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战争片大陆2009

主演:刘烨,高圆圆,中泉英雄,范伟,裴中中,江一燕,木幡龙,秦岚,姚笛,Beverly Peckous,刘斌,宫本裕子,大冢匡将

导演:陆川

 剧照

南京!南京! 剧照 NO.1南京!南京! 剧照 NO.2南京!南京! 剧照 NO.3南京!南京! 剧照 NO.4南京!南京! 剧照 NO.5南京!南京! 剧照 NO.6南京!南京! 剧照 NO.13南京!南京! 剧照 NO.14南京!南京! 剧照 NO.15南京!南京! 剧照 NO.16南京!南京! 剧照 NO.17南京!南京! 剧照 NO.18南京!南京! 剧照 NO.19南京!南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7

详细剧情

  1937年12月13日,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沦陷,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  宋锡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 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金陵女子学院安全区,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饰)奔波往复,尽力帮助和拯救所有来此避难的同胞,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妇女;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 饰)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为此付出代价;舞女小江(江一燕 饰)纵使逃亡避难也不愿抛却女性的柔媚,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则在其女性的外壳下注入一份刚强;日本人角川(中泉英雄 饰)随部队进驻这个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城池,在这个人间炼狱,他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狼烟滚滚,血流成河,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既要承受时代的无情给予,也要做出攸关命运的痛苦抉择……

 长篇影评

 1 ) 经典二战电影推荐

电影大量运用了满景镜头,手持镜头,晃动感强,带有人的行动特征的晃动感,目的是为了打破画面的平衡感,营造情节氛围及人物心理状态。! 导演陆川想努力用客观角度镜头诉说基调 ,把我们变成了中日战争之外的第三方,以一段钢琴曲开场把整部电影变成了一场真正无言的倾诉,倾诉一种逝去的美好包括景色 南京这座城和人心。在生存和道义表现方面更多加入了南京大屠杀的导演意识,让整部影片充满对峙和融合。

 2 ) 眼泪或者是颤抖,但是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们憎恨


拷贝中的影像慢慢呈现出来
这段历史 这一段我们必将铭记完事却从未真正发自内心去深究并祭奠过的历史影像
好像一张张底片 浸入显影液 并快速翻动起来
带着浓重的炮火和尘土的味道
不加商量的把你带进了胶片之中

130分钟
我并没有流泪
因为这并不是一部要教会你憎恨的电影



刘烨被砍头的剧照
这个镜头并未在拷贝中出现
我无法想象突然改变的上映时间究竟让陆川忍痛放弃了多少的初衷和演员的牺牲
陆建雄死的并不特殊
和所有被集体处决的士兵一样
他死的很平常
甚至是他带着那些不愿意面对残酷死亡的兄弟们
默默的走向无力反抗的坟墓
“中国万岁”喊出口时 很多人都流泪了
我没有哭 始终没有哭 可是我觉得自己被点燃了
心抖得厉害


  
开场几个微小的市侩言行 她所饰演的妓女身份彰显无疑
而随着拉贝难民营的陷落
我们也清楚
最后拿肉体换回片刻大众生存权利的
并将有这样一个曾经用身体吃饭却依然有着自尊的女人
她叫江一燕
看过电影之后 开始对这个女人有好感
是因为这个角色吧
卑微的可怜却又伟大的让人心碎
她无力拿枪 当男人们面对沦陷也放弃抵抗的时候
一个女人 能做的也许只有这屈辱的奉献
士兵被扫射和掩埋的时候 死的悲壮
而她和其他的女人
直到死亡 也是赤身裸体 互相压着 被平板车当众推走
江一燕演得很好 她带出了一个女人骨子里的尊严 即便她曾经被生活所迫过
很感谢她
正如《金陵十三钗》一样
这段历史中 有这样一种身份的女人
值得所有人去尊敬并感激


  
高圆圆所饰演的姜老师
电影中的篇幅并不少 可总也不觉得这个女人是重心
她不如范伟饰演的唐先生那样挣扎
她简单的只是抱着只要在难民营 有着拉贝的保护 便可以求生存的信念
声嘶力竭的用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在自己身边的人
到最后 这些需要保护的人 只有女人和孩子
为了解救那些被抓的男人
她很清楚自己在那几分钟中迎来的是自己生命的尽头
一句“shoot me ”
是一个女人为了尊严可以做的最后的选择
这个角色很孱弱 弱到甚至让人有种要去保护她的冲动
她和江一燕所饰演的妓女不同
她们有不同的人生观 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情操 不同的追求
然而面对屠杀 面对那些已被战争摧残到麻木的更弱者
她们只能逼迫自己去做些什么

  
若你看完整部电影
再在脑海中重新回忆那些场景画面
那种沉痛的感觉 不知道我们的感觉是否相同
似乎脖子上被人拴上了一块不明重量和大小的石块
投入海里
你想呼吸 想要将头探出海面
但是 石块却一直拉着你向下沉 向下沉
直到无法喘息
直到你的所有血脉都凝固 静止
直到你的心被撑到爆裂
撑破心的
是那些你无法承受和再次回顾的历史的重放

坐在电影院中 一次次的在眼前重历死亡
自己就像那些手中有枪 但是已经随着国家和城市的沦陷麻木的人们一样
除了坐着 等待日本军人安排不同的死亡方式一样
我只能坐着 等着导演安排出的下一幕剧
叹气还是颤抖
根本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这些屠杀者和被屠杀者一样的年轻
他们也可以相貌英俊并非施暴者就是粗暴丑陋
他们也可以有自己小小的幸福和期许并非屠杀者就不是人
他们只是被集体意志所完全掌控的傀儡
就像角川问道:“其实活着比死去更辛苦,对吧”

  
中泉英雄在观影后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
我想一整部电影所带来的历史 一段与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历史
这是他所不能承受的
一个人不能忍受自己活在谎言中
一个人更不能接受自己活在国家编造的谎言中
当他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国家时
这种直面自己祖辈暴行的场景
不解困惑无颜以及自己来到中国接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压力
他的泪水 含义要比我们来的更酸楚吧


电影的音乐很好听
虽然他不乏日本音乐的元素
我们的血会烧的灼伤自己的内心 为那些屈辱还有屠杀
但是 电影并不会让我们去憎恨
因为我们也能看到日本人的胆怯 日本人作为被扭曲者的挣扎和忏悔
我们的放弃抵抗是麻木 而他们的持续屠杀又何尝不是一种服从的愚忠和麻木呢

我们可以继续痛恨 痛恨那场战争 痛恨那些施暴者
我们有理由痛恨 痛恨那些掩盖事实真相
并仗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那场屠杀证人一个个老去逝去而从不反省自己历史的日本政府和军国主义

但我们不要再盲目憎恨 不要以为砸辆日本车 摔坏家中的日本货就是爱国的热诚表现了
爱国 请给自己多一些尊严 给自己的民族多一些尊严

至少
请你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 能够等到字幕放完 音乐停止
给所有的演职人员应有的尊重
给那段历史一次尊重
若你还有力气
请你 鼓掌
我觉得 这样也是爱国和铭记









 3 ) 南京!南京!:陆川的历史景片【兼答部分豆瓣网友质疑】

【看来还是得更新一句,这是最后一句:不要把我当影评人,真正的影评人是什么样,请去看这里:http://blog.sina.com.cn/oscar_award

【鉴于现在我自己的回复比文章本身都长了,于是不再更新对质疑的回复了。如果有叫战的,欢迎新开主题讨论。不是我要当缩头乌龟,只是觉得这个楼已经太高了,再爬下去于己于人都不方便。拜托诸位了。】
————————————————

今天《南京》全国首映。陆川导演的第三部作品。非常遗憾,这是一部令人失望的影片。于是我对《约翰·拉贝》的期待变得更高了。简而言之,看过《南京》之后,我可以确定的是,《寻枪》基本跟陆川作为导演的关系不大;而《可可西里》里的问题依然延续到这部片子里。实际上无论是《可可西里》还是《南京》,陆川在剧作上有重大缺陷,而非常令人不舒服的是,陆川总会站到一个道德上的制高点,让人难于对他的影片提出批评。比如我们会因为《可可西里》的艰苦而对它保持尊敬,或者因为《南京》的勇气对他大加赞赏,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掩盖陆川作为编剧和导演的严重失败。

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叫做“景片”。还是找百度的解释:景片:舞台上布景的构件,上面绘有表示墙壁、门窗、山坡、田野等的图案和景物。在《南京》这里,这部电影就呈现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当然那个南京城是搭建出来的,而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把南京城抽空到一个悬浮的位置上,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换言之,它割断了所有历史和现实的连接。至于为什么,我后面会详细论述。

首先要分析的是这部影片的叙事策略。当然要指出的是,这部影片与以下这些影片有着直接和明确的关系:《集结号》、《鬼子来了》、《硫磺岛家书》,甚至《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于《集结号》而言,这部影片显然从属于集结号开创的中国战争片序列,而非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换言之,《南京》与《血战台儿庄》之类影片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这一点从视听语言上表现的很明显,与冯小刚类似,《南京》前40分钟的战争场面显然是来自好莱坞战争片的视听风格,这包括手持摄影机,低饱和度(在这里已经是某种黑白片)和空间的设计(想一下《拯救大兵瑞恩》最后的那场战斗)。于《鬼子来了》而言,显然黑白片是一个很明显的关系,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两部片子同有反主流叙事的特性,也就是说,无论姜文还是陆川,都讲述了一个与主流叙述中完全不同的抗日战争背景下的故事。而于《硫磺岛家书》而言,最重要的是视角上的关系:日本人的视角。无论是伊斯特伍德还是陆川,都选择了并非从属于他们自己视点的角度——日本人的视点。这就是最有趣的一点。

那么我们来看看陆川的叙事。前40分钟是主要的战争场面,很奇怪的是,在我个人的观影体验中,我感到导演把我的认同引向日本人一方,看到30分钟的时候我还在想,怎么还打不下来?然后才发现,我应该认同的是中国一方——这倒不是说陆川有什么错误,挑战观众的常识和心理预期本来就是很勇敢的行为。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一方的视点就太奇怪了,首先,名列主演第一号的刘烨在40分钟就牺牲了,那么之前在他的视点上花的笔墨就全部作废——虽然后来被“小豆子”继承了,但是仍然看着很不舒服;其次,中国一方的第二个视点是范伟扮演的唐先生,这个人的的行事倒很像《鬼子来了》里面的马大三。更加有趣的是,姜文和陆川都在影片结尾处给了这两个人“惩罚”。我并非认为视点一定要统一,但是《南京》的问题在于,如果要用两方视点的话,那么导演的认同导向上就出了问题。比如在前40分钟里,中国一方的视点几乎不成立。而在这期间观众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日本一方的视点,后来再出现中国一方视点,已经先在地不对等了。至于视点对等,我想《最长的一天》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则陆川虽然要的不是全景,但是无疑在这一点上犯了严重错误,视点之间的转换极其突兀。我不得不说这是剧作上的最大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们看看导演确立的优势视点——日本一方的视点,陆川讲了什么故事。(再次声明,我并不认为选择日本视点有什么民族感情之类问题,我是就事论事)可以看出的是,角川是全片中唯一拥有完整视点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讲,角川的心理变化是本片真正的故事。实际上,《南京》一片与《硫磺岛家书》更为直接的一个关系是,它们共同的诉求是完成对日军的“去妖魔化”处理。所谓的“屠城”在《南京》中不可见,而“杀人”则呈现为消灭中国军队,以及消灭难民营中的中国军人,这是“去妖魔化”的一个方面。而另一面,显然慰安妇的层面是被拿出来讲述的,这构成了故事后80分钟的主要冲突。我不想对此过多评论,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杀人和强奸构成了《南京》故事简单化的一个方式。

在此我想引用王炎先生《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一书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讨论(见该书111页《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之比较》。王炎的主要观点是,屠犹在西方语境中是一个非常具有生产性和复杂性的讨论空间,而中日对南京大屠杀的讨论常常纠缠于细节和真实性的争执。当然全书对这个问题作了十分深入且有见解的讨论,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读一读。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就《南京》一片而言,陆川的策略也是相同的——绕开细节的争执,比如人数,方式,真实性;而将这一事件处理为一场战役:日军攻克时为中国首都的南京。而这一战役并不比其他任何一场抗日战争(似乎我应该用的词是中日/日中战争)中的战役更具备可言说性,换言之,南京“大屠杀”并没有比其他任何一处城市的沦陷更为悲惨。那么结合前面的视听分析,或许陆川通过这种军事片的视听风格,他想要做的事情是把南京大屠杀在二战和中日战争之中重新定位。

这就是我把《南京》指为历史景片的最终原因。陆川的诉求显然不是血泪控诉式的言说,而是他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相对如《浩劫》中将屠犹神圣化的诉求,陆川却在对“南京大屠杀”去神圣化(当然我必须声明这不是我指责本片的原因)。如果陆川想要完成这一目的,那么他显然是失败了。《南京》之中,南京成了一个悬浮的舞台,这里只有一座军营和一个难民营,于是陆川的诉求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说陆川是要从细节展示全景,那么不幸地,他又失败了。空间模糊,视点混乱,剧情支离破碎——他想说什么?我很难找出一个明确的表达。去看看网上的影评,我很惊讶地发现,大家都看到这部影片的视听呈现里不存在的东西——既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去看这部片子?

很遗憾。陆川这部《南京》真是令人失望透顶。它充其量是历史景片而已,景片之前,连情节剧都没有发生。我必须指出的是,互联网作为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反日情绪最集中的地方,而同时网民和影院观众的高度重合,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京》会是一个合适的文本。但是同时,我并不相信这个文本能够满足,或者迎合这一观众主体的诉求。虽然陆川在片中刘烨光荣牺牲的时候让等待屠杀的中国军队喊起了“中国万岁”的口号,但是我相信这一口号不及《色戒》里头那句“中国不能亡”。关键问题在于,当观众希望去找一些感动和煽情的时候,他们显然很难找到,或许那些说被感动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只是最后那几张相片小小地煽到了我一下,然后不幸被我发现,不是相片的问题,而是音轨里煽情的小提琴。

言而总之,这部片子砸在剧作上。陆川大人,下次您拍片还是请个编剧吧。于是与《可可西里》的评价一样:精神可嘉,水平着实有限。也许对南京大屠杀而言,我们需要的还是《约翰·拉贝》那样的情节剧。

————————————————————
答部分豆瓣网友质疑:
1、《约翰·拉贝》貌似只在柏林上过,所以我还没有看。另外我不认得导演,也不认得发行方的人,所以我不是托。至于引起歧义的话,我想解释一二:
为什么我说需要的是《约翰·拉贝》这样的情节剧——参见《辛德勒的名单》,《黑皮书》,《伪钞制造者》之类不胜枚举的影片,再参考《色戒》——以上这些都是情节剧。首先我谈到互联网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关系,情节剧不是下等的东西,而是某些东西的载体。可能我的判断——观众去影院看《南京》是为了某种感情宣泄,那么负载这一诉求的最好方式是情节剧,而不是《南京》这样一部影片。
另外,《约翰·拉贝》还没上映呢,怎么这么多人说它比《南京》烂?这个叫不叫先入为主?还有,我说《约翰·拉贝》好了么……

2、关于视点这个问题
我并没有认为陆川的操作方式不可以,而是在说他在视点的转换上操作的不够好,中日双方的试点究竟要不要对等,或者说不对等究竟对不对,我没有下这个判断。我的判断是,仅从电影叙事来讲,《南京》里面视点是有严重问题的。当然,这跟个人观影习惯有关系,我对视点比较敏感,就多说了一些。

3、关于文中提到的其他文本
首先,对比分析是一种很常用的分析方式,如果不认可这种分析方式,那我无话可说。其次,如果这样是炫耀,那我继续无话可说。当然,前提是,有请不认可的网友证明一下,《南京》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前无古人的天才作品,它跟世界电影史上任何一部之前的电影都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要说的是,“有关”只是“有关”,不是借鉴不是模仿不是挪用不是抄袭。退一步讲,做做比较总是可以的吧,不然讨论很难进行下去了。
当然我开的这个文本群肯定是不全面的,在“有关”的意义上肯定还有更多的提供讨论入口的文本。

4、关于那些要我拍出比《南京》更精彩的电影的要求
我承认我拍不出。

5、关于删减的问题
如果有导演剪辑版,那自然是要纳入讨论的。但是问题在于现在我只能就这一个文本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个要求太高了。

6、关于《寻枪》的问题
《寻枪》在多大程度上是陆川的作品,多大程度上是姜文的作品,这个很难说。需要更多的资料。然而从《可可西里》和《南京》来看,当然首先题材不一样,但是其中的剧作明显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7、关于《南京》是不是卖钱的问题
不卖钱他上院线干啥。
另外上院线的和卖钱的未必是商业片……我以为这个不用说了的……电影的一大属性就是商品属性啊……不卖钱不上院线那还叫电影么,那叫家庭录像……

8、关于我是不是装逼犯的问题
首先说明我确实是学电影研究的。其次,这是些写文章的问题。如果不重述情节描述感动就是装逼的话,那我就是在装逼。如果看电影非要被感动的话,那我要说我没在看电影,我在阅读电影。
接着再声明一句,我不是影评人。写过的影评统共发出来过两篇,水平有限,拜托请千万不要给我扣帽子。

9、关于冷静、客观、评分的问题
我承认我给两星低了点。那我就改成3星吧。比起某些片子来,《南京》还是要好很多的。
我从来没有说我客观。我也从来没有说我冷静。我当然是被片子郁闷到了才要出来说话。我对陆川没成见,所以我没有挑更多的刺。比如我现在挑一个:去看过的朋友们可以出来说句话,音效是不是很粗糙?音乐是不是模仿痕迹太重?

10、关于《现代启示录》的问题
是这样,我先看的《现代启示录》,然后看《野战排》、《猎鹿人》都感觉不是特别好了。《现代启示录》在战争对人的异化上做的很深入,这一点我还没有看到写的更好的。那么我想它应该是部好片了。当然我认为它后半段不好看。

11、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问题
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和资料工作,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还是想说一句,南京大屠杀本身和对南京大屠杀的书写是两个概念,这其间的问题肯定不能简单对待。拿屠犹来做比较是一个有启示的参照。然则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我们这边的历史书写很少会将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放置在二战的全球语境中进行讨论,或许这里面会有一些后冷战的参数。这个问题还需要读很多的书,我把问题放这儿好了。有见解的朋友们可以出来说说话。

12、关于影评的问题
这TMD是一篇影评,不是论文。这是看完电影以后二十分钟坐这儿敲的,不是正襟危坐看二十本书五十部片儿写的电影研究论文,这事儿都整不明白就别来咋呼了。

13、关于有人要我回答的问题:
“LZ同志,我给你两点建议,下次你试着分析(实在抱歉,你还配不上这个词)一部电影时,千万别鸡巴搬理论,也别揪出其他电影做类比。电影从来就不需要理论支持,所有的研究只对电影史起到归纳而不是推进的作用,而归纳的结果,就是用来毒害你们这帮对电影制作完全不明所以的“研究者”的。
  电影唯一需要学习的是技法,细微到电影各个技术部门的技法,加上导演的技法、编剧的技法,所谓的电影美学、艺术学……统统都是扯淡。
  
  知道最搞笑的是什么吗?你用视点的转移来衡量叙事效果的好坏,对于一切已成史实的战争题材影片,所谓的干扰事件、第二幕高潮都是已知的,唯一能够引起叙事改变的便是视点。陆川只是选取了他认为正确的视点,并且是在收集确认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就算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那也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宣传策略给民众造成的认知上的单一性造成的,而陆川在得到这个难能可贵机会的同时,还不忘试着扭转一下这种误区,结果却被你这种不入流的影评人搞出这样一篇垃圾来讽刺,实在是天大笑话。”

1)我不配分析,你配分析么。你拍我的这块砖是不是在分析?
2)“电影从来就不需要理论支持”。这句话我就不批了,可笑。
3)“电影唯一需要学习的是技法”你看,你根本连film production和film studies都分不清,为了避免歧义我把英文写在这,大概你又要说我傻逼了是吧。你以为电影研究就不学技术部门的技法么。你要说艺术学是扯淡,那你打击面就太大了,中国这么多人学一个扯淡专业,你骂谁呢。
4)“用视点的转移来衡量叙事效果的好坏”,你要是觉得整个叙事学理论都是扯淡我也没办法。这一点我不跟你争了。
5)“对于一切已成史实的战争题材影片,所谓的干扰事件、第二幕高潮都是已知的,唯一能够引起叙事改变的便是视点。”好,这句话还有点料。但是同样的视点下情节构成还是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换言之,导演从这个人物的视点,给观众看什么和不给观众看什么,是会有很大差别的。“唯一”二字显然太过武断了。
6)“陆川只是选取了他认为正确的视点”,我可没说陆川选的视点“不正确”,我只说他做的不流畅,看着很别扭,他用什么视点,这个不具备价值评判的空间,只是说,用的好不好,是可以评价的。
7)“就算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那也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宣传策略给民众造成的认知上的单一性造成的,而陆川在得到这个难能可贵机会的同时,还不忘试着扭转一下这种误区”
请问你有没有看我的文章,我谈到了陆川反主流叙述的诉求了。另外你有没有看我的这么多回复,对南京大屠杀的“书写”和话语生产是另外一回事——好吧你不认真看,我也不认真回了。再写下去,回复都要比文章长了。你没有看回复吧,我可声明了,我不是影评人,千万别抬举我。下次再拍烦请抽空好好看看讨论。

 4 ) 南京!南京!

第一次没看完,因为害怕沉重害怕承受痛苦。比我预想的还要沉重还要震撼,黑白画面营造的逼真范围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侵略者的灭绝人性、受害者的悲苦无助,让我欲哭无泪,多么希望最后日本人的醒悟能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发生。

“《南京》每一分钟的剧情,全部有史料作支撑。 当它公映后,有很多方面的批评声,但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历史学家站出来指责这部电影,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真实的“当在讲座中听到陆川郑重说出以上这段话,我被震撼了。 《南京》不是一部商业片,它甚至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卷37年的胶片,带着历史的沉重感将那一段痛苦的经历向我们重述。 如此再来看各种批评,几乎是在没有理解这不是一部商业片的情况下就开始评价它。我坚信, 《南京》是会写入历史的。

 5 ) 最后只能躺下来

【因为看的是首映,导演及部分演员均到场,答观众问。
有人提问为什么站在日本人视角。
陆川答:
其实也只是1/4的部分是日本人视角。以前我们拍了很多站在我们自己角度拍的抗战影片,但是从来没有被世界承认过;希望这部影片能走向世界,让大家都看到我们遭受过的苦难。

故。请不要质疑整个中国群体的国难情结。是人都会很怨恨。
可是!怨恨没有用。如果我们的苦难别人看不到,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那么那些苦难永远只是我们自己的苦难而已。
最有力的武器,可能只是一柄最柔软的剑。却能锋利刺入每一个它到达的地方。

所以啊,仇恨若只是仇恨,最无用。
尽自己的绵力做点什么吧,哪怕不随手乱扔垃圾也是一种尽力。无非换种思维:日本干净,我们要比它们更干净。
此为举例,勿攻击。多谢!】


需要选择100名妇女去做3周慰安妇,江一燕举起手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表情说,我去。
我是从这里开始哭的。而一旦流下第一滴泪,之后便像绷断了弦一般,不能克制。
因为太难过,最后只能躺下来。

战争的大场面,因为好莱坞,已不再能震撼我。
特殊年代的英雄,因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和几乎同一格调的措辞,也已不再能感动我。
然而,在特定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像海滩上的珍珠贝,总能吸引我一点点向他们靠近,然后深深被吸引。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曾经的统一套路的抗战题材影片误导了。
总是需要全民激奋,总是需要一个慷慨的英雄。
有人感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有***或者***这样的英雄了。于是人们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在倒退、是在堕落。
我说,不是。从来就没有什么英雄。所谓英雄是用来激励人们前进的。
而在一个瞬间爆发的战争里,一切由平静急转直下,人是来不及思考太多的东西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彻头彻尾的混蛋。
我们都是小人物,当镜头从人潮汹涌的俯视角度定位到某一张脸上,你会发现,在那一刻,他是平淡的也是刻骨铭心的。

我喜欢导演那样平静的刻画每一个人。
没有人是真正的英雄,也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代里真正胜出。
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一个信念:活下去。
如果是我,我也会在需要选择100名妇女当慰安妇的时候举手。生命已进入倒数阶段,我并不会介意做一个筹码去换取在当时来说珍贵的东西。
如果是我,我也会在自己能力最大范围之内保护自己的家人。无论是否知道有些事情会否带来更大的毁灭,我能做的只是当下让我们都存活下去。
当一部影片能让人联想到自己,观看时仿佛感同身受,我以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你不会觉得场面宏大到让你整个视线都涣散了。你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一点上,他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眼神都是真实触摸到你的内心,你是真的在认同他的一言一行。
你必须得承认,每个人身上都有光芒也有阴暗面。

因为是看的首映,有幸见到两位日本军人的扮演者亲临现场。
我对这样的演员,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生出更多的敬意。
他们与我们不同,他们每经历一个镜头,就是对自己原有认知的一次挑战。
而当影片落幕,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们也许需要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他们在这里不被当作英雄,他们回到故土兴许也要遭受舆论的质疑。
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参与到这样的一部影片中。同时感谢所有参与过抗战题材的日籍演员。
我们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不必加诸到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们身上,同时我们也需要敞开胸怀。

若说这个时代,人们都在遗忘,这个论断我不能苟同。
最愤怒的所谓爱国青年,莫不是些在网上互相谩骂的无聊之人。
那么多帮助曾经的受害者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的人里面,有中国和日本的志愿者,却从来没有过所谓的愤青。
如果看完这部电影,还在仇恨的人,我想,他们是带着原来对于抗战题材影片的旧认识来看这部影片的。
他们确乎过时了。

 6 ) 黑色天使——南京的拉贝

  真正的勇气,是在灾难来临时挺身而出,而不是在和平安宁的岁月里道德绑架。

  面对灾难时选择逃亡的人不是懦夫,但选择留下来帮助其他人的人,一定是最富有勇气的。

  在二战时就有这么一群勇敢的人:奥斯卡·辛德勒、威尔姆·欧森菲德(《钢琴家》中救了主角的德国军官)、魏特琳(华群)、何凤山、杉原千亩、拉乌尔·瓦伦贝格、约翰·马吉、贝德士、辛德贝格、卡尔·京特、寂然法师、罗伯特·威尔逊、刘易斯·史迈士、韩湘琳……以及约翰·拉贝。

  因为张纯如和邵子平博士的努力,这位“南京辛德勒”的日记才得以重见天日。

  拉贝是一名纳粹党员,但如正锋利的刀子在强盗手中可以拿来屠戮、在医生手中可以拿来救人一样,南京事件时期,拉贝一直利用他的纳粹党员身份与日军周旋,和魏特琳等人一起尽可能地保护了难民营、以及他自己家里的中国人。

  拉贝赤手空拳面对五万精良武装的日军,他能够延缓日军恶行脚步的,只有自己的纳粹党员身份、以及德国是日本盟友这个外交问题。日本士兵经常趁着拉贝不注意就跑到难民营里抓人充当慰安妇,高度的精神紧张让拉贝奔波得筋疲力尽。

  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时,他经常只睡不到四个小时,中途因为太劳累昏倒过两次,而他把自己的财产捐出来救挤难民,也耽误了他的糖尿病治疗,再加上之后受到纳粹和盟军的种种不公正的对待,他的病情越来越恶化,这一切都让他走向了最后的凄凉结局……

  我不知道得用什么样的字眼去纪念拉贝,但我想,也许“好人”二字最贴切不过了吧。

  拉贝先生不是“救世主”,他是一个好人——这个字眼远比前者更加高贵。

  十年前《南京南京》上映后,我在上海东方卫视的节目《拉贝的南京》中,看到陆川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段话:

  ”我不相信拉贝救了20万中国人,如果他能救这20万人,就一定能救原本被杀掉的那30万人,他没有救下,就意味着他做不到。我认为是日本人杀够了,不想再杀了,所以才让拉贝难民营里的20万人活下来。“

  陆川这段话让我很反感。后来我去查询一下陆川对拉贝等人的看法,发现他不只一次、也不只在一处地方,反复对拉贝等人进行各种阴阳怪气的评论。

  陆川有些观点可以商榷,而有些则是薄到了极点。这里举出他的一些观点评论下——

●陆川:“这么一个核心的事儿上,进入公众记忆的就只有德国人,就德国人救了中国人。最后被我们孩子记起来的就只有一个德国人救了20万中国人,就这么一个好人好事儿。这对我们有用么?下次再出事儿还得再找一个救世主?”

●陆川:“如果我们在这件事上只记得德国人救了20万人,这对死去的人是不公平的。”

(问题并不是“只记得”,而是“不记得”。正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世珍奶奶所说的,面对乱世中勇于挺身而出的拉贝等人,“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而且犹太人感谢辛德勒、何凤山等人,甚至为纪念辛德勒而拍摄了一部《辛德勒的名单》,是否就因此就等于淡忘和否认大屠杀呢?感恩,就等于忘记历史吗?感恩,与铭记历史是冲突的吗?陆川为什么要把这两者看成矛盾关系呢?我完全不能明白。陆川的字面意思,我还是能理解的。的确,见义勇为的人,并不是一宗案件的全部,因为还有加害人和受害人等等,面对罪犯也不能一味期待路人仗义相助,但是否就可以因此忽略掉勇于出手相助的人呢?陆川如果被抢劫和谋杀时有人出手相救,他是否会因此主张不要感谢见义勇为之人呢?)

●陆川:“而且,第二年2月份,拉贝不是也走了吗?”

(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为“血腥六周”,1938年2月,与中国难民熬过了最痛苦的“血腥六周”的拉贝,迫于政治压力把难民区交给了新的负责人,然后就在中国人的迎送下走了。回到德国后,他还不忘了抨击日军的恶行。我不明白这个所谓的“第二年2月份”有什么好阴阳怪气的,说的好像拉贝什么都没做或者半道就走了、甚至还可以因此无视掉他的善行一样。还别说,陆川的确说拉贝"半道就走了",见下一条。)

●陆川:“我作为中国导演,就觉得‘南京大屠杀’归根结底是中国和日本的事儿,拉贝虽然有份,但半道就走了;而且中华民族多少年来起起伏伏,哪次是外国人救了我们?”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救人”,而不是“外国人”。感谢拉贝的义举,只是一个人类应有的感恩之心而已,就像犹太人感谢辛德勒、何凤山等人的义举一样,而不是所谓的“哪次是外国人救了我们”。如果犹太人说"集中营只是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事儿,何凤山是中国国籍,所以不必感谢中国佬”,这样可以吗?陆川企图拿行善人的国籍说事,以此达到淡化、甚至抹杀对方曾经行善的事实,这种行为用中国话叫作“忘恩负义”。至于陆川话中的“但半道就走了”,见我的上一条反驳。)

●陆川:“《拉贝日记》中记有日本人来找妓女的事,拉贝轻描淡写写了一句话,我在看的时候突然知道,人是有立场的,再帮助我们,他也是德国人,他不会站在我们同胞兄弟姐妹的立场说让她们去。如果都是中国人,可能他叙述就不是这样。”

(我实在不明白这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一定得要求行善人必须完美呢?再说了,在南京承受日机轰炸的那一刻起,拉贝就已经冲出家门,把那些在街上“与己无关”的中国难民拽到自己家里加以保护,这难道还不够美德吗?陆川仅因为拉贝日记中一两句话没有表达出圣母心,就对当事人冷嘲热讽,是否过于刻薄和断章取义了?而且事实上拉贝日记中也不全是陆川所指责的这样。但愿陆川在“严于律人”的同时,可不要“宽以待己”。)

●陆川:“如果出现了一个日本人救助当时的中国人,那就和辛德勒比较相似,和辛德勒的意义也比较接近,但拉贝是个德国人,是个第三方。”

(这条我懒得反驳。认同这句话的,如果不是有病,那就是有病,或者是有病,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有病。)

●陆川:“如果你去看《拉贝日记》,你会注意到,过年过节,他们还点蜡烛,都有烤鸡吃,魏特琳的日记也写道,他们的厨房里面还有鸡蛋被日本人去偷。”

●陆川:“辛德勒是作为犹太人的对立面来拯救他们,但拉贝不是,他是纳粹,是中国的第三方,不是当事者,仔细看他的日记,过节他还吃烤鸡呢,他和辛德勒没法比。”

(告诉我,那只烤鸡做错了什么?!陆川为什么要一而再地跟那只烤鸡过不去?!谁能告诉我,那只烤鸡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拉贝和魏特琳过年过节吃只烤鸡,就成了一大罪过……?而且,为什么要用一个好人来否定一个好人呢?我无法理解陆川的三观。然后,陆川强调拉贝是纳粹,所以”和辛德勒没法比“,但实际上辛德勒也是纳粹,而且他不但有烤鸡吃,还整天寻欢作乐。我可没见过犹太人因为辛德勒的纳粹身份,就抹杀掉他救助犹太人的功绩。的确也有人纠着拉贝的纳粹身份不放,这就是在日本的慰安妇事件庭审中为右翼辩护的日本律师。我不明白陆川为什么反复强调只有加害方和被受害方相关的人,才有资格出来见义勇为,而路人却没资格。难道陆川被几个强盗抢劫时,不会接受任何第三方的救助、而只等着强盗团伙中某个人良心发现吗?)

  …………

  最后这几条也在《南京南京》中呈现了出来,陆川镜头下代表着人类良知的不是“第三国”的拉贝,而是影片的主角、来自“日军”的角川。陆川固执地认为只有加害方出了个良心未泯的人,才能称作“辛德勒”,而第三方是不行的。

  当然历史上也的确存在着在战争中依然坚持善良的日本人,比如龟井文夫和木下惠介,这两人都是因为拍了让军部不喜欢的电影而被禁止从事电影行业,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几年后日本会战败,可以说是怀着终身无法施展才华的心情接受惩罚的。这两位导演在战争时期哪怕只是稍稍表示了一下质疑,所付出的勇气也要远远大于战争结束后大声痛骂法西斯的人们。

  我无法理解陆川为什么要对一个好人百般苛刻,与此不同的是,陆川却同时对日本演员说:“你们不要像演坏人那样去演,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你们的祖辈(也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制造者)是一支训练有素,有尊严,有信仰的,铁血的杀人机器。”

  我在这里只批评陆川奇葩的双标行为,没有针对日本演员的意思,他们能来中国参与二战影片的演出,就意味着尝试接受中国方面的史观,行为本身就值得肯定。我也不反对将日军进行客观化的描述,我一直觉得《帝国的毁灭》出彩之处,就在于把希特勒还原为普通人,让观众看后陷入思考。

  陆川的《南京南京》还有一处扯淡的地方,就是拉贝的中国秘书,在《南南》中他一度当了汉奸、最后死了。历史上这位秘书叫韩湘琳,一直活到了80年代。他负责跟日方交涉粮食问题等,对难民营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陆川还不忘了利用这个角色的老婆之口讽刺了一下拉贝:“你为拉贝卖了十几年的命,他扔下你不管自己跑啦。”但其实早在南京遭遇日军轰炸时,拉贝就已经安排韩湘琳一家离开南京,只是因故最后没能离开,只好躲在拉贝家中。《南南》一片对此的描述完全颠倒黑白。

  韩湘琳的女儿后来还参观过拉贝的故居。

  记得还有个陆川的粉丝“红旗”,为了声援陆川,也跟着冷嘲热讽了一番,说是“拉贝是外国人,会赞扬拉贝的,不是跪舔外国人久了,就是本身是外国人。”

  我不知道这位红旗所指的“外国”是指哪国,反正下边要提到的这群人,国籍都是中国。

  那么,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这些幸存者们,又是怎样看待拉贝呢?

李秀英:“当时只要遇到了麻烦,中国人就去找拉贝,他立刻就来。拉贝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和日本人谈判……当时我们完全不知道拉贝是纳粹党员。不管他是不是纳粹党员,它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拉贝是一个好人,我们将永远怀念他。……那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同日本人谈判。要是没有拉贝,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被日本人杀害。拉贝救了很多很多人的生命。”

伍正禧:“拉贝是一个有坚定果断和品德高尚的德国人。有些报纸报导说,他是一个纳粹党员。不管他是或不是纳粹党员,他救了许多中国人的命。那个时候表现出了他的高尚品德,这是最重要的。……那时要是他不把大家组织起来,日本人肯定还会更加疯狂……他勇敢地站出来,为中国人说话,对保护他们作出了他个人的贡献。”

潘开明:“要是没有他们,一定还会有许多中国人被杀害。拉贝在他的日记里写的一些情况,都是我们装在心里想要说的话。不管拉贝是不是一个纳粹党员,都改变不了我们对他的看法。”

穆喜福:“我们全家人永远感谢拉贝,要不是当年受到他的保护,我们一家53口人,不可能全部活下来,早就被日本人杀害,骨头打鼓了。”

丁永庆:“拉贝是个大个子,待人很好。他在院子内搭有芦席棚,让周围的居民居住。”

汤英:“经历过大屠杀的人知道什么是人间地狱,我能活下来,如果没有拉贝先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一去南京,我就去拉贝先生的小院去看看,那个小院还在,一到那里,在泪水里,我总是想起好多好多往事,我现在老了,但我时常带着儿女们来,好让他们记住一个恩人,一个具有高尚人性的人。”

孙有明:“拉贝和家人在院子里用床单做了很大的一面纳粹党旗,日本人从天上看见,就不敢扔炸弹了。”

吴克政:“大家都不会说德语,都和我爸爸一起喊他‘喇叭’”,很多人都还记得‘喇叭’戴着那个袖标,经常上街走,指着纳粹党徽,喊‘嗨!希特勒!’,来制止日本人侮辱中国妇女”。

王凤英:“拉贝成立的难民区,我们这五个人到这个难民区里避一下,我们这五个人就没有死,要不然,在(珠江路)那个地方,就活不下来了。”

芮体和:“我是大屠杀的见证人。……拉贝先生虽逝永生。”

李俊:“我那时候才13岁,跟着家里人躲到了拉贝先生家的院子里,为了保护我们,院子里搭了不少棚屋给难民们住……当时难民们都说拉贝是'活菩萨'。”

李世珍:“有一个家族37个人,被日本兵抓住了,全被绑好了跪在地上。(日本兵)准备砍头的时候,拉贝刚好经过,他就和日本兵交涉,最后把这37个人都带走了。后来这个家族的人都说,如果没有拉贝,他们整个家族就灭亡了。其实我们都一样,如果没有拉贝,我恐怕早就已经埋在地下几十年了。”

(注:李世珍奶奶在德国电影《拉贝日记》演了一个难民,她表示:“第一次演电影,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报答一下拉贝,他救了我们那么多人的命,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

夏淑琴:“我们都感激拉贝先生。”

(注:2009年2月5日,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侵害名誉权案在日本终审胜诉。她也是拉贝在日记中提到名字一个的幸存者。)

  …………

  拉贝帮助过的,并不只难民区的几十万人,在他自己的家里,也藏着600名中国难民,拉贝以自己的个人名义保护着他们。

  

  而据幸存者丁永庆等人所述,当时拉贝家里还发生过这样的事——

  那年12月19日晚上,有两个日本兵在拉贝住宅越墙而入,企图作恶。被拉贝知道后严词叱责,那些日本兵看清他是德国人之后,只得悻悻地收起枪,要拉贝打开大门让他们出去。拉贝用身体挡住大门,断然拒绝:“不行!你们从哪儿进来,就从哪儿出去!”两个日本兵只好翻墙出去。院内的难民见到这一幕,不禁拍手欢呼起来。

  即便完全忽视掉拉贝在难民区的贡献,那么他在自己的家救下的人数也相当于半个辛德勒,但在陆川的描述和《南京南京》中,这一善行却被抹杀得一干二净。

  在网上盛行着“完美受害人”的风气,而在陆川等人眼中,好人也必须是完美的,如果一个好人达不到条件绝对完美的标准,那么即使他/她做了好事也得打折扣。

  但在我看来,纳粹党员的约翰·拉贝、奥斯卡·辛德勒、威尔姆·欧森菲德也好,美国人魏特琳、中国人何凤山、日本人杉原千亩、瑞典人拉乌尔·瓦伦贝格……也好,亦或《卢旺达饭店》的主角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等人也好……

  无论他们是哪国人、是什么身份、以什么样的心态救人,只要他们敢在危难中向别人伸出援手,他们就是富有勇气的好人。

  纵观下来,陆川和他脑残粉们对拉贝说尽各种风凉话,而当年真正面对日军刀口死亡威胁的人们,无一不对拉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有些人关心拉贝是否反犹,我想这个反而不是重要的问题,纳粹德国暴发反犹活动时,拉贝主要是活跃在中国。重要的是拉贝做过什么,而并非他是否德国人或纳粹党员。

  而且有两个反例能说明拉贝至少并不强烈反感犹太人,一是他在南京难民区的同伴乔治·罗森博士是犹太人(电影《拉贝日记》中有这个角色,由丹尼尔·布鲁赫饰演),因为自己的犹太身份饱受歧视,拉贝在日记中对此表示了同情;一是拉贝回到德国后,曾出钱买下了一家犹太人的房子,间接给他们提供了逃亡国外的资金。

  拉贝的晚年很凄凉,他并没有因为在南京的善行而得到好报。

  首先是回到德国后因为宣传南京事件,被认为是破坏了德日关系而被纳粹盖世太保逮捕,战争结束后又因为纳粹党员身份又被英国和苏联逮捕,之后一直穷困潦倒。在这种情况下,拉贝说了一句很悲凉的话:在南京,人们叫我“活菩萨”,在这里,我只是一个贱民。

  1948年,柏林遭遇冷战危机,拉贝一家的生活跌到谷底,此时南京市民募捐了2000美元汇到德国帮助拉贝度过难关。南京人并没有忘记他。

  1950年1月5日,拉贝在疾病中去世。

  回顾拉贝坎坷的人生,最后十几年可以说忍受着肉体上、精神上、生活上的多重折磨,去世后还得忍受陆川之流的风凉话。

  同样不幸的,还有魏特琳,她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我快要筋疲力尽了。”1941年5月14日,魏特琳选择了自杀。每当我看到这个结局时,眼眶里总是充满了泪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事件的主谋——朝香宫鸠彦王,由于麦克阿瑟的决定而被豁免,最终并没有起诉他。由他主导的南京事件一系列恶行,全部被推到了松井石根头上。

  朝香鸠彦爱好高尔夫球,还担任高尔夫球俱乐部名誉总裁。他一直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到1981年4月12日去世,享年93岁。比拉贝和魏特琳多活了几十年。

  朝香鸠彦并不是唯一一个被释放的日军军官,包括731部队的石井四郎等无数军官也得到了赦免,即便被判处重刑的东条英机等人,也得到了麦克阿瑟的准许进入了靖国神社。原子弹惩罚的只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而不是这些高高在上发动战争的官僚。

  好人无好报,坏人得善终。

  (PS:拉贝的孙子在2009年4月给香川照之颁发和平奖,以感谢他出演电影《拉贝日记》朝香宫鸠彦王一角。)

  1997年,拉贝墓碑被移到南京保存,回到了他当年保护过的人们身边。

  拉贝不是“救世主”,他是一个好人。

[参考文献]

上海东方卫视TV节目《拉贝的南京》

《陆川回应质疑》

《时代周报》2009年4月20日

《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11期

《南方都市报》

黄慧英《拉贝传》

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

 短评

人物性格、心理逻辑、故事连贯性、甚至南京城本身,在这部电影中,我都没有看到。陆川不应该试图去驾驭自己能力之外的题材。

6分钟前
  • keso
  • 还行

别叫南京南京了,叫角川角川吧。。。

7分钟前
  • junepig
  • 较差

生日【中关村美嘉】,荒腔走板。超越无极,不予评分。

12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陆川把善恶是非的判断都推给观众,这种表面客观冷静的态度反而显示他的摇摆不定。拉贝秘书为了换取一张良民证和日军做了交易,透露难民营里还留有中国士兵的消息,最后把生的机会让给同事又表现得无比悲壮,真是莫名其妙。搭建出来的南京城没有任何南京的气息。

15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还行

为啥那么美的高圆圆居然没事儿?!里面居然还有日本慰安妇,比较少见,角川这样的日本兵也并不能让人对日本战犯测目同情!范伟秦岚演得小人物的悲惨让人震撼!历史不能忘!

20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绝对杰作!!

24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力荐

我不知道角川为何要自杀,两个中国人为什么笑得那么灿烂…………

27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系上团总支召各班团委看的,才看到一半旁边一个07级的学姐就哭抽了

29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战争是全人类的悲剧,愿世界和平。

32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我觉得挺好的,从人性的冲突来看待这个事件。70多年过去了。不该只记得仇恨。该记得的是每个死亡背后的悲伤。这电影很凄美。

36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宁愿深刻同情,畅快痛恨,也不要模棱两可地冷静。”这部电影的问题不是如何看待历史,而是究竟有没有尊重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巨得不能再巨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公器事件,个人的认知在此面前从来是渺小的,只有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国导演才会跃跃于此,欲图博个功名。

37分钟前
  • 砚小朵™
  • 还行

这个题材以日本人视角为主不是惹起争议就是遭人唾骂,那点儿艺术追求全压在黑白摄影上了,可惜陆川你离大师还很远,剧本单薄靠煽情,明星演员一秒出戏,结尾收得可真一厢情愿又充满希望呵,国人看了会窝火,但其实更适合给日本人看

42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通片的黑白色调让人在压抑的气氛中听导演讲他的故事,演员表演还是合格的,只是故事的厚重感总觉得欠缺了些。

47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沉重!!

52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推荐

看过十三钗想起标记这部了。片子有五大缺点:情节散、起伏欠、高潮俗、结尾乏力,且为渲染悲情很多地方都太刻意,也有四大优点:黑白造就伪纪录片感,包括祭师等的细节更强调了这点,刻意导致人物性格凸显,小豆子这个人物把全剧首尾成功收拢了,角川兄及数位女演员的演出很到位,没有刻意加重强暴描绘

55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陆川想用所谓21世纪的新视角讲述这段大悲剧,可惜刻意太过,深度不再,而且只拍出了日本人的善良,中国人的窝囊!只能看到人性被摧残的堆彻,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人性导致的悲剧,电影没有足够的交代,特别是被大屠杀时面目表情全是麻木的,就让人觉得中国人天生是孬种。终究意难平……

56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还行

【B】整部片没一个像样的主线剧情,只能以日本军官来串联起故事。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奇观赏"式影片,为了营造"奇观",将性和暴力放大,频繁的炫技,失了本心引人反感,战争格局也变小了。可又确实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段落,尤其音效很赞。对这片感觉,还挺矛盾的。另外高圆圆演技真差劲。

5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真想敲碎前面上热评的脑壳 从日本人视角来讲这一则故事怎么就是在给日本人正名了?怎么就是把中国人拍窝囊了?内心也太脆弱了 一共就那么几个主要人物 刘烨作为中国军人的慷慨就义 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作为一个弱女子却始终冲在保护难民的第一线 就连范伟这个德国人的秘书最后都选择保护中国军官一命换一命 可以说本片在表现民族气节上下的足够的笔墨 并且力度正好 并且本片通过一个有良知日本人去记录日本人的暴行 更加能够增强真实度与说服力 说陆川是日本导演的 我看是从小神剧看多了

58分钟前
  • zerran
  • 推荐

4星半,以当下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准而言,这样的作品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杰作了。我们的影评人对那些一无是处破绽百出的烂片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对有点瑕疵的杰作总是百般挑剔恨不得一棍子打死。

60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战争是什么?就是异族的文化在我们的废墟上舞蹈。”——陆川 电影结构上有点零散,依旧“救赎与希望”的主题,煽情伎俩也是套路。熟悉的史实,陆川做到了让人窒息。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