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2017

动作片韩国2017

主演:金秀贤,成东日,韩智恩,李星民,崔雪莉,赵祐镇,崔权,郑仁谦,金弘波,李璟荣,丁瑞奇

导演:李沙朗

播放地址

 剧照

真实2017 剧照 NO.1真实2017 剧照 NO.2真实2017 剧照 NO.3真实2017 剧照 NO.4真实2017 剧照 NO.5真实2017 剧照 NO.6真实2017 剧照 NO.13真实2017 剧照 NO.14真实2017 剧照 NO.15真实2017 剧照 NO.16真实2017 剧照 NO.17真实2017 剧照 NO.18真实2017 剧照 NO.19真实201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6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亚洲最大规模赌场巨大的阴谋与战争,“和我长得一样的人出现了”。SIESTA赌场开业前,出现在组织老大张泰英(金秀贤饰)面前的暗黑组织老大曹源根(成东镒饰)主张自己拥有赌场的所有权,陷入赌场抢夺危机的张泰英为了解决危机去拜访了投资者。某天,不仅是姓名连外貌也一样的可疑投资者(金秀贤饰)出现了并提出把曹源根一起解决的方案。随着可疑投资者的登场,与曹源根之间争夺赌场的战争开始了,围绕着他们的巨大秘密和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一周,一天,一小时

港口:一周 海上:一天 空中: 一小时 在新电影《敦刻尔克》中,诺兰在影片开始就以字幕的形式清晰的向大家表明,我又要开始我最爱的多时间多空间交错花式非线性演绎了。第一条线是敦刻尔克港口待撤退的士兵,第二条线是响应号召开着自家游艇带着俩小孩赶来敦刻尔克营救的英国老大爷,第三条线是阻击德国空袭的英国空军。比起以往诺兰电影多空间多时间交错的讲述方式,这一次同样的手法却没有留丝毫悬念,所以我不是很赞同把战争片拍成《盗梦空间》的说法,也许在叙述方式上很诺兰,但效果完全不同,这一次层层穿插带来的更多的是清晰明了,三条故事线的互相叠加也使得这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大片厚度饱满。 拍《敦刻尔克》的想法来自于诺兰和妻子以及朋友一同驾驶游船度过海峡到达敦刻尔克,这一次旅行中他看了一本有关“发电机行动”的书。对我们而言,提到敦刻尔克,即使不知道是什么也知道后面铁定带着“大撤退”三个字,更何况对于一个英国人。我想渡过海峡的经历和渡海时所看的书影响诺兰选择了“发电机行动”这个视角。也就是说抛开敦刻尔克大撤退最夺眼球的为什么希特勒下令停火这个大噱头,抛弃了更能制造扑朔迷离气氛的强力迷幻剂:英法德三国政客在这个罕见历史大事件背后所做的政治博弈。诺兰所做的不是把所有人都知道的故事按他的方式重新讲述一遍,而是更为实验性的让观众自己在这个历史事件中走一遭,亲身体验当时发生了什么。对于这种让历史学家吵的不可开交的二战大悬案发生这么多年以后看清各方棋子再去深挖谁做了什么多多少少有些马后炮,导演不想带着观众去这种浑水里游一通,更多的是给我们体验当下,德军包围,无路可退,活着回家那种紧迫感绝望感以及期待感。 电影的开头是几个英国士兵在破败的街道上捡到德军洒的传单,传单上清晰表明四十万英法联军已经被德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的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的小港可做海上退路。接着这几个士兵就遭到德军袭击,一路逃窜跑向正在紧急撤兵的码头。作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来说,这样的开头无疑是短小精悍直截了当到让人惊讶。随便一个人讲敦刻尔克这个故事开头大多是“二战开始不久,德国大举进攻法国……”或者“德国炮火迅猛再把英法四十万大军困死在一个小港口眼看就能重写历史的节点上希特勒下达停火令……”。没有采用这种层层铺垫将故事以及人物烘托的更为饱满的方式开场,我认为一方面和选题有关,自始至终导演想讲的都只是“发电机行动”而不是整个敦刻尔克事件,再者这不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电影,主角的台词大概不超过十句,三条线穿插在一起甚至让人意识不到这部电影还有主角,所以并不需要一个冗长的讲述来烘托人物。也许我们一开始对于战争片想象是观众坐好,等待导演一点一点带你进入年代进入故事进入人物进入氛围,但这次,导演一来什么都没说就安置了一枚炸弹,并用三根引线从三个方向同时点燃,让观众自己感受。 有一点同大多数战争片不同的是全篇几乎没有出现敌人的身影,除过片末英国飞行员烧毁飞机被德军俘虏的时候可以看到几个模糊的德军身影以外全片没有德军出现。诺兰把调动全片紧张气氛的关键因素,敌军放在了银幕之外,安插在了观众自己心里。我们随时能感受到敌人在这里,在那里,在水下,在沙丘后,在天上。这也许是《敦刻尔克》最厉害的地方,无处不在无路可逃一次又一次伴着完美的音效带动肾上腺素飙升。 电影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清爽直接,撤退成功,士兵回家。虽然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却可以理解为一部集体英雄主义电影,影片中出现过两次欢呼,一次是英国老百姓响应号召开着游艇渔船到达敦刻尔克受到士兵们的欢呼,这无疑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也是这个题材最撼动人心的部分。第二次欢呼是疲惫的士兵回到国土,受到国人热烈的欢迎,士兵自己有些不知所措,说我们只是逃了回来,但对于国人来说,原本计划接三万士兵回国最终接回来三十万本身而言即使是一场失败的胜利,也是伟大的胜利,所以说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战争片,没有枪对枪炮对炮的热血感,而是失败之中的大获全胜。片尾英国小哥从报纸上看来的捷讯是丘吉尔的演讲,这段演讲有原声保留下来。真实的史料本身放在故事的最后大概更为催泪,但就好像一开头导演不打算用希特勒做噱头来赚眼球一样,结尾导演也不打算用丘吉尔来赚眼泪。这段演讲只是按英国小哥视角看到报纸上报道的事件结果,没有煽动,没有鼓吹,只有三十万一起撤退回祖国的同伴。这一点是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部分,影片中没有出现丘吉尔,希特勒,戈林等等围绕这个事件众人皆知的几个历史大人物,而是完完全全抛开这些站在战争幕布之后夺眼球的指挥作战的人,专心于那些冒着炮火站在最前线的小人物。把敌人藏在观众的心里,把塑造历史的大人物藏在历史里,只是尽导演之责用声音和画面好好讲故事,可以说《敦刻尔克》是一部达到了我期待值的电影。 最后附上片尾出现在报纸上的丘吉尔的演讲,因为觉得写的太好了…… “Even though large tracts of Europe and many old and famous states have fallen or may fall into the grip of the Gestapo and all the odious apparatus of Nazi rule, we shall not flag or fail.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二刷之后又对这部电影的一些地方有了新的看法所以想要补充一点新的东西。 关于时间运用 看第一遍时只是觉得诺兰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分摊在三条时间线上穿梭着进行,在时间运用上诺兰无疑是一位游刃有余的大师,但在看第二遍时配合着音乐声中加入的钟表滴答声突然觉得与其把电影中的三条时间仅仅看做是偶尔交叉的三条线,不如说导演的野心是把整个故事摆在一个表盘上进行,这个表盘由三个同心圆构成,三个一环套一环的圆圈所代表的时针分针秒针则分别是电影中的一周一天一小时。

三个时间圈分别以故事为圆心按照自己的节奏转动,跑的最快的秒针最早与分针交汇,所以三架战斗机从游艇上空掠过,船长Dawson光靠听就知道飞来的是什么。随后分针也与时针也有了交汇,游艇船长Dawson救起坐在沉船上的陆军Cillian Murphy,陆军说是鱼雷击沉了船,这也是为什么过了几幕代表一周的那圈转的最慢的时间轴才讲鱼雷击中运兵的船。三根指针按照自己的速度时有穿插,最终三根指针重合,三个故事环终止转动。而整个配乐中表针走动的滴答声贯穿全程也完美配合了这种表盘式的叙述方式。第二遍看下来不得不感叹这种精准的时间运用简直比画面表现出的克制还要克制,导演大概强迫症晚期了吧,如果说前几部电影诺兰能够完美的运用时间的话,这一次他则真正做到了把时间可视化,时间是像空气一样存在与周遭却又最不容易被塑造成型的东西,诺兰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在和时间较真儿,但这次他干脆让整部电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表盘呈现在屏幕上,估计以后不干导演的话诺兰会去造表吧…… 关于配乐 影片塞得满满的音乐不论对于只看了一遍还是刷了好几遍的人来说都是影片不得不谈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当然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这里想说的并不是配乐的合理性或者配乐有多好多不好,而是影片结束前的一个留白,就是Tommy上了火车,对面的人想跟他说话,他却只是缩在座位上睡着了,这几秒是完全没有一点音乐的,或者说完全静音,整个影院的人到这里理论上应该松口气才对,但在这几秒的安静里连周围观众的喘气声音都听不到。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停顿,这让我想到绘画的留白或者法餐精致的摆盘。对于每一帧都塞满音乐的影片配乐来说突然留出一个缺口应该是一件做不好会显得唐突的事,好在这一处时间算的非常精准,三个时间点交汇完毕,表盘停了下来,滴答声停止,大乐章谢幕,不再有紧张的时间压迫感,一觉醒来噩梦已然过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部影片音乐满到溢出来,给观众在激烈情节处足够的试听震撼却又在该停住的地方毫不犹豫地当即停住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本文已被改编为电台节目,欢迎到网易云音乐“冰糖电影”收听。)

 2 ) 诺兰的,和真实的,敦刻尔克

人得非常坚强,才能直面那些脆弱和不堪,勇敢地活下去,所谓Be British,大抵如此

放一张我觉得很赞的剧照镇楼

先说一下,几天前看了一个我觉得写的很不错的影评,//www.douban.com/note/635828494/ 但看看底下的评论,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所以这个影评底下如果有类似的评论,恕我不再回复,嗯。

几天前,豆瓣上忽然发起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战争片才是好的。

我就随便写了几句—— 能让人看了以后对战争犯恶心,对命运的无常感叹不已,而不是泛起什么虽远必诛的狗血和不知所云的豪情,都是好的片子。谁说的来着,战争如此残酷是一件好事,不然会有太多人爱上它。

彼时我还没看到这部电影。我读书不多,不是诺兰的粉,且不是一个经常刷电影的家伙,并不能见微知著,说出许多高屋建瓴的话出来,以下写的东西,权当是一个无聊的家伙写的一些无趣的文字罢了。

1, 阿登(Ardeness)

影片开始的时候,德国人的传单漫天飞舞,传达的信息也非常言简意赅——你们被包围了。

这个包围圈形成的原因,我简单地画了个草图。

1940年5月,敦刻尔克包围圈形成的原因,自己匆忙画的一个草图

简要地说一说,法国对德国的敌意是早有防备,在直接接壤德国的南部,法国有完备的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在北部,法国不直接和德国接壤的地方,是荷兰和比利时这几个中立国。按照英国和法国的设想,这几个中立国起码也能挡住德国军队几天,到时候英国远征军和法国军队直接救援中立国就是,嗯,一切看起来没有问题。

只有一个地方被遗漏了,南部的马奇诺防线和北部的中立国之间,德法交界处的一片山地,阿登(Ardeness)。山地嘛,丘陵嘛,还到处都是森林,不用设防。

当德国人开始进攻的时候(1940年5月10日),德国人的B集团军群(下辖3个装甲师)向着荷兰和比利时进攻,英国远征军和法国军队也就迎着德国人上去了。

与此同时,德国人真正的主力,A集团军群(下辖7个装甲师)从基本不设防的阿登山地冲了出来,在色当(Sedan)这里迅速渡过了默兹河(River Meuse),然后向右转,冲向大海,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德国的两个集团军群打出了非常漂亮的Hammer and Anvil战术,彻底切断了英法联军退回法国的道路。

站在德国人的对面,英法联军发现自己的处境很不妙,一周前的局势不说是一片大好那也是势均力敌,现在,忽然一切都崩了。不用德国人的传单,换谁心情都会很崩。

这种绝望,是那种从充满希望突然跌落到地狱的那种,最残酷的绝望。

在这种绝望下你不需要别人再给你提醒,所以那些传单其实跟废纸差不多。提醒那些士兵自己还活着的,大约只有枪声和同伴的尸体。

诺兰用跟拍的手法一路跟着那个主角晃动着跳过了墙,爬过了街垒,你以为他会得救的时候,他的面前出现的,就是大海,沙滩,还有等着撤退的士兵,就是几乎没有船。

绝望,那种深不见底的绝望。

2,斯图卡(Stuka)

我大概在两年前就知道诺兰要拍敦刻尔克的消息,我当时就在想,看看电影里的斯图卡该怎么表现。

Ju-87,这个东西最恰如其名的词,就是斯图卡,而不是什么“俯冲轰炸机”这类很平淡的表达。在我看来,斯图卡这个词的含义,远远超过飞机,它是那种现实化的死神和恐惧。

从天而降扑向目标的时候,斯图卡除了引擎的声音,还有那种异常尖利的汽笛声,很难形容那种声音给人的感觉,但至少有一点,这种声音比撕心裂肺要瘆人得多(很多二战纪录片的片头就是斯图卡的哨音,虽然经过了很多的弱化,但还是让人听了悚然一惊)。大概自己受二战荼毒比较深,很长一段时间,当我看到siren这个词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海妖的歌声,而是斯图卡。

对斯图卡可以有很多的表现,二战初期,作为德国空军的明星,斯图卡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照片,但在我看来,这些照片都不能完全展示“斯图卡”这个词的全部含义。

向目标俯冲的斯图卡,注意俯冲的角度近乎垂直
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斯图卡投弹的一瞬间

这两张笔者选的照片,站在德国人的角度的确是很好的宣传素材,但还不够。

对斯图卡最深的理解,应该来自于它们的目标——这就是诺兰选的角度,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诺兰用很慢的慢动作记录了斯图卡俯冲的场景,不需要天空中飞机的样子,只要听着那个尖锐的,死神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就够了。你看地面上那些人听到这些声音之后那种慌乱和麻木兼备的神情就能够知道斯图卡意味着什么。

Stuka Diving!

人到了最恐慌的时候大体都是麻木的吧。有些士兵机械地躺在沙滩上拿着手里的步枪对着斯图卡开火,全然没有注意其实自己就躺在斯图卡的俯冲路线延长线(也就是炸弹落点)附近。炸弹爆炸的特效也做得特别好,没有太多的烟火,只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子和浓烟,等这些过去了,原先的那些人什么都不剩。

片子到后来也有另一架斯图卡俯冲的镜头,在这个从天而降的死神面前,那个无比坚强的海军军官默默地垂下了眼睛——那一刻,可能他认命了。

那种穿透屏幕的恐怖压倒一切,无处可遁。

现在是没有会飞的斯图卡了,倘若有,我觉得最好的飞行表演就是这样,它带着这样尖锐的啸叫声冲向地面,在一片惊愕的观众头上猛然拉起。非如此,斯图卡的这个词代表的恐惧和绝望,怕是要失传的。

诺兰在这个片子里用了很多音乐,音效和慢镜头分镜头去烘托各种气氛,在我看来,他对于斯图卡的处理可以打满分,甚至说句略夸张的话,那两段斯图卡俯冲的镜头,就完全值回票价。

3,胆怯(Trepidition)

我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大概还是惜命的。用我的话说,战争片能给人看的血脉喷张的,基本上导向都出了问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种话谁都会说,但不到临死,谁都不知道这句话到底在讲什么。

所以将近20年前的拯救大兵瑞恩是一个永恒的经典,片子开头那个登陆的场景拍的应该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了。拧开水壶盖子的时候手会不受控制的抖动,随着海浪的颠簸,人会不自觉地呕吐,甚至可能尿失禁,等等等等,重要的是,这都不受控制。反正一会儿登陆艇一开门,等着他们的就是德国人的机枪子弹。

这部敦刻尔克用了很多篇幅表现了颤抖,抬着担架的人们脚步蹒跚,一群人躲在那条拖网渔船里,听到外面的响声抖得不行。这种颤抖伴随那种愈发强烈的音乐节奏,给人说不出的感觉——这部电影要去电影院看,选3或者4排的中间,我去看的时候人不是很多,就很容易有那种代入感——代入自己之后,表示自己并不想被代入第二次,然则诺兰在这个电影里把我带入了何止两次,1940年当事人的很多痛苦,就这样通过颤抖传到了2017年。

就是一直抖,不受控制的抖,战场上那种胆怯如此轻易就可以把人俘虏。

那个被游艇救出来的家伙不想再回去敦刻尔克,一失手把游艇的伙计打成重伤,终于不治。但这个人让人无法恨起来。

那个家伙似乎连害怕都不会了......

他完全不会说话了,即使会说话,按照游艇老船长的话说,那种恐惧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好了。没经历过战场的人,很难去指责这个。

那种穿透屏幕的胆怯压倒一切,无处可遁,嗯,这就是战争吧。

PS:我觉得战争片的意义不在于反战,这是个很简单的“事实描述”和“价值描述“的区别。好的战争片只是对战争进行事实描述,至于价值描述,战争的意义何在,那就见仁见智啦。(这也就是我觉得日本战争片,像男人的大和,永远的0,拍的不如敦刻尔克这种片子的原因,反战意味太浓,人物的很多内心独白其实脱离了战场,为了把一些话说出来而会削弱许多必要的东西~~)

4, Be British

这是我和朋友聊天时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没记错的话,这是泰坦尼克号船长临死时的遗言吧。

说到英国人,很多人会很嗤之以鼻。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国家在历次战争中总是窝囊地战败战败战败,一战的时候,日德兰海战,英国人的损失比德国大很多;二战就不必说了,敦刻尔克在这个电影问世前被很多人当做笑柄,英国的军队在北非被隆美尔打的灰头土脸,英国的海军在印度洋被日本人打的跑到了马达加斯加,等等等等。

但是英国人赢了。

我有时候会想,损失那么惨,那么绝望的情况下,是什么让英国人撑了下来。

大概就是这个Be British吧。人得非常坚强,才能面对那些脆弱和不堪,勇敢地活下去。

当年在日德兰,贝蒂看着自己的战巡被德国人打沉了好几艘,只是嘟嚷了一句,我们这些该死的船今天有点儿毛病(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our bloody ships today)。然后什么都没说,继续带着剩下的船去跟德国人死磕。

敦刻尔克的电影里,这个Be British是在很多时候能感受到的。那个游艇的老船长经历了那么多悲痛,在电影里一滴泪都没掉。那个海军军官留下来帮着法国人逃生,那些个逃回来的士兵在国内受到的英雄般的欢迎,等等等等。有人把这个斥之为“西方主旋律”,关于这个我不做评价,但我想说,如果没有这种Be British的精神,就算有戈林元帅帮忙,英国1940年想必也早投降了吧。

1805年10月21日,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他的旗舰上升起了Z字旗——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one will do his duty(英格兰希望诸位恪尽职守).后来,海战打赢了,他自己却被流弹击中,死在战场上。

这样的国家实在没什么理由去轻视和诋毁。1915年,即使在英国在土耳其的登陆被打退了,凯末尔也还是说出了这样的话:永远不要跟英国为敌,历史证明,他们这一方总是获胜的——这比100年后的许多人见解真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即使现在,有时候这种Be British还是会偶尔地冒出来一下,我有幸看球,就会在球场上见识的多些。1999年曼联在诺坎普最后补时绝杀拜仁,2005年伊斯坦布尔之夜利物浦从0比3的绝境一路逆转,那些荡气回肠的历史是可以永远永远传诵下去的。弗格森在逆转拜仁之后说,这该死的足球(Football, bloody hell),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的做派,面对了那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或者成功,或者失败,淡然地抱怨一句,继续勇敢地活下去。

还好英超联赛里这种戏码很多,不像敦刻尔克这种电影要等的。

5,对电影的吐槽和赞赏(Pros and Cons)

看过电影之后我曾经小吐槽了下敦刻尔克,比如我说过,这几架喷火飞机跟开挂一样的打怪练级么,打掉一架,level up,再打掉一架,又是level up,然后最后没油了,game over。Luftwaffe(德国空军)再怎么战略失误,自己的Bf-109被喷火这么揍也实在荒唐;而且,竟然让He-111这种低空性能奇差的飞机去炸船么?表示空战那里俨然有一丢丢抗德神剧的感觉。还有还有,电影里的德国战斗机Bf-109,其实机头不应该是黄色的,那些被盟军称为“黄头杂种”的德国战斗机是JG-2战斗机联队(海峡联队)1941年开始采用的涂装。关于这点诺兰也说了,黄色机头的Bf-109是一种更好的视觉冲击效果,虽然他知道这样的飞机历史上不存在。

站在英国人的角度,真实的空战比电影里的残酷很多。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双机编队(Rotte)比电影里三架喷火的那种编队要有效得多,虽然戈林元帅的水平怎么样我不评价,但那些飞行员显然不是吃素的。敦刻尔克期间没有发生过英国飞行员一次出击就可以当王牌的事情,更不会发生“一架燃油耗尽,没有动力的喷火不知道怎么了就打下了斯图卡”的事情。反正,真实的空战比电影里反映的惨烈许多。

我一些朋友会觉得这个片子不算战争片,会觉得这个抗德神剧的气氛过于浓重。但我觉得,即使如此,这还是一部特别好的战争片。就算那几架喷火的战斗力真的爆表,电影当中看到的那些飞行员也不会因为击落了德国轰炸机而狂喜或者怎么样的。就是麻木,用麻木压下恐惧,在麻木当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此而已。

这个片子最赞的那个片段我觉得是接近片尾失去燃料的喷火战斗机划过敦刻尔克的海滩的时候。从天上看,是个很优雅的慢动作,如诗如画。

但从地上看,天上的飞机如流星般划过天际,这两个镜头交替着反复出现,会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嗯,既然宿命不可抗,那就享受它吧,这样的感觉。

而且这个宿命最终的结局是在片尾才展现的,中间有好长好长一段时间,诺兰在叙述别的事情,那些士兵回到了家乡,等等等等。

诺兰这种把很多事情打碎之后如魔幻的蒙太奇拼接,像极了我爱的作家卡尔维诺。他的电影有很多别的东西,别人都已经吹过了,这个叙事风格,我一定要单独拿出来吹一波。

6,一个不算结尾的结尾 (Some Haste Ending)

片子接近结束的时候,英国的士兵们在看报纸上,丘吉尔的演讲。那个是我中学的时候偶然看到,印象极深的一篇演讲辞——

I say to the House as I said to Ministers who have joined this government,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We have before us an ordeal 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 We have before us many, many months of struggle and suffering.

 You ask, what is our policy I say it is to wage war by land, sea and air. War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ith all the strength God has given us, and to wage war against a monstrous tyranny never surpassed in the dark and lamentable catalogue of human crime. That is our policy.

猛一看会觉得,嗯,用的词,写的句子都蛮平实的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仔细一想,真的,没几个人能够写出这样的东西来,这篇东西的史诗感如此强烈,它超越演讲,超越文学,已经很难用具体的语言来形容。这个演讲辞被普通的士兵读出来,放在敦刻尔克的结尾,很好。

末了忽然想起来William Faulkner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那段颁奖辞,跟丘吉尔这篇相比,亦毫无逊色,摘录如下,在我看来,它道出了好的文学,好的电影,当然还有好的艺术,一条最重要的标准。

He must learn them again. 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 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the old universal truths lacking which any story is ephemeral and doomed -- love 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

Until he relearns these things, he will write as though he stood among and watched the end of man. I decline to accept the end of man. It is easy enough to say that man is immortal simply because he will endure: that when the last ding-dong of doom has clanged and faded from the last worthless rock hanging tideless in the last red and dying evening, that even then there will still be one more sound: that of his puny inexhaustible voice, still talking. ......

The poet's, the writer's, duty is to write about these things. It is his privilege to help man endure by lifting his heart, by reminding him of the courage and honor and hope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pity and sacrifice which have been the glory of his past. The poet's voice need not merely be the record of man, it can be one of the props, the pillars to help him endure and prevail.

尘归尘,土归土,唯人性,光辉的,丑陋的,复杂的,该死的人性,一直都在,嗯。

PS:本文授权微信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转载

 3 ) 细节剧透!!!一步逼格高的主旋律电影

小伙伴们,细节剧透来了!!!!

这个Dunkirk剧情其实蛮简单直接的,懂历史的童鞋肯定知道,1940年5月底到6月初,法国和英国的联军(其中也有比利时和荷兰的部队)被德国纳粹打的一叫一个惨,好几十万人被包围在法国Dunkirk这个小地方。英国于是搞了一个发电机行动,动用大量民用船只,把大部队撤到英国本土去,保存实力以后跟德国死磕。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成功撤离了三十多万人,振奋人心。这部电影就是讲这个事,一部逼格很高的主旋律电影。。。

好了,废话太多了,咱们讲剧情吧。。。。

i. The Mole (a week)

这一条线讲是海滩上撤退港口发生的故事,时间长度一星期。

影片开始,一队英国士兵无精打采的在街头溜达,天空中不断地飘着纳粹的宣传单,口渴的去喝水,无聊的开别人家窗户去捡个烟头,我们的主要人物Tommy (这片我个人认为没有主角,所以不好说这是男主)一个有头脑的年轻士兵,捡了几张纳粹宣传单脱了裤子准备拉屎,说时迟那时快,德军的炮火一下子打了过来,Tommy提上裤子就赶紧跑,其余人团灭领了便当。(这拉个屎容易吗!!!!屎估计硬给憋回去了,好难受)

Tommy来到海滩,看到了成千上万排队等待撤离的士兵,脱了裤子拉完屎,他看到了在一边埋死尸的法国士兵Gibson。这个Gibson想要冒充英国士兵提前登船撤离。(这里有点开放性,他埋的那个英国士兵究竟是他杀的呢,还是战死的呢?不知道,人性啊)这两个年轻小伙有点基情,Tommy看出来这哥们可能英语不行,也没废话,过去默默地帮他一块把人埋了。

撤离有规定,伤员先撤,这两小哥挺聪明的,抬上一个伤病号就赶紧冒着被轰炸的危险往医疗船上跑,不过还是被人赶了下来,于是,他俩悄悄地藏在码头甲板下面,想趁机跳上医疗船。这还没来得及呢,德国轰炸机一个俯冲,医疗船沉了。。这俩小伙够仗义,在混乱中救了另外一个年轻的士兵Alex(这哥们人不怎么地道)。

这三个人呢,在夜晚成功地登上了另外一艘军舰,准备撤离。Tommy和Alex进到船舱里面啃着面包,英语聊着天,聪明小伙Tommy吃完面包拉着Alex蹲在舱门口,觉得那里会安全一点。Gibson怕暴露自己的法国人身份,默默地在甲板上喝着风望着岸上的灯火(这里挺凄凉的,打起仗来,真的活命最重要)。点背不能抱怨党,这时候德国的潜艇发射一枚鱼雷打了过来,船舱瞬间进水,听不到哀嚎,大家全部被淹,就在Tommy和Alex快要淹死的一刹那间,Gibson打开了舱门,他俩逃了出来。三个人被救援的小船又拖回了海滩(内心是奔溃的,想要逃命咋就这么难呢)。

隔天,他们和一队英国士兵登上了一艘被遗弃的民用船,想要借着涨潮,离开海滩。然而,德国的战斗机把小船打成了筛子,海水开始从弹孔里喷涌进来。Alex不地道的一面显露出来,他说Gibson这哥们从头到尾就没说过话,肯定是德国间谍,让他出去,这样船能不沉。好基友Tommy替Gibson说好话,这时大家也都知道这哥们原来是法国人。争执中,船慢慢下沉,最后大家不得不逃出来,Gibson却被锁链缠住,在水里溺死了。。。(这里还挺压抑的。。。就是那种感觉他能活下来,但是还是死了)。

ii. The Sea (a day)

这一条线讲的是从英国出发的Dawson 老爷和他儿子Peter 还有Peter的基友George开着民用船去Dunkirk救人的事。时间长度是一天。

英国海军为了救人,开始大规模的征用民用船只,Dawson老爷义正言辞,爱国之心爆棚,不等着征用,自己就出海了。途中,他们在海中救了一个有点神经不大正常的上尉,战后创伤,整个人都是懵逼的,被救了没有感谢也没有激动,就想一门心思赶紧回家。在得知Dawson老爷他们其实是去Dunkirk救人以后,精神就崩了,说你们不要去送死,赶紧回去啊,救下我不就行了。Dawson老爷当然不甩,于是发生争执,在扭打中,可怜的基友George被误伤磕到了头,眼睛看不见了 (可怜的小乔治,跟Peter讲本来还想当回英雄来着上个报纸啥的,这下挂了。。。)精神不正常的上尉看到闯了祸,也就老实了,不闹了。他们一行人继续前进,正好遇到空战,一架英国战机在击落德机后也坠落海中,就在飞行员Collins马上就要被水淹死时,Dawson老爷驾着船赶到,救了他。其实Dawson老爷的大儿子也是飞行员,而且刚刚牺牲不久。Dawson老爷驾着船继续朝Dunkirk开去,准备救更多的人。。。

iii. The Air (an hour)

这一条线是讲三个飞行员出航保护救援的故事,第二线中的Collins就是其中一个飞行员,时间长度为一个小时。

飞行员Collins和Farrier还有另外一个酱油哥一起出行任务,打击德国空军。上了酱油哥被德机击落,Collins和Farrier配合默契把敌机击落,但是Farrier的飞机被零星的子弹击中,油表盘坏了,他用粉笔记下来了剩余的油量和返航的时间。两架飞机继续飞行执行任务,之后的战斗中,Collins击中敌机,但是自己的飞机也被击中,降落在海中,被Dawson老爷救起。这时Farrier发现了德国的轰炸机,他要么追击要么返航,追击的话就是自杀,因为油肯定不够,但是不追击的话,轰炸机会炸沉更多的船,炸死更多人。Farrier思想斗争了一下,毅然决然的朝轰炸机飞了过去。。。。。

以下是三线和一!!!!!

Tommy和Alex从破船里逃出来,漂在海面上,这时旁边的军舰正好被德军轰炸机击中,慢慢沉入海中,油泄露在海面上。德军轰炸机被Farrier所击中,坠入海中,顿时火烧一片。Dawson老爷的小船从远处靠近了过来,救起了很多水中的士兵,包括Tommy和Alex。被救的士兵告诉Peter,他的好基友因为头部受伤过重,死了。。。在救了很多人以后,Dawson老爷的船和无数民用船只一起返航了。Farrier驾着没有油的飞机划过海滩,拼劲最后的力气击中另外的德机,海滩上的英国将士备受鼓舞。Farrier最后降落在德军控制的海滩上,点火烧毁了战机,之后被德军抓获。

Tommy和Alex获救之后回到英国,被民众们热情接待,送啤酒啊,送报纸啊,被视为英雄,两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Peter为了完成好基友的心愿,去了报社,第二天, George上了报纸,成为了当地的英雄。

最后,在火车上,Tommy读着报纸上丘吉尔的敦克尔顿演讲给Alex 听,影片结束了。


剧情讲完了,咱们就聊聊这部电影逼格怎么高。。。。一句话概括,诺兰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三条线交叉错综,一小时47分钟的电影,毫无尿点,节奏紧凑,看似碎片化的故事情节,被镜头连接在一起,变得连贯。。。加上Hans 的配乐和大屏幕,直接高潮。全片虽然是主旋律,但是毫不做作,除了最后飞行员Tom Hardy强行耍帅以外,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就是紧张。。压抑而又有释放。。我这个脑残粉只能跪舔了。。

本影评纯属瞎扯,如有雷同,纯属缘分。

 4 ) 敦刻尔克、战狼2,以及我们如何面对失败

作为忠实的诺兰粉,刚听说他要拍《敦刻尔克》的时候,我觉得他在自毁前途。一个拍惯科幻悬疑片的导演怎么驾驭得好历史题材,而且还是被拍滥了的二战片?他找的还不是《血战钢锯岭》那样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而是连不关心历史的人都可能听说过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我的想象里,这种片子的拍法只有一个:一群大兵穿过枪林弹雨,满头泥泞和鲜血,爬过尸体和废墟,最终走向胜利。他们会遭遇军营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在共同的敌人面前结为兄弟,他们愤恨战争的残酷,但保家卫国、回到心爱的人身边的信念战胜了一切。

这在90年代还算大片,但在连超级英雄都要直面内心恶魔的今天,这种伟光正的主旋律还有什么好看的?这是我第一次对诺兰的作品不抱期待,在上映前还特地问了身边的一个电影发烧友这到底值不值得看。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才半信半疑地走进了影院。

当然,我一点都没有失望。诺兰电影惯用的那种现实而不失雄壮的视觉效果,还有配合剧情震得人热血沸腾的音乐,都使这部电影在技巧上无可挑剔(至少在外行人眼中)。三个故事聚焦小人物,以一周、一天、一小时的三条时间线同步进行,既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选择,又巧妙地打破了历史的线性叙事,迫使观众不得不动动脑筋,把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变得不那么无聊。

片中有紧张的段落。当那几个想尽办法求生的年轻士兵一次次成功逃走却遭遇飞来横祸回到原点的时候,当好不容易离开敦刻尔克的士兵听说又要跟船回去救人的时候,当飞行员眼看着燃油即将耗尽却不得不继续追赶敌机的时候,他们的恐惧和绝望足以感染从未经历过战争的观众。片中也有煽情的场面。当滞留在沙滩上的士兵无路可退,无数小船出现在海平面上,它们的名字普通而随意,但都有上了年纪的平民船长挺立在甲板上,因为战争是他们这代人引发的,他们感到自己有责任驶过危机四伏的海峡,拯救那些被成批推上屠宰场的年轻人。

《敦刻尔克》里不乏爱国情绪。这起事件本身就是英国国民记忆中的重要瞬间。在英军受困濒临灭亡之时,大批英国平民的小船前去救援,创造了30多万人被成功撤离的奇迹,这种顽强和团结至今都令人叹服。正义盟军抵抗邪恶纳粹的意识形态更为其赋予了道德色彩。

但正像丘吉尔所说“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一样,敦刻尔克归根结底不是一场胜利,说好听点叫撤退,说难听点叫逃跑。诺兰在《敦刻尔克》中是相当收敛的。除去结尾的转危为安,片中大部分时间都充满了死亡和失败,人们被困在沙滩上、海水里、船舱中,疲于奔命却无处可逃。两个年轻士兵与其说是足智多谋,不如说是苟且偷生,偷死人衣服,装成医务兵,装成苏格兰人,说尽谎言只为了逃命,要不是军官们自顾不暇,他们多半要被送上军事法庭。诺兰对爱国表现的刻画也大都不落俗套。比如丘吉尔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评价并不是议会里的慷慨陈词,而是一名普通士兵平静的朗读。又比如自始至终坚定救人的老先生,他的大儿子就在战争中牺牲,所以他的行为不只是一种高尚的奉献,也包含私人的一面,同时也含蓄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

如何在一个爱国的主题下表达失败,这是丘吉尔当年向议会解释敦刻尔克大撤退时面临的问题,也是诺兰试图给这个陈旧的题材赋予新含义时必经的挑战。毕竟,用胜利来激发民族自豪感实在太容易了,但任何人、任何国家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失败。怎么面对失败,也许才是人性和国民性真正的考验。

我很自然地想到不久前看过的国产电影《战狼2》。它的爱国主义显然比《敦刻尔克》直白得多,但仔细想想,它们讲的好像都是普通人从危险地区救人的故事,故事里的冲突都是政治事件,而普通人背后都有国家的力量。

我们对《战狼2》的印象大都是其中的胜利。吴京扮演的前军人冷锋在非洲某国“开挂”救人,喜欢的人为中国人翻身不再受外国人欺侮欢呼雀跃,不喜欢的人则批评影片流于意淫、以肌肉分强弱显得有点“直男癌”。男主手举五星红旗,穿过交战区找到撤侨的大部队,不管这一幕现不现实,多少都会让中国观众热血沸腾起来。

但《战狼2》里不是没有失败。对我来说,电影里最触目惊心的一幕是最终决战时,有一群中国工人逃出掩体,被反派扫射全部死亡,但男主因为被重物压着无法脱身,只得拍下视频作为反派作恶的铁证。如此惨烈的屠杀与男主贯穿全片的奋勇救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显示出了男主能力的局限性:他功夫再好也只是个血肉之躯,再以一当十也无法三头六臂。

出于国际新闻记者的本能,我在观影时一直在思考,如果在真实世界发生这种事,我会如何报道呢?我当然会赞扬中国军人的英勇事迹,罗列撤侨的成功数据,但我要怎么写那些被屠杀的医生和工人?他们的死是自己判断失误,是命运不可预测,还是营救人员工作不力呢?如果一味颂扬胜利,那就是对死者及其家庭的不尊重,但如果过于聚焦失败,又是对赌上性命的军人及其他相关工作者的不负责任。

《战狼2》里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多。反派穷凶极恶,被他们杀害的中国平民应该不少于被男主营救的人,冲突造成的财产损失更是不胜枚举。男主只是碰巧在这个国家,万一他不在,还有谁能去拯救他们?最后男主已被逼到尽头,亏得中国军舰及时开炮为他解围,但万一开炮的命令晚一点点下达,他的这次行动是否就会以失败告终?这样看来,《战狼2》里的胜利有不少侥幸的成分,稍有一点差错,这可能就会沦为一场惨剧。

在我看来,这些失败的迹象恰恰是《战狼2》最有意思的地方,值得进一步挖掘。我想知道男主在庆祝行动成功后,会不会想到那些他没能营救的工人,会不会一遍遍回想如果自己换一种做法可能会多救几个人,遗憾自己能力再强都有做不了的事。我想知道那些中国人有没有计算过来这座危险国家开厂、服务的代价,是什么促使他们不顾危险远渡重洋,而他们在得到祖国救援的时候,又如何看待那些被困在自己国家哪里都去不了的本地人。我想知道军队内部会不会讨论为什么不得不依靠一个已经退伍的平民去执行营救任务,他们对此有没有法律和舆论上的准备……

《战狼2》提供了这些深思的可能,但未能继续挖掘。这是一个关于“赢”的故事:决战时,反派对男主说,你们这些民族就是要被欺负,男主怒怼回去说,现在不是了。他好像忘记了不久前刚被“欺负”而死的陈医生和他的同事们。

没有人喜欢失败。在《敦刻尔克》结尾,一名获救的士兵担忧地说,回到英国肯定会被人吐口水。他不敢抬头面对车窗外的人群,毕竟他输给了敌军还像懦夫一样逃回家里。

但暖心的一幕很快出现了,一位行人敲着火车车窗,不是为了吐口水,而是将啤酒传给吃尽了苦头的士兵们,人们以掌声相迎,仿佛回来的是凯旋的英雄。在这里,失败意味着在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同时,仍能互相宽恕,团结向前。正像丘吉尔演讲中所说的,他承认英军损失惨重,英国下一步可能会面临更猛烈的攻击,但他也坚持说将继续战斗下去,哪怕要在田野、街头和山区作战,哪怕英国沦陷,都绝不投降。我们当然可以说丘吉尔口才惊人,硬是给失败包裹上一圈正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场失败并没有被遗忘。

更重要的是,失败促使人深入内心,挖掘人和人之间共通的东西,而不是令人沾沾自喜,在自我吹嘘的同时暗含对他人的敌意。《敦刻尔克》之所以能打动中国观众,正是因为它讲的不是一个纯英国的故事,而是充满了反战、求生、责任、同情等等任何文化都能理解的价值观。

最典型的例子是受炮弹刺激的士兵不愿回敦刻尔克救人,推搡中误伤了船上的男孩。后来士兵来问男孩的情况,船主的儿子告诉他男孩没事,但实际上船主的儿子刚发现男孩已经死去,内心可能对士兵愤怒甚至仇恨,却担心士兵受刺激自责或者做出极端行为,平静地撒了谎。短短一个对话,船主儿子就成熟起来,学会了悲悯。失败给那个士兵留下了几乎永远的创伤,但船主儿子试图理解失败的过程被升华成了道德的试炼。

跨越国界的不止有抽象的美德,也有人性的缺陷。在一艘等待涨潮的小船里,一群苏格兰士兵和后来加入他们想一起逃命的两个士兵发生内讧,前一刻还生死与共的战友以枪相逼,指认其中一名士兵是德国间谍要扔出去减轻船的重量,即使被称为间谍的法国士兵此前救过他们的命。混乱中没有人跳出来主持正义,船毁了,法国士兵被淹死,没有人去救他。在死亡逼近的时刻,利己主义被生存本能无限地放大,这种踩着别人尸体都想活下来的想法虽然阴暗但又无比真实,也使电影少了单个国家的政治宣传,多了全球共享的人文关怀:战争从来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荣耀那么热血,它会把最好的人变得怯懦、抑郁、自私,成批成批活泼开朗的年轻人走上战场,回来的却是残疾人和尸体。

对《战狼2》比较普遍的一项批评是,只有中国观众看得爽,外国观众虽然也会被其中好莱坞式的拍法和激烈的打斗场面吸引,但难以接受其中的民族主义情结,看了以后不一定为中国的实力叹服,反而有点害怕。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但离世界级的电影还有距离。

也许这正是因为在渲染中国“赢”的同时,忽略了更深层、更普遍的元素。比如为了显示出中国撤侨行动优于美国,安排了美国籍的女医生发推特求救不成的情节,但其实美国驻外使馆也有值班电话,发推求救过于刻意、不合现实,也很难令国外观众信服。撤侨的不止中国一家,也许我们做得确实比别人好,但这不代表讥笑其他同样在努力保护本国国民的人们。实际上,撤侨往往需要多个国家协调合作,这确实会体现出国力差异,但归根结底,救人不是一场比赛。

更值得探究的是那几个依附于中国人而获得金钱和安全的非洲人,他们学喝茅台,叫中国人“干爹”或者和中国人结婚,在遇险时和中国人在一起就能得救,这似乎会让中国观众颇为得意。但这些当地人是出于真心喜欢中国还是生存策略,会不会遭到其他非洲人的排挤或嫉妒,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民族主义,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需要倚靠大国的力量?而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到自己所爱的人的祖国正在分崩离析,他们是只想着逃命还是想要做更多,他们会不会意识到还有太多当地人自己无力拯救,会不会为此自责、绝望,或者尽己所能去改变现状?

一部真正能引起普遍共鸣的电影,需要的不只是酷炫的画面和曲折的故事,更需要那些三言两语间就能丰富人物厚度的台词,需要超越情节本身的道德取向,需要找不到答案的内心拷问。而这些往往不是通过歌颂胜利,而是通过挖掘胜利背后的困难和犹豫,通过正视不可避免的失败。

我不是想借《敦刻尔克》贬损《战狼2》,后者无疑在很多方面都从国产电影中脱颖而出,而且就像前文罗列的例子一样,触及了民族主义背后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只是没有深入挖掘下去。将来这样的影片会越来越多,我们会更频繁地在银幕上看到中国的“超级英雄”赢得胜利。但有赢必有输,那些笼罩着主角光环的人物同样有可能受伤、死亡,或者行动失败。我们是对这些情节轻描淡写、视而不见,还是借此机会反思,力量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走出去”的国人越来越多,遭遇恶性事件的几率也越来越大,破产、绑架、死亡,这些在国内会发生的情况在国外同样会发生。但区别在于,海外的这些事件会决定公众对本国、对世界的看法:人们是怀着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世界多元文化,是洋洋得意地觉得自己国家高人一等就该称霸全球,还是在恐惧和愤怒中筑起高墙以隔绝外界的危险?领事保护、海外安保自然在跟上,但要确保所有中国人都能在国外平平安安,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大小小的失败必然会发生,这不能成为相关人员玩忽职守的借口,但在已经付出全部努力的前提下,如何应对、如何理解失败,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的素养。

《敦刻尔克》最后,汤姆·哈迪扮演的飞行员击落最后一架敌机,开着螺旋桨已经停转的飞机漂亮地降落在海滩上,冷静地击毁座驾,然后举起双手毫无抵抗地被德军俘虏,眉宇间依然带着英国皇家空军的骄傲。他失败了,但谁又能说他没有成功呢?

(原发于公众号weimustudy)

 5 ) 四十万个噩梦、诺兰与小津安二郎

打小喜欢看战争片,曾经有十二岁老老实实看完三个小时的《漫长的一天》,但是这次看诺兰的《敦刻尔克》确实是不一样的感受。从前根据历史重大事件改编的战争片,多是选择胜利的战役,主要是围绕着战略战术本身讲故事,但是《敦刻尔克》取材的却是盟军的一次大撤退行动。而且故事其实也十分的简单,没什么战术战略可分析,没什么大英雄将领,就是一边在想方设法的逃生,另一边想方设法的消灭,非常简单的故事。即使是分了海陆空三条线,也依然很简单。

整部电影里,我当然最爱的是我汤老师,但是如果从故事讲述来说,我最爱的还是陆军的一个小小士兵这条线。这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代表着当时在沙滩上的很多年轻人,渴望生存,渴望回家,想尽了一切的办法。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读过龙应台讲她父亲的一段故事,一九三七年,日本动员二十五万人,中国动员七十五万人,打了三个月后,中国已经有将近二十万的年轻将士阵亡,龙应台的父亲是守卫雨花台的宪兵。

“退到一(音)江门,城门竟然是关的,宋希濂的部队在城墙上架起机关枪,不让我们出城,因为混乱到这个地步,守城门的部队竟然没得到通知书说要撤退!我拼死爬过一江门,逃到长江边,没有船可以乘,日军的炮声已经很近,结果几万人堵在河滩上。在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我心生一计,就和几个离散的士兵扛起两根大木头,放在水里,然后用手做桨,慢慢的划到对岸去”

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整整在长江上划了一天半,浑身是血的爬上岸,在他的身后的南京城,紧接着就发生了南京大屠杀。

看了这么多战争片,战争对于那些曾深陷战争之中的人来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没有答案。直到看了《敦刻尔克》,诺兰所表达的,和我心中所想的,才真正的清晰起来。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一场噩梦。

他是小小士兵汤米的噩梦,他看到海滩上四十万人,噩梦就开始了,家就在眼前,敌人就在身后,他想活下去,于是想尽一切的办法,反反复复的折腾,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回到沙滩上,回到他的噩梦里,这噩梦没完没了,一遍一遍的轮回,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身处噩梦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你觉得一切都是一场梦吧,事情不会变的更糟糕了吧,不会就这样完蛋了吧,也许睡一觉就醒了,一切都会好了,可是你醒来之后,发现你他妈的还在这个噩梦里。可怕的大海,天空的轰炸机,身后围攻的敌人,你随时可能死,可是还没死,你只能在恐惧中等待,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我觉得这才是战争给人最真实的感受,

海滩上四十万人,做着四十万个同样的噩梦,战争就是全人类的噩梦。它一旦开始,你就不知道要怎么结束它。一旦掉进这个噩梦中,你就不知道出口在哪里,要怎样醒来。这样无休止的噩梦,才是人间炼狱,而死不是,死是结束,也是解脱。

我想这也是诺兰在这部电影中,从始至终都使用背景音乐的用心良苦,他想让每个观众不仅仅是听一个故事而已,而是真正感受当时每个人那种深陷无休止的噩梦之中的感觉。这感觉恐怕也只能用音乐来做媒介。

去年春天的某个时刻,我因为身体状况,陷入了一场个人生活的噩梦之中,那时候每次觉得心绪不宁,就翻出一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来看,看着看着,情绪就慢慢稳定下来。

在秋刀鱼的滋味里,父亲和女儿为了女儿的婚事发愁,在街上遇到了从前的老部下,老部下拉着他去喝酒,这时候电影才交代,原来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参加过日本海军。两个老人坐在一起叙旧,老板娘就放了一首战时的音乐,这时候父亲只是由衷的说了一句话,他说,“就这样战败了也很好啊。”

深陷于噩梦中的人,不管是死也好还是活也好,失败也好,胜利也好。大概只求从噩梦中醒来就好吧。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深深的疲倦,受够了啊,真的就是受够了。就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抚慰人心之处,这样朴素的家庭就很好,哪怕家里人有些现实和市侩也很好,哪怕平凡的生活已经很好,当你身处噩梦之中,觉得黑暗无边无际之时,哪怕是这样平凡的生活,都是一种奢侈。有的人即便能够活过战争,也被卡在了噩梦之中,比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闪回,意思是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瞬间会不断在你脑海里回放,有的人可能会终身不治。永远也摆脱不了那可怕的梦魇。

龙应台说,小时候,她的爸爸给孩子们讲往事,孩子们总是不耐烦听,做功课的做功课,看漫画的看漫画,通常没人搭腔,只有她敷衍的从鼻子里“哼”一声。而父亲则尴尬的自言自语说“死的人,好多好多啊”

然后父亲沉静好一会儿,看实在没有人理他,自己也觉得没趣了,就拿起警帽上班去了。

孩子们都不太喜欢听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小兵的故事吧,他们当然是肯定更爱看那些拯救世界,拯救国家的超级英雄。然而看完《敦刻尔克》后,我想,在我们这个曾经历过11年的噩梦的国家,如果我们这些后辈对战争的理解就只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用那些假high的东西去告诉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战争,而不能真正的理解那些死去的前辈,我们才真是愧对他们。

在电影的最后,小兵汤米和他的伙伴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一觉醒来,车窗外阳光灿烂,英格兰的田野映入眼帘,在那一瞬间,不知道他们是否像古老东方那个叫庄生的人,一瞬间恍惚,不知道自己是回了家,还是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做了个回家的梦。

诺兰是仁慈的,他最后还是让人充满了希望。那希望就是,回家。小津也是仁慈的,他给战后疲惫不堪的人们打造了一个家。

愿世界和平,人类永无战争,永无噩梦。

 6 ) 小镇首映场 人间修罗场

这注定是一部会被载入史册的战争片,诺兰发挥总体来说还在预期,五星好评。这一次诺兰并没有用力地折磨观众的脑子,也没有太多地去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而是用港口的一周,海上的一天和空中的一小时的三重线性结构,详略得当地为我们还原了这场二战重要战略撤退的原貌。 影片开始,大家就能感受到诺兰这位鬼才卖弄结构到底的决心。非线性时间、以及非连贯现实(大量的闪回),是典型的反情节特征,却用在了战争这种宏大的题材上。这种时间的省略、跳跃、倒退,并不是盗梦空间一样的情节设定,而是诺兰为了在短短100分钟内交代全貌的匠心。当三条线偶尔重合的时候:小船看到飞机、飞机看到小船、小船上岸、岸上看到无数小船、飞机拂过海岸、岸上的士兵向飞行员致敬,观众会感受到一种不同时空的人相遇的激动;而每每是这个交错的点,便是故事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不断将诺兰营造的沉闷、压抑、绝望释放出来,但是很快就继续被德军无休止的轰炸打回原形。这种叙事方法是高明的,它让观众憋着一股劲,期待着下一次的交汇。而当三波人马相聚敦刻尔克的时候,整个故事也走向了光明。 一般来说非线性的叙事主要出发点在于人物的心理(《记忆碎片》),随着回忆随意跳跃时空,有一种错乱迷离的意识流感。但是敦刻尔克的非线性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无聊地说好这个故事。试想如果是线性叙事,在这样一个不突出任何一个角色的前提下,在岸上等待援救和无止尽的轰炸、海上的航行和搭救、战斗机不断的交锋将会变得多么冗长乏味!这也是结果导向的:最后,从原定撤退三万,到三十三万,飞行员的神勇,海上民众的人性和困守敦刻尔克士兵的坚韧缺一不可。一场撤退,是战争中失败的一部分,但也是最能体现战斗方韧性的。在夹缝中生存,在绝境中求生,这样的韧性往往是一场战争最后输赢的关键,二战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反法西斯国家发生了无数这样的战略撤退,才保有了最后胜利的力量。(当然并没有把战争结果一概而论,历史上有韧性还是覆灭的国家数不胜数。) 诺兰的叙事理念是克制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没有人有心情谈论家长里短,没有人想知道任何人的过去,也没有人想说。所有的生命被压缩到一个单位,就像培养皿里的细胞一样卑微。英雄主义渲染不存在的,人性光辉放大不存在的,甚至整场撤退都没听到血性的咒骂。西方战争片喜欢把重点放在人道主义和道德层面,比如《大兵瑞恩》和《钢锯岭》,即使如怪作《中场战事》也在这个主旨框架下。而敦刻尔克这种寒冷彻骨的氛围,放低所有情绪甚至连求生的争执都平淡处理的电影实属罕见。舍情感冲突,取氛围结构,承担了此片的大部分诟病。诺兰不是神,兼顾难求,有取有舍是每件事的必经之路。 全片的色调加上真军舰的使用很贴合二战工业时代的肮脏感。敦刻尔克的撤退时间是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初夏的法国北部应该是温暖舒适的,但是诺兰似乎有意忽略了天气因素。沙滩、灰蓝的军舰、暗色调的飞机、阴霾的天气、士兵脏而厚的军服都渲染着战争的残酷困局。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音效配乐,诺兰一向“重口味”的元素也充分展现:秒表声、心跳加速、轰鸣、厚重的弦乐。除了营造出的紧张肃穆之外,在剪辑方面,时空转换与音效搭配得非常好。这种试听的不贴合,不能说有新意,但是做到了极致,代入感非常强,提前预定奥斯卡最佳音效。 解释一下标题小镇的首映场。我暂住的Charlottesville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独立宣言》拟稿人、两届总统杰佛逊的故乡,也是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发生地,小镇的二手书店都有三分之一是战争史。爱研究战争与向往和平往往成正比,托尔斯泰在巨著里写道:“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前来支持此片大多是老人,影院最后爆发的掌声及其热烈,但老人们并不知道大多数年轻人是冲着导演诺兰来的。 人类永远在突破生产力,造福社会,再用生产力制造战争,摧毁社会。这人间的修罗场,是人类的基因里的东西,也是人类,这个好战的物种永恒的诅咒。和平,能多一岁是一岁。 ====================================分割线================================== 怼一些看不下去的恶评。 1. 酸了吧唧满脑子主旋律。二战才过去70年,无论怎么拍都是政治正确。就算抗日神剧再怎么神,你也最多说夸张无厘头,主旋律绝对不是一个用来贬低一部影片的。一场战争按照时间地点双方行军/冲突结果来记录确实容易无聊,能够由点及面重现这场战略撤退已非易事,况且还要有艺术感。 2.说诺兰想冲奥想疯故作玄虚。真是可笑,一来作为非诺粉都知道他不在乎这个,二来想要冲奥明明有更加取巧的题材。盗梦空间IMDb8.8vs豆瓣9.2,Dunkirk IMDb8.8vs豆瓣8.4:题材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当下豆瓣的政治正确恐怕是主因,当然价值体系不同完全可以理解。 3.本片缺乏“史诗”感:这么多军舰和人看不到就算了,想看史诗去看猩球大战啊! 4.音效太重:看什么战争片啊……

 短评

影片绝对是诺兰的一次个人化表演!三条不同时间线的主观战场体验,将反战主题体现得非常独特。赞!

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的确是尊重了史实,这也导致主线只是了无新意的流水账,拯救观感全靠一手诺兰式“伪震撼”:用夸张极端的音效+BGM+运镜堵塞观众的大脑,只留下眼睛和耳朵,强行把20分的剧力在感官上虚高到90分。同时本片在表达上又极度匮乏,对人与战争的思考几乎完全没有,可以说是外强中干到了极致。

7分钟前
  • Velox
  • 还行

Meh

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不管,反正诺兰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导演,《敦刻尔克》是我心目中的2017年度最佳影片。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喜欢这个抛弃了繁复叙事、投身极简主义的诺兰。没有背景没有铺垫,第一个镜头就将观众拖入战场。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故事线反复绞杀心灵,不用血腥暴力也能呈现战争带来的压迫感。IMAX+70mm=最佳观影方式,轰得想喊救命...(推开眼花缭乱的小鲜肉为汤老湿打call!!)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用最贵的演员,露最少的脸。——《诺兰哈迪传》

20分钟前
  • 高高高
  • 推荐

你们逃走了三十万,成就了一个非凡的行动;我们仅仅南京就殁了三十万,在中国人的历史面前,再大的IMAX屏幕和音响,都微不足道。

22分钟前
  • 白袍马超
  • 还行

期待看战争叙事人性情怀的观众大概要失望了,影片重点更在重现撤退的惨痛与残酷。三个视点,三条交织的时间线,有英雄主义但保持在了情理之中。最大优点是主观与客观镜头的转换剪辑,无论空战还是逃生,都在转换中营造出了精彩的紧张感。Hans Zimmer的配乐也功不可没。

2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三条故事线,不同时间长度,却有意平行剪辑,造成假象。这一回没太多叙事花样,也没什么视觉奇观。主要还是还原恐怖气氛,营造当时的绝望与紧张感。这里有英雄也有被吓破胆的普通小兵,小兵代入感更强。音乐对影片情绪有强烈的推动,也让结尾更加释然。结尾滑翔真的很美。算诺兰一次新的挑战。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太一般了,就不要吹什么史上最好的war movie,我还真的可能找不出什么比它更差的来,imdb上诺兰粉都已经失去理智,希望豆瓣的各位不要因为追捧一个导演而人云亦云。全片最可爱的还是汤老师,依然带着面罩没什么屁话,一如既往fuckable

29分钟前
  • Melodrame
  • 还行

四十万人去哪了?

3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无聊是真无聊,主旋律是真主旋律;但是这个牛逼至极的结构足够诺兰及其粉丝吹上十年的,也够电影学院学上十年的。仍然是在时间切分上面做文章,但是竟然还能玩出新花样真是不得不服。就凭诺兰对时间的理解足以牢牢霸住一个当代大师的位置。

3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个《敦刻尔克》,生生拍出了《盗梦空间》的即视感。把尽人皆知结果的一个历史事件拍的全程悬念迭出,让观众屏住呼吸看完全场,恐怕也只有诺兰了。。。

39分钟前
  • Hamlet
  • 力荐

我预测,这将是2018年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导演的片子。诺兰大神功课做得足啊,学习了《党同伐异》《日出》《大幻影》《死囚越狱》《扒手》《恐惧的代价》,所以拍出了《敦刻尔克》。因为视听语言把握得好,所以故事讲得好。hope与home,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拯救。审视当下,珍惜和平。

44分钟前
  • 水木清华
  • 力荐

英国人真喜欢排队啊。。。

49分钟前
  • 胖犬
  • 还行

一开场看到这么多卷毛蓝眼英俊小哥哥心想大事不妙,又要来那套把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了我不要啊呜呜呜。结果诺兰这个死颜控,根本没舍得杀俩就全部送回家了,好吧算你干得漂亮。

5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外网评价虚高得一塌糊涂………虽然喜欢汤甜的空战戏份,但我看不得这么色调清新精致煽情的战争片,觉得特别假。也不喜欢结构和节奏。诺吹勿扰,非粉非黑,不要觉得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就一定得喜欢。还是建议去看,但不要信评分,用你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力。

55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不懂干嘛都说当悬疑片?根本就是一部很写实的战争片。那些讲拍出盗梦空间感觉的朋友,我合理怀疑你两部电影都没看过。

60分钟前
  • 滑滑的葡萄皮
  • 力荐

之前还担心电影只有107分钟会不会太短,因为诺兰之前的电影时间都很长可以把故事讲的细致入微,不过这一次他把握的很足,在该有的时间点插入什么样的故事,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时间虽短但该有的故事都讲的很全面了,并且不会再有多余时间去讲述别的事物,而且整体节奏还很快,一部成功的实验影片。

1小时前
  • 对你爱不完
  • 力荐

多线叙事的优缺点在这里都很明显:成功撤退是史实,故事的悬念就不能用结局来制造了,三条线如何交汇才是重点;而在几个故事中来回切换次数多了,吸引力到后来远不如开头,只能通过回到诺兰最喜欢和擅长的——传统的家庭观念、孤胆英雄的奇迹等等来激发情感,所以战争背景比较模糊,当是冒险求生片吧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