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萧萧

剧情片大陆1986

主演:娜仁花,邓晓光,张愚,倪美玲,管宗祥,刘清,曾鹏,吴文斌,张帆,贾大中,唐元通,蒋红

导演:谢飞,乌兰

 剧照

湘女萧萧 剧照 NO.1湘女萧萧 剧照 NO.2湘女萧萧 剧照 NO.3湘女萧萧 剧照 NO.4湘女萧萧 剧照 NO.5湘女萧萧 剧照 NO.6湘女萧萧 剧照 NO.13湘女萧萧 剧照 NO.14湘女萧萧 剧照 NO.15湘女萧萧 剧照 NO.16湘女萧萧 剧照 NO.17湘女萧萧 剧照 NO.18湘女萧萧 剧照 NO.19湘女萧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7

详细剧情

  20世纪初,中国湘西偏远山村,一顶花轿千里迢迢向杨家坳走来。轿子中的女孩名叫萧萧(娜仁花 饰),对于这个只有12岁的女孩来说,结婚更像是一场热闹、好玩的游戏。婚后,萧萧承担起洗衣做饭的家务,还要带着比自己小很多岁的丈夫玩。转眼六年时光过去,萧萧已经成长为顾盼神飞的大姑娘。婆婆为她缠上裹胸部,却无法挡住她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偶然机缘,萧萧与长工花狗萌生爱情,但在这个封闭的山村,等待他们的注定是一场悲剧……  本片根据沈从文的原著小说《萧萧》改编,并荣获1988年法国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1988年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长篇影评

 1 ) 光影书香的碰撞

  当光与影的传奇展现在我的眼前时,老实说,自己不是没有过动摇,一度怀疑自己对于书卷清香的信仰是否过于纯粹,抑或只是没找到一种更好的介质。在我把沈从文的《萧萧》同谢飞、乌兰导演,娜仁花主演的电影《湘女萧萧》做了一个横向的比照后,才意识到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融通与悖逆。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著不一样的情节。电影中的桥段是萧萧迫于风俗习惯,而选择在花轿中解手的场景,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这也掩盖了原著中对于迎亲场景概述的遗憾。
  
  本人特别喜欢电影中关于萧萧裹胸布的场景。当然她婆婆处于湘西一个闭塞的环境中,处于被封建思想压榨多年的民国初年的时代,处于七大姑的口、八大婶的眼的“监督”之下……所以,婆婆绝对地站在一个曾经是“受害者”的角度,而选择再度用一块裹胸布,将萧萧裹成一个类似于自己的角色。裹胸布的涵义与裹脚布如出一辙,不过角度更新,着眼点更为独到。遗憾的是,薄薄一片裹胸布,遮不住萧萧喷薄的激情,挡不了萧萧如火的青春。这是一种令文字汗颜的诉说。我承认在这一点上,影象把抽象的东西给具象化,使我收获更为直观的气氛,这是文字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在花狗和萧萧偷尝禁果的那场戏上,我丝毫没办法领略影象所应带给我的美感。或许,一切将含蓄赤裸化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留待我们参看原著中的那一笔——终于有一天,萧萧就给花狗变成了妇人了。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在这一点上,小说逾越了光影的表述,用寥寥数字,直扣我的心扉。
  
  其实无非是一个挺老的故事,若非说花狗对萧萧有爱的话,那也是一份粗鄙的爱,而留给萧萧的则只是怅然怅然还是怅然;若非说萧萧希望去追求那种女学生的生活,那也只是一种狭隘的求索,而这才叫血淋淋的生活。
  
  特别无奈的是萧萧的后代牛儿,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同样迎娶了年长数年的媳妇。可见儿媳妇便是萧萧的轮回,当然沈从文笔致从容,着墨不多,但我们仍可以依稀猜想,儿媳妇会不会重蹈萧萧的覆辙,甚至会否陷入更为悲苦的命运之中。许是她们都无法逃脱这社会与时代强加给她们的不幸,许是她们已弥足在那种宿命景象中了。
  
  诚然,在电影中对湘西世界的刻画,无疑给沈从文的《萧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那里的确相对闭塞,但又有谁可以否认那夜对孤灯、晨读鸟声的生涯是沈从文一生所珍惜并将摩挲不辍的过往。



  在光影与书香中,冲突,赢了人的泪!

 2 ) 湘女萧萧:童养媳困在花轿的情与欲,磨房苏醒后的挣扎,直逼人性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美得令人伤感的。活在那些优美文字里的女子,都带着一种天然纯粹的生命力,令人怦然心动。

《边城》里,有个“水晶眸子”的翠翠和一段哀而不伤的凄美爱情,《萧萧》里,有个很特别的15岁童养媳,先是稀里糊涂被花狗“勾引”,后又莫名其妙因为腹中的“私生子”保住了性命。

1986年,《萧萧》被谢飞导演拍成了电影,取名《湘女萧萧》,并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以及法国“金熊猫”奖和西班牙“唐吉柯德”奖。

这部《湘女萧萧》,展示了湘西乡村的山野之美,描述了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命运悲剧,更难得的是,它大胆叩问了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人性中汹涌的本能欲望,究竟该如何在现实中安放。这个问题,即便跨越了那个年代,也仍然不断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挥之不去轰然作响。

花轿

萧萧是个没有爹娘的孩子,从小被寄养在大伯家里。12岁时,大伯将她许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小说中,沈从文这样描述:别的小女人,做新娘子,都得荷荷大哭。可萧萧却不哭,她从小没有母亲,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因此她只是笑,她是什么事都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了。

影片一开篇,是一只渡船,上面停着一顶花轿。萧萧从轿中伸出一只柔嫩的手臂,接过大伯递来的饭团子。

花轿离开渡船,还有30多里的山路,才能到达萧萧的婆家。萧萧拍打着轿门,喊大伯过来,悄悄说她要撒尿。可是按照规矩,新娘子中途是不可以下轿的,原著中更明确地说“轿中人要被铜锁锁在里面”。

大伯只好让轿夫们停下歇息,这时,轿子下面哗啦啦淌下水来,还伴着萧萧一句如释重负的“哎,胀死我了。”轿夫们一阵哄笑。

山野,花轿,小童养媳,淅沥沥的水声,众人的哄笑,这滑稽的一幕,埋藏着隐喻式的含义。本能的人欲,被一把铜锁,关闭在闭塞的空间里,但天然的欲望,哪里是能够关得住的?这也为萧萧日后背着小丈夫“偷情”,埋下了必然的悲剧性的伏笔。

萧萧的大伯最后一次叮嘱她:“婆家不比大伯家。以后你就是大人了,到了婆家你可要听话。”萧萧脆生生答应着,这个12岁的小女孩,压根不知道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萧萧走下花轿时,她3岁的丈夫春官,还被婆婆抱在怀里连哄带骂。拜堂时,春官更是索性躺在地上哇哇大哭,婆婆只好命人拿来早就准备好的鸡公,放在萧萧身边。萧萧,就在司仪的指示下,跟一只大公鸡,三拜成亲。

这荒谬的一幕,折射出旧时代女人“嫁鸡随鸡”的宿命。从铜锁紧锁的花轿,到跟一只公鸡拜堂成亲,女人被当作需要看管的物品,从结婚那一刻起,就不再拥有可以自己掌控的命运,甚至连天然的欲望,都要被紧紧锁住,不能动弹。

谢飞导演镜头下的萧萧,总是不停地在动,奔跑,干活,大口吃东西,她张着亮晶晶的双眸,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少女蓬勃的生命力,即便在重重黑色屋檐下,也蓬勃得如同山间的野草。

小说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婆婆虽生来像一把剪子,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却不是折磨可以阻拦得住。”
所以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这小女人简直是全不为丈夫设想那么似的,一天比一天长大起来了。”

萧萧懵懵懂懂长大,白天不停地劳作,晚上抱着丈夫看月亮,给他唱自己编的儿歌,像母亲一样,跟他“啵啵啵”的亲嘴,哄他入睡。

心思简单的少女,不觉得苦。当她遇见村里的寡妇巧秀娘时,那个苦命的女人问她:“你婆婆对你好吗?”萧萧脱口而出:“好!白米饭管够。”

这时的萧萧几乎是快乐的,因为有的吃。年轻的身体有旺盛的食欲,经常让小丈夫拿手里的饭团“喂”她,她就着在他手上啃个精光,惹得那小男孩哇哇大哭。

饮食,人之大欲之一。片中有多次萧萧吃东西的场面,热切健康,生机勃勃,像只林间的小兽一样天然无碍。

唯一令这懵懂少女困惑的,就是爷爷提起的城里的女学生,爷爷说她们:

“穿衣服不管天气冷暖,吃东西不问饥饱。他们在学校,男女在一处上课读书,人熟了,就随意同那男子睡觉,也不要媒人,也不要彩礼,名叫自由。”

萧萧听得入了迷,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但有一颗种子,却悄悄在她心里飘落了下来,就如同出嫁时,她从花轿中,伸出的那一截稚嫩的臂膀。

随着身体的发育,她的精神,也在朦胧间朝着模糊的方向伸展。这种不自知的苏醒,表现为大家都嘲笑“女学生”时,她心里竟觉得似乎那样也不算坏,她甚至梦见自己跟“女学生”并排在街上走。面对众人的哄笑,她赌气地说:“做女学生就做女学生,我不怕!”

磨房

萧萧长大了,成了个15岁的“小女人”。婆家雇了两个帮工汉子,其中一个叫花狗,会说会笑,一双眼睛水光光的,总是追着萧萧的身影跑。

花狗教给春官唱歌谣,春官唱给萧萧听,歌词里夹杂着男女的暧昧,春官完全不懂,萧萧却懂到一点,红着脸就跑开了。

花狗把装了一肚子的粗野挑逗的歌,一首首唱给萧萧听。萧萧的心思,跟她的身体一样,在夜里拔着节地长。直到有一天,萧萧带着春官正在山上割草,突然下起了大雨,萧萧背着春官跑进水磨房躲雨。

在田里干活的花狗,也跑进了磨房,撞上了被雨淋湿的萧萧刚脱去了外套,只裹着婆婆给她束胸缠着的白布。花狗被点燃了,他把磨拉起来,沉重的石碾开始一圈一圈转动,躲在稻草里的萧萧,“变成个妇人了”。

与很多影片不同的是,萧萧和花狗这对青年男女的炙热纠缠,并没有以爱情为借口。不假爱情之名的激情,被干脆地剥离成简单放肆的情与欲。

《湘女萧萧》并不是一部唯美伤感的爱情片,无论是花狗对萧萧的始乱终弃,还是萧萧对花狗的热烈依恋,都没有被刻意涂抹上“爱情”的色彩,它大胆展现的就是赤裸裸的欲望本身,以及无处不在的压抑。这是属于沈从文的天然,小说的视角是平视的,没有居高临下的批判,只有对人性不加挞伐的描述。

影片尊重了原著的文字底色,镜头中展现的情与欲,像水磨房中倾泻的河水一样,清澈而汹涌,没有善恶,没有对错,既能滋润草木,也埋藏着巨大的危险。

本能的欲望正如水一样,既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欲和现实的纠缠,伴随着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上演着无数悲欢离合,不眠不休。

“花狗诱她做坏事情是麦黄四月,到六月,李子熟了,她欢喜吃生李子。”

萧萧感觉到肚子有些不对劲了,她找花狗商量,结果花狗怂了。萧萧提出一起逃出去,到城里找事情做,她说,我们去“自由”。花狗不敢,说到城里要饭都要不到,他说去找药,弄掉肚子里这块肉。

欲望,展示出它凶险的样貌。它不是可以随意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游戏,它的能量太过强大,一泻千里一般的奔腾,裹挟着一切,泥沙俱下,甚至玉石俱焚。

萧萧有了心事,经常闷坐着发呆。这时村里的寡妇巧秀娘,跟外村的铁匠私通被捉住了。一对衣衫不整的男女,被众人捆绑着拖进了祠堂。族长做主,女人沉潭,男人双腿打断。

花狗在男人一声重似一声的惨叫中,吓得身子一下下抽搐,当天夜里他就摸黑逃走了,把珠胎暗结的萧萧,丢弃在压抑沉重的宗祠礼法中,生死由她去。

巧秀娘被脱得一丝不挂,绑在沉重的石碾上。夜色漆黑,远远近近都是鬼火一样的火把,巧秀娘被带到河中心,“扑通”一声抛了下去。水波荡了几下,又恢复了不动声色的寂静。她的女儿哭喊着,被人抱走了。

花狗跑掉后,萧萧陷入了绝望。她又来到水磨房,那巨大的石碾,一圈圈的轮回,轰鸣的声音,让她惊恐万状。始于此止于此的欲望,让萧萧即将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她梦想的“自由”吗?如果是,这自由的欢愉,快乐而短暂,其后黑色的绝望,却刻骨且漫长。

一个健康天然的女子,发乎生命本能的情与欲,因为童养媳这种畸形的婚姻,被扭曲成萧萧扛不动的命运。磨房里,石碾年复一年地转动着;磨房外,一只冰冷的石杵,一下又一下狠狠碾压着谷米。

伫立在清澈河水边的水磨房,沉重的形状和沉郁的回响,像是村子里女人们一辈子接着一辈子,无法挣脱的宿命。纵清澈如许,也被重重压在这灰黑色的巨石之下,如同山村层层的灰黑屋檐,冷酷地维持着它们的秩序,一下下碾压着那些深夜里的悲泣和叹息。

渡船

萧萧去求菩萨,她喃喃自语地祷告,又抓起一大把香灰就往嘴里塞,她跑到井边喝冰凉的水,可是腹中的那块肉,依然顽强地自顾自生长。

萧萧的身子快要藏不住了,善良的姨婆发现了端倪,却不知道如何是好。还好萧萧的婆婆,最近心思不在她身上,她的丈夫过年又不回来了,夜里她把儿子春官抱到自己床上,看着他默默流眼泪。

春官的父亲,没有出现过。婆婆当年应该也是个童养媳吧,如今小丈夫成了大人,开始嫌弃比自己年长的乡下黄脸婆。开始嫌弃比自己年长的乡下黄脸婆。在外面有了别人,一年一年的不回家。

萧萧看着婆婆悲伤落寞的样子,悄然离开。如今火烧眉毛的她,虽然顾不上想那么多。但婆婆的今天,也隐喻着她的未来。

童养媳制度,是对封建婚姻的本质揭露。娶一个女孩子过来,当牛做马带孩子,等小丈夫长大了,圆房生下孩子后,童养媳就变成被榨干的药渣,丢弃在乡下守活寡。这种制度的本意,就是要把一个女人的鲜活生命,变成家族的“工具”。她不需要也不被允许有自我,她被期许的,只能是无尽的奉献和对被奴役被榨取的心甘情愿。

她们一代代延续着上一辈的悲剧,并慢慢甘愿接受这种命运,她们原本也是萧萧一样蓬勃的少女,可最后无一例外,她们都变成了嘲笑“女学生”最起劲的同性物种。

萧萧的孩子拿不掉,她只剩下了一条路:逃走。趁着夜色,萧萧跑到河边,可她费尽了全身力气,却丝毫推不动那只黑峻峻的渡船。那是萧萧走出大山奔向“自由”的唯一希望,尽管即便获得自由,她的命运依然叵测。

萧萧颓然地立在水中,望着那片夜色中粼粼波动的水面,那是巧秀娘被沉潭的地方。那也是她不久后的命运。什么是绝望,就是所有的出路全部被堵上了。萧萧近乎自暴自弃的在船上睡着了。

她的秘密终于被发现,婆婆大呼小叫,指天咒地,扬言一定要把儿媳沉潭。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因为婆婆心里是痛恨萧萧的。

明面上是儿媳伤风败俗,丢人现眼,背地里是婆婆意识深处对放肆女人的仇视,那个勾引走她丈夫的女人,似乎借着萧萧,撇来了挑衅的目光。她奈何不得她,但她可以处置萧萧。

好心的姨婆出来劝说,大肚婆变成鬼是不能惹的,婆婆心里害怕,跟爷爷商量。爷爷找了萧萧的大伯来,大伯求亲家给萧萧一条活路,把她卖到远处去,得来的银子,算是弥补春官家的损失。

可是媒婆嫌弃萧萧是个大肚婆,卖不上价钱,拂袖而去。萧萧挺着大肚子,等候发落。孩子不等人,萧萧足月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爷爷一听说是个“带把的”,乐得眉开眼笑。说这孩子长得壮实,就叫他“牛儿”吧,再过些年就能当半大个劳力使唤了。荒谬的一幕出现,萧萧的儿子,救了她的命。如果生的是女孩,她可能已经被沉潭,或者卖到更偏僻的地方去了。

因为生了“儿子”,即便是“私生子”,母亲的性命得以保全。这里面自然有沈从文要展现的湘西山里人的纯朴和善良,爷爷对“牛儿”的爱不释手和一家人对他们母子的善待。但女性在封建婚姻里的“工具人”角色,仍旧昭然若揭。一个女人的身体,从来不属于她自己,她是手脚不停的劳动力,更是负责产出劳动力的“行走的子宫”。

萧萧不再逃走,她心里的“自由”也消停了。她成了跟婆婆一样的女人。年纪不过30岁,她的眼睛已经失去了水灵灵的光泽,她的生命力被淹没在重重屋宇之下。

春官长大了,在城里读书,爷爷要给他和萧萧圆房了。春官不愿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有个大10岁的婆娘,他很不情愿地回到家,看到自家门前,吹吹打打,一顶花轿停在那里,原来是牛儿找了童养媳,正在给他办婚事。

春官看到自己的老婆萧萧,从屋里走出来,连拖带拽地把牛儿拉去成亲,就跟他当年一样。萧萧说:“你都多大了,结婚是好事,还不快去!你叔当年结婚时,还在奶奶怀里吃奶呢。”萧萧婆婆走出来说,要把他俩的圆房也一块儿办了,正好凑一个双喜临门。

命运的轮回,再一次上演。婆婆,萧萧,母亲被沉潭的巧秀,谁也躲不过这样的宿命。可悲的是,岁月的摧残,已经让她们安然接受了这一切。她们的原始生命力,就这样被“阉割”了。这是影片对封建婚姻和吃人礼教的控诉。

除了批判的主线之外,影片另一条暗线,则直逼人性本身。欲望,自由,传统,制度,这相互纠缠又相互冲突着的矛盾共同体,如何在现实中在命运中安放?

这是跨越了时代的难题,在无数人心底,一遍遍上演。答案究竟在哪里?欲望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生命力的蓬勃源泉,又是无数罪孽的起源。欲望与安全,如何左右互搏又怎样安然落地,合理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

这个巨大的追问,是悬在我们每个人头顶上方的那把剑,寒光闪闪,不眠不休。

影片的最后,春官跑到山上,看着一片片的梯田和层峦叠嶂的大山,他的目光望向山外的世界。萧萧的故事落幕,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正如影片一开始,引用的沈从文原话: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

 3 ) 谢飞导演的寓言集。

首先,我想说一说电影的文本性,沈从文先生真的很会写,他总能把偏远湘西的民风民俗描绘得绘声绘色,无论是含情脉脉的悲剧故事《边城》,还是这样带有侥幸意味正剧的《萧萧》,电影的文本上是有浓重的戏剧情节在内的,但经过谢飞导演散文诗式的刻画,叙事就隐于幕后,而将更深刻的批判反思性显于台前了。

影片通过讲述童养媳萧萧死里逃生而苟活的讽刺传奇故事,投射出一幅少数民族民俗奇观的寓言,剧作结构上轮回式的故事不断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里上演,女人悲剧的命运会世代相传,展示出深刻的寓意性,和使人毛骨悚然的启示感。

影片里长焦镜头和场面调度的运用,是谢飞导演的拿手绝活,而正是这样的人物突出效果,使得影片中环境的重要性无处不在,四面包围的深山孕育了少数民族独特神秘的民风,也好似一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压迫,压抑着这里的人性,压抑人内心最纯真最朴实的感情。正是这样一种与世隔绝的地理背景,使得人民生活与法律相隔甚远,取之代替的则是口头相传的族规。封建礼教就像一层迷雾似的包围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能决定人的命运。人性的解放与自由都被所谓的“规矩”所束缚,命运的裁决也由礼和规来决定。而这样一种愚昧的社会氛围,却也成了萧萧活下来的救命稻草,封建迷信思想害死了偷情的寡妇,最终也因人对鬼神的恐惧而救了萧萧。萧萧的幸存也使影片有了种魔幻现实主义,或许真是那个抱着孩子的王母,将慈悲降临于这个悲惨女孩的命运之上。

影片中春官家的男性主体地位始终是丧失的,十岁不到的春官、年老色衰的爷爷、无法言语的哑巴哥,都是这样一种男性权威衰弱和缺乏,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下,花狗就别具一种男性荷尔蒙的吸引力。在影片中,女性的诸多特征是被压抑的,如裹胸、小脚,但青少年的萧萧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是从女孩到女人的一种成长过程,胸部等女性部位的发育,也象征着一种对性的渴望渴求,年轻的男女们自然会在这样一种,充满青春与情欲的氛围中,在生理与心理共同的催发下,走向性的交合,走向所谓的“伤风败俗”。这是礼教对人性压迫中,一种内心自由的解放,一种对于自我的追求。然而即便是这样一种难以抗拒,花狗的角色设置,还是简单的出于生理需求的动机,最终的逃跑,也证实了封建经济地位导致男性主体地位不在场的这样一种隐喻表达。那其实在观看过程中,一直有一位被观众忽略的男性权威是在场的,那就是春官,在许多次春官的台词设置上,导演始终用了“长大”这个关键词,包括送花、含手指等性隐喻的表达,都在暗处揭示着春官对于萧萧主权的宣誓、男性权威的树立,最后春官护着萧萧,说要和她好,也是一种在黑暗童话中,导演抒情化的表达,也揭示人物的带有先进与进步的思想价值发展。

与其他第四代导演相比,谢飞导演的纪实性可能会较弱,但他对影片文本的把握、对主题思想的剖析、对镜头场面的调度、以及场景的刻画,都是充满诗意又不失其寓意性的,总能在讲述民俗故事的同时,又给观众启发深深的思考,如今的中国电影依旧很缺乏谢飞导演这样,将视角聚焦民族,讲述民族情感民族奇观的新时代导演。

 4 ) 湘女萧萧

沈从文在刻画“萧萧”这个人物时,与众人相同,12岁嫁人,坐花轿,照顾着3岁的小丈夫,甚至最后重复着婆婆的命运,也没能逃过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又与众人不同,文中说“也有做媳妇不哭的人。萧萧做媳妇就不哭。”萧萧精灵活泼,从来都是渴望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不管是对于成为“女学生”的臆想,还是对于和花狗之间爱情的幻想,以及最后因为偷人怀孕打破族规后的逃跑,都表现了她内心对于“自由”最真挚最淳朴的渴望,但这种质朴之下隐藏得却是作为一名山里农村妇女可悲的蒙昧与愚蠢。沈从文对于《萧萧》中萧萧的刻画是人性的全面的,对于湘西这片土地的风俗人情也展示出了淳朴的写实主义风格。这样的文本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是绝妙的,不用过多的进行删改,就能还原出最本真的湘西风貌以及萧萧这一类的典型人物。

 5 ) 自然的轮回

一、封闭的静态世界 电影里的湘西,导演营造出一个悠远飘逸又自然的世界,让每个观影者都感受到小说里所描绘的那个清雅的地方。这一切的“美”得益于它静态的本质,这是世世代代流传锻造出来的,正如流水一般,缓慢地流开来才形成的世界。这里的人也是自然孕育出来的,电影里的她萧萧美丽动人,碧波微目,应和了书中的描绘,“萧萧是风里长,雨里长”,自然而然就长大了。她像是一个自然的小精灵,在这个干净的的小世界里游玩。但是,静态的本质意味着封闭的精神。萧萧作为一个童养媳,村民们是觉得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萧萧第一次在爷爷的嘴里听到女学生这个新鲜的名词,爷爷打趣她,她连忙拒绝说自己不当女学生。但是,后来在集市上亲眼见到女学生的样子时,心里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于她们的向往。这是萧萧心里对于自由的渴望,这是她第一次产生对自由的想法。“女学生”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只是存在于爷爷的嘴里和萧萧的想象里,是一种隐喻的符号,是对这个封闭静态的生活空间的一种冲击和打破。 二、循环轮回的自然之悲 影片的开头就是吹着唢呐,打着锣鼓,萧萧坐在红轿子里准备出嫁。萧萧急了,赶忙地跑出去上厕所。萧萧也才12岁,她仍然用孩子般的心性去思考问题,这是她本能的反应。后来对于跟花狗之间的情愫,不能说是爱情,但也是两个青春男女之间最原始的欲望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这个静态的世界中,他们的情爱却被认为是出格的行为。在影片的最后,萧萧也在为儿子的“婚礼”忙碌着,为自己成为“他人的婆婆”而高兴着。又是一次新的轮回,可怕的是,这种轮回是自然的。 三、赤裸裸的“恐怖异世界” 影片改编与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影里增加了一些小说里没有的情节。一开始,萧萧嫁过来,因为她的“丈夫”还小,不肯拜堂,抓了一只公鸡来代替他。那场面好笑,有些喜剧作用,又带着些可怖。晦暗的天气,明亮的礼堂,诡异的氛围油然而生。用公鸡替人拜堂,真的荒诞。还有增加了寡妇偷情被人发现,情夫被殴打,而寡妇被沉塘的画面,简直细思极恐。寡妇赤条条地被绑在木榻上,村民们举着篝火,站在河滩边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把寡妇沉入水中。不顾寡妇的儿子激烈的哭声,那样面无表情,那样冷酷。像是一众教徒,看着祭祀品在火焰中燃烧消亡,令人绝望、恐惧。 小说里更注重描绘的是湘西的美,是在这美丽的风景人情背后有着淡淡的忧伤,而电影则是更大力度地批判,效果也显著。

 6 ) 第四代导演的艺术风格极其创作特征——以谢飞《湘女潇潇》为例

       这篇文章是读本科时,中国电影专题研究专业课的期末作业,现在看来,有很多地方还不到位。很呆板。

    影片《湘女萧萧》再现式地改编自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沈从文用笔书写自由,导演谢飞却以现实主义的视角解构他心中的“自由”。

   戴锦华以“站在斜塔上的一代”形容第四代导演,斜塔虽然必将倒塌,但作为从“十七年”电影和文革时期压抑禁锢时期喷薄而出的一代,他们的创作力量就像是影片中闸门里关不住的春水,肆意流淌着,冲击着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模式。

   沈从文在刻画“萧萧”这个人物时,不失含蓄内敛的美,她与众人相同,12岁嫁人,坐花轿,照顾着3岁的小丈夫,甚至最后重复着婆婆的命运,成为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死循环者;她又与众人不同,文中说“也有做媳妇不哭的人。萧萧做媳妇就不哭。”萧萧精灵活泼,从来都是渴望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不管是对于成为“女学生”的臆想,还是对于和花狗之间爱情的幻想,以及最后因为偷人怀孕打破族规后的逃跑,都表现了她内心对于“自由”最真挚最淳朴的渴望,但这种质朴之下隐藏得却是作为一名山里农村妇女可悲的蒙昧与愚蠢。沈从文对于《萧萧》中萧萧的刻画是人性的全面的,对于湘西这片土地的风俗人情也展示出了淳朴的写实主义风格。这样的文本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是绝妙的,不用过多的进行删改,就能还原出最本真的湘西风貌以及萧萧这一类的典型人物。

    当技术的革新为电影带来了质变的同时,也对电影艺术进行阉割。在电影的创作中,特别是当代中国电影,难以看到脚踏实地的创作之风,当艺术的内驱力变得曲意逢迎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八十年代的电影,是否会因为其粗糙的画面,璞玉般的人物造型以及不加修饰的自然音效而感觉不自在?或者我们因为它们诗意般的气质和对物质主义的抽离而多加沉思?

    巴赞在《摄影摄像本体论》中指出,“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式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电影成为艺术,它与现实影像区分开来,用更加诗意的方法展示视听艺术,虽然电影的真实曾被强调为人主观构想的真实,不是真实世界本身,但不能排斥电影媒介在对真实生活记录方面的强大作用。第四代导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正是来自于这种纪实主义美学的影响(也有学者称之为“误读”)。影片选取湘西作为主要的拍摄地点,片中大量呈现泛着磷光的梯田,汲水的水车,带霭的远山,炊烟,水牛,落日等一系列自然景物的场景,充分运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注重对自然光效,自然音效的选取,营造出一种独特净化的风格,集中反应了自然社会环境下人物的生存状况。影片的一开始,便展示了关于湘西的人文自然景观,观众被镜头带到了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这里的人淳朴蒙昧,他们历代沿袭着相同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院子里的乘凉夜话打发上半夜,恪守着不成文的族规,以封建落后甚至惨无人道的方式处决犯错误的人。没有矫揉做作之风,只是用镜头平铺直叙的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是第四代导演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在打破十七年电影和文革电影模式化,墨守成规,刻板的戏剧化要素之后,在镜头上的解放。在对电影语言的表达上,镜头终于回归了最本真的状态,不再为政治唱颂歌,为英雄涂抹色彩。电影画面开始对准真正的生活,这时的镜头像一个阅历深厚的老人,开始向人讲诉最朴实的故事。正如这片湘西土地,冷峻的色调,以及内敛的风格,一开始就向观众暗示这是一个以悲剧而收场的故事,同时对于自然景物大量写实的摄取,似乎在传达一种人力无法的战胜的规则,而这个规则正是引导萧萧悲剧故事的强大悲恸因素,影片中我们人无法直接述说的话,就交给了周遭的环境,春去春回,花落花开,四季轮回,而萧萧的人生也是这样,她重复着这样的死循环,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者和守卫者。

   “一种心灵现象之所以有意义,全然是因为它超越了自我的局限,表现并象征着某种精神上更为宽广、普遍的东西。”在四代导演的典型性作品中,不难看出导演对于自己心灵诉求的表达。特别是张暖忻《青春祭》,黄蜀芹《人鬼情》将写实与写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多得表现得是导演自己的内心写照。在《湘女萧萧》中,不难看出关于谢飞的“自由”诉说。沈从文的原文以萧萧与小丈夫生孩子结尾,而在电影中,谢飞却以长大后的小丈夫,杨春官因接受文明教育后离开仍受封建思想笼罩的家而结尾,表达了导演对于传统道德的批判性反思。沈从文小说与其说一种宿命论的演绎,那谢飞的重新解读可以看成是,虽然社会的主体仍在粉饰这种宿命论下传统的道德,但是新的社会因子已经出现。《湘女萧萧》中丈夫的离开对于萧萧而言是悲剧,但是以丈夫为代表的新一代对于传统道德的反叛,已经萌发,并且将在社会中发挥摧枯拉朽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刚跳出文革空白期的这一批导演,他们对于社会传统的反思,并且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即社会各领域已经孕育着革新的因素,传统闭塞带来的痛楚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过往。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谢飞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力图使演员的表演反应现实的生活以及全面的人性。萧萧的悲剧在于,她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她的命运完全是交与他人安排,从小失去父母,伯父的抚养,十二岁嫁为童养媳,在婆家渡过青春时期,与花狗偷情,怀孕后逃走,最后因为婆家迷信鬼神让生了男丁的萧萧继续留在家中,最后萧萧为自己的孩子娶了童养媳,自己成为了婆婆。从媳妇到婆婆,这是一种封建权利的交接过程,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相同的形式来表现宿命的轮回,但在这种形式下,其实内容已经在萌发质的变化。于传统而言,萧萧绝对是再幸运不过了,她没有沉塘,反而因为命运眷顾生了男婴,而继续留在婆家,但在与传统相悖的新的社会下,萧萧是可悲得,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接受“新”的机会。谢飞,在对萧萧的形象塑造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这种新与旧的处理,丈夫的离开是悲剧也是希望,这也表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扬弃时的矛盾,传统固然根深蒂固,但革新却势在必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需要更多的思考。但在对萧萧与花狗的关系处理中,谢飞选择了用“情欲”来表现,沈从文在小说中只是说到,萧萧到了该听歌的年龄,而花狗,把萧萧变成了妇人。这一句简单的过度,含蓄内敛,而在影像的呈现中,情欲占了过多的成分,萧萧与花狗的私会似乎破坏了这份意象,对欲望赤裸的表达,可以看成是这样封建礼教禁锢下人们的泄欲,少女之情,变为一种对欲望的尝鲜,萧萧与花狗,不存在丝毫感情因素,他们间的情欲就像夏季的满盈之水终将溢出。谢飞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塑造萧萧、花狗、小丈夫、哑巴、婆婆、爷爷这一类典型人物,每一类人,都尤其典型的性格特征,萧萧的挣扎反抗与最后的屈从,花狗的始乱终弃,小丈夫由儿时对于萧萧的母性依恋变为成年后的反叛,哑巴憨厚老实,婆婆封建顽固,爷爷更是宗族权利的最高捍卫者,单一的叙事线将着一个一个的典型人物穿在一起,故事内容并不特别,甚至普通平庸,但是我们之所以深深沉浸于这个故事,除了我们天性中对于悲剧的同情外,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了这种悲剧的力量——悲剧之美。谢飞旺盛的导演力,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典型之作,作为老一代导演,能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抛弃德高望重的先辈姿态,躬身亲自实践作品创作,并且用利用新环境丰满自己的创作,这对于老一辈电影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代导演对于真实的追求,人性的刻画,以及独特审美意蕴的创作表现出一种独特气质,这滥觞于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艺术修养的提升,当然也与他们独一无二的电影工作经历有关,当他们在艺术中太沉浸,太投入,似乎达到一种对于真实本身的背离时,我们不难看出,历史的苦痛在第四代导演身上割下了刀口,他们在绝对的压制中喷涌而出,表达了最深沉的人性的渴望,而属于东方特有的含蓄内敛将他们包裹在一种有口难开的悲恸中,所以他们将自己的一切倾注于电影这个用虚幻构建起来的真实世界中,青春的缺失固然是人生最不叹的遗憾,但这样固执的述说却形成了第四代特有的导演风格,但对于电影而言,这就像是一根绿色的导火索,催开了明艳的花朵,也催开了属于80年代电影独有的绿色年华。

 短评

1、融合了沈从文的三篇小说,以《雪晴》、《巧秀和冬生》中巧秀的悲剧对应《萧萧》中萧萧阴差阳错的幸运,前者是对封建礼俗泯灭人性的直接批判,后者是对命运轮回中“我也吃了人”的揭露。两条叙事线都饱含冷峻笔触,却在镜头中贯穿流动的诗意——“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电影显然已超出这一范畴,诗意田园仅仅是载体,其中依然有可怖而奇观化的沉潭风俗,这种揭露是鲁迅的,而非沈从文的。2、镜头语言:萧萧不断进食/ 水的释放与流动/ 舂米机器在关键情节后反复出现。3、配音稍微有些出戏,如果是方言效果会更好。「改编电影对标韩少功《爸爸爸》:用沈从文的手法完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

6分钟前
  • symore
  • 推荐

电影用很多镜头展现萧萧吃东西的样子,每当看到她狼吞虎咽吃食物的时候都能感到一种人的蓬勃的原始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还是对自由的渴望,都是人的天性,而这些东西,都在封建礼教下被强制性的压抑了。

9分钟前
  • 丸子同学
  • 推荐

2012June17 九亭VCD,以前应该看过,印象不深了,再看一遍。没有看完,不是电影不好,VCD的质量已经太差了,声音听不清楚,画面也有点模糊。八十年代居然连着拍了沈从文小说改编的电影,现在这么多年了都无人再做,看我有没有机会吧。将来买一个好的DVD版本收藏。

14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旧中国农村女性悲苦宿命双重轮回。萧萧没法躲过更大的那个:从童养媳的自己到童养媳的婆婆。导演以近乎同样一组村舍屋瓦叠嶂镜头首尾呼应,视觉寓意高仿了六零年代日本武士剧——小林正树的切腹夺命剑,同表封建礼教对人性的遮头盖顶重重压迫。但萧萧幸运地躲过了更为残酷的不守妇道沉潭处死。并非之前便对巧秀娘作过此事的乡人们突然良心发现不忍下手,而是封建意识之中另外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小丈夫离不了;大肚子卖不出;生了个男丁)频繁介入才阴差阳错救了她一命!可谓令人唏嘘酸楚的黑色幽默……三星半。

1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好难过的影片,好造孽的女人,好恶心的男人,好可爱的小孩。小时候看和现在看都觉得小春倌好过那个粗鄙的男人。情欲使人野蛮,果然。然而禁欲与纵欲一样不妥。

18分钟前
  • 一实
  • 力荐

封建父权,循环不止。电影语言很不错,尤其水磨坊那段,以开水闸比喻宣泄的感情与性欲。结尾较原著展现出了小小希望,扔下的包袱,逃避或者寻求解脱,总希望能有所改变。

21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1.梯田,水牛,镜头极具有农趣2.湘西山歌挺露骨3.雨天磨坊里花狗和萧萧的对峙,用正反打特写,男女主角的表演也发挥到极致4.相比沉塘的寡妇,萧萧已算很幸运5.影片开头便通过杨家人对女学生的点评,婆婆对裹胸以及大脚的态度暗示了故事文化背景6.电影对湘西风俗的刻画十分到位7.最后萧萧自己也成为了"婆婆",像一个宿命的循环8.影片以一个远景镜头结尾,春官站在山头。暗示着童养媳这个陋俗面对尽头

26分钟前
  • Theron
  • 力荐

选修课老师放的电影,潇潇的相好真是太渣男了,结局潇潇为她的儿子娶了一个童养媳,又一个年轻的姑娘要走潇潇的老路,真是太讽刺了

27分钟前
  • 长夜云天
  • 推荐

再现了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原始、淳朴与厚重。女性的生命与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像蝼蚁一样贴着地表前行,在蜿蜒的山坳里,开出最美的野花。

29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修复版真是赞!对第五代那些结论,“东方主义”也好“空间对时间的胜利”也罢完全对这部片子也适用……放在整个历史文化反思运动大背景下这部片特别逻辑,张艺谋的高粱地抄的是这里的甘蔗地吧……虽说谢飞并不像侯孝贤从沈从文的书里悟出来调度,但是那个结尾真的很棒。

30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残酷而内敛,隽永而清淡,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渐渐丧失了这种传统。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有次听张艺谋采访说过,论故事,没人能讲的过第四代。一个童养媳的故事,结尾春官面向大山无言,就是呐喊,没看过沈从文的小说,猜想可能对大山里的环境描写读起来会比电影来的强烈。谢晋谢飞吴天明看的最多,爱。

36分钟前
  • 一窟杯
  • 力荐

影片始自萧萧出嫁,终于萧萧给儿子娶童养媳。萧萧见过女学生,也释放过自己的欲望,但最后,她并没有走出愚昧的轮回,是张爱玲《金锁记》中的女性的“低端”切面。关于情欲的表现,欲说还休,借景见性,含蓄而不失激情。

3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磨坊偷尝禁果一段娜仁花极媚,石磨的旋转、开闸放水的象征,音乐的和风也巧妙融入,加入了一段寡妇被沉塘,结尾小丈夫与之前提到的女学生暗合,童养媳循环,以开阔视野结局。

42分钟前
  • 衣中钵
  • 推荐

月影下的人物剪影,伦勃朗的光,伏在稻草堆上等待初尝禁果的半裸少女,一山一水一绿一瓦都值得截屏当做油画欣赏。萧萧以为死是命运的结束,殊不知比死更可怕的是陷入悲苦的轮回。那个留下雨具和包袱仓皇而逃的少年丈夫要出去寻找成长,而一代代童养媳悲剧只能循环绵延。性爱是万恶之源,似乎是有道理的

44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推荐

谢飞虽然已经算是第四代里面文化反思比较彻底的,但是他和第五代仍然有着历史性差异。萧萧的结果太温存,平淡的有点出人意料。春倌最后走了,所有的男人都走了,他们都是无能的承担者和无力的反抗者。命运不过是轮回。

47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具有1980年代的罕见开放特征的电影,和张艺谋《红高粱》、更早的费穆的《小城之春》一样,那个时候对性风俗的表达具有一种殊异的自然、淳朴、含蓄,浊中见清,清中显浊,淡化原罪观念,强调繁殖力的‘实用主义’,对保守礼仪制度的批评深刻而委婉。不像90年代之后,加入了消费主义和性原罪的视角,对相关主题的讨论也更咄咄逼人。此部电影虽然不脱沈从文的乡土乌托邦神话,但对人身上自然节律的表现,对礼法与原欲张力关系的刻画,以及摄影上的优美、克制,中国画式的剪切和留白,都让人印象深刻。一些细节,比如,潇潇跟狗娃在磨坊交欢,镜头切换到屋檐的雨水;潇潇婆婆看到潇潇在墙壁上投下的影子,才意识到其怀孕;胎儿-雏鸡;某女沉塘之后,塘边的水波往岸上漫了一圈。还有其他角色/场景的对位:婚礼-葬礼;沉塘女-潇潇;童养媳-姐姐;城市-乡下……

52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中传西配楼220 连着三天看谢飞导演的片子,能用三个关键词大致勾勒出来其母题——女性、民族与现代。之于女性,一个细节表现在姨婆说只有婆婆命好,也在表明生男孩给这位女性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让他成为了男性的存在,当观众为萧萧分娩揪心时,小孩性别想必是唯一牵挂着的,因为此时只有男孩能给她带来好命。孩子给萧萧带来了祸害,又给她带来了“好命”,这种矛盾也正是民族性的体现。本片胜在沈从文原著的绝妙,也胜在傅靖生的摄影。在看似轮回的命运中,也引出学生这一身份作为一条新的出路,结尾处巧妙在长大的男孩没有回到原家庭中,而是面向大山——似乎期望在封闭的大山中寻求现代化的路径。但摄影机最后又落在覆盖宅院上的砖瓦,不言中也在传达着作为遮蔽的却易碎的规范。

54分钟前
  • 三岛
  • 力荐

看的版本少了近二十分钟。大概也猜到为什么春官的爹不回来了,他妈妈当初也是这样来的吧,现在是这样,以前也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男人或许还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管不顾的逃出去,而女人只能留下生孩子,不仅是封建文化的荼毒,还有人性中的那种习以为常,绝不能让个体有快乐,男人婴儿女人母亲

57分钟前
  • 若你遇见她
  • 推荐

1.又一部让我感受到自己偏爱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2.浓厚的乡土气息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而剧情则反应了曾经中国山村生活的一部分样貌;3.草地野合情节联想到1988年的《红高粱》;4.台词:-女人呐是受苦受难的命,姨婆我生了六胎,一个伢子也没有给我留下。……-要是生了就更卖不出去了。-我看呐,春官这伢子也实在离不开她。-可是那个崽儿怎么办呢?要是个女伢子就淹掉她。-生了!生了!恭喜啊,生了个大胖小子。… 5.观看高清修复版也给个人观感加了些分;……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