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舞派

爱情片香港2013

主演:颜卓灵,蔡瀚亿,杨乐文,范颖儿,Tommy "Guns" Ly,黄贯中

导演:黄修平

 剧照

狂舞派 剧照 NO.1狂舞派 剧照 NO.2狂舞派 剧照 NO.3狂舞派 剧照 NO.4狂舞派 剧照 NO.5狂舞派 剧照 NO.6狂舞派 剧照 NO.13狂舞派 剧照 NO.14狂舞派 剧照 NO.15狂舞派 剧照 NO.16狂舞派 剧照 NO.17狂舞派 剧照 NO.18狂舞派 剧照 NO.19狂舞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40

详细剧情

  阿花(颜卓灵 饰)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舞蹈天赋,长大后,怀揣着对舞蹈的一腔热情与热血,阿花加入了大学舞蹈队BombA。队长戴夫(杨乐文 饰)十分看好阿花的才能,两人相约挑战在舞蹈界称霸一时的Rooftoppers。没想到,这一举动却让阿花遭遇到了一生中最巨大的失败和挫折。  伤心的阿花离开了BombA,之后偶然遇见了太极社社长阿良(蔡瀚亿 饰),阿良用太极带给了阿花启发,令阿花悟出了全新的舞步,同时找回了对舞蹈的热爱和自信。之后,阿花再一次向Rooftoppers发出了挑战,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却因为脚伤而无法行动,一直以来坚定的梦想眼看就要破灭,就在此时,Rooftoppers的队长飓风(Tommy "Guns" Ly 饰)找到了阿花,向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不要嘲笑我们的梦

《狂舞派》是部什么电影?恐怕到现在为止,绝大多数内地观众都一无所知。导演黄修平、主演颜卓灵,估计也从未听闻。它的片名会让人想到“派”系列的电影,像《美国派》、《少年派》、《青春派》。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可以知道,这是一部讲述跳舞(街舞)的电影。然而,《狂舞派》不是正统的歌舞片,与其说它是一部街舞电影,不如直接挑明——它是一套如假包换的青春励志片。 以往的华语电影并非没有歌舞片,陈可辛尝试过《如果·爱》,郭富城还跳过啪啦啪啦樱之花,《跳出去》之类的山寨街舞电影也不少见。不过,《狂舞派》显然跟它们完全不同,甚至于,它在香港电影的范畴内也会变得无法归类。以前的香港电影没有这种青春片,多的却是残酷青春,打打杀杀。台湾电影盛产此类题材,但是经常拍得不痛不痒软绵绵。《狂舞派》诞生于香港电影工业,却远离了本土偏长的优势类型片,另辟蹊径。 周星驰曾以咏春棍法打台球,用少林功夫踢足球,志在娱乐搞笑。《狂舞派》也有太极加街舞的设定,初听会觉得胡搞乱来。直到结尾高潮处,这两条分开的线索才合二为一。但是,《狂舞派》的最大看点不在传统武术与新潮人类的结合本身,而是那一腔青春热血,积极正面、励志感人。即便有人质疑说,颜卓灵好像也不是舞技超群——鉴于她有主角光环,撇开不说。反派Rooftoppers组合的街舞水平却是实打实的,及至最后比赛,电影在形式包装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拐杖、手指舞投影等元素的加入会让观众惊到:原来街舞还可以这样表现,不再是印象中的满地打滚,嘻哈摇摆机械。 影片以阿花(颜卓灵饰演)爱跳舞为引,不想加入街舞社团后被队友嘲笑,受挫后愤然退出。经过一系列波折,她意识到自己最爱的东西还是跳舞,她的梦想只有跳舞。除了开场豆腐店,在表现舞蹈场面上,《狂舞派》没有采用传统的表现手法,用以制造主人公的主观想象或者是身手不凡。电影很好地把舞蹈融入到故事场景当中,无论校园还是天台。尤其是以浪漫制胜的红气球双人舞,这一段舞蹈会让人想到杜琪峰的《柔道龙虎榜》,在随处可见的街角处上演奇招。黄修平甚至用有难度的长镜头去表现跳舞,而不是依赖老式的特写镜头跟剪辑冲击强调,相当有味。 舞蹈以外,《狂舞派》也足够好笑,太极柒良的存在简直是个活宝。有众多圈内明星直言,这名冷面笑匠让人想到了出道时候的周星驰,古怪、贱格又好玩。柒良的戏令人笑足大半场,无论追女仔、带小弟还是亲自上场打太极,他都是整部电影的瑰宝。 不过,倘若只有这些,《狂舞派》恐怕还不足以拥有目前的好口碑。电影还借一条支线说:不要嘲笑我们的梦。这个梦是Rooftoppers队长的意外礼物,更是Rebecca带给阿花的最大触动。当初,她嘲笑着别人的梦想,不留情面。而在自己被人嘲笑时,她却不爽又不服。很多时候,脱口而出者不知道言语轻佻,年轻气盛的也不知道自身行为糟糕,恶意满满却不自知。身边周围,太多人等着别人告诉他们答案,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这些不擅长找答案的人,甚至会嘲笑那些寻找答案的。青春有梦,如果知道自己要什么又能够坚持下去,那么,它们必须经得起别人的奚落、讽刺和嘲笑。怕就怕,你忘掉了自己也曾有梦。直到《狂舞派》道出这一点,我方才觉得,这是一部够赞的电影,对得起所有的美誉和好评。 如此积极向上的简单道理,却很少有华语电影来告诉我们。它们要么浮躁,要么拜金,要么自我沉溺,痴迷于制造虚假的中国梦。拍电影的人有没有真心想讲的东西,明白人不难获知。这部电影当然有缺点,一眼可见。只是和它的优点相比,瑕疵可以忽略不提。毕竟,如果你是带着挑刺的心理看电影,那么,没有一部电影能够避免诋毁。《狂舞派》只是用有趣的故事和好玩的形式来定义青春,重提梦想,为普通人书写记录,热情狂舞。光是这些,它就已经值得一推再推。【南都周刊】

 2 ) 值得鼓勵,但不必吹捧

首先,黃修平不算新人導演,不存在處女作一說,因此他當時拿新晉導演其實挺莫名其妙的。

這部電影前30分鐘是災難級別,導演用了一種最俗套最低級的敘事方式來交代人物和背景,拍得過於學生作品了,以至於我在一開始是完全出戲,甚至想關掉屏幕的。

但在女主角加入太極社開始,故事才變得有趣起來。太極跟街舞是個很好的概念,太極是慢,街舞是快,太極是東方,街舞是西方,太極代表老派,街舞代表新興,最終將這種南轅北轍的文化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大膽的創新。夜晚男女在樹下搶氣球的舞蹈,以及最後一場太極舞都拍得非常有意思,看得出導演還是很有想法的。

問題就在於對夢想的表達還是有點淺薄,夢想不是用口說的,其實就是斷腿的男生一段舞蹈比什麼都有說服力,電影里這樣的戲太少了,大多數的表達都是靠演員說出來的,這個就很低級。

最後再吐槽一下表演,演員那生硬的表演再搭上那幼稚的對白,實在是太糟糕了。

 3 ) 青春的伤口不是拿来开玩笑的

       青春的伤口不是拿来开玩笑的,尽管这在别人眼中看着可笑。艺术的表现方式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在hiphop的圈子里,青春的伤口,代表着我们对它的热爱。
       看到电影又仿佛看到10多年前的自己,大学、街舞、社团、练舞、表演、比赛,所有元素,一个不差的重现了当年的那个自己。在表演赛的前一晚练习中受伤(脸上),缝了针,蒙上纱布。没有退下!选择继续,还特意为它搭配了一条红色围巾,让这白色的纱布更加的显眼。在北京大学的百年纪念讲堂的舞台上,在无数双眼睛的注释下,在北京电视台的录像机下。被人惊诧为街舞的行为艺术元素的我,就在这样的状况下,和小伙伴们上场了。
        那年头,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strom the mind。只明白,这是我热爱的hiphop,这就是我的青春,那伤口是我青春的记忆,不是用来开玩笑的。
        谢谢剧组为大家贡献了一部这样有着浓厚的青春信仰的电影。

怀念people crew(让我爱上街舞)怀念北京大学风雷社(给我一个用青春跳舞的平台)怀念 ck舞团(让我带领的组合有了升华)怀念xxx(你们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朋友)

 4 ) 為了香港,香港人可以去到幾盡?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

每個人於青春期的成長中總會遇到過挫折,《狂舞派》的故事說穿了其實非常之簡單,舞隊BombA各成員(包括主角阿花)經歷重重波折才站上的舞林大會舞臺,是對死敵Rooftoppers挑戰的擂臺,也是實現他們人生夢想/理想的地方,其跟Rooftoppers對決的勝負結果已經不再重要,因為他們真正戰勝的是他們自己,讓青春留下無悔時刻。導演黃修平難得能掌控到影片的節奏,和傳達出剛柔并濟的雙重感染力,如電影hip hop街舞跟太極的共存,它既可淋漓盡致地展現年輕人的激情活力,亦在細節處淡淡流露出他的一份本土情懷;它既有強烈的掙扎、對抗劇情不斷地發生,但又在這劇情的鋪陳下令「感動」自然地水到渠成。當你心藏著夢想,就算是身體有傷殘,表面柔弱得不堪一擊,也可能令到奇蹟會出現,造就鋼鐵人也難以完成的創舉。

《狂舞派》起用了很多非職業演員參演,你所見的舞者絕大多數是現實生活裡真正的舞者,他們憑藉自己的實力令觀眾感受到一份「專業性」,並以賣力的演出切合宣傳口號裡面「盡」字的表層之意。劇中Rooftoppers沒有吊「威也」就做出高難度動作的首次亮相,既驚艷了觀眾,亦借那場帶快感的帽子爭奪戲,預示出舞壇「班霸」都會輪流坐莊的可能性。他們的對手——BombA在前一段的「秀」,雖還不如AKB48的舞蹈養眼,然峰回路轉處,正是發生於女主角看完Rooftoppers的表演而準備推著輪椅回家時,被他們截停的一幕。

這幕中飾演阿花的顏卓靈,確實以回答Rooftoppers隊長Stormy的提問,感動了不少人(假若顏卓靈能獲得影后提名,頒獎禮播放的入圍片段一定是要選這段)。可你再細味阿花的回答,和之後Stormy的提醒,便知道她以前縱然滿是熱情,卻有時走錯路。為了夢想,除能去到幾盡之外,還需要運用智慧,不只是死靠一股盲力。BombA在舞林大會的演出,就是結合了他們的創意與努力,而「手影」的一Part,更象徵著各成員跟恐懼搏鬥時曾有的跌倒或受挫。BombA的高潮一舞,帶著以柔制剛的意思在內,如果Rooftoppers是幫派式的一刀劈過來,那麼BombA即用太極陰陽結合的精髓,「化」解了那一刀的硬勢。

影片沒有傳統「忠」、「奸」形象鮮明的人物出現,儘管BombA一直在跟Rooftoppers相鬥,後者也成為一個「引路人」的角色,令阿花開竅,令BombA受到成長的激勵;萬人迷隊長Dave的女友,即使前段讓觀眾感覺她「面目可憎」,後段也被「還原」成一個普通人,如你如我,有犯錯的時候,也有能為實現自己「演藝」的夢想,去到很盡的時候。太極的其中之精髓,在於以寬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態度去接納不同的人事地物,不管是黑社會、MK仔,你再排斥的人,都其實有他可愛的一面、有他感動到你的一面。

《狂舞派》一點一滴滲透著的香港情懷,並不像同期上映的《激戰》那般,硬要時時刻刻地提醒你這部電影是在澳門拍的、澳門拍的、澳門拍的、澳門拍的……它以太極和hip hop街舞,隱喻著香港這地方的中西交融、混亂但有趣,然其所俱的實力,和周邊發展迅猛的地區相比,顯然如BombA和Rooftoppers的差距。香港從前能在很多方面突圍而出,靠的仍是創意與努力的結合,既然硬碰硬的路走不通,它就要將自己仍有的長處(開放性、高效彈性、對外貿易、較完善的法制等),如阿花剩下安好的腳一樣,發揮到去最盡。

在這年輕人難有出頭天的都市,你會覺得它活力已大不如前,電影、電視、音樂等文創產業顯露的疲態,就是最好的例證。因而《狂舞派》能備受追捧,很大程度在於香港觀眾終久渴逢甘露,令大家仿佛看到這都市仍是有它的青春、熱血、動感、感動,以及是最珍貴的希望。阿花身上所著的印有倫敦、英國國旗的衣服和腳上所穿的winged shoes,幾次都讓人回想起英殖民時代,她的最後一跳,彙聚了她「去盡」的努力成果,是夢想真正實現的時刻,也成為這都市,如像以前般再起飛與發展的一個很重要寓意。

所謂凡事不能看得太絕對,《狂舞派》作為香港的非主流片種,都可創造奇蹟,誰能肯定采用「非一般」抗爭方式的「佔領中環」行動,就不可以取得成功?在1960年代,馬丁·路德·金博士為他的「夢」奉上了寶貴的生命,而到了現在大家要醒覺的時刻,香港人又能為自己的夢想、為自己城市的未來,去到幾盡呢?

 5 ) 【外行】街舞是一种朴素的信仰

讲述者阿牙:本名周任勋,舞龄20年,中国首位世界街舞大赛冠军。2010年,阿牙与其搭档冰冰远赴巴黎参加Juste Debout世界街舞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绝对优势获得Locking组冠军。现任广州著名舞团Speed Crew的副团长及艺术总监。

《狂舞派》:街舞是一种朴素的信仰
采访/撰文:何小沁

我很荣幸以嘉宾身份参加了《狂舞派》在广州的首映活动。片中好几个dancer都是我的朋友,其他主演我们圈内也都知道,是香港地区跳街舞的佼佼者。导演很有才华,能领会当代年轻人的想法,并且把这个故事以诙谐好玩的方式讲了出来。他们还问我要不要参演第二部,让我把资料发过去呢。

要我说呢,这部电影叙事有创意,练舞有诚意,不过舞蹈编排没给我太大惊喜。太极和街舞两个元素的拼凑有些生硬,没有从内在进行融合。美国电影《舞出我人生》是芭蕾和街舞混搭,也存在生硬的毛病,但是人家的编舞是世界顶级的。《街舞派》里的太极只起到了视觉和搞笑上的作用,没深入到文化层面。比如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它的肌肉振动、发力方法跟popping很像,但是男主角教女主角没教这个,只是教怎么摆动作,让人遗憾。再比如跑酷为什么可以和街舞结合呢?跑酷跟古代的猴拳挺像,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都要借力撑上去。在街舞范畴里比较接近breaking,都是要脱离地心引力飞出去那样。

看完电影我想起自己参加街舞大赛的经历。《狂舞派》女主角说,“我每天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想跳舞。”我也差不多。我跳了20年舞,从十多岁起就开始关注Juste Debout比赛,梦想着有一天能在那个舞台上出现,就满足了。我的拍档叫冰冰,和我一样大,已经是一个男孩的父亲,我们两个一起磨合了整整10年。

2010年,我们终于搞定了申请了四五年的手续,以中国赛区冠军身份,第一次去欧洲参加比赛,形式是2对2即兴斗舞。开赛前一小时,我们才知道第一场就要跟最强的日本选手对抗,他们已经连续获得三年冠军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使出十年来的功夫,拿下了这场比赛。之后对芬兰、俄罗斯,最后一场对东道主法国。伴奏来自现场DJ,是60年代美国的funk音乐,有很强的节奏跳跃。我们一点也不紧张,完全是放开的状态,跟着节拍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我还即兴加入一些弹吉他之类的有趣动作。最终判决是五个评委上台,拿着红蓝两面旗子,三二一大家一起举。结果四个人举了红旗,一个人举红蓝两个,红旗代表我们,我们赢了。我和冰冰当时就喜极而泣,台下留学生扔上来一面国旗,我们俩把国旗高高举了起来。中国人也可以把街舞跳得很好的!

在现场斗舞和看电影里的斗舞完全是不同的感觉,就好像在现场和在电视上看足球赛。《狂舞派》的经过剪辑和一些技术处理,看不出真实水平。现场的氛围比电影里激烈多了,但很少有导演能把真实的情境表现出来。电影《霹雳舞》给过我很大影响,我认为最好的舞蹈片是《雨中曲》,迈克尔·杰克逊跳飞起来都不如它。舞跳上十多年以后,就不再是动作技巧的问题了,而是创意和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比如你要表达环保,就可以弯腰擦掉一口痰,然后几个舞者传递,最终塞回吐痰者的衣服里。这样的舞蹈才是超越常规动作、有意义的。

《狂舞派》总体还是很阳光活泼的,但现实生活里舞者并没那么光鲜。我今年32岁了,老婆怀了孕,买房要还贷,压力也很大。下午开始上课,晚上十点到家,带着给老婆的盒饭。有时候跳舞也会受伤,最严重的时候膝盖粉碎性骨折。跳街舞的也不光是表面上的新潮叛逆,汶川地震后我们编排了个地震主题的舞蹈义演来筹款,还在广州为智障儿童慰问演出。街舞在中国还是小众文化,就算你拿了世界冠军,回来还是没什么分别。想跳舞,先得保住公司,要是公司垮了,那还跳什么呀。

但好在,街舞成了我的职业,现在我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说“我要跳舞跳到死”了,就像电影里那些人一样。我是Speed Crew舞团的创办者之一,后来成立了公司。团里现在有五六十名成员,招进来的时候就已经都是厉害的舞者,大家坐在一起就聊街舞,像一种宗教信仰。加上行政人员能超过一百人,算是广州地区最大的舞团了。现在我们主要有培训、演艺和承办比赛三块业务,有五家街舞学校,一个好的老师月收入三四万没问题,可以养得起一个家。我从没后悔爱上街舞,尽管付出过很多,但也给了我足够的回报。感谢街舞。

-----------------------------------------------------------------------------

PS:当年Juste Debout比赛的视频,阿牙冰冰牛逼!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TAxMzUy.html

 6 ) 跳到跛

(劇透) 《狂舞派》是一齣值得推薦的香港電影,既有信息也有豐富的娛樂性,若單純因為沒有大明星就被觀眾忽視,就太不值了。當然,「好看不好看」的觀感是跟觀眾本來的期望有關,也許因此《狂舞派》才會讓人感到驚喜。以舞蹈為題材的電影其實並不少,荷里活的《舞出真我》(Step Up)系列拍到第四集,會因題材而進場的《狂舞派》觀眾,大概都曾看過《舞》系列,也難免作出比較。筆者本來也只是預期看到一齣本地版的《舞》,但導演黃修平拍出來的卻不是生硬地模仿外國類型片,反而滲透著地道香港電影的味道。

《狂舞派》一開始是熟口熟面的青春片格局:主角阿花在傳統的家庭長大,自小在家族荳品店幫忙,但她最熱愛的卻是街舞,考進大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唸好書、找好工,而是可以加入舞蹈團。新生註冊日,她的舞技讓舞團領袖Dave感到意外;而毫不意外地,俊俏的Dave令阿花深深傾慕。但原來真正的男主角不是Dave,也不是另一個舞者,而是修習太極拳的良,顛覆了一般舞蹈青春片中男、女主角共舞又相愛的公式。

舞蹈和愛情兩條故事線在中段分拆開來,後來才再度結合在一起。良的角色設計是最能體現香港電影味道的:他甫出場時是個丑角,令人想起《少林足球》裡的「醬爆」說話煞有介事地文縐縐,給人老套古怪之感,阿花當然也不喜歡他,拒絕他的追求。後來阿花因為舞團內爭風呷醋的事情而離開,卻使她與良有更多機會共處,繼而對後者改觀,良的缺點就變為「大智若愚」的表現,他的形象就變得接近周星馳自己在戲裡的角色設定-- 那種看來愚鈍,其實深藏不露的人。

在這角色和劇情的設計上,編劇把習武的良和練舞的Dave作對比,豐富了類型電影的公式化格局。街舞是勁度十足的,而太極卻是以柔制剛。街舞給人的印象是屬於年輕人的文化,而太極是老人家的運動,在戲裡其界線卻模糊了,相互對比的兩種元素揉合在一起,算不算以太極的方式來拍電影?太極不是老人家的專利,良和其他修習太極的都是年輕人,只是有過歷練-- 他們都曾年少犯事,進了懲教所,遇上一名懲教員,以太極拳感化他們。

太極拳社這部份,對於阿花來說,雖然同樣在大學的空間裡,但其功用差不多相等於武俠片中,年少氣盛的主角受過挫折後,遇到高人指點和鼓勵,經歷一段自省自覺的過程,繼而重新振作。另一方面,良也能看到阿花作為一個舞者的突出之處,就是當別人跳舞都在裝酷之時(為了別人看來有型),阿花卻是全身投入地享受舞蹈(她是為了自己而跳)。故此阿花也越來越清楚,太極並不是她的歸宿。

電影的另一主線是Dave的舞團曾被街舞團體中的強者Rooftopper擊敗和奚落,要在最後的比賽中爭回一口氣。但其舞團的成員並不團結,Dave又求勝心切,後來差點要解散-- 當然主角阿花就是反敗為勝的關鍵。在太極拳社的一段日子,阿花認清了心裡對街舞的熱愛,回到舞團是遲早的事。可是良無法教阿花跳舞,阿花倚靠的還是Dave,結果引起另一段爭風呷醋,阿花更受傷了,可以說未比賽便已經失敗。這時候,啟發阿花的另一高人出現,就是Rooftopper的領袖Stormy。他一開始便看到阿花的潛質,認為她是「超新星」;當Dave一直只把阿花視為舞團勝出的關鍵時,Stormy卻關心阿花對舞蹈的熱情有多大。當阿花抱怨當她越愛跳舞,腳傷則意味著她的挫折越大之時,Stormy卻抽起褲管,露出義肢-- 而他是不管有沒有義肢都能跳舞的真正舞者。他更道出他在傳聞中的絕招「Storm Your Mind」並不是招式而是一種意識,令人想起《倚天屠龍記》裡忘記招式才能掌握心法的太極拳,以及李小龍截拳道的「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阿花也因此受啟發,要把最軟弱的地方轉化為最優勝的地方,再發展出太極拳和街舞的結合,進一步使街舞和太極拳兩個主題互相呼應。

《狂舞派》不會是港式翻版的《舞出真我》,就是因為它繼承了歷來香港電影的地道氣息,特別是功夫和喜劇的元素。Rooftopper出場時,在工廠大廈內跳到上天台的一段帽子爭奪戰,結合了街舞和Parkour的動作,在天台疾走和跳躍的動作設計更令人想起成龍的電影。太極拳結合街舞當然是「少林功夫加足球有得做呀」和「溝埋嚟做瀨尿牛丸丫笨!」(加上阿良的角色設計),則有周星馳的味道。加上戲裡中出現的南亞裔人、說英語的Stormy、過百年歷史的荳品廠等等多種文化元素,凸現出香港文化中多元混雜的特色。

另一香港文化特性則繫於其夾縫和邊緣上的位置(不是只金融商業,而是文化意識)。當街舞這種生存在城市夾縫的次文化被視為「邊緣」之時,太極這種被視為「老人家的運動」也是另一種「邊緣」文化。《狂舞派》的台前和幕後都不是大卡士,又不是中港合拍的「大片」,這齣電影的製作本身就跟其內容和文化處境契合了。那就是把弱點化為優點,「以無法為有法」的狂舞精神。那不是所謂「獅子山下」保守意識所能包括在內的。Storm和阿花那種「跳到跛,跛都要跳」的鬥志是很Radical的「匠人精神」(Craftsmanship),是社會學家Richard Sennett所指,在全球資本主義文化中日漸消逝的「為了做好一件事而做好它」的信念。若要以獅作喻,那更像是一頭面對惡龍也不畏懼的幼獅,而不是古老石山。

(原載於《時代論壇》#1349期,2013年7月7日)

 短评

创作本身还是有些头脑混乱。不过演员流露出一些很好的潜质,比如蔡瀚亿。颜卓灵也可以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我爱上这姑娘了,求解救,求解救。

10分钟前
  • bird
  • 力荐

缺點很多,但讓人眼前一亮,不愧為香港電影新希望。電影有着香港电影「盡皆癲狂盡皆過火」的傳統,但卻不墨守成規,走出了一條屬於新時代的道路,一如戲中大量的新老共存話題。印象最深的鏡頭:四眼肥仔右手在上抱拳,阿花糾正過來,把他的左手放回上面。電影沒明說甚麼,但懂的人自然會懂。

11分钟前
  • l.m.
  • 推荐

剧本的框架很不错,除了有些情节很生硬之外,中间不少情节还很拖沓节,编剧肚子里的料明显太少,好在它的那股子青春气息很纯正。★★★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問題不少(各方面都有),但仍算是香港電影的一道清流。其中對身體缺陷者的尊重(從無靠拍特寫煽情),對異見者的尊重(Rebecca也有她的理想),甚至對愛好本身的尊重(都不用上升到說什麼”夢想“,喜歡跳舞就是跳舞,不是為了扮酷,扮型,只願竭盡全力),實屬難得。青春逼人,熱力無限,值得支持

2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7.4的评分掉渣天,导演你拍的是电视剧吧,看过这么多的电影这是唯一一部我连星都不想给的,先不说你抄袭舞技这个,你这烂七八糟的剪辑想表达什么,一个白鹤亮翅就天下无敌了,要不你把舞出我人生在翻拍一边得了

25分钟前
  • 橘子向前看
  • 还行

街舞片?青春片?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部够得上对它所有赞誉的华语片。香港电影再怎么沦落,让人一扫山寨气的眼前一亮终究是做得到的;有些情节很生硬,整体也有点注水,但少年励志的路子很正,那股毫不矫情的热血冲劲儿也都抓到了;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总之,别太高看自己。

30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小学生的叙事大概中学生们真会喜欢吧。

32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這才是香港電影嘛。

37分钟前
  • Lora
  • 力荐

为了梦想,你可以付出什么?还有少许情节转折、念白以及表演上的缺点,但很好看!一扫以往华语山寨街舞片的晦气,而且,也是从未见过的香港青春片。与其说它是舞蹈片,不如说是励志片吧……2013年度十佳华语片候选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舞好看,颜卓灵灵气逼人。而最大的亮点和看点绝对属于蔡瀚亿,光是看他的表演就是一种享受,型到爆,什么时候给他个机会挑大梁主演个喜剧片吧,

43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青春歌舞片,抓到了HK年轻人的状态。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青春唔系chok出黎架

45分钟前
  • Kreuzberg
  • 推荐

加一星鼓勵分,香港真是完蛋了,出了一個這樣的片也能捧上天。ps:黃修平六年前就提了一次金像獎新晉導演,這次又提了,金像獎真是完蛋了 with Anana

48分钟前
  • 冰山李
  • 还行

靓仔版酱爆同丑版薛凯琪.

51分钟前
  • 🍜 𝗟𝗼𝘂
  • 还行

哇!这片儿实在太好看了!!!那个太极男开始拉阿花进太极社太像拉樱木的那个柔道男了哈哈!好有爱,好燃!!!

53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為咗跳舞,你可以去到幾盡?系啊,去到幾盡?真系好熱血,好耐冇睇過咁令人心跳加速嘅青春港片了,尤其當最後一支舞翩然爆起,真系high翻,編舞實在太令人眼前N亮。顏卓靈呢個略見薛凱琪風味嘅豆腐妹,果然好得,整部戲,全然被笑聲與節奏打動催動煽動。新人作品,勁!

5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特别青春特别好!7良型到爆Σ( ̄。 ̄ノ)ノ

56分钟前
  • 兒子
  • 推荐

表现了当下香港年轻人的热血激情积极向上,很赞,如果香港电影能像狂舞派这样活力无限早就满血复活了。

58分钟前
  • 丽地呼声
  • 力荐

为了梦想,你可以去到几尽?

1小时前
  • JulyCha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