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舞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4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为何而舞 剧照 NO.1为何而舞 剧照 NO.2为何而舞 剧照 NO.3为何而舞 剧照 NO.4为何而舞 剧照 NO.5为何而舞 剧照 NO.6为何而舞 剧照 NO.13为何而舞 剧照 NO.14为何而舞 剧照 NO.15为何而舞 剧照 NO.16为何而舞 剧照 NO.17为何而舞 剧照 NO.18为何而舞 剧照 NO.19为何而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06 16:51

详细剧情

《为何而舞》探访了世界各地不为人知的舞者,取景于墨西哥、美国、印度等地,展现了不同环境背景下的舞蹈文化。这些舞者的故事,或励志,或温暖,或悲情,或神秘,舞蹈正在改写着他们的人生。这些舞者试图通过舞蹈去寻找自己,与世界交流,并探索人生的意义。

 长篇影评

 1 ) 从来没有一天 我离抗战如此接近

我愣是没有想到,黑白的、抗战的、英文的纪录片把我看上头了。 • The united China will never submit. • 国际上无数的公司汇集到一起,如果中国能提供最为现代化的机器,他们能用5、6年的时间完成建设。 可是中国没有现代化的机器,更没有5、6年的时间。 于是中国人,用着他们的双手建造了中缅铁路。也没有用5、6年的时间,而是不到12个月。 • China’s war is our war. 兴许有点文不对题,突然想起奥斯维辛没有诗,那就用用纪录片吧,它们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戏剧性,但一定真实可感;他们不一定有那么多的光影布局可供分析,但一定帧帧直击人心。

借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吧,纪录片是摄影师的温柔,他允许自己成为工具,让真实和艺术通过自己的镜头缓缓溢出。

课上抬头的人不多,有点难过。

 2 ) 真实的历史影像,对中国人而言,其价值超越了《二次大战启示录》

这部片子是1944年拍的,片头曲居然是现在的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曾作为国民革命军200师的军歌)。。。看来美国人很有先见之明啊。。。。

此片估计永远不会公映,以后搞不好网上也找不到了。
最大的一个原因是,里面的中国地图跟现在是不一样的。。。比现在要大很多,很多。。。

片中美国人为了说明中国人热爱和平,举了个栗子,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他们没有用于战争,只用来庆贺节日用(鞭炮),囧。

————————

再往下看就是沉重的回忆了。

    1937年,日寇蹂躏南京,许多暴行被摄像机永久记录下来,其中有一个令人瞠目的片段,是日军竟在一座刻有“‘一二八’抗日烈士”等字样的纪念塔下屠杀中国人。
    根据史料记载,这可能是有日期可考的中国第一座抗日纪念塔。塔的完整名称是“八十七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33年夏建造并竣工。南京沦陷后塔身为日军所毁,抗战胜利后在异地重建。
    1932年初淞沪抗战期间,张治中率87师、88师驰援淞沪。战后,两师分驻南京和杭州。1935年2月,杭州建成此塔以资纪念,不料旧伤未愈,新创又来,昔日的抗日纪念碑下,竟成了日寇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场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wMDg0MTI0.html

 3 ) 了不起的抗争

看了这部还未胜利的时候美国人拍的抗战纪录片!多一个角度了解那段历史。 中国近代倍受列强的欺凌,逆来顺受。直到日本人想要吞了中国。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侵略者说不!在日本人的如意算盘里,中国虽然巨大,但是却不团结,各省份都由地方军阀掌控,常年内战,互相看不顺眼!只要逐个一一击垮,吞并中国并非难事,甚至扬言三个月占领全中国! 七七事变爆发,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外敌面前,各个派系都放下恩怨,团结一致,前仆后继英勇抗日!绝不屈服的精神令人感动。 由于海上运输路线都被日军封锁,各种石油,原料无法到达。只有从缅甸修一条公路到云南入境。找了些国际大公司,都说如果有最先进的设备六七年时间可以修好公路。但是中国等不了那么久,最后动员无数人用双手挖出一条公路来,只用了不到十二个月时间!非常了不起的奇迹!

非常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现在的生活跟那时候比简直就是天堂!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4 ) 他者视阈下的抗争与文明 ——《中国战事》中的中国形象塑造管窥

东方人的世界之所以能为西方人所了解,之所以具有自己的特征却并非由于其自身的努力,而是因为有西方一整套有效的操作机制。通过这些机制,东方才得以为西方所确认。 ——萨义德

《中国战事》是美国国防部于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监制并发布,用于国内宣传的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影片中,电影制作人卡普拉分别塑造了中国、日本两种同在亚洲却截然不同的国家形象,前者象征着“历史悠久”“和平”“团结”且正处于西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中的远东文明国家形象。而后者则作为反面,不仅是中国的反面,同时也潜在的作为与德国纳粹同类,与英美“自由世界”相对立,一个“极端野蛮”并“为全世界引进一种新式的战争,一种蓄意恐怖,蓄意大屠杀,蓄意狠毒的战争”的野蛮国家形象。可以说,《中国战事》的影片结构是完整的,作为一个原本向美军宣传,后来转而在全美进行战争宣传的纪录片,《中国战事》的目的就在于塑造一个能够引起美国民众同情并恰当好处达到迁怒效果的中日战争景象。在这里,与日本相比,中国离美国更近。“文明”与“野蛮”的区隔在相对而言地理位置更近的地方建立,而“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认同在横跨大洋的新旧世界取得了共情。当然这些都立足在政治机器的宣传目的基础上。

一、情绪基础:美国的自我价值认同

对美国而言,自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在一战战后积极推行他的“十四条政纲”与全球政策时,美国已经设想在世界领域内宣扬其不同于欧洲大陆文明的自由价值。这一倾向在二战期间取得了更加快速的发展,《时代》《生活》杂志的创始人亨利·R·卢斯于1941年高调地在其文章《美国世纪》中宣称:“美国作为不断发展的世界事务的动力中心,作为人类优秀成员的培训中心,作为上帝的特殊选民,应该更加相信给予比接受更荣誉,应该更加确信美国是自由的灯塔、平等的旗帜。”《美国的中国形象》作者杰斯普森指出“美国人通过将自己的特征、品性、习惯投射到中国人身上,以优越的眼光来看待自身,把中国作为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找出了美国典型的自恋形象’”。

这些文化性格的投射倾向,在影片的语言中可窥见端倪。日本,象征着野蛮,融聚着极端残暴、投机取巧、不守信用、穷兵黩武等反面品行:“日本为全世界引进一种新式的战争,一种蓄意恐怖,蓄意大屠杀,蓄意狠毒的战争”,“日军占领南京后再度发挥极端野蛮行径,……,更可怕的是这残暴的恶梦是日军最高司令部所蓄意计划的,为了一劳永逸的撕碎中国人的心”,“日军愤于竟然有人敢反抗崇高的日本的强权,而向没有飞机大炮可以保护自己的市民们报复,从空中蓄意的屠杀了数千人”,“(日本)蓄意模仿别国的军事武器和工业技术”,“(日本)以缺乏工业原料为藉口,……,建立这个战争机器”,“当其他的国家为了消除战争而裁减军备之时,日本积极且秘密的建立现代化陆军”,“(日本)违反国际协定把太平洋上的岛变成要塞”,“(日本)违反所有的协定秘密的增加驻军”等等。相反,在中国身上却凝聚了与西方文明类同的精神品质,这包括爱好自由平等的现代精神:“他们制定我们今天致力维护的四大自由中的主要两项,言论发表自由和宗教自由”。与德国日本相区别的和平传统:“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西元前五百年留下了这番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西方盟军相一致的价值追求:“中国军队和中国游击兵依然坚决抵抗日本的战争机器,……,为的是与中国一样古老的‘争自由反奴役’的争扎,以及‘争文明反野蛮’,还有‘争正义反邪恶’”等等。

对于中国而言,来自美国的凝视与预判自然与中国人本身的行为逻辑相区别。对于美国人而言,他总是会不可避免地以“他者”的眼光来尝试理解其自身之外的各个文化共同体的行为逻辑。这便是人类文化群与生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蓝本去理解世界的思维方法。通过这套方法,人们以头脑中已经建构好的结构来试图容纳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无序与无意义,试图使之变得有序且有意义起来,而对于不可理解之物(有时也会带有对本体文化的攻击性),人们则建立起“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来,目的是为了达到文明压抑下个体人的情绪转移与稳定循环,从而避免文明内部的破坏倾向和文明外部的吞噬现象。正如弗洛伊德在其《一个幻觉的未来》中所论述的那样:“由文化理想所提供的自恋满足也存在于能成功地防止在该文化社会内部对该文化产生敌意的那些力量中。”因此,通过《中国战事》的宣传技艺,我们所能获知的首先不是中国或日本原封不动的历史形象,而是带有美国价值认同度的中国与日本形象塑造,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文明”或者“野蛮”的字样,实际上指向着美国国防部在进行群众动员时所预知的群众心理偏好与他们的价值认同。而在战后,因朝鲜战争而造成的原中国形象破碎,进而引起美国国内强大的情绪反弹和麦卡锡主义的盛行,从侧面折射出二战这一时期在美中国形象的塑造成果。

弗洛伊德认为“文化的理想”(也体现为文化共同体的一种价值认同),使得“(人们)要想获得完全的满足,就需要对旨在不同的成就和达到不同理想的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凭借这些差异的力量,每一种文化都有权藐视其他文化。这样,文化的理想就成为不同的文化社会之间产生不和与仇恨的一个根源,正如在各个国家中所最显而易见的情况那样。”基于美国价值立场的日本“野蛮”形象塑造正反映了这一点。但作为弗氏理论补充的是,中国的形象塑造成为了包裹在美国价值体系内的远东“文明”,这使得美国价值自然地成为了中国价值的凌越者,这种超越心理在文化共同体中个体心理上的推广与形成,看似是对后者的认可,实际却也完成了前者自恋情结的满足,即美国社会公众通过影片所能获得的自我价值认定,从而为同情中国所形成的移情心理奠定情绪的基础。

二、移情对象:为文明而战的中国理由

由于影片的受众是美国国民,中国作为主要的被叙述对象,需要的是作为情感的引力来源来引起美国国民的同情心理。在美国汉学家韩瑞的《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一书中,作者切入了以“疼痛”为核心的同情现象,一种近代中国的“疼痛感知”在西方的想象。这为《中国战事》的解读提供了一条较为宽泛的线索,那便是通过人类普遍的疼痛情感所推演出的对他者的同情。因此影片的开头便以战争的景象引入:“这是新式战争的可怕开端。这是首次对无助市民的大规模轰炸。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无辜的中国男女,小孩要死于日军的轰炸?”描述了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度却被迫卷入到反抗斗争之中:“为什么,为什么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人从未发动过侵略战争,却被迫打仗?打仗并牺牲数百万的人?”中国军民的伤亡景象还不断被呈现,中国“疼痛”成为了影片中最基础的情感旋律:“每有一人安全的到了里面就有一千人被阻隔在外面,在日军的攻击下无助且毫无防备能力的站着,这些汹涌惊慌的人潮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狭窄的街道上疾走,在市中心彼此推挤,被落下的炸弹和燃烧倒塌的建筑物困住或活埋。”“无助的人民被困在城墙之内,动弹不得,日军发狂了,他们奸虐,他们杀戮,屠杀,在史上最血腥的大屠杀之一中他们残杀了四万名男女小孩,活着的人生不如死,因为他们躯体撕裂扭曲的惨状比死还要糟。”

在这种“疼痛”心理之上的,影片还试图建构了更具理性,因此也看似更为高尚的理由,即为文明而战的中国理由,这便承接了上文中所叙述的美国人的情绪基础。影片所隐喻的潜在文本包括中国的战争“疼痛”是与美国等文明国家相似的“疼痛”,中国国内的“团结”暗含着中美之间可以形成的国际“团结”。抗战期间,联合援华会关于中美相似性的大量宣传正印证了这一点。联合援华会宣称“(中国)对自由的热爱就如同我们对自由的热爱”,“(中美两国人民)都热爱独立和个人自由”,“我们仍然十分相像,因为我们天生对民主抱有向往”。联合援华会对国内的反战心理也进行了相应的宣传:“也许世界上再没有比中国人更痛恨士兵这个概念的了”。为了彰显中国与美国的相似是“文明人”的类同,而日本人之所以不同是“野蛮”文化所致,美国军人手册《怎样辨认日本人》中声称中国人的体格与欧美人相似,而日本人却身材矮小、长相猥琐,是迥异且低等的文化群体。

《中国战事》中的“文明”定义包括了上文中所提到的“追求自由民主”“爱好和平”“团结一致”等属性,但美国的政府部门和部分公众清楚的知道这些并非中国的事实。自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美国的不同宣传起,这种真实中国与想象中国的差异便被不断拉大。西安事变的在美报道中,宋美龄,而不是实际出关键力量的张学良和周恩来,成为了挽救内战危机的救星(108~109)。在影片中,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与外部共产党在陕甘宁地区的发展也被直接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国内的“团结”。1938年被当局武断炸开的黄河花园口,在影片中却也成为了团结一致的象征,在欢声笑语的群众画面中被呈现。长期为华宣传的赛珍珠在1943年声称中国的“不民主力量”正因美国的疏忽而出现高涨的倾向。与此同时,河南省正因为国民党机关的腐败而遭受着得不到救援的饥荒。在1944年格斯·帕顿致约翰·J.哈钦森的信中,他写道:“认为中国是世界强国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话,我担心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为这种宣传付出惨重的代价。”果不其然,同年十二月国民党在日军的“一号作战”行动中大败,陈纳德所主持的多个机场被攻占,而蒋介石与美国参谋史迪威的冲突也发展到了历史高峰。随后,“史迪威事件”在美国国内民众短暂的情绪反弹,《中国战事》也被美国陆军参谋部暂停放映。

结语:《中国战事》中所反映的不简单是中日战争中的中国图景,还暗含着美国政府所欲图向公众呈现,从而引起公众同情的被塑造出来的中国形象。萨义德在其《东方学》中指出:“东方的贫弱只是验证西方强大神话的工具,与西方对立的东方文化视角的设定,是一种文化霸权的产物,是对西方理性文化的补充。”他将西方对东方的形象塑造还原为话语权力的运作过程,认为这是“文化霸权”形成的程序,将这一行为看作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结构性殖民:“于是这种扭曲被肢解的‘想象性东方’,成为验证西方自身的‘他者’,并将一种‘虚构的东方’形象反过来强加于东方,使东方纳入西方中心的权力结构,从而完成文化语言上被殖民的过程。”在美国这部宣传纪录片中所建立起来的中国形象,在多大程度上彰显了其基于“他者”视角来实现同情的目的,就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该“他者”在作为“自我”进行凝视行为中的中心主义倾向。正如杰斯普森在《美国的中国形象》绪论中所指出的那样:美国人对中国两种极端的倾向(分别是宗教和经济上的同情合作与种族主义态度的拒斥排挤)“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彼此促进的”。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W·萨伊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弗洛伊德,车文博主编.文明及其缺憾[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 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姜智芹译.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4] 韩瑞,袁剑译.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原文是学校课程布置的期中作业,小声bb)

 5 ) 弗兰克·卡普拉的电影艺术世界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昕颁发的学院奖即奥斯卡金像奖(Oscars),迄今已颁发81届。对美国及其他英语语系的导演来说,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可谓毕生追求,一生获奖一次已极其难得,但创造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奖奇迹的入也有十三位。作为其中一员,美国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竟获奖三次,而他借以获得最佳导演奖的两部影片也同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从而以非凡的创作实绩为美国乃至世界影坛作出不朽的贡献。

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1897年5月18日生于意大利西西里的巴勒摩,1991年9月3日去世。在三十余年的导演生涯中,他执导了二十余部影片,其中《一夜风流》(ItHappenedOneNight,又译《某夜发生的故事》,1934)和《浮生若梦》(肋Can’,Take尼With You,又译《你不能夺去别人的幸福》,1938)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一日贵妇》(又译《枞》,1933)、《嘲流》、《第兹先生进城》(Mr.Dees Goesto Town,又译《富贵浮云》,1936)、《浮生若梦》(1938)、《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又译《民主万岁》,1 939)和《奇妙的生活》(1946)等六部影片分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这些影片均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获得该项奖提名的还有拍于1937年的《消失的地平线》一片),卡普拉凭其中三部影片在短短五年时间内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重要导演,被乔治·萨杜尔列为世界上“最重要或最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川之一。用刘易斯·雅各布斯的话说, “弗兰克·卡普拉,毫无疑问是好莱坞享有最高评价的导演之一”阁。

弗兰克·卡普拉1903年从意大利移居美国。1921年,他开始为旧金山—个小公司拍摄单本廉价影片,后进入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干过道具、剪辑、助理导演、噱头作者等职。1926-年,他开始执导由著名喜剧演员哈莱·朗东主演的多本喜剧故事片(如《漂泊者》《健壮的人》《长裤子》等),获得一定成功,从而步人喜剧电影导演之路。当卡普拉1933年完成那部“坦率、大方、多情、朴质的”科且“充满幻想的”而“把盗匪变成了通俗笑剧申的慈善家的影片《一日贵妇》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提名之后,使他得以“在以后导演工作最出色的时期中经常和剧作家罗伯特·里斯金合作”圈,而两人之间紧密的合作是好莱坞导演和编剧良性合作的最初范例。

1934年,弗兰克·卡普拉执导了由罗伯特·里斯金根据《四海为家》杂志上的—个爱情故事改编的轻松喜剧片《一夜风流》。这“是一部把陈旧的神话《灰姑娘》翻新的影片”嗍,描述了一位离家逃婚的年轻美貌、脾气暴躁的富家女埃莉·安德鲁斯(克劳黛·考白特饰)违逆父意与刚被报社开除的经济拮据然又个性豪放、谈吐幽默甚而玩世不恭的年轻记者彼得·沃思(克拉克·盖博饰)经过八十分钟的争吵终于相爱结婚的喜剧故事。

《一夜风流》是—部典型的“乖僻喜剧”(Screwball Comedy,也称“怪诞喜剧”“荒诞喜剧”)——“始于三十年代f二十世纪——作者注]中期,具有滑稽、快速的特点”,“常伴有关于家庭或浪漫冲突的无礼观念,而且这种冲突总是得以圆满解决,最终出现—个|俞快结局”,且“妙语连珠和不着边际”川;其“故事的中心人物往往都是行为夸张的浪漫情侣,影片通常是通过动作激烈的打闹喜剧方式来表现他们”唧。卡普拉在影片中“集中了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不协调,把幽默和感情掺人生存的反常现象最终得到控制的爱情情节中”例。他出色地运用传统戏剧的“三一律”手法,对戏剧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处理颇为精妙一“里斯金生动的对白,对可笑情境的创造以及他在传统思想的霁限内所表现的讽刺趣味,却使这些人物带上了一种新的性格””1,而且,他对生活细节的强调也使人看到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以及当时的社会习俗和道德风尚(如埃莉和彼得想免费搭便车,彼得用大拇指打手势失败,而埃莉只撩起裙角便坐上了车;埃莉和彼得在一间客房内两张中间挂了一条毯子的床上诙谐、幽默、辛辣地争吵,等等),在某种意义上为萧条时期的观众提供了—个逃避现实的梦幻世界。一如刘易斯·雅各布斯所评论的:这部影片有着“结构完美的故事,人们纯朴的感情,新鲜的地方风味,妙语如珠的娴熟对白,亲切、随便,而最主要的是它没有通常好莱坞的矫揉做作”111J。正因如此,《一夜风流》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成为N1 97 5年《飞越疯人院》(OneFlewOver The Cuckoo’Nest,米洛斯·福尔曼)为止唯一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克拉克·盖博)、最佳女主角(克劳黛·考白特)、最佳改编剧本五项主要奖项的影片。弗兰克·卡普拉也因之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1936年,弗兰克·卡普拉与罗伯特·里斯金再次合作,执导了“一部关于普通老百姓战胜腐败堕落和玩世不恭的幻想片”“a《第兹先生进城》, “在幽默地展现农村披着天真外衣的狡猾时强调民众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妥协相对抗”113]。影片叙述了会吹土巴号的农村青年(也是明信片诗人)朗非罗·第兹(贾利·古柏饰)进城继承伯父两百万遗产而被一群歹徒、骗子欺诈、迫害但最终战胜邪恶并将遗产救济两千万贫民的社会喜剧故事。 “这部影片比《一夜风流》获得了更大的成功。””m它继承了《一夜风流》的主题,但却少了木偶式人物的俚俗演绎,而是变得更加严肃,喜剧效果(情节演绎中穿插笑料)与对社会问题的关,亡一对正直质朴、正义善良的赞扬,对 拜金主义和政治投机的嘲讽或如乔治·萨杜尔所说的“~种烟幕的‘对社会的批评’”1151——巧妙糅合,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塑造也更带有现实色彩和社会意义,从而成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部大型的讽刺喜剧(Black Comedy)——“用幽默和诙谐的方式反映严肃主题”“”之剧,看后使人深思又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用美国电影评论家格拉哈姆·格林的话说:本片是卡普拉“最好的—部影片……也就是说,它是—部银幕上前所未有的喜剧片。卡普拉具有花花公子刘别谦所没有的责任感;具有怪诞的、诗人般的雷纳·克莱尔所没有的一种与观众的血缘关系,一种道德感和普通生活的感觉;具有甚至连查利·卓别林都没有的能够完全驾驭自己的方法手段的能力川”。正因如此,卡普拉再度摘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弗兰克·卡普拉在第二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后的第二年,又因《浮生若梦》一片第三次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该片也获得最佳影片奖)。这部影片是罗伯特·里斯金根据莫斯·哈特和乔治·考夫曼创作的获普立策奖的百老汇通俗喜剧改编的,讲述为赚钱将厂区扩展到某住宅区的华尔街巨子卡比(埃德华·阿诺德饰)因儿子托尼(詹姆斯·斯图尔特饰)与该住宅区极力反对扩张的范德霍夫(莱昂内尔·巴里摩尔饰)的次女爱丽丝(简·阿瑟饰)相爱而与范德霍夫家族发生严重纠纷,经德高望重的祖父调节平息后学会吹奏意大利土笛并成为慈善家的故事。和卡普拉其他影片—样,这部影片“用巧妙的性格刻画、新鲜的题材、动人的词句、曲折而又逗人的情节创造出影片的统—性”11Sl。另外,与原作极不相同的是,卡普拉使《浮生若梦》成为—部与《第兹先生进城》相似的发人深省的讽刺喜剧, “它颂扬了真诚、友好和个性表现的美德,批评了世故圆滑和注重权力的行径””1。影片在引人深思的故事叙述中穿插了贴近生活的笑料,在诙谐、幽默的喜剧氛围中流露出极强的社会讽刺意味,可谓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轻松喜剧的杰作。

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重要影片还有《创造奇迹的女人》(1931)、《美国的疯狂》(1932)、《春闺秘史》(1934)、《这是约翰陀》(又译《教授除奸》,1940)、《我们为何而战》(1942-1944)、《联邦一州》(1948)、《新郎来到》(1951)、《头上一个洞》(1959)、《锦囊妙计》(1961)等。

弗兰克·卡普拉非常擅长轻松喜剧的拍摄,往往以喜剧的形式、独具性格的人物形象和对社会的诙谐批评来实现创作目的。用导演本人的话说: “我喜欢打破一切常规。……我感到最有兴趣的是性格刻画。人物一定要真实……给角色找到适当的演员就是为拍好影片这—场斗取得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如果他们不能像孪生儿的性格~样,故事本身就难令人信服了。”例卡普拉“描绘了一幅批判美国社会阴暗面的图像;但他坚定地相信正义的力量能够制服恶人的势力”|2110其喜剧大都描写小城镇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主人公往往性格乖僻,行为古怪,常被称为“乖僻喜剧”;而其喜剧的情节结构、性格刻画乃至对白都经过将C、的构思和巧妙的安排,故也被称为“精致喜剧”;再因其喜剧充满丰富的生活素材,极具细节真实,并接触到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流露出主题的严肃性,因而又被称为“讽刺喜剧”;另外,由于其“全部影片都带有罗斯福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阎,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乐天主义和乌托邦式的民主政体观念(使人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当合众国的总统,可以与富翁结婚;富翁的放荡生活并不妨碍他们从事善行;议会可以防止托拉斯的专横,等等),故也常被称之为“浪漫喜剧”。刘易斯·雅各布斯这样总结弗兰克·卡普拉主要喜剧作品的特点: “幽默感,洞悉美国生活,并巧妙地结合当前大事”鲫;而且,“选材完整、手法严谨、纯朴而毫不虚假地表现和强调新鲜的事物、人物刻画和机智的转折”刚。总之,在美国乃至世界影坛上,作为“1938年…’…好莱坞酬额最高的导演”嘲,弗兰克·卡普拉当之无愧为轻松喜剧之王。用乔治·萨杜尔的话说,他是“—个学派的领袖,—个轻松喜剧的大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卡普拉曾从军服役,其所拍的六部军事套片《我们为何而战》之一《大战前奏曲》(1942)曾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战后,卡普拉的创作渐趋沉寂,所拍《联邦一州》《新郎来到》《锦囊妙计》等为数不多的几部影片,也因其感伤情调难以适合变化了的观众趣味而未获较大的成功。此后不久,卡普拉因头痛日剧而退出影坛。

●导演评说
·在一生的从影岁月中,卡普拉培养了克拉克·盖博、克劳黛·考白特、贾利·古柏、简·阿瑟、莱昂纳尔·巴里摩尔等众多著名影星,尤其是克拉克·盖博和克劳黛·考白特,卡普拉使当时尚不很出名的他们一举成名,双获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奖。1971年,卡普拉出版自传《弗兰克·卡普拉,片名前的名字》。1982年,弗兰克·卡普拉这位身材矮小、精力充沛的八十五岁老人因自己所导演的一系列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喜剧影片而荣获第十届美国电影终身成就奖。对此,他这样说: “我喜欢听人们谈论所谓的弗兰克·卡普拉艺术,但事实上,弗兰克·卡普拉艺术是一种非常、非常简单的东西——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如果再加上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那便是我每部影片依傍的原则。”

注释:
【1l【41f5J【6】【1 0】【1 41【15】【221【26】f法】乔治·j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第294页、第294页、第294页、第294页、第294页、第295页、第296页、第296页。[21131111][181120][23][241【美1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刑祖丈、李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504页、第507页、第508页、第510页、第504-505页、第506—507页、9510页。r71112111619】I美】弗兰克·毕佛:‘电影术语词典》,童锦荣、黄庆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第262页、第27页、第263页。
【8】8【美】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吏>,陈旭光、何一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9]113¨法J达尼埃尔·鲁瓦约:<好莱坞>,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8页、第118页。
【171127】转引自姜东、李超编著《奥斯卡大观),吉林文吏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第40页。
[211125】|德J彼特·恩格尔梅尔:<世纪电影20世纪全球电影
图片档案》,王薇译,蓝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第115页。

 6 ) 我的一点感想

China is history. China is land. China is people. 我感到中国是如此的苍老。终于醒了,终于活了。 从前听到上海的轰炸和南京大屠杀,没有这么大的感悟,但是此刻,看到这些真实存在的映像,看到这些衣衫褴褛的、担里挑着小孩子的、满脸血污的百姓,看到他们抱着亲人和爱人悲伤和惨痛的脸,这样的人不计其数,我才知道日本是有多么的野蛮残忍和歹毒。 中国人民曾经被逼到了绝路,在一次次的致命一击中,伟大的千百万人或是守在自己的故土,反抗奴役,或是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泪,愚公移山般地开辟中国新的命脉,或是学成归来,在重庆上空誓死守卫中国不屈不挠的决心。 文字不能表达我的震撼和感动。我把那些历史事件串成了完整的脉络,我终于明白了战长沙的意义,重庆之于新中国的意义。抗战是中国人民团结的,坚决反抗奴役的,奔向自由的,伟大的,付出了无比巨大的牺牲的一场战役。历史书上的夸赞无法令我感同身受,但眼前遭受屈辱的同胞和土地令人揪心,令人肃然起敬。中国是永远不会臣服的,我们拥有难以想象的坚韧力量。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

 短评

老美眼中的中国。。很全面的带给他们国家的人去看了 。。主要这些图片和影像是最珍贵的。。里面也说明了很多问题。。让我明白了很多。。呵呵

6分钟前
  • 愁容骑士7
  • 力荐

难得一见的惨烈真实。

11分钟前
  • 影观
  • 力荐

此片拍摄时日本尚未投降(但怎么就说长城是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二建筑了),许多数据都还有待更新(比如其中说南京屠杀4万人),但胜在画面珍贵,剪辑用心。滇缅公路那段真是热血。长沙人民牛逼。常凯申普通话挺好。 http://t.cn/SZJQyS

1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看的满嘴苦味

16分钟前
  • 兰兰的天
  • 力荐

真该让日本的年轻人好好看看,他们的先人是多么的罪孽深重!

21分钟前
  • 刀逼刀
  • 力荐

我就是想了解点历史而已~~事实证明!学好英语有多重要、

26分钟前
  • 安非
  • 力荐

虽然很主旋律但总体上比较客观。拍的时候日本还没投降内战也还没全面爆发,如果有这些资料就好了。

28分钟前
  • Monlina
  • 力荐

好猛。。。。。。。。。。。。。

30分钟前
  • 张泡沫小姐。
  • 力荐

感受苦难,兼听历史

34分钟前
  • J.Wen
  • 力荐

挺用心。

39分钟前
  • 山楂卷
  • 推荐

我觉得长沙会战时的那个动态箭头示意很萌【重点全错

4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空间换时间;滇缅公路;公认的影像资料珍贵。美国的主旋律片 宣传观念较强。

44分钟前
  • 立渊
  • 推荐

政治玩弄的就是人民。

45分钟前
  • Geffen
  • 力荐

我们为何而战 Why We Fight (1942~1945)

48分钟前
  • MovieManic
  • 力荐

以视听为刀笔,电影记录下真实的历史,

53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力荐

中国人民大迁徙,向西2000里,把能拿的全部拿走,走的时候炸掉了学校,工厂。拆掉了路上的铁路,毁坏了桥梁。他们真的不容易啊,尤其是修中缅公路,背着孩子的妇女在修路,六七岁的孩子也在搬石头,所有的人全部参与到抵抗日本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加油,中国人民万岁。😭😭😭

57分钟前
  • 感恩
  • 力荐

8/10。虽然迫于时势宣传上有蒙蔽现象,譬如国民党的交通建设与现代化初具规模相去甚远,把美国承认独立的外蒙划入中国外省,国共合作也貌合神离难称团结一心,但画面引发的情绪变化特别强烈,像结尾宋美龄赴美演讲配上义勇军进行曲,开头汇集租借人满为患和建筑倒塌后清理尸体的惨烈景象,紧接以独立战争、发现新大陆、罗马沦亡和金字塔为历史节点强调中国文明悠久,街面流动的人面带微笑表达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核心概念。对战争动因分析客观,高度组织化的独裁政体对比四分五裂的版图,是小国寡民的日本敢直接侵略的原因,对人口大西迁的无奈之举则用不同语境做了描述,竟然采用国民党方面炸开黄河是阻敌的荒谬借口,将拆铁道、敌后游击和滩上纤夫赤脚前行的画面拍得坚韧不拔、秩序井然,粉饰了焦土政策、黄河决堤强迫实施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真实情况。

5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1小时前
  • blue_ants
  • 还行

知道很多历史书上没有的内容

1小时前
  • 飞林沙
  • 力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crtNhHBYDE/美国银忒会煽情了!

1小时前
  • fairyqiq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