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

剧情片韩国2003

主演:崔岷植,刘智泰,姜惠贞,金秉玉,吴达洙,李胜欣,尹珍序,池大汉,吴泰景,柳演锡,李代延,吴光禄,朴明申,龙伊,玛丽·德文,克里斯平·弗里曼,史蒂夫·克莱默,雪莉·琳恩,迈克尔·麦康诺希,斯蒂芬妮·社,柯克·桑顿,凯瑞·华格伦

导演:朴赞郁

播放地址

 剧照

老男孩 剧照 NO.1老男孩 剧照 NO.2老男孩 剧照 NO.3老男孩 剧照 NO.4老男孩 剧照 NO.5老男孩 剧照 NO.6老男孩 剧照 NO.13老男孩 剧照 NO.14老男孩 剧照 NO.15老男孩 剧照 NO.16老男孩 剧照 NO.17老男孩 剧照 NO.18老男孩 剧照 NO.19老男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8:36

详细剧情

  女儿生日那天,中年男子吴大修(崔岷植饰)在醉酒回家路上,突遭不明身份的人绑架失踪。就此,他毫无理由地被囚禁在一个神秘的私人监狱中。寻死未果的吴大修,每天看电视,三餐吃煎饺。通过电视,他得知妻子已遭杀害,女儿下落不明,自己更被怀疑为凶手。就此,吴大修开始锻炼身体,决心复仇,并在牢中度过漫长的15年。  当吴秘密挖通墙壁时,却在某一天被放出,得以重见天日。他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被绑架囚禁的原因,并展开疯狂的复仇计划。他遇见了年轻的寿司女店员(姜惠贞饰),并借助同窗老友追寻仇人,成功惩罚了监狱看守(吴达庶饰)一番。与此同时,幕后仇人李有真(刘智泰饰)也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嗯。。。

故事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不愿看第二遍的电影,色调很暗,内容让人无法承受吧。韩国很会拍这种复仇故事,拍的也还行,能看下去。

故事大概讲一个老男人复仇的故事,然后被仇人的刻意安排爱上了自己的女儿,因为老男人没见过自己的女儿。老男人复仇的男人也是因为与姐姐乱伦被老男人看到了 ,从而导致自己的姐姐不得不跳河自杀(这里有隐情哦)弟弟是个渣。

反正就是感情导致的,父女恋姐弟恋,复杂的感情,不去纠结了。但人的自私最恶心了。

 2 ) 韩国电影口味太重了--内心深处的绝望和恐惧

笑,人人陪笑;哭,独自垂泪!当你莫名其妙地被囚禁了十五年,从电视里看到妻子被杀自己被怀疑是凶手,你愤怒你绝望你要报仇,当最初的恐慌消失后,你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当你用筷子挖墙壁十五年,还差1个月就可以从地洞中逃出,然后莫名地被释放出来。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真相,你的仇恨必须被释放,你的创伤必须通过复仇来平复。

十五年的监禁生活让你通过电视知晓很多很多,让你的拳头越来越硬内心越来越狠身体越来越坚韧,从释放出来他就在不断的追寻真相,在寻找的过程中,大秀遇到了寿司店的女店员美道,他们一起寻找事情的真相。通过监禁时吃的饺子的味道,他终于找到了监禁自己的那批人,经过血腥的严刑逼供,他在逐步逼近真的凶手。当意想不到的是真凶并不惧怕他更不曾躲避,而是让他选择复仇还是在限期内找出真相。他通过零星的线索逐步追溯到自己读书的高中,他在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无意中撞到了学校里家境较为富裕的姐弟两个的乱伦举动,因为他的无意中传播的流言蜚语,导致了其中的姐姐跳湖自杀,但是他自己对此完全不知情。十几年后当弟弟学成回国后,拥有巨大的财力和势力,才精心策划了这次复仇的行动。当他以为已经得知真相后,仍然决定去复仇了结一切,但真相和高潮还不止于此。

当他逐步揭露自己发现的真相的同时,带有歉意和仇恨两种复杂的感情纠结时,李有珍告诉他更为恐怖的真相。寿司店的美道就是他十多年前的女儿,他把大秀释放出来就是为了导演这样的悲剧。当大秀翻开美道从小到大的相册时,精神和心理完全的崩溃,我的内心和感到嗖嗖的凉意。他祈求哀怜威胁李有珍不要告诉美道真相,他自己的仇恨和生命已经都无关紧要了,甚至他自己剪掉了舌头,以表示对他们姐弟的悔恨。当李有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目的,觉得人生无可眷恋的时候,当手枪指着两个的人脑袋时,大秀默默地点头,他们或许都觉得已经生无可恋死了干净了。有珍在回味当时姐姐自杀的那刻的同时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个大秀永远无法解开的难题。有珍和姐姐知道乱伦是错的,但是他们仍不后悔地坚持着,那么大秀该做何选择呢。

哥原本打算看部稍带暴力复仇的片子放松下,没想到看到结局却是如此沉重压抑冰冷,完全让人透不过起来,韩国人的口味实在是太重太重了。最后导演还是留了些温情的希望,通过催眠的方式将大秀的人格分成两部分,知道秘密的恶魔和保持爱情的大秀,最后美道和大秀的相拥看日落的美好,虽然多多少少温暖了下冰冷的内心,但仍然让观众充满了困惑和无法解脱的感觉。难道就这样了吗?好的电影总是留给人很多回味,这部电影无疑在某种角度来看,是属于优秀的电影,只是看完后会很压抑很沉默,题材和情节口味太重了,甚至无法去评论它的好与坏。

 3 ) 老男孩影片结局分析——非技术贴纯讨论

关于这个片子的最后结局争议还是颇多的。
大家都知道美道是不知道真相的,复仇的哥哥终于放了美道和吴大素的爱情一条生路。毕竟是同类人而已。
但吴大素的催眠结果如何呢?他到底忘记没有呢?我认为是没有的。
我们来看一下,最后女催眠师给吴大素做催眠时,是让他分离成不知道秘密的吴大素,和保守秘密的monster。催眠师让monster走开几步,然后死去。而让吴大素转过身开始新的生活。
但结局抱着美道的是monster而不是吴大素。因为在二人拥抱时,镜头切到了吴大素催眠时坐的椅子,二人离椅子已经有了一定距离。也也就是说吴大素是那个转身走开几步的monster。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如果催眠成功,醒来的是吴大素,那么他应该在椅子附近。而吴大素醒来时已经离椅子几步远,中间有个特写放出了吴大素的几个脚印,就是强调这一细节。
这就说明monster在走了那几步后没有死,而是永远活下来了,倒是吴大素没有转过身很可能是从那扇破碎的窗户中跳下去了——他当时跪在棚屋里就该那么做的了。
既然做出如此推断,我们就前后对照看看。
在催眠的最后,催眠师说了一句祝你好运。这一句可以理解成催眠师都不能保证催眠结果的,只能看吴大素的运气,看吴大素和monster这两个人格哪一个能够从催眠中醒过来。
而片子的最后,吴大素和美道拥抱时,吴大素先是微笑后来就是苦笑,这个苦笑以前出现过,就是他知道妻女下落后决意要先去杀人报仇的时候。那么更应证了我的分析,吴大素催眠失败了,他没有忘记。他知道自己怀里的是女儿。

 4 ) 《原罪犯》:完美復仇

導演朴贊郁野心勃勃創作復仇三部曲:《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原罪犯》把復仇主題的關鍵詞闡析得相當透徹:仇與愛、暴力與柔情、理性與催眠……我們本以為這些二元對立的觀念,在《原罪犯》裡一一推翻,並且重新闡析。

復仇的最高點:感情流動

不禁想起,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張愛玲的《金鎖記》裡七巧與長安的故事。仇,要禍及下一代,才能顯示復仇的威力:不單是以牙還牙,而且以愛寫仇,以永恒擊倒一時(不是你死了便算)。《原罪犯》的最大力量在於,以懸疑為包裝,原來別具野心地直達人內心最深處的困境部分:父女在不知情之下亂倫,愛情的種子經已萌芽,如何了結?李宇珍(劉智泰飾)的復仇計劃的厲害之處,在於以彼之道,還諸彼身。這並不是武俠或黑社會電影一命賠一命的膚淺復仇,而是有真正的感情交流,李宇珍要吳大秀(崔岷植飾)真正感受不可能愛情所帶來的絕望。

於是再分不清仇與愛(為了愛而復仇,還是為了復仇而復仇?),也再分不清暴力與柔情(施行暴力的時候,什麼是最大的原動力?),再分不清我們是理性還是被催眠(李宇珍理性地以催眠作為復仇的手段、吳大秀最後記擇以催眠修改記憶──復仇不正是最理性的催眠嗎?),故事即使相當簡單,一因一果的復仇脈落,卻豐富地盛載了復仇心理的多種元素。

復仇的天秤:誰是受害者?

不難發現,《原罪犯》之中有多重的復仇:李宇珍為姐姐而復仇;吳大秀因為自己無故被囚禁而失去美好家庭和自由而復仇,朴先生因為金錢等利益而進行的假復仇。一連串的復仇行動中,各復仇者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復仇?復仇之後又如何呢?

《原罪犯》為眾角色打造了復仇的天秤。吳大秀一直表現強勁的復仇力量,沒有理由的十五年囚禁與孤獨,卻在真相大白之時瞬間變得極度無力,原因在於他對女兒的愛,愛與仇在天秤上高上立見──吳大秀不惜剪掉自己的舌頭。最後他的獄中手記變成懺悔錄。李宇珍作為一個冷靜的復仇者,最大的動力卻是因為愛所衍生的憤怒、傷心和絕望,而復仇卻變成唯一的支撐:一旦成功,整個生命隨之崩潰;吳大秀的支撐之物由始至終亦是愛,但與李宇珍是一樣的──如果沒有愛他的生命亦會隨之崩潰──究竟誰是受害者?

到這裡《原罪犯》沒有再進一步探討「原」的問題,一個搬演仇愛力量的至高他者是誰?相反,導演轉而聚焦於現實情愛的傾向。這是新一代南韓電影的新暴力美學的奠基作品──暴力的溫柔。不是盲目的煽情,也不是淨化人性,而是表現仇與愛的交叉作用及其重疊的灰色地帶──人性最複雜的地帶。

全電影最精彩在於最後的高潮部分:由吳大秀由激動轉到柔情、李宇珍由報仇成功的快感轉而至開啓了絕望的深洞、吳大秀掌握了李宇珍生命的遙控反過來開啓了與女兒亂倫的聲帶:復仇還是換來痛苦!乃至李宇珍自殺,一切愛恨生離散場,餘下的卻只有無盡空洞:我們還有什麼呢?最後導演語重心長用催眠解決不能改變的事實之苦:忘記是最大的療傷而不是復仇。而只有忘記,受害者的連環鎖鏈才會鬆下來,化成一條柔綿江河。

 5 ) 谈谈《老男孩》


电影语言
    
《老男孩》一片的电影语言可谓极其风格化。朴赞郁并非科班出身,他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哲学系,但热爱电影,事实上他和楚浮一样是由影评人转行成为导演。这也注定了他巨大的观片量,从而在电影语言上的博采众长。当然由于他是一名B级片与cult片影迷,又使得他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首先浅析一下本片开头的综合电影语言运用。第一个镜头起自一只手握住领带的特写,逐渐拉到吴大修逆光的面部狰狞特写(无其他背景,高对比的硬光),然后切换至跳楼者,交代环境。配乐十分紧张,短短几秒已建立起极强的戏剧张力,为整部影片定下了基调,而观众多以为是吴大修要迫害跳楼者。此时镜头突然切换至故事的最初,喝醉酒的吴大修在警察局闹事。使用普通灯光与自然声,纪录片式粗糙剪辑,当年的吴大修完全是一副中年废柴上班族大叔的样子,无论形象还是滑稽平和的气氛都与最初的镜头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一段戏还承担了叙事上的多重功能,不但交代了吴大修的最初身份,与之后的影片形成反差,还提到了他的女儿,可以说埋下了第一个伏笔。场景转换到电话亭,最初仍然是纪录片式粗剪,然而随着吴大修的失踪,转换为轨道镜头并逐渐拉高成为俯角镜头,自然声退去,全片多次出现的一段提示情节推进的主题配乐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老男孩》一片中俯角镜头出现了四次,除了此处,在吴大修离开监禁房间、初次遇到mido、以及影片最后催眠结束都有出现。通常而言俯角镜头因其暗示全知视角往往带有一定宗教意味(可以参见《我要复仇》),但此片中倒没有涉及宗教,更接近于宿命的提示,因为每次俯角镜头出现都暗示着主人公命运的转折。仅仅一个开头,导演就很少的笔墨牢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制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还为情节进展做下了必要的铺垫。

    而其他出色的镜头语言运用还有很多。比如通过广角镜头进行的空间处理。第一个广角镜头出现在吴大修进入监禁房间后,一组十分压抑的极低机位镜头(从门下露出头)之后,从吴大修后方交代整个房间环境。然而由于广角镜头的效果,整个空间被压抑在镜头之内,仍然显得禁闭和压抑。第二个则近乎鱼眼镜头,出现在吴大修走出禁闭房间后,在电梯里15年来首次见到女人。通过鱼眼镜头的使用,吴大修尽管克制自己紧贴电梯,但他的手仍然像要抱住女人。另一个也是运用于房间,吴大修进入偷窥自己的房间,遇见李有真及其保镖时,鱼眼镜头的使用另吴大修仿佛踏入了一个陷阱,一个李有真精心布置的局。
至于吴大修在监禁自己的楼层过道中,与一帮小混混打架的长镜头,几乎可以成为暴力美学的教科书。长达三分钟的打斗由一个横移镜头完成,其中的场面调度可谓炉火纯青,乍看混乱实则节奏精妙,仿如一曲交响乐。而其所使用的配乐却名为《a lonely place》,极尽反讽。(值得一提的是,本片OST每一首题目都是另一部电影的名称。)
朴赞郁对景深的运用也颇具匠心。如最后在李有真的办公室中,朴赞郁运用了不少夸张的可与《公民凯恩》中凯恩与苏珊在城堡中的场景相媲美的景深镜头。他运用镜子将近景的李有真正面(同时面对观众),远景的吴大修,远景墙上李有真姐姐(妹妹?)的照片放在了一起,再不时闪入在另一边监禁房间中等待的mido的画面。一方面提示两个仇人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可以说故事核心的矛盾都在这组镜头中交织并即将爆发。(而mido的闪入,也因之前的一段错位交叉剪辑的延续而并不显得突兀。)
浅景深的运用例子,则有吴大修离开监禁房间后下楼的一组。吴大修离开房间后,电梯中的女人仍然在和警察投诉,警察也试图叫住吴大修,甚至之前的跳楼者也在此时从楼上坠下。这些看起来激烈的事件,却都被虚焦处理,镜头始终牢牢锁住吴大修面部特写,可见其内心之决绝,全然不闻外界之事。
朴赞郁还非常喜欢使用类似北野武的突然静止镜头来制造反差或荒谬效果。比如影片开头拉住跳楼者领带、几段打斗的开始等等。又比如通过饺子寻找线索那段的开头,就是突然切入一个mido夹饺子给吴大修的静止镜头,用夸张的造型提示,此处饺子正是解谜的关键线索。
懂得节制的反差效果也使得朴赞郁与盖里奇、罗德里格斯、三池崇史、塚本晋也这样的后现代&暴力导演区别开来,而更接近昆汀塔伦蒂诺与北野武。(或许这正是昆汀将戛纳评委会大奖颁给此片的原因之一。)除了对暴力部分的非常规处理之外,许多细节也可以看出导演对节制的理解:当mido在一个普通的大街上问吴大修是不是想去妻子的坟墓,自然声效与手提摄影制造的日常氛围下,吴大修突然转过头,露出了极其痛苦的表情,没有特殊手段和配乐进行烘托,却反而更加震撼人心。(这一点在《我要复仇》中更为显著,几乎所有人物感情迸发或出现剧烈冲突的戏都是用远景拍摄。)有一段平行蒙太奇,是正在做瑜伽的李有真与汽车中愤怒狂吼的吴大修的反复切换。乍看是痛苦与冷静的对比,但事实上,只有通过瑜伽才能获得暂时缓解的李有真,他的痛苦远远超过此时的吴大修,这其实是一段痛苦与更加痛苦的对比,这组镜头以李有真的一滴泪水结束,但却充满了力度。

从叙事角度来看,朴赞郁的悬念与伏笔设置更是令人叫绝。影片开头的一系列悬念设置不断地刺激着观众的好奇心。除了悬念的数量,悬念出现的节奏也恰到好处。比如精彩激烈的楼道群架戏之后,观众刚刚松一口气,马上发现帮助吴大修的普通路人实际上竟然就是最终的反派。前半部影片几乎都是如此一波接着一波,毫无空隙。
除去一些较为明显的单纯服务于情节的不谈,本片的某些伏笔设置则更别有深意,值得探究。当李有真第一次打电话给吴大修,吴大修问为什么要关他15年时,镜头正好把mido和吴大修取在一起,可谓导演别有用心的暗示。尽管有催眠术作为解释,但吴大修与mido初次见面是互相说眼熟的设置,实在颇有些揶揄。李有真也说过,不管催眠术有多高明,要让两个人相爱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想见,从小没有父亲关爱的mido内心的孤独(其后也用蚂蚁人的隐喻来表现),遇到吴大修这样有父亲味道的中年男性,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的浮现其实并不奇怪。
另一个有趣的伏笔是在禁闭吴大修房间中的两幅画像,一副是一个面目狰狞的表现主义画像,无疑暗指吴大修自己。另一幅则是一副少女祈祷的画作,应当是暗示后面出现的mido。关于这一伏笔,在后文关于影片主题的讨论中,我将继续展开。
导演也深谙调动观众心理之道。比如开头先另观众以为吴大修要杀跳楼者,之后又发现是救。又比如通过情节推进另观众对mido身份进行多次推测修正,使得观众到最后才发现mido原来就是吴大修的女儿(尽管如前文所述导演早已在镜头上进行过暗示)。
在叙事上更加技术化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如此复杂的故事(又运用了诸多技巧)在2个小时内清楚地讲完。叙事的多功能性和用镜的简洁是朴赞郁的两个法宝。前文已经提到,影片开头的短短几秒已经交代了大量的信息。这里再举一例,吴大修从禁闭房间出来后,在街上游荡遇到一群街头小混混并与之发生冲突。这段戏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主人公在长期压抑之后终于有了一次发泄),另一方面交代了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小混混新潮的骂人语言,吴大修未曾听说过),以及吴大修在身体和头脑上在这15年中的变化(虚拟训练使其变得武功高强,这令之后的复仇得以可能,同时他通过电视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电视没有教骂人的话)。
而朴赞郁的惜墨如金已经成为他个人风格不可分的一部分。他推进情节的方式,将蒙太奇的作用发挥到了极限。吴大修通过饺子找到监禁他的大楼一场戏,只用三个短镜头完成:吃饺子,追外卖的伙计,到大楼的电梯中。吴大修到网吧找到老同学只有两个镜头:老同学惊异的表情——两人拥抱,省去了全部的寒暄过程。这样的跳剪需要极好的火候控制,因为如果语境稍有交代不清,便容易造成观众的不理解。事实上,朴赞郁的简洁与叙事段落多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正式通过这些手段,朴赞郁才有更多时间去刻画他需要用心刻画的部分,又不影响情节的交代(反而还给观众一种酷酷的感觉)。相比之下,许多中国导演的叙事功力便逊色太多,必须通过大段的台词来推进情节、表达人物情感,片子拍得很长却几乎没讲出多少内容。
另一点值得赞赏的因素是,朴赞郁不似某些现代或后现代导演,在开篇给出极其吸引人的噱头之后,往往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结尾。这样的手法偶尔为之还可以(比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但用得多了便令人不禁怀疑编剧的能力,也使得许多先锋电影被扣上故弄玄虚的帽子。朴赞郁通常以奇特的噱头吸引住观众,带给人极大的观影享受,然后随着影片推进逐渐放缓节奏,解开噱头,引入主题,发人深思。

再谈谈《老男孩》的美术风格。本片多数时候使用类似《教父》的低调摄影,画面中黑色块与冷色块经常占据主导,以配合影片沉重的主题,但也并非全然如此。吴大修与mido做爱的旅店一场戏中,镜头上便增加了红绿滤镜,使气氛暧昧起来,几乎带上了杜可风的风格。而影片开头的高反差硬光,可以看出些许film noir的传统。结尾处的雪景又拍得颇为唯美,难怪有人评论说简直像岩井俊二《情书》的开头了。(这种摄影风格配合情节与主题的变化,在《亲切的金子》中也十分突出。但在《我要复仇》中,朴赞郁却又使用了反差的方式,几乎将所有惨烈的故事都放置于光天化日之下拍摄。)
影片中出现的几个超现实主义段落也很有意思。蚂蚁的隐喻出现了两次,一次用于表现吴大修的痛苦与愤怒,一次则用于表现mido的孤独。不知道达利看到朴赞郁的这番化用作何感想。但更精彩的是一些不那么明显的段落。特别是在旅店深红色墙壁的房间中,西装革履却带着防毒面具的李有真,躺在裸体的吴大修与mido身边,享受复仇的快感,周围是漂浮的麻醉气体,近景还有李有真的保镖(同样西装革履带着防毒面具)。这个美妙的画面可以说完美地展现了布勒东的美学。当然还有李有真办公室那独特的现代主义设计。
在音乐上,Yeong-wook Jo所创作的OST很有一些Philip Glass的味道,尤其是提示命运与情节推进的那个主题,紧张的琶音风格。非常有趣的是,在吴大修对监狱看守进行拔牙刑的时候,所使用的音乐是维瓦尔第《四季》之《冬》的第一乐章。《四季》的每一乐章都有相应的诗句,而《冬》的第一乐章恰好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簌簌发抖,牙齿打颤,浑身冻僵。”而之后监狱看守报复吴大修要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吴大修牙齿开始打颤的时候,这一乐章又再响起,倒是令人有些忍俊不禁。



影片主题

如果说《老男孩》一片有令人诟病的地方,或许就是主题。许多人认为本片主题较为浅薄,更多是像《杀死比尔》那样极尽视听娱乐之作。但韩国导演,因其东方文化底蕴之存在,还是与昆汀、盖里奇这样的导演有所不同。他们很难拍出《落水狗》《两杆大烟枪》《罪恶城市》这样的纯“轻”之作,他们的作品总是无可避免的要附加上一份“重”。本片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了一些film noir传统(即几乎不存在绝对的恶,个体命运总是在社会体系的压榨中不能自己,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导演的一些指向。李有真和他姐姐的悲剧,真的是因为吴大修的一句话导致的吗?显然不是,而是由于整个社会传统伦理观念对乱伦的可怕暴力。社会对个体的禁锢才是真正的凶手,也是李有真变态复仇计划的根源。因为他找不到真正的复仇对象,他无法向整个社会的伦理体系复仇。他清楚吴大修并非真正的凶手,因此单纯地杀死吴大修完全与复仇无关。他只有通过制造乱伦来报复乱伦,才能对社会显示他最后绝望的挣扎。最后吴大修剪掉舌头,也象征着对这种社会杀人“言论”的毁坏。
影片最后结尾在大雪中的山野里拍摄。远离社会的山野,也远离了禁锢人的社会体系,而寂静又纯白的大雪似乎消弭了那些致命的“流言”,洗涤了所有的罪。但真正的救赎或许是mido最后的一句“吴大修,我爱你。”李有真与姐姐的乱伦之爱被社会伦理体系所毁灭,然而吴大修与mido的乱伦之爱最终得以冲破一切禁锢。在导演看来,只有爱才是包容一切的,而吴大修主动选择通过催眠忘却mido是自己女儿的记忆,也是通过爱完成了对自己,甚至对李有真的救赎。这里继续说说前文提到的关于两幅画像的隐喻,可见导演在影片的开始就暗示,祈祷的少女(mido的爱)将完成对暴怒之人(吴大修,甚至包括李有真)的救赎。值得注意的是,在吴大修最后到李有真办公室决战的时候,mido恰恰被关在之前那间监禁房间中为吴大修祈祷(并且她十分纯真地给自己按上了天使的翅膀)。
影片中吴大修的演员崔岷植无需多言,其表演堪称完美。姜惠贞饰演的mido也非常不错,足够天然。但个人觉得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李有真的扮演者刘智泰的出色发挥。他并没有将李有真塑造成一个常见的丧心病狂的变态复仇者,而是真正的有血有肉。这种隐忍了十多年的无处发泄的仇恨与痛苦其实比吴大修的外露难以表现的多。而刘智泰这位演员甚至眉宇间让人始终感觉到一种纯净(所以最后他没有把mido面前的盒子打开),当人物笑的时候,我却能深深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其实刘智泰的真正成名之作是许秦豪导演,与李英爱合演的纯爱影片《春逝》。《春逝》的清新与纯美甚至超越《八月照相馆》。不得不佩服朴赞郁的选角眼光,刘智泰本身的气质正好得以另李有真这个角色更加丰满。
如果从整个三部曲的角度来看影片,也可以看到有趣的轨迹。三部曲中,《我要复仇》的结尾最为绝望,角色全部死亡,《老男孩》和《亲切的金子》都以雪地为结尾,展现了希望的存在;《我要复仇》拍摄的十分隐忍,但又十分惨烈,《老男孩》居中较为平衡,《亲切的金子》则近乎炫技,十分华丽;主题上,《我要复仇》可以隐约看出一些宗教因素,《老男孩》则暗指社会批判,到了《亲切的金子》,则在影片中同时大肆表现宗教与社会批判。相信观众如果能完整观赏整个三部曲,并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一定会对导演的意图有更深的体会。


对比中国第六代导演

韩国电影的这场浪潮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或宣言。各位导演可谓风格各异,除了本文分析的朴赞郁之外,还有走标准艺术片路线的金基德,同样犀利带劲的奉俊昊,原本是作家因而文学气息浓厚的李沧东,擅长清新题材与情感题材的许秦豪,更注重商业效果的郭在容等等等等,实在可谓百花齐放。更可贵的是,优秀电影的涌现还与国内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电影产业及法规的成熟相伴随。然而,我国的新生代导演与之对比却令人有些失望。大部分导演长时间停留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之中,题材(又十分单一)大过电影语言,也因此容易被指责为谄媚外国评委(以李扬《盲井》贾樟柯的《小武》等为代表)。即使有尝试先锋技法的,往往最终另影片不知所云另普通观众无法接受(以张元的《东宫西宫》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等为代表)。试图回归主流市场但变得毫无深度近乎媚俗(以张扬《爱情麻辣烫》张元《我爱你》等为代表)。也有试图学习后现代技法回到叙事,但仍然火候不足(以陆川《寻枪》为代表,当然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火候已经很足,但毕竟模仿盖里奇太过严重)。最糟糕的是一些循环多年又回到原地,除了一个独立电影的外壳,意识形态都开始主旋律化的电影(看看王全安《图雅的婚事》王小帅《左右》中的高大全们吧)。
总之,缺乏对新鲜电影技巧的驾驭,叙事能力糟糕,思想深度不足,风格单一,自我定位迷失成为制约中国当代导演的关键瓶颈。而更重要的是,集体严重缺乏市场号召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本文主旨,或许向韩国电影学习正是途径之一。

http://fredlaw.blogbus.com/

 6 ) 关于复仇、乱伦及电影的一些闲言碎语

自从《老男孩》2004年在戛那电影节上被昆汀颁给了评委会大奖,就受到了持续不断的赞美和追捧,被尊奉为新一代的Cult片经典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我不得不说的是,此片单从文本而论,存在着甚多不可推敲之处,是一部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说到形式大于内容,我想略提一下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此片亦受到美国导演昆汀的推崇,然而在影迷心中(特别是中国影迷),后者不过是一堆精美的垃圾,完全不能和《老男孩》精心设计的悬念和话题性相比。众人在批判《英雄》时,提及最多的就是浮华的形式美与内容的空虚等问题,却全然不顾其电影语言的创新。在这里,韩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其间掺杂的一些国人心理等问题,值得探究。但因本文篇幅有限,暂不谈,略谈一下《老男孩》的两个关键词:复仇和乱伦

(一)复仇 《老男孩》从直感上来看,就是一个双向复仇的故事。首先是李宇珍的复仇,然后其间又夹杂着吴大秀的复仇。这里要论及《老男孩》文本的缺陷,就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李的复仇上(因为他一直是复仇的主动者)。注意:这里不是要讨论影片拍摄的穿帮的问题,而是剧本文本的不合理性。集中的问题是:李复仇的指向不应该如此明确地对准吴大秀。

李复仇的直接目的是:为姐姐的死而复仇。姐姐为什么会死?李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吴的长舌。可是真相仅仅如此吗?吴在将自己亲眼目睹的姐弟乱伦的事件告诉住换之后就去了汉城。后来的事件证明,住换必将此事告及他人,而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导致姐姐“怀孕”和自杀,正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里李复仇的对象不可以单单指向吴,而是应该指向使谣言遍及的所有参与者。在姐弟乱伦和世俗道德这样一个终极对立面前,李要报复的显然不只是一个吴大秀,而是整个的世俗。然而世俗又是一个如此庞大的概念,为了给自己的复仇寻找一个明确的对象,李“无奈”地选择了以偏盖全,以报复一个吴大秀来反抗整个社会。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导演要使整个故事得以成立的必要之举,但不得不说,这种牵强使得电影下降了一个档次。社会问题只是噱头,剧情只为电影语言服务,典型的movie about movie,反观昆汀的《杀死比尔》,亦如此。

(二)乱伦

真是一个咋眼的词汇!一位美学家说过:“人类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一个父亲爱上自己的女儿。”一位哲学家又说:“人类文明的最后底线就是乱伦。”以上言论都试图说明,父亲爱上女儿(亦或弟弟爱上姐姐)是反道德,甚至是反人类的。《老男孩》中的两对人物的悲剧也在于对此种感情的不能接受。抛弃世俗压力这座大山不提,我们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对自己的感情进行自缢的。

李如果接受自己对姐姐的爱情,就不会让姐姐坠桥自杀,更不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报复吴,他让吴爱上自己的女儿,以这种方式增加吴的痛苦,本身就是对这种感情的内在否定。

吴如果接受自己对女儿的感情,就不会以自己舌头的代价换取女儿的不知情,而如果他真的不以自己舌头的换取女儿的不知情,李整个的复仇计划自然也就破产了。

在这里请允许我以同性恋作比,因为多数的同性恋的悲剧也源于自身的不接受和自我否定。我们看李安的两部GAY片《喜宴》和《断背山》。前者因主人公面对自己性取向上的坦然,制造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喜宴”,而后者的悲剧多少是因恩尼斯的自我否定造成的。又比如《美国美人》,整部电影充斥着美国人的精神危机,试问全片中生活得最快乐最幸福的人物是谁?其实是那对坦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partner,并相伴每天清晨出来晨练的同志情侣。而那位表面鄙视同性恋,却明明自己就是个同性恋的军官,却以毁灭别人的方式同时毁灭了自己,他无疑是片中所有人物中最痛苦的一个。 所以,真正的悲剧在于你能不能爬上自己的“断背山”。李宇珍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其实是一个很恶心的人。

总之,《老男孩》是一部给爱电影的人拍的电影,如果你期望从电影中发现一个自在自为的世界,还是找其他片子吧。

 短评

看了老男孩,很震撼,心理承受力不佳,即便接受乱伦,不可以接受的是伤害自己。

10分钟前
  • nadja
  • 较差

影片涵盖了太多复杂元素,而把这些复杂元素揉搓一起却没有感觉半点生硬且让人觉得深刻,没什么理由不去看。当然,还有最后时刻的那一抹温情。ps,我总觉得大秀很神似成龙。★★★★☆

13分钟前
  • Q。
  • 推荐

不否认这片子的牛逼,尤其是朴赞郁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得这部片子变得异常作者化。长廊横移的打斗戏简直美翻了,看看啥叫暴力美学。关于镜头的运用,分屏、用光、还有经典配乐。不足在于剧本薄弱。但总体还是不喜欢,几个难接受的场景:生吃鱿鱼、榔头拔牙、自割舌头。cult片还是看少了。

17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两对畸恋,爱上姐姐的那个最终选择放弃,爱上女儿的那个选择遗忘来重新相爱。相爱没错,不管是哪种爱……韩国片现在也极端了,要么黑暗到死,要么清新到死。

20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力荐

和我爸一起看的 囧

22分钟前
  • 暖暖
  • 还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女孩子不要随便和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谈恋爱,搞不好容很易那个男人就是你的亲老爸~

23分钟前
  • 我靠
  • 推荐

韩国难得拍一部这么震撼的电影,原声也很赞;但要我再看一遍?No, thank you!

28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看完极度压抑感,无力。爱上自己姐姐的人,由于自己的懦弱和别人的谣言姐姐死掉了,然后毁掉别人的人生。迁怒而做出更加恶心的事,还最后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得到了救赎?我可草泥马吧。任何一个青少年遇到这种事不长舌才有个鬼,你要真的杀就把所有人杀掉。巨几把恶心。希望所有不伦恋关起门做事。

31分钟前
  • 不见蝴蝶不见君
  • 力荐

它教唆我们 乱伦是可以的

3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看到三分之二处就已经猜出是怎么回事,过分追求剧情的离奇和曲折,反而让人难以置信,显得造作生硬。倒是有几段拍的不错,比如暴力镜头,虽然也有点鸡血过剩,但还是蛮骇人的。姐弟在教师里搞的那段拍的很好,这导演去拍情色片一定不错。

40分钟前
  • 容安
  • 还行

韩国版老男孩,很不错的文艺片,温情感人。看到父女俩一起努力寻找真相感情越来越好的时候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推荐父亲节的时候和爸爸一起看。

44分钟前
  • 過期貓糧
  • 推荐

光影、镜头、调度、剪辑强大得一塌糊涂,简直是激动人心!唯一的小遗憾是主题的晦涩﹣﹣总觉得爱之救赎这一个维度对如此反传统的题材来说欠缺了某种可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45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我擦,这片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这片就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降温之后再看,发现并不好,自戕还是赎罪?这是一个问题

50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又刷了一遍,悬疑推理的过程其实挺一般,这片子抓人的地方在于重口味的暴力奇观、情欲奇观和导演个人风格的炫技,摄影、旁白、配乐和故事的细节上到处都是技巧的影子,这让作者化的风格凌驾于电影类型之上,虽是个好故事,但却是个二流的剧本,但朴赞郁的作者化常常可以让庸俗变得有品。★★★★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喜欢那只坐在地铁中的悲伤的后现代的蚂蚁。

55分钟前
  • 2013
  • 推荐

好多同学推荐看老男孩,可能因为太多期待了,看完也就觉得镜头,场景置换,和配乐都是极好的,教科书模式。。。。。。然后,故事,只能说,太没有代入感了。可能在大屏幕上会好点。剧本过于单薄吧。相比较STOCKER更好点。。

60分钟前
  • Danny
  • 还行

成龙演得真好.....

1小时前
  • 正气大侠
  • 推荐

我不仅要把你送进坟墓,我还要唾弃你的坟墓;我不仅要唾弃你的坟墓,我还要把唾液编排成一朵花。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道德取向、价值观难以苟同。为乱伦而自我催眠,真离谱。

1小时前
  • 锡罐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