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动漫日本2015

主演:渊上舞,茅野爱衣,尾崎真实,中上育实,井口裕香,濑户麻沙美,能登麻美子,井泽诗织,上坂堇,早见沙织,大地叶,仓田雅世,植田佳奈,福圆美里,吉冈麻耶,田中理惠,金元寿子,竹达彩奈,中原麻衣,明坂聪美,川澄绫子,伊濑茉莉也,平野绫,生天目仁美,喜多村英梨,高森奈津美,米泽圆,大空直美,下地紫野,藤村步,饭田友子,景浦大辅,飞田展男,伊丸冈笃,雪野五月,椎名碧流

导演:水岛努

播放地址

 剧照

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2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3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4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5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6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3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4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5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6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7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8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19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2

详细剧情

  大洗女子学园在第 63 届全国战车道大赛中拿得冠军,但文部科学省违背承诺,仍决定要大洗学园废校。不过,官员们仍给大洗多一次机会,就是要大洗战车道部和大学生选拔队来一场对战。可是,大学生选拔队的实力比一般高中生战车道队强很多倍之外,她们所使用的战车比高中生们所用的更先进,此外,队长还是西住流旗鼓相当的战车道世家—岛田流出身……不过,美穗等人得到各个学园舰的战车道部出手支援,一起为守护大洗学园而并肩作战。

 长篇影评

 1 ) 看萌妹子和战车哈哈哈

这剧场版虽然是在网上看的,不过没有嘴炮,见面就是干还真是爽死了哈哈。给四星是因为从一个伪军迷的角度来说有些地方感觉有BUG,比如开场追猎者都差不多怼到丘吉尔脸上了居然还没打穿,可靠的同志就没见过打中,苏系坦克的炮的威力貌似有点不够,丘吉尔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不过还是很好看的。

至于说军国主义复辟,我觉得是没有的。毕竟陆军马鹿,海军转进,复辟用这种方式你确定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2 ) 小林敦、藤井辰己谈演出:奇妙的背景动画和检查了三天的卡

封面来源:少女与战车剧场版

作者: mjn

《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是双分镜三演出的阵容,监督水岛努和小林敦,两人负担全部的分镜;这两人加上藤井辰己则是负担全剧的演出。


所以在全片中,小林敦和藤井辰己两人可以称为水岛努左膀右臂般的存在。在这三人的指挥之下,本片从脚本变成了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小林敦:基本上负责了所有的日常部分

首先是小林敦,他是在TV版的时候就参与制作了,负责了3、6、11集的分镜演出,TV一共12集的动画直接负责四分之一,另外小林敦和水岛努关系很好,经常能在水岛努监督的片子里面看见小林的分镜演出回。所以这次也在水岛监督一句话的拜托下,就接下了剧场版的工作。

小林是个年轻演出,第一次参与剧场版的工作,相当与TV版,剧场版的时间和工期是宽裕了很多,所以这次是想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最初着手的是日常部分的分镜,日常部分的特点之一就是角色众多,需要讲究的点就是人员的位置分配,尽量把有台词的人物放到前面。


他觉得画那些个性突出的角色比较轻松愉快,比如当接到会长废校的通知之后,大家都慌乱了,这时候副会长的小山(CV:高桥美佳子)就站出来,让大家回去准备离校。体现她个人的作为副会长的责任感,这是之前没有过的,小林很喜欢这个场景。


另外在决定废校之后,全员是转移到了林间学校。虽然废校是很悲伤的事情。但是学生们并没有表现得悲观,整体像个合宿,学生们对此还是很兴奋的,气氛非常愉快。


而且也只有这个机会能表现那些非战车队的大洗女生,所以也是非常有意识在表现她们。



另外西住姐妹的回想场景也是小林负责。这里有几个非常特别的背景动画镜头。


水岛监督也和小林提到过这几个镜头会不会太冒险了。因为其他场景从来没用过这样的背景动画,但是小林认为这个场景非常重要,为了突出姐妹情必须把这个场景的特殊性表达出来,所以一开始不单单是背景动画,小林还指望作画班把坦克也画了,因为这个型号的坦克就出现过这样一次,单独做3D模型也有点浪费。


不过柳野率领的3D班意外给力,直接把3D模型做出来了,所以最后还是以3D形式展现了。

另外和TV版一样,小林敦负责了大战的前半场的分镜演出。对于原画师自发性的对于分镜的加分小林印象也很深,比如桑德斯被攻击的场景(下图),这个镜头中人物一边在转主炮的同时被攻击了,右手的动作和镜头右边的主炮是同步的,这点非常严谨。


相对与TV版,剧场版中很多时候战车中弹之后,车内人物的晃动方向是根据中弹部分来画的。TV版中可能是时间所迫,很多情况只是单纯表现战车晃动。

3D班还有给力的一点是把很多爆炸的场面给包了,600mm卡尔臼炮的炮弹爆炸本来是预定给作画班的,但是因为3D监督柳野特别擅长爆炸特效,于是把这个也给做了。


藤井辰己:以粉丝的名义参与制作

同样作为演出,藤井辰己则是首次参与《少女和战车》,他当初是《少女和战车》的粉丝,在《现视研 二代目》的片场第一次遇到水岛努,就表现出作为粉丝的热情了,于是在《现视研》的工作结束之后,水岛努就向他透露,剧场版已经决定做了,问他之后有没有空,来不来参与剧场版的制作,作为粉丝当然没有推辞。

最初负责的是日常部分的演出,因为角色多,比如校门的场景,一卡俯视的layout就检查了三天。


30多号人,每个人都有动作,分层,扩大作画,一卡就分装了一个箱子。小林敦的分镜也是做了非常多详细的人物演技动作指示,这也是原因之一,因为是剧场版,预算时间更充裕,staff们也是想把人物给动起来。

另外藤井负责了本片开场部分的演出,本片演出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辆战车都有其独特性,战车都是根据这些独特点来行动的。不过藤井作为第一次参与,对此方面还是属于纯学习的状态,具体如何表现还是交给了监督水岛努、总作监杉本功和3D监督柳野来负责。藤井主要负责背景和车中人物演技。

整片后半场藤井负责了校长室到转校生合流开战前,以及游乐园战斗的后半。当然也是非常幸苦的,在看脚本时就能感到压力了,比如摩天轮、过山车这样的场景,本身就难以想象。不过还是幸亏3D班太给力,用3D layout实现了很多手绘作画难以表现出来的镜头。比如在过山车上的非常有临场感的主观镜头。

<图片13>
藤井也是第一次参与剧场版动画的制作,对他来说也是一次转机,第一次能无顾忌得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同样也是第一次体会到3D能做到这种程度,也是非常棒的学习经历。

 3 ) 岩浪美和谈音响:夸张与细节所描绘的真实


作者:酱牛腱
封面来源:《少女与战车》剧场版

《少女与战车》获得如此惊人的成绩,音响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没。所谓音响监督的工作,那便是作品中的“声”与“音”的演出。影像作品的音响氛围台词、音效、音乐三大要素。而动画之中,三个要素由专家各司其职。台词由声优担任、音效由音效师担任、音乐由则作曲家担任。而录音现场的混音师则负责整合这三种声音的素材。而音响监督的工作就是在监督的授意之下,对于以上各个职位进行管理,制作动画作品的声音。而所谓监督的授意,由于监督的个性不同和作品风格不同,自然会导致他们对于声音的追求方式也不同。但是音响监督的工作内容本身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扩展阅读:长崎行男谈音响监督

《少战》作为水岛努监督第一部原创作品,其主题是《战车和美少女》,本片的音响监督岩浪美和听到这个主题时第一反应是“什么鬼”。直到他了解企划内容,阅读剧本和分镜后才明白水岛监督的意图。据他所提,在第一话的音画合成作业完成后,整个录音棚陷入了一脸懵逼。录音人员感受到自己做出了一部奇葩的作品,对于世间能否接纳很没有信心。而这份疑虑直到第一个高潮,第四集的大洗一战才被拂拭。岩浪相信这部作品一定能够为观众所喜爱。

TV开始制作前,岩浪和音效师小山恭正,混音师山口贵之以及水岛监督一起开会确认《少战》的音响制作理念。水岛监督表示这片按《拯救大兵瑞恩》来,岩浪说OK,会议瞬间结束。岩浪表示所谓的按《瑞恩》来是指对于音响的思考方式。现实中的战车只会有巨大的引擎音,和大号拖拉机差不多,总之就是一个闹字。水岛监督说按《瑞恩》来的意思是“你们要提高一下用音响糊弄观众的水平”。《拯救大兵瑞恩》常被拿出来举作音响效果真实的例子,但其实不然,《瑞恩》该夸张的地方弄得非常夸张。比如说诺曼底登陆的戏码,那些子弹划过空气的音效和子弹击中地面人体的音效全都被夸张化了,其目的是为了主张战争的痛苦和恐怖。使用音响的夸张对于需要主张的内容进行强调,这就是《瑞恩》的音响制作方式。《瑞恩》中同样也有战车戏,有一段战车追杀主人公的场景,那里的摄像机放在低位置,音响则强调履带的巨响。这就是配合场景来让人“觉得”声音非常现实的糊弄方法。

于是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少战》的音响团队对于所谓的“糊弄”带有很强的意识。他们有意回避日本影像工作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真TM现实(クソリアル)”。这个概念指的是太现实的表现未必看着爽,不能盲目使用《少战》团队虽然也有收集实际的战车音效,但是只是拿来做参考,基本没有实际在片中使用。影像所配的音效依然以夸张为主。他们表示开手枪他们配步枪的声音,开步枪就配机枪,机枪就配大炮。

然而既然以《战车和美少女》作为主题,除了战斗之外,对于美少女角色的描写自然同样重要。幸而水岛监督是非常擅长在兼顾画面和声音的监督,他在分镜时就会考虑好对话和炮声的搭配,不至于位置重叠导致台词听不清楚。音响团队只需要根据监督给的画面进行音响工作即可。而这直接表现为片中的炮弹有礼有节,凡是说重要台词的时候,必然不会有炮弹轰中来搅局。而岩浪顺便也抱怨其他作品的监督很多就没有这么细致的考虑,经常出现一边发必杀一边说话的情况,最后到合成的时候再来求音响团队把炮声放大点儿,然而由于会盖过台词只能不了了之。从这对比可以看出水岛监督掌控全局的厉害之处。而水岛监督对于音响的管控不仅于此,他的演出能力的高超使得他能够兼顾台词的节奏感乃至作品整体的节奏感,他监督的作品镜头切换时总有一种独特的轻快感觉。而水岛监督更是会对音响监督的选曲工作,也就是根据画面选择音乐的环节进行管控,这十分方便音响团队的作业。而水岛监督更是擅长对重要场面进行镜头剪辑,以使音乐和画面有更好的结合的

回到美少女的部分,《少战》的声优选拔也是由监督主导进行。他当时的战略是尽量选取声音有特征的声优。由于本作题材的特殊性,作品中的通讯会使用无线电,无线电必然会削掉人声的高低频,造成声音的特色减少,不利于分辨角色。所以监督一上来就选取声音有特点的声优,以此作为对策,削弱这方面的影响。

而到了《少战》剧场版中,角色数量进一步增加,通讯量也节节攀升。故而监督从分镜出发,尽量使得本方角色的对话不通过无线电展现。举个简单的例子,A车和B车通讯,A车内场景中A车乘员说完话后,镜头会切换到B车内场景,让B车乘员的台词不通过A车内的无线电,而是直接从B车乘员的口中说出。这虽然会造成镜头数的增加,但是首先是不造成美少女的声音损耗,其次能增加美少女们的出场次数,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非常贴合本作主题。而相对的,敌方的大学选拔队的通讯则尽量多用无线,这是因为监督有意对大学队的角色特征进行削减。实际效果就是大学队那么多人,看完之后除了爱里寿以外我们一个都记不得!想想也很正常,大学队除了跳级的13岁的爱里寿外,其他的角色都已经快20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记住她们!监督的意图我们懂。

说到本次剧场版的音响工作量,由于采用了5.1声道,相比TV的双声道等于翻了三倍。但是剧场版角色增加却并没有造成配音现场太大的压力。这首先是因为很多声优都已参与了TV配音,已经熟悉了本作气氛。而剧场版的剧情简明易懂,角色性格和作中位置也非常清晰,这使得新参加的声优一看脚本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融入。整个配音过程共有40多人参加,从早上10点开始,到当天23点结束,以这个人数和剧场版长度的配音量来说,一天搞定可以说是效率极高。而集合所有声优在现场一天搞定而非分头录制的配音方法,能够使得全体声优在配音现场产生共鸣,越多的人互相配戏能够使得演技中所蕴含的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进入音乐的话题,本作的TV给人以进行曲的印象,而剧场版则为了使音乐与剧场的规模相匹配进行了重新编曲,其中一个手法便是增加了弦乐器的份额。故事开头的友谊赛场面,其概念是明朗而快活。故而音乐选取了TVOP的管弦乐版,以及其他一些既有音乐的编曲,用以传达一种和睦温情的气氛。而和大学选拔队的决战则使用了新的旋律,音效方面也使用了比过去更为强大的炮击音和行驶音,用以展现敌人的强大。而为了比TV的音效强上一个台阶,其结果就是新登场兵器和战车所发出的声响基本变成了科幻风格。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无论T28超重型战车还是卡尔臼炮都是未投入实战的兵器,它们所发出的声响没有任何人听过。为了让它们的声音听起来足够强大,音响团队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而对于不同场景中的音响处理,岩浪表示友谊赛所在的城区和大学选拔战所在的游乐园的回音残响等处理基本不存在区别。反倒是TV中真理一战,雪中战斗对于音响要求很高,因为雪有吸收声音的效果。所以当时音效师小山为了让雪上的炮击音和行驶音也能展现出足够的迫力,可以说是冥思苦想。相比之下剧场版这方面的困难并不多,最大的挑战还是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声音的种类。比如决战中出现多次的钢铁摩擦地面,以及云霄飞车上的金属摩擦音。小山表示他已经把一辈子的金属音都用完了。而这金属音的选取实际上是剧场版很大的考验,原本音响团队曾经犹豫过:金属音听着太过刺耳,未必适合放太多在片中。但是《少战》的特殊性在于战车战斗部分占据极大的份额,毕竟全世界范围内很难再找出一部几乎全片都是坦克打打打打一个多小时的作品了。如果音效的种类不够,就很容易让观众有腻烦的情绪。而那时给予他们灵感的就是制作当时上映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这两部作品的故事其实非常类似,疯狂麦克斯为了夺回乐土而上街飙车上街打炮,《少战》则是为了夺回学园,上街飙坦克,轰轰轰打炮。音响团队决心把疯狂麦克斯作为《少战》的目标,最终决定不吝惜使用金属音等刺耳音效。

而除了《疯狂麦克斯》外,作中也有许多致敬其他作品的桥段,比如《1941》。《少战》的故事结构是西部电影式的,也就是和多年的敌人单挑。所以音响团队也为了配合作品中西部电影风格的场景,专门制作了战车经过那块区域的音乐。这也要感谢水岛监督的旺盛杀必死精神,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片长从企划当初的90分钟生生给延长到120分钟,导致制作日程也只能跟着拉长。然而给到音响的工作时间反而减少,幸好音响团队的小山和山口都极为优秀,才能在时间内完成作品。而岩浪也感慨地表示,尽管这思想有点危险,但是这地球上最巨大的声响应该就是发生在战场之上,他作为一名音响工作人员,对于这部战场题材的作品感受到了价值。

而除了巨大的声响之外,这部作品的音响细节同样非常用心。毕竟《少战》这部作品撒了非常多的谎,战车道和学园舰这些设定有多么扯自不必说。作品中不管怎么开炮,顶多也就是受个眼镜裂开的小伤。在这些设定扯淡的大背景下,制作团队必须要在细节部分添加真实的要素,让谎言显得有根有据,否则很难对观众产生说服力。而音响方面对于细节的处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由于不同战车的内部结构区别,车内回音模式也有所不同。而音响团队居然把不同战车的回音模式全都一一区分开来进行混音。不仅如此,根据角色在战车中的不同位置,声音的回响效果同样有变。尽管这些细节变化观众未必会注意到,这些辛苦未必能得到直接的评价,但是音响团队相信,这些细节部分能够在无意识中影响观众对于作品真实度的评估。只有细节的积累才能使得谎言显得真实,而战车和炮击的巨响的迫力也会通过这些声音细节的对比显得更为雄壮。这可能是动画相对于实拍视频所独有的表现形式。

而提到动画独有的音响表现,制作动画声音中最难的就是省略。给画面上画出来的所有东西加声音并不难,但是全加会导致信息过多,造成画面中主次不分,使得观众注意力发生散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于画面中的声音进行分配删减,而配置好的声音是可以对于画面的观看产生一定的引导效果的。

 4 ) 少女与战车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xasyyy(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7947587/


学生会三人组,给我留下了相当深的印象。小柚子酱总是能一副温柔的样子示人,在大家难过的时候站了出来,想想自己的青春时光,是否总有一人在你最失落的时候安慰你鼓励你呢?与柚子酱性格截然不同的桃子酱,虽然平时毛毛糙糙,大手大脚,但其实她是最舍不得学园的人。在短暂的乡村生活中,在会长不在的情况下,桃子能扛起大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学生忙前忙后,没有了学园,大家就不能在一起了,以前的回忆都是大家一起才有的,可现在,内心一定无比失落,见到会长随之崩溃,可见表面上坚强之人,内心也会有柔弱之处,也需要一个依靠。在年少时代是否也有这么一个故作坚强却依偎着你的存在呢?会长角谷杏大人平时吃红薯干划水,一副笑嘻嘻的样子,但关键时刻却是能拯救世界的人,所以我倒觉得她反而像柚子和桃子两人的合体版,这三人反而形成了一个平衡,似乎她们就是学院的缩影。学院的灵魂。

 5 ) 评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坚持着看完的,不是说不好,我是真看不太懂,也许在我心里,这种完全看不懂的片子,就是不好吧。
它到底想要表述什么?我大概是二次元文盲,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人物关系,看不懂情节设置,看不懂思维方式,什么都看不懂,连BGM都听不懂。
不过有一点我很佩服霓虹国,动画片是真搞得好,虽然看不太懂,但不觉得尴尬,这是我在看国产动画片及其剧场版常常有的感觉,看不懂的日本动画电影却没给我这种感觉,好奇怪。

 6 ) 铃木贵昭谈考证:铃木贵昭的“纸上谈兵”

封面来源:《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

作者:LIAR

作为一部以《少女与战车》之名的正统类战车战斗动画,“军事考证”这个职位可见占据了本作集齐重大的一部分。从战车的挑选到战术打法,战车的存在可以说相当于本作男主人公的地位。

铃木贵昭,于北海道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出身,曾参与过《最终流放》《强袭魔女》《GUNxSWORD》《银河机攻队Majestic Princess》等动画的相关军事设定、世界观设定、考证等,同时也是本季《高校舰队》的原案,其军事知识丰富,尤其在历史这块更加显著,《少女与战车》这部打着萌系背地里充满着浓郁军武色彩的动画有他的加盟可谓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据铃木贵昭透露,本次的《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的脚本工作实际上是于OVA《这才是真正的安齐奥之战!》几乎是平行的,由于TV系列的吉田玲子为了忙剧场版的工作OVA这边腾不出手,而此前作为TV版BD/DVD的特典制作、每卷约10~15分钟的OVA也是由铃木负责,本格的“安齐奥之战”的重担也就顺水推舟扛了起来了。在TV完结之后便马上草拟了新作OVA与剧场版的企划,水岛监督给出的提案非常干脆“既然要做剧场版,就把TV里没能实现的都给做出来吧”。


剧场版制作之初,新追加的战车便有10种,TV版中连威武霸气BOSS级的八号鼠式坦克都拿得出手,剧场版不再拿出个大东西那肯定对不起观众,最终敲定了比鼠式坦克还要霸气的卡尔自走臼炮(后期型)与T28。英国十字军巡航战车则来自监督的指名。战车的挑选除了监督的个人喜好以外,其明显的特征也是挑选的关键,假如大量的T-34与M4谢尔曼混在一起,不是战车迷的话绝对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所以这种情况得尽量排除。


另外,水岛监督还提出了个非常无理取闹的想法,“让日本的双发轰炸机·银河登场吧”,你说你个战车动画非得要飞机出场,好吧。在铃木与制片人杉山洁的提议下,选择了陆上哨戒机·东海作为剧中监视转播用的航空机。


说到战术,剧场版的后半段对大学选拔队的战斗可谓是绝妙。战术的布阵从占领高地、卡尔的击破到游乐场的游击战,卡尔的击破与游乐场的游击战则完全来自水岛努监督的点子。在脚本会议的时候,桌上会摆着战车模型,铃木作为军事考证的工作就是把战况、各战车的弱点“比如M26潘兴的爬坡能力比较弱,所以这里的地形应该更加平缓”、攻略方法“T28如果不从下方攻击的话是打不倒的”等进行提示,利用这些模型让非军事宅的脚本吉田玲子把“有趣”的部分给整理下来,最终写进脚本里,最终画面上该如何行动就是水岛监督的工作。


在制作TV系列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的,水岛监督还会把战斗用的模型上传到推特上。在剧场版中,战术的描写比TV系列来得更加“杂耍”化,例如知波单学园的鸭子气球佯装也是监督情有独钟的战术之一,甚至还把脚本阶段写作知波单A、知波单B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取上了名字。可见监督对这么一群“小鸭子”真是疼爱有加啊…


以芬兰为原型的继续高校队长一边弹着康特勒琴欢乐地演奏着《Säkkijärven Polkka》一边飘移突击的场面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哭笑不得是这3人的名字在芬兰竟然全是男性的名字,水岛监督也非常喜欢F1,能登麻美子配的米卡原型即是那位人称“芬兰飞人”,F1历史上七位成功卫冕世界冠军的车手——米卡·哈基宁。


剧场版的最终敌人大学选拔队伍使用的岛田流战车道也是“神出鬼没”。相对在撞击上没有优势的战车,只好确保对自己有力的地形,面对卡尔自走臼炮这个庞然大物,剧中仅有3辆小型战车进行挑战的场面,无论是画面上还是在剧情上都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短评

2016至今最大驚喜。博奕競技的類型內核逼近極端精煉,沒有瑣碎的私仇(人人為友)、沒有拖泥的大義(島田與西住宿戰的輕放)、從不表示對獲勝的過量飢渴(即使廢校當前),就是競技,只有競技,進而就是有趣,只有有趣,而後邀觀眾看戲也參戲而矣--跟這份純粹相較,美國隊長3的立意簡直娘的有剩!

5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飞天遁地水上漂,硬派打戏穿插脑洞大开的趣味花招,如此一仗料多量足实实过瘾。多校联军扎堆儿登场刷爆角色人数,却依旧能给每组都卖一手好萌,傻有傻福呆有呆运大家都超有爱,军神姊妹无声默契更是尤为出彩。练习弹威力越发夸张,战车道死不了人通篇不科学但又何妨,好玩好看才是硬道理。

9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力荐

能登琴魔:“在我的BGM里,你想赢我很难。”

13分钟前
  • 吸螺
  • 力荐

场面调度,纪实电影技法,人物群像刻画,决战戏码拍到五十多分钟也是少见,为了将场面做到极致,将原定80分钟剧场版扩充到120分钟(精确到了120分钟59秒23格的极致变态)直到上映前几天还在改完又改,商业少女向动画作做到这个份上,水岛努这个监督和背后团队了不得

15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毫不含糊地打满一个半小时,简直良心地感天动地~满屏的黑科技,芬兰人民真是个大挂~看得所谓4dx版,还挺有趣的~

20分钟前
  • Woodring
  • 推荐

有法國坦克,戴上眼鏡,勉為其難看看。

24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8/10。无理取闹的战术、细致入微的战车还原和海量的史实幽默,构成了剧场版的纯粹乐趣。各种以一换一令人大跌眼镜的打法不可谓不奇妙,譬如芬兰车组伴随着车长魔性的弹奏,车组凭借机动优势把M26甩落谷底,不料轮履两用的M26换了方向盘杀了个回马枪,还有T28抛弃外侧履带的瘦身奇迹,轻易突破乐园门口的狭窄地形阻碍,此外坦克借力弹射克虏伯巨炮、摩天轮冲击包围圈,搭配紧紧跟随主角翻越山坡的主观镜头增强了临场感,就单看个爽也是极佳的体验。大战之前的讨论会议是集各国特色的一处小高能,英国式沉稳、苏式冬将军、德式闪电战、日式无脑冲、美式消耗战、意大利面条,她们的意见一盘散沙、毫无参考价值。因为要与军国主义避嫌,所以拖油瓶式的旧日本陆军被嘲讽成不顾整体战略、自顾自突击浪费战机,意呆的侦查定位倒是超水平发挥。

2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满满的动作戏完全值回票价,八国联军登场的时候小激动了一下,其他就乏善可陈了。话说留到最后的居然是俩德系而不是日系看来日本人的德粉情结不是盖的。 ps不用的战车居然是上缴文科省而不是防卫省差点在电影院笑出声。

29分钟前
  • 还行

黑科技,全程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这种不太是我的取向。

33分钟前
  • 琥珀里的蚂蚁
  • 还行

打5星的人,都很盲目

36分钟前
  • 洋葱酱造
  • 力荐

城里人神会玩 服了水岛的脑洞 潘兴没人权 琴魔老司机 芬兰的车到底是什么妖孽

3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看了副音轨后又看了遍觉得还不错

40分钟前
  • 仔仔宝
  • 推荐

8.2 人多的时候需要说话,对决的时候一言不发。两小时电影,先打了快半小时,只聊了半小时,最后一个小时又全在打,真的硬核,看得人浑身舒爽。

44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意可赛艇

48分钟前
  • 失去名字
  • 力荐

昨日の敵は今日の友

51分钟前
  • 羽音
  • 力荐

哭了,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回到了刚看好莱坞大片时候的感觉,有笑有泪。废校一段居然没注意就被感动到了。猝不及防就流泪的那种。一点不偷懒的编剧,把动作戏做得如此精彩。真正的大呼过瘾,尤其是在游乐园的决战,各出奇招,里面的道具都出其不意派上用场,尤其摩天轮。再配上各国特色的音乐,燃到极致。还说什么呢。虽然我对军事不感兴趣,但就是这么好看。从它想要达到的目标来说,接近完美。顺便,这几年来绝大多数的好莱坞都是什么东西。

56分钟前
  • 牧誓
  • 力荐

厉害了,目不转睛的2小时。全片第一句台词由对手说出,接着镜头一路后拉回到主角方,西住回望正对画面后镜头结束。这个开场镜头囊括了全片的主旨:双方抱着无需细分彼此的等量缘由,轻盈又稳重地占据直线的两端,互相打炮。看完让人感慨正是这样动画,「在那里有从人性疏远开来的最初的风景」。

57分钟前
  • ample
  • 力荐

(9/10)《螳臂当车的少女》剧场版。这一集基本上是群像故事,挂逼少女的戏份并不突出。

58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这片的存在回答了一个问题:WHY DO WE NEED ANIME 8.0分★★★★

59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不回顾,不嘴炮,不相互理解,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坦克互怼,各种真实物理引擎2.0支撑的脑洞战术(笑),西住流战车CQC决胜,十足诚意,充实感超预期!妹が我が敵を喰らえ!XD网游废人部的宅女组合之前一直锻炼身体,最后上演单手抛接炮弹,200%爆发装填,充满感人和励志啊(抹泪

60分钟前
  • 斑陀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