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斗

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71

主演:狄龙,姜大卫,汪萍,虞慧,川原,杨志卿,谷峰

导演:张彻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决斗 剧照 NO.1大决斗 剧照 NO.2大决斗 剧照 NO.3大决斗 剧照 NO.4大决斗 剧照 NO.5大决斗 剧照 NO.6大决斗 剧照 NO.13大决斗 剧照 NO.14大决斗 剧照 NO.15大决斗 剧照 NO.16大决斗 剧照 NO.17大决斗 剧照 NO.18大决斗 剧照 NO.19大决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1 17:02

详细剧情

影片描述世家子唐人杰和其兄唐人麟分别为黑社会老大沈天虹的义子和得力手下。沈在与另一帮派头子廖守宜的争斗中两败俱死,人杰主动替哥哥人麟及甘文彬顶罪,跑去江南。但文彬和人麟却屡派凶手加害与他,并谋取沈家全部财产。人杰在江南浪子相助下,终于杀死哥哥和文彬,二人也因重伤死亡。

 长篇影评

 1 ) 李碧华看过《大决斗》否

说起来《霸王别姬》某种意义上算作《报仇》的同人,《报仇》的凄丽可见一斑。瘦削凛冽的梨园少年, 薄嘴唇,手指纤细,掐着一段细腰,时而身着西装,时而换做对襟小褂,孤身一人,只袖着一柄尖刀为兄报仇:“我就是关小楼!”哥哥狄龙也是梨园名角,高大英俊,勇猛威武,赤膊上阵,精壮肉体秀色可餐。可惜就可惜在其死于十几分钟的独角戏内,糊了一身番茄酱就壮烈牺牲,除了十几秒的回忆杀之外没能与弟弟姜大卫搭戏——据说就连这十几秒也是《大决斗》的拍摄花絮。《大决斗》似乎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而生的,不仅让双生从头到尾对手戏,还让这对苦命鸳鸯手牵手心甘情愿死在一起,很难不让观众脸上浮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姜大卫一出场,穿着闪缎的金黄褂子,有被子面那么亮!一说被子面闪缎衣服联想起来的都是什么人,王美玉,是吧。你想想,什么正经人会这么穿。油光锃亮的分头,小西裤,尖头皮鞋,手里摇着折扇。名字叫江南浪子。喷了!什么正经人会叫江南浪子(或天使宝贝一类)。而狄龙名叫唐人杰。这cp名字大概相当于紫樱泪蝶殇璃梦x刘能。江南浪子甫一出现,个么两只眼睛粘在狄龙身上。狄龙去谈恋爱,他满脸不虞,追到后院去。狄龙浑然不觉的,还跟他前期的女朋友显摆他纹在大胸上的红蝴蝶(看到友邻短评说:你恨我杀了你义父,我却怨你胸前的红蝴蝶)——可怜的姐姐,在双生戏里的女孩多半要炮灰的——姜大卫在一旁看得一脸气苦,受了委屈一样的嘴角朝下一撇,赶紧咳嗽起来。此种人设有一些李寻欢或者傅红雪的意味——瘦弱,一点点忧郁,武功高强,总是咳嗽——很难说古龙不是受了姜大卫的启发而进行闯作。不是有江湖传说,成龙想演古龙的剧本,古龙一笑:我的剧本是给狄龙姜大卫这样的人写的,不是给你写的,成龙闻言大哭。真假不知,不说了。

狄龙在外面顶了罪回来,江南浪子恰巧(事实证明压根不是恰巧)也回来了。每次都正好英雄救美男,用一种抢眼的方式出场,还要梳好头,换上漂亮衣服。你想什么人打架火拼之前会专门换上漂亮衣服。狄龙叫人打得半死,扔在野地里准备活埋,废物哥哥节节败退,眼看着一条美丽大汉要性命不保,千钧一发之际草窠子里跃出一个西装革履修肩细腰的持刀男子——你想想什么人会打扮得体面漂亮之后再躲进草窠子里。半张俊俏小脸露着,半张脸蒙着一块白手绢——反正不是瞎子的都能认出是姜大卫了,他还生怕人家认不出,低头咳嗽两声。好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你们是一党了。打跑了坏人,姜大卫一扯脸上的白手绢,目光闪动,露出一对纤薄的内双眼皮,瘦削的小身板扛起半裸的壮汉狄龙,两个人一同亡命天涯。

狄龙醒过来,得知是江南浪子杀了义父,感情就复杂了起来。但是苦于身受重伤,两人的杀义父之仇只能日后再说——虽然日后也没说。狄龙独闯虎穴,以一当百,手刃boss,姜大卫闲庭信步紧随其后,斜倚着月亮门闪出半个修长纤细的身影。嘴上说着绝对中立,悠然自得地抽烟,实际上是混乱邪恶,一切以狄龙为中心,身体很诚实地把几个要偷袭狄龙的喽啰喂了飞刀。这不是相爱相杀是什么!待狄龙打完,两个人就拳脚纠缠起来。说是决斗,却被雨过天晴的镜头和兴高采烈的bgm暴露了一切。两个人拳脚间你来我往,眉来眼去。姜大卫刚把竹杠子架在狄龙脖子上,就适时地咳嗽起来,卖了个破绽;狄龙按倒了姜大卫,仍旧把刀子缩了回来。最后狄龙一句“我下不了手”,姜大卫一句“我早就想跟你说明白,但是在我看来那是在向你求饶”,两个人深情对望竟然言归于好。狄龙甩开拳脚,不顾性命帮助姜大卫,两人目光交汇,情意万千。李碧华写《霸王别姬》难道只看了《报仇》一部?不再看看《大决斗》了吗?

张彻似乎是爱谁就要谁战损,挣扎翻滚的时间越长就是越爱。伤痕累累地婉转倒地就是少年英雄最好的出路,惨烈地赴死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如《新独臂刀》狄龙腰斩,姜大卫断臂;又如《十三太保》狄龙腹破,姜大卫五马分尸;《报仇》里俩人死得已算含蓄。这一遭江南浪子和唐人杰两个人都受了重伤,又恰巧都是腹部创伤,彼此被打得奄奄一息,倒在泥水里挣扎翻滚,仍不忘爬到对方跟前,握住对方的手。姜大卫侧卧在黄泥汤里,灯笼袖白衬衣都搞脏了,还对狄龙咧嘴一笑。啊,《大决斗》最后的十分钟抛去了遮遮掩掩的面纱,不加粉饰地让人观摩两人的热络情感,忍不住使人热泪盈眶之余又再次露出不可言说的笑容。

 2 ) 双生的1971年

“双生戏”这个词其实还是有一点含糊的,两位爷出演过的张老师的片子,有的是双主角,有的是一个绝对主角另一个绝对跨刀,有的有直接的对手戏,有的其实是铁三角,有的仅仅是在四人以上的群戏中同时亮相而已。究竟怎样算双生戏?

所以这个词也许可以很主观。就好像在我的概念里,双生戏从1969年起到1973年终,算上头尾,不过五年。69年有《死角》和《保镖》,70年有《报仇》,71年是双生戏的大年,有《新独臂刀》《大决斗》《无名英雄》《拳击》《双侠》,72年有《恶客》,73年有《刺马》和《大海盗》。我经由《报仇》喜欢上姜大卫,然后经由《大决斗》迷上他。

1971真是个奇妙的年头。我把《新独》《大决斗》《无名英雄》看作我心目中的双生三部曲。而且这三部是一个逐渐松弛逐渐崩溃的过程。《新独》很断臂(臂字依照谷老师发音),但保持了克制的姿态;《大决斗》变得囧了,所以我不太能想象非双生迷看过此片后是怎样的观感;到了《无名英雄》,简直就是明明白白的无赖和没心没肺的欢喜。

《大决斗》这片子极性感(我认为它是双生戏里最性感的一部),这使它在张老师的作品里很是扎眼。《新独》比它婉约,而且角色模式更接近异性恋;《无名英雄》比它更思无邪,连最后死在一起都能见到姜先生笑得像一朵花儿似的,干干净净,毫无心机,明媚而廉价的青春;《大决斗》正夹在中间,挑逗极了,总感觉拍的是诱惑,是情色。我不知道这是否跟换了编剧有些关系。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张旧照片,是双生和手持剧本的张彻同在片场。姜先生在左,狄先生在右,三人笑意盈盈同看张老师手里的本子,底下一行说明文字曰:“大决斗开镜,导演张彻向狄龙姜大卫解释剧情。”

连这么一张陈年照片都能把我看得默默发囧:似《大决斗》这种剧情,不知张导演当初是如何解释的?

 3 ) 别想着当英雄了,你也许只是个工具

如果要上溯华语电影“男色”“小鲜肉”的历史,那么狄龙、姜大卫一定是绕不开的一对。这部《大决斗》就拍摄于他们的颜值巅峰时代。很多观众从该片所解读出的是四射的“基情”。很难说一定没有,但终嫌皮相之谈。张彻有别于当今流量导演的,绝不仅仅是血肉横飞的赤膊上阵,更重要的是他悲天悯人的人生洞见。

张彻曾在最为纷纭鬼域的民国政坛摸爬滚打,后又跟随过蒋经国,因此他对官场黑暗的认识与洞悉往往要高出其他导演一筹。该片以北洋时代的帮会斗争为背景,狄龙与姜大卫分别是龙头老大的得力契仔和放浪形骸的江南雇佣兵。但真正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则是本片的大反派甘文彬。

甘文彬的第一场主角戏,是在利用两帮冲突的混乱、指使姜大卫暗杀了本帮的龙头后,假意挺身而出要替帮会揽下所有械斗罪名,远遁他乡。但由于其是帮会账目的实际负责人而没有被采纳,最终转由狄龙扛下。这种誉皆归己,苦由他人的伎俩在一贯直来直往、线性剧情的张彻电影中非常显眼。如果不是对这类官场游戏的司空见惯,恐怕是很难如此信手拈来的。

大反派的第二场大戏是在狄龙击败几波前来结果他的杀手并赶回帮会后,甘文彬又一次假意好言安抚、许以厚利,并面对狄龙的当斥责嬉笑自若。为什么呢?他在痛骂成功抓获狄龙并对其施以重刑的手下时说出了理由——强行抓人却闹出了十几条人命,上头就会怀疑我们控制大局的能力。在这里,甘文彬清楚地给帮会做出了准确的定位:黑社会不是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土皇帝,而是政治高层维持既有社会格局与秩序的一项工具。明白这一点,即使在当代,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而如何在这样的黑暗时代里如何安放自我,则是张彻进一步想要回答的问题。姜大卫在影片的结局处揭开了真相:他接受反派的指使杀死帮会大佬是为了除恶,但是他错了,因为大佬早已想退休,而他只是成了内斗阴谋的一把刀子而已;他帮狄龙一起单挑了整个帮会,复了仇,但是他又错了,因为卷土重来的军阀早已对甘文彬不满,已指派了新的帮派前来围剿,他于是又无意中帮了高层的忙。

也许每个底层的青年都有过英雄梦,但沦为工具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宿命。由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五毒》中的壁虎最后没有去铲除贪赃枉法的县官,“天下乌鸦一般黑,再换一个来不还都一样么?”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治,其实难逃宿命的又岂止是武者呢?

影片的结局是狄龙和姜大卫力战前来围剿的新帮会。一如张彻的大部分电影,主角双双重伤身死。人生的光辉恰在与黑暗世界的同归于尽中闪现。这也给了张彻的电影一种独特的关于毁灭的美。

 4 ) 大决斗是一部情节完整紧凑,角色精彩的电影

大决斗在邵氏影片里似乎不如报仇,新独臂刀等出名,但看了之后,觉得非常精彩啊,这个电影总结下来就是:你救我,我救你,我俩一起死的故事。
浪子:我觉得你不错,可我错杀了你义父,改变了你的生活,我于心不忍;
人杰:我应该杀你为我义父报仇,可偏偏是你救了我,不止救了一次还救了第二次;
浪子:你应该杀我,可你却来救我,不管怎么样,我也要助你一臂之力;
人杰:别人都解决了,该我俩之间了,你有机会却仍然不杀我,我又怎能杀你;
浪子、人杰:死在一起也不错。
两人好几段对手戏都很精彩。刚开始群斗中的互助和较量;人杰知道浪子杀了义父后,两人的交锋;浪子又一次救了人杰后,两人躲在门后的对话;人杰去救了浪子和阿秀后,两人同时转身的对视;最后决斗时,浪子拿竹竿抵住人杰,后又转为人杰拿刀抵住浪子的那两段,都拍摄的极为精致,其实张彻电影的打光和镜头感是相当精致的,台词也很有个性。
我最喜欢的还是姜大卫的江南浪子,他用刀快狠准,可这么锋利的一个人物,配上折扇、白手绢和咳嗽,很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片头,他人未出现,就亮了一把接飞刀,从墙后现身,目光定定的看着唐人杰(姜大卫的这种眼神,真得有一种力量在里边似的),反手将刀给小江北,这个人的气势就出来了。
他的台词也很特别。
阿秀开门后,江南浪子抬头看了一眼回了一句:“等会再高兴”(你怎么知道别人高兴你回来了?!)
放下人杰后,戏虐的说:“想不到你还收男人衣服”,“我连男人都收,你以为我靠什么吃饭的”;“那你今晚怎么没收啊,我刚在门口还担心呢”;“免提,今天我吃斋”。
还有江南浪子的“女工宿舍我吃不消”,“你收错男人了,走吧”,“好,我等着你来报仇”。
文杰去单挑,甘文斌问你有什么证据。伴随着咳嗽声,浪子推门而入,悠悠然走到桌边,盘腿坐到桌子上,边说边随意地擦着脸上和头发上的雨水。“我是江南浪子,去年今天是甘文斌请我杀掉沈先生的”,轻轻松松就给文杰解了围。随后,还拿着飞刀为人杰护驾。
里边,浪子蒙着白布出现在白雾里;找甘文斌时,推门靠在门框上,这些动作,神情和说话的节奏把握的特别好,就好像把人物的性格从他骨子里表现出来似的。
总之,里边的两位男主很适合花痴。人杰和蝴蝶在一起很琼瑶,浪子和阿秀在一起很古龙,人杰和浪子在一起,惺惺相惜。

 5 ) 殉死的少年

(燕昭駿)

我喜歡張徹和邱剛健的合作。
邱剛健的本子在故事結構上通常不複雜不華麗,但邏輯不會太雷人,而細節是他的強項。他的筆觸細膩溫柔,有一種極旖旎的浪漫。張徹當然也浪漫,但那是另一種格局的浪漫。把張徹的大氣和熱血搭配邱剛健的細緻婉轉,常常有令人驚喜的作品出現。更何況張徹有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和表現力,能夠在畫面和鏡頭之外營造並傳達他所感受到的某種抽象的美的意蘊(古人稱“功夫在詩外”,確實不假),而邱剛健的故事恰恰很重文字之外的意蘊。1970和 1971年間的姜大衛,似乎正開始步入他最光芒萬丈的年月,一笑一顰,風華絕代。——於是,一切種種,成就了《大決鬥》這朵奇葩。

是的,我傾向於用“奇葩”來形容《大決鬥》。葩,華美之花,但是這華美裡卻帶了幾分奇。就像對於《大決鬥》,我始終有種混雜的感受。

《大決鬥》有張徹式的熱血,那念念不忘的家國情懷,那少年中國式的悔痛、決絕和憧憬,但這是張徹七零年代初的作品,所以這一口熱血嗆出來的姿態並沒有他後期作品裡那樣因為感到時日無多而格外開宗明義急不可耐,反倒像嬉戲得忘了時間的學生,臨睡前才想起還有筆作業沒有交待,然後交待得潦草敷衍,跡近牽強;
《大決鬥》有迷人的第二主角,偏偏這妙人兒卻頂了個囧囧有神的名號和一句囧囧有神的主題音樂(“江南浪子”之類的稱號,常常使我想起小學或初中時大家看武俠片編武俠故事,非要安排主角姓“蕭”或姓“白”,急於求成的要讓主角瀟灑翩躚起來,卻尷尬的露了形跡),甚至還有個讓他咳得囧囧有神的“老傷口”(張徹很多片子裡都無疑能看到他對姜大衛的愛意,但是像《馬永貞》這樣的片我會覺得雖然愛意幾乎要滿溢,但張徹終究是收得住。《大決鬥》……竟似有點把持不住了);
《大決鬥》的故事並不荒唐,在張徹的作品裡也許還算邏輯上比較體面的了,偏偏張徹的惡趣味見縫插針,唯恐旁人不識似的到處打上張氏印記(比如……你一定也和我一樣記得靈堂上那一排不第一時間亮兵刃卻先整齊劃一的甩開衣襟的打手……或者,拷打人傑的那個大木輪子……)。

對我而言張徹的雙生作品有時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能拿出來在大廳的碟機上播放而且安然的和父母同看的,這類片子即便可能節奏太慢或者有技術上的缺漏或者有鏡頭語言上的強烈的個人風格或者有太直白的大男子主義或者有太明顯的對演員的偏愛甚至可能有同志疑雲……但終歸是體面的;另一類是我怕自己坐在一旁會覺得太囧而終於不敢拿出來分享的,而且我很好奇非張徹迷或非狄/姜/狄姜迷看起片來會有何感受。《大決鬥》便落在這第二類。
——可是,使我真正迷上姜大衛的,偏偏就是《大決鬥》。愛怨交織,這片子簡直讓我欲說還休。我不甘心稱它作“經典”,於是只好叫它作“奇葩”。

果然是《報仇》的姊妹篇,講的仍然是一個關於報仇的故事。姜大衛仍然是那個從“南方”來的人,和“南方”一起,代表著進步和希望,洞明一切。但意料之中的,他仍然要反轉身來投進他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舊世界裡。小樓回來是因為兄弟之愛,江南浪子甘心陪進一條命卻是為了惺惺相惜和些許愧疚,或許還因為他在人傑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人傑死前所說的“我這一輩子,從頭就錯了”“連我們自己,以後,社會上再也沒有這種人了”,十五年後在《大上海1937》一片裡得到最響亮最直接的呼應——張徹讓他的末代弟子繼續人傑式的表白和懺悔,並最終喊出一句“毁了它,毁了黑社会,毁掉所有这里的东西”。對那個舊世界他們有種愛恨糾結的感情,痛恨痛悔而必須毀滅它,但那個世界卻永遠是他們自己血肉的一部分。殉死也許是最合理的出路。

《大決鬥》真性感。我相信這是張徹作品中最性感的一部,而江南浪子是姜大衛邵氏電影中演過的最性感的一個角色(雖然那身黑T恤和白襯衫看得出他背駝得比任何時候都厲害)。這一點大概要感謝邱剛健。性感,但絕不過火。就好像虞慧飾演的那個角色和江南浪子之間的關係,挑逗,但也絕不過火,甚至那關係的最奇妙處就在於連最明朗的挑逗裡都充滿了一種婉約的古典美。
邱剛健的台詞在細節上拿捏得讓人心動。我依然記得《死角》裡狄龍那段關於溶鏡頭的獨白,美極。到《大決鬥》裡,獨白變成了一曲duet:人傑和蝴蝶在迎春樓裡重逢,冰釋前嫌後坐在一處喁喁而語,那一段台詞真充滿了音韻美,簡直不似兩個人在說話,因為這話說得比音樂還要動人(“獨白變成了一曲 duet”,這句話我也許要加上literally speaking來作狀語)。

如果沒有記錯,江南浪子是張徹鏡頭下姜大衛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白色煙桿抽煙。這個傳統後來經由《馬永貞》發揚光大,終於成了姜大衛一款極具標識性的經典亮相。曾靜瘋魔過多少少女心的那只抽鴉片的手,在《大決鬥》裡初初入畫,是為了擎住人傑飛擲過來的短刀。鏡頭裡翠綠扳指的光芒一閃而過,它哪裡知道兩年後夜半遊廊裡三弟的一腔悲苦。

 6 ) 说这不是基片谁信啊谁信啊谁信啊!

说这不是基片谁信啊谁信啊谁信啊!张彻导演!
双人死亡舞要不要那么美,嗯?要不要那么美!!
还有那处处刻意的动不动就漏出的BUG!除了突出两人的感情路或者两人的美色之外,还有什么用!!对,对,张彻导演,要不是为了极力渲染两人的感情和两人的美,您说不定也不会搞出这么多明目张胆的BUG!
为了美色,为了氛围,为了感情的顺利发展,我忍了!——张导演你该不会也是这么想的吧!!
实在是在抒发感情和情怀上是上上品,但在某些剧情细节上是下等品,不过——就跟上面说的一样——忍了!

补充一点点,大家都从镜头里看得出导演对某尊的偏爱,却似乎都忽视了张导在这部戏里对某龙也真心是花了 极细的心思 去描摹的。

某龙从搬沙包的工地往家里赶的火车上,镜头就那样直直地堪堪地对着他扬起的侧脸和紧致的颈部线条,他手拿一条白毛巾擦汗,从脖子右侧擦到左侧又换手擦回来——那情景像极了描写性感撩人的女性,在闷热的天气里,解开衬衫前的几颗扣子,抬起长长的脖颈,几滴汗若隐若现地顺着那细长的线条流下 ,紧接着被一只隽秀的手里的帕子抹去,伴随着风情万种的眼神和脸部来回的角度变换——只是,这里换成了某龙。满屏春色关不住,我的心里只有这句话。
实在是难以想象,坐在镜头后的张导,编排火车上的这段戏时,到底是何感受。(张彻,我嫉妒你!两人美色都被你看尽了!!)
这部片子,真真是丝毫不吝啬把镜头用于突出男色。

某龙在这部片子里,一直是处于下风的那个人,是一个对世界险恶还认识不足,气质略软略孩子气的人,而某尊则是经历较多相对成熟的角色。某尊是冷静旁观的,掌控大局的,是雪中送炭的,是主动的,俯视的。某龙是身陷其中的,是不明所以的,是被观察的,是被搭救的,是被动的。以我促狭的小心思,镜头对于两个人生活中气质的描写,正好也用了不同的方法,某龙是喜怒形于色,是诱人的满屏春光,而某尊就是凌厉的烟杆,女人,POSE。

这部戏,某龙直到最后之前一直不明白浪子的一片苦心。浪子的一系列表现都直指一个真相就是他心里装的只有某龙。某龙浑浑噩噩的在女友,报仇里翻腾,浪子静静地看着一切。在某龙失了势力,死了女友,最后要找死般地去报仇时,浪子为了帮某龙完成心愿,不惜赌上性命——他刚一开始甚至并没抱希望某龙能陪他一起作战——所以当某龙终于接受了他并要与他并肩时,表现出似乎委屈又似乎如释重负的又惊又喜,透着孩子气,不知道是不是雨水混淆了我的辨别力,我觉得他那刻的表情简直是感动满足到要眼眶含泪了。所以,对于浪子来说,最后死的时候也可说是无憾了。

 短评

妾有意,郎无情(还好死前良心发现)——你恨我杀你义父,我却怨你胸前那朵红蝴蝶。

7分钟前
  • Zatoi Zha
  • 力荐

张导的恶趣味快要溢出屏幕了。目前看过的狄姜片里,无论各自的人设还是彼此之间的"恩怨情仇",最喜欢的一部。终于要忍不住刷一次姜大卫细长的腿和细长的手指了,服装造型意外的好看。"不打了?"看姜大卫调戏狄龙也很带感啊!

8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拔竹竿那幕太刺激了~~

12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

一个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个是组织派遣秘密卧底,结果一个情难自抑下不了手,一个情不自禁出手救人,于是什么立场任务仇恨都抛到脑后去了。真正以命相搏的感情,连拔出对方身上的刀也是无限的凄厉苦痛无限的缠绵悱恻。最后,他们就死在一起,这个天底下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他们分开了。

13分钟前
  • 水恋若寒
  • 力荐

热血与狗血齐飞,基情共爱情一色。

17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在《报仇》里,狄龙只给姜大卫跨了十几分钟的刀。现在反过来,姜大卫却是从头跨到尾,他饰演的那个身着白衫,时不时咳嗽两声的孱弱少年实在太抢戏了。

20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人杰说“不要捅肚子,就算把肠子拉出来,人也不一定会死的”,最后所有人都是捅肚子死的,张老师干得好!

24分钟前
  • 醋碟儿
  • 还行

张彻的疯癫之作, 且不说故事最后姜狄两位的死亡之舞。前半段饭桌上说起狄和女朋友在约会,然后镜头转到姜,姜一脸不高兴,还去偷窥人家,这算什么意思呢?

25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情节按着基的理解就能解释的通。。。基片儿无误。。。摸胸那段不会笑场么?带人进灵堂,所有人不是先拿刀而是先扒衣服那段笑尿了,开头唐人杰和小茂追逐打闹,有种【年轻真好啊~最后泥浆里翻滚了辣么久,直接快进了。。浪子就是来掰弯童颜巨乳的人杰的╮( ̄▽ ̄")╭

29分钟前
  • YamuQ
  • 推荐

开场就颇不张彻,因为加了不少又冷又涩的无厘头细节,比如纹身机上的麦克老鸭,比如狄龙纹身后拿走衣服露出墙上一张裸女海报。邱刚健的剧本也比倪匡细密的多,对话写的一板一眼有腔调,不过这个军阀、黑社会和革命党、底层群众等角色轮番上场的剧本并没有铺排开。主题曲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估计用它仅仅是因为《2001太空漫游》卖的火,不过配上这曲子让电影有了未来感。这一部还挺罕见的塑造了女性角色,不惜卖身入青楼、熬过这么多日夜的情人蝴蝶,只是为了等狄龙的一抱,煽情指数暴涨,反正这片有很多不那么张彻的元素,当然姜、狄的基情还是压倒一切的,为了让他们死在一起,还安排了莫名其妙跟黑社会开战的戏,最后也定格在踉跄倒在泥水中的二人身上,基的也太明显了,连续不断的盘肠战无趣,虽然喷血的配合都比较精确

3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妈蛋豆瓣的短评和影评到底是要怎样?这片子的 基 调真的是 基 情么?够了!都特么纯洁点不行吗!10.09.2013 观后感:这明明是一个报仇+赎罪为主题的进步青年求进步黑道青年求洗白的正直片子。【正直得不能再正直的正直脸】如果没有最后5分钟的话

36分钟前
  • 晒宁
  • 推荐

龙哥真的是全片露胸。小姜那个江南浪子的花名也太中二,而且还设定成林妹妹一样要咳血,但西装花领带很好看。到结尾龙哥要找小姜报仇那里还以为会像一部武侠片,男女主身负血海深仇结果相恋了,只好互k到拉着手一起死,结果龙哥说我下不了手。

40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推荐

最后10分钟,赤膊肌肉男狄龙被围攻,大尖领子灯笼袖白衬衣姜大卫一个撑杆跳来到门外帮忙,最终一人中弹中刀,一人中竹竿,在泥水中,番茄汁染红了他们的胸膛,他们翻滚翻滚,为的就是临终时可以牵一次手……

44分钟前
  • sillyteeth
  • 力荐

两星半,葬礼上大杀四方,以两派人物的黑白衣衫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大量的运用血浆喷射,确实可以说的上是暴力美学。老帮主遇刺一段比翻拍版的《铁旗门》要有逻辑些,而且这个千等万等只为得狄龙一抱的蝴蝶也显得更加有情有义。但是两个男主捅两刀就停下来对视一笑,打情骂俏,乃至结尾那五分钟的激情四射相拥而死,还是让人觉得怪异。

48分钟前
  • Stardust
  • 较差

★★★☆ 港基力作,女人们又一次被炮灰,只余两个美丽的少年凄艳甜蜜并狗血地赴死。现在的大手们比起张彻老爷子统统弱爆了。

49分钟前
  • 巴巴罗莎蠢猫脸
  • 推荐

哼~大伙儿用脚指头也看得出这分明是gay片儿~

51分钟前
  • 还行

这是一部比新断臂刀还要断背山的情义片,被狄龙纹在胸前、比血还要红、代表着男女之爱的蝴蝶只是铺垫,就像“暴力美学”全都是江南浪子姜大卫的背景板,在狄龙杀得满头大汗时,镜头对准的全都是江南浪子玩烟嘴、摇扇子、修指甲、病态的咳嗽,以及受不了女生宿舍的坏笑。好刀,的确是好刀;好刀法,你的也不错。这是什么台词,吃错药了吗,完全无视影评人的存在。一个情字在两个穿得很少的男人之间四借四还,从欣赏到救命,从报仇到革命,噫,何其伟大,何其肉麻!在一阵混淆着悬疑的鸡皮疙瘩之间,天空下起了雨,而当两个知己化敌为友时,正是看着转晴的天空又让我想起了你。噫,极其任性的拍摄手法啊,这碗鸡汤果真毒死人不偿命。为了革命,还赔上了自己,但只要两个心有灵犀的赤膊男人还能在弥留之际四次牵手,死亡又算得了什么?他妈的,真过瘾!

56分钟前
  • 欢喜陀
  • 力荐

此片甚基……配乐是星球大战听得笑死(喂)狄龙的小包子脸成功地让人嚼着他比姜大卫还小~ 一脸的浩然正气,虽然从开头一路苦逼但总觉得他下一秒就会当帮会老总。大结局我差点以为会看到平行空间HE版无名英雄,结果,导演你还是不肯放过他们 "我早该告诉你真相,但那样我又觉得是在向你讨饶"马克~。

57分钟前
  • 春奈本木
  • 推荐

3.8星,出乎意料滴好看,果然邱刚健老师深悉张老湿的本意,基片这种事舍我其谁?!《刺马》是不是基片有待讨论,《大决斗》是赤果果的基片,人杰人杰叫得好是亲热!另外,姜大卫真的是来挎刀的吗?帅到惊天地泣鬼神,我只能对着屏幕说,我舔!!!!!

60分钟前
  • Mallory
  • 推荐

《报仇》的衍生版本,自然有所不及。狄龙有一副好皮囊,俊美非凡的面容看得我目不转睛口水滴答。可到底还是姜大卫的沉郁阴霾更为吸引我。双生的好多戏暧昧十足,尤其是开头大卫撞见龙龙和胡蝶姑娘在后院约会时一脸不爽的神情哈哈。更毋论片末的 雨中激情大战:混蛋!你们是在演泰坦尼克号还是白蛇传!

1小时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