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人生韩语

韩国剧韩国2010

主演:朴恩惠,朴光贤,徐柔贞

导演:崔昌旭

 剧照

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2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3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4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5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6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3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4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5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6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7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8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19灿烂人生韩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48

详细剧情

  《粉红色唇膏》讲述的是通过3个男人寻找真正爱情的1个女人的波澜万丈的爱情和成功故事。朴恩惠在《粉红色唇膏》中将饰演被丈夫和好友背叛而决心向他们复仇的女主人公。《粉红色唇膏》于1月11日首播。朴恩惠将通过这一角色向观众展示与《大长今》和《李祘》中温柔,端庄的形象完全不同的全新形象。 MBC电视台早间剧《粉红口红》是一部一个女人波澜壮阔的励志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人经过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经历,最终觅得真爱,并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最终功成名就的故事。《粉红口红》海报中,各大主人公营造出以往所看不到的别样氛围,淋漓尽致地彰显剧中人物的个性。四位男女主人公穿着色彩反差很大的服装,表现出他们将要展开的相互交错、对立的情感。

 长篇影评

 1 ) 人生何处不相逢

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细腻而温柔,一向对于这种温情的文艺片就毫无抵抗力,而六个小时的电影,带给人的又岂止是感动。尼古拉和马迪奥是1960年代罗马城的两个青年,哥哥尼古拉为人仁慈、沉稳、豁达、担当、幽默、温雅,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并且老少皆宜;弟弟马迪奥一头长发像极了米兰的皮尔洛,就比皮尔洛帅了点,性格却远比不上球场上的皮尔洛那么冷静潇洒。跟哥哥相反,马迪奥冲动、倔强、毛躁。相同的是兄弟俩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性格的差异也导演了他们极为不同的人生。

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会选尼古拉做我的朋友,但看电影的时候我却对马迪奥更有兴趣。电影的跨度接近40年,而尼古拉从在学校时起就一直是那么完美,他如此懂得爱别人,尊重别人,引导别人,陪伴别人。兄长、儿子、父亲、情人、朋友,他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而马迪奥,我一直在期待导演对他的性格安排一点变化,六个小时的电影,长得我都不敢预测情节,但我希望他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兄弟俩的差别在送佐珍回家的时候,第一次展现了出来。当我还在纳闷马迪奥怎会如此和一个失常的女孩那样较劲的时候,尼古拉出场了。他把弟弟劝回去,在雨中用笑容、爱心、智慧、幽默很快就让佐珍平静了下来,又拿自己的干衣服给佐珍换上。这是片中尼古拉第一次展示他的风采,真的是瞬间就被一个人的风采给秒杀了,那种内心散发出来的气质根本是学不来的。之后他与青春期的女儿的交流,给狱中的爱人寄去巴赫与贝多芬的乐谱,扮旁人扶买菜归来的母亲上楼。那种温柔的爱,世间每一个渴望爱的人无不会为他倾倒。所以他在头发花白的时候,依然能在女儿、妈妈、朋友面前有此纯真、灿烂的笑容。如果你爱他,你会懂得是怎样的悲伤与喜悦松弛了他的皮肤、染白了他的头发。温柔,这是一个绝对温柔的男人,温柔,是我能给一个人最高的赞赏。我从来不把和颜悦色、低声细语就当作温柔,温柔绝不是一种单一的品质,温柔是尊重、理解、包容、爱与智慧的融合。温柔就像花香,吸收了阳光、雨露,才能在暖风的摇曳中把那种气息传递到你的身边。

而马迪奥,他始终学不会控制、表达他的爱,为此错过了临终前的父亲,并长期与家人分离。他其实一直想成为哥哥那样的人,甚至在邂逅女友的时候,刻意报上了尼古拉的名字。而最终,却在新年夜突兀的从阳台跳了下去,一如他的脾气。或许如果美拉利接了那个电话,一切就会不同,或许如果他没有在新年会回家又离开,悲剧就不会如此发生。我一直觉得最勇敢的人是能够面对自己内心的人,承担自我的责任,直面自己的缺点,按照一种美好的意愿去生长。其实在马迪奥自杀前,他和女友有一段时光还是非常美好的,他几乎能压制住性格的缺陷去好好爱一个人了。甚至,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这个弟弟终于有点像哥哥了。但女友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却打乱了这种步调。克尔凯郭尔说: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自己与想成为的自己的差距;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说:生命如果没有支点,在低落的时候就容易跌落,生命如果没有动力,在平淡的时候就无法前行。他的支点不足以支撑他的痛苦,他的动力也无力推动。我不认为马迪奥的自杀是一种选择,自杀只不过是他在一个瞬间的表达。马迪奥与尼古拉,真的一个是锋利脆弱的生铁,一个是能化绕指柔的百炼钢。

我一直期待导演能让岁月给马迪奥带来一种质变的成长,而我期待的,却一直没有发生。我很想说这是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不满,但导演想表达的并不是成长,也不是性格如何决定了人生这种拙劣的主题,而是通过这种静止来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爱与痛。我们去爱一个人,就一定会痛。而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去掌控自己的爱,将会带给自己与挚爱的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与悲痛。即便完美如尼古拉那样,也只能从一扇门永远地放开了两个心爱的人。我们可以爱一个人,尊重一个人,理解一个人,陪伴一个人,开导一个人。但拯救一个人,实在是件太难太难了。我们可以从正确合理的角度出发,然而力度却无法拿捏得恰到好处。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拯救,只有自我救赎。

马迪奥死后,妈妈想从他的房间里带走几本书,但这是多么苍白的挽留。失神的抱着书走到院子里却拿不住掉在地上,儿子捡起来再给她。她却把书扔了,她想要的是儿子。母子三人终于在雨中拥抱着痛哭了,这种细腻动人的刻画实在是太赚眼泪了。一个母亲该怎么去承受这种老来的悲伤,或许只能依靠那些欢乐吧。她和丈夫去看尼古拉的女儿时喜悦的眼神,女儿弗兰斯卡婚礼上那个搞笑的牧师,真是又温馨又好笑。克鲁伊夫说过:如果你不能享受足球的乐趣,你就承受不了足球带来的压力。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最悲伤的泪水只会在最挚爱的人面前流,最灿烂的笑容也只能为最挚爱的人绽放。所以,尼古拉会有幸再次遇到佐珍,所以,他还能找到马迪奥的女友,所以,妈妈还能在生命的最后发现她还有一个孙子,马迪奥的儿子,所以,他还能在再不带过往的去爱一个人。

影片的过程已经极为美丽了,人物的生死悲欢,意大利的阳光,西西里岛的海面,挪威的森林,阿尔卑斯山的雪峰。而结尾却给了观众一个神来之笔,当马迪奥出现在尼古拉和美拉利的身后,我就知道导演要干什么了,并为此激动不已。其实美拉利送尼古拉坐船走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俩人要“出事”了,起伏颠簸的帆船,摇晃的容颜。最后马迪奥出现在尼古拉与女友的身后,抚着他们的双肩,把他们送到一起,转身消失在小路里。然后他们相拥、亲吻,“尼古拉”和美拉利终于走到一起。人常说,初恋是美好的,因为年轻,没有痛苦,没有见过阴云。但这样经历了岁月沧桑,眼睛还依然带着晴空的颜色,还能够彼此不带过往的相爱,才真是珍贵得让人由衷祝福。

爱让人生如此灿烂。

 2 ) 一齣值得用六小時細心欣賞的絕佳電影

"The Best of Youth" (La Meglio Gioventu)是2003年的意大利電影, 導演是Marco Tullio Giordana, 第一次看他的電影, 租了回家欣賞這齣六小時的特長電影都是因為口碑.

當然要一次過安坐家中連看六小時電影一點也不容易, 我用了兩天, 分開了三次看完. 電影給我的感覺是, 很舒服, 很真, 很細膩, 看完了就像讀完一本內容十分豐富的小說. 基本上故事中每一個人物都可以寫成一篇長長的文章. 要在這兒用數個段落作看電影後感真的不容易.

主角是兩兄弟, Nicola及Matteo, 從1966年說到2003年. 六十年代, 他倆還是個大學生, 兩兄弟感情十分要好. Matteo認識了一個在精神病院的女子Giorgia, 和他們年齡相約, 拿了她的相片給讀醫科的哥哥Nicola看, 發現她被院方任意用電擊電她的頭部, 設法把她帶回她的故鄉. 兩兄弟本與友人約好一同出發往北極去, 希望途經挪威, Giorgia的出現令他們計畫大亂, 亦改寫了他們往後的路向.

電影人物眾多, 每一個都刻劃得十分細細膩, 很真, 就像我們身邊會認識到的人一樣. 電影觸及親情, 友情, 愛情, 愛國情, 叛國情, 內容極之豐富, 六小時一點也不悶, 亦沒有"消化不良"的感覺.

從六十年代說到現在, 當中亦描繪了許多社會及政治問題, 最深刻的描繪當然是人生. 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及經歷都不是一帆風順, 充滿波折和荊棘, 有患了精神病的, 有面對婚姻破裂的, 有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而放棄家庭的, 有仕途不濟的, 有身患重病的, 有面對公司裁員的, 有最終選擇了斷生命的... 這不就是我們都正正面對的人生難關嗎?

演員都演得十分出色, 把角色的性格都表現得很清晰, 每一個人都可獨當一面, 正如我說, 要寫關於他們每一位, 都可以寫一篇長長的文章. 電影中不少感動的片段, 不太煽情, 卻足以令人從心底裡哭出來.

看Rotten Tomatoes的評語, 98%都是讚不絕口, 是一齣值得用六小時細心欣賞的絕佳電影!

 3 ) 关于《灿烂人生》的看点汇总

柔之胜刚,欲速不达, 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此片的主线。 佐珍隐喻这个世界的问题, 马迪奥和尼古拉尝试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解决, 两人在车站的诀别, 意味着两种人生的展开。 答案在最终, 时间为友,享受过程,原则性不强的尼古拉找到了正确答案。 尼古拉让佐珍每日浇水的片段,令人动容, 背后是面对冷酷现实不急不躁,从容冷静的心态, 这是导演认为走向灿烂人生应有的心态。

----------------------------------

尼古拉和妻子朱莉安是辅线, 不带隐喻的方式阐述两人改变世界的方式, 与主线不同的是, 此辅线重在阐述人生的认知方式, 学生时期与朱莉安一起沉溺于学潮的尼古拉, 从错误的认知中走出来, 尼古拉嘲讽着带女儿从乌烟瘴气的左派会议中走过的场景, 隐喻着他与之前认知的决裂, 走向科学理性的怀抱, 这是导演认为人生应有的理性认知。

-----------------------------------

片中提倡的友善与包容也是对人生认知的极重要的一点, 认为爱是链接灿烂人生重要因素。 两人的母亲每周坚持探望马里奥瘫痪的好友, 是导演关于爱的的隐喻。 爱的重要性在于与残缺的链接,对坏的包容,让社会不至于断裂。 然而,善恶分明,原则性过强的马里奥, 因此错失了爱的链接, 马里奥跳楼前, 与女朋友未能接通的电话, 隐喻着爱的最终断裂。 -----------------------------------

片中一些小的片段也展现出导演对人生的看法, 尼古拉的朋友从失业困境中艰难走出, 暗示了我们面对挫折应有的态度。 尼古拉的另一位朋友,后来的妹夫, 面对暗杀威胁选择留在国内的态度, 暗示了我们面对困难恐惧是应有的坚强和执着。

----------------------------------

尼古拉以看似慢,看似无原则、 但充满理性科学、充满爱的方式, 好似龟兔赛跑,改变了世界很多很多, 改变了心理学认知, 改变了法律, 治愈了佐珍, 用爱从新与朱莉安建立链接,

但,这就是灿烂人生的吗? 终极的疑问在于, 尼古拉永远无法改变马里奥, 或许,复杂与多样才是人生真正的灿烂之处吧。

-------------------------------

第一次看长达6小时的电影, 娓娓道来, 感悟颇多, 这部电影展现了 有着千年传承的民族, 理应有的文化深度。

 4 ) 马迪奥的一生

如果一部电影或者小说中的人物能够吸引你,大概只会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身上有你想要你却没有的东西,二是你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马迪奥之于我是第二种。马迪奥一生的命运是悲惨的,读书时代的他成绩非常优秀,还发表过论文,成绩全A,但在毕业答辩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喜爱诗人而顶撞指导老师,从而不合格。
   后来父亲给他介绍医院的工作使他结识了佐珍,在知道医院用电极对待佐珍时,毅然带她离开,准备把她送回家,但佐珍父母却觉得她是个累赘。不希望她回家,反而要把她送回医院,于是他和他哥哥决定带上她旅行,在途中他爱上了这个被抛弃的女孩,因为她和他是如此的相似,都封闭自己,不让别人进入自己的内心,都是那么的倔强,可在命运面前,自己又那么的无能。
   途中发生了意外,佐珍被带走了,马迪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带走,却什么也做不了,他没有继续旅行而是回家当兵了。
   他是仔细思考了的才做的这个决定,他的内心是封闭的,他不想过多的与人交流,他更不允许别人窥探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选择了纪律,当西西里长官和他对话时就可以看的出来。
    长官:我看过你的档案,你毫无表现,不愿与你的同伴为伍,不愿意**控,到处惹事,你为什么来这里?
    马迪奥:纪律,我从来不违抗命令,我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但他性格的多样性显然不能令他只做自己分内的事,他三次被调职,都是因为他的多管闲事。
   第一次看到同事被暴民打残,他愤怒了,冲上去把暴名打成重伤,也只有他一个人这样做了,
   第二次他在给尸体拍照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个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孩在那里观看,他上斥责他去与之争吵。
   第三次他在审讯犯人时发现穷人在给他的老板顶罪,他揭穿了,并与之发生争执。
   他就这样漂泊着,接受上帝给他的安排,但他又对这样的自己不满意甚至有些厌恶。
  当在罗马邂逅美莉亚时,他对自己的厌恶表现的很明显,当美莉亚问他做什么工作时,他欺骗她是工程师,当他与美莉亚约定的日子到来时他选择逃避,他不敢接受和马莉亚的爱情,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他更加没有勇气让这个女孩进入自己的内心。
   新年到来时,他在审案,美莉亚找到了他,问他为什么骗她,面对质问他很愤怒:我的工作是调查别人,但你们总是想调查我,我穷困,我潦到。而美莉亚的回答是:我们的感情是这么好。说明她根本不在乎这些。继而又说:你喜欢书本是因为你可以随时放弃他,而命运由不得你做主。
   我想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马迪奥的心,对于一个如此桀熬的人,当年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诗人反对指导老师而不合格,可以为了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小孩和无辜的穷人而甘心被调职。这句话指出了他的无能,让他明白:虽然他的人生一直是自己在选择,但事实上他却一直在被命运推着走,他立马反驳到:我常常自己做主,不和你见面也是我做出的决定。
    美莉亚负气走了,这一走就是和心爱的人永别了。
   马迪奥继续回去审问,他看出了穷人是帮老板顶罪,于是他想帮他开罪,逼穷人说实话,并与老板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他的同事阻止了他并说:不要给我惹麻烦。
  他离开了警局,来到了妹妹家中,因为是新年,所以他的弟弟,姐姐母亲都在,一家人其乐融融,但他发现自己已经融入不了这个家庭了,于是他离开了。
   回到家中他拨打美莉亚的电话,没有接通,美莉亚在电话那端晚了几秒,他看着电视中的“新年快乐”第一次感觉到孤独是如此的真切,也许他以前也有这种感觉,但这一次是如此的强烈,他以为美莉亚不原谅他了,世上再也没有关心他和他关心的人了。我想主要还是那句话深深的刺激了他,就像在他心里重重捅了一刀,把他彻底捅碎了。他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有如此美好的爱情,他却不敢接受;当年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人被带走却无能为力,看着无辜的人被冤枉身为警察的他什么也做不了,他的命运他是做不了主,对一个内心桀熬的人,这一点是致命的。
    他跳了下去,来的是如此的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他的房东是这样的平价他的:他是如此的谦逊而有风度。他一定是被人推下去的。
   马迪奥是《灿烂人生》中唯一一个悲情的人,其他的人最终都获得了自己的“灿烂人生”,但他确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最让人难忘的一个。
    也许他不那么倔强,他的生活会好很多,他可以轻松的通过考试,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好工作。也许他不去追求所谓的自我,他可以和美拉莉在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也许他向这个世界屈服,他也不会被频繁调职。但那就不是马迪奥。
    就如他的弟弟评价的那样,他像阿基力士一般,是一个勇敢而悲险的人。
    他的勇气是很多人不曾企及的高度,他追求自己的所喜欢的,可以在毕业答辩上为自己喜欢的诗人而反对考官。
   他封闭的内心是人们都会有的,当别人企图窥探我的内心世界,我总是会本能的防御,只不过他的保护更加强烈。
   他不敢接受美莉亚的爱情,你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会接受爱情吗?
   看完影片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杀死了马迪奥,是命运?是社会现实?
  我认为是他对自我的追求,他一直在追求内在的东西,就如他初遇美莉亚时所说的,你在寻找神秘吗?你应该寻找内在。他想变的强大,他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他想追求一生中自己想要的自我,可是他得不到,他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无能,自己的穷困潦倒,于是他对自己愤怒了,他选择了结束生命,因为这样的自己是他不想要的。
   人对自己都会有所要求,但没有人可以做到心中那个完美的自己,有时甚至是一点喜欢的自己都做不到,我经常厌恶自己,讨厌自己的无能,讨厌自己的无知,讨厌自己没有追求。
   马迪奥死了,可生活还在继续,我没有勇气像他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还是在这个世上苟且吧。

 5 ) 灿烂人生

最难以忘记的是,Giorgia重新出现后,兄弟两人也不知是谁说了,“我想当时我们都爱着她。”
年轻时的两人带着疯女孩的那次出行真是最美好的时光,一路上有女孩枕着Matteo酣睡时哥哥掩不住欣羡之色的捉弄,也有Nicola温柔体贴的无微不至。然而忽然间一切就让被警察带走的女孩惊慌失措的眼神打破。
Nicola继续前行,而他身后的Matteo却沉默地踏上了返程的旅途。其后佛罗伦萨抗洪相见时的一个拥抱,父亲死时返回罗马途中的激烈争吵,20年内两人确实并未再有太多交集。我们看到的是人生乃至人性的两面,却还要为其间挣扎维系的血浓于水唏嘘不已。

看完整部电影后再重新回顾的片断之一,有疯女孩发现Matteo看到自己日记之后的歇斯底里,我记得那上面写了Matteo的名字。大雨中试图自我辩驳的Matteo在哥哥的劝说下仓皇离去,而后者不出意外地安抚了女孩。被雨淋湿的Matteo一侧脸部的特写阴郁低沉地出现在了镜头前。身后Nicola的发问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17年后打开屋门的Matteo欲言又止,送别的Nicola依然是一句困惑的“怎么了”。对方笑了笑,迅速地走入了夜色。
也不知那夜是不是在Matteo纵身一跃之后,才下起雨。

Matteo之死在一瞬间突兀无比,此时电影还余下两个小时,要讲其后的20年。瞬时空白的思绪开始往前捋,从那夜哭诉着找上门来的Mirella和警局里的穷凶极恶,到另一夜望着女人背影猛的一个急转,到多年前与父亲的最后一面,到一次失控的袭击,到学生时代一次离经叛道的自我表达。
看到母亲珍藏的Matteo学生时代全A的成绩单,我们应该还没有忘记多年前坐在教授面前的Nicola,甚至清楚地记得那位老人说:“你的成绩本应得B+或者A-,但是因为你的态度,我给你一个A。”
理所当然地,我们为Matteo的迷人、骄傲、自我、孤独、反叛、矛盾,甚至是难以理喻而无法自已。在面对Nicola时却不失一刻从容与淡定。可我也没有忘记他对被自己投进监狱的Giulia说,“嫁给我”。

记得上一部看至流泪的意大利电影是[儿子的房间],昨晚面临Matteo死后的片断又有了相似的冲动。母子三人的哀痛是在走出Matteo公寓之后才昭示的。蹒跚的母亲松开了手里的三本书,妹妹Francesca哭着捡起,而另一边的Nicola也早已泪至失态。
而Matteo与哥哥一家赶回父亲葬礼的片断更是难忘。暴怒失控在下车后瞬间化为软弱的眼泪,他和Nicola在阴冷的夜色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母亲的死讯由医院的孩子不连贯地读出,两鬓斑白的Nicola去到海边小城在坟头摆上一束花,业已平静的还有时代。

印象中最深的一个淡出般的镜头停留在Giorgia似空白却又饱含神情的脸。随着点唱机奏响的一曲[A Chi],我们希望或者肯定,Matteo本可以向前一步。
他没有走到那一步。多年后变得和当时的他一样高大挺拔的年轻人踏上他从未驻足的土地,来信告诉另一位父亲Nicola,“生活正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
落日因此是完美的句号。

 6 ) 一种角度:佐珍代表着什么

   这一张电影海报上,是夕阳下远山和平原映衬的佐珍那平静成熟的脸庞,像是在凝视,凝视着一个人。
  当她走向新的生活的时候,尼古拉对她说道:你应该感谢马提奥,是他令你走了出来。
  若干年前的一个夜晚,马提奥把刚刚认识不久的佐珍从那个非法电灼她的牢笼里带了出来,可她的父亲只关心自己现在小家庭的安乐,拒绝把她留在家里。这次在外人看来是疯狂和不可理喻的拯救以佐珍被带走,被带向那未知但早已是注定的归宿而告终。无力改变这个失败结果的马提奥在苦苦思索之后,毅然弃笔从戎。告别了他原本应是一片光明的前程,开始了以他生命为赌注的一次博弈。
  若干年以后,步入中年的尼古拉缅怀其自己的弟弟时,他说道:他像阿喀琉斯一样,充满着勇气和悲哀。
  马提奥代表的是那一代为意大利这个民族的种种困局而试图突破的人(导演语),佐珍就是他心中民族的美丽的图腾。
  疯癫..马提奥..疯癫 最终,这个一直活在内心自我挣扎中的马提奥,无法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马提奥,无法面对佐珍(民族)那本应是完美却仍然疯癫的马提奥,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他那比烟花还寂寥的背影。
  尽管他有着种种小毛病,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无法像尼古拉那样有着真挚的朋友,无法像尼古拉那样得到几乎是人人的喜爱,但他也同样爱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是他从你不轻易表现出来。而他那几乎是一意孤行般地对整个民族的博爱和仿佛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使命感,最终压垮了他。轻轻地说出那几个字:新年快乐 然后,带着幻灭式的苍凉完成了那轻轻一跃。
  最终,在尼古拉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佐珍渐渐复原。就像渐渐复苏的意大利民族,带着对以往那些曾为她献身的英雄们追问的勇气,走出了她的自我封闭。这一次,迎接她的不再是惊惶和不知所措;这一次,迎接她的不再是失败。而那些英雄,那些曾经失败的英雄,她已经牢牢铭记。
  当安祖生活在他的父辈们所希望看到的“他们应该看到新的东西”的时代,并且沿着父辈的足迹,完成了他们所未竟的夙愿,发出“生活是如此美好”的感叹时,也算是对那些英雄们的一种告慰吧。
  胜利属于那些活着的,死去的,正直并都心中充满爱的人们!

  可能每个人看电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也不尽相同。不管怎么说,这一部流畅的,给人留下巨大思考空间的杰作充分展示了电影的魅力所在。感谢电影!

 短评

"「眼前一切都很美丽」,还有三个感叹号,你现在仍然认同吗?" "我不认同那三个感叹号.."

7分钟前
  • 段落
  • 力荐

愿每一个骨子里住着马迪奥的人,都像尼古拉一样温柔的活着。

9分钟前
  • 歆曼
  • 力荐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是马提奥那样宁为玉碎,朱莉叶那样飞蛾扑火,还是像尼古拉那样柔情似水?追寻自由之路究竟通向何方?到底怎样才能用爱换取爱?这些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从来也得不到回答,多少人的一生就这样枉惘而过。数度落泪,想给六星。

1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他让激进的朱莉娅弹得一手好钢琴,让暴躁的马蒂奥成为一个书迷,让美瑞娜在失去马蒂奥之后得到儿子,让尼古拉在女儿离开后重新得到爱情。他端详、雕刻、安抚每一个辗转反侧的灵魂,让你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正在变得更好,还会变得更好。

13分钟前
  • 青陌
  • 力荐

我愿肝脑涂地地深情推荐这部电影。所谓“人生中不能错过的六个小时”,我看,可远不止六个小时,因为,看完一遍还会想看第二第三第四遍。我记忆中的意大利,我所不知道的意大利,真实温暖或炽烈灿烂的感情。漫溢于所有的画面。

15分钟前
  • 舞!舞!舞!
  • 力荐

昨晚,独自三瓶燕京啤酒之后,是一部六个小时的电影,意大利的《灿烂人生》。第二遍看它,感触愈深。电影是关于两兄弟和身边一些人的事,四张碟,六个小时,故事从1966年进行到2002年,应该可以说算是意大利的近代史了。关于历史两字,实在不怎么喜欢,以前接触的无非是课本上堂而皇之的一些玩意儿:某个年月某个人某件事,缺乏细节的幽默与惊喜,看了如同嚼蜡,无趣之至。关于细节的印象,建立在一次影视赏析课,那是看了《天使艾米莉》之后,老师布置了一个当堂的作业:每人写十个细节。实在分不清像艾米莉迷恋把

20分钟前
  • 国王死在栗树下
  • 力荐

动荡年代年轻人的青春理想和生活。是很难得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意识形态色彩却依然异常饱满的故事。明明不可解的矛盾最后被友情和亲情的温情脉脉遮盖,可我还是接受温情牌。故事比立场有力,人物比态度有力,忘不了Matteo那在漫天烟火背景下的纵身一跃。

22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我电影名单里永远的第一名。影片里充满了哭泣,但不是为赚取你的泪水。影片里充满了悲伤,但不是为赚取你的悲伤。影片里充满了坚强,但不是为说教你坚强。你是马迪奥,你也是尼古拉。

25分钟前
  • 凡町
  • 力荐

人生如梦,跌宕起伏。生老病死,几度哽咽。黯然销魂,唯别而已。灿烂人生,生生长流。

3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三星到四星到五星躁动中的平静最后胜出

33分钟前
  • Caesura
  • 力荐

对于我这种极其没有耐心的人来说这就是一部罪大恶极的烂片=。 =

34分钟前
  • 周一一
  • 较差

6个小时,1个家庭,44年的世界跨度,一晚上看完一群人的一生,太完美了!★★★★★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六个小时真有阅尽人生之感,虽然这种人生仍不免理想化,过于美好总叫我恐惧;自由的代价是死亡,可是为了追求生命中最微小的幸福和最飘渺的美,即使死亡也不足惜;要有多大勇气重温历史重温回忆;苍老的爱情多么美丽,为了等到那一刻,漫漫长夜,我愿意等。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你有没有试过,看完一遍,立马跳到影片前10分钟看几分钟,恍如隔世。★★★★★

45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从耐心上来讲。。我是不推荐的

46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6个小时,酣畅淋漓,波澜壮阔,又见微知著,充满人性光辉(完美承接了贝托鲁奇的<一九零零>);我坚信每个人都会从这部人文史诗电影里看到自己灵魂的投影,去寻找生活的真相、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本质!——真的无比灿烂,无比辉煌!!// 追加:近十年来已反复重看了五六遍,这是在绝望中让我重拾信仰的圣经!

49分钟前
  • GIVIND
  • 力荐

平民史诗也可以如此回肠荡气。366分钟里浓缩了40年的时光流转,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徐徐描绘意大利战后人事变迁。对积重难返的社会,导演显然是如第一男主一样的温和改良派,并把人情置于理念之上,这点相信也是意大利人的民族性。剧情演进的前后呼应,结尾的轮回与传承,精妙绝伦。

51分钟前
  • Pearciac
  • 力荐

6个多小时,长得不像话,让人想写诗,不写白不写:美国往事意难平,步履不停爱且行。美好何需添感叹,灿烂寂灭总关情。体制自由各孤影,他朝黄梁幡然醒。一生几届世界杯,人间正道是悲悯。

53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OMG!本来只是为了练习意大利语听力,但是从BGM,美术设计,情节节奏,人物呈现,还有借由一个家庭还魂的历史那个水乳交融。那些我曾经去过的城市,读过的故事都有了新的面孔……下次去意大利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吧。能handle这种超长片而不叫观众走神不让叙事或人物跳针的,都是大才啊~~~

57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虽然有点长,但绝对是每一个人值得一看的好电影。从一个家庭(具体两兄弟的家庭)的成长,大到囊括意大利的历史变迁,小到每一个个人的领悟,转折,和生老病死。看得我泪流满面,而且极度想家,也想拥有一个家庭。Everything that exists is beautiful!!!也许青春以后就不再相信感叹号了,但是世界依然美好。

60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