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韩国剧韩国2018

主演:曹承佑,李栋旭,刘在明,文素丽,元真儿,李奎炯,千虎珍,文成根,廉惠兰,金元海,太仁镐,严孝燮,崔光一,崔有华

导演:洪忠灿

 剧照

Life 剧照 NO.1Life 剧照 NO.2Life 剧照 NO.3Life 剧照 NO.4Life 剧照 NO.5Life 剧照 NO.6Life 剧照 NO.13Life 剧照 NO.14Life 剧照 NO.15Life 剧照 NO.16Life 剧照 NO.17Life 剧照 NO.18Life 剧照 NO.19Life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0:36

详细剧情

李栋旭饰演相国大学医院急诊医疗中心专科医生艺镇宇,是一名注重医德的医生。   曹承佑饰演相国大学医院总括社长具胜孝,他是认为数据高于一切的冷酷的人物。   元真儿饰演小儿科负责人李晚霞。   刘在明饰演相国大学胸外科中心主任周景文,他对胸外科有自信心,并有着医生的使命感,和新上任的相国大学医院总括社长具胜孝就医院的运营方式等对立。   文素利饰演相国大学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吴世华,是在医生父母培养下的金钥匙,她以自己的职业和能力为傲,充满野心想成为业界No.1.   李奎炯饰演艺镇宇( 李栋旭饰)的弟弟艺善宇,他是在健康保险审查委员会评价院工作的整形科专门医生,小时候爸爸因为车祸去世,他腿部有残疾。   千虎珍饰演相国大学医院院长兼精神科医生李宝勋。   该剧由执笔过《 秘密森林 》的 李秀妍 编剧 +《 名不虚传 》、《Dear My Friends》导演联合打造,是一部讲述医院...

 长篇影评

 1 ) 医者,可否自医?(第十二集更新中)

第十二集,“ 我们有责任找出某个生命消散的理由

第十二集剧评更新中。。。

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到一句曾经在网上流行过的话,“小孩子才讲对错,成人的世界只有利益。”但是不讨论对错,只表示痛心,怎么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不要谴责,不要对错,我们只是表达痛心,就够了吗?

第十一集,“这世道怎么就不会改变呢”

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新英格兰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一首诗。

纳粹抓了共产党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
我又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关了社民党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
我又不是社民党人。
当他们抓工会成员的时候,
我没有抗议;
我又不是工会成员。
当他们抓犹太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
我又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抓我的时候,
不再有什么人,能够为我抗议。
这个剧,真的是韩国人写的吗?

呼吸着上层空气的人们,无论是引导舆论、甚至是直接让人闭嘴,也许只需打一两个电话,彼此置换一下资源——反正市场那么大,韭菜也已经养成。在我生产的手机上预装你们的程序,共享一下用户的心跳、体重这样的信息,就当是合作的开始吧。

那用户隐私怎么办?都是用户自己同意使用的嘛!毕竟连大公司的董事长都说了,某些国家的普通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服务或效率“。同样是这些普通人,重新定义了“模仿是最高的赞美”,各种明星同款在占领大小橱窗的同时,其实不也说明除了张开双臂全面拥抱消费主义,这些普通人已别无选择。

这时候如果有人偏偏不识相地跳出来,说着,“不,我要揭露这背后的真相,哪怕只有50%的可能。“就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但是这只”虎“,是为了利益,就可以让记者随便背上”杀人犯“的黑锅。这只”牛犊“的下场恐怕可以想见。

有队员不难,难的是有这样清醒的队友。

难得的是,这只“牛犊“身旁还有人肯为他指明这一条路的艰难险阻,并且不介意和他一起走。

这样不偏不倚的胸外科朱教授,大概是本剧的唯一了。

就连身为“正义“化身,自诩揭露黑幕的记者前辈,实际上也是为了观众的点击率,而故意编造一个高大的举报理由。将举报人的信息泄露出去,却丝毫不觉得愧疚。

如果新闻报道只考虑点击率

就算没有直接施加暴力,这样的背叛又怎么能说和举报人之死毫无关系呢?

这样不负责任、没有操守的新闻报道方式,不但害得举报人被迫辞职,甚至因此加剧了心脏的负担,还将自己的同事卷进了无妄之灾。在国家机器的执行力面前,静坐的报社成员除了旁观,只能自问,“这世道怎么就不会改变呢?”

世道,从来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力量而改变。

这世道怎么就不会改变呢?也许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人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以为筑起一道高墙来保护自己的孤岛,就能从此高枕无忧。

却没听到窗外这丧钟,就是为他/她而鸣。

第十集,“尽可能往后拖延,然后活着”

最近一次与高中同学聚会,席间聊起该如何购买重疾保险,从保险公司谈到保险代理人,从理赔金额谈到赔付次数。曾是少年的我们,似乎就是在某一天醒来之后,突然变成了贪生怕死的中年人。

到了七八十岁、牙也掉光的年纪,是否真的只剩下考虑如何多活一天吗?

海报上两位银发的老人,似乎在用用亲切的口吻询问着,“你买了癌症保险吗?如果还没有买的话,该如何迎来高龄化时代呢?如果不想担心治疗费用,就来华正买保险吧。”

购买癌症保险,就和买菜一样简单的海报。

这样的海报,就如同只允许医生开出医保范围内的药物,昭示着如春雨般的变化,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相国大学医院。

就连一直跟手下医生强调良心、底线的急诊中心科长,也因为面子上挂不住,对振宇说,那些看起来富裕的急诊病人,要不就给用点贵的药吧。这样一来才是双赢嘛!既补贴了我们科室的赤字,病人不是也用到好的药了吗?

科长,你说的底线呢?

这样的变化,还真的就像小儿科的李医生所讲的那个瑞士小镇的故事:本来需要主动站出来的事,突然变成了只有补偿才去做的事。当医院变成效率先行,公平退后的地方,每一个决定背后的思量就会从“什么是正确的”,变为“什么对我才是有利的”。

绩效说白了,就是效率第一。

所以振宇会念叨过去的院长,也许是因为老院长从一开始就反对用这样的绩效制来决定医生们的收入。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理解的“医术”,它的神奇之处也是它的可怕之处

如果任由金钱来决定医生的选择,恐怕假以时日,哪怕曾经正直、清醒的医生如急诊科长,也会失去自己的底线吧。然而只是这样怀念逝去的人,也并不会对现状有根本的改变。

对逝者的执着,也许只是因为后悔。

我猜,振宇舍不得放院长走,大概是因为自觉欠了他许多约定。以为还有很多个明天可以赴约,所以一再推迟的约定,每次都留下院长一个人等待。却没想到,每一个如常到来的明天都是一种幸运。

世上难买“早知道”。

当振宇为自己的拖延感到懊悔时,周医生却劝说弟弟善宇尽量拖延。这又是另外一种生存哲学了——如果已经知道生命就要结束,也并没有根除病痛的方法,与其放弃,不如尽管拖延吧!

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根本意义?

看剧的你,此刻又在进行着哪种拖延呢?

后记:这一集的评论还没写完,就忍不住猜想,新的医疗园区里那座孤零零的、不起眼的所谓“管理人宿舍”,到底是留给谁的?应该是留给当初卖掉这块土地的老人吧,想要跟其他的村民一起住着,直到老去的那位吧。这样看来,具社长还真的是一个复杂的人呢。对医院进行改革毫不手软的他,或许,还真的有些坚守的底线吧?

第九集,“给大家提供一个能把错误说成是错误的环境吧”

剧集就要过半之际,Life的主旨也渐渐呼之欲出。我本以为这部剧要谈论生与死,没想到只是把所有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放在了一所私立大学的医院里而已。

不,也许更坏,同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天生壁垒森严的医疗系统之内,或许已经积重难返了。哪怕年代在前进,从偏远的小城来到了国际化的都市,问题却还是在那里,巍然不动。

沧海变桑田,没想到这医疗系统的顽疾还是没变。

不管是操作事故、代理手术,还是医生、护士操作失误,乃至给错了药,死了患者,第一反应都是隐瞒。不惜拉上不能作证的死者,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甚至还要硬说为了患者好,把坏事说成是好事来宣扬一番。

只要证据不充分,只要医师执照没有吊销,去到另外一家医院行医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吧。

这话,是不是说的太直接了?

所以才有善宇这样扔石头的人,哪怕井水不会改变,也要给这严重不平衡的天平一边加些重量。至少,让患者多一些信息,多一些选择——马上就要划开自己身体的医生,究竟是怎样的人?

可是有时候,即便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还有振宇这样的医生,哪怕是费力不讨好,也想要在医院倒塌之前,用身体力行来改变现状。一直在医院被排挤,接受了无数流浪汉、做完手术累得直接在手术室睡着的周医生,也终于拿出了勇气走到了竞选的台前。

周医生,是谁给你的勇气呢?

然而这样,就足够了吗?

如果说医生们和善宇致力于解决医疗系统内部封闭、互相推诿的问题只是原罪,那么被视为希望的具社长,真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而来的么?还是说,他和他所代表的资本力量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呢?比如说用绩效制鼓励医生多收有保险的病人,给病人开医保范围内的药。

如果这些不是相国大学附属医院一家的问题,是不是代表了旧患未除又添新?追逐利润的资本,真的是解决医疗困局的最佳选手吗?如果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华政还能独享这块肥肉吗?

而如果具社长不行动,只靠着善宇和哥哥,还有记者,就算时不时扔几块石头,会动摇几分呢?

这样的话,至少还可以出现在别人的电视剧里。

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管身处怎样的系统之内,都可以诚实地面对自己与他人的所作所为,不再有隐瞒,把错误说成是错误。就算是上级、同事犯下的错误,也能本着对患者、对承担后果的人负责的本心,加以指正呢?

至少还是可以有梦想的。

事到如今,心里还有着这样的请求,是不是已经是一种异想天开呢?

后记:以为只是露水之情却一直没法忘却的感情,原来是从一盒巧克力奶开始的。穿着粉色上衣的年轻人啊,你就这样轻易被俘获了吗?这一路上,你爱的辛苦还是也有愉悦呢?

这样温柔的表情,是不是从那时起就专属于李医生了?

第八集,“所以我没办法轻言放弃”

Life原声带的第三辑收录了一首叫做《Silence》的歌曲,中间有这样唱着的一句英文歌词:

Silence, Life is this silence.

看过官方MV,就知道这首歌是属于善宇的。如果找一个字来形容善宇,是不是可以用“忍“?如果换作一个词,是不是该用”安静“?所以这三分半钟的MV镜头里,装得下善宇的安静吗?

MV一开场,就知道这首歌是属于善于的。

把渴望好好地埋藏在心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雪,有可能是初雪吗?那时候就已经喜欢李医生了吧?在想着去找她吃炸鸡、喝啤酒吗?

飘雪的时候,你在思念谁呢?

喜爱的姐姐来家里吃饭,他收拾好了房间,却没法送她出去,于是一个人留在家里收拾冷掉的炸鸡。上一秒还是灿烂的笑容,下一秒只剩下悄无声息,你可有听到他或许、轻轻叹了一口气吗?

有你在,就是春天。你不在,只剩下残羹冷炙。

一个人在家看电视上的海龟和鱼群在蔚蓝的大海深处畅游,探着身子,向往的神情久久停留在脸上,是在幻想自己如果不困于这轮椅,也会这样自由吧?在哥哥回家的瞬间,却换上一幅漠然的面孔。

餐厅里其他食客嫌弃的目光,善宇一定感受到了,却也只是默默低着头,熟练地操作着轮椅,小心翼翼地在餐桌与餐桌之间前行。这样的间距一个人走过绰绰有余,可是有谁考虑过轮椅所需的宽度吗?

这样嫌弃的目光,就是我们的街道上为什么没有残疾人。

明明是自己的身体在承受痛苦,到了需要止痛剂的程度,却还拜托医生向哥哥隐瞒实情。

善宇啊,为你自己考虑多一些,不好吗?

这样隐忍的善宇,尴尬时只会用笑容来掩饰。然而看剧的我,却怕他忽然某一天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吃够了苦。一个扔石头的人,既然不能改变河水的流向,何不随波逐流?

器官移植中心的“贪吃鬼“鲜于昌说没办法放弃,全都因为看过失去希望的人又活着走出医院的样子。所以哪怕被病人家属怪罪,甚至认为他就像是黑白无常一样,只会索人性命,也要坚持。

那么善宇一直没有放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不,不仅仅是没有放弃过成为医生,哪怕因为坐得太久而脚背充血,也坚持住了。

哪怕是自己母校的医生教授反对自己成为专业医生,害得自己只能去别的学校做住院实习,十年里也从未想过要去报复。

不仅仅是没有放弃过成为医生,也没有放弃过做一个好弟弟,帮着哥哥操持一个家,告诉他不要把湿毛巾扔的到处都是。

也没有放弃过做一个好儿子,所以尽管妈妈做的小菜都是哥哥爱吃的,也还是陪着她谈天说笑,不要她太担心自己。

甚至,也从未放弃过喜欢李医生,终于向她告白了。

突如其来的告白。

所以善宇啊,你的坚持是因为自己遭受了不幸,所以更加珍惜活着的机会,也希望不要有其他人再重蹈这样的覆辙吗?所以才如此的嫉恶如仇吗?所以知道自己做为那个扔石头的人,哪怕无法改变一潭死水,却也要做下去吗?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支撑着你对抗命运,对抗仗势欺人的副院长,对抗整个封闭的医疗系统,还请你一直坚持下去,好吗?因为此刻看剧的我,也在从你身上汲取这种不言放弃的能力呢!

毕竟Life,除了生与死,更多的就是这样的安静了。

安静的力量的代言人,善宇医生。

第七集,“不想毁了谁,也不想成为谁的希望。”

最近在豆瓣首页上频繁看到一个话题,“你什么时候对学术感到幻灭的?”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扔给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们,比如说,医生/教师/警察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幻灭的?头脑中之所以首先冒出这几个选项,大概是因为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医生、教师和警察往往象征着正义与希望,也本应在绝望、遇险、懵懂无知时伸出他们的援手

具社长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所以每当有医生为了一己私利就把患者当作不会凋零的摇钱树而过度医疗,老师为了一己私欲就把学生当作不会反抗的对象而肆意骚扰,我们才会出离愤怒,觉得似乎有某种底线被打破了。

相国大学医院不乏某些天生就有着高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的从业人员。然而医生也不是餐风饮露的仙人——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也和所有其他职业一样,与自己的收入息息相关。所以这次医院里的收入改革看似与高尚的人品相悖,然而人品在收入面前又能保持多久而毫不动摇呢?

至少我们已经知道的,副院长就是一位倒在了金钱的诱惑面前的医生。一年5600台手术,却没有明确告知自己的病人,人造的关节只能在十年到十五年的有效期之内工作。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医疗审计,副院长慌乱之下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去审计单位追查举报人的身份,还怪罪对方不提前跟自己照会一下。

听到医疗审计院的人说着抽查不是演戏,我竟然感到了一丝欣慰,似乎守住了重要的底线。哪怕只是在电视剧里演一演也好,至少给我们一点还有光的希望。

铩羽而归的副院长选择的第二个策略, 是要手下的医生找出其他发达国家40岁的患者做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背后的辩解无非是,连美国和日本都有这样的过度医疗,还能指望韩国做的更好吗?

这个套路,还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瞬间,想起了最近短暂存在过的一则新闻。某视频网站紧急调动全公司力量去找寻美国、欧洲、日本等等国家曾经发生的疫苗事故。这样的“对比”想要证明什么,恐怕不言而喻吧。

这究竟是人性的沦丧,还是道德的扭曲?

副院长看似在审查面前慌了神,然而这样的行动之后,整个医疗界会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吗?如果说任何一个集体、机构真的变成一潭死水,仅仅靠着几个扔石头的人,就能让这潭死水开出什么绚丽的花朵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社会的集体记忆,又比金鱼的七秒钟长了多少?

连内部人士都只能旁观的医疗难题,也许的确到了需要外部人士才能解决的地步。我们从来都需要一个英雄, 这样就可以把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一厢情愿地投射到他的身上,看着他受苦受难,于是以为自己的上下求索也得到了回应。

然而哈姆雷特说,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所以面对着小儿科李医生的殷切嘱托,具社长说自己只是来工作的生意人,只看结果,不问动机,既不想砸别人饭碗,也不想成为谁的希望。

这究竟是具社长的谦虚、低调、自保,还是真心话呢?他曾经几乎阻止一桩不平等的土地转让交易,对待被收容的流浪狗也称得上是尽心尽力,这样的生意人,难道真的只想赚钱吗?他心中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后记:本集的温柔一幕来自于具社长与父母的互动。明明已经是呼风唤雨的总裁了,只是想领养一只狗回家而已,居然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倚在墙角,接受父母的责备。不过这位具社长爸爸,我看您也是很想养狗吧!一定是这样,才故意唱黑脸的吧!

第六集,“人生如螺丝钉纹路一样。”

在前五集里闹得相国大学人仰马翻、甚至引发了罢工的三科派遣一事,居然说取消就取消了。正如胸外科的周医生所言,也许派遣只是一个由头,真正的目的在于让新近被收购的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们认识到,究竟谁才是医院的主人。

社长的威权,现在算是建立起来了吗?

这边厢针对癌症中心的调查仍在展开,具社长已经开始责成各科室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类似的给药事故。毕竟只靠医生是不太可能做到了,因为犯下这样过错的人,说不定很多人还是继续拿着他们的医师执照,换个地方行医罢了。

换个地方,仍旧走原来的行医之路。

如果说前面几集只是展现了具社长作为商人的精明,那么将先进的药品和病人管理方式引入医院的日常运作,则为他在医院赢得了好评,甚至还有了粉丝团。但是作为代价,药品宣传和推销代表也迅速的占据了医院的各个科室。

而这一切,都是具社长与副院长计划好的:成立子公司销售专供相国医院的药品和营养补品,就连税金,也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规避。看到此,不由得在心里给众多的非盈利机构打上了问号。

副院长果然是老油条了啊!

所以才有了吴科长看不下去的追问,这些求医问药的人在社长你眼里又像是什么呢?她没有说出来的答案是:在社长眼里,这些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还在奔波的人,无非就是摇钱树吧。

生命,在商人眼里是不是也可以用价格衡量呢?

吴科长曾经说过“这双手所能做的,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大概也坚信医生与普通上班族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不能用数字计算,因为他们所挽救的(但同时也可能伤害的)是每个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然而正是太多的医生有着这样的思维,才会让医院内部的团队变得封闭和自私——才会有是不是发生的医疗事故,和成为惯例一样的手术室的低效使用,设备买来可能只是偶尔才运转一下。

就连吴医生所保有的这种没来由的优越感,也正是具社长这个“刻骨铭心”的生意人所不认同的。如果说医院真的是一潭死水,也许真的要靠小儿科李医生所说的“扔石头的人”才能激活呢!

这一幕看似是具社长与神经外科的吴科长针对医生的职责而进行的一场争吵,然而恰逢此时落下的巨大宣传画,却象征着这场冲突的始作俑者实乃背后的资本集团(华政)。

巨大的宣传画,是不是也在预示着,人在资本面前的弱小呢?

只不过具社长,说出“跑业务也不丢人,因为跑业务的人也在努力地供养着一家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背后的资本势力,可会容得下一个不只追求利润的你吗?

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答案。

而我也更好奇,一直以来为了不丢掉办公桌而努力往上爬的具社长,又走过了怎样的路?是也像螺丝钉的纹路一样,弯弯绕绕,然而你想要的,却其实就在眼前吗?

后记:Life开播至今,一直保持着严肃的氛围,偶尔甚至还掺杂了一丝悬疑的味道。然而本集在谁能成为院长的斗争中,居然也难得的出现了这样好笑的一幕——副院长和癌症中心主任花式拍马具社长,副院长明显是没想到癌症中心的主任居然还有这样一招,所以露出了一脸嫌弃。这是演员们展现了久违的喜剧演技吗?

花式拍马!

以及之前很多人觉得尴尬(包括我在内)的感情线,本集也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展。不知道是不是滤镜太厚,看到具社长从电梯里探头出去追看小儿科的李医生,我居然看出了一丝甜意。具社长,这样的看出去,是不是就代表了你在关心呢?小儿科的李医生带着阳光的微笑,说不定能让一直以来只会工作的具社长找回那份带着柔软的温度呢。

会探头,是不是就代表了在关心呢?

第五集,“危害会由谁来承担呢?”

经济学家Jeffrey Sachs曾经于1980、90年代前后在玻利维亚和波兰使用过“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并两次拯救了危机中的国家。所谓“休克疗法”,虽然是个经济学概念,实际上来自于一种临床疗法,即采用药物或电流导致人体休克,再进行治疗。

可惜的是,同样的办法在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中却没有取得同样的效果。最终,俄罗斯经济崩盘,直到今天也没能走出二十多年前陷入的泥淖。

所以当我听到胸外科主任周医生讲述他的亲身经历,他是如何目睹地方医院因为赤字而被政府关停、自己却无能为力,就像看着一个病人还有一线生机,却被放弃了治疗,就突然想到了这些历史上的事。

逃避并不总是有用的啊!

虽然叫做历史,其实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演的现在与未来。

当年他被派遣去的韩国金海市,直到2017年才有人口53万,而北京海淀区在2010年就有人口328万。但是韩国不仅仅是首尔,就好比中国不仅仅是北上广深一样。很多人抱怨着外地人来的太多,导致这几个城市看病难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否有问过自己,为什么外地人要忍受舟车劳顿,花着自己二三四线城市的收入,千里迢迢去到这几个超级城市求医问药呢?

同样的情况,也许不仅仅发生在韩国。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然属性之一。面对日益集中的医疗资源,每一个个体除了被动接受先进的医疗资源离他们越来越远,似乎没有其他的办法。而想要进入医疗行业的门槛又格外的高,慢慢地变成了一场只有内部人参与的游戏,也就不奇怪了。

我所说的内行人,并不仅仅是指医院内部的医生、护士、管理者们。剧中弟弟善宇所在的国民健康保险审查评价院等相关的政府机构之内,想必也是有相当数量的员工有医学背景。当年一起同过窗,就算日后不在一起行医了,总还是会有些内部人的交情在吧。

所以大大小小的各级医疗事故会对外界有所欺瞒,甚至成为了一种业内的惯性,也就不奇怪了吧?因为患者根本没机会去知道事实的真相。他们求助的对象,也许有些人与犯下错误的医生、护士交情深厚,自然也就不会施予援手了。

如果内部人做不到,外来者就一定可以吗?

所以李医生,看来你也是支持具社长这样的外来人对医院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吗?是为了让更多首都圈之外的人享受到先进的医术,也是希望从医人员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然而我却怕,不管改革的成果怎么样,最后受到伤害的,都是把医院当成最后一线希望的普通病人啊

国民,除了做人质,还能做什么呢?

后记:本集剧评的后记,要留给扮演弟弟善宇的李奎炯演员。虽然前面五集里善宇身上并没有特别戏剧化的情节,也没有摄像机加持出来的一米九气场(我只是小声吐槽一下下),反而只能一直坐在轮椅上,偶尔在哥哥的幻想中自由地走动。然而善宇身上的坚强和温柔,像是被李演员揉进了自己的身体里,然后才创造出了善宇这个形象一样。

和妈妈吃饭的那一段,堪称是本集表演水平的高潮了,善宇的内心如同被描绘到纸面上一样展现得淋漓尽致却又波澜不惊。善宇从小多亏了妈妈无论寒暑的照顾,才能一路读到医学院毕业。对妈妈为自己的付出,不是不清楚,不是不感动。然而却也知道妈妈更看重哥哥,更为哥哥感到骄傲,所以只做哥哥爱吃的小菜,炫耀地说着自己是“医生妈妈”时,也许内心深处觉得只有哥哥才是一名真正的医生。打电话叫哥哥来一起吃饭时,妈妈脸上浮起的兴奋,却再下一秒被哥哥的漠然和忙碌拒绝,看着妈妈心灰意冷,想说点什么,却只能说出一句,“饭都凉了,快吃吧。”

这一段两三分钟的戏,演尽了父母之爱的看似无条件,实则有条件,作为子女的自己却对这样有所保留的爱无法放弃,只能默默地去尽量满足父母背后的种种无奈、不舍、关心,或者还有点别的什么,虽然说不清、道不明却感同身受。

是菜凉了,还是心凉了?

第四集,“要真心实意地,知道羞耻”

医院扭亏为盈的大计未竟,摆在具社长面前的难题又多了一道:如何买下一块别人不想卖的土地?跑到人家里干了一晚上的杂活,还带了香肠讨好看门狗,总算换来了进门吃早饭的权利。

趁着老夫妇两人吃饭时放下心防,先是说这样空闲着农地而不种植,终归是违法的。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尤其是家里的儿子身居要职,怎么能在家里埋下这样的“定时炸弹”?替父母为他们的子女着想,算是迈出了打动人心的第一步。

说完卖地的好处,又忽地诉起苦来,坦承自己眼红这一大片土地——不为别的,只为了自己管理的医院里千千万万的患者病人。全不提就是自己在医院里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若果真砍掉三个科室,首尔每个月恐怕有一万五千名患者将要无处就医。

这一番说辞,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这桩买卖成为事实,就意味着老人想要隐藏的过去从此有了曝光的可能,全村人搬过去一起住的梦想也打了个问号,具社长心中大概也有一丝动摇吧,所以才有了这微皱的眉头,轻启的嘴唇。有些话好像就要说出来了,甚至就要伸手阻止这位老人在土地转让合同上盖章,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那伸出去又停住的手。

不出意外,攻下一城的具社长得到了会长的赞许。大概是对眼前的手下有了更多的信任,会长解释了为什么要这般大费周章的买一块地。放眼望去,生育率的持续低迷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东亚地区渐次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从子女的责任,慢慢变成了老人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所以才有了这一句“医院是最后的家”。

韭菜熟了,可以割了。

然而看到会长把迫切寻求医疗服务的民众当作养肥了的韭菜,说着可以收割了的时候,我还是产生了生理性的不适,和“贪吃鬼”一样只想吐槽。上学时拼命读书,幻想着长大之后的美好生活,到头来却发现这“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

如果说资本为了追逐利益而置公序良俗于不顾,那么从这部剧一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只想着救死扶伤的医生们,难道就无可指摘了吗?非也,许是因为医生们开出的每个处方,做的每个手术都可能性命攸关,所以这个群体鲜少承认失误。不承认失误,就可以安慰自己和家属,是患者运气不好。

芮医生啊,众人皆醉你独醒吗?

其他的行业可以承认失误,是因为有弥补的机会。但是留给医生的第二次机会呢?那个亲手杀死自己女儿的大叔被芮医生放走,又再次伤害了别人;胸外科的周医生为了开会,把手术交给另外一位医生,结果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这些算是失误吗?如果承认了失误,是不是就要背上那些逝去的生命呢?

可能有时候也不是他们的错,只不过因为太累了,所以疏忽了。造成患者的死亡,的确是个极端例子,但是那些没有留下痕迹的用药失误呢?是否病人就该默默承担呢?

法不责众,这里也适用吗?

所以具社长看着癌症中心治死了人,事后还要删除记录,气到脸都扭曲了,质问癌症中心主任,“说着手下都要累死了,你怎么不去尽到上级监督的责任呢!?你有和你的下属一样工作100个小时吗?”言外之意,都捅出了这么大篓子,怎么还不赶紧反省?!古人都知道的,“知耻而后勇”,怎么你们却只想着撇清责任呢?

知耻而后勇,共勉之。

恐怕具社长此时也没有意识到,他还会对癌症中心失望,是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坚守、自己的底线。看到此,难免不想到当下,那些该生产药物治病救人的,那些该传道授业普渡众生的,他们的羞耻心哪里去了?这个人间,怎么会落到这样一个地步的?

这样的失望,不是靠几句心灵鸡汤就能抚慰的,所以拿自己当哥哥一样对待的后辈才会讽刺他,让他别再说这些自欺欺人的话了。而具社长丢了魂儿一样的,讲着这就是生而为人的代价吧,却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想要一个#麻烦克制一下你的大实话#

有人评论说这一集之后,具社长看来是要“从黑变白“。我却觉得他从来没有黑过,只不过是走了一条艰辛的路。上大学就靠着华政集团的资助,毕业之后便顺理成章地进入集团工作,不到四十岁已经做到子公司的社长。

但是如果你了解韩国的企业运作和这种资助生机制,就知道具社长大概只是集团里”华丽的奴隶“。在全体会议上对会长的俯首称臣,对其他子公司的社长有不满,却只能在放下电话之后跟秘书抱怨一下,之前一直在物流公司工作,却突然被换到医院做社长。

所以这样一个在大企业和商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看到哪里有赤字,就想要把哪里解决掉,也无非是遵守着商业世界的不二法则。只不过医院与他过去的世界不同,这里有更多格外脆弱的、却也更加动人的生命,而他身后的公司又在不断挑战他的底线,所以在这一集里面,我们看到了具社长的动摇、气愤、失望、和无奈。

剧情进展到四分之一,就已经抛出了几个巨大的难题。医院是不是真的都有这样的用药失误,医生是不是都累得要死,公共财产是不是该公平的配给给全部国民,用户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转化成盈利,资本是不是把生命当作可以计价的资产?

这些难解的题目,横亘在全世界的民众与管理者面前,产生了多少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这部韩剧却把它们融入了这样一家私立医院的小世界里面,试图还原各方背后的隐秘与真实。这,恐怕就是有羞耻心的编剧,演员,导演,与观众吧。

后记:本集里最为打动我的情节,是周医生被医院同事排挤和使唤之后,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在大街上,一抬头却突然看到了一轮圆月,自顾自地想着,院长你把我从别处挖角过来,怎么也不多留在这儿一阵子呢。夏目漱石说“今晚的月色真美”是“我爱你”的意思,周医生这样,大概也是一种最为婉转的睹月思人了吧。

今晚的月色真美。

第三集,“不是在开始之前就给毁了吗?”

无论长短,各级运动会上的赛跑项目总是观众的热点。发令枪响,选手们像上了发条一般地往终点奔去。如果某一天赛跑项目改了规则,选手可以自行决定从哪里起跑,比赛还会同样精彩吗?

这样的规则也许听起来荒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屡见不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想要为自己找回一点公平正义,却往往连程序都没走完,就被掌握了权力(或捷径)的对手一把拍死在沙滩上。所以芮医生坦白着,即使自己匿名发帖“胜之不武”,却也实属无奈之举。

起跑线都不一样,还等什么发令枪呢?

看到这里,我在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上一集见识到了具社长的“老奸巨猾”之后,不是不担忧芮医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只能靠男主光环走到最后。不过这份担忧看来是多余了——在急诊科浸淫多年的芮医生看起来置身事外,却绝不是一位“傻白甜”。不然的话,怎么会告诉手下的住院医把走后门的病人和被拒收的病人一起收治入院呢?

所以势均力敌的两人在医院的走廊上的初次交锋才特别扣人心悬。芮医生甫一看到社长时的微小讶异,社长已经知道这位如“行走的雕像”一般的急诊科医生就是发帖之人,本来面无表情的脸,在错身之后却露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

错身而过的,你的微笑!

那微笑背后,也许透露出社长对芮医生所作所为的一丝嘲讽。正如本集一开头,周医生所警告的,哪怕目的是正当的,然而这样盗用他人账户发帖的“伎俩终究会提供把柄”。果不其然,社长嘲笑道,怎么不干脆复印个几万张从天台上洒下来呢!

不过社长啊,你是不是也偷偷读了中国革命史呢!这样做的,还真的确有其人啊!(对,就是一枝独秀本人了。。。)

这一段对手戏,芮医生还是有点露怯了。

被诘问的芮医生用了三秒钟压制住自己的不安,我猜他在那一刻也许有想过,要不要干脆承认是自己做的算了。或许有过,然而脱口而出的,却是不输具社长的满点嘲讽:劝社长放宽心,毕竟他也是管理医院的新手,谁能想到甫一上任就发生如此棘手的事故,处理不好也是正常的嘛!

如果说芮医生对社长的不满有一百分,那么他对弟弟善宇的关心和担忧就有两百分。善宇从小就行动不便,想必在长大期间遭受了不少路人的指指点点。做哥哥的看在眼里,却也只能和好朋友表达自己的这份不满。若是说给善宇听,恐怕他会以为是自己给家人添了麻烦吧。

嗯,看来我们和东边的邻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嘛。

经常有人问,中国的残疾人口有近一亿,怎么在街上却鲜少看到他们出现呢?很多答案综合起来,无非是公共空间内并没有为他们的出行预留方便。也许是地铁站、车站的无障碍电梯时而关闭,也许是马路上的盲道经常被车辆占据,甚至只是无从躲闪的路人的眼神,好像在问,你都这样了,干嘛还出来呢?

还没有开始尝试融入这个社会,就被困在了家里。从这点上来看,我们和邻居还真是一衣带水了。所以在看剧时每每生出一种感同身受,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最近的《大西洋》月刊封面文章探讨了美国前10%的人口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文章指出,不仅仅是备受关注与指责的前0.1%的巨富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割裂,这样的现状,也有前9.9%的人口的功劳。无论是学业辅导、课外活动、还是健全的医疗保障与社交生活,都离不开父母的保驾护航。随着教育、医疗的成本越来越高,社会中大概只有这前10%的人口能为下一代提供这些成长中所必需的各种条件。

上升的通道看似对所有人都开放,却越来越成为一少部分人的俱乐部。那些早期进入这个俱乐部的人,也在不遗余力地确保着俱乐部的封闭性。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场比赛,说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检查过,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吗?

这一段话,其实可以说给很多人听。

后记:明明是为了讨好环境部官员父亲而来的具社长,在劳作了一夜之后,却展露出小图中温顺、和煦的笑容,比此时响起的主题曲更温柔。然而剧里面的其他时候,具社长露出的,更多的是大图中或精明带着计算、讽刺带着不屑、不满带着怒气的表情。不知道剧集完结的时候,我们的具社长能否看到医院里,不全是生意的那一面呢?

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笑!

第二集,“因为没有勇气”

承接着第一集中院长的离奇去世,第二集却不急于探寻这是否是一场人为的凶杀案;相反,这一集花了大量时间与笔墨去塑造更为立体的人物,首当其冲的便是上一集只在结尾出现了两分钟的具社长。

如果说第一集只是引出了具社长作为商人的狠心与精于计算,本集进一步展现了具社长的“在商言商“属性。这份对数字的执着,可谓是完美地印证了急救科科长说他是个“只认钱的庸俗货”。

具社长也许不懂医术,但是对赤字可是很懂。

与众多子公司老板一起开会的时候,他也同样卖力地向另一家负责保险业务的子公司兜售患者信息:每位来相国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过的患者价值一百万韩元(约等于人民币6117元)。

面对着子公司社长好奇的眼神,为什么就诊信息可以值这么多钱?具社长只用了几句话就说服了我。

信息即是金钱。

但凡你买过保险,应该就知道保险之前要做体检以及pre-existing condition——投保人在投保之前就患有的疾病,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不予保障,甚至直接拒保。对于一些慢性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这等于堵死了他们购买医疗保险的路,只能硬着头皮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

至于你说医院怎么可以这样买卖患者信息给保险公司?具社长难掩内心的喜悦,当众给大家上了一课,原来禁止使用患者信息盈利的法案,已经在两年前删除了。

这样的法案就算曾经存在过,你会留意到它被删除了吗?

插一句与剧情无关的题外话。去年恰逢23andme促销基因检测套装,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某个人是否有高于常人的机率患上某种疾病。就在我准备下单的时候,突然好奇这家公司在取得了我的DNA信息之后可以做什么。经过一番搜索,我得出的结论是并没有什么条款限制他们在日后将我的信息出售给保险公司。思前想后一番,我决定这一次先不测基因了。

也许这只是我的小题大做,然而仔细想想,每次安装应用时弹出的用户守则与协议,你认真看过吗?我们的隐私,是不是早已经不是我们的了?从我们如何使用各种应用,我们喜欢看哪种广告,到我们的基因排序,为了生活中的便利一点一点放弃了隐私,那条底线,你已经为自己画好了吗?

然而这位上一秒还看起来踌躇满志的具社长,下一秒却也能摆出卑躬屈膝的样子来。刚刚狮子大开口的会长要走的500亿还没捂热乎,就要被这样的具社长又要走了700亿。

你管我要500亿,我回头就管你再要700亿!

所谓的扮猪吃老虎,到底是天生的,还是从大学时就受公司资助,也受公司指使的具社长一点点戴上的面具呢?他看到女秘书花痴别人,还会露出孩子般的不屑神情;看到累得在手术室睡着的周医生,还会好心地为他盖上;自己接受了一家医院,于是在办公室里努力地学着不同手术剪的名字。

除了具社长的多面性,本集也在抽丝剥茧般地展开急救科芮医生的世界。他为什么如此在意这家医院是不是还保留急救科?这份执着,一点也不像平日里凡事都置身事外的他。换了别的剧集,大概此时正是塑造主人公高大形象的好时机,讲几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也不算太离题。

可偏偏,编剧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是因为没有勇气啊。

选择了这条道路,只是因为没有勇气。

现在写下这句话,似乎都能又一次听到芮医生那一向波澜不惊的语气,轻轻地说着这一段。也有点自私,这多年的青春,全都“供奉”给了这座至高无上的医学圣殿,说要拔腿就走,岂不是浪费了多年所学。也并不是因为有着过人的胆识才要做急救医,完全是因为自己无法眼睁睁看着生命从眼前逝去。

芮医生有着怎样的过去,怎样的故事,才成为这样一位柔软却又同样执着的人呢?他眼里看到的急救室,似乎永远是忙碌的,但是不知怎的,却也自有一股云淡风轻。

如果急救室撤掉了,这曾经忙乱却带着一线希望的庇护所,恐怕很快就剩下无人坐的轮椅,残留血污的、空荡荡的床位,和那斑驳的墙壁了。

这一幕看起来,颇有几分“断壁残垣”之感。

要留住自己奉献了所有青春的科室,一生只和医术打交道的芮医生、周医生们,现在要和具社长玩资本的游戏了,谁才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后记:本集中一个我无法忽略的细节是周医生洗完澡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把衣服穿反了。一带而过的镜头里,是毛衣领口的商标赫然露在外面。

千言万语,有时不及这样轻轻带过。

第二集对周医生着墨颇多——不仅交待了他是相国大学附属医院里唯一的“外来者”,还特别指出他带领胸外科连续工作36个小时,不知道如何拒绝患者,并因此不被人理解。似乎怕这些侧面描述不够,又加上了他做完三台手术直接累得睡在了手术室的地上,用以表现他的敬业与辛劳。但是在我看来,所有这些情节,都不如这样一个穿反毛衣的小细节。这样的神来之笔,让我对这部剧有了更多的期待。

第一集,“所以医术才可怕。”

jtbc的新剧Life一开场,就构建了一幅忙中有序的画面。穿梭在车流中的急救车不停地鸣笛,身着白大褂的女医生急匆匆地跑过漆黑的走廊,戴着手术帽的男医生则一边盯着表一遍细心地刷手。不难看出,所有人都在严阵以待,预示了这名将要到达的急救患者情况危重。

所有的人都为抢救病人做着准备。

待到刺耳的鸣笛突然停了,急救车的门打开,抬下来的逝者居然是这家医院的院长!更为离奇的是救护车里还坐着满手是血的副院长!问过时间之后,他宣布了院长的死亡时间。此时定格在这里的俯拍镜头,似乎也染上了一丝无力感。

就在不久前,院长还炫耀似的把器官捐赠卡拿给周医生看,开着玩笑说让他给自己“做得漂亮点”。一转眼,院长却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躺在眼前这具冷冰冰的尸体。器官移植的程序并不会因为死去的人是院长就停下来,等着移植眼角膜的患者已经满心欢喜地来到了医院。此时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像周医生这样,几乎是默念出来的一段祷辞。

在无人看得见的地方,念一段祷辞。

古人说“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翻译成白话文,大概就是说逝去的人已经永久的逝去了,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死者确实已经永久地逝去了,然而生者就真的能够一成不变地生活下去吗?院长的突然去世,真的只是一??

 2 ) 50%对50%,你会如何选择?

我看了12集后一开始非常愤慨,瞎掰了一通长舒口气才冷静下来想,现在几乎一面倒对男主的申讨是不应该出现的,这肯定不是作者的初衷,作者抛出这个高潮点应该是希望思考和探讨而非谩骂。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可控情绪化的场面,还是先回到两主角的人设。

我认为作者设定双男主,甚至以医生做为一番是非常深意的考量。两个角色的难度都非常大,具社长亦正亦邪,处于灰色地带,这个尺寸的把握要非常精准,稍微向左走可能是人性深渊,过于向右走是信念的重塑。

而芮医生的角色,我认同他的设定更复杂更丰满。因为他是个缺点和优点一样多的普通人,他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牵绊,自我压抑但又渴望找到出路,固执但又冲动,有自我的信仰但又带有质疑需要寻找精神领袖的寄托,有精英人士的孤傲和又有对弱者的怜悯之心,有私心又有希望公平,他切切实实是个普罗大众里的普通人,是我们当中的你和我。就角色的定位来说,我个人认为演绎的难度是比具社长角色要大的,且更具有社会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编剧要把这个角色定为一番的原因。

听说当时曹先生本来想演医生,以曹先生对剧本的洞悉能力他应该知道这个角色的更有挑战性,可惜最后他没能出演。

本来这是两个旗鼓相当的角色,也应该是旗鼓相当的两条主线,平行又牵连是非常有新意有看头的,特别是到现在的两主角真正对立的冲突阶段。但非常遗憾目前完全偏离的轨道。由于某些原因致使男主的人设形成基本走样,而具社长的这个角色超常发挥,甚至超越了原来角色的设立,使得两个角色形成巨大的落差,强弱过于悬殊,让对抗性变得没意义,所以即使男主以正义之名来对抗也显得苍白无力,让观众几乎失控一面倒的偏向本来更多争议的一边。

我假设,非常真诚的假设,芮医生的人设如原定的不需要超越的发展到现在,他做出这个坚持要再次尸检的行动,那会是什么局面,我认为就是作者所希望的冷静思考和深刻的探讨。

作者选了个非常棒的点,50%对50%的死亡原因,该不该去验尸。这个设置与著名的Trolley problem,英国哲学家菲力帕·芙特提出的有轨电车难题有异曲同工之处,还是延伸版。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究竟是选择眼前的轨道还是选择另一轨道,眼前这条轨道是自己的朋友,而另一条轨道是有罪的陌生人,50% 对50% 的选择,哪种选择必须都会牺牲,你是火车的控制者,你怎么选择。

如剧中的事件也是50%对50%的选择,如果选择不验尸,那个有职业缺失的男记者就该这样惩罚吗,如果选择验尸,那自己的朋友家人就会受到牵连和伤害。剧里的芮医生和具社长就代表两种选择,芮医生选择了道德义务论,具社长选择了功利主义论,有对错吗,这不只是个个人正义层面的问题,这是人性问题,是个哲学问题,这就是作者抛出的LIFE 的问题。

作者在对我们提问究竟该不该,如果是你应该怎么选择?

这是个多么深刻的立意,这是个多棒的作品。

然而现状非常遗憾,我真的非常惋惜,对作者,对真正理解作品的演员,对喜欢这个剧的观众。

 3 ) 我敢肯定,这部绝对不是曹叔最好的作品,因为他更好的作品往往是他下一部的戏!!!

韩国好演技的演员多不胜数。我最欣资的是像《秘密森林》这种,曹叔用一种脸部表情,就让观众感受到了他演技的千变万化。另外是《杀了我治愈我》中池城那种,一个人在同一部戏里,将七种不同的性格完美演绎融洽在一起。曹承佑的作品,毋庸置疑,5星!!!第一集里面,曹叔几分钟的表演,已经震撼全集!再加上地狱使者的颜值担当。这部剧,怎能不追!!!

 4 ) 狭隘偏执的观点对不起《Life》!

《Life》是2018年笔者非常期待的一部剧集,播出大半,虽然觉得问题不少,但是还保持很高水准。不过笔者发现很多剧迷在观看中引发的议论却不在剧集之中,这些剧里剧外问题甚至比该剧本身更值得讨论。

1.关于编剧

本剧的最大亮点也集中于编剧李秀妍。李秀妍本是一名公司普通职员,几年前利用业余时间写出《秘密森林》的剧本,2017年播出取得良好口碑。虽然收视数据一般,但让很多非韩流观众对韩剧有了重新认识。李秀妍对大型组织内部运作的理解和描绘,展现出了她对人情世故的高超理解,对文字驾驭的极高能力。笔者不懂韩文,更没看过李秀妍的详细资料,但是可以推断李秀妍应该在大企业里多年从事文秘行政等工作,以至组织内部运作,各种行政事务,以及内部斗争等都信手拈来,这些是任何编剧工坊和编剧教程无法教授的。如果《我的大叔》和《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的编剧有李编剧的一半对大型组织内部生态的把握,两部剧的质量定会大幅度提升。

不过艺术高于生活但不是生活。哪怕把《绝命毒师》看100遍,虽然能领悟很多经济学思维,但也学不会制作甲基苯丙胺。《秘密森林》、《Life》也是艺术作品,作为一种通过电视和互联网为媒介的通俗文学作品。一个检察院或者医院内部复杂程度远非十几个小时长度的剧集能涵盖。其中的宫斗段落,虽然比宫斗剧甚至很多政商题材作品都高级,但也绝非事物全面。无论首尔西部地检的检察官,抑或相国大学医院的医生虽然政治手腕比较幼稚,但却有底线有操守。类似情节如果放在中国可能被认为是低幼。毕竟中央之国人民热爱动脑子玩手腕,能发挥这两点的除了乒乓球就是权谋,还有一系列政论意味很强的古装剧和官场剧在前教育引导观众。

著名文历学者,《潜规则》的作者吴思回忆自己在农村插队经历道:那些农民文化水平很低,但靠着他们的“乡土智慧”,能让上面来干部十分头疼。结合笔者经历的一些办公室斗争经历,李秀妍编剧所反映组织生态相对而言很多地方点到为止。很多高层权谋,没有身历其中者也是很难完全掌握的。而更加真实的权谋也毕竟是更加复杂更加直面人性,难于在电视、网络上通过影视剧这样的大众文化形式呈现的。如果领略更加真实的大型组织内部生态,严谨的社会学政治学论文、有现实基础的官场小说以及政治人物传记更加合适。

归根结底,电视剧本创作,作为一项靠天赋吃饭的创意写作工作,也要求很高才情和专业素养的,熟练掌握技巧,更好地驾驭语言,并且多多细心感悟生活、体味人生。并非有生活积淀和文字才能便可以做到。仅仅是学了一些麦基的皮毛是不可以卖弄的。而编剧又是一项手艺活,如果苛责仅仅完成两部作品的编剧不会写爱情线,未免武断有失公允。同时,编剧工作不被重视也是中国影视作品的一大病症,而很大问题不在影视产业上,在于我们的人文教育,哲学文学和美学等相关严重不足。而韩国是没有文盲的,中学就开设电影赏析课。我们随便打开一部韩剧,不管剧情如何,但是配乐摄影服装都是会令人舒服。那些身体条件不那么出众的爱豆都有自己的品味,穿着打扮都比较有范儿,举手投足都有气场。这些不仅是得益韩国发达的娱乐产业培养。更是源于韩国国民教育。

当然编剧工作还要受到演员、导演、制作方、播出机构等诸多限制。即便编剧备受推崇的韩国,在《Life》里也能看到某品牌橙汁的大量植入和其实很不合适的原声配乐和背景音乐。这些肯定不是剧作家甚至导演的初衷。JTBC 因为2008年复播,本身时间短,收拾方面无法跟 KBS、SBS 等公共电视台相比,在影视剧方面,也无法跟背靠希杰娱乐(CJ Entertainment)TVN 相抗衡。孙石熙社长更是韩国新一轮民权和性别平权运动的箭头人物,JTBC也在其播出的剧集中对相关民权和平权的特定议题持续发力。尤其深夜档正好在晚间新闻之后,电视台自然考虑深夜守护的观众,很多跟孙石熙新闻节目的拥趸重合。这些都可能影响编剧家的创作和剧集的调性,至少是一些桥段的安排。

2.关于主演

剧集播出之前,最初很多观众都担心主角李栋旭的演技。曹承佑也在花絮中,戏谑地说自己想演医生但是编剧不让。毕竟曹在多年的音乐剧《变身怪医》中饰演一个不那么正常的医生,这次希望出演一个正常一些的医生也正常。而李栋旭之前凭借《鬼怪》里和孔刘默契的配合,重振旗鼓,不过偶像气质和优美的身姿之外,演技方面乏善可陈。一般推断制作方希望凭借他的高人气为剧集带来新的观众,不过剧集预告出炉之后,关于李栋旭最热讨论便是他和裴秀智分手,很多爱豆粉丝将粉丝圈的恩怨带到剧集讨论中。

如果我们不带个人成见看,他要扮演这样一个具有人格障碍,贯穿全篇推动剧作主要矛盾的角色,又和多位实力派演员同台搭戏。难度可想而之,即使是演技很好的科班出身演员也不容易发挥。这也是有关戏剧表演的一个绕口令,要扮演一个演技很差的演员是真的找一个演技很差的演员本色发挥,还是找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来扮演演技很差的演员。理论上我们可以去争辩,专业人士一般倾向于找演技好的。但现实生活中,因为艺人档期等原因,并非如我们想象的 只要有钱想找谁就能找到谁,只要演技好想演什么就能演什么的。

从就播出部分来看,李算是基本完成了剧作任务,他表现出来的形象气质举手投足之间也比较符合人设——展现了一个有些偏执,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其实也比较自私狭隘,仅仅是他的偏执很大程度上符合当下很多简单粗暴的理想主义信条。又因童年创伤以及人格障碍很多时候表现得不自然,有点像西部世界里不时宕机的接待员。因为剧集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医院的生态系统,如同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film noir)一样,没有绝对的正与邪,把人置于道德困境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极致对抗。现实的变通未必更好,很多地方后来也会带来更多问题。而执拗的理想主义也未必真正高尚无私。这样的角色难度很大,又非常尴尬,不讨巧不出彩,虽然是主角,但是要成为戏骨们的陪衬,即使请更好的演员也未必表现更好。甚至很多演员未必愿意来。也有一些说法,是制作方选择李栋旭演员是为了流量。不过没有具体数据,效果如何无法评价。

但是在跟曹承佑、刘在明等人的对手戏中,全无亮点,台词、眼神、微表情和情感等细节没有多少发挥,跟《鬼怪》里的神态表情非常相似,算是地狱使者本色出演。尤其是在演技派演员云集的情况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对比伤害指数级增加,单就于李奎炯、太仁镐等名气不如他,但功底扎实的演员相比,差距还是不小。在剧集中,观众们可以看到他的努力和真诚,但更可以看到他没有天赋。考虑他的年纪,想在表演方面精进已不太可能。作为模特出身的偶像艺人,演技不好是客观事实。而演员努力理解剧本演好自己角色,也是一种职业精神,无法成为褒奖的理由。“你不知道我们家爱豆不努力”这类的言论除了暴露说话者逻辑为负,也反衬出某国娱乐圈生态之不健康不成熟。

3.关于价值观

一般而言,韩剧相对面向大众,基本上都是价值观积极正面,符合当下社会普遍认同的。不会出现HBO、AMC以及深夜档日剧那些大尺度禁爆场面,和价值观极端的主角和事件。电视开头都会明确注明数字,一般我们我们常看的就是12、15、19等数字代表可以收看的年龄。一般12和15等级就相当于PG和PG13,都是合家欢和爆米花题材。而韩国商业电影却以色情和暴力起家,洪常秀导演的《这时对那时错》竟因为传递的价值观混乱,对青少年不适宜等被归为19禁。当然导演洪常秀和主角金敏喜后来的故事真正19禁。

《Life》虽然不如之前的《汉谟拉比小姐》观赏性和教化作用都更好,可以当MeToo运动入门培训,价值观还是非常正的。以至于我们都要质疑这么低幼的权谋,惊叹韩国人民真的太善良。超出笔者想象的是,居然针对角色和剧情产生很多争议。剧集开篇之后就是不少公众号更新说,《Life》是关于医疗腐败,包括出卖医疗信息,外派亏损科室等。当时《我不少药神》热度很高,很多公众号写手不愿意花费时间思考写作严谨的文字,仅仅满足于简简单单蹭热点当标题党。也有人觉得具胜孝这个角色非常狡诈。而芮振宇的角色做事情不顾及后果,只是考虑自己。还有人不喜欢李晚霞医生和崔瑞贤记者这两个女性角色。

很多爱豆粉丝也把自己很多情感寄托与自己的爱豆,甚至入戏太深把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和演员相混淆。因为不喜欢和爱豆做银幕情侣的演员,就进而觉得这角色好讨厌,演员表演也不好,甚至这条爱情线都不太好。据说话剧《白毛女》在某根据地公演时,一位新兵看到喜儿哭诉部分,怒火中烧,居然将子弹上膛枪口对准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幸好被拦下。每个人处于自己年龄机遇、生活经历和人生信条都会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更愿意去关注和自己观点相近事物来强化自己的成见。还是希望大家保持开放和理想的心态看待和评价这部剧集以及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人和事。

《权力的游戏》和《西部世界》等神剧播出之时,都要大量粉丝在 Reddit 和 YouTube 上,发深度帖子和录制剧评视频。大家看韩剧之后,轻松吐槽一下,陶醉于吹捧和互相吹捧自己爱豆的表演和形象也是一种正常的粉丝文化。但是涉及到剧情,我们还是要认真思考严谨作出判断。这样才是对得起李秀妍编剧和演职员,以及资源站和字幕组最好的做法。剧名为Life ,如果认真查阅一下词典就可以得知life的含义远不止“生命”,有生活、生活方式、机会、使用寿命、写真艺术等。可见李秀妍编剧所要展示的是以相国大学医院为核心的一个生态系统,病人与医生,医疗团队与管理层,医院与集团等。单个的生命之外,整个医院的生态系统也可以类比位一个有机生命体。

我们也可以把相国大学医院想象成一个一般意义的企业团体、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编剧正是着眼于医院,透过医疗行业中的一些问题,面临的困难,所要展现的是面对理想面对工作事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价值观和方法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也可以把李晚霞医生的观点理解为建构主义。而相国大学医院的管理体制从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度,到总管社长负责经营、人事和财务等,院长负责医疗核心业务。也可以认为是两种政治体制的变化。相国大学医院的选举制度也跟梵蒂冈教宗选举类似。这样的选举在《白色巨塔》中也有更详细的呈现。从这些也可以看出,比起《秘密森林》李秀妍编剧的编剧技法更加成熟,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大宏大。

我们观赏韩剧除了学习韩国语言文化,欣赏爱豆们的精彩表演,之外其实也就是一种娱乐消费。相对来说韩剧轻松娱乐化,加之中韩社会文化也相近。这样就是我们既然无法从国产剧中找到轻松愉快,又有很好审美追求的剧集,自然更倾向于观看相对的韩剧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剧集。其实韩剧其实并非制作水准多高,对比美剧英剧甚至日剧。就拿《Life》说,问题还是不少,借鉴美剧地方很多,不少地方也难免落入韩剧俗套,炫酷的形式,不能缺的最后反转,财阀和政客是坏人。但是韩剧中体现的审美价值观,以及细节之处体现的韩国社会风貌还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

作为御厨大长今,在招待有糖尿病的使节时,要抵制了领导提出的大鱼大肉等菜谱的。《当你沉睡时》中两位主角秀恩爱撒狗粮之时,把很多法律和生活道理贯彻其中。而《汉谟拉比小姐》里,法官会议人数不够马上要流产,首席部长坐不住发话了。而朴法官也是针锋相对,援引罗伯特议事规则来驳斥他。首席部长只得默默接受。而在《Life》里不进直面韩国医疗领域里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更有深深的人文关怀,不仅有深度也有温度。冷面社长是可以因为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而被触动的。具社长在志得意满拿下松炭土地之时,因为想到这土地对老人的意义,而心如刀割。面对被很多人赞誉的所谓独立媒体,剧集也可以呈现出媒体中非常不好的地方,为了报道不负责任,出现问题推卸责任。而还不知反省把问题单单归结为政治腐败,媒体被打压。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知识过载,不过语言反而变得频繁粗鄙,形容词成了互联网中最泛滥也是最低贱之物。人们不仅没有耐心阅读,也没有耐心不愿意思考,甚至没有耐心遣词造句。希望大家不要沉浸于那些碎片化的无聊内容中,认真观看,细心体味这部剧集,从这部剧集里收获更多。

狭隘偏执的观点和不经大脑的讨论对不起《Life》这样一部有深度有温度的剧集的!

狭隘偏执的观点和不经大脑的讨论对不起《Life》这样一部有深度有温度的剧集的!!

狭隘偏执的观点和不经大脑的讨论对不起《Life》这样一部有深度有温度的剧集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5 ) 《LIFE》圈在漩涡里的我们,也该自省了。

一直在等这个结局,当它结局的时候,我却如鲠在喉,而泪难流。

生命,没有现实生活的漩涡,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家长里短的细碎,大概也失去了从平庸中开出高尚花朵的机会吧。——观韩剧《life》有感。

今年的韩剧有两大推,珠玉在前的《live》,名字甚为相似的《life》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去年看《秘密森林》,从此迷上曹承佑不可收拾。曹叔的演技没有上限!《life》是曹承佑和李成妍作家继《秘密森林》之后再次联手,加上刘在明、文素丽等老戏骨联手,真的是品质保证。我不是很喜欢李栋旭,也许人上了年纪,审美就不在看脸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国媒称“在韩国的意义超越《我不是药神》在中国的意义”,也有人说这是韩国的《白色巨塔》。内容是大财团收购尚国大学医院(音译),要将其打造成商业医疗旗舰的故事,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医改”。曹承佑饰演的具胜孝社长等是现实商业化的代表,李栋旭饰演的艺振宇等一票医生是医学“治病救人”理想化人格的化身。

故事开篇即是前任李院长在副院长金泰相家死亡,警方判定为自杀。然而,艺振宇医生却觉得疑点重重。接着各色人物登场,以医院为背景的大幕徐徐拉开。李成妍作家最擅长用悬疑设置故事推动的情节,此剧亮点,仅有的亮点也在此。随着剧情的展开,人物的刻画,站在对立立场的两个阵营,随着利益关系的铺垫和价值观不断被冲击,人物的处境和自省大概是我对这部剧最大的共鸣。

职场感悟——站在各自的立场,没有对错,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故事里有太多对立的关系,最大的矛盾便是具胜孝和艺振宇。从投资方来讲,利益最大化本来就是社长存在的价值。而对于医生来讲,不论阶层不论金钱,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力。

(总感觉这段话放到老师身上也适用)

具社长从头到尾都是一张扑克脸,代表着投资方的利益,也代表着医院的未来。我一直以为具社长的人设是腹黑权术型管理层。嗯,是的,具社长从他浑然天成的政治手腕、决断力来说,他是这样的。但是,当他看到坐着轮椅的艺善宇,本想起来说话的他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微顿了一下没有起身;当他看到康组长和狗狗合影的时候,嘴角微微上扬;当李医生带他去看刚出生的婴儿时,他会在不动声色的脸上留下一抹异样......

这张扑克脸里,承载着不到四十岁就成为韩国国企社长的人设,但他毕竟是个80后啊......

心疼具社长3秒。

具社长全剧里只有一个朋友,也是他的同学。大概只有在此时,具社长才会吐露心声。

商业的一方和理想的一方一直在医院这个考证人性的战场上斗争。具社长作为被抵制的主要对象,也被这群医生改变着。会长为了政治利益想用尚国大学医院抹掉一条人命的时候,具社长的价值观彻底震荡了。

自以为是屠龙勇士的艺振宇医生和自诩正义的尚国医院的医生们根本是一群活在象牙塔里的巨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面对扑面而来的邪恶却毫无办法,只有靠具社长来擦屁股。具胜孝社长,世人都以为他唯利是图,其实他才是全剧中最理想化的那个人。他在尚国医院做的事,固然短时期无法根除沉疴,还是在那里种下了点什么吧......

谢谢具社长来过尚国大学医院。

职场感悟2——你存在的意义就是你能给老板带来的价值。

具社长明明知道自己会成为“背锅侠”,他早早的为自己埋下了筹码。除了尚国大学医院医生们告到环境部会长的把柄,具社长还有为会长解围的一步棋。不能说步步为营,但具胜孝明白:医院和财团之间,他们互相手握着引爆对方的雷管,而这个雷管也会随着环境改变。

他给自己留下的最后筹码是他的价值。

职场感悟3——每天都在忙着争夺利益,原来,人都是这么低端的动物啊。

最后一次尚国大学医院的中层会议上,大家都在讨论着具社长被撤职之后医院的命运。胸外科、癌症中心、急诊室每个部门都在讨论着人事上的勾心斗角......

看到赵科长的一席话,审视我们自己的职场,扎心不扎心......

昨天在豆瓣上看到一条广播:

我们每天都在平衡着自己所做的事情。

那些掌握着权力的人们,利益与意义,哪个更有价值?具胜孝社长在离开岗位的那一刻,开始真正的思考了。

我喜欢具胜孝这个人物,作为企业家追求利益是理所当然,但他却明白做人的伦理和不可逾越的基准点。只是目前为止身处比起人更注重物品的商界,还没有必要考虑这个基准点而已。而在以生命为媒介的大学医院里,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越来越注意和体会到其他地方没有必要提及的身为社会人类的的基准点。

人生感悟1——在良心的制高点上,最后活着的人,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人。

一直到剧终,前任李院长的死也是个谜,不管是不是金泰相副院长所为,从艺振宇看到李院长的幻象来看,作家的意思大概是“相忘于江湖”吧。

一直依靠权力斗争想要到院长位置的金泰相坐自己的诊疗所里,回忆起和前任院长携手并肩的种种,最后的活人可能是最大的输家,怅然若失的内心,也只有坐在桌子前的一声长叹吧。

人生感悟2:唯有医疗和教育,商业的道路要三思啊!

我确实不能说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到底哪个更难,但在我看来,和医改面临同样的问题,当教育也不再是育人,而是企业家盈利的项目,那么它的导向必然不会注重内化的思想品质和性格塑造,必然重在能够赢得就业和口碑的专业设置建设上。

我也确实不能判断孰是孰非,也许五年十年后,学校会像医院一样,成为阶层选择消费的场所。有钱人理应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或许,公平对所有人都太理想了。

因为自古,人类社会就没有平等过。

早前和《life》相似名字的《live》,我会感叹“啊,原来生活就是这样子啊,所有人都不容易啊。”

而如今的《life》我会感叹“啊,原来,在生存的漩涡里,没有人是输家,也没有人是赢家;没有人是好人,也没有人是坏人啊,因为我们都是趋利避害的人啊。”

这部作品其实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李成妍作家也没有给我们创造一个完整的戏剧环境。它更像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举起来看,总能找到对号入座的人设。

Life相比live多了一层厚重的悲观的滤镜,你很难从中看到纯粹的理想主义,你看到的是真正的人生,无论身处哪一个阶层,都在被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境裹挟。

感谢我遇到了《白色巨塔》和《life》这样的作品,让我审视自己的职场,看清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困局。

或许,我不能改变什么,但起码我还能做些试图去改变的努力。

今晚,写完这篇文章走出行政楼的一霎那,再一次如鲠在喉。

也许某天,我会写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像《life》一样。

(我叔最帅)

 6 ) 編劇設了一個連環局(雙男主人設完美呈現的另類解讀)

申明:不喜勿喷,纯属个人瞎掰。

所有的角色都是服务于戏剧,只要是对戏剧有效就是好角色,不管角色是好人,坏人,烦人,废人……

看到不少人在质疑主角人设和呈现问题,喜欢闲逛,行事冲动,搅事棍,以正义之名祭奠更多无辜人,讨人嫌,拉低剧的评分,大家齐声声讨,甚至要因为这个要弃剧的。做为本剧的脑残粉,我要为编剧正名为主角辩护。

我认为这是编剧故意设的神局,和其他的韩剧不是一个套路。现在呈现出来的两位男主都是她预期定好的,两位演员也交足了功课。编剧就是让其中一男主就不常规出牌,演技被吊打,与人设严重不符,与另一主角形成巨大落差,分为三个阶段,最后才达到官方给出的人设。而另一男主也分为三个阶段,最后呈现大家意想不到的人设。

第一阶段1-10集,芮医生呈现出来的状态不像个急诊医生,经常无所事事到处闲逛,忙着偷听旁听,两眼空洞无神,精神病嫌疑(时不时幻觉时而弟弟时而院长),喜欢背后告密绝不认账,喜欢旁白哲理名言,占据屏幕大量时间对剧情无推动作用,喜欢脸部大特写长时间眼珠不转,以至于不少观众无视又嫌弃这个角色,评价不多,一般会说演技被吊打,砍掉一部份的戏份对剧情毫不影响。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作为编剧的脑残粉,我坚信存在就是真理,仔细分析,才发现这就是编剧要的,编剧就是要芮医生不要符合人设,就是让大家觉得他可有可无,眼神空洞游离,就是让他开始讨人嫌,为下一阶段的戏剧冲突做准备,编剧可谓是独具匠心,布了一个超级大局。

为什么编剧敢用10集的时间让一个男主可有可无呢,不怕戏剧收视扑街吗。这就是编剧另一个神操作,因为她有一个超级杀器和有一群身经百战的老戏骨做坚实后盾。她找了个念佛经都有人看的神人来演另一男主具社长,然后花式展示具社长风采,公司会议推销兜钱,2米8气场舌战群医,披星买地笑颜戏狗,低眉谨慎交合同如暗战,冷热轮换对付副院长,怒怼癌症科长,抢占先机扼杀罢工,打一巴掌给颗糖推出新产品,抢占道德高地威震吴科长,电子公司喝象屎咖啡,抛橄榄枝助弟弟解决副院长,选前握手周科长,送一亿礼物换百亿保险新业务.....场场都是名片场,各个老戏骨也配合得淋漓尽致,于是带有原罪利益至上的财阀代言人俘虏了所有观众的心,人格丰满,要啥有啥总有一款适合你,满屏星星眼脑残粉。都快成人见人爱美元的具社长了,编剧还嫌不够味,加点上次作品没耍够的似是非是的爱情线和家庭线,安排一个喜欢带人到处逛的小姑娘,让小朋友敲开社长内心柔软,回家抢妈妈被窝,慈善活动领养受伤小狗,回家自罚站墙角。于是又倒了一片星星眼, 已经洗脑到坚信具社长做啥都不会是坏人,爱狗爱孩子的男人肯定是好男人。有这么多多彩多姿的桥段加持,再加上佛经杀手具社长浑身解数,周身武器张张利,手指,响指,后脑勺,头皮,前额,眉头,小眼睛,嘴角,咽喉,脖子,声带,脚步声,各式小动作小表情恰到好处, 推陈出新,每集都变着花样让观众舔屏,完全忘了另一男主带来的负面效果。

两个主角两条线形成鲜明对比效果达成。编剧设两男主但即不给两男主合作也不让他们面对面冲突,要观众不用面对面对比,就能让人爱嫌分明。让他们偶尔互相望一下,牵扯一下记住是双男主就足够了,好戏还在后头。

第一局,成功。

第二阶段11-14集

戏剧要进入高潮阶段,为收尾做准备了,必须加大冲突效果,于是主角的人设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前面处心积虑积累的效果终于要爆发。芮医生辛辛苦苦的逛了10集,积累这么多不讨人喜欢感观的终于要升华给戏剧做贡献了,什么样的冲突最吸引人,现在是灰营销时代,一直是好人做好事那是理所当然就没啥戏剧性,没争议没看头,而越是前期让人反感让人烦,让人觉得可有可无的人突然搞件正义凌然的爆发性事件这样才有看头,还要让这个正义的出发点带些模糊不单纯,更甚的是正义引发更多无辜人受伤害,当了唯一的正义使者反而更讨人嫌,这是多好的热搜话题,于是观众们就可以下场了,骂得越多嫌弃的越多,正合编剧之意,就是要这个效果,形成高潮的第一波。

然而编剧觉得这还耍得不够,对另一男主具社长下狠手了。这下惨了,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具社长这几集受尽委屈,眉头紧锁。吴院长来怒斥摔门,小姑娘带他到葬礼就把他扔在那要握手再见,说以后我再也不带你逛了,两个邪恶财阀对他搓圆按扁,自己的会长还使出独门绝招九阴白骨爪,受内伤还不能吭声,还剥夺进门权具社长不得内入,挡在门外还嫌不够苦逼,还让泡菜群众赶紧来看热闹(这个场景实时收视最高),你以为这就够了吗?NO, 编剧更狠的是连台词都不给具社长了,一集里给不够10句台词,前面10集让你怼天怼地爽歪歪,现在让你有苦说不出,你有本事用暗器呀,于是,具社长的后脑勺,头皮,前额,眉头,小眼睛,嘴角,咽喉再次集体发力,10秒中的镜头展示10句内心话,扑面而来的委屈无奈,活活逼出无数老母亲,潸然泪下。然而这都还不是绝杀,编剧接着让具社长以退为进辞退男主保全他们,再让一直喜欢躲在后面搞小动作的芮医生,如附神功,冲到台上提议罢免具社长,到达戏剧冲突的最高峰。这么一来,后果可想而知,大家愤慨激昂齐心协力的声讨芮医生了,嫌弃值高达峰值。

具社长承担了剧里90% 压力和骂名,会长骂了院长骂,院长骂了医生骂,接着护士骂 ,芮医生承担了剧外观众90%的嫌弃和骂名,相映成趣,互映生辉,难兄难弟,双男主无缝对接。

戏剧达到最高潮,第二局成功。

第三阶段14集-结束

曲线到达峰值后就会下行,开始要让芮医生人设回归了,经过了这次正义事件的折腾, 象牙塔宝宝们应该知道具社长不是个十恶不赦的王八蛋,那就对他善意点吧,具社长的脑残粉们也都是大方得体的人,自然而然也就减少嫌弃了。既然不必战斗具社长了,芮医生也就不需要到处逛收集情报了,自然可以脱了喜欢逛来逛去的标签,没啥好逛,呆在急诊室的时间就长了,那干活的时间也就多了, 自然急诊科医生的形象就丰满了,经过大事件,起码知道财阀还是有杀伤力的,可能会派遣人员在医院里盯着,那还是少惹事为好,自然低调的人设出来了,有闲时也有可人的记者女朋友,那自然就要恋爱脑了,天天美滋滋的,两眼空洞无神自然消失殆尽,于是芮医生人设完美呈现。

至于另一男主具社长前期人设太超标准完成, 编剧知道也控制不住,就让他自由发挥吧,反正具社长业务能力强,是容易吸引脑残粉体质,去留自如,据江湖传言具社长跑去当风水先生了,还有传言说去什么夏洛特剧院演歌剧了,反正总能混口饭吃。

最终局:成功。

 短评

李栋旭比曹承佑帅,可还是觉得曹承佑比李栋旭要迷人十倍不止,实在无解

6分钟前
  • 豌豆鈿
  • 推荐

看完一集,四星观望一下先,这个阵容也是蛮厉害的了!曹承佑气场强大到我把第一集里他仅有的5分钟镜头看了三遍!

7分钟前
  • :)
  • 推荐

没有《秘密森林》这么冲击 结尾略微差强人意 主要还是开篇造势太宏大了

9分钟前
  • 주예야
  • 推荐

李栋旭简直是公开处刑,配角演的都比他好,更可况对戏的还是曹承佑,穿西装的曹承佑社长真想让他上我。

13分钟前
  • 人不炫耀枉少年
  • 还行

开局很好,一上来就是个谜。曹承佑,李栋旭,小迷糊,加一大帮演技派配角。两集,矛盾展开,救人还是赚钱,医院还是公司,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医疗改革,敏感的话题,很现实的剧。10集结束,具boss逐渐明白医院的价值,医生众生相,接下来会怎样?看12集结尾预告,这谜之剧情。。。结尾尬。

16分钟前
  • 其木格nice
  • 推荐

曹承佑沒讓我失望過啊啊啊啊

18分钟前
  • 白太守
  • 力荐

编剧是一个有大格局的女子,曹演员是演啥是啥的好演员(唱歌也好听),强强联合,幸福的是我们各位观众啦

23分钟前
  • 过往,序章
  • 力荐

医院和保险公司都是同一家企业的子公司,医院社长把患者情报卖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提前知道患者的疾病就可以拒付赔偿金,也可以不让患者加入支付可能性高的商品。医院先把病人坑一次,再让保险公司把病人坑一次,太狠毒。认为数据和收益重于一切的社长升官发财、财源滚滚,真正注重医德、救死扶伤的医生却一年又一年的过着苦日子,还要任凭社长差遣。社长眼里只有钱,完全不把医生当成人来看待,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内地拍了一部《我不是药神》,韩国拍了一部《我不是医神》,尺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把医院的黑幕揭露得淋漓尽致,单单是题材和立意就决定了这是一部良心剧。

2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秘密森林》的编剧,依旧抽丝剥茧的大格局,不闷也不无聊。哪怕当初吹爆了曹叔的面瘫演技,这次还是被惊艳了,刚出场走下车走进大门时微微扬起头皱着眉的那几秒就让我抖了抖——哪里还有黄始木半分影子!相信我,我简直用了生命才拦住了自己光曹叔就想给5颗星的冲动。

27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就是为了曹承佑也得追完全剧呀//因为是曹老师的影迷所以直接追的直播,半吊子韩语磕磕绊绊看下来,剧情展开模式与《秘密森林》相同,但从节奏来看比《秘密森林》要慢,先四星观望。//三四集过后必须五星了。///大结局,我努力抑制住自己想三星的手。最无语的是结尾新社长上线,芮医生怎么还是那副没睡醒一样的神态……所以他在这部剧里到底是干什么的????

32分钟前
  • 落落落落落落落
  • 推荐

第一集节奏不对。。。。。。。第一次看这么慢的医疗剧。

33分钟前
  • Justina
  • 还行

从客观说,李东旭演技短板凸显,曹承佑演技高了好几个层次。李的粉丝别喷我。这部剧希望接下来给力。我会一直追的。看到第三集了,第三集有李的我都跳过去了,真是演的不好啊。一部剧里每个演员都重要啊,就跟球赛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偏偏这双前锋其中一个太差了。看了第四集,我决定一切有李的镜头直接过,演的太差。这一定是投资方硬塞进来的,唉,破坏了整个剧的可观性。希望曹承佑下次演戏能跟相应的演员,不然真是浪费了这冲天的演技。第五集,我要说我爱曹叔,我爱你。第六集,能不能全部镜头都有曹叔?!看不够啊!!第七,八集,感情线太生硬,元演的太肤浅糟糕。其他演员除了李,还是保持了原有水准,尤其是副院长,老戏骨赞一个。第九十集,泾渭分明,一到李,剧情就慢散无神,一到曹,剧情紧凑层次分明。会长演的不错。

36分钟前
  • seas
  • 推荐

感觉随着剧情的深入 编剧在丰富主演的性格的同时 配角的形象也在丰满 曹叔真是危险的男人啊 期待和狗狗和曹叔爸妈的感情线。这个剧写的真的会刺痛韩国医疗从业人员的心吧

39分钟前
  • 力瓦
  • 推荐

李东旭这几年演技没进步,无辜脸,眼神没变化,细微表情都没有,太单薄了,被曹乘佑吊打的节奏。。。目前四星观望。。。

41分钟前
  • 沁言子
  • 推荐

第一集失望,节奏太慢,李东旭是最不喜欢的韩国演员之一,完全是为了曹承佑才看得,结果只露了两面,李东旭太娘,口红得跟抹了鲜血,演鬼怪还是像的,一集全凭李撑场,真是无聊到暴,不知道还有没有信心看下去,剧情颇有点无聊啊。秘密森林是近期最爱的韩剧,但这部,有点故弄悬虚之感,若再看,也只是为了曹承佑、还是期待曹和裴斗娜的秘密森林二吧。三星全给曹承佑,亮相总共也不过三分钟。(曹承佑是近期最爱的韩国男演员,为了曹演员,这部剧也必须追下去,但李栋旭真是接受无能啊,就算有演技也不喜欢,况且还没演技。这个年轻编剧一剧成名,太顺了,野心也太大了,其实可以慢一点,精雕细琢一点。但出道就有曹演员这么优秀护盘,运气不要太好。怀念裴斗娜,那才是神一般演技,自然,灵动,舒服至极,秘密森林二会是原班人马吗?有裴斗娜,档次高许

43分钟前
  • expect
  • 还行

李东旭演技还是不太行啊,希望被打脸。看了第四集之后觉得,固然社长为了盈利,但医生群体就是白莲花了吗?显然不是,这种混沌般的冲突感真是让人爱到不行。作家是真的牛,不愧是处女作就有极高水准的李作家。

47分钟前
  • 可乐不加冰
  • 力荐

估计曹承佑就算给我念佛经我都能看下去

52分钟前
  • RITA
  • 还行

医疗剧是个外壳,其实是个政治剧。冲突来自于立场。《好医生》里虽然涉及到“医德与利益”之间的冲突,但没有展开讲,是借个人成长重塑医生资质。这部《Life》拉足了架势,并把“医德”和“利益”来了个双雄对峙。剧名是“生命”,却从一件死亡开始,不断回溯前情,做足了悬疑感。运镜上夸张了些,大开大合的。演员都很不错。

5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曹叔出场时那小眉头一皱,我就知道气场错不了。

59分钟前
  • 아저씨
  • 力荐

我带粉丝滤镜李东旭😘😘5星好评

1小时前
  • 七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