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常

动漫美国2015

主演:大卫·休里斯,詹妮弗·杰森·李,汤姆·诺南

导演:查理·考夫曼,杜克·约翰逊

播放地址

 剧照

失常 剧照 NO.1失常 剧照 NO.2失常 剧照 NO.3失常 剧照 NO.4失常 剧照 NO.5失常 剧照 NO.6失常 剧照 NO.13失常 剧照 NO.14失常 剧照 NO.15失常 剧照 NO.16失常 剧照 NO.17失常 剧照 NO.18失常 剧照 NO.19失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8

详细剧情

  鸡汤书籍《我该如何帮你去帮助他人》作者迈克尔·斯通(Michael Stone)来到辛辛那提,准备在一场大会上发表励志演说。这个面临中年危机的已婚男人邂逅了一位不善言辞的销售代理丽莎(Lisa),两人碰出了火花,由此展开了一段婚外情。

 长篇影评

 1 ) Anomalisa

A movie that everyone lonely heart must watch it.

No human being can be the one we always dream about. And never will be. The life is huge concealing. Watch this movie, make your day blue.

PS. No it wasn't all about his middle age crisis. It was something everybody is experiencing /experienced.

 2 ) 披着 R 级定格动画的,给成年人的镜子

今年最好的影片之一,可能是这部没有一个真人在其中,只用了三个演员(的声音),并花了十年时间制作的动画片。

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Adaptation (2002) (《 改编剧本》)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美好心灵的永恒阳光》)。
如果你看过以上任何一部片子,相信你早就和我一样,被剧作家 Charlie Kaufman 非凡的想象力,和将这种想象照映进现实之后诞生的奇绝的效果所折服。
2008 年,Charlie Kaufman 拍了 Synecdoche, New York(《纽约提喻法》)。影评人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的结构晦涩难懂,有人则认为导演对生与死、爱与恨的剖析解读鞭辟入里。无论怎样,纽约提喻法后的 Kaufman 消失了。

对于呈现过以上作品的人,观众会向他期待更多的惊喜。而时隔七年,Charlie Kaufman 也确实没让观众失望。他将一部 2005 年编排过的舞台剧的剧本,用了整整十年,做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 Anomalisa。

————————————————————————

电影的场景在五个地方:机场,出租车,旅馆,「玩具」商店,和家里。换句话说,这是一趟典型的「商务旅行」。
客户服务专家,畅销鸡汤书籍作者 Michael Stone 从洛杉矶家中飞到辛辛那提,即将在一场客户服务论坛上献上一场励志演讲。他的情绪不高,抑郁,显得有点烦躁。来往行人匆匆,他们都长着相似的面孔,相似的表情。而这仿佛让 Michael 陷入困境,更加焦躁。

在飞机上,Michael 打开一封多年前前女友的信。前女友在信纸上向他控诉——却发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图片1>

和影片开始时,漆黑的屏幕后调式单一,像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而又似几个人的对话,是同一个声音。

飞机正在降落。旁边的男人忽然对他说:不好意思握了你的手,这是自然的反应,我通常都坐在我妻子身边。但我确实不喜欢飞行。
Michael: [不耐烦地] 知道了,没关系。没关系。我说了,没关系![暂停片刻] 好了,现在你可以松开我了吧。
——这是影片中 Michael 与他人的第一次接触。他抵触而不耐烦。

在他走出机场、搭乘出租车的时候,观众们终于反应过来:除了 Michael 自己,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面孔都是一样,所有的声音也都是一样的。

<图片2>

并且,我注意到,无论是出租车司机听不懂他的「英式口音」,还是和酒店服务员反复艰难,总是在问 "What?" 的闲聊,Michael 和周围人的沟通总是有些不畅。甚至连酒店叫客房服务的电话按钮都在和他作对,阻挡他沟通,而他也并无意愿去沟通。
换句话说,对于 Michael Stone 而言,任何一个人他都毫无兴趣。他被一种巨大的空洞环绕。

<图片3>


然而,世事总有例外。就在和前女友交(yue)谈(pao)失败,回到酒店洗澡又和忽冷忽热的喷头发了一通脾气后,他忽然听到了一个声音。

一个女声。

他疯了似的寻找声音的来源,终于在一扇门后找到了主人。Lisa。

<图片4>


Lisa 从不觉得自己会让任何人感兴趣。

「我很丑。你为什么不喜欢 Emily 呢?大家都喜欢 Emily。她很聪明,又漂亮。而我不聪明,我看你的书都会有不懂的地方,需要拿本字典在旁边。而且我又丑。」
「我觉得拿着一本字典看书迷人极了。」

<图片5>


Lisa 很久没有这样被人爱过了。很久没有人让她觉得自己是美的,很久没被这样柔软对待。她感到难为情,甚至惊惶,逐渐才放松下来。她唱了一首 Cyndi Lauper 的 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
(恐怕这是这首歌最忧伤的版本了,但是「又甜又美,好听哭了」,导演说,「我都要爱上她了」。)

放松下来的两人躺在床上对话,气氛变得亲密。当 sex scene 开始时,你会忘记屏幕上的是人偶,绝不滑稽可笑。因为感情的真挚、柔软,甚至一开始微微尴尬逐渐渐入佳境的愉悦,已经把你包裹住了。

<图片6>

但一夜醒来,事情有所不同了......
在梦里,他被酒店经理惊悚地告白,又被经理办公室外一模一样的员工们告诫:不要是 Lisa,不能是 Lisa。F*ck me, f*ck me.

<图片7>


终于,在他情绪失控的演讲中,观众席上的 Lisa 也变成了对他而言无异的芸芸众生中的另一员,而他则带着从「玩具」商店(他还以为是真的玩具商店)买的日本人偶回到了洛杉矶。


——————————————————————

威尼斯电影节的一段采访里,为几乎所有人配音的 Tom Noonan 半开玩笑地说:
「其实,我挺爱 Michael 的。这种感觉总是有,但他会拒绝我,把我当尘埃,让我活得悲伤痛苦。我一直在尝试,一直如此,但是没有用。」

这可真是一种精妙的解答。

这个世界没有拒绝 Michael。无论孤独还是痛苦,都不完全是这个世界的责任。找到一种和他者沟通和相处的渠道,即便很狭窄,做出这种尝试和努力;而不是将自己放得无限大(无论这道理听起来多俗),让自己成为自己唯一的关注点。


Anomalisa 用了一个半小时描绘了 Michael Stone 的内心世界,他是如何遇见了 “the goddess in the heaven” 然而依然坠回旧有的生活中。在影片结尾,导演没有替他辩护和解脱——这个世界是美的,有阳光,Emily 也真的很漂亮。所以,尽管给了他同情,但很明显:不是这个世界的问题。是他的问题,他如何处理这个世界的问题。


<图片10>

A closer look at Michael’s expression. CreditParamount Pictures. From www.nytimes.com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动画这种「孩童媒介」来做这部影片时,导演 Charlie Kaufman 回答:

『首先,为什么不呢?我们认为动画,尤其是定格动画,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可以用来探索不同东西的尝试形式。所以,没有理由不选它。一旦选了,你需要想清楚为什么用、以及如何用这种媒介,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是笼统的答案。
『具体来说,这不是我们选的,而是给予我们的。Starburns Industries 的人找到我,他们就做这个,而这部影片也是在那制作的。Duke (另一位导演 Duke Johnson)在那工作。他们想要拓展这种形式,做一些比传统定格动画更成人的,更精妙的东西。』

他们确实做到了。定格动画在特定场景下所制造出的 Dream World 的感觉被利用到了最佳。而 Kaufman 一贯的「轻·超现实」风格也通过动画的形式完美展现。


——————————————————————————————

嗯,让我想想,如果以上这些还不够吸引你,David Thewlis (是的就是 Harry Potter 里的 Professor Lupin!)和 Jennifer Jason Leigh (她在八恶人里的表演精彩极了)的配音,和动画制作者在动作和细节上极其精湛的制作也绝对值得欣赏!



<图片11>
Charlie Kaufman, with co-director, animation guru Duke Johnson. Ricardo DeAratanha. From Los Angeles Times



  5 Fun Facts About Anomalisa

1. 技术
影片所用的动画技术与 Caroline 中使用的技术相同,都是 replacement animation,但 Charlie Kaufman 选择没有将接缝涂抹掉,就让他们留在那里。「因为这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导演说,「不完美。」


2. 形象
关于主角的形象,导演组最初找了动画形象制作公司设计。然而,这些制作公司提供的设计都是传统动画的「大眼睛大手」,不够真实。导演组在网上征集「真实的人们」的照片,也没有调到好的。这时候,Duke Johnson 拿来了自己前小舅子的照片——正是大家想象的模样。而 Lisa 则是制作人在餐馆看见的陌生人。”

3. Fregoli
旅馆的名字 Fregoli 来自 fregoli delusion,这是一种由于大脑的器质性病变或创伤导致的精神病,会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由同一个人装扮成的。选择这个作为旅馆名字,Charlie Kaufman 并不是在暗示 Michael Stone 患有此病。他只是很喜欢没事儿搜搜各种病名罢了。

4. Naked
从主人公衣服上的皱褶,到飞机、办公室、旅馆房间,那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动画团队手工完成的。他们需要做无数张不同表情的上半部分脸、下半部分脸,各种搭配。当然,最难的是做裸体的部分。关于 Michael Stone 的丁丁要有多大,大家意见不一致,于是只好做了好多个。「嗯,到最后,小硅胶丁丁在我们办公室到处飞,出现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动画师 Dan Driscoll 说道。


<图片9>
On the set of the animated stop-motion film “Anomalisa.” CreditParamount Pictures. From www.nytimes.com



5. 赚 钱 啦
这部影片的第一笔投资是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到的。「为了制作这部独特而美好的影片,脱离传统的好莱坞工作室系统,因为在那里,我们相信你们——观众们——是无法以它最初被孕育时的模样欣赏到这部精彩的作品的。」
最终,5,770 位赞助人给予了他们 $406,237。这部影片目前以 $8 million 的成本,获得了北美票房 $944,990。



余不一一,要给还未观影(却居然读到这里!)的各位留一点惊喜。
这是一部真正的成人动画——我这样说,可不光是因为里面有 sex scene,而是因为这是一部极具 Kaufman 特征的片子。无论是绝不亚于「记忆消除」(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的奇幻细节,还是包裹在情节里的提问和思考,处处都打着 Kaufman 的烙印。许多记者向 Kaufman 寻求对电影的解读,而他只是回答:「这是给你的。这是你的电影。」



- THE END -

来自微信号: fire_stealer。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阅读,观影,思考的孤独中与你连结

更多 bonus gif & video 请~点击这里~
<图片12>

 3 ) 假面的木偶

写过《暖暖内含光》、《改编剧本》等作品的查理·考夫曼是人人推崇的鬼才编剧,他天马行空的创意常常惊艳世人。他做了导演之后,惊艳无减,却多了一份作者导演的深意,但对观众而言可能要用上另外一个词来形容——“晦涩”。他的上一部戏《纽约提喻法》就看得不少观众如坠云端,颇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思;而在威尼斯获得评审团大奖的新作《失常》是一部定格木偶动画,除却一些R级的成人画面很耸动以外,看起来也算通俗易懂。故事表面上似乎只是描绘了一个失意男人的中年危机。但内里的考夫曼却不甘于此,文本之下其实蕴藏深意。

《失常》整个故事的最大主题其实是“假面”。男主人公是个写成功学的畅销书作家,最擅长的就是教会别人使用巧言令色的社交辞令,但讽刺的却是他越来越厌恶和恐惧自己的虚伪,而这层意思在戏中便被设计成为了木偶的“假面”:不但主角觉得自己戴着“假面”,在他眼中所有人的脸孔也都是组合分裂的。考夫曼于是特地保留了木偶脸部的裂缝,这个设计粗看起来诡异,但其实是切合了电影的主旨。电影中有一场戏写主角的梦境,当他在梦中觉得整个酒店的人都对他图谋不轨从而奔上酒店走廊时,他的“假面”却一下子掉在了地上,这个荒诞奇诡的场面很好地诠释出了他内心的恐惧和慌乱,一切就好像这部电影的海报一般:主角伫立在雾气蒙蒙的镜子面前,抹开雾面,看到的却是一张似是而非、难以判断真假的脸。

“假面”不止存在于脸,其实还在于“语言”。主角被设计成一个推销“话术”的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反讽。电影甫开场,就已经通过男主角与飞机上的人、的士司机、酒店侍应生的对话交待了主角对于“社交语言”的恐惧,这些社交礼仪式的对话,令男主角疲惫又烦躁不堪。戏中有一个十分特别的设计,就是一开始在飞机上男主角掏出前女友的信时,前女友的旁白是让男人来配音的,这个悬念一直往后铺开,才慢慢揭晓在男主角的世界中,所有女人的声音在他听来都是男声:它们听起来千篇一律,死板又低沉,而且常常夹杂着许多的愤怒(电影里许多的粗口都来自于女人)。直到他碰到了“丽莎”,一个其实不漂亮、自卑的女孩,但男主角却在她身上看到了他所希冀的“真实”与“温柔”,他称她为“Anomalisa(失常)”,原来不正常的丽莎在他内心看来却恰好是最“真”的,是挽救他“假面”的一根稻草,而在戏的结尾,丽莎揭示了Anomalisa的另一层深意其实是“天堂女神”。

戏中最有噱头的一场戏是丽莎与男主角的性爱场面,性爱场面放在木偶人物身上看起来分外违和,但定格动画的形式与人物性爱场面的反差却恰好表达了那份显得有些抽离的孤寂。某种程度上戴着“假面”的男主角早已是一个不相信任何人的“性无能”与“爱无能”,而丽莎却在这个时候唤起了他“性”与“爱”的欲望,她的声音成为了催情剂,在他们结合时,声音是男主角唯一可以感知的“真实”。不幸的是,那份“爱”美好却短暂,当第二天早晨他们共进早餐时,丽莎吃饭的牙齿声却令他再度敏感起来,他甚至警觉地试探她是否控制欲太强,一瞬之间,丽莎的声音在他耳中又变成了男声。丽莎的牙齿声其实映射了他对于“语言”的恐惧,在他眼中,似乎没有什么语言是真实的(他爱上丽莎的那一刻,恰恰是因为丽莎根本不擅言辞)。所以电影中还故意设计了背景声中总是有许多人叽叽喳喳的环境声,包括出片尾字幕时这个环境音一直在持续,以及在他身边出现的许多或愤怒或在吵架的人们,在男主角看来,这些声音全是聒噪而嘈杂的,而他能选择的只有保持冷漠、孤寂与抽离,一如他的角色名——stone(石头)。

而在电影尾声的一场演讲戏中,男主人公便将自己这份压抑、恐惧完全宣之于众,一直隐忍的他终于忍不住发泄了情绪,并抨击了几句美国政府,但这一举动却引来台下观众的一片嘘声——他们其实只是想来听他讲“成功学”的,并非要听他真实的看法。考夫曼借这场戏将主人公对于现代社会的控诉和对自我的怀疑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一边说每个个体生命要活得特殊,但他的演讲却是要教化大家变得千篇一律,他开始质疑自己是虚假的,已经被社会异化成没有情感的动物,他说:“我把脸扭曲成痛哭的模样,却挤不出一滴眼泪”,他只能假装微笑,就像他教会别人的社交技巧一般,做作却有效。这场戏真正显示考夫曼在《失常》这部戏中所要表达的并非只是中年危机这么简单,而是对于真假的拷问,人究竟怎样才算真实地活着?电影中还有一个反反复复提到的词——动物园,据的士司机说,这个动物园里有许多濒危的动物。活得“真实”的人又何尝不是这个社会中濒危的生物,但在许多人看来反而是“失常”的呢?

男主角最后回到家中,妻子安排了许多朋友开派对迎接他,但他却说谁也不认识。妻子愤怒地诘问他:“who are u?who is anyone?”,这句话在片末又一次点题:你是谁,我是谁,大家又都是谁呢?戴着假面的人们,在千篇一律的文明中生活的人们,孰真孰假?当那一刻男主角绝望地坐在楼梯口时,一旁的日本情色木偶却突然传来了清丽的女声,我真的特别喜欢这一幕的设计,其中透露着一股无法言表的反讽和悲戚:他最后竟在木偶的身上,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而在这一刻,究竟谁才是“木偶”?谁又是“失常”(真实)的呢?

(《北青报》)

 4 ) 这坚固的世界,或许是我们自己设下的骗局

(文/杨时旸)
    动画电影很容易让观众注意到它的形式特征,很多时候,人们都觉得这种形式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萌萌的感觉,但这部《失常》却用拙朴的定格木偶动画讲述了一个哀伤又绝望的故事。这个有关中年危机,精神世界崩塌的故事,和动画形式的反差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言传的力度。
    它的故事异常简单,中年畅销书作家迈克尔•斯通出差去做一场演讲,在酒店偶遇一位姑娘丽莎,陷入了一段婚外情,而最终,他离开了那个女孩,回到了无聊的生活。但就是这个单调的故事,却充满了各种有趣的隐喻
    首先,这部动画的几乎所有人物配音都是男声,从主角到服务员,甚至主角的前女友和妻子、儿子也都如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让人感到迷惑,但这正是导演故意为之的结果。因为在迈克尔•斯通的心中,这个世界是荒芜的,在他眼中,每个人之间都毫无差池。通过用同一种嗓音来呈现这种深切的孤独,确实十分绝妙。但是只有他邂逅的那个姑娘丽莎拥有女声,这意味着,这个女人对他而言如此不同,她迥异于全世界。全世界都那么无聊、苍白,而这个女人独树一帜。男主角的这种精神状态直接与第二个隐喻相关。
    男主角住的酒店的名字叫fregoli,这个词的本意是弗雷格利妄想综合症,这类患者认为身所有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在这种病的患者眼中,那些人可能就是某一迫害者的化身。这个有趣的细节暗指了男主角的精神状态,而且又与之前那个“声音隐喻”互文又互证。
    第三,有关丽莎。这个邂逅的姑娘,在床上和迈克尔•斯通闲聊,谈及一个词汇anomaly,它的意思是“失常”“异常”,这个词汇是丽莎从他的书里学会的。在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姑娘看来,这个词语很有逼格,而且,她觉得,它也正巧描述了自己这种疏离于很多人的状态。男主角在她耳边说了一句,anomalisa,发音像一句浪漫的欧洲语言,姑娘瞬间爱上了这个叫法,她觉得这就像“失常”混搭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个词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也暗指了男主角失常、混沌的精神世界。
    更有趣的一点在结尾出现了,男主角本想给小儿子买玩具做礼物,但醉醺醺地意外闯入了一间成人枕边玩具店,无意间看到一个上发条的日本古董装饰玩偶。他带回了家,送给了儿子。儿子嫌弃地摆弄,妻子突然说,“那流出来的是什么,像是精液。”这句话戳破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丽莎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那一夜情到底是不是男主角自己幻想出来的。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这个已经无比混沌和失常的世界,就更加剧烈地摇晃了一下,因为真实和虚构的界限被打破了,在男主角混乱的大脑中,这世界的真假已经变得可疑,或者说无关轻重了。那么之前的一切故事,到底哪些是真的发生过,哪些又是他自己的幻觉呢?
    游离、失常、焦虑和厌倦,是这部电影的核心,而这也正是当代的都市病症的普遍征兆。迈克尔•斯通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镜像。他困于情感,逃离情感,又追逐情感的状态,谁说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样貌呢?
    这个男人经历了两次同样的临阵脱逃,一次是11年前,前一分钟还对女友海誓山盟,第二天就逃得无影无踪,以至于11年过去,女人仍然无法释怀;第二次,就是和丽莎,他主动谈及要与她共度余生,第二天,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他自己无法解释这种行为。但这本身已经无疑地透露出他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他其实是想把情感维系在最炽烈的峰值上,并且到此为止,对于厮守所产生的亲昵与厌倦,他无法接受。所以,他现在的家庭,对他而言犹如灾难。但同时,他也无法接受孤独。他被困在了缝隙里。
    迈克尔•斯通的动作永远都是懈怠的,一副极端劳累的、在绝望中挣扎的样子,甩着胳膊,拖着腿,说话时间杂着fuck和shit,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作为一个写作“自助成功学”书籍的作家,在书的封面上,他一脸自信的笑着。在书中,他为企业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但现实里,他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解释。
    动画片的形式,造成了一种更加抽离的视角,让人们得以审视每一个细节,而有时,就会让我们觉得,这就是在审视自我的生活。这个动画长片获得了金狮、金球、奥斯卡等等多项提名,它混杂着魔幻与梦境,却转身给了现实锋利的一刀。
    最后的那一幕意味深长,她的妻子扭身而去,朋友们顾自享乐,只有男主角兀自对着那个机械构造的日本玩偶,孤独地听她唱歌。这就是他的宿命。和一种虚拟的、幻想投射的“物”——而不是“人”,相互陪伴,或者孤独对峙。

 5 ) [FW] ★榮獲本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

麥可史東是丈夫,是孩子的爸,還是備受尊敬的作者,著有《讓你更能夠幫助顧客》,卻深受平凡的人生所苦。有一次他到辛辛那提出差,即將在客服人員大會演講,入住弗瑞格里酒店那一晚,邂逅了食品公司的客服代表麗莎,這位恬靜的女子能夠讓他暫時擺脫失落感,很可能是他這輩子的真愛。這個美妙而溫暖的故事,挾帶著荒謬和詼諧,出自鬼才導演查理考夫曼(《紐約浮世繪》)和杜克強森(《廢柴聯盟》第二季耶誕特輯)之手,珍妮佛傑森李、湯姆諾南、大衛修里斯獻聲配音,卡特伯威爾跨刀製作配樂。天才導演查理考夫曼以黑色喜劇和超現實定格動畫,刻劃出一位男性的午夜靈魂夢迴,印證了考夫曼深厚的編劇功力和原創實力。

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的首部動畫作品,可以從2005年開始講起。當時查理考夫曼和柯恩兄弟,為作曲家卡特伯威爾的實驗劇場寫了有聲獨幕劇,在紐約、倫敦和洛杉磯巡迴演出。卡特伯威爾為了這幾齣獨幕劇,籌組室內樂團現場伴奏,再搭配擬音師馬克柯斯坦左的特殊音效,總能吸引大牌明星共襄盛舉,其中查理考夫曼的獨幕劇《希望離開劇院》,更請來霍普戴維斯、彼得丁拉奇和梅莉史翠普擔綱要角,柯恩兄弟的獨幕劇《外科醫師》仿效以前的廣播劇,舞台上幾乎沒有佈置,演員直接坐在高椅朗誦台詞。洛杉磯巡迴演出期間,由於時程安排不佳,只好臨時把柯恩兄弟的獨幕劇,換成法蘭西弗瑞格里的獨幕劇《安諾瑪麗莎》,法蘭西弗瑞格里其實就是考夫曼的筆名。

舞台劇《安諾瑪麗莎》是勵志演說家麥可史東的故事,這位英國紳士跟妻兒住在洛杉磯,巡迴美國各地為客服人員演講,有一天在辛辛那提短暫停留,邂逅了他的忠實書迷麗莎海左曼,一位不善交際的業務代表。舞台劇演員陣容有珍妮佛傑森李、湯姆諾南和大衛修里斯,當時執行製片夫妻檔凱斯考爾德和潔絲考爾德(《神祕訪客》、《下一個就是你》),正好坐在觀眾席品味這齣戲。凱斯考爾德說:「我很喜歡舞台劇《安諾瑪麗莎》,這集結了電影手法、管弦樂和特殊音效,不僅能夠讓人感動,也觸及孤獨與愛的主題,以及身為人的本質,這些都是千年不敗的題材,我不禁考慮把它拍成長篇動畫。」

動畫工作室Starburns Industries創辦人迪諾史坦默托普勒斯,拿到《安諾瑪麗莎》的舞台劇劇本後,立刻著手改編成電影劇本,這將是查理考夫曼的首部動畫作品,也是Starburns首次進軍大螢幕。Starburns創立於2010年,堪稱劃時代的製作公司,專門製作定格動畫和傳統2D動畫,曾以《廢柴聯盟》第二季耶誕特輯《Abed’s Uncontrollable Christmas》,贏得艾美獎角色動畫傑出成就獎。《安諾瑪麗莎》的導演兼製片杜克強森,曾參與迪諾史坦默托普勒斯的動畫專案,被選為《安諾瑪麗莎》前進大螢幕的重要推手。杜克強森說:「迪諾有個節目告一段落,我們正在考慮接下來的計畫,他手上剛好有查理考夫曼的劇本,而我又是考夫曼的大粉絲,二話不說就加入了。」製片羅莎崔恩(動畫《機器雞》)也加入這個創作團隊,跟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聯手合作,把《安諾瑪麗莎》改編成動畫。

查理考夫曼有個怪癖,他喜歡留白讓觀眾自行做結論。查理考夫曼、杜克強森和羅莎崔恩,在募資網站Kickstarter成功募得資金後,就開始廣邀定格動畫專家,把主角麥可史東和麗莎海左曼的磨難和苦痛化為動畫,刻劃出他們在弗瑞格里飯店發生的點點滴滴,舞台劇本幾乎原封不動搬上大螢幕,查理考夫曼表示:「角色都一樣,演員都一樣,劇本都一樣,幾乎一模一樣。」杜克強森補充:「這齣舞台劇本來就有改編成動畫的潛力。」

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聯手合作,賦予《安諾瑪麗莎》獨特的風格。除了借助羅莎崔恩的定格動畫長才,還網羅雕塑、模具和鑄造、服裝、髮型設計、佈景製作、佈景和木偶動畫等專家,為每個鏡頭調整小人偶的動作,並且完成精密的紀錄,他們還請來攝影指導喬帕瑟瑞里。雖然《安諾瑪麗莎》是動畫作品,但故事背景都是再平凡不過的現實生活,舉凡主角所穿戴的服裝,旅館的套房、走廊、酒吧和會議室。

《安諾瑪麗莎》製作團隊對每個細節近乎苛求,盡量把故事場景做到逼真為止,有些設計師專門負責微乎其微的細節,例如閃亮的眼睛、粗糙的質地、厚實的雙手。查理考夫曼說:「我們希望人體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人偶體積很小,動畫師必須小心調整動作,讓那些眼睛彷彿有了生命。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角色有了靈魂和感情。」然而,製作團隊卻不掩飾麥可和麗莎等角色的臉部縫合線,這有別於一般的定格動畫,以數位手法修飾前額和下半臉的接縫,形成更光滑的擬人面孔。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偏好不修飾,以呼應麥可史東的存在困境。查理考夫曼說:「你注意看大製作的動畫片,他們都會在後製階段,把人偶修到完美無缺,看起來跟電腦動畫毫無差別,但我們不想抗拒素材的本質,這同時是一種象徵和隱喻。」

動畫版的配音員,也是舞台劇的原班人馬:珍妮佛傑森李、湯姆諾南、大衛修里斯。《安諾瑪麗莎》的聲音不同於其他電影,查理考夫曼只說他很滿意原班人馬:「我們聚在一起拍這部戲,大家全力以赴且樂在其中,這完全憑藉著一股熱情,就如同回到高中戲劇社,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而來,所以才會令人感動,我還想跟這些人再瘋狂一次。」

執行製片凱斯卡爾德,早從2012年開始參與《安諾瑪麗莎》,他看完舞台劇版本後,跟查理考夫曼、杜克強森和Starburns團隊相談甚歡,隨即投注大筆資金。他本人也是查理考夫曼和杜克強森的粉絲:「我看完《變腦》就被查理考夫曼收服了,杜克強森《廢柴聯盟》第二季耶誕特輯也是上乘之作。卡爾德的製片公司Snoot Entertainment,製作過五花八門的電影,恐怖片、紀錄片和電腦動畫不一而足,但定格動畫倒是初次嘗試。凱斯卡爾德說:「我們很想嘗試以前沒做過的類型,定格動畫、查理考夫曼和Starburns的夢幻組合,根本令我們無法抗拒。」

《安諾瑪麗莎》跟查理考夫曼其他大螢幕作品不謀而合,無論是《變腦》、《蘭花賊》、《王牌冤家》或《紐約浮世繪》,這些經典電影描述令人難以忘懷的悲劇主角,不幸的靈魂無盡忍受著超現實的黑色喜劇,《安諾瑪麗莎》片名大玩雙關語,突顯查理考夫曼對文字遊戲的熱愛,探討考夫曼深愛不已的主題,例如孤立、孤獨、憂鬱、沮喪和對關係的渴望。

對考夫曼和強森來說,把《安諾瑪麗莎》搬上大螢幕,最大的挑戰就是把聽覺作品付諸視覺。查理考夫曼說:「這部作品有一些隱喻,需要觀眾自行領會,我們不想把事情說得太白,這時候如何透過圖像來詮釋,就變成漫長而繁複的過程,隨著有聲獨幕劇逐漸淡化,電影於焉成形,一切端視什麼想呈現在螢幕上,什麼想留存在觀眾心中。」

 6 ) 失常 Anomalisa 简评

迷失,沉闷,绝望渗透进了每一帧总让人觉得不自在的画面和每一句同种声音的台词。除了中年危机的自己,旁人的面孔都诡异地一副模样,旁人的声音都无趣地是一种嗓音。这种了无生趣的生活一直持续着,直到Lisa的出现和变异。然而,那一段涟漪太短暂,留下中年的自己迷乱了心智,彻底失常,而后又回到死水一般的境地。纵然外界喧嚣纷扰,心中却连崩溃呐喊的力气都没有了。末了,心底仍旧是一番绝望到底的死寂。

 短评

观影时一直把男主想象成乔治克鲁尼

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蚀骨的落寞,浓烈的忧郁,我和世界之间隔了一面厚重的城墙,无意打破,不愿挣脱;没有哪个个体与自己完全合拍,没有哪个心灵完全共振,没有谁能体察到任何一个其他人所处的困境和焦虑,人人都是孤岛,这真是最最绝望的事。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被考夫曼这个心思细腻的悲观主义者击溃了。一见钟情大约就是如此:世界是灰色的,每个人都有同样的面孔,用同样的声音说着同样的话。(发觉这个设定的瞬间大概是今年最奇妙的观影体验。)这时她出现了,声音就像天使,只有她和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同。但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梦吧,是吗?

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对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对所有的旮旯暗角腌臜毫不留情,统统曝光,但也正因如此,观影过程太难受了,包括人物造型,实在是部超超级难看的好电影。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垃圾,就算获得了奥斯卡也不能说明啥。

17分钟前
  • 比多
  • 还行

世人皆病态,人身变换症,爱是一缕光,总在寂寞时;千人一声,孤独如你,不要入戏太深,也不要脱离人生

1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较差

丧且孤独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影片整体给人一种怪诞的不适感,也许是源于定格动画的滞后和僵硬,也许是源于人物面部细节的高仿真,也许是源于统一声音的设定。让人联想到《迷失东京》和《在云端》,讨论的命题仍是人类的永恒孤独和抵抗庸俗的徒劳尝试。Lisa变成常人的过程是让人绝望的,似乎象征着所有的美好都是转瞬即逝。

25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这部诡异的动画片讲述的,正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如果只想着诗和远方,眼前的一切都必然苟且”,“觉得眼前一切都是苟且的人,不是因为太热爱诗和远方,而是因为他自己就苟且”。我怀疑这是查理.考夫曼的夫子自道。虽还是他一贯的脑洞,带着墙裂的个人风格烙印,只不过比起

29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配音处理有趣,一夜情动心的女人声音才是女声,但当她开始谈论生活的那刻,声音又快模糊变成其他大众那样粗糙。#大叔有点快#

33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推荐

考夫曼的剧本依然将绝妙的呈现方式与几近残酷的精准和悲观结合,深深潜入心碎、孤独与恐惧之中。以为特别的人能为乏味沉闷的日常赋予某种意义,她却在一场噩梦后渐渐溶解在千人一面的灰暗世界中。毕竟孤注一掷地想从他人身上寻找幸福,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

34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查理·考夫曼首部人偶定格动画(还是限制级的),获2015威尼斯评审团大奖。一个人前是成功学大师人后则孤独而疲惫的中年男人的一夜情故事。千人一面与千人同声的呈现方式更彰显出了主人公对交际的厌倦,如此颓丧而失落。纵使是唯一具有女声与特异面孔的Lisa,也终究在阳光下失掉了新鲜的底质。凶猛炽烈的激情在死水一潭的生命中耗散得太快,徒留异域的人偶面面相觑。短暂的失常注定要堕退为恒久的庸常。(8.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为什么没有人旗帜鲜明的站出来讨厌那些打着爱情的旗号猎取新鲜诈骗真心,事后还一副受害者状痛苦的男人们啊!电影最后丽莎写下一封傻且天真的信,道出无意义的真谛:这个世界,痛苦的人,就算有高的阶级能轻易获得一切,但依然痛苦;善良的人,被骗被伤,平凡没有光彩,快乐却是真的。

43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B】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块能用真人电影表现吗?”,考夫曼对世界的怀疑在动画形式下显得更荒诞了

45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故事普通,形式却异常有效,考夫曼用千篇一律的声音和面孔来重演当年《纽约提喻法》中的绝对孤独,但震撼和深度也随着简单化的形式弱了许多。开头的信件与结尾的留言形成精妙回环,此时的Lisa又演变成十年前的Bella,所有的非同寻常都在陌生的面纱被揭下的一刻速朽。

4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尺度最大的动画片,中年危机,有点闷。

51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还行

已婚老男人约炮无知女粉丝的故事,失常不过是中年危机的代名词。迷失东京+在云端,细节赞但三观乱,最后居然虎头蛇尾就结束了。这是史上第一部限制级定格动画吗?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看海报小图,以为查理•考夫曼生动地刻画出赵本山的近况。

5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这是部用声音来表现的电影,千篇一律的低沉声音中出现女声,激情过后也消逝了,结尾部分的丽莎的声音以及日本娃娃声音是女声,只能说幸福都是幻梦,而孤独却是永恒。

56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威尼斯评委会大奖(好久没有动画入围了!),这个故事只能用动画来表现,把主观用到极致了(只有最后一个是客观镜头!),但是这种极简相信也是工期问题(考夫曼明明是极多主义的……)。考夫曼拍什么都脑洞如此大,这也是他拍什么都一片叫好的原因啊。

57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