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欧洲

记录片2017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2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3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4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5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6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3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4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5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6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7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8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19舌尖上的欧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05 16:43

详细剧情

我们都渴望优质的新鲜食物,我们想了解它产自哪里,是如何产生的。城市食品市场,我们城市的腹地出售新鲜的、季节性的产品每天带到市场的都没有花哨的包装。你看到的就是你可以直接买到的。这些市场是独特的地区风味的大熔炉,是城乡之间的桥梁。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

 长篇影评

 1 ) 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内容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起,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内容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多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么拍,BBC会怎么拍。。。。。。对比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几集看下来,还让我发现,抛开那些令人感动的选题优点之外,这部片子的的确确是央视嫡传,有着最纯正的新中国纪录片科班印记,又带着明显的旧中国血统渊源。确切的说,就是高高在上,假装亲民;宏大叙事,空洞造作;装神弄鬼,语焉不详。片子仿佛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实却又是游离的,其游离的神色,恰与鲁迅在《风波》一开始调侃的“船上文豪”感慨农家之乐时的姿态相似仿佛;而解说词中,类似“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类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至于装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神奇”“神秘”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心里也就会有数了。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但在这部分当中,科学的理性成分被“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发酵菌欢乐的歌声”“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这类煽情、似是而非、感性弥漫、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从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夹带大量民!#$!%&$*%^&族强心剂和兴奋剂成分的宣传片。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应导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那些笑脸是满含诚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

在看片过程中,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围的人,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离乡背井,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45岁仍要重装潜水,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而收入对比与他们所做的付出,是那么微不足道。对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面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我想,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2 ) 看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其后的文化~

看后的一点小感触,先记着~O(∩_∩)O~

第一集
片子中由天南地北的几个小故事串联而成,从云南的松茸,到浙江遂昌的冬笋,再赴湖北的莲藕,吉林的鱼把头,云南的诺邓火腿,海南的捕鱼队,一个个故事,很短,但是很生活,从食材的获得的不易与艰难,足以说明此舌尖,堪比刀尖:第一次知晓原来莲藕是如此人力化的食材,得挖藕人员一根根的摸出洗净;广西还是海南,忘了,会使用踩高跷的方式捕鱼的人目前之剩下5人;每挖一个松茸得行走一公里多的路程~
片子另外传递了一个思想,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做到长长久久,原来与自然最为贴近的人们是最为了解的,采摘松茸,但是不破坏菌丝;挖掘冬笋,但是不锄坏它的根,扑捉冬鱼,但是不忘让未长大的小鱼漏网,同时继续投放来年的鱼苗。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乃至近现代的村里人、山里人 ,会为了某些事而进行的祭祀活动,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感恩~

第二集
这集叫主食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主食是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食物,每天都会吃,所以在看这集时也特别有感触,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在吃这个主食时候的那些故事~对了,我也终于记清了中国五谷的排序:稻、黍、稷、麦、菽~

在看片头的黄馍馍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饿了,同时也是第一次看清楚了原来黄馍馍是由五谷中的黍做出的,因为耐旱,它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主要食物。绥德县的老黄家赶在每年的冬天开始做这些黄馍馍,可以做15000,一个冬天下来,刨去成本,才可以辛苦地赚得8000元,而他们拿到县城里卖的价格是一元一个。或许以后的某一天当我到了某个县城,看到有个大爷在辛苦地卖黄馍馍时,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爽快地买上几个吧~

之后便是新疆的馕,它,作为新疆人的主食,而对于我这个南方人,完全只是将其当作了偶尔尝鲜的主食的替代品,真是文化地域不同,所带来的感情也不一样啊,但是馕的香、脆还是让我当场诞出了不少口水~

另外还有,兰州的拉面,据说兰州人的早晨时从吃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开始的,当我瞅着片中人们排队去吃拉面的场景,真是觉得大家对待这件事是如同朝圣般虔诚的~

其后陆续登场的还有广州的细面、河粉、云吞,西安的肉夹馍,广西的米粉,陕西岐州的臊子面,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年终盛宴的饺子,虽然后三个可以说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但当纪录片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讲述它们的时候,我也着实不敢小瞧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了,一个是为了纪念几千年前的古人而产生的食物,后两个是纪念新年的传统,真的,食物后面的文化绝对不能小看,尤其是在我们中国。

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
这集个人感觉,主角绝对是黄豆~从豆腐球,豆浆,豆腐,再到毛豆腐,豆腐脑,全部都是由黄豆转化而来的衍生品,想想确实,豆腐还真是一个神奇的食材,对于中国的悠久历史它真的是个独一无二的食品,先不说韩国日本这些拿去主义者,欧美国家还就是没有~或许现如今,当老外们想到豆腐,便会自然而然地与素食主义者挂上勾,时不时地显露出一脸厌恶嫌弃的表情,殊不知他们遗漏了如此人间美食~

当瞧见了安徽休宁的毛豆腐时,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曾经在安徽屯溪尝过的那口浓郁的豆腐味,小小的感叹,如果片中的大女儿没有继承母亲那手制作毛豆腐的手艺的话,又有多少类似如此的非物质遗产正在流失呢~

还有云南大理的乳扇,草原的奶豆腐,绍兴的黄酒、酱货们,东北的酸菜,回忆起片子里出现过的经过霉菌、微生物、时间转化而来的食材时,还是忍不住地淌口水~

PS:好想尝片头那个云南建水的豆腐球啊,一个个如同小小的泡芙球,在炭火的烹制下,如同活了一般,翻身,辗转;更加有趣的是姚老板算钱的方式,吃一粒豆腐球投一粒玉米,最后算钱,当老板煞有其事、相当认真地告诉吃着的小娃儿:你再吃两粒,就4元钱喽~小娃娃瞪着大大的黑眼睛,嘴巴里鼓囊囊地嚼着刚入嘴的豆腐,皱着小眉头,令人忍俊不禁,不仅为小娃儿的憨态,更是因为老板的淳朴实在~

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曾经看过的《窗外的小豆豆》中里面提到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集的题目显而易见,讲的是在时间作用下产生的食物~从泡菜,到腊肠,还有豆腐,紫菜,醉虾醉蟹、腌鱼,火腿....全都可以看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这集该如何形容我的感受呢,确实10点半就兴冲冲地等在电视机前,但却越看越困,没有了第一集的兴奋之情,看来是疲了~推荐了好几个同事看此片,大家一致的感觉,片子介绍的没有顺序,跳来跳去,前面还在云南,一转眼到了上海、北京、内蒙古,毫无逻辑,个人猜测或许这是导演的非线性的拍摄手法?也许到了最后总会给观众一个交代?但就目前的趋势看下来,片子应该还会这么拍下去吧,希望这个纪录片不要虎头蛇尾啊~

另外,偶尔看到了本片的美食顾问是内地的沈宏非先生,和大名鼎鼎的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对片中提的美食还是略微充满了信心了~其实就拍摄场景来看,看到了很多的延时摄影的效果,不得不说是非常值得赞一个,尤其在纪录片中,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平常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美景,还是老话啊,美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一双慧眼了~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看到了很多烹饪的手法而带来的美食,黑陶锅炖的琵琶肉,云南汽锅蒸的汽锅鸡,广州村宴的蒸全猪,扬州大厨煎的素鹅,滚的清汤狮子头,还有擅做创新菜肴的大厨烧的新式西湖醋鱼,董大厨的葱烧海参,香港婆婆的炸柚子皮裹肉,天南地北,五花八门....

本人也爱做菜,粗浅对厨房秘密的理解是那些厨房的烹饪工具,烹饪技艺,看了后,更加加深了一点,为亲人、朋友特意烹饪的美食的心,也是一个不二法宝,就如同烹饪学校的那位周老师一样,当在家里吃着女儿特意做的菜肴时,从不以专业的眼光来评价女儿非专业的烧菜能力,因为有那份心就已经使得这顿饭美味无比了~

PS,对扬州大厨的刀工怎一个佩服了得,记住了,扬州干丝下次一定要去尝一下~
吐槽下,结尾那就,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额~导演编剧大大是没有台词了吗~

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
这集的逻辑可以说相当简单明了,从五味各自谈起,直至结尾的总结,五味的调和平衡,不仅是厨师的烧菜之道,更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乃至治国经世之道~其实个人感觉这句话虽然是结尾了,但其实它可以讲得更深更入,其实光光这一集,应该就可以上通易经,下通人生吧,但应该也只有我们中国人,只是简单的吃饭,便可以想的如此深如此远吧~

很多人在网上会评论这部纪录片会火的原因是,央视难得出一部放眼于小人物,小配角的纪录片,注重于细节,来体味美食,体味人生,也确实,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掀起现如今如此大规模的国民热捧的“舌交潮”吧~以前常常羡慕日剧会出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短片,各行各业,什么样的题材都有,终于我们中国的片子也开始有此趋势了~

回到这集上来,也正因为导演编剧花了大力气向我们娓娓阐述了蔗糖的获取,陈皮的晾晒,盐田的耕耘,陈醋的酿制,辣椒的采撷,才慢慢聚拢了我们生活必不可缺的甜、苦、咸、酸和辣,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的来之不易,我们才应该更加珍惜人生的五味,五味的人生~

PS,看了这集长知识了,原来我们舌尖第一个感受到的味觉是甜味啊;原来蟹黄小笼包的吃法是先把醋倒入小笼包的口子里啊;原来做成陈皮的橘子的皮比肉更精贵啊;原来鼎鼎有名的豆瓣酱是如此的做法啊;原来鱼皮在蒸烤后裂开说明鱼的新鲜程度啊;原来.......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拖了很久,一直没来写最后一集的感受,或许是内心还是不希望一部还不错的片子完结的缘故吧。

这集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天南地北,上天入地,从大山深处在梯田中种植糯米的广西少数民族同胞,到大连“獐子岛”潜水员们捕捞盛产的海参、扇贝、海胆,接着慢慢过渡到了湖蟹小太在湖州、崇明岛的长大养成计划,然后又猛一个跳跃,飞到了世界屋脊,讲述了青稞与这片土地人们的情谊,紧接着又是南下,提到了江苏兴化的芋头田,最后终结于北京某个空中小院从无到有的诞生记。其实不论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还是人工开垦的菜园,我们的田野可以是千变万化,像梯田,像大海,像江河湖泊,像高原,但也只有我们人类心存一颗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心,才能与大自然相平衡,才能与大自然共存。(PS:个人觉得第一集已经点出了这点,最后一集像是在做个头尾呼应)

开播片子以来每晚近一个小时的娓娓阐述,已让我习惯了配音大叔醇厚的嗓音。终于,片子的结束不仅是对我们泱泱大国的食文化有了个小小的交待,也对像我这样每晚准时守着电视、殷殷期盼的观众有了交待,更让我们这些热爱吃,热爱食的中国人记住了最后的那句台词: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3 )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本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涵盖了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插图版见:http://www.douban.com/note/216566869/
 
====================================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老黄的全名叫黄国盛,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黄,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开始栽培黍。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这个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拉面,是兰州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曹石,计算机系硕士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和朋友组了一个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说唱乐队。身兼大学教师、乐队的主唱作词、多种角色的他,在这首最广为流传,描写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说唱里,一连串列举了陕西几十种诱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里,被冠以经典传统的是牛羊肉泡馍。泡馍是最土生土长的西安主食,吃泡馍最讲究的是掰馍,对西安人来说,这不但是个进食的过程,还是个享受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再配以熬煮了十几个小时的老汤,一碗看似豪爽简单的羊肉泡馍,其实内在精致复杂。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是因为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地处太湖流域的嘉兴,正处于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区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嘉兴以天下粮仓而著称。然而,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却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
在现代化流水线上,粽子这个古老的食物,呈现出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生命力。刘光荣,这个从四川来嘉兴打工的裹粽技师,从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要完成超过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钟裹7个粽子, 每一个粽子,用的时间不到十秒钟,而份量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在这样的车间里,每一个工作日,就会有大约100万只粽子被生产出来。
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
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2012年春节,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过年。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的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难得的日子里,儿女们能回到父亲身边。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位于云南红河地区的建水古城,古称临安。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各种文化的掺杂形成了特有的氛围和格局。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旁,女人们单靠手指的合作,就构建起一条豆腐的流水线。
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大板井,直径达到惊人的三米,几百年后依然不失活力。中国人相信,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这一点就仿佛水对豆腐的塑造。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
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远方的大湖钓鱼,虽然他从来没有钓过鱼。在这对夫妇眼里,每一颗豆腐都很珍贵。它们能够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
九月下旬,乌珠穆沁草原已经褪去了绿色。孟克和家人抓紧时间,赶在严冬之前进行最后的出场放牧。奶茶是早餐中永远的主角。砖茶、黄油、炒米,以及鲜奶是一锅奶茶的重要内容。
奶豆腐是几天前做的。草原上的人离不开奶茶和奶豆腐。无法靠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可以从这里获得。
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
这种远隔万里的默契,或许要追溯到蒙古人开疆拓也的年代。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时期的蒙古人远征到云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流传下来,生机勃勃。
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对于素食者来说,这相当完美。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兴玉是不会在湿热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里,人们很难控豆腐发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节里,徽州温润的环境却能引导微生物们走上发酵的正轨。她希望与这有关的一切,自己的女儿都能够学习和领悟到。
聪明的中国人对这些微小生物的运用得心应手。事实上,这种转化的智慧在更为久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熠熠生辉了。
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酒,应该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最早的案例了。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
绍兴,自古的繁荣富庶之地。如今,绍兴人家仍然乐于枕河而居,享受其中的一份闲适。酱园里,露天的空场排列着几百只硕大的酱缸。五十六岁的丁国云依然身手矫健。酱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时的上下翻动,酱缸内的发酵才会均匀。在这些酱缸里,微生物的世界,此消彼长,互相制约。“中国的酱”,在人类的发酵史上独树一帜,数千年间,它成就了中国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础。
在中国的北方,酱的意味更加直接。再过三个月就是下新酱的时候了,但是准备的工作却要从现在开始。做酱是东北人家的大事情,邻居也赶过来帮忙。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人们做酱只用大豆这一种材料。这样的单一也是一种奢侈。
温暖的火炕上,六只手合力把豆泥堆砌成型。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最后用透气的黄纸包裹,捆绑成结实的酱坯。酱坯被挂上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它们静静的发酵。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始更深入的转化。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菜园里的白菜是母亲每年7月头伏时种下的,为了做成泡菜,所以选用的都是心紧叶嫩的品种。今天,女儿第一次和妈妈学习做泡菜。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烹炒的鲜香,等等。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每天早上,他都是店里最忙碌的人,做这份工作,他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和兴腊味家有着60年的历史,以用料新鲜,考究,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如今,阿添和他的父亲、大伯一起,打理照料店里的一切。
而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做腊肉的时节。湘西木材丰富,熏烤腊肉的燃料以硬木为佳,如茶树和杨梅树。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
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在今天的黄山地区,农家后院里依然晾晒着火腿和咸肉,洋溢着一派田园气息。用腌咸肉制作的“刀板香”是一道待客的主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
在叶师傅看来,家乡的农家火腿才是世上最美味的火腿。当然他也一定知道,在距古徽州不远的浙江金华,也出产一种大名鼎鼎这火腿,它以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鲜美而而闻名于世。
三阳南货店是上海老辈人个个都晓得的土特产商店,江浙地区的各式干货在这里都能买到。腌腊柜台组的组长侯师傅,1975年就开始在这里工作。对金华火腿做品质鉴别,只需要使用这样一支竹签,把它分别插入火腿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特级的火腿,三签拔出来,每一签都会散发出一股扑鼻的异香。在某种意义上,像“三阳”这样遍布上海的南货店,其实就是这个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
霞浦,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漫长的海岸线为这里制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大海已然成为了种植紫菜的一座水上农场。
林仁灼,1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种植紫菜,如今已经49岁,今天,他要为自家的农田再架设几枝毛竹。从山上砍来的毛竹要经过预先处理:把里面的竹节疏通,以方便把毛竹插入海底。毛竹每根长16米左右,重200余斤。把它架设在海里,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与闽东隔海相望的台湾,对于云林县口湖乡的渔民们来说,决定他们一年生计的关键时刻已经来临。乌鱼子是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取乌鱼卵腌制而成,由于形状像中国的墨,日本人把乌鱼子称为“唐墨”,并把它视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台湾和日本,乌鱼子一向被视为餐桌上的高档美味。它口感绵密,软糯滋润,只需薄薄一片,就已厚味无穷。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大澳,偏居中国南海一隅,早年因盛产海盐而闻名。
郑祥兴虾铺是经历四代人的百年老店,一直稳守大澳虾膏虾酱的领导地位。76岁的郭少芬,大澳本地人,从20岁嫁到郑家开始,做虾酱已经有50年以上的经验。无论是虾膏还是虾酱,主料和辅料,其实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银虾和盐。制做方法,也无非就是用把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
老铺一直靠郭少芬和丈夫两个人打理,直到相濡以沫的丈夫在2011年去世。都说大澳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这里,指的也许不仅仅是风景。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要统计中国菜的菜品数量、毫无争议地划分菜系,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调味……有时候,这些显得简单,有时候却又无比复杂。中国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是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这顿午餐是为了犒劳邻居们。每年的11月份,尼西乡的人们都要给青稞地施肥。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时机,各家之间互相帮忙。在今天,他们的耕种方式、生活习惯,依然还保持着原样。
扎西是个黑陶匠人,这里的人们固执地认为,用黑陶烹制出的菜肴,拥有特殊的好滋味。黑陶能承担的烹饪方法,就是煮。“煮”这种烹饪方式,与陶制炊具的诞生息息相关。陶器诞生之前,人们不一定能想到,他们的后代会吃出这么多花样。能够在烧和烤之外找到另一种让食物变熟的方法,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惊喜和飞跃。
这里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并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习惯。作为水和火之间的媒介,它将温度传给食材,让美味释放出来。看似简单的沸腾下,却蕴藏着尼西人厨房的秘密。这秘密流传了几千年后,当初的“惊喜”已经变成日常的烹制手法。

中国人最早将“蒸”带入厨房,也创造了海量的蒸制菜肴。重阳节这天,是欧阳广业的四十岁生日。晚上之前,他要准备一场大型村宴,压力可想而知。村宴的场地是不固定的,灶台也须临时搭建。这样的炉灶,对于村宴再合适不过。广东是美食之乡,这看上去毫无秘密可言的厨房,却要满足这里挑剔的食客。
在中国的村宴里,蒸菜往往是主角。蒸是中国菜烹饪法的基本方式之一。在人们发现油脂的快速加热功效之前,蒸被认为比煮加热更快,并且更容易保持食材的完整形状。历史上,“蒸”字曾经和“祭”字同义。牺牲、祭品要保持完整形状。而水蒸气的运作,使热量比较均匀弥散于容器中,也使得蒸一整头猪成为可能。
在广东,人人几乎都是美食家,他们对菜肴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蒸猪是今天宴席的压轴菜。作为一场成功的村宴,家人团聚,老友相会是重要的,美味传达出的满足感也必不可少。

离开故乡25年后,72岁的居长龙从日本回到扬州。他终于有机会来到熟悉的冶春茶社,再次品味熟悉的味道。
淮扬菜本身的最大特点,是将寻常的食材精雕细琢后,以华丽的姿态登场。这里面,中国厨房的另一大秘密——刀工的作用首当其冲。西餐的厨师,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刀具;中餐的厨师手中的一把刀,却能行出无数种刀法。中国菜的刀法之所以如此丰富,正因为它从来不是简单的“化整为零”。19岁开始,居长龙用三年的刻苦,将一把刀运用到纯熟。但刀工对年龄有着苛刻的要求,72岁的他,现在已近很少展示自己的刀工绝活了。
每一天,周赛群都会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授业传道,试图把三十余年的经验悉数教给他们。无论天资如何,一年级的学生都必须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尽快掌握更多菜品的制作方法。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湖南菜香辣,“香”主要来自油脂。中国人的厨房少不了各种油脂,古人用油脂来对食材迅速加热,无疑是节省燃料的好方法。在今天,无论再多理论申明油脂过量的危害,中国人依然离不开那特有的脆爽口感。无论这是否矛盾,油脂的运用,是中国人对烹饪方法的莫大贡献。
这里是一家高级酒店的中餐厨房,所有的厨具应有尽有。国际名厨梁子庚,却打算用这些厨具来做一样不起眼的美食——咸鸭蛋。
尽管在全球很多国家的高级酒店做过总厨,梁子庚完成了对中西方烹饪的化学式理解。但骨子里,他还是最中意食物本来的料理方式。今天他要和老友搭档,做杭州菜,西湖醋鱼,这是一道对火候要求非常高的菜。他们将一条鱼剖开两半,一半汆水,一半过油。两种做法都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将鱼下锅和出锅,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西湖鲲鱼特殊的鲜嫩口感。出锅后,两种做法的鱼在同一个盘子中合璧,浇上炒好的糖醋,美味看上去就已经呼之欲出。
不过,遗憾的是,腌制一个月的咸鸭蛋,并不算成功。对于厨师来说,永远会有未知的美味等待解密。小小的一枚咸鸭蛋,照样能难倒一位国际名厨。
对于专业的厨师来说,厨房的秘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对于普通人来说,厨房的秘密则更多的和他们的青春、情感、记忆联系在一起。
李羡有就是这样的香港人,她今天打算自创一道新菜。这道菜是用鸡蛋液把肉馅封在柚子皮里,先煎,再浇入成品高汤煨制。和大多数主妇一样,李婆婆不曾受过专业的厨艺训练,她每天炖的汤、烧的菜,既没有美轮美奂的卖相,更没有出神入化的手段。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中国人对“妈妈菜”的眷恋。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也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则往往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对于阿鸿来说,糖不仅表示着甜,更意味着一切。糖葱薄饼,潮州著名的传统甜食,阿鸿的手艺是祖传的。今天,阿鸿准备多做一些糖葱,明天就是当地隆重的节日——冬节。祖祠中,随着大戏的开场,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为自己的生活祈福。阿鸿的心愿,是他的传统手工技艺能继续为整个家庭带来富足。
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
10月的果园,茶枝柑由青转黄,气味芬芳。味苦带甘的新会陈皮就出自这些饱满的果实。储存年份的长短,决定了陈皮的等级和价值。在南中国,陈皮甚至能决定一家餐馆的兴衰。
澳门路环岛,阿伦进完货回到店里。他是这家海鲜餐厅的主人。餐厅以阿伦祖父的名字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意很少冷场,秘密就在于餐馆的招牌菜——陈皮鸭。
阿伦的记忆里,父母始终只是在店里日夜忙碌的两个身影。童年给他留下的,是辛苦的回味。陈皮飘香里,时光仿佛过得很快,如今,阿伦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在他看来,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准确的,莫过于“苦尽甘来”。

咸的味觉来自盐。在中国菜里,盐更重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
粤东海边,村民世代以晒盐为生。不下雨的日子里,阿刘每天都要在盐田里忙碌。晒盐的收入微薄,一年不到一万元,阿刘还要做电工和捕鱼贴补家用。村子里的人大多外出打工,大片的盐田已经荒废,阿刘依然选择留守。
酸味能去腥解腻,提升菜肴的鲜香。当酸味和甜味结合在一起时,它还能使甜味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通透。酸甜,正是大部份外国人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对于中餐产生的基本共识。
在烹制肉类时,酸味还能加速肉的纤维化,使肉质变得更加细嫩。当然,“酸”味本身,不尽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与此同时,在世界通用的“甜”以及“苦”之外,中国人还很特别地使用“酸”字来形容某种疼痛、某种妒嫉、某种不堪以及某种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

除了“酸”,还有一种可以提振食欲、并且在中餐的菜谱上经常合“酸”字合并使用的味道,那就是“辣”。
素琼是个菜农,也是绝对的一家之主。在四川,许多妇女都像素琼这样开朗、坚韧、果断,汉语里,人们用“泼辣”来形容这种性格。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多阴雨,住在这里的人,正需要辣椒的刚猛热烈。
在川菜中,无论是作主料、辅料还是作调味料,辣椒都是宠儿,它给川菜烙上了鲜明的印记。素琼特意推迟了这一造辣椒的种植和采摘,果然在冬季里卖出更好的价格,这种精明让她丈夫十分佩服。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
庄臣18岁时,进入中国最早的五星级酒店,成为一名厨师。2000年,庄臣辞去餐饮总监的职务,成为职业美食家、广东饮食文化的推广者。他认为,在烹饪中保持食材的原味,是一种素面朝天的鲜美。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阐释“鲜味”的全部涵义。然而所谓阐释,并不重在定义,更多的还是感受。 “鲜”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贵州省从江县,侗族、苗族和壮族聚居的山区,这里的人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节,壮族聚居的下尧村,正在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设置的节日---新米节。但糯稻并不是村民们唯一的收获,水田里还藏着其它的秘密。水稻田里可以同时养鲤鱼和鸭子,这种稻鱼鸭共作的古老体系,已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獐子岛,黄海北部一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岛屿,却因为海域里的物产富甲一方。碧波之下,生存着一个兴旺的群体。被中国人视为海中珍品的海参、鲍鱼、海胆等无脊椎动物恰好占据了其中的多数。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洋流造就了它们非凡的品质。
三年前,数以亿计人工培育的海参幼苗被播撒在这片水域,它们和野生同类的成长轨迹完全相同。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生态的方式,实现了耕海牧渔的理想。45岁的潜水员王厚喜正在准备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入水。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繁衍期,它们成群结队从栖息的支流和湖泊迁移到长江口。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今天,野生中华绒螯蟹已经十分罕见。小太是人工繁育的一代。河塘里的水全部引自太湖,小太的食物是湖里的水草和小鱼虾,与吃饲料的同类相比,它拥有更长的生长期和更健壮的体魄。今天的中国,大闸蟹已经成为利益最高的养殖项目之一。

地处长三角北端的江苏兴化水乡,仿佛一片被时光遗忘的土地。盛夏的正午,夏俊台和王元凤把船划进了湖荡,给一种嗜水的高大蔬菜进行浇灌。他们脚下这块样貌独一无二的土地,叫垛田。
各种葱茏的蔬菜中,身形魁梧的芋头是绝对的多数。四面环水的垛田,恰好能够满足这个物种最大的嗜好:喝水。每天,老夏要给芋头浇四次水,每次浇够一个小时才能保证芋头的需水量。
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祖居兴化农村的夏俊台,可能是家族中最后一位从事农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安然享受这里的一切,天然的垛田、芋头、以及他和妻子的家。。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喜马拉雅山横亘于南部,它的北面,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奔向藏南的谷底,开辟了西藏最富庶的农业区——日喀则。
村外,人们种植的青稞就要成熟了。在寒冷的极地,人们需要借助饮食来补充生命的能量。4000米以上的海拔,自然的馈赠并不丰富,有限的食物当中,青稞,成了人们最依赖的主食。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祭台上,铺满青稞粉的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青稞粉被抛向空中。人们相信,祈祷的声音,可以直达天宇。

北京,繁华的国际化都市。林立的高楼,围绕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围绕着不同气质的老街小巷——胡同。住在胡同的贵春有一个不平凡的理想:拥有一片自己的菜园。于是,贵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顶。
种子在地下静静地沉睡着,春天的北京,看不到一点绿意,屋顶上的鱼池还留有去年冬天的残冰。夏天一到,贵春的屋顶完全换了容装。当都市中的人们涌向菜场,将远道而来的蔬菜带回家,贵春却可以像个自在的农夫,就地取材,自给自足。
都市里,成片的屋顶仿佛被遗弃的空间,了无生气。而贵春的屋顶菜园却是一片清凉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绿色屋顶,用它的每一个叶片,净化着都市的空气。它们是贵春送给这个城市的礼物。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4 ) 吃呗

感谢纪录片的创作者们,记录了世上这么多嗲东西。
在线地址 http://jishi.cntv.cn/sjsdzg/videopage/index.shtml
或者更推荐去B站欢乐地边刷弹幕边看。
被咔嚓的第八集 《播出前的日子》
请戳--> http://blog.sina.com.cn/u/2290929845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看了第一集觉得哈嗲,不论是从内容还是配乐剪辑都很对胃口。除了对着屏幕上各种美食流口水外,通过每一段小故事让人对食物有更多的敬畏和感激。敬畏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也应感激采取食材的人们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获取、制作食材的手艺与食材本身,是延续下去还是被迫丢弃,有时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做法。所以说,浪费粮食真的是件很差劲的事情啊! 看完那段挖藕的艰辛,我太惭愧了!还有没有腌笃鲜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马克一下各种食材和菜谱。

云南香格里拉县吉迪村 松茸
碳烤松茸、酥油煎松茸
浙江遂昌县 冬笋/春笋
油焖冬笋、腌笃鲜、冬笋炒塔库菜
广西柳州市 大头甜笋
黄豆酸笋小黄鱼、螺丝粉
云南大理市诺邓山区 诺邓井盐
血肠、火腿(生吃、莴笋炒火腿、火腿炒饭)
湖北嘉鱼县珍湖 莲藕
炸藕夹、莲藕炖排骨
吉林查干湖 胖头鱼、生鱼、银鱼、武昌鱼(冰河捕捞)
鱼头泡饼、垮炖杂鱼
广西京族三岛 浅海鱼虾(高跷捕鱼)
海南三亚 狼鱼、马鲛鱼、池子鱼、炮弹鱼(远洋捕捞)
酸菜鱼汤、香煎马鲛鱼、红烧池鱼
南海西沙群岛 红螺

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觉得没有第一集那么惊艳了,虽然食物和劳动人民的笑容仍旧哈美啊!各个故事更加侧重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和情谊,提到许多和节日民俗有关的主食,所以经常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吃。觉得机器生产的食物没有手工的好,很大一个因素是觉得没有人情味吧。和亲朋至爱一同享受倾注了情感和汗水而制作出来的美食,这些记忆赋予了食物本身更多的意义,所以可以延续几百年至今。里面那些做主食的大师傅小师傅大妈大爷们都是武林高手。大概是篇幅限制,但既然有了饺子,那馄饨呢!春卷呢!生煎呢!小笼呢!锅贴呢!烧卖呢!肠粉呢!青团呢!八宝饭呢!其实严格说来,包子也没讲到呢!不要歧视有馅的。还有喂喂那个混在年糕里的,是宁波汤团吗。还有没有提到米线、粥和泡饭一刚。主食可以出番外篇吗!

五谷 稻黍稷麦菽
山西蘘汾县丁村 花馍、长寿面(寿辰)
陕西绥德县 黄馍馍
新疆库车县 馕(古尔邦节)
中原地区 馒头
贵州黎平县 米粉(满月酒) 汤粉
广东广州沙河 河粉 干炒牛河
陕西西安 馍、泡馍 肉夹馍、牛/羊肉泡馍
甘肃兰州 牛肉面
广东 竹升面、云吞捞面
陕西岐山 臊子面
浙江嘉兴 粽子(端午节)
浙江宁波 年糕(春节) 汤年糕、梭子蟹炒年糕、艾草年糕
北京 饺子(春节)

另外那首欢乐的陕西美食歌。以下。
 陕西美食 by 黑撒乐队
油泼面夹一口,香得发抖,菠菜面营养多,绝对很牛。
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biangbiang面拌上肉,真是筋斗。
浆水面连汤带水,记得擦嘴,岐山面臊子多,历史悠久。
蒜蘸面有点辣,小心舌头,炸酱面黏一点,吃不了咱兜着走。
荞面饸饹,包谷糁,洋芋擦擦。现在这时代提倡粮食要吃杂。
韭菜盒子,八宝辣子,锅盔牙子,你吃完一定狂流哈喇子。
槐花麦饭,柿子饼,桂花稠酒,春夏秋冬咱老陕都有个好胃口。
炸油馍,甜劲镜糕,还有粉蒸肉,东南西北来的客人都舍不得走。
走,伙计们一起吃三秦美食,共同推广咱的陕西小吃,走,姑娘们一起吃三秦美食,共同发扬咱的陕西小吃。

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
B站上有人说这集是萌菌物语,所以地理上占优势的南方终于逆袭了。古代劳动人民这些转化的妙招一些是出于生活环境的需要,另一些则是对口味口感的追求。片中的各种制作工序,让人得以一窥转化中的微小世界。希望这些手艺不要在时间的转化中都丢失了,让那些味道只能停留在记忆里,或者沦为谑外地游客的民俗旅游项目。弹幕里有人说:我知道古代武术从何来而了,拉面的耍太极,打年糕的会暴击,搅酱缸的又有梅花桩的轻功水上飘。所以那些嗲么事的造物者们其实个个都是身负绝技的隐士/饮食高手!还有说好的腐乳呢!

云南建水县 烧豆腐
云南石屏县 豆腐(用井水点制)
安徽寿县 豆腐(用石膏点制)淮南王刘安炼丹不成的意外发明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奶豆腐
云南大理 乳扇
浙江天台山 斋菜豆腐
安徽休宁县 毛豆腐、豆腐皮、糯米酒
浙江绍兴 黄酒、酱菜
浙江安昌 酱油、腊肠
黑龙江依兰县 大酱、酸菜

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这集是金句总汇篇吗。苗族阿妈人生指南“这个天是越走越亮的。”,南货店爷叔自带吐槽“我们都是油水很足的。”,结尾台词“才下舌尖,又上心头。”采访里蹦跶出各地方言好欢乐啊,但是字幕君也太糊弄了吧,尤其是粤语。很欣赏阿添的一番说话“花多点心思,去认识一下你自己做的事。花多点心思,你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穿戴整齐漂亮银饰做腌鱼的姑娘花心思,兜马路兜伐兜伐去菜场的汪姐也花心思,守着百年老铺不紧不慢做虾膏虾酱的阿婆同样花心思,所以他们的食物里、笑容里满载着成就感。那些卖毒牛奶假鸡蛋烂水果的人不愿意花心思,因为他们的成就感都荡漾在钱堆里了。

腌腊 风干 糟醉 烟熏
黑龙江绥化市 泡菜、打糕
辣白菜豆腐汤、泡菜炒肉
香港 腊肠、腊鸭
腊肉炒芥菜、煲仔饭、荔芋腊鸭煲
湖南靖州县 腊肉、腌鱼(禾花鱼)
腊肉炒萝卜条、熏烤腊肉、油煎腌鱼
安徽黟县 鳜鱼、腌肉
臭鳜鱼、腊八豆腐、刀板香
浙江金华 火腿(上方、中方、火瞳、火爪、滴油)
蜜汁火方、海参蒸火腿、腌笃鲜
上海 南货(杭州酱鸭、咸肉、温州黄玉鲞、宁波笋干、绍兴梅干菜)、糟货
梅干菜烧肉、酱汁肉、红焖虾、煎鲳鱼、油焖春笋、面拖蟹
醉蟹、醉虾、醉鸡、糟鸡翅、糟猪蹄、糟毛豆!
福建霞浦县 紫菜
台湾云林县 乌鱼子
香烤乌鱼子
香港大澳 咸鱼、虾膏、虾酱、咸虾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前几集已经觉得分类有些莫名,这集明显思路混乱了,末了还鸭子爸爸附身说: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当阿拉都是戆大儿子吗!咸鸭蛋过泡饭这么嗲的腌货,为啥混在一堆华丽丽的创新菜里面,而且创新菜也展开得半勿郎当。器具提到黑陶(云南出镜率奇高),不顺手带一下沙煲、瓦罐、蒸笼嘛。还有中国发明这么多动词的烹饪方法哪里去了。既然吐槽西方刀具多,那扬州师傅除了绝技切豆腐丝,也多露两手嘛。最后一段香港桃姐乱入是哪能回事体啊,就是为了引出这一切都是爱の终极料理秘籍吗。唯一没有令人失望的只有BGM君了,时而调皮,时而大气,深得我心。

云南香格里拉尼西乡 琵琶肉
云南昆明 汽锅鸡
广东顺德 粉葛蒸肉、均安蒸猪、菠萝排骨
江苏扬州 灌汤包、大烫干丝、酒酿火方、紫炝虎尾、素汤、清炖狮子头、雪花鲥鱼、仿豹胎、鉴真素鸭
湖南长沙 油炸臭豆腐、金鱼戏莲、金丝虾球
山东 葱烧海参
浙江杭州 咸鸭蛋、创新菜-新式大闸蟹、云雾鸳鸯龙井虾仁、西湖醋鱼
香港 煎蛋角

梁以瑚主编的书《老爹妈思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967739/

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
这集先把五味分段介绍,对于鲜基本在谈海味和清淡的烹调方法,最后却得出鲜是五味进化后的终极boss的结论。五味顾全了,不过调和的解读零零星星地散落在菜式里,比如陈皮鸭的甘苦,鱼香的味型。中菜很少有单一味道的菜,大多是糖盐酱醋八角桂皮各种调味料和食物混合在一起的旨味。味道可以任意组合,比如糖醋、酸辣、甜辣,这种调和出的美味各有各好。正是这种调和可以创造出比原有食材更丰富的口感,而不是片中把鲜仅理解为通过调味来引出食材本身所具有的味道。嘛,我是这么觉得额。话说这集简直是广东人包场啊,但为撒体粤语的字幕君总是状况外啦。大蜀国其实前几集一直在变脸,这集终于露本尊了。作为上海人,我觉得除了江浙一小撮,全国各地都嗜辣,足够单拍一集额。

甜 糖画
广东汕头 甘蔗
糖葱薄饼、熏鸭、汤圆
江苏无锡
梁溪脆鳝、加蟹开口小笼包、手推馄饨、酱排骨
苦 酿苦瓜
广东江门 陈皮
陈皮晏(陈皮鸭汤、陈皮排骨、陈皮煮鱼干等)
澳门路环 陈皮鸭
咸 盐
广东惠东县 盐焗鸡
广东龙门县 菜干
酸 醋
镇江香醋
蟹黄小笼包、肴肉、镇江醋排
山西老陈醋、姜汁蟹醋、玫瑰浙醋、龙门白醋、北京米醋、恒顺香醋
中国四大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保宁醋(弹幕都是科普帝)
辣(辛)辣椒、姜、花椒
四川乐山 泡椒、豆瓣、花椒
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藤椒鱼
重庆 花椒
鸳鸯火锅
鲜 味精<---是邪道
广东汕头 野生紫菜
紫菜蛋花汤、鱼丸紫菜煲
广东广州
清蒸鱼、白切鸡、白灼虾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最后一集其实跟第一集有许多相似的内容,都是如何获取及如何烹饪食材。唯一让我觉得不解是花了那么多笔墨介绍在自家楼顶搭菜棚子过自给自足生活的北京大爷,这是为了凸显城市人也能过上和谐美妙的生活么,但这明明是我的菜园,哪里是我们的田野啊。湖州爷叔种芋头辛苦是辛苦,但是划着小船哼两句方言小调,静下来沓两笔做幅画,绝对是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他们的艰辛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是这种乐趣,城市里的人也是没福气享受的。另外讲大闸蟹,起名小太大概因为籍贯是太湖,个么远方亲眷英国小泰表示没有人来吃它日子过得太惬意了。

贵州从江县 糯稻(梯田)、鲤鱼、鸭子
乌饭、烤鱼、酸汤鱼、炜酒(新米节-长街宴)
辽宁大连獐子岛
海参、鲍鱼、海胆、扇贝
浙江湖州 河蟹
清蒸大闸蟹、赛螃蟹、靖江蟹黄汤包
江苏兴化 芋头-龙香芋(垛田)
蟹黄汪豆腐、芋头红烧肉
西藏白朗县 青稞
糌粑、青稞粉、青稞酒、酥油茶(望果节)
北京
西红柿、倭瓜花、大角瓜

吃是中国人的基本属性,所以这片子还没开播就挺期待的,一开头也的确眼前一亮,但是越往后越觉得质量参次不齐。内容素材上来说,由于拍摄时间仅一年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讲美食每个人心中都各自有本谱,总会有人觉得“xxx这么嗲的东西居然不讲!”没有提到的省份地区有天津、宁夏、青海、江西(JohnnyZhu童鞋总结)但在编排剪辑上,每一集的叙事脉络以及集与集之间的联系有时缺乏逻辑。另外旁白君喜欢升华中心思想的总结个人觉得挺减分的,很多时候镜头的记录和人民鲜活的语言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过发挥稳定的BGM和各种星人的露脸又默默把分数提高了一些。
跟吃一样,看片也是件很个人的事情,所以会有留学时差党看着看着想起远方姆妈烧的油亮亮的腌笃鲜于是内牛满面颤抖着打五星,也会有人觉得拍得那么高端洋气徒有漂亮画面有毛用打两星都太抬举你了,我觉得都很正常嘛。但是那些个“你竟然敢不给五星一定心态有问题不顶不是中国人!”和“打那么高分一看就是没看过什么纪录片的无脑跟风党!”,我只想说呵呵,并赠送你沪语五字箴言不谢。
据说会有第二季,期待创作人员给大家展现更多世间美好的嗲人嗲物,不晓得蔡澜和沈宏非还会继续做顾问伐。还有希望下次字幕君能把各地的方言翻翻准确啊。

 5 ) 你们的新鲜,我们的记忆

作为主创人员的家属,看到的都是:拍松茸,孩他爹去云南一周,我独自在家带娃;去湖北一周,我还独自在家带娃;陕北,广西,藏区,大连......一周又一周,我仍然独自在家带娃......记得08年底娃在肚子里时,他爹拍「北京记忆」也是常常不见人,首播时为了做后期还在机房熬着,我和肚里的娃守着电视看得泪水涟涟,昨晚娃在身边睡着,我又是看得泪水涟涟,不是要倒苦水,也不想做电视家属代言人,不谈剪辑摄影,不提什么人文关怀,只是食物和生命,纪录和回忆,你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记忆的一小部分而已。
当然还有他爹带回的小笼包,肉骨头,黄馍馍,米酒,青稞,乳扇,莲蓬......
看了片子才知道:火腿呢?笋呢?腊肉呢?鱼干呢?糯稻呢?肉夹馍呢?海参呢?扇贝呢?虾酱呢?糖啊醋啊陈皮八角呢?这算剧透吗?
还有大家都问关于第八集,其实前七集是正片,第八集是花絮,也就是孩他爹和一众同事的幕后故事,原定是要播的,现在......大概是不播了,也许以后网上能找到。
还有,那些叫叫嚷嚷的愤青们,这个片子可是拍了一年多啊,虽然中国食品问题由来已久,赶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播出也没你们想得那么复杂,看过美才知道丑,懂得感恩和敬畏,这不好吗? 
对幕后工作者感兴趣的请移步http://t.cn/a3opNA



坦白说,写这些字是给一个朋友的回答,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的认可和温暖的鼓励,(大家不是都上微博的吗?)真心感谢!声明一下哈,「泪水涟涟」无关风月,完全是:这个东西好好吃你居然不带给我!这个东西带那么少尝尝就没了!这个地方好想去!......诸如此类。大部分美味不易长途运输所以我都没吃过,吃过的最爱乳扇,娃他爹最爱马鲛鱼!导演也在默默关注观众留言哈!另外,我不是妹妹,我家也没双胞胎美妞,幸亏!不然真会飙泪的!

 6 ) 饮食与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不仅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更能进一步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不是那种奢侈的满汉全席,而是最平凡普通的家常菜,这是比较吸引观众的一点,因为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在每一集里,都会以一个普通的家庭人物的视角入手,来了解每一款食物的制作过程,画面精致而优良,让观众充满食欲。每一种食材的色,香,味都新鲜十足,不得不勾起人们的味蕾。另一方面,从普通人的角度入手,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真实性和亲切感,更添加了几分纯真,朴实……

记录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舌尖上的中国》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所以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为本片确立了一项选择食材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这是纪录片的主题,也可以让观众通过美食文化来看中国文化传承,了解中国社会文化。

 7 ) 吃货们的骄傲

在舌尖上的中国还没有播出之前,微博上有个叫今日大韩美食料理的PO主,整日乐此不疲的发着方便面和大白菜,然后指着他们称作“美食”。
这对于天朝的吃货人民来说,唯一的,只有怀着怜悯的心看着高级黑的意淫。

天朝人民其实很无聊,经常在网上因为一些小事掐架“豆腐脑必须是咸的!!!咸的才是本命!!”“皮蛋蘸醋才对吧!!蘸酱油的我跟你绝交!!”“什么?!你们吃火锅竟然用麻酱?!!四川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这种小事情的背后,藏着的,总是咱们大吃货国的骄傲。

苏东坡算是吃货的鼻祖,除去他的东坡肉之外,更甚者有很多诗词都是对美食的描写,《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他被贬在海南岛詹县的时候,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古代的诗人总是这样,从不吝啬对美食的赞美。

小时候看中华小当家,那些品味了食品之后的的火山喷发啦,畅游在料理海洋啦,和感动的泪水啦,看似夸张,实则不然。
大过年的时候去爸爸那边吃年夜饭,硬朗的九十
多岁的爷爷啊,硬要去厨房做一道名叫“甜烧白”的菜,他说那是我小时候爱吃的。端上来的时候冒着腾腾热气让我眼睛湿湿的,虽说已经煮软的含在嘴里就能化开,可还是一直不停的说好吃。
真的,感动的快流泪。

我们经常没钱,但是烦恼的事情听起来也很幸福。

吃中餐吧,该点水煮鱼呢猪肉炖粉条呢宫爆鸡丁呢还是粉蒸肉呢?都点吧,没钱。
吃小吃吧,该点三大炮呢豆腐脑呢钟水饺呢还是沙县小吃呢?都点吧,没钱。
吃火锅吧,该点肥牛呢鹅肠呢撒尿牛丸呢香豆腐呢还是脑花呢?都点吧,还是没钱。

家长们总告诉自己好好学习长大挣钱,要买别墅买豪车。大人们总觉得这样的话才励志。
可我认为,这话应该变为好好学习长大挣钱,尝的起松茸点的了鱼上的了肥牛吃的撑肚子。

对于吃货来说,幸福的未来应该是这样= v =

每个人的人生总有不同的酸甜苦辣咸。不在一个城市没有共同交际网的对方,说不定会为了喜欢一道相同味道的料理而成为朋友。

这些神圣不可分割的美食友谊之下,都藏着你是吃货的本质。
这些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下,都藏着属于华夏儿女的美食。

北方的面,南方的米,西藏的青稞酒,台湾的蚵仔面线,甚至是黄岩岛钓鱼岛附近的鱼群,都用不着外人来虎视眈眈。

一粒粒金黄的麦穗和劳动人民的汗水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咀嚼着这片中华大地赐予我们的美食的时候,应该拍拍已经吃撑的肚子,对着那些觊觎我们土地的人说:

“想从我的嘴里叼走我的食物,就比谁吃得多啊。”

这才是,吃货应有的骄傲。

http://weibo.com/huqiuqiu

 8 ) 深夜写吃报复社会

离家之后,就很少吃到化油。

化油就是猪油,也有地方叫荤油。我喜欢化油这个叫法,因为从字面上就能领略到那白玉般的膏脂在炒锅里、清汤里、盛着素面的碗里慢慢融化的美妙。

最好的化油用猪腹部的板油炼成。那是一层白白厚厚的脂肪,要是亲眼见过,肯定会感受到它那副肥白外表带给人的富足感。把板油切块放在锅里,稍加一点水,慢慢熬煮。随着水分蒸发,猪油从切块的板油中熬了出来,板油剩下的部分又被析出的猪油炸得金黄。最后把猪油倒入容器,加一点盐等其凝固成雪白的膏状,这就是化油了。锅里剩下的叫油渣,趁热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奇香无比。更罪恶的吃法是加白糖拌着吃,好吃如我,对这种吃法也心怀敬畏,虽然口感绝妙,但每吃一口都觉得那已经化掉的板油正在自己的腹部重新集结。油渣还能做馅、炒菜,不会被白白丢弃。

等熬出的油凝固了,便得收进冰箱。化油很容易变质,四川话叫哈喇了。要想化油不哈,原材料和贮存都得注意。在我印象中,几乎每个四川人家里,都有一个带盖的搪瓷钵来盛化油,就好像每个四川人家里有一个泡菜陶罐一样。这个搪瓷钵放在冰箱里,就像在厨房里放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它,所有的菜就都活色生香了起来。

荤菜可以用素油炒,但素菜则离不了化油,至少也得和素油配合着来。在我心目中,化油入菜的巅峰是炒鸡蛋。无论是作为一道菜的番茄炒鸡蛋还是作为主食的蛋炒饭,要没有了化油,口感和味道都要大打折扣。用锅铲从搪瓷钵里挖一小坨猪油,看着它在炒锅里慢慢融化,然后把蛋液倒入锅中翻炒,再加番茄或者隔夜的米饭,最后放盐出锅。看到这一碗闪闪的油光被端上桌,是人生最幸福的记忆之一。

做素菜汤的时候,三碗水烧开,不加浓汤宝,放两片姜,放一小坨化油,然后把碧绿的菜叶放进去,一两分钟后加盐关火,上桌后尝尝,丝毫不寡淡,菜叶上挂着一层薄薄的油珠,无比顺滑地就进了肚。有时候简单煮一碗素面充饥,只有面条和菜叶,但在碗底依次放入酱油、保宁醋、红油海椒、味精和盐,以及化油,等煮好的面条和菜叶被捞到碗里再拌匀后,配上泡菜,不比满桌的酒菜逊色太多。我外婆如此信奉化油的魅力,甚至会在抄手的碗里放化油,丝毫不觉得会和抄手肥瘦相间的肉馅冲突。曾经有个农村的亲戚开了家小吃店,做最最普通的小吃,极少时候有人点了砂锅,往往没有高汤来煮,于是就在清水里放化油,然后再煮白菜豆腐粉丝什么的,也能蒙混过关。至于汤圆、豆沙馅的包子等等甜食,要没有化油加在馅里,想想就觉得惨淡。

除了专门用板油炼化油,另一种方式在从肥肉里熬。比如回锅肉,煮过的五花肉切片后要先在锅里煸炒至翻卷,这时候析出的油放置凝固后也是化油,虽然比最好的化油稍有欠缺,但炒菜做汤也没太大区别。只是现在的猪肉已经很少能直接炒出油了,老妈在家做回锅肉的时候总得加一点素油和肉一起煸炒,更别说能另外得出一碗化油了。哪知到了塔什干,却能用这个方法攒出一点化油。去年冬天第一次做红烧肉,在煸炒的时候竟然得了一小碗化油,惊喜之情不亚于中了彩票,以至于还在视频中向老妈展示这一碗白玉一般的宝贝。那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当早上在阳台上看到院子里的汽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总是有种难过又开心的情绪。难过之处在于得费力清掉积雪,开心则是因为可以毫无愧疚地用化油炒一碗重油重盐的蛋炒饭,配上涪陵榨菜和老干妈爽爽地吃上一顿早饭,然后精神百倍地去铲雪!

现在回家,其实也很少吃化油了。老爸老妈出于健康的考量,连素油都吃得少,冰箱里的化油往往剩下大半的时候就哈了。我和老姐也是长期叫嚷减肥,恨不得肉都戒了。但总有那么一两个深夜或者清晨,我们会偷偷摸到厨房里,打撒两个土鸡蛋,怀着罪恶感舀一坨化油到炒锅里,给自己清淡的肠胃做上一碗化油蛋炒饭,配上红油泡菜,快乐又伤感地甩开腮帮子。

 短评

BGM好燃TVT节奏明快,镜头细腻,感情真挚,人物朴实。现在的国产纪录片比国产电影好一万倍。

3分钟前
  • 阿米
  • 力荐

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4分钟前
  • 小丫么小纯良
  • 力荐

看是看不腻的,但是看饿是一定的。

7分钟前
  • 谁家今夜扁舟子
  • 推荐

让国人燃起从新善待食物的欲望了吗?CCTV的纪录片真的第一次看到不是奇怪的煽情和猎奇的表现方式啊!好感动啊!诺邓火腿哪里比意大利的火腿弱了?对待食物要真心诚意才能有无限美味!嘴喷酒和地上捡起盐来会让你恶心吗?鱼露是脚踩压出来的也是一贯的做法,有些时候不要自以为干净,化学品最干净了。

11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黄岩岛和钓鱼岛都是是我们的!!!黄岩岛和钓鱼岛的鱼也是我们的!!!不准我们抢鱼!!!不准和我们抢吃的!!!

12分钟前
  • 大树施它活
  • 力荐

一句话形容,完美,看到的不止是美食,更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历史感,又感动又喜欢,超级期待第三季了

13分钟前
  • 嘉兴路派出所
  • 推荐

很喜欢这个节目,记录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朴实又美好

17分钟前
  • 端木夜
  • 推荐

浪费食物会招天谴的! 另外, 本片一定要翻译成韩文和英文!!!

19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强烈推荐给大家,是我的助眠利器,不是说节目无聊,而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还有轻缓偶尔带着一点点调侃的语调,会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超级喜欢!!!

23分钟前
  • TTTT~
  • 推荐

这片儿是海外党的地狱

26分钟前
  • 萌塔 C-137
  • 力荐

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

30分钟前
  • yaya4711
  • 力荐

慕名来看了第一季,真的是很美很下饭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态度,都在片中娓娓道来,淡然却有力量

35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推荐

好燃!!!!!!!!!!!!!!!!!!!!!!!这根本就是一部青春片好嘛 生在天朝的好处就是能迟到一切想得到的美食!!!!!!!!!!!!!!!!

40分钟前
  • Hauu
  • 力荐

半夜里看《舌尖上的中国》,突然体会到了一个常年在美国的同学说的“半夜想起羊汤,想的睡不着觉”,和另一个已经移民的同学说的“可惜以后孩子只能吃披萨汉堡了”,谁能想到,一部美食节目却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

43分钟前
  • 友风子雨
  • 力荐

中华美食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美食背后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最质朴的品质!

46分钟前
  • 达达
  • 力荐

国家规模“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得被韩国列为禁片的作品

49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网上都是推荐,看过感觉特别好,太好吃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后面几部也很精彩

51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记忆最深刻的那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为经常有提到。还有就是各地的特色美食,拍的那么美,每次都想去吃😂️毕竟纯吃货!可以继续延续下去,美食中又有拓展人文地理,挺好的纪录片!

55分钟前
  • bekey
  • 推荐

这尼玛是最成功的爱国教育宣传片呀!!一寸土地都不能丢呀!!谁知道会不会长出什么美味食材!!!!(话说看完第一集好饿)

56分钟前
  • vividly
  • 力荐

看了相当有食欲!

58分钟前
  • metoo_0825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