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魂 緝魂

科幻片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2021

主演:张震,张钧甯,孙安可,李铭顺,张柏嘉,林晖闵

导演:程伟豪

播放地址

 剧照

缉魂 緝魂 剧照 NO.1缉魂 緝魂 剧照 NO.2缉魂 緝魂 剧照 NO.3缉魂 緝魂 剧照 NO.4缉魂 緝魂 剧照 NO.5缉魂 緝魂 剧照 NO.6缉魂 緝魂 剧照 NO.13缉魂 緝魂 剧照 NO.14缉魂 緝魂 剧照 NO.15缉魂 緝魂 剧照 NO.16缉魂 緝魂 剧照 NO.17缉魂 緝魂 剧照 NO.18缉魂 緝魂 剧照 NO.19缉魂 緝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1:21

详细剧情

著名集团董事长王世聪惨死家中,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梁文超(张震 饰)与妻子刑警阿爆(张钧甯 饰)在调查中得知:死者的儿子王天佑(林晖闵 饰),年轻的新婚妻子李燕(孙安可 饰),多年合伙人万宇凡(李铭顺 饰),甚至死去的前妻唐素贞(张柏嘉 饰),每个人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 。阿爆更是发现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惊人秘密…… 电影根据江波小说《移魂有术》改编。

 长篇影评

 1 ) 看完《缉魂》,你内心的不安究竟来自哪里?

一个朋友看完《缉魂》后发消息说:“我在座位上怔住了,走出来还在抖。震惊!第一次有这种观影体验。” 实话是我没有这么强的震撼感,却同样感到隐隐不安,于是我试图理清这种不安感的来源。

我想到的一个关键词是“裹挟”

影片开场用了一段航拍,交代凶案主场景“王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半山、远离市区、森林环绕、雾气弥漫,它处于被包裹、被隔离的状态之中。跟随警察和管家的脚步,我们看到倒在血泊中的被害人和嫌疑人。

在嫌疑人李燕开始回忆凶案当晚所见之时,我们再次走进这幢豪宅,回到凶案现场。此时,我赫然发现:被害人王世聪,一位患有脑癌的病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躺在一张形同玻璃棺材的床上,屋中弥漫着致幻草药的浓烟。

雾气、浓烟,一种挥之不去又无孔不入的微小颗粒在整部影片中弥漫着。不仅仅是王宅,还有后来找到的颠茄种植基地,以及整个北市,所有的一切,统统被笼罩在烟雾之中。这种分子化(或者说是量子化)的力量,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将每一个人撰在手中,无可逃脱。

雾气弥漫的世界

这种被裹挟的感觉同时还来自于我们对科技的恐惧。在未来世界中,科技如同烟雾一般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可以决定我们的出生、死亡。在科技大潮来领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被淹没在其中,身不由己、命不由天。

再说回凶案现场。前面提到被害人王世聪的病床,床的造型是一个架空的立方体,这个立方体看似是保护他的盒子,实则是囚禁他的樊笼。床上这具病入膏肓的肉体正是囚禁他灵魂的监牢——他被包围在用科技自保的假象中,灵魂却被挟裹于不可超度的咒语下。

第二个关键词是“执念”

根据李燕和管家的回忆,杀死王世聪的人是其子王天佑,在她们看来,惨遭弑父正是王世聪应得的报应,是其前妻唐素贞布下的诅咒得到了应验。随着故事一层层抽丝剥茧,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走向这个诅咒。这种古老的巫术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执念。

当人在过度执着于某件事情之后,往往变得盲目,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放弃原则、不择手段。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抱着执念,他们为此赌上了自己青春、爱情、原则、未来甚至是生命,他们以献祭的方式扑向虚无的执着。

唐素贞为了复仇的执念将自己献祭给巫术,李燕为了金钱的执念将自己献祭给资本,王世聪为了永生的执念将自己献祭给科学,万宇凡和阿爆为了留住爱人的执念将自己献祭给爱情。在执念之中,巫术、欲望、科学、爱情,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它将人的灵魂永缚于黑暗之中。

孙安可分饰“多人”

第三个关键词,“宿命”

张震饰演的检察官梁文超在写给未出世孩子的信中说道(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如果你不知道爸爸曾经有多帅气、英勇,就去问问妈妈,她都知道。张震多么帅气我们观众当然都知道!可你看啊,银幕上这个叫梁文超的男人,因为化疗变成了秃头,瘦到只剩一副骨架,皮肤上长满了斑疮,癌细胞入侵脊椎和脑部之后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他失去了健康,也失去了尊严。

生老病死是我们所有人都逃不掉的宿命,“失去”的不可抗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要面对的残酷现实,也是我们内心里最深的恐惧之一。面对这种恐惧,有身份有权势的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来延续生命,而普通人呢?阿爆选择了出卖自己的原则去换取为爱人拖延生命的机会。

我们很难不去猜想:如果是我,能为抵御这种“失去的宿命”贡献些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做的所有挣扎究竟有何意义?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将爱人(或者任何你在乎的人)的灵魂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身体,我可以接受这样的一种延续吗?这样的方式究竟是在与宿命做抗争,还是我们一厢情愿、自欺欺人?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其实所有人都“死”了。阿爆和阿超在监狱重逢,这个看似美好的结局,细细想来,不惊悚不可怕吗?高墙之下,监狱可以束缚人身,人身可以束缚灵魂。而苍穹之下,情感即是监牢,永生亦为永锢。

注定失去的爱人

 2 ) 王世聪最后变心的真正原因

(纯属脑洞猜测

王世聪真正的目的其实只是利用医生获得女生的身体,在得逞之后就不爱了,因为她从那一刻起已经开启了这辈子全新的人生(应证最后的那句爱情谎话“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我宁愿没认识过他”,能说出这种话其实根本没爱过吧!)。

其实王世聪内心一直向往做一位女生,从两点可以看出:

①变成女生之后在镜子前愉悦地欣赏自己的身体;

②收藏的地下室里很多女性的裸体模型。

 3 ) 讲讲《辑魂》里的三段爱情

刚坐进电影院,打开豆瓣,看到“男同骗婚导致异性恋夫妻变拉拉”这条评论一下就猜到了剧情的发展。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在电影结束时感到惊讶和惊喜,电影情节在我脑子里不停的复盘。

从剧情本身来看,没有什么逻辑问题,全片围绕着几段带有执念的爱展开:

唐素贞对王世聪的爱是有执念的,她因王世聪出轨而抑郁、研究巫术诅咒王世聪,最后自杀;

唐素贞准备跳楼自杀

王天佑对母亲唐素贞的爱是有执念的,他认为母亲是被王世聪害死的,看到伪造的遗书后,一心想要为母复仇;

王天佑

阿爆对阿超的爱是有执念的,明知道就算做了RNA手术,阿超也近乎一个瘫痪病人,但她还是选择用万宇凡的罪证去换取手术来延长阿超的寿命。

阿爆(左)、阿超(右)

最后还有万宇凡对王世聪的爱。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把执念写在脸上的人。他二十年如一日处处为王世聪考虑,最后怀着愧疚感和对于从前的王世聪的爱自杀。

万宇凡

影片在科幻的背景下更多的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占比较小的是新科技(换脑技术)之下对于人性的讨论:王世聪自己杀了自己,想通过代代相传获得永生;阿超则是仅仅想与家人团聚,过完这辈子就足够。

既然是讨论情感,那就要建立好完善的情感线。而这部电影最后呈现出的情感难免让人觉得有一些生硬。

先说唐素贞对王世聪的爱。电影并没有展开讲两人一开始是如何“相爱”,即使是骗婚,王世聪究竟是怎样骗,才让唐素贞有了对于王世聪如此疯狂和执着的爱?唐素贞作为富豪太太,她完全可以花钱找别的乐子,可以离婚,甚至可以找其他男朋友来报复王世聪——她确实尝试了最后者,对万宇凡产生了情愫,而知晓万宇凡和王世聪的恋情让她彻底崩溃。

唐素贞对万宇凡产生了情愫

但她为什么会对一个“骗子”爱地那么深,以至于身为科学家,最后却只能靠研究巫术,用最恶毒的诅咒来报复王世聪(却没有报复万宇凡,显然王世聪对她来说分量是最重的)?因为影片缺乏解释,她的这种疯魔只会给观众带来“疯”的感受,却感受不到她背后的痛苦,难以产生共情。唐素贞的“爱”就只能沦为工具,引出用来“障眼”的“巫术”元素。

阿超和阿爆之间的爱是影片渲染的最多的情感。张震和张钧甯的演技也都非常好。但是这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反而有些用力过猛,不断地重复“我想让你活下去”的执念,也只是让这种情感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阿超发现被藏的录音)的一种工具,失去了更深入的挖掘,以至于看着两位演员精彩的对手戏,除了直呼演技牛逼,内心毫无波澜。

全片最让我感动的反而是万宇凡对王世聪的爱。电影对于他们情感初期的表达也不多,只有那个两人在研究中心成立之时的拥抱,和唐素贞自杀时抛洒的床照。但是,这两个画面已经给出了足够多证明两人之间的爱的证据。

王世聪的意识进入李燕,转换性别后,两人的关系似乎和从前有一些不同。电影中给出的画面是万宇凡跪在地上,李燕坐在床上,李燕用手抚摸万宇凡的脸。两人看上去亲密,但好像又保持着距离。猜测这里的万宇凡一是可能原来的王世聪还在世,所以故意和复制体保持距离;二是可能万宇凡还没有适应或不能接受爱人变成了女人。

电影开头,管家提到王世聪身上有时会有口红印和头发。王世聪的意识进入李燕后,电影也出现了几处李燕照镜子欣赏自己的画面。所以,我猜测王世聪是跨性别者,或者说有这种倾向,而口红印和头发很可能来自化妆后的王世聪自己。

李燕(被王世聪的意识侵入)

万宇凡从和王世聪在一起以来就一直在替他处理大大小小的问题。从研究中心的技术研发,到照顾抑郁的唐素贞,到为了延续王世聪的生命而“清除”李燕本体,再到帮助王世聪嫁祸王天佑。他什么都做了,最后却发现新的“王世聪”不再是他从前认识的爱人了。李燕体内的王世聪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甚至已经不再爱万宇凡,觉得这是“上辈子最大的错误”。

“最大的错误”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出自王世聪的愧疚还是他的自私,都成为了万宇凡最大的痛点。万宇凡一味的付出换来的是爱人的不领情和不理解,这样的痛是观众能够从影片中理解到的,也是更易产生共情的。

万宇凡选择在王世聪生前住的卧室里自杀。在生命最后一刻,闪现在万宇凡脑海里的依旧是二十年前在所有人面前,那个公开、大方、丝毫不用介意他人眼光的拥抱。李铭顺演出了那种痛苦、绝望和爱意。这也是全片唯一一个感动到我的场景。

导演利用影片中性别的反转抛出一个问题:你到底是爱他的皮囊,还是爱他的灵魂?在现实之中,我相信大多数的爱情是爱灵魂和皮囊的结合。阿超的意识进入李燕后,阿爆依然爱她,最后一幕两人的互动体现了这一点。她们当然可以继续进行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但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柏拉图”。当你的爱人改变了性别,你们之间很有可能将失去“性”。在本来有而现在失去这种吸引的情况下,爱情还会是爱情吗?也许只能转换成亲情和友情。

李燕(阿超的意识)和阿爆监狱相聚

人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灵魂和皮囊也不是轻易就可以分割开的。生活里,我们也更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要求一个人只能爱灵魂。

如果没有LGBT元素带来的反转和遐想,整部影片带来的冲击感可能会再减几分。巫术、科技、犯罪、推理、爱情,影片太想糅合丰富多样的元素了,但这也就导致影片没有将哪一个元素深入、全面地剖析。

“近未来”的科幻设定在电影中也没有给出什么惊喜感。除了哪里都有显示屏或触摸屏(浴室、床等等)、多处全息投影(高楼顶部广告牌、医生的电脑键盘)、电子设备有新的样式(办案用的设备),生活里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改变。

阿超办案用的电子设备

最后,不得不再提一下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湛。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李燕的扮演者孙安可。从装作唐素贞和“佑佑”团聚时的喜极而泣,到暗中给王天佑下套时阴险的微笑,到被阿超揭发身份后的自信老练,再到法庭上认罪时改变的台湾口音,最后到和阿爆团聚时感动的泪水和哄阿爆时的笑容,每一个人物的神情都被孙安可刻画得很真实和自然。

尽管片中有些许不成熟的地方,但《辑魂》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它是中国电影(特别是大陆能够引进的电影)对于同性题材、科幻题材的创新,而我想没有谁会拒绝精彩的创新之作。

 4 ) 如果人类永生,爱是否还能存在

曾经轰动一时的未来学著作《奇点临近》中,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设想了这样一种可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类将可以复制记忆,从而使一个人永远活在电脑中,只要把这些记忆不断注入到新的、空白的大脑中,则他将永生。

依据摩尔定律,库兹韦尔推断这一天将在2029年到来。也就是说,还有8年。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世界将会怎样?许多科学家认为库兹韦尔“疯了”。笔者曾就这一问题,采访过挪威著名哲学家、《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塔德,他不太关心技术可行性,他更关心:如果人类能永生,是否还会有爱?

乔斯坦·塔德的反诘非常玄妙,常人不易理解,有幸的是,这恰恰是《缉魂》的主题。换言之,只要看懂了《缉魂》,你就已经抵达了人类哲学思想的最前沿。

命中注定,梁文超只能主动去接受死亡

表面看,《缉魂》是一部标准的类型片,它包含了三个故事:

其一,富豪王世聪惨死在豪宅中,其背后是一场高科技谋杀,这是科幻戏。

其二,检察长梁文超(张震饰)面对情与义的两难选择,选择了自我牺牲,这是情感戏。

其三,王世聪、李燕(孙安可饰)、万博士(李铭顺饰)等人的纠缠,这是悬疑戏。

三个故事彼此纠缠,各有各的讲述核心,但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是男主角是梁文超。因患了脑癌,自知来日无多,而他的警察妻子阿爆(张钧甯饰)又怀了孕。脑癌治疗要花很多钱,想治病,就得卖房,这意味着,必须牺牲妻子和孩子将来的生活。即使如此,也只能暂时推迟死亡的到来。于是,已经病休的梁文超又回到工作岗位,恰好接了王世聪被杀案。

梁文超的想法是:我不是王世聪,没有那么多钱,但我上班的话,每月可以拿12万薪水,多少可以给妻子和孩子留下一点东西。

在梁文超身上,包含了一个标准的现代悖论:我们正从人蜕变成市场人,我们的人格正蜕变成市场人格。

所谓人格,在心理学又称为个性,它决定着“我就是我”。通过行为、观念、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自我与旁人有了区别,从而能被辨识出来。正是在人格驱动下,一个人才会形成自己的动力,去赢得自己的成功。

然而,市场创造了货币,给成功标出了直观价格。在今天,不同人的成功是一样的——赚更多的钱。这意味着,与亿万富豪比,普通人的成功不过是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

在这个人格市场上,检察官、医生、学者、思想者、富豪……其实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靠为别人服务、被别人雇佣,来换取存在感和成就感。

这是一个非常冷酷的现实:梁文超能让阿爆感动的唯一方式,就是带病坚持工作,如果他每天躺在病床上拖累别人,看着家庭一天天穷下去,他将何以自处?阿爆还会爱他吗?

像所有小人物一样,梁文超必须自残,必须主动去接受死亡。

如果有两个我,该怎么办

死亡真的可以避免吗?至少库兹韦尔认为可以。

在库兹韦尔看来,活着就是记忆的组合,随着大脑扫描技术进步,人类总有一天会破解其算法,并调用全部底层记忆。于是,人最终会被还原成信息,能够拷贝和存储。

库兹韦尔的想法引起人类中心主义者的愤怒,难道我们的智慧、情感、历史、崇高……都只是信息形成的幻觉?他们会辩护说:人脑无限复杂,永远不可复制;人类的价值高度已脱离物质层面,无法再物质化。

这些辩护相当苍白。没有“阿尔法狗”之前,谁相信电脑会战胜人脑呢?诚然,“阿尔法狗”是人创造的,正如人脑是地球环境创造的,既然人脑可以反过来掌控地球环境,“阿尔法狗”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掌控人?

技术有其冰冷的一面,它更倾向于相信,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技术,至于人类的情感,不过是人类的自以为是,是技术的BUG。

在《缉魂》中,王世聪恰好就是这样的技术至上论者,他相信,自己足以掌控一切。在这条线上,《缉魂》展开了一个颇有丹·布朗的《本源》味道的故事。这就陷入库兹韦尔设想的两难中:自我是唯一的,如果自我可以拷贝,则谁是真的自我呢?

乍一看,这个问题太“狗血”:谁是真正的自我,有那么重要吗?

可继续思考下去,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麻烦:如果没有真正的自我,爱从何而来?没有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重占有的爱正在吞噬现代人

也许很多人会说:爱不就是喜欢吗?我喜欢吃辣椒,分成两个我,依然喜欢吃辣椒,这有什么不可以?

这其实是源于对爱的误会。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中写道:“爱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重存在的爱,一种是重占有的爱。”

众所周知,爱不是占有,可现实是,我们都是商业社会下的蛋,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便被商业逻辑所包围,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又会遭遇商业逻辑反复洗礼。其结果是,每个人的社会性格都表现为“接受指向”:女性接受男性的爱,或男性接受女性的爱,往往是因为“他(她)对我好”。

随着占有的自动化,现代人形成了储蓄意识,从没有一个时代,银行卡变得如此重要,但它的涨落代表着安全感的增减。

因为作为个体,我们的选择的空间实在太小。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空前丰富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这一切又随时可能被剥夺。这决定了,作为无根的现代人,爱只能以占有为主题,只有在获得“增加”的错觉后,爱才会出现,而这种爱,其实是精致的自私。

由此就可以理解,在《缉魂》中,王世聪、万博士等为何会集体陷入“失心疯”的状态中,他们都是大富翁,看上去很强大,似乎是操盘者,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可事实上,他们的掌控力并没让他们获得自己,反而被更深地操纵,最终被现实吞噬。在装模作样地爱过之后,他们并没得到真实的爱的体验,因为他们已失去享受爱的能力。

包括阿爆,包括唐素贞(张柏嘉饰)、王天佑(林晖闵饰),他们都是从“占有”的角度来理解爱,因为他们所能看到的现实,只剩下占有和被占有。物质时代最大的病毒是“爱无能”,似乎和谐、圆满,可没有了自我,爱又怎么可能存在?

只有站在这个立场上,才能理解乔斯坦·塔德的反诘的巧妙——如果人类可以永生,可以去过任何想要的生活,当嫉妒、试探、恐惧、温暖、沉醉之类,都变成一小段程序代码,那么,我们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又有什么区别?

爱终将拯救每个现代人

在《缉魂》中,王世聪与梁文超构成彼此映照的关系。王世聪无所不能,甚至可能永生,但这并没能拯救他,他人性中的温暖反而被剥夺殆尽,走向绝对的自私,最终因爱无能而毁灭;而在疾病折磨下,梁文超越来越弱小,甚至瘫痪。可正因为缺陷,才创造了爱。事实证明,爱是有力量的,因为只有爱才能让人明白,什么是不可让渡的,从而明白,我究竟是谁。

梁文超的最后选择,与其说是在捍卫原则,不如说是在寻找自我的意义,即从自私的爱走向真正的爱,从重占有的爱走向重存在的爱。梁文超的选择不是为了阿爆,而是为了自己——只有这么做,他才能理解活着的意义。

事实是,人类的一切原则都源于爱,只是随着我们从道德至上的社会转入世俗社会,大多数人丧失了充分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从而将原则与爱割裂开来,而《缉魂》的意义就在于,它让观众意识到,二者其实是一体的。

一般来说,类型影片偏重情节的复杂性,不得不损失思想的深度。毕竟故事是现代人的自我讲述方式,在商业社会中,人人都要编造个人的传奇,以在人格市场中获得竞争力。正因自我讲述的必要,现代人才有了读故事的需求。

在这个层面上,《缉魂》的表现可圈可点,它将科幻、悬疑、情感结合在一起,在有限空间中,最大化地拓展了讲述的可能,其故事量远超普通类型影片。但更令人惊喜的是,《缉魂》并未因此放弃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它直抵现代人的心灵困境。那些曾真诚地面对过焦虑、烦恼、无奈的人们,注定会从《缉魂》中得到安慰。

回到母题:如果人类永生,爱是否还能存在?

在《缉魂》的结尾处,创作者暗示了自己的答案:在监狱中,李燕突然用手抚摸着阿爆的额头和嘴唇,这是已去世的梁文超的标志动作。难道,梁文超的灵魂已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还是李燕用这种方式,获得自我的觉醒?

不论是哪种,都隐喻着:爱将永远存在,爱终将拯救每个现代人。

 5 ) 聊聊《缉魂》里面的十个疑点

【1】 王世聪的性取向

王世聪是个双。

在唐素贞调查他出轨的时候,提到发现了王世聪身上的长头发和口红印,而这基本上不可能是万博士的。

王天佑也是他婚后和唐素贞正常生下来的,管家台词有说“生下天佑后,十几年没碰过她”。

【2】 悬空的袋子

李燕搞的。

就是故意等阿爆来了做给她看。第一,配合上刻在房间地板上的符咒,让事情朝着灵异的方向发展。第二,故意让阿爆发现袋子里的书。

这里还要结合阿爆信佛的细节,手上戴着的佛珠,以及办案前双手合十的动作,都可以看出来。也正是如此,才更好让她相信所谓诅咒的事情。

【3】 撒落的照片

王世聪和万博士的亲密照。

因为万博士台词里有,“唐素贞本想抓王世聪出轨的证据,却发现了让她更为崩溃的消息”。比出轨让她崩溃的只能是这个了。以及王世聪回家一幕,她大骂“恶心”。

而万博士见到唐素贞死了的痛哭,更多的是出于愧疚。他说“我害死了你”,正是因为自己和王世聪的事情让她走上绝路。

【4】李燕为什么急着杀王世聪,并要陷害王天佑

经过人脑复制后,存在了两个王世聪的意识。在李燕体内的带有部分女孩的潜意识,且有着更大的野心。

杀王世聪,是因为他得了癌症以后意识糊涂,做了很多错误的商业判断,公司亏损已经很多,再霍霍下去她忍不了了。

她有一句台词也有交代,“我老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可以理解成自己的一个意识杀死另一个。

而设局王天佑,他被捕李燕自然是第一继承人。毕竟继承人不传儿子还是会惹来非议,可能会影响到他以李燕身份在公司的位置。

【5】 李燕为什么割破手指

为了演戏更逼真。

她要假装唐素贞附身,和王天佑对质的时候演完戏真晕,可以更让人信服,也能让王天佑自愿顶罪。

而根据她和万博士的对话,原本李燕的晕血症依然留了下来并且会影响她。

【6】 博士为什么突然良心发现

有人说博士是突然良心发现的,这一点都不突然。

首先,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对唐素贞愧疚,一直对她很好,她死后周全筹办丧事。利用李燕的时候也不断自我安慰。只不过对王世聪的爱超过了他的良心。

其次一点就是,李燕把王世聪杀了,死了的王世聪才是他原本的最爱。

而李燕设的这个符咒局,也让他感到事情不可控了,所以决定挽回一切,两个人一起受罚。

真正让他崩溃的,是李燕最后说的一句话。“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我宁愿没认识过他”。这句话足以让一个爱你的人失望值窜到max。

【7】最后的李燕是谁

梁文超。

因为既可以让梁活下来,又可以自首拯救王天佑,而如果不驱除掉王世聪的意识他就不会罢休。

最后李燕又假装母亲的口吻对王天佑说要他好好活下去,也只能是梁文超才会这么做。

【8】 李燕监狱里写字的手

起初打算左手是潜意识,随即改成了右手就是梁文超。

首先,梁文超和万博士合作驱除掉了王世聪的意识,植入梁的意识,梁是右手写字。

其次,根据王世聪之前和万博士的吐槽,RNA技术还是会保留一部分的潜意识,王家人都是左撇子,所以那个打算左手写字的是王世聪的潜意识。

这里的用意只是通过左右手变化表示现在这个李燕已经是梁文超了。

【9】 万博士的结局

死了.

床上的也不是RNA,因为人脑复制需要有另一个人一起实验,而且躺下之前落寞的背影,以及眼神里的绝望,都暗示了一切。

【10】电影主题

我认为是---执念。

电影最点题的部分是梁文超和阿爆车内的一段对手戏。

执念可以让活着的人相信灵魂存在,也可以让人为爱付出一切。

阿爆为了丈夫剪掉录音交换RNA技术,即便知道只是能延缓几年生命她也愿意抛下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万博士为了爱人可以为他做一切事情,也会在彻底失望之后选择一起接受惩罚。王天佑同样可以为了母亲做一切,也是来自爱的执念。所以每一对人物关系,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由此推进的。

所谓缉魂,多少带有为了留下爱人灵魂而出卖自己灵魂的意味吧。

 6 ) 《缉魂》解析:细思恐极的温馨结局

昨天闲着无事跑去看了程伟豪导演的新作:《缉魂》,这部悬疑电影质量中等偏上,属于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它延续了《目击者之追凶》灰冷的电影色调,以“执念”为题,展现了执念下的众生相,颇有佛家劝人“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味道,不过虽然这部电影的某些设定颇具亮点,但是总体而言,悬念和反转的设置与《目击者之追凶》相比逊色了不少,一些误导观众的障眼法过于明显,这点是比较遗憾的。因此,个人认为豆瓣评分7.2分还是比较恰当的,如果闲着无事,当作玩解谜游戏,消遣一下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很忙,就没必要特意抽出时间去看这部电影了。

以下是关于这部电影地解析,全剧透

一、王世聪与万羽凡是什么关系?

恋人关系,即男同性恋,两人一起创业,开了王氏集团,迫于世俗压力,王世聪与素贞结婚。因为他本来就不喜欢女的,所以一有了后代就不再与妻子同房。如果他是双性恋,不至于不和素贞同房。

二、如果王世聪是Gay,为何衣服上会有女人的口红印和长头发?

他故意加上去的,一个正常的男人如果没有外遇,性功能正常,有了妻子后又不和妻子同房,那么种种证据都会指向一个结果:他是Gay,他在骗婚。而王世聪害怕自己的妻子知道真相,因此假装自己有外遇,这也是为何素贞抓不到小三的原因。

王世聪他一直是在跟万羽凡幽会,每次两人一起外出开会就是偷情的时候,所以素贞不可能找到女小三,素贞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三、万羽凡是双性恋吗?他是不是喜欢素贞?

万羽凡不是双性恋,他是男同性恋,只不过他心地非常善良,因此他对素贞变成“同妻”的遭遇心存愧疚,于心不忍,因此在王世聪冷落素贞的时候,他一直默默关心着素贞。虽然万羽凡无非分之想,但是素贞在不知道对方性取向的情况下,因为对方的温暖而暗生情愫,喜欢上了万羽凡。

四、素贞为何自杀。

1. 她发现了王世聪是Gay,自己被骗婚

2. 王世聪喜欢的对象是一直对自己照顾有加的万羽凡

3. 自己喜欢上了万羽凡,这也是一个Gay

因此对于素贞来说,她的经历已经不能用悲剧来形容了,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惨剧、荒诞剧以及丑剧,因此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她崩溃自杀,并且自杀的时候把王世聪和万羽凡的照片扔向天空,大有将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意思,同时也以自己的死亡来诅咒王世聪,希望王世聪能永堕地狱,不得超生。

可惜的是,到场的记者被万羽凡收买了,素贞死不瞑目。

五、李燕(王世聪复制体)为何要在与王天佑对峙时假扮成素贞?

首先在李燕(王世聪复制体)眼里,王天佑就是一个废物,不配接自己的班,更是可以牺牲的,因此才有了借刀杀人的计划。而对峙的时候假扮成天佑生母,不仅能让王天佑觉得自己的杀父行为是对的,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然后心甘情愿认罪,而且也能让所有人认为李燕是受害者,最终摆脱嫌疑,洗清所有罪名。

六、李燕(复制体)为何要杀王世聪(本体)?

RNA脑细胞复制技术把本体的一些根本的特性保留了下来,而王世聪最执着的就是亲手掌控王氏集团,本体都脑癌神志不清了,还在担心自己的复制体想篡位,而复制体一听到本体想剥夺自己接管王氏集团的决定,立刻就起了杀心。

所以,这算是科技的反噬。

七、最终李燕为何会承认自己是王世聪的复制体并承认所有罪行?

万羽凡最后去见梁文超提出的计划就是把梁文超正常的RNA脑细胞提取出来,注入到李燕大脑里,以覆盖掉王世聪的所有记忆。而脑细胞RNA复制技术会保留本体一些根本的特性,那么完成复制后,梁文超的对司法公正以及正义的追求就会体现在李燕身上,最终认罪自首。

而这个推理的证据就在于电影最后李燕和阿爆在狱中相见,李燕做出了揉阿爆眉心的动作。

八、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执念,电影中所有人都在围绕着执念转动。

王世聪:对权力的执念,无法放下王氏集团,制定并实施复制体计划。

万羽凡:对爱情的执念,帮助王世聪实施复制体计划,即使自杀,死前想的都是王世聪。

李燕:对金钱的执念,接受了人体实验,成为牺牲品

素贞:对爱情的执念,对受骗的执念,一直对王世聪冷落自己耿耿于怀,最终自杀身亡

王天佑:对亲情的执念,最终被借刀杀人,差点成了替死鬼。

阿爆:对亲情的执念,抛弃司法公正,知法犯法。

最终只有梁文超的本体放下执念,即佛教中的“破我执”,他放弃了苟活于世的执念,勇敢地走向死亡,潇洒离开。

九、结局是温馨的吗?

不温馨,而且细思极恐。

如果电影在在录音结束,阿爆认罪的文字过后戛然而止,那么我们可以把结局理解为温馨结局,全片因执而起,因执而灭,最终梁文超“以我死破我执”,而阿爆也因为文超的死,放下了对亲情的执念,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呼应了文超和阿爆同床时说的信佛之人应该学会放下。

正所谓,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但是,结局却是阿爆与李燕(梁文超复制体)相遇,看似温馨,实则是对宣告了“破我执”的失败。

这说明阿爆依旧放不下,她认罪服刑,更多的是为了见到李燕(梁文超复制体),是执念的延续。而我们在片中也看到了执念过深会让人做出疯狂的举动,因此,也许阿爆就是下一个王世聪。

另外,公审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脑细胞RNA复制技术是有效的,即永生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在赛博朋克的未来,谁才有资格获得用生?

同时,这项技术的存在,也意味着求长生的执念不可破。

兜兜转转,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当然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毕竟连地藏王菩萨都有执念: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因此,真正能做到破我执的,都成了佛,而凡人只能在执念的人间地狱里轮回受苦。

 短评

太失望了,全部的悬念点都写在脸上的剧本,前一个小时把一个极其简单的案件来来回回故弄玄虚,后一个小时几乎充斥着与整体风格完全割裂的煽情,明明应该是一个抽丝剥茧的悬疑片,结果整成了一个大家听故事的苦情剧,科幻的包装以及RNA复制人脑的概念都诠释得特别肤浅,包括LGBT的内容都显得鬼扯和生硬,程味豪这一次的剧本是太缺乏亮点了,相比《目击者》是一次大退步,还不如《红衣小女孩1》。

4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有人轻易签下贩卖灵魂的契约,有人率先临床永葆生命的实验。有人在众叛亲离的豪宅里被权欲弑杀,有人在形销骨立的躯壳里被爱欲背叛。谋划的宏图不抵阳寿,便要那魂魄世代承袭;缘分的尽头难卸执念,便求那科技帮忙永生。最致幻的颠茄是对权力贪恋,最致命的脑癌是对情爱痴狂,令人不得好死,难以超生。

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世上少一对基佬,就会多一对百合,这就是LGBT守恒定律

11分钟前
  • 猫猫的毛线
  • 还行

4.5 不仅只是一部需要疯狂复盘、捋清每个动机细节的电影,理解片中的情感变化比理解概念、事件逻辑的门槛更高。这次程伟豪把反转渗透入镜像式的人性抉择和双重性的情感体验系统,悬疑扎根于人物本身,直至最后一秒都灌满了复杂得酣畅淋漓而又保持克制的情感。后四十分钟的漂移操作把人看呆,不剧透地说,这是个讨论极致的爱情与仇恨、罪恶与救赎可以跨越肉体、身份、血脉、时间、生死的故事,奇绝到深度复盘后仍会感到震惊。类型上也有创新,敢于通过伦理奇情、东方元素,打破悬疑与科幻的固有类型限制,对情感于意识、躯壳间关系的探讨呈现出各色光谱的广度。相比《目击者》或者近两年的华语片同类项,都是重大突破。

13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是认真的吗?这都能吹???这电影能吹????客观主题不落地,男女主的感情线断断续续,主线进行不下去就拿出来讲一讲,最恶心的是不严肃讨论LGBT就别蹭,扭扭捏捏属实恶心!嗨,抱歉!是我过于情绪化了,再此做一下更新。我说他主题不落地的原因在于,既然博士爱的是王世聪的灵魂,那为什么在他有了新的躯体以后,甚至是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副躯体之后态度却发生巨大的改变呢?再来,既然世聪爱博士,那继承的第一顺位应该是博士而不是一个“变数”。甚至,当他开始欣赏新的躯体的时候,顺理成章的一个合理的身份陪在博士身边才对而现在看过来,全都是顾左右而言他,讲的是他又不是他。我看不到导演对于LGBT是肯定或否定的价值体现。在我看来就是有意的剐蹭与消费。最后脱离影片本身,这部电影买了太多KOL来带节奏,恶心

17分钟前
  • 一条大于
  • 较差

点评不敢说太透,和🌺一样是两个抗病魔家庭之间的「镜面」,彼此都被爱「绑架」,两个家庭的结果是一体两面。剧作上,科幻是引子,服务于悬疑,用一套「移魂大法」带出对肉体与灵魂的拷问,诠释出性别倒错的柏拉图式永恒。一切伏笔、细节和反转都处理的有条不紊,且留白之处的减法做得非常微妙。事后细想,有时候审查反而帮助了剧本。Btw,程伟豪还是很会拍类型片,张震和张钧甯的表演相当加分。

1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特别好的剧本杀

24分钟前
  • 影迷劳拉
  • 还行

本身还过得去的商业类型片。前半段破案时的悬念铺设有点见拙,后半段每一次反转都保证伴随不同情感层次的表达(以及过头煽情)。科幻概念和世界观之间的连接不是很扎实(不是背景放点高科技特效就能让观众相信你的科幻设定)。但主要是这通过层层反转逐渐浮现出来的主题(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才完成内核表达的惊喜),能在国内大银幕看到真有点激动。片中罪恶和悲剧根源是来自“社会压力”的身份认同障碍、隐瞒以及欺骗,而最终自我救赎则回归到无关身体性别、来自灵魂碰撞羁绊的爱~(续集可以是双女主赛博朋克探案

2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看完惊呆系列,我真的在电影院看的吗?#

2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虽然最后结局能预料到,但是还是会引发小小惊呼:我的妈啊,我看到了啥?非常难得一见的坦率,开年惊喜。//故事和设计有很多不够的地方,但是还是不应该无视在人物关系上的突破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全部的观影感受总结为四个字:如坐针毡!片中人脑的复制仿佛做了个脑ct般简单,李燕仿佛一个超大容量的脑硬盘,反正全片完全不能让人信服…两🌟都给演员,演技没毛病

32分钟前
  • 寒鸦捡枝
  • 较差

3.5 被尺度惊了,我竟然在国内院线看了部阿莫多瓦???

37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什么登西…这种电影需要动用到张震吗?

41分钟前
  • Amber
  • 还行

这个奇情狗血的故事,拍成犯罪类型片,倒是蛮吸引人的。由于各种反转以及奇情的设定,会让你整个观影过程都会有不同的快感。而科幻背景与未来的设定,也让那些看起来不那么顺畅的地方,有了合理之处。张震的减重还是有效果的,他让这个探案的检察官有了独特的、病态式的魅力,是一种源自生命脆弱感的吸引力,而张钧甯的表现也非常不错。还有一点就是,这个片名真的是不错,多读几遍就更不错了。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男同骗婚导致异性恋夫妻变拉拉

46分钟前
  • V ə RONICA ✿
  • 还行

8.5分。看了点映场,一问三不知三连。一时间,不知道《拆弹专家2》和《缉魂》谁写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命题作文得分更高;一时间,搞不清《缉魂》和《送我一个小红花》谁拍的「抗癌的我们」更打动人,尤其都关注到了lgbt群体;一时间,分不清《缉魂》和《心灵奇旅》关于灵魂与存在的探讨谁更高明,尤其是都拍到了「灵魂互换」。但我确信,这是国内目前最好的软科幻。如果《流浪地球》是硬科幻的标杆,《缉魂》是软科幻的典范。软科幻不是不像科幻的科幻——那种姑且称为「轻科幻」。

49分钟前
  • 山微漾
  • 力荐

影院二刷之后更加震撼,手松一点甚至可以给到五星。年龄、身份、肤色、性别,为爱你能放弃多少?当身体成为硬盘灵魂成为数据,爱会永恒吗?《缉魂》通过近未来背景设定,来探讨爱这一永恒主题,不得不说程伟豪完成得非常出色,这片的震撼程度以及对行业的启示作用,堪比《午夜凶铃》之于当年的日本电影市场。

54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王思聪骂骂咧咧离开了电影院……

56分钟前
  • 雪夜电影
  • 推荐

开篇1对cp没孩子,结尾1对cp2个孩子,厉害了!

58分钟前
  • 西西里的朗读者
  • 推荐

好看,超过预期。严格来说属于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优点是改编的小说底本足够有趣;导演克制扎实;类型片手法成熟;审美优良;服化道和近未来视觉设计得很精细可信,但又足够克制,服务于剧情与表演,不喧宾夺主。缺点是太早揭露真相,以致第三幕有些疲软,叙事节奏可以再优化;另外导演手法和演员表演,一直持续在一个情感浓度高度饱和的状态,全片一直维持在这种高浓度里反而平了,最后缺乏层层递进的情感张力。演员的眼泪再少一点就好了。但是张震很好,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和代入感,很大程度是靠张震献身般的表演支撑起来的,片子四星,张震值得多给一颗星。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