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

韩国剧韩国2001

主演:金荷娜,高修,赵寅成

导演:吴钟禄

 剧照

钢琴 剧照 NO.1钢琴 剧照 NO.2钢琴 剧照 NO.3钢琴 剧照 NO.4钢琴 剧照 NO.5钢琴 剧照 NO.6钢琴 剧照 NO.13钢琴 剧照 NO.14钢琴 剧照 NO.15钢琴 剧照 NO.16钢琴 剧照 NO.17钢琴 剧照 NO.18钢琴 剧照 NO.19钢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47

详细剧情

  一次最佳男主角与最佳新人的合作,令《钢琴.别恋》在韩国创下全年最高收视纪录。此剧为演技派的赵在贤夺得SBS电视台2001年最佳男主角奖,赵仁成则脱颖而出夺最佳新人奖,当然还有人气偶像高修与金荷娜的落力演出。  《钢琴.别恋》集亲情、爱情又有帮会中的兄弟情各种元素于一身。爱情主线是异父异母的金荷娜与高修的一段「姐弟恋」。赵在贤在剧中饰演高修、金荷娜与赵仁成饰演三人的「父亲」,是位退隐的江湖中人,心思尽花在为儿女奔波,表现无比的父爱韩亿冠(赵在贤饰)年青时是帮会中第三头目,当年意气风发对同居女友怀孕视为负累而要对方堕胎。十年后亿冠失势,前女友交一个十岁的男孩子在休(高修饰)给他,指在休是他的儿子。亿冠无奈带儿子回乡途中遇失婚少妇惠琳带著一对子女到斧山。一对失意人,两个家庭合二为一,成一家五口。李敬浩(赵仁成饰)与李秀瑷(金荷娜)对母亲再婚不满。母视的逝世令他们更仇视继父亿冠,敬浩对在休更恨之入骨,偏偏秀瑷与在休却发展了一段不被接受的姐弟恋

 长篇影评

 1 ) 洪流中的微尘

    朋友都嫌这片子平淡。论残酷,不及其他战争片,论人性,又没辛德勒的名单那么煽情。战争又不是一场娱乐,依我看,平淡的不是片子,平淡的不过是观者自己。

    02年初看时,我的工作骤然变化。看这片子,就另样体会。时势变迁,个人就变成洪流中的微尘,顺势而为才不至被抛却。一场世界大战中的人,选择更是少之又少。万事都无能为力,只有幸存,这算是一场微尘的悲剧了。直至最终战争即将惨淡收场的夜晚,逃人与军官坐下来同听一首钢琴曲,两人内心的百感交集,又怎么是坐在那里等着分析电影好坏的人可明了。最终主角静默地看那条洒满阳光的泥泞小道时,我忽觉所谓幸福,莫过幸存之后的平安。那时,除上天之外,人再无所惧。

    一部二战电影,论论什么残酷啊、人性啊,都是为了娱乐而已。挥手痛骂纳粹的同时,想想那纵容恶魔,引火烧身的英法又有什么区别?一句话,利益争到那时那地,已是无人可挡,众人都不得不上路的洪流了。所以,用艺术充分表达,离不得一个“真”字。只有老S这种和平中长大的人,才一相情愿地打造《拯救大兵瑞恩》这种脑壳有包的谎言,土到闭着眼睛都难接受。

    波兰斯基保证了这电影的真。每处都如此。一一无从道,只举小细节,炮弹炸落,主角有个当场耳鸣的音效。那,或许是波兰斯基对自己微尘般青春的回忆吧。

 2 ) 生存的意义-《The pianist》

二战胜利以后,波兰犹太钢琴师Wladyslaw Szpilman开始撰写他的回忆录《钢琴师》。后被改编成电影,在还是遍地废墟的华沙开拍,片名叫《华沙鲁滨逊》。后来被华沙政府改名为《不被征服的城市》,并在播出前加入华沙居民欢迎苏军进城的场面。

  波兰裔法国导演波兰斯基,生在法国,父母是犹太人。波兰斯基本人在战前回到波兰。他的母亲死在犹太集中营,父亲幸存。而他自己当年8岁,是从铁丝网的一个被绞开的洞逃出去,才侥倖活命。

  某天,波兰斯基拿到了钢琴家Wl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看到第一章时,他就觉得这个题材将成为他的新片。正如波兰斯基所说“该片以令人吃惊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书中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他希望他拍出来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于事实,而不是那种典型的好莱坞风格电影。

  钢琴家在允许波兰斯基拍摄后,合上眼睛,长眠在萧邦的乐曲里——2000年7月,他88岁,没能等到影片最终完成。

  影片自始至终,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感觉二战对波兰及波兰犹太人的伤害。比如在Szpilman最初被隔离在犹太人小区的时候,当他看到走私食品的孩子被活活的打断脊椎骨而死去,眼神充满了无助和恐惧。到了影片的结尾,看着一批批的犹太人在各种方式下死亡,这个时候,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任何多余的表情。死神在这个时候,如同一个影子,随时出现,用各种方式表演关于死亡的一切。他穿梭在其中,只是为了生存,生存。他跪在德国纳粹的脚边,只是为了生存,生存。如同影片中一个地下党人说的那样,“活着,要比死更难。”

  影片中的人物对白极少,没有任何的英雄式言语。对于帮助,或者被帮助,人们都用心灵做了最终的记录。Szpilman几次被投靠纳粹的旧日故友所救,那不知道命运如何的发亡命财的人们,借Szpilman的名义四处敛财的革命党人,帮助Szpilman藏身的日尔曼人夫妇。犹太人,有好有坏。波兰人,有好有坏。德国纳粹,有好有坏。革命党人,有好有坏。

  Szpilman本身为钢琴师,但影片本身却不是以音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但音乐,却总在关健的时候起到对影片气氛进一步烘托的作用。当Szpilman在咖啡馆里以钢琴为生,那个时候的Szpilman心不在焉,音乐,可有可无。当Szpilman在藏身处看到一架钢琴,本能的坐在上面,然后,手指在键盘的上空开始划动,背景音乐响起,不弹即是弹。音乐,在Szpilman的身上,更是一种生存的力量。当Szpilman最后与德国军官面对面,弹起肖邦的《第四钢琴叙事曲》,从生疏到娴熟,从对生命的绝望到忘记生与死的距离,音乐,又是音乐,给了我们另一个永生之门。它在和平时期娱乐娱人,战争时期娱情娱性。将战争戾气化为一个人对生存的渴望。

  活着,即是最伟大的胜利。
  向最高贵的灵魂,致敬。


关于《The Pianist》的一些反思

  1、关于犹太民族

  二战期间,波兰华沙犹太人由50万剧减至6W。就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而言,欧洲也一直都有将犹太民族做为异己进行迫害的传统。从这一点上,与中华民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什么是忘记?什么是记忆?
  二战时,我国同样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迫害。从九一八开始,到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了我们整个民族永远的伤痛。
  但在《The Pianist》里面,却没有仇恨,没有呐喊,没有咒骂。只有人性对于生存的渴望,对战争的宽恕。他正视这一段历史,并将其用各种形式再现。战后的犹太民族,对于二战期间的战犯,拿出巨额财产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缉。战后的犹太民族,用最短的时间,抚平伤口,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2、关于爱

  影片中有很多的爱。
  比如亲情。在Szpilman一家6口分吃一块糖的时候。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死亡,虽然他们卑微,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那块糖,却如同卡在我的咽喉处,让我久久无法发音。
  再如爱情。其实影片完全可以拍成一部战争爱情片。漂亮的桃乐丝,对Szpilman充满了好感与崇拜。但是没有。等到逃亡的Szpilman再次遇到桃乐丝的时候,她身怀六甲,与丈夫一起帮助Szpilman,她挺着肚子,坐在房间里练大提琴。Szpilman,始终没有任何的语言,只是站在外面静静的观看。
  在战争面前,爱情是什么?什么又是爱情?
  记得有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最后,拍成了感情戏。

  3、关于死亡与音乐

  影片中的音乐,仔细的说起来,其实都是些很简单的音乐。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音乐,时刻与死亡面对。Szpilman的手放在钢琴上,叫演奏。当犹太劳力们在平安夜被迫唱起圣诞歌,他们表现的不是愤怒,不是悲伤,而是希望。Szpilman的手在键盘的上空快速的滑动,难道,不也是一首最出色的生命赞曲吗?

  4、关于波兰斯基

  本片导演波兰斯基一直都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生在法国,父母为犹太人。二战时期,他回到波兰。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父亲和他幸存。但对于那段亲身经历的过往,无疑是他一生的伤痛。
  当年斯皮乐伯格邀请他拍著名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被他拒绝。因为对他来说,这段历史太过于痛苦。
  1969年,他的妻子沙郎.泰特被“梅森党”杀害,他本人却对此表现漠然。后来他又卷入一场闹得鸡犬不宁的强奸案,虽然他极力否认,但是他在狱中服刑六个月,另加精神病医生的监护,最后他认为法官不会公正判决,而在候审期间逃跑,从而在1977年变成了美国在册的逃犯。从此20年间,波兰斯基再没有回过美国。
  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用如此冷静的镜头拍摄出了《The Pianist》,没有仇恨与报复,只是尽量的重现一段历史。其身心所受的痛苦,非常人能体会。

  5、关于生存

  从此后,请重视任何的生存形式。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也只有活着,才能洗清“活着”的屈辱。更是只有活着,才能永远的记得这一段历史。

 3 ) 人性or艺术?

又一次得说“终于”了——终于看完了《钢琴家》。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钢琴演奏者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和《钢琴家》,如果说《海上钢琴师》更多的表现了1900对于音乐的近似膜拜的追求,那么《钢琴家》则是赤裸裸的以人性的名义践踏了艺术。所谓“践踏”并非是说电影本身对艺术采取了蔑视的态度,而是说当艺术和人性冲突时,作为人,作为需要生存下去的个体,我们不得不抛弃艺术。
电影的开场,以黑白镜头真实的再现了二战前夕华沙纷繁的民众生活,而后随着背景音乐,我们终于看到了Wlady的手翩翩飞舞于琴键上,以一种爱抚恋人的轻柔抚摩着琴键。那双手,看起来年轻而光洁,虽然说实话,那真的不是双很漂亮的手。然后镜头移向Wlady的脸——年轻瘦削,细长的眼睛里流露着艺术家的纯洁,薄薄的嘴角无声的诉说着艺术的柔弱和易碎。音乐如流水般细细淌过,温柔得让人想永远的沉睡于其中,正当我们淫浸于这样轻灵的钢琴的音符跳动里时,忽而第一次炮声扑面而来,如定音鼓般沉闷压抑,Wlady没有惊恐,继续轻抚着他的爱人,眼神一如既往的充满柔情。而后又一次,剧烈且强硬,当我们以为Wlady会继续不为所动时,沉迷于钢琴演奏中的Wlady被震动了,紧接着玻璃破碎的声音骤然响起,而钢琴声却继续缠绵,可是再一次的,当玻璃被炮火震碎,钢琴声也在一片杂乱中戛然而止。我们几乎可以看到Wlady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在着这样的破坏声中颤抖了一下。
电影在开场时似乎就预言了这样一个结局——当人类面临艺术与生命的选择时,我们不得不放弃浪漫而选择实际——没有生命,从此便再不会有艺术。艺术在战火面前显得羸弱而无助得如同寒风里最后一朵战栗着开放的玫瑰,虽然美丽依旧,但这份奄奄一息的羸弱美丽又能坚持多久呢?记得曾经听到过一个比喻,战争与艺术,就像枪炮与玫瑰——即使在枪林弹雨中,玫瑰也能够瑟缩着盛开,可是盛开了,又能在炮火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多久呢?
而在战争的炮火里,仍然不能扼止我们追寻爱情的本性——钢琴家以轻佻和嘲讽的表情轻笑着说,也许某天我们可以一起演奏肖邦,他在大提琴家面前展示了他的无畏。可是到影片结束时,我不禁想问,他真的无畏么?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毕竟他最终没有选择玉碎,而是选择了瓦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是当我们的脖子已经被战争紧紧的勒住的时候,我们甚至连建业水都无法喝到的时候,我们还能选择什么?或者说,我们其实已经没得选择了。
To be or not to be?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一点都不是个问题。
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当人性残忍的践踏艺术时,我们的艺术家并没有践踏自己仍旧高尚的灵魂——他依然心中有爱的存在,相信爱的存在,依然热爱着他的钢琴,他的艺术以及他的生命。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经常出现——犹太钢琴家的手指常常神经性的痉挛着——仿佛钢琴的琴键就永远的凝固在他的手指下一样,此时往往会有悠扬轻远的钢琴声作为背景音,缓缓的扬起,又缓缓的飘落。
对于很多人称赞这部影片里描述的二战中德国军官和犹太钢琴家的友谊,以及德国军官对音乐和对艺术的崇敬心,我个人认为这是个绝对的误导,影片的主旨显然并非立足于此。对于这一点,影片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战争的定局已然呈现,而此时再多的屠戮也是枉然——德国人未必能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却必定能够理解生命的珍贵。
整个影片对人性的震慑以及对那些不幸生活在战争中的生命的哀悼,如同Wlady最钟爱的肖邦一样,哀怨、悲伤,却永远不会失去生命的活性,音乐如水般潺潺着,生命和艺术也如水般涓涓不止,即使有战争,即使有磨难,我们依然会坚强的活下去——活下去,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逝者已去,让我们好好的珍惜自己,好好的、勇敢的活下去,为了我们心中那依稀闪烁的光明。

 4 ) 一部电影映射一个国家

这部由斯普尔曼自传改编的奥斯卡最佳导演电影,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神经。每年几乎我都会翻看一遍,巧妙的运用现代主义的第三视觉出发,从个人的真实感受达到观众的视觉融合,从而对二战犹太人的经历有深刻的感受。不过这一切都不是我不断翻看这部影片的原因,而是这部影片无法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有对德国人的批斗,有对群体懦弱的痛恨,有对斯普尔曼的经历做出总结,有对自由民主的渴望,有太多太多的信息让我们挖掘,假若要做出什么总结,只能让别人好好把他看上那么四五遍。布罗迪精彩的演出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对纳粹恶行的痛恨,对人性自私一面的可悲,对民族之间不团结的惊诧,以及对本民族现状的映射。所有复杂的感情交错在一起,形成了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
影片中插入了许多恰到好处的细节,增添了观看者对犹太人在二战时期受到的待遇有全面感受,同时把斯普尔曼这个角色的经历展现无余。影片从1939年波兰被入侵开始,纷纷展现了波兰人各自为政的作风。人们继续进出公园,与咖啡馆,休闲的生活没有被停止,原因只是他们相信德国只是针对犹太人进行报复,与自己无关。而在4分钟时犹太人把希望寄托给法国、英国等国家,祈祷一切安好。更把犹太人和波兰人那种懦弱的性格和群体无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纳粹时代,德国人认为笑是最无智慧的体现,而19分钟强迫人们跳舞,德国人大笑把德国人最愚蠢的一面表现出来,与犹太人的痛苦产生强烈对比,最大限度激发观看者的情绪。44分钟女子问话而被瞬间击毙,犹太人们没有一点情绪波动,更把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变为了痛恨。46分钟到50分钟引用莎翁的名言,去表达犹太人的愤怒,而50万人却眼看着自己被屠杀而无动于衷,这更是人类史上对群体无智慧的一大痛击。人性的懦弱,不敢出声的行为,只会让自己在生死的边缘堕入深渊。布罗迪一句:stupid,stupid。把痛恨升华到了极致。57分钟的击杀他们时德国军官换弹壳的情节安排,延长了观者内心的那份紧张感,而被击毙者竟连求生欲望都不没了,只剩下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而1小时20分席皮尔曼看着起义的人们被残杀,开始懊悔自己该不该在墙的另一边与人们一起并肩作战,他内心的懊悔与痛苦,在布罗迪的演技下再次拷问了我的内心。而这是波兰人开始受到不公的待遇,公车上被划分,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在1小时28分那个波兰女人把自己的生活困境归结为犹太人的存在,他们无力去反抗德国人,唯有把痛恨转嫁到犹太人身上。战争不断继续,波兰人也被迫背井离乡,直到2小时席皮尔曼遇到那个德国军官,德国军官对他的帮助,很大程度上讽刺着波兰人民,同时又把被虐者与虐待者之间那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出来,最大的挑逗着我们的传统思维。
观看整部影片,最让人受惊的不是德国人的恶行,而是人性的懦弱与自私。在二战结束之后,有人拍了全世界第一部问答式记录片,其中问从0岁到70岁波兰人三个问题,你是谁;你现在在干嘛;你的愿望是什么。其中回答最多的是我希望波兰人们能够团结起来,可见二战时期波兰人们对自己民族多么失望。影片当中,波兰人民首先开始排挤波兰籍犹太人,禁止他们进入咖啡厅,之后犹太人开始提高物价,榨取自己民族人民的财富,甚有更多的犹太人加入了犹太人警察,揭发和打击自己民族的人儿。他们都寻找站在权力的顶端,以求在乱世中保全自我。讽刺的是最终他们都被毙杀,没有一丝财富留下。一对发疯的夫妻在痛苦的世界中麻痹自己,发挥着啊Q精神在其中找到乐趣,既可笑又可悲。40万的犹太人在自己的懦弱下一点一点被德国人蚕食,最终全灭。
席皮尔曼在过程中见证儿童被打死,犹太人间相互抢劫,工人同伴被枪毙,他的内心产生强烈的自责与无力感,他在集中营中被救出后撕心裂肺的痛哭,不仅是对家人分别的痛哭,更是对民族同胞被残杀后自己无力感的痛哭。在逃离墙内生活后观看他们之间的战争,他拷问自己该不该与他们一起战斗。似乎所有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抛弃自己内心的正义。
好的电影总是可以让人与现实映射,而钢琴家映射地是提醒人们永远不要观看自身的利益而抛弃内心的良知与民族的生存。映射到现实中来,我们似乎也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只不过不在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迫害,而是党员们对非党员们的迫害。人们为了获得权力,而靠近党组织,这些党员间对上层的害怕,把痛恨转嫁到下层人民中来,欺压着当地的人民百姓。而尽干缺德之事的企业,不过也是这个体制下的受害者,人们却苦不堪言,甚至苦不敢言。这种对政府的“溺爱”导致这个体制的形成,当资源被划分结束后,阶级的分层就完全形成,可幸的是我们不会被屠杀罢了。

 5 ) 《钢琴家》的犹太华沙

第一次看《钢琴家》是大二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感觉片子情节单调、没有太多戏剧冲突,比较失望。10年过去了,这次借全球政治学协会年会在波兰召开的机会走了一圈华沙,晚上在宾馆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片子,终于理解了它为什么能拿奥斯卡,真心觉得当之无愧。

看懂这部电影并不难,我们只需做好两件事情。第一,调整好视角。第二,了解历史背景。

首先,“视角”合拍才能感知影片的立意深刻。首先这不是一部战争英雄片,它讲不是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战士也不是辛德勒式的人道主义英雄,它描绘是一个普通犹太人在种族灭绝中“求生存”的切身经历。其次,《钢琴家》里重要的不是钢琴家,而是在二战中的犹太华沙,是他看到和经历的点点滴滴。换句话说,钢琴家的眼睛就是导演波兰斯基的摄像头,记录着华沙的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惨痛遭遇,以及二战的滚滚洪流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流过时泛起的浪花。

这种叙事视角可以让观众看到宏大的历史落在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身上是多么真真切切的伤痛,而非简简单单的一串死亡数字。同时,个体的遭遇又照映出一个群体的灾难以及更宏观层面的“系统的恶”。如果要找一部意趣相投的中国电影,可能就是根据余华小说改编、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活着》。

其次,波兰的二战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片的格局宏大。如果说到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大多数人想起都是集中营,以往的影片也多聚焦于此。但集中营系统性的种族灭绝多是1942年之后的事情,这之前是犹太人在各个国家遭遇的日常生活中的迫害,很多鲜为人知(这也是《安妮日记》震撼人心的原因)。

二战前,华沙的犹太人占城市总人口的30%,散居城市各处,从事各行各业。影片主人公原是华沙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一家6口,生活殷实。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影片开头说到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前,得知英国和法国也对德宣战而欢呼雀跃,但第二天走上街头却看见大批的德国军队。历史上,英法只是迫于与波兰的联盟关系而口头宣战,但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的军事行动从西面回击德国(开辟第二战场是后面的事情),绥靖政策使得德国没有两面受敌的压力,加之与苏联的互不侵犯协议,德军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华沙。希特勒为了庆祝胜利,还在华沙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式,并开始了对华沙犹太人的迫害。这件事上,至今波兰人对英法还耿耿于怀。

纳粹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并非一走上来就是大肆屠杀,而是一步步加深的。

一开始只是羞辱(humiliation)。影片开头钢琴家的父亲走在街上被一德国士兵拦下扇了一巴掌,呵斥他没资格走人行道;接着是标识(labelling),父亲读报纸时得知,政府下令所有犹太人必须戴上镶有“大卫星”的犹太袖章,不戴的人将被严惩(川普讽刺希拉里的广告中用了一个六角星图标,被谴责“反犹太人”,即anti-Semitism, 字面是反闪米特人,也就是犹太人的族系)。

紧接着是在公共场合的限制,钢琴家路上遇到一位波兰女音乐家,准备一起去喝咖啡,但是咖啡店的门上挂着牌子说犹太禁止入内,女友表示愤慨,钢琴家说公园和电车上也已经这样了。这是当年华沙的真实场景,犹太人被禁止进入德国人可能出现的所有公共场合。

再接着是群体隔离,1940年10月纳粹政府下令所有华沙的犹太居民限期内搬到城市的特定区域。虽然极为不满,钢琴家的一家人还是打包跟着大部队进入了隔离区,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被隔离,只到一家人发现楼下开始砌墙。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华沙犹太人隔离区,当地人叫“Warsaw Ghetto”,超过40万的犹太人被隔离在仅仅3.4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区域内。影片中主人公走过一个过街天桥,这个桥就是连接两块隔离区的唯一通道。下面是正常城市人的车水马龙,但两端是无尽的黑暗。今天华沙的犹太人博物馆就是仿照这个天桥的结构设计的,沿着参观路线,你也会经过一个天桥,下面是模拟当时的华沙街区,桥上写着“我们只有每天经过这里的时候才能看一眼自由的世界”。

接下来是无差别随机杀害(random killings)。虽然空间狭小,但初期韧性的犹太人还能勉强过着正常生活,有家有市场有餐厅,但这也免不了随时被迫害的危险。影片中主人公一家正在吃晚饭,突然一辆德国军车开进街区,大家忙着关灯。这群德国士兵冲上对面犹太人家庭,把无法起立的老爷爷直接从阳台扔了下去,同时枪决了一家人。这种随机无差别的杀害当时在犹太隔离区比比皆是,一个德国兵哪天心情不好就可能拉出几个犹太人来泄气。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

随着隔离时间拉长,隔离区内出现了疾病、饥饿和死亡。影片主人公走在街上时,随处可见横在地上的尸体。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钢琴家在捞弟弟出警局的时候看到一个饥饿难耐的路人去抢一个老妇人的饭碗,争夺中稀饭泼洒在污泥里,那个路人顾不得肮脏趴在地上就狂吃起,饥饿已经让人性和尊严沦落到此番境地。据统计,在华沙隔离区,至少有10万犹太人死于疾病、饥饿和随机杀害。注意,这是发生在集中营大屠杀之前。

伴随隔离的还有强制劳动(forced labor),一部分体格较好的犹太人被征用去帮德国人修建基础设施或生产战备物资。钢琴家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德国人工地上背砖。因为干体力活,德国人给管饭,所以这部分犹太人勉强能够活着,但是也难逃随时的体罚和杀戮。一次收工回家的路上,一个德国军官拦下这批工人,随机揪出几个让他们趴在地上,一路枪决过去,最后枪膛的子弹打完,还剩一个犹太工人趴在地上,该军官非常悠闲地换了弹夹,解决了他。

最后是族群灭绝。表面上德国人说是放犹太人离开隔离区,所以一开始很多犹太人满心欢喜,包括钢琴家拿到证明领着一家人出发时,也感觉有了新盼头。在等待上火车时,老父亲买了一块糖,小心翼翼地切成了六块,颤抖着手分给一家人,但是没想到这却成了这个家最后一顿团圆饭。根据历史记载,自1942年夏天开始,华沙隔离区至少有25万犹太人被陆续送往了一个叫“Treblinka”的集中营,鲜有生还。

所以从上述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是分步进行的,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犹太人“我要杀了你”,很多犹太人甚至认为这些政策都是暂时的,并一直抱有忍忍就会过去的心态(在过去一千年里,欧洲犹太人就是这么熬过来的)。哪怕在登上驶往集中营的火车的那一刻,很多犹太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去赴死,所以钢琴家在被犹太警察朋友拽出人群的时候,他还坚持要返回火车。朋友呵道“你以为我在做什么,我在救你,快跑啊”。

社会学家鲍曼在其《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提出,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中的程序化和细密分工的思维,使得整个流水线上的参与者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这个产品中的角色,所以当这个产品是大屠杀时,押送的人,换衣服的人,剃头的人,管牢房的人、做人油肥皂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完成流水台上自己的那份工作,而每项分工加总起来就是系统性大规模的屠杀。同理,将种族灭绝分为羞辱、标识、限制、隔离、无差别杀害、强制劳动、群体屠杀等逐步升级的程序时,有助于消除灭绝对象的警惕性和反抗直觉,同时逐步剥夺其反抗的条件和消弭其反抗的意志。这是现代化的大屠杀最恐怖的地方。

但是华沙的犹太人并没有坐以待毙。历史上,1943年4月,华沙爆发了著名的“犹太隔离区起义”(Warsaw Getto Uprising)。隔离区的地下犹太组织经过数月的准备和策划,对德国人进行了反击,但势单力薄螳臂当车,很快就被血腥地镇压,至少1万3000犹太人被残暴杀害,德国人焚烧了大片犹太街区。影片中,钢琴家在工地上就结识一位反抗组织的成员,并通过采购土豆的机会帮助犹太反抗组织输送枪支,他们每天收工路上往隔离墙里面扔的手枪就是之后起义时用的。后来,钢琴家辗转在朋友的帮助下住到隔离区对面的一栋楼上,一天他看见一群德国军人被隔离区里的枪炮袭击,后来德国人开来坦克报复,这就是1943年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的一角。

当然,原著和电影也记载了很多犹太人自己的劣迹,在整个族群遭遇迫害之时,照样有人一切向“钱”看。钢琴家在餐厅演出时,两个犹太客人让他暂停演奏,原因是钢琴太吵,他们要听钱币的声音来判断真假;隔离区内由于物资短缺出现了走私,不惜让孩童们钻地洞去隔离墙外运东西,以至于有一次钢琴家看到一个小孩被卡下地洞里活活被那一头的德国兵打死;甚至到最后上火车,在广场上等待的间隙还有小孩穿梭着卖糖,一颗糖竟然要20兹罗提(波兰货币),老父亲气说“不知道这个时候还要钱做什么?”。同时,也有一些犹太人为了活命加入了德国人的行列,充当治安警察压迫自己的族人。以上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在极端的政治环境下,人性也是扭曲的。

历史上,华沙城针对德军的第二次反抗发生在1944年,是波兰人的地下军事组织(号称“波兰国民军”,Polish Home Army)和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联合发动的,也就是著名的1944年华沙起义(Warsaw Uprising)。全城联合起义时间是1944年8月1日下午5点,5点代号为W时间(即Warsaw时间)。除了反抗德国之外,该起义也是为了阻挡苏联对华沙的控制,因为当时苏联红军已经达到华沙城外,波兰人想要自己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抢先发动了起义(波兰人对苏联的戒心由来已久,一战后苏联红军就入侵华沙未遂,可参看电影《华沙保卫战1920》)。

影片后来,钢琴家转移到德军医院对面的一栋居民楼躲藏,一天前来探望的女性朋友告诉钢琴家“我们波兰人也即将反抗”。后来,一天他在窗台看到一群人袭击了德军医院,射杀了很多德国官兵,医院最后也被迫转移。德军再次开来坦克对周边居民楼进行了疯狂扫射,钢琴家也差点一命呜呼,被迫躲进对面废弃的医院,这就是1944年华沙起义的一角。这次起义也是欧洲战场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反抗运动(resistance movement)。

德国人困兽犹斗,起义遭到德军疯狂的反扑,希特勒扬言要把华沙从地球上彻底抹掉。英法和苏联再次坐视不管,起义持续63天后最后失败,华沙城遭到毁灭性轰炸,85%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包括老城、王宫、教堂无一幸免。华沙是二战中被毁灭最彻底的欧洲国家首都,同时造成15到20万平民丧生。影片中德军用喷火抢进一步清理残军、焚毁建筑也是有历史照片记录在案的。最后,钢琴家被火枪逼着逃出医院,来到一大片被炸毁的废墟,这就是遭德军毁城后的华沙街区。关于1944年华沙起义,可以参看2014年上映的波兰电影《血浴华沙1944》(Miasto 44)。

由于苏联的打压,华沙起义在波兰共产主义时期一直被当局定性为一群政客自私自利的举动,华沙城就是毁他们的手上,很多起义军战士最后不是死于德军的枪炮而是死于苏联的大牢。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新民选政府平反了该事件,在城市各处修建了纪念碑,还建造了专门的“华沙起义博物馆”。现在每年的8月1日波兰举国都会进行纪念活动,下午五点钟声敲响,华沙全城默哀一分钟。今年72周年的纪念活动,我正好在华沙起义纪念碑广场,观看了聚集的民众齐声高唱国歌,场面让人动容。

最后我们来说说那位德国军官。虽然不如《辛德勒名单》那么震撼人心,但该德国军官的故事同样感人心脾,也是历史史实。据后来的调查,他不仅救了钢琴家,还利用职务之便救过很多人。他原本是德国一所学校的老师,也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影片中有个镜头是他在批阅文件,办公桌上就放着他和妻子孩子的合影。他不仅喜欢音乐,在给钢琴家送食物时候,他还在包裹中特地放了一个开罐器,因为他之前看到钢琴家在砸一罐腌黄瓜(波兰人特别喜欢吃腌黄瓜),说明这位德国军官平日是多么温婉细腻充满人情味,战争的巨大机器让他成为其中一环,但情趣和人性未泯。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分析了纳粹德军的暴行,归结为一种“平庸的恶”。简单地说,那些羞辱、殴打、屠杀犹太人的德国士兵脱下军装可能就是德国街头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常百姓(关于德国人视角下的二战,可参看德国三集电视剧《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但是邪恶的体制赋予了他们作恶的机会,同时平庸的他们在结构性的恶面前失去了反思能力。他们的存在本不是恶,而最终成为强大的作恶机器中的一环。如果失去反思,这种“平庸的恶”也可能是你我。但阿伦特没有提到的是,在“平庸的恶”之外也有一种“平庸的善”,虽然作为个体,我们无法一时改变强大的恶的体制和系统,但是在系统的某个微小环节上我们照样能够抱持那份“人性的善”。我们是平庸的,但平庸和微小的善在极恶的环境下也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像这位德国军官,就像辛德勒,就像电影《窃听风暴》里的那位情报员。

“我们不是彼此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战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头钢琴家在电台录音时弹奏的以及影片结尾在大剧院弹奏的都是肖邦的钢琴曲,而肖邦就是波兰人,他目前就葬在华沙著名的圣十字教堂。教堂前有个雕像,耶稣基督弓身背着十字架,这个镜头在影片最开始的战前华沙街景中也出现过。

有感而发,希望对大家理解该影片有帮助,也期待大家补充。

中原狮子王
2016年8月2日星期二
写于华沙至柏林的火车上

 6 ) 影评钢琴师

《钢琴师》是一部好电影,虽然输给了《芝加哥》没有拿到那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可我还决心写一写它。水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沉下心来发个有意义的帖子,望大家赏脸。

题外话:阿德里安·布劳迪也凭借此片斩获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影帝;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也收获了最佳导演奖。但那一届最佳影片输给了《芝加哥》我觉得是个意外,毕竟最佳导演都收入囊中了,作为歌舞片的《芝加哥》毕竟也不是奥斯卡最喜欢的feel,又是历史片、又是剧情片、又是战争片、又是文艺片,历史上获奖的影片多达27部,1961年——1970年占主导地位的歌舞片这次打败《钢琴家》,难免会有影迷不服。

影片是以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开头,因为男主并不会弹钢琴,所以我刚开始看到他沉醉于钢琴的那一段表情竟觉得有些滑稽,因为镜头没有让他的手和脸一同出现在一个屏幕里,我始终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广播站被轰炸,斯皮尔曼依旧如此淡定,仿佛从来不为他的生命担忧。在家里时,爸妈告诉他们要离开华沙,瓦列很不相信,可是他的声音很小,我必须竖着耳朵才能听到,便可笑地认为他没有什么演技可言(影片过后我才真正明白,并不是歇斯底里在屏幕上大叫才叫演得好,有些人,比如阿德里安,他不必说很多话,凭他的表情,凭他的肢体语言,就可以完成所有语言可以做到的事)。瓦列在被送往犹太区之前这一段演员塑造的已经很成功了,就是一个真正的瓦列,没有被战争摧残的瓦列——绅士、彬彬有礼、纯粹的艺术家。 斯皮尔曼一家要卖掉钢琴换取食物的那一段,瓦列只有一个镜头,就是他盘着腿坐在椅子上,向争吵的众人挥了挥手,轻轻地说了一句“take it”。镜头离得太远,我没看清他的表情,但没有温度的一句话,瓦列的不舍但又无奈就跃然而上。瓦列救那个被卡在墙下的男孩,拒绝伊萨克让他做犹太警察的帮助……只是影片的一小部分,暂且略过不谈。前50分钟,波兰斯基更多的是想表现当时残酷无情的形势,德国军官的残忍与冷酷,对生命的漠视;犹太人的任人宰割,听天由命,以及被德国人认为最下贱的生命。对于这个“钢琴家”的描写,也许直到50分钟以后才正式开始。 但其实剩下的故事也很简单,无非一句话可以概括:一个犹太钢琴家在别人的帮助下一步步逃离魔窟,最后以自己的一段钢琴曲感动了一个德国军官,最终成功地生还了。虽然瓦列的求生欲望很强烈,他总是在不停地奔波,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忍受饥饿和寒冷之苦,还要一次次化险为夷,但不得不说,瓦列的逃亡之路是很被动的。他的职业是一名钢琴家,也许他的确天才,可他在逃生这方面的智商几乎为零。如果一路一路没有贵人(梅耶克、多萝塔夫妇、吉勃克辛斯基等人)相助,凭借他的微薄之力是不足以捱到战争结束的。举个例子,在马里克给瓦列提供的房子里,瓦列为了够一个东西打碎了许多盘子引起了邻居的注意,他不得不按照马里克说的去找多萝塔夫妇。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一段是德国军队开始对波兰人发起攻击毁掉了他在战争中最后住的那一套房子,瓦列才开始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始了逃亡。影片中通过瓦列头发和胡子的生长来衬托时间的流逝,瓦列在最后遇到了德国军官,他告诉了军官他的职业,军官便让他弹一首曲子。阿德里安演绎的瓦列从刚见到军官的恐惧,到坐上琴凳刚开始弹琴的虚弱与陌生,到逐渐地沉浸于琴声中,越来越激情澎湃,也许他的琴声里融入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自己这几年逃亡的悲惨经历,所以才会如此有震撼力,以至于竟然感动了一个德国军官。阿德里安在这一段的表现非常好,把一个一直在听天由命逃亡的软弱的犹太人被战争所改变成现在的样子精辟地表演了出来。但起推动作用的,还是瓦列演奏的那一曲肖邦的《第一叙事曲》,完全的催泪弹。

 短评

你叫什么名字? 斯皮尔曼。斯皮尔曼,一个好钢琴家的名字。

4分钟前
  • 次非
  • 力荐

那个耳鸣太震撼了。

6分钟前
  • A-sun*
  • 力荐

好难过好难过。仿佛就连呼吸的功能的丧失了。战争来时。任何人的意志都受到扭曲。毫无例外。从拒绝佩戴袖章到拉着德国军官的裤子求情。人就这样一步步在战争之中沦丧。 幸好还有音乐。还有艺术的伟大。伟大的艺术。

11分钟前
  • 野次馬
  • 力荐

影片的结尾让整个故事的基调上升了几个层次,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映二战反映犹太人与纳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当然,人生的际遇变幻各有轮回

12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力荐

可能因为刚看了拯救大兵,所以难免的觉得这里描述的世界太干净了.是的,即使你已经觉得很残忍了,它还是太干净漂亮了一点.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只要那些温暖的东西在,就好了,尽管战争的事实,实际上是要残酷得多的.

15分钟前
  • 寂地
  • 推荐

忘不了那颗被分成六份的糖。

20分钟前
  • 吉法师
  • 力荐

不要嘲笑他的苟延残喘 为了活下去 他放弃的那些尊严 坚持 和 希望 在战后又重新披回到他的身上 战争所造就的废墟 已经把他的心碾成残渣 他始终活动着的手指 在每一次命运交接时暗暗弹奏着命运的主题曲 Adrien Brody把他的挣扎和优雅都演活了 面对死亡和恐惧 我们都一样渺小 最艰难的 其实是坚持

24分钟前
  • 小墨MO
  • 推荐

如果说它想反映纳粹的残酷,那一点都不算残酷;如果它想反映主角的坚韧性命,那只能说他是运气好;反而我倒挺同情那个最后就他一命的德国人的。。。我想用ridiculous来形容,可以么?

29分钟前
  • PuNa
  • 还行

从此就喜欢上Adrien那张驴脸了

34分钟前
  • Deborah
  • 力荐

如今这个民族仍然在继续受苦,苍天无眼

37分钟前
  • mado1983
  • 推荐

某种程度上可以媲美《辛德勒名单》

3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百无一用不仅仅是书生还有钢琴家,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一死了之。

44分钟前
  • 1968小金
  • 力荐

谢谢上帝不用谢我,他让我们死里逃生,

48分钟前
  • youngman
  • 力荐

男主的幸运值已经达到MAX,但是每一个经过二战活下来的犹太人应该都像男主一般幸运才可以。

49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波兰斯基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却因遭到通缉而没去领奖。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残酷多了。

5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偏向认为这是一种全世界对于艺术的无私保护,大音希声,恐怕只有面对艺术人们才难得在价值观上达到类似的趋同。

5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在影院看,恐惧和难受真是无孔不入。波兰斯基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展现了波兰的二战场景,看似冷静却又是最可惧的。而人活下去的信念到底能有多强大,恐怕不到死神擦肩而过的关头是无法预料的。如果说一部电影能给人信念,那《钢琴家》就是这样。

5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你为什么穿着德国人的衣服?”“因为冷”

5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这片子,跟男主角那两抹气质超群的眉毛一样耐看!哈哈

1小时前
  • Eudemonia
  • 力荐

最刺痛的是那被直接丢出阳台的坐轮椅的老人

1小时前
  • Zi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