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2019

爱情片美国2019

主演:西尔莎·罗南,艾玛·沃森,弗洛伦丝·皮尤,伊莱扎·斯坎伦,劳拉·邓恩,蒂莫西·柴勒梅德,梅丽尔·斯特里普,鲍勃·奥登科克,詹姆斯·诺顿,路易·加瑞尔,克里斯·库珀,崔西·莱茨,艾比·奎因,萨沙·弗若洛娃,莉莉·恩格勒特,爱德华德·弗莱彻,杰妮·霍蒂谢尔,多梅尼克·阿尔迪诺,汤姆·斯特拉特福,托马斯·马里亚诺,哈德莉·罗宾逊,杰米·加扎里安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小妇人2019 剧照 NO.1小妇人2019 剧照 NO.2小妇人2019 剧照 NO.3小妇人2019 剧照 NO.4小妇人2019 剧照 NO.5小妇人2019 剧照 NO.6小妇人2019 剧照 NO.13小妇人2019 剧照 NO.14小妇人2019 剧照 NO.15小妇人2019 剧照 NO.16小妇人2019 剧照 NO.17小妇人2019 剧照 NO.18小妇人2019 剧照 NO.19小妇人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7 12:36

详细剧情

  马奇夫人(劳拉·邓恩 Laura Dern 饰)有着四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梅格(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拥 有着美丽的外表,和对于爱情的天真憧憬。二女儿乔(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 饰)满脑子塞着古灵精怪的念头,整天拿着蘸水笔东写西写,她的故事在全家上下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三女儿艾米(佛罗伦斯·珀 Florence Pugh 饰)渴望成为一名画家。最小的女儿贝斯(伊莱扎·斯坎伦 Eliza Scanlen 饰)虽然个性比起三个姐姐要来的内向的多,却拥有杰出的音乐天赋。  在马奇夫人的教导之下,四个姑娘渐渐成长为了拥有独立人格的杰出女性,她们热情、乐观、善良,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坚强而又坚定的前进着。

 长篇影评

 1 ) 新颖有趣,但用力失调

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特别的一版《小妇人》,而太特别意味着优缺点都很突出,导致我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格蕾塔·葛韦格用此片证明了自己作为编导的天赋,她很有想法,能带来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十分惊喜的创意。但反过来,由于她的经验还不足,这些创意又着实超出了她当下的能力,导致她在大想法中进行具体的实施时难以把控,出现了不少问题。简单讲就如标题所说,有好的想法但实现得还不能令人满意。

此片最有趣的是,优缺点几乎集中在相同的地方,甚至有时优点正是缺点的来源。所以下边每一个部分都从正负两面来谈。

一、剧本

本片最新颖,最有特色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剧本打乱了原著的时间顺序,由编导自己的一条逻辑线来重新排列剧情。这一做法当然十分大胆,迄今为止没几个改编古典作品的影视剧敢这么做,而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高收益和高风险。

正面:

我原本对于重排时间线这点很忐忑,但看过后发现还好(也可能因为我是老原著粉),看国内上映后网上大家也基本表示能看懂,就说明编导还是没有让整个故事混乱。而且前后使用暖冷两种色调的手法很有意思,不但辅助理解,也能让观众的心情更贴合剧情。随后我就发现,此片的排序不是乱来,而颇下了功夫,有明确且新颖的逻辑线路,以女性人生中几个重大主题为主线,将原著中分开讲的四姐妹们的故事单元又按照这些主题,穿过时空重新联系在一起。

这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两处。一个是开篇的二十分钟,将姐妹们各自面对的重要事件剪辑在一起,从此切入,很好地奠定了她们的人生故事的基本主题,而较之顺时间线的慢慢推进,更能迎面就提起观众的兴趣。

另一个就是中间讨论到金钱问题那条线,从梅格在上流社会陷入虚荣,转到她婚后仍难以处理物欲,说明这是要长久应对的问题。随之转到艾米讨论女性没有经济自主权,在阐述了金钱必然的意义的同时,给前边梅格的故事又赋予了从女性社会处境的角度出发的全新解读。而随之又一转到海滩之行上,点出艾米从小就对未来清晰的追求,以及梅格与布鲁克先生的关系,为前边两个走向不同,但都环绕同一主题的故事收了尾。

这一手法在某些时候也将情感的塑造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最明显的就是贝思得猩红热和最终去世两个故事的交互剪辑,有效地让观众伴随乔的心情感受到那种无可挽回的悲痛。而这一感情在两个故事的最后,同样的乔走下楼的情节中达到巅峰——一个是看到妹妹康复,一个却是人已不在,结合冷暖色调的对比十分揪心。还有后边乔说自己很孤独,但紧接着就转到劳里向艾米表达心意,让观众一下子怅然若失“啊,果然已经来不及了”。

负:负面问题分两部分

1、还是上边所说的重新排序

如我前面说过的,编导虽然很有创意,但她的能力还不足以完全驾驭。所以重排故事的手法,其负面效果和正面一样显著。

首先,就算还不至于让人不懂,来回跳跃的时间线对于没读过原著的观众肯定增加了难度。碎片化是必然的副作用,编导虽然构建出自己的逻辑线,但终究还是把原著打碎了,所以肯定会让观众觉得自己在被拽过来拉过去,一个故事还没消化,另一个就突然展开,而等到上一个故事的后续终于来了,已经是很久之后了。

这样就让人难以产生代入感。老实说,我看原著时很多情节每次看都是感动的,而看本片时大部分时间毫无波澜。比如父亲重病母亲离家到贝思染上猩红热,是我不满意的一段。原著里,这是姐妹们第一个大危机,也是她们人生中悲剧的开端。因为前边基调一直比较轻松,所以这段画风突变就很触动读者的情绪。但电影做不到,因为前边已经混剪了很多沉重的情节,甚至提前都剧透贝思不行了,所以这里就只让人面无表情“哦哦,是哦”。

甚至是贝思最后一次重病到去世的催泪戏也被打得太散,丧失了力度。乔接到病情恶化的消息是在开头不久,然后穿插了一大堆情节才讲她回到家见到贝思,又穿插了一大堆才讲到她和贝思最后一次去海边,又穿插了一大堆接近结尾时贝思去世了。结果就是每个碎片还来不及让人建立情绪就突然转走,整个循序渐进的悲伤没营造起来,要不是多亏最后那里的剪辑,这条线就失败了。(原著虽然也是切碎讲,但紧凑集中在后段,并不散乱,不至于让读者感情流失)

此外,为了时长考虑,删减原著情节时,很多段落会零碎地游离于新故事线之外。而编导为了让它们能加入整体就不得不使用某些象征性的物件或场景作为线索,但效果实在谈不上好。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劳里被接纳进姐妹社团,送上邮箱钥匙的情节,就用钥匙这个意象为线索硬插到乔回家那里。但后边邮箱被安排为乔和劳里的感情线服务,那么钥匙情节插到了贝思病重的故事线中就对不上,而乔用邮箱写情书时已经是太久之后了。

比如讲到姐妹们和劳里及英国朋友的海滩之行,用海滩为意象转到乔带贝思去海边,然而两个故事在逻辑和情感上都没有任何能够顺承的地方,就把人突然噎了一下子。

比如从乔剪了头发偷偷在哭,艾米安慰她那里突然转到了未来艾米对劳里说自己一辈子不如乔但也不想被瞧不起云云,随后又转回了原本的剧情,给人感觉就像看着电视突然跳频道了······

甚至有些线索本身就很奇怪。像是乔吐槽艾米在外旅游,在贝思生病时置身事外,用这句话转到艾米烧乔的书稿。以及贝思在海滩对乔谈到付出的那句话,转到乔卖掉头发凑钱。虽然硬要说起来也不是不合逻辑,但就很别扭,因为前后讲得都不是一回事。就好像一个美食节目正在教做红烧肉,说了一句肉价涨了,然后就突然转成了经济论坛开始讲涨价的原因,虽然这句话确实能把二者联系起来,但这么拍就让人觉得不对劲。

2、某些剧情的删改、安排、编写也不甚得当

①、删减不当

一个内容很多的书拍成电影肯定会删掉很多情节,这里就很考验对故事逻辑的把握。在本片中,原著第一本被删掉了差不多六成的剧情,第二本被删掉三四成,且有些保留下来的也并没传达出原本的含义而是浮皮潦草地一略而过。

第一本中乔获奖开启职业写作生涯、劳里拿手套开玩笑使梅格觉醒感情、梅格为爱结婚反抗姑婆等等比较重要,也对后边的故事都有影响的情节全没了,还有很多劳里对乔的感情加深的细节也都删了,虽然问题不太大,但仍是让各种前因后果不够明朗,当然一直以来宣传的女性成长也表达得不充分。

而第二本的某些删减就有点伤筋动骨了。比如原著中乔自己一时逞口舌之快丢失了出国机会,艾米表现得温和宽厚则取而代之,逻辑顺畅,影片中则把这些删掉后让老太太已经明说会带乔出国的想法,但后边也没清楚讲怎么回事就突然转移了好感,接着就换成了艾米,整体上显得突兀。虽然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影响理解,但后来发现不少没读过原著的观众误以为是艾米在背后做了什么抢走机会(尤其电影还原创地渲染了艾米对乔的嫉妒)。

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劳里在国外和艾米如何走到一起。原著里虽然发展也过快,但两人的契合和感情的升温都讲得还算清楚。而电影里······不仅这条线的各个情节都被删掉了太多重要段落,还把劳里对艾米有了新认识的舞会戏和花园戏魔改得一团糟,两人关系发展极其诡异······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突然在一起了。

连我个原著党在这儿都看得一脸懵逼

而更更大的问题是乔和教授的故事线,都被删改成什么鬼了,这个放到后边展开讲。

②、情节位置安排失当

为了精简剧情,有时故事线会合并。这其中有些处理得不错的,比如从艾米在学校被打引到马奇家去劳伦斯家,展开故事。

但有些就不好了。比如把贝思送给劳伦斯先生鞋然后收到钢琴和她被传染猩红热的情节放到一起我就很不能理解。本来属于贝思的故事就不多,而且两件事感人之处的性质完全不同,干嘛非要硬混到一起。她和劳伦斯先生的亲情发展在前边已经有她被邀请去弹琴的情节,那么送鞋、收钢琴原本顺延下来就行了,也保证了完整,何必打成两截又给塞到后边。

而她去照顾穷人染病这一段着重于塑造她的善良形象又要开启悲剧线,和前者完全不是一码事,凑到一起甚是别扭。看到这段时我的感觉就像吃了一口烤鱼,刚嚼两下还没来得及品味,突然一个大鸡腿就怼到嘴里了。烤鱼和鸡腿都好吃,但不是这么个吃法,混搭起来反而把两者的滋味全破坏了。

之前BBC拍的那版迷你剧就有这种乱混搭情节甚至不顾逻辑的问题,我当时还写了评论着重批评这一点,乐观地认为现在这版怎么也不至于有那种错,结果没想到还是有。

③、有些剧情本身就槽点满满

比如乔怒喷教授、劳里想让艾米当接盘侠、乔因为孤独反悔给劳里写情书但转过头又跟教授在一起这些太明显毁原著的后边细说。就先列举几个比较小的地方。

劳里把姐妹俩从舞会送回家,乔居然直接当着他的面就把裙子脱了·····这是在干什么?就算为了说明乔不是讲究繁文缛节的人,就算说她作风很男性化,但一个男的也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外人来家里后就立刻脱了裤子露出秋裤吧?

马奇一家第一次去劳伦斯家。姐妹们甚至都没跟主人好好打过招呼就直接往人家沙发上一坐,七嘴八舌地呱呱起来了。你们体面人家的教养呢?原著里甚至乔这种自来熟的,第一次去也是很礼貌地寒暄几句才放开的,而且没像影片中这种把别人房子当自己家的举止。

艾米在舞会上批评了劳里一蹶不振且懒散的行为。因为是刚刚重逢,所以原著中舞会气氛还是很和睦的,电影却把后边的台词前移到这里,更让他俩当众撕逼,我当时简直下巴掉地上。

布鲁克先生和教授看见喜欢的妹子就尬聊,看得我脚趾抠地,两个本是最稳重的角色被搞得浑身散发着蠢。有必要吗?女人的魅力非要用男性往上贴来彰显着实不高明。

而且我真心觉得编导应该是看了BBC版后又改过剧本。贝思要去照顾穷人时,乔吐槽说“我们自己都吃不饱”,以及艾米的脚困在石膏里的情节也移到这儿,这两段很不合适地破坏了贝思的小天使形象,也动摇了情节的逻辑,而这些全都是BBC版原创的。我之前给那版写的评论就特别讲过这种处理的不当之处,没料到这次的电影居然照搬了。

(另外说个很小的地方。该片整体的拍摄,大节奏、分镜什么的都很不错,唯有一点就是有些具体情节中节奏不太好。

比如对应原著开头的四姐妹的对话,台词虽然基本都是书里的,但节奏太快,呈现的效果就不足。因为那些台词的作用是给出四姐妹第一印象,奠定每个人的基础特点,所以每句话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人感受角色。然而片中这里就是语速很快的七嘴八舌,经常前一个人还没说完下一个人已经开始了,赶时间似的。)

二、人物和演员

1、乔

我在这部片连影都没有时就想过,如果有一天又要拍小妇人,请务必让西尔莎·罗南演乔。然后美梦成真啦!罗南也绝对不负众人期望,演技超强,表现完美,不愧是我从小粉到大的(得意洋洋)。

作为第一女主,乔的积极进取、开朗大方、独立自主但又太急躁等性格特征都呈现出来了,而且其女性主义思想也比十九世纪的原著表现得更明朗,符合当代观众的口味。

但她的塑造有两处失衡在我看来却是巨大的硬伤。

第一是她的脾气。

说真的开篇不久她怒喷教授那里让我莫名惊诧。且不说原著里她是认真听了教授的意见然后回去好好思考,因此对教授更有好感并在未来提升了写作水平,连之前我觉得有些崩的BBC版中她也只是告诉教授自己要攒钱给妹妹治病,我真的万万没想到这一版居然变本加厉了。

因为很期待正面反馈,结果教授明确说不喜欢而失望,这个心情能理解,但有基本理智的人也会先问问原因吧?况且教授还先肯定了她的才华,也没表现出任何轻蔑态度。结果片中她是什么反应——“你写过什么就敢评判别人”、“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个会被遗忘的低级评论者,而谁都会记得我”之类的类似“你行你上啊”的网络喷子式弱智台词冲口而出,很难相信是从乔嘴里说出来的。没有基本的理智和自我控制,差点以为她突然脑残了。尤其可怕的是罗南精湛的演技在这里竟成了反向力,更强烈地放大了这段给人的不适感,简直像目睹疯狗狂吠一样糟糕。问题这是小妇人,又不是斯蒂芬·金写的厄兆······

这一段罗南演得太好,甚至让我对她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

明明在艾米烧书落水事件后乔坚定发誓要控制脾气,结果这倒好,几年过去没修心不说,还更严重了,难道编导就没发现自己在打角色的脸?

原著第二本中虽然乔成年后仍然有急躁并时不时管不住舌头的毛病,但也明确讲了她已学会不攻击别人,这才叫成长进步。结果电影里的安排让她从母亲那里受到的教育,自己发的誓直接成了笑话。当然也会有朋友说乔那时候已经喜欢上教授,没听到喜欢的人的肯定自然心态失衡,但我寻思着有这种境遇的人很多,难道都是这德性?

第二是感情问题。既然已经有观众觉得她喜欢上教授了,电影里也有暗示,那么她后边又后悔拒绝劳里,写挽回信这段就让我非常不满。因为从读这本书开始,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最爱乔的一点就是她强大的理性,以及对内心的清醒认识。而这些在该片中被严重破坏。

咱们就来看看她和母亲谈及自己的孤独这一段,我非常震惊地发现这段各个地方居然都被编排得和原著完全相反。原著中对话是发生在她们已经得知劳里和艾米订婚时。母亲看到形单影只的乔,后悔自己当初赞成乔拒绝劳里,因为在这个艰难的时候乔本可以有个爱她的人支持她。乔的回答是:“不,妈妈,这样才是最好的。但有一点你说对了,我很孤独,所以如果泰迪回来又试一次,我可能会答应,但不是因为我更爱他了,而是因为我比以前更渴望被爱。

从这段话来体会一下乔的理智。她坦诚自己的孤独和脆弱,承认在这种状态下可能真的会为一份温暖而接受不爱的对象。但她之所以说出了这句话,是因为知道此事已经不可能发生,只是自我剖析罢了。所以即便真的劳里又回来求婚,她多半也并不会答应。在这之前其实劳里又求过至少两次,她都拒绝了。即使在内心最艰难的时候,她对己对人还是有坚定的责任感,而不会屈从于情绪,这才符合她之前很清醒地拒绝劳里的剧情。

而反观电影呢。她很孤独,想被爱,在与母亲的交谈中主动流露出后悔之意,并明确说劳里要是回来求婚她会答应(连“可能”二字都没有了,编导的CP粉心态太明显),但母亲问她是不是爱劳里时她只是回避,说明她知道自己不爱。接下来她便说“我更关心自己被爱,我想被爱”。请品味一下这句,虽然是同样的话,改变了位置,把前后文删掉后直接却180°变味了。明明她拒绝求婚时不仅是为自己,也为劳里好,这是她人设中很大的亮点,但现在的剧本,再结合她这时真有好感的其实是教授,就把她改编得自私而缺乏责任心,亲手把这亮点掐灭了。

而后边电影原创的她写给劳里的信,不但谎言式地提升了劳里对她的情感重要性,更有“我曾经觉得成为一个妻子是不好的命运,那时我太年轻不懂事”这样的表达,说不好听的甚至有种“我其实是喜欢你的,但当初因为被女权烧坏了脑子所以拒绝你,现在发现自己真傻”的调调,把给她塑造了半天的理性和女性主义也给推倒了。所以我真的很反感非要给乔和劳里拉郎配,然后又没法和原著彻底分裂,搞得两边不靠,成了一出廉价狗血剧。

整个看下来就让人觉得,乔从故事开头到现在经过了那么多年,怎么一点没进步反而倒退了?

2、艾米

与乔相对,艾米的改编我则很喜欢。

艾米在之前的各个版本中总是当花瓶,尤其成年后她逐渐成长,展现出魅力的情节都被删了七七八八,到后期成了白开水,令人不满。而这一版很明智地挖掘了她的好处,将她提升为第二女主,与乔在思想层面成为镜像,也实现了原著所要表达的。

虽然戏份也被删了不少,有些地方略有突兀感,但剧本着重并在更早就提示了她现实、冷静的一面,见过世面后对自己的才华不作幻想,对女性的处境有清醒认识并立刻就此着手(比如海滩之行她对英国男孩的台词,就很神来之笔),那段对于女性和财产的关系的阐述是我个人很喜欢的原创剧情。而且除此之外,她内心的纠结,对劳里的爱和对乔复杂的感情也有很显著的呈现,让这个角色比以往版本都丰满得多。

然后是演员弗洛伦斯·皮尤,绝对是个意外之喜。当初角色刚公布,很多人不看好她,因为外形和原著中纤细雪白瓷娃娃的人设实在差距较大,气质似乎也不相符。我承认当时也担心,但主要是担心扮相,而因为早就看过她的其他影片,所以对演技反而挺放心的。事实证明她确实是个优秀的演员,从小孩时期的娇憨和略做作到成年后的冷静优雅都把控得很准确,呈现出的艾米不但核心没有偏离原著,还锦上添花地增加了属于演员自己的特色。所以看她的戏份时我经常能放开原著,觉得“这就是属于她的艾米”。

3、劳里

和乔一样,我早就料到甜茶会演劳里,因为外形和气质上再没有别人比他更合适了。

甜茶就是负责美貌,演技也不错,看他演古人真是一道养眼的风景线。

然后就没啥可夸的了,对这个人物的改编我非常不喜欢。第一本中涉及到劳里个人魅力和成长的故事,除了开头几乎全删没了,第二本中讲述他感情变化的很多重要戏份也删了个精光。所以他说到底在本片中就是个花瓶。

更糟的是到后边他还被一些原创情节搞得人设崩塌。比如喝醉了在舞会上衣衫凌乱、左拥右抱活像逛窑子,又一言不合对着艾米发酒疯,当众羞辱什么的,叫人摸不着头脑。虽然能解释为他失恋了很痛苦,但让一个有良好教养而且心地很好的角色这样做绝对无益于人物的塑造。

这里我又得搬出原著了。小说中劳里在这场舞会上是什么表现呢,彬彬有礼、光彩夺目但冷淡,反常地对艾米不像个家人而像外人一样恭维,让艾米一下子就意识到不对劲。这样才让人觉得是大家公子行事,跟电影一比高下立现。《红楼梦》里为啥贾母一听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就不爱听了,因为就不符合那个阶层的规矩和教养。真正由贵族出身的导演维斯康蒂拍的《豹》(背景恰好和小妇人是同一时代),男主看到舞会上女孩子们只是跑来跑去聊天,就批评她们像猴子。所以再看电影中劳里的行为,直接会让他社会性死亡,怎么可能出现。

但没想到这还不是最糟的。彻底让我无语的是到花园戏,他继续被艾米批评之后,居然不是原著中那段默默反省自己并对艾米好感大增的情节,而是“你别答应他”+摸脸,然后艾米惊诧“你把我当备胎?!”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创剧情!还嫌把劳里毁得不够吗?而且根本搞不清楚劳里啥时候又喜欢上艾米的。当然原著里他俩关系的发展也太快,但至少劳里有自己的一章专门来写他的心理变化,电影里全删了,就把他搞成个刚失恋就找下家的轻浮男。

4、梅格

梅格的改编还行,无特别亮眼之处但也没有过失,情节集中在“结婚也是一种选择”和“如何处理物欲”这两个主题上,讲得比较清晰。艾玛·沃森的演技在卡司中相对较弱,颜值倒是一如既往地高,所以梅格这个漂亮又简单些的角色给她也是比较合适的。但她演技还真是一直没啥进步,就算在本片中也能看得出来。比如她对丈夫脱口说自己厌倦了穷困之后紧接着那段焦急懊悔的话,情绪明显没有传达到位啊。

5、贝思

如之前说的,一些情节的不当处理已经破坏了这个人物的特色,即使是伊莱扎不错的演技也没能让贝思真正呈现出原著中那种纯洁高尚,神圣如天使一样的人设,至多也只是个善良的普通妹子,在姐妹中就毫无特色像鸡肋一样,她身上强烈的悲剧性也被大大冲淡。

举例,电影中母亲在圣诞节要去帮助穷人时,贝思说“爸爸会让我们这样做吗”,而后边她自己去时也先说了一句“妈妈希望我们这样做”,这两句原创台词就削减了她的主观能动性。而原著中这时候她根本没犹豫,完全是一马当先的,这才展现了她极高尚的人格。多半是从BBC版拿来的乔吐槽道“我们自己都吃不饱”就更是毫无必要,让贝思显得好像虚伪善良一样。

如果撇去整体的东西不谈,一些环节单独拿出来,尤其是贝思快去世时在海滩和在病床上的部分,伊莱扎表现得还是非常好的。然而毕竟情节是要联合成整体结构来看,原作中贝思后期的故事层层推进,一波接一波的催泪,读起来颇有些像看Clannad最后几集的感觉,但在本片中,由于情节的安排不当和某些魔改,我没能切实体会到那份感动。

6、其他一些人物简评

马奇太太非常好,比原著还要更高一层。书中她就是个一直很慈爱、善解人意的好妈妈加教导者形象,而电影中劳拉·邓恩的表现又进一步丰富了角色。她有时脸上一闪而过的疲惫和压抑在心里的痛苦,这些微表情很是精妙,非常令人赞叹。从对表演的欣赏来说,她、西尔莎和弗洛伦斯三人就是该片的三个支柱。

马奇姑姑,戏份删了很多,所以梅丽尔·斯特里普虽然演技毋庸置疑的强,但表现余地很小。不过有些台词,比如“那是因为我有钱”还是蛮有趣的。唯一点别扭的是,原著中她是爸爸的婶婶,这里改成爸爸的未婚姐姐了。按照继承法,她作为女儿分到的财富不会比爸爸多,而现在她是大富豪,爸爸却很早就穷了。所以爸爸当年做善事到底败了多少钱?

教授和布鲁克先生,糟糕透顶。这两个稳重暖男担当,被改编得亲妈不认。戏份删减非常厉害,彰显他们人格魅力的桥段大部分都没了,只是看见他俩像舔狗一样尬聊几句,然后莫名其妙就得到姑娘的喜爱了(教授最惨,原作者为乔专门创造出来的理想男人,在本片中被删改得堪称惨遭黑手,送了套莎士比亚那点剧情就让乔对他喜欢上真的没有多少说服力)。要不是靠两个演员自己的风采来撑场子,我差点觉得编导跟他俩有仇。

三、女性主义主旨

这是最核心的一个部分了,在我看来也是全片最最双刃剑的一点。

正面:

小妇人的故事传统上是讲女性成长,但放在电影的时间容量中,大量成长细节不得不删掉,就很难体现大主题,所以一个更巧妙的方法是截取出一个新颖的主旨来着重讲述,而这正是该片所做的。

本片刚出来时有些人认为其聚焦于女性主义是在刻意迎合当下潮流,但看过后就会发现,虽然有些表达女性主义的原创台词确实明显是有意为之,但大多不生硬,和故事融合得不错。个别原创情节还用得很妙,比如编辑对乔说“女角色一定要结婚”、“那她到底啥时候结婚”,把乔搞得很无奈等等,借用了原作者本人的经历,将主题传达得更加清晰。其实原著虽然没明讲,本身就有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很多观点超越了那个时代,甚至在当下也没过时。尤其乔,有和传统价值观截然不同的独立意识和拼搏精神,是一个抗争式的人物,电影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而故事没有止步于此,也同时讲到了其他女性的选择,全面地看待不同的群体。比如梅格选择了当时更普遍的生活,愿意做个传统女性,而她则要为守护这一选择做出很多磨合和努力。

艾米则较之原著又提升一步。她和乔一样也认清了男权社会的实质,但思量过自己的能力和人生理想后并不打算抗争,而是反过来将其为自己所用。当然这就需要她不断修炼在两性构架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能力,以及在故事的最后,要学会将功利与内心达成平衡。这让她的表现更加精彩。

这些,电影传达得都是不错的。

负面:

然而,也恰恰由于聚焦于女性主义,编导的一些私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格外明显了。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编导是明显的乔×劳里的CP粉,甚至不惜原创一些我很不认可的情节。后来本片的宣传也总是试图绑定他俩,咱国这边干脆明着打他们的情侣牌,原本还打算定在情人节上映,这着实不妥。我和别人讨论小妇人时一直强调的是,千万别入他俩的坑,或者至少不要以为原著有给他俩配对的意思。一旦心里认定他俩应该当对象,就很难接受后续情节和故事要传达的思想了。

作者从来没想过乔劳恋,原著从头到尾乔对劳里也没有任何地方超出过哥们关系,哪怕最微小的暗示都没有,只有劳里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第一本出版后,很多被“青梅竹马就应该结婚”的思维惯性驱使的读者强烈要求乔和劳里结婚,但作者顶着风险也宁肯再造出个教授来也不搞那种操作。

↑这张图虽然总被拿来当做他俩的CP宣传,但其实它才真说明了问题——男有意,女无情。

作者是故意要反套路吗?是的,她就是要扭转当时盛行的浪漫爱情小说中“竹马变老公”、“英俊贵公子爱上我”这类把女性只限定在婚恋中当被动角色的套路,反对的恰恰就是电影后边乔批判的那种女性困境。小说中仅有劳里自己主动,读者们就因此认为乔应该爱上,应该接受,这种无形的男性主导思维正是作者不赞成的。

所以乔对劳里的拒绝在我看来是书中最彰显女性主义的地方。乔无视所谓世俗的“幸福”,不被普罗大众看重的金钱、家世、相貌所左右,甚至劳里爱她、人品很好、是知根知底的发小等这些可能现代人都觉得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条件,在乔这里仍然没用。

另外除了不爱这一点,乔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女性也很罕见地能从自我角度出发来理性分析两人性情、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上的不匹配,反之劳里倒表现得冲动而情绪化,这否决了当时大众普遍认为女性“更感性,更适合让理智的男人来代替做决定”的性别歧视观念。

乔忠于内心,不会迁就于让女性难以做自己的世俗,只要不爱、不合适,那就不会妥协,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佩服她。而很多读者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认为劳里很好,乔劳就该在一起,乔被写成不爱他就是不对劲,是作者故意搞噱头(这类想法我作为小说老粉不知看到多少),这种思想恰恰是无视女性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而没必要随大流。所以两人没在一起,在我看来绝不是生硬为之,而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半点遗憾和刻意也没有。

结果电影后边对她的改编就把这些全毁了。乔在书中确实经历了从单纯的不结婚到可以考虑婚姻这个思想变化过程,但这些全都是通过教授达成的,而不是劳里。相反,把这些移植到乔明确不爱并已拒绝的劳里头上,便背叛了她的价值。这种硬拉郎配的做法如我前边所说,对于乔的理智、责任心和自主意识是严重破坏。编导一边要讲女性独立思想,一边却又落入了这种肤浅的言情小说式窠臼,在我个人看来很不恰当。

这是全片中的一段高光,同时也是最常在网上被拿来作为女性主义表达的几句台词。这段话单独拎出来确实很好,但是,问题是这段的上下文恰好就是乔因为孤独就草率地想要追回劳里,这个特别有损她的形象,且很破坏原著里女性主义精神的情节啊。所以编导到底是在干嘛,我几乎不能理解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女权主义者就不能脆弱不能为孤独所苦,但你说完了一段女权主义宣言,就紧接着打算去做对人对己都不负责任的事。尤其编导还非要搞得大家真以为乔其实内心是喜欢劳里了,那就反而让她的女权意识变成了一种让她没能遵从内心的奇怪反作用力,这到底是宣扬女权还是反女权?

再往后故事就一路崩了下去。原本应该作为乔感情与思想层面的男主的教授显然不得编导欢心,在前边被删改得没了存在感,于是到最后面临乔嫁给教授这件事,编导就把控不住了。原作中乔不被教授年龄大、不富裕、相貌普通等被世俗看得很重的弱势项干扰,而直视他的成熟稳重、品格高尚、学识丰富,当然还有很珍贵的,对女性的尊重(劳里虽然算是个相当好的男性,但也不及教授。比如书中他求婚一开始被拒时还欺骗自己说“女人总是这样,先矜持拒绝一下,把男人耍着玩”,虽然是冲动之言,也能看出长期身处男权社会下的一种无意识,而教授就不会这样)。乔被这些吸引产生真爱,也是她的女性自主意识的重要体现。

虽然教授是临时加的人物,但作者绝对没糊弄了事,而是真切且详细地刻画了一个在乔——也是作为原型的她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并让他和乔在纽约有充分的相处时间,感情发展合情合理。之后乔因为他接受了婚姻,但并没降低标准成电影里这种“只要谁来关爱我就行”。书中她婚后在事业上也起到主导作用,没有当夫唱妇随的那种妻子,这绝对是她作为一个女性主义代表的大亮点,思想境界远远超过了很多一百多年后还在抱怨为什么乔会嫁给一个“糟老头子”的当代读者。

那么相对原著的详细,电影就变得很薄弱了。仅仅提到教授送书和对乔才华的肯定,别的一概没讲。乔在剧院对教授的远观和后来一起跳舞那点剧情不足以彰显两人的发展。编导简直刻意要告诉大家教授只是个她不得不保留的角色,擅自让乔和他没有多少感情萌芽就不欢而散。到结尾教授又突然跳出来(话说他被骂得那么狗血淋头还又专门跑上门,工具人得过于生硬),然而除了弹弹钢琴也没并没展现出有啥魅力,结果乔就开始星星眼,莫名其妙地全家看好并像搞传销一样对着乔不停洗脑“你就是爱他”。这里实在是过于诡异,所以一开始都有不少人猜测艾米拼命鼓动她去追教授是怕劳里对乔死灰复燃(PS:艾米在这一段的造型丑毙)。

这件衣服伤我的眼

失去了原著里那些铺垫,从基本逻辑来说乔也不至于突然真的爱上了(别忘了她之前刚刚才写信说人生不能没有劳里),然而接下来我们就看到她像个怀春少女一样冒着雨跑去找教授表白,顺便回归了原著在这里的章节。什么鬼啊······

编导估计也意识到把教授的人格魅力删得太多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明明是四十岁的普通长相德国大叔,硬要找个年轻法兰西帅哥(影片中也有说他长得很帅)来进行视觉吸引。结果这一刻意对容貌的提升又偏偏损害了乔更重视内在的设定。

于是为了圆这个问题,编导在结尾耍了个本应该很高明,但事已至此却又弄巧成拙的花招——把原作者给融合进来了。当然现实中并没有教授,教授也本不在计划之中,只是对大众的妥协产物。所以电影实际上有两个结尾,大部分朋友应该也都看出来了,一个是大团圆的显结尾,另一个隐结尾则是:前者只是乔写的书中情节,和教授的婚姻并没发生,甚至教授可能都不存在。

为啥我说这个设计原本可以高明现在却弄巧成拙。如果前边剧情没乱改,那么这段就很能精妙地凸显不依附于婚恋的女性主义者和社会风气的对立,但同时也树立了一个值得接受的男性形象,展现乔(作者)多元化的思考。然而现实是,剧本已经改得突兀生硬七零八落了,再解释为是乔写的故事就只能让人觉得“她的写作水平也不咋地嘛”。然后又关联到原作者,叫大家怎么想?没看过原著的人怕是真要以为小说就写得这么差。虽然是凸显了保守社会风气的顽固,但也贬损了人家的能力。

编导既然经验不足,改编水平还不够那就不该瞎改,结果拿人家的小说拍电影,完了还把作者埋汰一顿。

接下来是个小问题,属于我个人吹毛求疵的吐槽。就是该片在某些地方传达女性主义思想时有点刻意做作了。其中一个我特别注意到的就是马奇一家去劳伦斯家,说到艾米在学校被打,布鲁克先生插嘴说他也认为女性不该在外边受教育,梅格立刻反驳说那是因为女性教育环境差。当然单看电影这倒也没啥,表达女性被全方位的歧视嘛,反正布鲁克也是个支线配角。但偏偏他在原著中恰好相反,是作者特别设定的有一定进步意识的角色。

原作中当英国大小姐瞧不起梅格是家庭教师,布鲁克先生平静地回怼“美国女孩独立自主”。结婚后布鲁克先生虽然仍算是传统男性,但不同于一般人的是,他特别重视与梅格的平等。小说提到两人的两次矛盾,他都尽可能坚持理性的交谈分析,偶尔内心冒出一点大男子态度也立刻自己压下去了。有孩子后他积极地参与育儿并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是梅格一开始不许他带孩子,结果把自己累得差点得了产后抑郁)。

夫妻俩交谈时,当梅格问他关于政治的问题,他没有如大部分男人“女人懂什么政治”,而是认真读了篇选举文,还耐心地细细讲解。随后他认为也应该尊重对方的兴趣,于是主动向梅格讨教时尚话题。这么一想,比大部分当代男人也强多了。当然正因他有这样的品质,梅格才会爱上他,两人也能达成精神上的和谐。作者写出这样一个男角色,也正是从女性的视角,给大众展示了男性本可以提升到的层次,说明女性主义的思想是普适性的,可以跨过性别壁垒,对于男女均是有益的。

电影把这些全部删没了,布鲁克便至多只是个“爱妻男”而已,看不出更好的地方。而原创的那句台词更是违背了这一角色原本被创造出来的宗旨,加上教授也没能体现好,便把原著中女性主义的讨论这条路给走窄了。

基本上对于该作的剧本、人物的想法就是这些。

(我知道肯定有人觉得我批评时提及原著太多了,但这样想的朋友也大可不必讲“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形制,电影只要能让人感动就行了,如果照你说的一定要照搬原作那也不用拍了”之类的套路话。小妇人这部小说是写实向日常向的,没有多少艺术化处理,所以并不存在和影视剧不可磨合的艺术形式。一个电影自然不必完全复刻小说,但至少改编时不该把原作中好的地方都给改没了。而且,影片是一朵鲜花的话,原著就是根,斩去了根的花是活不了多久的。)

———————————————————————————————

下面,作为戏服研究者,我要开始猛烈吐槽节奏了。

这电影的稀烂服设居然还能得奥斯卡奖???评委们眼都瞎了吗???

该片的服装设计师是杰奎琳·杜兰,从得知她来设计我就心里咯噔一声,然而万万没料到成品竟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让我从此对杜兰一生黑。

一、形制离谱

杜兰这个人就一向喜欢给自己贴金,当初做05版《傲慢与偏见》的服装明明不符合历史,还在访谈吹自己把握时代(这个可以在我的文章列表里找到专门扒皮的一篇文)。这次小妇人得了奖,除了她自己,还有一大堆国内外媒体跟风吹,甚至都敢说“她准确地还原了时代”。怎么好意思吹出口啊。

这张图都穿的是啥?尤其艾米穿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看剧照应该很清楚吧,1860年代的克里诺林裙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有海量的照片、服装图乃至实物保存下来,随便一搜就能有数,差异之大显而易见。尤其西尔莎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当代颓丧风,活像掉进煤灰的吉普赛人,每次出场她都像是个穿越人物。

如果不想看史料,还可以瞅瞅同样时代背景,服装做得考究的影视剧来对比。《豹》、《冷山》、94版《小妇人》这都是极好的,还有最近的菲利希亚和小雀斑主演的《热气球飞行家》也很不错,真要论时代感,全都吊打本片。

《豹》

《热气球飞行家》

更糟的是片中很多群体场面中的群众演员还穿着明显是租来的符合历史的戏服,两相比较更显得主角不知是从哪儿来的。大家可以格外注意一下乔和劳里结识的那场舞会戏,姐妹俩的衣服跟周围那些租来的比较考究的戏服完全不在一个时空,看得人难受死了。

二、做工比较烂。

好几件衣服连合身都做不到,给苗条的人穿得太宽结果腰部堆出褶子,给壮硕的人穿得太紧越发显得膀大腰圆还勒出了褶子。演艾米的弗洛伦斯是重灾区,本来身材就比较壮,后期的衣服好像都比她本人小一号,各种紧,还偏偏配白色小碎花什么的,生怕她显得还不够粗。

我再拿一件恰好适合放在这里,那个时代的古董白色外出装大家品一品,对比惨烈啊。

94版里艾米穿的外出装倒很像这一件

还有一些肩部、腋处、腰部的剪裁处理相当不到位,一动态特别露怯。梅格参加舞会那场戏,艾玛抬起胳膊,她穿的衣服居然都没把袖子做出来,丑绝!

艾米后期都已经是贵妇了,这张图里她的裙子居然连缝线都缝不好,皱皱巴巴的。

三、配色巨差。

尤其女装,不是灰不溜秋脏兮兮的泥巴色调,就是甜腻荧光色。偶尔有几个干净点的颜色又搞成了寒酸感。各种脏污色能搭配得让你莫名烦躁,灰褐、黄绿、紫褐混在一起,特别毁瞎眼。

而且这种寒酸感还不是为了符合马奇家不富裕的设定,而就是单纯的设计师配色能力很差。比如给爱美的梅格穿上各种颜色最暗沉最老气横秋的衣服,把艾玛沃森的颜值降低了一大截。

还有艾米的舞会礼服,黑绿色的衣服上带着暗黄色镶边······

就是这一套,我快疯了,能做到这么可怕也是种天赋。

之前这片子宣传时,编导和演员们还一起出来拍了视频盛赞设计师多厉害,比如杜兰向她们科普过十九世纪中叶就有草绿色了,懂得真多······拜托,一个服装设计师要是这点知识都没有那还算啥??

四、面料挑得不好

除去颜色、纹样都很不好看,质感也不咋地。主角们,尤其女主日常的衣服大多像是用抹布做的。而比这还可怕的是梅格参加的舞会,那些礼服不仅颜色辣眼,质感都巨糟,那个光泽就跟我家以前用来盖电视的廉价化纤似的,塑料感爆棚。

杜兰选料能力差是一贯的,所以她设计的衣服(尤其古装),在电影里有后期加成倒罢了,一放到现实展览中就特别露怯。

看看《傲慢与偏见》里的衣服

《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件黑舞裙

她之前设计的《美女与野兽》,最后跳舞那里艾玛穿的裙子质感差得惨绝人寰,电影后期都拯救不了。

而贝儿那件经典的黄裙子,放到展览中也黯然失色。

至于《小妇人》的戏服展览自然是一个烂。

五、最糟糕的是,设计师对人物和剧情理解得非常肤浅

杜兰早在做《傲慢与偏见》时就犯过这种毛病,至今没改。比如她觉得乔是个男性化、自由不羁的人物,于是西尔莎各种衣冠不整,有时连衣领都打理不好,再配上乱糟糟的头发,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流浪汉。我真不明白,啥时候男性化、不拘小节就代表要穿得邋邋遢遢不体面像个抠脚大汉?这年头还在搞刻板男性印象真的没问题吗?

比如设计师觉得劳里被拒婚后内心苦闷变得放荡,于是让他在公众场合出场时穿着西装,脖子上却还莫名围了条破布一样的围巾。

比如乔剪了头发那里,她摘下帽子露出短发本该是很有冲击力的地方。结果杜兰给她设计了一个乞丐帽,是个人都一眼能看出下边没有长发了。

而且有些地方杜兰还更增强了编导对于故事的错误理解。

我似乎已经吐槽这一幕好几百次了······但每次都能带给我新的瞎眼

比如梅格参加的上流舞会,我的天这俗艳辣眼的配色和这粗陋的设计,简直就是故意做成马卡龙魔仙堡。尤其跟前边那场舞会里租的戏服完全没法比。然而这又想说明什么?只用外表吸引人注定是肤浅的,缺乏女性独立意识的?不女权的人就是很俗艳的?但上流社会就算再肤浅也不会丧失审美啊。梅格在这里表现得不好明明是因为自己飘飘然举止轻浮,好衣服又没有错,何苦被设计成这德性。

然后是乔和劳里,他俩的马甲是情侣款,而且后边还交换穿了。杜兰在访谈中说这是为了说明乔和劳里是两人一体,灵魂伴侣,天生一对······好哦,编导硬搞CP就已经搞得很糟糕了,您还变本加厉起来了。我倒问问,真要是天生一对咋还就拆了呢?

所以这片子的设计,我连及格分都不想给。

然而,以上这些都远远不及接下来要说的令我愤怒。

要知道,作为奥斯卡最佳服装奖前哨站的服装设计工会奖(基本上奥奖提名和得主在此就八九不离十了),提名中压根没有小妇人,也就是说业界内的评委都看不上此片。要我说,这种肉眼可见的烂,提名不了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而这一届工会奖入围者都很厉害,其中公认最强的两个竞争者是《乔乔兔》和《唐顿庄园》(唐家屯是唯一的古装提名者,在偏好古装的奥斯卡那里可能会更有竞争力),最终得主是乔乔兔。

然后魔幻的情况就发生了。极其考究、美观的唐顿庄园,奥斯卡最佳服装大热门,好多国外的服装博主都在翘首期盼,结果居然根本不在提名中。而甚至在工会奖都没能入门的《小妇人》顶替了它。(另一边,完全看不出有啥服装优势的《小丑》顶替了《火箭人》,也是蛮令人不解的)

惨被踢出的唐家屯

唯一能打的古装片被小妇人干掉了,那么接下来呢。提名中其他几位,比如《爱尔兰人》和《好莱坞往事》也都非常优秀,更别提得了工会奖的《乔乔兔》。一般来说,就算古装竞争者没了,还有按照惯例的准得主呢,哪个都比毛病一堆的小妇人强一大截,却全被这玩意儿打败了。

讲真这次小妇人的突然得奖,让我立刻想到当年格温妮丝·帕特洛得了最佳女主的闹剧,背后操作的痕迹太重了。而且奥斯卡早就不纯粹了,除去资本运作外还有蹭热度、看人下菜碟等等问题(比如小丑能入围最佳服装就很典型)。

杰奎琳·杜兰这人很有猫腻。她虽是科班出身但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很幸运地在戏服名家艾琳·沙拉夫(有西区故事、埃及艳后、火树银花等作品)手下当做助手,之后便不知怎么对了大导乔·赖特的眼缘,上来就挑大梁,被三次合作硬捧出来了。客观讲她做近现代服装还可以,比如《赎罪》、《至暗时刻》是不错的,说是古今结合其实基本照搬五十年代礼服的《安娜·卡列尼娜》也还行,但说真的近现代服装做不好的人也极少。而她古装水平着实不高,态度也不认真,《傲慢与偏见》、《美女与野兽》以及这次的《小妇人》都毛病多多,强一点的《彼得卢》和《透纳先生》也只是平庸,都不及那些有经验的电视剧设计师。然而在好莱坞混成名后,她就成了奥奖热门大户。甚至《透纳先生》这片子,她自己都说过只是做了男主的几件,其他衣服全是借的,居然还能入围最佳服装奖提名,何德何能啊???虽然明面上不知道,但这种反常显然说明她背后是有问题的,那么比起唐家屯那位认真但不出名也没啥人脉的英国设计师自然更能用来搞热度呗。所以明明设计得那个样,还能搞出把别人踢出名单的“神迹”,还能七次提名,两次获奖。

我的心情只有一句话:呵呵呵,呸,shame!

 2 ) but I'm so lonely

Women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nd they have ambitions...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m so lonely.

Jo讲完这句,我一个没忍住跟她一起大哭了。

还有Jo拿到Shakespeare的时候,我想起初中时朋友们用心送我的几米画册,那种自己小小的talent被人们珍视的感觉,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了。

 3 ) 顶级阵容,神仙CP,这部高分新片被撤档太可惜!

受新冠肺炎影响,二月的院线片已接连撤档。 其中,最可惜的莫过于一部名著改编、全网好评的大片。 烂番茄新鲜度95%,爆米花指数92%,MetaCritic评分91。

相信宅在屋中的大家,都被阴翳的心情环绕。 希望这部好评无数的电影,能够给你带去些力量和温暖——

小妇人

Little Women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主演:西尔莎·罗南/ 蒂莫西·柴勒梅德/ 弗洛伦斯·皮尤/ 艾玛·沃森 上映日期:2019-12-25(美国) 片长:134分钟

影片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 这位曾在《弗兰西斯·哈》等多部独立制作的文艺片中有过亮眼表现的高个子女人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两年前,她首次掌镜便斩获多个奥斯卡核心奖项提名(《伯德小姐》提名最佳影片、导演、女主及原创剧本)。 如今又和男友诺亚·鲍姆巴赫(《婚姻故事》)双双入围,堪称神仙眷侣,让人羡慕不已。

《伯德小姐》的优秀战绩也促成了本片卡司的全面升级。 主演方面,身为当前好莱坞最为炙手可热的新生代演员,“莎茶”姐弟此番再度合体,无疑提供了影片的最大看点。 经过两年的分头历练,二人的表演已愈发纯熟。 银幕之上,《伯德小姐》中的“意难平”以另一种更令人心碎的形式延续。 银幕而外,这对挚友的亲密互动却始终可爱满分、甜度爆表。 有了他们,剑拔弩张的颁奖季也欢脱了不少。

影片的配角阵容也相当瞩目。 老戏骨这边,既有四次夺得金球奖,今年又凭《婚姻故事》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的劳拉·邓恩挑起大梁。 亦有手捧三座小金人的实力影后“梅姨”甘当绿叶。 至于颜值担当,则非从小美到大的艾玛·沃森和拥有雕刻般面容的法兰西情人路易·加瑞尔莫属。

除了以上这些熟悉的名字,年仅24岁的奥斯卡提名者,好莱坞的后起之秀弗洛伦斯·皮尤也值得持续关注。 她曾主演《女鼓手》和《仲夏夜惊魂》,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气质和精湛演技。在即将上映的《黑寡妇》独立电影中,她则以“寡姐”妹妹的身份惊艳亮相,未来可期。

有了靠谱的卡司,影片已经成功了1/3。 接下来就要看编剧兼导演格蕾塔的任务完成得如何了。 说到《小妇人》的情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这部长篇小说于1868年首次出版,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

它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借由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奇家族四姐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关于理想、爱情和人生选择的,属于女性的故事。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19世纪的风貌和氛围,格蕾塔特地邀请奥斯卡常客杰奎琳·杜兰(《赎罪》《至暗时刻》)负责本片的服装造型,为观众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而在刚刚结束的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小妇人》也让杰奎琳如愿捧得了继《安娜·卡列尼娜》后的第二座最佳服装设计奖。

事实上,自电影诞生以来,《小妇人》已历经多次影视化改编的试炼。 黄金时代巨星凯瑟琳·赫本、伊丽莎白·泰勒、珍妮特·利等人均先后参演过不同版本的《小妇人》。 在诸多翻拍中,尤以1994年女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执导的版本最受认可。

客观而言,2019版和1994版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同样出自女性导演之手,并且有着同样精致的服装造型和同样高人气、高水准的演员班底。 但两部影片也是不同的。 在九四版珠玉在前的情况下,格蕾塔依然做到了在多个层面有所创新,这是最令我惊喜的。

与文学原著及此前所有的银幕版本相比,新版《小妇人》最直观的突破在于叙事结构。 格蕾塔创造性地利用非线性叙事组织线索,赋予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以新的况味。 影片刚一开始,时间线就被径直推到了原著中的“七年以后”。 届时,二姐乔(西尔莎·罗南 饰)已在纽约结识了志趣相投的巴尔教授(路易·加瑞尔饰)。

小妹艾米(弗洛伦斯·皮尤 饰)和马奇家的“五妹”劳里(蒂莫西·柴勒梅德饰)则同在巴黎。 一个婚期将至,一个颓废度日。 留守家乡的大姐梅格(艾玛·沃森 饰)三妹贝丝(伊莱扎·斯坎伦 饰)的生活要差得多。 嫁作人妇的前者不得不直面家徒四壁的现实。 自幼便体弱多病的后者如今病情也进一步恶化,已时日无多。

得知此事后,在外教书、养家糊口的乔不得不赶回家中,照看病危的妹妹。 就在她回乡的路上,往日回忆涌上心头,旧时光景也一一浮现。 自始至终,影片都维持着当下和过往交替演绎的叙事节奏,道出七年间的物是人非。

此举对观众来说是“残忍”的。 一方面,不了解剧情的观众将被迫置身庞杂的信息和错乱的时空之中。 想要厘清人物关系和叙事脉络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当其乐融融的“七年前”和苦不堪言的“七年后”反复被并置,没人禁得住这苍凉的对比。 你会发现,当乔只身背负行囊往家中赶去,迎面走来的是七年前结伴而行的马奇姐妹。

你还会看到她两度忧心忡忡地迈下楼梯。 可就在那同一个位置,七年过后,贝丝却不见了踪影。 曾经的四姐妹挤在一栋不大的公寓里,生活清贫却满载欢声笑语。 她们闹过别扭,有过争吵。 但更多的时间里,她们紧紧相拥,珍视彼此。

诚然,长大不是什么坏事。 可长大后的她们却得踏上各自的路,无法再重聚。 如果说其他版本的《小妇人》是原原本本地重现了四姐妹成长的全程。 那么,新版《小妇人》则无时不刻诉说着人生的无奈和哀伤

比之情节的铺展,它更偏重情绪的酝酿。 透过《小妇人》的剪辑风格,我能依稀瞥见《伯德小姐》的影子—— 依旧轻盈,依旧跳脱;依旧不介意线索完整、明晰与否;依旧最长于拿捏主人公的心境。

《伯德小姐》剧照

但在刻下作者烙印的同时,格蕾塔大胆的剪辑方式也招致了许多争议。 认为其手法过于繁复、不利于理解剧情的人不在少数。 我也觉得,这招险棋确实有待斟酌,尚可改进。 不过,对于影片别出心裁的开放式结局,大家的评价倒是基本一致的。 作为新版《小妇人》最具颠覆性和开创性的设计,它非但符合当下的实际,且构成了更为纯粹、直白,也更具现代意义的女性主义表达。

在原著和以往的影视翻拍中,乔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嫁给巴尔教授。 但经过格蕾塔的一番改编,乔的归宿成了问号。 在全片的一首一尾,她分别设置了两段乔与书商洽谈的戏码。 既形成了叙事意义上的嵌套,又完成了对原著作者路易莎的指涉。

两人的对话很真实,也很诙谐。 书商看重的是销量,在意的是大众的取向。 所以,初次见面时,他就提醒乔: 如果小说的主角是女孩,必须确保她在故事结束时,要么结婚,要么死掉。 这才是大部分读者能够接受的结局。

为了书籍的顺利出版,乔听从他的建议,改写了主人公的命运。 紧接着,镜头一转,刚刚在家门口送别了教授的乔立马来到火车站,在雨中与教授终成眷属。 书商对此颇为满意,遂将这一章节命名为“雨伞之下”。 而这正是《小妇人》一书中对应章节的名称。 路易莎、乔和乔笔下的主人公,从来都是同一个人。

《小妇人》原著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几乎无人不知。 既然终身未婚的路易莎本人便是乔的原型, 那么,乔嫁给教授则显然不过是出版商协调的结果,并非路易莎的本意。 而格蕾塔是第一个把这件事挑明的导演。 她把乔和书商沟通的过程拍出来,不就是想要告诉我们—— 真正的乔和现实世界里的路易莎不会选择婚姻吗?

影片的最后,与马奇家族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同出现的是图书《小妇人》印刷、装帧的画面。 最终,当背景里的父母、姐妹和爱人都渐渐隐去,我们所能看见的全部也仅仅是乔和她怀里那本珍贵的出版物。 对于路易莎,文学和自由远比爱情和婚姻重要。 因此,我以为,新版《小妇人》是迄今为止最忠于路易莎真实想法的版本。 格蕾塔弱化了四姐妹的成长史,却凸显了路易莎的信念和追求。 这个半开放的结局,是对原著最诚实的复归和最聪明的点题。

当然,新版《小妇人》的女权主义表达不光见诸结局的设置。 原著之所以能够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不单单是因为路易莎的所作所为,而更多地有赖于她对马奇姐妹的生动描绘。 四姐妹中,乔是所费笔墨最多的角色。 她勇敢、坦荡,热爱写作,英气十足,堪称文学史上最让人难忘的独立女性。 在每一个版本的影视翻拍中,乔的选角都是重中之重。 美国影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凯瑟琳·赫本和长相甜美、有如精灵的薇诺娜·瑞德都曾成功地诠释过这个角色。

1933年版 凯瑟琳·赫本 饰 乔·马奇

1994年版 薇诺娜·瑞德 饰 乔·马奇

这一回,重担落到了西尔莎·罗南的肩上。 薇诺娜版《小妇人》上映之时,罗南还是襁褓里的婴儿。 25年过后,她已蜕变为英语国家最具潜力的青年演员之一。 在格蕾塔的指导下,其活灵活现的演绎赋予了19世纪的乔以新时代的灵魂

没有任何演员比罗南更适合这个角色。 她有着一幅兼具沉静与张扬、古典和灵动的脸孔。 当她满心欢愉地飞奔在人潮汹涌的街头,裙摆和发丝微微荡起。 那感觉就好像全世界的幸运都降诸其身。 没人会不喜欢这个明媚而坚定的女孩,没人能忽视她的灵气、韧劲儿和好演技。

格蕾塔视她为巫师、天才和珍宝,唤她作“我的拍档,我的缪斯,我的真心”。 她的表现也着实当得起导演的褒奖。 片中,有两个相对完整的段落最能体现罗南演技的爆发力, 分别发生在她和巴尔教授就她所撰写的文学作品展开争论的时候,以及她拒绝劳里求爱的时候。

有趣的是,在我看来,这两场戏恰恰是使得乔这一角色得以成立的关键。 与教授争辩,她捍卫的是身为作者的自己;拒绝劳里,她捍卫的是身为独立女性的自己。 而作者和独立女性合二为一,便是她理想中的身份构成。 她如此拼命地为之努力,哪怕是她爱的人,也不能阻挡这份热忱。

与此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两场戏也丰富了乔的个性。 要知道,尽管是主角,但她绝非完人。 她不像贝丝那样,拥有几近无瑕的人格。 她也会气急败坏,对否定自己作品的教授出言不逊;她还坦承自己是个笨拙的女孩,会让劳里觉得丢人。 毕竟,初次造访人家的豪宅,她就大大咧咧地往沙发上一躺,无所顾忌。

可是,一个多世纪过去,她依旧是给读者最多启迪的女子。 跟教授赌气,她说:“没有人会忘记乔·马奇”。 劝劳里放弃,她说:“现在这样就很快乐,我不相信我会结婚”。

过去,受制于外界的规训,路易莎没法让她随心所欲。 但今天,格蕾塔允许她将年少轻狂的承诺付诸现实。 我们终于欣慰地看到,她手捧《小妇人》,成为了一直以来期盼的自己。

说完乔,再来看看其他几个姐妹。 影片较为合理地分配了不同角色的分量和比重,保留了每个人物的高光时刻,勾勒出朝气蓬勃的女性群像。 贝丝乖巧、腼腆,心地善良。 即便没有母亲的监督,也坚持前去探望胡梅尔一家,还因此染上了猩红热。

梅格是家里的老大。 她稳重、大方,曾因爱慕虚荣干过傻事,但从没想过一走了之,撇下丈夫和孩子。 艾玛·沃森戏份不多,但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在她结婚的当天,乔近乎偏执地阻止她出嫁。 只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姐姐应当是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员;只因为在她的价值体系里,婚姻远远算不得一个梦想。 可梅格的回应是:“我的梦想和你的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

是呀,梦想不分高低贵贱。 你可以追求独立,但也请学会尊重他人的决定。 就像女权的诉求不是两性的截然对立。 而是每一个女孩,都能拥有自主地拥抱自己选择的自由

新版《小妇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妹艾米正了名。 这个角色以前总是不讨喜,可这一回却大放异彩,让人敬佩。 她有点跋扈,有点世俗,可也头脑清醒,心思成熟。

她清楚地了解女性的现状何其艰难,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能力促成改变。 她也不止一次地批评劳里放任自流,鞭策心爱的男孩重拾生活的目标。 她还奋力挤进上流社会并丝毫不为之感到羞愧。 因为姑妈说过,她是全家人的未来。 可在最后关头,她拒绝了富家少爷的求婚,选择了深爱多年的劳里。

她有着三个姐姐所不具备的灵活和理智。 热衷艺术但又深知自己不够天才,索性转投所爱,抓紧触手可及的幸福。 如若你没办法像乔那样抛下所有,一往无前, 或许,闪转腾挪、进退有度的艾米也是个不错的,可供效仿的范例。

最后,基于罗南和甜茶戏里戏外的深厚缘分,故事里那对经典的“意难平”也不得不提。 乔和劳里的感情在“莎茶”友情滤镜的加成下被呈现得前所未有地亲昵。 他不计较烧焦的裙子,邀她在月色下共舞。 她单膝跪地,赠予他一枚漂亮的戒指。 他们手牵着手,在冰面上旋转、跌倒、嬉笑。 他们勾肩搭背,在每一片旷野和海滩留下足迹。

记得罗南曾在采访中透露,片中二人打打闹闹、不分你我的样子完全就是他们在片场的日常。 而唯一的不同则在于,甜茶不会缠着罗南,要她嫁给他。 可是,希望乔和劳里在一起的读者和观众不计其数。 读过原稿后,就连书商也发出了灵魂的一问:她为什么不嫁给他呢?

表面上看,这两个人真的很般配。 他们都讨厌浮华,蔑视陈规。 正是由于此,他们才能玩到一块儿去。 长久以来,人们致力于解读两人的性格,想要证明他们不适合结婚。 我却觉得,适不适合倒在其次,乔打心底里不接受婚姻才是问题的核心。

原著中,乔单纯地把劳里视作玩伴和兄弟。 而新版《小妇人》加入的乔在备受打击之际“幡然悔悟”的情节也只是为了告诉人们—— 坚强、自立如她亦有脆弱、无助的一面。

但当风暴过去,她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仅凭思想、天赋、野心和一副纸、笔,她就可以骄傲地过完这一生。 所以,我们都不必替乔或路易莎感到惋惜。 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别忘了,从《小妇人》原著问世的19世纪到影视版《小妇人》层不出穷的今天, 是一代又一代的乔和路易莎们的坚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女孩“爱我所爱”的权利。

*本文作者:kiwi

 4 ) 经典永不过时——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悟

太喜欢这部名著了,电影也拍得这么美,看完忍不住想写点什么~喜欢它的原因有三:第一,与现今流行的丧文化和精致的利己文化相比,故事里那种积极、乐观、向善的生活态度在这个缺少温度的世界显得太难得;第二,这里强调的女权意识远比我们如今已经变形的“女拳”文化更为先进灵活;第三,充满温暖与爱的马奇大家庭是我这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反观社会舆论被几篇网文一带就跑的今天,不禁要为150多年前就已经活得如此清醒通透的作家感到惊叹。

这部电影是部很优秀的翻拍,脑补的各种场景被电影以更美轮美奂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光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满足。影片叙事采用了N条时间线碎片化的交织呼应,但逻辑纽带的缺乏可能会让不了解这个故事的人感到错乱。由于篇幅有限,原本独立的几件事经改编合到一起,走马观花式的堆积让人感觉每件事情都浮于表面、有形无神。但这也是浓缩剧情过程中在所难免的,苛求面面俱到与苛求深度内涵都显得太不现实。

乔的情感转变——成长与认知

这里必须先花痴一波!甜茶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他每次出场影院的人都会发出一阵惊叹,他跟乔表白那段我还听见有人说yes~真的太好看了啊啊啊(ಥ_ಥ)黑寡妇师妹的表演和嗓音超性感~好喜欢这对儿!!

坚定不移地站这两口子!

很多人为劳里和乔没能在一起扼腕叹息,甚至不理解,认为乔拒绝劳里只是剧情需要。

其实作者已经给出了答案,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最看重的东西是会变的。

乔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身主义者,在那个阶段,追求写作理想才是她人生的终极目标,她认为谈情说爱和结婚成家都是她自由路上的阻碍,甚至因为姐姐结婚而讨厌姐夫布鲁克。

而贝思死后,乔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写作的理想相比,现在的她更渴望被爱,这也是她现在会考虑接受劳里以及最后主动追求巴尔教授的原因。

想想我自己好像也是这样。年轻的时候被一些逼乎和公众号文章冲昏了头脑,认为功成名就的生活才算得上幸福。

随着阅历的丰富,现在反倒觉得能平安健康地活着,有个充满爱的家庭,勤勤恳恳地过好简单普通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小妇人》与那些网文的区别就在于,没有刻意诋毁任何一种幸福。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都应该得到尊重。

同样的心理转变也适用于曾经一心想嫁给有钱人跻身上流社会的梅格与Amy。鱼与熊掌往往难以兼得,适当的妥协并非等于失去自我,反而更是一种自我的选择。

影片的惊喜

选角和服化道没得说!演员的颜值演技均在线,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讨人喜欢,复古考究的画面质感更是达到了筑梦师的效果。开篇乔和劳里在走廊里那段放飞自我之舞拍的超棒,尽显纯真的美好。

小贝思的死,利用两段时间线里的乔下楼作呼应,观感上比书里的平铺直叙好太多。

梅格与布鲁克摸着石头学着经营婚姻的过程是全书我最喜爱的篇幅之一,但影片容量有限,简略了也无可厚非,只保留了婚姻初期极具里程碑意义的裙子事件。

改编与合并

影片开头教授和乔的吵架让我有点懵,然后乔还生气地不辞而别了。书里是教授旁敲侧击地告诉乔为了挣钱写些破烂小说没有意义,乔很欣赏教授的见解并为自己感到惭愧,分别的时候还感慨自己交到了一辈子的朋友。

Amy与劳里在欧洲的叙事改动较大,原本多条时间线上的东西被合并到一起。他俩在船上的定情过程竟然被省略了啊啊啊我好气!!

影片最后乔追求巴尔教授是在家人的撺掇下去的。书里是她悄悄打扮了一通假装去买东西,一边希望偶遇教授一边骂自己不争气,好可爱哈哈。

写在最后

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故事里也不乏狗血桥段,印象最深的是姐妹吵架与和好,显然被《小时代》《闺蜜》之流学去了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小妇人》作者本人和乔一样爱好自由,终身未嫁。最后乔与出版商的戏份是导演对乔结局的一种猜测和戏谑,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解读:也许作者在向往自由的同时也渴望过陪伴,只可惜现实中没有巴尔教授,因此在书里给了乔一个完美的结局。

p.s:“你老婆叫你什么?”

“My lord.”(全场爆笑)

译林版竟然翻译成“夫君”,简直失去了灵魂噗噗噗!!!

 5 ) 《小妇人》背后的永恒问题:一代代女性,如何在婚姻之外寻找自由?

受疫情影响,影迷们已经很久没能进电影院观影。原定3月底公映的新版《小妇人》档期也一再延后,但它在美国公映后的高口碑还是为它在全球赢得了影迷们的期待与关注。在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新版《小妇人》(littlewomen)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的提名,被认为本届奥斯卡奖为数不多的女性电影。

该片的导演是曾执导过《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她也是近年来好莱坞比较重要的女性导演之一,既往的生活和作品中无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当代女性主义关照,以至于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她为何要执导一部“古装剧”。

新版《小妇人》剧照。

事实上,算上这部新版的《小妇人》,以同名小说为蓝本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至少拥有了十几个版本。不仅好莱坞将这部小说改编了数次,日本、韩国乃至中国香港等东亚地区也有以此改编的电影作品陆续问世。此前,以1933年凯瑟琳·赫本版、1994年薇诺娜·赖德版和BBC版最为有名。

在其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无数女性以这本小说作为自己的启蒙阅读,又有无数电影作品演绎这个关于亲情和成长的女性故事。是什么让《小妇人》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女性,又能从这部经典作品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作者 | 余雅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01

《小妇人》是美国女权运动的产物,

彰显了时代精神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彼时在美国历史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南北战争也才结束三年,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战争期间。因此,我们今天看来的“古装剧”,在《小妇人》的时代确是一本当代小说,集中体现的就是19世纪中叶的美国时代精神,可以被看作是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

《小妇人》的故事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女主角乔的原型就是奥尔科特自己。她描写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奇一家四姐妹的生活和感情故事。而这四个女孩子的命运也可以被看做是当时美国女性的几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小说受到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这本内容平实细腻的小说具有一种教化人心的力量。这也是它能畅销一百多年的基础。

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奥尔科特1832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个贫寒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立志办学,却都以失败告终。同小说中的父亲马奇先生一样,他成天耽在书斋里,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家庭逐渐陷入贫困的境地,生活的重担落到能干的母亲身上。

为了分担家累,奥尔科特很早就出外做工,当过家庭教师、小学教师、医院护士,以后曾看护一贵妇人,并随同周游欧洲。她帮助家庭,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由,终身未婚。成名后,奥尔科特不仅出版了小说,还积极投身到社会事务中。投身于妇女选举运动和禁酒运动。后来,她还担任过一家儿童刊物《Robert Merry's Museum》的编辑。

如何理解《小妇人》的当代价值,我们首先应该先把这本书放在它诞生的时代里去考察。在奥尔科特成长的年代,正值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早期女性主义者的诉求争论的焦点简单说就是男女平等、反对贵族特权、重申一夫一妻的神圣性,同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智力上和能力上的平等。

19世纪40年代,美国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们开始了积极地奔走。1848年7月,由莫特夫人和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主持,召开了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通过了《美国妇女独立宣言》,它使美国女权运动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将争取妇女选举权纳入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之列。斯坦顿断言:“男人和女人生而平等。”她公开要求国家保障女性被剥夺的基本权利——神圣的选举权。

但是当时美国女性面临的当务之急主要是财产权、受教育权和离婚自由,选举权缓不济急。大会对争取妇女在经济、教育、法律、宗教、选举权等十二项决议进行表决时,只有选举权一项未获得全体同意,仅以微弱多数通过。

1868年和1870年通过的第十四、十五条宪法修正案,分别制定了关于什么是国籍、如何进行众议员选举、公民享有平等被保护权以及公民不得受到(除性别之外的因素造成的)选举权的限制。两次宪法修正案都对美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却没有赋予女性选举权,因此也激发了妇女为争取自己的选举权展开一系列运动。

1890年,美国妇女成立了“全美妇女参政协会”,使各自为战的妇女参政运动拧成一股劲,使争取选举权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妇女运动由西向东席卷全国,斗争方式日益多样化和激进化,游行示威,纠察、诘难政治候选人、绝食等等。在妇女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致使一些政治领导人也公开支持妇女要求选举权的活动。

《小妇人》作者: [美]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译者: 刘春英 / 陈玉立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0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版本的《小妇人》虽然没有跳脱出着力塑造浪漫爱情和美好婚姻的窠臼,却创造性的加入了乔和朋友讨论妇女应该获得选举权的桥段,而她最终的婚姻选择,也是因为她的丈夫在选举权的问题上完全站在女性主义者的立场之上。

02

不仅着眼于女性情感世界,

更是对资本主义上升期的回应

《小妇人》不仅着眼于女性自身命运,同时还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氛围。在一个人文主义达到鼎盛的时代里,理性和科学是人类的法宝,神学和父权的桎梏在慢慢松动,探索精神被认为是美国精神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乔的职业追求也可以正是继承了这种探索精神。 她想要成为作家这个梦想在19世纪是绝对的进步性的表现,在此之前,历史和文学的书写者大部分是男性,而女性只有为自己争取到贵族地位(她的父亲或丈夫是贵族)才有可能获得书写的可能。因此,被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圣经”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才提出质问:“如果笔是对阳具的隐喻,奥斯汀、玛丽·雪莱、勃朗特姐妹……靠什么写作?女人,你选择在世上我行我素,还是隐退于家庭生活的屏障后?你选择言说还是沉默,独立还是依赖?”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作者: [美] S.M.吉尔伯特 / [美] 苏珊·古芭 译者: 杨莉馨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因此,放在19世纪的脉络里,《小妇人》集中体现了奥尔科特的进步意识,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状况:阶级和贫富差距阻碍持续拉大,阶级固化等级观念森严,中下层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匮乏且女性不能够拥有自主的财产权等等。她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小妇人》这本书中。 奥尔科特更是一个主张大胆改革的尝试者,她是一位为妇女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选举权的卫士。由于当时的女性很难与男性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不少女性主义者都投身于民间办学的事业中。《小妇人》里的乔最终继承了姑妈的房产后决心建立一所女子学校,反映的正是风气云涌的时代气氛。 作者同时还借马奇太太的口吻表达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金钱至上”观念的不屑,马奇太太对女儿婚姻的态度是·:“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将来缺衣少食,但也不希望她们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而这种观念以今天的眼光看正是很典型的美式清教徒的中产阶级伦理。

由于新版故事打破了线性叙事,我们观看新版的过程没有之前版本来得顺畅。我们先知道了人物后来的命运才渐渐了解了他们的前史。因此,马奇家的其他几个姐妹的形象和人生选择也比之前的版本更为突出和具有当代性。

大姐梅格最为美貌,也是最符合当时主流社会审美的淑女。她本来可以嫁给有钱人,却因为爱情,嫁给了贫穷的家庭教师。她代表的是当时社会最符合主流审美的那一类善良的女孩,甘愿为了丈夫隐忍和奉献,颇有一些圣母的光辉。新版中,艾玛·沃森扮演的这个角色却更具有人性,她也会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也会因为穿不起好看的衣服而懊恼……但当代的观众谁会去责怪她虚荣呢?反而会更加尊重她能够突破时代的局限选择自己所爱的人结合的举动。

三妹贝丝的故事最悲情,她性格温柔内向,喜欢音乐,善于弹奏钢琴,十分惹人怜爱。但这个角色却因为照顾生病的穷人而感染了猩红热,不治身亡。这个人物被作者给予了最完美的道德期许,近乎于纯洁无瑕,是一个完人。她的死亡拔高了女性的道德力量,同时也启迪了马奇一家人。他们再次团结起来,几个姐妹都获得了成长。

马奇家的姐妹

小妹艾米是几个版本里变化比较大的角色,她性格张扬,颇有些爱慕虚荣,以嫁给有钱人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事实上,她很能代表那个时代具有野心的女性形象。在女性没有自主的财产权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艾米年轻美貌而又才华,她的梦想是成为艺术家,但在那个时代,只有通过丈夫的支持,获得长足的金钱支撑,这个梦想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艾米一开始选择了可以帮助自己进行阶级跃升的弗雷德,但最后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选择了成熟后的劳里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

艾米内心世界的变化是新版《小妇人》的一个亮点。她懂得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获得上升空间,也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她和乔是当时进步女性的一体两面。尽管表面看上去她没有乔的叛逆和大胆,但她们同样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

马奇夫人和姑母同样是《小妇人》电影里令人难忘的角色。马奇夫人是这个家庭的核心凝聚力,看似女儿们都喜欢远在战场上的父亲,但事实上却是母亲在操持一切。《小妇人》作为表现南北战争的文学作品从侧面指出男人们在前线建功立业、书写历史的时候,是女性在后方支持着家庭的根基。马奇夫人身上有非常可贵的清教徒的品质,她重视教育,乐善好施,艰苦朴素,是美国妇女的典型形象。

而马奇姑妈这个角色看似刻薄,其实非常清醒,她劝诫几个女孩嫁给有钱人并非贪图享乐,而是指出女性无法拥有自己财产的现实,只有嫁给更有钱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她固然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却具有洞察力和社会批判性。姑妈终生未婚,守住了自己的财产,最后将大房子留给了马奇姐妹,完成了乔开办学校的梦想。

有意思的是,在之前的版本中,马奇先生都是以慈爱的父亲出现,占据了不少戏份,而新版的《小妇人》却淡化了这个角色,只让他在最后出现,突出了一家女性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的自我进步,可以说是有意识地去除原著的父权影响。

新版《小妇人》剧照。

03

对文本的重塑与颠覆,

彰显当代女性意识

与新版《小妇人》最为类似的应该说是1994年版。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女性,也都启动了各自时代的超级偶像来饰演片中的男女主角。尽管相隔仅仅25年,我们却能从两个版本的不同细节看出这些年女性意识和婚恋观念的变化。

1994版《小妇人》剧照。

当然,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妇人》都不会放弃对乔和美男子劳里情感的渲染,她拒绝劳里求婚的一幕让一代代观众心碎。我们都会为这一对青梅竹马的少年人没能在一起而遗憾,也会敬佩乔对感情问题的理智。

但乔对劳里的拒绝,不同的版本却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之前的版本中,乔拒绝劳里的理由主要是自己讨厌上流社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劳里,或者说配不上他。1994年版本中,劳里向乔承诺自己会照顾乔的家人,让他们过上优渥的生活,乔不需要因为钱而写作,这让一心想要成为职业作家的乔感到了不快。

在新版中,乔更进一步,向劳里指出自己根本不愿意结婚,一个人也可以很快乐,自己太热爱自由以至于不愿意放弃自由。而劳里则反驳她,认为她有朝一日会遇到所爱的人并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新版《小妇人》将乔对劳里的拒绝塑造成了新旧两种婚恋观的冲突。

新版《小妇人》剧照。

新版和之前所有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乔和书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而这段故事是小说中没有,取材于作者奥尔科特的真实经历的。奥尔科特终身未婚,但她却让自己的化身乔最终嫁给了一位德国来的教授。新版《小妇人》在这里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那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出版行业的潜规则:如果一本小说的结局女主角最终没能以嫁人作为大团圆结局,这本书是不会有人喜欢的。而此后每一个版本的《小妇人》尽管对乔和教授的爱情故事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最终都是以她们结合为结局。

更早一些的版本都会塑造教授对乔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个心地善良而朴素的人,还是一个具有非凡学养和谈吐的人。以往这个角色都会显得更老成和稳重,代表一种引领青年女性进步的力量,新版的《小妇人》让这个角色更具帅气也更具有男性魅力,他对乔作品的质疑也没有像之前几个版本那样立刻得到乔的正面反馈,乔激烈地反驳了教授。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男性的介入才觉醒的女性,而更具有自觉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葛韦格的这个版本则颠覆了原著,她借电影里乔和书商的争论:看来婚姻永远都是和钱挂钩的,哪怕在小说里也一样。她对那个时代的婚姻观念进行了批判,而本质上是对现代婚姻观念的一种重申。这个版本暗示读者,我们耳熟能详的结局其实只是乔为了应对书商编造的,现实中,她并没有嫁给教授,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对浪漫爱想象的反叛。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译者: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版本: 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

为何乔如此抗拒婚姻,放在《小妇人》的时代也并不难以理解。1884年恩格斯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就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当时女性的处境,他断定造成两性不平等的原因是阶级社会的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的阶级差异。

新版《小妇人》突出了乔对劳里的感情,表明他们之间并非没有爱情,而是不能够在一起。他们留下的遗憾不是性格问题或者不够成熟,而是某种必然。乔想要真正的自由,在那个时代她就不得不放弃婚姻的桎梏。她想要摆脱女性身份对于自己创作的限制,就要放弃某种女性的天然属性,因为电影设计她为了生活卖掉了头发,放弃了花枝招展的衣裙。

新版《小妇人》中,有一段乔和母亲的对话,她说:“我厌倦了别人说女人只适合谈情说爱,但我真的好孤单……”这句话不仅是乔的难题,也考验着一代又一代女性:在爱情、婚姻、事业和自由之间,我们要如何选择,如何自处?乔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她依旧不能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这大约也是我们至今能够和这个文本持续共鸣的原因。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余雅琴;编辑:走走。校对:王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6 ) 被注入了现代先锋意识的经典文学改编

较之30年代凯瑟琳赫本版本和90年代薇若娜瑞德版本,西尔莎罗南既没有前者那种咋呼夸张的假小子气,也没有后者过于甜美的软糯感。尤其是薇诺娜另一形象(《纯真年代》里的May)蛮深入人心,所以May那股不懂诗书但天真隐忍的白玫瑰气质也一直环绕着她。在《小妇人》里饰演一个与May完全相左甚至可以说和May的情敌Ellen相似的女性,薇诺娜是不够令人信服的。倘若那会她有现在做Will妈妈(《怪奇物语》角色)的劲儿估计会更有表现力。

但罗南是适合出演此类角色的,她坚毅的眼神、与周遭格格不入的weirdo气质,在《伯德小姐》里已然有过表现。说实话,前两年我还因为觉得罗南长相刻薄不怎么喜欢她,甚至因为她有点抗拒看lady bird,但看完lady bird又到小妇人,我深感“上镜头性”下,人物的精神特质透过一个合适的演员加之电影形式、内容上的技法渗透出来,那种生命力、神采是多么熠熠生辉。片子开头,出版社同意她的故事之后,奔跑在纽约街头的Jo,穿着黯淡无光但脸部神采飞扬。当Jo跑起来的时候,怎么能够不想到奔跑在《弗兰西丝哈》里的落魄但自由的弗兰西丝哈呢,这个跨越的互文显然也是激动人心的。于是,你知道这个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故事,你知道这个人物会给你带来惊喜与震动。hey,你看,女孩充满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

Jo是个在教授批评自己的文章之后能立刻气到离开的人。Jo也算蛮毒舌,和Amy的相爱相杀中两人总是以神经喜剧里的绝快语速互相抵损,甚至在因beth赶回家中得知beth不希望干扰Amy的订婚所以Amy暂时还在巴黎的时候,Jo立马回说:“Amy总具有逃离苦难的幸运能力”。还有就是她和Laurie两个人偷摸出来跳舞的那场戏,和其余版本处理得也完全不一样,这里的璧人直接挪到了房子外面,在黑夜中狂舞,Laurie更是以女性的身姿转了好几圈倒在Jo怀里,非常格格不入的欢快,背景里亮着灯光的玻璃窗里是高贵优雅的舞会,前景里他俩恣意乱转,一种对世俗礼仪的蔑视跃然纸上。这版对Laurie表现太多,再加上又是甜茶出演,想必很多观众会为之抱不平。我私心也觉得,单就这个文本来说,Laurie比教授更懂得Jo的内心,他们都是跳脱在世人眼光之外的,不屑不在意。但可能Laurie并未有任何天赋爱好,对于Jo仰慕多于爱恋。这里给了一个钩子,可以去思考人生阶段与感情需要的关系。

Greta给Jo的纸笔之爱表现得非常非常多。以至于你看完之后回想这部影片,Jo拿着纸笔写写画画的形象是溢出来的。在纽约的公寓,教授微笑地看她和她打招呼,她头也不抬,站在壁炉前面修改文稿,教授第二遍说你着火了,她才发觉。然后教授举出自己的衣服,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烧了一块。大笑。同样,四姐妹里爱弹琴的beth和爱画画的Amy,她们的特长爱好也是塑造她们人物的一大切面。至于大姐,我则觉得相比之下对她的表演才能表现得比较单薄,所有的演戏场面四姐妹都是同时参与的。但大姐属于早熟型,人生追求更倾向于对家庭、对爱人而不是对自己的爱好。当艾玛沃特森饰演的大姐很诚恳地对不想让她结婚的Jo说:“你不能因为我的梦想不重要就轻视它,我就是想要和John一起面对人生的苦难”(回忆的大意)。很开明的,虽然一方面Jo这个女性形象进步、激进了很多,但另一方面对女性选择的各种权利也给予了重视。Amy在Laurie质疑自己嫁作有钱人时的反驳也同样掷地有声:“你有钱,你是男的,所以你不在乎婚姻。我没钱,而我作为一个女性,没有赚钱的途径;就算我有钱,我嫁给谁,钱便给了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把婚姻视作经济交易。”而最最令我有共鸣的是Jo对母亲说的:“女人也有天赋、思想、雄心,我觉得那种一说起女人就和谈情说爱联系起来的论调,让我觉得非常恶心。所以我不要结婚,但是现在我好孤独。”这是多少feminist的内心困境呢。

电影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主题内容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则经典文学故事被注入了现代先锋意识。与直接使用线性叙事结构不同,这里用了交叉双线叙事,用色调以示区分不同时空阶段。一段是冷色调的现在时空,一段是暖色调的过去时空,两段交织在一起。

暖色调讲述着Jo和仨姐妹快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在party上遇到同样不合群的Laurie并与之结交,将Laurie带入姐妹们的女孩俱乐部玩耍,大姐Meg与Laurie的私人教师相爱,Amy与Jo相爱相杀,Beth被馈赠了Laurie祖父的钢琴,Beth去给贫困一家送食物结果染上猩红热所幸虎口脱险,Amy被送到姑妈家暂住……直到Meg正式结婚,Jo拒绝了Laurie的示爱,Amy要跟随姑母去欧洲求学,Jo也选择去纽约打拼,暖色的过去结束。

冷色调里,在纽约待了好长一阵并与教授结交的Jo,接到Beth病危的通知,匆匆回家;Amy没有收到消息,在巴黎等待富二代男友向她求婚,遭到Laurie的讥讽;Beth鼓励Jo写作并倾听Jo写的故事。Beth病逝后,Jo疯魔般写成《小妇人》一书。她后悔当年拒绝Laurie的决定,在年少他们经常交换信件物品的邮箱里放上情书,不料Laurie陪伴Amy回来,此时Amy已经成为他的妻子。Jo把书稿寄了出去,教授来到她家拜访,众人劝她大胆示爱。Jo一路追到了教授要去的车站。值得品味的是,这里又是一段交叉蒙太奇,出版商要求更改结局书才能够出版,于是伞下拥吻的happy ending被加入,Jo和教授合办了学校,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同时交叉剪辑着Jo注视着自己的书被印刷出来的段落,直到最后书上金粉被扫开,little women一行字赫然在列,然后它被放到家族聚会的桌子上,电影宣告结束。

电影的时空不再囿于现实,而可以按照人的想象进行重组和再造。 虽然电影以现在时空开始讲述,但重头戏明显在过去时空上。现在的为生计奔波、寂寞冷清对比出过去的无忧无虑、热闹欢乐。当Jo照顾Beth的两段剪在一起,物是人非的痛感令人嘶声裂肺。就这样一味丧下去么?对比是为了表现过去的总是好的么?不是的,沉湎于过去的情节未尝不像《午夜巴黎》一样虚妄。现在乃至未来都是有希望的。书是良药,书刻画了爱情,书成就了自我,书让热闹欢乐再度返还,女性的成长故事里女主角终于和自己、和周围人都达成了和解,生活有了一个新的欣欣向荣的面貌。其实在出版商针对这本书提出建议之后,我们会思考后面的是现实么?还是仅仅是改过后的书里内容的再现呢。现实和书中文字已然无法分清。 你怎么想都可以,注视着书印刷出来的那部分一定保真。尽管我要把从最后的伞下拥吻(蓄积—释放)开始之后的视作书中的情节,只因我丝毫不觉得Jo会在现实生活中妥协自己的爱情。

电影艺术性的表现之一,就在于为观众提供了多少想象的空间,并且使观众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体现出诗意风格。双线交织方便了从现在的压抑到到过去的释放的能量转换,直到最后两条线变成一条, 变成最后的大释放——写书,激情迸发,像弹簧一样。

感谢Greta再次告诉我,一个倔强奇怪热爱自由的女孩仍旧可以温暖可爱,也感谢在这条路上一直诠释着的西尔莎罗南。

 短评

还有人能拒绝甜茶?!我一个男的都想答应他

4分钟前
  • 人家不是猴哥啦
  • 力荐

“Women have minds and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 I’m so lonely!” 【一个哭到崩溃的我】

7分钟前
  • amie我乐苦多
  • 力荐

当开头西尔莎罗南在街头快乐飞奔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弗兰西斯哈》,都是自由灵动的。这一次的改编,也有意在传统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现代意识,是更当下的。包括在剧作结构上做的大量花样,以及结尾的修改,都很有心思。一部特别真善美的电影,期间会因为一些温暖所感动。几个演员都很出色,西尔莎·罗南找到了新的、属于她的、成年人的美,是另一种好看。实际上,几个女孩不在于她们各自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而在于,可以自由随心的做出想要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弗洛伦斯·皮尤可以继续关注起来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 But, I'm so lonely!”

14分钟前
  • Sup
  • 推荐

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流行的居然是丧文化。19世纪的美国陷于内战,人民生活贫困,女性地位不高,但是即便如此,主人公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邻里关系也和睦慷慨,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影片保留了那种名著的厚重感,当然也有19世纪名著常见的狗血,甜茶在这种女性电影里总是沦为渣男工具人,罗南饰演的女文青经历了由“恐婚”到“恨嫁”的“真香定律”,其他几位女性角色则各有特色,表演都很令人印象深刻。

15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最喜欢的一段戏是甜茶和罗南在party上相遇,我不爱社交,你的裙子坏了,我们躲在外面也可以快乐的跳舞,那时候真好啊,一切都不如跳舞。

17分钟前
  • 骞千仟
  • 力荐

相较lady bird是更加完整多面丰富年轻的女性jo greta自然地把观众带入了jo与女孩子们交叉的世界 罗南的表演自带煽动力 写作遭到批评生气 无法原谅心爱的作品被烧掉的妹妹 拒绝Laurie的求婚 无法战胜孤独的自白 失去亲人的痛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啊真好 可惜包被锁了 没法拿出纸巾 就反复眼泪汪汪然后哗啦啦地流下来 花茶真好 劳拉真好 加瑞尔真好 遗憾的是不管原著怎样在我心里讲真烂尾了哭T T

18分钟前
  • 세븐
  • 推荐

这么多神仙颜值的人儿聚在一起太画美不看了。虽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还是心塞了,毕竟初恋才是白月光啊!甜茶和罗南青春洋溢,银幕上全是胶原蛋白的气息。当女性不再通过抗拒爱情来证明独立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只能算是具备基本的公平吧...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很难说这是一部现代化的古典电影还是复古式的当代电影,或许在油画质感及欢脱感觉间,主创自身也并没厘清相对统一的思路。罗南的古典气质在片中得以完美呈现,曾被乔·怀特激发的灵气重现。

23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看得出来这家子七年以来保养品没少买

26分钟前
  • 无恨可诉
  • 推荐

罗南和甜茶的功力已经羽化登仙,就连黑寡妇妹妹的表演都张力十足,而屈臣氏小姐再次巩固她花瓶界一姐的地位。

31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推荐

Emma Watson演技被一众演员吊打,没看过原著但是感觉有媚女权主义者的嫌疑?Amy究竟啥时候爱上Lori的?Lori啥时候爱上Amy的?这有点一头雾水啊……女主Joe的变化线也缺乏连贯性,总体来说就是,可能片长限制了发挥,但是演得还是不错哒

33分钟前
  • 云杀
  • 还行

你只要非常有钱,就可以不用结婚。剧情不单单局限于女人的婚姻嫁娶,也关注了个人成长,她们独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写作,绘画,音乐,表演。你可以嫁给你爱的贫穷的男人,也可以拒绝你不爱的富有的男人,也可以选择单身热爱自由。婚姻不是每个人人生的必需品,有些人就是热爱自由。尊重人类选择的多元性。女主写作的纸张平铺了满满一屋子,令人动容,我与学霸/大师的差距。甜茶太美了,谁不想嫁给甜茶。

38分钟前
  • Dreamer
  • 力荐

真的过誉。虽说糖水片,对感情的理解也太想当然了吧。大家撺掇Jo去追教授那段好恶心哦。伯德小姐的小委屈加佛朗西斯哈的姐妹情等于Jo被温情打折了腿的女权。

41分钟前
  • XYeah
  • 还行

相当娴熟的一次改编,非线性平行剪辑打破传统的流水账式叙述,在时空切换中不自觉地感受到美好和怅然若失。Greta用独立、成长等议题将这个古典故事做以现代性的注解。罗南妹子太优秀了,在这样饱满的女性群像中呈现出的灵动和层次感也几乎是碾压式的。

4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那一瞬間,她們都長大了,也懂得了別人沒法代替自己悲傷。

43分钟前
  • Cpt. 切尔卡西
  • 推荐

看到有友邻这么评价这个故事,觉得非常恰当。“当一个女性不再通过抗拒婚姻来表达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样的这个社会才算达到基本的公平吧。” 卡司们都非常棒,青春无敌,虽然非线性叙事有一点overcomplicate整个故事,整体感觉还是很轻快。

44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一个很温暖的家庭群像,神仙卡司。最打动我的改编是乔和病重的妹妹贝丝在海滩上,贝丝说我不害怕死亡,人生就像潮涨潮落,潮落是阻止不了的,乔抱住她说我阻止过一次。同样从睡梦中惊醒的镜头,当乔再次冲下楼梯时,却再也没有贝丝的身影...

4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还是比不上49版。首先剪辑太碎,少年和成年时期尚可区分,但成年后以Jo去纽约为分割点的那几段插叙就略炫技了,不仅迷惑观众,而且毫无意义。其次这个版本太注重这个故事悲情、无常、冲突的一面,甚至Jo和教授的感情根本没表现出来,导致我没看过原著的朋友们一头雾水以为Jo是被逼的。再次小妇人真的不是Beth的死Laurie的渣Amy的婊和Jo不断的逃跑,而是这些表现之下相互爱护的大家的可爱和温柔啊。本来想两星,但这打包销售的卡司真的很优秀,Saoirse的Jo太灵动出彩了,特加一星。

49分钟前
  • 鲸息深海
  • 还行

出版社对乔说:如果主角是女孩,确保她在故事结尾时结婚了。其实这就是《小妇人》作者路易莎自己的经历。路易莎终身未嫁,她也不希望乔被婚姻束缚。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人们会被迫写他不认可、不喜欢的作品。在出版社的要求下,路易莎写了一个违背自己初衷的结局。乔还是遇到了白马王子,还是选择了结婚生子。1933版、1949版、1994版《小妇人》电影都是如此。路易莎曾经写道:人们总是问她乔和谁结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标与终点。直到2019版《小妇人》,乔终于走了另一条路,弥补了路易莎的遗憾——乔是独身主义,凭自己的力量走向了成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足足过了150年才实现。这意味着如今女性地位更高了,不需要向出版社妥协了。最重要的是,女性不应该被婚姻定义,婚姻也并不是女性唯一的归宿。

5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