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人生

剧情片中国大陆2016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傀儡人生 剧照 NO.1傀儡人生 剧照 NO.2傀儡人生 剧照 NO.3傀儡人生 剧照 NO.4傀儡人生 剧照 NO.5傀儡人生 剧照 NO.6傀儡人生 剧照 NO.13傀儡人生 剧照 NO.14傀儡人生 剧照 NO.15傀儡人生 剧照 NO.16傀儡人生 剧照 NO.17傀儡人生 剧照 NO.18傀儡人生 剧照 NO.19傀儡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4

详细剧情

木偶戏,自古被称为傀儡戏。该片通过讲述学布袋木偶女孩考学的故事、木偶剧团团长为传统艺术的发展费尽心机的故事、雕刻木偶的师傅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台湾霹雳布袋木偶掌门人创业的故事以及迷恋霹雳木偶角色扮演女孩的故事,来反映出在大时代变革之下,传统的木偶艺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讲述了海峡两岸木偶艺术的交流、传承和发展,每个故事都演绎着悲欢与离合,关乎着传承与梦想。

 长篇影评

 1 ) 补充我对几个隐喻的理解

如果没有maxine这个欲望的出现,可能Craig注定代表着广大废柴,庸庸碌碌不知所云的一辈子活下去了。

这里我再补充写几个吧。

一、电视里的成功木偶操纵师

多少人和Craig一样,本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玩木偶纵师,只是苦于没有机遇,得不到任何关注。电影中有一幕是craig在看新闻,一个蹩脚却闻名于世的木偶师面对采访称频繁的曝光让他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备受干扰,他甚至后悔自己不该成名。craig苦笑,是啊你真的太苦恼了。他深知机遇有多么重要,哪怕是能和电视上的人有同等的机会,那么功成名就的也只会是自己。如今窘迫的生活逼着craig放弃才华和梦想被迫转行,而电视上的木偶师却打着忠于梦想的旗号抱怨着要放弃优厚的物质生活,多么虚伪啊。

二、电梯

这个电梯很有趣。craig工作的地方在七楼半,当电梯运行到七八楼之间的时候必须猛按电梯使其因紧急故障而迫停下,然后再用钢棍撬开门然后爬出去。

拿现在的你和最初的你做个比较,是不是背道而驰呢?儿时固执追逐的东西,现在是否还在坚持呢?还是和craig一样,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好让自己生活的更安定一些?封存自己真实的追求,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爬出的是电梯,走入的是七楼半,一个一沉不变,死气沉沉,永远无法让你直起腰的世界。

突然想起一句话,积累物质财富的途径有两种。一种叫工作,你不爱它,只期待每月发的那些钱,生活周而复始,浑浑噩噩。另一种叫事业,你愿意为之不懈奋斗,你收获的不仅是金钱,更多的是成就感,存在感,让人生变得充满激情和价值。

 

三 、动物

craig和妻子lotty之间并没有什么爱,但他们的婚姻却相敬如宾。lotty生活邋遢,养着很多动物,乱跳的狗,溃疡的蜥蜴,心里有创伤的猩猩,扰邻的鹦鹉等等。对这些动物,craig分不清,也毫不关心。有天晚上妻子问craig可不可以让xxx跟他们睡一起,craig问xxx是谁?妻子说,是那只猩猩,它最近比较脆弱。craig礼貌的回答,当然可以,不过我晚上要去一趟工作室。结果craig最终在工作室睡了一夜。

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只是觉得到了做这件事的时间所以非做不可。结婚不是因为我爱你,爱到连你身上的小毛病我也如视诊宝,只是因为这是社会属性的需要,而我们恰巧又能彼此能相安无事的过下去,那么凑合着就这么过一辈子吧!这些烦人的小动物就好比另一半特别的生活习惯。别等到婚后再跟祥林嫂似的到处诉苦:早知道当初她有洁癖,早知道他吧唧嘴,早知道他丢三落四,早知道她烧饭太难吃,这婚就不该结!

没有爱的婚姻太冒险,生活琐事很可怕,早晚有一天会磨到彼此放弃、形同陌路。

四、约翰·马尔科维奇

每个人通过约翰都能感到不同的世界。一个经常被人嘲笑的胖子进入约翰的大脑,感觉到了拥有美貌是多么爽的一件事,虽然十五分钟后他还是那个没有自信的胖子....而lotty,那个邋里邋遢只知道和动物呆在一起的女人通过约翰的身体重新发现什么才是自己心底的欲望,或者说,lotty是幸运的,她通过约翰找到的是自己,她要成为一个男人,她爱女人。

当约翰自己爬进洞里时,看到的全是各色各样的自己,风骚的歌女,儒雅的绅士,高贵的淑女,谦卑的侍者等等,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人全长着约翰的脸!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实每一个都可以是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控制大脑,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认识的自己也不一样。有个很老的寓言,每一个动物都跟老虎说你是驴,最后老虎竟然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一只驴了。如果感到迷失,不要急于给自己定型,多看看多试试,一个正确的思想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自己。

五、木偶

这个应该是最讽刺的地方吧。身为玩偶操纵师的craig拥有令人惊叹的娴熟的操纵技巧,他爱这份职业,因为他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转嫁到玩偶身上,赋予玩偶灵魂,也给自己的感情找个宣泄的出口。正是得益于此,他才能成功进驻约翰的大脑。为了得到Maxine,Craig利用约翰的威望发展自己的木偶事业,最终名利双收。其实craig得到的一切其实都是约翰的,当craig离开约翰的大脑后他仍然一无所有。Maxine是这里唯一一个没有进洞体验当约翰的人。这个女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她不要体验约翰,她要做真自己。这是电影里最纯粹最真实的人。因此craig和lotty夫妇俩同时爱上了她,不惜一切要得到她。Maxine爱约翰的身体,于是craig变成了约翰,又为了救maxine而离开约翰。craig讽刺的被maxine操纵着,不管你最初是什么样,对欲望的执着最终都会让你迷失,到头来是你在操纵追名逐利的躯壳,还是这本不属于你的生活死死的禁锢了真正的你呢?只怕自己也分不清了。

 

 2 ) 沒有結束

我是一個木偶師,我的工作是演繹別人的人生。
也許我只是想暫時變成別人,這卻會成為一種戒不掉的毒。

過於強大的控制欲就是一種壓抑人的強迫症。
我愛你
這不是人性,而是喋喋不休關於控制的論題:


Grey控制Malkovich,Maxine控制Grey。
而Malkovich只是一群人的傀儡,一件穿起來舒服華麗的外衣。
Emily即將成為下一個, 這是宿命。

Grey——木偶師,不僅把他的情感留在舞臺幕布前木偶的身體里,也同時把人生也當做一個討人厭的添加物。他把自己的 情感傾注在人物之中,手中的線卻是操縱自己。他以為已藏掖好自己的情感,豈不知,他自己人性中的脆弱卻從未消失。他就這樣通過木偶的眼看著Maxine,從Malkovich身體里掉出來,夢醒了,卻又掉入另一個更加遙遠的夢境,一部接一部演不完的人生劇集。

愛是什麽

Grey藏在背後望著心愛人的慾望,爲了她捨弃辛苦建造的夢
Lotte的瘋狂追逐,躲在另一個人身體里成為她想要看到的他
Maxine在逃離夢境之後面對上膛的槍說出的我愛你

你愛她的什麽
她控制你的心,你的口,你的慾望
你的付出

荒謬的永生呢,是他成為Malkovich,還是Malkovich成為他們
Lester, Malkovich,Grey, Emily。。。
這是一個輪回,沒有結束。。。

 3 )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夫妻两个爱上同一个女人是种什么体验

感觉约翰·库萨克还是很会选片的,《幻影凶间1408》、《致命ID》、《2012》都是百看不腻的电影,这部《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更是脑洞开出天际。影片涉及灵魂说、双性恋、跨性别者、长生、性爱、动物保护、种族歧视、宗教禁欲、乱伦等诸多领域,虽然大部分没有过多深入,但前四种题材单提出来都能大有作为,而在本片糅杂在一起居然也炖的味道精辛辣讽刺精妙无比。如果角色性格和心理活动再丰富饱满一点的话,这部烧脑经典更要名垂影史

影片讲述约翰·库萨克饰演的木偶师虽然技艺高超,但却郁郁不得志,凭借本行既赚不到钱又找不到其他工作,妻子洛蒂希望他去找一份工作,于是手指灵活的木偶师成为了一家公司的档案管理员。某日,他发现这个公司有条秘密通道,爬进去的人可以进入一个著名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的脑中十五分钟。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爱慕的女同事马克辛,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公司,对每个想成为别人15分钟的人收费200美元。直到有一天马尔科维奇发现了这个秘密......

电影最惊悚激动令人坐立不安的一幕莫过于倒霉的被无数人穿越的约翰·马尔科维奇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亲自爬到地洞中一探究竟。当他进入他自己的身体后,发现整个世界的人都长着他的脸,而世界上的语言和单词都变成了一个词——马尔科维奇,他的名字。人们不断重复的“马尔科维奇”这个单词来交流,所有人都长着同样的面孔,却可男可女、可幼可老、可喜可悲。人人都是马尔科维奇,独特性和唯一性在这里彻底粉碎。

狭小的公司也预示着这本来是一个木偶世界,每个进来的人都不过是被操纵的木偶,即便我们的主角是个木偶师,来到奇异世界之后也不得不迷失自我

木板的设定意味着只有渴望再次变回自己的人才能离开马尔科维奇的身体,只可惜人人都有成为别人的心,却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

根据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推测出,在真正的马尔科维奇进入前进入的那个游客进入了马尔科维奇的脑子,而马尔科维奇进入的则是自己的潜意识,也就是说那个游客进入的是马尔科维奇进入自己大脑潜意识里的身体,看到的也是马尔科维奇的潜意识。这个全世界只有我、以自我为中心的影像令人不适的地方在于,它既彰显了马尔科维奇傲慢的一面,也揭露了他内心世界的孤独。影片的女同恋人因爱生恨从地洞钻到他身体里时所看到的是马尔科维奇深深隐藏在潜意识下的童年回忆:父母对他的忽视、在他面前肆无忌惮的做爱、被父母无理由惩罚、自我否定、被嘲笑是同性恋、没有朋友、被女伴嫌弃......如此悲惨的童年史让他的潜意识里构建了一个完美同时也绝望的城堡:里面有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只有他。

这就是我们被潜入的可怜的大男孩,他成为了他人实现梦想的人皮架子、成为了别人寻求刺激的人体VR游戏机、成为了野心者实现长生的工具,许许多多的人成为了约翰·马尔科维奇,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过他的过往和人生。尽管在好莱坞成名,人们既记不住他的名字也记不住他的作品。成名后的他和童年的他别无二致,存在感低到爆棚,偏偏人人都想在折磨他的人生上分一杯羹。不敢在做爱时反驳身上的女人叫错了他的名字,甚至在被入侵时只能悲哀的恳求。他的脆弱和无助被暴露了个干净,然而在弱肉强食的残酷法则下却只能成为牺牲品。

这只猩猩的存在其实也是马尔科维奇的一种象征,它和马尔科维奇一样都拥有不幸的童年创伤,猩猩通过与童年相似的场景解开女主的绳子救了它,与此同时也救了一直饱受创伤滋扰的自我;而马尔科维奇没有这样的机会,他的痛苦如影随形,并让自己因此毁灭。

这家公司的拥有者,莱斯特先生,是精通使用地洞获得永生的人。他的公司在七楼和八楼之间,也就是7½楼,或许是在致敬《哈利波特》系列通往巫师世界的9¾站台。按照莱斯特公司简介的说法,这个楼层之所以天花板低到正常人只能弯腰驼背走路,是因为公司创始人是个建筑商,因为听从并爱上了一个侏儒的建议,为了证明友爱和平等而故意将这个楼层天花板设计低,以此让侏儒工作更为舒适。而事实上除了这个匪夷所思的公司视频简介里,我们再也没有看到第二个侏儒出现。这个楼层因为工作环境对正常人来说比较恶劣所以租金极低,这反而使它很受贪心老板的欢迎。在纵享冷漠的世界,这个公司的实质直点虚伪。

莱斯特拥有一本书,教他如何使用地洞入侵他人的身体获得永生。他一定要在地洞通向的那个人年满44周岁的午夜十二点前入侵,否则地洞对面就会变成另一个有马尔科维奇血缘的婴儿。而入侵婴儿是极为危险的,因为从此就不能再出来,只能以另一个人的视角看世界,这不符合长生者的本愿。而且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容易成为被他人入侵的人皮VR机。

性爱是片中极微妙又重要的存在,片中的三个主角正是因为对性爱的渴望而铤而走险在穿越中玩新花样,或是女入侵男和女做爱、或是男入侵男和女做爱,双性恋美女马克辛明明怀了被入侵对象马尔科维奇的孩子,而孩子的父亲却是身为女人的洛蒂。最后恼羞成怒却蚀把米的木偶师通过地洞进入了他们孩子的身体,日日觊觎着自己的母亲,怨恨着曾经是自己妻子现在却成了自己另一个妈的洛蒂。这已经不仅仅是跨性别者的焦虑,更是迷失在性爱中的乱伦狂躁。

片中有两段木偶戏最经典,一段是片头木偶师操控木偶,在木偶发现真相后的绝望和醒悟,之后木偶师操控了真人后以真人表演了这一残酷;一段是修女和牧师被分隔在两间屋子,彼此在幻想中做爱。这段性爱暗示了片中所有性爱的悲剧,即被压抑的欲望。人人都无法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做爱,爱情不过是一场无望的幻想,阻碍才是我们激情和前进的动力,而拥有不是。

而两个女人潜入马尔科维奇潜意识的一段特效,以其1999年的身份足以和《盗梦空间》中失重电梯一段相媲美。女人在奔跑中从一个房间钻进另一个房间,房间与房间之间连接着不同的方向、时间和空间。整个空间都是马尔科维奇的暗黑童年,这个帮助洛蒂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性取向和性别的人、这个让马克辛找到自己真爱的人,却彻彻底底被忽略了。一如他的人生,一如他的自我。

这部竖立着软科幻旗帜却探讨着哲学上本我的作品,虽然脑洞大开疯狂新颖,实际上却是悲哀的基调。人们在自我价值否定的前提和偷窥欲的刺激下成为另一个人,入侵者成为原始驱动力本我,对名利和物质的追求是他们探索自我的途径,这幅有钱有名却没有真实存在感的驱壳成为了众多自我人生失败者的渡船。可是活下来的究竟是马尔科维奇还是入侵者?在性格分裂症和跨性别者身上,谁才是真正的本体?庞大的哲学迷思贯穿这部影片,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任何人都逃不开木偶的身份。人生从来不缺怪诞荒唐的闹剧,但缺少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是谁的人。

 4 ) 傀儡和手之外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神秘,扭曲,诡异。
 
  七层半,位于大厦七楼与八楼中间,坐电梯上去需要掐好七与八中间的那个点狂摁按钮,电梯才会停下来,然后还要用铁棍撬开电梯的门,才能来到这个低矮逼仄,必须弯腰勾颈才能行走其中的夹层。

  秘道,隐于七层半某房间档案柜的后边,黑暗幽深,阴风阵阵,只能如狗般爬行,极目望去可见那遥不可及处的一点微光,分不清是阿弗罗狄忒于泡沫中绝美吟唱,还是赛壬于礁石上的危险蛊惑。

  所有不合时宜的家伙都注定落魄。木偶剧演员克雷格就很落魄,虽然提线木偶在他手中如神灵附体每个举手抬足跳转腾挪都显得那么意味深长,但观众看木偶剧还是远没有他演木偶剧那么痴迷。他太太洛伊劝他去找工作,他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后,就放下艺术家的架子,仗着手指灵活在那个七层半找了一份档案管理员的差事。

  并不是所有喜欢小动物的女人都和小仙女一样可爱。洛伊头发蓬乱衣服邋遢看起来就像一个年久失修的废墟,虽然她把家搞得像个动物园,对猩猩蜥蜴喃喃自语的时候远比劝丈夫找工作更富感情。

  垂着眼皮抽烟的女人总是有女巫般的魔力。黑发长腿的马克辛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克雷格在新人会议上对她一见钟情,看他在酒吧里盯着马克辛那副下作的样子,洛伊真应该哭诉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不过档案管理员这种碎催工作和封侯没有可比性,那就“悔教夫婿找工作”吧。

  当克雷格发现那条隐藏的秘道尽头既没有女神也没有女妖,而是著名演员约翰马尔舍维奇的大脑的时候,一场荒诞的木偶戏就在自控与失控、控制与反控制的交替循环中上演了。

  两出喜剧,两出悲剧。每个人都在Being John Malkovich的时候做了主角,也在那个控制他人的时刻迷失了自己。

  洛伊是最幸运的——她透过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眼睛,爱上马克辛妖娆的扭动,于是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双性恋,然而洛伊最终醒悟:总在别人的脑子里和心爱的女人翻云覆雨就犹如饮鸩止渴,所以一场在约翰大脑潜意识中的追逐打斗后,她还是用自己的身体得到了马克辛——这是一出傻人有傻福的喜剧。

  马克辛是最聪明的——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始终没有被诱惑。最初这个神奇的秘道给她的灵感只不过是用200美元一位的价格从那些想在大明星脑子里过15分钟瘾的家伙们身上小挣一笔。然后,当约翰脑子里的洛伊让约翰最终也爱上马克辛,马克辛就成了约翰马尔科维奇的老婆兼经纪人,在好莱坞星光熠熠的晚会上比布拉德皮特还火爆,然而浮华散尽的深夜,她总是会抚摸着酷似洛伊的木偶若有所思。所以她最后选择怀着大明星的孩子和洛伊在一起。钱-名-爱情。她在其中摸爬滚打却从不曾迷失,想要就去争取,厌倦了就弃之如敝——这是一出坏女孩走四方的喜剧。

  克雷格是最疯狂的——原来控制真人比控制木偶过瘾的多,可以过大明星的生活,又可以表演木偶戏,还可以和妖女马克辛做爱,只因为控制木偶的技巧让克雷格在控制约翰马尔科维奇上太过得心应手,他最终沉迷于此不能自拔,然而他却忘了有比他更大的能量觊觎着这颗无与伦比的大脑,他的结局是被迫进入约翰马尔科维奇与马克辛女儿大脑的潜意识中并永远禁锢于此,眼睁睁看着洛伊与马克辛幸福的在海边晒太阳——这是一出类似吸毒者下地狱永不超生的悲剧。

  约翰马尔科舍维奇是最无辜的——他本是一群妄图永生的怪人选择的宿体,这群寄生虫却在等待最好的进入时机的过程中被克雷格插队,他常感到身不由己,却无力反抗,不是被洛伊用来干马克辛,就是被克雷格用来过表演木偶戏的瘾。他只在自己进入自己的时刻看到每个人都是马尔科舍维奇的神奇世界,或许他应该借此难得的机缘考虑一下关于存在主义的种种,没准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可还没来得及就被寄生怪人侵入了,从此还是要不停的做别人——这是一个傀儡的人生悲剧。

  做自己的时候总感到迷茫,于是便去做别人,自以为操作别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其实已经分不清自己是舞台上的那个木头人,还是幕布上那两只挂满线的手。

  除了聚光灯下的傀儡和幕布后的手,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么?

  ps:这部电影有无数令人烦躁的标签:迷失、混乱、焦虑、超现实……其实看片过程相当的爽,这些不适症状只出现在看罢片子后反刍思索的装蛋过程中。

  看电影,本就是娱乐。可某些人譬如我,偏偏吃饱撑的胡思乱想,感觉不适也是活该。写下这段混乱的文字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考虑我的脑子寄生着谁还是我根本就是某人脑子里的寄生虫。

 5 ) 我就喜欢越看越多思考的片子,捞几个问题请教大家。

  1.那些老人们何去何从?如果说John Malkovich是个通道,这个通道的程式是什么样的?
  2.我这样理解对不对阿?老人们最后都进入了John Malkovich的潜意识里,但莱斯特(母体意识是那个船长)的占领力量强大正如克雷所以成为John Malkovich身体的主导。七年后他意识到Malkovich的身体老了需要下一步的寄宿,于是又约了一些朋友等到小女孩艾米丽长到44岁那天零晨之前进入她身体,她身体内就有原来进入Malkovich的那帮老人的意识,也有后来的查理,弗萝等,谁能力大再领导艾米丽,等到艾米丽的孩子44岁了这帮人或者说这帮人的意识再一次大迁徙。于是越积越多。那么这帮人实际上实现的是意识的长生不老,但是除了那个力量强大者,其余在潜意识里的只能“活”在Malkovich成长的回忆中。老人们和艾米丽体内的克雷有区别,他们是自由的的潜意识,可以在Malkovich的回忆中或者当下,并对主体有轻微的影响,克雷是禁锢的潜意识,只能随着艾米丽的活动而思考,不能对艾米丽有任何的影响。当艾米丽的寄主又带着一帮潜意识迁徙下一个时,克雷这个禁锢的潜意识何去何从喃?是消失还是在下一个宿体内继续被禁锢?
  3.John Malkovich有个通道,按老船长的意思,他女儿艾米丽有他的遗传基因应该也可以成为通道,由此看来,成为通道都是与JohnMalkovich有血缘关系的,那个七楼半的洞口同样适用于他女儿么,但是莱斯特的身体和John Malkovich并没有血缘关系一样可以被接通,(我估计也是别的某一处的洞口)。这里是不是说其实并不需要非得是John Malkovich或他的子孙,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被连接,只是还没找着连接你身体的那个通道。呵呵,所不定哪天你的通道被发现了,别人就进去了。
  4.Malkovich本人的意识去哪了?变成了潜意识?进入通道的老人们意识在宿体内时自己的身体在哪?一些时空穿梭的片子是连身体带意识都穿梭的,比较符合物质守恒定律,在想要是Malkovich配了克雷的身体掉到水沟后大叫我是Malkovich阿,怎么变成这副模样可能会适合定律,当然了,本片有它自己的思想,科幻有时要打破定律,既不像《万能钥匙》一对一的交换式惊悚,也不同《十三层阶梯》惠山泥人似的套进式虚拟,这可是一对N的和谐共存式哲学片阿。
  5.木板。我个人感觉是木板进入洞口,木板的意识也进入Malkovich的身体,当然木板没有意识,就称之为零意识,和克雷的意识第一次一起进去的,最后克雷出来时,挤或者碰撞等因素把零意识也带了出来,零意识需要现实的木板宿体,最终也出来了。这样一想那个洞好有黑洞的感觉哦,又或者说其实木板也是有意识的,虽然可能只有一点点,但也不是人类所想的那么冷漠。

 6 ) 活在七楼半

去马丁弗莱莫大厦七楼半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在电梯运行到七楼和八楼之间时猛按强制停止按钮,然后拿起撬棍撬开电梯门,绝对没有九又四分之三车站那么轻松。

于是,欢迎出生,来到七楼半。

七楼半是一个尴尬的位置,不管马丁先生再怎么粉饰将它合理化,它永远是这个糟糕的世界。而且是你自己用尽全力撬开电梯门,从母亲的子宫里出来的,不是吗?每一个走进七楼半的人都是完全自愿的,在低矮的天花板底下,弯着腰,卑躬屈膝地作息着,想要舒缓一下就只能坐着,丧失行动力。七楼半就是克雷格的木偶舞台,作为木偶师的他,当自己走进来的时候也必须弯着腰成为一个大号的木偶。木偶是用来演戏的,所以他又成为了世界上最杯具的男主角,勾搭美女未遂,老婆还和被勾搭的美女好上了。

毫无疑问,克雷格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艺术是压抑着的太多的潜意识的爆发。怀才不遇,所以才有了影片开头那场木偶戏;欲求不满,所以才当街被胖揍一顿。他没有像帕斯卡尔那样认为思考能力让人类成为高贵的苇草,他心里很清楚他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他受着人类拥有知觉和思考能力的折磨。就像他自己说的“because consciousness …is a terrible curse.”这种知觉应该是本我的一种表现,在自我实现了一部分自我价值后渴望被认可,渴望被爱,是所有人类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果没有知觉,就不会做出比较,也就不会产生欲望。于是克雷格内心极度渴望着一种抽离状态,超脱永远被压抑束缚着的生活。

抽离无非有两种去向,向上和向下。前者,去做操纵者;后者,去信仰宗教或者哲学,甚至任意一个理论和学说。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它更加轻松。信仰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代替你做出判断,替你省略权衡取舍,替你省略辨析是非。现实世界中遭遇到的一切在脑中激荡起的反应,都可以被信仰按照标准化流程处理。被信仰的价值取向贴上分类标签后,被超我认可的内容可以留下,不被超我认可的则被埋藏到潜意识里。毫不拖泥带水的标准化流程大大提高了价值判断的工作效率,于是有信仰的人很少纠结。所谓宗教信仰让人内心平静就是因为一套价值体系代替了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的工作,放弃独立性,得到所谓的内心平静。

可是克雷格不愿意,他想要成为上帝,于是他操纵木偶,钻入约翰马尔科维奇的大脑去操纵他。值得注意的是,操纵(manoeuvre)这个单词的词根是man,是手的意思,正喻指着克雷格灵巧的双手。但是一个貌似能够成为上帝的人也根本没办法超越七层半,因为他遇到了麦克馨,一个鬼魅妖娆的女人。

第一次见到麦克馨,克雷格没有经过任何道德挣扎就沦陷了,甚至当麦克馨在酒吧发现他已婚时他也没有多余的辩解,直接表白。麦克馨身材高挑,却很少在七楼半显示出弯腰的样子。不是伸长双腿斜倚着柜子,就是干脆坐在地上。她不舍得委屈自己,就算是在七楼半,她也要随心所欲地生活。没有道德的约束麦克馨,因为很邪恶所以很诱人,让克雷格和他老婆洛蒂都疯狂地爱上了她。因为她代表着“本我”也就是“快乐原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原始最迫切的愿望。

麦克馨也在追求爱,但是她追求的目标很模糊。她爱洛蒂那女性化的温柔灵魂,也舍不得马尔科维奇的身体,所以当得知克雷格操纵马尔科维奇和她上床后很冷漠地不置可否了,直到和拥有克雷格灵魂的马尔科维奇结婚后她才发现洛蒂才是她的真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用自然的方式怀上了洛蒂和她的孩子,不是任何别的男人的,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同性结合的方式吗?

于是,欲望才是木偶师,她手提丝线指尖翻飞,控制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是真正的操纵者。去往马尔科维奇大脑的门外排起长队,人们都渴望做那15分钟的操纵者,属于上个世纪的马丁组团寄生,病毒一样不停地发展壮大,他们的欲望则是生存。

我认为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马尔科维奇自己钻入通道。看到这里时,我各种猜测,是一个无尽的隧道吗?还是一个像盗梦空间里那样无穷的镜面反射?当马尔科维奇落地时,我发现自己太菜了,思维还是挣脱不了三维空间的物理束缚。而编剧就是个天才,他让马尔科维奇落入的那个世界充满马尔科维奇:性感妖娆的马尔科维奇,服务生马尔科维奇,风骚歌女马尔科维奇,菜单上印满了马尔科维奇,他吓得大喊大叫,却只能吐出“马尔科维奇!”的声音。这也许就是弗洛伊的所讲的“投射”,将自己内心试图压抑的特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只不过在他的脑中,一切都反了过来,他内心的东西化成各种人格展现在他面前,既有被压抑的欲望,也有理想人格。在马尔科维奇的“我世界”,一切都是“我”。

这是一个关于操纵的故事。编剧一定是一个弗洛伊德的粉丝,成功运用他的学说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在哲学高度的思考。人类永远只能活在七楼半,拥有上天赐予的创造力和爱的能力,高于七层,然而受到制约,低于七八层。这种制约不只是低矮的天花板,还包括与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之间的互动损耗掉的能量。操纵别人木偶可以自娱自乐,操纵别人可以满足情欲,可是如果连操纵的念头都是被操纵的呢?

活在七楼半的唯一原因是:八楼还有一双手。

 7 ) ■ Charlie Kaufman【傀儡人生】的12个隐喻

Charlie Kaufman的剧本,请任何一位导演来拍,导演的风格最终都只会淹没在他强大的个人风格里,服从他的风格,最终都只能拍出一部完全属于Charlie Kaufman的片子。

其作品中布满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尤其是空间隐喻,在《傀儡人生》中,是一个怪异建筑中的七楼半,是一个通往某人大脑的窄门与密道,是拉着蓝色幕布的木偶戏小舞台。而在《纽约提喻》中,则是永远都在着火冒烟的房子、是微缩于庞大布景棚之内的复制的纽约城。看Charlie Kaufman的片子,就是对这些隐喻进行拆解的有趣过程,于是随手做了些笔记,保存当时脑子里的一些想法。

※※※※※※※※※※

1.七楼半,每个人只能在其中腆胸屈背、低头哈腰,而无法直立行走的这一空间,多像是我们的生存困境,不上不下的楼层(阶层)、屈膝的尴尬、难以直身前行的窘迫,多像做人。

2.麦克辛这个诡异善变的女子,代表着欲望的面貌,每个人都受其蛊惑,而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之展开追求。哪怕这个求索的过程中,会迷失了心窍,丢掉了真正的自我,变成了别人也在所不惜。——片中表现为克雷格及洛蒂对麦克辛的爱情和渴求。


※从约翰马可维奇的立场来解读※

3. 当他人的意志贯穿你的大脑,你就会变成受他人操纵的傀儡。而意识上的操控,抽象意义上的操控,远比现实中的命令和强迫更可怕。因为前者让你主动按他人意志行动。

4.你迷失本心,做出连自己也费解的事情。因为你被他者、被非我的意志控制了。

5.当你进入了那个通往你自己的黑洞,你会看到的是无数个自己,他们有的狰狞、有的丑陋、有的风骚、有的造作、但他们都是你。你除了自己再也看不到其它。这暗示着一种对自我的过度注视,既极端自恋。——当马可维奇爬入通往自己大脑的小门后,他所见所闻全都是马可维奇。变了性的大胸女人马可维奇,侏儒马可维奇,改换职业做了侍者的马可维奇,甚至菜单上的菜式也尽叫马可维奇,他开口发声,吐出的音节是“马可维奇”,风骚歌手马可维奇躺在钢琴上口中唱着马可维奇,无数个马可维奇聚集一堂,他陷在了马可维奇,亦既是他自己的包围中。所谓自我,有时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漩涡。


※从克雷格的立场来解读※

6.你妄图进入他人的身体、他人的大脑、控制他人的思想、干涉和分享他人的生活与体验,就必须以放弃和泯灭自己为代价。

7.如果你一直寄生在他人的肉体内、生活里,你便只能通过他人之眼来看世界。

8. 有时你以为你能够、并且是在操控一具傀儡,殊不知自己所有的表达,都必须依赖这具玩偶之躯才能得以完成。你以为自己主宰着工具,实际上却依附于工具、受限于工具。当你操控木偶时,你要变成木偶,融入木偶,你和木偶等身大——克雷格操纵马可维奇进行的木偶表演。

9.有时你想成功、拥有财富、地位、权力、名气、娇妻、奢华生活、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必须泯灭真实的自我,变成他人。——当麦克辛被那群老者劫持,威胁克雷格退出马可维奇的躯体时,克雷格说:离开了他,我就什么都没了。


※※※※※※※※※※

10.所谓多重人格,就是有太多个他者同时混居于你的脑。于是你的潜意识里,就存在有若干个子人格,他们有时彼此相亲相爱,有时却也为着争取对你的占领和主宰权,互相残杀争斗。

11.你复杂混乱的人格会传承,你的软弱、鄙俗的欲念会传承,钻入下一代的思想、操控下一代的躯体。且对于欲望的追逐代代相延永无穷尽——最后,被一群老者附体的马可维奇又选择了新的寄体,进入了他女儿艾米莉的大脑,他们阴魂不散,将在这里得到永生。

12.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马克维奇,既一个他者的傀儡。无人能排除这种可能。无人能确知和断言自己大脑后方是不是开着一扇神秘的小门,供他人鱼贯出入,任他们霸占着我们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所为。

 短评

电影的魅力几乎都来自于诡异惊人的剧本,轻微的实验性质和不出彩的导演技术都是电影的跛脚点。影片在一些时刻令人抓狂,让观众感觉有人可以进入自己的大脑。它暗含着一个强大的哲学问题,我们的意识究竟源于自己还是仅为一群外来意识的集合,这个问题掩盖了所有角色。

5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好哲学,还是我想深了?

6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其实挺好看的,想法也好,就是越往后导演越不知道该抓什么主题了。尤其是结尾,算是有些失望

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查理·考夫曼无疑是一个天才编剧,他将无数隐喻灌注在了这部黑色喜剧中,并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呈现了出来。操纵与被操纵这组贯穿影片始终的关系极为精准地暗示了现实中人们的处境,包括那个极为促狭的七楼半也都是对憋屈人生的真实写照,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无疑是马尔科维奇的自我窥视,妙到不寒而栗。

11分钟前
  • 超cute侠
  • 力荐

真是奇妙的观影体验。。怪异又科幻,有趣又烧脑,是一种看完想领悟出什么但是又无从想起的感觉

13分钟前
  • bay135
  • 推荐

哲学的魅力在于开放的不确定性 一旦把它定义了便显得廉价。像这电影 前大部分都在探讨人与人的联系 从一个洞口可以进入另一个人那么你是自己还是进入的那个人?结合男主的扯线木偶整个设定就很有趣了 但是老板解释自己是多重性命后开始主题就散了 加上蹩脚的三角恋就更迷了 哲学啊 还是纯粹点好。

16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1.看过的最爆笑的电影之一,幽默指数满分。2.想象力已然突破天际,如果有"生命中绝不可错过的电影",本片肯定当之无愧。3.尽管查理·考夫曼(编剧)脑洞大开到几乎难以收尾,但本片内涵的多义性足以弥补这个缺点,关于自我的本质、精神与肉体、人格与潜意识、社会规训与压迫......4.细节到位。(9.5/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木偶师操纵木偶一样操控着马尔科维奇的意识,攫取名利成就,在取代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自我……如果世界上存在某个秘密通道通往查理·考夫曼的大脑,花光运气也要爬进去一探究竟,各种颠覆眼界的奇思妙想肯定不负众望。好在我们不用真的爬,因为他还有电影。

21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如果七楼半的低头哈腰是人生常态,那它与自我觉醒的煎熬之间的那扇小门,究竟是捷径,还是毁灭之路。

2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肉身借你,表情抒爱,长命百岁。存在主义是一件虚幻的事情,我是谁?躲在我眼神后面的是谁?我又是寄生在谁的神经中枢?又或者,这根本不配称为傀儡的人生,因为我根本就是人生的傀儡。

23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考夫曼电影长片编剧处女作,充满恶趣味的神剧本,只能想到马尔科维奇自己进入自己大脑的那个情节,往后就放弃猜情节专心看片片了。精彩段落除了上面这个还有两个妹子在马尔科维奇不同层面的潜意识的追逐戏([盗梦空间]果断是从这儿来的)。设定不甚圆不过没关系,考夫曼就是牛逼。

2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刚开始觉得节奏很好,思路很清晰,越往后,越觉得导演什么都想交代,最后一锅端,大杂烩,没了。亮点就在于营造一个奇幻的方式,让人去窥视人。满足自己的私欲。

26分钟前
  • 软蛋黄
  • 还行

每个人的脑袋里都住了很多人

30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推荐

你永远不是你自己,所谓“自己”,是一个伪命题。

3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囧。。。伕妻愛上同一個女人。。。還搶。。。

40分钟前
  • 力荐

半小时的地方才看懂……查理·考夫曼真是天才编剧!

4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好本子,影片布满丰富的隐喻和意象。好奇心、偷窥欲已满足XD,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通往某人大脑的秘道,你会怎样?想起红辣椒中梦境场景,想起博尔赫斯环形废墟。可能是今天太热了,没有被电影气氛整个包围,不过仍然推荐感受一下此片,推荐语是马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

45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太先锋了,无论是场设还是世界观。“套娃”式世界中“我”的意识,喻体本体论,人灵肉间的剥离和情感断层,控制与反控制,身份质疑,简直什么凡世间的作用力都有了。然而如同所有考夫曼作品一样,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编剧立场在影像建立上过于留痕,故事功能性有所丧失。

49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

5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木偶在聚光灯下跳起名为自由的舞蹈,命运在云端之上奏起名为轮回的乐章。孤独和欲望在虚无的两端相互试探,天真与狂野和在真实的尽头彼此凝望。如果全部的喜怒哀乐都是廉价的身不由己,如果所有的爱恨悲欢都是约定的无可奈何,那隐秘的丝线就悬挂在眼前,我已耗尽所有的热情去分辨,却只抓住一捧破碎的阳光。真不愧是天才编剧查理考夫曼,如果本片是1,那么穆赫兰道就是0,林奇试图在千丝万缕的破碎中传递一种完整,而查理考夫曼恰恰相反,他用一种完整表达无所不在的破碎。从肉体支配,到意识入侵,再到灵魂寄生,这是一种无孔不入的,超越轮回的“意识宿命论”,从玄学上讲,是一生万物,从哲学上讲,你就是我,我们互相操纵,彼此吸引,共同孕育,最后化成彼此潜意识里的某个念头,这是多么疯狂而荒谬的事情!如此牛逼的剧本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被遗忘。

57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