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的夏天

剧情片台湾2014

主演:徐若瑄 Vivian Hsu,郭采洁,贾静雯,戴立忍,周幼婷,黄远,柯素云,夏宇童,赖琳恩,傅小芸

导演:王维明

 剧照

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2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3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4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5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6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3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4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5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6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7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8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19不能说的夏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6

详细剧情

  23岁的白白(郭采洁 饰)怀揣着纯洁而又热切的音乐梦想,只身一人远赴音乐学院深造,充满了自由和新鲜空气的大学校园让长久以来生活在压抑之中的白白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快乐。在学校里,白白遇见了英俊的学弟木宏(黄远 饰),两人意气相投,彼此之间距离越来越近。  白白的单纯和可爱勾起了李教授(戴立忍 饰)对于自己岁月往事的回忆,受到欲望和占有欲的控制,李教授利用职务之便和年龄上的优势,将白白诱惑进了一段背德的师生恋情之中。恋情曝光后,社会、网络舆论如同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涉世未深的白白该怎样负担这沉重的一切?

 长篇影评

 1 ) 此蝉声甚悦

昨天是这个电影的首映,加上有演员见面会,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么多人了。郭采洁的湾湾口音听起来特别软,贾静雯比我想象起来更年轻。看完之后感觉片子里最美的还是徐若瑄,不过她没来首映式。至于戴立忍,不好意思,你知道直男是从来不注意男演员的。

最开始知道这部影片是在影院里播预告片的时候,片中的郭采洁双手抱膝在角落抽泣,一路疯狂的跑过走廊。银幕上打出两个英文字符——Sex Appeal,看完之后诱发了人无限的观影欲望;然后又打出了中文名——不能说的夏天,让人兴趣大减。不过看完之后必须得庆幸,幸好导演没有用英文名的直译来做中文名,不然一定会收到清一水的评论:我裤子都脱了,你TM就给我看这个?!

据说这部电影导演花费了3年的时候时间,里面糅合了很多当下流行的元素,故事的主体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但是不能发现,这一点也不像一部改编自事实的电影,里面的戏剧冲突太多太杂,人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在是没有现实代入感。如果说女主角的矛盾心理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让人倾向于相信这个故事原型的复杂性的话,最后的结局也毁掉了一切。导师心脏病发,女主二次割腕,纯情少男在充满憧憬的路上遭遇车祸,这些巧合的炮火来的未免太猛烈了一些。当音响里传来公路上的急刹车的时候,我身边的两个女生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毕竟,这样的构造有一种导演编不下去了准备鸣金收场的感觉。

不能说的夏天,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呢?要我说这是一个隐藏的秘密:家庭不幸福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女主角家庭不幸,然后被强暴了还自残了好几回,在主角光环的支撑下才没有死翘翘;贾静雯饰演的律师家庭不幸,最后不仅输了官司老公也去了;难得有一个纯情的少男,肩负着对母亲和妹妹的责任,最后也成了公路游魂。所以啊,导演的意思是珍爱生命,远离家庭不幸的人吗?

不过不得不说,郭采洁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还是很赞的,无论是倔强还是崩溃都表演的很传神。尤其是最后给男主打电话的时候,纠结的姿态,诡异的语调,将一个准备告别世界有有一丝不舍的无助少女刻画的活灵活现。同样的题材,虽然没有《暴劫梨花》中朱迪福斯特的强硬粗犷,但是不夸张的说,这个表演是可以和朱迪媲美的。

影片的噱头有不少,但是亮点并不算多。开头和结尾的蝉声算是一个亮点。女主在一开始交代了台东的蝉声比台北大,最后的镜头里母女俩在巨大的蝉声中相拥而眠,巧妙的交代了母亲回到了女儿的身边,暗示了俩人关系的缓和。影片的另一个名字叫“寒蝉效应”,个人认为这个片名是更棒的,一方面跟片中的蝉声完美的串成了一条线;另一方面,寒蝉效应也契合了女主周围女生的态度:因为畏惧导师的权势,收到了侵害也不敢吱声,在女主抗争之后又纷纷站出来,这也就是传播学中所说的“沉默的螺旋”。即使观众没有get到这个点,在片尾不放陶吉吉的大作,先来这么一长段蝉声也是蛮炫酷的。

古时候在评判舞蹈时,有一个评价叫“此曲甚悦”,意思是舞蹈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评判下这个背景音乐还是不错的。对于这部影片,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此蝉声甚悦。别笑,我是认真的!

 2 ) 差之千里

≪不能说的夏天≫,怎么说呢,因为这片的题材,原本我是非常期待,但看完才发现,与想像的差之千里,而且又臭又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太拖沓,甚至是拖泥带水的地步,还没等到正题就睡着了,等到后面发现根本不对味,与其它的犯罪题材根本比不上。看得我很累,本片让我非常的失望。总之,爱看不看。

 3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大多数人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待这部影片的吧,尽管它确实也是这样呈现的:从作为背景存在的都更事件、台北学运、美丽湾事件,到作为电影主体的校园性侵事件,都旨在表现的弱势群体的“寒蝉”声微,却不能止的涵义。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来看这部电影,心情更为复杂。

电影塑造的女性群像都各自承受着伤痛:律师方安昱在职场上能干潇洒,在婚姻危机的面前却是无力而脆弱的模样;她的学姐林律师,面临丈夫的背叛却要勉力挽回名誉及家庭的完整;白白的母亲,则是作为“外室”的无爱进而冰冷的形象。

但是,最痛苦的莫过于作为核心人物的白白——追求独立就意味着与母亲关系的僵化,涉世未深就遭遇教授李仁昉的性侵,进而演化成复杂的暗黑“畸恋”。从必须保守“不能说的秘密”到被误会而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对一个封闭内心不自信的少女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精神创伤。

这种创伤,是“PTSD症候群”、“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样的术语难以形容的,所以导演才会不吝用血色来表现伤害的残酷性。郭采洁的柔弱形象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巨大的说服力。当你看到一个瘦小的女生躬起身体,惊惶地看着流满了血的手腕,喃喃地说“这是怎么了”,眼角淌下泪滴的时候,谁都有一种我见犹怜的心痛。

电影用了相当的笔墨来描述白白的内向与天真。她不知道该怎么跟陌生人说话,但是木宏帮她拎箱子进房间,她居然傻乎乎地就关上门请他吹冷气。她对教授,也因为他谈吐的潇洒而有意乱情迷的瞬间。在被凌辱后,她不知求助,反而被教授的言语所迷惑,发展成畸形的情人关系。

正是因为白白的内向,情节才得以推动,因为遭遇性侵者众,但唯独因为白白的痛苦分外强烈,事件才演化得一发不可收拾。也正是因为女孩的天真,施暴与迷惑者才更加不可原谅。

其实,不同于大陆校园性侵案件里的猥琐男主角,台湾的导演王维明有意识地令”禽兽“教授显得风采洒然,戴立忍尤其擅长呈现这种魅力:博学、幽默、优雅。

不能否认白白对他有仰慕之情,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性侵这种行径的恶劣性质。痞子蔡曾经有一部小说,写一个胖胖的、不是很有魅力的女生暗恋新竹某高科技园的高富帅,后被强暴。女生并没有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人而感到幸福,而是强烈的被凌辱感。强制性行为,对女性来说,带来的只能是身心的创伤。即便白白与教授发展成情人关系,每提到他的名字,她还是感到恐惧(医生语),并陷入无意识的自残。在法庭上,她一再强调,”第一次不是自愿的!“。

至于她幻想教授对她的喜爱,并误以为两人陷入爱情,作为成熟女人的方律师一眼看破,”这是一种幻觉“。敢在第一次与女学生私下相处时便借机强暴的教授,绝非偶然地、纯洁地爱慕少女,而是一个老于此道的”惯犯“。而借势权力的性,哪里有什么两情相悦!

其实,在此之前,影片便多有暗示。初入乐团,小玲告诉白白,”教授喜欢吹得烂的学生,吹得越烂他越喜欢“;教授约午饭,利亚表现得满不情愿。最后,果然也证明,她们也是遭遇性侵的对象。

所以,作为教授妻子的林律师才显得可悲。因为她执意要维护家庭的完整和丈夫的声誉,而不顾他背叛婚姻与伤害学生的事实。在法庭上,她咬定是白白”追求教授而不可得“。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在家庭面前失去自我,甚至失去理智,这与传统里盲从丈夫恨”小三“的家庭妇女,没有什么不同,这才是可悲之处。

不仅是教授的妻子,几乎所有人都在辱骂白白不知廉耻地破坏别人的家庭,甚至包括她自己的母亲,也要怀疑她”是不是你勾引教授“。性侵之恶,却要女性来承担骂名;被侮辱被损害,除非缄默不语,否则就要被怀疑被舆论加倍侮辱,似乎向来如此。这是这部电影,也是这个社会症结最暗黑无解之处。

在电影的最后,还可以有教授败诉身亡,妻子赴台北开始新生活,遭性侵的女学生们纷纷发声。但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呢?有多少”寒蝉“未敢言语,有多少伤害含糊过去?

在这部电影里,女性是正向的,所以电影才会有温柔的和解,让方安昱重获幸福的家庭生活,让她与王老师之间的友情复苏,让林律师挣脱家庭的噩梦去台北重新开始,让白白和妈妈达成谅解。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身处弱势的女性如何为自己争取,争取公义,争取独立,在争取事业的同时争取幸福。这种争取是倔强的,好像白白说”谢谢你没有跟他们和解“,又好像方安昱在法庭上愤怒的姿态;但是,它的内里又是柔软而温暖的,因为女性之间彼此的关爱,就好像这部主题阴郁的片子,用的却满是暖色调。但是,正如现实中,李仁昉的原型未曾获罪一样,有的时候我们离公义,离完美的生活都还那么遥远。还有多少未达成在等待我们去争取,在争取的路上又要历经多少孤独与不理解,多少破碎与眼泪。


 4 ) 心锁了就打不开 静默的谁都不明白

又一个人跑去看电影 首映日切切等着下课 学校票真是有够贵的 不过千金难买爷乐意不是。匆匆赶在开场前五分钟到 影厅意料外没有坐满 旁边坐着个两小时几乎没有停下说话的女生和一个同样一个人来沉默了一整场的女生 左右邻座真是高下立现...


其实挺久以前就关注这部片子了 因为卡司实在让人有好感 预告剪辑也很精彩 开篇郭采洁真的好美 车窗 音乐 海岸线 沿海公路 环岛火车 大学 公寓 蝉鸣 标准的台湾电影景色 让沉重的主题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让人感觉那么压抑


片子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刚好合了厦大的案子 以性侵为主线糅合了美丽湾拆迁和学运甚至影射到了陈水扁 理想的破败 家庭 不忠 亲情 友情 表面维系 每一个节点和细节都可以发现导演想说的东西很多 但是时长太短可能剪掉太多不够连贯不免看起来支离 需要分分钟跟上导演要表达的东西 幸亏我脑补能力还不错...


不得不说戴立忍的衣冠禽兽演的到位 在办公室那场侵犯戏让好多女生倒吸一口凉气 以至李教授后来一出场就有私语 但说实话我没多大感觉 ...说说李教授 中年危机 理想受挫 生活如一潭死水 诸多不顺纷至沓来 于是他利用职权开始对女学生下手 发泄自己压抑的内心而越走越远 相对应郭采洁演的白白 从一开始被侵害而无助无望无比害怕 无意识自残 到后来得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爱恋李教授而选择沉默

蔡邕《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 鸣则天凉 故谓之寒蝉也。
寒蝉效应的意思是 每一个人面对恐惧或者挫折 不敢面对或逃避 而去掩盖后造成的效应

对于一整个事件来说 她就是那只寒蝉 代表了那些被侵犯而弱小的女性 幸而最后她勇敢站了出来 面对法庭的质问 面对自己的困顿 说出了心声 人要诚实地面对自己 存在才有意义。

嗯 法庭的辩论戏还是有看点的 贾静雯很出色 普通话在别的演员的台湾国语中显得非常标准 作为被告的妻子 在庭上维护李教授又质问李教授那种复杂的心情表达的很好 徐若瑄虽然有些地方表演的有点过激但台词很大胆 大陆应该没有导演有台湾这么敢拍。庭上作证的女生口径一致 面对既定的事实选择了逃避作伪证 不过放在现实中很多人也都会这样选择吧 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却没有还击能力的人来说 接受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逃 差别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
 
对于个人而言 其实片子要告诉我们的是 我们都曾是寒蝉 我们终究要面对那些我们逃避的人或事 但是无助的时候要相信 在你的背后始终有爱你的人 帮你的人 想要你好好走下去的人 所以不管现在有多黑暗多不堪 都是会过去的。


影片点太多 给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徐若瑄的戏份吧

她赶到球场看到儿子一个人蹲在墙边 对她说
“你出门的时候比赛已经结束了。”


“妈妈对不起你...”


他用小手拨开了她的乱发
“但至少你来了。”

我承认自己泪点很低 看到这里哗啦啦哭了出来 王老师对徐若瑄饰演的方律师说你知道自己做不好妻子做不好妈妈你就离开他们。可她何尝不想陪着自己的孩子 只是她觉得实现自己内心的理想 或者说作为律师的正义感 比家庭更为重要 丈夫责备她多么不关心自己的孩子 挂完电话让她积郁已久的内心急需一个发泄口 所以才有了那场让人看着有点心塞的性爱场面 也许作为一个女人 一个妈妈 她是不合格的 但是作为一个朋友 一名有良知的律师 她深深地打动了我。




照旧留下看到影片结尾黄远抱着吉他唱完了歌 蓝天海洋 一切终会恢复平静。完场的时候我听见几个人说根本没看懂 嘻嘻闹闹出门去了 而我却挂着眼泪心情沉重地回食堂给室友买了宵夜...




 5 ) 有时我们噤若寒蝉却内心汹涌,有时我们呼吁发声却并不真诚。

这是一部诚意十足、前无古人的影片。
作为王维明的处女作,这部影片因承载许多而饱满,却又恰到好处拿捏得当而不至于用力过度过显沉重。

主线围绕白白展开。郭采洁自从饰演顾里之后,无形脱离了之前的稚气。虽然这次角色是脆弱的女学生,但已可见更多的是张弛有度。嗲声是她硬伤,但已比之前好太多。不可小觑。

忍哥这个角色简直是一百个到位,看到一个神评论是“这么帅的大叔来强X我我也不会呼救”……
此中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就连自诉辩护律师徐若瑄也并没有携带圣母光环,明明心存良知却抛家弃子;被告辩护律师贾静雯内心虽然无奈,明知丈夫的背叛却在法庭上步步紧逼。

贾静雯在法庭上毫不留情,刀刀直逼要害。你为什么不呼救。你是不是拆散家庭未果寻机报复。你是不是自愿多次与我丈夫发生性关系。但在教室教书和杉原湾和群众争论中看出贾静雯并非良知泯灭,她只是在做她的工作,带着她的愤怒。
而郭采洁小声争辩着:第一次不是。第一次不是。

王老师和徐若瑄找到郭采洁而她什么都不愿意吐露时,电影院观众一阵唏嘘。她不敢说。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说——她自己是一个矛盾体,是三观还未完全定型的大一学生,她比谁都困惑。与家庭的不和,和妈妈永远在争论去台东回台北。
她脆弱地噤若寒蝉,却也勇敢地站出来说我在台东很好,我为我自己做的事负责。
许多家庭关系不和是无法与外人道的,却塑造了一个人的内心。
She’s broken inside.
She cannot just let the happiness in.

看似无关的杉原湾事件,直到影片快结束其意图才略微彰显。新闻里所播报的美丽湾终将拆除,40多名员工被遣散;海滩上为环保抗议的群众留下的遍地狼藉——多少人内心压抑,于是借助公共事务呐喊着他们自以为关心的事情。正如贾静雯在海滩对抗议群众的批评:我们要的不是口号式的呼喊。然后一个男生站起来用铿锵的口号使她噤声。

除了师生恋这一社会题材外,我愿意把这部电影看成对人的一种剖析。有时候我们噤若寒蝉却内心汹涌;有时候我们呼吁发声却并不真诚。

最后吐槽一句,不懂为何要安排阳光大男孩的车祸。
也许每部电影都需要一个狗血的泪点吧。
——你们大陆人都这么讲话吗——嗤~~~~

 6 ) 台湾人不说台湾腔难道说北京片子么?

也许制作方认为这群演员文艺气息重,所以改了个莫名其妙的《不能说的夏天》,其实直接用《寒蝉效应》会更好。电影拍得比较混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但重要的两条核心剧情都跟“寒蝉效应”有关:1.被性侵的女学生们为了学业和前途不敢反抗甚至承认被性侵的事实,女主角的PTSD就是这一效应的最直接展示,压抑自己最终成为心理疾病;2.教授当年因为家庭原因被迫离开学运,也许是害怕破坏现有的家庭和学术成就,李教授在家人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暗里却将自己志向得不到舒展的压抑全都发泄到了性侵女学生身上,从他对白白说的不少台词可以看出他是另外一种“寒蝉效应”的受害者(害怕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后需要承担的家庭破裂后果而压抑自己)。这样厘清后,电影的故事就非常顺当清晰了,不仅切题,而且两条线都够饱满。但在观感上仍然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女律师的家庭矛盾过于生硬,对剧情也没有帮助,不如直接去掉,会让电影更加简洁干脆。还有后段的法庭戏,用力过猛而显得小儿科。至于备受诟病的台湾国语,我只能说,台湾人不说台湾腔难道说北京片子么?

这是近几年少有的在观看过程中就能伴随剧情开启思考的一部。也许有人会觉得电影节奏太慢,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导演故意放松了对很多情节的用力描述,而将留白的空间都扔给观众去联想去思考。比如林律师(贾静雯)第一次去医院看望白白,看到白白看着自己丈夫送的花后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个位置如果是不习惯思考的观众也许就会觉得牵强突兀,但仔细一想,站在一个了解丈夫的妻子和熟悉官司纠纷的律师角度,这样简单的拍法含蓄却又聪明。这样需要一路跟着思考的电影,对看惯无脑商业片的观众来说确实不够讨好,但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处理尽管还不太成熟,但确实比看不起观众理解能力的直白片要好。

 短评

郭采洁不能和戴立忍在一起是因为贾静雯也很漂亮~

7分钟前
  • 吃瓜公主
  • 力荐

三星半。“寒蝉效应”是一个新兴名词,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它隐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入秋之后,夏天不能说的事情可以说了。也许是偶然,该片确实应了近期发生的大学性侵事件的景。强烈建议女生们去看这个电影,当然,教授们也应该去看。

8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极其糟糕的观影体验

1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因为女神@贾静雯 参演才去看到,女神40啦,的确也显老啦。叫兽性侵女学生这事儿现在已是见怪不怪了,但当真让人糟心。全片让我心里猛一爽的就是男生暴打叫兽那一段,解气!PS:郭采洁是飞机场呀!

14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还行

原本以为是小清新爱情片,结果是性侵+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无意识自残+法庭激辩+三个女人的救赎与被救赎,导演的处女作好有野心,只是人物太多格局太大背景太乱让片子看着重心总在换感觉散乱,但好在故事和画面都在期待之上。

17分钟前
  • 暖晴
  • 还行

和等一个人的咖啡相比,它简直太棒了

21分钟前
  • 虎嗅蔷薇微微笑
  • 推荐

7分。王维明处女作能量不小,在大量的性侵事件中,选择这样的案例来切入,具有辩证意味,避免了向某方过于倾斜。对牵扯的各方都有较均衡的交代,但手法风格可以更好。涉及的政治事件,也是它的目的之一,不单纯是背景。片子多少洗掉了点郭采洁身上那种顾里样。徐若瑄、贾静雯都见年月。

23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你们台北人都是这样讲话的吗?作为电影台词,“炮友”第一次出现在内地大银幕?大学性侵事件以外,穿插了学运失败者和美丽湾运动,试图辐射到整个台湾社会。不断跳跃的剪切,令电影显得波澜不惊。戴立忍演老流氓演得很老练,如果女演员的台词功底更强点就好了。联系厦大的青春大篷车,加一星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题材是很好的题材,让人想到熔炉想到素媛甚至想到亲爱的。不过有些杂,复线太多,最后圆不回来了。导演监制和主演的态度太诚恳,第一次经历这么详尽有深度的主创见面会。贾静雯一定是在说那个自己。她好美。郭采洁这次躲过烂片女王了。她好瘦好小,人好赞。

29分钟前
  • LL
  • 还行

真实案件肯定比影片更精彩和残酷,此等内容的影片能够上映果然就只有此等深度,浅尝而止,双方律师的交战太过温柔,实在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很是遗憾。郭采洁果然停留在了顾里的影子里。木宏结局怎样?倒是给个交代。事件如何能够跟美 丽 湾 事件更好的结合就更好了,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时代背景

3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值得肯定的题材,导演野心不小,性侵案件下多人物的描写,对学运的侧面刻画。拍法老派了些,剪辑也略随意,有些不合时宜的嗲气。贾静雯真是很久没见了。

3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野心大,能力有限

35分钟前
  • Thepasserby5
  • 还行

遇上这种内心是个无边黑洞,只能靠操控女性来填充自身挫败感的男人,是女性的劫难,但亦是女性真正蜕变与独立的契机。只看你,够不够智慧,够不够坚强。熬过去 ,他就只是桩往事。「每個人都在逃,差別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您的判決將喚醒那些裝睡的人」「只有誠實的面對自己,存在才有意義。」

37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第一次感受到徐若瑄的精湛演技。郭采洁没了女王气质,只是一个弱小的女生。戴立忍演技老辣,长得也像坏人。

41分钟前
  • 西柚
  • 还行

女主真的不是从小受母亲虐待得斯德哥尔摩了吗……

42分钟前
  • Mumu
  • 还行

这是一个好题材,尤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在内地同样有相应对应。可惜讲故事的方法太平庸了,让这个事件散乱在他的野心当中(包括学运与美丽湾事件的提及),怎一个乱字,让片子失去了应有的力量。文艺腔与滔滔不绝的庭审也太违和了。出于题材,勉强3星吧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献给斗士,不管是台北学运、美丽湾事件,还是不断上演的高校性侵案,敢在银幕上直面已是可贵。为人之难在于遭受戕害后如何直面并反击,那些在噤若寒蝉时打破沉默的人,乃真勇者。片中几个非典型人物心理可惜未能深挖。看到戴立忍 和《圣诞玫瑰》的桂纶镁隔空对戏,感觉有情人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48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如何快速搞上心理失爱且结构失范的女人,告诉她“诚实的面对自己,不存在则活着没有意义”——《不能说的夏天》tips。话说,这种类型呢,长大了也就是贾静雯了。。

52分钟前
  • 屋里厢
  • 力荐

寒蝉效应:从《牯岭街》《独立时代》走出来的王维明延续了此前台湾电影新浪潮的能量。学运台北、美丽湾事件间隙的高校性侵案,案件外围当代中产困惑的笔触也挺难得。鲜有的直面当代台湾社会问题的维权控诉电影。反观对岸厦大对吴春明性侵事件的处理,真的是太打脸了。

53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郭采洁可塑性很强,一次几乎没有爆发机会的演出,演的依然十分可信(母女关系的辅线对理解人物很有帮助)。徐若瑄身上有我认识的某个女性的影子,如果她不总是眼泪汪汪,会更好。台普相当做作、矫情,个别情节、台词也是,但这些都不妨碍你理解《不能说的夏天》要说的核心:敢面对自己,你才真的存在。

57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