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伙伴第六季

欧美剧美国2009

主演:艾德里安·格尼尔,凯文·康诺利,凯文·狄龙,杰瑞·费拉拉,杰里米·皮文

导演:道格·艾林

 剧照

明星伙伴第六季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08-31 19:0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我有一个大胆的联想:Entourage是现代版西游记

Entourage里面的角色很类似西游记。

E就是孙悟空,
Vince就是唐僧,
Turtle就是八戒,
Drama就是沙僧,

Ari是观音菩萨/。。。或者如来佛。

=================================
具体听我一一道来:
Vince如同唐僧一样是整个团队任务的核心,吸引人(一个凭脸蛋,一个凭肉)一圈人围绕着他们工作,两个人作为中心,有时有些任性,而且面对很多诱惑,他们的态度经常很暧昧,有时还会无故地责备他人,但到需要时又有求助于他人。
E如同悟空一样忙前忙后的,不嫌麻烦,有时也许会因为自己造成一些麻烦。有时会赌气离开,但又放心不下Vince/唐僧。对Vince/唐僧忠心耿耿……
Turtle跟猪八戒一样属于团队里的活宝型增加笑料的,贡献不大,胖胖的,好逸恶劳,但都某种程度上惹人喜爱。
Drama和沙僧都是都是干苦力,纵使当年叱咤一方,如今干起了做饭/挑担子的苦力活。PS:Drama比沙僧多些笑料。

Ari的原型不太好对,全当他是菩萨吧,每次E解决不了的事情总去找他帮忙。

 2 ) 审剧报告.Entourage.S06E02.Amongst Friends

整体来说,这依然是一集情节没有大起大伏的一集,跟往常一样,几条叙事线索平行推进,互相交织,对我个人而言,没有什么明显让人激动的点。

好吧,继续吐槽…

第二集主要是下面几条叙事线:
1、四人组参加Gatsby的首映礼用来贯穿,这样这集的大场面有了着落;
2、E对Sloan的感情依然一团糟,自己内心搞不清楚,中间又杀出一个Ashely;
3、Ari跟Andrew开始出现在家庭方面理念上的冲突;

这期我个人觉得亮点是Drama,依然保持了每句台词都很寒的风格;甚至Drama带来一起首映的女孩Kelly寒的程度跟Drama有一拼,戏份不多,但很会抢戏。

片头seth rogan的段子非常适合由Turtle来讲,典型的Entourage对白,拿好莱坞开涮,也是自嘲,让我想起《热带惊雷》里面的“傻子理论”。

这集感到最迷惑的是E,跟Sloan到底该如何发展,他真的是“一团mess”,兄弟的建议虽然看上去不靠谱,但Turtle一句“她发出的信号是混杂而又矛盾的”,我认为很到位。加上E最近艳遇不断,也几乎不可能理性看待感情问题,所以这一集跟Sloan的结局其实可以预见到。
所以,其实E在跟Sloan的关系中,慢慢失去主动权,或者说他从来未掌握过主动。

Andrew跟Ari的矛盾其实再次衬托了Ari的个性魅力,特别是Ari对Andrew两次臭骂,够狠,够到位,也说明了这才是男人要在这个圈子立足所要坚持的一些原则,因为agent不是star,每晚带不同的女孩回家,不是光荣。

影片大场面首映礼应该贯常两种拍法,一种真的就排演一个首映礼,但花费不低;另一种结合一部正在首映的电影,现场蹭拍就行,这样节约了大量群众演员成本。我倾向后一种,毕竟他们之前没少干,最经典的是去年Cannes的红地毯,也似乎是Cannes电影节第一次让电视剧剧组来蹭拍。上次我有印象的电影在Cannes红地毯蹭拍似乎是德帕玛的《蛇蝎美人》?去年有一部法国片倒是开场就在Carlton酒店大堂,看着相当眼熟,但跟电影宫没有关系,这个跟《憨豆的假期》也是如此,而且似乎连Croisette大道都没有拍到。去年Cannes我刚好也在,在网上看了消息,很想去Lumiere大厅前的红地毯去撞撞运气,但可惜大部分时间在市场里看片,最后也没能撞到剧组,但Entourage剧组在Cannes红地毯蹭拍倒是当时电影节的一条新闻,第二天Variety等几个主要报纸都配图做了报道,印象深刻。

这集红地毯上居然Vince在接受的是Ben Lyons的采访,他是曾供职E!Entertainment多年的电影记者、专栏记者,现在跟Ben Mankiewicz一起继承了经典影评节目At the Movies的节目主持,所以被我一眼认出来。

至于Gatsby我估计这部剧集里后面不会提到很多,倒是法拉利那个片会马上提上日程,这从老马丁没有在这集客串出现应该可以感觉到。而且似乎现实中老马丁的新片《隔离岛》应该更能吸引我们,原同名小说半年前国内就出了中文版,那小说我半年前一口气读完,类似《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的叙事结构,所以绝对不能剧透,老马丁同学的同名电影年底北美公映,直奔奥斯卡的应该。

影片最后的一个小细节蛮有趣,E把Sloan的短信删掉,转眼间似乎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暂停看居然E手机里有Nancy Juvonen发来的短信。Nancy也是美国一个有鲜明风格的喜剧片制片人,大部分片子大家比较熟悉,我也基本都看过,最新一部担任制片人的影片是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E演员本人也是片中重要角色之一。所以,这个“戏中戏”也蛮到位的,怀疑很可能是真实的短信,汗~~无意中发现的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非常不错的爱情小品,顺道推荐下,我三月在香港电影节时候看的,E在里面的表演方式基本没变化。

总之,这集Amongst Friends“在朋友们中间”,啥意思?我不知道啊~
难道是说Vince?很有可能。谁来读解下?

 3 ) 审剧报告.Entourage.S06E03.Too.Many.Cars

(大量剧透,慎入)




好吧,标题是我改成了too many cars,因为原标题太搞笑了,先卖个关子吧



这集主线相当清晰,两条:

1、Turtle本来应该开心的30岁生日,反而让Turtle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问题。
2、Charlie的Pilot首播报告出来,E面临一次痛苦选择。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Entourage第一次正面表现E跟女孩上床的戏,所以虽然上集结尾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但这一集紧接上集结尾,还是让我有点小意外。



Turtle老妈的疯狂来电其实依然是在为Turtle考虑自己的为来做铺垫,Turtle应该是这个戏里最生活无忧的人,但现在他也终于开始思考未来了,因为怎么说也30岁了。


Charlie因为Pilot首播紧张的要命,看上去相当眼熟,因为很多人应该还记得Drama的Pilot首播时紧张的样子,比Charlie夸张多了,当然Drama的结局是好的,可是Charlie相反。



E面临了重大难题,本质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判断失误。Charlie的确不够出众,但这一剧集是E亲自一手挖掘和开发,其实表面是要面对如何面对Charlie,其实本质是要面对自己最初的眼光失误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Ashley起到了点醒作用,这也是E为什么对Ashley的印象快速扭转的本质原因。我实在对Ashley这个角色没任何感觉,演员不错,把尴尬地假扮成熟的讨人嫌扮演得很到位,对我来说,她成功了。
赛车场面就相当于这一集的“大场面”,以往如果不是大Party,就是是一个首映啥的,这次也算来个小创新。



Lloyd还在受折磨,但看来他还是乐此不疲,这集Ari在教训Turtle时顺道让Lloyd展示了一下一个努力的agent assistant的普通功力──就想上一集报告里我提到的Mailroom那本书一样,剧本的Coverage每天都少不了,而且随时随地都能一两句话把一个剧本故事pitch清楚。其实我现在平时工作,也已经达到了每周工作日每天精读一个电影剧本的数量。如果你做agent估计这个数量只会不停翻番。


这集的Ari依然光芒依旧,特别是Turtle突然出现在办公室的敏感,以及在E面对困局前来求救时,他也敏感的对形势进行了准确的预判──无论E走还是留,他是保不住Charlie的。

在这个情节点上,我万分理解E。我在实际工作中,几乎遇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只是换成了制片人、导演和投资人的三角关系,我做的选择跟E一模一样,奋力争取不成,我撤,我宁可推出这个项目。这跟行业无关,跟性格有关。



Turtle打算重回学校充电,我也希望能早日看到他真的有机会再次面对Ari,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

这集结尾Vince一句话再次点醒本季的主题──每个人都想走自己的路。



没错,在第一集其实就已经暗示的很明确了,这季四个人正在逐渐独立,四兄弟分别将面对的是什么还尚未可知。



总体评价:
这集叙事相当流畅,但问题就是过于流畅,没有什么兴奋点,比前两集整体有提高,但有限。



八卦:
如果想了解更多美国电视剧Pilot试映内部游戏规则,推荐一部电影,看完就不用多解释了,或者也就明白为什么E对着电视网的人大声喊40个老棒槌云云。

试映体系在中国还完全不存在呢,因为美国电视剧都是电视网定制剧,中国的定制剧才刚刚开始,差异太大。而且中国的电视剧行业可比电影规范对了,所以Ari 对E说的电影比电视高一个档次的事,只是在美国,在中国从受众和整体影响力来说,依然是电视剧占绝对优势。这是当下的国情──做电视剧不丢人,不比电影人矮一头,特别是我看完《潜伏》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提到的那部电影:《电视》(The TV Set),片子不错噢,特别是对喜欢看美剧的朋友,有普及美剧行业ABC的作用。

http://www.verycd.com/topics/183278/


 4 ) 审剧报告.Entourage.S06E01.Drive





《明星伙伴》是我过去几年看得最投入的美剧(没有之一),眼瞅着人家都S06,我觉得怎么都应该写两句。各位权当吐槽吧~


新一季的开篇明显主要目的在铺陈线索,因为全集没有主要线索,基本都是由多条散线拼在一起完成,这一集的前提是Vince已经拍完Martin同学的《伟大的盖茨比》,重回a list行列,而且显然赚到不少片酬,四人也重新搬回了久违的第一季开始的那套大房子,这一集的主要叙事线索如下:


1、Vince因为拍戏需要开车,所以要考驾照,车技很烂,但侥幸过关,中间穿插参加了一场Jay Leno秀,然后跟E去见Sloan的好友,顺道献出处女车震。


2、E因为Sloan的再次出现,面对是否搬出四兄弟大家庭的选择。


3、Lloyd要求加薪,跟Ari玩硬的(不要想歪了),Ari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4、Ari在上季力挺老搭档Andrew进MGA,Andrew果然干得出色,但整集Ari焦点在如何对付发飙的Lloyd,其他戏份不多。


5、Turtle和Drama都戏份不多,点到Turtle开始跟女友交往频繁,Drama继续拍各种不入流的肥皂剧的小角色。


总之,这一集无明显主线,Drive也只是点题而已,潜在的主线反倒是一直在暗示“四兄弟”在S06可能面临各自的人生道路,分崩离析似乎近在咫尺,再加上Lloyd公然跟Ari玩硬的,似乎这季后面会火药味十足。




这种拆伙的铺垫几乎随处都是,比如为什么要让Vince学开车?拍戏需要只是剧中的理由,从剧作上就同时达到了未来让Vince独处的功能,所以这集Turtle以往司机的作用也在淡化。


而E面临的选择是最致命的,因为四人组里E才是核心,是关键,甚至无庸讳言,这部剧真正的男一号一直就是E,而不是Vince,所以他的变化还是相当关键的。但如果后面E真的搬出大house,Entourage还怎么能叫Entourage呢?Doug同学要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Entourage这个词本意就是指吃住都在一起的哥们儿们,分开了可还怎么算?


Sloan的回归,让我没想到,我很喜欢这个角色,演员很有魅力,估计是男性剧迷强烈呼吁的结果,哈~E这集居然开始在感情层面变得老道,的确好莱坞都混了五年了,如果还是原来那个E,也实在……即使如此,E相对还是太单纯了~




这集最酷的就是Lloyd跟打了鸡血般跟Ari要求升职,过去三年,这位同志助理在Ari淫威下埋头苦干,赢得了不少剧迷的心,这次丫终于爆发了,很来劲。


这条线再次强调了以前讨论过的主题,在好莱坞,你提拔了一个男助理,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Ari很早就说过,你雇佣了一个女助理,十年后只是多了一个妈妈,如果你雇佣了一个男助理,十年后他就是你的竞争对手。


我读书时候曾经在国图借过一本书The Mailroom, Hollywood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内容就是近百年来好莱坞经纪人挣扎救生的口述实录(没错,agent这个行当是有了近百年历史了)。当然之前在Entourage里有大量关于 mailroom的相关段子,好莱坞几乎所有大牌经纪人入行时候都需要经历mailroom这个阶段的磨练,大家应该都还记得Ari如何对付自己以前助理的挑衅──当众抽丫的,骂个狗血喷头,丫还不敢还手和还嘴。





当然,Ari是一个被伪装过看上去像混蛋的好人,甚至传统价值观方面,他甚至还是个完人(比如婚后从来没有真正骗过老婆,基本都是过嘴瘾,唯一一次动手还是为了自己老婆,基本是灰太郎翻版,所以当然能抓住人心,赢得众多好感和艾美奖,扯远了~)。


Ari这次对Lloyd的犹豫不绝的态度,再次印证了他就是上面说的那样一个人。而且虽然嘴脸丑恶,但说出来的道理却无法让人辩驳:想要成为真正的男人,想得到安全感,就得在严苛的磨练中生存下去,然后变成话事人,你就可以去折磨你的手下了。


当然有兴趣的可以读读Mailroom那本书,里面才是好莱坞的基本生存法则,特别是助理这个玩意儿该怎么干,很值得借鉴。



当年,全世界最大Agency在北京创建办公室,我有位师姐在犹豫是否去工作,我就把这本书的复印本给她,告诉她可能面临的是什么,虽然本土化之后会有很大差别,但大概意思了解一下没坏处。牛掰的是,熬了三年后,这位师姐终于转正成了agent,命运看来比Lloyd好多了。


这集对白依然都狠,够sharp,闪光点遍地都是,比如拿第四季的Mad Men开涮,比如我们知道了Gatsby的trailer已经完成,比如Ari身上的脂肪率只有6%(好吧,十年前的我也是这个水平,md),Drama还拿过一次酸梅奖……


所有一切的铺垫,到这一集的结尾,Vince面对空落落的大房子,孤家寡人,想必他一定怀念Turtle和Drama大白天就在屋里吸大麻看A片的日子了~


看来这季注定兄弟四人组要面临各自不同的选择,期待S06E02ing……





--------------------

附:《Mailroom》一书开篇节选(来自老友Talich,如转载,请务必注明──翻译:Talich)


The Mailroom, Hollywood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 by David Rensin, Ballantine Books, 2003

你大学毕业,你不知道娱乐圈到底是啥样子,有人跟你说去当agent吧,于是你就去面试,人家跟你说,想当agent啊,我们有个training program,就从mailroom做起吧。

于是你进了mailroom,你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一般都得是那种600块的armarni量级的,光鲜的像个人样,早上五点起床,去给agent们买水果。你要分拣信件,准备各个会议室的餐桌,清理各个会议室的餐桌,包括洗盘子。分捡信件,送信,到电话交换机那里做接线员,复印剧本,给厕所换手纸,到洗手台子上添液体肥皂,陪agent太太逛街,给agent遛狗。一天一般要出去送三次包裹,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晚上回家的时候顺便做一次,当然,交通自己解决。有的时候Agent会给做出租车(早些年就是地铁)的钱,当然大部分都把这笔钱省下来。回到家,12点,可以吃吃室友的剩饭,如果你有精力,一般是必须要有的,拿出从某个agent那里(通常是自告奋勇)领来的剧本,读上一两个本子,写下故事大纲,人物分析,算是cover了个本子。然后,睡觉,新的一天开始。新的一天不要忘记换新皮鞋,不然旧的皮鞋里的汗还没干,几天就能得脚气的。

这大约是一个典型的在mailroom做Training的人一天的工作。大部分时候是一周工作六到七天的。工资呢,按照最近的标准,大约是周薪400美元。

Mailroom恐怕是最恐怖的训练场,据说能从这里出来,达到中等级别的人只占进来人的3%。按照NYT的统计,虽然筛选率如此之高,报名的人依然如潮水,报名人数和录取者的比例大约也是30:1,就是说,从进到出,900个人里能有一个挤进中层的。支持这些人的,据说,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

是的,在mailroom里,生存下来的都是那些能做梦的人。他们的梦,远远超过了普通人。这也难怪,当你还是整个金字塔的最底下一层的垫脚的时候,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揣着7位数以上的支票在纽约或者好莱坞的大街小巷里奔来跑去,把这些票子亲手交给那些大明星手里,说不定还能有几次眼福,几次艳遇,这种感觉,恐怕不难激发出天大的野心吧。

说了半天,agent到底是干啥的呢,其实agent就是代理人嘛,把自己的client介绍出去,从中捞取一笔手续费,一般是10%吧。这区区百分之十,已经让人用最险恶的词语来咒骂这个职业了。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钱。Budd
Schulberg当初写过一本What Makes Sammy
Run,把这些agent写成为达目的,不惜代价,不顾廉耻,不讲道德的人。书一出版,就拿到NYT畅销书版的头名。MGM的大老板Mayer愤怒的说,该把这个家伙给驱逐出去。他爸爸,Paramount的大老板B.P.Schulberg,就跟Mayer说,这可是好莱坞土生土长的唯一的作家,你还要把他驱逐到哪里呢。

40年代的几个重要的判决出台后,时代变迁,agent逐渐成为了整个好莱坞的统治力量。第一波大概算MCA大老板Lee
Wasserman入主Universal。第二波革命,应该十Michael
Ovitz的CAA了。Agent往往能够一手搭起从剧本到演员到投资的整个Deal,然后推销给某个片场。不过外人却很少意识到agent的权势。大约是因为好莱坞害怕agent直接参与制作会有损Client的利益,所以规定了禁止agent挂名电影制作。所以agent不容易出头露面,只在后台运筹帷幄,虽是真正的权势人物,却不用担心在名利场里,镁光灯下牺牲的个人生活。

代价呢?代价当然是有的。所谓agent,就是为client服务的,就是料理他人的生活,代价当然是牺牲自己的生活。主要的工作,就是推销,把自己的client推销出去,为人做嫁衣。

想要成就如此的霸业,基本上你要从mailroom做起,这简直成了铁打的规矩,所以起名叫做training,说得好听一点,就类似于娱乐圈里的研究生,还是付钱的。这个研究院的第一任研究生,就是William
Morris Agency的传奇老板Abe Lastfogel。他老人家就是从给William
Morris跑腿干起的,直到最后接手整个Agency,成就一代帝国。其后的毕业生数不胜数。比如Lou Weiss,David
Geffen,Ron Mayer,Irvin Winkler,Michael Ovitz,Barry Diller,Jeremy
Zimmer……

想进mailroom,说来也奇怪,面试的时候,对方往往要千方百计的打击你,给你一种门槛很高的感觉。说来很简单,工作很累很恶心,坚持不下去的人基本上几天就走了,这样还不若上来就制造恐怖气氛,把那些意志薄弱者消除在外。但是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混进来。没办法,虽然知道工作很无趣,大量娱乐圈里的名人还都把孩子往里送,因为,mailroom就是一个大熔炉,想知道圈子是什么样的,这里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以,才有了书名里的Hollywood
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这里对他们,是宽进严出的地方,很多人自然将来另有入行之道,但这里残酷现实却是最好的开场。当然,有些筛选也是必要,比如如果你已经有家有室,那一般agency会劝你打住,毕竟以mailroom的收入,自己吃住都成问题,再别说养家糊口了。还有女同志,最早也是要排除在外的,不是种族歧视,干 mailroom少不了抱着成堆的胶片跑来跑去,出门送胶片也是常事,这种体力活,还是男生来干最好。

这样说来,进mailroom,其实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没有relationship,那就创造一个出来,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你就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Agent就是一个推销员,想当agent,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给推销进mailroom。聪明绝顶者如David
Geffen,第一次没过,第二次换家agency就拿出了对方欣赏的简历。当然,事后人家向UCLA要他那不存在的学历证明,结果他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去邮箱站岗一个月把信截下来,换成自己伪作的信,已经成为佳话。Lou
Weiss说,这般聪明的人,我说什么也不会放走的。学历算个屁,只是为了先卡掉无数申请者的无奈办法吧。再比如Gary
Randall,其实是卖保险的,跑去面试,被人不屑。他说agent不就是推销么,我卖保险也是推销,为啥不行。他跟面试的人打个了赌,如果能买他们agency一个保险,就进mailroom。结果他发现William
Morris居然没有key-man policy,就成功做成一笔买卖。光这买卖的提成,就够他mailroom呆五年的工资。

进mailroom的人,当年可以说千奇百怪。不像今天,充斥了从法学院,MBA毕业的人。有人是想当演员,当导演,却苦于没有天赋,有些人只是别人提起,觉得有兴趣,有些人就是要进娱乐圈看看,不一而论。有人穷困潦倒,有人已经挣到6位数的工资。不管是哪种人,能够迅速面对现实摆正态度,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人,才能迅速从mailroom里爬上去。

因为整个mailroom就是一个将你的全部自尊彻底洗掉的地方。整个过程,就是用羞辱来形容。将你的ego从你身上完全抹去,你就可以为你的 Client服务了,在mailroom里,你的client就是Agency里的agent。就算你是名门之后,也不会有啥特殊待遇,或许,是更多的羞辱吧。Mike
Medavoy的儿子Brian上班第一天,有一个agent就高兴的大声召呼:嘿,瞧啊,谁在给咱们送信呢。

在mailroom,你需要有劲儿。没力气的人是没法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的。

在mailroom,你需要绝顶聪明。最快的时间解决最难的问题,才能赢得最重要的客户。当初Elvis
Presley的manager跟William Morris
Agency,万事谈妥,突然横生枝节,提出要一个跑腿的,外加一间办公室。大老板Lastfogel马上说,跑腿的没问题,这办公室,我们这里实在没有配得上你的,要有,也就是我自己的这间,要不这样,你那天来了如果要用屋子,我马上让出来请你用。这种Solve
problem on your feet的本事,是需要在mailroom里开练的。Jeremy Zimmer去Fred
Milstein那里面试,注意到Fred
Milstein凳子不转了,就下楼去从mailroom里卸了一个轴承给Milstein换了。当然了,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所以他留了个条子"我修好了你的凳子――Zimmer",于是他升迁了。Ron
Mayer在选assistant的时候,会让你去给他倒杯水。驽钝的人会去倒一杯水。聪明人就去开一瓶新的矿泉水,加上冰块,倒上水,把杯子边上残留的水滴擦去,下面垫上几张纸巾,一并端过来。

在mailroom,你需要信息。如果你够聪明,这点难不倒你。不是让你送支票么,7位数的支票不是为了让你咂舌用的,数字就是信息。每个送信的人都知道很多信没封口,都会打开来看看里面写了啥。信息就是power。在mailroom就是收集信息的地方。David
Geffen说他什么都想知道,结果练就了读倒着的东西的本事。他还带头用熨斗烫开封口的信封来看。而Barry
Diller主动要求去复印剧本,因为他想把所有能读的都读掉。除了读信,还可以听电话。Agent打电话的时候,assistant什么的都可以听的,事实上他们更喜欢这种被听的感觉,而assistant也是这么学习的,没人教你,都是你自己听。

在mailroom,你需要关系。David Geffen说他每周六都去上班,中午就去坐在agency里的权势人物Nat
Lefkowitz旁边吃午饭。当然,饭桌很大,吃饭的人很多,都是想要跟Nat套上关系的人。后来Geffen跟他的老板闹翻的时候,就是Nat给他又找了一个老板。把握住中意的老板的习惯,经常在关键时刻出现,非常重要。

Mailroom是个竞技场,进来的人按照先来后到排好队。想要早出去,就要把前面的人排挤掉。有能力的就非常喜欢跟别人聊天,把排在前面的人能吓唬的吓唬走,能哄的给哄走。反正只要是不犯法的,不违背良心的招,能使的都使了。有人曾经在电梯里说有人要招他做assistant,结果事情料理完过去的时候,发现职位已经被电梯里那位抢了。这还不算狠的,有个老板要招assistant,有人正在过去的路上,结果听到有人叫他,一转头,发现被那人从另一侧超过,抢先进去面试,搞走了职位。

当然,当上assistant并不是就出师了,你不过是从大家的跑腿的变成了一个人的跑腿的,shit还是那么多,梦想,当然还是一样的大。Michael
Menchel腹泻不止,一上午都蹲在家里马桶上。老板Bill
Harber打电话过来:"Agency里一样有厕所。你给我穿上西服带上领带,两点以前报道!"

Adriana Alberghetti放弃了Smith Barney的部门经理工作,去了Endeavor。她被分给Ari
Emanuel(雅荻注:就是Entourage里面的Ari的原型,Endeavor就是剧中MGA的原型)做assistant,星期一开始。她前一个周五去见Ari,"We're starting this partnership, we can make it work."Ari的回答是"你他妈的滚出去。"然后Ari跑到他那里说,我跟别人打赌了,你三个月肯定滚蛋,看我今天花多少时间把你给弄哭。那天老板赢了,但是哭了一个周末的Adriana没有再输。后来她又跟了Tom
Strickler。Tom是编剧的Agent,成天让Adriana读剧本,然后一大早还没时间准备就向他汇报。基本上是三分钟,把故事和人物说清楚。三分钟一过,Tom就会说,不行,重来,这次两分钟。后来Tom跟她说,你不成啊,连剧本都不能读,还做什么agent。Adriana大怒,说自己天天都读,怎么不能。Tom就说,好,过去的不算,然后他伸长了胳膊在墙上划了道线,说,你现在读吧,全部咱们client的剧本,读一本垒一本,十月份读不到这里,就别想着升职了。五个月过去了。剧本慢慢垒起来,中间有时候Tom还会突然从已经垒起来的剧本里随便抽出一本,让Adriana来马上总结。到九月十五号的时候,还有快三十本。Tom贴了个信封在线上,说里面是奖品。然后很认真的跟Adriana说,我跟其他agent打赌你能不能读完,我是唯一一个赌你赢的人,不要让我失望。嘴上这么说,Tom手下却不软,眼看快到了,他还偷偷的不时从剧本堆里偷走几本,给Adariana一种Sisyphus 推石上山的感觉。结果adariana终于读完了,那天Tom招大家开会,落了泪,Adariana也落了泪。奖品嘛,是跟其他agent一起去纽约电影节的机票,和到自己家度周末。

Tom Strickler自己很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当agent就是要为client服务,可是娱乐圈里的client实在是千奇百怪,所以他们这些 Agent也常想出最邪门,最不讲道理的要求。作为agent,你有责任为你的assistant制造这些让他们终生难忘的疯狂回忆。他有一次跟一个 assistant说,你的手表太难看了,不要戴了。过了一个月,那个assistant又把手表戴上了。他把那人拉到厕所,当着他的面把表给冲了,跟他说,"我跟你说的事,你就去照做。"然后又给那人买了一块表。

当然,不是人人能这么熬过来,熬过来的人,也有千奇百怪的办法发泄。David
Geffen曾经往自己老板的花盆里撒尿。跑到会议室去跟女友做爱是很多人觉得比较痛快的发泄办法。古怪的agent们要求早上会议室的糖块码成乳房状,就有人在旁边的果盘上放上一根香蕉和两个猕猴桃。Barry
Diller还曾经把自己讨厌的人的鞋子沾在地板上。

不过,也许最快活的回忆,还是那些成长的过程。有人回忆自己到处推销Marilyn
Monroe的时代,那时候她一天50美元。还有人回忆自己如何成为了Marlon
Brandon的第一个agent,有人说他如何签到了没人认识的Barbara Streisand,还有人说自己刚出道是给Saturday
Night Live拍节目,亲手签下Chris Rock,Adam Sandler,Ben Stiller……如何跟着Jim
Carry成为大腕,如何250万把没人读得懂的six sense剧本卖给了Sony……


(配图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f3ea30100e42h.html

 5 ) Pay Your Dues

> Entourage 603 - One Car, Two Car, Red Car, Blue Car

Turtle: I just think it's time for me to make something of myself.

Ari: Turtle, do you know what it takes to make something of yourself? I mean, come on. I worked a job through college and grad school. Lloyd!

Lloyd: Yes, Mr. Gold?

Ari: Hit the stack.

Lloyd: In front of people? I'm not performing.

Ari: "The kingdom of Foibles".

Lloyd: "The kingdom of Foibles" written by Karen Brown.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meets "Die Hard." A man awakes in the midst of…

Ari: This man can quote from the entire stack. That is what he's willing to put in for his own success. He's paying his dues. When have you paid yours?

Turtle: I’m willing to pay them now. And I have a great idea.

Ari: So do all these idiots. Can you execute it?

Turtle: I think I can.

Ari: In this life, no one is going to invest because you think you can. Do you have a business plan

Turtle: No. I mean, I haven't sat down and put-

Ari: What do you need? Office space, insurance? How many employees? What do you project to earn? What do you need to break even? At what point can your investors see some profit?

Turtle: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Ari: Look. When my son was born, my greatest fear was having this conversation. I knew that I would give him anything he wanted because he was my son and I couldn't say no. Which sucks, 'cause it wouldn't help him and he'd just end up on the street doing heroin with the two coreys because I was too much of a pussy to teach him a lesson. I won't make that mistake with you. Just say no.

Turtle: I can pull this off, Ari.

Ari: Come back to me when you can prove it.




E: So if you pretended to care about him and you were me, what would you do?

Ari: What's the difference?

E: I'd like to try to do something.

Ari: What I'm capable of doing and what you're capable of doing are two totally different things.

E: What would you do?

Ari: I would make a scene of biblical proportions. I would lie, scream, beg, borrow and steal. And if that somehow didn't part Amy Miller's legs, then I would call racism. And I would yell for all to hear, "You're really gonna fire my poor black client off the show he created?! I'm calling NAACP, the reverend Al Sharpton and the ghost of my man Malcolm X.

 6 ) Lloyd国王归来修成正果,Ari明修栈道暗整Lloyd(简评S06E12)

Lloyd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要出头了,前面几集都在为Lloyd的回归铺路。
Entourage的主角早就已经不是Vinc了,是Ari,现在还必须加上Lloyd。Ari和Lloyd是黄金搭档,如果这个剧集能拍十季的话,Lloyd绝对会在Ari的事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而且会成长为同Ari一样出色的经纪人。这两个人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光和暗互相交织。Ari狡猾无耻粗俗,Lloyd诚实守信文雅。Lloyd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就是弥补Ari可能犯下的错误,这就必须依靠和Ari截然相反的那些为人处世之道来完成。
所以这两个人绝对不可能分开,前面Lloyd的出走就是为了这一集的回归。
当然Lloyd绝对不会一帆风顺,Ari将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吐槽。我们会看到一个金牌的经纪人所要经受的种种磨难,也许这就是Ari在成为现在这个Ari之前所经历过的一切。相比较起来,Lloyd以前所遭受的恶搞现在看来都会是小菜一碟了。
Vinc看来还会是个花瓶,搭配这Ari和Lloyd的喜怒哀来而沉浮,可是少了他也不行。
真希望看到Eric也继续成长,也许他的成就比Ari还大也说不定,可惜是个老好人,出彩的戏份不多。

第六季只有12集吗,真是太短了。

 短评

一群丰满的男人

6分钟前
  • Yoga Hu
  • 力荐

85演演戏、泡泡妞,第5季的阴霾一扫而光

9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推荐

ARI GOLD ARI GOLD ARI GOLD ARI GOLD

10分钟前
  • Marcela
  • 还行

I love season 6. Back to happy lives.

12分钟前
  • Sunny
  • 力荐

无论如何都会给它五星的 这是感情!

16分钟前
  • 富态的浣熊
  • 力荐

我不能再爱Ari Gold更多了!!

20分钟前
  • So Magic
  • 力荐

蒸蒸日上的事业生活爱情,最后一集Ari拿着漆弹枪扫射老东家同事简直是大快人心。

2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Lloyd回来吧!

28分钟前
  • 玩命裸奔
  • 力荐

一个好男人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家庭。这个剧12集是正好的,每一季有个完整的主题围绕vince,每一集有小高潮多发生在Drama、Ari身上,每一个配角极度出彩,最后马特达蒙那一段笑死我了。Sloan太过完美以至于不真实。

30分钟前
  • 不莱梅的音乐家
  • 力荐

這季各種愛情家庭感情戲比重好大可是對這部分毫無興趣... 各種工作上的敵友關係才最為有趣,Ari和Lloyd尤其。

31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6星!!

36分钟前
  • diztarchitect
  • 力荐

喔~我也想去意大利。604:david schwimmer。看到超人我惊了!他是DeanCain,怀念电视上还有美剧看的年代!ari拿枪扫射仇人很爽。还有导演本人。

37分钟前
  • chamatin
  • 推荐

补登记

41分钟前
  • 司及璞
  • 还行

真好看

44分钟前
  • musclekai
  • 力荐

ari gold fucking awesome

48分钟前
  • Cao
  • 推荐

最后两集过瘾呃 有点失落啊快追完了

51分钟前
  • Lynngogo
  • 还行

客串各种屌 Ari真是不错其实 哎 老婆傻逼 女人总是complain about everything 没钱的时候骂你不上进 赚钱了嫌你不顾家

55分钟前
  • 小星子~~
  • 推荐

不可不看的美剧哈

60分钟前
  • 永无乡
  • 推荐

好基友们要分道扬镳了。。。

1小时前
  • Jarod
  • 推荐

最后的最后,说出心里的实话,就会感觉好了。

1小时前
  • 渴赖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