鲜选手国破山河在的内心,于是只能嘻嘻哈哈地说是足袋店老板的胜利。。。

赛前对于194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国奥委会代表面对中日关系极其紧张的局面却出于东亚人要帮东亚人的心理把票投给了日本,并说出了“体育与政治无关”的话(非常想了解中国代表的真实想法有这方面的书或纪录片吗),日本成功获得了奥运举办权;结果下一年七七事变爆发,1938年中国代表强烈抗议,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以及二战的全面爆发令这届奥运最终无法召开,这应该是下几集的播放内容了,下周看NHK怎么展示这段历史。

体育和政治无关,不代表奥运会不和政治有关吧。。。

韦驮天不算成功的大河,但意外地让我补了一点奥运知识(虽然我并不喜欢奥运会)。没想到当时日本游泳这么强,能够制霸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日本代表在投票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中提到奥运也应该到非洲、大洋洲、亚洲开,但是至今也没有进入非洲。

可能这也是我不喜欢奥运的原因之一。

 4 ) 观后感

第一次看完一部大河剧,真是好漫长的旅程啊。

前24集以日本马拉松之父为主角的故事我比较喜欢,一方面有东亚国家都可以共感的部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只能派出两名队员,面对强大的西洋选手也没拿到任何奖牌,但这却是走向世界重要的第一步。而且运动意识逐渐的进步也非常让人热血。

另一方面金栗四三淳朴又一根筋,可以说是热血故事里最经典的主角了,所以他的热情和苦闷都很容易传达出来,泪点和燃点说来就来。

后23集虽然刚开始以风风火火的河童作为主角以制造节奏感和笑点,但不幸的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太难了,既不好笑,也没有感动,还不热血,甚至我们看着心情也复杂,只剩下沉重了。若说这个部分的精华,就是河童拼命坚持运动不与政治挂钩,奥林匹克是和平的盛典,却也无法改变它的走向。所以最后几集的申奥原本应该是热热闹闹的喜事,结果政治家插手变成了玩弄权术的无聊对战,成了最没意思的几集。

不过我很喜欢这个结尾。之前去维基看了四三的介绍,觉得他有一个故事特别有意思: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跑马拉松到一半失踪,也没有弃权,54年后收到斯德哥尔摩的来信,邀请他将当年没跑完的比赛跑完。七十多岁的他跑到了终点,创下了马拉松比赛最慢的记录,54年多的用时。剧中用了他接受采访的话作为结尾。一个因为生来体弱而跑步上下学的孩子,跑着跑着,竟跑了一辈子。

 5 ) 四三终于圆梦了

来日本的时候算的正好,我就住在文京区当年四三练习跑步的路线上,奥运会正常举办的话,说不定就可以在就能在自家楼下看到圣火接力。因为奥运延期这事成了我永远的遗憾。但看到了这条新闻,我终于放下了。

2020东京奥运会金栗四三的演员中村勘九郎作为开幕式前圣火接力的最后一棒,剃了和尚头穿着足袋,点燃了圣火台。

“时隔”57年,和嘉纳老师的约定,终于实现了。

还做了天狗俱乐部的pose

 6 ) 奔跑與落語(不定期更新)

看完《韋駄天》第三集,真心覺得這齣大河劇何止年度必看,這應該是宮藤官九郎格局最廣、手法最成熟的連續劇作品。 他將整個敘事時間軸一分為二,一個定在日本首次參加奧運的1912年明治時期,另一個定在首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昭和時期,但他如何串起這兩段相差五十二年的平行世界呢?這一點就是他高明的手法:「落語」。 宮藤官九郎透過「跪坐在舞台上說故事的人」這樣的形式,用真正的東京落語大師「第五代古今亭志生」化作敘事者,半虛構也半吐嘈,同時也摻進了點說故事時的傳奇意味,讓老年成熟的古今亭志生(北野武)身處在昭和時期,用自己的生平(森山未來)發生過的故事,去還原過去的明治時期,近而串起金栗四三這個人,最終將會延伸回到「奧運」這個主題。

宮藤官九郎簡簡單單的就用「落語」這個極具日本傳統文化的娛樂,以「說故事」這樣的虛構方法,來回穿梭兩段時空,讓觀眾不會感到複雜(可以說是同為落語敘事的2005年《虎與龍》的進化作)。

所以,每集的結尾幾乎都是以北野武說完落語、對著台下觀眾鞠躬落幕,象徵著這集的「落語」結束,這集的主題故事也結束了。

而每集故事也是循序漸進到一整個厲害,第一集很乾脆的寫出整齣戲的主題「奧運」,以嘉納治五郎的視角為主,最終也以嘉納治五郎抱住了創下馬拉松紀錄的「韋駄天」金栗四三來結束,沒想到,宮藤官九郎就此開始倒敘。

第二集除了開始講述金栗四三開始接觸「跑步」的契機,更高明的是他埋下了「小時候的金栗四三沒能讓嘉納校長抱過,甚至還說了藏了好幾年的謊,因此耿耿於懷」,所以看完第二集才會知道,在第一集結束時,當金栗四三跑到終點一把被嘉納治五郎抱住時露出那個微笑,其實別有深意。

第三集用了「去東京」這件事,來引發金栗四三如何接觸到「馬拉松」的契機,而這一切都還只是發生在宮藤官九郎以「落語」這樣的敘事手法裡的「倒敘」之間。

記得很久以前有寫過「宮藤官九郎的劇本功力只有在篇幅極長的前提之下,才能發揮到讓人讚嘆的地步」(《小海女》),而大河劇都是以從一月播放到十二月整整一年為製作前提的連續劇(應該會到五十集吧),宮藤官九郎的腳步,這才剛開始呢。

 短评

全员老熟人。很热血,可追可追。

2分钟前
  • zoe
  • 推荐

被堆卡司的恐怖程度吓到,堪称日本的《建党/国/军伟业》。但主旋律果然还是难出彩,哪怕是宫九的剧本也只能整些“规范的闹剧”,不会追下去了。

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良心剧,推荐

9分钟前
  • Emilio
  • 力荐

未来的大河剧恐怕很难再有突破此作的了

13分钟前
  • :)
  • 力荐

为了宫九来看人家的爱国教育…………

17分钟前
  • 繁花将尽
  • 力荐

前后十年可能是拍不出比这好看的大河了。精细的结构,华丽到近乎炫技的剧本,宫九玩到炉火纯青的平行进行(主线&落语),所有的线都收回。“我们日本人在亚洲做了恶,必须做点有趣的事情才行”,“奥运会是为了激励一代的年轻人才办的”,“奥运会是和平的盛典”,太王道了,太理想主义了,对于现实来说太激进了,剧本的自由度太罕见了。收视确实不行可能也是这样过于激进的原因吧,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21分钟前
  • 力荐

越庞大的叙事结构,越适合宫九操刀,稳地一批。

24分钟前
  • 飞帆
  • 力荐

有些人学了个“主旋律”又到处瞎用,就评第二集奶遥讲的话,这部剧跟主旋律搭不上半毛钱关系

28分钟前
  • 洋喵呜
  • 力荐

空前绝后的「近代」大河。尽管放送前期出现了皮埃尔泷事件,收视率持续低迷,也无妨剧集本身的优秀,宫九操刀的脚本更是证明了他依然是日本最顶尖的编剧之一。从第一集就埋下的种种伏笔在情节展开中一一收回伏线,奥运与落语的双线并进互相融合又巧妙编织出不同色彩的瑰丽风景,对于历史中的纷繁群像虽有侧重,但凡出场的角色无一不是轮廓鲜明有血有肉(我永远喜欢阿岛&小松胜😭)。从1912只有两个日本人参赛的斯德哥尔摩,到1932大获全胜的洛杉矶,最后是1964成为主办国的东京,日本用了52年迎来奥运这一“和平的庆典”,期间经历的自然灾害与战争,几代人炽热的眼泪与汗水,仿佛志生「富久」里讲述的,从日本桥跑到浅草再跑到芝,喊着“着火了不要挡路”那样,想要承办奥运的火焰,在金栗四三田畑政治嘉纳治五郎们的心中从未熄灭过。

32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有笑有泪的故事,竞技体育迷会很有共鸣。传承,开拓,伴随着一代一代人之间的不甘与释然,告诉我们现在理所应当的事情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最终走到今天。宫九的大河也是绝品啊!

34分钟前
  • 绿衣去2010
  • 力荐

宫九回春了,又是落语圈的合家欢,海女卡司再聚首,初话场景串联就有虎与龙既视感丨E6的剧情编织真的精妙,从30分左右开始,明治时期四三在羽田练习转场到昭和代表团回归,又设置挪移蜗行的车和足袋捷跑的老人在芝与日本桥两点相会,落语家更是用串联起两地的《富久》诙谐叙述。无论是马拉松还是落语,皆以双脚积累跬步体悟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缩短所带来的心情变际,最终实现向目标迈进的过程,所以四三才会以“绝品”相评。至于两人是否曾在日本桥上交会已不重要,历史行进中他们都各自完成了自己的马拉松。丨十里以后的风景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我想让他去看看。

38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非常日式热血了,宫九用落语表现的设定也是巧妙~

42分钟前
  • 贡丸猩猩
  • 推荐

好看,喜欢这个节奏,尤其是bgm ,虽然是为了卡司看的,但宫九的戏果然太对我胃口了,后面还有四十多集稳住不要飘。。。。。[不会又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宫九剧吧]

47分钟前
  • 十陆
  • 力荐

一年份的宫九!!海女卡司太幸福!!

50分钟前
  • 先出犄角后出头
  • 力荐

确实蛮晨间的打光和演法 人家没说错啊 大家都好用力的大喊大叫表情夸张的喜与悲 役所广司我心 森山未来我爱 这帮83左右的我觉得他才是踏踏实实演戏的好戏之人 顺便神木隆之介的下棋之后我看他演啥都觉得演超好

51分钟前
  • (ꈍ ʚ ꈍ)
  • 还行

贼鸡儿好看!咋就没太多人关注呢?令和真是不行。

56分钟前
  • 石丰硕
  • 力荐

先打四颗星。第一集还不错。

57分钟前
  • 推荐

热评那位拿“晨间剧”来评价刚开播的《韦驮天》多少有点不妥吧?宫九代表作岂止只有一部《海女》?宫九的许多作品里虽然夹杂着荒诞,恶搞甚至有一些日式“无厘头”但是绝大多数的故事均已先“反讽”后“励志”为主!宫九是那种极其擅长抓住故事主题的编剧,而且短篇长篇全都擅长,写过晨间剧《海女》也写过午间剧《吾辈是主妇》,都是代表作。而他故事里的荒诞与搞笑的故事情节也是为了衬托最后的情怀与感动。

58分钟前
  • 黄道吉日
  • 推荐

先五星好评一下,前几集超级有趣了,虽然是不熟悉的时期但是一点都不影响观感而且挪不开眼睛,中村勘九郎太萌了~~

1小时前
  • 猫小蓟
  • 力荐

精力善用 自他共栄

1小时前
  • 喧哗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