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狗

犯罪片美国1992

主演:哈威·凯特尔,蒂姆·罗斯,迈克尔·马德森,克里斯·潘,史蒂夫·布西密,昆汀·塔伦蒂诺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播放地址

 剧照

落水狗 剧照 NO.1落水狗 剧照 NO.2落水狗 剧照 NO.3落水狗 剧照 NO.4落水狗 剧照 NO.5落水狗 剧照 NO.6落水狗 剧照 NO.13落水狗 剧照 NO.14落水狗 剧照 NO.15落水狗 剧照 NO.16落水狗 剧照 NO.17落水狗 剧照 NO.18落水狗 剧照 NO.19落水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12:36

详细剧情

黑帮老大乔·卡伯特(劳伦斯·蒂尔尼 饰)和他的儿子“好家伙”艾迪(克里斯·佩恩 饰)召集了六名强盗,准备到珠宝店抢劫一批天然钻石。这六个人彼此各不相识,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无从得知。乔为了保持机密,以颜色作为代号分别给六人起名为白先生(哈维·凯特尔 饰)、橙先生(蒂姆·罗思 饰)、金先生(迈克尔·马德森 饰)、粉先生(史蒂夫·布斯塞米 饰)、棕先生和蓝先生,并规定他们之间不能透露任何私事。   抢劫时,六人中了警察的埋伏,蓝先生和棕先生当场死亡。白先生带着身受重伤的橙先生回到预定的聚集地——一个仓库。一会儿,粉先生、“好家伙”艾迪和金先生也来到这里,并活捉了一名警察。几人回忆案发时的情景,得出结论,六人中必定有人向警察告密。为了揪出告密者,大家审问拷打那个警察,仍然无法得知事实真相。本就互不了解的几个人,开始互相猜忌,事情的发展完全偏离了预设的轨道。

 长篇影评

 1 ) 昆汀的处女脱

没人再有耐心读文字的时代

我想在每个周二晚十点,讲一个荒唐的故事,欢迎关注

---------广告结束,我让路----------- 16年前,我5岁。在这个92年的秋天,我正为许多事情发愁,比如说为什么幼儿园开园典礼上,那个叫“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舞蹈,我的裤子要比其他小朋友短。这是9月的事儿了。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92年10月20日,在大洋彼岸,麦当娜一脱精光,说:“你们不是想要看么,老娘脱完了给你们看!(设计台词)”于是横空出世一张叫做《Erotica》的专辑。 为什么要说到麦当娜呢。因为RD的开篇便是几个男的假模假式的围坐在一起谈论音乐。不是别的,正是麦当娜在1984年出的那张专辑《宛如处女》的主打歌《like a virgin》,由华纳唱片出版,这张比我年纪还要大的专辑在当年可谓风靡一时,男人们所谈论的主打歌成了麦当娜第一首荣登排行榜榜首的单曲,而这张专辑在当时也登上排行榜第一的位置。我们的流氓昆汀在电影中用十分娘的语气反复说:dick,dick,dick,dick...麦当娜看罢这部电影,简直是赞口不绝,不过十分不满意开头几个爷们儿对其小曲儿的评价,于是送了开头提到的,也是在9月2日上映一个月后,出的那张《Erotica》作为礼物给昆汀,并且在上面写到:“昆汀,那和阳具无关,是和爱有关。” 极具争议的《Erotica》使麦当娜在当年受到了很多压力,以及负面的批评。但是同年的《Reservoir Dogs》却让昆汀名声大噪。这个当时还年轻的男人也通过另一种形式脱的精光,将自己展现给所有人。 那么,终于回到了这部片子。男人的电影《落水狗》充满血腥和暴力。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晚餐吃的太多的原因,今天晚上看到那些血腥的画面,特别是可怜的Marvin警官被割掉的耳朵,肚子立马不舒服起来,完全愧对被索多玛折磨过的自己。昆汀的确是擅于营造气氛和制造对比。他的电影里,只要是出现平和的过程或是舒缓的背景乐,那么我们知道,接下来一定有让人喷水的情节出现。 比如说我们的Mr.Orange,这位钢琴师(演员Tim Roth在1998年出演著名电影《海上钢琴师》)一身是血的蜷缩在汽车后座,而且还瞎动弹,那些鲜红的颜色在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屏幕上显得刺眼,而这发生在平和有趣的男人对话以及配乐活泼的字母滚动之后。 再比如我们帅气的Mr.Blonde放起愉快的音乐,割掉警员耳朵,之后提了箱汽油打算烧死这个可怜虫的时候,虽然透着紧张感,但是表面的情节叙述仍然可以看作是比较舒缓的。但是枪声突然响起,鲜血四溅,他应声倒地。一个平摇的镜头告诉我们,Mr.Orange枪杀了他,并且这位橙先生就是传说中的卧底条子。 《落水狗》拍的不错。第一要归结于剧本写的很好。几个角色的人物关系处理的并不缓慢,而且带有合理的紧张感。第二就在于昆汀的本事了,如同上面所说的气氛营造和对比制造。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在于橙先生和白先生开头在汽车里对话时,紧张的镜头感,快摇加上快切,配上血淋淋的画面以及两人的嚎叫,顿时让还懵懵懂懂于《宛如处女》对话中的观众们,一下进入到电影的氛围。 除了这两点。还得归功于演技出色的各位演员们。昆汀自己就先不用说他了,哪怕最初他的确想要给自己设定粉先生的角色,不过也是后话。总之满脸是血的死了。那个蓝先生也最好放一边,我们对他的印象,无非就是“已经死了,像个马蜂窝似的。” 白先生,这个老好人。Harvey Keitel最后捧着橙先生尖嘴猴腮的脑袋,得知面前这个他拼命护卫的人就是传说中的条子的时候,那个表情太赞了,就像得知自己在把了一晚上的美女结果是个人妖一样,满嘴的苦水。然后我们知道,他也成马蜂窝了。 金先生。属他最帅。不过帅哥往往是最变态的,怀揣着不为人知的诸如割耳朵和玩汽油的恶劣嗜好。不过需要承认的是,Michael Madsen把这个变态诠释的极其不错,眼神中的镇定和眼前的血腥对比,让所有姑娘都有赶快找个丑鬼嫁了的冲动。 钢琴师橙先生。以前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演员怎么阴阳怪气的,不过也许他的演技就是透露在这里面。《落水狗》看了一段之后,我还纳闷,难道这个演技派就这样要死不活的在仓库里躺一个多小时?事实证明,后来Mr.Orange的插叙以及结尾他的表现都不会让人失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粉先生。之所以把他放到最后来说,就是因为这个角色其实在全片里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落水狗》想要表达的东西,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这个人身上。在他口中出现最多的词,除了Fu*k,就是professional。自己是个够“专业”的罪犯,那么他的“专业”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他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价值考量,对一切的人物和事件的考虑,以及对下一步该做什么的考量都来自于以他自我为中心的标准。他绝不会让其他以各种颜色为代表的人告诉自己真实的名字,当然,也不会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是危险的。虽然没有查证,但是我到现在仍然相信他最后拿着那箱钻石跑出去后,并没有被警察逮捕,即便我们从Mr.Orange这个人身上可以大致推断,警察早已监视了这个仓库。而虽然很多人说,大Boss那个肥头大耳的儿子最后被击毙,是因为白先生的枪头一摆造成的。我想有此推断的人要么就是CS玩太多,要么就是完全没有注意另一个躲在角落里的粉先生。这个人钻出来之后手里拽着枪,并且对他的智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极其有心机的人在混乱的场面里,迅速以自我价值为准轴,判断出了下一步有利于自己的行动。那么,《落水狗》之所以让这个人活到最后,或者说,之所以让这个人活的最久,也正在于此。对于现实生活的莫大讽刺,那些自私的,以自我为考量,放弃所有亲情爱情友情的人,往往在社会里能够耀武扬威,指手画脚的得到最大利益。我们鄙视它,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实的确如此。这并不是一种指向歧途的引导,而是极大的讽刺。 最后想要说的是,《落水狗》让我看清的另一个事实是:在现实中,对于太多的事情,你根本没必要思前想后妄图考虑周全,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也是这个道理。机关算尽到头来往往事物会朝着另一面发展,何苦庸人自扰呢?比如说,我本来计划今天晚上找篇外语文章翻译以便练习英语,但是万一写着写着中途停电了呢,所以我还是赶紧睡了得了。

 2 ) 幽默

《落水狗》是昆汀当年制作的崭露头角的一部暴力血腥喜剧片,是昆汀式暴力美学的第一部作品,剧情幽默风趣,用六种颜色分别代表完全陌生的不同性格的强盗,你怀疑我我怀疑你的逗比式推理为本片的主线,也是‘落水狗’的真正内涵!本片的喜剧成分流露于满满的粗话的言语中,也为后来的昆汀式暴力美学作铺垫!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的融合,人物群像精准的把控,话唠式的台词却又有以对人性的深谙,使电影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在一个小仓库里,绽放出了甚为惊艳的悬疑渲染。

 3 ) 珍惜他的第一次

怎么样来开始一段赞美甚至歌颂,这是个问题.
想了很多桥段,最后还是迫于文字功底选择了最直接坦白的表达:这是部好片子.好玩的片子.
忘记了在昆汀之前的哪个更有名的导演曾经说过:很多导演究其一生都是拍一部电影.重复一个主题.听起来有点道理.
特别是对这种所谓的作者电影来说.
是的,<落水狗>是我看过关于这个年轻的大叔迄今为止所有电影的最后一部.从最负盛名的<低俗小说>开始.但对我而言<低俗小说>中那些令人赞叹扼腕的地方却完完全全可以在本片里找到痕迹.甚至说<低俗小说>是<落水狗>的影子.
只不过在<低俗小说>中他借以了一种更饱满更圆润更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可绝色佳人就是绝色佳人,不同于美女需要化妆品来粉饰.有时过厚的粉过浓的妆可能分散了五官天生的美丽有时小小缺点小小瑕疵都是可爱的.
对于很多人批评的剧本过于单薄情节过于简单我只能一笑置之,事实上这样更好.
最喜欢昆汀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喋喋不休的台词.东拉西扯上天入地废话连篇.
印象中很深像是在"Kill bill 2"中比尔向乌瑟.玛曼解释她是个天生杀手的原因,上帝啊他竟然从美国漫画里的超人蝙蝠侠这种东西聊起滔滔地讲了几分钟.
所以在<落水狗>中我们能不断地找到这种冗长的对白.例如开篇那段令很多人反感迷糊的"闲话家常".例如橙先生那段编造的贩毒生涯.可就是在这种看似平常的你来我往中交代了人物与人物间微妙的关系.于开始那段来说.白先生与joe之前的戏耍就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与地位.在场所有人唯一一个敢抢和会抢头目joe本子的非白先生莫属.这预告了两人最后的对决.还有橙先生的怯生与被斥.粉红先生的不给小费等等.都是对后续故事的暗示和伏笔.
而且片中台词精彩(你可以做的就是期待死亡 ,期待你不会很快得到的死亡)(你看起来像个刚出道的贼,而我是专业的).专业的贼.听起来是否很熟悉.别忘了它出厂年份是1992年.
语速和语气也被每个角色把握地不错,听起来很舒坦.好比葛优在冯小刚片子中的京腔调调.有点可惜是原著是英文所以可能有些幽默太地方色彩我们理解不了.但无伤大碍.
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叔所谓的暴力美学.金先生在"比利的七十年代"的欢快曲子下踱着舞步熟练割下那个苦命警察的一只耳朵时你的心情是否复杂.恶心的很酷不是吗?暴力在他眼里简直成了艺术.于是我们多数可以在暴力冲突的高潮听到一段抒情的爵士抑或激昂的摇滚.暴力溶了音乐或音乐溶入了暴力或两者交相辉映.说不清.
而他还不罢休.在他的电影里暴力既无处不在又出乎意外.片中人物的受伤死亡多数发生在不经意间.如词所说谈笑风声中灰飞烟灭."拉利.不要用枪指着我的父亲".跟着砰.砰.砰.三声.跟着我们无恶不作的主角们就都倒下,躺在那里姿势还很不雅.没有临死前高呼的主义万岁也没有回光返照的骁勇善战.被革命电影先入为主的的我们很难接受这种安排.怎么这么快就死了?怎么死得这么窝囊?观众往往还没回过神一脸错愕.可也许这就是死亡这就是谋杀.在生活中这种真实是残忍的可在电影里就是难得的真实了.
<落水狗>作为昆汀的处女作,如前所说在一个作者导演中的第一部电影往往揭示了他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也许人生对他来说就是一部带点黑色幽默的荒唐电影.导演是上帝你我他都只不过是个跟着剧本走的演员.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的都叫演员.是宿命是注定所以唯一的出口就是除了要学会怎么入戏怎么演戏更应该学会怎么出戏.
正由于此在整部影片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导演的顽皮,用他为数不多的资金和胶片在玩弄观众的想象力甚至忍耐力.即便不得于围绕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展开情节.也不甘于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讲他的故事.所以在电影里我们可以找到插叙倒叙颠倒但不混乱的剪辑型如<低俗小说>中著名的环型结构.所以当电影以戏剧性结局闭幕时我们本不应该感到惊讶.冷酷的勇敢的狡猾的有情有义的都倒下了.一只粉红色的老鼠窃得了整个蛋糕.可笑吗?好玩吗?这是电影还是生活?

 4 ) 从【落水狗】到【龙虎风云】再回到【落水狗】的遐想

从【落水狗】到【龙虎风云】再回到【落水狗】的遐想

文:十一月的雨

高中的一个下午,百无聊赖的我在碟行充满灰尘的角落里淘碟,烦透了这个小镇的碟行,进去后琳琅满目的全是精装的垃圾。自以为是的老板还带着自以为是的表情一个劲的向你推荐最新的大片,我只好半敷衍半推半就的来到那个被一般人忽略的角落,因为很多时候,翻以前的那些盗版旧片,也能发现不少精品呢!

以每秒三张的速度扫视着片名,眼光突然定格在一个看似熟悉的字体上--《落水狗》,搜寻了下记忆,对了,好像在《看电影》上看过介绍。拿出来仔细看了看封皮,显然是盗版。破烂且牛头不对马嘴的画面。犹豫了一下,还是租下来了,资源有限,没有选择的余地。给老板的时候他用略带诧异的眼光看了我一眼,然后嘟囔了一句,不知道还在不在啊,这种片......

还好,在。

这是我第一次与《落水狗》邂逅的经历,偶然中带着辨证主义的必然。之前通过各种媒介不知道多少次看到过昆汀·塔伦蒂诺这个有点拗口有点奇怪的名字,出现的频率已经到了让我无法再忽视的地步,那时候我想,也许好像似乎可能这应该是个牛人。于是,我有意的记下了这个名字和据说是他最出名的两部作品:《落水狗》和《低俗小说》。之后的很长时间我都相信,如果你真的喜欢一样东西,你总会在某个时刻碰到它,不会错过的。

第一次看《落水狗》的感受是奇妙胸闷而且前所未有的,我之前从来没有有过这样的感受。死亡的呻吟似乎是我在喘息一样。十分简单的故事,却让我在最初的几十分钟昏昏沉沉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慢慢的,随着影片特有的魅力,我自然的被吸引住然后融入其中了。一群盗贼,计划打劫珠宝店,但由于一系列计划之外的失误及其连锁效应,他们像落水的狗一样惊慌失措,失去理智,最后自相残杀。这中间穿插着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他们之中有一个警察的卧底,但他们全不知情,而且还有一个盗贼对他感情特别深厚,这也是导致他们最后全部死亡的直接原因。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昆汀的手下变的异常有趣和耐看。他是那种能把戏噱和暴力完美结合的人,这里的“戏噱”,我在之后找到了一个更加专业也更加能凸显他风格的词---黑色幽默。《落水狗》里几乎到处都流露着这种气氛,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骨子里就包涵的那种感觉。他把打劫的六个人分别以颜色命名,白,橙,金,棕,粉红先生听起来就像芭比娃娃的真人版。还有影片最出名的开头,从一群人在饭店里乱侃到全部人物分别立即亮相,从麦当娜的那首歌《宛若处女》到谁来付小费,从一袭黑衣的九个人走出餐馆到摇滚乐响起后的慢镜头拉风表演。电影场景的本来或多或少的都为了剧情设置,但昆汀却用一个看来完全多余的开头把这个规则推翻,这些场景并非无用,他用这些镜头来奠定一种基调,一个风格。我想他要说的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看起来很酷,很不可思议,很让人觉得新鲜,很无厘头很昆汀。这些还不够吗?

事实证明,确实很酷,至少我看了3,4遍后,仍然这么认为。

如果仅仅有这一点,他绝对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昆汀最大的特色是他非常规的叙事结构和他的暴力标签。他分段式的结构和打乱时间顺序的习惯让整个故事变的扑朔迷离,然后他一节节的透漏给你,一点点的回到最初,等你明白了事情发生的起因时,那个震撼的戛然而止的结尾又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这种强烈的骤变的体验在其他的电影中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空前的,甚至昆汀在《落水狗》里的有些灵光一闪的东西是精心打磨的《低俗小说》都无法比拟的。通常来说,对峙场面最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凸显张力,《落水狗》结局这段戏把它发挥到了极致。六个人互相拿枪指着对方,这里面有兄弟的情谊,有父子的袒护,也有利益的驱使,但随着一声枪响的导火索,引爆了一触即发的僵持的凝重,然后所有这一切都随着死亡幻灭。到最后昆汀也不忘了再戏噱一把,垂死的卧底橙先生告诉身边一直袒护自己不惜因此和兄弟反目的白先生,其实自己是警察。然后警铃响起,影片结束,戛然而止,内心却未演完,还在激烈的跳动。这就是结局?好似戏剧性的全部死完,不正不邪不英雄主义不高唱主旋律,什么都不是,但却让我兴奋的发狂,这就是昆汀。

其实看这部电影最深的感受来源于他真实的暴力,那不是赤裸裸的呈现,影片没有几个直接的暴力镜头,每次都是在开始时候镜头一闪,却真实的让人心惊。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目不忍视。里面橙先生从一开始就腹部中枪,然后血开始在他白色的衬衣上蔓延,他的痛苦的呻吟也开始在我的脑海蔓延。那绝对是让人无法承受的呻吟,要不是拍电影我真怀疑他真是中枪快死了。tim roth在这部影片中惨白的面庞和一脸痞子相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当《海上钢琴师》里他深情款款的出现时我简直无法联系起来,好演员都是张力无穷的。再就是那个看起来有点神经而且让人感到恐怖的金先生。在音乐中,迈着节奏的舞步,一步步逼近那个被困的警察,不管无辜的他眼神里流露多少惊恐多少乞求,但金先生还是---割掉了他的耳朵。这一段是我最无法忘记的,让人心寒的气氛酝酿到他下手的那一刻爆发,虽然镜头并没有正面演示,但我第一次有强烈的冲动让画面上的事不要发生,因为我不自觉的已经把自己置身其中了,我感受着那个警察的痛苦,我感到无法承担!

也许仅仅就因为那一刻,我也注定忘不了这个人和这部电影了。

后来听说昆汀这部片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让他备受关注,三年以后,《低俗小说》让他一举成名。这我一点都不奇怪。再后来,听说昆汀的《落水狗》的情节是模仿了林岭东导演周润发主演的《龙虎风云》,而且昆汀自己也承认了。这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早就听说昆汀受香港电影影响极深,却没正本宗源的真正分析过,于是一直在留意这部电影。

昨天终于看完了期待中的原作,有点失望,可能是我期望太高。毕竟这是部出色的作品,但他更多的属于那个激情的年代,更多的属于录象带时期,更多的属于人们美好的记忆。发哥是卧底,李修贤是贼,他们是同一类型的兄弟,却是不同道上的敌人。即使他们再投契,正邪不同的身份也终究导致悲剧的结局。其实,昆汀仅仅是借了它的一个故事的框架,里面的悲壮的兄弟情节早已经被他自己的风格稀释的只剩下些许的影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也可以看出一二。

〈龙虎风云〉又让我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可以说〈落水狗〉是让我喜欢上同类影片的启蒙老师,专业一点叫CULT片。我忘了它具体烦琐的解释,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不同风格的叙事结构,强烈的个人色彩,带着浓重的黑色幽默,一般以黑帮混混题材为主。在英国有个导演叫盖·里奇,他是同类影片的又一出色代表,看的出他的电影深受昆汀的影响,《两杆大烟枪》和〈掠夺〉都是影迷追捧的精品。柯恩兄弟的所有作品都我认为最出色的CULT片,虽然不一定它们属于这一类,但他们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完美的游走和权衡让我实在叹服。其他的,像〈罗拉快跑〉中的三种结局,像〈十二只猴子〉中的末世气息,像〈天生杀人狂〉中的挑战道德底线的结局。都在我追寻的过程中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放假后一直沉浸在一种小资的忧郁之中,那天看了昆汀监制的〈真实的罗曼史〉,里面充满了熟悉的CULT片的气息,最后那个多人对峙的结尾更是让我备感亲切。看完后我突然觉得前所未有的畅快。

突然想起了伯格曼,我一直是仰着头看他老人家的,有人说他一辈子都在探索, 像〈第七封印〉里对生与死的置疑,对上帝的怀疑,对生命存在的怀疑。比起来这位天才的厚重,昆汀他们,与其说是鬼才,不如说更像个孩子,他们想打翻规则,他们追求一种刺激,一种看完之后觉得奇妙,觉得兴奋的畅快。

世界需要伯格曼这样的大师,他们痛苦自己的一生来探索。

但是,不时的颠覆一下规则,间或的信仰一下昆汀,何其畅快!何乐而不为呢?

---2005.8.5

我的博客:http://www.mtime.com/blog/mxl117

 5 ) 定位——《落水狗》

《落水狗》昆汀.塔伦蒂诺早早期作品。虽然不能跟达芬奇的第一个鸡蛋,爱因斯坦的第一个板凳做类比,但抛去伟大不伟大的后世之名,就昆汀的从影生涯,这部影片有相当大的存在价值。 勇敢地说,昆汀导演,那张貌似鲶鱼的脸跟他的电影一样“暴力”,直击观者的内心,越看越邪乎。抱歉,我这话显出不敬,其实不然,容我肤浅地表达出我对昆汀电影风格的喜爱。 落水狗开场前,有一堆需要屏蔽掉的不良ABC,绝大部分出自昆少爷之口。一桌子“党代表”围坐在一起,从麦姐的“宛若处女”扯到靠小费糊口的女服务员,不管那是Toby Cheung 还是Toby Wong。这就是浮躁、兴奋、迷茫的八十年代。从那,就有了苗头,暴力语言只够意淫暖场用,真刀真枪干一票那才带劲儿。还要注意,这不是星期六电影,把小孩儿看好,遥控器也要放好。别说昆汀不厚道,没警告你。 接下来进入影片,观众可以了解到,有一个人是一群混蛋的总调度,死得轻而易举,但死得很重要,他自然是昆汀。他有意给这群混蛋刷上彩漆,金橙桔、蓝白粉,随意把玩这些彩蛋,像玩复活节游戏,藏起来,然后找出来,间歇还冲你眨一下眼睛。 想看流血,那就让血从影片开头流到结尾,痛快淋漓地流。你就是坐在副驾座上,扭头看人流血,却又无能为力的影子。作为良民,你可能出于道义,只施舍一分同情,但心底里还存有对血的恐惧与敬仰。后来,影片结束。作为良民,你依然坚守道义,但施舍的不仅是同情了,可能还有你假设出的“如果”。我就假设过,如果卧底的警察是Brown(昆汀饰),他只是诈死在汽车里,哪岂不是死不了,让我欢喜了?不过那样,捉内鬼的故事就面目全非了。 钢筋水泥够冷吧。偏要一点一点地刺激你的感官承受力。一大片阴冷的水泥地面,一个只有巴掌那么大,正被热气腾腾的鲜血洗染的生命。告诉你,这是对比句。视觉上可能感受不到那么变态的冲击力,但有种恐惧,它慑人的威力总能在事后潜入记忆,二次轰炸。作为昆汀暴力美学处女秀,他领悟出的绝望经此番诠释,也就不难看出渴望成功的背后,他所做的功课了。 抓贼是落水狗的主题,像爱情三角恋,甚至结果都相似。警察抓贼,贼找卧底的警察,卧底的警察物色最值得信任的贼做掩护,最后决一死战。 有意思的是,昆汀还嫌故事不够精彩,又玩了很多花枪。他从叙事结构上彰显个性,超人就是把内裤穿到外面,打造个人品牌的。他还通过机智幽默的台词设计,给了观众另一个身份,才华横溢的编剧。 可贵的是,昆汀也有柔情,而且很会用气氛营造出来。出发前,Mr. Orange 一个人在房间里的表演,那种冥冥中预感到的,却又不得不与命运对抗的心境,表现得特别自然。蒂姆.罗斯(《海上钢琴师》里1900)的演技毋庸置疑,但昆汀设置此桥段也有功可赞。山泉细流过后,“情”又在暴风雨中挥洒。那个倒霉的警察马文,被割了耳朵,划花了脸蛋,泼了汽油,还能坚持革命者的“打死我也不说”。说实话,在此片的场景中我被严重感动了。只是过后回味,昆汀除了是个艺术工作者,他也是成功的商人。讨主流欢心,只要处理的好,没人在乎这是恭维还是出自肺腑。 而演员阵容,现在看来,是一亮点。片老也不见得质量会缩水,很多银幕中的混蛋曾经在此聚首。最欣赏的还是一大串、一大串的对白,调侃,争执,推理,辩证,对峙,这群亡命之徒一直有个最高的理想——做到“专业”。 至于昆汀一路玩商业元素,文艺并赚钱着,投观众所好,制作昆汀式电影,致力于他的暴力美学,并坚持自我,而获一席之地。有仰望,有唏嘘,也有不屑,都属正常。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6 ) 流氓品位——落水狗

如果哪个能把流氓和品位完美置于一身,人们能在大脑里首先浮现的莫过于一个叫作昆丁·塔伦蒂诺的痞子了。不过这里不是推荐他每一部被奉为经典的电影作品,而是他在自己电影中展示着他无与伦比的独特的音乐品位。

~~~~~~~~~~~~~~~~~~~~~~~~~~~~~~~~


1992年,《落水狗》

 

黑帮无间道剧情、血淋淋、黑色幽默,自相残杀、爆头、割耳朵、S*M等等。但我倒喜欢片中喋喋不休的粗口,调侃的、讽刺的,看起来让人大呼过瘾。电影开始那个圆桌‘会议’,一共用了27次f*u*c*k,每次听起都是如此的流氓,还不忘拿‘麦当娜’说事,不过后来麦当娜倒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反对昆廷·塔伦迪诺把她的歌说成是"像个处*女"。她送给他一张自己的"色*情"专辑,上面写着"致昆廷。这和阴*茎无关,只是爱情。麦当娜。"(参考:8. Madonna Speech (Dialogue) - Eddie Bunker,看可爱的昆丁到底D*I*C*K了多少次,搞得麦姐这么紧张 )

 

低俗归低俗,反正我们现在讲的就是‘流氓’喜欢的东西。

 

话说Mr.白,橙,金,棕,粉,蓝!像群‘芭比娃娃’去抢劫银行,有卧底,有惊慌失措,没了理智,一个接一个去见马克思。这样普通的剧情,但还是被昆廷·塔伦迪诺拍得如此耐看,这种感觉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暴力推从完全是一种欣赏膜拜的高度。

 

这是一张能让你联想到美国西部舒畅、宽广的乡村悠闲生活的原声,那就意味着这里呈现出来的是上世纪60、70年代根源摇滚、布鲁斯、乡村音乐最纯粹的一面。

 

Steven Wright 低沉的有点吓人的Dialogue后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叫‘George Baker Selection ’的组合带来挑逗的布鲁斯摇滚乐,然后就是我们的‘芭比娃娃’们出场,整个气氛就是有事发生,而且是糟糕的事情。


Hooked on a Feeling - Blue Swede 其实是情歌不得了的情歌,在‘出征’前来得如此的轻快,不过还是在四人车了对一个黑人女人谈论一番,很是享受。


大家应该记得这三人在看谁吧,诡异的笑,这是电影里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电影里最精彩的两个音乐桥段也是车箱里这个条*子贡献的。昆丁总是能有独特的暴力,混着这首 I Gotcha - Joe Tex ,可怜的条子被K了又K,另一种享受。


这桥段谁都不会忘记,没有谁比迈克尔·马德森这个B级片常客更适合饰演一个听着摇滚乐很享受去给人家脸上来一刀或者硬生生割下人家耳朵的死变态了,好好欣赏下吧!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 - Stealers Wheel


专辑曲目:

1. And Now Little Green Bag... (Dialogue) - Steven Wright
2. Little Green Bag - George Baker Selection
3. Rock Flock of Five (Dialogue) - Steven Wright
4. Hooked on a Feeling - Blue Swede
5. Bohemiath (Dialogue) - Steven Wright
6. I Gotcha - Joe Tex
7. Magic Carpet Ride - Bedlam
8. Madonna Speech (Dialogue) - Eddie Bunker
9. Fool for Love - Sandy Rogers
10. Super Sounds (Dialogue) - Steven Wright
11. 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 - Stealers Wheel
12. Harvest Moon - Bedlam
13. Let's Get a Taco (Dialogue) - Harvey Keitel
14. Keep on Truckin' (Dialogue) - Steven Wright
15. Coconut - Harry Nilsson
16. Home of Rock (Dialogue) - Steven Wright

 短评

一出来便是经典之作~个人觉得比低俗小说还要更精彩~只是不明白,怎么这小子一出道就能网罗这么多出色的演员呢?

8分钟前
  • mumacao
  • 力荐

躺着都可以成为经典的Tim Roth。。。

13分钟前
  • 鸭梨
  • 力荐

粉先生为什么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他从一开头就是行动团队中的“异类”。餐馆付账,其他人都掏了一美元小费,唯独他不给。并且巧舌如簧,理据滔滔,说的最后连橙先生都动了心,也试图收回小费。再看冠名一场戏。对于自己分到的颜色,现场无人提出异议,除了……“为什么我是粉色?”但据理力争之后,一旦发现无人相挺,老大动气,便不再矫情,马上接受。就像之前在餐馆,老大拉下脸发话后还是付了小费。虽然嘴上仍在叨咕是看在老大请吃早餐的份上,平时绝不如此。粉先生是犹太人,吝啬乃其特征之一。但犹太人还有个特征:在展示自身缺陷的同时,思维意识当中却散发着独立、理性的光辉。后者正是粉能在这场乱战血拼中全身而退的首要原因:不愿盲从,但要懂得妥协。……https://www.douban.com/note/538637819/

15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脏话连篇、血浆四溢、低俗趣味、时空交错、黑色幽默、客串抢镜,初入影坛就能拍得如此面面俱到老辣成熟,不得不叹服,配乐带劲勾魂,挑逗着兴奋的神经,帅惨的蒂姆·罗斯极富喜感 ,白橙暧昧混合挺有料,这部处处闪光的处女作无疑成了昆汀将是超过瘾嗨片重要标签的最佳佐证。

19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Mr. White真他妈太仗义了

20分钟前
  • N
  • 推荐

实在是太喜欢Steve Buscemi(本片讲述了白先生和橙先生感天动地都爱情故事……以及论一名黑涩会(粉先生)的职业修养……)

24分钟前
  • 可怜的病痛患者
  • 力荐

昆丁的处女作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据说他“摘抄”太多。其实我最欣赏的一直是他叙事的方式,个人对暴力美学是没有多大共鸣的,可能因为我太麻木了,对非极致的暴力血腥画面都感觉像白开水一样的无味正常。想想看我到现在真的觉得有点“暴力”的只有三池崇史《切肤之爱》的锯脚,三池崇史《杀手阿一》的割舌头,Darren Aronofsky《pi》的戳大脑,伯格曼《假面》的按鹿眼睛,陈子谦《十五》的吞药。全部都只是一瞬间的事。

26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被绑警察和橙先生讲话时,有一半是模糊镜头,可以讨论下。昆汀演棕先生,提姆罗斯演橙先生。橙先生是卧底警察。棕先生和蓝先生在抢劫时死掉。最后,橙先生被个过路的女人误打伤,他打死了金先生,白先生打死黑帮老大,黑帮老大的儿子艾迪打死白先生,艾迪又被橙先生打死。最后似乎剩了个粉先生。

30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都说不错,比PULP FICTIONG还纯粹锋利,可能我英语不好,习惯了看情节,不喜欢冗长的脱口秀

33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 这才叫摇滚的节奏啊 操

38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fuck you !fuck you ! im fucking dying man.

41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对不起,我是警察。”昆汀的低成本处女作,他的作品或许不能称之为经典,但总透着一股另类,但凡看过的人绝对很难忘记他独特的黑色动作喜剧电影风格和那fuck满天飞的片段。而且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为什么能找来这么多好手陪他,史蒂夫·布西密更是让我喜欢的不得了。★★★★

46分钟前
  • Q。
  • 推荐

我终于找到真正出处了,“对不起,我是警察”

47分钟前
  • 推荐

“其实,我是一个警察。”噗~你会在得救时告诉对方卧底的真相吗?这显然违背常理。Mr.White对Mr.Orange说,与其半死不活的被警察抓住,还不如我替你解决吧。砰~(枪声响起)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更有意思?因为最后谁也不是赢家。

51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1992,导演:昆汀·塔伦蒂诺,29岁。1992年,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落水狗》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昆汀的编导才能得到评委一致青睐,影片的暴力问题也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从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昆汀独特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帮人物、

54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在一片Fucking声中,我想补上一句:This is a fucking good movie! —— 昆汀的唠叨还真是没完没了,除了几处配乐主导,全片几乎没留10秒左右的时间让人物不说不骂不叫地安静一会儿,而繁杂的对白中真正把我逗到不行的谈话就只有粉先生一直强调自己是专业犯罪者、还有他对于粉先生这个代号的质疑。-2014.04.25 @资料馆 重温

5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新发现。橙先生做卧底,编造了一个假故事,在酒吧他特地跟同伙讲了一个细节,在厕所里遇到四个警察和一只狗。明明未曾发生过,但橙先生专挑出来细讲。昆汀特地用了不少笔墨去描述那个“虚构”场景。一个故事的生机就是细节,昆汀在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对这条法则了如于心,技法也已经出神入化。2020.7.5第三看,成色像钻石般璀璨。取色名的对话戳中笑点。

1小时前
  • 泽帆
  • 力荐

当时我就在纳闷初出茅庐的昆丁怎么会有办法弄到这么多老手来陪他玩这场血腥游戏.这个路人甲级的褐色先生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倒霉的脑袋被射穿的家伙,头脑简单的白.凶残暴虐的金.临死得意忘形最终丢掉性命的橙.蓝色更是超级路人.最后拿到钻石的还是我们心爱的疯子史蒂夫.虽然不在一线上,却抢眼依旧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鬼才处女作,几分钟就能讲完的故事真是太会玩障眼法了。血浆泼得我想狂喊救命!!!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原来这就是“其实,我是个警察”的出处……Tim Roth同学无论满身是血也好,小南瓜状也好,都是我的type……另,Mr.White对Mr.Orange的感情真是让人很沸腾啊很沸腾……

1小时前
  • 弥呀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