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份国语

爱情片香港1984

主演: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陈友,汤镇宗,张坚庭,郑孟霞,郑丹瑞,叶夏利,陈立品,麦当杰,邓寄尘,麦洁文,杨振耀,曾道美,何永霖,施介强,林伟祺,徐爱心,钱似莺

导演:黄泰来

播放地址

 剧照

缘份国语 剧照 NO.1缘份国语 剧照 NO.2缘份国语 剧照 NO.3缘份国语 剧照 NO.4缘份国语 剧照 NO.5缘份国语 剧照 NO.6缘份国语 剧照 NO.13缘份国语 剧照 NO.14缘份国语 剧照 NO.15缘份国语 剧照 NO.16缘份国语 剧照 NO.17缘份国语 剧照 NO.18缘份国语 剧照 NO.19缘份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36

详细剧情

  在新开通的地下铁中,青年陈保罗(张国荣 饰)对同车的莫妮卡(张曼玉 饰)一见钟情,不幸却被另一名乘客安妮(梅艳芳 饰)趁机捉弄。这几位年轻人很快散落在茫茫人海中,职场新丁陈保罗开始为工作奔忙,莫妮卡则为了厘清和上司的一段旧情而心神不宁。某日,保罗与莫妮卡再次相遇,而富家小姐安妮亦再度出现,半捉弄半挑逗地缠上了保罗。莫妮卡找到新工作,遭遇了好色新领导的骚扰,保罗则在安妮的暗中帮衬下正式追求莫妮卡,与后者的好色上司连番交手。莫妮卡考虑接受保罗的爱意但终于退缩,声称将他们的爱情交付给一场地铁中的缘分游戏。在离乱的人流中,保罗和安妮一起,去找寻消失的莫妮卡……

 长篇影评

 1 ) 张国荣梅艳芳张曼玉,再不看就再也没机会了。

知道你们这个周末都要去看《蝙蝠侠大战超人》,别急,这片子在今后一个月都是大把大把的排片,今天我要说的这部电影,你可能只有五天时间看它。

1984年已经走下坡的邵氏电影发行的《缘份》,片子不是什么好片子,但是推荐你去看的理由也很简单:张国荣梅艳芳张曼玉。

听说是一位荣迷拿下了这片子内地的发行,在哥哥张国荣13周年忌日之前发行,意义不言而喻。

1984年,张曼玉20岁,梅艳芳21岁,张国荣28岁。三个在演艺事业上正要迈向巅峰的年轻的人,梅艳芳是1982年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的冠军,张曼玉是83年港姐亚军。哥哥张国荣则在1984年发行了那首让他红透东南亚的《Monica》。这部电影让梅姐拿到了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大奖。

片子本身就是一部80年代的二流青春偶像电影。三大巨星的青涩时期,情节做作,曼神张曼玉那时候还是婴儿肥,当时的演技梅姐更自然一些。当然,她假小子的状态让人忍不住想吐槽,但最后的黑色长发装扮真心复古美。幼稚的爱情游戏,你爱我我不爱你,张曼玉最后还和张国荣玩“你来地铁找我啊,你找到我,咱俩就有缘分”这种幼稚的游戏。。。But,I told U,看这片子的原因,不是冲着片子,而是冲着人去的。

三位巨星,在不同的片子里都有不同的合作,梅姐和曼玉合作过《东方三侠》《现代豪侠传》《战神传说》等片,和哥哥张国荣合作过经典的《胭脂扣》《偶然》《金枝玉叶2》等片,曼玉和哥哥则合作过《东邪西毒》《东成西就》《家有喜事》等片。他们三位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闪耀的巨星代表。

当年婴儿肥的港姐曼玉,后来进化成了曼神,依稀记得当年金像奖,媒体一片质疑张曼玉演技之声,后来张曼玉手拿奖座站在舞台上说“奖在我手上,随你们怎么说。”一笑置之,自信又霸气。至于柏林和戛纳封后,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关于张国荣和梅艳芳的友情,我们听过太多故事。甚至包括那句被网友当真的“40岁你未嫁我未婚,你就嫁给我”的玩笑话。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去世。11月初,她的经典金曲演唱会连唱八场,她的血小板只有正常人的百分之六;她在开满暖风扇的后台还是冷的发抖,其他人都在出汗,高烧到39度,上个月刚做完化疗头发几乎掉光,她的腹水让她的腹部不断肿胀,设计师只能不断修改演出服的腰围,但是她还是要唱,唱自己的歌,唱好朋友的歌。

演唱会有一段,她动情演唱了哥哥张国荣的《今生今世》,那是大魔王现在的手机铃声,后来有人说,梅艳芳最后拼了命都要唱这首歌。原来要害在这句“愿意今生约定他生再拥抱”。

2002年,梅姐纪念自己出道20周年演唱会,最后一场,哥哥赶到,当时谁也看不出来,哥哥正忍受着胃酸逆流的折磨,这段表演,也堪称是华语乐坛最经典的一段Live,更加难得的是,这段表演,是没有彩排的,完全靠默契。两首歌,第二首《缘份》,正是,这部1984年作品的同名主题曲。

转自微信公众号:摩登电影时代。

 2 ) 缘分的前提是彼此能来电

国语配音,连粤语歌也全部换掉,换成不知道谁唱的国语歌,囧。每次《缘分》旋律响起,总觉得哥哥的粤语嗓音硬是被掐掉了,只剩下纯音乐在滴滴滴。
哥哥粉嫩,二十八岁,要他一个基佬演绎直男陈保罗爱恋一个女子,(连窗帘都喜欢粉色的或绿色的)的确是为难他了,拘谨扭捏,没有真热情,演戏嘛,就是这样。
张曼玉二十岁,脸也太圆润了,面如朗月,很嫩。但正适合里面的女主角莫妮卡(为何没有中文名字?)这个年纪的女子还不成熟,故意或非故意玩弄男人的感情,觉得这个可以,那个也不错,要犹豫再三。因为从生物学角度,女人就是要仔细选择男人,看哪个男人可以依靠、资源够丰富、又符合自己的审美观。
某已婚男为了她而离婚,追求她,她却不要了,为何?
某个色狼花言巧语叫她放松、去他家,她不会拒绝,答应了,还喝了酒,为何?
故事推进有一些显得突兀、太快、没来由,但被不时的笑点(卷地毯、开车吓死帅气教练等等)、偶尔的激情镜头弥补了。
那个色狼动作也太慢了。
陈保罗父母貌似很穷,没有床头,直接靠墙,电视可以直接放在床尾(估计当时、现在很多香港人还是这样做,所以很有怀旧色彩)。但后来老想拉着老伴进入房间办事的父亲拿出钱让儿子买豪宅,到处壁炉、游泳池,好奢华啊。
在地铁玩缘分游戏,没零钱过关卡,某老太太要帮忙,后来发现梅姐拿钱来了,就收回钱,很实际啊。
兼职拉皮条的保洁员老太太就是将来女强人梅姐的下场?
即便睡了,陈保罗也没能俘获莫妮卡的心。女人总是在目标中选择,男人则是很快选中了目标,进入、击中就是了,稳定了后继续找下一个目标即可。
梅姐只能算是女汉子吧,财大气粗,一出场就可以在地铁上调笑陈保罗、可以轻松甩掉高个黄衬衫娥眉男而追陈保罗,可以买下真个家具店,可以野餐装神弄鬼吸引疯婆子过来,可以随时知道你在地铁哪里,可以让地铁公司为心爱的人加班一趟车去追其他女人……
谁是女神?傻大美莫妮卡也许美,可以称为一般的女神,而梅姐则是真正的女神仙,可以操控你们的缘分,制造机会让你们重逢。
但梅姐跟陈保罗是没机会的,她有钱制造各种机会来接近,但彼此不来电,就是没缘分。
所以缘分的前提是彼此能来电,然后有机会遇到,才算是有缘分。
这电影很老吗?里面的人都坐上地铁了,厦门人民还在挖地铁。。。。
电影结尾突然在某处终止,没放完,让人感觉不爽。
下次某人跟你玩缘分游戏,让你十分钟后找他,你没有手机怎么办?瞎跑?找丐帮?ipad?
三星半

 3 ) 致那纯情的爱

转自时光网梦里诗书
《缘份》就电影本身而言并非是一个多么值得称道的故事,但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三人昔日上演的这场三角恋,不仅有感于光影留存住了他们最为青涩的影像,更将爱的纯情赋予了动人心弦的形态,使电影今日的重温犹如一场岁月不老的童话。

<图片1>

电影讲述了张国荣饰演的保罗在地铁一见钟情于了张曼玉饰演的莫妮卡,而玩世不恭身为富家女梅艳芳饰演的安妮在不经意间爱上了保罗,一场因为缘分而形成的三角情缘成为了电影关于爱的脉络,单就总体的剧情架构而言,《缘分》三角情缘之外又附加以了张曼玉的情感纠葛,但这些情感元素的填充并未能得以锦上添花,相反使电影剧情变的单薄混乱,而随之电影在人物刻画上更只是流于了表象,这是电影本身所难掩的遗憾。

<图片2>

《缘分》所为人夺目的,更在于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三位演员,将那青涩的纯情与光影以极佳的契合,可以说如若并非三位演员的支撑,那么这部电影亦只会变的黯淡无光,张国荣对爱的痴情,张曼玉的可爱动人,梅艳芳的豪迈不拘,这种难以言喻依靠演员所赋予的光影魅力,是今日不论电影工业何般成熟,都无以复刻的,而那些昔日香港的金曲配乐在电影中的回响,更将电影中的这纯情之爱以动人的升华。

如果这部电影没有梅艳芳,那么《缘分》实则更只能算是一段索然无味的爱恋,她在电影中的存在不同于很多令人不忍直视的庸俗三角恋,而是犹如一座桥梁,那富家女玩世不恭的性格和为了爱情的无私,不仅巧妙的撮合了保罗与莫妮卡,更告解出了一份对爱的执念,使电影既有着终成眷属的爱情之美,更将失恋的沉重,那种爱的人不爱自己的苦楚得以淋漓尽致的诠释,使电影在内容上对“缘”这个词做出了双重定义,梅艳芳所饰演的安妮,无愧于金像奖最佳女配的桂冠。

<图片3>

张国荣的痴男终成眷属,却令另一个人深受爱的伤痛,一场只执于纯爱的缘份,确也耐人寻味。

 4 ) 美好的时光

《缘分》所为人夺目的,更在于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三位演员,将那青涩的纯情与光影以极佳的契合,可以说如若并非三位演员的支撑,那么这部电影亦只会变的黯淡无光,张国荣对爱的痴情,张曼玉的可爱动人,梅艳芳的豪迈不拘,这种难以言喻依靠演员所赋予的光影魅力,是今日不论电影工业何般成熟,都无以复刻的,而那些昔日香港的金曲配乐在电影中的回响,更将电影中的这纯情之爱以动人的升华。 如果这部电影没有梅艳芳,那么《缘分》实则更只能算是一段索然无味的爱恋,她在电影中的存在不同于很多令人不忍直视的庸俗三角恋,而是犹如一座桥梁,那富家女玩世不恭的性格和为了爱情的无私,不仅巧妙的撮合了保罗与莫妮卡,更告解出了一份对爱的执念,使电影既有着终成眷属的爱情之美,更将失恋的沉重,那种爱的人不爱自己的苦楚得以淋漓尽致的诠释,使电影在内容上对“缘”这个词做出了双重定义,梅艳芳所饰演的安妮,无愧于金像奖最佳女配的桂冠。 值得拥有。

 5 ) 缘分

哥哥,我追了你四年。到现在才答应我约会电影院?!还是要感谢那么老荣迷买了版权让我在大荧幕看见你。然而旁边那对情侣在虐我[em]e109[/em]不过机智的坐到后面去了[em]e104[/em]。全场八个人我是那第8个,这么吉利的数字,你说我今年会不会发啊?前面三个汉子拿出手机时被我看到手机屏保全是你,原来你不仅会撩妹,连汉子都不放过[em]e103[/em]。你看,我都大三了,距离你陪我度过的那段难熬的日子也有几年了。我大学过的很好,很平和,电影、书和独立思考。还有一年不到也要出来了,我不能总感慨自己的青春已然逝去,父母得衰老让我更加难过。所以,我要更加努力。人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恩,我知道,要坚持,要开心点。只是以后的忙碌会让我不像现在这般常把你挂念,但是你一直都在那呀,风继续吹。

 6 ) 三十年前的月亮

有个上海女人说过,
“年轻的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四月的开头,上海进入了湿哒哒的雨季。淮海路的玻璃窗都蒙着模糊而浓重的水汽。让人想起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而我赶上了一部三十年前的香港小清新旧偶像电影。

那一年是1984年,香港地铁刚刚建成,张国荣28岁,梅艳芳21岁,张曼玉20岁,周星星还在跑龙套,亦舒写好了玛丽苏的鼻祖《玫瑰的故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当然了,那年头像本人这样的00后(……)都还没出生。

影片的故事其实相当简单,细节也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搁今天的眼光来看,真是单薄的没什么内容。只是简简单单的男追女女追男,以香港刚开通的地下铁为恋爱媒介,三大巨星青春无敌的胶原蛋白演绎着这种傻傻的都市小青年恋爱片。只是在看到保罗笨拙地追求Monica的时候,两个粉扑扑的人在港岛开心地谈着呆呆的恋爱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你也会感到,大好的青春不去谈恋爱,真是被狗吃了。

整部片子就像一杯红酒,喝完过后才上心头晕染。

陈保罗----家明

那一年的哥哥粉粉嫩嫩, 二十八岁,风华正茂。饰演的陈保罗是一个刚大学毕业刚走上社会工作的青年,身上既有未褪去的书生意气和见女孩脸红的青涩,也有一份由于不错的家境和学识而对目前生活的自信自如。他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家明:
“亦舒小说的家明大都有着中产阶级家庭(或以上)出身、生活优渥、父母关系健康、性格好、受过良好西式大学教育(包括认真读书和开朗地参加学校社交、爱运动)、工作体面、生活态度阳光积极。当然,还有,卖相不能差,体格俊朗、相貌堂堂。他不是老男人也非小鲜肉,不是摇滚青年也不是夜店咖,一句话,东方社会里妈妈心中的完美女婿。”


Monica----黄玫瑰

那一年稚嫩得要掐出水的Maggie张,用可爱的小虎牙演绎着每个男人生命最初都有的Monica.

曼玉在这部戏里,本身角色并不出彩,很多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会说那就是一个绿茶碧池。但看到她圆润的脸蛋带着满满稚嫩的胶原蛋白,无疑是很赏心悦目的。她在影片中代表的是广大少女的形象,像那种很多的城市女孩,她们有小心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自立,有自己选择男友的自由和实力,性格温顺而倔强,有时候可能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的纠结,其实也是每个都市独立的女孩子都有的纠结,她需要的是温暖的手掌和坚实的肩膀。而这些,保罗都比不上她有钱有品位有妻子的前男友。保罗有的只是傻傻的爱,现殷勤,有时还会因为嫉妒而恶言伤害对方,道歉又不善言辞。很多时候情侣吵架就像玻璃上砸缝,根本不能和好如初,就像片中Monica说的“我妈妈说女孩生气就是一辈子的事”。

因此哥哥的老歌中才要感谢Monica,这位每个男孩生命中都有过的,教他们从男孩变成男人的Monica: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
谁能代替你地位
你以往教我教我恋爱真谛
只可惜初生之虎将你睇低
好多谢分手你启发了我

那些年的Maggie总是扮演花瓶,如同她两年后演了亦舒笔下的黄玫瑰。而在《缘分》里我就看到汤镇宗扮演的有妇之夫送花给Monica时就送了“你最爱的黄玫瑰”。而这部电影里本来这个角色不叫Monica,叫Dion,但因为张国荣唱过这首叫Monica的歌,才将角色名字改为Monica,这也是在我看来其中较为有趣的两个小细节吧。


Anita-----一盏小明灯

21岁的梅姑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演大女人角色了。这个角色说明缘份这东西纯属扯淡,全凭喜欢的人说了算。

有人说,保罗终于跟娇滴滴情人在一起,他们都太年轻太粉红,后续的是柴米酱醋茶的半生孽缘。昔日美好将在岁月的杀猪刀下粉碎。如果与Anita这样的富家女在一起,生活才抵得住现实的压力,爱情才得以保久。

虽然没有这样的如果,但这个假设一点也不过时,还是有很多人讨论。对于里面的租房结婚买房成熟男人幼稚男生穷美女富家女的讨论与现在也并无二致。

而当你在看到1984年的张曼玉和梅艳芳,穿的衣服仍然是现在的上班族姑娘争相模仿的示范搭配的时候,就会再次感到,像我以前说的,80年代的香港简直就是现在的内地都市。除了片中1984年的人们上地铁时会看报纸,而现在的我们会在车上刷手机之外,个中的人和事,社会和形态,一点也没有过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因为文章开头的那个上海女人早就说过了,“三十年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短评

明明已经遇到了,凭什么不算,我为梅姑伤~;莫妮卡和缘分

6分钟前
  • 尉迟天夏
  • 还行

青涩年代的张国荣、张曼玉和梅兰芳。

7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如果我跟你在一起,我感到对不起他;如果跟他在一起就更加对不起你,所以我决定了,还是过一个人的生活。”“你这算什么!”Paul的话就是我的疑问,在这之前小情侣打打闹闹好生欢快,突然就玩儿这么一出儿,直接影响电影评价。梅姐的安妮达真是有爱啊,这才叫真爱!他们拥吻时却不曾想到感谢她。

8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看这部片的多半是为了缅怀哥哥和梅姐的吧,不甚唏嘘。

12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还行

这部电影除了梅姐的人设过关,剩下的就是电梯里的拽拽老太太比较讨人喜欢。Anita真是人间富婆+人间清醒,编剧一定是太宠爱她了才把这部电影所有的爱意都给了她,又是加戏又是拿奖,连风华正茂的哥哥也没分到半点。年轻的张曼玉婴儿肥的脸庞显得不太聪明的亚子,角色也确实不受欢迎,谁也想不到几年后她能成为谋杀万千菲林的阮玲玉。

13分钟前
  • Odair
  • 推荐

看评论全都在吐槽张曼玉饰演的角色,大家对男性真是宽容,见不得受一点委屈。那么多男主在女主以及其他女子中间纠结的影视作品,我看大家都在搞红白玫瑰之争。到了女性角色身上就各自骂女生🍵什么的。还劝男主选一个爱自己的,呵呵,男主为什么就不能更爱女主一点?为什么就不能

1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最佳新人张曼玉。。。我觉得陈友表现才是最值得看得啊哈哈,这个故事证明了,想要泡妹子要具备两个外部条件,一个为了你痴心不改死心塌地最后还要成全你的多金富婆,还要一个二逼呼呼自以为风流倜傥的竞争对手,说白了,所谓缘分,就是钱和机会。

2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搞不懂Paul到底喜欢Monica什么 如果是我我就选Anita了 明明她才是有缘的那个人 这部影里面Monica完全感受不到爱 总是纠结 经不起纠缠

23分钟前
  • mu ma~
  • 推荐

灯光摄影还不错,84年张国荣和张曼玉也悦目,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网络时代只会被形容为“作”。港铁猿粪游戏实在是太无聊了,最后传达的信息似乎是“长得好看做什么都对”。对比起来,雄赳赳的土豪陈友和无私付出的富婆梅姑无疑有趣得多。要是我遇到这种搞浪漫妨碍公共交通的,只想赠送白眼和巴掌。

28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还行

2016.4.7 张国荣的电影,说什么都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真心挺好看的,颜值与演技兼备~而且即使是快30年前的电影,但是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真的很不错~不过这部电影和哥哥其他经典电影比起来差的太多了,勉强给个四星吧~ 38

33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推荐

3星半吧,很俗套的爱情童话(不敢相信这个剧本还要4个人写啊),除了演员外也几乎没什么好看的,张国荣、梅艳芳,20岁的张曼玉,3人当时在影坛还不算太火爆(彼时荣的《Monica》大红,片中玉的角色就用了这个名字),仍然是青涩的,这在日后看来倒更具韵味,而荣和芳的那首《缘份》也很经典,可惜芳姐在片中只是个牵线的,如果是我,我会选她;更何况作选择还是和她最搭配的张国荣哥哥啊

37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记得当初那个小,青涩的张国荣,婴儿肥的张曼玉,还有那个尚未成熟的梅艳芳。80后的邵氏这一部难得不那么聒噪,还是得力三位青涩的主演。关于缘分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看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爱情故事讲述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我们去影院只剩下缅怀。缅怀逝去的巨星和逝去的演技和逝去的电影情怀。我想这部片的重映,意义尽在于此吧。

42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推荐

梅艳芳菲哥哥嫩,曼玉一脸婴儿肥。本片除了三个人年轻时的容颜,一无可看。剧情低幼,表演浮夸,令人尴尬。时过境迁,只能感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每一个大牌都有稚嫩的开始。如日中天时,万姓仰头看。回首成名前,一样如小丑。或许这就是成长。

44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编剧太水了,这绝对不是年代的问题,更早更晚同年代都有比这有脑子有逻辑有节操的编剧,不太明白为什么弄这样一部片子当作纪念哥哥的“经典”重映。就当是看脸来了,各种嫩,包括汤镇宗这样的配角。梅艳芳像个仙女一样总是天降神兵跟钱有仇倒很是满足了一个loser的虚荣。结尾还是有点创意的,稍有触动

48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那个时候的张曼玉真是不能看啊,土妞。梅姑好样的。清洁大妈亮了。风华绝代的片子。曾经和某女经历过片中地铁找人相似的事。

52分钟前
  • 金正昆
  • 还行

邵氏老片,喜剧风格。纪念哥哥诞辰六十周年重映。地下铁的缘分游戏,对爱情的浪漫乃至幼稚的想象。“说好会再见的,不是吗?”——这句宣传语直戳心窝。为了那么年轻的张国荣、张曼玉和梅艳芳,为了港片的黄金时代。夸张的妆容,青涩的演技,如今倍感珍贵。勇敢的爱恋,大方的成全,实在值得赞赏。

57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虽然张曼玉婴儿肥很可爱,而且张国荣那时候也很清秀逼人,但最出彩的还是梅艳芳··

1小时前
  • 叶藏.!!张寄奴
  • 推荐

那年如此美好,张曼玉和张国荣在人来人往的地下铁玩着缘份的游戏,梅艳芳却牵着心上人的手,奔跑着将他送到别人手中。八十年代港片一贯的笨拙纯真,情场追逐,兜兜转转,能在大银幕欣赏这样一部还能全程听到熟悉粤语金曲的港式巨星老片已是最大的缘份。五星是情怀。

1小时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如果我是LESLIE,大概会选ANITA吧。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1小时前
  • 阿依达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