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

记录片英国2023

主演:Adele,James,Craig,Russell,Nada,El,Belkasmi,Sami,Fekkak

导演:Tina,Gharavi,Victoria,Adeola,Thomas

 剧照

埃及艳后 剧照 NO.1埃及艳后 剧照 NO.2埃及艳后 剧照 NO.3埃及艳后 剧照 NO.4埃及艳后 剧照 NO.5埃及艳后 剧照 NO.6埃及艳后 剧照 NO.13埃及艳后 剧照 NO.14埃及艳后 剧照 NO.15埃及艳后 剧照 NO.16埃及艳后 剧照 NO.17埃及艳后 剧照 NO.18埃及艳后 剧照 NO.19埃及艳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0:52

详细剧情

监制贾达·萍克·史密斯带来的这部纪录片剧集探索极具影响力的著名非洲女王的生活。这一季的主角是埃及艳后,她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权势但也蒙受最多误解的女性,她是一位大胆的女王,她的美丽和风流韵事掩盖了她真正的财富:她的智慧。克丽奥佩脱拉的影响一直是许多学术争论的主题,而好莱坞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现在,我们的纪录片剧集将重新审视她人生故事中这一引人入胜的部分。

 长篇影评

 1 ) 埃及艳后和法兰西艳后的命运

说明:我看的是电影,不是历史,我写的是影评,不是史评。

把埃及艳后和法兰西艳后写在一起,也是由于两部电影《埃及艳后》和《绝代艳后》。前者是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后者是法国大革命时候的著名的路易十六的皇后的玛丽.安东尼。这两个女人都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在过往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因为显赫的政治原因是主要的,其次加上她们的美貌,所以就更具有研究价值了。

《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十几岁的时候就由父埃及老国王传位,同时继位的还有她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她的丈夫(老觉得埃及怎么会让同胞兄妹结婚的,好荒唐!)也就是她的大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当恺撒的强大的罗马军队进攻到埃及时,聪明的克莉奥帕特拉将自己裸身包裹在一块羊毛毯中献给显赫的恺撒大帝。野性的恺撒大帝果然喜欢这种方式,恺撒迷上这个美丽的妖精,并沉迷和她的情感中。有了强大的罗马帝国的支撑,克莉奥帕特拉掌握了埃及的统治,她杀死了她的那个也是弟弟也是丈夫的男人,埃及人民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埃及艳后和恺撒大帝生有一子。后来恺撒大帝去世,罗马帝国派出英俊的安东尼将军来收拾这个蛊惑了恺撒大帝的妖后。克莉奥帕特拉听到该消息,在尼罗河上安排了一艘超豪华的游艇,将自己装扮成万分迷人的维纳斯女神。安东尼就如醉如痴,不可避免地沉沦在克莉奥帕特拉的爱情中。埃及王朝又为自己找到了保护神,之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又派出另一大将军屋大维来收拾沉迷于妖后的安东尼。这次,克莉奥帕特拉的妖艳女色不再起作用,在自己的爱人安东尼战死后,她不得不用毒蛇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也结束了平和的由她带来的22年的埃及和平。

《绝代艳后》:这是两个资本交叉时期的又一个特殊女子的故事。玛丽.安东尼14岁的时候就由她的母亲——奥地利女王因为政治联姻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孙子,也就是后来的路易十六。其实玛丽公主的出身也是相当显赫的,母亲是奥地利女王,而父亲是神圣罗马皇帝。在她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就不得不充当了父母的政治企图中的一枚棋子。路易十六是个性格懦弱,还有些性缺陷,所以玛丽陷入到既没有爱情也没有热情而且还非常繁琐枯燥的法国宫廷生活中而没有任何乐趣。也许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宫廷中举办豪华盛宴和贵妇们置办豪华装扮并且赌博玩。路易十六因为自身的缺陷,也许是为了弥补,就纵容了玛丽皇后的这种奢侈行为。在法国经济已经处于极端恶化的情况下,皇后的这种作为无疑加深了平民对皇室的仇恨,他们称呼她为“赤字王后”。终于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都被人民送上了断头台。

或许,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都会特别注意到两个妖后的美貌,以及她们的奢侈淫逸的生活。其实除了这些以后,这两个女人即使最后都不得不一死,然而她们的人生价值是完成不同的。不仅仅对于她们自己,也是对于她们的人民。

在政治性方面,埃及艳后是主动出击,为了自己的位置,也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平安,拿出了女人所有的美貌和智慧,统治了男人,也就统治了国家。无疑她是非常成功的。她的成功为她的人民赢得了和平安定,无疑也会受到后世的景仰。

而法兰西皇后是不同的,是个单纯的小女孩的时候就被迫站在了一个政治棋子的位置,期望通过怀孕生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同时加深两国人民的交情。可惜一样幼稚而且性无趣的路易十六直到几年后才终于给了她个孩子,不过路易十六继位之前法国皇室政权就已经岌岌乎殆哉,他个人没有能力来扭转大局,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还有他的皇后的命运。玛丽还顶着奢侈淫逸的“赤字皇后”的恶名,法国人民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虽然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人本性并不坏,并不是暴君,法国造成那种无法挽救的现状是他的先祖而并不是他们造成的,不过在那种革命的趋势下,也不得不杀。对于历史意义,他们剩下了什么?大概除了是资本主义的奠基石外,所剩无几。

除了政治上这两个女人让人唏嘘,站在女人的角度来说,更让人唏嘘的大概还有她们的爱情。美艳的克莉奥帕特拉在两任强大的男人那里都获得了情感的支撑,甚至在安东尼那里,她还得到了两情相悦的美好爱情,并且这种情感持续多年,直到最后一起为国家先后死去。站在这个位置上来说,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而法兰西的玛丽皇后,在自己还不知道爱情是何物的时候,就进入了等级森严制度繁琐枯燥乏味的宫廷,自己的丈夫不懂得爱,也不想回应爱。她处于巨大的失落之中,但是又不得不勉强保持皇后的气势。后来终于让她在一个舞会上一见钟情英俊风流的瑞典中尉,心中才知道爱情的影子。又过了几年,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但也只是短短时日的偷情而已。幸亏有这段偷情的美妙日子,这在玛丽皇后一生灰暗的生命中,恐怕是最亮的亮点。其实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她是可以逃走的,但是她还是选择了和自己的丈夫一起面对所有的一切。这个女子,虽然是不幸的,但是绝对是勇敢的,也是非常令人同情的。

也许这两艳后还有不同的命运点,就是她们生的孩子。克莉奥帕特拉恺撒大帝生的儿子,以及后来和安东尼将军生的儿子,在屋大维进攻埃及的时候,都被偷偷送走,下落不明,也许作为平民作为普通人还活着,而法国皇后和她的路易十六生的儿子,却在父母被杀头后不久也在狱中活活饿死。据说进狱的时候只有7岁,死的时候是11岁。电影中虽然没有放这些片断,然而历史上的这些记载让人十分地心酸。记得中国明朝也有皇帝勒死自己的女儿,也曾期望她下辈子不要生在帝王将相家。作为政治性的无辜的孩子,他们的出生和他们一生的命运都牢牢联系在一起了。

埃及艳后,后世有人研究她是不是真是那么美貌,可以那么迷住那些显赫的男人。我相信,一个女人,光凭借有美貌,是无法将男人牢牢吸引住那么长的时间的,所以她一定是还有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而玛利亚皇后,后世主要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来分析她后来的表现,也许也原谅了这个让国家债台高筑的女子,也许,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错在那个一个经济萎缩的时期,她用错误的方式享受了自己的人生,而她的这种享受,也是出于对自己单纯的人生一种不成熟的补偿。法国人民早就原谅了她,因为据说她在行刑前,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还对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女人和女人,在身世的背后,在奢靡的背后,在荣耀的背后,在屈辱的背后,是那么的不同。也许,我们了解了,我们就理解了。

 2 ) 细数《埃及艳后》中的女王装

大部分情况下不对剧情进行描述,只对本片中出现的女王装进行采集和点评。 尽管这部高额成本的电影当时不仅没有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还险些让福克斯公司破产。但其豪华的场景布置和不带重样的演员服饰也不是毫无成绩可言,在1964年第3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Cleopatra》斩获了“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视觉效果”、“彩色片最佳摄影”等四个非表演类奖项。在没有特技的20世纪60年代初,片中的布景几乎是搭建了一个罗马城和埃及宫殿,除去片中士兵等大规模群演的服装雷同之外,几乎每位演员的服饰都不一样,而主演艳后的Elizabeth Taylor更是频频更换各类华服。据称伊丽莎白·泰勒在本片拍摄期间的化妆和装饰费用高达194,800美元,其中包括了65套戏服,其中有一套戏服竟然是用24卡拉的黄金布料制成的(数据来源:百度百科“埃及艳后”词条)。 下面向大家展示本片中艳后穿过的服装,正文开始了:(都是我截的,720p截图上传可能会缩画质,评论为个人观点。 1)

女王出场的第1套服装,由仆人把女王伪装成进贡的地毯带给凯撒(企图色诱凯撒帮助女王恢复埃及王位)。裙子以红色主打,裙摆间配白色,v领完美展露事业线,简约大气。 2)

第2套服装只闪了一个画面,和第一套相似,不过是纯白色的。领子看起来偏u领。 3)

“皇帝的新衣”

按摩后的女王躺在床上的一瞬,一套丝绸和纱布斜拼的睡衣。 4)

一套湖蓝色睡衣,或者是女王的居家服。充分凸显身材优势,好胸好腿。脚部还有当下也很流行的绑腿鞋。 5)

正在接受按摩的女王诱惑凯撒,衣服只有一块布,应该是丝绸。注意看后面侍女的服装,7位不带重样。 6)

听闻凯撒烧了亚力山卓(埃及海港城)的一个图书馆,女王怒气冲冲来找凯撒的出场服。单肩削肩款长裙,纯灰棕色,左手臂上的金镯和右胸下的金色水晶别针呼应。 7)

与女王争王位的兄弟的手下威胁女王的中国侍女洛托斯毒死女王,被其他侍女发觉,这时女王请洛托斯以身试毒。女王身着穿的是刺绣长纱裙,闪亮部分应该是银线制成,v领上有打结的流苏。根据左边的人像头,女王应该正在练习画眼妆。 8)

从远景看这套服装的缺点是显矮,另外泰勒的手臂确实有点粗了啊..但胸是真胸。

这张图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女王的眉毛和法老式眼妆。眉毛可以当现在比较流行的画眉教程示范,眉头对齐内眼角,眉峰大致在眼珠(伊丽莎白 泰勒的眼睛是紫色的,据说全球不超过100人)斜上方,眉尾和外眼角、鼻翼边成斜直线。另外还可以隐约看到女王的事业沟扫了金粉。这套衣服更像是某种法老制服..仪式感高于美感,连头盖都用金线缠的。 9)

第九套衣服是女王的加冕服,胸前交叉拿住的是国王的权杖(图右弯钩图左连枷),权杖一般为国王和法老使用。款式是当下也很流行的单肩吊带连衣裙,不过裙子材质应该是比较厚重的材料,银粉金粉显高贵,下半裙有两条绶带一样的东西,也是仪式感更强。如下图圈出部分。

10)

这套衣服很像香奈儿春秋高定的风格,里面偏粉,外层偏蓝,气质很仙,还显胸。总之女王的服装离不开性感和贵气(

脱下外面的披风躺在床头,性感而肉欲,凯撒的眼睛直勾勾转不开方向,当然可能也含有女王色诱凯撒希望他迟些回罗马的因素吧。 11)

个人认为不好看。紫色是很高贵的颜色,但是这一身真的显老又显矮啊..全身已经很保守了,头盖的贵气显得浑身非常厚重..但和场景需要有关系,当时女王和凯撒正在法老墓里看尸体,女王希图劝凯撒扩大野心通过埃及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 12)

女王正在接受女巫的施法,在保佑生下来的儿子顺利光荣。这套风格很宫廷,还有个头纱。可能是配合女王的地位,紫色这种高贵色使用次数很频繁。在此基础上还要着力表现女王的性感美艳。 13)

如果产子的服装也算作是65套戏服之一的话,这套功能性强且素朴。 14)

女王在本片中所有的服装都是长款,但是以泰勒157的身高似乎不太适合这种又长又厚重的着装(虽然有时候显修长大部分时候显矮)。里深青外牙白的搭配还算小清新了,v领和金色元素是少不了的。头饰还是很重的感觉啊啊啊啊如下:

15)

少有的彩色刺绣长裙,颜色像粉橙色🍑🍊。这次还露了胳膊,没有厚重的头饰,清爽利索了不少,头饰和手镯还是有呼应。但站起来有点像木偶,风格略僵。

16)

凯撒回到罗马成为最高执政者之后,远从埃及而来的女王以豪华的阵仗来到了罗马,也正是这次机会,女王赢得了大部分罗马民众的爱戴(除了一些执政官。作为凯撒的第n个妻子,带着凯撒的第一个儿子来到罗马,架势不可谓不高明。一方面,是庆贺凯撒的功绩;另一方面,以这种方式来获得作为凯撒妻子的合理性(凯撒在罗马有一个妻子)。在她出场之前,还有一系列非洲风格的表演铺陈,作为压轴的女王和小王子全身着黄金色服装,来显示埃及女王的尊贵和其国家的富足。除了尊贵感和仪式感巨强之外想不出别的词汇了。 17)

凯撒正在教授三岁儿子一些王的礼仪...女王在楼上窗子上向下望。衣服颜色的拼接感觉还是蛮现代主义的,比较好看。在埃及的传统服饰里,黄金是配饰中运用最多的材料,比如女王发饰辫尾的坠子啦,再比如女王左手上的臂环。人们相信,如果宗教符号融入服饰中,佩戴者就将会获得神的庇护,图上看来这个臂环上的动物是蛇🐍。这个场景只闪现了一下,下一次出现的时候看到了全身照。颜色的冲撞活泼又不失庄重,而且不冗长,可以看到黑色高跟鞋。造型感还是很优雅的。

18)

这套衣服的颜色很显年轻~鹅黄色的裙子给女王添加了一种少女感。v领再加上鹅黄色的配色大胆又清新。如果把女王头上沉重的头饰取下,齐肩短发散开,眼妆再清淡一点,应该就是又性感又可爱了。但人家是女王嘛,这样也很端庄大方啦。

19)

正在与凯撒对话的女王,又是高贵紫2333,加了大红色头巾来撞色。这次比较保守,没有露胸也没有露手臂。 20)

凯撒遇刺,女王打道回埃及,这个时候安东尼在和女王调情。纯黑的衣服和灰色头巾配合了哀悼的情绪。腰上的金色绳子应该是衣服的配件,不然就要走光了ww。

如果我们从感情线索来看,电影上半段的剧情着重点在凯撒和女王之间,那么下半部分则是围绕安东尼和女王之间的种种来展开的。但女王的总体服装风格并没有因为伴侣的不同而有多大的改变,总而言之仍是华美精贵,大气得体。本篇接细数《埃及艳后》中的女王装│上,继续细数其服饰之美。

21)

后面那个戴黑纱的雕像是凯撒的纪念像,女王正与手下谈话。难得出宫门,头顶需要渲染出王的气质。

22)

请大家观赏皇帝的新衣,金色小船是女王的沐浴玩具,也是配合剧情需要。随后就乘着金色大船来到了安东尼附近的领域,出场的服饰如下...真的不是替身吗...只好赞美胸了。

23)

安东尼上船会见女王,衣服柔和了很多。颈上的金币头像是凯撒,作用可能是刺激安东尼。但这个发型加服饰看着像....老鸨???

下图是上图的内衬

24)

好的干练女王又回来了。

25)

听闻安东尼在罗马订立了婚约的女王强装笑容,但是衣服很好看

26)

法老+王的服饰即视感

27)

大红色的美艳扮相,女王正在与安东尼谈话,注意下面的对话是连贯的,所以女王后面的戏份几乎是一个场景换一套衣服,头饰还是闪闪。

28)

变成白色服装了,速度太快了!

29)

道士女侠即视感

30)

安东尼最终没有娶屋大维的姐姐屋大维雅,与女王结婚了,开始商讨与屋大维作战事宜。女王的头发是爆炸💥头??整套服装超出了我的审美力..

31)

土黄色裙子款式挺好的,眼睛好看!

32)

安东尼与屋大维开战,选择了海上作战,女王的作战指挥服(其实没有指挥

33)

双方作战时,女王以为安东尼已经败北,开船回埃及,安东尼看着远去的女王无心作战,开着小船跟上了女王的大船,上船后后悔了,身为战士却临阵逃脱群龙无首,安东尼郁郁寡欢,女王心情也很是忧郁。橘色还是比较适合女王的颜色,灰青色的外套、波浪卷呢的发型,如果现场看应该气场更强吧。

颓废的安东尼,安东尼和女王最大的区别就是,女王是为了权力财富而爱,但安东尼认为爱高于一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安东尼在看到女王驶船归去的时候不顾一切地追上了,但对士兵和战事造成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

34)

女王的保守装

35)

女王的议事服

36)

法老服??

经典的红与黑配色,这样还是好看的

37)

女王的家居服

38)

橘色🍊加白色,下图是cosplay麦当娜造型吧..

39)

安东尼以为女王死了自杀,女王追随其后自杀。浑身金色的服装是她第一次见安东尼穿的衣服,是为了让安东尼在另外一个世界能把她给认出来。也就是凯撒在位时,女王从埃及到罗马城的服装。

严格说来,如果我没数错的话,伊丽莎白泰勒在《埃及艳后》中的服装有38套,和在网上看到的65套差距还是有点大。如果真是65套,四个小时的电影平均4分钟左右就要换一套衣服。但就38套来看,平均6分钟就要换一套衣服,有些画面仅一句对话的功夫就换了一套衣服还是太失真了。可以肯定的是以现在的审美去审视这部电影中的华服们还是很失偏颇,毕竟时代和历史的原因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伊丽莎白在本片中的演出显得很僵硬,把女王塑造成了一个比较面瘫的人物而且失之生动...虽然这不妨碍她在3年后凭借《灵欲春宵》获第3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但是《埃及艳后》里的剧情是很对得起史诗大片这四个字的,剧情和史实没有太大的出入,作为了解历史的教育片有很大价值!细数其中的女王装嘛,也是一时兴起的事啦。

图片来自电影截图,欢迎指正。

 3 ) 爱非占有,爱是付出

为什么说安东尼的爱情能够打动我,因为他和伯顿实在太相近了。这里进行他和艳后,伯顿和泰勒的爱情之路的对比。

安东尼为什么爱上艳后,这是说历史上的。安东尼少年丧父,变成一个问题少年,曾经一度和狐朋狗友参加罗马的市井动乱。

但他有远见卓识,认为这样乱下去将会彻底失控,迟早要遭到反噬。于是在二十岁的这一年,他借了一笔钱,漂洋过海去希腊留学,学习雄辩术。

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识到了雅典的文明和高尚,对比罗马的粗俗和肮脏,他自然而然地爱上了东方文明。

他在凯撒死后继承凯撒的遗志,试图征服帕提亚(今伊朗),和罗马的东方各行省连起来,建立一个横亘东西的大国,复兴亚历山大当年的伟业。所以他把事业的重心放在了东方。

艳后拥有富庶的埃及,他需要她的钱来养他的军队,这是他抛弃屋大维的姐姐,迎娶艳后的原因。 至于后来为什么爱上艳后,那是因为艳后本人极富魅力。她学识渊博、冰雪聪慧、媚于语言、才情极高。可以说是一个女版伯顿了,这样的女人对于男人的诱惑是巨大的。

安东尼自卑于自己的粗俗,仰慕高雅的艳后,艳后代表了他真心仰慕的东方文明,就像学渣爱上了学霸。

另一个原因是她的女王身份。

她买通了安东尼身边的人,跟他说她的好话。她表现为贤良淑德,性情温婉的样子,于是她贿赂过的人天天对安东尼说,“她贵为女王,却愿意像个女奴一样卑微地服侍你,不是因为爱又怎么能做到,你怎么忍心辜负她呢?” 这一点和泰勒当年征服伯顿的手段一样。泰勒天天给伯顿洗内裤,甚至给他倒尿壶,千方百计讨好伯顿的家人,让他们一起说她的好话,促使伯顿娶她。

在伯顿看来,一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有名的女人,高贵如女王,却甘愿为他做如此下贱的事,不是爱他是什么呢?因此感动了。

泰勒还在伯顿被希比尔逼得最紧,可以说是焦头烂额的时候选择以退为进。她对他说,她可以不要婚约,愿意做他的情妇,周一到周六他陪伴希比尔,周日回她这里就行了。

伯顿一听,顿时热血上头,我怎么能让一个如此高贵的女人屈就为我的情妇,我还是不是男人了?冲动之下,他打电话给希比尔,提出了离婚。 爱情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有功利的成分在的。无论是安东尼还是伯顿,都看中了“如此高贵的女人却愿意照顾我”,他们认为自己是被爱的,所以也交出了自己的爱情。

至于后来的发展方式也是相近,安东尼和艳后,伯顿和泰勒,在婚后都过起了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享受着人间的极乐。

然而随着他们的事业渐渐开始走下坡路,启动了他们的自毁程序,这个程序一运行起来就不能停止了。伯顿和泰勒坐上了不停运行的旋转木马,只能一直在上面转下去,想强行跳下来,就只会跌个头破血流。

因为不愿意面对越来越糟的现实,安东尼变成了鸵鸟,把自己埋在艳后这个沙子里。晚年的伯顿天天生活在自我欺骗里,靠着和泰勒曾经的美好回忆支撑自己活下去。

到后来他们都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安东尼立遗嘱要把他手下的所有领土全部赠与艳后和她的几个孩子,伯顿则叫泰勒自己随便拿,把他的全部身家都拿走他也不会拒绝。

爱情到了愿意为爱人倾尽所有的这一步,已经开始病态了。 最后,大势已去,安东尼返回王宫四处寻找艳后,他非常生气,他以为士兵的哗变是因为艳后的命令,他大骂她是个欺骗他的婊子。

然而当艳后的秘书出来告诉他,女王已经自杀的时候,他是真的上当,以为她死了。

他叹息道,“安乐尼,命运已经夺走你活在世间的唯一借口,你为什么还要苟且偷生?”

随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去全身的盔甲,说道: “克娄奥佩特拉,我现在失去了你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不久之后我就会与你相聚。唯一给我带来羞辱的事,就是像我这样伟大的将军,竟然还不如一个女人勇敢。”

所以他急着自杀,去赶上她。

就像亚克兴海战,艳后逃了,他丢下大军,不顾一切地跳上一艘小船去追赶她。她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他对她极度的依赖,爱恋。 他垂死时被送到艳后身边,知道他被她欺骗了,但他并没有生气,而是想方设法,教她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而不是和他一起死。

这一点也像极了伯顿。明知道泰勒已经不爱他了,可他依然爱她,希望她能好好活着,继续享受时间繁华。“我累了,我不怕死。她会继续受欢迎的,而我只想被世人遗忘。”

对于安东尼、对于伯顿来说,他们对艳后、对泰勒的爱是相近的。

在他们心中,爱不是占有,爱不是控制,爱不是自私地拉着对方和自己殉情。爱是守护,爱是付出,爱是希望对方幸福快乐,长长久久。

 4 ) 所有的东西在历史的脚步中都会堙灭,只留给我们一个风华绝代的背影

   《埃及艳后》从场景布置到背景音乐到服装造型到艳后伊丽莎白泰勒的演技都是很不错的。我对这种文明古国好像只是传说般的历史带有一种热切的向往又带有一种畏惧。人类的欲望无止尽,所以产生了那么多的杀戮,征服,而历史的力量又是如此强大!它碾过城池,扼杀了帝王,摧残了红颜,把所有的一切都变成沙砾,成为路边那小小的一颗石子,古老的墙上的一块霉斑。曾经是罗马统治者的马克安东尼在死后也不过是别人嘴里的一句:安东尼死了。马克安东尼死了。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如屋大维说的:安东尼活着,安东尼死了,就好像汤热了,汤冷了,就是这么简单。那高贵无比的女王,曾统治埃及的艳后,死的时候她的世界无比寂静。领土,军队,财富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安静。

 5 ) 宏伟的历史,告诫勿沉迷于爱情

埃及艳后

因为伊丽莎白•泰勒看了这部电影,拍摄于1963年,号称好莱坞电影史上投资最大也是赔得最惨的一部巨片。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看完觉得颇为值当,又一次接触了古埃及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在位13年,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统治希腊,灭亡波斯,建立起庞大帝国。可惜32岁时,高烧身亡,英年早逝。
 
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驻守埃及,在亚历山大死后,托勒密成为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王朝也是古埃及最后一个王朝。后在公元前30年,屋大维占领埃及,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现在的埃及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古埃及文明不复存在,为埃及人民悲哀。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如何看待身上的阿拉伯文明和血液中的古埃及文明的。
凯撒大帝,实为罗马共和国的杰出领袖,无冕之王。前49年,他打败庞培,终集大权于一身,与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结婚生有一子。罗马元老院反撒派成员怕其称王,刺杀凯撒,享年58岁,凶手在三年内皆被处死。
凯撒的副手安东尼与凯撒的外甥屋大维+雷必达共同执掌罗马,安东尼善于用兵,却沉迷于埃及艳后,沉迷爱情不务正业,终被屋大维击败,下场悲惨。
屋大维,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他打败安东尼,消灭托勒密王朝,一统国家大权,开创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

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尼罗河畔的妖妇,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为弱小埃及赢的22年和平的勇士,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父亲死后,她与她的弟弟共同执政,却因派系斗争被逐,适逢凯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与智慧和胆识,得到凯撒的帮助成为了埃及的统治者,与凯撒结婚并生有一子,她充满征服世界的梦想和野心,不断的激励着凯撒,不料凯撒被刺,美梦化为泡影。后她色诱安东尼,是其拜倒于自己的石榴裙下,安东尼沉迷于爱情,被屋大维击败,埃及艳后躲进自己的墓堡,将手伸入装有无花果和毒蛇的篮子,被毒蛇咬死。
爱情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但享受的前提是不能沉迷,不能因怀抱美人而不求其他,要保持斗志,财富地位权利,只有保证这些,才能保证爱情的长久。
2012/5/24 北京 实验室

 6 ) One Woman, One Lov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ab431010098ej.html

《古罗马生活》就像一个简单的教科书,在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圆心的部分,把罗马的历史事件干巴巴的列了出来,也包括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 (Cleopatra) 和凯撒、马克.安东尼还有屋大维之间的“权色交易”——纳萨尼尔.哈里斯似乎暗示了他们中间的瓜瓜葛葛充其量是一次又一次的权利和肉欲的厚颜无耻的交换。

显而易见,伊丽莎白.泰勒演绎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有血有肉的高贵而妖艳的古埃及的最后的女王,为埃及而生,为马克.安东尼而死的绝代佳人。我不想探究哪个是真实的历史,我喜欢这个。

双碟,五个小时,偶尔的重复播放,更长。

当我处于即将厌倦前半部的拖沓冗长平淡无奇的边缘之际,后半部开始,我渐渐被马克安东尼的悲壮的英雄主义迷住了,还有他对爱的坚贞以及像魔鬼一般的执著。Love is the master of Mark Anthony. 为了爱,他背叛了罗马——虽然这背叛也部分归功于屋大维的处心积虑的设计,背叛了军队。但他听从了自己的心。

以前在《罗马》中没有看到波澜壮阔的爱克提安 (Actium)战役,是一个遗憾。《埃及艳后》圆了心愿。没有现代科技的光怪陆奇的特效,但是如阅兵仪式一般的密麻麻的战船,最老土的海上火炮,硫磺轰炸船只飘留的硝烟,都来得那么真实。

突然想到无关的话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呢?五花八门的特效,除却那些专致于还原历史譬如恐龙时代的,剩下的只是让我们脆弱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的产生疲劳,也忘了真正的历史。真愿有那么一个触发点,令世界追溯到过去的时代,珍馐佳肴华衣锦服也不过果腹遮羞之物,粗茶淡饭荆钗布衣亦得满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罗马》从两个小人物的角度从侧面剖析了古罗马的历史,捎带埃及的部分。而《埃及艳后》则是完全从众人皆知的英雄人物来重新回放了古罗马的共和制度是如何瓦解的,处于尼罗河下游的古罗马又是如何穿越叙利亚征服古埃及的,而这些英雄人物便是古罗马的三巨头和古埃及最后一位女王。

假如马克.安东尼不那么武断,不以地面行军的战略在爱克提安海与屋大维抗衡,假如他能如在爱克提安战役失败后再次带领两个军团试图抗击屋大维的数十军团那样理智的判断战争形势和作战策略,也许历史就会改写。但没有假如。

克莱奥帕特拉为什么会走呢?就算她真的误以为马克.安东尼已经死了,可是当马克.安东尼抛弃自己的军队和战船紧随其后而赶到的时刻,她又为何不亲自迎接马克.安东尼?没有热情的拥抱和亲吻,而是马克.安东尼被没收了随身的佩剑。

我要窒息死了,为马克.安东尼。马克.安东尼,第一次死了。

克莱奥帕特拉并不真的爱马克.安东尼,他只是一张保护伞,当伞倒了,也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了?这又不是真的!因为克莱奥帕特拉最后为马克.安东尼而死,并最后要求被葬在马克.安东尼的陵墓旁,永永远远,直到地老天荒。

她是这么不可捉摸……当屋大维的军队步步驱近亚历山大城 (Alexandria),克莱奥帕特拉请求马克.安东尼站出来的时候,也许马克.安东尼声嘶力竭的坦露心腹,最后才征服了这个高贵而骄傲的埃及女王。克莱奥帕特拉征服凯撒,是为了保卫埃及;这一次她被马克.安东尼,则是心中有爱。

只有胜利的将军才能封官晋爵,才受古罗马人民的爱戴。马克.安东尼最后被自己的军队抛弃了,一夜之间营地空无一人,而当屋大维的军队浩浩荡荡的来到面前,竟然没有一人愿意同马克.安东尼交战,他连最后一个光荣战死的机会都没捞下,这是一种沉重的侮辱。古罗马的三巨头之一,遭遇令人撕人心肺的下场。马克.安东尼第二次死了。

罗马人自杀是耻辱的,一个士兵应该光荣的死在沙场上。这和日本大和民族的武术道精神不同,日本人的自杀是至高无上的,对生命的放弃在特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下更神圣化,如凤凰涅磐,最高的境界便是对于天皇的忠。的确,挑战死亡需要无上的勇气或对俗世的顿悟,而我们庸俗一辈仅为了逃避而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连我心爱的三毛也仅仅用一条不体面的丝袜吊死了……也或许她不死,便没有那么多人爱她,记住她,怀念她。

马克.安东尼为克莱奥帕特拉刺了自己一刀,幸亏他的手臂不如Rubio的长,否则就会抱憾而终。最终他死在了心爱的人的怀里,心爱的人最后的一个亲吻带走了一代枭雄最后一缕微弱的呼吸。他解脱了不是么,爱是他最珍贵的追求,尽管付出了昂贵的生命作为代价。我们也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但又往往不知足。

即使我们尚未意识到或不愿承认也好,爱是生活的主宰,恨也同样,没有平平淡淡的生活,这两种强烈的情感以这种那种方式支配着我们向左走向右走。克莱奥帕特拉死了,穿着第一次见到马克.安东尼时的金缕衣。她相信来生,寄希望于另一个世界。

 短评

电影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场景确实美轮美奂宏伟震撼,但是很多穿帮细节让人调戏。比如前半场女王跟凯撒讨价还价时候居然提到玉米,古埃及时候哪来的玉米?用近代欧洲礼仪去套古埃及和罗马的礼仪反而让人疑惑。本来该完美的作品在后期海战火拼的时候直接让人出戏,古埃及时候海战就拼火炮了??

5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还行

【古埃及托斯密王朝/Cleopatra/8.8】失权后的政治牺牲品。虽聪慧过人,政治手腕高明却被后世归名为“妖女”;满腹经纶却因罗马政治需求塑造成“毒妇”。说到底是个懂七国语言、精通科学文学艺术、挑战了传统道德观的女权主义者。因不同才吸引了凯撒和安东尼的目光,多了的还有份尊敬。

8分钟前
  • 几根佩毛
  • 力荐

三天终于看完。罗马建筑,埃及风情,极度奢侈,史诗巨制,华丽外壳内里却苍白无力,感情戏腻腻歪歪十分不喜。看点都集中在艳后变装秀,一个场景一套衣服,还有在罗马见凯撒埃及王后的排场壮观得我下巴都掉了。最后自杀穿的黄金衣美艳绝顶。泰勒的身材事业线都恰到好处真是赏心悦目。

9分钟前
  • 推荐

伊丽莎白泰勒是独一无二的埃及艳后

11分钟前
  • X
  • 推荐

如果凯撒是秦始皇,那安东尼就是项羽,而刘邦自然只能是渥大维,艳后是吕后与虞姬的综合体。从这个角度说,东西方政治的本质是差不多,弱肉强食的规则没有因为文化语言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凯撒和安东尼的区别在于能否分清楚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政治,而渥大维不需要爱情。可怜的艳后唯一的武器只是美貌。

15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已经无法形容了,虽然不是史上投资最高的,可也够烧钱了,烧衣服烧建筑烧装饰可是也没忽略了情节感情和人物,虽说凯撒被神化了安东尼变废柴了可是克里奥佩特拉饱满了就足够了,玉婆啊玉婆。。。。那锃白锃白的皮肤还有那圆润的小身材,美呆了美呆了

16分钟前
  • 噬辣狂魔小泽条
  • 力荐

前半部挺好看的,普遍玩家比较高版的GOT什么的~但后半部突然智商水准急降,艳后一手好牌都不知道怎么作死的,最后还愣是变成了个真爱狗血故事是怎么回事。。。以及,埃及每次出场都充斥着一种拿钱砸人脸的土豪感,难怪这部把人家片场都差点拍破产了~

21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大量的古代宫廷、战争场面,在没有特效的年代采实景拍摄,奢华壮阔程度空前绝后。但叙事平庸,像四小时的流水账,凯撒、安东尼、克娄巴特拉等古代风云人物都缺乏真正的魅力。

23分钟前
  • Chambord
  • 还行

姑娘。我想说你真美。当你带着那100个LV皮箱、52个Hermers皮包、30个Chanel手袋、5条狗、15个造型师、10个秘书出现在1957年的嘎纳时。你真是个女皇。

27分钟前
  • 。光本
  • 还行

奥运会开幕式的排场

32分钟前
  • 我家有个怪萝莉
  • 推荐

太长了。。演员很好看啊,虽然有点无聊,不过放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了

35分钟前
  • 杨大志°
  • 还行

从此对埃及神话、传说很向往了就 特别是她死的那段

38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伟大的道具,老娘就玩真的,就是你福克斯破产,老娘也爽过了

41分钟前
  • 时光旧影
  • 推荐

Cleopatra作为一个女人,带着她的爱,处身在这个男人必争之地,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甚至美过了她本身,美过了她的爱情故事以及她的身世和宿命。Cleopatra is a confusing but also amazing woman.

45分钟前
  • ANNXXNA
  • 力荐

精致无比的服装和场景,满足了我的视觉享受。看本片之前最好先维基或百度百科一下三位主人公(埃及艳后、恺撒、马克安东尼)的大致生平,这样你会更喜欢本片。克娄巴特拉是古希腊的最后一位君主,但本片并没有把她写成红颜祸水的荡妇,她用智慧让苟延残喘的古希腊多存在了十几年。

49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多高贵的君主,最后都不过如此。”“我的一生像一场梦,一场别人的梦,如今,我要做自己的梦,一场永不醒来的梦。”

53分钟前
  • 雨果
  • 推荐

50年纪念版,4个多小时。这片至今仍是历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60年的440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22亿人民币,虽然当时差点害的福克斯破产,但片子公映10年后竟然回了本,好莱坞电影的盈利模式还是禁得住考验的啊。泰勒当年开出100万美金天价,最终靠打官司拿到700万美金,在今天看来竟然觉得是良心价了。

56分钟前
  • 马什么梅?
  • 还行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男人的爱与雄心从来不可兼得,这个女人太贪了。

59分钟前
  • 山海
  • 还行

再次上演凯撒必须死,从凯撒到安东尼,埃及艳后在片中的地位渐渐提升,并逐渐主导。泰勒各种换装、换发型和头饰,尤其是那套黄金衣真炫啊。几个大场面不错,也玩起了人海战术,不过海战那场虽然是实景,却打得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帅。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开头竟放了足足有两分半的音乐才出现20世纪FOX的标志,大片的大排场。。Cleopatra is a confusing woman, 不能否认,她带有政治目的的诱惑中还是有爱情成分的。尽管这片子不是很有意思,不过鉴于是60年代的彩色史诗巨片,演员演得也很好,所以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嗯,场景很华丽。不过,这片子竟有4个多小时啊。。

1小时前
  • c.z.f.y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