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动漫日本2013

主演:艾伦·耶格尔 三笠·阿克曼

导演:谏山创

 剧照

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2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3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4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5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6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3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4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5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6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7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8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19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55

详细剧情

107年前(743年),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人类的天敌“巨人”。面临着生存 单行本封面 单行本封面(13张) 危机而残存下来的人类逃到了一个地方,盖起了三重巨大的城墙。人们在这隔绝的环境里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艾伦·耶格尔十岁那年,60米高的“超大型巨人”突然出现,以压倒性的力量破坏城门,其后瞬间消失,凶残的巨人们成群的冲进墙内捕食人类。 艾伦亲眼看着人们以及自己的母亲被巨人吞食,怀着对巨人无法形容的憎恨和痛恨,誓言杀死所有巨人。城墙崩坏的两年后,艾伦加入104期训练兵团学习和巨人战斗的技术。在训练兵团的三年,艾伦在同期训练兵里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强悍精神力。即使亲眼见过地狱也依然勇敢地向巨人挑战的艾伦,如愿以偿加入了向往已久的调查兵团。 在他正做着到墙壁的外面去这个梦的时候,毁坏墙壁的超大巨人出现了。

 长篇影评

 1 ) 世界是如此残酷又如此美丽,议《进击的巨人》中的存在主义属性

作为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存在主义”自降以来就对全世界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克尔凯戈尔、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波伏娃……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通过哲学和文学影响了一代一代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现在,这种影响来到了“巨人”的世界,来到了动漫作品之上。敏感的观众都不难发现此部作品深蕴着某种思想。毕竟片中不绝于耳的“自由”、“残酷”、“存在”、“选择"、“意义”……都是极具哲学意味的词汇。这些字词也常常出现在存在主义相关论著中,观众因此有理由该相信《进击的巨人》的核心哲理便是“存在主义”。本评论现以“存在主义的五个论题”为证,听听“巨人”那响切云霄的存在主义呐喊。

存在主义的五个论题(托马斯·R·弗林《存在主义简论》):

以下五个论题常常被存在主义者以各自的方式运用。这些论题并不构成对“存在主义者”的严格定义,它们更多的是描绘了这些哲学家同属一个学派,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论题的交叉和重叠)。

1.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根本上是受时间束缚的存在。生活时间不同于可度量的“钟表”时间,它关乎本质:“尚未”、“已经”和“目前”在意义和价值上各不相同。

2.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哲学。尽管存在主义并不反对科学,但存在主义的关注点却集中在人类个体在大众社会普遍要求浅薄和服从的社会经济压力下对身份和意义的追求

3.人道主义。你之所是(本质)就是你所选择(你的存在)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本质并不是命运。你就是你自己所造就的人

4.自由/责任。存在主义是一种自由哲学。它的根本原则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能与我们的生活保持距离并反思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此意义上,我们总是“超过”我们自身。但是如同我们是自由的一样,我们也是负有责任的。

5.伦理考量至高无上。虽然每个存在主义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来理解伦理,但其根本关注点却是要我们去检验我们个人生活的本真性和我们社会的本真性

“巨人”的设定与“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对于人而言,“存在先于本质”。他的意思是:我们扮演的角色没有任何脚本!我们是在如下意义上是自由的:不存在客观规范和“本质”可以告诉我们是谁、我们应当是什么。人类最大的自由是可以选择。存在便拥选择之权,存在先于本质。

“有生来特别之人,但往往那并不是自己”——前调查兵团司令奇斯·夏迪斯。

人大多并不特别。

就如艾伦所言,“我一点都不特别,我只不过是那个特别父亲的儿子”。这并不特别的孩子,在其母亲卡露拉眼里却是伟大的,“他可是出生到这世上了呀”。出生代表存在,存在意味选择,选择铸就特别。艾伦母亲卡露拉无疑是坚信“存在先于本质”的,因此她会认为“无需变得多伟大,出生便是伟大”。

假设艾伦没有选择“从这狭小的墙内出去”,假设艾伦没有选择受训加入兵团,假设艾伦没选择舍命从巨人口中救出阿尔敏,他也许真的并不特别。是诸多的自主选择让艾伦成为了特别的存在。没有主观的选择,没有战斗的目的,巨人之力也无法觉醒。没有艾伦本身的自由意志,他或许会不自知地因13年之期到来而死在无人的角落吧。

“无垢巨人”可以理解为被“标准”锁定,失去选择能力,无法承担责任,综而不停被噩梦缠身的人类。“奇行种”在某种程度上即是不甘于受困“标准”而挣扎的“无垢巨人”。

九大巨人可被视作人类的九种力量象征,更可理解为九种被锁定的诅咒(继承人只有13年寿命)

始祖巨人:精神;

兽之巨人:野性;

进击巨人:奋进;

车力巨人:耐力;

颚之巨人:敏捷;

女型巨人:均衡;

战锤巨人:创造;

超大巨人:力量;

铠之巨人:坚韧。

以上九种特性都是人类能选择的可能,当中以精神的力量最为强大。人可以有多种可能,正如艾尔迪亚人可身负多种巨人之力。

“地下室手记”与身份意义的追求:

“我们究竟从地下室里找到了什么,是希望吗?还是绝望呢?”—— 汉吉·佐耶

《进击的巨人》1-3季有着一条异常重要的展开线索——古利夏·耶格尔留下的“地下室手记”。它关乎墙内真相和人类生存未来。寻找此种真相与未来正是艾尔文团长一辈子念念不忘的“意义”。象征世界意义的“地下室手记”在片中的线索形式是一把钥匙。或许是巧合,文学世界正好也有一部大名鼎鼎的《地下室手记》,它的文学地位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大门。

《地下室手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创作的中心点。它被视为存在主义文学开篇之作。

加缪下过定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所有的主人公都执着自审生命的意义”(《西西弗神话》) 。

《地下室手记》体现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抗争。类似的主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后的作品里反反复复地重现。这些反复的抗争即是身份和意义的追求,即是存在主义者所追寻的“存在”。存在主义者对身份与意义的执念是始终的,从克尔凯郭尔到萨特都一如既往。

艾尔文团长这一“凌驾于怪物的存在”其精神设定与陀氏笔下的“地下室人”有相通之处。他们不满足现状,他们同样疯狂,他们执念真相与意义。

艾尔文团长的死亡冲锋可称作本片最振聋发聩的存在主义高歌:

“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坚信着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坚信着,总有一天能验证我的猜想。

我也无数次想,还不如死了算了。

同伴们在看着我们,

他们想知道自己献出的心脏现在怎么样了。

战斗还没有结束!”

“全都毫无意义。

不论拥有怎样的梦想和希望,

不论过着怎样的幸福人生,

都和岩石打碎身体没有区别。

结局都是死。

那么人生是否没有意义呢?

或者说 难道我们的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吗?

那些死去的同伴也是吗?

那些牺牲的士兵们也毫无意义吗?

那些士兵的意义,将由我们赋予!

那些勇敢的死者,那些可悲的死者——

我们之所以能这么想,

是因为我们是生者。

我们会死在这里,

将意义托付给下一个生者。

这就是与这个残酷世界抗争的唯一手段。

士兵们 咆哮吧 士兵们 战斗吧!”

“活着”即是最大的人道主义:

“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会知道活着有多好。”——《基督山伯爵》

“自杀是一种忘恩负义。荒诞人只能耗尽一切,包括耗尽自己”——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

纵观四季《进击的巨人》,“活着”都是最高准则之一。片中的诸多人物相似地肯定“活着”,他们也都有“向死而生”的果敢。

艾伦·耶格尔:我怎么能死在这种地方呢?我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还一无所知。

三笠·阿克曼:我再也不会放弃了,一旦死去,就连回忆你都无法做到。我无论如何都要赢。

多托·匹西斯司令:一心想要得救···没什么比这句更值得信赖的话了。

艾尔文·史密斯团长:如果叫你们几个去死,你们会从容就义吗?我还不想死。

米可队长(三毛):人只有在放弃战斗的那一起起才算败北。只要还能战斗下去,就还没输。

丽奈(米可班队员):只要活着就要竭尽全力,明白了吗?

尤弥尔:为什么要将杀意对着自己啊!要是有这个气势,那连自己的命运也能改变吧。

未来的意志: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义务一直活下去,不能放弃抵抗。

虽肯定“活着”,但存在主义者们也从不抗拒死亡。

对存在主义者而言,选择比活着更为重要。在弄清楚结果的“意义”后,存在主义者会坚持践行自己的选择,走向主观认为正确的结果。哪怕这个结果是着死亡。阿尔敏曾对阿尼·利昂纳德言道“如果理解了必须要死的理由,那么有时就必须去那么做”,这正是向死而生的果敢。活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活着是选择的前提。活着才有过程,活着即是最大的人道主义。

“自由/责任”——“进击巨人”与“调查兵团”

存在主义是一门阐发个体行为、自由、选择及其责任的哲学学说。该流派思想的最高价值公认是自由。对于存在主义者而言,人都是自由的,人都承担着为存在之谜寻找答案——编造答案——的责任。

自由一词在古拉丁语中意为冲破枷锁、不受约束,随心所欲地追求生活。在早期西方人的观念中,自由即自立、自主,不受羁绊,象征着一种独立的人格。

整部《进击的巨人》中与“自由”关联最深的当属“调查兵团”与“进击的巨人”。

调查兵团在《进击的巨人》中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存在。在艾尔文团长口中它是“人类之矛”。在主角父亲古利夏·耶格尔眼里,调查兵团“比墙里的任何人都要聪明勇敢”,调查兵团的存在“代表了灵魂的自由”,调查兵团是“人类的骄傲”。总而言之,调查兵团是墙内人类自由意志的集体化身。调查兵团的士兵肩负重任,是“天选之人”,其重任汉吉队长有定论,“调查兵团至今为止流的血都是为了重夺被巨人夺去的自由”。

巨人所代表的象征前文已有论证——可被理解为失去选择能力,无法承担责任,综而不停被噩梦缠身的人类。如此意义之下的调查兵团可称之为巨人的反面,调查兵团是人类自由与责任的完美担当

主角艾伦背负的巨人之力代表的也正是自由。

“这个巨人不论在什么时代都在不停地前进,追逐着自由,都在为自由而战其名为···进击的巨人”

艾伦的选择与责任从第一季开始就很明确——他要把巨人从世界上一个不剩地驱逐出去

巨人的象征无需再多言,巨人是失去自由的人类。艾伦希望推倒现有世界结构,建立一个没有“巨人”,“人人生而自由”的乌托邦。因此他要“把巨人从世界上一个不剩地驱逐出去”。

现有世界结构是初代雷斯之王建立的墙中世界。初代王坚信巨人支配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和平世界。为了“和平”,初代王立下了“不战之誓”。墙中世界无疑是艾伦乌托邦的反面,“不战之誓”也与艾伦“不停地前进,追逐自由,为自由而战”的理念背道而驰,于是“不战之誓”更像是种诅咒——王族始祖巨人之力继承者会因“思想被操控而选择自我毁灭”。

雷斯之王代表世界造物主,是全知全能且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样的存在代表的含义即为——神。换言之,是“神”限制了人类的自由,所谓的“神”控制了人类的思想,盲信于“神”人会走向自我毁灭。

而海德格尔与萨特都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者。无神论存在主义否定有超越于人自主独立性之上的非理性力量(神),无神论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各种价值的惟一根源。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负全部责任,“神”无法干预。

如此意义的艾伦简直是海德格尔与萨特的理念化身。

“他人即地狱”——“巨人”世界的本真性

“不是这里变成了地狱。而是我们至今为止都有着一种错觉。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是地狱”——阿尔敏

萨特的戏剧《隔离审讯》有句极为出名的话语“他人即地狱”。其意思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中,每个人都互为彼此的地狱,都在接受这个监狱的历练,只要彼此冲出这个地狱,就能获得自由,你不再是他的地狱,他也不再是你的地狱。 萨特把“生活在彼此的目光中,无法认知自己,只能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我”的世界称之为地狱。一味生活在他人目光中,放弃自己的选择,把他人作为评价自我的唯一标准,那么人就成为了不自知的“巨人”。艾尔迪尔亚人在片中的设定就是生活在他人评价下的人类,他们被他人的眼光所奴役,他们都是“巨人”的潜在化身。

于是困顿墙内的人进行的也正是一场“隔离审讯”。艾尔迪尔亚人终究需打破他人评价,认识自我本真,找到存在意义,从而冲破地狱获得自由。这就是《进击的巨人》所讲诉的故事。

觉醒的艾尔迪亚人能充分认识到世界的残酷性,能认识到“人若不能有所舍弃,就无法改变现状”,为了看到“火焰之水”、“冰之大地”、 “砂之雪原”成为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他们无惧敌人强大,无惧世界可怕。他们明白世界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他们坚信人在世界一直归所,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决定”。这就是“进击巨人”与存在主义者的呐喊。

 2 ) 《进击的巨人》超深入评析:“荒谬”的巨作,“自由”贯彻始终

《进击的巨人》没有烂尾,关于“自由”的主题贯彻始终。

139话一出来,可谓骂声一片,许多人恨不得想冲去把谏山创的温泉变成化粪池。可明明直到138话,大部分读者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确实,从商业漫画及编剧的角度来说,139话圆得不好:既没有能让读者“爽”,部分角色也明显与之前有所割裂,表达的思想亦有争议——然而,这真的就把整部作品枪毙了吗?

其实我们只要捋一捋《巨人》到底在讲什么,就不难得知,139话其实是对全篇合理的收束,主题的表达完整且前后一致,那就是“自由与生命意义”,而且富有存在主义的色彩。

残酷而美丽的世界: 世界荒谬、人生痛苦,但值得一过

《巨人》的世界充满了苦难。两千年前,始祖尤弥尔作为艾尔迪亚帝国的奴隶,痛苦地生活在世,只希望得到弗利兹王的爱以及能够自由地生活。直到一次偶然,怪诞虫与尤弥尔结合,赋予了她巨人之力。这种力量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令艾尔迪亚帝国得以一家独大,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受艾尔迪亚奴役的苦难中。然而直到尤弥尔死亡,她也仍然是王家血脉的奴隶,被困在路中,继续给后代提供巨人之力。

然而世界并没有因为统一而实现和平。没了外敌,九大巨人各怀居心,彼此斗争,所以就算艾尔迪亚帝国很强大,苦难还是继续蔓延,仇恨的链条也越来越巨大。传到145代弗利兹王,他看不下去了,才联合战锤巨人自导自演了一场戏,把大量艾尔迪亚人带到帕拉迪岛上,用围墙围起、清除记忆,希望能够远离纷争,安静地度过艾尔迪亚人最后一段时光。

不过纵使清除了艾尔迪亚人的记忆,在围墙内“重新开始”,不再有敌国争端、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有信仰(墙教)、有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世界观(教育、政治宣传)、有宪兵团维持秩序等等,世界也并没有因此变得美好:世界只是变小了,生活的底色仍是苦难。

知晓真实历史的贵族阶层,靠着整个墙内世界的人民供养,尽享荣华富贵,而到当民众大量死去,他们根本无动于衷,只关顾自己的利益——整个岛中失去记忆的艾尔迪亚人,不过是上层贵族吸血的对象。这一点在兵长番外篇的地下世界显得更加强烈——贫困、底层的人连阳光都不能拥有。

至于墙外呢?世界并没有因为始祖巨人隐退而能够免于被巨人支配。拥有了巨人之力的马莱,接替了艾尔迪亚帝国的位置,成为了又一个压迫全世界施的霸权。马莱在拥有了力量之后,由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雷贝里欧收容区的艾尔迪亚人,从生下的那一刻,就背负着“原罪”,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欺压、凌虐,并且只能为马莱卖命,不幸的会被变成无垢巨人当作武器使用,最好的结局是努力竞争成为下一任智慧巨人的继承者,为马莱侵略其他国家,换来剩下13年寿命、家人稍好的待遇以及作为“荣誉马莱人”的虚假尊严。

那么对于马莱以外的人类而言呢?没错,他们是巨人之力的受害者,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一切战争罪恶的根源是巨人之力而已吗?我们不妨代入现实:落后就要挨打是没错,可是先进的科技、军事并不是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力量本身是中性的,只是一些国家有了力量之后,热衷于用力量来剥夺他国人民的自由、压迫其他民族,以谋取自己的利益。

巨人的世界很现实,并不存在什么单一的“世界之恶”,没有把一切过错推给怪诞虫,击杀某个大boss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世界所有的罪恶,归根结底源于人性。巨人之力只是引发纷争的导火线,只是造成了力量的不平衡的一个契机,以致令人的恶更加肆无忌惮地爆发。

如果哪一天,世界上的军事科技强大到能消灭巨人,那么马莱恐怕不仅仅是霸权陨落那么简单,马莱人是很可能遭遇血腥复仇的,到时沦为奴隶、失去自由的可就变成马莱人身上了。这也是为什么,马莱对科技的进步极为焦虑,非夺回始祖不可。

我们回过头来看,打败了艾尔迪亚帝国的马莱最终变得和艾尔迪亚一样残暴。可以设想:如果有一个国家最终凭先进的科技击败了马莱,而且一家独大,那大概不过是又换了一个国家来压迫全世界而已。人类总是在奴役他人、彼此仇恨、不愿理解,人类的苦难其实源于人类本身,而是不论过去或现在,不论是墙内还是墙外,不论是艾尔迪亚人还是非艾尔迪亚人,甚至不论有没有巨人之力,苦难都是永恒且无解的。世界的荒谬,正正体现于此。

那么,既然苦难常在,“美丽”从何而来?为什么人生仍然值得一过?

确实,世界是荒谬的,但我们又能在生活中,切实地感受到美好。

这些美好的事物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像是:

库沙瓦与吉克玩起了抛接球;

阿妮的父亲被阿妮揍倒在地,却高兴地笑了起来;

莎夏是那样地爱吃尼古洛做的菜;

阿尔敏喜欢雨天在家里读书,喜欢和艾连、三笠在夕阳下赛跑,墙外的沙之雪原、火焰之水、冰之大地也令他向往;

艾伦为三笠围上了围巾;

甚至只不过是诞生在这个世界上而已,因此才有经典的那句:“诞生了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很伟大了——你看他多可爱啊。”

正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让人觉得生命值得一活,让人有了理由去对抗世界的荒谬,不愿放弃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隶:对荒谬的遮蔽

比世界的荒谬更加可怕的,是“遮蔽荒谬”。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非理性、混乱、无意义的,不存在先验的价值和秩序,但是人类偏又总是对世界报以理性的呼唤,希望这个世界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尤其希望自己承受的苦难是有意义的——而“意义”永远不可得,因此世界与人的纽带,就是荒谬。

当人无法认清世界荒谬的本质,反而总是寄望于虚假的、本不存在的意义,这就是“遮蔽荒谬”。当荒谬被遮蔽了,人就无从反抗,不能投入生活,乃至失去自由,即肯尼所说的“每个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隶”,例如:宏大的历史叙事、民族仇恨、盲目的爱情、泛滥的物欲、扭曲的权力欲等等,这种对荒谬的遮蔽会压迫人性,进而加剧世界的苦难。

在《进击的巨人》中,对荒谬有三大遮蔽:墙、大叙事与仇恨

帕拉迪岛上靠高墙外加记忆清除、洗脑,令艾尔迪亚人得以安安稳稳地生活,看上去挺好,虽然还是不自由,但总比成天打仗好。可是,墙内的安宁是脆弱、随时可能被打破的。就像加缪的《鼠疫》所写的城镇,安定、繁荣之下,有着潜在的灾难(鼠疫),一旦爆发,就会夺去一切,将荒谬暴露出来。因此当墙壁被打破、巨人来袭时,平静的生活被不讲道理地破坏,至亲莫名其妙地死去、财产灰飞烟灭,人生苦难的真相,马上被摆在眼前。

大叙事

因为接受了一套“艾尔迪亚人是恶魔”的叙事(注意,这本质上不是仇恨:菲没有杀人,墙内的艾尔迪亚人之前也没有杀过马莱人),马莱及全世界都欺压着艾尔迪亚人,甚至放狗咬死艾尔迪亚人也没什么不可以。

雷贝里欧收容区的艾尔迪亚人,与帕拉迪岛其实很像。马莱人为他们建设了集中营高墙,并且进行意识形态洗脑,通过教给他们错误的历史,让艾尔迪亚人自己也认为自己就是恶魔,同时创造一个虚假的意义/希望:只要成为荣誉马莱人,为马莱作出贡献,就能洗刷罪孽

相信马莱鬼话的人,如早期的贾碧,热衷于为马莱的侵略战争建功立业,沉醉于杀光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而不考虑敌人其实是和自己一样的。贾碧认为这样就能洗刷自己本不存在的罪孽,从而令艾尔迪亚人自由,这就是她最大的意义——而当她与卡娅对峙时,当她知道地鸣即将踏平世界时,她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一套历史大叙事是多么可笑,世界又是多么荒谬。

在此意义上,早期的莱纳也是如此。他想当英雄,认为抢回始祖、灭了帕拉迪岛,就能拯救世界,同样是被大叙事遮蔽了双眼,无法看见世界的真相。相比之下,一心只想回岛上见父亲的阿妮,比莱纳清醒得多。

仇恨

格里沙由于妹妹被马莱人残杀,他受到了仇恨的遮蔽,誓要对马莱人进行复仇。而他在加入了地下党后,更开始相信另一套大叙事:“推翻马莱,解放艾尔迪亚人”,这就是他的意义。

结果,他强迫吉克为了自己的“宏图大愿”成为战士,一定要继承巨人,而从未考虑过吉克自己的意愿与所需,令吉克痛苦不堪。

直到后来被流放到帕拉迪岛,格里沙才有所察觉:他重新建立生活,发现最值得的,其实是身边的妻子和儿子艾伦。这时他终于认清了世界而的荒谬,不再执着于抢夺始祖——后来受艾伦影响所作的事是后话了。

正如肯尼所说:每个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隶,不然根本活不下去。人在面对一个荒谬、无意义的世界时,总是找一些东西来欺骗自己,通过投身某种建构出来的意义来遮蔽荒谬:家国大义、历史叙事、名利、享乐……这便是肯尼所说“每个人都是某些东西的奴隶”的根本含义。

而当“对荒谬的遮蔽”被撕破时,人就宛如跌落深渊,失去方向。

所以贾碧一直相信的价值观破碎时,怅然若失;

所以兵长砍完猴,心里空荡荡的;

所以当莱纳通过与104期同学的生活,意识到岛内的人不是恶魔,而自己杀人如麻时,恨不得自杀。

杀光岛上的巨人,有海对面的敌人。把海对面的人都杀光了呢?人就获得了自由吗?人就从荒谬中解放了吗?并不会。人的痛苦、世界的荒谬依旧,只是世界变小了,纷争还将继续,人并不会因此得到自由。达成某个目标,消灭某些人,根本不可能消弭荒谬。地鸣灭世如果成功,也不会带来救赎、不会实现自由。

吉克倒是认清了世界的荒谬,但最终选择投身虚无主义,干脆彻底放弃生活,把人生目的等同繁殖、延续,所以断定安乐死才是艾尔迪亚人最好的命运。换句话说,吉克投降于荒谬。

然而他到了生命的最后才醒悟:如果只是为了玩投球,他也会选择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天气真好啊,要是能早点这么想就好了。”

那么,到底怎样才达到自由呢?如果世界无意义,生活中的美好如此脆弱,命运又无法违抗,人该怎么办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撕破对荒谬的遮蔽”,然后反抗。唯有当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荒谬,无关结果如何,仍不断地前进。就像遭受永罚的西西弗斯,虽然永远徒劳无功地推巨石上山,但也要藐视诸神,直面荒谬,反抗命运。

如此,人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为了自由,不懈地战斗:我反抗,故我们在

“自由”一词,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而艾伦不断演变、逐步推进的自由观,很好地诠释了自由的含义。

最开始,艾伦只是想走出墙外,看看美丽的世界,破除物理限制,这是一种消极自由;艾伦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精进战斗技术、巨人之力,从而更好地达到自己的愿望,这是在追求积极自由;墙破之后,艾伦要杀光巨人、打败政敌,后来希望杀光海对面的敌人,这些都是在追求免受他人宰制的自由。然而,即便如此,人似乎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自由。

因而《进击的巨人》关于自由的论述,实则有着更为哲学层次的含义,即:实践人的自主性

存在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人作为个体,并没有先验、确定的人生、价值、原罪。而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人的本质,是人通过不断地选择、实践来创造。这种自主选择的过程,正正是人类自由的体现。

虽然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遭受高墙围困、记忆清除、洗脑,但仍有人自发或受人影响之下,觉醒了自由意志。这里面有不服现状的矿工、质疑历史的老师,当然还有向往墙外、追求真相的调查兵团。

虽然受到围墙围困,但是有别于大众,艾伦、阿尔敏还是想出去看看,格里沙与妹妹菲则在那一天走出了收容区。

虽然科尼很想复活妈妈,但是他选择飞身救下阿尔敏。

虽然艾尔文一生最大的夙愿就是了解到世界的真相(墙内人类的幸福和自由是其次),但是他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私欲、真正为人类献出心脏。

虽然兵长很想救活艾尔文,但最终选择成全他。

虽然救世小队的成员们曾互相为敌、杀害对方的同伴,但最终选择放下仇恨、偏见、大叙事,齐心协力阻止地鸣。

虽然三笠深爱艾伦,但她选择向艾伦挥刃。

在各种困难的抉择前,人通过选择与实践,塑造了自己,并且为之承担责任——这正正就是自由的体现。

格里沙、艾伦是自由的,不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进击的巨人,所以他们追求自由,而是他们追求自由,认清了荒谬并且反抗命运,所以是进击的巨人。

阿尔敏、三笠、艾尔文,乃至后来的救世小队全员,所有认清了荒谬,不再受仇恨、大叙事遮蔽的人,他们就像受命运折磨的俄狄浦斯、永远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就算充满的苦难命运必然发生,也仍要反抗,那他们就是自由的。

就算他们失败了,他们什么也没有达成,意义仍会由后人继承。斩断仇恨之链,突破大叙事,藐视不可违抗的命运,这种反抗会最终能让人与人连结起来:“我反抗,故我们存在。”

所以每个时代,不懈追求自由的人,就是“进击的巨人”。

撕破对荒谬的遮蔽,反抗无法改变的命运,体现人的自由,并且投入生活,这就是《进击的巨人》最重要的主题。

因此139话结局实际上是合理而且在主题上前后统一的。世界虽然没有得到和平,帕岛也仍由主战派、耶派主导,但这并不是在表达“战争是对的、应该的”,只是呈现了一种非常现实的结局。

反而结局中不乏对战争的揶揄讽刺:当民众狂热地要发动战争时,画面中的记者、希琪、萨夏父母等人不以为然,阿尔敏主角团等人也在致力缔造和平。只不过,斗争、对立是族群之间的常态,帕岛和马莱双方仍有大量沉溺于民族仇恨与历史叙事的人,他们执意继续战争,所以就算经历了惨痛的地鸣,世界仍不会达成和平,这也是对“荒谬”的一个写照。

而有关结局情节的争议,其实一切非常残忍的选择,包括地鸣灭世、弑母,都是为了最终达成让尤弥尔能够看到“三笠自主地选择砍死艾伦”这一条件,否则就永远都无法消灭巨人之力。

虽然这一点很多人吐槽,但其表达的想法并不与“自由”的主题冲突:尤弥尔渴望弗利兹王的爱,所以她一直在路中阴魂不散,在世界上维系巨人之力。因为这种执念,她失去了自由,沦为王族血脉的工具和奴隶。

而三笠对艾伦的爱其实和尤弥尔很像,这种爱令不论三笠还是尤弥尔,都失去了人应有的独立、自主。救世小队出发前,阿妮和三笠曾讨论过,如果最后非杀掉艾伦才能阻止地鸣,三笠会否反过来保护艾伦? 那时的三笠是觉得就算全世界死光,她也要守护艾伦,在所不惜。换句话说,三笠出于盲目的感情,沦为了艾伦的奴隶。

因此当三笠能够作出选择,她能够为了“正确的事”(人类的自由)杀掉自己最爱的人,尤弥尔便释怀了两千年以来的执念,也就得到了解放和自由:她不用再当爱情或弗利兹王的奴隶了。

这一点,其实和艾尔文团长在生命的最后选择带头冲锋而不是去地下室看真相,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了人类的自由/正确的事作出选择并实践,自己就不再是“某些事物的奴隶”,也就获得了自由。(虽然看起来沦为爱情奴隶的说法比较low......)

而让阿尔敏当救世主、消灭巨人之力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最终让艾尔迪亚人不用再背负先天的恶魔之名,从而让他们今后能自由地定义、创造自己。但是为了实现艾尔迪亚人、伙伴们的自由,艾伦选择牺牲80%的人口。这确实存在道德的诘难,其实有点像电车难题,而艾伦就是手握拉杆的人,不论他怎么选,例如:

A.彻底灭世

B.灭80%人,达成消灭巨人之力的条件

C.和三笠私奔,不管艾尔迪亚人死活

D.其他任何不达成让巨人之力消失的选项,包括一开始不吃妈/吃小贝/通过地鸣震慑全世界同时发展帕岛等等

在道德上都存在巨大的争议,而且结果难以预料,无法断定长远而言哪个更好(艾伦不能看到死后的未来),因此是无解的局面。最终,艾伦出于种种原因,包括私心以及“我也不知道的原因”(可能是意识受尤弥尔影响),选择了灭世并让救世小队阻止他。

至于帕岛的阿尔敏、让、科尼、兵长等人和马莱的阿妮、莱纳、贾碧和解,很多人无法接受,不过这其实正正应了“走出森林”、“斩断仇恨之链”,他们从“对荒谬的遮蔽”中获得了解放,所以并不是一个特别有问题的情节。

许多人对于阿尔敏“感谢”艾伦的屠杀,以及艾伦对大屠杀、弑母的轻描淡写,非常毁角色。我认为这里确实存在一些角色塑造的割裂,如果多几个画面表现他们的挣扎,就会合理很多,可能是由于篇幅不足,随便收尾了事。虽然谏山创自己大概也不在乎读者的不满,但这些瑕疵并不至于推翻整部作品一直以来要呈现的内核。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到了139话结局,作品本身并没有认同地鸣这种“通过剥夺他人自由来实现自身自由”的做法,也没有合理化、提倡战争,仅仅是呈现了非常现实的一幕:人什么也不会学到,地鸣完该斗争还是继续斗争,世界的荒谬无解,但是总有像阿尔敏主角团等自由的人继续反抗命运。

在完成主题表达以外,《进击的巨人》确实有许多不符合公序良俗的情节,例如种族屠杀、弑母、罪人得到善终等等,这一点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又会被加倍放大,可能就不仅仅是“伤害读者”那么简单了。所以如果你强烈地认为,文艺作品最终要倡导“公序良俗”,自然会难以接受这些情节,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无关“烂尾”或“主题表达”。

以上就是我对《进击的巨人》全篇的解析,如果觉得有收获,还请点个有用,谢谢各位。

 3 ) 一枚硬币的两面......吗?

先不打分(虽然应该无论如何都是五星),只评价剧情。

油管大神soul关于艾伦和莱纳的那期视频相信大家都看过(没看过的指路B站BV124411F75R),在那期视频中,他将硬币定义为【人们为什么要互相争斗】,硬币的两面则为【双方各自眼中继续战斗的理由】,然而看完视频的观众应该能感受到,硬币两面除了代指不断循环的争斗本身,也代指争斗的具象化——处于对立阵营的两位男主角,艾伦和莱纳。Soul在视频中列举了艾莱两人从性格到人生轨迹上的大量相似点:拥有与生俱来的理想和战斗意愿、可以为理想放弃性命和良知、都有把对面阵营开除人籍的倾向、都是主动迈出了无法回头的那一步。然而艾伦和莱纳真的相似吗?在精致的表面对称背后,驱动他们做出相似行为的,真的是相似的背景和动机吗?艾伦在地下室里那四句“我们是一样的”,究竟是对真理的陈述,还是对将要犯下罪行的自我安慰呢?地鸣前最后一战,莱纳对艾伦的独白,是同道中人的共鸣,还是他将自己的自杀倾向投射给艾伦的以己度人?我认为Soul的视频非常清晰的解读了对称狂魔谏山创笔下那些工整的令人惊叹的对称,所以这篇文章我想谈谈艾伦和莱纳在对称之下的,那些或截然相反,或毫不相关的东西。

主动迈出无法回头的一步

845年,帕拉迪岛上,莱纳在失去队友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继续执行始祖夺还计划,攻破玛丽亚之墙;九年后,雷贝里欧,尽管遭到军团和朋友的反对,艾伦依然选择发动袭击,开始他灭世计划的第一步。

他们都是主动做出的选择,然而他们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莱纳在做出选择时是无知的,他对马莱高层觊觎帕岛资源的真实目的一无所知,他真的相信岛上的人都是字面意义上的恶魔,他们的存在真的威胁到了全世界的安全,在他迈出无法回头的那一步时,他并不知道自己跨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而艾伦不同,他是有知的,在他跨过那条线的时候,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无知是离自由最远的东西,只有后者才算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也因此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

不过在后来的故事里,莱纳也做出了他的选择。到850年的时候,已经在墙内生活了五年,和同期生一起训练了三年的莱纳决定二次破墙,此时他已经清楚的知道墙内并非恶魔,虽然他嘴上仍然说着恶魔民族自我安慰,但在巨木森林里他对贝特那句“有什么关系啊,像我们这种杀人如麻的短命鬼,除了彼此还有谁能理解我们吗”才是他真正的自我认知。他早已知道了自己并非英雄,执行的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使命,但在“人性良知”和“对祖国的忠诚”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这一次,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

104称呼莱纳为叛徒,这其实挺黑色幽默的,因为纵观全剧,他大概是那个对自己效忠的阵营最忠贞不二的人,他的罪过不在背叛,而恰恰在忠诚。小时候的莱纳忠于马莱是因为:岛上恶魔威胁全世界安全——消灭恶魔就能拯救世界,解放大陆艾族人——自己就会成为英雄,赢得所有人的尊重。简而言之,一为天下太平,二为民族解放,三为自我实现,他的目的和(他以为的)马莱的目的是相同的。长大后的莱纳显然意识到这是个弥天大谎,天下不太平就是因为马莱这个军国主义国家穷兵黩武,艾族受压迫就是因为马莱用巨人侵略他国招致全世界的仇视,他成不了英雄就是因为他站在侵略者一方为虎作伥。然而,即使在了解世界的真相之后,他依然没办法背叛马莱,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忠诚不仅仅是被军国主义教育洗脑的结果,他是真的把忠诚看的比人性良知重的那种人,军国主义教育只是让他误以为自己在拯救世界,但即使他意识到了自己在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时他还是没办法不继续执行任务。他可以在痛苦和愧疚中把自己折磨致死,但他就是没办法做出良心里正确的选择。地下室里他求艾伦杀了他恐怕不仅仅是忏悔过去的罪行,更是清楚的知道,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没法不做马莱的帮凶。

我一直觉得巨人这个故事的悲剧审美和价值冲突的核心正在马莱的艾尔迪亚人,而莱纳是其中具象化的代表,他代表了一种身份的分裂,他既是马莱人又不是马莱人,既是艾尔迪亚人又不是艾尔迪亚人,这两个身份他都无法归属。对于墙外艾族人来说,纵使不听信岛上恶魔这种政治宣传,也没有理由对岛上艾族有半分好感。145代王带着一批人躲进墙里,把剩下的人抛弃在大陆上,对于墙外艾族人来说,是民族与国家先背弃了他们,把他们留在大陆上任由其他民族凌虐,君主失格在先,遗民怎肯效忠?墙外的艾族人,是被艾族人抛弃的艾族人,他们既做不成堂堂正正的艾尔迪亚人,也成为不了真正的马莱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是基于身份归属的,墙外艾族不存在理所当然的身份归属,也就不存在理所当然的效忠对象。也是因此,我虽然不赞成在良知与忠诚间选择忠诚,却可以理解莱纳的选择。因为表面看起来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实际上他根本没得选。在所有的阵营中,从头到尾都不存在他的阵营,不是效忠马莱不能实现他的理想,而是没有任何一个阵营能够实现他的理想,既然注定要作为罪人死去,好歹做到忠贞不移宁死不屈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对雷贝里欧之后的艾伦非常愤怒,艾伦本可向被145代王抛弃的子民伸出橄榄枝,然而他却举起了屠刀,他挟自己以令调查兵团、把整个国家绑上战车、对海对岸血脉相连的同胞发起屠杀的行为和马莱军方那些贪婪愚蠢、试图通过开战转移矛盾的高层将领没有任何区别,正是他们这些掌握权力却不思如何结束相互杀戮的历史循环的大人物,让身处其中的小人物没有选择。

大人物和小人物

大人物

力量和权力是不同的,拥有力量的人不一定拥有权力。尤米尔·弗里兹虽然有近乎无限的力量,然而她生前是弗里兹王的奴隶,死后困在道路里造巨人,还是个奴隶,这就是只有力量却没有权力。

艾伦和莱纳都拥有巨人之力的力量,但他们拥有的权力完全不同。战士队成员在马莱军方看来基本就是马戏团野兽的存在,他们对于战略部署没有任何话语权,只能执行上级的命令。而艾伦面对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玛丽亚夺还之后,调查兵团的老人们彻底死的一干二净,104成功填满兵团高层(谏山你可真行,别的漫画如果主角团突然集体升官一定会被吐槽很假,但巨人不一样,直接让前辈死光,主角团顶上简直顺理成章),考虑到希斯就是个傀儡女王岛内本质是军政府的政治生态,这意味着艾伦在国家政府的三方势力里有一支全都是亲朋故旧的嫡系部队,加上玛丽亚夺还他在民众心目中成为英雄,他的政治观点对于岛内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即使没有始祖之力,他依然有决定关键事务、影响国家命运的力量。

而始祖之力的设定更是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所有的艾尔迪亚人都由道路连通,九大巨人在宿主死后会选择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作为新的宿主,暗喻巨人的力量是始祖尤米尔留给整个艾尔迪亚民族的礼物,始祖之力是属于整个民族的公权力。如果这么看,那艾伦指挥格里沙从雷斯家抢来始祖就有了窃取公器的意味,以残忍的手段篡夺公权力,为私人的愿望(要自由)行使公权力。不战之约订立之后,发动始祖就需要两个人合作,就像某种制约机制,然而艾伦绕开了这一制约,成功独占始祖之力。这不禁让我想到,1933年那个人也是通过绕开竞选的方法当上了总理,魏玛共和国从此名存实亡,制度终究没能困住野兽。所以地鸣发动前后岛上的众生相,与其说是在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如说是在提问,究竟是自下而上的极端狂热绑架了整个国家,还是自上而下的引导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

小人物

莱纳从幼年时代开始就深感自己缺乏力量,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借力打力。虽然大家嘲笑他憨之巨人,但剧中莱纳的几场谈判,其利弊分析与看人下菜,都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声鬼才。

举个例子,两度破墙加杀马可,莱纳几次成功逼迫阿妮做了不想做的事,而阿妮除了揍他一顿以外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阿妮的软肋是她的父亲,以阿妮的性格她绝对不会和莱贝谈论自己的家庭,更不会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对父亲的爱和想念,然而莱纳知道,这只能是他在马莱就观察来的。这相当可怕,那时候他还不到十二岁,就会留意其他预备生的出身背景,以防来日有用。

丛林谈判拉拢尤米尔更是巧妙,注意到尤米尔在意希斯这不困难,但绝的是他之所以能取信于尤米尔,正是因为士兵人格的莱纳喜欢克里斯塔,这一点尤米尔知道,于是战士人格的莱纳非常自然地利用了士兵人格的自己真诚的爱情作为筹码,加上马莱对帕岛的压倒性实力局面,引导尤米尔选择更有利的立场。

莱纳的这种借力打力,应当是马莱的高压政治衍生出的产物。虽然漫画里没有正面展示,但估计他妈妈是那种会用乐园故事吓唬孩子,以此确保莱纳对马莱绝对忠诚,不会为家族招来祸患的母亲,莱纳从小就在言辞上高度谨慎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波尔克、贝特、阿妮都说过不那么马莱政治正确的话)。而与此同时,莱纳从小能背一套非常流畅的政治宣传套话,当有人欺负他时,他背诵这套绝对的政治正确,通过诉诸权威来获得保护,这又让他感到权威于他而言可以是有利的。因此幼年时代的莱纳就建立起对权威又敬又怕的态度,我想这大概也是他毫不动摇的忠诚的另一理由,被当作巴普洛夫的狗训练大的他,确实早已失去反抗权威的勇气。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莱纳是如何劝让不要和艾伦或其他人吵架/打架的,“再这样,可能会进不了宪兵团哦”。即使在岛上,那个连屁股上的毛都要接受审查的收容区远在千里之外,他还是条件反射的诉诸权威和慎言,这大概才是政治高压对人的迫害,是小人物的悲哀吧。

(莱纳唯二两次的真诚给了贝特和法尔科,这两个人向他提出了同一个问题,13年之期真的可以接受吗。贝特提问时,9岁的莱纳骄傲的回答,虽然是有点短,但这十三年间每一天都是英雄啊。时隔十二年,一个同样温和宽容的孩子向他问出了和亡友当年一样的问题,不知道想到当年的回答,他心里是什么滋味。)

开除人籍

艾伦和莱纳在故事的最开头都有把对面阵营开除人籍的表现,但是起因并不相同。

艾伦可以说是天生的习惯性将不赞同他观点的人开除人籍,不仅仅只是罪大恶极之人。在他看来,人活着必须要追求自由,所以如果你安然呆在墙中,不向往外面的世界,甚至还责怪调查兵团空耗税收,那你就是家畜。而如果你罪大恶极,那就更简单了,他可以毫无负罪感的杀死你,因为这不是在杀人,只是屠宰一头野兽罢了。

我觉得他强硬的人与非人的判断是对自己非黑即白的价值观的一种保护,通过将莱纳和贝特判定为非人,他就不会再感受到被他们背叛的痛苦,不必再试图去理解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下手杀死他们。

雷斯王地洞里发生的事情对艾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实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完全没明白,为什么艾伦崩溃的点居然是“我不是特别的”,而不是“我的父亲是有罪的,他还把这份罪责传给了我”。而后我意识到,在艾伦的价值观里,因为自己是特别的,是天选之子,所以有人为保护自己而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如果自己不是特别的,那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意义,这份血债就要算到自己头上,自己就成为了非人。这导致他一直很低落,直到从沙迪斯那里听到母亲那句“不一定要是特别的啊”。在他接受了自己也许只是个普通人的同时,他也接受了另一件事,死亡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也许保护他的人确实就是毫无意义的死去了,他也没有能力赋予他们的死亡任何意义。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决定放弃人与非人的判定标准,而将所有人都视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很了不起”的人。

【死亡未必有意义】和【每个人都是人】这两件事合起来,解释了为什么他会一边痛苦悲伤,一边毁灭人类。每个人都是人,所以每个人的死去都是值得悲伤的,然而死亡未必有意义,所以地鸣灭世也不需要为任何一个脚下亡魂赋予意义,他们就是白死了,这就是一出惨剧。艾伦在极度痛苦中做出自己认为不得不为的必要之恶,从而达到精神上的高潮,在云端之上高喊自由,确实是刻奇的最高境界。

莱纳的开除人籍则更像是马莱洗脑教育的灌输,他本人事实上是个非常把所有人当人的人。因为原生家庭中爱的缺位,莱纳的自我认知无法完成内循环,需要依靠外界评价。他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他会非常积极的回应别人对他的感情,满足对方对他的要求和期待,以期获得对方的尊重和赞赏。所以母亲希望他赢回父亲,他就竭尽全力成为战士,故乡组需要一位领袖,他就把自己活成马赛,同期生需要一位大哥哥,因此他关照每一个人,孩子们需要一位引路人,所以他可以放弃自杀(说真的,为了孩子选择活着,这理由太母性光辉了)。这种对爱与尊重的渴望别说对“岛上恶魔”了,我毫不怀疑就算是一只会说人话的海星,莱纳都会竭尽全力让它喜欢自己。

所以也难怪104的男孩子们最不能原谅的就是他,贝特和阿妮都知道早晚有一天要见血不如从一开始就别靠太近,只有他非常愉快的和所有人打成一片,把自己滴着血的真心挖出来,换得别人的真心,最后真相揭露,自然是伤人伤己。

但是尽管莱纳内心里已经对希斯喊了无数遍“结婚吧”(贾碧说艾尔迪亚人和马莱人怎么能相爱的时候我笑疯了,真想让你看看你哥在岛上啥德行),他嘴上还是说着岛上恶魔,和艾伦一样,这是他对自己脆弱的精神状态的保护。只是和艾伦不同的是,艾伦是先判定对方是非人再动手,而莱纳,在他反应过来之前他已经害死25万人了,所以他必须坚定的将这些人全部归类为非人,否则他没法直视着手中的鲜血活下去。

当然,谏山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放过他。马可事件对莱纳最大的冲击在于,他亲手杀死了一位他无论如何不能用恶魔称呼的朋友,开除人籍这招真的不管用了,于是被迫面对现实的莱纳干脆精分了。从巨木森林里那句“像我们这种杀人如麻的短命鬼”可以看出,战士人格下的莱纳知道自己犯下了多么不可饶恕的罪行,也不再用恶魔作为理由为自己辩解,也就是说,从精分开始,他放弃了用岛上恶魔的概念来进行自我保护,转而通过时而清醒时而做梦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希斯塔利亚

【预警:看完130话后我的理解是,希斯塔利亚虽然不喜欢艾伦的灭世计划,但还是通过怀孕配合了他,并帮他保守了秘密,因此我接下来的所有观点都是基于希斯塔利亚在行动上支持了艾伦的灭世计划这一情况,假如最后大结局打我的脸,那么当我没说】

我一直觉得聊艾伦和莱纳的对应关系,希斯塔利亚是无法绕开的重点。如果说巨人是双男主的话,同时和两个男主及两个尤米尔都有关系的希斯塔利亚显然是真正的女主。

就如同莱纳的战士人格和士兵人格都是莱纳一样,克里斯塔也是希斯塔利亚真实的一部分,克里斯塔并不是凭空变出的面具,而是希斯有所隐瞒的部分真实。也就是说,如果将希斯塔利亚的所有人格要素视为全集的话,克里斯塔所包含的要素是其中一个子集。我们姑且将克里斯塔这个子集称为希斯塔利亚性格的A面,而将其余的部分称为B面,方便讨论。

莱纳爱的显然是克里斯塔,也就是A面。而且这不仅仅是士兵人格的莱纳在角色扮演中的爱恋,因为莱纳精分是由于马可事件,而训练兵时期他就对克里斯塔很有好感。(我一直很确定训练兵时期的大哥哥莱纳是真实的,因为这就是他最想成为的自己,根本不需要扮演)其实也不奇怪,观察一下莱纳的择友标准,他喜欢性格温和、关爱弱者、自我意识比较低、侵略性低、容易相处的人,贝特和法尔科都是这个类型的,克里斯塔只是恰好符合这个标准罢了。(艾伦还真是非常极端的是这个类型的对立面,所以他和莱纳就有一种拽着莱纳的衣领把他强行拖离舒适区的感觉,哎,真不愧是宿敌啊)

而艾伦欣赏的,恰恰是希斯的B面。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那一面,我只能表述为,可以接受灭世的那一面。当然,AB面都是真实的希斯,所以在听到艾伦的灭世计划时,含泪的温柔劝阻是真的,冷血的守口如瓶和后续配合也是真的。克里斯塔是莱纳的女神,而希斯塔利亚是艾伦的王妃,是能手牵着手走进地狱的共犯。

因此在这里我想谈谈尤米尔。尤米尔和希斯塔利亚在我看来并非神仙爱情,尤米尔爱的不过是自我投射的幻象,而希斯塔利亚不过是被她不计代价的付出打动。

尤希之间最关键的一条线是【你的名字】,尤米尔要求希斯用真实的姓名活着,言下之意是,希望你抛弃伪装,以自己真实的模样面对这个世界。所以问题来了,尤米尔真的了解真实的希斯吗?她期待的希斯,究竟是真实的希斯,还是她想象中真实的希斯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尤米尔做了什么。尤米尔听到贝特的话后意识到自己是唯一能理解他们处境的人,为了让莱纳和贝特不被马莱处死而选择做他们的战利品回去交差。

这是一个很有宗教意味的自我牺牲。对于神明来说,众生是平等的,墙内的艾尔迪亚人是尤米尔的子孙,墙外的也是,在对峙的104和故乡组之间,尤米尔站在一边,看到了所有人的挣扎和苦难,所以当贝特哭着说谁能来找到我们的时候,神明回应了他的祈祷。和巨人中其他的英勇无畏的牺牲不同,这不是出于爱、正义或者理想的自我牺牲,而是出于救赎,救赎两个早已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的孩子。波尔克的回忆里她被铁链束缚在高台上的样子,与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何其相似,她确确实实就是一份祭品。继承了神明名字的尤米尔,最终真的做出了神明的事迹。

因此我非常确定,尤米尔无论如何不会赞成灭世,即使是为了保护希斯塔利亚。我甚至很确定,如果希斯真的以十三年之期、五十年威慑,换得天下太平,两岸同胞重为一家,尤米尔会为她感到骄傲。

所以,尤米尔爱着的,大概既不是克里斯塔,也不是希斯塔利亚,而是她透过克里斯塔看到的那个为了满足所有人心愿竭尽全力的幼小的自己,她不希望有另一个女孩重复自己的悲剧,希望以第二次生命为后来者指一条明路,只是她指路的对象,和她并非同道。

官方同人莱纳、尤米尔、希斯塔利亚的关系总是被构建为只要莱纳和希斯说上一句话,尤米尔就会醋到发疯暴打情敌,然而在正剧里,尤米尔为她的情敌献出了生命,她唯一一次略有吃醋也不过是希斯撕裙子,她爱的很有尊严,更爱的很有原则。我总觉得她和莱纳之间的惺惺相惜是因为他们都是喜欢光的人,他们不约而同的将希斯看作那道光,所以也没什么可惜的,希斯是或不是光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都体验过追光的感觉,这就足够了。

———————————————————————————————————

12.7 最终季终于开播啦~ 以后会随缘更新每集剧评(如果我写了的话

第一集

OP堪称完美。

有的OP贡献了一首听过就无法忘记的神曲,比如红莲之弓矢,比如unravel,比如uninstall,而有的OP,基于特定的故事背景,将画面和音乐合起来,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这个OP正是如此。绚丽诡异的色彩和混乱嘈杂的音乐的结合让我想到死亡笔记第二部分的OP,同样是一个阴沉晦暗向着正义的内涵发出质疑的故事,灰色背景中的彩色则可能是在致敬辛德勒的名单,同时水墨晕染风的炮火和沙雕坍塌式的士兵也暗示在战场上夺去一条生命就和海浪冲散沙堆一样容易,如果说第三季的ED那句立场变化时,正义也会露出獠牙是暗示的话,第四季的OP对于战争发起者无差别的谴责可以说是明示了。

正片内容和漫画基本一致,添加了法尔科在不太清醒时可能是在描述立体机动的台词,对莱纳在要塞内和中东联合军队的战斗戏做了一定的补充,果然谏山笔下的打戏都需要动画组自己加料不然结束的太快(捂脸)。另外莱纳从飞艇上跳下去的时候那句“我已经受够墙壁了”在漫画中是在墙上的近距离平视镜头,而动画则改成了从上空俯视的远距离镜头,就像跳伞的莱纳俯瞰四年前在墙上整修固定炮的自己,个人认为是一处很妙的分镜改动。

结尾旁白一如既往是巨人御用剧情背景介绍阿尔敏同学,即使他这一话根本没出场,这也使我猜测最后的大决战中阿尔敏会活下来,而整个进击的巨人的故事,就是由他在战后记录下来的。

————————————————————————————————————

4.11 漫画完结点评

202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我提名谏山创,他以一己之力弥合了全球巨人读者从政治观点派别到角色和CP偏好上针锋相对的尖锐矛盾,通过创造出一个没有任何人满意的结局将所有的怒火都引到自己身上,从而避免了未来十年间针对作品的无休止争论,实乃三次元之鲁路修。

道德虚无主义在日漫中是个挺常见的问题,沈逸的评价——武士道精神、相对自由主义历史观和天下无义战可以适用包括巨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日漫作品,从119话地鸣启动开始谏山创对于地鸣正义性的犹疑不决通过104众人对艾伦毫无底气的苦苦哀求已经初见端倪,这也是为什么从此处开始读者明显能感觉到巨人的剧情水平不复以往。连作者本人都不相信他笔下的角色在打一场为了人类命运的光荣之战,角色又怎么可能打出绽放人格魅力的高光时刻?

然而这一切,在139话之前其实都不算什么大问题。沈逸的评价听起来挺苛刻,但这三点都不违背原则,我们固然不赞成“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这种虚无主义历史观,但一个发自内心厌恶所有战争的人,他起码不会主张对外侵略,也算在正常人类的价值观范畴内。一个作者的作品难免落入所属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窠臼,如果一部作品能够超脱这一限制那自然是神作,如果不能那也无妨,读者可以有选择的欣赏,再说通过文娱作品去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也是看故事的部分乐趣所在,全都和我们自己一样岂不是很无趣。我得说从地鸣开始谏山创确实让我失望了,一个讲述英雄的故事,最后堂堂104竟无一个人心性品格配得上身上那件自由之翼,实在无法不令人失望,然而一直到138话,巨人在我心里依然是一流的作品,原因无他,它前80%的杰出足以让我原谅后20%的平庸。但是,毫不夸张地说,139话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我一直觉得巨人这部作品,秉持天下无义战的价值也无妨,马莱艾尔迪亚都是右翼军国主义国家,主角团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血债累累,最后死的干干净净,也算是平稳结局。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谏山创居然在最后一刻放弃了他一贯避而不谈的中立态度搞起了价值输出,借“和平主义者”阿尔敏之口亲口承认了种族屠杀是带来和平的可选方案,让主角团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建立在全世界80%人口尸骨上的“和平”并为艾伦的“自我牺牲”感动的痛哭流涕。如果这就是他想出的伤害读者的妙计的话,恭喜他,他做到了。

然而这都不是最激怒我的点。相比于价值取向,我更在乎一个虚构故事的完成度和艺术性,如果谏山创只能通过赞同种族屠杀来编圆这个故事,那我也可以批判性的审美。但是事实正好相反,谏山创宁愿废掉先前的所有伏笔,无视之前的所有铺垫,破坏已经完整构建的人物性格,甚至增加新的机械降神设定,就为了在最后一话输出价值,他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有意的。我们来梳理一下哪些(主要)伏笔被谏山创切片白灼后拌着酱油吃掉了:

1、自由。

艾伦说他灭世是为了追求自由。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我判断,【艾伦追求的自由是自由最原始的定义,他对自由的理解就是为所欲为,每个个体都可以为所欲为,不同个体的自由发生矛盾时通过武力解决。说白了就是丛林法则,谁拳头大听谁的。所以对艾伦来说,让他不自由的既不是三堵高墙也不是海对岸有敌人,而是人类文明本身,要求个体让渡一部分自由以换取保护的社会契约、限制个体自由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鼓励自我约束和克制的普世道德,这些显然都让艾伦感受到了无法容忍的不自由。而他若想要自由就只能如埃尔文说的那样,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只剩下他艾伦·耶格尔和燃烧的水冰冻的大地沙粒的雪原,只有人类灭绝的那一刻他才能感受到无比的自由。】虽然我觉得男主很屑,但我可以承认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是有审美价值的,而当阿尔敏问出“他到底哪里是自由的”时候,我以为接下来会是两人对于自由定义的激烈辩论。我并不认为艾伦只是在按照看到的预言行事,因为自证预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事情,连选择未来的可能性都被彻底剥夺,即使以艾伦的智商都应该能看出这和自由毫无关系。

然而谏山创表示,对不起,就是自证预言。那你好歹让阿尔敏质问一下自证预言哪里自由了吧,噢抱歉,阿尔敏已经泪流满面的感谢艾伦为他们成为刽子手什么自不自由的早忘到一边去了。到头来艾伦灭世的动机就是三笠阿尔敏,这部从第一话开始就高喊自由喊道我都快不认识这两个字怎么写的漫画在最后一话告诉我,不论是主角的行为动机还是故事的核心主旨,都和自由一点关系都没有。

2、始祖尤米尔

最后一话我们终于知道了始祖尤米尔两千年来被困在道路中不得解脱的原因——因为爱情。一个奴隶小女孩爱上了烧毁她的故乡、杀死她的双亲、拔掉她的舌头、还因为她不小心放跑了一只猪而处死她的国王,在获得巨人之力死里逃生后依然痴心不改,心甘情愿地给国王当生育工具和贴身保镖,不但最后为国王而死,死后还兢兢业业的为国王的后人堆了两千年沙雕。

这真(友善度)是我见过的最(友善度)感人的爱情故事,我真(友善度)不知道谏山创(友善度)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这种(友善度)玩意儿。以后再(友善度)有人吹谏山创女权,我(友善度)必须顺着网线爬过去和他打一架。

而就这么一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晚期的祖奶奶,就因为看到了三笠,就愉快的放弃了坚持了两千年的沙雕事业光荣退休了。我估计这应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祖奶奶瞅着三笠那又当姐姐又当妈,扶弟妈宝两手抓的态度痛心疾首,为两千年后的后辈女性青年的爱情观深感担忧,然后自我反思一下发现,嘿,小丑竟是我自己。因此怒砸沙雕,愤而投胎,再也不伺候杀千刀的弗里兹王和他的小崽子们了。冥冥之中一个PUA重症患者以己身的惨痛教训拯救了另一个PUA重症患者,也算是一件好事,我愿称此为PUA患者不相容定律。

3、巨人之力

有一些支持帕岛的读者认为,如果要世界接受艾尔迪亚人,巨人之力就必须消失,在我看来这些读者其实才是最歧视艾族人的一群。艾族人不同于其他种族的巨人之力就好比世界上不同族裔间肤色容貌宗教文化的差异,不致力于建立一个包容差异的社会,却想着消除差异本身,这就好比要求黑人的皮肤变成白色后再谈种族平等,简直荒谬至极。如果不能包容差异,就算世界上真有魔法能把所有人的肤色变得一样,人类还是能根据头发的颜色、眼睛的大小、鼻梁的高低分出三六九等。所以我之前就说过,将巨人之力的存在当作艾族人被敌视的核心原因,这是种族歧视的观点。然而我没想到,谏山创居然就对号入座了。而且从马莱篇开始的大量细节,从门卫大叔对贾碧的关心,到尼科洛对莎夏的恋慕,再到地鸣到来时艾族人和马莱军队的和解,无不在表达艾尔迪亚人和其他族裔的人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其他族裔对于艾族人的恐惧来源于隔阂和无知而非变巨人这件事。结果到最后一话谏山创给我来了一出岛外人怕的就是巨人之力,变不了就是人类,变得了就是怪物,那我就奇了怪了,艾族人变巨人又不是蒙牛随变冰淇淋,随心所欲想变就变,他们手里有没有脊髓液,你们到底在怕个啥?

说完中道崩殂的伏笔我们再来说说分崩离析的人物塑造。

是,艾伦是个很屑的男主角,但最后一话谏山创的操作让我这个铁杆伦黑都忍不住对男主产生了一丝怜悯之情。艾伦有很多塑造方法:艾伦是个极端自由主义者,向往天地之间唯我一人的自由世界,可以;艾伦是个法西斯,为了帕岛的利益可以杀光岛外所有人,也可以;艾伦是个反社会人格,他很享受种族灭绝的过程,至于杀的是什么人无所谓,这也可以;甚至艾伦是个居家好男人,就想三笠阿尔敏热炕头,享受普通人的幸福,这都可以。然而在之前的138话里,艾伦已经成了一个嘴上喊着自由的口号身体却很自觉的当着自证预言的奴隶,说是为了帕岛人民而灭世结果地鸣砸死一群普通民众,杀人前抱着小孩痛哭流涕杀人的时候又表现得很享受,说是要保护同伴结果三笠阿尔敏差点被炸弹炸死被耶格尔派打死被墙巨踩死,的这么一个精神分裂的人间之屑。我以为他真的已经不能更屑了,谏山创告诉我,不,他可以。他可以根本没有计划就走一步看一步的随意发动地鸣,他可以随手组建耶格尔派然后完全不关心这些人会如何影响帕岛命运,他有能力把无垢巨人变回人类但他就是可以不管喝了红酒的皮克希斯,他可以操纵着墙巨烧死对他有恩的韩吉并自我安慰这是为了拯救世界,他居然TM还可以一边哭一边说我希望三笠一辈子都想着我,把橡皮擦屑研磨过后放进榨汁机里搅拌一遍都不可能比这更屑了,如果诸位知道日漫中有更屑的男主角的麻烦在评论区推荐一下,我一定拜读。

希斯塔利亚。希斯塔利亚作为地鸣计划最早的知情者、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不但借助希干希纳之战清除了制约她的军团高层,更是在战后耶格尔派当政的环境中重归政治中心手握大权,地鸣的罪责则由艾伦一人承担。啊这,昭和天皇点了个赞,东条上等兵点了个踩。

阿尔敏,听说艾伦要杀光全世界所有人时惊恐不已苦苦哀求,听说艾伦只准备杀80%后立刻转悲为喜感激涕零。这样吧我给敏团长提个建议,把岛外杀到只剩几十万人口,赶到特定的聚居区内,然后给这些地方取名叫保留地,岛外人不得随意出来,艾族人也不得随意进去,反正敏团长只是求个心安而已,如此省时又省力还避免种族接触带来的矛盾,岂不美哉。

三笠,我不想说她了,她和第一话相比没有任何改变,这个角色的唯一价值就是让始祖尤米尔治好斯德哥尔摩。

莱纳。莱纳的人物弧光倒是很丰富,从痴恋希斯的变态到成熟稳重的老大哥到可恨的叛徒到军国主义的受害者到忏悔赎罪的英雄到痴恋希斯的变态,有始有终,完美。

利威尔。他应该和埃尔文一起死在玛丽亚夺还。

埃尔文。虽然早就死在了玛丽亚夺还依然被拖出来鞭尸。希望他的在天之灵无法观看139话,不然棺材板可能会飞起来。

总之,可以看出谏山创真的很想去开温泉店了,以至于用这么一个结局让自己彻底退出漫画行业,希望他温泉店开的开心,再也不要回来了。

 4 ) 这巨人不讲武德

诶..朋友们好啊,我是鬼灭之刃观众——鬼老师

刚才有个朋友问我鬼老师发生肾摸事了,我说怎么回事,给我发了几张截图。

我一看!嗷!原来是佐天,有一个MAPPA社和一部动漫。

一个出过几部动画,一个曾经出圈。

他们说,诶...有一个说是我漫改动画被漫画观众喷了,鬼老师你能不能教教我漫改动画功法,诶...帮助提高一下。

我说可以。我说你用这讲剧情这讲逻辑,不好用,他不服气。

诶...我说小朋友,你两部电影打我一部电影,他人气不高。

他说你这也没用。

我说我这个有用,这是霸权功夫,传统动漫是讲画风人气儿的,四两拨千金。十几年的海贼,都不够我出圈…哈!

他非要和我试试观众评分,我说可以。诶…我一说完他啪就评完了,hin快啊!

然后上来就是一个豆瓣9.9,吭,一个右推特热搜一个左IMDb 10.0,我全部防区,防出去了啊!

防出去以后自然是传统动漫以点到为止,我下一部恰饭动画没出来就不打了,他突然袭击,来一个巨人最终季,啊,我大E了啊,没有闪,诶…我说小伙子你不讲武德你不懂,他说鬼老师对不...对不起,我不懂规矩。啊,他说他是乱打的,他可不是乱打的啊,讲剧情打斗激烈,制作有素,后来他说他做过三四年漫改。啊,看来是,有bear来!

这MAPPA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我大火的鬼同志观众。这好吗?这不好!

我劝!这MAPPA耗子尾汁,好好反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动漫要以和为贵,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

谢谢朋友们!

-----------------------------------------------------

有赞的自由,有批评的自由,对比的自由,鬼灭个人觉得名过其实,徒有虚名。巨人好看。就借马老师说法赞一下巨人讽刺一下鬼灭罢了。 也是皮一下,不想把一条条列出来说为什么鬼灭不喜欢,为什么巨人好。说实话,火影刀剑等等不少看了,也不怎么样,点名批评这事,有人觉得引战,有人觉得引仇恨,引黑子,有人觉得降路人缘分。只是鬼灭算和巨人s3同期,去年特别热,所以点名了鬼灭罢了。

我觉得不管你怎样,黑子依然会有的。

作品比较难道就只能暗搓搓地在心里比,不能各自自由表达了吗?

我需要把理由很具体,一幕幕,一点点剧情,一句句台词,一段段音乐很详细分析完才可以说为什么我觉得鬼灭不如巨人吗?这样就很理性,说鬼灭不如巨人就很客观理性了?

我觉得 不需要,这就是我看完巨人后的影评。真实的观影体验。

再说我不少无中生有,鬼灭s1,漫画看完了,巨人看完了,漫画看到129话。

有人说巨人不如鬼灭好看,也是OK的,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哈姆雷特。

 5 ) 对马莱篇的观感:Mappa没有把握巨人的神韵

Mappa没有拍出《进击的巨人》原著的神韵,它肯定是一部优秀动画,但如果和《巨人》第三季,尤其是上半部分做对比,Mappa制作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这份差距不是画质上的差距,而是怎么理解《巨人》这部作品的气韵,怎么去分镜、踩点和配乐的问题。说得直接一点,Wit比Mappa更懂《进击的巨人》,无论是泽野弘之的配乐,还是分镜和场面切换的选择,细致到对高潮的铺垫、对人物动作的捕捉,乃至高潮部分人物独白时节奏的把控,Wit都拍出了原作的精髓。典型例子就是“莱纳背叛”和“埃尔文团长的牺牲”。 从具体案例来说明。就以马莱篇的宣战回来说,这本可能成为巨人系列的神来之笔,在原作之中,宣战回的震撼程度不亚于“巨人撞墙”、“莱纳叛变”和“埃尔文冲锋”,Mappa在铺垫部分对漫画还是比较还原的,缺点是过于平淡和转折生硬,但是铺垫了四集,到了宣战回,Mappa制作的问题不是平淡,而是节奏点和配乐完全不对,莱纳的跪倒太快、太生硬,艾伦变身巨人,搅乱戴巴家族演说时,这部分本可以采用“莱纳背叛神曲”的变奏,哪怕只是低音贝斯结合大鼓,但是Mappa并没有,而是选择了比较生硬的镜头切换,进击的巨人要吞食演说者时,也没有利用动画的优势,呈现被吞噬者恐惧下的动作,以及居民的神态,而只是把黑白漫画做彩色化处理而已。 这一段的优点是对原作的还原,至少还保留了大半,如果以普通制作衡量,那马莱篇绝对是优秀之作,宣战回更会让没看过巨人原著的意想不到,但缺点在于,它处理的仍是比较套路的方式,是让人预料之中的,在节奏和音乐上也流失了巨人原作的神韵。它无法给人一种浑身起鸡皮疙瘩拍案叫绝的感觉,但那才是巨人前三季中“神来之笔”的特质,例如“莱纳的背叛”、“埃尔文冲锋”,文字无法全然交代的,对比视频就能知道。 这使得马莱篇只能算标准线之上,但遗憾地无法成为《巨人》名场面的第一档。这个差距也不是立意的问题,纯粹是如何把握原著和技术水平上的,不是说反战,就能为节奏点和配乐的失误买单,《巨人》第三季的精神也有反战,《巨人》名场面越震撼,越令人难忘,它细思极恐的地方才会越有后劲。《巨人》的燃,是为灰烬准备的。Mappa想反战没错,想拍战争的荒谬也没错,所以立意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对原作神韵的把握不够深入,而这一点Wit做得更好。所以Wit退出最终季制作,其实是很遗憾的。

 6 ) 历史已然搭好了舞台……

可以说对于S4马莱篇的等待从三年多前的漫画初载就开始了,前晚看的生肉直播,守着Mappa的最终季首秀似乎比当年高考出分还紧张,好在稳扎稳打的表现没有令人失望(一个好的开始终究是成功的一半)。

由于知晓了剧情,即使语言不通也能迅速融入。扑面而来的是灰蒙蒙的土色战场,私以为这是最适合Final Season前半部分马莱工业帝国的色彩基调——尤其是和前三季墙内世界(类)中世纪社会高饱和度的色彩斑斓对看,作者(制作组)对于工业时代与前工业时代截然不同的色彩运用显得十分有趣。

马东战争 土色战场

马莱与中东联合的战争来到了破局收盘的关键时刻,全程紧张,而战场矛盾的焦点围绕着对于反巨人炮的争夺展开——岛外各国迅猛发展的科技几乎来到了凌驾巨人之力的前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马东战争也是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一种体现)。

马莱军方的绝对诉求

战事推进衔接得十分紧凑:从马莱战壕与中东堡垒的僵持对峙(视觉效果极类《1917》),到“战争奇才”贾碧对于反巨人炮的针对性打击导致破局的出现,紧随其后便是艾尔迪亚敢死队的正面冲锋,车巨与颚巨的迅速驰援,局面打开之后,巨人炸弹对于堡垒内部的大规模空投打击,铠巨(作为差点力不从心的肉盾)对于敌方残余火力的清扫,最终以兽巨对于敌方海军的远程毁灭性打击而告终。在节奏松弛度上的把握几乎可以和(不能再)经典的S1E1相提并论,整体观感上佳。

像是一战中的战壕

战局关键

简单谈谈令我印象深刻的几处删改:漫画为战场上醒来的法尔科询问哥哥柯尔特穿着的衣服“为什么变了?”——这是一处关键的伏笔——而动画索性改为更加明显的“暗示”:回到战壕的法尔科对候补战士们描述自己刚刚梦见(?)的景象:“我们刚刚还拿着刀剑到处飞呢,‘咻’得一下,把巨人……”

其实是对后续剧情更明显的“暗示”

动画增加了不少对于艾尔迪亚敢死队们上战场前的群像描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赶死之前亲吻(可能是)亲友照片的温情/悲情一幕,不过更普遍的景象可能还是任由苍蝇虫豸横爬脸上的战栗士兵——那是一种更为真实的、刻入骨髓的、对于死亡的恐惧;虽然挨的揍确实够惨,不过也增添了莱纳对于反巨人炮的横扫(还是帅的)……

上战场前亲吻亲友照片的艾尔迪亚士兵

战栗的艾尔迪亚士兵

肉眼可见的恐惧

单独说一下对op的观感:看生肉直播时我完全没能做好“竟是如此画风?!”的思想准备,有些出戏。回看熟肉后,如今已被“啦——哩啦——啦、啦哩哩哩啦……”成功上头——虽然我不太懂音乐,不过个人感觉op确实融入了不少战时音乐的必需元素:鲜明又洗脑的主旋律容易起到激昂的动员作用——马莱列兵整齐的持械正步走仿佛30年代军国时期的二次元再现,遑论动作的整齐划一,连每一个士兵的面孔脸谱在理想化的部队里都一模一样,鲜明的个性在持续转动的战争齿轮里已然是不必要的部分。一切能动的、有灵的生物全都只剩下灰白的单调渐变,反倒是不断出现的爆炸!爆炸!爆炸!绽放出五光十色、绚丽斑斓的烟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后,普通士兵们的肉身在炮花绽开下被击得粉碎,和平年代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性本质与日常生活——驯顺、守约、安定、被想为“温暖港湾”的家庭、或许总有作为退路的选择、过好每一天小日子的希冀等等,终将在战争机器的运转下大变模样,最终面目全非;还有进击的巨人在op最后一幕的三刻定格,狰狞的魔鬼模样一反S3“这个巨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为了自由而战”的提振人心……以上,也使我愈发赞同这般诡异(完全不同于前三季热血也好温情也罢的Wit风格)的阴间曲风——它反倒更适合体现最终季战争!战争!战争!的荒诞本质。

在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中,我们应该听到隐约传来的战斗的厮杀声……

不断出现的爆炸

整齐行军的士兵

被炮弹击碎的无名士兵

无色无名的士兵与五光十色的炮火

形同山羊恶魔的进击的巨人

最后谈一点个人的私心:我会由衷地希望进巨作为一部严肃的文艺作品最终有能力达到一个至高的地位,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尤其是身处当下的这个时代——20多年前EVA同样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国内一代人在辉煌的80年代后所遭遇的、近乎急转而下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受此影响的精神状态是分不开的(这里就不展开了,而且有一定唯物主义的倾向2333)。

我承认这其中不乏个人的主观偏好,毕竟是自己从13年一路追更过来的作品,作为铁杆读者的一员,其中自然会有丁点养成的“成就感”,不过更大的期望自然是这部作品的放送与传播能够起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我个人对于这部作品核心主题的理解,一是对所谓“自由”概念的反思【为什么人们推崇“自由”?为什么“自由”逐渐成为了一种普世的价值观?简言之,“自由”是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成为了当下的“自由”】与批判【“自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参见阿尔敏语:“我要去问问艾伦,你到底哪里是‘自由’的?”)为什么“自由”被认为是“好”的,是值得追求的?反之,对“自由”的追求甚至执念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进一步地,存在比“自由”更理想的生活/精神状态吗?】;二是反战,从op的诡异感与荒诞气氛便可见一斑:军国主义、核爆场面的残影若隐若现(二战的惨烈后果在此就不加赘述),在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单边主义、好战主义等等情绪愈发高涨的2020及其前后,我由衷地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让人们看清战争的残忍面相(巨人战争当然不能直接拿来比较当代实际发生的战争,个人倾向于把巨人战争理解成战争形态的一种极端化展现,即最残酷的战争会是什么样子),从而激起更多的讨论与反思。第一集的放送只是扯开了这个大时代的帷幕,记住第一集里登场的众生相吧,后头我们作为读者还会见证更多饱含悲情的时刻,请做好被谏山持续伤害的准备吧。

在这里想引用@张跃然在《写在<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之际》中的几段话,或许可以更好地表达我的意思(希望原作者不会介意):

引自张跃然:《写在<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之际》

引自张跃然:《写在<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之际》

虽然截至目前的结局走向仍然扑朔迷离,不过,可以说历史恰好为进巨最终季的展映搭好了一个大舞台,就请各位期待之后的演出吧。

To be continued...

 短评

MAPPA的画风和WIT有明显的区别,刚开始看可能会不适应,但好在各方面制作都不含糊,致郁的OP和ED高度契合马莱篇主题,不再燃,只剩痛苦。帕拉迪岛云雾散开,人类悲欢善恶颠倒汇聚,对自由的向往、对未知的恐惧、对恶魔的敬畏、对集权的反抗、对战争的反思,一出百转千回的人间大戏正在展开,巨人即将封神。最后,我在远方等你,韩吉。

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作画变了,线条没了粗细变化,观感不一样了

4分钟前
  • 大鈤鱼
  • 推荐

从现在来看,巨人这作品要想平稳完结,只需要现实中的谏山创和各位动画制作者不要“乱说”……

6分钟前
  • Tel
  • 力荐

我追漫画时也以为到看海那巨人的巅峰就过去了,毕竟巨人的秘密揭晓,以为一切就将走向和解和收尾。没想到是才进入高潮,马莱篇才是剧情巅峰。动画第一集mappa制作很出色,尤其喜欢op和ed,不再是燃,而是荒诞和疯癫,残酷和绝望,觉得非常适合巨人后期的风格。

11分钟前
  • lss
  • 力荐

mappa牛皮 8说了

15分钟前
  • freedom
  • 力荐

巨人你留神点儿,要是敢烂成权游最终季,小心我把分改成四星。

20分钟前
  • 虚构天堂
  • 力荐

巨人值得,谏山是神,马趴我爸,牛逼,牛逼

25分钟前
  • \\hang//
  • 力荐

我打五星是因为只能打五星,懂我意思吧

29分钟前
  • 你好李银河
  • 力荐

事已至此,怎么夸都不过分如果作为文学作品,能拿诺贝尔那种,如果作为细分科幻作品,能拿雨果奖那种,如果作为电影作品,能拿奥斯卡那种,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人类的史歌就是推翻各种墙的史歌

3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有没有人组团打贾逼?

35分钟前
  • Twice粉丝好见
  • 推荐

作为一位阅片无数的编导生,这是我心中唯一的神作,看完漫画之后就知道无论动画制作成什么样,这都是一部定将名留青史的史诗级作品。这部作品在我心里的地位就像霸王别姬之于中国影史。

38分钟前
  • 麻袋
  • 力荐

压迫你,虐待你,把你当猪狗的人告诉你海的对岸住的是恶魔,让你觉得做一个战争机器是荣誉。你竟然就真的相信从没见过面的人是恶魔,恨地快把牙给咬崩了。。。世界上最邪恶的事莫过于给小孩子灌输仇恨。

42分钟前
  • 大苏
  • 力荐

是纸片人文化中首屈一指统一全人类审美的雅俗共赏神作了。提前献上五星感谢mappa拯救公元2020年

43分钟前
  • 解压
  • 力荐

看完漫画的我只觉得一阵悲凉。奋斗了那么多年,死了那么多战友,愿为人类献出心脏,可是出了城墙,看到那片海还有海的那一边,才知道前半生的理想建立在一片虚空之上,all for nothing。当敌人是巨人时,战斗很容易,只需要不断出拳,打到对方再也站不起来就好了,可是当敌人不再是巨人,而是人类,甚至也不是人类,而是仇恨,是历史,是故人,甚至于,已经不知道何为敌人,这要如何战斗如何出拳呢?空有浑身的力气和满腔的热血,但是这一拳一拳,要挥向哪里

48分钟前
  • Blue Lily
  • 力荐

呵呵

53分钟前
  • 肥佬强
  • 很差

进入《马莱篇》故事开始升华,这才是描述战争真相该有的姿态,格局之大眼界之高,把自有人类以来就如蛆附骨的战争诅咒,反思得最深刻最透彻的影视作品。启动灭世后对我来说其实故事已经圆满结束了,再发生什么完全不重要,因为和现实世界一样,根本只有轮回没有结局。能想到的同样伟大作品屈指可数,来自90年前的《西线无战事》算其中之一吧,相信看懂进巨的都是拥有一颗海纳百川宽容之心的,又何必在乎谁和你观点不同谁打了1星?

56分钟前
  • 豆瓣管埋员
  • 力荐

mappa始终还是差点东西,摸不到wit的天花板,降低预期,只愿平稳落地。

59分钟前
  • 赳赳骑士
  • 力荐

三句话 : 巨人NB!!巨人NB!!巨人NB!!!!!已看完。对比前边三季,是⭐⭐⭐⭐对比其他动漫,是⭐⭐⭐⭐⭐

1小时前
  • 苏放
  • 力荐

从高一到大学毕业,我的青春结束啦!进击的巨人不是传统的热血战斗番,观众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恢宏的历史剧,没有纯粹的反派,没有真正的胜者。而马莱篇是巨人最复杂最精彩最有哲学意义的篇章,简而言之,谏山希望自己的读者感受痛苦。

1小时前
  • hhTron
  • 力荐

我必须说mappa把这一季大方向的感觉把握的很好!op和ed已经不适合用燃曲来表达了,op最后一幕进击巨画成了恶魔的感觉。冲击力和威慑力实在太强!总体是超乎个人的预料。艾伦本人还没有正式登场,期待后面的部分!

1小时前
  • EXo财团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