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女孩2018

科幻片其它2018

主演:Greg Kennedy,Tayla Holborow,Yoji Tatsuta

导演:Mike Garrick

播放地址

 剧照

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2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3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4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5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6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3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4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5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6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7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8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19昨日女孩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58

详细剧情

  一位年轻女子在被陨石撞击摧毁的世界中醒来。当她试图回忆过去时却想起了70年前她自己的死因。那个年代她瘟疫横行,世界充斥着破坏,疯狂和一个可怕的对手。面对新的世界她将何去何从?

 长篇影评

 1 ) 《海街日记》作品中呈现了丰富的生活美学元素

一直很喜欢是枝裕和的作品

总能读到细腻、优雅、温暖、乾淨、美景、美食、日常、和谐......

这些都是我极喜爱生活美学元素

《海街日记》采取了相类似的“日记”手法记录香田家三姐妹在父亲葬礼后接纳同父异母的妹妹浅野铃,四姐妹一同生活的家庭琐事。四姐妹的演绎真的非常出色,如同现实生活中真的姐妹般存在那样自然,可谓超越表演的表演

临海的古都镰仓 四季移动变化的光影 火车经过小镇 梅雨落在石阶上

樱花盛雪、仲夏烟火、细海沙滩、微风阳光

咖喱、梅子酒、沙丁鱼、炸鱼定食、小鱼面包.....

家里的柱子上还留着刻画你成长的身高标记

在烟火红光映照着青春明媚的脸庞

乘着单车飞快行经樱花隧道时你的笑颜

在那个小镇日积月累的“生活点滴”串起来的故事

家人的和谐相处、理解关怀、陪伴与支持 給人安定與希望

流光如詩 岁月如歌 温柔隽永 平淡靜好

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細緻 明媚 生动 美麗 饱满

细腻美好的家庭剧,很温暖,很治愈,年度推荐!

 2 ) 原来梅子成熟多时,只是为了你的一醉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大海

在日本,有一个说法叫“物哀”,意思是为外部世界的万事万物,致上最深的感受。

它赞美了逝去生命的哀愁,比起枝头的绿叶,更欣赏落叶的美。灵魂的哀伤,就像是对事物美感的表达。 Instagram 被墙了一年多,年轻人却大致还记得,关于那些方格子照片,有种调色参数,叫日系风格。画面干净,简洁,美好,以冷调,褪色和轻微过曝为主打。这类照片,与小清新保持了时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在滤镜强度上,也不会侵犯到观看者。 看到 《海街日记》 的青绿背景,你会联系到这种色调,更会感慨,是枝裕和还是那个是枝裕和。这部电影继续大咖配角乱入,过去作品的影子不断重现。是枝自己的 《步履不停》 到 《奇迹》 ,河濑直美到桥口亮辅。 日本到底有多少关于四姐妹的影视剧呢?从1965年西河克己《四姐妹的故事》开始,还有1983年市川昆《细雪》、1985年大林宣彦《姊妹坡》、1995年本田昌广《四姐妹物语》,2003年森田芳光《宛如阿修罗》、2015年是枝裕和《海街日记》,日剧《四姐妹侦探团》《华和家四姐妹》,还有动画片《若草四姐妹》…… 从山形的森林到镰仓的大海, 《海街日记》 讲述一个关于接纳、包容和生命恩泽的故事。闪闪发亮的,是少女的明眸,是洒进老房子的牛奶光,是性情不同但心心相印的姐妹情深,更是侯孝贤口中无从名之也难以归类的吉光片羽。这种灵光闪烁,也被引申成声音,像轻盈细碎的风铃,炸天妇罗的滋滋声,周而复始的列车经过,假装敲门的咚咚咚。还有重逢的沙丁鱼刺身味道,很久没有体验过的梅时雨,甚至是故意被隐去表现的一树樱花。 是枝裕和的影像世界,它不仅打通自己,也连接了同时代的导演,延续黄金时代的大师印记。更神奇的还有,对如今的中国影迷来说,他的电影,就是日本或日本的想象——你很难找到其他的替代者。

姊妹

老房子生辉,靠的是人气。四姐妹的出出入入,张罗收拾,令影像得以呼吸和流动,也让这出少女漫画加摄影写真的家族故事真正成立。实际上,要把绫濑遥、长泽雅美和夏帆拍得美,那很简单。就像她们拍过的电影,再不然像开头,就让长泽雅美穿 bra ,秀个长腿。但在多数时候,尤其是那些近景特写,是枝故意把她们拍得“没有那么美”,淡妆,随性还有些显老。选角上,四人的年龄阶差是完全成立的,如同那些标记身高的刻度,她们的生命,也成了老房子和日常事物的现实存证。 《海街日记》 的镰仓,看上去人很少,生活节奏缓慢,自带了生活流逝和时间驻留的意味。十五年不见的父亲,二十年前的一道菜式,五十五年的梅子树。它们借助某种独特的记忆形式,被留存了下来,寄托着后来者对先人的思慕与怀念。 青春明丽的调性,琐碎日记的编排,电影想让人物吵个架,都变成很难的一件事。要么迅速被打断,要么事后被冲淡。连海猫食堂的老板娘,她对无赖弟弟的行为,没有一句怨言,只是搁在心里头,随他去吧。 真要说这部片子有什么缺点,那大概是太轻太慢了,近乎理想,与世无争。它用云淡风轻的方式,来讲述悠然自得的故事。换前作 《如父如子》 ,故事太狗血。 《空气人偶》 ,太重口。它是去了童趣的 《奇迹》 ,是抽身得更远的 《步履不停》 。再往更早的,是枝裕和的电影,其实又苦又沉,跟今天“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的模样,全然不同。 不难想象 《海街日记》 的黑暗版本或中国版本。也许,并不是电影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离生活的乐趣太远。一个刚被允许二胎和热衷打小三的国度,如何去进入一个存在于电影当中的东方理想国。未婚,姐妹成群,不与父母居住,甚至还重复了上一辈的蹉跎故事。她们也会问大自然索取,但索取的东西,少之又少。待人处事都懂得感谢,愿意回报。就像有数据分析的,外国网友更喜欢在 Instagram 上给陌生人热情点赞。这是礼貌,也是平凡的美德,太容易做到,却好像是我们身边所缺失的。

烟花

你大可说,就像小津的电影,从未发生于真实的日本社会。是枝裕和的故事,同样不属于今天的日本现实。但电影总有一种魔力,能够带我们审视周围,远离丑陋,去追求美好事物,向往新生活。 满枝的青梅,如果你不摘它,就落在地上,自个腐烂。如果你贪图尝鲜,吃完了,恐怕也就吃完了。但在 《海街日记》 ,姐妹们的处理方式,延续了老一辈的做法。分给亲邻,用来酿酒。原来梅子成熟多时,只是为了你的一醉。 电影还多次出现葬礼仪式,这在日本电影里很常见。 《海街日记》 尽量去除了与悲恸有关的细节,而是希望所有人能感谢生活,感受平凡事物的美好。总之就是,活着真好。至于死,我都记住了树木希林劝架的那句话: 姐姐死了,真是太好了。 如果不是生死两隔,对父亲的记忆,以及家族的信念,小妹不会被接纳,老房子也不会被保留。再说烟花和樱花,这些东西确实短暂,但它们会重复出现,年复一年,出现在几代人的生命当中,作为被延长和传承的记忆,代代相传,久存不逝。就像一组照片,就像这部电影。【刊于《中国新闻周刊》】 -------------------------------------------------------------------------------------------------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3 ) 三姐妹用这种方式找回了父亲

有人和我一样,觉得三姐妹的择偶观都很非主流吗?
大姐姐找的是没有正式离婚,懦弱又绝情的儿科医生,长得并不帅气,但是举手投足间有成熟男人的气质,看起来颇可以依靠。
二姐乃佳容易轻信小男人的甜言蜜语,愿意倾囊相助,作为爱情里那个付出的人,却常被骗钱。
老三更离奇,喜欢上长得怪异少了六根脚趾的店长,而且为他攀登珠峰的壮举深感自豪。
这或许就是导演刻意安排的情节,三姐妹的爱情都有比较大的残缺。这种影响是谁带来的,当然是那个“不在场”的父亲。

大姐姐懂事的早,完整见证过父母的争吵和类别。她恨父亲的离去,也讨厌母亲不管不顾,内心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像这两个人一样不负责任,带着倔强走向他们的反面,所以挑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内心里却也有极其脆弱和渴望找个人依靠的时候。哪怕这个人只能在形式上为她分担忧愁,让她不至于无人可倾诉也好,总比医院里那些毛手毛脚的年轻人看起来可靠许多。作为事实上的第三者,她忍受着良心上的啮咬,默默付出,在辛苦工作和照顾两个疯疯癫癫不靠谱的妹妹之间,她渴望有一种成熟的,大人式的温暖相伴,哪怕只是一起吃吃饭,安静聊聊天。可是为了家,哪怕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最终选择不去美国,大概也是没法像父亲母亲一样为了自己的幸福一走了之。姐姐的爱情观,在纠结中遵循着自己的原则,有一种宗教般的隐忍,是责任感大过自己的享受。

老二本质上很单纯,成长中由于父亲的缺席,让她很难对什么是好男人产生认知,也似乎没有建立起家的概念和择偶的标准。在记忆里对父亲有着不满,晚上听见父母吵架,看见姐姐安慰妈妈,这些小时候的痛苦记忆让她成年以后只想要自由,快乐,无负担的陪伴就好。所以她愿意付出金钱和时间挽留不懂事的小男友,也一次次被骗,失恋了就喝醉,发酒疯。因为没有人教会她,真正的好男人该是什么样子的。她摸索,碰壁,自我放弃,直到认识了银行课长后,似乎慢慢被这个人所吸引,开始自我成长。影片没有演下去,但是真希望这个善良,工作负责,有爱心的课长能够成为她的温暖归宿。

三妹男友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冷笑话。两个姐姐本来就觉得这个小妹妹非主流。最小的千佳对父亲的印象最模糊,但也最好奇。她喜欢钓鱼,自己在家摆弄鱼竿,当玲说起父亲也爱钓鱼时,千佳脸上那种神情像个孩子般兴奋——原来我和父亲在这点上很相像。父亲在她心中依然还是崇拜的对象。她怀着这种心情慢慢成长为少女,会被店长这样热爱体育,心怀爬珠峰的豪情,充满冒险精神的人吸引,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浅野玲(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同一个父亲却不同姓氏)的身上却几乎拥有完整的十五年的父亲的回忆。这正是三姐妹与父亲音讯全无的那些时光。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少女形象,她或许继承了父亲美好的样貌,善良的性格和对体育的热情。父亲会为她做沙丁鱼吐司,带她去钓鱼,并不曾缺席她成长中最关键的那段时期。所以她的爱情——虽然只是Puppy Love 好像是最让人觉得舒服的。小男孩风太一直默默的关注她,陪伴她,虽然很懵懂,但是看得出那份美好的感情,就像樱花隧道一样,是“死之前不得不看一眼才没有遗憾”的存在。非常喜欢导演描绘这个小男孩的爱情时那种柔情又克制的表现。

三姐妹把她接到镰仓时或许只是出于同情,但是慢慢地,我感觉小妹妹的存在,才让这个家感觉更完整,气氛更亲密。大姐也不再只有妈妈一般的严厉,二姐多了一些责任心,三妹的和事佬角色也多了一个分担。在她们三个人心里,父亲只是“温柔”的那个模糊印象,第一次变成了具体的存在——“爸爸虽然不靠谱,但应该是个很温柔的人吧,所以才留给我们一个这么好的妹妹啊”。快接近结束时,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大姐姐一直很喜欢玲,但是心结似乎是最后一个打开的。她带玲去了父亲曾带着她们俯瞰海的山顶(那是她心底一直保存着的对父亲最柔软的记忆),紧紧拥抱了小妹,对她说,你可以一直在这里的。我觉得那个时刻,她内心里是真正与父亲达成了和解,也是她第一次面对自己内心里对父亲不能割舍的爱。

最后四姐妹走在海边的镜头,是我最喜欢的。她们看起来那么放松和舒适,天高云阔,海带去了所有的忧愁。她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一起期待明天的到来。


 4 )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因为父亲的抛弃,一家人陷入不幸福。妈妈心灰意冷离开三姐妹,大姐为了守护妹妹大龄未嫁。
父亲的去世,变成故事的拐角。看到同父异母的妹妹,姐姐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排斥反感,而是从心底喜欢接纳这个与她们流着同样血液的妹妹。
应该说是时间的力量吧。让人慢慢接受现实,淡忘怨恨,更冷静下来更客观地思考事情原委,在漫长岁月中,理解、接受慢慢产生。
因此才会有了后面的亲情故事,有了更多的欢乐与互相支撑。
时间是伟大的。但也是残酷的。终归,人是在变老。(这种想法好悲观)

 5 ) 当蝉鸣暂歇时——是枝裕和的时光暂停术《海街日记》漫谈

当蝉鸣暂歇时——是枝裕和的时光暂停术 这部电影让我们先从名字开始聊起,电影延用了原著漫画的《海街diary》,导演是枝裕和在访谈中提到,名字不是“海街物语”,而是“海街日记”,其中diary的定位是关键,它决定了影片的构成,是由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海街小镇上的故事串联而成,而不是单一的故事主体。

影片从原著漫画中,脱化出来四姐妹的故事,将主观视角放在了四姐妹中最小的四妹:浅野铃身上,从她眼中的三位姐姐,到老屋宅院,到海街小镇,再到镰仓的大海,在渐渐扩展的周遭和慢慢延伸的时光中,我们感受到了光阴的流动,四季的脚步,亲情的点滴。 一位过世的父亲,几位脆弱的母亲,四个坚强的孩子,隔阂间满是孤单的泪水。而大姐的扶持,小妹的善良,她们重新用彼此间的照顾与关怀,相互填补心中的空缺,找回父亲的记忆,原谅母亲的选择,用感动的泪水抚平了彼此的伤痕,一起并肩面对生活中的那些完美与不完美。四姐妹的情感,在柔和的画面中,化解了悲伤,充满了笑颜。时光的前行,伴着循环往复的欢乐与痛苦,无论是否逆风而行,而她们始终奋力向前,努力向前走,向前看。 这样的情感传递,一直贯穿在是枝裕和的光影作品里,而这一次,四位女性角色的刻画,更是鲜活动人。而除了摄影师请来了曾成功合作《如父如子》的:泷本干也,原创音乐上更是请来:菅野洋子为影片量身定做优美的乐章。简单的键盘与弦乐,却传递出了姐妹间最真挚,最单纯的情感,失落与感伤,微笑与坚强。而那首悠扬的主题曲《エンドロール》,从笛声,到钢琴旋律,再到丝丝入扣的提琴声中传来的,是夏日的阳光,树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和一波又一波,难以平复的心绪。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部画风质朴的漫画连载中,这样一部画面柔美的影片中,四个姐妹们,各自背负的重担。父亲的离去是否薄情,母亲的脆弱是否寡义,大姐在支撑家庭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三个妹妹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禁忌。影片从父亲的葬礼展开,其中贯穿了一场外婆去世七周年的法事,和另一场小镇邻居的葬礼,这样温情的故事中,有着三场丧事的场面。这样年轻的姐妹们,在青春年少的时光里,不断经历着失去和伤痛,她们在自我独立和相互扶持的成长中,学会了乐观和感恩。无论背负着什么样的重担,生活就是一路向前的旅程,这是电影的核心主题,也是导演是枝裕和一贯想要表达的生活真谛。 导演说他很喜欢这部漫画的吉田秋生老师,当看到这部漫画作品时,就觉得是一部适合自己拍摄电影的作品。而当他真正开始拍摄影片时,又抛开了原作的局限,在四位年轻女性演员的碰撞下,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中,开始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海街diary”创作。他曾坦言,这部电影很多的片段,都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呈现的,并没有刻意遵循原著,并且感谢作者给予的改编空间。 而导演对影片剧情的处理,从四妹的视角展开故事脉络,小镇的生活以海猫食堂为核心,最终的情感化解都凝结在尾声大海的片段里。这样自然而然的剧情发展,令没有大幅起承转折的故事本身,有着自己的韵律和节奏。影片中我们将悉数看到导演是枝裕和前作中的主要演员:中川雅也、风吹淳和树木希林。而四位姐妹的主演: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以及刚满16岁的广濑丝丝,每一位都是原石一样的优秀演员,闪耀着难以遮掩的灵动和魅力。 在电影的纪录片中,四姐妹们从2014年3月就开始一遍又一遍的剧本练习,导演一点一点帮助那时才15岁的广濑丝丝,尝试有剧本和没有剧本的表演练习,最终与电影中“浅野铃”名字都是发音为“SUZU”的丝丝,选择了第一次,可能也是她最后一次,没有剧本的演出尝试。也就是说,导演是枝裕和直到拍摄前,才会告诉丝丝,这个场景下姐姐们会说什么,她要回答什么。他一向与第一次表演电影的孩子们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让孩子们在镜头前,场景中,展现真实的反映,捕捉他们最自然的对白和眼神。 这样一部动人的漫画赏佳作,打动了是枝裕和,而导演通过镜头中四姐妹的生活点滴,传递的光阴故事,再一次感动了无数的电影观众。他说,就生活像是一个循环,一切美好悲伤尽在其中。而是枝裕和,总是能在匆匆时光中,抓住这样的或美好,或痛苦的瞬间,令时间被停驻,记忆被留存。

时光变换下:地域魅力和家庭文化 时间是虚幻的概念,只有附着在人和事物上,才会有存在感。比如,人会随着时间而长大,看着身边人慢慢老去,才意识到,时间带走了童年和青春。而当屋子变的老旧,酒酿变得甘醇,才会发现,时间对事物也起了同样的作用。在影片中,大部分四季景色和食物料理,取材于原作漫画的剧情,而作者吉田秋生对导演的改编要求只有一句:“请好好呈现镰仓的四季。”。 于是,导演把时间寄托在春天的落樱,夏季的烟火,秋日的梅酒,和冬日的风景里,镰仓古都的魅力都浸渍在这个叫海街的小镇里。虽然随着时光的变迁,海猫食堂的女主人病逝,食堂关闭,但是四姐妹的记忆中,永远都有炸鱼套餐的味道和女主人特情的款待。这些地域的人情和味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回忆。 在这部影片中,一座老房子,一个家,其实就是一个餐桌。四姐妹一起准备料理,一起围坐而桌,或谈论父亲的回忆、母亲的选择,或谈论大姐的固执、二妹的酒品。这个暖桌下,汇聚的是一个家的人气。影片以夏末里三姐妹的早饭为开篇,大姐在餐桌上道出了15年离家未归的父亲去世的消息。而秋日里,她们同父异母的四妹,正式迁入老宅,成为家庭的一员,大姐用一顿传统庆祝搬迁的荞麦面为四妹接风。而冬天的平日里,姐妹们吵闹的早餐,晚上赖着暖炉,在客厅里睡觉,一家人的生活,总是围着这张桌案。影片中一共六顿家常便饭,其中家的文化也是餐桌的文化,每个人饮食的方式和喜好,也暗示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从而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家庭。 时光变换下:情感的矛盾和心结的化解 日渐熟络的四姐妹,慢慢从相敬如宾,开始肆意的聊天与开玩笑。大姐与二姐开始不见外的拌嘴,大姐对母亲的隔阂,对自己感情的抉择,开始慢慢显露出来。最讨厌因为婚外情而离家的父亲,自己却与别人老公发生亲密关系。因为母亲脆弱的像个孩子,自己不得不提早变成大人,成为这个家的支柱。曾饰演大河剧的绫濑遥,身上带着一份长姐的端庄与成熟,与风吹淳前辈的相熟,让她更好演绎这段邻里的关系,对丝丝的疼爱,让她无论现实还是戏中,都是丝丝的大姐。 而四妹铃的礼貌和乖巧,在意外的醉酒中,吐露出讨厌继母的真言,她在姐姐的鼓励下,站在山坡上大喊发泄。铃从小背负着,自己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的孩子,默默思念父亲,却从不敢讲父亲的事情。最终在姐姐们的谅解和鼓励下得以释怀,慢慢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海街生活,一个有姐姐们疼爱的美好生活。 影片的动人之处,在于情感的累积和变换。爱恨情仇从来都不是被冻结的,人们的感情是会随着时间和年龄发生变化的,从怨恨到原谅,从悲伤到淡忘,其中理解与原谅的过程尤为重要,这是时间的发酵作用,让爱更深,令伤更淡。 月光下,夜空里,蝉鸣时,浪涛中,我们被生活里一波又一波发生的事情,生命里一个又一个走过的人们,带来不同的经历,看法和态度。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总是能让人真切的看到时光的流转中,季节的变换里,人物情感的真实流露。导演仿佛能将时间暂停,停留在樱花飘落的瞬间,那一刻,简直是《秒速五厘米》的风景和《梦幻街少女》的剧情,双份的美好重合在一起,纯真的情谊与纯美的画面下,春日的古都镰仓美不胜收。这样的时光,还留存在青梅的陈年酒香中,屏风的破损修补中,廊柱的身高印记上。 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是满满的情感流露。说简单,这部电影就是四姐妹的对话而已,说复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和弱点。提早把自己变成大人的长姐,不能允许四妹再因为同样软弱的母亲而失去童年。二姐对大姐的怜惜,常常体现为抱怨,怪她不该放不下对父亲的怨恨,对母亲的刻薄,和对妹妹们过多的管教。嘴里虽然愤愤不平的反驳,一旦看见蟑螂还是哭喊着姐姐救命的她,其实也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对姐姐依赖程度不亚于其他妹妹。而三妹对父亲的一无所知记忆全无,与有幸在父亲身边长大的四妹铃,形成鲜明的对比。关于父亲的回忆,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敢说。 大姐的管教里满是对妹妹们的担忧,二姐的抱怨里满是对大姐放不下的心疼,三妹的询问里满是对当年的疑问,而四妹的拘谨里满是对自己存在的愧疚。影片最终将一切心结都化解在镰仓的大海里,海浪反复冲刷着沙滩,令四姐妹心情变得明朗,正因为有父亲,她们才有了彼此,这份感激让她们原谅了父亲,理解了母亲,也意识到当下最弥足珍贵的姐妹情。 人的一生会经历多少次旅程,留下多少记忆,在影片中,四姐妹的情谊,定格在那个蝉鸣暂歇时的夜晚,烟火的光亮照亮她们的脸庞,每一张,都是盈盈的笑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即便火光消纵即逝,但是也曾经无比闪耀。 这部电影,第一次令我这个独生子女,深刻的感觉到自己的童年和人生,缺失怎样的情感。从电影的后半程开始,浓郁的情感就化不开,每当电影中的音乐响起,我都忍不住眼泪的涌出,忍不住羡慕她们的美好与纯真。进而更加赞叹是枝裕和导演的表现力,让我们放佛看到了,时光的暂停术,当蝉鸣暂歇时,那无数的美好瞬间。 更多电影原声音乐,可搜索《海街diary》, 资料参考:导演访谈,四位演员访谈,原著漫画。 最后还想提一下,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的再度合影。十六年后,两位依然在为观众不断的带来新作品,一位导演可以驾驭非专业演员,演绎出专业演员的作品。一位导演可以驾驭专业演员,演绎出非专业演员的自然。两位神交的大师,时间也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而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和领悟,都放在了电影作品里。 2015年10月14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2个观看角度+32部相关影片|《法兰西特派》超前测评

《沙丘》严肃影评:剧情、人物关系和未来十年的沙丘宇宙

蓝光碟收藏|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 讲述的快乐与僭越的体验

蓝光碟收藏|双峰剧集+电影套装|大卫·林奇的影像世界

蓝光碟收藏|雅克·塔蒂 TATI|景观社会里的小人物

蓝光碟收藏|希区柯克15部电影|终极版蓝光套装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6 ) 斋藤工 专访 是枝裕和

斋藤工 X 是枝裕和

斋:首先,恭喜《海街日记》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

是:谢谢

斋:说到戛纳的话,一般作品都会早于日本公映,是枝导演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作品是不是不仅仅面向日本观众,您是不是有面向全世界制作映画的意识呢?

是:有的。当然,考虑到日本国内票房成绩,我必须考虑到更多日本观众的想法,包括整部电影的宣传工作。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的第一部作品《幻之光》就有幸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当时的体验我至今都觉得非常满足。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获得奖项的缘故,在《幻之光》之前我都是拍摄电视作品,电视确实也能够进一步的扩散并影响到不少人与事,但这只局限于日本国内,再大的反响在当时的社会中“日本”已是终点。所以,拍摄一部电影,开始一段新旅程,从国内发展到整个世界,由外侧各方视角带给我的建议与影响对我而言是非常珍贵的。我当然也非常重视日本国内的观众,东京的观众怎么看待我的作品,札幌的观众怎么看待我的作品,和纽约观众,巴黎观众一样是并列存在的。只是,我并不会因为大家的感受去改变我制作电影的思维和方法,例如我不会因为传达不到观众心理就放弃自己满意的片段,也不会因为加入“段子”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就“顺应潮流”。

斋:这部作品的舞台是镰仓,这种地域性元素的加入对这部作品非常重要。但是,海外观众大多数不知道“镰仓”这个重要元素。那么,导演在权衡这个问题上是如何考虑的,是否非常在意海外观众,还是并非如此,我个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另外,关于原作漫画,我原来并不知晓。在观看电影后,我拜读了原著。整部电影已经不是特意对准封面上的某个人物的表情,而是登场人物所在的整幅“人物风情”。就这点而言,我个人已经闻到了“是枝流”的气息了,原作的精髓已经展现在作品之中。是枝导演在拍摄“小说改编”“漫画改编”的作品时,是不是会去认真寻找“原作的本质精髓”呢?

是:我基本没有这么做。我映画的基本原作就是“原创”,即以自己的思路制作。为了创作映画去看小说,看漫画,我基本不会这么做。不过,我很喜欢吉田秋生先生的作品,他对我而言是一位“只要出新刊,就会去读”的漫画家。所以,当我读了《海街日记》后,我觉得自己拍摄这部作品应该是最合适的。

斋:如果真的拍摄电影呢?

是:这部作品我觉得肯定会被拍成映像作品,既然如此我觉得我应该是最适合的人选,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傲慢。

斋:没有没有,这说明了你对这部作品的爱

是:我真的觉得我非常适合拍这部作品,所以我很罕见的举起了手


关于广濑丝丝的“发现”

斋:关于本片的演员,估计所有采访都会问到吧,应该说她们都是国民级别的女演员了。

是:是的(笑)

斋:首先,我想问一下广濑丝丝,她真的是一颗闪亮的原石。在戛纳或许也会发生当年和柳乐优弥一样“现象”吧。这个选角对于导演而言,应该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吧

是:是的。但是,“四女”这个角色一开始就决定以海选的形式招募,我真的见了很多人,没想到真的遇见了这个“完全匹配”的演员。

斋:名字都一样吧

是:是的,这种命运般的角色“相遇”。或许演员们都会遇到几次,所以这对丝丝而言应该是一样的感觉吧

斋:广濑丝丝的存在感在这一年里浸透到了这个日本社会中。电影故事中“四妹”的成长和整个拍摄过程中向“姐姐”们学习后自身的成长很好的结合到了这部电影中。这与其说是之前就朝这个方向努力拍摄的,倒不如说就是那么“顺其自然”

是:按结果论的话,确实如此。在海选的时候,她刚刚开始CM的工作,基本上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女孩。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偶然吧。但是,说真的我没有想到她如今能够如此出名。

斋:确实如此

是:所以,对于我这个“大人”而言,要“靠”这么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来做主力宣传是有点“不情愿”(笑)。心理其实想着“没有没有,我早就开始宣传了”

斋:呵呵。不过,如果真的能够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她,我觉得很多人都会非常“直接”的感受到她的魅力。另外,关于电影中的细节。电影开始阶段,就是姐妹们父亲的葬礼部分。丝丝的弟弟在那场葬礼戏上完全没有集中起来,那究竟是不是真的在“演戏”,我之后已经完全弄不清楚了,感觉已经很自然的被“电影”所吞噬了。

是:你注意到这段场景了啊,果然厉害

斋:呵呵,包括那个弟弟的扮演者在内,大家都好像没在演戏一样。请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是:弟弟,张着嘴对着天井。我感觉这么一直下去有点夸张了

斋:一直下去?

是:我当时什么都没说。后来可能因为我自己也觉得那样也蛮好的。于是,也没有多加考虑,就这么使用麦克风进行“孩童”拍摄。这是第二次。之前是《无人知晓》的时候

关于标题

斋: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主人公我觉得是镰仓的美景。“移动的四季”拍摄日程在调整时间以及幕后工作上都应该非常麻烦吧。绝不使用CG,让自然风景就以它自身的面貌呈现给观众是是枝作品的精髓之一吧

是:从吉田秋生先生那里得到映画拍摄权之后,他完全没有任何条件和要求,随便我怎么处理,即使是原作中没有的场景。唯一提到的就是希望我能够好好拍摄“镰仓的四季”,那样他就满足了。我也觉得四季的拍摄,以及四季变化时“光影中”如何拍摄四姐妹是本片最重要的部分。这可能是我太喜欢原著,完全被其吸引的缘故吧。另外,故事在什么部分“切断”,在尽可能接近“原创”的同时,做出如何安置“姐妹”的判断。这两方面对于整部作品都很关键吧。影片的标题“海街”后接着“日记”这个词,这点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最终故事还是围绕着“小镇”展开,此外故事并不是《海街物语》,而是《海街日记》,也就是说是小镇日积月累的“生活点滴”串起来的故事,我想让观众们留下这种“印象”。四姐妹在那个小镇生活,在那里有她们的家,周围就是“小镇”。这样的话,和故事一同“扩大化”的风景中,你可以发现人是怎么生活的,人是怎样寻找属于自己的场所的。这和我到现在为止的作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觉得我的想法和原作的世界观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这也是我拍摄这部作品的最根本目的。关于绫濑遥小姐,我拍摄之后才发现她是一个骨架很大的女演员,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大家应该很少关注到这点,所以在看《海街日记》时,观众或许会体验到属于绫濑遥的新鲜感吧。

斋:是枝导演在评论本片时也提到绫濑遥小姐拥有“昭和味”,我自己也这么觉得,虽然和原节子女士不一样,但和其他三名女演员对比,确实能够发现不同的“存在感”

是:我也经常说她“昭和颜”。她扮演的“幸”因为家庭的缘故不得不提早结束学业,以“母亲”的身份来照顾两位妹妹,其实她们的年龄并没有相差多少。但是和丝丝坐在一起是,确实有点“母女”的味道,而正是这微妙的“角色”定位,展现出了她的别样的美,给人一种“长者”的感觉。她自己表示可能是因为之前有过时代剧拍摄经历的缘故,我觉得特别是穿上浴衣后,她的与众不同就更加显著了,完全有别于其她三个姐妹。

人物设定的真实感

斋:同样是演员,四姐妹的对话,特别是作为后备的广濑丝丝和前辈们之间对话的真实感,以及逐渐融入三位姐姐世界里的故事情节,我觉得看上去是如此的自然。四姐妹的对话是忠实于剧本的吗?还是有不少在拍摄生活中诞生的“原创”台词呢?

是:首先,关于丝丝的角色,我一开始就没有给她准备剧本,在拍摄现场我对她说“千佳(夏帆)是这么说的,你就这么回答”,只传达“声音”

斋:没有给她剧本?

是:是的。所以,她是在拍摄现场听完对话后,自己反射出来的“演技”。到现在为止,我作品中的子役都是这么做的,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才15岁,海选和彩排联系时,有剧本和没剧本的两种形式我都试过,她都OK。我认为两种形式她都能够胜任,于是问她希望哪种方式,她想挑战“没剧本”的形式

斋:这很了不起啊

是:之后,拍摄现场我会和她说明“台词的内容”,然后进行拍摄。她果然耳朵非常好,很自然的就完成了表演,可以说她如“制造现场”般存在。三位姐姐我都让她们读了原著,唯独丝丝没有,然后我把丝丝的“台词”告诉了“姐姐们”,就这样“串起”了台词。这点上确实看上去很生动,非常有新鲜感。但是即兴的台词也不算很多,但整个拍摄现场非常自由,我拍摄时看到长泽小姐在给工作人员吐指甲油,然后就想写一段给丝丝涂指甲油的场景,于是就找长泽小姐商量,让后她欣然接受了。此类“改变”存在不少

斋:关于屋内的动镜,比如餐桌的设定,以及姐妹们的位置等让人感到一股很自然的“姐妹感”

是:谁坐什么位置,这真的非常复杂。三人姐妹是的设定和四人姐妹是的设定完全不同,从厨房端菜进屋的是幸,所以幸就坐这里。固定了一个座位之后,然后开始设想,比如“佳乃(长泽雅美)要去拿啤酒了,那就坐这里吧”这样设定位置吧

斋:原来如此,好有趣

是:这方面通过彩排来确定位置吧。不过她们四人真的非常懂得如何“共演”,我真心觉得选了四个好演员,她们真的很出色

斋:也就是说,除了广濑丝丝之外,就想导演之前说得和长泽小姐之间的对话那样,拍摄现场是是枝导演和演员们交流后继续进一步的拍摄?还是就按照您的指示进行拍摄?

是:现场没有细微到和每个演员交流,只有在拍摄遇到困难或者必须要听取她们的意见时才会交流。所以,只要演员没有什么障碍,拍摄就如期进行。例如绫濑遥小姐在拍摄期间异常严肃,为了打破这个状态,我会安排她去触碰门窗,墙壁。相反,为了抑制“好动”的长泽小姐,我会暗示她减少“多余的动作”。这么说,每个人的表演方式其实完全不同,但她们却结合的很好。

关于“吃”

斋:我认为影片中另一个重要的舞台就是“海猫食堂”

是:恩,内容可能比原作更丰富吧

斋:食堂里的“炸鱼定食”,以及莉莉先生小店里的“小鱼面包”,还有四姐妹家里的普通饮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包括餐桌在内,我觉得“吃”应该是本片的一个重要元素,导演是怎么考虑的呢

是:首先,我很喜欢拍摄“吃”的场景,餐前准备以及餐后整理也包括在内。不过,这些东西原作里都有,这次真的是因为“原作”的缘故,很多问题都变得非常好回答。其实,原作里对“吃”的描写也非常细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吉田先生会这么描写。关于这部电影,始于一场葬礼,然后进行了法事,最后又描写了一场葬礼。在这过程中,“吃”的场景,也就是说“活着”,为了活着而做的事情不好好描写,整部作品都会朝向一个“凄凉”的故事发展。如果这样的话,那四个年轻的姑娘的魅力就会减少许多,所以我重点拍摄了“吃”。这也是我为什么很重视“海猫食堂”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另外,作为整个小镇的象征,没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场所,会使得整部作品都显得非常散漫,所以我把一些故事都汇集到了这个食堂里。四姐妹一起去食堂的场景,原作中应该是没有的,这也是我在拍摄途中加入的故事。之前在医院中,幸(绫濑遥)和二宫(风吹纯)的对话中有这么一段,“很怀念店里的炸鱼套餐”,“欢迎再次光顾哦”。我想既然说了“欢迎再次光顾”,她(绫濑遥)应该会去的。虽然当时的剧本里没有这样的情节,但我依旧坚信她回去,于是就安排了四个人一同去食堂用餐的场景,这也会对之后的剧情带去别样的影响。所以,这是看了“医院”场景后诞生的新故事,特别是绫濑遥小姐的表演。其实,绫濑遥小姐和风吹纯女士之间一直非常亲密。

斋:是吗

是:她们好像一同拍摄了大河剧(《八重樱》)。她们真的关系非常好,绫濑遥小姐对待风吹纯女士的态度像对待亲戚一般。“最近好吗”之类的对话一直能够听见。风吹纯女士还对我说道“这么好的人,现在的娱乐圈真的没有,能够长期活跃于第一线,性格还那么温顺的,我只遇见过她(绫濑遥)”。所以,她们之间的关系很适合这部作品,我就是这样看着现场的变化来添加剧情的,这种方式我非常喜欢,所以我不太适合拍摄有原作的东西

斋:但是,吉田秋生先生不是不介意吗

是:是的,吉田先生真的非常善解人意

与摄影泷本干也的相会

斋:樱花那段场景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丝丝和男同学一起骑车下坡的场景。途中有一片花瓣飘到了丝丝的头上,我当时就认为这是不是故意而为之的呢?我稍微有点想当然了,是不是想得太多了(笑)?那真的是偶然吗?

是:恩,真的只是偶然。我们不可能拥有这周高超的摄影技术,就算想这么做,也很可能会失败。但是,拍摄那段场景的时候,我都没注意到这点,是摄影泷本先生告诉我“遇到了绝佳的拍摄时机”

斋:真的非常棒,这个场景是在太漂亮了

是:是的。那之后,丝丝还面向着镜头,整个特写在我看片时,真心觉得非常棒

斋:泷本先生一起是活跃于“拍照”最前线的摄影师,把他带入电影界的是是枝导演吧

是:也不能说是我带入的,我只是提了个建议,问他要不要试试看。泷本先生在《空气人形》时,是以照片摄影师的身份一同参与拍摄的,这是我们合作的开始吧。其实,在《幻之光》的时候,他作为摄影师藤井保的助手就曾经来过我的片场,我是之后才知道的。然后,在《空气人形》拍摄时,我觉得他拍出了很多“精彩的照片”,绝对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一张张照片已经超越了电影剧照的“属性”,但是当时我没有像想到会让他来拍摄电影。泷本先生说他非常认真的看过李屏宾先生的摄影。之后,他自己的CM拍摄方法也发生了改变,那摄像机的动感好似受到了李屏宾先生影响一样,非常出色。对于模特儿而言,他也是最出色的摄影师。我看了他拍摄的大和不动产的CM,绝对拥有拍摄长篇映画的能力。之后,偶然间我看了深津绘里小姐和莉莉先生合作的CM,当时我就发出感叹,这个摄影师是不是拍过电影?之后,我一查才发现,拍摄这个CM的正是泷本先生。随后,我马上电话和他联系,然后就是《如父如子》的拍摄了。在这之前,泷本先生貌似收到过不少电影公司的邀请,但一直抽不出时间。我和他的相遇算是缘分吧。

美丽的生活

斋:之后可能会有很多观众观看这部作品。看到了她们在镰仓的生活,会不会感到并没有必要一定得住在大城市中呢?

是:好可怕,我现在只能住在东京(笑)

斋:我也如此(笑)。但是我感觉现在对农业感兴趣的年轻人,开始了远离都会的生活。这是不是所谓的顺应时代潮流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生活在东京中心”这个概念会被不断质疑吧。这部作品中镰仓自身魅力十足也是一个原因,感受“地方都市能量”的人现在也不少吧。

是:这也是原作的缘故吧。原作自身的魅力造就了原作中小镇的魅力吧。那四姐妹的生存方式也告诉了众人原来可以如此生活。然后,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会像她们那样可以如此轻易的过上这种生活,包括我在内。但是,清爽与美好确实是生活的必备品。吉田先生这么创造了这部作品,我算是对原作的解释,也算是一种回信吧。原来人是可以这么描写的!特别是幸的生活方式,那种背负着重压但一直向前的生活态度,可能是本片的核心思想吧。好好地按照自己的人生道路行走,人会是美好的

斋:看完这部作品后,我很能感受到“时间的差异”,或许是地方的历史特色,也或许是继承先祖,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但背负着这些的只有幸一个人,其他妹妹都自由的生活着,而且是在她们都将离开这个“家”的前提下。怎么说呢,我充分感受到了“屋子”和“住在屋子里的人”之间的距离感。

是:是的,幸一个人守护着这个家庭。所以,幸在“屋子”里的描写是最多的。而佳乃(长泽雅美)的登场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男友家也算是暗示着哪天她将离开的意思吧。这部《海街物语》是姐妹们寻找“家”的故事,关于和这个“屋子”之间的故事,每个人当然是不同的,存在着不一样的距离感,我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拍摄的。

从家到小镇,从小镇到海

斋:为了和是枝导演对话,我事前看了好几遍电影。最终自己的情感花落何处,果然还是这个“家”。(笑)大家肯定会在哪天离开这个家,建立新家后喜悦的心情,在那里还存在着“父亲”,“奶奶”。我忘加揣测 ,觉得这个“家”或许是本片最成功的要素吧

是:确实。这个故事就是“家”看着她们四人,整个小镇看着她们四人,或者是看着丝丝。看着丝丝后你或许才会发现其他人,所以寻找“丝丝”是本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吧。另外的一个因素,也就是你提到的“家”了。这不是在摄影棚里拍摄,能够找到一个能让她们四人生活的“家”是本片的一大难关,真的很不容易。如果稍微时间上有偏差,或许就错过了。正好是房东准备改造前的事情。

斋:在影片中,幸给丝丝测量身高,然后在家里的柱子上留下标记,并留下名字。那根柱子是真的“柱子”吗(房子里的原物)

是:一开始我觉得直接用原有的柱子非常失礼,所以在柱子上铺了一层板,之后房东对我说就直接使用没问题后,我就直接使用“原物”了。所以,拍摄时也要求一气呵成。

斋:那么,那个“丝丝,15岁”还留在那里吗

是:恩,留在那里

斋:啊,那真的太好了。

斋:丝丝搬到镰仓后没过多久的事情,有一次要迟到的早晨,她和姐姐一同跑向车站。我感觉到了“原来这个“家”到车站就这点距离啊”。之后,渐渐地知道了“家”的真实身份,然后开始感情移入,爱上了这个“家”(笑)

是:你看得真仔细,谢谢。整个流程是最初的季节拍摄四个人,然后是搬家,以及“家”的登场。最后,到了冬天逐渐从家展开到整个小镇。而为了说明“家”在哪个地方,你可以一开始就加入“小镇”的镜头来暗示,但是我希望是以丝丝的视线来看整个世界,所以最初是姐姐们,之后是家,小镇,以及大海这样慢慢扩展。说实话,“海街物语”中,海很早就应该登场了。但为了照顾到丝丝的视线,所以就“迟到”了

斋:考虑到镰仓这个元素,我一开始觉得会有很多海的“元素”,原来导演有这样的意图。关于海的场景,是四姐妹道出真心话的地方,即使不说话,她们的样子也和“家”里的存在区别。所以,我觉得故事的主要舞台还是“家”,而不是“海”。“海”就想教堂里的忏悔室那般存在吧

是:原来如此,好有趣的解释

超越表演的表演

斋:日本的观众因为都知道这四个演员,所以一开始就是以对“演员”的目光来观看这部电影。但是,这部作品中从一开始就给我一种感觉,即四姐妹像真的姐妹一样,这应该只有是枝导演您做的到吧。把四姐妹拍得如真的姐妹般存在的作品,就连长篇的大河剧或者日剧都很难做到。一般情况下,她们都会成为“商品”,被当作宣传道具。这看似“四重奏”版的共演真的一开始就如同现实生活中那样自然,绝对是本片的压卷点。怎么说呢,是希望吧

是:恩,真的非常好。但是,把她们四人变成“真正的姐妹”是这部作品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怎么说呢,她们都是可以出演主角的优秀演员,像以前东宝映画那样“全明星四姐妹一同登场”一样,给我布置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笑)。她们能够成功的演绎出“四姐妹”真的非常出色。

斋:影片后半段,绫濑遥小姐摸着丝丝的头,这真的是姐妹啊,否则不会有这种场景吧?那是表演吗?

是:不是的

斋:真的吗?

是:绫濑遥小姐在等待的时候,一直会拍着丝丝(笑)

斋:她们看上去只存在着姐妹间的距离感

是:刚刚提到的房屋柱子上量身高的场景,丝丝后退后,绫濑遥小姐也做出了相类似的动作

斋:是的!

是:那已经不是表演了吧。我看着现场,也觉得非常了不起。但是这或许才是最好的“表演”吧

斋:恩,绝对压卷!或许这部作品不仅是一般观众,也是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特别是创造电影的人士应该看的作品。能观赏到这部作品,我真的非常高兴

是:你说得如此之好…真的谢谢了

斋:哪里。是枝导演,今天真的谢谢了


原载于《SWITCH 6月号》

 短评

多么温柔的海浪,都舍不得打湿衣襟。

4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平庸?!远了的先不说,就是和被捧上天的上一部《如父如子》比,这部也明明更有味道,根本舍不得它结束。年度十佳

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实在太喜欢这类一条直线的日本电影了,没有棱角,连偶尔的小矛盾看起来都很温情,但却足以让人回味。平淡的讲述生活,又美好的不像现实生活。ps.日本姑娘吃东西的镜头可以治疗心情抑郁~

10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力荐

我简直没有办法不给五颗星

11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不能以过去的眼光去看是枝裕和了,发行从艺术院线到东宝,五十多岁的是枝裕和才第一次拍摄人气女优主演映画,一来还是四个,“压力”确实不小。电影虽然剧本和剪辑上都有些问题,但“女优美,长腿美,镰仓美,日料美,生活美”可以掩盖了这些问题。四姐妹几乎都完成了自己最好的表演,年度推荐!

15分钟前
  • xxhhcc
  • 力荐

是枝裕和依旧干净细腻的日常化风格。仲夏,烟火,梅子酒,沙丁鱼,贴窗花的推拉门,四人的暖炉桌,樱花汇成的隧道,火车经过的小镇,梅雨时节走过的阶梯,沙滩上的脚印,最后所有温柔隽永的情感都堆积成随着海风轻轻拍打过来的海浪。真想也这样过好自己的生活。

17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推荐

舒服贴心,又一次洗心洗肺的日式熏陶,看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舍得不结束,希望温煦克制的家长里短连续剧一样演下去,像镰仓的风物,凭海临风百年不变。四姐妹,四千金,大姐沉稳传统,二姐活泼开放,三姐怪咖自在,小妹灵动早慧,融洽呼吸,各得其美。起始于葬礼,有点回到《步履不停》气息了。

2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把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拍得美,是一件太简单的事——譬如开头。但在多数时候,是枝裕和故意让她们显得没有那么美,与那座老房子和日常事物紧密粘合。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反正打开二十秒,后面就停不下来,不想快进不想暂停更不会想关掉。说很平淡很无聊的,开什么国际玩笑啊。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活着的东西都是很费工夫的” 淡淡的日本家庭片。只需微笑和淡然,便可解开心结。

2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波澜不惊的生活表面,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汹涌的。即使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依然能感到美丽的东西是美的。大和民族深入骨髓的物哀情结,在大荧幕上絮絮叨叨上演了这么多年,还是能一次又一次让人莫名其妙地落泪。

34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太棒啦,看得心都彻底软掉了。放入复刷名单。

38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一开始以为是个《饮食男女》式的故事,尤其是两部电影的三姐妹还真有点性格的对应性。但看到后来,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其实根本不是讲家庭,而是讲时间的绵延。外婆酿下的梅子酒、外公种下的梅子树、外婆的咖喱鱼饼、浴衣上外婆的味道、海猫食堂的竹荚鱼菜谱、爸爸的沙丁鱼盖饭,人对于绵延的感知,往往就是依靠于这些穿透了时间的味道、气味。人都会长大、都会老去、都会死亡,再漂亮的美女也会成为五十岁的老太婆,再温馨的房子也有人去楼空的一天。但因为我们还能感知到这种时间的绵延,所以人生才没那么孤独和冰冷。

40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总觉得一种日式情趣压倒了电影本身

43分钟前
  • 叶酱
  • 推荐

在这部电影里你能找到所有你喜欢日本原因:美食、美景、美人、温情人际等。但正因此,电影里所搭建那个终将逝去世界是与真正现实缺乏关联的。以那个社会观察家的高度来要求是枝裕和,这部作品无疑是甜腻而又平庸,堆砌日本情调式商业元素。但好在是枝细腻笔法都在,所以一定舒心好看。

44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有些电影惊心动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电影,而有些电影平平淡淡是在告诉你这是生活。”

46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推荐

是枝裕和真是快够到了小津的境界了啊…各种一招一式都是满满的小津味道(所以这次干脆在镰仓了么)…这个故事明明是个甜美版/长大版的[无人知晓],就是没黑化,大叔拍治愈系糖水片都这么与众不同。

51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简单、干净、温暖、治愈,海边的风与阳光,又一部是枝裕和亲情剧。难得的大牌云集,虽然在导演最近几部作品里,算平庸的,却也足够感人与回味,何况,还有一群养眼的妹子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人世间没有比女孩子更美好的了 以前想来世要当个男孩 可以没有拘束 现在想来 无论来几世 永远想做女孩子 一切的温柔美好都为女孩子留下

57分钟前
  • psl
  • 力荐

是枝裕和永远我的菜啊,暖暖慢慢的,有点悲伤有点小高潮却不会改变太多,摄影台词配乐节奏都扎实的要命,没见过写异母姐妹写的这么棒的,夏帆的咖喱,MA酱的长腿啤酒,奶遥的情妇轮回与母性逆转,当然还有小妹,那个最像成人的人,看得人数次落泪。#戛纳电影节#

60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美好生活的范本,即便父母离异工作受挫感情不顺,回到小小的家依然洒扫庭除洗衣做饭,把日子过得云淡风轻波澜不惊。该爬山爬山,该骑车骑车,该赏花赏花,看春樱夏帆秋枫冬雪,保持房间窗明几净内心清洁澄澈。舍不得结束的一部电影,想看着四姐妹一起继续生活下去。

1小时前
  • 维城乱马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