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丹心

韩国剧韩国2022

主演:李准,张赫,姜汉娜,朴知妍,许成泰,河道权,崔莉

导演:刘英恩

 剧照

红丹心 剧照 NO.1红丹心 剧照 NO.2红丹心 剧照 NO.3红丹心 剧照 NO.4红丹心 剧照 NO.5红丹心 剧照 NO.6红丹心 剧照 NO.13红丹心 剧照 NO.14红丹心 剧照 NO.15红丹心 剧照 NO.16红丹心 剧照 NO.17红丹心 剧照 NO.18红丹心 剧照 NO.19红丹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3 16:36

详细剧情

  该剧是一部讲述拨乱反正之后,成为王的先宗嫡长子李泰成为朝鲜的王之后开展的古装正剧故事,主要讲述了与软弱的父亲不同,想要成为绝对君主的李泰与拨乱反正,反抗暴君有功,想要把王打造成“王室之花”的朴继元之间的紧张政治对决剧。

 长篇影评

 1 ) 汗青集之七 化险为夷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红丹心 汗青集

第七篇 化险为夷

王权斗争,总是伴随着种种传说。传说往往模糊了付出的代价,掩盖了真实目的,留下的只是残酷的结果,还有无尽嘘唏。即便如此,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志士仍然前赴后继,为的就是那把椅子。

就在刘贞陷入宫斗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的时候,李泰醒来就是转折点。他的清醒,确实为陷入苦斗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实际上,刘贞陷入危险,既是李泰谋划的失败,也是勤王一派失策所致。毕竟,在复位斗争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事情走向难以预料。

事前志得意满,事发当时踌躇满志,事后却懊恼不已,这不是疏失,而是要命。

继十一、十二两集反复解释复位之变的种种细节和因由之后,十三、十四两集则在说明复位的结果,以及因为处理不当带来的种种麻烦和后果,这其中,一部分人付出的代价是失势,另一部分人的代价则是失去所有。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较之此前剧情的铺陈与埋线,想要作一个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局,十三、十四两集则是在收口,慢慢地将这个有可能无限扩大的故事圆了去,渐渐地,汇成一个同心结。

什么是渐渐圆场的同心结?

走来又走开的人们,已经有了去向。尤其是王与后身边的人,走得比旁人更快。


◆ 忠臣

宫内宫外有那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国王出宫后的去向,但潜邸的消息却传不出来,可说是密不透风,这不是因为君主病情恶化,而是因为设计者打算暗中行事,根本就没打算传消息。这不,在众人都在猜测国王因病出宫究竟为何的时候,士林一派已经开始聚集。

国王称病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混乱?

其实早在第二集,就有相关台词说明情况:

-刘学秀虽已被灭门,可是士林余孽犹在。

这又是怎么话说的?

这也只能说明当年刘学秀之女刘贞被选为世子嫔入宫时,士林一派对其寄予很大希望,再加上刘学秀原本就是士林之首,称得上是当时的儒生之王,刘氏家门出了要成为中殿的人,当然会让士林一派振奋。但没想到,后来国王为保住世子,不得已与朴继元达成协议,将王后之死归咎于刘学秀一家,又灭其九族,这才让士林一派寒了心。

可是,士林一派听闻国王出宫的消息之后,为什么会聚集在某处私宅?

看来众多儒生还是不甘心刘氏一家得到如此结果,那么多人都在期待为刘氏家门伸冤,却没有想到刘家那位被选为世子嫔的女儿刘贞仍然活着,又以左相侄女的名义入宫,再一次成为后宫,这际遇着实令人侧目。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忽然有一白衣书生带人出现,来人一现身,承诺过后,士林现任首领马上就跪地叩头:

-生员文心玄叩见主上殿下。

注意:这里的称谓不是陛下,而是主上殿下。这是臣子对古代朝鮮君主的尊称。古代朝鮮是明朝的藩国,对明朝称臣,因此该国君主不称帝,称王,君主选定的继承人称为世子,而非太子。

要问国王的承诺是什么,得看文大人究竟提了什么要求。面对君主,他说的仅仅只是:

-在我等出仕前,要向殿下确认一事。

-殿下真的认为,是司谏刘学秀弑害您的母后吗?

-既然如此,请您准许关于恢复刘学秀身份的上疏。一直以来我的这位朋友都被视为弒害王后的真犯,饱受冤屈,若殿下能为他平反,那些刘学秀的拥护者都将为殿下所用。

看,说来说去,士林这边就是不服这口气,就是为当年的事耿耿于怀。先王与先王后虽然已经故去,刘氏家门也被灭了九族,可是士林一派的希望还在:

为什么世子嫔不能出身士林?为什么世子嫔不能是刘学秀之女?为什么,为什么要冤枉刘学秀?

面对这些说不出的疑问,国王只能与士林众人约定:

-保全自身,以待来日。待寡人除去宫里的逆贼,便会征召士林入仕,让众位施展抱负。此乃君王之约。

当然,还有私下里与文大人的约定:

-寡人答应你,总有一天,寡人会为司谏刘学秀平反。

所以,这就是当年先王明知不妥,却坚持将自己身边内官郑世钧给了世子李泰,要宫内官去完成世子的嘱托,其实就是想要救下刘家的女儿。保住刘贞,就是为了士林一派重新崛起打算,只是这一天,来得太晚,他没能看到。即便如此,给士林一派的位置也腾出来了。

为什么士林一派的能臣能够出仕?

当然是因为朝中有多人被戳,把位置让出来了。不用问,这就是王大妃崔氏的杰作。实际上,这就是崔氏要搞垂帘听政的意义所在。

崔氏为什么要布垂帘听政的局?

一旦布局,就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还有人特意出面支持,那么不出面支持的人,就不是她的人,当然可以处理掉。这就是崔氏打的排除异己的算盘。这办法其实也不新鲜,要是歸在宗主國這邊的歷史,通常會被稱為“指鹿為馬”。

崔氏排除异己的打算成功了吗?

从现有情况来看,那些被召入宫中的人,都按照从前废位君主对付人的办法处理掉了,于是,朴继元在微曦初露之时,再度踏血泊而行,再一次见到了只在噩夢中才能見到的可怕場景:

那麼多遺體,就如同從前一樣,被掛在墻外,一路之上,都能見到熟識同僚的遺體。

不過,這排除異己之事,也沒有完全做到位,还有一人,怎样也不肯屈服。不用问,就是朴继元。不仅如此,朴继元还孤身一人闯入王大妃崔氏所在的禁区,就在湖边屏退左右,拿崔氏当了刀俎鱼肉。

朴继元为什么会如此愤怒?

以此前剧情所指,朴继元心心念念地,就是要除去暴君,培养所谓的“圣君”,可是不管是性情温和的先王,还是性格阴沉,时而优柔寡断,时而暴躁无比的今上,都没有他所认为的“圣君”的特质,他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王后这里。最终确定的中殿人选,虽然出身他所厌恶的士林一派,但却拥有他说欣赏的“圣君”的特质,既然无法训育真正的圣君,那么至少应该选出能够教导出“圣君”的王后。说来说去,这才是朴继元最终接受刘贞的原因。可是现在,“圣君”生母倒是选定了,他属意之人,他一心一意想要保护的人,居然在他的眼前现出暴君之态,这要他情何以堪?

是没有错,这是最荒诞的结果。在朴继元看来,就是对他多年来呕心沥血布局的最大嘲弄。尽管如此,还是有安慰的事。比方说,刘贞比她的父亲刘学秀更加机敏。机敏,就是朴继元给刘贞的评价。说起来,放在剧中,就是夸奖刘贞比周围的儒生更识时务的意思。既然欣然承诺不追究“反正功臣”的罪责,愿意放过众人,那就是达成协议,这样的人选当然会让朴继元满意,可是现在,因为局势陡然发生变化,平时一向温驯听话的王大妃崔氏突然暴走,要搞垂帘听政,这岂不是要塌了天。由于所有事态都指向国王出宫,所有麻烦都是因为国王出宫引起,怎能不是国王的设计?所以,这才是朴继元愤怒到大叫,继而冲入禁区,威逼王大妃崔氏的原因所在:

他是真的無法接受暴君的征兆居然顯現在深愛的崔氏身上,也不能听任崔氏胡作非为,在乱局之下,当务之急就是要置身事外,再保护自己。拿崔氏当了刀俎鱼肉,就是最好的脱身之策。

什么是朴继元的脱身之策?

无非就是以身試法,成為頭一個挑戰王大妃崔氏的人,這樣一來就洗脫了與後宮合謀禍亂朝政的罪名,而後就脱去官服,身着白衣,端坐某部大牢,一動不動,听任赵大监这等没有主见,却又想要活命的无赖之人来问话,而他只需回答一两句即可,全然不管旁人在外已经急得面色苍白,六神无主。朴夫人为搭救丈夫,甚至已经入宫,跪求王大妃崔氏网开一面。就这么折腾,才出了另一边的事。


◆ 孝子

众所周知,王大妃崔氏最欣赏的人是朴继元的儿子朴南相。只要这位在司宪府当差的朴大人来访,王大妃崔氏就会一整天都有好心情。虽然崔氏找了很多理由解释,譬如温文尔雅,耿直刚正,或是风度翩翩,进退得宜,其实宫里宫外,众人心里都明白得很,相处的是儿子,看到的却是年轻时候的朴继元,这,大概就是移情作用。见过的人都认可,朴大人就是左相的年轻版。

可是,為什麼要提到任職司憲府的這位朴大人?

那是因为兹事体大,虽然有人进去了,干不了之前在干的事,但也必须有人接上,否则就撑不下去。在朴继元进去修心养气之后,能出入宫中的人,就只剩下朴夫人及其独子朴南相二人。按照刘贞的看法,朴家出了一个跟父亲完全不同的人,她自己都跟朴继元提到过:

-兄长为人正直,行事端正,是跟您完全不同的人。

不过,既然如此,刘贞也感到疑惑,只是当时因为有其他要事,她没有问出口,不过在后来朴家父子对峙当时,朴继元就已经回答过儿子的问题。在朴南相争辩说自己要当忠臣的时候,朴继元突然开始咆哮:

-你以为你是怎么样才能当上忠臣?!!!

-是殿下!!!是君主(這樣)!!!你才能当得成忠臣!!!

面对狂怒的父亲,朴南相无言以对,只是默默地看着朴继元。就在那時候,他雖然不情願,但也必須承認,如此包容平和的环境来自于父亲的铁腕治國,若非父親在前擋住了所有事,哪來現如今他如此“忠心”的言行舉止。即便要當忠臣,也需要環境,氛圍和條件。可见,从那时开始起,朴氏父子之间就达成了一种默契:

但凡家长提点的事,子女虽然不赞成,但也不会公开反对,但在涉及相关事务的处理,尤其是涉及宫内相关事宜时,朴南相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涉及朝中政事時,也是如此這般。就這樣,在任職司憲府期間,樸南相與大提學的溝通交流,確實不可思議。說來也是,在樸繼元看來,大提學看似正直無私,在議事時,都保持中立。可是之後發生的事,着实耐人寻味。

为什么大提学的表现耐人寻味?

在此君出场的时候,朴继元提到大提学,说的都是:

-大提学从来不在哪一边。

正因为如此,国王李泰才属意让大提学提出中殿的拣择标准:

其一、出身历史悠久,有文化底蕴的家族。

其一、父亲身份低微,官职不显。

如此一来,才能确保王后的身份和学识,同时也能避免外戚干政。按理说,这样的要求就是冲着当年选定的世子嫔刘贞去的,可是当时在场的人都明白,那位获选的世子嫔已经被灭了九族,哪怕再符合要求,也进不来宫门,何必多说,不过在当时,大提学倒是讲得很起劲。

结果,到了王大妃崔氏受僧人惠江攛掇,要积极出头的时候,头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大提学。看到崔氏对付大提学的办法,才能为朴继元对儿子朴南相暴吼的那一句:

-你以为你是怎么才能当上忠臣?!!!

深深叹息,原来,要当忠臣,还真的需要容人之量与环境氛围。众人皆知朴继元是大名鼎鼎的“反正功臣”,也是当年处置暴君的領頭人,更是瘋狂、暴戾的權臣,卻不知他為人寬厚,尤其有容人的雅量,若是如同崔氏那樣處置大提學,估計什麼目的都達到了,可是他就是沒這麼做,還礼遇对方,尊敬有加,这才能托付儿子朴南相在司宪府任职。

王大妃崔氏到底是怎么对付大提学,才能让其不再阻止垂帘听政推进?

其实也不复杂,她只是以呼巴掌的办法,打得大提学嘴角流血,面部红肿,又找来大提学犯了大过的儿子,绑住人送到家长面前,要子女跟家长求饶。如此一来,唬得大提学面色如土,瑟瑟发抖,出了宫门之后,就坚持要求众人草拟旨意,推进王大妃崔氏垂帘听政,后来又对刘贞册封一事大加挞伐,还要写上疏弹劾朴南相抗旨不遵,不支持垂帘听政。如此说来,大提学并非不偏不倚的中庸之人,他只是一个披着中立外衣,行苟且之实的伪善者。

在这世上,伪善者总是多过真小人,尤其是在朝中,如同大提学这样的伪善者数不胜数,在预感到危险到来时,往往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行苟且之实,反而不如从头到尾始终如一的朴南相,反对就是反对,赞成就是赞成,弹劾又如何,坦然应对即可。说到这里,又要叹一句朴继元的话:

-你以为你是怎么样才能当上忠臣?!!!

从大提学的表现可知,忠臣果然不是何时何人都可以,既需要君主有容人的雅量,也需要臣子有宽厚的胸襟,更要清平治世,唯有如同朴继元那样的权臣在前,不择手段扫清所有障碍,才能创造一个忠臣倍出,随时可进诤言的时代。

所谓爱民如子的說法,也是因为君主常以君父自居的缘故,意思是说君主爱惜百姓就如同关爱子女一般,才會自稱是“君父”。就是因为这样,通常称王后为国母,也是这般用意。因此,谋害王与后,往往被称为“弒殺”,其實是在說真犯謀害的是君父與國母,確是以下犯上。現如今,因為李泰稱病離宮,王大妃崔氏搞的這一番忠臣孝子的勾當,才引出一場弒殺大戲。


◆ 同锦

在讲述宫女东琴的故事之前,还需先标记角色汉字姓名,这位跟随刘贞的宫女,此前姓名因为发音,被译为:东琴,根据墓碑汉字所示,角色汉字姓名写作:

同锦

被买来的奴婢往往身世不明,同锦的墓碑上没有姓氏,可见她一直都是赵氏家门为赵妍熙买来的奴婢,并未赎身,不是良民。可是,为什么要为宫女同锦正名?

历史往往都由胜利者书写,在宫斗中幸存下来的人,总是有机会叙述这一番曲折故事:

同锦作为与刘贞同甘共苦的宫女,最终又为保护她献出生命,熬过了内侍府无法想见的刑罚,临终都未能吐露半个字,殁后还以亡者身份协助她逃离宫变,可说是真正的忠臣,当然有资格享有宫女一生所能享有的最高待遇——

由国王亲自下令收敛,并特意寻一处合宜的地块安葬,墓前还立有墓碑,上书:同锦二字。每年还有中殿前来祭拜,可说是哀荣备至。

同锦在宫变中的遭遇如何,如何得生,又如何死去,很值得考究一番。那么,同锦遇到了什么事?

最初同錦是被赵氏家门买回家的奴婢,因为感染疫病,被趙氏族人丟入疫坑中,卻未曾想被劉貞搭救,得以活命,從此就以劉貞為恩人,一心一意報答劉貞,成為她安插在趙氏家族的暗樁。在此之後,因為特意與劉貞見面,意外遇到了出宮相見的國王李泰,將他誤認為是劉貞的追求者,很是敲打了一番,卻不知道這就為往後種種埋下了禍患。在得知劉貞失去蹤跡之後,拼命尋找,發現劉貞入宮之後,故意裝傻,成為趙妍熙帶入宮內的陪房丫頭,這才當上了宮女。

在趙妍熙謀劃陷害劉貞時,同锦中計出宮尋找劉貞,遭遇王大妃崔氏派人前來截殺,多虧國王李泰與權臣樸繼元及時趕到,才撿回一條命,此後即成為國王關注的安插在英華堂的陽線。沒曾想為保護她,劉貞特意將她安排到自己所在的彩玉堂,這才過上了安穩日子。李泰在祈雨祭祀舉行時昏倒以後,又被王大妃崔氏和趙妍熙設計,威逼她誣賴劉貞逆謀,為保護劉貞,她痛斥趙妍熙不義,對方惱羞成怒,將她送入內侍府掌管的刑房中嚴刑拷打。

為救助同錦,劉貞確實竭盡全力,甚至不惜去大殿面见已经垂帘听政的王大妃崔氏,还说出了自己已经怀孕的話,这才以怀有王室血脉的事实震慑朝臣,也让崔氏和趙妍熙起了必殺之心。劉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保護同錦,雖然最終同錦還是因為傷重不治死去,但劉貞的努力,被身邊人看在眼裡,老尚宮以及樸氏家門特意送入的宮女深受觸動,在得知尚膳要趁夜行刺的时候,老尚宫与朴宫女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让刘贞服下安神汤,趁着她昏睡的时候,以失去宫女的名义,盖上草席,将她送出宫去。

就这样,在王大妃崔氏与赵妍熙主导的宫变之中,彩玉堂几乎全员被戳,仅余下老尚宫和朴宫女因被拷打逼问,这才幸免于难。

可是,为什么要详细叙述宫女同锦的事迹,难道是为说明忠诚之于国王与王后的重要性吗?

事实并非如此,同锦被折磨致死这件事,即是朴继元必死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朴继元必死?

刘贞是为救助同锦,才说出了自己怀孕的事实,为的是向王大妃崔氏讨赏,这才能见得了同锦最后一面,听取遗言。即便如此,也没能把人给救下来,这就是朴继元对朝局把握不力所致。剧情发展到此处,基本可以认定朝局已经失控了。可是,就在失控的前提下,朴继元蛮有把握,认定五卫的人一定会护卫刘贞,却没能护得住,还是让彩玉堂的人自行想办法救人,牺牲了这么多宫女,才假借往宮外運送遺體,保住刘贞,確實是慘痛的截殺。

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刘贞在殿上与王大妃崔氏对峙当时,说出自己已经怀孕的话,经过御医把脉,确实已经怀孕,这才让打算自行寻找新王人选的崔氏着急起来。于情于理,如果想要搶班奪權,她都不能讓劉貞繼續存活,而在另一面,能夠順利懷孕,誕育元子,就是樸繼元的希望。于是,在殿上对峙以后,朴继元还是在书库与刘贞见面,对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恭喜您怀上殿下的血脉,可您不应声张。您应该很清楚,为何要出此下策?

-五卫会守着彩玉堂,不用担心,只要殿下回宫,这场无谓的骚乱就会结束。

朴继元的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话不多,也就是这么几件事:

其一、怀孕确认的事,应该悄悄进行,不应该公开,否则后患无穷。

其一、即便如此,公开了后宫怀孕之事,也有办法提供保护。

在这其中,朴继元提到的五卫,通常都是从太宗李芳远当时就守卫宫城所属: 鹰扬卫、金吾卫、神虎卫、兴威卫、千牛卫,在朴继元看来,这五卫都是分属兵判赵元杓管理,如果现在公开朴淑仪怀孕的事,由赵大监出面安排五卫守住彩玉堂,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可是很快地,彩玉堂的老尚宫和朴宫女就得到消息,知道夜间将有大事发生,可见朴继元所说的“五卫会守着彩玉堂,不用担心”的话,也是妄言。

王大妃崔氏在成为王大妃之前,首先是恋慕朴继元的人。赵元杓在担任兵判之前,首先是赵妍熙的父亲。这二人,一人因爱生怖,想要把權勢抓在手中,另一人则是爱女心切,为保护女儿不惜一切代价,这才会出现崔氏派人截杀,赵元杓置之不理,反而调走五卫众人的状况。

在宫内,人手充足,都不能阻止江湖人士截殺,无法保护怀孕的中殿人选,这是朴继元和赵元杓二人失察兼带失职。這樣的失誤,應該被滅九族。於情于理,樸繼元和趙元杓都應該給國王李泰一個交待。趙元杓手握兵權,宮中又以其女趙妍熙為人質,他也只能以忠心護主為承諾,向李泰謝罪,但樸繼元沒有人質,也沒有承諾,如果不付出代價,休想蒙混過關。

當年為册立尹氏为中殿,朴继元已经迫使王后饮鸩弃世而去,无论怎么说先王后是自尽,朴继元都无法推卸逼迫王后的罪,如今他以自家侄女名义送入宫内的刘贞,在怀孕后遭遇如此截殺,李泰只能更加痛恨,不可能輕易罷手,這才為李泰故意磋磨樸繼元,提供了可能性。

君主與臣下,生與死,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平心而論,李泰為了此次舉事,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但他沒有想到,凡事都有意外,如果身為上位者,不作仔細謀劃,付出代價的,就只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作為君主,李泰他知道自己這邊已經派人辦事,他沒有想要十月死去,甚至特地囑咐鄭義均,要他盡快通知十月,保住性命,速速離開,卻沒想到十月為了完成最後的任務再見到崔氏,這回被識破,又遇到樸繼元這樣憤恨不已的自充手,當然活不成。待鄭義均趕到,使勁搖晃著十月的遺體,大喊要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引發一片噓唏,眾人都沒有想到,這回舉事竟然要付出如此代價。


十月與同錦,其實都是一樣的人,善良,熱情,真誠,極重感情,因為從小得到的關愛很少,一旦有人善待,他和她,他們就奮力追隨,萬死不辭。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最先倒下的,往往都是最善良最真誠的人。同錦和十月,就是範例。

在忠心耿耿的宮人們的幫助下,劉貞終於逃了出來,順利得救,但此後發生的種種都在意料之外。李泰以得勝還朝的姿態,帶領眾人入宮,讓參與垂簾聽政的眾臣膽戰心驚,而赵元杓和朴继元都已经发现,兵符早就已经被换掉了,留下的那些是假的,真正的兵符早已被李泰派人取走。所以,此次举事,并非清君侧,而是荡平反正功臣,重用士林而来。

一边是将要享有的荣耀,一边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该如何选择?这份选择之于李泰,则是水深火热般的拷问:

-听任大妃娘娘垂帘听政,致使國家陷入動亂之中的人,都是殿下嗎?!

作惡會留下痕跡,佈局也是,無人可以是例外。在打算歡慶勝利的當口,被深愛的戀人識破,這無疑是李泰此生的至暗時刻,但在此時,危險已經順利排除,真正屬於國王的朝代即將到來。尊貴與卑下,誠實與謊言,聖君與暴君,李泰該如何面對知情後的劉貞,知曉一切的劉貞又該何去何從?預知下情如何,請繼續關注下篇。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2 ) 一部政治爱情杂糅的童话剧

本剧中心思想在我看来是想说明权力制衡的重要性,暴君、圈子暴力都会是国和民的不幸,如何保持权力的平衡,明君、忠臣、贤后其实都不是解法,靠某几个人终归不长久,科学的政治制度才是根本,本剧最终达成的不外乎就是王、相、后三力制衡吧。话说时代在进步,制度的进步较之科学实在是只能一声叹息。

之所以说这是童话剧,原因有三:

1、没有如此深情的王,美人和江山岂可兼得?除非王室是当今的象征性摆设,或者干脆叫王室企业。

2、没有如此大义的后,有评论说女主应该当王,其实,女主再演下去就必然撑不起剧情了,虽说女主学养好,脑筋又转得快能抗衡左相制约国王,当忍能忍,但当狠却不够狠,挟了几个“自己人”就乱了方寸也是剧中前后矛盾的情节设计,还不如直接打造成无所不能从不失手的女英雄,那再说当王也许气还能足点。

3、没有入如此忠奸完美合一的臣,左相张赫前面有多坏,后面有多好,以为的大奸臣其实是为国为民的大忠臣,似乎颇有点张居正的味道,但就算是张居正也没这么极致的殚精竭虑和从不后悔吧我猜。

虽然是童话剧,但也挺好看,三位主演都算给力,尤其是张赫的正反派拿捏得是真好,任何时候沉稳淡定,十分让人放心。男女主也很顺眼。女二(大妃)太蠢,下手又黑,给她个活受罪的结局也算不错;女三又丑又蠢令人生厌。

感觉应该是8分以上的水平,不知为何分这么低。

 3 ) 汗青集之三 步步惊心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红丹心 汗青集

第三篇 步步惊心

一番纠结 难舍难分

-寡人来了!让我看看你的脸!!!

当暴怒的君主闯入彩玉堂内室咆哮,他见到了终生都无法忘记的情景,他心爱的世子嫔刘贞正跪坐在地,等候临幸。原来,这就是少年李泰期待的新婚之夜,早已被废位的世子嫔刘贞没有失声惊叫,她只是愣在当场,继而眼底涌出泪水,可是当年骄傲的他分明就说了:

-我不会见她,(我)要看到她在新婚之夜,大惊失色跌倒在地的样子。世子嫔分明会失声惊叫。

看来,李泰的愿望没有实现,反而是他自己吓了一大跳。想要捉弄最亲近的人,真不是什么好主意,至少在七年后,内心骄傲的李泰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他只是看着眼前人,说不出话来,和她一样,他也是眼中含泪,看着对方,半晌说不出话。在左相大监侄女的处所,却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恋人,这该怎么办呢?

好办,只有让尚传帮忙挡住那些想要窥探的人,其中也包括那位被刘贞骂作是“老了耳朵也不行”的那位尚膳大人。当尚传郑义均被团团围住的时候,内侍府的矛盾才刚刚浮出水面。从老尚膳与尚传拔刀相向的样子来看,编剧一定爱看史剧:王与我。内侍府的人自打幼年从内子院进府,就要发誓同为兄弟,手足相依,一旦拔刀相向,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这就意味着内侍府的几班人马各自站队,要进行权力斗争,至死方休,是没错,因为刘贞二进宫,大内又要掀起腥風血雨。


◆ 王与他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贞为了救助因她被困的竹林县众人,也为兑现她给朴继元的承诺,非要以蛮横的姿态对抗李泰不肯合房的执拗态度,毫不客气地回敬了尚膳的好意,也因此得罪了这位宫内隐形的大总管。就是因为这样,尚膳才会在宫苑之内说出这样埋怨的话:

-左相也真是老糊涂了,怎么会找这样的人来。

此处回放刘贞的话:

-(你)话真多,内官本来就耳朵听不清,话还很多吗?

估计说对方老了,耳朵有问题,也是尚膳最不爱听的话。因为他在此之前就表露过老资格:

-殿下说要去赵淑仪的寝宫,但您不必担心,小臣是自东宫殿起就一直伺候殿下的内官,小臣定会让殿下对您回心转意。请您相信小臣,务必自重自爱。

看,尚膳分明就是一番好意,不想却受到刘贞的嘲弄,他又心高气傲,在他看来,不识好歹的丫头,哪怕是贵为左相的侄女,他也不会客气,作为内侍大总管,此时他低头不语,当然会怀恨在心。不用问,内侍的复仇是最可怕的,因为就在不经意间,宫里大大小小的事,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不,回过头来,刘贞就被尚膳给报复了,他就这么轻轻巧巧一句话:

-这,好像就是嫉妒罢。

就给了国王李泰以废位的口实,殊不知,眼前笑他的这位,就是当年因他告密,被灭了父三族的废世子嫔刘贞,要按道理来讲,有如此深仇大恨,即便骂他几句,也不在话下。不过就在当时,尚膳并不知道自己也是被孽力回馈,还当是左相送进宫来的侄女不明事理,也不知好歹,那就正好趁机收拾收拾,至少得让她再也没有机会坐上中殿的位置。不过,会否成为中殿,能否被封为王后,这还真是命运的安排,虽然内侍可以使出手段干扰,但该有的位置,终究会给该坐这个位置的人去坐。这就是所谓的天命,只是身为内侍的尚膳,虽然辅佐了李氏王朝的列王,却还是没有搞懂这个道理。在他看来,慕强而动才是内侍府的人们能够在宫内生存的法则,情况就如同李泰与刘贞合房那一晚,他讨好兵判时解释的那样:

-殿下倾心于赵淑仪,小臣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小臣是殿下的忠臣,理应伺候好圣心所向之人。

为求自己的出路,狡诈的宫内官一定会想方设法制造问题和矛盾。这样的推断,在本剧当中也是成立的。至少面对尚传郑义均,老尚膳就已经开口叱骂:

-现如今都不掩饰你是殿下的人了!

没曾想,尚传给他来了个硬碰硬,回道:

-内侍府的人,都是殿下的人。这当然的道理,尚膳你怎会不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这就意味着尚传和尚膳作为君主身边的人,都公开介入王权斗争,而且各自站队,彼此对立,如果说从前还是彼此客套一番,对各自的情况,仅是心中有数,那么到了刘贞从室内被国王李泰拉走训话之后,尚膳与尚传的矛盾已经公开化。

在韩剧当中,虽然也有内侍帮助国王的情节出现,但为了简化剧情,通常在史剧当中,都是安排内官或是尚膳出场即可,台词和戏份都不多,很少有内侍府的人为遵王命拔刀相向的剧情,上一回出现这样的剧情,还是在SBS史剧:王与我。

史剧:王与我,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该剧的主人公不是帝王将相,也非才子佳人,而是被称为“三无三能朝鮮大丈夫”的宫内官金处善在宫廷内艰难求生存的故事。这位宫内官侍奉过成宗和燕山君两任君主,和成宗李娎与废妃尹氏是童年好友,后来却奉命将死药端给了尹氏,命运极为坎坷。

为什么要提这样一部作品?

因为该剧对于史剧而言,有重要意义,其一就是树立了少年戏份的标杆,当年找的是俞承豪来扮演少年月山君,月山君后来被封为成宗,由朴宝英来扮演少年尹素华,也就是后来的废妃尹氏。两位少年演员都是童星出身,配合默契,外形契合,在播出时二人对手戏成为看点,一时间收视飙升。后来,在成年戏份上演之后,扮演成年尹氏的是具惠善,扮演成宗李娎的则是高周元,收视跌了不少。

说来也是,少年演员的挑选,对于史剧来说就是双刃剑。对比本剧来看,本剧找来的少年演员是朴智彬,已经引发讨论,因为通常高质量的史剧,要显示王者的智慧和水准,最先考虑的人选都是少年演员南多凛。可是本剧找来剑走偏锋,经常选择特殊角色的朴智彬,可见角色安排与别不同。实际上,在剧情当中也突出了这一点,因为跟随刘贞的两位随从在确知身份之前,对国王李泰的评价都不高,还有若干差评:

-我觉得他脾气不太好。

-他的皮肤比我想的要黑……

-个子,也不高。

-面相也一般。

……

当然,还有更那啥的差评:

-他看起来阴沉又冷淡,感觉好可怕哦。

对照本剧开局之初的情况来看,实际上,朴智彬扮演的,就是这样的人——

个子不高,脾气不好,肤色微黑,面相一般,看起来阴沉又冷淡的家伙。

可眼下,这位个子不高,脾气不好,阴沉又冷淡的书生竟然身着君主常服,站在刘贞面前,惊得刘贞当时就睁大了眼睛,对方也吃惊不小,看他的样子,可用瞠目结舌来形容,而后,她被这个脾气不好的人紧紧拥抱,对方又悄声说道:

-四面八方都是耳目……

跟着,她就被这个人拉了出去,门外有人大喊:

-殿下,息怒啊~

两人站在桥上对话,彼此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然而就在此时,刘贞终于醍醐灌顶,从前不能理解的事,突然间都有了答案。她含泪问道:

-是主上殿下吗?书生您,就是世子邸下没错吗?

…………

注意:此处刘贞已经意识到眼前人就是国王,机智如她,虽然悲愤不已,但仍然能够自持,因此用的还是宫廷用语。

刘贞的问话如同一把利刃扎进了李泰的心里,这个时候,他已经无须再掩饰,无奈曝露身份的他,直接使用宫廷用语跟刘贞对话: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娘子你,怎么会在宫里?左相他,知道娘子的事吗?知道(你)是(世子)嫔宫的事吗?!

这样看来,刘贞的宫廷用语得自当年的内命妇首长仁英王后,而李泰则又开始担心刘贞跟当年的处境一样,身处险境,性命不保。更重要的是,李泰与刘贞的关注点完全不同。刘贞想到的是从前,七年前那个调皮的少年,为了赢过她,不惜一脚踩碎孩子们送来鸡蛋的少年,那个对她非常无礼的少年,总是嘻嘻笑着打量她,他甚至还会对她说:

-你长得可真丑啊,相貌丑陋还放诞无礼,甚至还傲慢刁钻,聒噪又无娴静之态,以后谁还敢娶你?

-所以,与我约定婚姻罢~

原来,他就是世子,也是如今的国王。若非遇到了世子,她根本不可能被要求参加拣择,也不可能被当时的王妃申氏选中,成为世子嫔。而李泰想到的则是实际问题——

刘贞居然以左相朴继元侄女朴娥玉的身份出现在宫里,这到底是怎么了?左相知道他找了从前被废位的世子嫔顶替侄女入宫吗?

就因为这样的不同,才导致这次对话在讲过彼此关注的重点之后,就无法进行下去。对于李泰的问题,刘贞的回答是:

-他不知道。

但是对于刘贞的提问,李泰却无言以对,只能怔怔地落泪。


◆ 知不道

刘贞究竟说了什么,能把暴怒的国王给说哭了?

此处回放刘贞的话:

-若我知道您就是殿下,若是早知道救我的人就是世子邸下,真没错的话,(我)就算抱定必死的决心,也不会入宫。你我每到望日都会相见,为何这么多年来,(你)也不曾透露过半句?在我向你告白恋慕之情,就该告诉我了!要是知晓真实情况,(我)就会了断了这卑贱的感情。

这话的重点在哪里?国王为什么会流泪?

刘贞根本不担心朴继元是否知道她就是当年被废位的世子嫔,她见识过朴继元坚决将她送入宫中的那份决断和迫切之心,毫不怀疑,她介意的是李泰的态度。如果他能早点表明身份,她就不会跟他保持这么多年来定期见面,互相爱慕对方,对方却佯作不知,她诚意求婚还被拒绝,却无法了断的奇特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刘贞说到要断绝“这份卑贱的感情”这话时,李泰突然止不住地流泪。虽然感情不可比较,但是情况发展到这个地步,事实已经非常清楚了,在这段感情当中,不想分手的人是李泰,更为犹豫的人是李泰,爱的更深的人也是李泰,而非刘贞。从这番话的内容来看,刘贞也没说什么要紧话,她只是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这份直率,把李泰说得热泪长流。作为心中暗暗在意刘贞的人,李泰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在平静度日的时候,刘贞坚决要离他而去。

所以,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容,为什么要说这么多?

这是七年后李泰与刘贞在宫内的初次相见,就是这一次见面,奠定了之后见面对话的基础。一方面难舍难分,一方面又担心其安全,就是李泰在宫内见面之后对待刘贞的心意。这份矛盾的心情扩展到后来,就成为刘贞在宫内特殊遭遇的起因。

刘贞是李泰选定的人,虽然出宫七年,时间已经是最好的易容术,但是七年后在宫内再见到她,李泰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怕她身份曝露,带来无穷尽的麻烦,更担心她的安全。可是,在宫内见到这样的她,李泰的内心极不平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面对这样闪亮又坦然的伴侣,李泰极为心虚——

面对李泰的责问,刘贞坦然相对,面对刘贞的质问,李泰却无言以对。情况就跟刘贞质问的那样,既然七年来有这么多次见面,每一次都可以说出身份,哪怕就是在七年前劫囚的时候,也可以说得出来,为什么从来都没有提过自己就是世子?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之后的剧情当中一定会出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刘贞是能做到利落了断的人,最不愿意分别的人,其实是李泰。与刘贞分别,是他最大的忌讳,甚至不准别人提起。就因为这样,在中宫殿内室之中,尹氏贸然提起要殺劉貞的話,才会激得他大怒,狠狠给了几句重话,送了她的死路。

正因為李泰这种犹豫不决,每次下定决心,却迟迟无法决断的心思,才导致了七年后在宫内再见到废世子嫔刘贞这样特殊情况的发生。所以,大殿的人们自此之后,就经常看到反常的状况,越来越不对劲,可是这是国王自己的家事,无人敢管。比方说,暴怒的国王把淑仪朴氏带出去“训话”,然后,此女甚至不等国王下令,就自己回来了。跟着,国王连夜策马飞奔,赶去朴府,要找左相朴继元论理一番。不过,按照君上的说法,这是对朴氏族人的“训诫”,其实,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却无人敢于说穿,这是国王心里担心,沉不住气,等都不能等,甚至不肯召朴继元来问话,就直接登门讯问所致。

李泰与朴继元的深夜对话,可说是第五集的题眼所在。当剧情开始深入之后,资深演员张赫和演技传神的演艺人李准为观众贡献了一场精彩的内心戏对决。史剧,虽然历年来都有优秀作品涌现,但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如此华丽的对手戏演出,上一回出现,还是在张赫演出的另一部史剧作品:树大根深当中。当时,与张赫演出对手戏的演艺人,是KBS配音演员出身的影帝韩石圭。韩石圭的演技已臻化境,因此与后辈的对手戏,也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时不时地嘱咐身边的小伙计递把刀,再削骨,张赫在这样的演艺前辈面前,使出浑身解数,方能全身而退。

如今在本剧当中,张赫的演技水准以非当年惶恐又疯狂的兼司仆姜采允这个角色可比。较之当年的他,现在的他更为从容,塑造角色也更加得心应手。与李准的台词对决,堪称绝妙。从该场景可确知,李准可算得上是当今爱豆转型演员众人当中,最擅长反派内心戏演技的演艺人,没有之一。

在剧外,他是看着年轻演员欢快跳起MBLAQ组合J舞蹈的无奈大哥,在剧中他红着眼要来质问权臣的无奈国王。当国王深夜策马前来,烛火照亮了君臣二人凝重的面色,面对兴师问罪的国王,朴继元只是幽幽给了一句:

-微臣在等待殿下的召见。一国之主行事怎可如此轻率。下次,请殿下下旨传微臣入宫觐见。

在见到“淑仪朴氏”,知道她就是刘贞之后,李泰为何不能如同朴继元所说,深夜召臣下入宫,做不到那样不紧不慢地等着,非要骑马赶赴朴府?

这一切说到底,还是爱的代价,只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甚至转变为刘贞冒名顶替他人进宫的地步,已经到了李泰的恋心要见真章的时候。此刻,来到朴府的国王李泰内心如火一般煎熬,却只能按捺下焦急之情,沉声问道:

-若你料到寡人会前来,说明你已知晓淑仪的身份,是吗?

面对这样的国王,朴继元只是淡淡回了一句:

-她是殿下的情人,也是臣献给陛下的忠心。微臣只是,想让殿下与情人白头偕老而已。

却得了国王如此愤怒的回应:

-铤而走险,居然是为了寡人?寡人该如何报答这份心意呢?!

那就只有回答:

-臣左议政朴继元,恳请殿下接纳微臣,为殿下的臣子。

其实,国王深夜前来兴师问罪,问的是刘贞的真实身份是否被“反正功臣”确知,而朴继元深夜等候国王前来,却是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唯有确认国王的选择,才能作出判断,再图后算。问话的结果是,国王经过对峙,已经确信朴继元在送刘贞入宫时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这才放下心来。所以,这才是朴继元要等的结果,情况就如他所说:

-殿下打算走哪条路?权力,还是恋心?

权力或是恋心,先别忙着下结论,对于一个人的判断,要听其言观其行,对于一个人的选择,也要听其言观其行。李泰在此之后的所作所为,都是他对朴继元的回应,只是这份深意,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能够体会。一人是刘贞,另一人就是朴继元。区别只在,刘贞都懂,朴继元对女方的身世,也有可能不完全知情,可能只了解一部分用意。

在刘贞二进宫之后,李泰与她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最耐人寻味的是,每次见面,都是李泰差遣尚传郑义均帮忙看着,自己单独把她拉到一边讲话,而且每一次都要装作凶狠的样子,一边大声咆哮,一边以铁青脸色走上前来,也真是苦了李泰,要作出如此震怒的姿态。于是,就是为这份不易,这位可怜的君主得了追片观众给的一个雅号:咆哮帝。

在咆哮帝李泰很不放心,担心刘贞会有危险,要她一定出宫的时候,刘贞只是好言相劝,但是对于朴继元送出亲眷的指认,二人还真就对付不了。说到底,这也是李泰在事发之后,应对太过强势所致。如果他没有态度如此激烈地反对,还跑去朴府兴师问罪,朴继元就不可能出这样的损招,布下大局,非要君主认可才行。

那么,朴继元到底干了什么?

朴继元布的局,说起来也不复杂,他只是要求妻子将抚养过侄女朴娥玉的女眷请来茶会,引发了不小的騷動。

為什麼說是引發騷動?

因为这位势利的夫人事先没有得到提点,也误以为是鸿鹄将至,认定自己照顾过的亲戚家女孩现在入宫,就成了国王的后宫,凭借左相的权势,当上中殿是迟早事。于是,这位老妇人高高兴兴地装扮,还特地穿上了新衣服,为的是要以淑仪娘娘的母亲自居,还跟儿子开心地说起:

-我是府夫人,你就是中殿的兄长~

这里需要特别的解释的是与中殿有关称谓。册封中殿之后,生父母被封为府院君和府夫人,如生母去世,生父续娶的正室配偶也被封为府夫人,封号通常以该女子的籍贯为名。中殿的生父除被封为某某府院君之外,还会被称为“国舅”。

是没错,“国舅”在古代朝鮮李氏王朝,是对王后生父的称呼,不是对王后兄弟的称呼。因此,在相关版本当中,有不少翻译为求严谨,都将徐氏与其子的对话直译为“中殿的兄长”,而不称国舅爷,但还是有其他版本字幕将对话中提到中殿兄长的话,意译为“国舅爷”,说到底还是犯了常识性错误。作为中殿的娘家人,不会称其兄弟为“国舅”,这是乱了辈分。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得意忘形的坏处,一看便知。承前篇分析,唯有中殿的生父母才会被封为府院君和府夫人,这位曾经照顾过朴娥玉的妇人,还没等对方册封就自诩府夫人,确实贪心不足。谁晓得入宫之后见到两位淑仪,她根本就没认出来谁是谁。为了表示亲近,她还特地凑上前去,跟赵妍熙打招呼,称呼她是淑仪娘娘,惹得赵妍熙笑出声来,而一旁的“朴娥玉”只是黑面冷对,坚持说自己不认识这个人。在此之前,她也是这么说的,在赵妍熙问起她的情况时,她就只是沉声回答说:

-我家境贫寒,只有一名婢女。

到了错认淑仪的时候,情况就更为尴尬。在老妇人非说自己是养育侄女的母亲时,“朴娥玉”毫不客气地给了几句话:

-我就是淑仪朴氏。

-我并不认识你,怎能说是你养育了我呢?

看,这就是刘贞的硬净,认识就说认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即便说出这样的话,会引发问题和矛盾,她也不在意。不认识的人,也不清楚来历,立刻否认,没有任何余地。就因为这样坚决的态度,给了想要拿到方便和好处,甚至想要封浩的老妇人以重重一击,她赶忙解释说:

-这位,不是娥玉。小人记得娥玉的样貌,虽然只是小时候带过一阵子,但是小人亲手喂过她,还给她洗过澡,小人岂会不认识她?

可是,这话实在让人听不下去,就在宫里这么说话,这不是在丢左相的脸,这是在打王室的脸,品阶已是外命妇正一品贞静夫人的朴夫人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赶紧出来圆场,哦不,急忙出面处理问题:

-“一阵子”?不是说淑仪是你一手带大的吗?那些话是假的吗?

当然,朴夫人也有解释:

-臣妇惶恐。她说自己如同淑仪的亲生母亲,臣妇愚昧,就信了她。立刻把这女人拖出去!臣妇要亲自告到义禁府。

为什么要告到义禁府?

比起汉城府处理民间事务,义禁府才是掌管王室诸多事务的机构,但凡宫内有事,必须交由义禁府处置。朴夫人在“淑仪朴氏”面前如此保证,就是想要争取主动,不能落人口实,否则,她的罪可就不是误信奸佞之徒,而是恶意串通,欺瞒王室,犯得可是欺君大罪。为给自己和“朴氏淑仪”免去麻烦,作为朴继元的妻子,朴夫人当然要争取主动。

看,就在所有人都忙于琐事的当口,朴继元已经悄然布局,这一下子,把国王李泰和即将作出选择的刘贞都拖了进来。对于一心求取的富贵的朴氏家族亲眷而言,她要做的是证明自己的话没有错,当然要说出可以证明身份的话来,就因为这样,在义禁府拷问时,她说出了朴娥玉身上有大块斑点的事。

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了。因为要查看身体情况,必须由相关人员来处理,但“朴娥玉”既是左相朴继元的侄女,又是宫女子,当然应该由国王来查看。就这样,刘贞以宫女子不能被外人窥看身体的借口,严辞拒绝查探,这才迫使李泰不得不出面说明。

或者,这就是朴继元的计谋,要让李泰和刘贞两个人都不得不认可并且服从他制造的问题,并且要跟着他的思路走,但李泰一直都以一国之君傲岸自居,岂能任由他摆布,终于面对刘贞说出了两个人都不想听到的话:

-我要,抛弃娘子你。

李泰到底干了什么?

就在大殿之上,一向对后宫事务不敏感的臣子们又一次目睹了国王的震怒:

-寡人去过淑仪朴氏的寝宫。淑仪朴氏,确为左议政朴继元的,侄女。

-徐氏虽有谎言,但她以死抵罪。但是,淑仪朴氏,犯下了妒忌之罪,扰乱宫中纲纪,尽管其罪孽深重,但念及朴氏一族劳苦功高,从轻发落。朴氏淑仪殿内所有尚宫和宫女处以笞刑。马上行刑。

这安排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要按照常人观点来看,也说得过去,因为国王厌恶争风吃醋的女子,就要给她和她的家族难堪,要是按照朴继元的眼光来看,国王还在挣扎,身为君主,他既不甘心被臣下操控,但又无法舍弃恋人,于是只能作个表面文章,但在设计者看来,这也只是无谓的挣扎罢了。因为始终来看,李泰都在保护刘贞,生怕她的真实身份曝露。

既然已经惩戒首恶和元凶,这件事看起来已经结束了,其实远没有结束。那么,问题在哪里?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往往有一堆麻烦可深究:

究竟是谁派去徐氏的儿子,跟她说了左相大人的为难,让她不得不以死谢罪?

又是谁匿名送信,将徐氏那名在彩玉堂当差的女儿叫去了义禁府的大牢,造成朴氏一族与之有关,无法抵赖的事实?

又是谁在背后筹划,以漫不经心的态度操纵了事态发展?

虽然是朴继元在幕后策划这一切,却也给了刘贞重新考虑问题的机会。按照她的说法来看,她被朴继元挟制,如果她离开,竹林县一干人等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就为这,她也不能出宫。可是,按照李泰的看法,要想保住性命,刘贞必须出宫,为将她赶走,他甚至说出了绝情的话:

-迄今为止,我已经还清了欠你的债。

刘贞不解,还问了原因:

-您刚刚是说“债”吗?

没想到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你的家门惨遭灭门之祸,这一直是我的心债。

-这是寡人最后的宽容。寡人以后,不会再见你。寡人会冷落你,奚落你,折磨你,所以,你走吧。

直到这里,李泰与刘贞多年来欲断难断的感情纠葛才算真正厘清,原来,说出狠话的人是李泰,不想离开的人也是他,否则他就不可能一边说话,一边流泪。看他红着眼落泪再说狠话的样子,又让人非常不忍。面对感情,面对恋人,李泰,就是这样一个口是心非的人。


◆ 归去来

做一个口是心非的人,非常为难,这就好比李泰在说过狠话之后,内心极为痛苦,不能做别的,就只能站在风中发愣,任由雨水冲刷,唬得尚膳只能大喊撑起遮阳罗伞,又好比在内室之中,前来探望,想要合房的赵妍熙,就只能看着他的扇子,生生受了他一句:

-退下。

口是心非的他,面对生死考验,却能硬起心肠行事,这就好比,他也能拉得下脸来,在众臣面前怒吼:

-怎么会有两顶软轿?

-撤走朴淑仪的轿子!!!

是,这回麻烦了,不知情况的王大妃崔氏打算耍一耍态度,非要跟左相朴继元见面不可,为避人耳目,当然就要选个安静的地方,以退为进,见过朴继元之后,还要李泰吃一点苦头。

王大妃崔氏为什么要耍这样的态度?

理由非常简单,按照古代朝鮮李氏王朝的祖制,王后,也就是国王的正妃掌管内命妇,所有后宫之事,都有王后做主,旁人不得干涉,这是太祖李成桂确立,经由太宗李芳远深入规则,特地交给后宫之主的至大权力。按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在中殿尹氏病故之后,后宫无主,一切事务暂由王大妃崔氏掌管。

这就意味着,即便要问罪,或是斥责后宫失德,也应该由王大妃崔氏处置,轮不到国王来问淑仪朴氏的嫉妒之罪,也不应由国王下令痛打彩玉堂的宫女。如此说来,为对付左相朴继元,李泰也有悖伦失德之举,作为君主,他当众斥责后宫失德,又在大殿之上悍然下令挞伐对立之人,就是越权的行为,也是轻视祖制,藐视王后权威,不孝不义之举。

若是真要根究起来,李泰当然无话可说,因此,王大妃崔氏的退避三舍,恰是以退为进之举,因此,朝臣虽然议论纷纷,表示不满,但也只能由她去。无他,儒生只要面对理直气壮之人,也是无计可施。这不,要贯彻孝悌二字,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番痛苦的旅程,就不要刘贞折腾了。只是,李泰的嗓门更大,周围的人们也认为这是国王故意给淑仪朴氏难堪所致。

被国王喝令不准坐轿以后,刘贞只是默默看着宫人们离去的背影,旁边站的是朴继元,他要继续说服她成为中殿,仿佛只要她点头,他就有办法让她当上中殿。在另一面,得知王大妃崔氏去温阳行宫以后,朴继元快马加鞭,赶去见面地点。私下里见面,二人都感慨非常。实际上,温阳之行,从作品整体来看,说清了几件事,其一就是关于朴继元和王大妃的情事。

那么,在崔氏入宫之后,朴继元究竟与其有无私情?

从两个人的表现来看,彼此都很克制。他和她都知道,一旦更进一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尤其是朴继元,在面对崔氏的时候,保持一定距离,甚至在心动时,还特意退后一步。这是明确的发乎情而止乎礼的表现。

除此之外,崔氏之所以会有异常之举,时而任性,时而收敛,也跟李泰对她的挟制有关。

可是,崔氏到底有什么情况,会让李泰察觉到?

请关注李泰在率领文武百官跪拜求情时,靠近崔氏,悄声对她说的话:

-儿臣,可以跪上几天几夜。可是,娘娘所珍惜的人们,包括您极宠爱的朴掌令,也要一起受罪,儿臣惶恐这是否也是不孝。正好听说今晚会有暴雨降下,为接母后回宫,一国国君亲自前来,娘娘的威严已与天同齐,请就此回宫罢。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清楚,趁着好好说话的时候,赶紧下台阶,如果你非要我丢脸,我就让你在意的人受罪。

这话本来并不稀奇,就是李泰的一贯做派,但他说的不是左相朴继元,而是朴继元的儿子朴掌令,这就很奇怪了。通常说来,如果李泰默认左相与崔氏有私情在先,应该以折磨朴继元为手段,可是他说的却是其子朴掌令。看起来,更像是以子女来威逼父母就范,这番用心就很值得深究了。

回放此前在殿上对峙当时,众臣乱辩时曾经提到朴继元曾经只手遮天,把控拣择,居然将未经检验處子之身的女子送入宮中,这就是答案。或者,在李泰看来,朴继元的儿子有可能就是朴继元与崔氏所生之子。对作品而言,假设这个推断成立,剧情将会出现重大变化。

朴掌议当真就是王大妃崔氏的儿子吗?

往后看,之后剧情一定会有答案。从目前情况来看,王位被李泰这个看起来很一般,又非常任性的人占据,实属不幸。此人不但情绪化,而且极度缺乏安全感,性格阴晴不定,情绪时常爆发或是崩溃,让人无所适从,也只有刘贞这样与他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才能理解他的苦衷。非要说的话,李泰的个性倒是与朴继元的性格非常相像,这才是二人经常斗得难解难分的原因所在。

温阳行程之于剧情发展的收获就只有朴继元与王大妃这一块吗?

恐怕不尽然,值得关注的细节,还有赵妍熙的情况。她在来到行宫的当晚,就去到了李泰的寝宫内,却意外发现了他的扇子。是没错,就是那一把刘贞制作的扇子,写有“纸与竹而相婚,生其子曰清风”的诗句。因为李泰见到赵妍熙翻看自己的物品,先是失态喝止,要她退下,继而又解释说:

-这把扇子,是一位贵罕之人为我做的。

-她是不能留在我身边的人,我越是用心,就越会害了她。

就因为有感于李泰的真诚,赵妍熙才认为自己与他是情投意合的普通夫妇,这才悄然退下,对父亲说,想要让丈夫好好休息,其实她是察觉到了男方的真心,出于尊重,想要给他空间所致。赵妍熙的退让,对她和赵氏家门而言,绝对不是好事。她好感情用事的特点,也让刘贞颇为忌惮,在礼仪学习时,刘贞也曾经提醒过她:

-藏起感情,这是我给你的忠告。

可是,赵妍熙完全不当一回事,就她看来,她拥有最好的背景和家世,还有父亲在宫外撑腰,什么都是最强的,看国王如此苛待朴氏淑仪,中殿的位置迟早是她的囊中物,却不曾想到,她是宫内最不幸的炮灰女,因为她的对手就是废位的世子嫔刘贞,是拥有士林所认为的最佳标准的人选,也是她此生最可怕的对手。

至此,后宫各人已陆续出场,刘贞就是七年前由世子李泰选定,并经过先王和仁英王后认可的世子嫔人选,可说是智勇双全,德才兼备,而赵妍熙又是什么样的人?

要问她是什么样的人,得先看行为方式。在王大妃崔氏举办的省亲宴上,赵妍熙分明见到了朴继元一手导演的真假朴娥玉的宫廷大戏,却不知其中利害,还失笑说道:

-我想起了在娘家时读过的艳情小说,有位小姐死于战乱,她的婢女冒充她的身份,假装自己是贵族 ,还与书生成了亲。真是一本有趣的小说。那我先告辞了。

这话是她用来揶揄刘贞的话,殊不知她自己才是另一本佳话小说的可悲女配:

有位小姐与世子相遇,被选为世子嫔,却因为权臣获罪,被灭父三族。世子搭救她之后,不得不即位另娶,继室病故后她再度入宫,却要与世子计划利用的女子共事一夫,于是被利用的女子就成了炮灰,整日被蒙在鼓里,还以为自己会成为中殿。

什么是有趣的小说?这才是有趣的小说。刘贞的际遇就是连小说家都不敢写的宫廷传奇故事。可见,赵妍熙看似是爱看小说的傻白甜,其实只是向往浪漫爱情,对宫廷充满幻想,陶醉于权势创造的舒适之地,无法接受其他可能性的官家女。这样的宫女子,若是运气好,遇到朴继元那样的家长,就能终生受到保护,过上如同王大妃崔氏那样的悠闲生活,若是运气不好,遇到赵元杓这样的家长,就有可能受到宫廷残酷现实的铁拳暴击,在深陷险境时才会清醒过来。

那么,什么是拣择依凭的最佳标准?

在士林看来,大提学在殿上所说的话,就代表了儒生的意见:

-您并没有为升遐的中殿守满三年国丧。此次继妃的拣择令过于仓促,使您未尽夫妻之礼,这是其一。按照惯例,应从官职低微的名门家族里拣择王后。为何晋升到第三轮拣择的,都是权势之家的女子?拣择过程不公平,此其二。这必将导致外戚权势过盛,此乃第三个理由。请殿下取消拣择。

以上,就是弘文馆大提学代表儒生提出的,国王必须取消拣择的三个理由,其中明确说明了士林一派对于中殿人选的基本要求:

○ 中殿必须出身官职低微的名门家族。

○ 中殿不可出身权势之家,如此一来有可能导致外戚权势过盛。

相关条件当中,第一条是积极条件,说的是什么样的女子应该被选中,第二条则是消极条件,说的是什么样的女子不能被选中。

如果以此条件来看,刘贞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刘学秀是儒生的榜样,也是谏官,家族的情况刚好符合“官职低微的名门家族”这一条件。虽然当时因为还是世子的李泰找借口,触怒了朴继元被针对,导致被灭三族,但其父声望犹在,士林一派仍有追随刘学秀的人们存在。情况就如同兵判赵元杓回应李泰提议安排士林一派的人去司任职时所说的那样:

-士林多是追随逆贼刘学秀的人,而且他们独善其身的固执,也对殿下不利。

但却被李泰否决:

-你们防备了他们这么久。也够了吧?

-所以才要请兵判出面,还会有谁助寡人一臂之力啊。无论从前与现在,能帮助君王的,只有府院君和妻子家族的势力。

虽然作为“反正功臣”,对士林一派防范颇深,可是现在,为了女儿能在宫内好过,也为家族能够巩固地位,赵元杓居然要为了士林一派出面提议,这可真是奇观。所以,这就是李泰在拒绝求婚时对刘贞所说:

-我有……订下婚约的女子。有一件事,计划了好久,如果实行,就需要那女子。

这话的由来。当扶植士林一派势在必行之际,所有事都动了起来。先是尚传出面劝说,刘贞让步,流着泪说自己要出宫,这才让李泰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又揪心不已,讯问尚传郑义均说:

-代替刘娘子的是可信之人吗?

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李泰终于放下心来,由此见到了此生最难忘的丰呈宴。

在李泰看来,事情应该就跟尚传郑义均说的差不多:

-只要大小姐去书库就可以了。殿内宫人们都忙着伺候大妃娘娘,大家都没有余力去监视刘小姐。

注意,在郑义均看来,哪怕刘贞已经被封为淑仪朴氏,对外称作左相的侄女,在他看来,还是当年那位坐地恸哭的大小姐,就如同在宫外,刘贞对他的称呼:

-武士您,您来了吗?

他想到的是,大小姐一定会尊照国王的旨意行事,迅速离宫,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丰呈宴那一晚,大小姐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李泰究竟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他为刘贞打开了只有李氏王族继位者才知道的暗道,要她趁着丰呈宴众人看热闹之际,从暗道离宫。

在众人眼前消失,这样的计划能行得通吗?

如果能够找到替代者,那就可行。替代者,就是身着黑衣,面罩黑纱,代替刘贞坐在位置上的人。

正因为这样,李泰才会问郑义均,找来的人是否可靠。在郑义均看来,在宫内遇到的这个女孩,是对刘贞忠心耿耿,紧紧追随她的人。在宫外,哪怕看到他拔刀,也要大声呼喊,为主人鸣不平,可见她的忠心。光是看到这位还能浑水摸鱼,以兵判府上贴身丫头的身份入宫,假意帮助赵妍熙这一条,就足以得见她机警过人,足智多谋。所以,这就是刘贞在暗道内见到额头跌破的冬琴,如此惊讶的原因:

对她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来到宫内,还出现在暗道中?

再看到冬琴憨笑着说出要搬走暗道里的石头,再赶走老鼠,不小心跌倒的话,她终于忍不住抱住冬琴,就哭了起来。

刘贞去了哪里?

丰呈宴上。她守住了自己的位置,要继续待下去。她也说过,竹林县的人们就是自己的血肉,是自己的族人,她不能没有他们。其实,刘贞的选择早有预计,在她端坐内室,含泪回忆时,恍惚中,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刘学秀。这虽是幻境,却代表了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幻境中,虽然被戳多年,刘学秀的音容笑貌一如往常。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女儿刘贞,问她:

-你的肩上担负着王室和我们家门,还有士林的重担,现在为时不晚,想逃走吗?

而气馁的刘贞就只能负气回答说:

-当初我就该逃跑,那样的话,父亲和母亲,还有我们家族也不会惨遭灭门,我也就不会遇见他,我们两人也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可见,即便身陷险境,刘贞仍然有承担责任的意识,也有留下来继续斗争的直觉。这样的她,并不可能甘心受到国王的摆布。

李泰的计划错在哪里?

他低估了刘贞对于竹林县民的感情,也轻视了刘贞珍惜跟随她的人们的心情,更是误判了朴继元耳目众多,搜集消息,判断局势的能力,就跟当年一样,大错特错。彩玉堂的尚宫,虽然一心偏袒刘贞,长话短说,不肯多讲,却说出了最重要的信息:

-只有尚传来过,为丰呈宴的事。

就这样,这个精心设计的计划,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朴继元一举翻盘的突破口。在丰呈宴举行当时,一幕又一幕的奇特景象,正在宫内宫外上演。

在荒郊野外,紧张的尚传郑义均正领着头罩披风的女子往前走,却未曾想到眼前居然转出了尚膳大人,他并非孤身前来,而是率众手執白刃前來挟持,这情况着实令人吃惊不小,尤其对方还对他说出:

-我是恩怨分明的人。你,还有你身后的那位,我有恩怨要还。还愣着干什么?!

这样的话,就更是令人骇异。

平心而論,尚膳他对尚传郑义均不义,作为同在一处,同甘共苦的同袍兄弟,内子院的人们一入宫就是手足,他若是先挑起争斗,导致手足反目,日后就没有脸去见其他兄弟。他对国王李泰不忠,对“淑仪朴氏”不敬,虽然不时讨好,但对她身后的策划者:朴继元也不忠诚,即便尚膳认为尚传身边头罩黑色披风的女子就是淑仪朴氏,作为有地位的宫女子,他不应该,也不能对她出手,但现在他居然说的是“恩怨分明”,可见此人是非不分,恩怨不明,刘贞骂得没错,他确实糊涂。

不过,尚膳之于王与刘贞最大的问题不在他见风使舵,拉帮结派,铲除异己,不忠不义,而在于当年与刘贞有关的宫人或流配或被赐死之后,他是目前宫内唯一见过废世子嫔刘贞的宫内官,也是唯一可以证明刘贞身份的人。身份如此重要的人,若是反戈,情况简直不堪设想,眼下的状况就如他自己当时劝慰刘贞所说的那样:

-您不必担心,小臣是自东宫殿起就一直伺候殿下的内官,小臣定会让殿下对您回心转意。请您相信小臣,务必自重自爱。

对刘贞而言,宫外有朴继元,他是最希望自己送进来的人能够登上中殿之位的人,宫内若有尚膳帮忙,情况就会变得不同。只不过,这位尚膳大人,一直都号称自己是“恩怨分明的人”,一开始就伤害了他的感情,想要争取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过,事有凑巧,人有旦夕祸福,若是要按照尚膳的要求把恩怨好好厘清,他还真就欠了刘贞父三族那几百口的性命,这样的他,若是不能为士林一派所用,还会引发更大问题。


在漫天的烟花之下,李泰向王大妃崔氏表达祝福之意,大妃表示非常满意,要他揭开蒙着黑纱的淑仪朴氏的面纱,他却不得不从。当他颤抖着手,一面担心,一面难过,迟疑着揭开面纱的时候,却见到了熟悉的面容。火光之下,镇定的刘贞,早已恭候多时。

时至今日,朴继元提出的问题:

-殿下打算走哪条路?权力,还是恋心?

才算有了答案。原来,李泰想要的是所有,既想要权力,也要保持恋心。权力和恋心,他都不想放弃,这才想出要恋人退避三舍,速速离宫,继而保住权力的办法。确切说来,李泰想要的是在得到心灵慰藉的同时,保住权力。常言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李泰却想要鱼和熊掌兼得。这才是真正的欲心。欲心如此炽盛,想要所有,却不顾惜身边人的性命,又如何得偿所愿。在刘贞正位中宫之前,李泰注定还要多受磨难。

最难留住的是瞬间的华彩,最难揣度的是幽暗的人心。后宫行走,步步惊心,就在去走存留这一刻,刘贞终于作出了她的选择,她要作为后宫,作为王的女人活下去。当快步跑来的朴继元惊喜得站在宫门之后朗声祝祷中殿娘娘,烟花的火光照亮了李泰愕然的面容,新一轮的较量开始了。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4 ) 汗青集之五 为今之计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红丹心 汗青集

第五篇 为今之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心事重重的国王在赵妍熙眼前戛然而止,我们这个名叫红丹心的故事也翻开了新的一页。情况正如朴继元所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自打刘贞进宫,他就断言:

-御心所系,只她(一人)。

或者,以各方所见来看,到目前为止,朴继元仍然是众人当中,最为了解已经为王的李泰,也是最懂他心意的人。就冲他破除万难,也要将李泰心仪的女子送进宫来的这份心机,就无人可比。

撇开派别和政见不谈,朴继元,即是当朝无可比拟的上位者。


◆ 嫡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英华堂内室,李泰作出了此生最心悸的决断。美色当前,能够突然停下来,就意味着李泰的身心都朝向同一人,也代表着这样优柔寡断的他终于为一人一事下定了决心。就在那一刻,刘贞已经确定成为李泰心目中无法替代的人。她的中殿之路,直到此刻,才算正式开启。

成为古代朝鮮的王后,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也是一条漫长的路,前路漫漫,此前曾有那麼多宮女子前赴后继,给自己也为家族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权位与灾厄,最终成为史书中的一段记录,现在,该轮到冒名入宫的刘贞来施展自己的本领。

想要召唤来人,就不该自行上前,而要让对方走过来。想要成为中殿,就不可反复表明心迹,而要做些有用的事。比方说,扫清前路障碍,或是让对方放心,愿意将自己的安危交付。在寝殿对峙之后,刘贞终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她,距离中殿之位又近了一步。虽然,这原本就是她的位置,但不能这样讲。在宫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国王赐予的,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事。这就好比,之前对刘贞愤恨不已的尹氏,虽然还是全了中殿之位,但到底还是无子患病,含恨而终,可见,拥有再多东西的人,也要知道底线。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应该在哪里停下来,从这一点来看,刘贞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身着单薄的唐衣,含泪伫立在风中的人,身边还放着一盏灯。李泰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刘贞,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称呼她为淑仪朴氏。此时的他,已经无法遏制激动的心情,只能紧紧拥抱这样的她。可是,她只是在他的面前停住,含泪想要推开他,对他说:

-要救臣妾,就得救下左议政。这种事不能发生。

但却无法推开李泰的心。是,比起当年那个调皮捣蛋又不择手段要赢过她的少年,当下,他已经是可以决定宫女子命运的国王,但却依然为她痴狂。或者,当年先王就是看出李泰的心意,才会将宫内官郑义均交给他,如今逐渐成长的国王终于确定心意,拥抱自己钟意的人,也算好事一件。直到此时,彩玉堂的宫人们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朔月这一晚合房,合的是彩玉堂的房,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什么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此时在宫内,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就意味着当年被选入宫,经过拣择被定为世子嫔的刘贞终于要重回后位,尽管困难重重,但已有一线生机,已经算是不错的进展。好事还意味着,在生下嫡长子之前,按照宫内的说法,国王李泰有可能专宠一人。可是,嫡长子之母究竟是谁,是赵氏还是刘氏,哦不,应该称她为朴氏,这就很值得计较一番了。

按照此前的说法,在听说从前订下的那位中殿尹氏患病之时,在偏殿议事当时,还有臣下曾经提到过:

-也不是不知道您的想法,就是想要嫡长子。

可见,李泰在立储方面也和他的王父一样,要立的是嫡出长子。按照古代朝鮮李氏王朝的規矩:

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

在这其中,嫡出的优先权,排在庶出之前,这就意味着,就王位继承而言,只有嫡出这一边的子嗣死绝了,才有庶出的份。从剧中李泰的犹豫和慎重态度可见,在他钟意的中殿人选产下男嗣之前,绝不可能允许其他人有机会挑战嫡出长子的地位。确保意中人的地位,确保继承人的位置,这就是专宠的意义。

冬日的风酷烈又清冷,如刀一般扫过,忧心忡忡的刘贞站在桥上,迎风伫立,怔怔地出神,冷不防有人悄悄走近,还在挥手要四下安静,不要打扰她。待他开口说话,对方懵然不知,突然听到说话声,生生被吓了一跳。说来也是,因为深爱,因为爱得火热,李泰待人的方式真的与众不同。

还是和从前一样,他成功地吓到了他想要吓唬的人,但是看到对方吃惊挪步的时候,他却突然开始注意掉落在地上的扇子。怕扇子被踩坏,他急忙弯腰去捡,这着急的样子,看得宫人们目瞪口呆。

李泰在桥上捡起来的是什么扇子?

刘贞所赠之物,就是那把写有:

纸与竹而相婚,生其子曰清风。

诗句的扇子。按照李泰的说法,现在他是来答复的。看着眼前人那发亮的眼睛,还有无法掩饰的笑容,还要什么答复呢,他早已心仪于她,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不用问,李泰的答复,就是纸与竹的因缘,也许他和她会有一名胎名为清风的儿子。


◆ 妄心

在合房之前,刘贞已经解开了李泰的心结,让他明白,在他面前的人,并非朴继元送入宫内的朴氏女,而是刘氏家门唯一幸存的女子,也是当年先王首肯的世子嫔人选。在合房之后,面对犹疑不定的李泰,她却表现得谨慎寡言,总是提到即便真相大白,自己也不能让国王搭救。以宫女子的眼色看来,这是过度小心的表现,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能够得到国王的信任,并且敢于在权臣朴继元面前揭晓自己的真实身份,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一大步,其后发生的种种,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都在意料之外。

在解释此后刘贞遭遇的一系列灾厄之前,先要解释一个词:

妄心

那么,什么是妄心?

妄心就意味着想要拥有不可能得到的人和事,或是假装已经成为不可能成为的人,过着梦想中的生活。只不过,现代社会不讲究这些,总是会以各种方式提醒人们: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其实不是的,至少,在古代朝鮮李氏王朝这样阶级固化,两班享有无可比拟特殊权益的社会,甭管心有多大,梦想都不见得能够实现得了。妄心这话要是搁宫里,估计就是赵妍熙这样,误以为鸿鹄将至,自己即将成为中殿,统领内命妇,假装自己已经是王后的情况。

人,不能生有妄心,可是在这重重宫阙之中,妄心之人又何止一二。在亲身体会受到冷落的感受之后,赵妍熙终于悄然亮刀,追根究底,竟是出于刘贞的善意,倒是让人意想不到。因为赵妍熙乱发脾气,将屋内的东西丢得乱七八糟,却意外得到刘贞的提点,就是因为看到了刘贞的那双手,听到了她的声音,这才猛然想起,在家的时候,似乎见过这样的行商之人。为稳妥起见,赵妍熙甚至还叫来乳母确认,岂料对方一看到刘贞,立刻就认出她来,急忙肯定这就是当时那位女掌柜。

如果,生有妄心的官家女亲眼见到别人的良宵是自己的寒夜,对方还有可能是不如自己的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殺,而且是受人利用,成了牺牲羊。轻浮而愚蠢,不知进退,也不知宫内险恶,仅凭借寥寥数语,就任性妄为,如无人保护,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而赵妍熙幸而有兵判这样的父亲,事态这才得到控制。赵大监先去找了朴继元,朴继元又派人去找到了宫外等候刘贞的国王李泰,两边人马都疾驰赶到,这才化解了危机。

虽然如此,但是在给父母扫墓之后,又遇到匆忙赶来的同锦,又眼见众人手执白刃,向她与冬琴二人袭来,刘贞还是受到了很大惊吓。直到很久以后,她才明白,这场意想不到的袭击,在她曲折的后宫之路而言,仅仅只是开始。

这一回,就是王大妃崔氏布的大局,只是她还在谋划当中,就有赵妍熙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却又有恃无恐的宫女子送上门来,又如何不能利用。或者,在这深宫之内,真正有恃无恐的人,并非赵妍熙,而是王大妃崔氏。因为有朴继元的包庇和纵容,崔氏甚至不考虑事败以后如何善后。办法,是她想出来的,人,是她指点投奔而来的宫内官找来的,事了拂衣去,毫无痕迹。

就这样,国王李泰,权臣朴继元,也包括两名受害者:已经被封为淑仪的刘贞和帮忙送信的冬琴,亲身经历了一场类同于古龙小说经典场面那样的刺杀。身穿孝衣的队列路过时,所有人都肃立一旁,低头静默,以示祭奠之意。当拖着当身穿麻衣的人们突然从棺盖上蒙着的裹布之下抽出刀剑的时候,刀光剑影,还有兵器渴望喂血的铮鸣声,还是让她惊得无言以对,只能以身体护住吓得磕头求饶的冬琴。

挥刀的人们,终于还是被尽早赶来的朴继元射殺当场,而最后那名持剑威胁刘贞的人,却死于李泰的箭下,可见他多年来轻忽经筵,却不分寒暑,苦练射箭,并非毫无意义。至少在危急关头,还来得及对救下心仪之人。

刘贞得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意味着从此王与后,君与臣的关系从此改变。


◆ 抉择

刘贞究竟改变了什么?

刘贞改变了君臣对峙的格局,一次又一次地重塑君臣关系,由此正式加入对峙行列,成为君臣对峙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不可小觑。

如果说九十两集说的都是宫刘贞与李泰如何历经艰险,终于倾心以对,宫女子又是如何争斗,如何设计,如何事败被君臣二人合力戳破,却不能立刻应对的事,那么,刘贞与朴继元达成的协议,以及刘贞的承诺,恰是朴继元当政之道的最好体现。

朴继元的为政之道是什么?

殺數人,救千萬人,雖千萬人矣,吾亦無懼。

这是什么意思?

为了当朝为官的众臣,为了救下更多人,不擇手段,無所畏懼,殺暴君,除異己,無所不為,因為知道自己是在做對的事,從不感到害怕。

原來,這就是樸繼元出手狠戾,毫不迟疑的原因所在,他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也是一个看透时局的人。他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的危险和挑战,也明智到了能够窥破众人所为,总是先行一步,将事态遏制住。这就好比这一回王大妃崔氏布局,就被担心的兵判看穿,继而前来求助,这才有了君臣二人如此一致来救人的奇特场景。或者,刘贞就是朴继元最特别的选择。

在初见刘贞之时,朴继元甚至没有更多怀疑,先说要除去大声说出百姓不该被如此对待的先生,继而又听到女掌柜的求饶:

-务必请您饶恕,饶了性命。

这样的他,马上就眯着眼给了一句:

-真是特别机敏,好机敏啊~

由此可见,机敏,就是朴继元见到刘贞之后的第一印象。到了后来,入宫之前,他又嘱咐刘贞,提到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国王,却不肯放了彩箱匠人一行人,可见,他肯定了国王李泰对这名女子的心意,却轻视此女的能力,想要继续胁迫,不想兑现承诺。待刘贞成功见到李泰,双方相认之后,都震惊非常,他又颇为自得地承受了国王的震怒,此时已经暗暗得意,认定此女是可以用来控制和利用的人。在确知刘贞的真实身份之前,朴继元目睹了刘贞以智慧和忍耐力,应对了丰呈宴上揭开面纱那一幕以后,他已经欣然拜倒,口称:

-臣参见中殿娘娘。

就在此时,朴继元对刘贞的胸襟气度,仪态和言行举止,以至于才能水准和决断力,都是满意的,可是在刘贞自揭身份,说出自己是刘学秀之女以后,还将自行写成的密函呈上,非要交给王上,作为朴氏家门逆谋的证据,力图改变君臣争斗的格局这件事,却极为震惊。从朴继元的态度来看,光是震惊还不足以形容他受到的冲击,应该说是震怒。对于刘贞,他棋差一步,终于导致被国王挟制,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情况虽然如此,朴继元也不是没有应对。为了赢过刘贞,他想过灭口,或是悄然除去这个人,甚至抹去她在宫里的存在,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人,是抬进来了,想要打发走,可没那么容易。按照刘贞的说法,她非要朴继元兑现承诺,放了竹林县的工匠不可,于是,她也用了自己的法子,无论是在宫内召唤官吏,故意犯下失仪之举,还是特意约上王大妃崔氏一同礼佛,又安然端起茶杯,都能让朴继元瞬间暴走。经过这么一番较量,才让朴继元有了这样一番评价:

-可是,为什么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圣君?

这就是他的疑问,他苦苦相求,从先王那里,甚至想要从今上这里想要找到的圣君之举,竟然在被他挟制,送入宫的罪臣之女刘贞身上得见,是不是一种讽刺?

寻求为君之义,得见为臣之道,才是朴继元最终放弃灭口,转而与刘贞谈判的原因所在,在他选的宫女子身上,他终于找到了训育圣君的希望:

如果无法培养圣君,那么至少可以找到一名合格的母亲,由她来教导为君之道,使得李氏王族这父父子子都为圣君。刘贞,就是有可能训育圣君的人。

朴继元对刘贞的最后一次考验,就是谈判。他给了刘贞启发,让她自行找到了当年王后薨逝的真相。原来,王后并非被害身亡,而是自行饮鸩求死,为的是给丈夫和儿子求一条生路。对她自己来说,也是终生为后的唯一办法。想要终生为后的人,终于得偿所愿,却赔上了亲家一家人的性命。刘贞,只是当年蒙先王网开一面,为刘氏家门留下的幸存者。

从前以为的冤仇,并非冤仇,而是计策,从前以为的仇家,并非仇家,而是交易者,这要如何是好?

这就是朴继元给予刘贞的考验,所幸刘贞还是以一贯态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既然当年王后的计策,已经让士林受到重创,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那麼就在當下,不宜再追究此事,为的是保全当下众人和众多家门的命。

实际上,播出过半,无论剧情给出怎样的转折和反转,都不及女主人公的选择来得有力,这才是剧中最为重要的一幕:

荒野中,疾驰而来的刘贞面对朴继元,久久未发一言,待她开口之后,却说出不要再让更多人流血这样的话,在她身后,朴府的忠仆冬柏正在对她举起强弓……而朴继元却最终释怀,决定兑现承诺,放了竹林县的匠人们。


不要再追究的决定,是刘贞为了死去的人们和活着的人们所做的决定,也是让朴继元放下心来的决定。所以,抉择才是九十两集的重头戏,两集之中的所有剧情几乎都在围绕抉择前后布局,再详述,最终,擅长为观众带来惊喜的编导给出了播出过后之后第一个炮弹:

王大妃崔氏任性地烧掉了日常乘坐的轿子,坚拒去往温阳行宫,要留下来面对国王李泰。

就在火起的瞬间,朴继元愣在当场,脸上出现一种奇特的神情,既压抑又痛楚,想要大声喊出声来,却又拼命抑制的神情,这份痛深深地刺痛了崔氏。

火光照亮了权臣的眼睛,一时间,王与尚未册封的后,君与臣,又将迎来一场暴风骤雨。这一切都是拜她所赐,崔氏这个任意妄为,却又无力挽回的宫女子,势必改变宫内众人的命运,也将扭转朴继元一家的运道。朴继元要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任性之举,李泰何时才能确知王大妃密谋戕害之事,刘贞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崔氏,赵氏家门要如何应对,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5 ) 《红丹心》与其他韩剧古装对比的突破之处

一是立意深度上的突破。这一部是我第一次在韩国古装剧中这么一针见血地指出困惑朝鲜王朝几百年,国家衰微不堪的主要原因。为什么这个国家自始至终总基调都是一个“争”字。从早期的功臣派士林派之争、到士林派分化的东西党人之争、到东人分裂北南之争、西人分裂的老少论之争,再到最后的安东金氏崛起,朝鲜中后期的国王就像陷入了魔咒,一直在强化王权上打转。要么贵族废黜不听话的国王,要么国王换局弄个士祸啥的,利用党争恢复君权。这种不良的政治环境是如何产生的?明明世宗大王时代君臣有义,后来为什么王权会遭遇一次次挑战?士祸会一次次兴起? 其他的剧在这方面都没深入展现,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怎么朝鲜时代中后期的王都那么窝囊,大臣都那么牛哄哄,这部剧第一次明晰展现了前因后果,明显立意更深一层。 二是人物的突破。男女主角,以及男二的人物形象和其他剧相比也有所突破,更加复杂化立体化,更接近人。 女主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格局高又清醒,左议政将父亲之死的真相透露给她,她虽然有所埋怨,但也理解王的立场和无奈,因为她很清楚,悲剧的根源不是人,是坏的制度,所以要上高位,以实际行动去改变国家痹症,让悲剧不再重演。 男主也不是传统韩剧中的国王世子忧国忧民的完美人设,他敏感多疑,又专情深沉,脆弱又聪明,克制又阴狠,既有成为圣君的资质,又有沦为暴君的倾向。感觉这才真实,处于深宫之中,在血腥中忍辱偷生的人,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有时间去忧国忧民?但是作为国王,他必须身挑日月的重责意识还是有的,所以让刘贞去引导他,点醒他,帮助他。刘贞和他之间的感情,是最受考验的,也是最难得可贵的感情。 左相也是个复杂的人物,有国家道义,但更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让他在打造美好国家蓝图的执念里偏离了方向,与自己想象的国家道义背道而驰,不但残害了无辜之人,还差点把国家推向失控的边缘(大妃发癫虽王是始作俑者,但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忠君明理的忠臣,但也不是奸佞。 每一个人都不脸谱化,每一个人的行动都合乎逻辑,每一个人智商都在线。 三是整体剧的品位有所突破。无论是质感,运镜,还是画面构架,都十分高级。算是韩剧古装中数一数二的上乘之作。

 6 ) 汗青集最终篇 九全十美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红丹心 汗青集

最终篇 九全十美

最危险的礼物是收到就要受到控制,最可怕的质问是来自灵魂的拷问。

眼下,不在乎是不是要当个“圣君”的李泰,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可以对朴继元的劝说嗤之以鼻,也可以对殿上众臣相互攻讦置之不理,但是他不能忽视刘贞的责问,这是真正的质询。就跟少年初见时那样,刘贞的质问还是那样不客气:

-促使大妃娘娘垂帘听政,导致国家因此陷入危难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是殿下……布的大局吗?

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回了当年订婚的未婚妻,还能找回失去的所有,对于李泰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幸运。只是当下,他只是从昏睡中醒来的人,还侥幸获得胜利,虽然付出了代价,从小开始培养的心腹,哪怕他如何谨慎安排,都没能逃过死难,而他深爱的恋人爱护的手下,也有死伤。虽然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无法推卸责任说自己与这些事没有关联。

一切都有待改变,站在光复的门槛边上,逐渐步入中年的国王,此刻心情和表情都很复杂。或者,这就是敏感这种特质为演艺人带来的好处,能够深刻体会不同的情绪,并加以表现,到了内心戏当时,尤其适用。是,历史故事集红丹心的又一页即将开启,欢迎继续关注。


◆ 谅解

体谅,是上位者需要具备的美德,不是必须,而是可以。珍惜身边人的生命,理解当事人的辛苦和为难,懂得对方的难堪,不让对方继续为难下去,也是一种慈悲。

拥有体谅这种美德的上位者,注定会得到更多幸运。不是因为好运,而是因为智慧。

面对刘贞的诘问,李泰无言以对,但作为相识多年的知己,他也有自己的办法。毕竟是国王,想要身边人帮忙是很容易的事,无论情况再怎么艰难,至少还有尚传郑世钧帮他说话。

尚传究竟说了什么,改变了刘贞的心意?

郑世钧只是让刘贞知道李泰确实在为竹林县的彩箱匠人打算,还特意让地方出面保护安全,并没有枉顾百姓性命,这才让国王与刘贞的关系有所缓和。其实,这话之前就有赵妍熙说过,因为她是为说得痛快,根本没顾忌到说了之后有什么后果,这才让刘贞相信事情的真实性。

刘贞对李泰的态度为什么会缓和?

还是有所触动,态度才会改变。从刘贞的一贯做派来看,她出身士林,父亲刘学秀又是儒生领袖,按照刘氏家门的道德标准,对上位者是否珍惜百姓的生命,就是上位者是否具备资格的标准,这才会对李泰在布局之前,先嘱咐保护百姓这件事非常在意。或者,是否珍惜百姓,就是性质问题,如果布局时不管不顾,那就跟赵氏家门的人们没有两样,如果布局前已经作出安排,身边亲近的人却不幸罹难,那就是情况变化太快,充满不确定性,不能把责任归咎于上位者没有仁慈之心。

李泰的仁慈相较于赵元杓父女的做派,就是天渊之别。在同锦被关入内侍府刑房的時候,劉貞曾經親自去英华堂劝说赵妍熙,请她看在多年侍奉的份上放了同锦,不要伤害宫女的性命,岂料赵妍熙不但不把底下人的性命当回事,还好逞口舌之快,非要让前来求情的刘贞难过不可,这才引起刘贞的反感。

现在,回到老问题上来,刘贞对李泰的态度为什么会缓和?

虽然生气,但还是理解了李泰的难处,毕竟在布局的时候,他还是考虑到了百姓,先保护她重视的人们的生命,就是为她考虑,至于后来发生的事,同锦和十月因此罹难,不在计划之中,她和他都曾经安排二人分别逃命,但就是遇到无法预计的危险,如果非要追究责任,应该去怪具体实施的人,也不能过多责怪布局的上位者。就这样,体谅的协议达成之后,李泰身边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在另一面,与士林和“反正功臣”的交易也开始了。

什么是士林与“反正”一派的交易?

说起来也不复杂,若是士林一边能够保住“反正功臣”安好,“反正功臣”就會支持為劉氏家門恢復名譽,擁立劉貞為中殿。這不,這事兒由樸繼元提出之後,所有人和事都動了起來。在這其中,以刘贞的疑问尤为特殊。面对提出交易的朴继元,刘贞问他:

-您对那些人们不会怀有歉疚吗?

可是,但是悲喜不辨的朴继元回答说:

-從來沒有。刘学秀是我的冤家,若他得势,我的情人,我的同志都會受到傷害,死無葬身之地,我必須要出手,置他於死地才行。

刘贞的问话,已经说明她面对“反正功臣”的微妙态度:

可以不欣赏,但不能不尊重。

这就是求同存异,唯有胸襟宽阔,能够容人的上位者才能做到。因为不欣赏,就不会成为对方那样的人,因为尊重,就会在关键时刻,得到与对方进行重要交易的可能性。

为什么双方交易需要可能性?

如果没有意愿,也不信任,就谈不上交易。在朴继元看来,如果需要进行交易,就必须做到彼此信任,哪怕互相厭惡對方,不讚成對方的做法,甚至有不共戴天的冤仇,也需要肯定對方是否有資格作為對手。只有值得作為對手的人,才有資格提出交易,而劉貞恰是他最為欣賞的人,在他看來,劉貞才是真正實踐他想要國王成為“聖君”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理想的繼承者。

說來也是,比起身邊那些“反正功臣”,或是自家兒子樸南相,甚至是經常給出逆耳忠言的妻子,樸繼元更為欣賞劉貞,打從一開始,哪怕不知道她的身份,樸繼元也认定她是可以成為古代朝鮮國母的人。这份笃定和信任,一直伴随刘贞入宫,对峙,针锋相对到后来,受到认可再得以册封,比起抑郁而终的先王,或是痴心相望的国王李泰,朴继元才是欣赏,理解并且竭力拉拔刘贞的上位者,虽然中途也曾有过滅口的打算,但要是非得论及上位过程中,谁的助力最大,还得数朴继元。

朴继元的这份笃定,不但扭转了其独生子朴南相的看法,也间接影响到了朴夫人的决定。所以,这就是情况如朴继元所料,将他罢黜再投入獄中之後,樸夫人入宮要求劉貞兌現承諾,保護樸繼元及其家族一干人等的原因。也是因為樸繼元的这份笃定,朴南相才惊讶地看到母亲的個性竟然如此固執。就在即将受封的淑仪朴氏面前,向她提出一定要兑现承诺,而对方也慎重答应,并无敷衍塞责,这让抱持反对意见的他大为震惊,却无可奈何。毕竟,父亲入獄之後,家裡做主的人是母親,入宮求兌現這件事,他不是締約者,也不是執行人,而是見證人。

如此说来,朴继元并没有把所有的事都交托给儿子,真正继承他意志的人是刘贞,尽管不在同一边,最懂得他的后继者就是刘贞,愿意为他善后的人,也不是独生子朴南相,而是一直都默默地协助,安静地处理所有麻烦,静静等待他的妻子。或者,正是因为如此,朴继元才能在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的前提下,慷慨而去,就跪倒在王大妃崔氏的面前。


◆ 生死

朴继元的生与死,因为足够特别,也尤其聳動,说起来倒是會成為某一群體之內的传说。至少在“反正功臣”當中,会成为永远都不可提及的禁忌。因为,他是为王大妃崔氏而死。

比起从前在议事厅内谈论政事时的那番话:

-府院君,你搬弄口舌,侮辱高高在上的大妃娘娘,作为惩罚,我就没收你的全部家产好了。若你胆敢再有一次,我再抄你满门。若你继续放肆,我就留下你这条贱命,将你的四肢,斩成千截万段。

朴继元如今的所作所为,就是以行动贯彻了他对王大妃崔氏所说的话:

-您曾说过您希望成为等待夫君散值,为他洗手做羹汤的妻子。我差点忘记了,您是可以为了这点小就感到幸福的人,我应该让您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一直非常后悔,娘娘。娘娘!请您活下来,哪怕活着比死亡更耻辱,更孤单。如果花开,您就看着花朵,过上一天;如果寒冬飞雪,您就看着雪花,再过上一天。只要您活着,那么总有一天,您会重新展开笑颜。我暂时,暂时休息一会儿……

為了崔氏,他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朴继元一直都以自己的方式,深深地愛著崔氏,唯恐她不痛快。在他看來,崔氏會變成這樣,都是因為他的過錯。若非當時他以那樣的方式,將她送進宮去,又怎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崔氏原本就只是一個期待溫暖家庭生活的普通女子罷了,為了在宮內生存下去,這才會受人唆使,為掌握權力,還想出了各種辦法,只可惜狠厲有餘,智慧不足,又極易為人所利用,這才落到如今這步田地。

其實,在听说尚传郑世钧不在宫内的消息之后,樸繼元就已经想到他是找王大妃崔氏讨还惠江,哦不,應該稱呼故人為十月,討還十月的那筆命債去了,为保护崔氏,他只能以最为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应对:

以命抵命

既然掌管內侍的鄭世鈞,要以封死書庫通道的辦法來處置尚膳,那麼他也一定會找到崔氏討還那筆債,這筆命債,根本不可能有商量的餘地,唯一的辦法就是換一個人去死。雖然國王李泰不想要樸繼元在此時此刻以這樣的方式死去,但情勢所迫,人就是鄭世鈞除去的,所有人都無可奈何。也正是因为如此,省却了君主的另一个隐忧: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乃是朝政通病。若是顺利夺得王權,為君主助力的宦者,又要如何處置?

這回剛好是趕了巧,或者,這也正是樸繼元以命相搏,換來的“聖君”臨朝的機會:

既然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是一大弊害,那麼可否由權臣出面,以性命換來一次機會?

在此事之後,不該死的人死去,該死的人就必須得活著。如此一來,王大妃崔氏的性命就保住了,無論如何,李泰都不能讓她有事,這也正如之後李泰咬牙切齒對她保證的那樣:

-哪怕您上吊或是服毒,我都會不遺餘力將您救活,(我)須得證明一國之君在盡孝,所以,請您活下去吧,就在這座宮里獨自(活)……萬壽無疆。

生死進退都在一念之間,但強者卻能以死亡換來妥協和讓步,還有其他更多的東西。原來,死亡並不是最壞的事,對於辛苦的人們來說,只是休息,而最可怕的懲罰是失去所有之後還活著。讓崔氏一無所有地活著,就是李泰所作的懲罰。

相較於趙元杓的落魄,樸繼元的死亡是有代價的,至少他在選擇離去的時候,見到了他所期待的“聖君治世”的希望。還有他給予劉貞的信任,想要繼續進行交易的迫切,才能確保“反正功臣”都能在朝中存活下來。也正是因為這份信任,劉貞才得以恢復身份,以劉學秀之女劉貞的身份,重新與士林眾人見面,在這其中,文大監早已恭候多時。實際上,早在劉貞等在退朝必經之路上,文大監就已經意識到這位宮女子似曾相識,待劉貞找他來彩玉堂,一番對話之後,才讓他確信說出中庸之見的人就只有劉學秀之女劉貞。其實,劉貞只是說出從前她為了讀書,曾經得到文大人指點的趣事。這也是只有一心求教的官家女和出身士林的長輩,才能了解的事。

士林一派的期待是簡單的,也是灼熱的,若非得知當年揀擇揀選出的世子嬪還活著,他們不會對朝政抱有如此期望,說到底,日後若是元子受封,也是士林一派出力最大,但也不可忘記“反正功臣”在背後的付出。因為劉貞既是士林一派認定可以跟隨的人,也是由“反正功臣”的首領樸繼元出力,特意送入宮的人。就這樣,劉貞成為身份特殊,真正能夠平衡各家各派矛盾的核心人物。為君主,為治國,她只能選擇制衡。

什麼是制衡?

在一方力量過大的時候,局面就會整個翻轉,若是想要維持平衡,就必須引入另一方實力相當的力量,與這一方對峙,才能維持局面不破。給予一方機會,再遏制另一方出招,就是制衡之策。

任何權力都不可一家独大,王權也不例外,否則就會演變成不可控的狀況,就如同王大妃崔氏那樣,就在以制止廢主為榮的樸繼元面前,將從前廢主的做派又演示了一回。崔氏帶來的教訓,充分說明,李氏王族所行的苛政並非來自血脈,而是來自不受控制的權力。權力基因與富貴基因一樣,若是不能好好控制,無法將其驅策向前,就會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劉貞對李泰所作的事,就是制衡。她安排士林一派入朝參政議政,又特意安撫“反正功臣”,保證他們的安全,讓眾人安心為君主效力,跟著又引入其他各方勢力,為的還是各邊各派濟濟一堂,齊心為李氏王朝諫言出力,必要時還可用一方牽制另一方的打算,由君主從中調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平衡。如此一來,王權雖然被削弱,卻仍然擁有控制權和裁量權,君主仍可安然端坐寶座之上,成為古代朝鮮李氏王朝無可爭議的王者。

崔氏無法實現的理想,追隨者無法達到的境界,也正是樸繼元的理想,就在有生之年,樸繼元終於看到了這樣的希望。他想要的“聖君”治國,想要培養的“聖君”的理想,正在由劉貞逐一實現。因為已經親眼得見劉貞為制衡君主所作的犧牲,樸繼元才會如此篤定,又如此放心。面对这样的离去,如果真心期待又欣賞,只能說一句:

走好。

樸繼元的離開,對各人來說都是很大衝擊。就在夜間,前來吊唁的人們當中,也出現了身著白衣前來的國王李泰,面對這個多年來以敦促,教導,甚至逼迫為己任,如今終於安靜下來,另換一人督促他勤勉治國的人,他也生出感慨之心。面對樸繼元的靈位,李泰不是不傷感的。在很多地方,樸繼元既是他的敵人,也是他的老師,更是他的長輩,只是,他從來都沒承認過,直到這個人離開,都是這樣。現在,終於要離開了,他也只能以安靜前來吊唁的方式,跟這樣的他告別。

樸繼元的一生,是一心為國的一生,雖然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殘忍之事,但情況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如果當時不如此行事,死去的就是他身邊的人們。他為了保住他們,已經付出了生命,可稱得上是死得其所。較之另一位算盤打得啪啪响的人,他的离去至少是有光彩的。

光彩和不光彩,比较得又是谁?

赵元杓。只要这位还在,宫里就不会安静。承前篇所述,在李泰昏倒之后,发生的大部分问题,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也有意料之外的事,这就好比他一直都在意的刘贞,虽然已经被内定为中殿人选,但却受到猜忌,被赵妍熙借故拖住,无法出宫,甚至遇到危险,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幸好最终安然脱险,但已经对宫廷斗争留下阴影;再看他早已认定是站在自己一边的兵判赵大监,却在女儿赵妍熙的恳求之下生出犹疑之心,成了在两边摇摆的墙头草。在关键时刻,并未执行朴继元要守护彩玉堂的命令,没有保护怀有王室血脉的刘贞。

就在此时,定性显得非常重要,不说朴继元,单看赵元杓就是个问题。所以,当下想要站队,得先把各家人头点算清楚,才算过得去。若要分辨,得先搞清楚兵权如何处置。就这样,赵元杓到底算不算是李泰这边的忠臣,抑或他就是朴继元的盟友和帮手,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必须辨析清楚的事。


◆ 辨析

那么,赵元杓到底算是哪一边的人?

要问赵元杓算哪一边,得先搞搞清楚赵元杓在朝中都干了些什么。以下列明赵元杓大事记:

◇ 除去廢主之时,他并未举家参与,只是躲在队伍后面,任由他人冲杀折损,事成之后却利用先王递出的空白旨意,在“反正功臣”加上了自家人,其中包括自家兄弟和妻家舅兄。

◇ 除去廢主之后,赵元杓在“反正功臣”体系内部,积极发声,率领赵氏家门以及姻亲众人,声势浩大地占据主要地位,还想要多一点话语权,这一举动让其他出过力的人非常不满意。朴继元也曾经多次提醒,但赵元杓置之不理,后来又因为女儿赵妍熙处心积虑想要入宫,思虑再三,极为纠结,在国王李泰下令拣择之后,才表示要成为◇ 除去廢主之后,国王的忠臣。

◇ 刘贞与赵妍熙同期入宫以后,赵元杓曾经跪求国王李泰,要求册封自家女儿赵妍熙为中殿,奈何朴继元势力强大,即便是国王,也无能为力,此后刘贞设计让朴继元失去先机,将密函交付李泰,让李泰拥有能够制衡朴继元的杀手锏,一举改变格局,赵元杓已无力为女儿赵妍熙争取册封,于是消极应对。

◇ 在刘贞与朴继元达成协议之后,赵元杓极为担心,一直都在为女儿赵妍熙打算,甚至发现了王大妃崔氏的设计,急忙去见朴继元,请求协助。作为号称站在国王李泰一边的人,在宫闱發生變故時,不去禀告国王,却跑去找到从前的盟友介入处理,事后还特地去见被害人刘贞,说明首恶和元凶为谁,还劝说其不要声张,导致刘贞脱险之后,还在为赵氏父女说情。

◇ 在李泰设计晕倒之后,赵元杓一言不发,谨守宫阙,却受到王大妃崔氏的胁迫,在意识到女儿赵妍熙已经同意协助王大妃崔氏,刻意出面迫害刘贞当时,虽然出言制止,但还是出手协助崔氏,违背了朴继元的主张,趁夜在彩玉堂暗害劉貞,彩玉堂宫女内人多有死伤,多亏老尚宫和朴宫女事先做了安排,还誓死不开口,这才将刘贞以死去宫女之名送出宫去,保住了性命。

◇ 意识到截殺失敗之後,大為震驚,又想方设法保护女儿赵妍熙,全无为国王效力的表现。其后,与朴继元一同发现兵符被调换的情况,已经预感到国王有所行动,大惊失色,想方设法要摆脱王大妃崔氏。在得知朴继元因胁迫王大妃崔氏入狱之后,为了解情况,还为下一步行动作打算,曾经去狱中探望朴继元,打听消息。

◇ 在李泰获得士林众人的支持,得胜回宫以后,与王大妃崔氏脱钩,又为女儿赵妍熙出主意,意图洗脱參與宮變,謀害後宮的罪名,最終決定以自己向國王表示效忠的辦法,保住女兒趙妍熙的地位。

◇ 在得知刘贞出身士林,就是刘学秀之女以后,积极应对,在朝中提出要治刘贞的罪,要求国王李泰将其贬为庶人,还想要把所有罪名推到朴继元一人身上,岂料此时此事,士林与“反正功臣”已经达成协议,力保刘贞成为中殿,纷纷表示这是先王和现任国王的意愿,是内命妇家务事,这才让赵元杓和提出罢黜的大提学成了朝堂之上的二百五。

◇ 朴继元获罪入狱之后,赵元杓在未禀明国王之前,深夜带人查抄朴府,给朴氏族人带来不小的惊吓,更是让朴夫人看清其真面目,沉默以对。此后又去狱中逼问朴继元,只得到一句不妥的劝告,却并未引起注意。

从以上情况来看,赵元杓并非效忠国王的忠臣,只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为家族选择未来的权臣,按照现代说法,赵元杓扛的是顺风旗,不属于任何一边,仅是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此一来,也就能够解释, 为什么她在朴继元中箭身亡之后,得意洋洋,以国王任用为由,重新整顿五卫,撤换人手,拱卫宫城,却得到国王李泰的预示,要将他罢黜之后流放千里。

赵元杓为什么会在相关清理整顿结束以后,才被贬斥,还要流放千里?

李氏王族众人心思非比寻常,人性之曲折幽微,以这个家族的人们来看,更是无法想见。此处还请关注国王李泰的表情,在他听到赵元杓不甘心的呐喊:

-您之前不就想要绝对的忠臣吗?与事事件件都拿名份阻碍殿下的那些人相比,小臣更忠于殿下!可是,您为何要抛弃小臣?!

那些话之后的表现:

李泰听到赵元杓的喊声之后,先是一愣,停住了脚步,而后扭头一看,又回过头来,继续走过去,在他的面前,是阳光普照的新路。

这是什么意思?

在平乱之后,就要处理外戚和宦官这些问题,而赵元杓恰是作为专权的外戚被处理掉的。是没有错,这就是朴继元不建议赵元杓出头去处理李泰要求的清理整顿那些事的原因所在:

赵元杓不是忠臣,而是转为自己打算的奸佞之徒,因此处置起来无需留情。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国王最忌讳的事,既然以默许的方式,使得郑世钧黯然退下,那么处理意图夺权的赵元杓,也在意料之中。只不过,因为赵元杓的离开,促成了另一人的成长。这一位,不用问就是赵妍熙。关于赵妍熙的成长,在很久以前,赵元杓就曾经跟儿子说过一句话:

-比起娘娘现在还不懂事,娘娘真正懂得这一切,才更让人害怕。

这又是什么意思?

乱动死得快。什么都不做,或许还能多活几天。赵元杓早已看穿女儿赵妍熙的谋略和智慧,均不如人,但又无法明说,只好在离开之前,嘱咐女儿赵妍熙,让她什么也别做,可是赵妍熙却认为,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得宠,才会让父亲不得已被罢黜,还要流配千里。于是,就在后宫,在内命妇之中,还有一番计较。


飞鸟尽,良弓藏。世间事,从来都是如此开始,也是如此结束。无论如何谋划,无论怎样期待,就在入宫之初,麝香与兰香之别,早已注定了宫女子们的不同结局。

什麼?傳說的結局是什麼?

求仁得仁。若是想看大團圓的結局,就會看到劉貞終於順利生下元子,之後還要受到冊封,與國王李泰一同行禮,受封為中殿,就如同樸繼元生前所期待的那樣,成為古代朝鮮的國母。在眾人看來,這名適時而來的嬰兒就是國王的嫡出長子,日後也會成為世子。正因為如此,喜獲麟兒的國王李泰,才會抱著初生的嬰兒笑著說:

-長得,可真醜啊~

是,這就是朝鮮國的傳統,為了孩子快高長大,必須得怀抱嬰兒,看著嬰兒的眼睛,對他說出很醜的話。可是,這邊的產婦卻笑著說:

-別人都說他一表人才,就像殿下您呢~

看看,這話說的,總算是報了當年一言之仇。當年初見時,李泰也曾經含笑對劉貞說過:

-你长得可真丑啊,相貌丑陋还放诞无礼,甚至还傲慢刁钻,聒噪又无娴静之态,以后谁还敢娶你?

-所以,与我约定婚姻罢~

現如今,他和她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很大代價,終於喜得貴子,奪回王權,還能順利冊封,不得不說是最好的結果。

不過,這也只是大团圆的说法,若是想要看愛情完滿的結局,則可關注每月朔日的相見。传说从前有一位俊俏的书生,爱上一位官家小姐,为了追求她,还斥退了婚谈,但却不得已娶了门当户对的家族推荐的女儿,因为婚后生活不幸,妻子病故之后就还在惦念当初那位官家小姐。官家小姐因其父获罪,九死一生,终于回到京城,得以再见到书生,就被书生挽留,继而就在每月朔日与他相见。这一相见,就见到如今。

如今也是这样,只要到了每月朔日,在那个已经被隐去身份的公子买下的茶园之中,那位书生与官家小姐还是会在夜色中相见。只要看到她的面孔,他就会安心,然后笑着奉上自己那颗红丹心。

红丹心的传说,只是一段讲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在这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还有更多与黑暗同行之事,仅可作为王室秘辛所见,不足为外人道也。于是,记录者就将爱情与传奇留下,还有诸多奇特的际遇楔入,真正的暗沉与人性幽微之事,都隱藏在傳說之中,若隱若現,隐去的是秘辛,藏不住的是心意,无论何时,红丹心都会跃然纸上,成就这段忠君治國的佳话。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短评

画面很美,但节奏有些拖沓

10分钟前
  • llama_0
  • 还行

韩国人什么时候放屁古装拍宫廷戏😂

12分钟前
  • 杪莎
  • 还行

怎么办,我一看李准的冷漠脸和深情眼就感觉这剧将会很虐啊!

13分钟前
  • 浮南蕴北
  • 还行

真的很精彩!!!!男女主演技也好绝!电影质感……

17分钟前
  • bonbon亲奶奶
  • 力荐

宝藏小姐姐汉娜欧尼,万年女二终于熬出头了!!男女主CP感很强,电影般的画面质感绝了,还是宫斗权谋戏比较爽。

22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女主适合当王

26分钟前
  • 推荐

画面很美,套路反常,斗智斗勇很精彩。只是现在的人缺少耐心,看剧只看一集就否定整部剧,看人只看一眼就否定一个人,看热搜只看一条就开骂。

31分钟前
  • LongWinter
  • 推荐

本来就是为了张赫去看的,诚不我欺!左相大人!啊啊啊啊!感觉这宫斗是左相女主大妃搞起来的,这恋爱是左相谈起来的,没有男主这个工具人什么事。左相每次跟大妃说话都像在哄小女孩一样太甜了。渣男之所以是渣男果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爱上这种男人也是实惨。最后琼瑶式的小竹林看的我哭得稀里哗啦。请务必出一个左相和大妃的番外!!

33分钟前
  • 松仁糖
  • 推荐

比起其他韩剧,这部的分绝对低了

38分钟前
  • waking王小心
  • 推荐

剧情不错,能看下去,左议政扮演者张赫演技很好,气场强大,演出了一个权臣的狠辣和胸怀,以及和大妃的暧昧柔情。老戏骨级别了!

42分钟前
  • 槑槑槑
  • 推荐

想问张赫演完这剧嗓子疼不疼。。。还给长得帅的大反派一个love line。。。这王可真是我看过的剧里最爱哭的了,全剧就属他哭得最多。。。后半段开始扯之后虽然逻辑有问题但是开始好看了,前半段都是套路。除了女主其他人都亦正亦邪我喜欢!皇宫到最后都是悲剧的调调我也喜欢!不过每次看韩国古装我都要感叹,朝鲜后宫真的这么随便吗。。。

43分钟前
  • 一碗云吞
  • 推荐

详解式权谋真的有点好笑。

47分钟前
  • 较差

目前看了第一集,剧情拉满,画面很舒服,结尾烟花运河太美了

52分钟前
  • 东方有个效西颦
  • 力荐

这剧是认真在宫斗,全员高智商

54分钟前
  • 林空鹿饮溪
  • 推荐

真是有智有勇的宫斗剧

57分钟前
  • 油腻大叔
  • 推荐

这剧明显就是权谋大于爱情,而且女主也不是无用的,这我很喜欢。虽说权谋大于爱情,但是里面的爱情刻画的也很好,是另一种感情表达方式,男女主是隐忍的,演的很好。这剧质感真的不错,不过得静下心看,这种剧不多了。还有很多人吐槽主演皮肤不好,别被内娱韩娱偶像剧的大磨皮滤镜给忽悠得觉得所有剧都得这样,本观众能看到这种真实的演员状态看的有多舒服,磨皮滤镜要用在刀刃上,详见第七集大妃左相年轻时的磨皮滤镜。连看kbs两部剧都是轻磨皮滤镜的风格,在这种时代真难得

1小时前
  • 朕震
  • 力荐

( 隔壁[紅鑲邊] 李俊昊都能拿''百想最佳男主''了😂 李准演技派, 收放自如, '王'的氣勢/權謀/隱忍都詮釋得很到位… 攝影/美術也算是講究… 收視率徘徊在4%~6%,'問題'主要還是在劇作, 前兩集節奏有些凌散, 看點也不夠明確,後面逐漸進入狀況了,男主如履薄冰地在權力/愛情之間謀劃,每集都有懸疑點/虐點… (但也不排除,古偶收視率,卡司的熱度/'顏值'也很重要)…

1小时前
  • 木柵永樂町
  • 还行

“纸与竹而相婚,生其子曰清风。” 李准在这剧里总是泪盈于睫,也许是不掉下泪滴就只能是呜咽,不是真的哭泣。只在女主面前可以卸下心防地流泪。bgm真的配得很好,恢宏大气。每集结尾都很吊胃口,引人入胜,渐入佳境。不过度磨皮+看得清毛孔和闭口的皮肤质感在当今一众磨皮虚化到令人作呕之境地的其他剧里就值得赞赏。

1小时前
  • 森汐里
  • 力荐

在韩剧普遍偏高的分值来说这剧分数明显低了…这剧真的可以说是近10年、近15年里难得的韩古片。有人说它剧情单薄可韩国就那么大也不能有像中国搞多大的事。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真的已经很精良了,所有人都不是坏人,唯一讨厌的就是兵判的女儿,又蠢又坏…本来是因为演员但不喜欢韩古就想看一集但第一集开始真的有戳到我,权谋跟中国比可能不算什么但代入到先王以及男主身上我真的感觉到压抑,虽然左相不是忠臣但也不是坏人,只是为了国家而做的太过了。而且女主真的是人间清醒,有时候和左相很像但比左相看的更明白,虽然是中殿但一直在搞事业。总体来讲,比起说这是个爱情片不如说是个权谋片,男女主糖少的可怜,但女主未入宫时也是最后的彩蛋真的又被甜到,还有左相和太后…左相、左相的妻子与太后这三人也塑造的很好,总体上真是一部值得看的古装片

1小时前
  • Anti_Kim
  • 推荐

剧情单薄,经不起看的剧

1小时前
  • ghostpoin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