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涯者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戴夫·帕特尔,斯蒂芬·弗雷,托比·琼斯,杰瑞米·诺森,凯文·麦克纳利,沙扎德·拉蒂夫,德维卡·贝斯,阿兰·本特利,伊莱恩·考尔菲德,亚历山大·库珀,理查德·坎宁汉姆,罗杰·纳拉扬,尼古拉斯·阿格纽,罗曼·格林

导演:马特·布朗

 剧照

知无涯者 剧照 NO.1知无涯者 剧照 NO.2知无涯者 剧照 NO.3知无涯者 剧照 NO.4知无涯者 剧照 NO.5知无涯者 剧照 NO.6知无涯者 剧照 NO.13知无涯者 剧照 NO.14知无涯者 剧照 NO.15知无涯者 剧照 NO.16知无涯者 剧照 NO.17知无涯者 剧照 NO.18知无涯者 剧照 NO.19知无涯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48

详细剧情

  拉马努金(戴夫·帕特尔 Dev Patel 饰)出生在印度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之中,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数学天赋,可是因为家境贫寒,家人无法给拉马努金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1904年,拉马努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进入了贡伯戈纳姆大学就读,却因为严重偏科而没有毕业,之后的日子里,拉马努金开始自学数学。  1912年,拉马努金所撰写的论文《伯努尼数的一些性质》发表了,这篇文章在数学界激起了一些水花,也给拉马努金带来了些许的名声。之后,在好友的帮助下,拉马努金给著名数学家哈代(杰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饰)写了自荐信,哈代非常重视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引荐他进入了剑桥大学深造。

 长篇影评

 1 ) 理解数学大师——《知无涯者》

《知无涯者》

看这部电影,我感到非常的享受。感觉就像看完美功夫表演,干净利落,自然而又无懈可击,更关键的是非常真实,非常亲切。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且影片主人公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与我有缘(恕我自大),之前《数学史》上了解过这个特殊的天才,后来又恰好在微信公众号上看过他的传奇表述(夸大了些)。我一直在等待最完美的演绎,尽管故事可能平凡,甚至乏味枯燥,但是要完整,而且要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境界。电影做到了,我深深赞叹。 一直觉主义数学大师带来的新观念。 电影最重要的,最了不起的是,给我们充分地展现了两位数学家的风采,展现了两种思想观念,数学观念,甚至展现了数学的一些关键的魅力。无论是任何一点都足以使电影成为经典。 哈代的成就不是本片的关键,但是他发现了拉马努金,帮助了拉马努金,成就了拉马努金自然值得赞叹,尤其是拉马努金的方向本来就是与他不同的。 拉马努金究竟在数学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呢?片中,他最吸引了哈代和好友利特尔伍德的,也是他自己最重视的成果,一直要哈达帮他发表的是“质数定理”:我甚至建立了一个函数恰好代表了以无穷级数的形式代表的小于X的质数。等于说只要我们提供一个数字,不管多大,他提供的公式都可以计算出到底比它小的有多少个质数。这个定理的确很吸引人,可能在比较小的数字上,这个公式成立,但是最终利特尔伍德通过代入检验,证明了是错误的。这个公式可能在形式上很美,所以很吸引数学大师,但是拉马努金并不能够提供传统意义上的“证明”。(哈代:你的理论确实很有意思,如果你把质数的近似值与质数个数对比,得出的结果是什么?结果会一直增长,即使数值高达一千,一百万。无穷大也对吗?是吗?你怎么证明?拉马努金:我给你证明了,我证明了。哈代:你没有。无论你感觉它有多么正确,在实际计算中,它就是错的,利特尔伍德先生代入了一个数字,结果显示,和实际质数的个数相比,用你的理论个数会少,而不是多。你的理论是错的。这也是在你能相信我,并做好证明之前,我们不能随意公布的原因,直觉只能帮你到这里。)最终帮助拉马努金获得三一学院的院士资格的是他的“整数拆分”,具体什么意思呢?影片也提供了一定的描述。简单的我们可以理解的拆分是这样的,4的划分等于5,意思就是4的组合方式有五种:1+1+1+1,3+1,2+1+1,2+2,和 4。看起来很简单啊。但是如果把划分的数字涨到100,就会有204226种不同的方法。数学家麦克马洪用了几周手算出来的。现在他能用公式解决,代入任意一个数,就能得出拆分的结果,就像变魔法一样。幸好在哈达的帮助下,拉马努金最终成功的证明了他的“整数拆分”公式。 很明显,质数定理和整数拆分之所以吸引数学家,就是因为通过提出一道简洁的公式,就把数的规律给找了出来,演绎出来。问题这样的“美”似乎毫无意义啊,其实恰好这样的“美”意义重大!片中,拉马努金和妻子贾纳姬有一段对话,试图跟妻子解释自己写的一大堆数学公式有什么用,以及这些公式的美:它们就像幅画,想像成一幅看不见颜色的画。对你来说可能不好看,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切,也许会有其他人,他们也能看到,并理解它们,对他们来说这个会很重要。除了看不到的颜色,我还想了解更多。如果凑近看,可以看到每颗砂砾,一颗一颗。想想看,万事万物都有规可循,光里的颜色,水面的反射,在数学中这些规律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展现出来,真的非常美。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拉马努金的原话。按照文学的角度来说,他还没有说透彻清楚。他的意思,首先,数学的美是抽象的,是“看不见颜色的画”;其次,数学家能够看到这种“别人看不见的美”;最后,这种美在于它展示规律,揭示奥妙。按照我们“庸俗的实用性”来思考,就相当于经济学家发现了一到公式,可以完整地描述股票的变化,能够准确地把握明天的股票变化,那么我们会对这样“发财”公式如何渴慕呢?也许有人还纠结着,拉马努金的公式不能帮我们赚钱啊,甚至买菜都用不上啊。其实,恰好是这些“很抽象,很无为”的公式,在最顶尖的层面上不断做出贡献。比如我们的计算机,没有这些纯粹公式的支持,根本不可能造出来。而拉马努金提供的公式,可不是这样么一道而已。光就片中所言,他初次见面就塞给哈代整整两本写满这些公式的本子,而片末所言,他回到印度后的一年里又写出了一本。一本公式书里该记录了多少公式呀?而这些公式已经展示和尚未展示的秘密和作用,可能远远超乎想象,正如片中所言:在1976年,一本“遗漏的笔记本”被发现,里面包含着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拉马努金所发现的突破性新公式,其重要性可以和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相媲美,一个世纪后,这些公式被用于解释黑洞的奥秘。很明显,哈代和利特尔伍德重视拉马努金的理由就摆在这里。 不过,拉马努金的公式有个问题,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证明”。而证明它得会耗尽一生啊。证明了其中某一条可能都足以名垂千古,但是对于哈代,也有个“名誉”的问题:(数学家伯蒂对哈代说)你大可花余生去证明这里面一半的公式,那样你就不会有任何独创性发现了。按理说,拉马努金得自己把它们证明了才行,但是他不行。为什么?他不是没有掌握证明的方法,虽然之前可能也存在证明能力的缺陷(可能一些公式不知道,一些证明方法没有掌握,一些证明的模式不清楚,就像哈代所说的:对于英国人和印度人而言,要互相理解并非易事。尽管都是说人话,但是英国人说的和印度人说的不同;即使同样用英语,同样用数学的语言,哈代的思维方式和拉马努金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之后可能没有时间(在剑桥上课,与哈代合作后应该是较好地掌握了学院的规范模式,但回印度只活了一年)。但是最关键是“证明这一方式与其天性向悖”。为什么? 因为拉马努金是个虔诚的信徒,他是印度最高等级的种族(尽管贫穷)——婆罗门,是负责祭祀神明的种族。他非常虔诚,甚至用他的话说那些公式来自于家族供奉的女神,是毗湿奴的第四化身纳马吉里。之前哈代也很奇怪,他能够写下那么多的公式来,完全就是靠“直觉”。他开始不愿意说,只是回答不知道,因为他知道哈代是个“无神论者”。直到他充分感受到哈代对自己的友谊很真诚,他才说:你曾想知道我是如何才有这些灵感的,我的神——纳马吉里,是她对我说的。我熟睡时,她把那些公式放在我的舌头上,有时是在我祈祷时。正因为之前他不愿意说,后来才说,所以连哈代也相信他是诚实的。但是,我们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很难理解,这不是在颠覆我们的“信仰”吗?首先,我们应该站在哈代的角度来理解,哈代是个“无神论者”。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上学时,记得一位牧师说:“上帝是存在的,因为他就像只风筝。你能感觉到线上的拉力,就会明白他高高在上。”而我说:“要是没风,风筝还能飞吗。”不……我不信上帝。我也不信什么东方古老智慧。但我的确相信你。很明显,哈代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正如拉马努金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一样。要明白,哈代相信拉马努金,是相信他所展示的“神迹”。接着,我们再以“顽固唯物主义”的角度继续探讨其中奥妙。从浅层次来看,现实世界里本来就存在很多相似的“天才”。而拉马努金一直都展示着这种天才:他在当会计时,根本就不用算盘,直接用心算。他在和麦克马洪比赛心算“58639”的平方和平方根,两人都可以直接说出来,比计算机还快。更重要的,不仅存在一种内在的“运算天赋”,拉马努金还可以直接地对“数”进行具体的分析。哈代在送拉马努金时,遇到出租车迷路,就抱怨车牌号“1729”太蠢。的士拉马努金当即告诉他:不,哈代,这号码很有趣。在可以用两个立方之和来表达,且有两种表达方法的数中,1729是最小的。想想看,我们即使是顺着来计算都恐怕毫无头绪,拉马努金可是倒着就把数分析清楚了。这种能力很明显是更高一个层次。不仅如此,他能够直接跳跃到结果,在剑桥三一学院,哈代把他送到数学家霍华德的课堂上去,结果拉马努金被叫上了讲台,完成霍华德在讲解的题目,他直接就写出了答案,没有任何过程。霍华德大吃一惊:但我还没有完全证明,那你怎么知道的。拉马努金说:我不知道,就这么写下来了。很明显,他具备直接描述规律的能力。以至于利特尔伍德这么评价:拉马努金的存在不亚于一个奇迹,他的才华已经超乎了我的想象,不要说雅克比了,他甚至能比得上牛顿。我现在开始相信,对于拉马努金,每一个正整数都是他的一个好朋友。既然拥有这样的“天赋”,在无穷无尽的数字中,找到规律,并且用公式描述出来,并不奇怪。用这种方式来理解,拉马努金的天赋,真的就是神迹,不管我们不是认为神创造了他,而是自然存在着这样的天才,自然创造了他。(至于自然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人,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宇宙全息论”。把全人类的所有历程当成一个全息照,我们每个人都包含有整个宇宙的信息,只是因为我们相对太渺小,所以我们显示出来的信息总有缺陷。就像一面镜子里有个世界,镜子打碎了,每个碎片也都能够展现那个世界,只是有缺陷而已。当然这种见解似乎也在暗示一个统一科学与宗教的理论:神就是宇宙一切,我们都是神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记录整体,但是却只是展示出一部分来)。 拉马努金相信“一个方程式对我来说毫无意义,除非它表达了神的旨意”,所以,他不在乎证明,更在乎把神的意志记录下来,就像偷偷抄袭天书,打算把它送到人间去造福人类一样,肯定是抄得越多越好。所以他认为: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浪费时间去证明。哈代知道拉马努金那些公式的价值,也的确想把他的天书公之于众,但是正如哈代所言:我已经对它们很满意,但以现在的状态公布,我会被送进疯人院的。作为一名数学大师能够知道这些公式的价值,但是这些公式都没有足够的证明,换言之,相当于要让一群无神论者接受神的存在,却又掏不出半句理由来一样。哈代也不少药拉马努金全部证明,只要求他证明出一两个来,能够赢得数学家们的肯定,到时候,即使拉马努金的公式都没有验证,最少也能够成为“猜想”让后人能够继续去完成。否则就算哈代把它们发布出来,很快也会被人们忘记抛弃。 证明,到底有多重要?因为证明了,那才是数学家们,无神论者们能够接受的真理。即使与大量的验证对应,甚至如拉马努金跳跃式地完成霍华德的问题,对于霍华德而言,拉马努金的解答,可能更多的是“天赋的侮辱”;但对于数学家们来说,那只是“幸运”而已,仍不能进入真理的殿堂。所以,哈代与拉马努金的冲突,合作的障碍,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的(哈达:这就是走个过场,让大家更形式化地了解你,这样有利于未来的合作。我们需要用通用语言。你不会希望我们用泰米尔语交谈吧。数学和艺术一样,是一种通用语言,但是也需要大家公认的交流方式——证明,来达成沟通。而拉玛努金一直坚持的却是:我不想要这些公式做我的陪葬品)。但是,当拉玛努金证明了自己提出的“整数拆分”,完成了数学家们认为的“不可能”。哈代才有一点依据可以说服大家接受拉玛努金的特殊方式。以下是哈代说服三一学院的数学大师们通过拉玛努金的院士资格的演讲内容,我们借此来理解拉玛努金更深层次的贡献:这就是我们对整数拆分的研究,以及取得的重大突破。请注意,所有这一切是出自一个人。在我初遇他时,他知识的局限和他智慧的深奥一样让我感到震惊,对于拉马努金这项成果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数学可能带来的影响,投票可能会见仁见智。但这个成果展现了一种深刻无比的独创性。利特尔伍德先生曾和我说过“每一个正整数都是拉马努金的一个好朋友”,对此我深信不疑。他曾告诉我:一个方程对他来说毫无意义,除非它表达了神的旨意。虽然我本人对此完全不能同意,但也许他是对的。因为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纯数学所要证明的吗,我们只是在追求绝对完美过程中,无数个探索者。我们不是发明了这些公式,因为它们本身就存在,只是在等着那些,拉马努金之类的人,拥有无尽的智慧,来猜想和求证它们。因此,最后我不禁在想我们凭什么去质疑拉马努金,更别说质疑神了,谢谢大家。也就是说,拉玛努金的价值在于他和哥德巴赫提出猜想一样,这种猜想是“原创性”的。其实发现猜想,本身就是提出一种可能,以让人尝试证明,不管证明成功与否,都是价值非凡。而拉玛努金一下子提出了那么多的“猜想”,自然更加了不起了。 不仅如此,我认为其实影片还说明了另一番贡献,非常重要的贡献。片中,为了获得支持,哈达一开始就把拉玛努金送到反对让拉玛努金进学院的霍华德课堂上去;后来又把拉玛努金带到系主任,组合数学的先驱麦克马洪那里去(麦克马洪主任,他是学校中组合数学的先驱。碰巧也是你最高调的反对者之一,他说整数拆分不可能有公式)。麦克马洪认为拉玛努金不可能成功完成“整数拆分”,自己才可能成功,而唯一的办法是用“笨办法”:用手算,用漫长且痛苦的加法,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你们俩空想出来的公式是错的,然后你就可以滚回你那与世隔绝的印度。然后我们就不用陪你在这猜谜语了。但是,当麦克马洪让拉玛努金计算200的拆分时,拉玛努金告诉他答案是3972998000000。而这和麦克马洪的“手算”结果很接近了,误差不到2%。所以麦克马洪自然也开始理解并接纳拉玛努金。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背后的问题。所谓的“整数拆分”的成功,自然不是拆分某个具体的数字,如200,因为那样的话,就是笨人用笨办法,花时间也能够做出来。所以,数学家们要研究“整数拆分”,其实就是要找到规律来,研究出一道公式,然后不论是多大的数都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计算出拆分来。但是,要寻找规律,大家的办法就是先作出大量的尝试,比如从1拆到200(麦克马洪问200,说明他已经尝试了超过200的数字了,这该是多么痛苦 的工作,必须不出错,又必须长时间坚持),然后看看这些数量与被拆的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是笨办法,但也是“通俗”的办法,没有办法的办法。而拉玛努金可以直接地感知规律,甚至把规律表述出来,列出公式。他能够心算出结果,麦克马洪自然对他刮目相看,不再挖苦怀疑。所以,拉玛努金真正的贡献,是把这种“直觉主义”带入数学界。虽然直觉不一定准确,但是之前的数学大师,尤其是提出猜想,具备原创性的大师,可能也多少具备这样的天赋。 最后,影片最值得赞叹的是,它阐明了科学家的价值观。哈代把急于得到肯定,发表自己的两部公式的拉玛努金,拉到莱恩图书馆,告诉他:人这一生获得荣誉的方式有很多种,对我们来说,被选为院士就是一种。但在我看来,在我们离世之后,能在莱恩图书馆里,留下一笔遗产,才是最伟大的。这里有《保罗书信》,米尔顿的诗文,《摩根圣经》,但在我这个搞数学的看来,最重要的一部还是牛顿的《数学原理》,就像牛顿是我们领域的物质代表。而你的笔记是抽象的代表,牛顿也花了很长时间来证明自己,因此我们才有义务要把这些证明出来。一旦我们成功了,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笔记在这里会有一席之地。现在你明白我们的重点是什么了吧。 很明显,这段话足以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蜗角虚名,什么是真正价值。就是在人类遗产中留下自己的一笔,其他都是次要的。而这一笔是绝对容不得虚假,也无法利用权力或者金钱去伪造的,只能靠“证明”,必须经得起检验。这对于沉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我们,对于“白活”的,猪猡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是最有震撼力的。人类的文明,不是拥有多大的权力,享受多大的财富那些人缔造的,最终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精英累积出来的。正如司马迁所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那些人不过是电光火石,再多的辉煌也会被遗忘,但是精英创造的文明,是一点一滴积聚遗留下来,并且不断被继承和发扬。 二 精彩的次要内容。 因为就连最可有可无的,拉马努金的爱情故事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能够引人思索。影片一开始,拉马努金就已经结婚了,可是他和妻子的爱情有一道“缝隙”或者“鸿沟”,正如妻子所言“我听说比起人,你更喜欢数字”,很明显拉马努金的确如此。不过,作为一名天才,他也会害怕孤独,或者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不想伤害他人,所以他会对妻子说“一些人,不包括你”。虽然他也想带妻子离开印度,去英国。但是因为母亲的私心,害怕拉马努金的妻子跟着他去了英国伦敦,那么就永远不会回印度了,自己再也见不到儿子。一开始夫妻决定一起去英国,但是母亲一说“你自己想去,还是她劝你去的?所以你们要一起走吗?这都是她干的好事吗?她想一个人霸占你”,吓得妻子就不敢跟着走了;当妻子一直等着安排好一切的丈夫,写信让自己出发去伦敦相会的时候,母亲却把儿媳写给儿子的信都藏起来,害得这对小夫妻互相猜疑,同样感到被遗弃。妻子去投奔自家兄弟,拉马努金又想去自杀(更多原因是因为数学工作,加上患了重病)。即使两人最终团圆,也不过共度一年的时光。也许,我们会想,如果拉马努金带着妻子去了英国,那么也许他有人照顾,不会生病,可以活得更久,可以写出更多的公式,或者证明出更多的东西。但是,他已经写出那么多了,证明出那么重要的东西了,再多也没有什么更大的价值了,何况他本身赋予数学史,赋予科学史的启发已经够多了。也许,我们还会想,有人相依,不会感到太多的孤独和屈辱,他可能跟哈代可以更好的合作,可能更快地进入状态,更早的拿到院士的资格……但其实,正如拉马努金认为的自己是“遭天谴”,因为泄露了太多的“天机”,他留给世界的已经太多了。 不仅展示了爱情,也展示了友情。 在印度,为英国人弗朗西斯服务的纳拉亚那,他本身也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他聘请了什么学位都没有的拉玛努金帮助自己记账,就因为他找到他那些公式的价值。正因为纳拉亚那慧眼识英雄,聘请拉玛努金,并且纵容他(用心算),暗示他在哪里弄到纸张(在这里纸可不便宜,不过在码头上,你可以找到许多麻袋装的纸),鼓励他(拉马努金试过把自己的写的东西送给几乎全城的人看,但是没有人理解,他很失望。而纳拉亚那就鼓励他,告诉他马德拉斯市,名字源于“Mandarajya”——愚昧之邦。外面还有个大世界,有英格兰),并且通过老板弗朗西斯推荐,能够写信给哈代。因为他知道拉马努金公式的价值“这些成果非常重要,不该就这样埋没,它必须被公之于众”,也知道拉马努金的价值“如果你一个印度人,利用这些数学公式走到了顶峰,那即便是征服了我们的英国人也必须承认:我们的智慧能与他们匹敌”。没有他真的就可能没有拉玛努金的成就。 当然,还有拉玛努金与哈代的友情。哈代没有结婚,按照他的说法“我对这类事一直一窍不通,但还是想说,感情这种事,既没有证明,也没有定律来左右它的结果”,连爱情都没有的人,自然很难懂得关心朋友了。但是,影片展示了一种更加深刻的“革命友谊”。第一次见面时,明明是哈代邀请的拉玛努金,拉玛努金进入学院时,哈代刚好跟大家大谈拉玛努金的天赋。但是见到拉玛努金,相互认识后,他就冷冷地对拉玛努金说:我非常期待开始我们的工作,那么,明早十点在我办公室不见不散。然后转身就走了。连问候一下,帮忙安排食住也没有。吓得拉玛努金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他。他也丝毫不去问拉玛努金其他的事,是否有眷属,是否有生活上的困难(拉玛努金是个婆罗门,吃素的。连用猪油做的土豆都不能吃。学校的食物很丰富,但是他每天只能去菜市场买青菜,吃清汤寡水,导致营养不良),只是逼迫他工作,证明那些公式(这些很明显也是使拉玛努金患了肺结核的原因)。直到利特尔伍德提醒他要好好保护拉玛努金,直到拉玛努金自杀险些死掉,他才发现自己的问题。他对拉玛努金说:很抱歉,我没能成为你的传统意义上的好朋友,我知道你需要这样的朋友,但我并不擅长这个,从来就不擅长。生命对我来说就是……永远就是数学。其实,听到这句话,我们会想起拉玛努金妻子对他的评价。他们本来就是只在于数学,不在乎其他的人,又怎么懂得人情冷暖,懂得如何关心人呢?不过,我们没有办法去指责他们,相反,我们非常感叹两人的友谊,正因为英雄惺惺相惜,才有了拉玛努金的成就和贡献。所以,电影也在教育我们如何去对待这样的天才,如何理解他们的人生。 16.9.5

电影X学 微信公众号

 2 ) 世上真有这样的天才

晚上看了电影《知无涯者》,半夜醒来睡不着,这个100年前的印度数学天才的故事在某些地方触动了我心底的感情。我周围太多名校毕业的,经常听到人们讨论谁谁谁聪明,天赋好。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叫做天才,看完这个人的故事所有自以为天才的都会闭嘴;东西方的思维,杨振宁说过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对立,用印度人和英国人对待数学的逻辑是最好的例证,我和发财就数学为什么不能依靠“灵感”进行了一番讨论。其实讨论的是无法言说的各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代表了那个无神论的英国数学家,任何事都要论证完才能成立,所有没见过没感知过的都不相信其存在。我深深地明白印度人拉马努金,世界的真相往往先以直觉的方式被感知,然后才慢慢被论证和理解。直觉和灵感来自于信仰,他在电影里说,“你不是不相信上帝,而是不相信上帝喜欢你”。 哈,有道理。我对人什么时候该死已经没有什么执着,通常都很淡然。一个32岁就病死的天才,却让我真真切切地可惜了半天。大部分人,比如我,终其一生也搞不明白自己的人生使命,还在这儿乐此不疲寻找自我。像他,生来就是为了解数学题的,却也命运多舛,无果而终。唉,作为一个芸芸众生,为一个天才伤心了半夜💔

 3 ) 《知无涯者》(The man who know Infinity )

“伟大的知识经常从卑微中诞生”

这部电影带我认识了一位数学天才,更是一位具有为人类成就奋斗终身(32岁离世)甚至失去生命的灵魂,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理解数学的人,但是从这部剧里也能感受到一些东西,或者说是精神。

这部电影讲的关于数学,关于宗教信仰,关于人类成就,关于天才,亦关于爱情、友情,在不平等、战争动荡、种族歧视的年代,拉马努金依靠直觉式的数学获得众人认可,成功的过程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历经战争的残酷,病情的愈益严重,与妻子间的误会、在异国他乡被欺以及地域的水土不服种种困难。

更是被拉马努金与哈代间的友情感动,看到哈代努力说服众人为拉马努金取得他理应获得的头衔,哈代是拉马努金的伯乐,是拉马努金获得成功的重要推手,给了拉马努金一个真真正正显示自己的平台,在完成成就之后,拉马努金回印度,与哈代告别的场景,师徒之间,亦师亦友,两人之间惺惺相惜,如果没有哈代,拉马努金或许穷其一生只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普普通通的职员。

最后,拉马努金还是病重离开了,一年后的拉马努金也没有回到三一学院,也没有与哈代再一起研究数学,这更是两人之间的遗憾或许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4 ) 你的能力最好有你自尊心的一半

老庄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生命有限,未知辽阔,用有限的生命求知到死。倘若,这条求知的生命恰好是天才,那死的多半比较早,所以就有天妒英才四字。事有蹊跷,这两日难道是与天才电影杠上了?莫名其妙看到《知无涯者》,简言之,故事讲述的是印度数学天才拉马努金与数学家哈代的故事。

开篇,拉马努金住在破庙里,四处找工作糊口,常常无功而返,终有同胞相助获取会计差事一份,效力当时的英国外贸进出口公司。拉马努金妻子登场,对他的笔记本感到好奇。这些是做什么的?我觉得大概就像是绘画吧,只是想象它由看不见的色彩构成。那有什么用处呢?可能对你来说用处不大,但对我来说这是一切。也许会有其他人看到并理解它。你看,水波,光的色彩,万物都有规律,在数学里呈现这些规律,如果你能看到,是很美妙的。拉马努金阐述数学的厉害,顺利获得太太对他的刮目。可见,这是为他俩后面的爱情部分做铺垫。

显然,工作有了着落的拉马努金仍迷于数学。上司及英人老板强烈给他建议,如此高级的知识,应该让全世界人认知。于是,通过书信,拉马努金又前进了一步,成功引起剑桥数学家哈代教授的注意。哈代邀请他前往英伦。母亲焦虑地对拉马努金说,我们是婆罗门教的人,不可以出海。这里提到的婆罗门,属于印度种姓制度最高层,历来是帝王贵族。然而,就拉马努金的境遇看,他们家可能是破落户。婆罗门中人,有对宗教的阐释,寓意族群中人更得神谕青睐。这点在影片尾声会有呼应。

说回拉马努金,在妻子为其削发,立下回家誓言之后,母亲也最终同意其前往剑桥。海港别离,印度洋的风吹起他母亲的沙丽,也鼓动拉马努金笔挺的西服,母亲叮嘱,千万不要吃英国食物,那是不洁的,会遭天谴。尽管,拉马努金旦旦点头,也暗示了他往后的劫难。

海上镜头,同船人与他言,六千英里,多么巨大到难以想象的遥远。拉马努金默默回应,我知道比这更大的数字。(天才的傲娇哪能是普通人能预见的)

画面转换,切自剑桥,哈代在众科学家中游说,力荐漂洋过海即将到来的印度人拉马努金。大家表示并不理解不信任哈代,只有助手支持哈代的执拗。拉马努金匆忙穿过庭院,被同窗拉回绕边行,并向他告知,只有科学家委员会成员才有资格踩踏草坪。不管是在他的家乡印度还是在君主立宪的宗主国英国,也有森严的高低贵贱,即便是在学养深厚的世界一流学府。

哈代对拉马努金的到来感到兴奋渴望,却迟举拉马努金发表论文,无处不表现出数学家特有的严谨治学风格。他本已是享誉世界的知名数学家,依然折服于拉马努金天才神启般的数学理论。试图求证数学的精准,证明天才真的是天才,协助拉马努金反复周旋在三一学院众多数学家之间,以期获得认同。不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卷入战争。拉马努金幸免于直击战事,却不幸于艰难的求证旋涡。间中,妻子的来信被母亲扣押,失联。生活困苦的他屡屡受挫,意志消沉。哈代毫无觉察,拉马努金怒火中烧,身染结核。

影片冗杂,多线叙事不清不楚,毫无重点,混乱令其无聊。与其说是以拉马努金为主的传记片,不如说是哈代与拉马努金携手的日常。师徒之间,亦师亦友,偶有一些玄乎其玄的地方,观众若是数学学渣,就很难理解他俩和三一学院教授们的精彩对撞。

比如,探讨对于素数计数函数 π(x),有一个比 x/ln(x) 更好的逼近函数 Li(x) 那时计算出的 Li(n) 总是大于 π(n),因此猜测可能对任意自然数也成立 后来 Littlewood 证明不是这样的,π(n) 可以反超 Li(n),只不过反超点对应的自然数 n 极其巨大,大概在10的316次方量级,远超那时的计算能力(应该也远超现在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剧中有一段哈代问拉马努金,你算过几百万,你有算过万亿吗?实际上,哈代极力从严要求他求证理论的精准,因为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

再譬如,最终帮助拉马努金获得三一学院院士资格的是他的“整数拆分”,简单的可以理解的拆分是4的划分等于5,就是4的组合方式有五种:1+1+1+1,3+1,2+1+1,2+2,和 4。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把划分数字涨到100,就会有204226种不同的方法。数学家麦克马洪用了几周手算出来,现在能用公式解决,代入任意数就能得出拆分结果,这多么魔性呵。拉马努金最终成功的证明自己,质数定理和整数拆分,通过简洁公式将数的规律找到和演算。

拉马努金对自己的天赋认知,影片传达的是他对神的赤诚,当他带着荣誉回到印度,一年之后,哈代收到他去世的消息,悲恸不已。如果没有哈代,拉马努金穷其一生,也许也只是活在印度市井中的普通职员。活着的拉马努金可以任性地穿越草坪不再受到指责,不知死去的拉马努金有没有预见到他当时的数学理论,百年之后才应用到宇宙黑洞的研究中。

最后,带有主观偏见,饰演哈代的Jeromy Irons一如既往不错;对饰演拉玛努金的英籍印度裔DevPatel印象还停留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毫无亮色。可以说,《知无涯者》我给及格 分,而触动最深的,则数英国老板对拉玛努金的那句:你的能力最好有你自尊心的一半。

 5 ) 自大的不是天才,是庸人

优秀的人需耗费一辈子或许两辈子来证明的数列,就这样“来到”天才的脑中。“你是怎么不通过证明就知道这些数列的?”“我不知道,我就是知道。我看见它们,就像莫扎特在脑海中听见整部交响乐。”自大的从不是天才,而是庸人,因为他们为数众多,霸占这个世界。但上帝拣选的人用上帝的语言跟上帝沟通。拍得太平淡了,也太过于简陋,对于这位惊世数学天才,影片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未在有关数学的细节上下功夫,相反却总是去设置一些无意义的矛盾,让人觉得有些别扭。想想《美丽思想》,真让人感觉此片有些浪费此题材了。
   拉马努金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非常有幸能看到一部他的传记电影。可惜本片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如果说感受的话,跟看《万物理论》时有些像,就是没有充分展现人物的形象,拉马努金可是人类历史上数得着的真正的天才啊,为什么不能拍的丰满一些,别那么循规蹈矩呢。还有看完后感觉是剑桥害了拉马努金。
  一年多不见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拉马努金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证明(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他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冗长细腻的传记。合作五年称为朋友的人,不了解信仰,不知道饮食习惯,不知道病入膏肓。对方去世后深受打击。你培养他关心他,为他对抗学院,你却很难了解他、理解他。整部片子弥漫着“白头如新”的悲哀。另一点:母亲自私专横,为了阻止媳妇去剑桥,藏匿妻子的信件——儿子以为被妻子抛弃,痛苦自杀。
   很喜欢看数学家的故事,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很聪明,并且故事都很燃。拉马努金患肺结核,病重的时候都不加强营养,虽然信仰的力量很大,但他没想过他的死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嘛。虽然脑袋聪明但是没接受过教育,还是有一些愚昧。

 6 ) 拉马努金的女神——数学与宗教的邂逅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理解宗教和科学的人,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仅有的逻辑理解这些艰深晦涩的词。

先说片中拉马努金对待宗教的态度。八个字总结,虔诚之至,深入内心。小时候的拉马努金在“祷告”(一种宗教仪式,暂时用这个词表示吧)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告诉他妈妈自己看到了女神。后来,他对待出国的态度,露营求女神允许出国的行为,对待非素食食物的行为等,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在他的理解里,是宗教的力量让他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新的世界,发现了数学之美,并为世界贡献了海量的数学公式。哈代正是认为到了拉马努金的这一点,所以才没有将大众的宗教观念告诉他,生扰乱他的“数学世界”。所以,这是一部迎合印度人宗教观念的电影吗?片尾字幕讲道:与拉马努金的才华截然不同社会,在他死后依然是这么的冷漠。亲戚因为他过了大海而拒绝参加他的葬礼,包括他的父母。在旁人看来这与他的丰硕的成果相对比,让人心痛。其实不然,这正是拉马努金所认同的,因为他也是这样一个沉迷宗教的人。从另一种角度让我们去思考,印度环境是对天才的扼杀,可能也是如此才培养了天才。所以,这不只是一部为印度人创作的电影,也是一部追问宗教与社会的电影。

再说他的数学,他的数学是他一生所求,是他认为最美的东西。甚至其他的数学家,哈代也得花时间在社交和运动,李斯特罗也会追求名誉和政治,而他就只有数学。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因为他喜欢的是纯正的科学。

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信起宗教来比平民还虔诚?达芬奇如此,牛顿如此,波伊尔也如此,莫非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统治理论?唯物主义是对世界认知的不全面?甚至有没有可能,物质是存在于精神之上的东西,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可能的。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再一次思考哲学基本问题。

诚心推荐这部电影,扎克伯格找到了同情,你会找到属于你的东西。

 短评

天才都在合作,庸才只会妒忌。

6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一个印度人凭一己之力整理完善了欧洲600年来的数学成果

8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电影本身大概4分左右,还有一份给老教授和数学啊!他妈真是造什么孽,为了儿子回来藏信,让他误以为老婆不要他了?就不怕他觉得反正老婆不要他了回去干嘛??

12分钟前
  • 镜中猫|51neko
  • 力荐

我相信每一个天才的脑中都低鸣着上帝的喃喃之音。

14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1729是最小的,可以用两个立方之和有两种方法表达的数字”。看完电影我就立刻写了个程序验证这是对的。

19分钟前
  • 17号
  • 力荐

很煽情的表演,劇情也是。我個人不太能夠認同影片強加入的各種政治正確。4星推薦

20分钟前
  • bugz
  • 力荐

我不知道昨天晚上被数学虐得差点口吐白沫的我为何今天看起了这个。很合格的传记片。演员和电影里的人物都能算业界翘楚了,剑桥三一学院这个神地方。不过话说回来,Dave演那么多年印度人了进步在哪,肢体和头部动作依旧完全不像印度人。Jeremy Northam真的学者气恨重啊,当年的摩尔现在的罗素。

23分钟前
  • Karo
  • 推荐

知无涯者,这译名已然是神迹。愚笨如我,不能明白数字和公式的精妙。我看到的,是干净,独立而崇高的灵魂们,在真理神殿中的彼此尊重和互相扶持。电影质感真的很好,不是很懂说平淡和流水账的人是怎么想的,想哭。我爱Dev Patel。

24分钟前
  • Raaachael
  • 力荐

叔叔又演了个老师,还好这回没和学生乱搞。。。啊不开玩笑,非常inspiring的天才的一生。从图灵到拉马努金,天才总是不被平庸的大脑理解。惋惜。

28分钟前
  • DTT
  • 推荐

可能是高等生命来人间来发公式的,发完就回去了

32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推荐

男主明明英国人,不知道为什么演了那么多印度人。。。

34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冗长细腻的传记。合作五年称为朋友的人,不了解信仰,不知道饮食习惯,不知道病入膏肓。对方去世后深受打击。你培养他关心他,为他对抗学院,你却很难了解他、理解他。整部片子弥漫着“白头如新”的悲哀。另一点:母亲自私专横,为了阻止媳妇去剑桥,藏匿妻子的信件——儿子以为被妻子抛弃,痛苦自杀

39分钟前
  • Rey
  • 力荐

天才的存在,是让普通人还可以有信念,相信神秘、命运、上帝。

41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乏善可陈的传记片,但不管是草坪梗也好,1729的故事也好,都看的我阵阵高潮。以前也见识过拉马努金的一些研究,真的跟看欧拉一个感觉。很多伟大数学家的人生短而传奇,期待看到更精彩的传记,尤其阿贝尔或者伽罗瓦。这部就无脑五星,正整数让我快乐。

44分钟前
  • 深邃
  • 力荐

直接被拍成了流水账,还真敢这么瞎拍。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拍得太平淡了,也太过于简陋,对于这位惊世数学天才,影片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未在有关数学的细节上下功夫,相反却总是去设置一些无意义的矛盾,让人觉得有些别扭。想想《美丽思想》,真让人感觉此片有些浪费此题材了。

5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选角和剧本都不行,非常干巴巴,很没有意思。

52分钟前
  • vivi
  • 较差

优秀的人需耗费一辈子或许两辈子来证明的数列,就这样“来到”天才的脑中。“你是怎么不通过证明就知道这些数列的?”“我不知道,我就是知道。我看见它们,就像莫扎特在脑海中听见整部交响乐。”自大的从不是天才,而是庸人,因为他们为数众多,霸占这个世界。但上帝拣选的人用上帝的语言跟上帝沟通。

55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极好的题材,剧本合格但稍嫌平庸。每次看到这类故事,脑子里总会回响歌德的那句话:“面对天才,我们只有一种捍卫的可能,那就是爱他。”

60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很喜欢看数学家的故事,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很聪明,并且故事都很燃。拉马努金患肺结核,病重的时候都不加强营养,虽然信仰的力量很大,但他没想过他的死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嘛。虽然脑袋聪明但是没接受过教育,还是有一些愚昧。

1小时前
  • 浮生若梦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