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次元骇客国语

科幻片美国1999

主演:克雷格·比尔克,阿明·缪勒-斯塔尔,格瑞辰·摩尔,文森特·多诺费奥,丹尼斯·海斯伯特,斯蒂文·沙博,Jeremy Roberts,里夫·霍顿,莱昂·里皮,珍妮特·麦克拉克伦,布拉德·威廉姆·亨克,伯特·布洛斯,Venessia Valentino,霍华德·S·米勒,蒂娅·德克萨达,施瑞·阿普莱碧,鲍勃·克莱德宁,艾莉森·洛曼,Hadda Brooks,厄尼·里夫利,托妮·索耶,Brooks Almy,李韦弗,杰弗里·里瓦斯,Travis Tedford,杰夫·布鲁门克兰茨,约翰尼·克劳福德,Tracy P

导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2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3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4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5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6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3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4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5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6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7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8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9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52

详细剧情

  十三,一个听起来就有些阴冷的数字。在一座大厦的第十三层,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尔(克雷戈•比克饰)和汉农•富勒(阿明•缪勒-斯塔尔饰)用电脑模拟出一个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矶,他们可以通过电脑进入这个虚拟世界,真实地体验1937年的生活与自己。然而一个夜里,富勒被人杀死,种种线索都表明似乎是霍尔所为。可霍尔却对当天夜里的事情全无记忆。这时一个自称是富勒女儿的女人又神秘出现,可霍尔从未听富勒说过自己有女儿……为了找到凶手明晓真相,霍尔循着富勒留下的线索来到虚拟世界中,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长篇影评

 1 ) 我的异次元

2007年最后一夜,看了穿越电影《异次元骇客》,又名《第十三层》。电影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我也从2007年穿越到2008年。 这部电影居然和《黑客帝国》同时诞生于1999年,真是生不逢时到令人击节。它和《黑客帝国》,到底谁抄袭谁的创意,影迷们对此一直有争论却难有定论。但照我想来,以《黑客帝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知名度和超豪华的制作手笔,还会有人试图去抄袭它那无异于自杀,除非制作者是白痴。因此《黑客帝国》的创意抄袭《异次元骇客》或者两者撞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而对我个人来说,我喜欢《异次元骇客》多过《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最后还是走上了拯救世界的老路,它后来更像一个动作大片而非科幻片。而在《异次元骇客》里,你最后找不到敌人,找不到真相,也无所谓正义和邪恶,甚至不能确定是否有真实的世界和自己。《黑客帝国1》试图找回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异次元骇客》告诉你没有真实的世界,在这点上看,1999年的《异次元骇客》远比当年的《黑客帝国1》走得远。这两部电影其实是同一创意下的两生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小提琴。虽然他的小提琴无论如何都没有相对论有名。 “在一座大厦的第十三层,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尔和汉农•富勒用电脑模拟出一个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矶,他们可以通过电脑进入这个虚拟世界,真实地体验1937年的生活与自己。一天夜里,富勒被人杀死,他在1937的虚拟世界里给霍尔留下一个与凶手有关的线索。为了查明真相,霍尔循着富勒留下的线索来到虚拟世界中,当他离真相越来越近的时候,他震惊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是电脑程序中的一个代码,插头一拔,你就消失,你会如何? 第一反应一定也像电影中1937年的那个酒保一样毛骨悚然到崩溃吧?但是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命题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了。比如佛教的六道轮回、比如生命是场幻觉、比如人生如戏、比如黄粱一梦。 那么,还有什么好惊慌的呢,如果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异次元的世界:当你离开一座城市到新的城市生活、当你告别一个人遇见新的人、毕业、跳槽、失去亲人,岁月长河的每一次转弯,你其实都在拔掉一个又一个插头。 就像我拔掉了上海的插头来到北京,所有我在上海必须面对的看起来重要又复杂的人和事瞬间消失一样。 电影中说无知是福。但看看现实世界中,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为一件得失沉溺、为一个办公室的职位日日如困兽般搏斗、为一次感情郁郁终生,我又觉得倒不如做那个发现真相的酒保比较好。 在电影中,程序操纵者没有预计到的是:“没有人能在我们设计的这个世界里学到真理,但是你们两个学到了。”而在我的异次元里,我学习到的也是,这世间的情谊和爱是这个程序所不能控制和操纵的,只有它们是不会随着插头的拔掉而消失的。 那么,又有什么好惊慌的呢? 我想不出比这更适合的时间看到这部电影,在我准备再次拔掉一个插头的时候。至于我要回去的世界是否就是真实的世界,嘿嘿,这部电影会告诉你。 新年快乐。

 2 ) 游戏的bug

有一个游戏的bug,不是影片的bug。

bug描述:在现实角色连入虚拟角色期间,这个虚拟角色的生命不能被终结,否则,虚拟角色的意识和记忆将会反噬现实角色。

现实中,任何一个工程师都不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如果我们可以设计类似的虚拟游戏,那么玩家的自身安全将会是受到重重保护的,即使发生意外,也会有专门的退出程序负责处理,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bug或者逻辑存在。

不过正是这个bug赋予个电影最精彩的看点,很显然,道格的世界并不知道这种反噬效应,但珍妮的世界对此了解得很清楚,这也是珍妮计划好的,道格中弹死去,她悲伤的眼神是留给大卫的,而从2024年的现实中醒来,看到道格后平静的表情,是对前面的佐证。

 3 ) 《三重模拟》和《第十三层楼》

/乃鼎斋无机客

考德维纳·史密斯再发现奖

在欧美的各大科幻奖项中,考德维纳·史密斯再发现奖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它只授予给早已过世的作家。这个以美国作家保罗·麦隆·安东尼·兰巴格(1913- 1966)写作科幻作品时使用的笔名考德维纳·史密斯冠名的奖项,建立于2001年,首届奖颁发给了Olaf Stapledon(1886-1950),之后几年的的获奖者分别是R.A.拉夫蒂(1914-2002)[大陆译介了作品《Eurema's Dam》]、Edgar Pangborn(1909-1976)、Henry Kuttner(1914-1958)和C.L. Moore(1911-1987)夫妇、Leigh Brackett(1915-1978)。奖项的“再发现”之意,正是要回望尘封的历史,发现被人忽视的科幻作家(当然譬如Olaf Stapledon被称为科幻作家并不妥当,他是创作了一部乌托邦作品)。

本年度(实际是2006年,但宣布是在2007年)的考德维纳·史密斯再发现奖,颁发给了Daniel Francis Galouye (1920-1976).

丹尼尔·弗朗西斯·伽洛耶在二战时期从军,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为低品位的小说杂志创作了大量短篇,虽然作品刊登的地方并不入流,但伽洛耶还是拥有一批拥趸。伽洛耶一生共创作了五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一部小说却因为电影而出名。

伽洛耶出版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是科幻文学史上首度描写 “虚拟现实”题材的小说,在小说里科学家为了研究市场营销,在电脑里通过虚拟现实建造了一座“虚拟城市”,里面的电子人对此浑然不觉,只有一个个体觉察到了真相;但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三重模拟”之意,主角最后发现自己以为是现实的世界也是另一个世界的“虚拟现实”。这部小说对包括《黑客帝国》在内的电影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小说本身也曾在1973年和1999年两度被搬上银幕,而1999年的这个电影版本,即是不少朋友都看过的《第十三层楼》( The Thirteen Floor ).

科幻界对伽洛耶的才华有着迟到的认可,普遍认为假如他不是一直蛰居在新奥尔良,而是到当时美国的科幻文学中心纽约,他的创作会被更多的人注意到,他本人也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http://content.answers.com/main/content/wp/en/b/b7/Galouye.jpg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B000063BZS.01.LZZZZZZZ.jpg

http://www.lovefilm.com/lovefilm/images/products/7/2467-large.jpg

 4 ) 一个西方式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故事

如果说我们的一生只是别人的一个梦,那么梦醒来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感到难过?

一定程度上讲,本片是唯心主义观点的大集合,以直观和现代人最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个人而言,把握现实的愿望和能力产生强烈反差的冲突时,使我们产生深深的困惑和迷惘,无比地渴望找到绝对的真相、掌握绝对真理、从而找到困境的出口。当现实总是使我们无所适从的时候,最可靠的也许只有我们的心,所以产生了众多的看似荒诞的呓语般的思想。

就如两千年多前我们的老祖宗庄子就发出的那样的感慨:梦境和现实高度的雷同度和真实感使我们产生界限之间的迷惑,梦中我们成为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自己,而现实中却不得不变成自己不想变成的那个样子,那么到底哪一个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呢?也许,我们的一生只是蝴蝶作的一个梦吧。

然后到了一千多年前,一个叫李商隐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在中国几千年的诗史中独树一帜,极尽晦涩隽永之能事,解读起来相当困难,“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抛开诗人坎坷的生平机遇对这种风格的造就成因不说,单说诗,也许诗人也是获得了太多的人生感叹而无从抒发吧。我想,如果当时就有电影这一门艺术表现手段,李商隐可以去当导演,专门拍摄这种供人探轶的片子,也许,一部《无题》的系列科幻影片会以“庄生晓梦迷蝴蝶”等内容传世吧,那时,也许我们也会像现在这样写影评来表达自己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然后又过了八百年,一个伟大的思想从遥远的西方诞生,他就是笛卡儿(Rene Descartes)。学数学的人都很熟悉这个名字,因为他是近代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之一。但是更多的人更熟悉的关于他的是他说过的一句话:
I think therefor I am.
我思故我在。

这也是本片所涉及到的一个人生哲学思考主题。

世界上的人们分两种:思考人生的人和不思考人生的人。两种人的区别与其说是性格的差距,不如说来自于经历的不同。生活恬淡、平静、幸福的人是不会对人生产生太多怀疑的,所以他们就像一个小火炉,不但自己的生活红红火火,而且散发出温暖和微光,仿佛周边的人也能够被他们所感染;而被命运剥夺了幸福生活的另一部分人,却容易得到深刻的思想,我们纵观古今中外,会发现每一个思想深沉的伟人身后都隐藏着一个沧桑的成长故事。

我们说不清哪一种人生才是人生的真谛,不过叫人自由挑选的话,每个人都宁可选择幸福,而不愿意要沉重的思想。正如我们说的那句话“这年头,除了猪,谁会真正幸福?”如果用人们常说的衡量标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那么像猪那样一生快乐是不是也是一种质量呢?但是,甚至想作为一头猪都不能由我们自己选择。我们也不想那样孤独、那样迷惑、那样苦恼,但是没有办法,我们甚至无法阻止自己去思想。

我们甚至无法阻止自己去思想!

正如本片以开始的台词“无知是福,我一生中第一次赞成这种说法。我希望,我从来就没有发现这可怕的真相……你是唯一可以信赖的人,也是唯一可以理解这件事的……”当我们发现真相的时候,被满足的求知欲带来的欣喜和成就感并不足以填补真相的残酷性。后半句话,反映出人类另一个永恒的内心感受——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极度渴望被理解。

但我们刚开始在头脑里出现诸如“我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实的真相?什么是真实的意义?”“为什么活着”“什么是绝对真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想是不是每个人也都像自己这样的想法呢,或者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这样的我,那样独特,就像世界是为我一个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我们永远得不到答案,永远得不到真相,永远困惑、迷惘、孤独……

积极的解决方法应该是:根本不去思考这些,不要用这些像悖论一样的想法折磨自己,把心思放在解决具体的事情上,才能获得世间的幸福。也就是说,鉴于这些问题的近似于无解,执着于这样的问题是无益于行动的。

但是影片可以选择,人生也可以选择吗?正如影片里不断回响的插曲“easy come, easy go...easy go, easy go...”
人生哪有那么easy,想go就go?

关于影片的涉及到的爱情,本片观点巧妙而浪漫的解释了我们之间那种微妙的感觉,似曾相识也好、一见钟情也好、惺惺相惜也好、“认错人的奇怪感觉”也好,也许都是缘分(“因为我们另一生曾将相识”),所以我们要珍惜。珍惜,再珍惜。

关于本片情节的具体设置,其实也受到了美国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机器人进化”的深层次心理忧虑思潮影响,也就是科技的日益高度拟人化发展是否会最终带来一种趋势:产生人类之外的意识,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复制,并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产生冲击。

关于影片中的一个具体情节:2002年的道格拉斯来到了1937年,成为一个叫范强尼的银行职员,想想吧,意识的突然转移,记忆的不连贯性,像不像《蝴蝶效应2》里面的内容,既真实有陌生的世界和场景,一点点无所适从,又一点点欣喜:经历的现实中太多的错误后悔却无济于事,从糟糕的现实中解脱出来,一个全新的环境一个全新的开始,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掠过心头的想法呢?

 5 ) 会否有人把我的插头也拔掉?

会否有人把我的插头也拔掉?
公子羽

始终在想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人身处何方?人可以掌握自己吗?还记得阅读过的那本翡翠色封面《苏菲的世界》,在故事的不断繁衍中,主人公苏菲蓦然发现,自己只是少校为女儿生日而准备的一份被书写的礼物。于是在十五岁的生日里,她哭着走进大雨中。不知这领悟是太早还是太晚,所谓的人生竟只如残卷破梦!

传说只有真正的先知,才能被上帝带领着,穿透层层迷雾抵达真理的祭台。到处可见被精心汇编出的历史被包装成智慧而得到贩卖,但一切毕竟还是让我这个身陷苏菲主义的人,感到困顿。人往何处去?人的心灵所寄在什么地方?时常的,我觉得悲从心起,月光是照不进后现代文明的百叶窗棂的。从天主教派虔诚的祈祷,到罗马残垣与秦砖汉瓦泛出的清冷霜意,从无神论者激情的革命,到信仰只能像睡在公园长椅上的穷人般无处容身——我们问自己矗立的地方真曾是旧时繁华的所在吗?诱引李白的月光,如今却森然而冷幽默地孤立着每一人。

记得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里说这世界的科技已经发达到可以再造一个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的人就用这程序回到过去的年代进行声色犬马的游戏,谁知被一个虚拟世界的酒保窥破了秘密,他开车到荒漠的背面,望见世界的尽头是一片电子程序的真实面目不免嚎啕大哭,他实在不能明白,原来自己是假的,所有的富贵烟云都只是一小段被他人操纵的程序代码。更恐怖的是,参与发明这游戏的人,因为需要调查一次谋杀案,他进入那个虚拟世界,然后又回到自己生活的世界,出于某种发现真相的绝望惶恐,他蓦然开车一路向沙漠的尽头行去,是以发现,他看到世界尽头的与酒保看到的别无二致……他也是虚拟世界里的人物,另一个世界的人正俯身向下看着他……

就那么几个镜头,或许让你也有想去世界尽头去看一看的愿望,由山川河流,平原海洋组成的版图,看着荒原的尽头是否是冷酷仙境,看着欲望的大网,慢慢收缩成不世的荒唐。

我时常在想我们这些人就在被从在云端里伸下的手操持着,永不自知自己所爱的,其实只是代别人所爱。就像一场网游,所说的每句话其实都在被一只不知名的手在键盘上敲打。印度传说里,世界不过是天神的一个梦,天神醒了,伸个懒腰打个哈欠,这个世界也就只如泡影般消泯了。因此,上帝需要沉睡,人生的穷尽是虚无的所在,我们不能确切得知自己去向哪里只能随遇而安。

最深刻的对白,不是主人公的,而是电影结尾那个黑人警探与一个潜入这个虚拟世界的女子的对话,

冷酷警探问:那么,会否有人把我的插头也拔掉?

那个女子摇头。

冷酷警探道:帮个忙,好吗?当你回去的时候,不管你从什么地方来……就让我们独自待在这儿,好吗?

……

每次在地铁中穿越这座城市的潮湿温暖的腹地,历经周而复始的忽明忽暗,就像是涉足一篇连最乏味的小说都可以省略的情节。似乎没有大段大段的空白,就接不起告别的站台。我想问:都将在这样的日子里消耗殆尽吗?难道人的一生,所去的位置,就是把所有答案写在水上。

游戏也好,梦也好,即便是隆重到为我们所谓真实世界安排葬礼,在《异次元骇客》里,所有诉不完的繁华美景与无穷尽的物欲横流,疾管繁弦也都只是电脑机房里的一根电源插头。

 6 ) 邪恶的老头

一直以来,我们都怀疑甚至相信是不是有一只如上帝般无形的手,创造了宇宙,生命与拥有智慧的人类,然后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在他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遥远的宇宙诞生初期,就已然注定?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给了一个梦幻般的假设解,人类自己就是造物主,宇宙,生命,甚至是拥有智慧的意识都可由一堆电子线路堆积起来。同时,导演的意识化身为邪恶的老头,导演了这部超级内涵片!!!

三层世界的设定,姑且名为未来世界,中间世界与虚拟世界,其实很有意义,一是把上帝这个造物主的角色拉下神坛,二是让观众更身临其境地思考,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也是未来的人,或者更高级的智慧生命用“超级计算机”所搭建的?

但是电影却暴露出一个巨大的问题:当中间世界男主角们得知自己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是如此的真实时,惊讶不已,说明他们计划中并没有预期能产生这么多活生生的人性,毕竟,那一堆元器件与规则都是死的,人性是绝对凌驾于有穷规则之上的生命;后来,当男主角问未来世界的珍妮小姐关于他们那一层“中间世界”的事情,她回答说有很多个这种虚拟的中间世界,但只有他们这个中间世界又创造了下一层的虚拟世界。这里都略过了创造意识这一惊人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当代最大的人工智能障碍便是让机器人产生独立的意识,能够意识到“我”,这个貌似不可能的目标在片中虚拟世界没有得到一番精彩的解释,只是一带而过,让人觉得遗憾。

如若只是表达得知真相后那种绝望,那也没有什么好拍的,导演但又引入爱情这个BUG,让未来世界中的女主爱上中间世界的男主,通过意识对换过程中真实意识在虚拟世界的死亡来让中间世界的男主顺利穿越到未来世界,成为最真实的人,而不是电子元件。这个爱情对于女主角来说来得有点奇幻,像极了漫画迷们爱上日本动漫中的男主女角,而片中男主角一直在强调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应该就是被上层世界的人侵入后意识发生重叠的后遗症,于是中间世界的男主角爱上女主角比较自然。

终于要讲到邪恶的老头了,片中有一点,就是没有交待老头怎么得知的还有上一层世界?肯定是从自己设计的虚拟系统中得到了一些启发,而且还被未来世界的男主角发现自己知道了真相。于是有可能是,老头自己有过被侵入的经历:或结合自己侵入虚拟系统中书店老头的过程,突然想通,也去到世界的边缘去验证发现果然也处于虚拟的系统,或者是因为侵入的次数太多太久,未来世界老头与中间世界的老头的意识发生重叠,共享了部分记忆,直接就知道了这个残酷事实。如果老头没有被侵入过,那他只有直接因为边界上的设定而突发奇想,结果证实自己也是被虚拟出来的,这个可能性最低,靠爱因斯坦般的智商,靠中百万大奖般的概率,靠仁慈如女娲,如佛祖般的天意!

除了世界观上的一些奇思妙想,导演还不忘展现人性的不同侧面,未来世界的男主角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却藏着暴力血腥的一面,喜欢到中间世界以杀人为乐,这个内隐的人格越来越影响原本的他,导致女主的移情;中间世界的老头是一个有名的科学家与实业家,在人前受到万分敬仰,但却喜欢跑到自己设计的虚拟世界中去寻欢作乐。

忽然我就有这么一个特别邪恶的想法:未来世界的老头,是一个色老头,而且有恋女的倾向,不过一直隐藏得很好。女主角说过,未来世界有数以上千个中间世界的模拟,却只有一个中间世界创造出了相对真实的虚拟世界。为什么只有一个世界,他们这个世界有什么特殊?就是因为这个老头,他不时侵入中间世界的老头,利用未来世界的科技,给这个老头以爱因斯坦般的灵感,使他发明了半导体,创立了宏大的晶体帝国,最后更是建造了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有他自己,有他未来世界的女儿,有他的得力助手们。于是,好色的老头梦想成真了,在那个世界他可以用钱砸开大多数女人的裙摆。事实上,电影中有很多细节都十分支持这样一个邪恶的思路:

1.中间世界,当男主角听说老头经常进虚拟系统时感到十分疑惑,身为设计师与技术工程师的他们都还没有试验过,老头却驾轻就熟般去过多次,一点都不符合原来老头的性格,最后在虚拟世界中听闻老头经常玩女人的事情,更是惊得不可思议,说明原来的老头根本就不好这一口,甚至可能是终身未娶,注意,是可能。

2.以中间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大多数人,包括那个警探都对这样真实的虚拟系统表示怀疑,说明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科学是严谨的,它不会承认奇迹的存在,很可能就是未来世界的老头对这个中间世界输出了超然的科技

3.中间世界的老头很可能因有被侵入的经历,有时会失忆,又经常发生意识重叠,所以才发现那个惊世秘密。所以第一幕时,老头已经不是原来纯真的老头了,是被污染的老头了,他找了女人之后,选择写下这个惊世秘密,交给酒保,想让自己信任的助手知道真相。

4.中间世界的老头根本不认识中间世界的女主角,而在第一幕的虚拟世界中,女主角却暴露地躺在床上,老头给钱时看她的眼神有欲望,有慈爱,也有一丝愧疚。

5.有人说躺床上根本跟女主角不是一个人,好吧,就算不是,当男主角去找虚拟世界中的女主角碧姬时,跟她说跟老头有关,她暗示说去找亚斯敦,就是经常给老头介绍女人的酒保,可见老头也上过碧姬。

综上几点,对这个幕后最大的BOSS,导演已给出了足够的暗示,最后那未来世界的老头那个邪恶的微笑也让人起鸡皮疙瘩。

 短评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不要让边界存在,做成循环的结构,往任何方向一直走下去都会回到原点,嗯……就像是地球一样……

7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算是很早期的抛出了“似曾相识”的某种假设,同时提出了VR和AI结合的反噬悖论,还非常出彩的展示了VR中AR和数据交界的震撼画面。概念先行,比《黑客帝国》更朋克,比《盗梦空间》更前瞻,比《西部世界》更实际。只是论细节和格局都比这些后者略逊一筹,比如VR世界的时间居然是线性的,使用者居然无法指定某个非年份以外的具体时间节点进入,以及对于哲学思考的部分较少。不过电影所预言的这项真虚拟现实技术在影片设定的2024年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只是不存在替代只是较为真实的程序,拭目以待。

10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推荐

说得深沉一点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神上身,高科技神打……

15分钟前
  • Bigteeth
  • 推荐

开篇即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或许我思考,站在高于普通人的位置上看世界获得的感悟反而成为了最可悲的人,即若得知自己的人生是在别人的手中操纵,生活的虚拟和真是不再容易辨别的出,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最快乐的人莫过于少点智慧和思考罢。十几年前的片却超越了现在太多科幻片,比异次元更棒。

17分钟前
  • 噜噜叫夏天
  • 力荐

豆瓣上有三部叫这个名字的电影,用的是一张图!很想知道88年的此片讲的是啥~如果故事情节很像的话,那编剧可真有想像力!你确定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确定你不是一段程序或电路?

20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柏拉图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影片指出了人类可悲又可怜的心灵状态,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支配者,不惜以操纵别人的生活作为代价。而最明智者也成了最可悲者,当你在同类中走的更远,当你扩大眼光,发现这个世界的局限性与生存的虚假性时,你就成了最可怜的人。生存就是这样荒诞与悲哀,而最大的悲哀在于:了解真相的人太少了。我思故我在。但谁知道呢?也许世俗的幸福,正是来自无知。

21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这片应该叫《未来谋杀及离婚指南》,有了这种技术以后,都不需要离婚了,看老公不爽了,就虚拟一个好的,然后把现在的老公带进虚拟软件里干掉就OK了。

2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此片和【骇客帝国】是很相似,同是现实和超智能的虚拟世界间的故事,为何【骇客帝国】这么成功而此片却如此无闻,除了【骇客帝国】融入了视觉特效和武打动作等感官刺激而此片只是靠剧情吸引人的差别外,主旨立意也有关系…… movie.douban.com/review/4738016/

27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力荐

柏拉图的“理念说”最佳诠释。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自以为正在征服大自然改造世界操纵他人的同时,焉知自己的世界又不过是他人的一道线路一场梦境?8.5( 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移魂都市)

2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最后那个镜头表达的意义很隐晦。想了会儿才明白过来。有点儿意思

31分钟前
  • 一座夏天垮下来
  • 推荐

“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琼瑶么= =豆瓣简介真是越来越雷人了……

36分钟前
  • いいね
  • 还行

概念不错。只不过还是简单了一丢丢。蛮好看

39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十年前的片子了……很强大……《骇客帝国》《盗梦空间》的前身之一

40分钟前
  • 盈盈美黛子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立刻有很多同学开始善待NPC了= =

41分钟前
  • bushiren
  • 还行

你虚拟的人生,就是别人的生活。立意不错,情节浅了。突然发现好多科幻电影都沿袭了这层创意——黑客、盗梦、源代码...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概念先行,deja vu,造物主与被造物,虚拟现实,意识上传,模拟错乱,时空机器,闭环轮回,存在主义,自由意志危机,AI意识觉醒,复古未来主义,高次元压缩,记忆篡改,人类的特殊性,潜意识探索…… 这种mind fuck主题永远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型

47分钟前
  • 发条大橙子
  • 力荐

和黑客帝国同时期的片子,但这部好懂得多了。P.S.原来那句:“在未遇见你之前,我已爱上你。”和阿凡达那个心灵传输都是出自这里啊!

48分钟前
  • 攸宁陶陶
  • 力荐

我还以为是无限循环。。。

49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其实这个片子的概念很像盗梦空间,只是当年木有红。。。

54分钟前
  • SanSan
  • 力荐

别一看见层套层的就比作盗梦,看见虚拟世界就黑客帝国,那点见识,设定明明是像X接触好吧,但是人家还有原著,博尔赫斯。女主长得非常复古啊!科幻爱情片在我这儿的起评分还是是很高的。

56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