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

剧情片加拿大2006

主演:高登·平森特,斯泰西·拉贝格,朱莉·克里斯蒂,奥林匹娅·杜卡基斯,迪恩娜·德兹马里,阿尔贝塔·瓦特森,格蕾丝·林恩·孔,温迪·古逊,梅勒妮·麦可斯基,克里斯滕·汤姆森,珍妮特·范·德·格拉夫,迈克尔·墨菲,凡妮莎·沃恩,妮娜·杜波夫

导演:萨拉·波莉

 剧照

柳暗花明 剧照 NO.1柳暗花明 剧照 NO.2柳暗花明 剧照 NO.3柳暗花明 剧照 NO.4柳暗花明 剧照 NO.5柳暗花明 剧照 NO.6柳暗花明 剧照 NO.13柳暗花明 剧照 NO.14柳暗花明 剧照 NO.15柳暗花明 剧照 NO.16柳暗花明 剧照 NO.17柳暗花明 剧照 NO.18柳暗花明 剧照 NO.19柳暗花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6:36

详细剧情

  退休教师格兰特(戈登•平森特 饰)与妻子菲奥娜(朱莉•克里斯蒂 饰)相依相守44年,两人一直过着平静而舒适的生活。可是优雅高贵的菲奥娜患上了老人痴呆症,她的记忆力开始衰退,更日渐严重。菲奥娜决定入住疗养院,深爱妻子的格兰特只好妥协。从未分开过的两人需要在菲奥娜住院后的一个月内不能见面。  当格兰特再次出现在菲奥娜面前,发现她仿佛忘记格兰特,并且与疗养院其中一名病人奥布里相爱了。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改变,令格兰特不知所措。就在这时候,奥布里离开了疗养院,菲奥娜对此感到十分不安。  格兰特找到了奥布里的妻子,说服她把丈夫送回疗养院,可是奥布里的妻子玛丽安不愿因高昂住院费用以致失去了现今的房子,房子是她的一切。  但最后玛丽安还是被格兰特的真情打动,不忍妻子心疼的格兰特把奥布里重新带回疗养院,菲奥娜的反应却使格兰特惊讶极了……

 长篇影评

 1 ) 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改编成的一部电影佳作

我离时政的距离比文学近很多。你问我最近闹出性丑闻的中国高官,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列出10个。你问我最近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全都不知道,除了去年的莫言。去年莫言的得奖进一步加深了我的疏离感,他到底靠什么?诺贝尔奖究竟看中了什么?我猜测,比较起对《丰乳肥臀》的兴趣来,评委和读者对丰乳肥臀的兴趣要强烈得多。今天宣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一次让我觉得自己终于跟文学沾上了边,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名字并不陌生。略感得意之后,我立即意识到自己文化上的欠缺。如果她的作品没有改编成电影,我恐怕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即使她的作品改编成了一部我喜欢的电影,但如果是个长篇,我也很难坚持读完。机遇加巧合,根据她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短篇小说《远离她》(Away from Her)改编的同名电影是最近这些年一部难得的低成本佳作,作品上映的时间是2007年。

人一天天老下去,观念会跟着变化。20年以前,我几乎不能想象,女人到了30岁,该衰变成什么样子?将女人排进化学周期表以后,她们应该算世界上半衰期最短的元素。20年后,我开始认为,女人的魅力其实与年龄无关,60、70岁也可以很美。

如果是茱丽·克里斯蒂,那就更不一样。她主演《日瓦戈医生》的时候才20来岁,却已经能够阐释拉娜这么一个复杂女性在历史巨变中的大半生。克里斯蒂今年已经66岁,仍然惊人的优雅。她在加拿大电影《远离她》中扮演菲奥纳,一个患上阿尔茨海默症、逐渐陷入失忆的老年女子。所有样式的媒体都关注如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老年人的故事很难讨巧。谁会有兴趣拍摄老年痴呆的题材呢?加拿大女导演Sarah Polley当年才28岁,她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为蓝本,自编自导了这部电影。

阿尔茨海默患者的症状在于短期记忆丧失,但长期记忆还相对稳定。具体到菲奥纳这里,记忆中关于丈夫格兰特最近这些年相亲相爱、悉心照料的那一部分相对弱化,几十年前的一次不忠倒栩栩如生。菲奥纳病情加重以后,两人共同做出决定,安排她住进了一处设施完备的养老院。这是远离她的开始。按照规章制度,菲奥纳住进养老院的头一个月,格兰特不得探访。夫妻俩一起生活了40年,其间极少分离一个月以上,但眼下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的考验。两人的告别仪式很简单:做爱。

导演Sarah Polley这么年轻,偏偏选择了相对缓慢而且没什么变化的节奏讲述。片子开头的叙事并不特别, 我对这部电影的信心直到这场告别戏以后才建立起来,Sarah Polley以相当成熟的方式控制着电影的进程。我知道,通过这部片子,观众有机会进入到老人的世界,发现很多原来印象中没有的事情。比如,和年轻人一样,其实老人们也有活跃的情感生活。

即使失去记忆,世界开始暗淡下去,人们的情感需求仍然很强烈。对格兰特来说,妻子追求情感却未必是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一个多月以后,当格兰特有机会去养老院探视的时候,菲奥纳已经和另外一个病友难舍难分,他的素描也贴上妻子的床头。

一桩美好了几十年、仅稍有瑕疵的婚姻,此时已经彻底解体。即使肌体仍然健全,感情并未破裂,纯粹的精神衰老已经足够摧毁一切。格兰特的反应相当感人,起初他无法接受妻子对别人的依恋,更多地理解了阿尔茨海默患者的生活以后,他开始促成菲奥纳和偏瘫病友的亲近。

电影从格兰特的角度展开,观众跟着他一起游走于正常人的世界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世界之间。茱丽·克里斯蒂的表演—她的微笑,她的举手投足---经常会诱发观众的迷失感。我会问,这样的一个女人,她真的失去记忆了吗?和格兰特一样,我不能百分之百确信,到底是阿尔茨海默导致了菲奥纳的移情,还是菲奥纳在借此惩罚格兰特年轻时候的一次不忠?

电影中还安排了一些起调节作用的人物和情节,以免故事过于沉重,这些设计很聪明。在养老院的大厅里,一个老头可以跟着电视,完整地解说体育比赛。很难相信,他也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观众会笑,但笑过以后,镜头也许会显得模糊起来。画面的焦点没有虚掉,只是观众的眼睛恐怕会略微潮湿。

即使在美国的独立电影界,也极少有人尝试这种题材。《远离她》中安排了几句台词表达菲奥纳对美国电影的看法。她拒绝美国电影,说跟垃圾差不多。我理解她的观点,大部分作品确实如此。但另外一方面,小制作的艺术电影---不管出自欧洲还是加拿大---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美国电影市场支撑。这部加拿大电影当年的全球票房为670万美元,美国市场一家占据了近70%的份额。

 2 ) she was still there

接近50载的感情却不抵一个月的短暂相处。it is life 本身就很荒诞,何况爱情。

Grant看着Fiona和Aubrey打着桥牌,心里不好受的不只他一个,还有屏幕前的我。对爱的誓言和忠贞,是需要背负岁月的累积的。如果我们都失去了记忆,同时我们身边又出现了另自己心动的人,我们将如何选择?电影毕竟不是现实,它可以无限的美好,但Marian说,这就是生活。A little pretend,足以使一个心冷的,寂寞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烈火。Kristy (那个护士)说:“谁都想做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可如果没有了感情的载体,那又为了什么而坚持呢?

本片的音乐又是一大亮点,Jonathan Goldsmith 尤其 片尾曲 “Helpless,”更是突出。由the sound of K.D. Lang singing Neil Young’s 制作。 Here’s how good love can be — even with a broken heart.

就像《away from her》的宣传语说的那样:It's never too late to become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3 ) 《柳暗花明》经典台词

人类最坏习惯是被习惯欺骗 要跨过稻田 才明白我能抛开所有经验 便遇上我也很嚮往的睡莲 柳暗加花明 何止眼前 其实最坏习惯是被习惯差遣 要走得出这露台才望见心花 开遍 靠着窗 微风它吹在我的脸上 失落它赏我一个耳光 让我把眼泪赶紧哭光 路漫长 往后的路途显得灰暗 灯火把前方照得更亮 它使我变得更加勇敢 仰望了彼岸 走过崎岖路段 柳暗花明还在等着我来访 伤心总让人觉悟 相信的人不怕苦 每个人都想要幸福 有方向就要追逐 经过让我看清楚 窗外它不曾谢幕 只要我能打开窗户 让清风微微吹拂。

 4 ) 那间老人院有着自然的光线

节奏很慢,但是很有感情。加以耐心,会觉得是部好电影。

可以想见丈夫当时的魅力,有其它年轻的爱慕者,
虽然还是深爱,但是痛并感激着,所以他会怀疑妻子是否在报复,
那些种在妻子心中的心结,他不是不清楚的。
走到如今的相濡以沫,也是惊心动魄后的妥协和选择结果。

眼睁睁看着妻子沉入另一段感情却无能为力,她忘记了一切,
我想他没有勇气当面问出你是否还记得我是谁这样的话语。
不能放弃,也放弃不起。
换成另一种接受方式,和平的共处,
虽然不太好受,但已经走到生命终点了,懂得取舍。

而那间老人院,有着自然的光线,
人们在里面走来走去,有时带着希望,有时充满绝望。

 5 ) 爱是一种疾患

杜拉斯说:爱是一种疾患
people are demanding,people even want to be loved every single day.
what if Away from you without love ,then how can i survive ,only with memory?
  阳光很清冽,透过冰凉的落地玻璃窗,撒在长长的过道里,然后一切似乎都应该顺其自然地变的美好起来。轻轻撩动的弦音,辽阔而深远,像是霜冻后的晴天,一抹桔色的光芒,不经意地眩洒在这个冰纷的季节,温暖了我的心脾。于谁,我已都不愿妄加意责备了。
远处轮椅去向渐于消失的地方,隐约氤氲着的光晕像是一种卑微到平凡的希冀,又或许这一切真的只是爱情小小的,无伤大雅的诡计而已?
   一部加拿大的电影,一对老年夫妻的故事。
熬过了极度艰难的不许探视的一个月,当GRANT带着小束白色的花,抑制不住悸动和狂喜,想象着见到FIONA的情形,然而时间加速了记忆的屈服,接近50载的感情却抵不过一个月的短暂相处。FIONA已经开始忘记GRANT,甚至因为怜悯或由于习惯,她和AUDREY友爱起来,形影不离。记忆实在是种很奇特的东西,曾经在心底最宝贵的东西,却被时光掠夺,甚至浑然不知。她甚至可以记得20年前的种种,那些背叛,迷失,责任,放弃,却忘记了爱人坚毅的面容。疏离的可怕。于此,我依然不得不俗套地提及泰戈尔的那一句精辟的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 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当他深情地注视却丝毫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当他决定给她最大的快乐的时候,当他默默无闻假装成一个陌生人,而不再给她困扰的时候,迎着阳光的眼,开始变的朦胧,迷离而遥远,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不觉又迷湿了双眼,所谓的温情在不动声色的电影继续中,又一遍一遍地吞噬了脆弱的灵魂。
  爱情,是什么?
是那一刹那的悸动,还是细水常流般的相濡以沫~~~~~~GRANT似乎也总在那些有阳光的下午陷入回忆,那些班驳的记忆碎片,像窗外撒在树阴下的片片光阴,暧昧而恍惚,最终依然趋于了平静。在DV式有点粗糙的背景镜头里,年轻如精灵般生气的少女,金色的长发,温暖暧昧的眼神,摄人心魄的华彩,是年轻的FIONA。在GRANT的记忆里,或许那将永远是一种霸道,勇敢,无比美好的结合。他们彼此给予的也是生命中那段最美好的幸福时光。
卡夫卡给菲丽斯写信:问为什么要爱?
其实我也很费解。或许我们都将终其一生,寻找内心的答案吧~~~~~~~

(letter from iceland)
Isn't it true howerver far we've wandered into our province of persecution,where our regrets accuse,we keep returning,back to the common faith from which we all dissented ,back to the hand,the feet,the face.Children are always there and take the hands even when they're most terrified:those in love ,can not make up their minds to go or stay.Artists and doctor return most often ,only the mad will never come back for doctors keep on working while away incase their skill is suffering and deserted.loveers have lived so long with giants and elves,they want belief again in their own size.And the artists prays even so gently;let me find pure all that can happen only uniqueness is success!........

 6 ) that's life that's love

  平淡的对白,缓慢地讲述,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性感的美女,没有迷人的帅哥,但是却有真爱,45年50年一辈子的相亲相爱,执着到令人不理解的执着
  有一些插曲,有想过放弃,但是一个信念始终坚定“she is my wife and i love her”

 短评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阿尔兹海默症是一场残酷的游戏,一场胜算寥寥的暮年战争。

5分钟前
  • Mia
  • 力荐

好片

7分钟前
  • 嘉沐難再續.K
  • 推荐

原来,在生活面前,我们只是个婴儿。

12分钟前
  • L.L
  • 推荐

Too sad

16分钟前
  • 暴力卡車
  • 推荐

老人之间醇,静的爱,光线都淡淡的,却照的人眼含热泪。

18分钟前
  • ztlpoppy
  • 推荐

老实说,没看完,耐不下性子,节奏太慢了。

22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记忆是一个朦胧的概念,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场残酷的游戏。

25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烂番茄"07上半年最佳电影TOP10!女主角还演过《日瓦戈医生》啊,那时候20来岁多年轻啊……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老无所依”……类型不喜欢、题材守旧、剧情拖沓冗长、故事要温不火、演员老气横秋、演技也不能认同…(当然影评人眼里的闪光点我也没看出多少来,或者说我不喜欢、眼光不专业吧)总之该

2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温情不煽情

33分钟前
  • 梦游
  • 力荐

整个很干净

37分钟前
  • |
  • 力荐

不适合看这类,因为会哭的很厉害..很爱片尾曲.

41分钟前
  • 库玛丘
  • 力荐

2008.02.24选择在刚起床看确实不对,实在很沉闷,是得用时间来回味的一部片子。看着睡着吃着。一点点远离她,直至把她拱手相送

46分钟前
  • 林小童
  • 力荐

SarahPolley的作品,很沉重的现实

48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在She had the spark of life这点上,女演员倒是让人满意,虽略欠尖锐。一度以为夫妻二人面对屋后那片雪是隐喻,二人同行或一人渐行渐远至难以企及。小说提及的基本拍到了,电影不错,也会触发人心的痛感,只是说不出的没有小说锋芒和引人惊呼,门罗容易让人自卑让影像笨拙

53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漂亮的女人……

58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太淡。

1小时前
  • Pirouette
  • 还行

Sarah Polley的导演处女作,是她的片子……

1小时前
  • 小老鼠
  • 推荐

必看之一

1小时前
  • Froy
  • 力荐

我结婚那时候想,可以和某人共同走完最后一段路了,打赌你肯定和我想的一样,但是……恩……并没有实现……(柳暗花明这译名非常好!)

1小时前
  • 左左☮
  • 推荐

意识流的剪辑、摄影、细腻感性的台词和对于剧作叙事结构的雕琢应该算是萨拉·波莉作为导演的作者化标签,虽然本片是她首部剧情长片,但却和之后的几部导演作品同样的成熟。朱莉·克里斯蒂和戈登·平森特两位老人飚戏,常常再平庸的故事都会因为彪悍的演技而变得出彩。★★★★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