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李立宏

导演:陈晓卿

 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2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4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5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6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4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5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6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7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8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9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5

详细剧情

  《舌尖上的中国2》延续了第一部的拍摄模式,是一部探讨中国人与美食的关系的食物纪录片。本片分为八集播出,第一集《脚步》重点讲述了各种美食在不同地域的演变和食物中对中国人“乡愁”情节的一种演绎;第二集《心传》讲解了中国美食文化中的血脉传承和师徒衔接的历史;第三集《时节》讲的 是关于食物与季节演变的关系;第四集《家常》表达了家中的“酸甜苦辣”,是对中国人基本日常食物的解释;第五集《秘境》介绍了一些隐匿山野中不为人知的美味;第六集《相逢》表达了中国人利用食物进行聚会交流的文化氛围;第七集《三餐》回归到最平常的三餐中寻找“味道”;第八集则是此次拍摄的花絮。  本片偏访各地美食,与第一季略有不同的是更多的体现了人物的情感。

 长篇影评

 1 ) 舌尖2,请带足纸巾和宵夜

  有了晚上看舌尖1后,找不到食物吃抓狂的惨痛经历,今天晚上8点多,便早早准备好宵夜零食,卤蛋、牛肉、桂花酒等全副武装,坐等9点整舌尖2开播。
  9点过几分后,终于看到舌尖2真面目,一股浓浓的中国气息迎面而来。酥油蜂蜜,清炖跳跳鱼,尤其是鱼酱炖稻花鱼都很不错,超诱人。
  不知不觉几十分钟过去了,一集就这么结束了,实在意犹未尽,还倒过去重看了几段。
  毫无疑问,《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成功的记录片,清新自然的叙事手法,广泛的美食为它和续集赢得了大量的人气和投资赞助。《舌尖2》仅仅项目广告就高达8000万元,让国产纪录片终于有了些左右资本的底气。但是,在我看来,《舌尖》更是一部优秀的文化片,它宣传了中国的种种美食,让那些诱人的饮食跃然银幕之上;但真正感动我们的,或许不是美食,而是镜头下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美食后隐藏的动人画面,独属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因为真实,所以原汁原味;因为平凡,所以普通,所以贴近生活,所以感动你我。
  《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的舌尖。
  相比《舌尖1》,《舌尖2》更多的展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的核心价值观,用浓郁的中国人情去感染观众。不知多少人被第一集中养蜂夫妻的相濡以沫感动,为云贵那一个普通家庭的分离而伤心,为麦客的艰辛而心酸。女友和我说,开头第一幕的兄弟之情,就震撼到了她。当然,个人认为,节奏比较快,这是一个小瑕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挖掘的丰富资源。真心期待以后国内能少些纯粹为了收视票房的雷剧烂片,少些于正之流,涌现更多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这样的良心之作。
  今晚唯一的遗憾是,得到了个教训,下周看舌尖2要带双倍零食!!

 2 ) 我为什么要去过别人的生活

看完《脚步》,最让我震撼的一幕,就是在外打工的母亲回到苗寨。在他乡,她不过是人们眼中的打工妹,千万人中不起眼的一个。回到家里将长发挽成别致的发髻,瞬间变成木雕版画上的苗女,那么美好。为什么在我们的时代,这样的美好被抹杀,硬生生地将原始的美丽变成路人? 半个月,一个腌鱼的周期。初归时一家人腌上的鱼酱,酵成时,成了一桌离别的晚宴。腌鱼的过程,顿时变得残忍。 但是,这就是现实,为了养家,她不得不去过别人的生活 。

没有改变的,是藏族小伙为弟弟,爬四十米高树采蜂蜜的深情。是采菌老人为了小花菇,到深山老林里一棵树一棵树的寻找小花菇的执着。是赶海夫妻驾着小船,与大海相依为命。可是真的没有变么?弟弟要去上大学,离开原始的生活方式,去过城市里的生活。城里的人习惯了大规模培养的香菇,不识野生小花菇的珍贵,采菌老人决定留给家人,可是镜头一转,就只有他孤身一人。赶海夫妻相依为命多年,到如今连大海的馈赠都变的吝啬,等待他们的是十年内即将无鱼可捕的未来。一样落寞的,还有最后一批职业割麦人夕阳下的背影。

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吧。背井离乡,向城市迁徙。大海边,父亲为了女儿,练就一身捉跳跳鱼的功夫。我想这个女孩真幸福。突然想起上学的时候。在城市里,城里的孩子多以见多识广自居,觉得乡下孩子没见识。一旦农村的孩子表现的不一样,通常是被嘲笑的。因为他们身在城市,就被迫要习惯城里的生活,一切以城里孩子的行为举止为准则。 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入乡随俗吧。可是又有什么资格嘲笑呢?城市的孩子盲目地怀揣着衣食无忧的优越感,根本想象不到来自大海的生活。是啊,毕竟是城市太小了,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人们只能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在美国几年,一直在想中国未来发展,会不会是越来越像美国?这里规范,有秩序,做事情也习惯了有条不紊,照章办事。但是却总觉得少了些味道。不管到哪里都有一样的餐馆一样的菜单,规范化到使你不用担心口味和食品有什么差错。购物也是一样,一窝蜂的去找全国连锁的大商场,买众人推荐的大品牌,明星产品。好没意思。家人说,中国社会太复杂了。可是,这样的简单就是好么?不知道别扭在哪里,只是觉得,这不是属于我的生活。

时代是在发展,但是不能把所有的传统都一股脑摒弃。向前走的时候,也应该停下来,回头看看。感谢《舌尖》,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值得被尊敬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 ) 中国的味道

人类对于食物有着一种本能的归属感,大冷天喝碗热汤、懒洋洋的午后配着茶吃块蛋糕都会莫名其妙令人觉得振奋和愉悦,连趴在笔记本前看美剧或电影,都要磕着瓜子才觉得满足。

去年12月,因为要写第三本书,我从上海飞到加州自驾,远在美国的小伙伴们于旧金山与我会合。结果一下机的第一顿饭竟然是在中国城吃了中餐。

这群从“大农村”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的小伙伴们可怜兮兮地说很久很久没吃到像样的中餐了。他们在这次旅行中也常常跟我说,生活在美国这么久后,发现吃什么都不如传统中餐好吃。去年《深夜食堂》的漫画在大陆出版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自己对传统客家食物的好感,我列举的两样东西是足料的酿豆腐和新鲜冲泡的擂茶。

我小的时候,就住在镇上一家老牌饭店对面,说是饭店,其实就是现在街边最常见的小餐馆。那个时候小镇的商业区还很小,从街头走到街尾,可能都不需要两分钟。连买菜都必须早起,因为从各个村落挑着自家蔬菜来卖的妇女们,六点开摊,八点就准时收摊。饭店自然也少,除了偶尔给赶早集的人提供早餐,很少有人会在正餐时段到那里用餐。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早餐都是肉丸汤和汤或炒的河粉,我们那里人将河粉叫做“水粄”,潮汕人将河粉叫做“粿条”。

我曾经亲眼见过饭店的师傅制作肉丸和河粉,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机器,全是靠人力,是一项非常耗时且耗体力的活。从屠宰场买来新鲜的猪肉后,人工将肉剁成肉浆(就跟电影《食神》里的莫文蔚差不多),原汁原味的猪肉丸子是什么都不需要放的,但不知道是这几年猪肉的味道越来越膻,还是食客们的舌头变得刁钻起来,总之现在有些肉丸子会放胡椒、西芹或者香菇。

将肉浆放置于掌心,像揉小汤圆丸子一样把它揉成圆形,然后放入早已经滚烫的沸水中,肉丸子就会迅速成型,将成型的丸子捞出来晾干,就是我们市场上能见到的用来贩售的肉丸了。肉丸的筋道与否与剁肉浆时师傅的力道相辅相成。煮过肉浆丸子的沸水中加入骨头,就会形成一锅高汤,这些高汤也是汤河粉美味汤底的秘密。正宗的汤河粉绝不可能用白开水煮成,一定是煮过肉丸子炖过骨头的高汤。奇异的是这些高汤从未加过什么味精,喝起来却甜甜的,味道鲜美。

米粉制作起来就更加复杂了,原始手工制的米粉,需要在前一晚将米捣成米浆,然后将米浆放置于不漏液的竹筛中,入锅蒸半到一个小时,等到这些米浆成型时,再拿出来切成条状,这就是最终我们吃到的河粉。因为耗时耗力,自我高中以后,我所住的小镇就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做河粉,用我对面师傅的话来说就是“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从前都是街坊邻居爱吃所以做。”我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发现那家从我有记忆就存在的老牌饭店倒闭了,现在换成了一家杂货铺。

肉丸汤和河粉,这两样是我印象中最能代表客家早餐的东西。客家当然还有很多早餐,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吃法,比如在紫金县城,人们喜欢吃牛肉丸的河粉,还有及第汤和所谓的八宝汤(用猪身上的八个部位熬成的鲜汤,因为我不爱吃内脏,所以一直不怎么爱吃);在水寨县城,人们会喜欢喝瘦肉汤,配上客家腌面(我在县城读的高中,读书的时候每天的早餐就是腌面),总之跟大家传统意义上的豆浆油条不太一样,我小时候的早餐看起来要更花心思和时间。

我到上海四年,从没有在这个城市的早餐吃过河粉,我前公司楼下的一条街据说都是广东来的湛江人开的,他们将大广东各种美味的夜宵(砂锅粥、烤生蚝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广式点心)带到了上海,但自始至终没有人开过一间卖河粉的简易早餐店。

所以这四年里,大部分时间我的早餐都是馄饨、鲜肉月饼,或者在巴比馒头随便买个包子配杯豆浆吃下去。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越来越不把早餐当一回事,别说简单的早餐,只要还坚持吃早餐对很多人来说就已经足够不易。

我只有在偶尔回到深圳的时候还能吃到儿时吃过的早餐——简单的猪杂河粉,就在我住的地方对面。老板不是客家人,是潮汕人,但我和妹妹都觉得味道跟小时候在家乡吃过的出奇相似。我总是要求老板去掉猪肝或是其他内脏,老板大可以直接去掉就好,但每一次他都坚持要补回一些猪肉丸、肉片或者瘦肉给我。他看起来和和气气,说话带浓浓的潮汕口音,常常不收我们的零头。

因为担心下次从上海回到深圳这家店就会跟老牌饭店一样倒闭,因此只要人在深圳,就会每天都去吃一次,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中午晚上也会去吃,还有时候与朋友唱K到凌晨四点,进家门之前都要再去吃一碗。每一次都点河粉,满满一大碗,吃起来比拉面还要满足。自始至终都两三年了,这家店的河粉还是只收十元,里边的分量也从来没有少过。

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客家人”意味着什么,直到大一时选修“岭南文化”,我的老师在介绍客家文化的时候跟我们说,所谓的“客家人”就是“以客地为家的人,他们所住的地方,不是他们的故乡”。他说客家人是两千年前因为战乱从中原逃难到南方的贵族,因此广东、福建、台湾、新马泰都有客家人的身影。我听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很开心,毕竟是贵族呢。之后又觉得很失落,因为老师说中国的八大语系只有客家是找不到准确发源地的,就跟大部分客家人一样,早已经不知道祖上来自什么地方。

饱受战乱的困扰,最终背井离乡以客地为家,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才会出现围龙屋,当代人以此为景点,并引以为傲,在我看来确实一个无时无刻不令人感到伤感的建筑。我家的祖先牌位上写的是“山西太原温县”,但我生活的那个地方,包括我在内,几乎所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山西,也许我们跟山西某个村子的人说着一模一样的方言,但是我们对于山西并没有归属感,很多在广东出生的客家人早就已经觉得自己是广东人,觉得广东这个原本的“客地”就是自己的故乡。

在我看来,大多数在城市里生存的年轻人都是“客家人”,背井离乡,像一颗浮萍从家乡来到北上广这些城市,可能扎根在当地,可能在那里生了小孩,但偶尔还是会觉得自己身处“客地”,觉得自己是“一个以客地为家的人”。

大概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或者说甚少改变的,就是那些一直流传下来的食物。就像我对于面食、饺子或是河粉这种出于天性的喜爱,也许是一种折中的证明,证明我身上流的血液来自于两千年前中原某个部落,因为对于这些原本不属于南方的食物有了奇异的先天性归属感。历史抹去了所有关于那个部落的一切,只有这些食物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变成一种历史,一种印记。

食物永远是人类身份认知最重要的组成环节,它对“统一”的召唤远远比什么“国富民强”的虚口号要来得更实在和真切。只有面对这一盘盘故乡的美味时,我们才能深刻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深深为这个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感到自豪。这是故乡的味道,也是中国的味道。

只是,令人难过的是,就像片中第一集中落魄的割麦客一样,传统的耗时的手作快要跟不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些食物也日渐难以吃到或快要消失不见了。

 4 ) 论如何在异国他乡抚慰干涸的心灵

我在美国上学时,室友是个山西人。

自从他搬进我的公寓后,周末早上我便再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每个周六早上八点,我会准时被一阵咚咚咚咚、乒乒乓乓、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并垂死惊坐起。揉揉眼睛,不情愿地起床胡乱洗漱一下后,山西人就会在厨房里扯开嗓子大喊:“小张,快来帮忙包饺子!”“哎~”

嗯,没错,那是他在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我根本不会包饺子,连给山西人跑腿的本事都没有。他只是不想一个人呆着太寂寞而已。早上六点不到他就会爬起来醒面、剁馅,呼啦啦地忙到中午十二点,包好足够一周吃的饺子,然后一股脑放进冰柜里。我的工作是不停地旁边给他打气:“王哥你好厉害哎,和面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剁馅儿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包饺子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还挺好吃的”……

不过作为四川人,我实在无法忍受山西人饺子作料的贫乏,如同我把吃火锅蘸麻酱看作是邪教一样。于是在山西人包完饺子以后,就是我撸管大显身手之时。美国没有菜籽油,姑且就用蔬菜调和油充数吧——一锅油烧热,倒进实现按比例调配好的辣椒面、花椒面、盐、味精的碗里,热气腾腾的油泼辣子就好了——不过这个东西对美国人来说跟生化武器差不多,他们从没见过一道料理可以蒸腾出这么多的油烟。我第一次在公寓里做辣子油时就激怒了烟雾警报器。于是我和山西人左右开弓,一人拿扫帚一人拿墩布把那玩意儿敲了下来。

辣子油冷后,和醋,和生抽,和少许盐巴和味精,喜欢的人和上少许蒜泥,这就成了我大四川最经典的饺子蘸料,也是传说中红油水饺的点睛之笔!山西人第一次吃到的时候就表示惊为天人,赞不绝口——当然,他包的饺子对我来说也是。在四川人看来,包饺子简直跟变魔术没什么差别。我妈当年第一次和面擀饺子皮时因为加了太多的小苏打,最后出来的成品连我们家的狗都不敢吃。

我始终认为油辣子还是要用菜籽油的才好吃,就像山西人始终认为水饺是最好吃的——有一次我拿着蒸锅蒸饺子,他在一旁愁眉苦脸地说我这是“糟蹋”。我在美国吃的辣椒和花椒全是万里迢迢从家里带过去的,总觉得别的地方买到的味儿就是不对。可惜菜籽油没法带,我曾一脸遗憾地对山西人说,要不比现在这个得强上一百倍。

山西人包的饺子除了让我们饱口福外,还带来不少额外福利。我曾送了几十个饺子给房东,第二年他就降了咱俩的房租;某堂课的presentation给在场的教授学生们一人上了一碗两个的水饺,成绩一出得了A;虽然本人真的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优秀得飞起来,但我心里隐隐觉得,饺子居功不小。

除了大家传统印象中红彤彤亮澄澄的辣子鸡外,四川还有一种辣子鸡,是用青辣椒炒出来的,这种辣子鸡的特点是鸡肉不经油炸,辣椒也无需风干,放少油,先下鸡肉,再下辣椒,五分钟就好,吃的就是那股鲜味。某天吃饺子吃到吐的时候,我说哎我给你下个厨,做个辣子鸡。意志薄弱的山西人开车送我去超市选辣椒,我劈头就问服务员,请问最辣的辣椒在哪里?

服务员指了指蔬菜柜台上的墨西哥辣椒。这个东西我早闻其名不见其人,于是就按平时的量买了一堆回去放在辣子鸡里。没想到山西人吃了第一口后,脸上所有五官几乎都换了个地儿,好半天才冒出一句话:

你想谋财害命?

嗯。确实是,那个墨西哥辣椒,真的是太辣了。

大多外国留学生们,可能都像我跟老王这样,经历了从菜刀菜板傻傻分不清到芋儿鸡水煮鱼全部信手拈来的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梦想,独独“吃”这个字无能为力。美国同学曾带我吃过一次他引以为豪的德州牛排——一公斤牛排下堆着一公斤薯条,蘸料是一公斤的番茄酱。

如果和几个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住在一起就更好了,当然,前提是要像我和老王这样的吃货才行——话说回来,不是吃货,还好意思自称中国人?一开始在吃这个问题上会擦出激烈的火花,但最后都能殊途同归,实在调和不开,就煮一锅汤烫火锅好了!火锅真是我见过最包容的食物了,无论爱吃肉还是爱吃菜都可以坐到一块儿其乐融融,只要不是爱吃屎就好。

时代的大潮不停息,老房子会拆掉,老街会夷平,来个地震海啸,整个老城呼啦一下的都给端掉。对大多人来说,记忆这东西有点奢侈,忙着赚钱养老,没空想那么多,迎风落泪没用,毕竟眼泪又不能换钱。唯有一条舌头始终不离不弃地跟着你,等到老得牙齿掉光的时候,都可以尝出味道。无论你在中国,在美国,甚至你飞出银河系到了那美克星,只要吃到一碗老坛酸菜面,肯定都能第一时间想到汪涵。

对我和老王来说,只要吃到饺子蘸辣椒油,就是回家啦。

关于楼下的一些评论,楼主来说说个人意见
怎么讲呢,对我来说,吃饭这种事情,是绝对没办法将就的。
真正的吃货,讲求饮食精致的话,绝对不会是个囫囵吞枣的胖子。
我呢在美国,曾经也有熬两个通宵赶论文的经历,
但就算吃蛋炒饭,也一定要用自己炒的盐水泡小黄瓜来配才行。
真正由内而外的美人呢,一定是美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
相由心生这话,真不是闹着玩的。

 5 ) 让吃货都没食欲的美食片不是好人文片!

老子such一只吃货,看舌尖2,完全没有口水涟涟,淹没京城的感觉。

廖一梅大姐说了:这世界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美食!孔子说:朝闻肉,夕死可矣!孟子说:天降大任,劳其筋骨,饿死吃货!

我是一只吃货,我是一只不容易不胖的吃货。因为我为了吃砂锅粥,可以从北五环到三里屯;因为我为了吃泰国绿咖喱,可以从五道口到五道营;因为我为了吃疙瘩汤,可以半夜两点拉基友;因为我为了吃碗挂面,可以半夜三点下厨房。正因为我每一次为了吃一口好吃的,付出了体力精神力上的输出,所以根本难以吃胖。

舌尖1出道那会,我和这厮根本一副虐恋情深的戏码。越看越饿,越饿越看。因此,听说舌尖2要出道那会,我简直是不要脸地帮它宣传啊。和意大利小哥出去吃饭,我完全不顾观赏意大利小哥的帅脸长腿好么,只是一个劲地和小哥推介舌尖2。这种为了推介美食纪录片而肆意浪费观赏帅哥的free hour,完全反映了我对舌尖的热爱么~你看,我爱吃,远远超过观赏男颜。

别和我说美食片的重心不是让吃货流口水,而是体现家国天下好咩?别和我说女明星的走红不是因为人美戏好,而是因为心灵淳朴好咩?别和我说你爱吴彦祖不是因为颜美人帅,而是因为他和强东都是74年的大叔好咩?所以,拍片么,最重要的就是切题了~我来看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不是舌尖上的心灵鸡汤啊啊啊。

老实说,第一集脚步,那是着实不错的,总是对得起八秒钟一只的跳跳鱼的。俗话说的好啊,世上唯真爱和美食不可辜负。导演大人,你看看第四集《家常》,您不觉得您各种辜负我们的海派红烧肉君、蒲菜君、茭白君么!

红烧肉君在本片里,应该是设定为东坡肉君吧!全片东坡肉君出场时间有限,而且还没提到东坡肉君的好基友料酒君啊。哦,甜甜的东坡肉君,真是委屈你了。还有蒲菜君,虽然我不了解其他地方的蒲菜长啥样,但是我家乡的蒲菜可不是脆爽的,是鲜嫩的。我从小到大,到扬州的时候没吃过蒲菜涨蛋,在没有在家吃过蒲菜饺子。导演大人,您拍家常菜,我作为local都没有吃过啊,您教我如何去想家。导演大人,您这么拍红烧肉和蒲菜,您对得起有节操有品格有爱国心的苏东坡和梁红玉么。

美食本身就是人文关怀,根本不需要以其他人文情去渲染。鲈鱼正美不归去,在说思乡;汪曾祺写沈从文评价茨菰比土豆有“格”,在说思故人。味蕾告诉我爱你,就这么简单而已。

我曾经最爱的歌词,是黄伟文写的,“撒把葱花加个蛋,不在扬州的炒饭。心里都在怨都快关门,谁还未买单。你说馄饨卖不完,正好拿来做晚餐。我看着窗外的珍珠港,配乐是偿还。”味蕾记得我想你。味蕾记得不在扬州的炒饭,味蕾记得不在西湖的醋鱼,味蕾记得不在兰州的拉面。

我曾经最爱的台词,是《蒋公的面子》里借用金圣叹的那句,“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有品有格有节操。比起一个劲叫嚣仁义礼智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半夜看舌尖2,居然一点也不饿,真对不起我一边看舌尖1,一边喊饿,一边默默泡面的回忆。春夏交织,我想吃清蒸鲈鱼。

 6 ) 舌尖上的致敬

波兹曼教授在《娱乐至死》中说,恐怕要担心的不是奥威尔说的我们将死于专制世界,而是赫胥黎担心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事实正在证明这个观点。

自从崔永元变成一个疯子文章夫妇恩爱秀破裂以后,难以想象文艺娱乐媒体界谁仍然还持有操守。我把视线转向CCTV记录频道,押注陈晓卿,感觉他又爱食物又不爱出风头,拍的《舌尖1》多好看啊。《舌尖2》开演,西藏小伙子摘蜂蜜了,爬树了,蜂蜜摘下来了,我一直楞在那儿,启动百度引擎在脑海中搜索MH370,5分钟后给我搜出来了:这不是BBC在2011年拍的《人类星球》第4集的Jungles里面刚果的巴亚卡人摘蜂蜜那段吗,一模一样。

我把BBC的截屏图当即发到微信上。然后我挨骂了,主要意思是:“拿来主义很正常啊;你这么执着干嘛呢;不就是娱乐吗;天下文章本来就一大抄啊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高明的是有人留言说:“互通有无嘛!”以至于我强烈呼吁腾讯给微信增加一个扔鸡蛋功能,怎么能只有点赞功能呢,遇到这样的谁不希望扔两鸡蛋呢。

我不相信只有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上网一搜,果然,首映的时候有记者当场质疑,结果陈晓卿老师说:“这不算抄袭,这是致敬。”想想看,演个电影写本书,字幕之前或扉页之上,我们都会看到“谨以此片向张三李四王麻子致敬”。当然,如果被致敬对象同意自己被致敬并且同意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被致敬,那的确我该挨骂。

所以否则的话,陈老师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舌尖2》请大家随便抄袭转卖,每一个抄袭行为都是对他致以的敬意。方舟子老师也别干抓学术剽窃这种无聊的事儿了,剽窃?人这儿正致敬着呢!

在英国学习最深刻的一个体会,就是学校对plagiarism的强调强调再强调,不要说严禁剽窃学术观点了,哪怕中午吃饭跟人讨论了一个问题,在论文里面引用了那人的午餐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不能因为自己同意这个观点而写进自己的文章而显得像是自己的思想。一旦剽窃行为被截获,将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论文不能通过不能毕业取消学籍甚至影响信用记录。有人曾经说我:“我从来没有见过谁,QQ聊天,都不断在引用别人话的时候使用引号说明出处!”所以,我是西方价值观的受害者。

对《舌尖2》失去了胃口,不如重温一遍被致敬的《人类星球》。朋友说:“眼睛太尖,记忆力太好,会影响你享受普通人的乐趣”。他完全不知道我觉得这一切有多好玩儿。搜到MH370的一刻,就是我这个普通人享受到的普通乐趣之一;以及后来看到以上那些留言的时候就更好玩儿了。

张欣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潘石屹在国内如鱼得水,因为他有很强的适应这个环境的能力,而我则不行,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接受模糊性,他能。”所以《汉书》说:水至清则无鱼。我们的养鱼业想必很发达。

 7 ) 我想回家

还要半个月就要回家,是不能看这种片子的。

山东人一个,看到煎饼那一段简直要哭死了。

我想起小时候,暑假里,爷爷奶奶搬出很沉的石磨,黄豆混上水,一把把的塞到石磨上头的孔里,慢慢得磨。我坐在葡萄架子下面,爷爷使劲推磨,奶奶在旁边教训爷爷。磨出来白白的浆,一点点得流下来,滴到盆子里。一个下午,磨出一盆,晚上混了剁碎的菜叶,做豆沫子。口味清淡,热热的一碗,配上煎饼。好吃得了不得。

不过那时候年纪小,喜欢吃甜的酸的辣的咸的。豆沫子,大人爱吃,我不喜欢。

如今我慢慢长大了。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个胃,冷的凉的,爱吃的不爱吃的,都往里头塞。胃酸胃痛,也是家常便饭。

我终于开始想念那些食物了。

可是爷爷已经很久没推磨了。石磨太沉,推不动了。

 8 ) 想到那时候捡麦穗

      太多触动的地方了,看完哭的稀里哗啦。有时候琐事很多很多,忙的惆怅的都麻木了,很多记忆好像都封禁了没在去细细回味过。然后突然间就发现那些仿佛在昨日的事情都已经是一二十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还跟着老奶去捡麦穗,每次到麦地里都会有神奇的发现,会有小刺猬,蓖麻。然后把小刺猬放到缸里养着,却不知道该怎么养它,只能给它放些苹果,结果第二天它就滚出缸跑了。发现后倒也没失落,因为也不会养,想着它说不定能找到它的伙伴嘞。然后就又出去疯跑了。
    那些收割机把平整的地方割了,边角地带就只能人工,大人们要顶着炎炎烈日弯着腰割麦子,老人和小孩子会跟在后面捡散落的麦穗。对于成亩的麦地那些散落的麦穗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对于老人和孩子确实莫大的喜悦。有的孤寡老人就靠着捡得的麦穗过活,有的可以捡点麦穗养些鸡丰裕生活,而孩子更是多了个在麦地理疯跑玩耍的理由。
    一想到这些场景其实是会傻乐的。等到麦子收完了就是打长,那会儿村里好像还没那么多柏油路,每家都喜欢去占属于自家的晒麦的地方。然后记得一个小伙伴的家占到的是苗圃场旁边一块平整的土地,也挺不错的。然后一群小伙伴们就喜欢去他家晒麦子的地方耍,其它柏油路上的赤脚踩上去太热,土地上的踩上去刚刚好,还挺舒服,还真先恐后的跑到鼓风机前跑一下,感受一下快被吹起了的感觉。呵呵,突然间就是汹涌的回忆了,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然后就更明白以前老爱盯着米勒的拾穗者发愣,虽然不一样的人物,但是那些一片片的麦地,镰刀,弯着的腰,最后堆起的麦垛,都是相似的。不过很多时候描述起割麦这个过程都是艰辛的,或许对于当时的孩童确实充满幸福。小时啥也不懂,乘着农忙还能玩得更多。或是跟着捡麦穗,或是到地里送水,或是到打长的地方吓跑。。

 短评

心甘情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6分钟前
  • 院長
  • 力荐

满满的中华人文情怀,倍感亲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到头来,辛辛苦苦都是为了过日子,都是吃货!PS:白马哥,你这是用绳命在吃蜂蜜啊!PS2:蜜蜂回家说到“卧槽我蜂蜜呢?”8.5

10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这片子放到1987年播是不会火的,那时候火的叫《河殇》,一部全力诋毁中国伟大农耕文明的政论片。

11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第一季火了后,非常期待,我就记得蜂蜜了

13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纪录片如果是还原真实的摆拍,我可以接受,但是为了收视率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不惜捏造事实弄虚作假,编造子虚乌有的故事糊弄人,消费观众的感情,把观众当傻子,这样就太过分了。舌尖2那么煽情,你让感动中国,艺术人生,鲁豫有约那些导演的脸往哪搁,是准备抢人家饭碗吗?

17分钟前
  • 豆丁
  • 还行

给四星,因为纪录片重要的是记录,不是抒情。

19分钟前
  • 海鲜高汤面
  • 推荐

太矫情了,感觉导演像是个新手,有很强的欲望想要展现自己,有很多很多的人文情怀想要抒发,很多地方的煽情生搬硬套,很多地方感觉发现就要展开深入了又立马毫无过渡地转到下一个话题,讲了一堆别的故事之后又硬生生地扯回之前的故事,令人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十分出戏。此集差评!希望下一集的导演好点

22分钟前
  • sususlsz
  • 还行

第一集就差点看泪奔 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26分钟前
  • 大元宵
  • 力荐

煽的有点露骨,节奏有点混乱,美食依旧动人。和第一季相比,感觉更像情感类节目呢?一集这么多食物真的大丈夫?

27分钟前
  • 樱小路楠
  • 推荐

舌尖真正让观众醉心的不是介绍了普天下各种山珍美味 而是触动了每一个对家乡味道都知根知底的中国人的人情味

30分钟前
  • 春尾巷
  • 推荐

强势回归!第二季人文情怀更重了。

31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我觉得不打5星那些食物说不定就会不让我吃了!

33分钟前
  • 嘿嘿嘿
  • 力荐

《红楼梦》上敲皮蛋,一边喝黄酒一边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有减肥皆是妄想

36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虽然不如第一季,但也还是挺好看的。

38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摄像跟配乐赞。第一集旁白也没那么矫作反而踏实了,几个细节很感人,看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天的来处。关注留守儿童,多了热腾腾的情怀。我大中国真是太。。会。。吃。。了。【第二集开始质素又降回第一季。。乱煽情了,到了第四集那个陪读拉小提前真的不是硬广吗?已经三观不正了吧。。】

39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40分钟前
  • 晨小兮
  • 力荐

温情满满,再也不嫌弃我妈做的饭难吃了,现在,立刻,马上就想回家,把她夸成一朵花。

45分钟前
  • 殳君
  • 力荐

总体上还行,虽然有几集的确矫情得受不了,但用食物串起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尝试并没有错。第一季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骂用食物粉饰太平、闭口不谈民生。这一季谈到了留守儿童、90后工人、大学生就业难、高考陪读,我看得还是挺有共鸣的,想到自己何尝不是这样一路过来的。

48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其实舌二讲述的不单是美食,更有一幕幕天伦人伦的美景,不管是四川耙耳朵,还是东海学捕跳跳鱼的父亲,或者期盼父母归来的苗族女娃儿。

53分钟前
  • 数人的绵羊
  • 力荐

其实仍然挺可看,只是第一季里老实在锅里说事儿的劲头有点溢出来,又只能说几句惹人厌的话,所以大家忍不住吐槽。建议第三季继续老实微距拍锅。另外开头爬树那块的确超出了借鉴的范畴,还不如直接认了。

56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