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剧情片意大利,法国2022

主演: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索菲娅·埃萨伊迪,托马索·拉尼奥,Daniela Ioia,Nello Mascia,弗朗西斯科·迪·莱瓦,奥罗拉·夸特罗基,Emanuele Palumbo

导演:马里奥·马尔托内

 剧照

乡愁 剧照 NO.1乡愁 剧照 NO.2乡愁 剧照 NO.3乡愁 剧照 NO.4乡愁 剧照 NO.5乡愁 剧照 NO.6乡愁 剧照 NO.13乡愁 剧照 NO.14乡愁 剧照 NO.15乡愁 剧照 NO.16乡愁 剧照 NO.17乡愁 剧照 NO.18乡愁 剧照 NO.19乡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5

详细剧情

40年后,Felice回到了括别已久的故乡——那不勒斯。   他重新探索了城市里的一些场所、一些代码,以及一段让他难以忘怀的过去。

 长篇影评

 1 ) 一份笔记:疑问与思路

仅个人存档使用。

一、

思路:三条线索,三种乡愁

这三条线的脉络可以说非常清晰。分别为,十八世纪末的音乐家,囚禁妻儿七年的疯子,神经失常的俄国诗人。

第一条线索:晦暗不清的叙事根基

寻找音乐家,是整部影片的叙事根基。假如没有音乐家,那么整个叙事都不复存在。可作为这样一条重要的线索,它仅仅有文本(台词)的提示,在电影中并没有直接的镜头。而且这种提示在疯子的出现后渐渐淡化了。

当然,这种处理方式在艺术影片中司空见惯。但它每一次出现都必有特殊的目的。

这条线路从未消失。它是一个创作母题,是打开影片的窗户之一。之所以它的提示被淡化,是因为它早已扎根在所有出现的角色的心中。渴望回国,却在回国后自杀的音乐家的形象代表了一种核心矛盾。通过这种形象的无处不在,“乡愁”的主题也因此上升到无处不在的高度。

第二条线索:祭坛上的祭品

囚禁妻儿的疯子,是全影片最突出的角色。这种突出不是由相对多的镜头体现的,而是情绪化的表演。从极端的避世冷漠到极端的狂热,他成为了本片中情感纵轴距离最远的角色。

但他因为这种丰满而变得扁平。他毫无疑问,一览无余(与此相较,主角俄国诗人的谜团比他多得多)。因此他只能成为一个“乡愁”完成的过程,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与他作用相对应的是他的结局:在众人目光下和欢乐颂乐声中自焚。他是一个献祭给苦痛的祭品。

第三条线索:平静的最终完成

寻找音乐家的俄国诗人毫无疑问是主角。他的丰满在于他的空白。与其去寻找他每一个被设计出的细微动作的原因,不如坦然接受他身上的不可捉摸性。他有理智,但也有许多匪夷所思的举动。

他追寻着音乐家,而音乐家追寻乡愁。他追寻的是追寻乡愁本身。当我们追寻着他的时候,我们成功成为了一个追寻的主体,也就是追寻着追寻乡愁本身的人。在这一层层无穷无尽的追寻链条中,乡愁本身的意义便晦暗不清。我们到底在追寻追寻本身,还是追寻的目的?抑或是乡愁本身就是一种追寻?这是第一个矛盾。

他自说自话,排斥外界。这里引出乡愁的第二个矛盾。在这里,乡愁被处理成了一种极其私人化的体验,外界无法干涉/介入。然而乡愁又如同第一条线索中所说,扎根在每个人心中。这里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特殊体验。

二、

思路:形式与内容

其一,乡愁的包容。

影片中经常黑白与彩色相互切换(这也是很多艺术片会用的……但是同上,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目的)。

大多数时候,黑白的色彩处理大多数出现在主要时间轴之外的场景:幻想,回忆,和纯粹的超现实。黑白的作用非常明显,是一种对色彩特殊性的抹杀。它将一切鲜活化为虚无(将画面只保留下轮廓与明暗)。假如将乡愁分为乡和愁两部分,那么所有黑白画面将成为“乡”的子集。黑白将个体的特殊性抹杀了。

其二,乡愁的停滞与凝固。

影片中有大量的长镜头和刻意放慢的镜头。说到放慢的镜头,我不得不提到疯子追逐自己囚禁后被救出的孩子的那段:它以类似回忆的形式出现。与众人口中的“逃窜”相对的是,这段被放得很慢,简直像父亲和孩子一前一后在散步。在时间的停滞中,简直令人窒息……

(这样的处理弱化了现实中动作的快慢和时间流逝的快慢。也就是说,日常的经验在这里被消解了,导演用自身所构思的节奏取而代之,陌生化在这里被完成。我们得以通过“镜头"这一视角去观看某个角色的经验或者创作世界本身)

一方面这体现了回忆的悠长,以及疯子将自己的暴力行为视为一种“朝圣”的观念。另一方面这正是乡愁的特性(甚至是正体),即一种停滞(凝固)。

影片中用对白明显提示了这一点:俄国诗人对女翻译家说,别动,你在这个光线下很美。女翻译家笑了起来,俄国诗人又说,我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囚禁自己的妻儿了。

疯子之所以是一个献祭者,就是因为他尝试用个人的行为,将“乡愁”作为标本保留下来。然而就像回忆对于遗忘的无力一样,人们永远无法真正拥有“乡愁”。也就是说,“乡愁”是变化的客观事物中,人类心灵所存有的一种超越动态的“回忆”的凝固的印象。它是人类对永恒的欲望。

在不能涉足第二次的河流中,心灵保存了对水的触感的回忆。可涉足的次数变为无数。

这也就不难理解黑白背景下伫立的人们了。它正是在营造一种凝固感。同时那些细微的动作和缥缈的乡村风景也很妙,它轻而易举捉住了凝固中的围观的动态。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一种山尖上颤动的羽毛,给予人们以呼吸(对不起,这是什么鬼比喻?)。

(写到这里,我猛然想到俄国诗人头上的白发和影片刚开始时滑落的白羽毛。这个镜头我始终百思不得其解。顺带一提,它和白裙子有什么关系?)

(大家集思广益吧:-D)

其三,乡愁与宗教(信仰),宗教与受孕

影片的开始,女翻译家走在教堂中,看着妇女们行祈祷仪式。她对神职人员发问,并且无法跪下祈祷。

从这里,影片的创作母题“宗教”便现形了,与此同时,女翻译家也自然而然成了这个母题的对立面。

“宗教”在这里与母亲绑定。祈祷仪式中的祈祷词,神父对女翻译家的回答(“她们都是母亲"),从笼中放出飞鸟这一有分娩暗示的镜头,无一不体现这一点。在这里,母亲是一种象征,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

“乡愁”此时从某种个人体验,又变成了生命源头的代名词……种种为信仰献身的行为,变成了追求生命同一性的献祭。在源头(乡),生命不是个体,而是一种在其一中提到的包容。

而女翻译家扮演的并不是母亲的角色,而是(近乎)少女的角色。俄国诗人对她的拒绝正是同一性对她的拒绝。从未出场的妻子却成为了真正的母亲的扮演者(她被俄国诗人以圣母画像为类比)。但这不意味着影片对女翻译家持否定态度:她是世人中最富有生机和某种强力的,因而她(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够成为巨大母题的对立面。

在宗教、母性这个层面上,可讲的事情非常多。女性形象与宗教的结合本身不是一个新奇的议题,但在这里存在错综性……甚至,我们还能读到对资本秩序的颠覆,对田园牧歌的缅怀与追寻,甚至俄狄浦斯情节。但我本身对其实在太不了解,先搁置不谈了。

先写到这里,通篇都是疑问。

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还是打动了我。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某种无法言明的记忆中的印象,那些无法捕捉之过去。《乡愁》体现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捕捉到那些时间跨度极短,但极悠长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怀人,不是思乡”。它也许是某种普遍的痛苦,人类面对永恒渺小的欲望和挣扎……俄国诗人的心脏停止跳动,疯子在哀嚎中死去,但火光长明。

 2 ) 塔可夫斯基的“诗意思维”

“电影只有一种思维方式——诗意思维——它能将各种不可调和、相互矛盾的因素合在一起,使电影成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恰当方式。”——塔可夫斯基

(一)横移镜头

Andrei来到Domenico家中,站在墙角处打量,镜头随Andrei的视线向左平移,Andrei自画面右端被推出,中间一段空镜,随后Andrei又从画面左端进入。这一横移镜头在连续静止的空间内实现了对人物动作的隐瞒,造成了时间跳跃的假象。

(二)横移+拉伸镜头

Andrei离开Domenico家中的这场戏中,Andrei在告别过后向左走出画面,Domenico留在原地。随后镜头随Domenico向左运动,接着Domenico停下四处张望,而镜头依然向左横移直至Domenico被推出画面,此时镜头已经到了最左端(屋内空间停止延伸),我们发现Andrei“消失”了,这一空镜头再一次营造了时间跳跃的假象。而这一次镜头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向右横移,此时Domenico已经站在了镜头前(又一次跳跃),正面朝向我们,伴随着他失声的啜泣,镜头拉伸至他的面部特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被自己托付“重任”的人所背弃的绝望。

(三)梦中的镜像

片中多次出现镜子,三位主角都在现实中的不同时刻照了镜子。但最为精彩的一处当属Andrei梦中的这一场景。在一条破败的小巷中,他走到一扇带镜子的柜门旁,镜头由他的背部转移到镜面上,一只手伸出打开柜门,随着柜门角度的变化镜中竟逐渐显现出Domenico的映像!随后柜门砰地关上,Andrei重新出现。这一段就不仅仅是假象或幻觉了,它体现出二人的精神交互及身份一体性,诗人和疯子不过是“乡愁”的两种表达。这也是Andrei终于认清自我,改变主意要帮Domenico完成“使命”的转折点。此外,这一段还让我联想起伯格曼的《假面》中两位主角相互“融合”的场景,而这一段给我带来的震撼并不比后者少。

(四)变明、变暗

在老塔的电影里,光线似乎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调动。由明到暗、由暗到明,转化的过程都是均匀、缓慢的。下面举三个例子。

旅馆的房间

墙上的照片

Domenico的脸

(五)由回忆飘落到现实的羽毛

羽毛第一次出现是在影片开头不久,且出现在黑白画面中,按电影逻辑来看属于记忆中的场景。而第二次出现,是当Andrei焚烧诗集时,镜头跟随一片羽毛落下,此时Andrei也已从“梦境”中醒来。关于羽毛,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有提到:这是他在曾经准备拍摄的一部短片中想要使用的意象,然而后来用在了《乡愁》中。可以说,羽毛是“诗”的一部分。正如电影中所言:“诗是不能被翻译的。”

结语

这些具有魔力的镜头塑造了老塔独特的影像风格。但“诗意”绝不仅仅是一种空洞的美学,而是电影内在逻辑的一部分;“诗意”也绝非一种工具,不应沦为某种技巧或手段,而应包含真诚的自我表达——老塔直言不讳地反对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滥用:“爱森斯坦并不想把体验传达给观众,他只是想表达纯粹的理念。但我完全排斥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与电影触动观众的基础相抵触。”在对“诗意思维”的践行中,老塔将自己的身份看作是“更像一个诗人”,因为诗人总用孩童般的眼光观察,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乡愁》的主角恰恰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漂泊在异乡的旅人。尽管老塔在后来流亡的日子里又拍摄了《牺牲》(实际上《牺牲》的构思比《乡愁》早得多),但《牺牲》尚嵌套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而《乡愁》则做到了完全直接、纯粹的表达。因此,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愁》才是老塔真正的“遗作”,也是诗意的终极。

 3 ) 塔科夫斯基的《乡愁》



当夜幕降临,我的身后
哪里有微微闪亮的翅膀

我是那蜡烛,在盛宴中消亡
天明后请收拾一地的烛泪
从中读取谁值得哀伤
……
在暂借的屋檐之下
如何在死后,用诗篇燃亮前方
……
    只读到这些诗一般的句子,就足以使人对塔科夫斯基的《乡愁》刮目相看。越过片子晦涩的意象,浸润在简单而深远的乡愁中,才能感受到《乡愁》的魅力。
    一位俄罗斯诗人戈尔恰科夫,来到意大利搜集资料撰写歌剧剧本。戈尔恰科夫在途中结识了疯子多梅尼科。多梅尼科在罗马向世人布道后自焚而亡。戈尔恰科夫遵照他们的约定,手捧蜡烛穿过干涸的圣池,到达终点之后,他终于心力交瘁。
    片子从头至尾沉浸于充满隐喻的景像和神秘的对白中。没有连贯的情节,没有合逻辑的线索。观众如果带着以往对电影的期待来对待《乡愁》,要么会中途退场,要么会疲惫不堪。塔科夫斯基并不在乎观众贯常的观看习惯,他冷漠地沉浸在自己的乡愁里。他说:“我对情节的发展、事件的串连并没有兴趣--我觉得我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不需情节。”在强硬的塔氏面前,喜欢这部片子的观众要做的就是:沉入心灵,在塔氏的催眠中,暂时让情节和逻辑退去。其实这并不很难,因为这片子的每个镜头几乎都具有油画般的沉重和美。无论是葱郁的意大利风景和俄罗斯乡下沉默色调间的色彩转换,还是那隐隐若现的烛火,那仿佛从天外飘来的圣歌,都慢慢使人远离了现代的烦嚣,陷入原初的乡愁。
    塔科夫斯基根本不怕观众会走开,那些走开的观众不是他的观众。如果你是塔氏的观众,你绝不会面对那段戈尔恰科夫手持蜡烛穿过干涸圣池的长达八分钟的镜头哈欠连天,而只会惊叹于塔科夫斯基能将镜头运用得如此流畅。你会等待戈尔恰科夫手捧蜡烛穿过干涸的圣池,并且在这段长达八分钟的镜头中,同戈尔恰科夫一样凝神屏气。八分钟是一个考验,是一种宗教仪式。
    流亡中的塔科夫斯基,原本是要“拍一部关于俄国乡愁”的影片,“要藉这部影片来陈述俄国人对他们的民族根源,他们的过去,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乡土,他们的亲朋好友那种宿命的依恋;那种无论遭受命运怎样的摆布,他们一辈子都承载着的依恋。” 俄罗斯人比其他民族更具有一种“难以被同化的悲情”和“拙于接纳异国生活方式的驽钝。”但塔氏的片子表现出来,已远不止于一个民族的乡愁。那些隐喻已溢出了原本设定中的边界,人类的宿命、生命的悲哀和追寻精神之光的孤独,在塔氏不屑于用语言来表达的镜头前,观众会慢慢跌入一种古典式的沉重,一种现代人无暇顾及的沉重。这样的乡愁,在塔科夫斯基写的《雕刻时光》中作了如此表达:“描绘一个人处于一种与世界、与自己深切疏离的境况,无法在现实和他所渴望的和谐中找到平衡,由于远走他乡以及对于完整存在的思慕,使他陷入一种乡愁的状态中。”
    塔科夫斯基在片中的存在主义命题,具有明显的形而上意味。这种形而上意味,保持着与俄罗斯传统相一致的沉入大地的厚重。可是,生命在世间如此沉重,就连俄罗斯人也受不了,此时,精神上的救赎只有通过母亲的隐喻来实现。母亲,她是带我们来到这世间的最温暖的亲人,塔氏只能籍母亲的形象来救赎精神升入天堂。这也是他把此片献给母亲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妈妈,空气如此清盈,在你头顶盘旋,你一笑,它们就会澄清……

 4 ) 时间流:仪式化的长镜头

剪接不能决定节奏,它只是一种风格的特色,因为不论是否有剪接,影片都有种真实流逝的时间感存在。影片的节奏就是一种流经画面的时间感, 也正是这种时间感,这种由流过影片的时间所形成的压力创造了影片的节奏。塔可夫斯基的这一“时间流”的美学观念,表现在其作品中便是长镜头的运用。他的长镜头看似冗长无味,但导演要表达的意思都隐藏其中,画面内部饱含着强烈的的内在张力与激情。正如罗贝尔·布烈松所说:“慢的影片,人人奔跑兼指手画脚。快的影片,人们几乎静止不动。”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乡愁》的结尾长达九分钟的长镜头。男主人公手持蜡烛,缓慢而又艰难地向前行进,他小心翼翼地护住蜡烛微弱的烛光,屡次走到池中央烛光便熄灭了,然后再重新开始,直到走到水池的另一端。镜头随着他缓缓移动,或前进或后退,没有任何的镜头切换。这种镜头语言让人屏息凝视,观众的目光紧紧关注着男主人公手中燃烧的蜡烛,使得整个行动过程充满仪式化的意味。

 5 ) 乡愁

电影讲的是一个俄罗斯的诗人到意大利南部旅行,风景太漂亮了,那个特有名的露天澡堂子我以前托斯卡纳断游的时候还去过。而且片子的摄影手法非常奇妙,经常是俄罗斯风景和意大利风景放在一起,看着就跟做梦一样。而且不光是图像,声音效果也很有特色。 还有,里面的女主角那才叫美女呢,连我都看得有点想入非非了。怎么有这么美的美女却不是很有名呢?问题是:她要不是很有名,恐怕也不会演这个电影。可是地可是,网上有她不少照片,浓妆艳抹的,很难看。在电影里,她基本上没有什么化妆,却有圣女一样的容貌。

 6 ) 塔可夫斯基的长镜头—《乡愁》

电影当然不是小说。虽然从叙事层面去分析一部电影,是当下影评的主流,哪怕这也是市场挑选出的口味。但是,他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技巧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秉承了苏联导演们形式主义的传统,虽然不像他的前辈们,如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那样,俯拾皆是的蒙太奇、特写镜头和主题性剪辑,但作为 “创造出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伯格曼语)的大师,他通过摄影机呈现给观众的电影画面,以如诗如画的意境闻名遐迩。毫无疑问,这样的“电影诗人”对摄影机的操控和场面的调度,必定别出心裁。 《乡愁》是塔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呈现了一位去意大利做调查研究的俄罗斯作家,在他乡的孤独和忧郁。当主人公Andrei Gortchakov住进意大利小镇巴尼奥-维尼奥尼的宾馆后,有一个关于Andrei在房内活动的长镜头,烙下了鲜明的塔氏风格。 这个镜头从电影的第24分钟20秒左右开始。摄影机一开始就摆在正对着床头的房间门口,没有任何的移动、摇摆和升降。Andrei从门口(即摄影机背后)走入镜头中,背朝观众,扔掉手中的翻译成意大利语的俄国诗人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的诗集。在Andrei眼中,“诗歌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不可翻译的”,这一扔的动作与电影的主题“乡愁”契合,因为它的动机无疑是对母语的热爱和捍卫,特别是身处异国他乡之时。接下来,Andrei走到房间里侧,放下手提箱,关掉浴室灯和床头灯,绕到床的左侧打开木质窗户,踱到床沿坐下,歪着脑袋陷入沉思。没有音乐响起,只有窗外哗啦啦的雨声,这是典型的意大利天气,这样的大雨不会在家乡莫斯科落下。 Andrei蹭掉皮鞋剥下大衣,头朝外竖躺在床上。此时摄影机才开始移动,是静悄悄的、缓慢的推轨镜头,但与之前的定位一脉相承,没有其他导演常见的那种轻率的跳剪。此时,原本静谧的浴室中不经意的走出一只体型壮硕的狼狗,这与意大利的细腻温婉背道而驰,不难想象,当Andrei从床上垂下右手去轻抚黄狗的脑袋时,也感受到了俄罗斯乡下的体温。 画面从全景渐渐收缩至Andrei的头部特写时,原先低调的打光也变成了明暗对比强烈的高反差打光。摄影机恰如其分的停在了钢制床的镂花床头,透过铁条镂出的形状各异的孔洞,看到由左方射入的侧逆光打在Andrei斜躺的脸上,整个镜头,除了Andrei入睡后平静的脸孔和头上那一绺白发外,全部被埋在深灰以及纯黑的阴影里。 显而易见,这里的高反差打光与《现代启示录》里,马龙白兰度在城堡中对威拉德上尉倾诉时高反差的打光指向不同;也与黑帮片的经典《教父》第一、二部里,比比皆是的低调打光法下营造出的大片的阴影意旨相悖。Andrei明亮的脸部氤氲着一层模糊的光晕,仿佛电影里常见的淡入、淡出处理,暗示影片即将转入到角色的梦境;但头顶那一绺清晰到刺眼的白头发,却在固执的提醒着观众,这是现实的意大利,不是梦回的俄罗斯。 塔可夫斯基在这里,为明亮与阴影做出了新的诠释。明亮不仅仅象征光明、安全、欢快,阴影也不再只是黑暗、恐惧、忧郁的外衣。在塔氏的镜头下,当明亮披上温柔的光晕,被包裹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大片阴暗之中时,阴暗就成了陌生的异国他乡,寒冷而孤独;明亮则象征Andrei的善良,可想而之Andrei会在梦里忘穿家人期待的眼神。 这个镜头在电影的第28分钟20秒左右终止,持续了4分钟。塔可夫斯基的细腻无可挑剔。期间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支音符,没有出现第二个人物,更没有闪回、蒙太奇等强暴的剪辑。只是一个长镜头,只是几个动作,只是摄影机的推移,只是灯光的转换,却让观众安静的开始忧伤。比郭敬明高明多了。

来,骑我的马~

 短评

给我八分钟不灭的烛火借以怀念赎罪灵魂失所待我到达彼岸油尽灯枯倒地长眠终得涅磐

9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老塔化身诗人,将灵魂交予疯子。被自我封闭的诗人、被世界隔离的疯子,两个相似的人在镜中重合:疯子选择自焚来追随自己的信仰;诗人则拿着烛火行走在干涸的温泉中,最终倒在烛火旁。其实墙上的“1+1=1”(万物本一体)早已喻示了导演、诗人、音乐家三人的统一,即每个人都有的、解不开的乡愁。

12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塔可夫斯基在流放中拍摄了《乡愁》,并将这部电影献给母亲,作为对母亲的怀念。

17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现实”的逻辑体系由“神”创造,而“电影”的逻辑体系由“人”创造,因此“戏剧逻辑体系”永远比现实要简单与理想化;但老塔建构的“诗意逻辑”是有别于甚至是正好相反于传统的“戏剧逻辑”的;绝大多数电影,即使是复杂的精神分析向作品,只要还在“戏剧逻辑”的范畴内就有几乎定论性的解读方向,因为“戏剧逻辑”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极简”;而“诗意逻辑”是一种更加复杂、更贴近于现实,具有解读方向不唯一性甚至不可解读的逻辑体系,这是一种神性的电影创作方向,也就是伯格曼口中“全新的电影语言”,而创造这一切的塔可夫斯基,拥有着深厚的哲学思辨力与对全人类的爱,他完全就是以神的视角拍电影

22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雕刻时光,雕刻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初春的下午,昏昏欲睡。知道他是大师,也知道大师牛逼的地方,就是觉得太闷了。看了一下午头疼。电影如果作为纯艺术的东西,是不是太折磨人了?老头54岁就猝死了,跟鸡丝老爷一样的年纪吧?!

2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我想把身体献给你 你却把灵魂给了疯子

27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如果真有诗谶一说,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中则成了影谶。疯子多明尼克和诗人戈尔恰可夫简直就是他的两面,一个灵魂不得栖息,一个永远都在流浪;一个用自焚醒世,一个守护烛火。在片末长达七分钟的火苗的特写里,那火燃而又灭,灭而复燃。我想起了安·兰德的诗。终于最后,烛光燃烧着到达了对岸,但生命之火却黯然熄灭,人在死中完成了救赎。所谓故乡,那是心灵最后抵达的原乡。

29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眼前的黑不是黑”。SIFF这放映质量,真心对不住老塔啊。

3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充满仪式感的长镜头,阴郁、肃穆、沉重。没有信仰的人看到疯子,有信仰的人看到救赎。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两个小时似有一生之重,诗人敏感、纤细而脆弱的内心一览无遗。缓慢的变焦长镜里显现出“不可能”的调度,像徐浩峰说的,“不能真实,要拍出空间的不可解”。水的流动,一如《飞向太空》,在整个声画空间里再次占据重要地位——一种生命之外的自然的恒常的更新。他们在荒芜的城市里游荡,那根绝望的弦似乎随时都将崩断成华美的一瞬,在镜子的两边,失去故乡的男人是一体两面。于是见证了这一切的你也无法轻易走出这个荒谬的境地,精神与肉体都已经焚毁于路人无动于衷的视线之中。在最后看到了一个难以言喻的震撼结尾:谁付出身家性命去护送一支烛火,谁就将在这个肮脏的世界里领受神的旨意。

35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忘不了作家拿着蜡烛慢慢走过的片段,“不需要言辞的情感才是难忘的。”导演的诗化语言都表现着对古老俄罗斯精神的回归。

40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永恒的乡愁与精神家园的失落。①于干涸的圣凯瑟琳温泉池秉烛踽踽独行,是我看过最有力道的长镜头之一。②诗是不可翻译的。③1+1=1;④伴着扭曲破碎的欢乐颂,冷漠的看客瞥见疯子灵魂的涅槃之火了吗?⑤又见漏下倾盆大雨的破陋小屋,地上景致竟是微缩版俄国乡村,同结尾巨大教堂下的房舍。(9.5/10)

4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每个定格镜头都像一幅油画,每个长镜头都是一首律诗,而整部电影就像一篇唯美的抒情散文。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46分钟前
  • Hugo
  • 力荐

最后一个镜头,我看着时间在进度条上右行,不能言语。

48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只有疯子 才知道这世界的羞耻

50分钟前
  • 飘來飘走的甜蜜
  • 力荐

自由该是直白的,因此也是诗意的。很美很美。节奏是正确的,是美的,但又觉得是过长的。该有将节奏加快但也达到同样意境的办法吧...摄影美到没话说了。还是把理解写下来吧,感觉很快就会忘了。觉得是关于原始的欲望与文明的冲突。文明是指简单的正直与正确。自由便是一种欲望,尤金娜追求和安德烈睡的自由,被囚禁的家人追求解放的自由,老人们追求不死的自由。因正确性而抗拒自由为违背欲望,安德烈不和尤金娜睡,多米尼克保护他的家人。有些正确性只是自以为正确,最终还是归根结底到一种隐藏的欲望。泉水既是生命,蜡烛既是欲望与正确性之间的微妙平衡。多米尼克找不到这种平衡,他把自己掷入火中,企图继续搜寻。多数人不知道正确性的存在,正如他们不知道自由是何物。安德烈最后在枯涸的生命中寻找这种微妙的平衡,尽心竭力,终于回归了原始的美

51分钟前
  • NVHZ
  • 力荐

我觉得我必须再看一遍,因为我以为我中间睡着了,可是回家路上却能很连续地回忆起自己刚才看过的东西...我大概是进入了某种冥想的状态...摄影是真的漂亮(这个要赞一下修复版的胶片!),长镜头真不觉得长

5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信手拈来的完美构图,无数长镜头串起的乡愁。塔可夫斯基将去国怀乡的复杂感情和支离破碎的回忆都放进了这部电影。雕刻时光。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感觉这是纯粹的艺术,不以让人看明白或者看开心为目的。。剧情倒是能够理解,关键在于大段大段梦境一般的意识流,似乎都是乡愁的物化。疯子多米尼克的演讲特别棒:夜晚会有阳光,八月下雪。去聆听虫鸣声吧!p.s.每一个镜头的构图都非常棒,一部电影看下来截了无数图。

57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