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剧情片美国2021

主演:尼克·罗宾森,亚历山德拉·希普,吉米·辛普森,杰森·克拉克,保罗·布特,达里尔·布里特-吉布森,丹尼尔·戴维·斯图尔特,亚历珊德拉‧瑞秋·拉贝,肯尼斯·米勒,凯蒂·阿赛尔顿,David DeLao,贝丝·贝利,Mark Sivertsen,Jennifer Yun,威尔·罗普,梅格·史密斯,崔维斯·汉默,保罗·沃尔特·豪泽,麦克·米勒,罗莉凯恩,Phil Burke,赛丽·罗杰斯,罗德里戈·罗哈斯,斯科特·武田

导演:Tiller Russell

 剧照

丝绸之路 剧照 NO.1丝绸之路 剧照 NO.2丝绸之路 剧照 NO.3丝绸之路 剧照 NO.4丝绸之路 剧照 NO.5丝绸之路 剧照 NO.6丝绸之路 剧照 NO.13丝绸之路 剧照 NO.14丝绸之路 剧照 NO.15丝绸之路 剧照 NO.16丝绸之路 剧照 NO.17丝绸之路 剧照 NO.18丝绸之路 剧照 NO.19丝绸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5

详细剧情

  尼克·罗宾森、杰森·克拉克将主演犯罪题材新片[丝绸之路](Silk Road,暂译)。本片由蒂勒·罗素([耻归故里])执导,根据大卫·库什纳发表在《滚石》杂志的文章《丝绸之路的僵局》(Dead End on Silk Road)改编。文章讲述黑客、毒贩罗斯·乌布里希特经营着一个庞大的网上黑市。本片将聚焦乌布里希特以及决心搞垮这个年轻主脑价值10亿美元帝国的缉毒员间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Flag:走完整的丝绸之路

首先要感谢B站,这个小破站有点东西,1980版、2000年之后那个版本全可以免费观看。

其次日本NHK跟中国联合摄制,加上粤语的配音,再加上我国最异域地区的风土人情,又是另外一种的文化大融合。看了10多集以后,感觉粤语听力都精进了!

这部除了是丝绸之路的纪录片,同时也难得记录了中国大西北70年代末时的风光人物,影像很珍贵。看下来整体感觉新疆的县乡级地区,其实现在跟当时80年代没有太大差别,2017年左右去的时候,维吾尔族家门口还是都有一张大床,大爷还是会赶着驴车出门,房间里是各种高饱和地毯墙毯,就连维吾尔族大爷的穿着都没有太大改变,小花帽,白胡子,黑色呢大衣或者有点像中山装的浅蓝色衣服。

这版讲得挺全面的,把天山南北线,西域南线(即第一条沙漠公路沿线:从尉犁经若羌、且末到民丰、和田。)填补了我去新疆实地“考察”没有涉及的地方。

总得来说,因为之前去了四次新疆,对新疆有个大的骨架性了解,而这部很适合作为给新疆填血填肉的纪录片,很多当时走马观花的地方,其实在历史上大有来头,比如吐峪沟,那时就咔咔拍了几张那个清真寺的照片,回来看片才知道人家可是东方小麦加,失敬失敬!再后来还知道也是佛教圣地,有很多有名的石窟,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文化交汇中心。

哎,新疆就是个不可小觑的地方,随便一个断墙残垣都曾经是显赫一时的XX城。

【更新】

Nhk1983年又拍摄了【丝绸之路】2

第二部是从中国境内结束后,南从巴基斯坦出发途径阿富汗、印度、伊朗、伊拉克; 北从哈萨克斯坦出发,经过各种“xxx斯坦”,因为80年代拍的,还都是苏联的地盘,越过高加索山脉,经高加索三国,然后跟南线一起在土耳其汇合直到罗马。

看完就好想走完整的丝绸之路!其实西安到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段,之前拼拼凑凑走过80%,八九不离十。没想到看完后,觉得之前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中亚各种“XXX斯坦”国都充满了历史的光辉!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还有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然后片子里经常提到【大唐西域记】,我趁热打铁去买了三全本,今天粗粗一番,真是高估了我自己的能力,且不说里面的文言文,我觉得能把里面译文看下来就是个浩大的工程!真是冒昧了!

Flag先立起来,此生要去走丝绸之路全段!疫情当下,也只能口high了!

我打算再看一遍这部纪录片,这遍要做下笔记,在地图上标记一下,PS:谷歌地图倒是确实好用、很多遗址都有。

 2 ) 随手记

匈奴穿羊袄吃羊,出征必带羊。所以长城只要修筑到羊跳不过的高度就可以达到阻拦敌人的目的。

出战的时候,士兵会向城门抛石头,如果撞击声的回音够响的话,就表示这场战事他们可以平安归来。

烽火台传讯,只需半日就可将消息传递至一千两百里外,即两千公里外的长安。

隋朝短短三十余年,在敦煌落成一百多座石窟,流行三尊佛。

唐代流行七尊佛,中间是释迦摩尼,旁边是弟子迦叶和阿难,另外四个人物分别代表人间的痛苦、快乐和和平。

佛诞日,莫高窟前会举行墟市。

蒙古语中,戈壁即荒芜野地。

伊斯兰教认为直视偶像的双眼容易招致邪灵,为了防范此事的发生,一定要挖走异教徒偶像的双眼。

在海拔高的地方,骆驼和马都没用。 古人为了降低牦牛和骡的血压,刺激它们继续往前走,会用叉给它们放血。

穆斯林布由当地七八岁儿童织成。

基督的马赛克壁画由金片装饰,表示他具有属天智慧。

 3 ) 丝绸之路

1980年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曾经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同寻常的反响。不可否认,2 9年前的《丝绸之路》确实是一部力作,它的拍摄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在规模上代表了当时所能达到的纪录片制作的最高水平。参与摄制的日方组NHK电视台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家被允许进入中国腹地进行纪录拍摄的资本主义国家媒体,而中国政府为保障拍摄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系列高规格的措施,例如开通铁路专线,甚至是出动军队。 2005年中央电视台耗时两年重新拍摄完成同名专题片,后命名《新丝绸之路》。

 4 ) 10年限量的silk road

 还记得十多年前无线曾播放过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吗?这套极富价值的片集除了镜头珍贵外,配乐亦极之动听,令更多人认识喜多郎的音乐。

 当年为了隆重其事,特别制作过一套珍藏纪念版DVD,全球限量180套。每套珍藏版DVD套装以古朴木盒盛载,并附有独立编号,每套包括真皮制丝绸之路索袋、地图和明信片,欣赏之余亦具收藏价值。其实这个伟大的历史遗址,今时今日已经有很多改变,而特辑内介绍的数个地点更已经关闭,故此单看影象都已经值回票价。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陆路通输的主要路线,除促进东、西商业繁荣外,在民族、宗教及文化交流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未曾亲身去过的朋友都应该从荧光幕中欣赏。

 5 ) 四个版本比较后的体会

去年因为《失落的卫星》入坑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其中有四个版本:1980年NHK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一直拍到罗马,其中在中国境内的拍摄获得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央视获得了中国段的拍摄素材,重新剪辑产生另一版本。 2005年NHK再度携手央视,这次央视派出了自己的拍摄队伍,双方在中国境内相同的行程中分别拍出了自己版本。此后NHK再次一路向西拍到中国境外,只是这版的中国境外部分风格突变,成为一部以亚欧各种内部民族矛盾为主题的时事纪录片。 四个版本给予观众四个维度的比较视角: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区文化比较,每个地区古代与当代比较,每个地区1980年与2005年风貌比较,对中国境内同一风貌的中国视角和日本视角比较。 比较后的几点体会: 1.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尤其是中西亚,在古代远比当代开放、包容、繁荣;

2. 1980年镜头里中国境内各地区还是在很原始的农耕游牧状态,青山绿水民风淳朴;2005年镜头里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带来的发展和问题都很突出;

3. 1980年中西亚很多地区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2005年贫穷、分裂、冲突、动荡暴露无遗

4. 中国纪录片更像科普教育片,追求大而全的叙事,而日本纪录片在拍摄前就设定了问题,呈现时也是先提问题再展开,所以叙事更集中更细致

 6 ) 相关系列节目整理

首先是1980年放送的12集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第一部。因反响较好,随机拍了从帕米尔高原到罗马共18集的第二部。后在拍第二部时因考古发现,日本和叙利亚一起进行海底遗迹调查,遂借机拍了《海上丝绸之路》。

25周年之际,也就是2005年,NHK再次踏上中国大陆寻访丝绸之路。此乃《新丝绸之路·中国篇》10集+2集总集篇,以及中国境外的《动荡的大地纪行》的7集+2集番外。

 短评

对消逝文明的惋惜悲叹。让我极度惆怅的是,无法了解那些被岁月侵蚀被尘埃掩埋已随风而去的一个个故事...

8分钟前
  • TerrorBlade
  • 力荐

似乎前半部分13集是中国段的,公映过,后面没看过。最近听闻,这部纪录片的前站,彭加木还参与过。然后罗布泊什么的,想去吧。

11分钟前
  • 姚啊姚
  • 推荐

看了两集,年代太久远了,一般

12分钟前
  • 小猫咪
  • 推荐

需知,这部纪录片也开启了建国以来对新疆诸古代遗址考古发掘的新纪元。尤其楼兰、尼雅等南道遗址,由于中方与日方皆是首次进入,摄制组全程跟随,其镜头记录的皆是真实而震撼的历史时刻。太阳墓、楼兰美女、佛塔、城址、佉卢文汉文简牍的发现,举世瞩目。本片之伟大,已然超越其本身记录的意义~~

16分钟前
  • Hearn茶碗
  • 力荐

丝绸之路

20分钟前
  • dac
  • 推荐

喜多郎的配乐有一种穿越的魔力,千年前的中国甚至比1979年还要开放

21分钟前
  • 默默实现
  • 力荐

粤语。

23分钟前
  • 樱桃之远
  • 推荐

每个地区的“路”不仅是物理、且精神性地把世界的不同文化和贸易联结起来。这种浪漫的动机指导着这部成魔了的纪录片。喜多郎的电子乐一开始让人昏昏入睡,后面反倒成为一种进入彼世界的序曲。大量漫长的镜头,慵懒的节奏,观众就好像真的一起在旅行,在疲惫中遇见惊喜。

28分钟前
  • 嗑樂貓
  • 推荐

比央视刚拍的敦煌好太多

33分钟前
  • 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 力荐

摄制组刻苦求实的精神令人钦佩,深入沙漠腹地寻找古国遗迹,亲下坎儿井趟水等等,在那个年代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见的纪实拍摄,真的不容易。喜多郎的音乐好熟悉,仔细回忆,原来94版射雕里面也有,记得郭靖带兵攻打撒马尔罕,借用了这里的音乐,意境太美。强烈推荐此纪录片!经典!

36分钟前
  • Karakoram
  • 力荐

四星:重温儿时的记忆,如今朝花夕拾,真是经典...

37分钟前
  • 罗西基
  • 推荐

也可当作社会风俗史料看

40分钟前
  • 长安不肖生
  • 推荐

在日本的文明接受叙事中,飞鸟时代才是全面照搬大陆的“东亚化”时期,而被后世广泛认为是学习唐帝国的奈良时代,则越来越被看成通过唐这个“二转手”而与丝绸之路联通的欧亚大陆各文明进行交流的阶段。日本在前一个时期被纳入了东亚,在后一个时期被纳入了世界,成为了某种意义上(一厢情愿)的丝绸之路东端终点。这种对世界文明孔道和自家文明来源(佛教,器物)的向往,构成了后世日人对这条商贸路线的想象,其理想程度和浪漫化想象,可能比这条路线上本身的居民和主人更为浓郁,更加美好叻

43分钟前
  • Fal Conde
  • 推荐

马友友的配乐,至今都是最爱

46分钟前
  • 歌者
  • 推荐

因为米原桑找到了这一系列的纪录片 能在沙漠中饥寒交迫时抓一只鹿剁了包饺子除了中国人也是没谁了 纪录片拍着拍着顺便挖了个太阳墓

50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中日邦交的诗意,南疆的美好田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幻想,都仅存于此。

55分钟前
  • 小礼歌
  • 力荐

7星纪录片,真的太赞了。这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还是一部探险片、风光片、历史教科片。

58分钟前
  • 福娃迎迎
  • 力荐

双重意义上的纪录片:对丝绸之路的纪录,对80年代中国——尤其是西部的纪录。

1小时前
  • SWX
  • 力荐

看到第七集讲伊拉克巴格达,里面还有摩苏尔等城市,神奇呆了,那个时期的伊拉克真是各民族,信仰,生活习惯和谐共存啊,也就三十年前。

1小时前
  • 杰/Eyes
  • 力荐

HILD10上看的,一帮老美ABC一边看一边感叹,我自豪的同时又有种笑摸狗头的冲动,当然,我后半段睡着了

1小时前
  • WhiK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