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喜剧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葛优,黄渤,范伟

导演:宁浩,徐峥,陈思诚

 剧照

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2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3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4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5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6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3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4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5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6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7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8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9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0

详细剧情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定档2020年国庆,延续《我和我的祖国》集体创作的方式,由张艺谋担当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

 长篇影评

 1 ) 说一说那些我不喜欢的细节

优点我先说了:双轨制医保、山区交通、农村教育、西北农业,都是在戳当今社会的痛点。《北京好人》里送外卖的表舅那句“马上就到别打差评”也是。 整体不满意的点我也先说了:笑点都是老掉牙的段子,音效无节制到头疼,色彩审美低级,浮夸。还有过度依赖一些现代产品,比如抖音,《天上掉下个UFO》已经使用过滥,《回乡之路》把直播带货、发财致富、强人精英三者之间彻底画上了等号。

以下分叙。

《北京好人》。事实是我们抛开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是否一样这个问题不谈,尽管我能理解这是一出喜剧,一出虚化了真实背景的小品,我还是无法接受北京的医院那样宽敞、患者那样少;大夫有空跟你聊天认老乡;护士请你吃泡面;抽血化验不用排队取号叫号跟着熟人走就行。这个喜剧背后我所心碎的是,轻飘飘一句报销比例一样,牺牲的是葛优那个角色,作为一个北京底层,辛辛苦苦多年攒钱买车的梦想。它只要有宣传教育的意义就够了,至于多年没联系见面都认不出的远房亲戚直接上门管你借钱这事儿是不是合情,谁管。

《天上掉下个UFO》。《疯狂动物城》里Judy说,兔子可以说兔子可爱,别的动物这样说就不太合适了。这个单元是五段里把刻板印象抒写到极致的,但是导演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山区民科成功制造飞行器,一方面是“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但几乎为零”只要前一半不要后一半。在南仁东穷尽半生的中国天眼旁边吹小镇发明家,导演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最后一课》。几乎是最鸡贼的一段,老年痴呆患者在看到自己魂牵梦萦多年的小破村子如今富裕现代化,病情得到了好转。这故事当然只能放在杭州拍,因为贵州陕西的村子三十年前需要支教,三十年以后也教育资源根本贫困,十年就一个老师的故事仍然在不断上演。我最难以容忍的倒不是浪费巨量水来伪装下雨始终对着一个小男孩淋,而是众人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原本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呀”,然而一旦有人提出“位置正好是你们家要扩建的蚕房,那就牺牲你们家吧”,立刻得到了所有人鼓掌通过。多么可怕的民粹。

《回乡之路》。贫困地区的羊杂汤卖二百八一碗,因为里面加了虫草海参。不知道这是在讽刺物价,还是在展现贫困地区的物质文明。全片的题眼其实贾玲已经点尽了,带货能力也就那样,胜在长得美。当然闫妮是真美,秒杀浓妆艳抹的王子文。

《神笔马亮》。故事的流畅度是最好的,也是最使我如坐针毡的。一开始问“你们家到底谁做主”就奠定了某种男性视角的话语基调。如果说其他片子还在试图用外卖、中国天眼、杨紫版李子柒、带货女王来竭尽全力包装成一个2020年的故事,《神笔马亮》放弃了所有的尝试,拍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十七年电影。故事本质其实也是最接近《我和我的祖国》的:个人和集体会有冲突,你是选择列宾美术学院的学业还是选择为基层贡献;个人和家庭会有冲突,你是选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小日子还是舍弃小家成全大家?在这样的故事里,永远没有从列宾学成归来再为祖国艺术事业添砖加瓦的第三条路,你的妻子你的家人一定是反对你的不理解你的不支持你的是你成神路上的绊脚石。结尾当然是妻子被感化,流着眼泪说“我老公考上列宾了,他不稀罕去,因为他有了更伟大的事业,为了人民”。但是片子里又看不到焦裕禄,看不到基层村官累得只剩半口气,它直接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物质文明相对发达、人民已经在追求精神文明的村落。如此逻辑,宋徽宗治理下的大宋才是超一流的国度。

 2 ) “中国喜剧天团”出手,靠谱

作者: 鲸鱼

我想聊聊我在看《我和我的家乡》时经历了什么。

众所周知,本片由不同导演执导的五个短片组成。观影过程中,全场观众完全不吝惜他们的笑声,也常常会被突如其来的泪点击中而不断拭泪,可以说是又哭又笑地度过了这两个半小时。

作为男生的我不太希望被别人看到抹眼泪,所以我硬生生忍住了,以至于忍得嗓子哽咽,疼得要命,但是周围不断传来其他观众抽抽嗒嗒的声音,看来他们比我更难自已。

电影从“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开始,之后依次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五个小故事,最后在歌声里结束。

《北京好人》里的葛优葛大爷和《天上掉下个UFO》里的黄渤,这二位都是一张脸自带笑点,所以光是看他们登场就已经有想笑的冲动了。小故事里面的很多包袱都抖得漂亮,笑声此起彼伏,一点都不夸张。

除了笑声,每个故事也不乏泪点,尤其到了《最后一课》《回乡之路》,两个短片都在结尾酝酿着情感高潮。

沈腾马丽《神笔马亮》最后登场,整个观看过程中,常常泪痕还挂在脸上,就被随后的笑点暴击,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笑中带泪吧!

看完《我和我的家乡》走出影院的观众是被快乐和感伤交替环抱的。或许是因为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大家的生活都有些许压抑和紧张,迫切需要一个宣泄和治愈的渠道。

《我和我的家乡》就定位于“喜剧”,打开了这个渠道的入口。

本片打出的招牌就是“中国喜剧天团”的一次大汇聚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5组导演,作品累计票房超240亿元,名副其实撑起了中国喜剧的“一壁江山”。

这一次的电影就像一次华山论剑,各门派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各有各的精彩。

还好这不是一场比赛,因为看过之后有人让我给这五部短片按好看程度排序,我竟然不知如何下手。每个故事都有其动人和优秀的地方,实在让人难以抉择。

不论从感性角度去分享看过电影后的快感,还是理性分析每个故事的情节、结构、形式与表演,都挑不出什么大纰漏,喜剧让人笑、笑过有思考的基本要求,它已经达到了。

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每个故事都有一定的指向性,涉及医疗、教育、环保、扶贫等相关内容。一部献礼片能被拍出如此高的可看性,没有生硬说教,相当难得了。

《北京好人》

《我和我的祖国》里那个有小缺点但心地善良的北京中年男人张北京回来了!

上次帮助了一个汶川来的孩子,这一次他又做了件“好事”。

葛大爷还是那个葛大爷,虽然现在粉丝都叫他“优优哥哥”,但接地气的气质和演技这些年来一直都没变,所以观众缘一直居高不下。

他也有豪迈的一面,烧烤摊上拿着麦克风高声唱《打虎上山》,彻底解放天性,也差点把自己唱“解放了”。

宁浩的作品都有比较强烈的戏剧张力,虽然这一次只有单线叙事,但角色的身份互换、各种梗的“call back”,安排得很精妙。影片的第一个泪点也出现在这个作品里。

《天上掉下个UFO》

陈思诚《唐人街探案》系列把悬疑和喜剧结合在一起,是相当成功的类型融合。这一次的短片则继续杂糅,土味科幻和喜剧二合一,“唐探”的影子时不时闪现,“笑果”很不错。

光是本片中王宝强刘昊然的步伐,就完全移植自“唐探”,虽然身份变了,但是人物设置基本照搬。黄渤掩盖秘密时的“一个找一个藏”,也让人联想到《唐人街探案》里衣柜藏人那一段。

故事始于超现实,天空飞来大飞碟,谁都想一探究竟,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超现实回归了现实,最后再到接地气,从上到下整个过渡衔接都十分自然。

黄渤的表演是一大亮点。

他饰演了一个农民发明家,总是捣鼓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发明,有时也会把自己弄得很惨。预告片里他被记者采访时掩饰不住的小得意,真是可爱至极,那句用贵州方言说出的“UFO”,看过电影之后一直在脑子里回荡。

《最后一课》

这是全片最好哭的一个小故事。

由于患病,范老师的记忆停留在自己支教农村的最后一课,于是全村人共同为他复原了那难忘的最后一节课。

师生情是非常容易触动观众的一种情感,看着老师两鬓斑白,但是依然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是不是很容易唤起自己对于昔日恩师的种种念想?

导演徐峥也出演了这个小故事,但他明显把自己隐藏在了主角范老师的身后。范伟用精湛的表演征服观众,导演则在结尾制造了全片最大的催泪弹。

当然,这一段的笑点也很足,人造大雨从房顶倾泻而下,只淋到一个倒霉孩子,那一幕怎么看都像是《泰囧》里的徐峥自己。

另外大家在看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一下这个故事的摄影,曹郁担任摄影指导,尤其是片中两个移动长镜头,通过准确的走位能把望溪村的景色一览无余。

《回乡之路》

讲真,邓超俞白眉执导的这个短片超出了我的预期。

它的核心主旨是歌颂抗沙治沙的英雄们,但用了一个逗趣的故事结构来包装:一个卖苹果的小企业家希望说服电商女王为他投资。

邓超闫妮两人的各方面的反差营造出了很多笑点,邓超夸张的肢体语言给很多段落增添了喜感,比如在飞机上非要跟闫妮合影,明明没钱,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

但当这个人物背后的秘辛被公之于众后,观众就会扭转对他的看法。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神笔马亮》

压轴的《神笔马亮》给整部电影一个完美的收尾。当在影片临近结束时迎来高峰体验,观众会对全片的印象分大大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峰终定律。

尽管跟前几组导演相比还是新人,但此前已经凭借《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在喜剧界站稳脚跟的西虹市影业两位导演闫非&彭大魔这次也没有让喜爱他们的观众失望。

不仅导演是质量保证,闫非&彭大魔还在本片中再度与沈腾合作,这样的组合放在一起本身就看点十足。

还有时隔五年再搭档的“神马组合”——沈腾和马丽,“国民喜剧CP”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从预告片就能看出本片角色的造型很有特色,挺着孕肚的马丽充满母性的光辉,而沈腾则身穿大鹅人偶服卖萌,蛮好玩的。

这个小故事的完成度很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又以喜剧手法呈现新农村面貌。全片泪点与笑点平衡得很好,不强行煽情,在你原本以为会煽情的时候,突然抖一个包袱,让人破涕为笑。

片中的布景也非常用心,农村墙上的所有壁画,都出自真实的画家之手。最后稻田里出现的一个巨大火车头造型,取景于沈阳的“稻梦空间”景区,而火车头也象征着当今的中国正在高速发展。


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而言,家乡逐渐变成了一个亲切又遥远的词,对比从前的直抒胸臆,如今的我们的确越来越难开口说出对家乡的感情。

但以上五个故事,都对"家乡"二字进行了相当具象化的阐释,每一个笑点和泪点,都落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上,不管你来自何方,现在身处何地,都很容易对它们产生共鸣。

《我和我的家乡》已于今日正式公映,之所以想称赞它,是因为它让我在观影的两个半小时里体会到了纯粹的快乐,同时也被深深感动,真正做到了“有笑有泪,有你有我”。对一部电影来说,其实这就已经足够了,如果还能够被其中的家国情触动,那么这份电影票钱花得更值。

 3 ) 五个单元之个人喜好顺序

不错的国庆合家欢电影。

我个人喜欢的顺序依次是《最后一课》《神笔马亮》《UFO》《北京好人》《回乡之路》。

《最后一课》的故事其实在现实里是略有点难以成立的,但范伟的表演简直太精彩了,无论是犯病的痴呆状态还是回忆里的年轻执着,都精准的在人物状态里,赋予了这个故事立住的灵魂。这个短片的镜头运用是我最喜欢的,每个镜头都有一种水墨画般的清润秀美。这个片子应该也是出场明星最多的一个了吧,彰显了徐导的号召力。略微不足的是结尾弱了点。

《神笔马亮》是把喜剧感和主旋律感融合得最好的一篇,既点了题又无刻意感,沈腾和马丽的金牌组合保证了演绎效果,这是开心麻花的拿手菜。

《UFO》:过年般热热闹闹的一出好戏,土味科技带来的认知冲突是笑点的源泉,里面一些发明道具用了我喜欢的手工耿的点子,不知道剧组有没有给耿哥点版权费啊。

《北京好人》:葛大爷演这种底层小人物简直驾轻就熟毫无压力,令人惊喜的是演对手戏的是素人演员占义大叔,我可喜欢他在《平原里的夏洛克》里的表演了。之所以排第四是因为最后结尾亮出主题有点生硬。

个人觉得最尬的是邓超的《回乡之路》。从《银河补习班》开始就觉得邓超有点用力过猛,这次依然如此,前面非要把人物位置放得很低,刻意造成误会,最后来个翻转,烘托出他的坚持与高尚,这种手法太过老套不显高明。闫妮的演技是没问题的,二字的演技现在距离四字中间已经差了起码五十个三字。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电影院,且应该是国庆期间唯一一部进电影院看的电影,这片的钱花得值当。

 4 ) 最后一课≥北京好人>神笔马亮≥回乡之路>UFO

按顺序来说说

1.北京好人,这部的笑点是隐藏在剧情里的,没有特意抖包袱的感觉。抽血那一段全电影院都在笑,缺点是故事情节略套路,而且出现什么状况都有人拿手机拍照,不太真实(可能我不刷短视频所以觉得这点奇怪?)

剧情4笑点4演技4.5

2.UFO,这部分可以说是几个故事里最不好看的,剧情悬浮,几个主演演技略浮夸,角色形象有点脸谱化。而且结局阿花突然出现,简直为了大团圆而大团圆。这个故事最大的惊喜可能就是手工耿的破釜沉舟跑步机和伴着时光一去永不回BGM出场的秦风和唐仁。

剧情2.5笑点3演技3

3.最后一课,这个故事拍的最好,起承转合都很棒,也是整部电影最好哭的一点,范伟老师的演技值得再拿一个影帝,回忆和现实交叉的那一段闪回镜头拍的极佳。笑点可能不太够,但是几个人人工降雨那一段很棒。

剧情4.5笑点3.5演技5

4.回乡之路,这部剧情略反转,但还是摆脱不掉套路感。邓超那个角色总给人意料之外的感觉。闫妮的口音演这个故事真的梦回武林外传。王子文第一次给我大美女的感觉,整部电影里最好看的角色就是她了。几个人演技都挺贴角色了,不特别出彩但也绝对不拉胯。

剧情3.5笑点3演技3.5

5.神笔马亮,沈腾的观众缘真是没的说,他一出现,即使什么也没干,大家就开始笑。这个故事完成度不错,笑点也蛮多的,两个主演角色完成度也很高,最后观景台那一段略尴尬,适时出现的笑点拯救了一些。

剧情4笑点4演技3.5

总之,每个故事都是大团圆结局,没有特别尴尬的情节,UFO的故事虽然不太好,但也没有说很烂。值得大家一看。

这是我们一起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5 ) 胡言乱语

现在乡村建设确实是不错的,但是电影过于美化乡村建设的现状了,虽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乡村问题也不是单纯靠什么农村度假村之类的,网红带货农产品之类的就可以彻底解决经济问题的,更不是将农村城市化,农村建设的路还很长,很艰难,特别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仍然是不均衡的,建设了小学那教师资源呢?稳定吗?现在还是需要支教的,支教老师还是很难的,那个大山里女子学校校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到头来,发了一则教师招聘,这就是乡村教育最难的地方,缺人啊,医疗资源,农民有了医保卡,去哪里看病,不还是得去县里市里大城市里才行,有时光是路费,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可以看一下最近几年的医疗纪录片,生门,人间世之类的,有多少人跋山涉水去看病,虽然我们全面小康了,但还是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整部电影并没有深入的去探讨相关的这些问题,当然,催泪的地方很多,但感人不代表就合理,我们的先辈固然辛苦,但现在却不是苦尽甘来的时刻,电影给人感觉是现在一切的都好起来了,没问题了,这和现实并不相符,不论何时,特别是在蒸蒸日上,在繁花迷眼时都需要不忘自我反思和思考

 6 ) 高下立判:论演员利用率与角色有效度

之前大致看了点评价,所以心里大概有一定预期,看下来总体跟观众反馈的差别不大,在我这是神笔马亮>北京好人=最后一课=回乡之路>天上掉下个UFO

单元献礼片其实和命题作文差不多,在有限的篇幅里讲一个故事并点题,五个故事,平均下来每个故事半小时的时间,其实很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力。我所提到的演员利用率考较的并不是演员,这部片子里演员其实都还可以,至少我个人看来演技这方面并没有谁差到拉垮的程度,我所说的演员利用率,关键点在导演,这五个单元的特点其实蛮鲜明的,可以说高下立判。

三十分钟的喜剧电影其实某种程度上很像一个长小品,所以我不意外这次开心麻花表现最佳,《神笔马亮》这个单元不能说十全十美,但至少在立意,笑点,升华,演员各方面都做到了合格以上,总体的观影体验是最好的,另外我要着重夸一下这单元的配乐,中间的插曲神来之笔,非常合适。

《最后一课》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单元,说句低开高走不为过,缺点在于前半部分非常乱,并且在群像戏部分又犯了《八佰》里一样的毛病:无效角色过多。这两年角色过多且杂乱几乎是群像戏的通病,明星客串角色可以有,但有些真的没必要,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八佰》,典型的有效角色郑恺,只有两句台词几秒镜头,但完成了角色的输出,开启了影片的第一个燃点和泪点,客串的作用体现出来了,而同样作为客串的姚晨,除了让人在看到她时感叹一句“啊这是姚晨”然后出戏两秒以外,没有任何作用,这就是典型的无效角色,而在最后一课这个单元中,这样的无效角色太多了,几乎没有输出,换了任何人都可以演,事实上,我认为在还原课堂的这些明星演员里,保留张译陶虹雷佳音这三个,已经足够了。

喜剧的客串其实并没那么严格,很多时候演员出现了,有梗并且能让人会心一笑就足够了,比如《回乡之路》中几个客串贾玲岳云鹏孙俪,他们虽然同样戏份不多,但完成了角色输出,能让观众get到梗和笑点,这个角色就是有效的,《最后一课》中其实也有一个明显的有效角色雷佳音,但其他的无效角色实在太多了,他们那点可怜戏份根本无从发挥,偏偏又都是大家熟识的演员,不免生出“杀鸡焉用牛刀”之感。

但《最后一课》的优点也同样十分突出,就是范伟老师的高光段落,不只是演技,这一段的拍摄手法,剪辑和画面相得益彰,在全片五个单元里都应该算是最出彩的一段。

《回乡之路》的开头一段,笑点、节奏都把控得非常好,可惜中段开始逐渐乱掉了,闫妮在这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她的心路历程应该是全片的线索作用,但交代的不够清晰,跟篇幅限制也有关系,《回乡之路》是立意最好的一个单元,但也恰恰因为这个立意过大而故事太短,给人感觉某些地方没到位,差了点什么,当然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拍长了会不会暴露出更多问题,仅就这表现出来的半个小时来说,我觉得有一点没扬上去的小遗憾。

《北京好人》是演员利用率最高的一个单元,其实这个单元也很类小品,角色不多但各司其职,没什么高光但整体看下来非常流畅,笑点也足,可惜戛然而止,没什么煽情环节且立意太小,当然这不是缺点,但很像一个医保政策宣传片,相比其他单元的“笑中带泪”路线,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天上掉下个UFO》,我愿称其为唐人街探案番外篇,陈思诚强行联动自己的作品并试图加入了许多网红梗,然而这些只会让这个单元显得更土且尬,懂梗的人都很难笑出声,更别说这个电影的观众有很多还未必了解那些网络上的梗,黄渤+王宝强这样的豪华配置也拯救不了这个单元的烂剧情,其他几个单元可以说各有千秋,但这个单元我实在找不出它有什么值得夸的,非要说它有什么亮点的话,那就是佟丽娅确实美得让人眼前一亮,只能说陈思诚至少还懂得充分利用美女资源吧。

再谈回演员利用率这个问题,可能献礼片为了吸引观众就是会加很多年轻演员,但私以为就算用也要用得巧妙,用得有价值,而不是“为了露脸而露脸,为了出现而出现”,按角色有效度简单给这些年轻演员归个档:

第一档:杀鸡用牛刀,无效背景板——杨紫、王俊凯、李晨、陈数(李晨陈数并不算年轻演员但确实也是无效背景板):没有输出,无需演技,换了谁都能演,真正的“为了露脸而露脸”

第二档: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人——刘昊然、董子健、李易峰、卢靖姗:刘昊然董子健戏份不少,但需要演技的基本没有,李易峰这个角色倒是重要,但两句词一样换了谁都能演,卢靖姗则根本是:这里需要一个混血脸,工具人实锤

第三档:有角色输出或有小高光——佟丽娅、王子文、辣目洋子、王源、韩昊霖,此处按角色重要度递增排序了,佟丽娅这个角色其实也不需要演技,但美丽也是一种输出,她确实够美,能把花瓶当得让人服气也是一种本事,所以给她放这档,王子文,捧哏角色,需要的演技不多,但她演得很贴,还不错,辣目洋子,我开始都没认出来是她,喜剧节奏很好,跟沈马搭上了,王源,造型口音下功夫了,有细节,有眼神戏,韩昊霖,我时常怀疑这小孩是不是重生的,天生的演员,接住了范伟最高光的那一段戏,也一起成就了全片最精彩感人的这一段,重点表扬

以上分类只讨论角色有效度,与演员演技无关,陈数演技公认的好,但这片子里没有发挥空间就是没有,在此呼吁各位大导,请了演员别浪费,从长城到八佰到这部,这么多有名的演员在电影里当背景板跑龙套,何必呢,角色在精不在多,能把每一个演员用到刀刃上才是你的本事。

 短评

像片头那个稻草人一样,又假又空,自我感动,开心麻花意外的还行

5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较差

如果说去年的我与国还有那么一点用心,今年的我与乡真的尬死我了,真的求求现在的导演不要一拍电影就拍喜剧,那些烂梗真的不好笑,让人尴尬起反作用。徐峥部分还不错,邓超那部分其实也挺好,开心麻花有点小浪漫,宁浩和陈思诚,真的尬,还放在第一第二部分,差点就想离场。

10分钟前
  • 一条黑色的狗
  • 还行

沈腾马丽的《神笔马亮》牛逼,单凭一己之力让我把片子给多一星。其他单元真的十分so so。

11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吹爆《北京好人》,观影感觉就是上一秒还让你笑得前仰后合,后一秒就让你哭出来,农村医保问题太扎心了。《天上掉下个UFO》看起来很荒诞,但是背后的农村交通问题又让人没法不深思,拍的还挺巧妙的,挺有陈思诚的个人风格。邓超的《回乡之路》太有陕北的味道了,从演员的方言口音到服装搭配,尤其是王源的黑框眼镜+黝黑晒伤妆,看起来太接地气了。最好哭的还得说是《最后一课》,看完了久久不能忘怀,最后一幕老范和学生说了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哭疯了

12分钟前
  • ChriSteve
  • 推荐

邓超墨镜一戴,手包一挎,张口就来两千万的生意,“土”和“豪”那种冲突感拿捏得绝了!而且真的是喜剧效果满满,土味欢乐回乡之路,浓浓的陕北乡情呼之欲出!

16分钟前
  • 蓝抑郁剂Lily🌈
  • 推荐

包装春晚,开箱村晚;除压轴的开心麻花单元外几乎都趋于尬笑还非要硬拔高的小品范儿。国庆档真正的新片即便都由聪明人操刀,可外表再精致都没能藏住玩命赶工的窘态,这样的复工速度绝非良性电影市场该追求的样态。

21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北京好人》讲借医保给表舅治病的故事,不管是反转还是节奏都很招人喜欢,葛大爷和表舅的表演都增色不少。《回家之路》把视角放在西北地区,不管是造型还是口音还原度都不错,还有王源之前为了晒出西北黝黑的肤色,还把自己晒伤了。《最后一课》、《神笔马亮》融合了很多元素,支教、扶贫、带货,故事涵盖的范围很广,也让家乡这个议题更深刻了,不再是单纯的思念家乡,也算是突破了这层命题的限制。

2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神笔马亮最佳!!没话说!!我的沈马组合,圆满了!

28分钟前
  • 苏打水
  • 还行

前三个故事不错,邓超+俞白眉真的是不出意外的垮+尬。

31分钟前
  • 睫毛1019
  • 还行

作为一名曾经遇到过好老师的人,最后一课哭到不行。脑海里都是那个曾经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点醒我的老师的身影。想说老师的一个小小的鼓励,能够成为学生心里的种子,而这粒种子终将长成大树,影响人一生。

35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最后一课”节奏很棒,范伟演技惊人,把我的泪点掐住了。“神笔马亮”最惊艳,笑点很高级,从笑到泪的情绪转换自然恰当,看得很舒服,麻花做喜剧还是厉害,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39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真的一点都不好看。。。。。。。。。。

44分钟前
  • the xx
  • 很差

最后一课赚我眼泪

4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为什么这些导演觉得旅游村、度假村可以代表中国农村呢?

53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全都是小品的模式,前半部分是喜剧,后半部分升华一下,很生硬,甚至很尬。只有《最后一课》像一部电影,《北京好人》和《神秘马亮》一般,《天上掉下个UFO》和《回乡之路》垫底。《最后一课》用老范生病为引子巧妙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1992年和2020年。老范得了阿兹海默症,什么都不记得了,连儿子都认不出来了,但还记得28年前学生的鞋子破了、不会算算术、没有颜料。《北京好人》太短了,拍得不够透彻,不如前作《北京你好》。《神笔马亮》无功无过。《天上掉下个UFO》故弄玄虚,虎头蛇尾。最后应该再加一段,揭晓UFO是假的之后,结果真的UFO来了,但大家都不相信了。外星人入侵地球,冷锋出现了,说道: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回乡之路》题材很好,但导演水平太差。邓超是个好演员,但的确不适合当导演。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当陈思诚和徐峥的长镜头放在一起,高下立见。最喜欢《最后一课》!有人说回不去的是家乡,但是家的意义你看见了吗?

5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徐峥的才华确实被低估了。“乡村教师”这个题材的电影展现出他某个程度的细腻——他很擅长从一个小的切角去展开一个宏大叙题,这样的融合不会过于煽情,却分外让人感动。

1小时前
  • 灼灼裴质
  • 力荐

也就徐峥的《最后一课》能看吧

1小时前
  • 天马星
  • 还行

最后一课>神笔马亮>北京好人>回乡之路=UFO,表演方面能看看范伟老师和韩昊霖,求求别折腾葛优老师了,心疼。PS,陈思诚、徐峥、邓超都拍了老婆,真的就…各有各的境界吧。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沈腾马丽>邓超闫妮>宁浩葛优>陈思诚黄渤>徐峥

1小时前
  • zhang 2n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