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柴烈火

喜剧片香港2002

主演:古天乐,杨千嬅,陈慧珊,曾雪华,黄伟文,罗莽,卢淑仪,苑琼丹,张达明,杜汶泽

导演:叶伟信

播放地址

 剧照

干柴烈火 剧照 NO.1干柴烈火 剧照 NO.2干柴烈火 剧照 NO.3干柴烈火 剧照 NO.4干柴烈火 剧照 NO.5干柴烈火 剧照 NO.6干柴烈火 剧照 NO.13干柴烈火 剧照 NO.14干柴烈火 剧照 NO.15干柴烈火 剧照 NO.16干柴烈火 剧照 NO.17干柴烈火 剧照 NO.18干柴烈火 剧照 NO.19干柴烈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1

详细剧情

  Alice(杨千嬅 饰)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心地善良,家中四代都是开设跌打馆,身为记者的她也精通中医术。因为她效力的杂志《淑女》,被《绅士》杂志收购了,继而她认识了该杂志的副主编Ryan(古天乐 饰)。Ryan看上去英俊潇洒,但实际上身体虚弱。两人刚开始有些误会,当误会冰释后两人成为了朋友。Alice也暗暗喜欢上了Ryan,毫不知情的Ryan告诉Alice自己对名作家Michelle(陈慧珊 饰)一见钟情。身为Michelle忠实读者的Alice开始帮助Ryan追求梦中情人,而Alice只好默默守在Rayn的身边……

 长篇影评

 1 ) 致命挑逗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 欧容在新世纪之初推出的这部《干柴烈火》在我看来翻译成“干柴烈火”是并不准确的。参照原本的法文片名,直译过来应是“滚烫岩石上的水滴”。虽然这种译法不及现在通用的“干柴烈火”这样富有美感,但是却把影片中四个主要角色的状态恰如其分的呈现出来——焦灼,恰似一水滴与炽热岩石在接触时的瞬间反应。



 德国新浪潮导演法斯宾德十九岁时写了生平第一个剧本,一出四幕舞台剧,并从未公诸于世。四十年后,法国新锐导演欧容把这部“神秘”的作品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影片无论是演员的表演方式,还是整体的结构,都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舞台上以“幕”来做“段落”的划分,电影里则用“ACTⅠ”“ACTⅡ”这样的小标题来划分段落,思路是非常清楚的。
少年Franz和中年男人Leopold在影片的“ACTⅠ”登场。在这一部分,导演用平衡且居中的构图方式来呈现俩人微妙的关系。
Leopold的眼神和问话的挑逗的。他就像一直搜寻猎物狐狸,循循善诱着少年的心。Franz向Leopold讲述自己与未婚妻Anna的情感现状。Leopold也表明自己曾和“女友”同居七年。这段对白似乎是在阐释俩人此时的“异性恋身份”。
而到了下一个场景,在窗前,Leopold开始了他的“挑逗”。他问Franz是否和同性上床过。Franz坦诚,在寄宿学校里,一个叫Flaxer的男孩曾和他接吻,彼此用手抚摸对方。Franz用“恶心”一词来形容他们曾经的亲密关系。
根据金西的报告 :有50%以上的男性和30%以上的女性在一生中曾经有过同性性行为经验。Franz无疑在那50%之中。在异性恋霸权者看来,性欲表达是由社会性别身份决定的;而社会性别身份又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欠妥的。除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建构也深受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Leopold试探性的问Franz:“为什么觉得恶心?”Franz回答到:“因为我们都是男孩。”Franz还两次梦到过Flaxer和他的母亲在一起,却上了他的床。他形容梦里的他应该是女孩,他像个小姑娘一样被Flaxer压着。
尽管Franz和同性有过或实或需的“亲密关系”,但他清楚地认定这一关系是畸形的,是恶心的。Franz的性别和身份是暧昧不清的,是游离不定的。我们既不能说他是纯粹的异性恋,更不能就此认定他是同性恋,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他的“酷儿身份”。在他身上,“相恋”的对象是“多元的”,“性欲”是流动的。基于此种前提,Leopold成功的诱惑“异性恋”身份的Franz变成了“同性恋”,成为了他的“奴隶”。
在“ACTⅠ”房间内的一场长谈中,Franz明确的表现出对其母亲的迷恋,以及对继父的憎恶。佛洛依德曾用“俄狄浦斯情节”否定同性之爱。他认为所有人都有异性恋的乱伦冲动。在朱迪斯 巴特勒(Judith Butler)看来,原初的禁忌并不是异性恋的乱伦,而是禁止同性性欲望的结果。异性恋乱伦所禁止的是欲望的对象,而同性恋禁忌禁止的是欲望本身。依照巴特勒的逻辑来看,Franz对母亲流露出来的“乱伦欲望”其实是被压抑的结果。悲哀的是影片的结尾。Franz在奄奄一息之际,唯一想到的是给他的母亲拨一通电话,告之她自己即将走上黄泉。母亲的态度是冷漠的,她说完“一路平安”就挂掉了电话。
在影片进入“ACTⅡ”之初,Franz跟Leopold的关系是融洽的。Franz欣然接受并沉浸这种这场同性相恋之中。他心甘情愿的为Leopold洗衣做饭放洗澡水…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美国美人》。《美国美人》里Frank是“同性恋恐惧症”患者,“得病”原因是他经过“纳粹”的洗脑之后,建构出一种观念:唯独异性恋是正确的,同性恋是错误的,羞耻的。这种意识导致他难以正视自己心底同性恋倾向。而在《干柴烈火》中,Franz仅被稍稍诱惑,就与同性相恋,接受心理潜藏的“同性恋情结”是快速的。
在“ACT Ⅲ”中,Leopold暂时离开了Franz,他的未婚妻Anna又来到了他的身边。此时的Franz又回归到异性恋的身份。Franz“往来”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是如此“自如”,这与“酷儿”和“酷儿理论”强调的“自由地生活 ”不谋而合。酷儿理论延续并发展自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因此它不会去强调“非此即彼”,非异性恋或同性恋。在某种意义上,酷儿就意味着自由和多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西方那些在性和性别领域的“越轨分子”,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易装者、异性者、虐恋者等等,他们开始用“酷儿(Queer)”当作自己的代名词。
    在《干柴烈火》中,不仅Franz具备典型的酷儿身份特征,Vera同样也是酷儿。Vera的身体里的成份太复杂了,以致于我不知道Vera的人称代词该用“他”还是“她”。暂时像片中的Franz和Anna那样用“她”吧。
   上文中提到, Leopold在“ACTⅠ”中向Franz表示他有一个“同居了七年的“女朋友”,那个人就是Vera。以前Vera和Leopold在一起的时候,他的身理性别是男性。Leopold对那时的“她”说:“可惜你不是女人,否则我会跟你结婚。”因着他这一句话,Vera接受变性手术,用Leopold的话说就是“拿掉了阳具”。而手术后,俩人终究还是分开了。
    在酷儿理论对各种身份分类的挑战中,超性别(Transgender)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超性别就所谓的“易性”和“易装”,还包括既不易装也不易性但是喜欢像另一个性别的人那样生活的人群。巴特勒认为 ,男女两性的界限是不清楚的。生理学统计表明,世界上有6%到10%的人天生就处于两性之间,他们的生理性别是不确定的。
    就我看来,像影片《干柴烈火》里的Vera,或是影片《沙漠妖姬》里的“易装皇后们”,这样或“易性”,或“易装”的“超性别”人群是最酷儿(Queerest)的。在我阅读了一些与酷儿理论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之后,我体会到酷儿的核心观点就是:游移的身份和流动的欲望。这两点在“超性别”人群中尤为最突出。可以说他们是“雌雄同体”的(这里的“雌雄同体”绝不含贬义),各种身份、各种欲望都能在他们那集中表现出来。到了今天,不仅是在西方世界,就连相对更为保守的我国,这种“超性别”的“雌雄同体”也变成了一种时尚。那些带着男性阳刚气质的女生,例如超女冠军李宇春;还有那些带着女性阴柔气质的男生,例如著名演员陈坤等,他们成为了时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偶像明星。
    同时,Vera也是虐恋者。在Vera被Leopold正式介绍给Franz和Anna的那场戏中,Leopold毫不避讳且用带着羞辱的语气说了出来:“Vera特别喜欢被绑起来,尤其是手和脚,绝不介意炫耀有被虐倾向。”很明显,Vera在与Leopold的这场爱情拔河中输得一败涂地,无论是身理或心理。
    到了《干柴烈火》的最后一幕,Leopold对Franz爱答不理,尽情享受着跟Anna和Vera3P之乐。在这三人的关系中,Leopold是如此的喜新厌旧,Vera感受到了自己的卑微。她选择退出。Franz在门口窥视到了这一切,愤怒的他不忍开枪杀了Leopold,而服药自杀。临死前,Franz与Vera之间似乎暗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那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悲伤,是一种怅然若失的境况。
    酷儿理论中常提到“策略”一词,它的包容性把主流人群之外的其他人群都囊括了进来,团结了起来,形成一种与主流世界相抗衡的力量。这种“策略”亦体现在了Franz和Vera身上。通俗的来说,这就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影片的结局,Franz和Vera这两个为Leopold付出最多,改变最多的人是最为悲惨的。Franz死了,Vera独自徘徊在一扇大窗前暗自神伤,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绪萦绕在影片结尾。虽说此时响起的音乐并非交响乐,但低沉的女生嗓音哼唱着出的舒缓歌曲,却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如果说要来好好分析Leopold的性别取向,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在这部电影中,在Leopold的眼里,他根本就没有把性别看得至关重要。性别不过是他厌恶一场爱情关系,或者说是他想终结一场爱情关系的借口。
    Leopold的一切动作力量都源自于他的审美欲望,这种欲望是更为“肉体”的。他始终在描述自己觉得“美”的“身体”——棕色的眼睛,红色的头发,结实的大腿等等。同时,Leopold的审美也是容易疲劳的,他需要有新鲜的,美丽的东西来刺激他。Leopold所谓的“相爱多久”几乎可以等同于他“审美了多久”。所以不管是男性,女性,或者是变性的,他都可以接受。



    如果一部电影中的主角是酷儿,或者演员是酷儿,我们就可以试着判断它是酷儿电影,或者认为这部电影具有酷儿性。我之所以选择运用酷儿理论来解读这部《干柴烈火》,除了上述条件符合之外,同时还可以从作者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部电影可以因为剧作者、导演、制片人是酷儿,或者主演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或者其它属于酷儿范畴的演员主演,而被视作是酷儿电影。这部《干柴烈火》的核心主创欧容和法斯宾德都能撑得上是酷儿。尽管导演欧容在拍摄它时,编剧之一的法斯宾德已去世多年,但是我相信:同样具备酷儿身份的两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良好沟通。
    法斯宾德是一名公开的双性恋者,在他一生所导演的40余部影片里,有不少是同志题材,标志鲜明,如:《十三个月亮之年》、《贝特拉.冯.康德的眼泪》、《水手奎莱尔》。他曾说:“同性爱可能是我所有影片里的一个元素,不见得通通都是这个题材,但它们都有一个同性恋者的观点在其中。”
    在《French Queer Cinema》一书中,列举出欧容的多部影片为法国新酷儿电影的代表作,其中就包括了这部《干柴烈火》。欧容是一个绝对保护自己隐私的人,他从未直接了当说过自己的性向。不过就我所看过的关于他的访问 ,我觉得他的酷儿身份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我的理解,酷儿理论以及酷儿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有别于分类清楚的同性恋或异性恋,也不同于纯粹的同性恋电影或者女性主义电影,酷儿它诠释一种自由,多元和包容的思想。我觉得,酷儿理论中的这些核心特质恰恰是当今社会中最需要的。不论是在微观的个人性别、情感关系层面,还是在宏观的现代社会、国家、世界之中,自由、多元和包容都将是现在到未来的形势所趋。



— END —










参考书目:

《酷儿理论》 [美]葛尔.罗宾,译:李银河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 李恒基 杨远婴
《FRENCH QUEER CINEMA》 [法]Professor Nick Rees-Roberts
《QUEER IMAGES》 [美]Harry M. Benshoff
《当代电影》杂志(2009.5.) 《酷儿理论与电影》 李二仕


附:
2006年7月21日,美国著名同性恋媒体的女记者对Ozon的专访[部分].

记者:你的电影展现了性的狂野边缘,你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同性恋男人,对吗?
Ozon: 不,我不想定义自己................................. 也许在10年之内我会有一个家庭,我不知道,还有孩子
记者: 嘿!你不知道, 总之你可以和一个男人拥有一个孩子,你不知道?
Ozon: 是的, 不确切. 我知道在美国是可能的, 不确切在法国.
记者:噢!男人不能领养或者代理一个孩子,你不允许那样做在法国????
Ozon: 不太可能, 同性恋夫妇领养孩子在法国是不允许的,可能,以后可以吧.
记者: 你能告诉我关于你和你的哪位的关系______你怎么称呼他,你的爱人,你的另一半,或着其他什么称呼?
Ozon:我的朋友
记者: 那么你的朋友是男人还是女人?
Ozon: 我认为是男人.
记者: 你认为是男人 (笑).
Ozon: (笑) 我确信是的.
记者: 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Ozon: 5年
记者: 太棒了,你们住在一起吗?
Ozon: 不.
记者: 你是一个别人可以和你住在一起的人吗?
Ozon: 我喜爱相处的日常生活,但是有时,最好不要分享太多的隐私 .
记者: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什么电影影响了你?
Ozon: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电影迷了,因为我的父母都爱电影 .他们让我看了很多在当时小孩子禁止观看的电影.(笑) 其中影响我的重要电影之一是罗贝托.罗西里尼导演的一部<德意志零年>。
  我10岁或者11岁的一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看的,当时我父母不在家出去了. 是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柏林的一个小男孩努力幸存为他的家庭挣钱,最后自杀了,非常悲剧的,和我作为小孩子以前看的电影太不同了.它是迪斯尼动画片的反面. 我理解了一部电影如何强大的感动了一个11岁的男孩. 我认为是从那一刻起,我认识到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电影导演。




* 三年前的一次作业,咕~~(╯﹏╰)b

 2 ) 玩弄,不分男女。

       欧容 只要是能够看到的片子算是都看了,没有像喜欢哪个导演那样这样的追逐他。

    每个导演都有反映社会的侧重面,欧容反映的是社会的情欲和人内心的小变态。

    美这个事物很奇怪,是不分性别的。只要是喜欢。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只是你钟意的那个人还没出现。就像一个爱上猫的老鼠,自从爱上的那天开始,就必定终生痛苦。

    所以,我秉持的观点是,无爱,也无恨。这样才能存活。

    也许你会说是还没有那个你爱或者恨的人出现,不要这么早下断言。也许是吧。

    两年前看过这部电影,具体内容记不清了。

    但是千万表成为那个爱上猫的老鼠,天真得注定被玩弄。

 3 ) 爱情是出舞台剧

  有很多的舞台式的表演在这部影片中可谓是一个亮点:窗台的框架作用,四人对着镜头扭动臀部,Franz横躺在俨然舞台中央(打光的用意恐怕在在于此)……
  这点与性的仪式性,在我看来,很有关联。

  在爱情的男男女女,(任意搭配),往往不把性作为一种单纯的欲望的体现,更是看中在这种欲望的激发和满足背后代表的一个问题:爱还有多少?
  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读心术。
  爱情的指标难免落到欲望的指标上。
  他们紧紧拥抱着,互相缠绕,企图在呻吟中听到对方对于爱的回应,或者是对于需要的回应。

  剧本的写作上,运用反复重复的相似情节制造反讽效果。不论是个Franz的那个春梦,还是Loe和Franz和Anne做爱的动作的类似,或者是Loe对Franz和Vera的那句“是你需要我”,还是Franz与Vera不谋而合的对于唱片机的喜爱——注意到在Loe诱惑Franz的夜晚他用唱片机放了音乐。
  而当Franz身穿着Vera的皮衣死去时,这种讽刺的寓意更是清晰。

  影片有意含糊了性别的划分,而是将爱放到了一个统一的舞台上上演:爱情总是如同戏剧经历了Act1,Act2,Act3,Act4,从最初的美好,到平淡而满足于性关系,到失去性欲而最终破碎。
  没有人是圣人,也没有人是导演。
  
  可以选择的是听不听到一句“Bon Voyage”。

 4 ) 88665

  文化的生命力似乎总是绵延不绝的。法国人吊死了路易十六,但是“路易十四情结”似乎总是欧洲大陆文化的一个强有力的因子。有人自诩为路易十四式的人物,有人自以为是一个对路易忠贞不二的臣子。那里面有太多的值得陶醉的美感,光荣,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文化里,我看到所谓执著是一个负面的字眼。路易十四式的人物,执著于自己,认为自己是宇宙中的恒星,具有无穷的魅力,其他星球围绕它旋转,它们需要它。而臣子式的人物,认为自己的宿命,就是拜倒在这样的魅力人物的脚下,不舍不弃,这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法国文化的历史,塑造出了一系列这样的人物,路易十四,伏尔泰,拿破仑。当然,最近的戴高乐就逊色多了。其实这种所谓个人崇拜的文化在中国更是源远流长。中国有着这种各样的这样的文化符号。诸葛亮,关公,周王,孔子,简直是太多太多。不过中国人不主张为之而死,而是所谓良禽择草木而栖,就是找一个好的值得膜拜的人去膜拜。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看这个片子,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5 ) 情欲不等式(转)

70年代的德国,20岁的男孩弗兰茨因为找房子,被50岁的富商欧帕引诱,改变了自己的性取向,两人开始同居。欧帕脾气暴躁,两人性格又有很大差异,关系时好时劣。后来,弗兰茨的女友安娜和欧帕以前的男友、现在的变性女人维拉来到他们的公寓,安娜很快迷上了欧帕,维拉则感到欧帕永远不再爱她了,绝望的弗兰茨在深夜服毒自杀。这是法国帅哥导演欧容(Francois Ozon)的作品《干柴烈火》的主要内容。


欧容的大部分影片都像是舞台剧。场景固定在一所房子里,很少有出了房子的镜头。在这部《干柴烈火》里,人物集中在欧帕的公寓,每个房间里都是固定的几个镜头。很少有移动镜头。更为明显的是,故事分为四个段落,直接用ACT1、2、3、4标出来,一切都是舞台剧的路数。


在欧容的影片里,同性恋、双性恋是司空见惯的,这部也不例外。几乎每一部影片都在讲述着情欲、爱情的故事。他给他影片里的人物从来没有安排一个完整的平等的爱情,所有的故事都是不等的,充满其中的是一个个情欲不等式。


漂亮的男孩本有一个温柔善良而且美丽的女友,但是少年时一个他无法忘却的梦让他对眼前这个50岁的俊朗男人产生了好感。在那个梦里,他和一个男子在做爱。第一个情欲不等式出现了。


俊朗大情人原来也有一个男友,他叫维拉。但是他们已经不再见面。是的,他就是喜欢年轻漂亮的男孩,他是这些男孩不可逃避的灼热而疼痛的梦魇。第二个情欲不等式出现。


让我着迷的是一幅画面的构图。当弗兰茨和欧帕面对着窗外,互相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时,两人分站在两扇窗里,欧帕左边有一盆花,弗兰茨右边有窗帘一角。画面对称、四平八稳。然后静静地、缓慢地向外拉,令人浮想联翩。同样的构图在弗兰茨和安娜谈话时又有体现。两扇窗子中间隔着的是窗棂,黑黑的黑暗。那是一道谁也无法跨越的鸿沟,那是情欲不等式里缺少的那部分数值,少了它,不等式永远也无法求解。


他们终归是两代人。弗兰茨喜欢流行音乐,欧帕要安静。弗兰茨做事漫不经心,欧帕则一丝不苟。尽管事实上,弗兰茨已经成为了欧帕的情欲奴隶。奴隶对于主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依恋。弗兰茨要走,欧帕并不拦他,但终归是没有走成。我在想,如果弗兰茨真的走了,不管是走到安娜那里,还是再去找另外一个大情人来包养他,都是打破僵局的好办法。但是欧容又怎么能够容忍这样俗套的情节?于是更加精彩的好戏又将开始。情欲不等式第一次可以求解的机会,被欧容无情地抛弃。


在黑暗中,深深爱着欧帕的弗兰茨感到那么绝望。这时,安娜来了。于是,再也不见了黑暗和深夜。安娜,一个美丽性感的女子,赤裸着身体,一扫前半部欧帕和弗兰茨晦涩的灯光、无边的黑暗,在她毫无保留地拉开窗帘的时候,明亮的白天第一次出现在了影片里。是她,毫无疑问是她,让弗兰茨决定离开欧帕,去做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情人,一个父亲。这次弗兰茨是真的要走了,他再也不愿做一个扑火的飞蛾,绝望地抖动年轻的翅膀。那么,情欲不等式就将破解,故事就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欧容知道,欧帕该回来了,所以,当弗兰茨问道“你怎么提前回来了?”的时候,我失声笑了。这是情节剧里常用的手法。


故事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意外的转折。原来对欧帕怀有敌意的安娜在的一时间迷上了他,她还埋怨弗兰茨,“为什么我们要走?”“你没有告诉我他这么英俊。”于是,第三个情欲不等式出现了。


更加迷乱的第四个情欲不等式维拉的出现,使这部沉闷的影片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于是歌舞翩翩,四个屁股扭动的镜头令我大吃一惊。我讶异于欧容将歌舞和正剧奇异融合的手法。在《八美千娇》中妖艳的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欧帕、安娜、维拉跳的津津有味,而弗兰茨则无所适从,显得那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到卧室去!”女人们尖声笑着狂奔过去,欧帕对弗兰茨说,“你不去吗?”是的,你不去吗?你为什么不去?你似乎只有去。深深困惑的弗兰茨终于知道,你永远也别指望会有一个人爱你。他想杀了他,在幻想中,他朝正在与两个女人做爱的欧帕开了枪。但是,那是不可能的,不是吗?他不会杀死他的,他那么善良,那么爱他。欧容也不会喜欢这么俗套的情节。于是,剩下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杀。


在深夜寒冷的房间里,他穿着维拉的风衣,服了药,静静的躺着。维拉走出来了,她无法忍受欧帕对她的漠视。寂静的夜里,这两个被欧帕抛弃的人痛苦的交谈着。而卧室里,安娜和欧帕正在疯狂的做爱。你知道,那是又一个弗兰茨的开始,又一个情欲不等式的开始。


看着弗兰茨苍白的长满雀斑的脸,我忽然很想哭。那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父母亲很早离异,没有人愿意要他,他漂泊到了20岁,以为可以找到幸福,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爱上了一个他不该爱的人。他想死了,最后打电话给母亲,母亲冷漠地回答了他。于是他心安了。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喜欢他、爱他。他慢慢地看着维拉,想不到陪自己临终的居然是这样一个女人。他知道,如果还要爱欧帕,那么他会变成另一个维拉。爱上一个人,就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和痛苦吗?他想解脱了,于是他静静地合上了眼睛。深夜里最后一个孤独的灵魂在黎明前死去。


对死亡的不严谨,是包括欧容在内的很多导演一贯的作法。更为讽刺的是,欧帕只打电话给弗兰茨的母亲,那母亲再次表示冷漠。于是他对着哭泣的安娜说,到卧室去。很快的,他抛开了可怜的弗兰茨,走进了卧室。不知所措的维拉试图从弗兰茨身上脱下她的风衣,但她放弃了。转而,她想推开窗子,这个房子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可是,她怎么也推不动,她挣扎着,两只手伏在窗子上哭着。镜头渐拉渐远,影片结束。


也许没有欧帕,欧帕只是一个符号,那是一个人类情欲的共同指归。女人、男人、变性人,所有的情欲都必须释放,并要找到一个对象来发泄。情欲永远不等于爱情。欧容想告诉你的就是,世间所有的情欲都是一个不等式,无法去求解,无法去测算,无法去验证,甚至无法去把握。

 6 ) 干柴烈火

故事其实很简单,甚至有点儿些许的无趣,就是讲述一个找房子的男孩被房地产中介激发了对男性的渴望然后和该房地产中介在屋子里发生的一切,然后还有这个男孩的前女友以及那个房地产中介商已经变性的男朋友。但是人物、光影以及对情欲不平等造成的悲剧成就了这个简单的故事。

典型的喜剧以及话痨风格,第一幕以房地产中介巧舌如簧地骗得了男孩的芳心,并一同上床结束,这一幕整体的色调以晚上为主,男孩的装扮就是初入社会的小白,在房地产中介的一步步勾引中爱了房地产中介,突然发觉做房地产中介确实要有这样的口技,这里的不对等产生于男孩并不真实的了解房地产中介,而房地产中介也仅仅只是为了欢愉一晚,然后就鼓吹让男孩去做男妓赚更多的钱,当然必须通过他。

第二幕开篇,屋子明亮了许多,男孩以活泼可爱的造型出现,不论是窗外的阳光还是男孩的阳光,都暖着观众的心,而房地产中介一进家门的冷脸以及毫不留情的指责男孩让整个故事出现了一边倒,男孩委屈且不知道如何和房地产中介相处,两个人在窗边一人一扇窗的戏份让人感到隔阂之大,当然,小绵羊始终斗不过大灰狼,房地产中介只要想上床时的好言好语一样哄得男孩又献身,第二幕结束,但是其实两个人物之间的不适合溢满了屏幕。

第三幕开篇,床戏后的第二天,房地产中介的抱怨是必然的,并又开始了无尽的出差,其实房地产中介未必是出差,只是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旅店而已,男孩心碎,想要走时,男孩的前女友来了,并要带着男孩一起走。但是当他们就要离开这个房子时,房地产中介回来了,男孩的前女友被房地产中介吸引,不愿意走了,还要拉着男孩子一起,此时又来了房地产中介变性的前男友,这可精彩了,一切的一切又开始围绕着房地产中介在转了,甚至还出现了四人面对四扇窗的歌舞时间,简直有时候要佩服一下Ozon的恶趣味。然后最后男孩 死了,而面对死亡的前女友和房地产中介只是镇静地打了几个电话就继续 狂欢去了,变性的前男友想逃离这儿却始终逃离不出这个魔障。

一对对不平等的情感关系,最后就是导致一个大大的悲剧,但是整体的色彩却用强饱和色让观众觉得色彩鲜明,人物性格鲜明,非常好的一种影像风格。特别是固定场景里美术的强烈冲突应用以及简洁的家具摆设,真的好看,都想把这种色彩用在自己家里了:)

 短评

什么时候你从心口上的一颗痣,变成了衣服上的饭粒子?感觉风格不太像欧容,一看剧本原来是法斯宾德的,难怪。PS美少年这种濒危生物实在太有杀伤力了!看完三魂丢了七魄!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后来再拍都没法超越这部了。。。。 Francois加油唉

12分钟前
  • 薄皮大馅18个褶
  • 力荐

有一天他们会在一件琐事,无关痛痒的事上,无法取得共识,产生分歧,从此以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了共同点,只有分歧。

1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除了那个窗,找不到我喜欢的地方。实在不明白。

17分钟前
  • raphael
  • 很差

#Cannes2021 将室内空间挤压成景片,保持一种景片的正视图。尽管经由台词点出是melodrama,整体还是太剧本围读了。红黄蓝三个主色在四位主角身上更迭,颜色的相衬作关系变化的注解,侯麦电影中的常见做法。

21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法斯宾德的四幕剧被Ozon改的超赞!风格独特的室内剧,只有四个人,场景也极其有限,却丝毫不觉苦闷,剧力强大。对现代人干柴烈火般的欲望而言,除非你是情欲的大买卖家(就如片中的老男人),无情无义,冷漠自私,用商品交换的逻辑把自己,继而把爱他的人变成物件和奴隶。否则你就是悲剧。

23分钟前
  • 电影迷乔子
  • 力荐

法斯宾德的四幕剧被Ozon改的真不错。只有四个人,场景也极其有限,却丝毫不觉苦闷,剧力强大!还有就是Franz(Malik Zidi)太养眼!小委屈的时候实在惹人怜爱。话说Leopard不帅又老,但确实气场无限啊。

27分钟前
  • Hey Johnny
  • 力荐

I can't believe a 19-year-old could write this weird but interesting story. Anyway, it was Fassbinder. The image and music using are quite notable.

32分钟前
  • 点点
  • 推荐

franz&leoplod will be the name of my 2 babies... poison bring Franz away from this horror love affair...

35分钟前
  • 小核桃
  • 推荐

改编自法斯宾德室内剧《爱比死更冷》,用彩色片讲述这个故事终究还是太过现代。虽然是欧容的早期长片作品,其实电影中的很多元素仍旧是他之后的一贯风格,比如对这种错综复杂人物关系的偏爱,比如对同性以及爱情题材的深度执念。这个故事大概是四角恋的终极版本了。

36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还是往常的欧洲电影,就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去探索:情与欲。结局大概是想说,在看清的那一刻,你的一部分就此已经死亡。若不是此片,19岁少年便在某一天会成为那个50岁的大叔,把妹/把弟的逻辑便为:即使不是我,你也会遇到别人。别抱有希望了,只需回归欲望。可我还是很伤心怎么办。

40分钟前
  • Eve|Classified
  • 推荐

富有老男人在性关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45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1.情感路上的老司机必然是一个性爱老司机;2.谁在爱情里陷得越深,谁受的伤越深;3.四人共舞,恶趣味;4.结尾打不开的窗户,是想离开却逃不开的情人,是想遗忘却无法摆脱的过去,是想结束却又欲罢不能的情欲。

5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Léopold 就是我们(Franz、Véra、Anna)的国王。Ludivine Sagnier 还真是放。这抵死生动的字幕是迈克翻的吗?

55分钟前
  • vivi
  • 推荐

终于认真看了头像出处的这部电影,一了一直不换的情节。美少年遇上情场高手的情欲游戏,动情则输。章节拆分段落,多次出现窗户分开角色关系,床笫上等待的裸体和玩味一笑的“主控者”,氛围变化不言而喻角色命运,被误的少年们。对话和形式似乎玩味较重,但还是欧容的规整和文学。美少年之死,爱之死。

56分钟前
  • 大洋洲
  • 推荐

爱欲里只有周而复始的不平等?“有一天他们会在一件无关痛痒的琐事上无法取得共识,产生分歧,从此以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共同点,只有分歧。”

5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太有戏剧的张力,表达非常有层次,蠢蠢欲动的欲望四散开来,令人欲罢不能

1小时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力荐

欧容的片子总有一两个镜头的构图美的不行,还有配乐每次恰到好处。这次演员都很传神,franz的俊美,leopard的老到,anna的天真,vera的沧桑变化。男男女女,最后都变作欲望的牵绊,这就是欲罢不行的本性。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07.10.28电影从五十岁的男人Léopold带着二十岁的Franz回家开始.Franz当晚本该去见他的未婚妻Anna,但他却在第一次见到Léopold的时候跟他回了家.他们从此开始了一段同居生活.但随着时光流逝,Léopold越来越强势,Franz常常感到痛苦迷茫.这时Anna来Léopold的居所找Franz,同时另外一个Léopold同居过七年的女人也到来,在这个充满依恋和迷失的房子,在这个黑色的夜晚,Franz躺卧在客厅地板吞食了毒药.这部电影很好看,饰演Franz的男演员非常俊美,眼睛清澈

1小时前
  • jessiestone
  • 力荐

偶像法斯宾德19岁写就的,带自传色彩未公开的剧本。欧容继承遗志,翻拍成电影。两男两女,分成四幕剧,群交派对,镜像关系。交换和对称是关键词(不好意思,趣味上,实在是欣赏不过来。

1小时前
  • 荒也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