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

欧美剧美国2017

主演:彼德·考约特

导演:肯·伯恩斯,琳恩·诺维克

 剧照

越南战争 剧照 NO.1越南战争 剧照 NO.2越南战争 剧照 NO.3越南战争 剧照 NO.4越南战争 剧照 NO.5越南战争 剧照 NO.6越南战争 剧照 NO.13越南战争 剧照 NO.14越南战争 剧照 NO.15越南战争 剧照 NO.16越南战争 剧照 NO.17越南战争 剧照 NO.18越南战争 剧照 NO.19越南战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2 08:36

详细剧情

  著名纪录片导演肯·伯恩斯的越南战争纪录片,于2017年在美国PBS电视台播出,共10集,总时长有18小时,采访了来自各方的近80名亲历者,既有参战与反战的美国人,也有南越与北越的军民。本片历经十年制作,跨遍全球搜集资料,其中有许多少见和重新数字化的影像档案,还有20世纪最为出名的摄影照片和家庭影视,以及历史新闻片段和政府内部的秘密录音。  随着PBS推出纪录片《越南战争》,我们得以回顾那个分裂的年代。对于在那段时间内生活的人来说,这段时期将永远印在他们心中。约翰逊总统在南越将杰出服务十字架授予南越Cam Ranh湾第一中尉。 从1962年到1971年,美国军方在越南森林上喷洒化学试剂——脱叶剂,这种落叶剂是为了将越南长得茂盛的树林,使其变得光秃秃,这样就让北越的军队失去了天然的隐蔽屏障。落叶剂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其危害表现一是因大面积植被的破坏而危及该地区整个生态系统,二是这种农药的致畸作用会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长篇影评

 1 ) 值得观看的战争纪录片

PBS十集纪录片《越南战争》值得观看。

按照该片的观点,越战是第一次让美国大众知道原来自己的政府自己的总统是会骗自己的,大量通话录音,秘报显示美国高层最早从肯尼迪时期就知道南越是扶不起的,早就知道打不赢这场战争,只是苦于找不到体面退出的方法死撑。(参考当年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艾斯伯格泄露了大量兰德公司的秘文,后来被拍成电影《华盛顿邮报》)

看完感觉尼克松不容易,替JFK,LBJ两位前任擦屁股退出越南战场还惹得一身骚。福特就多聪明,在南越快要倒台前,找国会要巨款,国会不批准,完美把盟友倒台责任甩锅给国会。

其他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

后来美国政坛的麦凯恩曾是战俘,国务卿克里回国后参加反越战活动。第八集有美莱村惨案,美军对越南平民的暴行就连美军自己都看不下去(美军地面部队在美莱村屠杀老人妇孺时,后面赶到的美军在直升机上冲着地面部队喊话说你们再不停止杀人我们就要朝你们开枪了…)。

第十集中提到越战烈士纪念园设计者是40年代去美国的华人后代。美国在越南的大使直到最后一天都坚信西贡很安全,拒绝了海上和陆上的撤退方案,拖到最后撤退时只有动用直升机。

总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纪录片外的一些信息:

武器方面: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国防部的DARPA研发了许多新武器用于杀人。

指挥方式方面: 当时美国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崇尚定量分析,美军内部量化分析达到极致,结果越战时美军的糟糕表现让美军开始反思量化分析的适用场景。

 2 ) 通过纪录片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失败

越南战争,指的是1955年至1975年间,北越共产党政权与南越西贡政权对峙的战争,这当中又以美军介入扶持南越的1961年至1973年间最为著名,中国和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此时期支持北越共产党。美军先是以派出军事顾问,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训练和武装南越部队,继而出动特种部队直接参与对北越游击队的清剿,最后 升级为大规模介入,美军在越南投入海陆空兵力总数最高时达到了50多万。但是,由于同时期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对北越的大力援助,美军没能在军事上彻底消灭北越军队。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方面顾忌中国的再一次介入,一直没有跨过北纬17度线进行大规模的地面军事进攻,使得越共得以北方为基地,坚持对南越的游击袭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对越共大力支持,从枪支,飞机到被服,药品,中国当时都优先提供给北越,不仅如此,中国还帮助北越训练军队,派出高射炮部队,铁路,工程,运输等后勤部队参与北越后方防御与建设,这些部队秘密开赴越南北方战场,最高年份达到了17万人。中国援越部队与苏联为首的华约顾问团一道,帮助北越撑起了天空,抵挡住了美军的空中进攻。最终,美国政府在持续了多年的劳而无功的越南战争后,放弃了南越政权,撤军回国,北越在1975年统一越南全国。战争结果以北越胜利告终。这背后是中国和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东南亚的一次胜利,而美国也因为这场战争的影响,进入了战略收缩阶段。此次战争,西方称之为"越南战争"。

美国为什么会败,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可以说在越战刚结束的时候,越战的非正义性对美国人民心中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引发了无数的学生运动,涌现了了无数的反战艺术。可随着时间的推演,大家逐渐忘记了越战,新一代的美国人对越战细节几乎一无所知,越战老兵反而成了国家英雄,越战反而成了正义的战争,越战对美国的影响反而是以一种吊诡的方式,增强了美国的军国主义思潮,极大的降低了美国干预他国事务的底线,促成了更多的美国政界欺骗民众的行为。

 3 ) 越

1&2.越战发端于反殖运动,后胡志明在美国帮助下也赶走了日本,二战后法国企图继续殖民越南,但胡志明率领的政府在奠边府取得绝对性胜利而奠定了越南反殖成功。胡越偏向共产,美国为维护冷战利益,于日内瓦协议后支持了南方新政府,双方约定用选举决定越南的未来,但南越率先撕毁约定,越南形成南北局势。北越更得农民心,以敌后形式攻击南越,南越应对得野蛮而专制,后以佛教徒自焚为标志实现了对南越政府的推翻,后续上来的政府由于缺乏足够正当性,对南越的统治力逐渐衰落,另一方面肯尼迪因为年轻面孔频频在国际上被轻视为优柔寡断,因此他在综合顾问的建议后明确知道,发动越战可能会深陷下去,但不发动他将失去下连任。后他被刺杀。 3.接替临时总统对发动越战很谨慎,却意外因此而获得选举大胜。但越南局势却是北越和美军敌意、摩擦不断加剧,北越一步步取得战争胜利,美军一些派驻军人也在此过程里牺牲。1965年美国政府在进退两难中因为被羞辱的原因决定进一步,正式派军前往越南进攻北越。战争初期美国国内便有反战的小规模运动。美国媒体初期对战争的报道也是积极正面掩盖灰暗的,但政府不断在增加派军。随着几场战火的结束,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和谈或应对越作战军官要求继续增军,结果是尽管按当时预估战争胜利可能性不到三分之一仍决定继续增军20万。士兵莫吉是大叙事下的另一条叙事路线,专注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变化。

4.美府组建国际联盟支持越战,获得小部分国家支持,国内反战运动逐渐扩大。越战没有绝对的前线、领土划分,美军有用敌对死亡人数统计来衡量成功,战火因此有向平民烧去的趋势。胡志明小道在反法殖民和越战中都对越军物资运输起了很大作用。国内反战运动继续扩大,马丁路德金站出来引领反战运动,但民间也出现了两方敌对的爱国主义。美府内部也出现摇摆,但因为担心民间反战运动是国外势力引导而并没有选择倾听,而是继续满足威斯特摩兰将军的建议继续增兵。越战这边的美军也困惑于这场不太合理的“保卫”战。士兵莫吉离世(这条线就这么废了?)

5.美军里的非人道主义表现,用一些词语区分不同国籍的人,慢慢将之视为非人的存在,提升自己的适当性。虐待平民事件被政府遮蔽。国内民权运动也逐渐进入高潮,学生出来抗议。而新闻报道的更新则越发频密,美军内部一些士兵会认为,自己被当做类似于真人秀的演员,因为国内民众对于战争的残酷根本不能感同身受而感到气愤。前线战事也进入最惨烈一刻,北越发动反击。美府继续对国内外反动都采取强硬的态度,政府内出现有巨大分歧的声音。

6.北越开始反击,结果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越来越多的越战新闻纪实以画面的直观方式出现于美国大众,尤以一则南越局长当街亲自用枪直射北越战俘脑袋这种极具冲击力的极刑视频为代表,深深撼动了美国国内大众,战争的正当性被进一步质疑。而另一方面,因国际大环境而割裂的越南,双方对彼此的敌视也衍生出很多不必要的冤枉伤亡,例如北越反击失败后对数千人的残杀,这样的死亡最是让人无语。回到美国国内,68年,美府迫于民众压力和对战争最后形式的失望,终于与北越开始和谈。同一年,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国内各样民间运动进入最高潮,各地硝烟弥漫。伴随着美国国内的动乱,全世界也开始了种种民权运动,似乎全社会都在割裂,越南战争或许不是最直接的因素,却的的确确是其中一个因素。中国国内于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

7.由于约翰逊宣布不参选下届总统的原因,导致新总统的选举格外激烈,又伴随着国内民间运动的火爆,为大选更是增加了另一端别样风景,而各选举团也纷纷都以停止越战为行政方针而呼吁选民为自己投票。大选临近,约翰逊总统宣布和平谈判即将取得进展,对北越长期的轰炸将停止,但不久南越表态将退出谈判,背后原因是尼克松为了获取竞选胜利从背后许诺南越政府,等他上台后将给予他们更多好处,交换条件就是南越政府得配合他让和谈暂缓,战争继续,约翰逊总统震怒,但由于他的证据是靠窃听获取,也不能公之于众。嬉皮文化。北越政府对于境内民众的欺瞒以及一些领导人对于自己子女保护。大量美国士兵的消费主市场集中在西贡,而10%的美国进口消费物资也被南越窃取流入黑市,南越政府大面积的腐败,但这一切也为西贡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大量南越的农村人口涌进西贡,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同时南越人民一方面对政府的腐败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又享有很好的言论自用,“腐败和自由”。

8.美军与北越的战争存在,针对一些山头双方大打出手,美军占领后却因为没有价值又撤出,这样无意义的战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尼克松上台后,国内民间运动热潮逐步褪去,他的政府也决定从越南撤军,即便是和谈不成的单方面撤军也在所不惜,因为国内反战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美府又开始增大了对南越军队的武装支持。69年胡志明离世。美军内部发生士兵谋杀士官的事件。美军的屠民事件又一次的在国内曝光,反战运动又一次高潮,运动中人群冲向警察,而另一边学生的理想主义最后变成一次军民对立的流血事件,反战运动越发失控。尼克松因为柬埔寨国内发动的政变,又派军入侵柬埔寨。

9.厌战情绪在美军中不断扩散开。国内尼克松政府包庇了越战时屠民事件的当事军官。退伍军士组织起来开始要求政府不在欺瞒以及停止越战。反战运动在社会上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南越为主导的对北越发动的侵略战失败的很彻底,尼克松却掩瞒了下来。一些关于前两届政府内部对于越战形式的判断被媒体揭露出来,尽管尼克松想阻拦,但被大法院驳回,内容于政府一向的宣传几乎截然相反,国内人民虽然反感反战运动对于生活的消磨,但也清楚知道越战里政府的虚瞒,政府公信力继续下降。尼克松政府对于机密被泄露担忧和愤怒,他们开始反扑,水门事件的开端。另一方面尼克松政府开始接触中国政府,这让南越领导人陷入危险感中。72年,尼克松获得连任,也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与苏联签订反弹道导弹协议,中苏的配合终于让与北越的和平协议得以缔结。一些美国演艺人士去到北越,为北越政府鸣不平。一个越战被俘士兵多年后回忆被释放那一刻的细节仍然忍不住落下了泪。

10.越战结束,最后的美军撤离得很狼狈。士兵自从入伍后终于回了家,但不敢喧哗,因为邻居的孩子都死在了战场上。一位女兵的八个兄弟,两个儿子都牺牲于越战。北越统一越南后并没有刻意制造血腥事件为自己去做证明,但越战造成的分裂仍然延续至今,北越政府不允许民间南越家属去缅怀逝去的亡魂。统一后的越南,北越的共产主义也和其他两个社会主义政体一样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国家进入更加赤贫的阶段。越南也留下了不少美国的痕迹。而对于美国政府,他们似乎想忘掉这样一场失败的战争,忘掉为这场战争付出生命和其他代价的亲身参与者们。越战士兵组织起来,制作了越战逝去士兵的纪念碑,它鼓励了不少参与越战的美军。而越南一方太多太多的年轻生命因越战逝去,而他们只能永远沉默的躺在那个“据统计”的冰冷数字之后,没有姓名。

 4 ) 1:10的战损毫无意义,我们只关心那个1

小时候第一次关注越战还是因为家里专门买的VCD,感谢水山文化的翻译让我有机会通过这十集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了北纬17°线发生的故事。因为中越动荡的现代关系,国内对于越战的介绍和研究显然是有所局限的,这个纪录片以美国视角为主,北越视角为辅,南越与共产阵营视角为补充,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越南1945-1975年长达30年的战争展现出来。虽说是片名为越南战争,但主要内容围绕美国与越南之间展开。越战中的重要作战,南越政权与北越政权,三方政府和国内政客群众对战争的看法,国际冷战大背景下的战与和,十集很长但也很短,导演在面面俱到的同时也只能避重就轻突出重点,"溪山之围"、"Starlite行动"都被牺牲了。影片中的人物访谈也很有特点,导演希望能突出自己的价值观(这无可厚非),在访谈中着重突出了"人类的自相残杀与战争的血腥恐惧","越南统一战争所带来的美国和越南社会的撕裂"等,而"人民对独立和统一的渴望","美国统治阶级的anti-communism情节"则被淡化。最后,本片给我的现实启示大概就在于,"美国不关心所谓的1:10战损比,我们只关心那1个阵亡的美国孩子",为了一个遥远国度的反Gon目标,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又伤痕累累的离开,这是不是也能和我们的统一事业有所联系呢?

 5 ) 名场面

保宁:40年过去了,即使越南老兵也回避谈起战争。人们赞颂胜利解放,他们错了,谁赢谁输不是问题,战争,没人输赢,只有摧毁。只有从未打过仗的人,才喜欢争论谁赢谁输。 一位黑人老妇应门,我想她一见到我们就知道我们来意。牧师说,我很抱歉通知你,你儿子在越南阵亡。她坐下来,没有说一个字,然后她丈夫说,不,可能弄错了。他拿出一封信,他说,看,昨天收到的,我儿子昨天还活着。牧师看着那封信说,这是一星期前,我想你儿子在写信那天阵亡。 接下来3年,美国将会努力了解它前来拯救的这个复杂国度,未能了解敌人的决心,误读南越人民对他们郑府的真实感受。新总统发现自己困在战争势头与和平愿望之间,谦卑与傲慢之间,理想主义与权宜之计之间,真相与谎言之间。 谢恩:我们以为我们美国人是历史的例外,历史不适用于我们,我们从不会打糟糕战争,我们从不会代表错误事业,我们是美国人,那么越南证明,我们不是历史的例外。 盖勒威:战争这样的事里你不能只是中立证人,它会爬进你的喉咙,从里往外活活吃掉你。不是那种事,你能旁观中立、客观和记者摄影师想做的其他事,没法这样。 威尔逊:我们以上次战争的同样方式去打下一场战争,我们是自己经验的囚徒,我们在二战中学到的很多经验,不适于越南战争。我们以为带着大锤进去,把东西砸倒,清理干净,就会完事。这是对难题的过度简化,加上我们过度自信、傲慢,保持傲慢就很难消除无知。 美军援越司令部推断,如果以某种方式充分破坏胡志明小道,敌人将无法自给。最终300万吨爆炸物落到其老挝境内部分,比二战轰炸德日还多100万吨。一些关键点被击中多次,人们叫它们“死门”、“煎肉山”和“失魂峡”。为使敌方交通暴露,其他飞机投下化学脱叶剂,包括橙剂,摧毁数千英亩丛林,美国飞行员把这片土地叫“枯骨月尘”。 简克罗克:丹顿(莫吉)死后不久,卡罗尔对我说,可能是当天:“你怎么会信上帝?”我说:“因为我们有过莫吉。”我认为他的生命是真正礼物,我们有幸拥有他,一个朋友写信给我:“我们的孩子只是借给我们的。”我猜这是真的。 马斯格雷夫:首先是冲击鼻子的外国气味,看到人们在路边小便,看到以前从没见过的动物——大水牛,就像在火星上,对我这完全陌生。老实说我这个密苏里蠢孩子在想:“看看这都是外国人。”过一会我才恍然,那里唯一的外国人是我。 哈里斯:有机会给母亲打电话,我告诉她这里正发生的事,告诉她别相信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因为我们正在打输战争。我说:“你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了,因为我们是陆战队最北的阵地。我们能直接看到北越朝我们开火时能看到火花。我部队大家都会死,我可能回不去了。”妈妈说:“不,你会回来,我每天和上帝说,你很特别,你会回来。”我说:“妈,别人妈妈认为儿子特别,我正把一些特别的人装进袋子。” 霍姆斯(磁带):我们今天烧了很多不和我们合作的越南人的住房,我真的不明白,因为如果他们不是越共,我们对他们这样,对他们不好,那他们会变成越共,陆军干的都是适得其反。 文森冈本:一位19岁高中辍学者说:“为什么我们在这里?”标准回应,至少官方层面是“防止全球赤化”。大家说:“嘿,那是胡扯。”所以提出另一个理由,至少在战争后期,对我们盟友和我们敌人说,“维持美国的国际信誉”,没有19、20岁孩子想为维持约翰逊或尼克松的信誉而死。所以在相对较短时间里这些人说:“看,我们不应在这里,但我们在,所以我生活中唯一使命,是努力让你活着,伙计,避免我这个宝贝傻瓜被干掉,然后回家并忘掉这些。” 奥布莱恩:约80%的伤亡是因各种地雷,对我来说,在越南早上起床,看看外面想:“几分钟后,我会出发,我的尸体会在这在那?会在那失去一条腿?”我一直以为勇敢是向敌堡冲锋或站在腔火中,但只是在广义省行走,一日日,一村村,穿过稻田走进山里,迈腿就是个勇敢行为,如果住在苏城不需要勇气,步行去杂货店或主街,只要用腿前后摆动,但对我在越南,步行就能感到相当的勇敢,有时走路时看着双腿,心想:“我怎么做到的?” 奥布莱恩:“他们分担记忆的沉重,有人不能在承受,他们接替,常常,他们承载伤员或病症,他们承载细菌传染,他们承载象棋、篮球、越南语–英语词典、军衔徽记、铜星和紫心、‘行为准则’塑料卡,他们承载疾病,包括疟疾和痢疾,他们承载虱子、癣菌、水蛭、稻藻和各种腐烂霉菌,他们承载土地本身——越南。那些地方,那些土壤,朱红色粉尘,覆盖战靴、战服和面孔,他们承载天空,整个大气层,他们承载它,潮湿,季风,真菌和腐烂的臭味,所有一切,他们承载重量,他们像骡子般移动。白天,他们挨狙击手射击,晚上,他们被迫击炮射击,他们钻隧道当尖兵,在火力下前进,但这不是战斗,只是无止境的行军,一村到一村,他们为行军而行军,他们缓慢笨拙艰难地举步,冲向火热,毫不犹豫,带着全部血肉骨头,单纯的士兵,硬挺着他们的腿,爬上山丘,下到稻田,横跨河流,来回上下,只是移动,一步,然后再一步,接着下一步,他们让双腿移动,他们忍耐。”

 6 ) 被历史打脸

豆瓣有一个“摄影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照片”的专题,看到里面有好多著名的摄影作品,但这些只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并没有改变历史的作用。倒是这两张照片确是名符其实:

这是广德和尚的自焚照,事件发生在吴庭艳政府倒台的前夕。

这是越战期间,西贡街头警察头子枪杀越共分子的照片。

这两张照片从某种程度都深深地影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民众,进一步激发了美国本土的反战热情,直到美国无奈地从越南撤军。

之所以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想起了看过的一部纪录片《越南战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史料翔实、视角中正、给人无限多的启迪。我大概完整地看过两遍,个别集多达五六遍。虽然每集都有近两个小时片长,相当于一部电影的体量,但每次看都欲罢不能、收益良多。前面那些知识也是得益于此记录片。

记录片难在姿态不偏不倚,尽最大可能客观展现事实。然而著书立传又怎可能没有立场与角度,所以如何平衡主客,拿捏尺度,是最难的事。自然记录片如此,人文记录片更是如此。美国人以越战为题材的记录片挺多,以这部价值为高。关键一点就是创作者没有大国沙文的情怀,摒弃了自恋自艾的小气,而是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待美苏冷战的狭隘与苍白,以冷静思辩的心态来看待战争的荒诞与不可回避,禁不住让观者感慨理性的脆弱,历史的无常。

记得第三集是以一个普通的美国男孩为轴线,从他在小镇上成长说起,一家人点点滴滴琐碎的回忆加深了亲情的关爱与生活的甜美,然而这位普通男孩第一次进入实战就被藏在黑暗处的北越战士打死了。剩下的是留给家庭永久的痛苦与伤疤。越战美越死亡比例据说是五万比一百万,这是美国二战后因战争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然而北越仅战士损失的是一百万人,只是没有人去记录,没有人去整理,死了就是死了。这同样应当和那个美国男孩一样是一百万个可以让人心痛的故事。记得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战争的发动者向追随者表示要不惜一切取得胜利,换来的是雷霆掌声。可事实是这些鼓掌和呐喊的正是要不惜的那一切。如果他们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会有雷霆的掌声吗?越南人如此,美国人也是如此。

在二战期间,美国人与胡志明因为反对日本法西斯站到同一个战壕,美国为了冷战反共扶持了吴庭艳的南越政府,站到胡志明的对立面。当后来美国人认清吴庭艳不过是一个独裁的暴君后,又不得不默许南越的叛军推翻吴的政府。美国人千方百计地想把整个越南改造成他希望的样子,结果一败涂地。可看看今天的越南,在战争胜利几十年后又自发地向美国靠拢,越来越像美国希望的样子。这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扇了每个经历者一个耳光。我连调侃的话都说不出口了,在历史面前我们除了老老实实地受着还能怎么样呢?

 短评

上乘之作,感觉看的人不多啊...

8分钟前
  • 跪求乐透区
  • 力荐

五星推荐,自揭其丑,自掀伤疤,只为客观中立。历史,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客观中立地还原历史,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才是对民众最大的尽责。可惜,大部分胜利者都不懂这道理。例如北越作为战胜方,时至今日,不愿公布伤亡及失踪人口,导致多年来民众要自己去寻找,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10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拖拖拉拉地将近看了一年,不是不好看,而是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再看这部可能更想死。Let it be 吧。

13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

详尽、清晰、客观、感人。无可挑剔。

18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力荐

每集都有一部电影那么长,所以真的花了蛮久才看完。美国在越南泥潭深陷最终不得不全面撤兵,一是不了解环境和对手(特别是“人民战争”这种打法),由此带来指挥失当战术不凑效;二是南越政权是扶不起的阿斗,换了几次大佬除了贪腐依旧无所作为一副死相;三是中苏二共竞相援越,解放军直接助守北境免去北越南进后顾之忧,美国等于以一对二;四是战争耗时太久,新旧总统在战事上的承诺毫无兑现希望且自身陷入丑闻,随着战地传回的“残酷”“不人道”的相片,国内反战情绪愈演愈烈,游行不断,而美国的国家传统终究不是不顾民意坚决镇压一意孤行~看的过程中不得不赞叹于采访对象观点表达的多元和影像录音资料保存的清晰和完好,另外纪录片本身是一场六七十年代流行摇滚乐的盛宴。

22分钟前
  • 𝚢𝚘𝚞𝚗𝚐
  • 力荐

国共内战的越南版本。历史总是以惊人的方式重复着,人们却并没有从中学到任何东西。

23分钟前
  • Shashibo
  • 力荐

啥时我朝也能这样真实客观的还原历史?而不是连部《芳华》上映都有问题!

28分钟前
  • _在云端_
  • 力荐

能制作出如此客观纪录片的国家永远都有希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具体的每个个体的生命是最容易所被遗忘和不被顾及的/别有用心,只顾己利之辈最为可恶/没有真相只有谎言最为绝望

31分钟前
  • cleopatra
  • 力荐

最难过的地方:那一碗白米饭带来的孽缘

35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力荐

中立且真诚的反省。

39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钱穆说,历史很复杂,不是三两句话可以痛快讲清楚的。 断断续续看完这10集18个小时的鸿篇巨制,对历史本身就更不敢妄加评论了,恐怕流于轻浮。只提一点感想:当年的那些记者和摄影师是真的牛逼。。。历史的记述者曾经是吟游诗人、曾经是朝廷豢养的史官,历史的载体曾经是出土的文物、口耳相传的史诗、书写在各种媒介上的文字,等等等,但到了越战的时代,记者和摄影师们就是历史的记述者,那些图片、录音和影像,就是历史的载体。未来的时代足以给每个人提供留下自己历史的机会吗?互联网的虚拟字节能留得住历史吗?

44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美国和南越的失败有历史性的原因,当时北边所信奉的东西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迷惑性。就如同秦灭六国,真的是秦最好吗?不是,只是秦的动员能力最强。在漫长的拼经济过程中,就衰落下来了。

45分钟前
  • 一点时间
  • 力荐

好片,看剧的同时还能学习历史

49分钟前
  • neptune1125
  • 力荐

快十部电影的长度,两周终于看完,当初想看这部还是因为雀斑说他为准备Trial of Chicago 7补课看的,Tom Hayden确实短暂出镜了。。是部非常详尽的纪录片,各方都有采访到,也涉及到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实在很致郁。越战是“the biggest nothing”,只有在战争之外的人才会谈论输赢,patriotism是真正的谎言,普通人被政客一手推进这个巨大的悲剧中,不知道60/70s那些movements是否真的有让世界变好一点唉

51分钟前
  • willamette
  • 力荐

北越采用的游击战战略基本和中国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有生力量,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胡志明小道参考了朝鲜战争的运输。美国采用的战略,建立定居点,移居农民到堡垒,切断与游击队的联系;烧毁粮食、房屋等物资;在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实施安抚和日本在中国的战略相同

54分钟前
  • sobeit
  • 力荐

对越战、冷战、苏联、“自由”、爱国的反思非常深刻。在强力的政治的宣传下,被煽动的民众极其容易变得狭隘。Bob Dylan 的歌词真是太好了

55分钟前
  • Canadian River
  • 力荐

对我们是别人家的战争,对越南和美国都是撕裂一个国家、一代人的大事件。然而我们就没有撕裂么?只是我们惮于反思,所以难于和解。作者很费心了,两国四方的当事者的访谈,无数的录用、录像、报刊、照片档案,以及穿插其中的音乐,其时的摇滚、民谣。一部纪录片,达到了一座博物馆的效果。

59分钟前
  • songsong
  • 力荐

立场嘛,肯定是是站在米国一方,反思有但也仅仅是有,整体节奏不错

1小时前
  • 老同志🚲远去
  • 推荐

保持了一贯水准。比 Prohibition 和 The Civil War 成就更高的佳作。一个这么困难的题材,看起来却没有“导演好难”的感觉,因为对所有人物带有深深的理解之同情。地球东西,国家南北,所有人义无反顾、驷马难追地一起奋力奔向悲剧。

1小时前
  • 乌鸦乌鸦
  • 力荐

每一集都像是一篇充满叙事感的论文,风起云涌。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