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东坡 剧照 NO.1东坡 剧照 NO.2东坡 剧照 NO.3东坡 剧照 NO.4东坡 剧照 NO.5东坡 剧照 NO.6东坡 剧照 NO.13东坡 剧照 NO.14东坡 剧照 NO.15东坡 剧照 NO.16东坡 剧照 NO.17东坡 剧照 NO.18东坡 剧照 NO.19东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千古遗爱

第1集“雪泥鸿爪”: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1037 眉山——1056 京城——1061 凤翔 · 凌虚台—— 1067 反对变法冒进,《上神宗皇帝书》——1071 杭州——《湖州谢上表》——1079 乌台诗案“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080 左迁黄州

第2集“一蓑烟雨”:

1080 黄州定慧院,“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安国寺。——屋檐吊钱——马梦得,与东坡共患难(朋友能做到这份上真的是绝了),劝说徐君猷借东坡种地——1081 因仰慕白乐天而诞生的“东坡”和“东坡居士”。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翻墙到野外烤牛肉哈哈哈。

——黄冈,陈慥,字季常,河东狮吼气管炎。

——安国寺东坡饼。继连和尚被东坡讨吃的哈哈哈。

——沙湖买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爆哭啊啊啊,看纪录片竟然能哭成狗)

第3集“大江东去”:

1082 黄州“一词二赋”(原本熙宁元丰时期多写政论)——外放杭州,创作豪放派词(不为歌而写,写词以载道明志)——日本汤岛圣堂苏东坡讲堂——1082年七月十六,夜游赤壁,道士杨世昌——纳尔逊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文物,乔仲常《后赤壁赋图》,部分遗失——核雕陈素英——《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词牌和这词真的绝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又一次爆哭,临江仙简直绝了!!!感谢不开门的家童!!!老徐很无奈很害怕哈哈哈哈。)

第4集“成竹在胸”:

《黄州寒食帖》,台北故宫博物馆,曾在日本经历关东大地震——石压蛤蟆,蛇挂树梢(两个大佬的嘴炮哈哈哈,神仙吵架,来呀,互相伤害呀)——1082 米芾拜访在黄州的苏轼(当时米芾才30岁出头,算是非常年轻了。)《枯木怪石图》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1083年,又见王定国。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每日爆哭,东坡的词太好哭了!!!)

——1084 调离黄州,与王安石在金陵相会,相逢一笑泯恩仇。

——回汴京与老友重聚,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第5集“千古遗爱”:

1085 神宗驾崩,哲宗登基,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组阁,苏轼一年半内从犯官被提至三品大员,对王安石变法持继续中立态度“较量厉害,参用所长”。

——1087年,北宋对西夏吐蕃作战胜利,苏轼不赞成议和,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1089 杭州太守,18年前任杭州通判作《饮湖上初晴后雨》,杭州监狱2万5千人,苏轼痛心却没有私放犯人的胆量,非常惭愧。

——佛印“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我苏又被套路了哈哈哈哈。黄冈遗爱亭。

——黄州瘟疫,苏轼向朋友巢谷求药方。

——1089 杭州太守,疏浚西湖,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又爆哭啊,李山老师说,任何事物只要和苏东坡扯上关系就变成了文化遗产QAQ)

——2000法国《世界报》评选1001-2000年的12位“千年英雄”,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1091年,调离杭州,《八声甘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这次被贬到更远的海南儋州,和挚友永别了)

第6集“南渡北归”:

——1091,调回汴京,任礼部尚书,高台后去世,哲宗重用革新派,章惇为宰相,苏轼被贬惠州,火烤羊脊骨(会让啃骨头的狗不高兴哈哈哈,子瞻好可爱23333)

——流放惠州,朝云陪伴,《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两年后朝云因病去世。

惠州市朝云墓。“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谈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被贬儋州,在去海南的路上和子由最后一次相遇(子由被贬往雷州)。

——唐代古琴“九霄环佩”。

——“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我苏神简直太可爱了哈哈哈)

——徽宗大赦,苏子病逝常州。逝世前3个月,途径镇江金山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每集爆哭,三州,既是功,也是业QAQ)

——蔡京上位,《元祐党籍碑》。

 2 ) 画面观赏度高,内容撷取有选择

今天看完了六集纪录片《苏东坡》,从苏轼乌台诗案开始写,重点讲了黄州时期(3集),又讲了为政,最后人生归途做结。基本上总体架构是以乐观旷达面对人生为线索的。采访到诸如叶嘉莹,余光中国田晓菲这样大咖,还充分展现了苏东坡的国际影响力。画面观感极为舒适,盛夏季节有对眼睛降温的效果。 p1《雪泥鸿爪》 写乌台诗案,从人生转折处入手写苏子,着眼于他的前后期转变。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雪泥鸿爪,是年轻的苏轼对人生的喟叹,带着天才的直觉。 p2《一蓑烟雨》 写黄州时期的苏轼,从苏轼变成苏东坡的五年。从《卜算子》的愁郁开始,到《定风波》的洒脱结束。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时的苏轼深夜徘徊,想不明白的是为何沦落至此境遇,人生寒凉究竟何去何从。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时的苏东坡已经笑看人生起落,在劳作中进入人生新境界。 p3《大江东去》,写1082年黄州的苏东坡。 文人在逆境中的乐观,文学艺术创作黄金期,诗词,散文,书法皆可雄视千年,为宋朝代言,是命运的另一种馈赠。关键词:赤壁。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p4《成竹在胸》 这一集讲从黄州离开的苏东坡,讲他的寒食帖和书法,他画竹,他与黄庭坚等人的交游。还有他和王安石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康震的评论贴切,宋代文人的政治异见并不会影响私教,可能是因为他们除了在政见渠道上相交流,更有高一层级的交流渠道,即才华。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p5《千古遗爱》 这一集讲苏轼为政的作为,包括在黄州、杭州治瘟疫、修苏堤等事迹,总的来说,苏轼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在他一生贬谪作地方官的作为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这一集夹杂讲述了宋哲宗时重回最高庙堂的苏东坡再次远离政治中心的事件,以及朝云对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评价。但我想这一集的关键词应该是西湖。治理西湖是苏轼政治理想的完美实践,也是他与西湖的一段千古佳话。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p6《南渡北归》 这一集就是讲苏轼最后的人生了。一路贬到惠州、儋州,以及生命的结束。 点题之句是“苏东坡是一个容易感伤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发现快乐的人,当个人命运的悲剧一再降临,他就用这样细小而具体的快乐,将苦化于无形”。苏东坡因而不是陶渊明、不是李太白,他是生活着的、与烟火和地气连接着的,从来没有真的归隐或逃避,他把命运带来的一切都稳稳地接着、用生活消化掉,最终涅槃出人生的旷达境界。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3 ) 感受苏东坡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他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诗人。

少时读苏东坡的作品,无论是词里的豪迈壮阔,还是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总能深深地吸引我,感叹于他为何如此有才。长大后,才逐渐体会到,艺术的呈现源于喷涌情感的流露,而喷涌的情感源自他对生活极其的热爱,对万物的感知力,内心充满温暖,天真烂漫。

苏东坡善于感伤,也善于快乐。

苏东坡用心过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片段,他不因得势而娇纵,也不因失势而气馁。他的用心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处,他会认真记录如何种好农物,记录如何开发一道美食,到每个地方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认真地改造这个地方,让它们变得更好。苏东坡把猪肉变成东坡肉,把西湖变成西子湖,三个石标变成三潭印月,他这个文人实打实是个艺术家,城市规划师。

苏东坡视民如子,拥有朴实的人文情怀,苏东坡肯定内心极其敏感,他对人,对万物都有极强的感知力;但同时他经历过乌台的生死,逐渐变得超然豁达。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选择“出世”,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继续选择“入世”,尽其所能改造世间的不完美。这种矛盾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体现是极其不易的。

最后引用片中的结尾“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里重新感受人生,而苏东坡定然在后人的品读里一遍遍地重新活过”。

 4 ) 往日崎岖还记否——评纪录片《苏东坡》

宋朝四川眉州人士苏轼,恐怕想不到一千年后的人们提起他,最常想到的是月亮。苏轼知道此事恐怕会潇洒一笑,拍拍自己的肚皮,说句赏月岂能无酒的戏言。苏轼的人生故事一一写在他的文章里,他乘着小船凌虚于长江之中,天地间皆旷达超然。他在赤壁怀想周瑜的英雄气概,几百年前的周瑜和几百年后的苏轼,听着同样的惊涛拍岸之声,但彼时壮怀激烈的苏轼乌头也变成了华发,只有浪涛山石依旧。这部纪录片很好地把握了苏轼的人生文雅,以水墨风格晕染苏轼人生的人文色彩,他的高尚人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年遭遇乌台诗案,苏轼经历了生死考验,贬谪黄州,他依然能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诗句。在密州,他写下“云海天涯两渺茫”的惆怅,又写下“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的达观。苏轼说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的豁达与豪爽构成了他人格魅力的最重要一面。而他极高的文学艺术造诣更让人赞叹,即使遭遇贬谪,苏轼写就一首诗,皇帝也会顾不得吃饭,要赶快读一读。在那个时代,苏轼拥有众多拥趸,为万人所爱。

苏轼在黄州时期完成了他的成熟和转变,从躬耕东坡开始,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农民,在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后,他发明出“东坡饼”,又发现黄州猪肉价廉,于是自己动手研制出了“东坡肉”,每天早上起来要吃两大碗。苏轼乐观的性格让他能够在经历生死考验后依然开心地生活,他心中的痛苦慢慢化解,早前机敏讽刺的文风慢慢转变成了对生命的宽容和理解。于是,刚刚来到黄州时,他口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悲凉不复存在,“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孤苦变成了与当地朋友一起在田间炙烤牛肉吃的快活,完成了心理成长的苏轼终于突破了自己,他不再是苏轼,他成为了苏东坡。如此一段躬耕贫苦的农夫生活改变了他,也成就了他。做一个真正伟大的文学家,政治离苏东坡远去,他的雄拔奇伟之才洒落纸上,他的生活智慧变成笔下的一件件趣事和流传到现在的菜品。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巅峰正在慢慢显现,苏东坡在黄州迎来了他创作的高峰。他写出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句子讲述着三国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就像人们仰头望着明月时,总会吟出那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又长远的,他成为了一个闪耀在中古时期、在古代中华文明即将到达巅峰时的一颗硕大明亮又温暖潇洒的星!

这部纪录片详细记述了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成长和转变,诗情画意的情景和国内外学者老师们的讲解生动地介绍了苏东坡的成长过程和思想跃迁。虽然本片对苏东坡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着墨很少,但从片中对苏东坡爱情的简略介绍中,还是能品读出苏东坡豪放旷达、不拘小节的气魄与他对待感情深至恳切的态度。

本片分为六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取自苏东坡的经典诗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苏东坡作词喜直抒胸臆,他开创的豪放词风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才气,他恐怕会用纯粹的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因而苏东坡的诗词中,一定有些旨趣是很独属于他自我风格的体现。在经历了人生诸般痛苦后,苏东坡写下了广为传颂的诗词,其中有他对人生旷达境界的理解、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也有他对他弟弟子由和家人的爱。苏东坡是一个有情的人,他是可敬又可爱的。

 5 ) 无风无雨也无晴

提到苏轼,有很多能戳中人的点。比如有人爱他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里面有他的抱负和不甘;有人爱他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里面有对历史的感悟和豪迈的狂想;有人爱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里面有他的温婉多情;有人爱他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里面有他对家人的思念和爱。打动我的是哪点呢,也许是当我看到朝云逝去后,某个黄昏落日或是暮雨时分,东坡对朝云的思念吧。“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种思念觉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更多的是苏轼将朝云看作是知己而知己已逝去的哀伤,世上少了一个能与说的人,也许是唯一一个。那种不能言语的内伤才是最磨人的。 我爱他的“不合时宜”。在职业生涯中几度沉浮,能和王安石君子之交。不合时宜,是处于世事中能真正懂得和追寻自己想要的大智慧,是能在名利场中选择激流勇退的大勇气。 我也爱他的生活态度。比起文豪、政治家这样的称呼,我更愿意将苏轼看作是生活家,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苦中作乐,在艰难日子里将生活过出花来—东坡肉、东坡肘子、千层饼、烤羊骨、酒煮生蚝…都是苏轼给自己开出的花。 对美食抱有热爱的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不会太差,所以哪怕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能“无风无雨也无晴”——生活,就该过得像苏轼一样。 我跟一千年前的这么有趣的一个人家乡这么近,我却没去看看,虽然现在是霓虹灯的世界,但跨越时空后,我愿意相信我们会在山水间相逢。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你的流放地,我的追梦地。旅行计划加了很多地方,这次新增三个。

 6 ) 如何有创造力地活着的最好例子

大才子在不顺利的官场上,不管到哪,不管生活如何贫苦,仍然充满活力,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开创一些独门绝技,让自己的生活开心快乐。

黄州,杭州,惠州,儋州,我打算去这些地方游游,寻访大坡的足迹,要把那些美丽的诗词找来背诵默写,还要去看看那些生动的山水画。

在现有条件下,顺应生活,并创造性地生活着,大概是自己的“英雄之路”吧。

 短评

专家切换的太频繁密集了 倒是看到孙教授了 中间穿插诗词有的不是时间线的有些乱 不过取贬谪这一段来讲真心好 毕竟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3分钟前
  • 番茄都是西红柿
  • 推荐

天生爱豆

6分钟前
  • 连亨利
  • 力荐

cctv很久很久终于放了人文记录片……记不清已经放了多久的荒野动物……谢天谢地换题材了……制作精良 画面优美……但遗憾重点说了黄州 别的浮光掠影 一笔带过,作为迷妹 万分不甘心啊……

9分钟前
  • 香蕉鱼
  • 推荐

林语堂对他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着,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13分钟前
  • 姚知不是雪
  • 推荐

东坡 山谷 味增 酱油

15分钟前
  • Sadomasochism
  • 推荐

苏轼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

20分钟前
  • 茜茜公主
  • 力荐

这已经是很好的下酒佳品了,今晚吹空调喝白酒吃冬笋一气儿看完了。虽然篇幅太短内容有限且过于突出黄州,但尽可能的国际视角、部分取景的美、冬季、我熟悉的几位师长出镜,特别是老冷的声音和赵老师的酒窝,还是令我感到一丝久违的古意。

22分钟前
  • danyboy
  • 推荐

旁白小姐姐的声音真有味道

26分钟前
  • Haruko
  • 力荐

剧情简介写得很精准,“以黄州四年为主线,观照其一生心路历程”。换言之,本片不是讲“苏东坡的什么”,而是讲“什么样的苏东坡”,着眼点并不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而在于其人其心本身。背景音乐、动画做得很不错。但为了展示世界范围影响,引入专家过多过散,黄州之外稍显单薄,这些都是不足。

28分钟前
  • Risshine
  • 推荐

请叫我杰克 · 苏 · 东坡 · 傲天 · 焦裕 · 禄。我热爱生活,基友众多,上能侍君,下能亲民,写诗绘画,种田锄草,无所不通。不爽了喝酒睡觉,爽了就淋雨感冒。最爱吃饼和肉,还是乖巧厨男一枚哦:)

32分钟前
  • 大米荣荣
  • 推荐

千年一次打开纪录片频道,正播放第一集。手边正在写他的几段戏,所以看到知杂南庑,野火东坡,月白赤壁,乃至各种饮食,倍感亲切。只要东坡,怎样都好,唯一不满,为什么只有六集,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36分钟前
  • 周眠
  • 力荐

我坡的演员真是清荣俊逸,不过强行漂瘦了一大圈。余光中老师、田晓菲老师是惊喜。

37分钟前
  • 涵湘宁
  • 力荐

呜嗷嗷 好想把采访素材要过来细品

41分钟前
  • 思麦路
  • 推荐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4分钟前
  • 是心
  • 力荐

效果尚可。访人不少,对谈甚浅显,似是拍给海外观众看的中华文化普及片。

4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挺好的片子啊,不知道为啥有些豆瓣文青咋那么挑嘴。看到第四集,东坡与柔奴的对话处,哭了。quote: 东坡问柔奴,你咋那么开心呀?柔奴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53分钟前
  • 甜麥:冬宫夏宫
  • 力荐

挺可爱的纪录片,苏东坡真是个妙人

57分钟前
  • 慕詩
  • 推荐

诗人、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工程师、地方官......苏轼的一生不断探索生活之美,以物养人,以人养物。

59分钟前
  • 故园飞鸟
  • 推荐

难得在全球找到研究苏轼的学者共同发声,满是对苏公的涛涛敬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田晓菲称之为苏轼的幽默,我更觉得是释然。到黄州“一蓑烟雨任平生”时,佛学思想融合,历经沧桑之后处变不惊泰然自若(当然也是得益于宋朝士大夫的环境),已有成仙之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释怀了。观照苏公一生历程,每逢坎坷事,心中总是默念想起《定风波》几句,借以自勉。每想起大文豪如此豁达释然,我眼前这点小摩擦又算得了什么。“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物”,往后千年再也没有。陈寅恪言“中国文化之盛,造极于赵宋之时”,私以为然。

1小时前
  • 巴喆
  • 力荐

谈得比较浅,但是画面超级美。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朝云真是妙龄尤物。想去惠州看看朝云墓。

1小时前
  • 巫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