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先生

犯罪片英国,美国2015

主演:伊恩·麦克莱恩,劳拉·琳妮,真田广之,米洛·帕克,哈蒂·莫拉汉,帕特里克·肯尼迪,弗朗西斯·德·拉·图瓦,罗杰·阿拉姆,菲尔·戴维斯,科林·斯达克,尼古拉斯·罗尔,玛德琳·沃拉尔,弗兰西斯·巴贝,约翰·塞森斯

导演:比尔·康顿

播放地址

 剧照

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2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3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4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5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6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3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4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5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6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7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8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9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34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7年的英格兰,名声远扬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伊恩·麦克莱恩 Ian McKellen 饰)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老人了,晚年期间,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管家芒罗夫人(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饰)和她的儿子罗杰(米罗·帕克 Milo Parker 饰)。   虽然已经不再过问江湖中的种种纷纷扰扰,但是对于福尔摩斯精彩的一生来说,仍旧有一些未解的谜团令他耿耿于怀。日渐僵硬的身体,每况愈下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让他越发的意识到,现在,此刻,是他解开这些谜团的最后机会了。就这样,在缺少了老搭档华生的情况下,福尔摩斯独自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推理。

 长篇影评

 1 ) 关于天才的那些事儿——近期看片《Mr Holmes》和《X+Y》(剧透!!!)

这两部片,《老福先生》是昨天跟坡县的伙伴们去电影院看了(冒着汹涌的人潮),《X+Y》则是几个星期前在B站上看的(关了弹幕)。
  
  它们都是关于天才摸索人性的过程。天才也只是人。
  
  《X+Y》中,略有自闭的数学天才试图越过数学逻辑理解周围的世界;《老福先生》里,暮年的大侦探跟所有的人类一样,面对衰老、遗忘、与世界和自己妥协。两部电影都有男主以及一众配角精彩的演绎,都以沉着从容的节奏讲述自己的故事,前者无意落入“天才”与“奥数”的俗套,后者也没考虑去取悦嗜腐的“影迷”。
  
  《X+Y》的主题并不是自闭天才最终扬眉吐气。少年(Asa的角色)只是一个线索,串起他周围的人们,这些人,每个都有自己的困境。最明显的是他的母亲(Sally Hawkins)。这部片的女主是他母亲,而不是后来出现的中国女孩,这一点不可以弄错。他的母亲一直挣扎隐忍得很艰苦,是这部片里负担最重的角色,虽然她、少年、和少年的数学老师(Rafe Spall)都非常孤独。他们三个多年来困在自己的孤岛上,都想互相扶持,做到的却很有限。本片的悲悯多来自他们。当然也来自其他奥数选手,尤其是Luke(Jake Davies)。小图灵Alex所演的Issac看似情商不错,能跟人交流,但也是一枚怪胎,不能同情他人。这些角色都非常有意思,谁会忘记Luke那句:If you are not gifted, you are just weird. 而gifted毕竟是少数。这部片根本对奥数的辉煌没有兴趣,它关心的X+Y,是人和周围的互动。而实情往往是冷清的。
  
  虽然Asa和Alex颜值与演技很高有加分,但这个片本身就很值得回味。顺便说一句,片子对自闭的处理还是理想化了。现实还更混乱一点。大部分的自闭孩子也并没有天分,just weird。
  
  因为有中国元素,可能一些观众看片会有点不淡定,可以理解。片子在节奏和深度上也的确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我觉得是部不错的片子。
  
  《老福先生》的制作之精良要高明很多,几乎没有闲笔。《X+Y》有。
  
  有一点也不能搞错:这片子无意拍成侦探剧。只因为福尔摩斯的职业是个侦探,所以故事里必定有些侦探元素,但故事的重心是刻画福尔摩斯在老年面对的困境:日渐加速的遗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模糊的旧日的愧疚和他的孤独。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孤独。
  
  此所以管家母子的故事不是闲笔。因为管家母子虽然相依为命,可是母亲并不能理解儿子,儿子更不用说,少年人的锐利有强大的杀伤力。母亲也不能明白丈夫为什么要去当空军,儿子则不记得幼时与父亲相处的细节(用三件东西编故事那个细节,简直直击我心)。
  
  此所以日本男子的故事不是闲笔。除了表现福尔摩斯老来跟其他老人一样热衷于寻找保健药物,日本的故事线聚焦男子和他的母亲终生放不下父亲为何抛弃他们的问题。谁又放得下呢?福尔摩斯也放不下当年令他退休的那个案子。
  
  此所以那个案子,虽然是个非常非常简单的案子,却对福尔摩斯有那么大的冲击,因为它揭示了福尔摩斯一生的困境。他虽然不介意孤独,刻意追求孤独,但他毕竟是懂得爱的。他只是胆怯。
  
  片中每个人都是如此。
  
  没有闲笔。
  
  结尾很温情,两个片子都温情。挺好。为什么不呢?看片的人需要带点满意的结局。
  
  无论Asa还是Ian爵士的表演,看着都是享受,毋需多说。配角也非常精彩,而且不乏大牌。有心的话还可以认熟人。比如《老福先生》里有一位只出场一次的警探,是《神夏》101里面的德士司机,别以为装上胡子就不认得你XDD。
  

 2 ) 老年人的生活本该如此平淡

这应该是众多福尔摩斯系列影视剧里最不像福尔摩斯的了,至少是观众熟悉的那个福尔摩斯。在少了潇洒风流、绝谋奇断,少了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后,93岁的福尔摩斯英雄迟暮,心有归处。
似乎影片拍的并不如原小说《心灵诡计》跌宕起伏。几段故事都波澜不惊,略显平淡。好像波峰波谷的一条线,高低差有意被导演拉的平直。可能小说家还是想继承柯南道尔笔中的神探风华,不甘让老福尔摩斯就此离去。但导演似乎更懂得老头儿的内心,因为“华生写的那些探案小说里的人根本不是我”。于是即便是玻璃琴案的真相大白,日本之行的另有所图,还是最后少年被蜂蛰的应对处理,都伴随着平静缓慢的背景音乐,老福尔摩斯不起波澜的脸和暗色调稠滞的画面,本应涌起的高潮被化于平阔深邃,犹如奔流入海。
这才是老年人的心态,尤其是高龄老人,并且是英雄一世的高龄老人。它需要一种种豆南山下的超然,一种乘桴浮于海的无谓。生活在青山绿水中,几间木屋,有女管家照顾并且时而固执、挑剔、怄气;有小孩子陪伴,可以偶尔教导、传授、交谈。没有比这更安逸更适合养老的地方了,不知是大不列颠人口稀少还是老爷子真壕,这么块儿风水宝地,世外桃源,还离医院近(救护车一会儿就到),要是搁在中国,价值几何啊?
所以,最后的老福尔摩斯用鹅卵石摆了个圈圈,双手合十,跪拜天地,祭奠着那些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如今的他只愿归隐乡间做一个养蜂人,努力记下几十年前曾逼着自己忘掉的回忆。

 3 ) 少年陈迹今迟暮

强烈怀疑这部电影的险恶用心:拍出来就是让人心疼的。

爵士演老年侦探演得太真实,以至于我觉得那些神马生死哲思、人性幡悟,都是附属品;整个片子的核心目的只是为神坛上的旧日英雄描摹一场真实的衰老。

原著里面对于福尔摩斯的退场是早有交代的:与老友华生笑对东风,指点江山,且共从容。颇有侠气的尾声倒是十分配得上福尔摩斯这一生传奇。

然而导演大大显然并不满足于这种浓浓『小说家』味道的结尾,他要用一场残酷而详实的风烛残年,来把福尔摩斯这个人坐实。这样,伟大的侦探就像真的有血有肉地存在过,而不只是风里飘散的故事。

所以我猜导演一定是个superfanboy。因为在所有关于福尔摩斯的衍生作品里,多半还是在用紧张刺激的演绎推理为侦探再续盛年辉煌;而这部只为迟暮的电影,对福尔摩斯的爱有够深沉了。

讲真,片子杀伤力蛮大。进度条刚刚到六分钟左右的时候,我一把老泪就掉到键盘上。虽然前面老态龙钟的侦探已然在铺垫心酸情绪,但下面这个镜头实在让我崩不住:

福尔摩斯拄着拐杖,扶着把手颤巍巍地上楼,忽然停下来,费力地弯下腰,苍老的手指探向地上一小撮白色碎片,小心地拈起一片搓了搓,镜头给目光一个特写,然后看向头顶老旧的墙壁。

他手指枯槁,眼神浑浊,但一举一动间,当年的风采仍然可辨。

可是那已不是夺命的毒粉,不是沾了血迹的靴底泥土,不是杀手无意间留下的烟灰,不是引线上遗落的火药。

身处之地也已不是一八九五年风云诡谲的伦敦贝克街,而是半个世纪后苏塞克斯孤零零的海边别墅。

被他小心翼翼捻在指尖端详的,只是家里昏暗楼梯上的,最常见的,一小片剥落的墙皮。

关于衰老的一切,在这一刻淋漓尽致。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镜头已经够我哭一下午,剩下的九十分钟不用看了。

这部电影里的老年福尔摩斯是感性而脆弱的。一个陈年旧案贯穿始末,他终于能像普通人一样讨论孤独和死亡,终于学会了普通人善意的假话,并且为当年的直白言辞忏悔。导演这样安排,是想把福尔摩斯更彻底地拉下神坛。但对我而言,这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略有违和。比起看他在时间的打磨下变得柔顺易感,我更愿意相信伟大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始终偏执而骄傲,岁月刻深皱纹,磨不去棱角。至于他的心灵,原本就温厚善良。

电影的案情较弱,远不及探案集里的经典案子。然而谁又在乎呢。镜头里每一处细节都像染了夕阳昏黄的柔光,节奏也如耄耋老人一般迟缓而溢满恍惚的回忆,背景音里也仿佛会有旧楼梯吱呀之声的幻听。满屏是一个大写的英雄迟暮,观者心里是一个大写的怆然涕下。

最后一个镜头是福尔摩斯用已逝故人的名字为石头命名,里面有华生,也有哈德森太太。他将石头摆在身体四周,用日本的祭祀方法,面朝大海合十而拜。镜头拉远,萋萋芳草,辽阔海峡,天地间只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朝圣般虔诚祝祷。

『往生者们其实并不远,他们只是在墙的另一边。』
『The dead are not so very far away. They are jus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

Mr. Holmes,致敬所有孤独而伟大的灵魂。

 4 ) “你的父亲曾经是一个传奇。”

记:写于初次观影之后 因语言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错误理解或者记忆偏差导致的错误描述 烦请指正。





平日没看过某辩论综艺节目的我,正巧昨夜与朋友看完惊悚片,想找个搞笑视频缓一缓,在朋友的一再推荐下便随机看了一集。
那一集的辩题叫“该不该看伴侣手机,”其中马薇薇代表正方,反驳反方“安全感”论点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男生要有责任感,一个男人最起码的责任感,是做到不让人发现。”(注1)她的意思,是你要搞暧昧也行,但是在外面偷吃,起码你把嘴抹干净了再进家门。我宁愿你为了不让我知道,欺骗我在外面洗了脸漱了口刷了牙再回来亲亲我,也不想看到你那么大喇喇穿着还印着她口红的衬衫抱着我说对不起,哪怕你是真心实意地对她没有感情。

尽管不同意她的观点,我却在今晚看完电影时想起了这段话。

似乎也没有太大关系,一个争辩的是情侣之间的相处,一个是精明了一辈子,破案无数智商傲视全宇宙的神探在耄耋之年给日本的Mr. Umezaki捏造了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Umezaki的父亲是传奇。

就像是热恋中的女人,哪怕知道不是真的,也需要男人天天甜言蜜语,发誓说爱你一辈子吧。比起真相,人心有时更需要谎言来安慰,太过直白的诚实只是一把尖锐的刀子。
太过聪明的福尔摩斯,看得清现实,看得清真相,却没看懂Ann Kelmot把瓶子的毒药倒掉时,心里藏着的绝望。观察力敏锐的他,一眼就看穿了Umezaki口中所谓收藏了二十年的《Royal Jelly》,其实是最近才从图书馆拿来的,却不懂体贴他寻找了二十年关于父亲的答案依然毫无所获的绝望。

这个福尔摩斯,老了,额头上有老人斑,走路需要拄拐杖,还偏偏有诸多规矩,对着女管家嘴上也不留情。医生来看他,给他一本日记,让他每天有一次想不起事情就画一个标记,他不屑,还顶嘴,要是我忘了画呢。
可是事实是,廉颇老矣。他被烟熏倒,失去知觉,医生赶来,看见桌上的日记本,密密麻麻都是他记下的圆圈。其实早在他去日本的时候,他已经需要偷偷用铅笔将委托人的姓名写在衬衫袖口,记不起的时候瞄一眼,就像作弊。

这怎么会是柯南道尔笔下那个神通广大的福尔摩斯。这怎么会是华生小说里描述的那个福尔摩斯。电影里的福尔摩斯太真实,就像无数个给他的脸部特写,那些皱纹和斑点,他凌乱的白发和呆滞的眼神,不过是老人院里随便一名上了年纪,记忆力衰退的爷爷。原著里,他永远清高而骄傲,嘴快得不近人情。在这里,他却连案子的委托人名字都说错,小男孩纠正了他,他愣住了,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张着嘴。

因为Ann Kelmot的死,福尔摩斯才醒悟这个女人当时更多需要的是理解,是陪伴,他不懂,自以为看清了女人心里想要服毒自杀的动机,依然劝她回去她老公身边。他把她看成一个案子,却忽略了她是一个人。Umezaki给福尔摩斯看父亲寄来的信,他不懂作为一名儿子的心情,直言“我真的不认识你父亲”。他总是嫌弃华生扭曲事实,小说里的他戴着那顶有名的侦探帽,夹着烟斗;真实的他只是戴着普通的圆礼帽,真爱的是Cigar。但故事最后,他承认了华生作为一名作家的天赋,是他福尔摩斯一直以来所缺乏的。

人心并不能读,只能去感受、去了解。一个人不是一道数学题,不是一件谋杀案。电影里的福尔摩斯最后给Umezaki寄去了一封信,信里写的不是事实,却是Umezaki长久以来最需要听到的答案:你的父亲是一名令人尊敬的人,他的名字就是一个传奇。(注2)






注1:《奇葩说》第一季 141207
注2:电影里具体措辞不太记得,小说原文是“Your father,” he would tell Mr. Umezaki, “was highly respected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but for the elders of Rarotonga— and those on the surrounding islands old enough to remember— his name is legendary.”

Cullin, Mitch (2005-04-19). A Slight Trick of the Mind: The Basis for the Major Motion Picture Mr. Holmes (p. 214).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另,看完电影我还以为“玻璃琴之案”是出自柯南道尔所著探案集,但经过网上查阅,该案也是出自《心灵诡计》。电影本身改编于该小说。

 5 ) 就接受这一次,如果这真的是神坛之下的你

出于一个小时候被福尔摩斯占满课桌下偷看时光的书迷的角度,这故事真的令我喜欢不起来。故事性很薄弱,三条线的穿插基本靠爷爷的睡梦和苏醒之间的交替硬联系起来。几乎没有悬念设置,推理也显得牵强。这真的不是一部值得推荐给想推理迷福尔摩斯探案迷的电影,我期冀的福尔摩斯从来不是这样。

然而我哭了,单纯地为了一个迟暮且疾病缠身的老人。伊恩爷爷的演技无法不令人惊叹,他时不时抽动的嘴角,梦中惊醒后茫然的目光,从床上摔下时痛苦地抽搐却动弹不得的无力。他卸下了所有旁人加诸在他身上的光环就那么直白地衰老在你面前。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过于敏感了,影片里每到否定电影中、人们想象中福尔摩斯的形象时,我就听得格外清晰。当他说他注定终身孤独,当他要求Roger去道歉,当他说他后悔,我都为这些语句而难过。而当他急于在女管家面前解释他在乎Roger却言不尽意最终跪下抽泣时,我终于被击溃了。这真的太伤人了,这个在你面前不停忏悔的老人,这个在孤独包裹下颤抖的灵魂,居然是福尔摩斯!他怎么可以是福尔摩斯!但这里他真的就是,老迈的、迟缓的,带着深重的悔意和深刻的无能为力,孤独地惩罚自己的,福尔摩斯。

而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小演员了,尽管他浓烈的眉眼像极了托马斯桑斯特,可是出色的表演并没有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太出戏。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太在情理之中。因为我们就是他,就是这个执拗地崇拜着福尔摩斯的少年。他试图靠呆在他身边捕捉描摹他生活的点滴来满足自己心里对这个被奉为神砥的大人物的所有想象。他读他的故事,他学他的行事,他靠攻击自己的母亲坚持自己的“正义”,这是他捍卫他的方式。他甚至没有想过去计较自己对于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分量,他最好也不要知道,这个老人曾经恸哭,为他可能永远都无法醒过来而那样失措无力。很感激Roger,感激他给他这样细腻和纯粹的陪伴,感激终究是有一个人可以给他孤独的疮口上涂药,感激他,是那么年轻,这样就可以陪他很久很久。。。

这真的就是一个孤寡老人萧索却仍带有慰藉的晚年故事。就像电影里说的,如果我们把他推上神坛时没有过问那是不是他本来的样子,那么现在把他推下神坛,是不是依然也只是什么人想象中他的样子,想象他天才一生却冷情寡淡,让他暮年反思和自省过往后归于一个常人对情感的需索和肯定。尽管我很质疑导演选择这样一个故事是不是有某种再牛叉老了也都凡人一个的险恶心理,尽管我心里还是坚守着自己固见中的福尔摩斯,但我依然推荐这个故事,给这个孑然一身、深省悔悟的老人。如果神坛之下是这样一个你,接受一次又有什么关系。

 6 ) 你是更爱惜自己的羽毛,还是愿意用自己所拥有的来换取他人的美好

题记:观影过半,联想到下午才玩的游戏Journey(风之旅人),我突然觉得,或许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其形式,都是能够让读者可以体验到更细腻和丰富的感情,从而慢慢走向对人性中最美好部分的理解和向往的。

补:关于华生的讨论,评论里豆友RockNRuo提出了很棒的不同观点,大家可以看完本文以后,稍微下拉一点继续看Rock的说法。至于辩论哪种观点正确,就不用了=)文无完文,让我们求同存异,各持己见吧。

补2:关于写给日本的信,是编造还是想起来了,直接在本页面搜索“生命片段重现”,这位豆友给了很详尽的解释和补充信息^^多谢
--------------------------------------------------------------

虽然这部影片里,主角福尔摩斯即是一个虚构人物,挖掘一个“真实的”福尔摩斯,本来就是一个故事衍生出来的故事;而片子里还套了多个更小的故事,可谓层层虚构。但是导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整部影片层次丰富而不凌乱,每一个小故事都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了想要被讲述的,立体而动人。几乎让人信以为真。

(以下开始是剧透)
.
.
.
.
.
.
.
Ann的故事:Ann的故事让人觉得非常忧伤。非常敏感而孤独的一位女性,在连续的丧子之痛以及生育无望的情况下,转向对音乐的依赖。然而相濡以沫的丈夫却不能理解这样的情绪,反而用各种手段加以限制,甚至到了因为怀疑和猜忌,而请出私人侦探跟踪的地步。Ann的聪慧让她得以和能够洞悉和体察这样情绪的福尔摩斯相识,并进一步提出两个寂寞的人互相慰籍的请求。福尔摩斯却从理性出发拒绝了Ann,导致Ann最终选择了死亡。福尔摩斯的内疚由此而起,整部影片也由此而起。

Ann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些小细节:其一是,在巨大的悲伤和不被理解之后,她依旧在为丈夫洗着衣服,继续操持日常家务,履行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其二是,她当着福尔摩斯的面,倒掉了毒药,连玻璃瓶都留给了侦探——这是不让福尔摩斯为她的死承担心理上和客观上的责任,可谓极其善良;而在福尔摩斯跟踪她的时候,设下局中局,更是反映了她极其敏锐的心智。我甚至疑心福尔摩斯的伤痛不仅仅是因为Ann的早逝是他间接所致,或许在那交谈的一刻里,也有被这样的美好所吸引吧。

虽然Ann最终死亡让故事变得超过了日常生活的界限,这种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孤独却并非罕见。每一个人都渴求自己的痛苦被最亲近的人看到,求而不的,家庭就变成了束缚甚至折磨。福尔摩斯如果去帮助这样的一个人,或许跨越的是道德的界限。越界便会有社会声誉等等丧失的风险,亦有可能卷入感情纠葛,丧失基于完全逻辑的优雅而冷静的生活状态,故需要很多基于勇气的善良。

Ann的故事叩问的是,你是更爱惜自己的羽毛,还是愿意施助于人,即是你需要面对和承担自己的损失?

Roger的故事:如果说Ann的故事是痛苦的发生和起点,Roger的故事就是痛苦得到救赎。Roger,一个出身于平庸家庭的小男孩,需要面对的痛苦是单亲妈妈看到他的才华,却无力也不愿意让他走一条更加能满足他才华施展的道路。他的母亲芒罗夫人虽然爱护Roger,却选择不去理解他的想法,也不愿意他和福尔摩斯这样的怪人有过多纠葛,即使这个怪人也许有可能让这个孩子多得到一些他极其渴望的教育和知识。

福尔摩斯和小男孩友情的起点,是男孩的才华。然后在其后的过程里,福尔摩斯看到了小男孩谴责母亲时,正确的逻辑对人也能产生巨大的伤害(即是福尔摩斯先生自己也说了类似的话);看到了芒罗夫人因为自身资质和家境限制,无力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一事实。

最后当热情、善良而又机智的Roger差点因为发现真相并且想要保护蜜蜂而差点丧命的时候,福尔摩斯的内心城堡终于被打破。当他决定要把自己的遗产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俩时,便是在付出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以及自己所遵循的人生标准,来保护小男孩可能有的未来,也保护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以自己的丧失换取他人的美好,我相信这是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华生的故事:华生在整部影片里,并没有出场。除了那些零零散散的线索,暗示这个华生并未真正用写作来如实反映这个伴随一生的老友,最令人感伤的,是福尔摩斯自己所说,华生从来没有真正了解我。华生为了结婚而搬出贝克街的时候,那张用于写作老伙伴传奇生涯的桌子并未搬走,反而最后是跟着福尔摩斯到了侦探自己的乡间旧宅。一个细节体现出来的情谊的深浅,令人不得有些唏嘘。

过于理智而热爱逻辑的人,很多都是用这样的方式筑起冰墙来保护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即是他们与此同时也在默默等待,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人会用暖心的温暖来融化这道冰墙。陪伴却不愿意去理解,敬爱有加却不想要看到真实的对方,就像是隔着玻璃的握手,即是福尔摩斯如此珍惜,却依然没有在他心灵上产生足够的温度。

日本人的故事:这一个故事,是对福尔摩斯转变那条线的支撑。如果说Roger母子俩的事情,因为是身边之人所以才对侦探有那样的触动,那么最后当热爱事实的侦探为了一个曾经把他千里迢迢骗到远东加以指责的陌生人,开始编造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完全已经发生了转变。为了维护那堆母子几十年生活下来的精神支柱,放弃自己的原则。这一幕体现出来人性的柔软和温度,让荧幕之外冰冷空调间里的我觉得异常温暖。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福尔摩斯自己的。因为年纪的衰老,精明如福尔摩斯这样的不世天才,会在调制皮下注册针剂的时候晕倒,每天会忘记不胜枚举的名字和地址,甚至居然会忘记引发自己退隐的最后一案的案情。我们看到年迈的侦探虽然洞察力一如既往地犀利,却会在阅读的时候打起了瞌睡,为了拾取一枚装饰品而摔下床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痛苦,才更容易直视他人的痛苦,从而慢慢生出怜惜同情之心。但如福尔摩斯在影片最后所说,只有当一个人没有遗憾,才会死去。让一个只遵循硬邦邦的逻辑和事实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最后在老迈之时懂得了人心的温柔,我非常喜欢导演所安排的这一出圆满。


 短评

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但是一个不普通的讲述者。甘道夫先生贡献影帝级表演,配乐摄影也很棒。一点感悟:永远都要追寻和思考事实真相,但不是每次都要说出事实,事实有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合理改变。开始觉得日本的线很冗余,没想到是画龙点睛。另,福尔摩斯真是一个宝贵的艺术财富

5分钟前
  • 吃查3000
  • 力荐

想象一个传奇虚构人物未被交代过的晚年。能够解开一切谜题的天才却一直都没能理解人这个概念。直到生命的末了才一点点领悟其奥秘。这个故事作为传奇的结局是可以接受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既是福尔摩斯这个系列的终点,也是赋予其血肉灵魂使其成人的完结工作。不知柯南若活在今天是否会满意。

9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孤独衰老,面对死亡的福尔摩斯,终于放弃逻辑说起了谎言。知道了爱必然带来伤害,但也不再害怕去爱。这不是推理电影,而是老年治愈电影,只是主角是福尔摩斯。因为有很多美丽的镜头,加一星。

12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奇异博士:我是夏洛克。钢铁侠:我是夏洛克。万磁王:我才是夏洛克。

17分钟前
  • AE111
  • 还行

甘道福:花生走的第一天,想他;花生走的第N天,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灰袍~回中土~,途中碰到一个霍比特人,卧槽,花生!意外之旅!卷福:花生走的第一天,想他;花生走的第N天,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回到洪荒~去支配~去操纵~,途中碰到一个霍比特人,卧槽,花生!四毛哥撕逼!

18分钟前
  • 阿路人甲
  • 推荐

超级感人,一老一少尤其好,其实你如果能看懂这部电影,就能知道人性里挣扎的孤独所在

22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一个真正任性到老的人的末年时光。尽管看遍大部分的福尔摩斯习惯了他的基本演绎法,习惯了他有些刻薄却又迷人的性格,可是却仍然喜欢甘道夫老年版的福尔摩斯,他的目光开始变的柔和,他开始在意起出现在他生命里的那些人,他开始因为一个小孩哭泣……很感人。

26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剧情的节奏有点文火慢炖渐入佳境 接近尾声的时候在想小说作者恐又是原作迷汉一枚。麦克莱恩把老年福尔摩斯演得太活 看得心酸。Roger的小演员太像ThomasBS。唯一无法全心好评这部片子的原因诚如片头的警告:infrequent upsetting scenes.比想象中的还没有准备好看侦探的末路。BGM贴合但我不喜欢。

27分钟前
  • 推荐

悬疑成分接近于0,却是最最文艺的福尔摩斯。这位侦探有过太多传奇,Bill Condon只选择让垂暮老人沿着记忆的林荫小径,完成所有伟大灵魂在离去前都会做的一件事:自省。 如“时时刻刻”一样精致优雅的故事,爷爷的老人斑和本色表演看得我悲从中来555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当上了年纪的福尔摩斯开始喉头嘶嘶作响并不得不靠在袖口上写名字才不至于太尴尬时,我们知道这肯定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悬疑破案片儿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三条故事线交织得不紧不慢且毫无悬念感,唯一令人感到心疼的是晚年福尔摩斯悟出人性不能用逻辑来解释时那瞬间的孤独与怅然。

30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等了好久兰辛村才开始放映。伊恩爷爷演技好到爆。旁边的歪国叔叔从影片中断就开始抽泣。#我将自己的暮年连肉带血剖出来给你看。我记忆衰退。我行动迟缓。我修正那些被夸大了的传奇。我一直孤独。我忘记拯救。那么。你还信不信我。你还爱不爱我#

32分钟前
  • 森碟本森
  • 推荐

非常有人情味的一位福尔摩斯,超出常人的逻辑能力最终还是被衰老打败,一生最大的财富到头来也是一把双刃剑,让他更加的孤独。整部电影除了福尔摩斯老年版的形象让人亲切让人心疼之外,片子本身也没什么独特或者优秀的地方,小男孩倒是挺可爱的,而且华生永远都是福尔摩斯无处不在的牵绊。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一个高智商的福尔摩斯在死前找回情商的故事,哭死

40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我将自己的暮年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你看。我记忆衰退,行动迟缓,却修正着那些被夸大了的传奇。我一直孤独,依然忘记拯救。那么,就算如此,你是否依旧信任与我?亲爱的华生” ——“是的,福尔摩斯,我依然信任。”【老年福尔摩斯找回情商的故事】

42分钟前
  • 推荐

三点五星。三条线交织使整部影片的重点把握不佳,但爷爷将福尔摩斯这迟暮英雄最终与过去自我周遭握手言和演绎得着实让人抹泪。笔记本上的圆圈,后院的蜂盒,旧物中的照片与白手套,都融合在浓郁的苏格兰风情中。不知有没有人觉得,最伤一处是他说这么多年华生其实从未懂我,看到这我的眼泪哗的落了下来

46分钟前
  • littledepp
  • 推荐

优雅到最后一秒。被人性充满的阿福柔软脆弱到极致。理性和逻辑最终还是无法战胜如水般的人心。没什么比看透一切的智者孤独的老去更催泪了好吗fiction or not.

51分钟前
  • 猩猩
  • 力荐

电影拍得一点问题没有,然而我恨这部电影,真的,日子已经够难过了,不需要再多一部电影把我们爱的偶像拉下神坛,看着他迟钝,衰老,无能为力,我不接受!

53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福尔摩斯先生呢!!Ian McKellen狂赞的演技!坐等明年奥斯卡的男主提名!

58分钟前
  • MattPassmore
  • 力荐

导演烂、故事烂、风光片,真实历史人物才需要拉下神坛,文学虚构人物拉你妹的坛啊,3星是给福尔摩斯这名号的,原著福尔摩斯高智商高情商,不会嫌弃华生不懂自己。华生长期无私而忠诚陪伴才是无价之宝,智商反正福已经横溢了,再说高智商如麦克罗夫特能陪多久,半个月吗???

1小时前
  • nothing传叔
  • 还行

挺喜欢的。走下神坛 垂垂老矣的福尔摩斯。淡淡的忧伤的调调 明媚的乡村景色 喜欢那首BGM。“人性是不能用逻辑去解决的” 还有一句 这么多年 华生从未懂我。本来就是啊。

1小时前
  • 🧸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