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大陆剧大陆2018

主演:内详

导演:李菁

 剧照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2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3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4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5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6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3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4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5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6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7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8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19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17

详细剧情

  全国首部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实片。 该片记录了上海“流动的急诊室”内外的故事, 展现了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情感与理解,同时科普了急救知识,助推实现“健康中国”。

 长篇影评

 1 ) 与死神斗争

最近在东方卫视看到了一部以紧急救护为题材的纪实真人秀节目《紧急救护120》。
初看医疗剧,大概是十年前《CODE BLUE》刚开播的时候,一晃十年,前阵子也才恶补完《CODE BLUE3》的大结局。一样是紧急救护的题材,日剧与真人纪实的不同之处是CB靠着直升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急救工作,而后者则是在拥堵的上海街头开着救护车穿梭在医院和急救现场之间。
虽然一个是靠着剧本而另一个是现实生活,但其实他们想表达给观众的想法是共同的。就像CB里,蓝泽医生说:“成为急救医生后,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救室里没有奇迹。突如其来的病痛,会毫不留情地袭击人类,恣意地改变人生轨迹。光凭爱和勇气,患者是无法苏醒的。技术,肾上腺素,才是医生的武器。第二件事,当面对病人的时候,每个医生都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不是每一次救援都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不是每一个病人都一定会被救活。就像是医疗剧常见的基调,让人体会医学奇迹并不是总会发生的,但每个医生都是抱着把病人救回来的希望在做努力的。
《紧急救护120》第一集里就让观众直面了抢救失败的病人,家属悲恸的神情都叫人唏嘘不已。的确在现实中也是一样,每一次的急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战胜死神。吴昕医生说,不能为了这一个病人就一直沮丧,如果一直沮丧下去的话,会影响对下一个病人的抢救质量。虽然他们这一行见惯了生死,但尽力抢救过后依然无力回天的病人也会在他们心里久久不能释怀。可他们也必须迅速调整心态,进入下一段的工作状态。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使命。
从CB这部剧让我们了解急救医疗,而《紧急救护120》更是让我们体会了人生百态和医护人员的不易。一面是从务实、冷静的科学态度出发,不允许掺杂任何情感的医学,一面是承载着日常的、无法一概而论的、丰富鲜活的病患。急救环境总是比医院内的治疗来得更艰难一些,谁也无法预估当下会直面的是怎样的状况,医生们所花费的精力相对也会更多。无论是运用直升机进行急救,或是救护车,都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抢救病患,同样这也少不了驾驶员对于环境路况的判断。只有相辅相成的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进行最好的治疗。
希望也能有更多的人能从这部急救医疗纪录片中体会急救员的不容易,同时也更加珍爱生命吧。

 2 ) 爱惜身体,健康是福

生离死别,很残酷又很暖很温情的片子,急救医生们和驾驶员们太牛了! 看了这个才知道120急救背后是一个团队,是后台接电话的调度人员+急救司机+急救医生的全力合作,司机也是懂医学知识的救援的重要力量,120急救车不等于出租车! 国家应做的:强制措施,保护好医生的人身安全和个人身体健康,减轻工作强度。

每个人能做的:感恩健康,爱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作,不要给本来就紧缺的医疗资源添乱!

慎重拨打120,非紧急情况自行前往医院,礼让救护车,不要占用应急车道,不要拿别人的生命时间开玩笑;不要围观,给急救医生留出足够的抢救空间。

家属能做的:打120的时候,尽量快速把地址情况说清楚;危急情况下,不要自行抬运患者;尽量少陷在情绪里,配合医生,给医生多一点信任;不要强行占用120急救车,给下一个病人留生命时间。 心梗:黄金四分钟 脑梗:黄金三小时 新生命的到来,意外降临,疾病和衰老,独居老人,孝道,亲情,人情,节目不光直观地提醒了我们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科普了救助常识,也带我们重新思考这些重要的东西。

 3 )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再相信奇迹?

在某天丧到不行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东方卫视的这部纪实片,当然我知道,这并不算是一个治愈人心的片子,甚至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比过往看过的《外科风云》和《code blue》要伤感一万倍,因为它每分每秒记录的都不是故事,而是事故。里面有很多你我都不愿意正视的东西,包括老年化、车祸、疾病、甚至是死亡。
生命的本质是苦,尽管如此,但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总要面对所有的折磨和恐惧,意外失事的人生,灾难一样的畸爱。我们总能克服一切——尽管在事发现场你并不相信——在长久的逃避以后,总能有一天,我们能克服一切。
   你必须接受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作为交换的,你也能因此感受到某些好细小的、微弱的好事情正在降临。这正是我喜欢《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的原因所在。我们能看到老去后的力不从心,能看到事故的可怕,能看到亲人的离世,也能在所有事故背后,品出人间温暖,得到向上的源动力。你也真的可以相信,在你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的时候,只要拨出那个号码,就会有这样一群人,带着爱和希望来到你的身边。
所以,即使你现在在经历很难过的事情,即使感到此时此刻就是你人生的滑铁卢,即使已经不再相信世界上还会有奇迹存在了。
但这一切,统统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东西,它就在那里,在每个容易被击败的人心里。不管这个世界怎么糟糕,不管你看起来是否像个弱者,请再试着,相信奇迹一次,相信自己一次。

 4 ) 珍惜生命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事了,东方卫视的这档节目,太有必要了!谁都以为自己的生命还有很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岂不知,当意外来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生命!

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当不幸降临,辛苦的医护人员,焦急的家属,痛苦的病人,很多时候都是那样的的无能为力。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养老,迫在眉睫,独生子女照顾至少四个老人,两个孩子,可想而知,我们都准备好了吗?我的答案是,没有!

 5 ) 白鹿与河

外公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曾跟着小镇上的医生学医,医生从日本留学回来,家里摆着钢琴,吃饭做事很多东瀛规矩,外公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头,却也学会了很多东西。建国后外公家里从医的人多了起来,弟弟妹妹,女儿女婿。外公自己却很怕去医院,问他只说“麻烦”,市里医院,他朋友同事很多,也不知道到底哪里麻烦。

在上海住了六年,同学朋友都有在医院工作的,有时候也会聊为什么我不做医生了,我说我手抖,上不了手术台,又看不得病人去死。实习的时候有个爷爷十二指肠溃疡,偷吃了年糕被送到普外来,家里人批评他嘴馋,他偷偷对我吐舌头。上了手术台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孩子气的眼神,看着我说:“我活了八十岁了,是不是已经足够了?”手术做完,爷爷还是进了ICU,最后再也没有出来。

我在B站看的《生命时速》,点开来听见医院总机对着救护车司机小哥说“这单取消”,差点串戏到滴滴打车。坐我旁白的妹妹看了一会儿问我“什么是室颤啊”,她吃着松子,漫不经心,我在一边倒吸了一口冷气。

在心内科打酱油小半年,晚上值夜班睡在一楼,最害怕听到“室颤”两个字。起迪斯尼拍照总说“比心比心”,心房心室,颤起来就表示心脏出了问题,房颤还好,室颤跟上了断头台没两样,心电图乱成一团,患者只觉得自己胸闷,不知道下一秒就是心脏大罢工。纪录片开头,救护车运送病人从小医院转到另一个医院下支架,小医院八次除颤把心梗病人救回来,相当于给了这个人八条命。每救回来一次,心脏都更衰弱一些,留给手术的时间也更加急迫。心脏不能正常工作,体内血液不流动,人没有血氧供应,大脑缺氧脏器缺氧,生死就在弹指一挥间。但普通人没有看见鲜血,不会明白死神有时候多么文静耐心。它凝望着所有人,伺机而动,而大多数人和我那吃松子的妹妹一样,以为活着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屏幕上的急救医生,戴着眼镜的男孩子,看起来还不过二十几岁年纪,单薄,放在骨科或者急诊室,总会被护士嫌弃柔弱,他盯着那胸闷的患者,在第一时间给他补了一次电击除颤,心电图上错乱的波形又恢复过来,死亡的刀刃再一次抬起,隔着空气静静等着。你看电影的时候,见过拔刀对峙的剑客,见过有人在悬崖边被自己的朋友及时拉住手腕,我见过更多这样可怕而又让人窒息的对峙,它们发生在医院里,看似平静的一次次电击和肾上腺注射。那时候没有人说话,反派也从不露面,它没有多余的台词。它清楚所有优秀的医生都清楚的事实:你松了手,错过了时机,你就输了。

我想起大学时候的学长在电梯里跟我说过的话。我问他为什么要做外科医生呢?他说:“你不觉得救人这件事,很燃么?”

急救车的司机年纪也不大,车开得快而稳,几个人及时赶到医院,手术室里红灯亮起,急诊医生们下支架撑开堵死的血管,恢复血供,这一仗算是赢了。几分钟后再次出发,没人回忆之前的胜利,你看镰刀再次高高竖起,他总是游刃有余的。

人和天斗,能赢几次呢?小时候借图书馆里的鬼故事,讲奈河里常有潦倒的人,因为做错事不能从桥上过,河里有险滩尖石,血盆大口的怪物,也有撑船的艄公,还有白色不会说话的鹿会驮人渡河。小时候觉得那鹿大概和动画片九色神鹿是一类,长大后才明白它意味着什么,可惜最后我也没能像它一样,变成一个能帮人渡过险滩的使者。

戴眼镜的小医生吴昕,遇到了那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虽然按压时候出现短暂心率,自主心跳却一直没回来。若是早到几分钟,或者家属懂得急救常识,做了按压会不会有机会?然而按压容易断肋骨,病人呼吸道有呕吐物,家属按压引起窒息的事也常有发生。人没了,所有人都伤心,急救车上的三个年轻人却不能伤心太久,“会影响下一次救人的”,他们如是说。

如果我是理智而又坚忍的强者,我也会留在救治的第一线吧,像姚明医生一样,沉稳地推着胺碘酮,耐心地劝病人家属不要焦躁。我的朋友们,我的同学们,我的老师们,他们最后都留在了那里,和看不见的举着镰刀的怪物搏斗着。我因为怕输而跑掉了,但我知道,赢意味着什么。纪录片里那因为寂寞打了七八个120电话的老先生,那为了送老爷子去养老院怕搬运不方便而不叫出租的一家人,那年纪轻轻落枕就打120的小姑娘,你们不应该那么从容地浪费他人手里的火炬啊,那火焰是为了救人而点亮的。B站弹幕上有人骂“自私”“为了自己一根头发丝就能掐死别人”——你大概从小到大没被这么骂过,也不觉得自己有错,但你就是这样的人——温和从容,杀人不见血,而又茫然无辜着。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有时候就连我也会扮演这样茫然无辜、在某种潜意识里“聪明正确”的角色。“我只要自己方便,哪管天下大乱,何况这天下也没大乱”——却忘了这天下也有人把别人的死活看得比什么都重,若非如此,又何必做这辛苦吃力的工作呢,人间有的是风花雪月、潇潇洒洒一辈子的好去处,留下来,不过是摸过良心,见过风雪,知道岸的那一侧,还有人要渡河。

开车的小男生都看起来高高壮壮,一笑一脸阳光,可看见病人状况不好,难过都写在眼神里。几个急救医生没有他们那么强壮,手却很稳,悬壶济世,不去数心里有几道疤,救了一个人就是修好了一座桥,对方的家人、邻居、爱人都在桥的那边,患者在桥的另一边,有时候这桥颤颤巍巍的,还有拦着急救通道的奥迪和大巴车不识相地压在上边,那小小身板的医生和那爱笑的男孩子们拿胳膊脊背撑着这座桥,你听见他们喊疼或流泪了吗?桥不吭声,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但从桥上走过的人,不要大摇大摆,理所当然吧。因为你脚下,你身边,你眼前的,都是血肉之躯啊。你爱的、你不爱的这个世界,都和你一样,没有珍重尊重,总践踏,总摩擦,总加压加码,哪一天锁链崩塌,桥没了,我们又何地自处呢?

 6 ) 一部人生况味大全,让人审视当下敬畏生命

我们总以为明天还有很多,多到我们不必去在意它哪天会突然地消失,不必在意某天醒来它不再属于我们。
而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做减法,见一面少一面,甚至明天未必还有明天。
这不由得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也更加关注自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每次看《急救120》,内心都会无端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悲悯和敬畏感。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遇到紧急救护时,病患和家属在“生死攸关”时的反应、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的拼尽全力,透过摄像机镜头纪录下的院前救护故事,总是深深触动着我:上一秒还在说说笑笑的父子俩,几十分钟却是阴阳两隔的悲痛;瘦弱的医生在狭小的空间竭尽全力的感动……但面对无法自理的晚年生活或无法救治的病痛折磨,你会怎样选择?
于我,宁可要精彩而短暂的人生,也不想要无法掌控的晚景蹉跎。
《急救120》中,很大一部分的病患都是迟暮老人,生活困顿、瘦骨嶙峋得让人心生恻隐。如果是自己的长辈,倾尽所能悉心照料、尽心养老送终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应该做的事情,正如片中的一对老夫妇,年届花甲仍尽心尽责照顾常年卧病不能自理的老父亲,贴心的小细节小举动让人很是动容。
但换做是自己,如果饱受病痛折磨,或者晚年不能自理,你会选择怎样?我脑海中闪过且久久徘徊的一个念头就是“安乐死”。
于我,生命不在乎它的长度,只在乎它的精彩度。如何尊严的生,优雅的活,尊严的死,是我看完《120》最直观也是最深刻的感触。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我想最大化做到自主。
为此,我专门在网上看了一位渐冻症老人选择安乐死的视频。网友说,看之前最好准备好纸巾,可是我看完之后,却是异常的平静,反倒被老先生的优雅理智深深折服感动。这是我见过最优雅而尊严走完生命旅程的完结篇。
《急救120》有争分夺秒的医患急救案例,也有专业的医疗知识科普,但有它不是一部简单的120急救医生纪实片,更是一部人生况味的大全,让我更加清醒地审视自我,敬畏生命。

 短评

看了第一集就觉得东方卫视的医疗纪录片可以说是很完美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太能体会第一集里面那个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最后没有被抢救过来的无奈。。为急救中心的每个人点赞。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医务工作者。

5分钟前
  • 霏霏霏霏狒狒肥
  • 力荐

东方卫视简直就是国内医疗纪录片的扛把子啊!!!!从《急诊室故事》到《生门》再到《紧急救护120》!!!

10分钟前
  • 宇宙在逃楊不悔
  • 推荐

紧急救命小姐姐点赞!

11分钟前
  • H.C.McTang
  • 力荐

看了两集,急诊科肯定是忙碌辛苦的,但是在这里面,主看出中国城市老年人养老的现状,悲从中来。

13分钟前
  • 心洞渐盲
  • 推荐

医患关系是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很严肃的问题,医者仁心,救护车上这些与死神赛跑的医生们,他们才是社会上最美的人,这无关乎金钱权利地位,我们这个国家有必要为这些伟大的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17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力荐

一直很喜欢看医疗纪录片,很多急救的案子看得我很感动,感动于这些救护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但同样的,我很理解为什么国内的医护人员会有时候对人的态度不太好,任何情况都打120,太浪费资源了,就应该像美国救护车收钱一样,一趟2000美金,看你们还动不动随随便便叫!植入的广告太明显,有点瞎。

22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五天看完,表白吴昕医生!

24分钟前
  • Rachel
  • 力荐

是好看,可是再好看再伟大还是解决不了中国医师收入低的问题

29分钟前
  • 莫吉托
  • 力荐

他们,是一群与死神赛跑的人!

3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上海番茄台的医疗纪录片第三弹!好喜欢吴医生🙈

31分钟前
  • 橘子饼干
  • 力荐

看得我眼泪狂飙 最喜欢吴医生

32分钟前
  • Supernova™
  • 力荐

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

36分钟前
  • 许老师
  • 力荐

9分。你们是最棒的,你们真牛逼,你们真的都是人间天使。拓展了人间世第一季第2集内容。请那些不是太紧急的病患不要随意拨打120,也请不要占用紧急车道,给其他真正紧急的患者留些生存机会。

41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番茄台继急诊室故事之后的医疗纪录片,太好看!专业又温情,帅炸!成就感荣誉感夹杂着无奈无力,还要保持冷静恪尽职守,太不容易了~第一次看国产有点看出来美剧的感觉,有几场我都泪目…… 相当感动了。除了旁白和医生接受采访,其余都是上海话。熟悉的街道,亲切的环境,本地特色大大的赞!

44分钟前
  • Qoo Milky
  • 力荐

纪录片比电视剧好看系列,国产剧真的可以屎了

45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力荐

太喜欢上海台这类职业纪录片了,没有太过分的综艺感,感觉真的融入进去了PS.上海120最近惹众怒了,但那个急救工作人员也真的是无可奈何啊,要怪也不能怪这些上前线的大白们呐。那个拒绝出借AED的大白,其实平日里和这部片中的各位一样可可爱爱努努力力。

48分钟前
  • 三月对我笑
  • 力荐

片子真的拍的挺烂的,别人都是纪实当中小小的歌颂一下,你这,歌颂的过程中加一点点纪实,太尬了。医护人员很辛苦是没错,过分夸有点反感了。再有一个,镜头面前,人都会有表演成分的。

51分钟前
  • Яανeη
  • 还行

为吴昕小哥哥打call

56分钟前
  • 🎹🎼🎻
  • 力荐

国内没有行业剧那就来看这个吧 人物有了细节有了情绪有了 10秒插管的吴昕医生简直不动的ace!!!上海人那种实惠效率和苦中作乐都是我喜欢的!改成五星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大B组了!肯定有很多素材不能播 才6集不够啊!

60分钟前
  • T.V.Zoe ி
  • 力荐

看到第三集,科普是很到位了。但感觉每一集差异不多,有种在培养某种形象的感觉,可这又不是电视剧,不够好。

1小时前
  • 范文婧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