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潜水俱乐部

惊悚片美国2019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本·金斯利,海莉·贝内特,米希尔·赫伊斯曼,亚历桑德罗·尼沃拉,克里斯·乔克,格雷戈·金尼尔,阿隆娜·塔尔,阿历克斯·哈赛尔,马克·伊瓦涅,卡尔·桑宁,帕特里克·利斯特,韦尔·廷德尔,布雷特·威廉姆斯,菲利普·韦利,查德·菲利普斯,安东尼·奥塞耶姆,康纳·道兹,克莱顿·博伊德

导演:吉迪恩·拉夫

播放地址

 剧照

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2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3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4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5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6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3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4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5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6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7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8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19红海潜水俱乐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4 20:46

详细剧情

《红海潜水俱乐部》改编自著名的真实营救任务,讲述了一群国际特工与英勇的埃塞俄比亚人的传奇故事:在 80 年代初,他们使用苏丹的一座废弃度假别墅作为掩护,将成千上万的难民偷运到以色列。富有魅力的阿里·基德隆(克里斯·埃文斯饰演)与勇敢的当地人卡比迪·宾诺(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饰演)一起领导了这次卧底任务。其他著名演职人员还包括海莉·贝内特、亚历桑德罗·尼沃拉、米契尔·哈思曼、克里斯·乔克、格雷戈·金尼尔和本·金斯利。

 长篇影评

 1 ) 暗渡陈仓 以色列特工在非洲沙漠绝密大计划

拉斐·伯格(Raffi Berg) BBC驻特拉维夫记者

“红海之滨阿罗斯,与世隔绝桃花源”,这是阿罗斯(Arous)度假村广告小单张上印着字眼,还说这里是“苏丹沙漠里的潜水度假中心”。

广告宣传单显示的是阳光灿烂的海滩、整齐排列着的白色度假小屋、笑容满面的一对男女穿着潜水服、各式各样的热带鱼等;广告词写道:这里有“世界上最美好最清澈的海水”,夜幕降临“远处的风景渐渐褪色,天穹闪烁数不清的星星,慑人心魂”。

阿罗斯村,被一串漂亮的珊瑚礁环绕,附近还有废弃的船体,看上去绝对是潜水迷们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份广告宣传单印刷了成千上万份,在欧洲各大专业潜水旅行社里派发。所有的游客订单都通过在日内瓦的一个办公室。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有数以百计的游客到阿罗斯村去度假。

应该说,从外地前往度假村的路途很远。不过一旦到了沙漠里的这个绿洲,游客们享受到的设施、水上运动、深海潜水和丰富的美食美酒都是一流的。度假村的访客留言簿上,全是赞美之词。

苏丹国际旅游公司也很高兴。他们把这个地方租给了一些自称是来自欧洲的创业人士。这些人的创业闯劲给苏丹带来了最早的一批外国游客。

然而,唯一的问题是,无论是度假村的游客还是苏丹当局都被蒙在鼓里:这个红海之滨的潜水度假村其实是个幌子。

1980年代初,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度假村是一个由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设立和经营的前哨站。

摩萨德利用这里掩护一次特殊的人道救援任务,营救数以千计被困在苏丹难民营中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将他们送到以色列。而苏丹是一个敌对的阿拉伯国家,所以行动必须绝对保密,无论是在苏丹还是在以色列国内都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盖德·西姆隆是当时在度假村中工作的一名以色列特工。他说:“行动属于国家机密,对谁都不能说。即便我的家人也不知道。”

图片版权GAD-SHIMRON Image caption 盖德和阿罗斯度假村的充气快艇 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又被称为贝塔以色列人,他们的起源扑朔迷离。

有人认为,古代以色列王国有10个失落的部落,他们是其中一个部落的后裔;又或者他们是古代以色列人,陪同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所生的儿子大约在公元前950年回到埃塞俄比亚。还有人认为,他们是在公元前586年,第一个犹太人神庙被毁后逃往埃塞俄比亚的。

他们遵循犹太教的经书《托拉》,信仰的是犹太教、在犹太教堂里祈祷。但是他们与其他犹太人隔绝分离了上千年,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后剩下的犹太民族。1970年代,以色列宗教领袖首席拉比确认在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的身份:他们的确是犹太民族一分子。

1977年,一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弗雷德·阿克伦姆与很多埃塞俄比亚难民一起,为了躲避内战和越来越严重的饥荒,越过边境到了苏丹。

图片版权AAEJ ARCHIVES ONLINE Image caption 弗雷德·阿克伦姆(左)和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领袖巴鲁齐·特格涅(Baruch Tegegne)在耶路撒冷 他给各大援助机构写信请求帮助,结果其中一封信辗转送到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the Mossad) 。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贝京(Menachem Begin),曾几何时也是一个逃出欧洲纳粹占领区的难民,认为以色列之所以存在,就应该给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提供安全的庇护。而这样的庇护对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也不应该有例外。于是他下令情报机构采取行动。

摩萨德的一名特工找到了弗雷德的下落,弗雷德将以色列方面的信息通过他的渠道传回在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社区,说他们如果要去耶路撒冷,从苏丹走要比从埃塞俄比亚走更有机会,因为埃塞俄比亚严格限制向外移民。

可以想象这样的机会对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有多大的诱惑力:他们终于可以实现一个跨越2700年的古老梦想。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大约有14000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与超过100万埃塞俄比亚难民一起,徒步跋涉800公里,越过边境到苏丹寻求避难。

图片版权AAEJ ARCHIVES ONLINE Image caption 1983年在苏丹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 途中,大约1500个犹太难民丧生 ,有的是因为两个难民营——加达里夫(Gedaref )和卡萨拉(Kassala)难民营条件过于恶劣,有的是在途中被绑架。

由于苏丹是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完全不知道有犹太人的存在,这些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接到指令不要透露自己的宗教信仰,便于融入难民中,不会被苏丹秘密警察发现。

营救任务 很快,小规模的营救活动就展开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利用假身份文件从苏丹进入欧洲,然后转向以色列。

而苏丹濒临红海,则为更大规模的营救行动提供了可能。

当年参加营救行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特工说:“我们向以色列海军要求帮助。”

他们说:“好吧。”于是一些摩萨德部门的人就去了苏丹实地查看有没有可以作为落脚点的海滩。他们就碰上了这个在海边被遗弃的孤零零的村子。

“对我们来说,这就像是天赐一般的好地方。如果我们能拿下这个地方,把它张罗起来,我们可以说在这里开一个潜水度假村,这样就给我们在苏丹呆下来的理由,而且可以在附近展开活动。”

美国好莱坞即将公映的一部影片名叫《红海潜水胜地》。这部影片在纳米比亚和南非取景,讲述的正是营救行动和这个村子的故事。虽然电影中的情节都是根据真实故事写的,但是某些场景是编造的。

这个潜水度假村,1972年由意大利创业人士建成,里面有15幢红顶平房,还有厨房和一个大餐厅。餐厅是开放式的,朝向海滩、大海和泻湖。

但是,这里既没有供电,也没有供水,甚至没有进村的路。意大利人这才发现这个创业项目根本就不可能投入使用,因此度假村也就没能开张。

这位匿名的高级特工说,“这个地方要不是有摩萨德在后面撑腰,经营起来非常困难。”

一群特工假扮成瑞士一个公司的雇员用假护照进入苏丹,说服当局接受他们的商业构想,最后花了32万美元租用这个村子3年时间。

明修栈道 他们用了第一年时间翻新这个地方,跟当地的供应商达成了协议供电供水。

度假村也装上了以色列制造的其他设备,包括空调、摩托艇、还有先进水上运动装备等,全部都是走私进来的。

特工盖德说,“我们向苏丹引进了帆板运动。第一块帆板来了之后,我知道怎么玩,于是我负责教客人玩帆板,其他摩萨德特工则假扮成专业潜水教练。”

他们还在当地雇佣了15名员工,包括清洁工、侍应生、司机和一个从大酒店挖来的大厨。那个匿名的特工说:“我们给他开出高一倍的工资从酒店挖过来。”这些工作人员谁也不知道度假村的真正用途,也不知道这些担任经理的高加索人其实都是以色列摩萨德特工。

负责每天度假村运营的都是女特工,这样据信可以减少怀疑。

潜水设备的储藏室建在稍远的地方,其中藏了无线电通讯设备,特工们用来跟特拉维夫的总部保持联络。

这些特工白天处理游客的业务,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支小分队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度假村,到加达里夫(Gedaref )难民营南部10公里以外的一个接头会合地点。

盖德说:“我们对工作人员说,要去首都喀土穆几天,或者要去卡萨拉难民营的医院里去和一些瑞典护士会面。”

其实,他们是去接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这些人由“委员会成员”(也就是专门指定负责这项任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偷送出难民营。

盖德说:“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谁也不会事先被通知,因为我们不想冒走漏风声的危险。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是以色列人。我们跟他们说我们都是雇佣兵。”

图片版权GAD SHIMRON Image caption 盖德和另一名以色列人在卡车上 从接头地点,卡车车队会拉上几十个完全摸不着头脑的难民走上两天,行程800公里,一路上要经过好几个检查哨卡。为了避免被发现,车队有时得靠计谋,有时靠行贿,还有的时候只好硬闯过去。

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们会尽量安抚车上胆颤心惊的乘客们。

盖德在他撰写的《摩萨德出逃记》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让他们坐到驾驶舱里,摸摸方向盘,他们就会高兴得不得了。看到20个孩子把一块口香糖掰碎了每人吃一点都那么兴高采烈,简直太不可思议。他们看着我们的样子,就仿佛我们是外星人。”

他们把这些难民送到度假村北部的海滩上,那里以色列海豹突击队会开着充气快艇接上难民,再在海上开行一个半小时,送到在那里等待的一艘船上。

这艘船把他们带到以色列。

Image caption 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被船从海滩运送到军舰上。 匿名高级特工说:危险随时都有。我们都知道,如果任何一个人被发现了,我们所有人都会被吊死在喀土穆的市中心。

1982年3月,危险曾经一度逼近他们。在第三次出动时,行动小分队正在海滩上转运难民,苏丹士兵发现了他们。或许是对方只是怀疑他们在走私,因此只是开枪示警,好在充气快艇载着难民最后还是安全离开。

Image caption 埃塞俄比亚难民在以色列军舰上就餐 这次事件之后,营救行动部门决定,这样的海上撤退太容易被发现,于是有了一个新的计划。特工们接到新的任务,在沙漠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适合大力神C130运输机。难民们应该秘密空运出苏丹。

度假村的特工们执行秘密任务的同时,还在继续经营潜水度假村,力争让游客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当时,阿罗斯度假村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口碑很好。

盖德说:“跟其他苏丹度假村相比,我们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希尔顿酒店那样的高水准。而且那是一个美得无与伦比的地方,真的就像是天方夜谭故事里的美景。一切都美得让人难以置信。”

有个德国军队随员曾告诉盖德说,他 一辈子去过很多地方,都很享受,但在这里的经历最不同寻常。

阿罗斯度假村的生意越做越好,结果还有了盈利,财政上做到了收支平衡,应该让摩萨德总部的会计们大松了一口气。从度假村的生意上赚来的钱,部分被用来购买或者租用接难民的卡车。

暗度陈仓 与此同时,空运难民的行动开始了。盖德和他的小分队得到消息说,在海边不远有一个二战后被弃用的英国空军机场。1982年5月,在一个死一般寂静的夜晚,第一架大力神运输机载着一支以色利小分队,降落在这个机场上。

那天晚上共空运出去了130个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多年以后,其中的一个难民告诉盖德说:“我在那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苏丹大沙漠中走进飞机,你简直无法想象那一刻对我的意义有多大。”

“我一辈子从来没见过飞机。我感觉就像是圣经中先知约拿进了鲸鱼的肚子一样。然后3个小时之后,我就到了以色列。太突然了。”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一架以色列大力神C130运输机 两次空运行动后,摩萨德发现苏丹当局好像有了一些察觉。那个匿名的高级特工相信,有个阿拉伯人去告发了他们。行动队之后接到指示寻找更多不引人注意的降落地点。

他说,降落跑道基本上没有照明设备,我们只有10个小小的红外线灯,C130的驾驶员在茫茫的长途飞行之后,必须在完全没有导航帮助的情况下在一片漆黑中找到我们。

“从飞行难度来说, 恩德培人质救援行动与这里相比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所说的恩德培行动,指的是1976年,以色列派出大力神运输机采取突然行动在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运走了100多名从劫机事件中被解决的乘客。

面对复杂情况,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的压力,这些在红海潜水度假村的特工们,一共协调参与过17次秘密空运行动。

到1984年年底,苏丹宣布全国大饥荒,以色列方面决定加大撤侨行动的规模。

由于美国的干预,又收到大笔付款,苏丹时任总统加法尔·尼迈里(Gen Jaafa Nimeiri)将军同意让犹太难民直接从首都喀土穆空运出去前往欧洲。他要求的条件是秘密进行,以避免在其他阿拉伯国家中引起反响。

在28次秘密空运行动中,共有6380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搭乘从一个比利时航空公司犹太老板那里借来的波音707飞机,从喀土穆飞到布鲁塞尔,然后再直接前往以色列。这次救援行动代号是“摩西行动”。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1991年,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登上一架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的以色列空军波音707飞机,飞机被撤掉座位,让载客量最大化。 在以色列国内,则对这一消息实行新闻封锁,不过,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特务所说,“这个事情还是被非政府组织犹太社的某个白痴透露给了媒体。”

1985年1月5日,全世界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苏丹方面的配合也突然终止。苏丹公开否认参与了以色列撤侨行动,更不承认它勾结以色列制订了犹太--埃塞俄比亚撤侨阴谋。

在度假村这边,摩萨德则继续经营着,让它随时可以启动,作为秘密救援行动可考虑方案的一部分。尽管救援行动暂时被终止,特工们仍然要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们。盖德甚至接到过命令,取消休假,从以色列赶回去安排圣诞和新年的娱乐活动。

度假村外面的气氛也在发生着变化。盖德说:“从1985年1月开始,我觉得空气里都能闻到政变的味道。”

果然,没过多久,1985年4月6日,尼迈里将军被军官推翻下台。这是一个转折点,影响到度假村里的秘密行动。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曾经担任苏丹总统的尼迈里将军 为了在阿拉伯世界里为自己赚得名声,苏丹军政府将注意力瞄准了真真假假的摩萨德特工。

摩萨德负责人下令特工们撤出度假村,于是他们第二天就秘密撤出了。

其中一个特工回忆说:“我们一行六人在天亮前开两辆车离开了潜水度假村。一架C130降落在度假村的北边,那是一个我们从来没用过的降落点。我们开着车上了飞机就回家了。”

他说:“当时村子里还有游客。他们一觉醒来发现被孤零零留在了沙漠里。当地的工作人员还在那,其他人都走了:潜水教练,女经理,等等,所有的高加索人都消失了。”

那架运输机降落在特拉维夫外面的一个空军基地,他们把两辆汽车从飞机上开了下来,车上挂着的还是苏丹的车牌。

特工们突然离开后,潜水度假村也就关门停业了。

摩西行动突然中断,有492个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被滞留。两个月后,在当时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的安排下,又展开了一次空运行动:他们全部由美国的大力神运输机送到了以色列。

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以色列进行了更多的撤侨行动,总共将大约18000个贝塔以色列人带回祖国,在这个犹太国家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弗莱德·阿克伦姆就是其中的一个。

图片版权RAFFI BERG Image caption 盖德近照 盖德说,这个故事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在特拉维夫的一个咖啡馆里,他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英雄不是那些飞行员,也不是海豹突击队员,也不是摩萨德特工。”

“我只要想想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所经历过的一切,想想他们经历过的恐怖遭遇,我就明白,普通人那样过一天都会受不了。”

“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2 ) 面对种族清洗,他们以身犯险,义无反顾,用潜水俱乐部为掩护全力转移让难民逃离险境;直面危险,他们斗智斗勇,从容应对,用勇气和责任撑起生命之光延续的天空

面对种族清洗,他们以身犯险,义无反顾,用潜水俱乐部为掩护全力转移让难民逃离险境;直面危险,他们斗智斗勇,从容应对,用勇气和责任撑起生命之光延续的天空。 有过分歧,有过动摇,但是救护生命,播撒正义又让他们携手共进退,撤离滩头的相视一笑,让英雄气概泼洒!其实正义的力量就是这样,是不顾生死全力搀扶的不顾一切,是心心相惜加油鼓劲的一次击掌,更可以是充满感恩温暖人心的激情相拥,是造就梦想不愿离弃的坚持和隐忍…… 《红海潜水俱乐部》[强][强]

 3 ) 一个都不能少-《红海潜水俱乐部》真实事件的前后背景

大部分翻译自TheWrap关于此电影的报道,部分为本人查到的资料,如有错误请见谅。

“拯救最后的犹太人”:

上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特工组织机构“摩萨德”利用一个虚假的潜水度假村,把数以千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从苏丹撤离到了以色列。30多年过去了,好莱坞决定将以色列摩萨德这个大胆的营救计划拍成电影。这个被称为“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的任务是由一小队萨摩德特工策划实施的,他们租下了苏丹红海边一个废弃的旅游度假村,并向真正的游客开放以作为整个行动的掩护。在这个潜水度假村的掩护下,以色列特工们从苏丹当局的眼皮下成功撤离了一整个逃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部落。

红海潜水俱乐部的真实宣传手册

大致背景:

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英文多称为Beta Israel)据称是两千多年前,所罗门王和埃塞俄比亚女王希巴女王的后裔。而实际上,他们是流落在非洲的犹太十二支派之一。尽管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大陆,但他们对犹太教的信仰和对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却始终如一。这些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饱受歧视,被当地人称为“法亚沙人”,意思就是“陌生人”和“被放逐者”,而他们却称自己为“Beta Israel”,意思是“以色列之家(house of Israel)”。他们大多居住于埃塞俄比亚北部最贫穷的山区,分散在500多个不同的部落里,当局ZF禁止他们讲希伯来语,他们饱受迫害,长期生活在饥饿、干旱和极端贫困之中。以色列一建国就成了世界上所有犹太人的保护伞,在当时,无论你国籍是什么或肤色是什么,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犹太血统,就能前往以色列定居。根据BBC当时的报道,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长期受到迫害,禁止拥有任何zong教信仰,同时也被禁止前往任何Zong教信仰自由的国家。1977年,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Mengistu Haile Mariam)上台接管埃塞俄比亚政权后,数周时间内约有2500名左右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被残忍杀害,约7000多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

80年代初期埃塞尔比亚又爆发了此国自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饥荒,再加上内战导致的混乱局势,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被迫开始了逃亡,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邻国苏丹。前前后后大约有12000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从贡达尔(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在这被单独隔离划分了一个区居住了超过2000年)步行前往了以色列,然而亡命之旅非常艰辛,这中间他们经历了难以言喻的饥饿、干渴、抢劫以及野生动物的袭击。(详细描述,可以参考这篇报道//www.jpost.com/Magazine/Features/The-saga-of-Ethiopian-Jewish-integration

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政府派出了摩萨德特工,通过包括“”摩西行动(1984-1985)”和“所罗门行动(1991)”在内的一系列行动,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带到了以色列。2013年,以色列才将最后一批450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带回了以色列,至此以色列ZF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带回以色列的行动才正式结束。

埃塞尔比亚犹太难民

行动“Operation Brothers”:

1981年,为了让埃塞尔比亚犹太难民们脱离苦海,摩萨德特工Gad Shimron(电影主角的原型)和他的团队开始策划营救,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租下了70年代意大利人在红海边上修建的一个很小的废弃度假村- Arous Holiday Village以作为行动的掩护,并将此次行动命名为“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

意大利人最初在修建这个度假村时因为苏丹政府未能提供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最后遗弃了这个度假村。 负责“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的摩萨德特工Gad Shimron(电影主角的原型)告诉TheWrap记者:“这是一个说出来很难让人相信的故事。这也是唯一一次欧洲人把非洲人从非洲大陆上解放出来不是为了奴役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重获自由的行动。”

电影主角原型Gad Shimron和红海潜水俱乐部

“兄弟行动”(Operation Brothers)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摩萨德拯救行动之一,也是此次电影《红海潜水俱乐部》的主题。恰巧在这次行动期间,埃塞俄比亚遭遇了本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饥荒,据Human Rights Watch估计,1983年至1985年间,这场饥荒造成了至少约40万人死亡。一些埃塞尔比亚大饥荒的照片传到欧美时,许多民间组织都曾想提供帮助。当时由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共同创作,超过40多名美国歌手共同演唱的《We Are The World》筹集了超过6300多万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慈善单曲。然而,Gad Shimron在1997年出版的描述自己在苏丹所有遭遇的《Mossad Exodus》一书中写道:“有很多人唱着《We Are The World》之类的歌,但只有以色列是唯一一个真正付诸行动的国家” 。Gad Shimron还写道:“内战和饥荒导致许多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逃往邻国苏丹,但那时苏丹是以色列的敌对国之一,摩萨德不能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去营救他们,必须得另行计划”。

Gad Shimron

Gad Shimron

以色列摩萨德机构为Gad Shimron的团队在瑞士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作为掩护,以30多万美元的天价租下了这个什么都没有的遗弃度假村,就此展开了营救。最初他们每次把约100-150名左右的难民用卡车运到红海边,然后再乘坐以色列海豹突击队的快艇把他们带到开往以色列的船上。这个行动初期进行的非常低调,无论是在红海度假村工作的当地员工,还是住在那里的游客,都不知道这个度假村的真正用途。Gad Shimron说,埃塞俄比亚难民们从来没有入住这个度假村,整个度假村就是个为行动提供掩护的幌子。为了不引起苏丹当局的注意,Gad Shimron和他的团队白天都拿出12分热情招待游客,把度假村运营的十分成功,吸引了大批外国潜水爱好者,在行动后期竟然还实现了盈利。

但在之后的一次营救中,Gad Shimron和其他3名特工被20名苏丹武装士兵发现并包围,当时他们刚把一群难民装上小船,这艘小船会把他们带到公海,在那里再登上开往以色列的船只。被苏丹武装士兵包围后的Gad Shimron觉得自己肯定完了,一切都结束了。苏丹武装士兵对度假村手无寸铁的可怜游客们开枪扫射,这些游客都是付了很高价钱的夜潜游客,据Gad Shimron回忆其中一名特工非常愤怒,跟苏丹武装士兵产生了争吵拉扯。那个时候的苏丹武装士兵从来没有在这一区域见过任何游客,更别提潜水了,他们都十分困惑,但好在他们最后放弃了对游客们的袭击离开了。

飞机上的难民

在被苏丹武装士兵发现后,Gad Shimron意识到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已不能再通过海路撤离难民了,Gad和他的组员在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前英国机场,开始用C130运输机撤离难民。Gad讲道埃塞俄比亚难民们从来没有见过飞机,他们坐上C130大力神运输机时惊讶的场面简直就像约拿被鲸鱼吞下了一样(圣经典故-Jonah and the whale)。

在前往以色列邮轮上的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

在以色列营救冲锋艇上的埃塞俄比亚难民

整个“兄弟行动”营救了超过6000多名埃塞尔比亚难民,但这次行动基本上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之后1984年由以色列军、中央情报局、美国驻喀土穆大使馆、雇佣军和苏丹国家安全部队进行合作的历时三个月的“摩西行动”规模之大更让此次“兄弟行动”鲜为人知。

Gad Shimron近照

Gad Shimron回首整个“兄弟行动”营救过程表示自己从未落泪过,但在行动结束返回以色列探访安置埃塞俄比亚犹太难民营时掉了泪,当时一个看起来7、8岁的小孩跑向他,拽着他的袖子说,‘叔叔,我记得你,我在红色卡车上看到过你’,这让并不是很多愁善感的以色列特工Gad Shimron流下了眼泪。

据维基百科,现今有13万多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定居在以色列。近几年来,生活在以色列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频频爆发抗议you xing,许多人声称自己还有家属亲人在埃塞俄比亚,希望以色列ZF能帮助他们来以色列定居。而根据犹太传统,只有母系血统是犹太人才能够来以色列定居。以色列ZF不认为这些人是犹太人,只能算后裔,且许多人早已被迫归顺基督教,争议不断。

参考://www.thewrap.com/red-sea-diving-resort-mossad-chris-evans-lost-tribe-ethiopian-jews/

 4 ) 美国队长主演,一个值得被歌颂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一部剧情、惊悚片,这更是一部关于种族、人性的电影,红海潜水俱乐部的意义不在停留在它的名字上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到今天来说,它的意义可以延伸到非洲的战火之中、可以延伸到历史上的营救犹太人行动、更可以延伸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看似和平却不和平的世界。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复刻了历史事件,更将人性的美好的一面展露出来,这种人性无关种族、无关性别、无关肤色、无关一切。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苏丹

其实影片的故事背景比电影更加紧张、更加危机,要知道乃至今天,国际间的难民处理问题依旧复杂、各国之间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关系也更加紧张。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可谓是动荡的时代,在经历完二战洗礼的非洲和被战火纷扰后的欧洲爆发出了紧张的国际外交关系,在那个时代,不仅没有国际合作,就连一些国家的政府也是虚假无用的,没错,苏丹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发生在苏丹的红海地区,想起出自《圣经•出埃及记》的一句话:“有人告诉埃及王:以色列人逃走了!”。没错,红海最早是由埃及人发现的,有摩西带以色列人是穿过红海的故事,但是穿越的是否是红海遭到了质疑,因和修版圣经中出谷记的备注是葫芦海,但没有有关的考古和证据。

圣经•出埃及记

红海这个地区,或许对于一对情侣是一个不错的度蜜月的地方,红海是世界上海水最热含盐量最高的海域。红海在希腊语为Thalassaerythrae, 意思是红色的海洋,那里有红色的岩石,黄红色的珊瑚沙,所以在阳光下映衬显得红,但是,对我而言,红海的红更是危险的含义,更记载着发生过悲惨血型的战争,最熟悉不过的是去年上映的《红海行动》,背后的故事更是残忍。红海区域是动荡的,在这片区域里就曾发生过许多的营救事件。红海潜水俱乐部俱乐部是最典型,最值得被歌颂的故事。

奇德隆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描述一群国际特工探员和当地埃塞俄比亚人民通过合作,将难民营救到以色列的伟大的营救行动。影片采用比较老套的线性叙事来进行拍摄的,这部电影在内地还是海外的评分都不是那么高,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这部电影或许在某些地方是比较精彩的,首先是对人物的刻画。担任这次营救行动的队长奇德隆不仅在工作上充满着压力,而且在家人之间因为工作的因素与家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影片中当奇德隆的女儿给父亲看着手中的全家福画时,奇德隆发现在那幅画上只有他的爱人和女儿,当他问他的女儿时,女儿却将这份工作的无奈说了出来,因为自己的工作不能时常的陪伴不大点的女儿,镜头下的奇德隆只能背身而走,亲吻了女儿的额头又迅速地离开。但是到影片的最后当奇德隆再次打开信封是我,他再一次地被营救出来,这次营救更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与关爱,这让身处异地的奇德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虽然这是非常细小的描写,但是到最后,还是会发现,这也是长年在深处在海外战争中的不可缺少的感受,这也是人性的温暖。

影片还有一段描写比较精彩的部分,就是在影片的最后,没有像前面一样的过多人物对话,就将此时此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出来,故事的最后是国际探员一起坐上了飞往以色列的军机上,此时并没有欢呼与庆祝,更多的是沉默与眼神间的交流。影片将即将到影片最核心的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不仅捕捉到了如此细节的动作,更将此时正飞在动荡的苏丹上的飞机里平静拍了出来,虽然只是那一刻,但是对于经历过如此危险的营救行动的探员来说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记的平静也是最长的平静。飞机上所有的都在思考,都在让自己变得冷静,让冷静充当了感激与欢庆。

真实图片

影片的风格也是比较独特的,这部电影有点像《血战钢锯岭》,他们有对信仰的追求,《血战钢锯岭》的男主为了自己的信仰,从不杀人,因此在战场上绝不拿枪,只在拼命地救人,影片从头到尾一直都有对男主的内心追求信仰的描写,乃至最后男主被送下来时,全场看起来是和谐与神圣的。这部电影也是一样的,从开头便引用了《圣经•出埃及记》的话语,再到叛乱军在残忍地处决贫民时,男人和女人们都在祈祷,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尽到最后的力量后,才安息地离开人世,再到影片最后也就是高潮,一段由男主克里斯•埃文斯读的一段出自圣经的话语时,让人领悟到人性善良的一面时,让我们远离种族与肤色之间的种种纠纷时,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平静与和平,这或许是电影的魅力,也是最内在的美。

海报

最后,再来说一下其他方面,影片真的没有像《危机13小时》给人带来紧张与惊悚感,只让我们感受到在苏丹这个地方,即使在与旅游局局长谈交易时,一次又一次的枪声的危险感。等到其余的战斗画面时,丝毫没有紧张与惊悚,戏剧张力做的还是不够,人物之间的对话过多让这部电影充满了空洞与无趣,还有那几个特效,具体的忘了是什么了,反正是真的很假。影片的处理节奏还是可以的,素材与主题是很不错的。还是比较推荐去看看。这也是克里斯的第一部不再拍漫威的电影,还是比较看好他的演技。

回归现实的美国队长

 5 ) 无关乎队长,本身就是好片

先声明,本身就是桃粉,会有粉丝滤镜,但是理性判断确实是好片……

也许是被传统的特工电影给带坏了口味,很多人觉得不够传奇和激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平淡的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透过那重洋,聆听海洋讲述那个传奇故事……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角演技在线,有些人说克里斯还是跳脱不出美队的演技,但是本身两个角色确实有共同之处,都是为了人类而战,都是正义的化身。但是确实能看到克里斯不同的改变,没有美队那种理性感觉看不出破绽的完美人格,本片中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会莽撞会没有考虑也会骂人……也没有刻意耍帅或怎样。

剧情很棒,本身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确实难拍,太夸张过于神话,太简单过于平庸。虽然没有什么太过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本片确实也很吸引人,扣人心弦。

结尾很赞,在电影中再次融入现实,反映当前现实问题,用了出埃及记的曲子,片尾配合着历史上红海潜水俱乐部的录像,真的能感受到难民回到应许之地的感受

总而言之,抛去粉丝滤镜来看,确实是一部好片……

 6 ) 另一个版本的辛德勒的名单

总有那些人为了一个简单的信仰,不丢下一个人,不顾个人生死安危解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感动的是《红海俱乐部》还在,有机会去苏丹,定要去看看这个俱乐部,曾经发生过这么多感动地故事。

想到另一部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也是这样类似题材。

又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呼吁国人也多发掘本国这样的感动。毕竟我们是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故事应该很多很多。

 短评

以色列居然跨海营救非洲兄弟,这还真不知道。

5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一贯的雷声大雨点小,辜负了美队的John Wick同款扮相。

8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美队化身以色列队长……

9分钟前
  • _在云端_
  • 还行

救人一命。

13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一部拍得比较中规中矩的救援片,不过还是值得一看。多年前去过红海、苏丹,对那里的环境、景色、人都有一些接触和感受,看这部电影多少还能回味一下那个地方。片中的故事偏于纪录片性质,紧张度不够,主要人物之间也不来电,欠缺一些味道。不过,对了解当时这段历史还是有些帮助的。

14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明明可以拍成《逃离德黑兰》的,但最后从各方面看都非常平庸。医生小哥和海莉美女很不错。桃子宛若又演了一遍以色列队长……离开漫威之后,克里斯盾和克里斯锤都需要提升演技啊(当然,桃的态度还是蛮认真的)

16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还行

一直感觉漫威的演员想要转型挺困难的。

20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在这个题材里,实在有太多传奇般的真实素材。结果到头来,就搞出这么一个充斥着脸谱化角色的陈词滥调的故事。岂止是失望可以形容。

2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2019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Netflix势头真猛,本片卡司很强大,美队新造型沧桑感十足👍

24分钟前
  • 老顾
  • 力荐

我受不了 为数不多真人真事故事那么硬 改编成这个鬼样子 导演和编剧别干了 真的 全片靠Chris Evans出卖色相 哎

29分钟前
  • 睿蕊
  • 很差

一段真实的历史,黑人犹太人的出埃及记。发生在世界偏僻国度的一个救援故事,有些拖沓,但整体还不错

32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是符合克里斯桃个人兴趣的选片,改编自真实事件、难民热点还有清楚直观的正邪对立,一切都很有现实意义,但如果我想了解这次救援任务为什么不直接去看相关纪录片呢?整体还是网飞电影的平庸套路,各角色都没立起来,只有克里斯说的台词做的事有正义之师的仪态表现(而且瞧瞧这台词,举几个例子:We leave no one behind啦,If we don't do this, nobody will啦,角色基础还是建立在演员的代表角色的特点上了)所以如果桃想要跳出固定角色框架的话,可以多演一些坏人反派,越坏越好,越多越好,虽然一脸正气但是演恶人不是更出乎意料吗?

36分钟前
  • Bolero
  • 较差

和阿里这种性格的人合作我可能得急死。但Chris的表演并没有把阿里透过第三者描述的性格表现出来,他看起来还是像美国队长一样成熟稳重,这个人物的性格与他所做的事,做成的事应该会有一个有趣的矛盾与博弈。史实本身是很伟大的,但营救过程本身(不知道是不是有改编)不够惊险,更没有传达充分的人道主义精神,完全像一个架空的商业片(例如开头阿里去到各个地方找他的搭档,结尾飞机与汽车的赛跑,这些都太传统了,很难想象2019了还有这种本子写出来)。

38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还行

改编自真实的救援任务,讲述一群国际特工帮助一批又一批的难民偷渡到以色列的故事。阿里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他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宁愿被开除也不袖手旁观。但他也并非完全伟光正,比如他也会贿赂官员。而且他不是直接说他要贿赂对方,而且拐弯抹角地暗示对方,非常聪明。不仅节约了钱,还笼络了人心,一举两得。事实证明正直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贿赂官员,就没有后来的官员保释他们。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他们本来只是把红海潜水俱乐部作为掩护,没想到却有真正的客人来了。他们本以为客人会影响他们的行动,然而正是因为有客人才使得阿哈默德没有把他们关起来,正是有客人才让行动更加顺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什么困难再多,危险再大,他们也绝不放弃?因为我们坚持做一件事不是因为这样做会有效果,而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复联之美队不务正业系列。话说,荷里活的功力,最不可模仿的部分,就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能力。欧洲电影、东亚电影,都做不到这一点…或许真的与意识形态有关。

43分钟前
  • 46562002
  • 推荐

又刻意又做作,节奏是真的不行,队长去到哪里都是队长。

45分钟前
  • 杏仁斯嘉丽
  • 还行

太太太普通了 典型Netflix水准 中段有些地方的配乐一言难尽 这个故事本来可以更精彩

50分钟前
  • 流泪兔头
  • 推荐

看完反而也想去度假~~~

51分钟前
  • Rodney
  • 推荐

don't just stand still

54分钟前
  • laurenⅢ
  • 推荐

又名《一个都不能少》/红海旅馆版《极限职业》。质感好到不像是奶飞的片子。至于剧情,既然是真实事件改编,而且CE都全裸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医生这个角色好动人5555。唯一的遗憾是难民的演员都太木了。盲猜最后能稳定在7分。

58分钟前
  • 千禧曼妮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