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超人

记录片美国2010

主演:Geoffrey Canada,George Reeves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剧照

等待超人 剧照 NO.1等待超人 剧照 NO.2等待超人 剧照 NO.3等待超人 剧照 NO.4等待超人 剧照 NO.5等待超人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0

详细剧情

  曾几何时,美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统,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弊端丛生的教育系统,可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始终没有任何改观,反而呈现令人担忧的前景。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有的高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无数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系统,呈现着本末倒置的吊诡局面。是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扫这一领域中的弊端,还是呆呆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现?  本片荣获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长篇影评

 1 ) 只是警钟

由于导演上一部作品《The Inconvenient Truth》很重要、很流畅,因此影片虽然错误不少,但我还是看了这个传说中同样重要、以教育为主题的《Waiting for Superman》。

看到一个个被耽误的小孩,即使是我这样不喜小孩的人都感到心碎。然而,从抽象的角度讲,影片涉及的问题并不新颖,而且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讲任何了解问题的人即使看不到这些小孩的影响也会感到愤怒和不平。

对美国的教育失败,基本上每个美国人都知道。教育失败造成的问题也不需要影片介绍,大多数人都知道。关于教育失败的原因不但有学术观点,连一般的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比如《The Wire》的第四季。能因为影片观点感到震惊的只有那些完全不关心任何社会时事的人。除了立意之外,影片的论点也太多太杂,很难说流畅游人。影片的节奏也有问题,并且缺乏紧迫感。以上是影片本身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本片很是一般。

然而,教育问题不但与美国人息息相关,而且本身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所以虽然影片本身无趣,但我还是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在没有事实的情况下发表评论,但仅根据个人经历出发,我还是有数点想法。

影片要求教育系统更有效率是没有错的,而且在投入甚多的情况下,美国教育系统极度没有效率、浪费极多的确事实,也是严重的问题。如何测量效率、如果让高效得到奖励、低效受到惩罚,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在影片中表面的是在不好的学校想学习的孩子,但就我个人经历来说,这样的孩子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对教育完全没有兴趣。这种不感兴趣来自于两方面,家庭和社会。家庭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而且实质行为远胜于所谓理念。虽然中国的传统经历了百年摧残,但很多中国人还是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功利角度而言,美国人也大多相信教育就是力量,教育能够改变生活。虽然《The Great Stagnation》和最近的很多研究对是否真的如此产生质疑,但大多数人还是坚信这一点。

然而,“认为”和“行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一个家庭可以说他们相信教育是好的,但他们是否能够真正为这个目标做出必要的牺牲呢?这就好比我说我认为身体锻炼很重要,但我从不去健身房一样。这就是我的言行不符,我所谓的身体锻炼重要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从我的行为可以看出,我不认为身体锻炼值得我付出时间和金钱。

而美国人的缺陷在于,中国人说到做到,很多人愿意为了供子女读书砸锅卖铁,很多美国人仅仅是说说而已。而且在美国能说说已经不容易,因为从“茶党”的兴起我们就能看出,美国人也有不少从根本就是反知识、反教育的。如果家庭不鼓励教育,不为其做出必要的牺牲(这其中还包括承担不离婚等社会责任,那么自然教育效果不佳。

除此之外,美国的社会价值也有很多反对教育的层面。在崛起的过程中,美国执行力更强的边疆人士就歧视东海岸常青藤等只说不练的货色。在今天,“精英”这一其他国家都是赞许的词汇在美国依然带有很大的贬义。在高中、大学中,体育健将、社会达人的“身份”要远高于成绩好的“书呆子”,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们可以看出电影未能提及的因素。比如,电影说教师本身质量有问题,并介绍了教师工会等体制性的问题,但并未介绍家庭和社会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家庭不肯做出牺牲,所以美国没有足够的税收让教师成为收入最高的人群之一。由于社会不承认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除了没有收入,也没有社会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坚称“教育兴国”,但不做出些实质性的改革,仅仅是提升效率不过是杯水车薪。

和其他诸多原因相比,这才是为何今天美国一分为二的原因。实际上,从美国建国开始这个国家就有两种倾向,一种精英一种平民。在200多年来,两种倾向可谓平分秋色,但在全球和信息化的今天,很明显平民已经变得落后。

在很大程度上,这才是决定学生成败的原因。所谓“章程学校”之所以成功,除了因为学校极有效率,还因为去上那些学校的人本身就是上进之辈。这和清华是一个道理,也许中国高等教育只是二流水平,但13亿中挑选出来的精英都是一流水平。他们的成功未必是清华很强悍,而是他们自己强悍到可以“despite”清华不如哈佛,他们也能成为第一流人才。所以,能够从一群热衷学习的孩子中挑选生源使得章程学校的成功也被高估了。

章程学校和创新教育方法固然重要,但这不能改变体制内在的激励系统。如同影片所说,美国之前的教育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竞争对手,所以“despite”激励体系的问题,美国教育依然可以傲视群雄。但在今天这显然已经成为了不可复制的过去,因此除了影片推崇的改革之外,美国还需要基础性的革新才能确保自己不像罗马一样衰退。

 2 ) 震撼之余 还有深思

在没有看这个记录片前,我对美国的教育一直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 全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而且也不逼迫孩子学习。但是看完waiting for superman, 我才发现美国的教育问题其实似乎逼中国还严重些许。当然,在中国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和入学紧张度。 但至少我的童年到高中在中国入学和学习还是没有像影片中的四个孩子这么困难以及揪心。
buanca这个小女孩因为妈妈是单亲母亲,家里又贫穷,她连自己的ceremony都不能去参加,这个在她人生中已经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对她和她母亲是多么大的打击。
更大的感触来源于影片中那些charter, seed, KIpp这些既不同于公立学校,也不同于私立学校的“好学校”的招生方式:抽签。

看着bianaca, emily dasily anthony在等待抽签的表情和他们父母,哥哥姐姐的神情,我真的觉得这种方式很不公平! 人们都说中国的高考不公平, 但是相比这种抽签,高考至少我们是用实力和分数-尽管有人在其中失败或成功-去赢得应得的结果,这种抽签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谈到这里必须讲讲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学校的出现。因为公立的学校中,学校无法随意开除老师,因为contract。。。。在美国,每26个医生中会有一个丢失自己执照,每67个律师会有1个丢失自己执照,但是教师,却是每2500个中有一个会丢失自己的执照。在ILLINORS state, 在867个学校中有61个学校试图开除不合格的老师,但是最终成功的只有28个。而无法开除这个“坏老师“的学校们就会有”the dance of lemons" 也就是说这些学校会在每年的学期末换老师,把这些老给其他学校。

整部片子的色彩以深色为主,给人心情沉重之感。
片尾的LYRIC和闪动的文字更加给人以深思。

 3 ) 等待超人的笔记

五年级阅读A,七年级就变成D。Oliver高中是匹兹堡地区的辍学高中之一,1200个学生只有三四百个可以毕业。

七年级最多三成左右学生数学和阅读及格。辍学严重。 老师水准,差的智能教50%,而好老师可以教150%。 但得到tenure资格的教师,就不能被解雇。

在29个国家里,排名23。数学最差,但信心排名第一。


五分之一公立学校比较好,家长很远地排队申请学校。792:40. 高中分班与不分班。不分班的SUMMIT 预科,96个毕业,都可以进大学。500人申请,100个名额。


放弃终身教职,工资翻倍。

 4 ) 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1.政策原因:美国没得严格意义上的教育部,他们的教育部只负责划分教育经费(不过是很大的一笔钱),原则上只划分给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由政府养着,所有的流程,比如学什么课,什么教材,多少课时,一周上几天课,作业布置多少,包括招多少老师,老师发多少钱,都有规定,学校自己不能更改 但是美国最好的学校,都是私立的。无论小学中学大学,最好的都是私立。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都是私立。 私立不由教育部供养,教育部不能直接管辖,所以课程灵活,有竞争,师资好,但是学费贵。 所以有钱人去私立,穷人去公立。显而易见就是公立学校有色人种很多。 所以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当于托儿所,老师教不带劲,学生学不使劲。 2.工会:公立教师有强大的工会,人多势众,资金雄厚,甚至可以支持总统选举,哪个都不敢动 3.心态:美国的成绩只打ABC,不排名,成绩不公开,不鼓励竞争。而且人家国家的福利好,不是非得上大学考研才能找到工作,洗盘子都可以过活,所以没有必然要考试拿高分的动力。 4.环境:公立学校穷人一堆,你一个人想好好学习,鹤立鸡群,人家觉得你奇怪。 5.家庭:黑人家庭只啪啪、不避孕,基本上不是孩子一堆,就是四分五裂,大人连自己都管不好,还管孩子?

 5 ) 这个世界没有superman

1.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哪个国家,教育公平都是一个问题。
中国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方式是,分数和钱。美国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方式是,运气和钱。哪种方式更公平?我不知道。对于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资源的人来说,他们确实就是丧失了机遇了。

2. 学什么?
电影中一直侧重的,也是孩子们对于大学的憧憬,以及美国学生的POOR PERFORMANCE in academic, 特别是数学和阅读。 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这种第一反应,无论在哪种文化中,都根深蒂固。哪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提出来好像将近20年了?
但是有的时候好的成绩好像其实是附属品。 孩子们先享受学习,有了“never give up”的信念,合作的气氛,有自信,有好的身体。。。然后自然而然的有好成绩。这些FOUNDATION,看上去都跟好成绩没有关系。所以,你觉得,孩子应该先学什么呢?

标准化测试在我看来,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在于它其实有可能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假设中学生的知识架构是一点点搭起来的, 要是有个地方没有搭好了,之后的发展肯定不好。但事实上有可能学习的开窍时间有差异。有人5岁学会阅读,有的14岁才学会阅读。测试可以作为反馈的参考依据,可以作为数据,但其实不适合拿来做评判依据,尤其是早年的。成长是个过程,wakening 需要时间,为什么不能多给点时间给孩子?片中有个学校说,我们不TRACK学生的成绩,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得到高水平的教育。说不定这正是他们成功的一大原因。

3.怎么教?
另一方面来说,不管是哪种教育理论,华德福也好,蒙台梭利也好,瑞吉欧也好,落实到最后还是跟老师的实践有关。好的老师,有好的品格,有教学的热情,有教学的技巧,有知识储备。缺一不可。
片中有镜头是说美国老资历的老师不思进取,放任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也不教学,还不能被解雇,这个的确很SHOCK.如果有这样的老师在,哪种教育理论都没用。
从这个点上来说,行政的力量还是能有点效用的。 DC特区的教育特别行政官, RHEE 女士给学校老师带来了危机感。 刚查了下新闻,她的改革还在继续:http://www.nytimes.com/2010/07/24/education/24teachers.html?_r=1。无论是RHEE女士还是老师,都不容易。而从为了孩子的未来来说,这些努力又都是必要的。

这个世界如果有SUPERMAN的话,最有可能的是你自己。是学生,是对教育充满热情的老师,是对教育改革很有想法的那些LEADER。 我不喜欢WAITING这个词, why not use "Being"?

PS:1.这个电影是我们学院租下了一个剧场,特意组织的私映。整个剧场差不多都满了,来了大半的学生和教授,还有一些校友。这些人suppose 都是真的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希望。
2. 教育是个很复杂的命题。还有家长,有社区,有文化什么的区别,尤其是美国这种地方。这部片子够煽情,但是深度有些不够。
3. 我其实很好奇,那失败的4/5的CHARTER SCHOOL,都是为什么?

 6 ) 对于一些人,公平永远是奢侈品

  这是一部讲述美国公立中学现状的纪录片,内在含义很深,从一个浅层观众的角度,我只想说这个最让我震撼的细节——有些孩子的命运是被抽签决定的。
  好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如果你没钱,你就只能上公立中学,而在美国,绝大多数公立中学的教育质量是很差的,所以会每每出现几个稍好一点的中学收到远远多于其规定录入学生数的申请数,于是为了公平,最后选择了这个不公平的结果——抽签决定你是否被录取。
  在老师当众念出被录取学生的名字或号码时,我可以清晰看到接受这部纪录片专摄的几对孩子和父母是如何反应的。他们那么紧张,眼前的那张小纸条或小球,已经不再是承载他们物质外形那么简单,那是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东西啊。能不能到稍好的中学接受好的教育进而拥有美好的未来,都要靠它来决定。
  所以当待选名额一个个减少,他们的脸上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焦躁和失望,或者是绝望?当尘埃落定,自己最终落选,他们默然了,此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忍不住落泪,而屏幕前的你,也因他们心中深深的绝望而忍不住哭泣。当其中一个孩子在事后被通知由于一些原因他最终还是被录取的后悔,他脸上突然盛开的笑容,让你也弯起了嘴角,那幸福是多么真挚多么强烈。

  从未想过自己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也是一种幸福,从未如此真切的感到这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的人为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奋力挣扎却往往无果而终。一直以来我是怎样荒废并抱怨这电影中的孩子们所一心企盼的这份权利啊。而现在我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感恩和庆幸。
  谢谢我的父母,我现在知道,你们究竟给予了我什么。

 短评

美国也不是那么的天堂啊,一心想着要去美国读书的我其实并不了解他们的教育体系。

9分钟前
  • 臭臭
  • 推荐

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13分钟前
  • KevinZii
  • 推荐

同样的问题中国也存在

17分钟前
  • yegle
  • 力荐

纪录片揭示了美国的公立教育现状,由于教师工会的存在,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师也跟中国的一样变得尸位素餐、坐吃等死,误人子弟,虽然有些教师努力改变现状,却有心无力。

21分钟前
  • 按下葫芦浮起瓢
  • 推荐

根据地域来划分学区有其好处,但是学生流通的不畅性是其最大的弊端,为何不向中国学习通过考试选拔呢,不过这又将变成一场考试大战,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在我们为美国唏嘘的同时,我们还是不要忘记,现在依然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22分钟前
  • 轩煜
  • 推荐

很到位,同时也有戏剧张力的纪录片。

23分钟前
  • SickDouban
  • 推荐

他们在讨论教育公平,我们在追求马太效应。

2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小结一下:被釆访的学生家庭中一个亚裔都没有;美国公立教育质量差,为什么说差,中国的也差呀?但是我们没花他们那么多钱、每个人头上

30分钟前
  • 话不糙理糙
  • 推荐

等待被叫号的时候,真的连心都是被揪着的。

34分钟前
  • 一头鹿
  • 推荐

他们说的解决方法怎么像应试教育唉

39分钟前
  • Icarus
  • 推荐

无话可说。。。。真是需要多少幸运,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42分钟前
  • forfaen
  • 推荐

难得一见主流纪录片对工会开炮,可惜如今7年过去,教师工会依然是阻碍教育质量提高的罪魁祸首。Charter School好,学券制好,School Choice好

45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美国也不全是天堂,穷人在哪里都是身处地狱。

46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我们不能一起抱着滚进火坑里把自己埋起来一起窒息。哎~这叫吾国的教育情何以堪啊!

49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所以说教育难题举世瞩目,但话说回来,人家好歹还有个超人可以YY,我们捏?

50分钟前
  • Chicology
  • 推荐

立意很好,内容无聊,论点有误

54分钟前
  • 庄常飞
  • 还行

精英的成功建筑在多数人的失败上?

57分钟前
  • Bill
  • 推荐

一直搞不懂这种论文体的纪录片到底算不算纪录片。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改(有钱人都去上私立了哟):教师工会成教改阻碍(废除终身教职失败,只奖不罚亦失败)、摇号录取法(当是买车牌啊?中国教育虽然糟糕但我上学时跨区择校是靠考分)、提高分数似乎还是得加长学时?盖茨说数学、科学、工程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命脉——耳熟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1小时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看到了一个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上的无奈~~

1小时前
  • 顾小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