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大陆剧大陆2017

主演:释小松,周漾玥,钟熠璠,郭飞歌,杨纳娜,姚奥依,孙伊雯,刘戴恩,陶冰蓝,孙乐颜,陈舒宜,周艺,翁馨,钟奕儿,崔傲菲儿,高琳子,韦梓彤,艾梦欣,罗熙怡,黄林依阳,刘紫璇,姚雯嘉,陈荣达,肖杨博涵,郑可卓颖,于嘉欣,李芝青,周巧诒,胡轶珂,杨旻奎,刘怡麟,李俊豪,张思晨,余亚颖,刘芸孜,汪鑫瞳,赵奕琳,梁钦,韩一诺,付馨柔,李卓骞,许艺菲,张良哲,王项景浩,黄诚越,张泽晨,姚佳祺,陈星宇,卢俊辰,张靖晗,蔡嘉诚,陈博政,杨知周

导演:潘礼平,刘玉洁,胡昀皓,释金光

 剧照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2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3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4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5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6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3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4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5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6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7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8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19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6:36

详细剧情

  《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讲述大家族贾府由胜到衰的过程。  书香世家的林黛玉丧母后千里迢迢从苏州赶来京城投靠贾府,贾府本是四大家族之一,因贾元春进宫封妃而越发兴盛。林黛玉在外祖母贾母的呵护下成长,常爱与贾宝玉、薛宝钗等兄弟姐妹们一同读书作画。在元妃省亲后,林黛玉与姐妹们一同住进了园子里。  另一边,乡下的庄稼人刘姥姥因家穷,带着孙子板儿来贾府攀亲戚,面对这个八杆子扯不着的穷亲戚,贾府也真诚善待,不仅让刘姥姥住在贾府,还带她游大观园,体验了一把“神仙”般的日子,临别时更是赠予了足够的钱财让姥姥带回家。贾府的善举,也使刘姥姥在贾府衰败后,成了救贾府的关键人物。  本篇剔除了红楼梦里情爱的部分,以人性美为主线,宣扬知恩图报、知恩必报的传统精神文化。

 长篇影评

 1 ) 天上掉下群小戏骨

我在听《蒋勋说红楼梦 》时候,经常听到从他口中蹦出“青春”两个字。好像“青春”对于他自己价值千金,对于《红楼梦》有其他小说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他认为《红楼梦》是唯一一本中国古典青春小说。

没有《三国演义》的纵横捭阖,没有《西游记》的天马行空,没有《水浒传》的江湖恩仇。

《红楼梦》为青春提供了庇护,虽然很快就经不起风吹雨打。

他说:影视剧的红楼梦演员年纪都比原著要大上10岁甚至20岁。

一部青春挽歌嬗变为《梁祝》的成年爱情悲剧。

87版导演王扶林早在《红楼梦二十周聚首》上受朱军采访,他意识到《红楼梦》的主角都是12、3岁年纪。他只能挑选刚成年的草根,根据年龄最小的主角宝钗张莉为标杆,其他人再化妆把外表年龄往下压。

为什么不找符合原著的演员呢?十年后在《中国文艺》,王导对红楼梦有新的看法,他表示找来少先队员拍《四大名著》,自己没有信心把握。童星拍红楼梦要出彩几乎是不可能。

(原话忘记,大概这个意思)

87版红楼梦30年纪念会之际,编剧周岭在接受采访,他一改往日所言,抒发87版红楼梦遗留诸多遗憾,它远远是不完美的,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最后6集仓促结束,自己编写的若干情节来不及搬上电视,因此背锅30年。本打算在10版红楼梦弥补自己的遗憾,可惜遗憾永远留在80年代。10版的选员不应该如此,严格来说87版选员也不该如此。其实他也深知道原著人物的年龄对剧集不相应。

《红楼梦》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恋爱、爱情、婚姻的故事,它更多篇幅写的是小儿女态的青春萌动。

《小戏骨红楼梦》,有人称为mini版红楼梦、儿童版红楼梦。依我看,删了儿童不宜的情节,贾琏、贾珍、贾蓉、贾蓉等龌龊须眉浊物都没有存在的必要。除了惜春,石狮子外没几个干净的宁国府也消失了。

贾环、婆子们甚至风流灵巧的晴雯在本剧都没有出现,故事除了个出来闹事的赵姨娘还有最后的抄家没形成多少戏剧冲突。

筛选下来的都是青春岁月静好,所以这部剧确实是PG版红楼梦,姑且看作一本无障碍阅读青少版《红楼梦》。

但是其中几位主角确实是还原原著的本来面目。“日则同行同坐, 夜则同息同止, 真是言和意顺, 略无参商。”用这一版的主角年龄去理解原著才不会违和。用影视剧的人物年龄想象《意绵绵静玉日生香》,真感觉羞羞的。

o(*////▽////*)q

在87版的基础上拍一部非正剧,好处是风险小。因为87版赋予了整整几代人对红楼梦的审美标准(不理解这句话,请参考孙悟空之于六小龄童、陆树铭之于关羽...),空前的顾问团研究成果可以直接copy使用(例如上图),还有许多人买账的情怀。

有人质疑这样翻拍只是山寨版。但是“创新是从模仿开始”,学习书法从描摹名家的字帖开始,学习写作从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和大V开始...特别对于一群没有基础的小学生,模仿是最好的学习。

何况,《小戏骨》还补拍了几处87版所没有的情节。在刘姥姥造访荣国府前就由87版没有出现的好吃赖做的狗儿道出前因。还有宝玉与黛玉论诗,螃蟹宴作诗...把部分文艺片诗意段补上。这些情节没有可模仿的,考研小戏骨的演技。

小戏骨栏目没有声势浩大的海选,在暑假默默地抽出时间拍摄。观众到临近上映才知道有一部《小戏骨》,低期望经常带来惊喜。

以下非理性吹一波小戏骨的表现。

黛玉周漾玥 刚刚过了10岁生日。面颊有点婴儿肥,但是瑕不掩瑜。一双含泪目,眼泪要来便来,梨花带雨,君见犹怜。

小黛玉的服饰、发型、姿态对陈晓旭的模仿痕迹较重。

用帕子遮掩笑容是陈黛玉的特色,因为陈黛玉笑起来会暴露牙齿,导演就要求使用帕子遮掩,又展现黛玉的含蓄。

这一点小黛玉学过来。

在薛宝钗审林黛玉的一回,小黛玉眼神表演跟陈晓旭几乎一样。

作为最多人心中最”理想“的黛玉,起码周漾玥在模仿陈晓旭已经有9分的神似。

惜春的扮演者崔傲菲儿,是10后。拍戏的时候还在上幼儿园大班,“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迎、探、惜三姐妹站在一处,形成清楚的身高“排列组合”,从黛玉与三人的身高可以知道她们的年龄孰大孰小。

可惜除了探春外,迎春与惜春发挥机会不多。敏探春除宿弊一回,87版东方闻樱用力过火,可能导演汲取教训矫枉过正,小探春未能表现足够的气势与杀伐决断。

李纨孙伊雯10岁,李纨是除了宝钗之外最令我眼前一亮的角色。没有一个影视版本的李纨能与之媲美。87版灭绝师太孙梦泉的李纨年纪打扮像中年少妇。这个李纨的造型要称赞化妆师。小李纨的发髻、淡素的衣服非常符合一位守贞的寡妇人设。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只能淡妆素抹,不禁使人心生怜悯。

所以说《小戏骨》靠抄袭是不妥当的。她们没有全盘接受87版,而是在87版的基础上扬弃创新。

王熙凤郭飞歌10岁。她的眼神会说话,透露着凤哥儿的精明与势利。王熙凤的丹凤眼,柳叶眉都挂在脸上!让人讨厌不来啊!继续为造型师,化妆师点赞!

看过她的采访,说话溜得很,笑的没心没肺,再拍戏前已经看过3遍红楼梦。她自己说第一次略读,第二次细读,第三遍再细细细细地读。

网友都说她长着一张凤姐的嘴。

贾母、刘姥姥、王夫人可谓本剧的金牌配角。王夫人钟奕儿此前拍过几部《小戏骨》系列,是小戏骨中的老戏骨。

意想不到的是,刘姥姥的扮演者罗熙怡竟然是个女孩子的。一个十岁的女孩有勇气豁出去扮演滑稽的角色。还是她妈妈推荐演刘姥姥的,妈妈认为自己的闺女像刘姥姥...不过,罗熙怡没有因为小伙伴都演侯门淑女而沮丧,她很欣赏刘姥姥知恩图报的大德,在演出期间一样尽心尽力。

最后表白我最爱的小宝钗

这张GIF在微博大量转发,圈粉无数 。我忍不住要再发一遍啊!《小戏骨》没有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矛盾,但是小宝钗一些不经意的眼神使人觉得小姑凉肚子内留着计策。

原著粉看了gif都肯定这位就是宝姐姐。网友认为她与87版宝钗气质神似,还在张莉微博下调侃是不是她的女儿。

12岁的小宝钗钟熠璠,展示给大家什么叫大家闺秀,识大体,顾大局,人情练达。

她比其他演员大2,3岁,所以在其他演员面前有姐姐范。

也使人理解为什么宝姐姐在黛玉、宝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里面显得有“心机”。因为她是集体里的大姐姐。她是高一的中学生,其他人还只是小学生、初中生。

偏心地说,我认为宝钗的颜值、演技、气质...综合素质是小戏骨里是最佳,有明日影星的潜力。

87版宝玉、平儿光临参观指导

故事结尾,以《好了歌注》回忆杀结束。

拍摄也宣告杀青,小戏骨恋恋不舍告别,她们的红楼梦也结束了。

一部《小戏骨红楼梦》是对87版《红楼梦》30周年最美好的纪念礼物。

87版宝钗张莉为小戏骨点赞。

大宝钗在微博上关注了好几位小戏骨,人到中年的她,远远望去10岁的小宝钗、小黛玉会不会回想20岁的自己也拥有过的青春岁月?

 2 ) 小孩子能不能接触爱情

个人挺喜欢这部剧,看一下影评,发现喜欢的人说演技,而不喜欢的人,普遍在讲“道德”。
首先,这部剧是抱着“致敬”、“学习”的心态来演绎,用导演潘礼平的话说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样的学习模式我觉得是很好的。至于小孩子“涉世未深”无法体会主角所在的处境等等问题,表示赞同,但对于小孩子,大可不必在意“世故”二意,年幼时把演技练好,长大后再探讨人情世故,总比长大了再谈“演技”要好得多。
接下来我想说的,真不能让我内心平静。我想问的是,咱们的小孩子为什么年纪小小就得和爱情隔离?似乎小孩子只要和爱情相关并出现在公众视线,就会被人骂。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部剧对爱情作了大幅度删减,以至于一些没了解过故事的人对这部剧的情节发展有些摸不着头脑,而这部剧又因为“红楼梦”是爱情故事,便被各种“戴帽子”。
那些反对的人,灰姑娘 睡美人 白雪公主的爱情更“马丽苏”,竟然作为童话故事被全世界的儿童拿来阅读,你们怎么不去反对?这些童话甚至是那个“罗密欧朱丽叶”都能走进中小学文艺表演的舞台,中国的红楼梦为什么就不能让小孩子来演绎??国外的可以看,我们华文圈里的就不行,难道国红楼梦肮脏、中国封建社会下的爱情肮脏?中国的小孩不能感受爱情艺术的美吗?
说对小孩子各种不良影响的,我就问,小时候坐在电视剧前感受着紫薇尔康、小燕子五阿哥之间甜腻腻的爱情的那批小屁孩,长大了是不是就辍学、早孕、强奸嫖娼卖淫无恶不作,所以造就了这些人如此深的怨念?我总觉得,那些叫嚣“小孩子就应该有小孩子的样”的,和封建社会中说的“女人就应该有女人的样子”在心态上是一样的。爱情这东西和亲情一样,正常人都会遇到,是客观、合理和普遍存在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它,让他们知道过早的爱情对身心发展的危害,而不是像避瘟疫那样规避它,又或者扭曲地在孩子的世界里否定它。

 3 ) 那些空镜头是留白....

前段时间买了一本三民书局出版的繁体字《红楼梦》,刚开始读,所以也顺着这道红楼热风。吸引我看这部剧的原因当然有小演员的一部分,结果观看过程中更让我入迷的是贯穿全剧的那些空镜头,天空、蓝天、黄昏、太阳、高山、花草树木;从这些镜头里多少也能感受到贾府由胜转衰的绝美与凄哀。

(图片全部来自截图)

〈完〉。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九日

 4 ) 反对某些一星

先给分→8.5分 与整部剧的演技状态相比, 一些配角呈现的不够好。

然后。

个人强烈反对某些一星的观点。

例如→“这是模仿,不是表演”。 表演就完全和模仿脱离吗? 哪一类表演是完完全全凭空想象呢?

以及→“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样子”、“别在这儿装大人”、“小孩子拍什么情情爱爱”……等观点。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童年。

那么我们应该在不触及法律的条件下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或许你认为孩子拍红楼是对童年的扼杀,是大人逼迫诱导等等。

所以你认为这是我们对他们童年的不尊重。

但是不是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必须自在玩耍才是对的。

会有孩子喜欢演戏、喜欢音乐、喜欢舞蹈、喜欢写作……

他们会在很小的时候为之付出可能你都做不到的努力。

然后你觉得这是被逼的,是在扼杀他们的天真美好。

但这其实是他们的选择,他们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不能要求你心中童年的样子,就是他们要有的,就是他们必须且只能有的。

他们的童年很珍贵,没有错。

 5 ) 让一群孩子演一出悲剧,是否太残忍?

  文/夕四少

  期待了很久的小戏骨版《红楼梦》,终于在10月1日国庆节当晚首播,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半,前后一共9集,平均一集30分钟,一共四个半小时左右。

  第一次看小戏骨的作品,源于《白蛇传》,初看就被小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所叹服,后来小戏骨团队又陆陆续续拍了不少作品,我一直都有关注,所有的主角、配角全部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单就演技而言,这群孩子完全可以与娱乐圈的任何一位成人演员飙戏。

  这不是溢美之辞,看看小演员们演过的戏就知道,每一个角色他们无不用心去演,唱跳俱佳者有之,伶牙俐齿者有之,表演精湛者有之,外形姣好者有之。他们天真无邪,单纯善良,情感真挚,三秒之内能悲伤流泪,令人跟着心痛;三秒只能能破涕为笑,令人心生怜爱。

  因此,在微博上看到他们要拍红楼梦时,我心里一开始是雀跃的,也许小戏骨版的红楼梦,将又一次掀起读红楼看红楼的热潮,这是我所期待出现的。

  我们都知道87版《红楼梦》早已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所以这一次小戏骨《红楼梦》比较讨巧的一个地方,就是向87版致敬,从演员到音乐,从服装到表演,可以说,都完全是按照87版拍摄,尤其黛玉和宝钗,简直跟87版一模一样,所以网友们看后大呼“神还原”。

  但也有不少网友有不同的声音,有网友觉得,拍的好是好,但《红楼梦》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的血泪之书,是人生所有生活经验的沉重总结,是一出厚重的悲剧,比不得其他的文学作品,这么一部厚重的作品,让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来演绎,显得太残忍了些。

  对此,我深有同感。

  虽说红楼梦里的宝黛钗等人初见时,也都是十岁左右的年龄,与小戏骨们的年龄相似,从年龄上说,小戏骨版红楼梦可以说是最接近原著的一版,这群孩子里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但看到这群孩子不停地因为生离死别而痛哭流涕时,我还是于心不忍。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正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但这群孩子却过早地体会了红楼梦的大悲大恸,体会到了事情冷暖,人情凉薄,人心算计,虽然节目组的初衷是为向更多青少年推广红楼梦,但用一群孩子演绎这么一出悲剧,我还是觉得太过残忍悲切了,这不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承受的了分量,也不是小戏骨拍过的其他任何剧集所能比拟的。

  因为挚爱红楼,看任何有关的影视作品,难免带着挑剔的眼光,小戏骨版《红楼梦》只有短短9集,自然砍掉了太多精彩内容,比如宝钗扑蝶,湘云醉卧等原著里最美的情节,这里都是一个镜头带过,转的有些突兀生硬。另外,可能因为是拍给青少年看的,自然过滤到了有关男女之情的情节,比如宝玉宝钗成婚,红楼大结局中就没有出现。

  因为对原著太熟悉,所以熬夜看小戏骨版红楼梦时,我有些跳戏,无法沉浸其中,时时会觉得这个地方错了,情节完全是乱搭。有的本末倒置,比如湘云醉卧在宝玉挨打之前发生;有的台词不够讲究,比如平儿不说“大太太来了”而是直呼“邢夫人来了”……

  诚然,我知道这是编剧所为,因为集数限制,因为不得不砍掉太多“少儿不宜”的内容,所以,9集红楼梦是看不出多少真正的红楼真意的,要看的不过是小戏骨们用心的表演,用心的笑或尽情的哭。

  对于选角,我给小戏骨剧组打98分,几乎所有的小演员,经过训练,都非常精准恰如其分地扮演了他们各自的角色,这是值得肯定的,比如黛玉,比如宝钗,比如贾母,比如王熙凤,比如刘姥姥,都跟87版如出一辙,就连87版没有出现的人物,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也演的非常棒,但有2分我给扣了,这是有原因的。

  2分是因为宝玉的选角,我先声明:我不针对小演员们,他们都还小,不解人事,所有的角色都是剧组定的,我针对的是选角这件事,不是小演员个人。宝玉这个角色是原著里的核心人物,当年87版红楼剧组就曾为宝玉一角犯愁,还曾发文全国寻找宝玉,可见选角之难之严格。

  小戏骨版的宝玉,形象非常好,但整体上与87版及原著仍旧差了不少,表演上显得太呆板,太严肃,不够灵动,不够活泼,少了些气质,且跟其他小演员搭戏,明显有些生疏,不够自然。当然,这不是小演员的错,是剧组没有更好地引导,没有让小演员找到宝玉的那种感觉。

  当年87版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不够灵动,有些生涩和拘谨,后来导演王扶林就给了他一个特权,可以捉弄剧组的任何一个人,让他到处恶作剧,为的就是培养他这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混世魔王的性格。

  此外,单就表演而论,这群小演员似乎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那就是“背台词”,小演员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总是不够流畅自然,我有一种小时候被老师提问背书的感觉,他们更多的不是在演绎,而是在念台词,在背剧本,且各背各的,表演偶尔显得有些吃力,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跟不上节奏。还有不少地方抢戏,毕竟是孩子,沉不住气,总想着要赶紧完成自己的“作业”,小戏骨之间的搭戏有些“自说自话”的感觉。

  这部剧的核心人物其实不是宝黛钗,而是刘姥姥,所以说是《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说的是刘姥姥先后三进进荣国府,见证贾府由盛转衰的故事。扮演刘姥姥的小演员,明显是全部模仿了87版沙玉华奶奶扮演的刘姥姥,虽然是模仿,但从其表演来看,是小演员中演技最好的一个,应该是体会和摸索到了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性格精髓。

  9集的红楼梦,剧情略显单薄,除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有些铺陈,其余基本都是一个镜头带过,尤其王熙凤病倒,转的太突兀,且最令我无法接受的是,剧组把所有的人物结局全部安排到了最后一集上,黛玉死亡,迎春探春出嫁,惜春出家,贾府被抄,王熙凤死亡,巧姐被卖,妙玉被掳……这一集太重了,三十分钟的时长,这些原著里最重要的情节,只能是一个镜头交代了。

  我想,如果不是熟读红楼,让青少年们看到这样的结局,应该都是一脸懵懂不解的表情,除非是大人孩子一起看,孩子有不解的地方,需要大人事后“补课”,这还得大人正好是红迷,这就与剧组的初衷产生了矛盾,本是为推广红楼梦,但最后可能会有很多小朋友因为看不懂结局而茫然。

  当年,王扶林要拍《红楼梦》其实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甚至有专家扬言“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动”。因为红楼梦不是别的名著,编剧怎么改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为了剧情需要,观众都能理解,但红楼梦有红学一派,是许多红学家研究一生仍旧魂牵梦萦的心头之好,是许多红迷一生最钟爱的文学作品,它太经典,经典到每个角色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不能擅自改动,处理不好,就会被骂的万劫不复,后来的10版《红楼梦》成为众矢之的就是很好的例证。

  由此可知,要拍《红楼梦》有多难,所以如果不是向87版红楼梦致敬,如果不是有87版这座高山在那里镇着,我想小戏骨剧组是没有如此大的勇气和把握来拍《红楼梦》的。

  让一群十来岁的孩子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红楼梦》,显然是很大的挑战,这是只有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彻大悟才能真正读懂的文学作品,要把它的厚重感,悲剧性拍出来,而且让一群十来岁的孩子演绎出来,显然是对小演员提了一个比登天还难的要求。

  所以,它定位于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主题,正是避重就轻,删繁就简,只选取了红楼梦里最为欢快的一个场面作为切入点,选取最好表现的情节画面进行展现,把这些天真烂漫的小演员放到设计好的框架里,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真要按照原著去拍,我想没有一个小演员能够胜任这么庞大这么复杂的戏份吧?毕竟大人的世界,小孩子是无法真正窥破的。

  他们只能按照剧组的要求,按照剧本写好的台词,在该笑的地方笑,该哭的地方使劲想难过的事哭,这就非常不容易了,他们究竟对红楼真意了解多少?也许这就不是小戏骨该考虑的事情了。

  注:以上是我一口气看完小戏骨版《红楼梦》的真实感受,我并没有要苛责某个小演员,更没有要怼小戏骨剧组的意思,我只是说出了我最真实的想法,就像网友说的,小戏骨拍的其他剧都好看,但是红楼梦太复杂了,不适合小戏骨。我也这么觉得。

 6 ) 小红楼,我给满分

这几天追了小戏骨红楼梦,真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好啊!黛玉完全就是个原版啊,话说曹雪芹的原著中,黛玉进府时,年龄应该就是这么大啊!宝钗也是演的很大气的样子;宝玉出来时,稍许有点小失望,因为个人感觉不够好看,但是演技弥补了一些;王熙凤和刘姥姥最让我惊喜,王熙凤的眼神真是很让人入戏了;刘姥姥的小人物样子,也是惟妙惟肖。总之这部小红楼中小演员的演技,比之前那部红楼梦真是更让人信服。为小演员们打call。

 短评

其实这才是最符合原著人物的年纪啊,导演到底哪里找到这么多这么灵动的小孩子啊,一颦一动都很有87版的神韵啊

4分钟前
  • 蓝色的椰子
  • 力荐

天辣,牙都没长齐,演的还真不错,有神韵

5分钟前
  • 百年树袋熊
  • 力荐

我的天啊,神选角!黛玉那个我见犹怜的气质!宝钗是自己的原声吗?跟87的配音太像了。宝钗、元春、李纨、凤姐的小演员也太好看了吧!!为凤姐打call,眼神太灵了,台词666!宝玉的小演员演得不要太好,有人说长得丑,可人家整容型演技啊!其他王夫人贾母探春也都是戏精啊!表白全剧组,真的太喜欢了!

10分钟前
  • Delia
  • 力荐

小鲜肉把小鲜肉已经拍死在了沙滩上。

14分钟前
  • 加油加油努努力
  • 力荐

就怕娃娃飙演技,呜呜

17分钟前
  • 猫阿水
  • 力荐

若是现在的流量小花小草们有这样的敬业态度去演戏我就谢天谢地了 很87

19分钟前
  • cœur
  • 推荐

我的天!服化道都超级美!更别说小演员们了!感觉未来的影视剧有救了!!!

21分钟前
  • 杀虫剂
  • 力荐

满脑袋贴黄瓜片子的雷教母版可以被这群孩子吊打一百回!

24分钟前
  • 雪·法妮奥
  • 力荐

没看过这系列,完全被惊艳,有几个小演员真喜欢死了。并没有热评说的“没孩子样”“演给恋童癖”这类感觉,原创改编刻意削减改编了成人和阴暗的部分(黛玉葬花毫无悲切,葬花词移到剧终),挺适合低龄未成年观众。莎翁有兰姆低龄版话剧,红楼有小朋友版又有何不可?小演员表演中有自己的理解,挺好的。

28分钟前
  • 小波福娃
  • 力荐

为了这部戏,有些从来不看书的同事居然去买了红楼梦原著,一章章参照对比,这就是节目效果,啥也别说了……

30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神还原!有些小朋友好早熟啊,元春、贾政看久了就越觉得不像小朋友。演林黛玉的小妹妹好漂亮,刘姥姥和老夫人演技高超!!!老版红楼梦我看不下去,新版不屑一顾,搞不清楚人物关系,让他们一演,我还真看懂复杂关系了!!!只要你们长大了不长残,不作,未来演技靠你们了!!!!

35分钟前
  • 喵星人不吃鱼
  • 力荐

对那些说不适合小孩子的人表示,你们是有多蠢?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出生开始就历经人情世故,长到十一二岁还有啥不懂的。愚民这种事情,愚愚自己就罢了,别再试图挡着后代的眼了。

36分钟前
  • 晓楼
  • 推荐

胡玫导演要不您再等等然后至少把宝钗和凤姐的小演员纳入您的麾下吧。

40分钟前
  • 陆中怀
  • 推荐

其实我觉得这类节目不应该在做下去了。小演员其实大多在模仿,他们并没有成长到他们所演绎的角色的心理年龄。这并不是表演。

44分钟前
  • 纤手破新橙
  • 还行

小戏骨系列都不错 期待拍红楼梦全集哈哈哈哈哈

45分钟前
  • Dear Joey
  • 力荐

我的妈,这些小朋友长得好古典

47分钟前
  • 不思议
  • 力荐

刚上高中那年,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去世,在电视前面哭出了声。因为太迷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看了N遍,一个暑假啃完了全书,读了一大堆名家解读。本以为年长十岁,不会再动心了,看了小戏骨,感觉居然又回来了。孩子们特棒,毫无违和感,由此可见演技是可以用心学的,可惜好些大人不懂。

49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李少红你不觉得惭愧吗

54分钟前
  • 力荐

我的天哦!!!!!哪里找来这么多会演戏的孩子,吊打各种流量小生小花啊!!!!

59分钟前
  • 猪身人面像
  • 力荐

根据原著,宝黛初会时各自年龄大概不会超过十岁,本剧算是第一次还原了

1小时前
  • 情天情海幻情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