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

喜剧片大陆2011

主演:李晨,董璇,郑恺,李媛,胡睿,王东方,吴嘉龙,沈芳熙,张晨光,翁虹,钟夫翔,荣蓉,张立昕,龙水林,柳雨,刘亚鹏,张皓然,姜冰洁,王钊,马艳伶,黄伊雯

导演:马伟豪

 剧照

奋斗 剧照 NO.1奋斗 剧照 NO.2奋斗 剧照 NO.3奋斗 剧照 NO.4奋斗 剧照 NO.5奋斗 剧照 NO.6奋斗 剧照 NO.13奋斗 剧照 NO.14奋斗 剧照 NO.15奋斗 剧照 NO.16奋斗 剧照 NO.17奋斗 剧照 NO.18奋斗 剧照 NO.19奋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6:59

详细剧情

  青年建筑师陆涛(李晨 饰)执着的要靠个人努力实现理想,他离开了昔日的富二代女友,也拒绝向曾经离弃自己的有钱父亲请托,与女友夏琳(董璇 饰)共同打拼。陆涛、夏琳与向南(郑恺 饰)、晓芸(李媛 饰)夫妻俩为朋友吴旭举办“分手仪式”,不想却连累向南丢了工作,失业的向南开始投身网店,依靠晓芸工作养家。另一方面,陆涛为了替夏琳出头导致两人双双失业,夏琳奔赴法国学习时尚的梦想再度搁浅,而陆涛更加干劲十足要凭借自己实力拿回青年设计师奖项。这几个年青人在现实和梦想中奋斗起浮,经历着各自的情感危机。陆涛处处碰壁,不得已向生父求助……

 长篇影评

 1 ) 米莱我想对你说

米莱你说,陆涛想牵着夏琳的手一起向前走,你说他想带着夏琳去看看前面有什么。可是他却不知道你也需要他牵着你的手一起向前走。
你还说,如果你是夏琳,你就不要陆涛出去工作那么辛苦,你们把所有的钱都花光,各自去父母家蹭饭,买车只买qq。
你却并不了解陆涛要什么,陆涛要的是奋斗,要的是去成功,他所想看的世界你已经都拥有。
你有豪宅,有个阔老爸,有一切别人向往的东西。
陆涛说等有了车房才娶夏琳,他所谓的为了夏琳好,就像是华子最后说为了春晓而奋斗一样。
你的存在让陆涛失去了奋斗的激情。

徐志森给了陆涛生命和钱与成功,他却一样不买账,你也一样,你给了陆涛太多太多,却并不知道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你想要的是向南那样开个奥拓就很开心,像华子有个发廊就当自己是有产阶级
向南说自己不喜欢夏林,总觉得她劲儿劲儿的,这就是他同陆涛的区别。
陆涛喜欢夏琳,因为和她在一起充满着劲儿,斗志昂扬。

陆涛和他们都不同。

杨晓芸曾经是你大学最好的朋友,你去美国的机场她哭得很厉害,她曾经因为你的缘故而拒绝面对夏琳,可是不久之后她们的关系比跟你还好,为什么?
因为她们都不是富家女,在小区遇到的时候,夏琳说我给你做炸酱面吧,晓云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卖清真的牛羊肉特便宜,可是这些你都不了解,你也不懂得。

她们手牵手去打胎,去山顶大喊,去豪吃一顿,这些对于你都是随心所欲的,而她们不同,她们要权衡工作还是出国,打工还是开店,她们要关心水电暖,关心物业费。她们不象你不开心就从美国跑回来,不交代一声就可以把所有的学费和之前的花销都忘却。


晓云仍然是你的好姐妹,只是你们始终不在同一个世界,有不一样的视角。


有句老话叫做,施比受更幸福,那么,你是最幸福的人。

我喜欢你,夏琳再好,她也做错了,不该做一个第三者,陆涛也错了。
只是他们的错虽然不可以轻言原谅,却也有了一点点的无奈。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他们相知相恋又相逢,你就这样被伤害了。

我希望你早日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人,和你相知相遇又相守的人。

陆涛骨子里是徐志森的不服输,功力,却从小耳濡目染陆亚迅的大隐于市。
  是,他曾蔑视陆亚迅,他曾对这个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也抚养二十多年,并且没有自己的子嗣的男人没有丝毫的尊重。
  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他叫陆亚迅爸,并且他说他会一直这样叫。
  他,只叫徐志森老徐。
  
  如果徐志森早出现一点,也许陆涛就不会爱上夏琳,骨子里陆涛在米莱面前是自卑的,他不了解米莱,他觉得富家女就活该被他们坑骗,他也不爱米莱,因为他们不在一个世界。
  白天和黑夜,只交叠没交换,无法想象对方的世界。
  
  杨晓云和向南租房子的时候,说起俩人小时候都有过的四合院生活,说槐树和枣树。可是陆涛和米莱,从来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相似经历。
  
  在陆涛越来越像徐涛的时候,夏琳开始茫然失措了,她发现这个男人对她说,买车别忘了驾驶本写你的名字,她愤怒了,因为他变得和那些夜总会的男人再也没有什么不同,她发现他慢慢地远离了他们的世界,不再是一起的时候相互抱怨工作不顺心,而是他功成名就,而我只是个一无所成的业务员,他买了独栋别墅,我却还一无所有。
  这样的感觉,何曾不是陆涛有过的,米莱可以一下子花掉一个大学男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可以开跑车上学,可以一下子玩一样的租下一套房子,这对于陆涛,太陌生。
  
  米莱开A3,陆涛开A4,那个时候他们开始可以举案齐眉。
  然而,人的性格一般取决于基因,另一半是最初的记忆。
  心理老师告诉我,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后来我终于明白,基因来自上一辈的阅历生活组合,最初的记忆便是他们奋斗来的环境。
  
  鸟类是有印随的,他出生的第一眼看到谁,就把谁当做妈妈。
  
  陆涛越来越像徐涛,但是他始终还是陆涛。
  他不是生意人,他像陆亚迅多过徐志森,徐志森是商人,陆亚迅只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建筑。
  陆涛只是想做建筑,只是他更希望距离成功近一些。
  
  最终陆涛还是陆涛,他选的不是灵仙儿,也不是米莱,因为他本质上不是有钱人,他又一无所有了。
  他永远不是徐志森希望的徐涛,尽管曾经多相似。
  
  奋斗讲的是许多人,看似一样,实际上他们不在同一平面上,好似华子和露露,华子不了解露露,是因为他生下来就是北京人,不了解北漂的孤苦和没有安全感,但是猪头懂。
  记得夏琳第一次到梦幻乌托邦的时候,露露的话说,现在海归也找不到工作。
  她羡慕夏琳,就好像夏琳也曾经卑微的羡慕过米莱。
  杨晓云也学夏琳独立,各自打掉孩子离开男人,她们对着灯火绚烂的北京发出两个女人的呼喊,可是没有多久,他们都妥协于生活。
  杨晓芸没找到比向南更合适的,夏琳的倔强的妈妈开始劝她不要太执着,最后她妈妈也还是和爸爸复婚,不做一个独身女人。
  又是一个两个女人卧谈的深夜,夏琳说,别忘了你就是因为什么都想要才落到今天的下场的,杨晓云反诘道,不然我就更惨!
  镜头切换,夏琳在郊外和陆涛牵手缠绵,不再执意之前的倔强。
  
  女人不能靠男人,却也不能完全孤立。
  男人不能靠别人,却也需要别人拉一把。
  
  
  曾经有一组图片,讲的是许多人看似在同一平面,实际上那只是视觉而已,现实是他们在不同的平面,有些对某些人轻而易举的事情另一些却觉得遥不可及。
  就好像看似大家都一样的奋斗中的各人,向南华子杨晓云最相近,米莱小灵仙儿都是富家女,夏琳和陆涛都出身穷家小户,却一样壮志昂扬。露露和猪头都是北漂。
  对米莱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也许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触及。
  
  
  
  门当户对四个字很老,却真的有道理。
  
  有四个字对于婚姻来说最重要,那就是求同存异。
  爱你等于爱自己,因为我们很相似


 2 ) 不是那个戏,而是你自己

《奋斗》好不好,不想再辩。接受美学喷说,接受者在观看一个作品的时候,也是对作品的再创作的过程。所以不同的接受者看相同的作品时,会有不同的读解,被观看的客体是基础,而再创作则带有不同的视角和喜好,并跟再创作时的状态和情境有关。我只说我看到的那些。
  要说那些没有原因的推拉中突然停顿的镜头和录爆了的声音还有乱疵的灯光似乎太矫情,那就来说说人物。米莱是可爱,她坚决的满足了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所有期待——死心塌地的痴情、富庶的家境、在事业上尽其所能帮她的男人成功、时时刻刻在语言上表明自己的坚贞在行动上不住的挑逗,对了,还有从不叫男人买单。这些让人足以相信,陆涛在爱情上总有底限,除了在爱人出门时可以来个419之外,最重要的是,反正就算身边的人都离开了,还有这么一个垫底的哭天喊地等着自己呢,很好。喜欢米莱的人,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是喜欢是米莱还是喜欢自己?
  向南和杨晓芸的戏是比较精彩的,很抢戏的两个演员,直到后来杨晓芸在向南和瑶瑶结婚的时候冲出来抱着向南的大腿,向南丢下那个让他吃软饭的女人,跟杨晓芸在车里倾情亲嘴的时候,这戏就没法看了。瑶瑶呢,反正你丫对他好,你丫不是爱他么,你丫不是懂事么,好的,那你丫必须大度,你丫必须忍着别哭,你丫必须轻轻祝福你的爱人,离开千万别带走任何云彩,最好还在爱人复婚的时候送上一份大礼,你丫不是有钱么,真好真懂事。
  夏琳是独立,狩猎时代的本性让陆涛当然不满足死乞白赖的上赶着跟他好的米莱,夏琳的出现让他有了狩猎的冲动和征服欲,这在一个男人身上是极其珍贵的,在事业起步时给他以鼓励,在事业小成时离开一段让他尽情发挥,在他钱财尽失潦倒时重回他身边(当然陆涛是不会潦倒的,他还有那样一个富爸爸呢)。总在说夏琳为陆涛付出了多少多少,除了放弃出国以外,我是没看出来。而且你出国充其量只是你自己的某个选择而已,在那时,有比出国对你更加重要的,于是你选择留下,你选择了爱情,你也得到了。付出是一个很无聊的词,它常常掩盖了所谓付出者自己的需要,而且很容易让人顾影自怜。做某种决定的时候人总有某种权衡,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物质的,充其量,这只是选择,而已。还有她和米莱,一直口口声声的强调我们是多好的朋友啊!一个强占了多好的朋友的男朋友,一个在多好的朋友出国时对多好的朋友的男朋友穷尽挑衅之事,一个内疚,一个恶语憎恨拼命搅黄,如果你们说这是爱情,很好很好,爱情总是大过女人之间斤斤掉掉不堪一击的友谊。当然啦,兄弟是有的,猪头和华子,华子向南陆涛。女人嘛,要屁友谊,管好你们的男人就够了。
  要说纯粹,有两个人,陆亚迅和猪头。陆亚迅越到后来越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而猪头的仗义和血性太过难得。
  最后问一句,这个戏到底想宣扬一些什么?杨晓芸口口声声的说,女人三十岁以前都要堕一次胎,你认为这是年轻人常态的生活方式么,你到底还是要鼓励,催眠那些深深入戏的人们,告诉他们,嗯,这很正常,你们爱去吧,三十岁之前堕一堕无甚大碍,是啊,你一男编剧,堕谁也无紧要,爱谁谁。露露说爸,你保佑我的苗条,这样我才不会失去华子失去在北京奋斗的基础。这个人号称是里边最有生活目标的一个人,很好很好。前几零后总骂八零后什么都没有,没有情怀没有责任没有愤怒,这就是一个前几零后的人共同撺出来表现八零后的作品,麻醉吧,催眠吧,你们的情怀哪儿去了,你们的关怀哪儿去了,你们的悲悯哪儿去了,你们就剩下眼白了。电视剧是大众化的娱乐,你就算仅仅是呈现某种生存状态,帮主,拜托您们前好几零后,能不能有些许的社会责任感啊?
  不久前看日落之前(Before Sunset),看完后激情澎湃拉住某影评人分享,某影评人不屑:那是个烂片子。偶气急,争辩许久。听完我的长篇屁话,人家未与我论战,哼哼一笑,你完全没有在说电影啊,你从头到尾说的都是你自己。雷击。无语。偶素以为,一个片子只要某个细节能打动你为之动容,这就是我的好片子。有人能把自己代入《奋斗》,而我不能。所以有人觉得《奋斗》很好,而我不觉得。

 3 ) 知青的奋斗史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88.html

当作喜剧看完了<奋斗>。从里面能看到年少轻狂,或者说是在笑自己的过去,大概也是这个打动很多观众。涉及的商业情节则非常扯淡,十亿预算居然超支五亿,这样的意识练摊都不成,怎么可能赚到十亿,让年轻人败。天涯网友白色彩色的强贴《被<奋斗>雷得风中零乱的发泄》骂地奇光异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来欣赏。

“一50后的导演加一60后的编剧加一堆70后的演员拍出一80后的片子。说实话我怎么看这片子怎么像黑80后的……其实是要给我们讲关于50,60,70后的那批人的故事。用80后做线索来讲述他们多有本事多成熟多理智,体现出了他们和80后的鲜明对比。我觉得要这么一想吧,这片子里的弱智情节才显得合理多了。”这个角度耐人寻味。包括同类片,多大程度分别表现年龄和时代特点?

最初媒体炮制了“生于70年代”的概念,再派生出前后的断代,还有以5为界的说法,但不如0主流。如果只是因为整数,显然属于伪命题,将公元换成其它记年方法,就不知生于哪一代。但和真实的人生历史对应,兼顾整数,还是可以得到有意义的断代。

<奋斗>第一集,主人公们大学毕业。对就业而言大学是分水岭。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制为九年,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曾特指上山下乡的50年代生人。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指代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凭的青年。

知青的成长中,有些年份相对重要。第一个可以定为12岁,生理进而心理步入青春期,理论上女孩早男孩两年。学制即将升中学,中国传统讲究本命年。还有15岁升高中,18岁成人,高考,22岁大学毕业,25岁职场三年之痒,平均知青的代际和性别,这一年前后生育,30而立,职场七年之痒,等等。当然这些人生大事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上面为表述方便加以固定。

20世纪是中国变革最激烈的一百年,两次改元:1911年清朝覆灭和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两波大乱:1937-1945年抗战和1966-1976年文革,这四段历史造成各代知青命运的巨大差异。每个读者都可以回忆自己人生见证的历史大事。这里主要讨论世纪下半叶及对商业的影响。

也许仍然难免贴标签之嫌。但如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植物学家还是能分门别类研究,特别是上世纪变乱频仍,界限分明,社会科学还有这样的说法:例外正好证实规律。并且商业是理性的活动。

50年代我国进入计划经济,以50前为主力,艰苦奋斗,在废墟上建立工业和科技,也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改革中崛起的企业有很多40后的元勋。柳传志和任正非均为1944年生人(以下人物生年于括号内标注)。

大部分50后的青春毁于文革,成功者也较曲折,这些经历反而成为财富。如王石(1951)先后服务军队和铁路,1978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这一代的成就也许更多在文学而非商业,如王小波(1952)和王朔(1958)。

但60后的童年却没有什么阴影,甚至非常快乐,参考姜文(1963)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1977年恢复高考,面对一同进场的大龄知青们,他们应该庆幸。好日子刚开始,1978年中央决策改革开放,1984年城市正式展开。经1989-1992三年调整,邓公南巡,启动第二轮增长。十几年间,集三代精华,英雄辈出。

柳传志于2000年交班给杨元庆(1964)和郭为(1963),也就是隔代相传。西方商业有类似的例子,1981年GE董事长雷吉•琼斯(Reg Jones)交班给时年44岁的杰克•韦尔奇。有董事提议先由另一名58岁的高管过渡。雷吉表示那他一定走人。韦尔奇执政20年后,再传于时年44岁的杰夫•伊梅尔特。

商业社会中的隔代相传,是因为企业没有政府的任期制。而各家企业错开,不会形成宏观的周期。但在中国,经验判断,50后的经理人虽不乏英才,但整体比上比下都有所不足。这种大小年现象在科技界更明显,后者更需要青年时代的漫长训练。柳相对超前,很多中国企业家还根本没有退位的意思。但人总有生老病死,未来几年将出现40-60交接的运动。

已经神化(庸俗化?)的70后,在我们的断代史中却一分为二。70-75生人在第二轮增长期间进入职场。1995年张树新(1963)创办瀛海威,标志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世纪之交掀起创业的热潮,以60末70初知青为主力,如王志东(1967)、丁磊(1971)、李彦宏(1968)。因而将60-75划为一代,受益于改革最多。

但75-85生人就开始损失:不再有公费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扩招不过是用高学费将就业的压力延后四年。毕业不包分配,较早的也只能赶上第二轮增长和网络潮的尾巴。蛋糕仍在高速增长,中国现行的分配体制,他们只能分到很小的一块。但网络能提供廉价的发泄渠道,就是传说的愤青。愤青言必称国家民族,其实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成长的小环境也有问题。按前面的假定,知青平均25岁生育,75-85生人的父母正是50后。他们有种普遍心理:要把自己损失的青春在儿女身上加倍补偿,这会造成双重错误的教育:物质溺爱,尽管财力拮据,又精神虐待,苛求子女的学业。都放大了75-85的受挫感。又一代小年。

还潜移默化了文革的思维方式,也是愤青的发泄方式。在网上看愤青泄愤,有时会恍若隔世,从这个意义上,文革没有结束。论坛上曾将75-85生人命名为“奔奔族”,理解也许流于表面。

而85后以75-85为参照,不会很失望,正如75-85以60-75为参照,一定会失望。他们的父母是60后,比50后物质丰富,家庭教育科学民主,特别是更具市场意识。迈克尔•戴尔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在我家,想不注意商机都很难。我们家餐桌上讨论的是美联储主席的决策、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石油危机……”部分85后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85后生于改革,长于市场经济。按正常的进程,奥运前后大学毕业,理论上会出现奥运景气,虽然目前还很不景气。同期中国经济转型,从出口导向到扩大内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而下一个十年,政治体制有望突破。我们猜想,85后将成为中国商业的分水岭。

实际上在超女中85后已经显示自己的力量,比父兄们提前出场。2005超女出人意料地成功,评头论足的都是85前,不论攻击李宇春还是解读为中性审美,都没有跳出传统文化简陋的二元价值观,实际上玉米可能最欣赏地是她的台风。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其她选手,相对“正常”的价值观,失败了?老男人一部2005年喜欢美女叶一茜、另一部2006年喜欢才女郝菲尔,但投票不积极。拉票投票的主力是85后,通过贴吧和群等网络工具形成松散但有效的组织,这种能力相对独立于价值观,适用于商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奋斗>中不那么扯淡的商业情节也都是传统地。首先背景设定为房地产,这么资金和政府关系密集的行业,年轻人自身不可能有任何优势。所以剧中陆涛全靠亲生后养和前女友的三个富爸爸,网友怒斥“奋个P斗!”中国现行的商业是以关系为中心,或者说裙带资本主义。关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英语中都收入guanxi一词。而西方或古典商业,是以契约为中心。

青春偶像剧都是骄奢淫逸,关键奋斗这个名字触犯众怒,主人公还颠来覆去絮叨。网友提议改名<天降强爹的幸福生活>。这暗示了典型的85前风格,迷恋行为艺术,说话做事不衡量结果,纯为表现某种精神,剧中即奋斗精神,也就是传说的装B,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发扬精神必能成功,就是传说的YY。这也许正是本剧热播的秘诀。而85后正因为更自我,才不会做给人看,工作和兴趣结合更密切,物质成就更高,但未必把奋斗天天挂在嘴边。

剧中还设定男人奋斗、女人花痴或靠男人奋斗的性别角色,主要是满足男性观众YY,倒也符合商业的现实。工业时代偏重体力和理性,由男人主导。信息时代则偏重智力和感性,细腻的女性有用武之地。早在2003年,<商业周刊>就发人深醒地提问:“为什么男生学业落后女生?对经济、商业和社会有何影响?”独立女性的购买力增加,于是开始流行男色。在淘宝开店并能维持的小业主大多是女性。一位生于80年的女性朋友聊了两小时,才卖出一条动物园批来的裤子,仍然觉得很值,因为交到了朋友。

网友关于85后零星地评论,没什么好话,总结有两个方面:作风和态度。作风问题在<奋斗>中表现地似是而非。正因为性更开放,85后才不会吃窝边草,剧中三对男女居然吃了两次半。最后向南放弃瑶瑶回到杨晓芸身边,悬崖勒马怕只有75前干得出来,参考电影<一声叹息>,85后多半也是不吃回头草的。

在工作态度上,85后被认为频繁跳槽,不能吃苦耐劳。一方面他们刚毕业,需要时间自我定位,过几年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有客观原因。所谓吃苦,不如说85前无奈而85后有选择。2004年我国居然出现“民工荒”,难道能指责农民兄弟不再吃苦耐劳?其实是民工权益没有保障。我们猜想,早晚出现某种形式的“白领民工荒”,同样是结构问题,量有余而质不足。

85前还认为85后对自己态度很不友好。当然每一代都良莠不齐,不能以偏概全。还有可能是85前习惯等级和资历分明的沟通方式,也是前面说到的关系型商业。而从网络开始学习社交的85后无视这些。也不能排除事上谄者临下必骄,多年媳妇熬成婆,在85后碰了钉子,到网络上泄愤。

都是过来人,宽容地看,85后前程远大。去年小友Vanessa(1985)毕业,参加某外企管理培训生面试,我曾提出些建议。一年来见证她虽屡遭挫折,但坚强地成长。70年代的美国青年非常激进,父辈惊呼为“垮掉的一代”,但最终涌现出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1946)、比尔•盖茨(1955)等杰出人物。

两千年前有个知识青年李斯,看见厕所的老鼠又瘦弱又胆小,谷仓的老鼠又肥硕又嚣张,由此确立伟大的志向。1957年,主席寄语留苏学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顺便说一句,本文作者生于1977年。

2008.4.23

 4 ) 到最后我们终将明白,你只是属于自己的米莱

最近患了一种只想重看老剧的病。

《奋斗》就是其中的一部。

<图片1>

还记得那年热播,当时还是社交网络香饽饽的人人网、QQ空间就铺天盖地地被米莱相关的视频、日志、相册…刷屏 。“有一种深情叫做米莱”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次不求回报的爱恋,今生,你是谁的米莱?”……这随手就来的节奏不仅赤裸裸暴露了博主的年龄,也毫不掩饰地揭露了我义无反顾成为米莱脑残粉和米莱式爱情执行者的身份——矮油,有故事 ——咳咳,拉回主题:米莱确实是个招人喜欢的小姑娘,不管当时的王珞丹是否漂亮;后来的王珞丹是否尴尬。但我们依然得承认,米莱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

<图片3>

“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样,对我都有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 这是出现在剧集中段米莱对陆涛说的话,但其实,这才是故事的开始。酸,非常酸,今时今日我是这样觉着。但是兜兜转转折腾了几年的米莱却对陆涛说“还记得吗?《呼啸山庄》,记住,这是我最钟爱的一段话,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念给你听,你说太酸了,受不了。我此刻告诉你,我觉得一点儿都不酸,而且每一个字都让我——特激动。”看吧,这就是我们的不同。毫不避讳地承认,作为当年执着坚定、被深深打动的米莱党,我已经不再爱米莱这丫头了,只是对于剧里作为主角的那俩货,依旧是满满的恶心,丝毫没有改变——恶心到提都不想提。所以当日写不出长评,今日开写也还是只想写米莱一个人。说真的,我也是蛮好奇编剧是怎么编造出这么一个矫揉造作的故事,塑造了这么俩无耻至极的主角还美其名曰“奋斗”的,直到最近学到了一个叫“直男癌”的词。

哦说到这里我必须吐槽一下本剧的男女主演先。我是真不明白佟大为哪里来的自信演这种设定为“万人迷”的全剧几乎所有女孩儿都青睐的绝对男一号的。就像我一直不明白以他的颜值和身材,加上最多还算过得去的演技,是如何办到各种男主角一部接着一部的。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外形没有说服力吧,编剧在戏里反复强调的是陆涛的“聪明”和优秀,而绝口不提“帅”,也是令人汗颜。再说女主角就更搞笑了,明明一大把年纪的脸上有着很明显的岁月的痕迹,在《奋斗》之前的很多年仗着前夫管虎方面的资源各种尴尬的女主不停刷脸也刷不出存在感。到了这里开始堂而皇之剪了短发以干瘪身材硬撑起各种雷人低胸装吊带装出演极具个性魅力的女主角,殊不知,这原本大学毕业生的设定被马伊琍弄得各种小太妹风令人惊恐。哦,更为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片中佟马两张都不青春的老脸时不时突然间距为零,紧搂、热吻,啃得天旋地转……@@#%$^¥%#&#!……每到此时博主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这……是……剧中80后正当年的男女主


当然,对于演员本身,我也能理解他们对事业攀升的追求以及现实中可能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比如佟大为同学每每跟黄晓明搭档还是挺力挽狂澜挽救作品的;又比如马伊琍至今接演的床吻热辣镜头甚至比一般小年轻多得多这点我好意思到处说么?在此还是不表了。

但此处博主吐槽的根本还是该剧里毁人不倦的三观和人设、剧情。打一开始优秀的男主角就看上了自家女朋友的同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劈腿了;而坚强个性的女主则是从学生时代就傍大款,当然咯并不为大款所操控,纵然设定家境不好却仍坚持追逐理想决心去巴黎留学(虽然立刻为了干柴烈火的爱情说不去就不去了,貌似编剧也没考虑过这样一个传说家境不好的家庭的负担什么的),然后就是在毕业的当口三了一直对自己很好很好的同学好闺蜜。俩人合伙气走正牌女友之后终于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混混生活,满嘴的理想奋斗,但在现实中也不过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然后抱自己亲爹大腿的抱大腿,去夜总会陪酒的陪酒,这就是咱们的男女主。除了一个“渣”,一个“贱”,恕我也想不出别的形容词。

看到这里,你也许忍不住要给我翻白眼“不是说厌恶到不提那俩货的吗?骨气呢?”看吧,这就是米莱的悲哀。哪怕你想“歌颂”一下她高尚的痴情也没有办法脱离三观不正的他人而存在。不信?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整个过程中她都干了些什么:从故事开头毕业季被渣男劈腿闺蜜负气出国,到悄悄潜回渣男贱女同居的房子对面每天通过望远镜监视;“豪情满怀”地接手了自家橱柜店的总部,一再用极大的利益让步扶持渣男在他自己亲爹公司里的所谓事业。坦诚自己还是放不下渣男,好不容易等到渣男和女主分开、渣男叽叽歪歪已久的项目被亲爹更有商业眼光地出卖,女主亦毫不犹豫地提出分手、出国,米莱又一次迫不及待地站到了帮助渣男重振河山的第一线。这一次更离谱,直接把渣男领进米莱亲爹的公司委以重任,甚至提供loft给一群曾经毫不犹豫站在渣男和夏琳一边的“狐朋狗友”们继续装逼——换来的结果是渣男不停地任性妄为导致项目投资不断超标最终失控。终于,在渣男亲爹的“力挽狂澜”下,米莱的家族在田园牧歌项目中彻底破产,如果没记错米家应该是损失了一个多亿吧。于是渣男玩儿腻了不玩儿了表示鄙视自己生父(其实也包括米总方总)这种生意人,正好此时夏琳回国了俩“崇高豁达”的“有志青年”开开心心结婚去共创美好未来。最终米莱决定治疗心伤举家出国继续留学。

对于我这样的叙述,如果是没看过剧的人大约除了对“渣男”印象深刻以外,对本文的主角米莱也没有什么好感吧。嗯,没错,在我们的编剧大人笔下,她就是有着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付出型的人格。她对陆涛说“我就喜欢为你做各种事情,我好像一直在等着为你做各种事情。以前轮不到我,现在我从队尾排到了第一了。”这个剧里有着太多的人操着标准的京腔各种把誓言大道理大承诺玩儿的飞起,但基本上都是做不到从一而终恪守誓言的。唯有米莱,开始的时候她来不及说这段话,因为她不是女主,但是从头到尾,她却一直是如此实践的。她知道自己一点都不快乐,甚至连快乐是什么都不知道。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米莱只想要陆涛,而陆涛和夏琳俩人嘴上说着只想拥有对方但骨子里都只爱自己”的一个三角恋的悲剧。但从深层次剖析,米莱的悲剧根源是从未找到自我。剧中渣男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所有人坦诚,他的真爱是夏琳,以前在大学里自诩聪明混得开,别人谈恋爱所以他也谈恋爱,潜台词就是没有真爱过米莱。所以在看上夏琳后第一时间就勾搭上了开始一夜情,然后是近乎条件反射地考虑好了怎么在夏琳去法国之后就追随而去。这一切安排里似乎他从来就没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叫米莱的正牌女友。而米莱自己也知道陆涛喜欢领着自己的狐朋狗友坑她这个富家女,他们逃单她买单,这就是身为陆涛的富二代女友的日常。

记得有人说过,其实每个人都有病。陆涛的病很多啊,他仇富,但又极度渴望成为富人,所以在不断追求往上爬的过程里总是摇摆在利用富人的帮助甚至自以为“卑躬屈膝”的自卑,和目空一切鄙视富人的狂妄之中。又由于极度自私,导致他的眼界很低,以至于总是会产生各种像小孩子一样幼稚的行为举动。这些问题,同样自私的夏琳看到了,所以她总能及时趋利避害,同时也能愈发吸引陆涛的眼光。而盲目爱着陆涛的米莱呢?其实她也是明白的,你看她对小灵仙儿的劝告,对向南杨晓芸问题的立场就知道,对于感情的事儿,她门清。但是她的病症在于,她爱死了自己的幻想。她幻想中的陆涛特别聪明能干特别好,她幻想着最终还是能跟他在一起拥有自己幻想中的爱情。那么她幻想中的爱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绝对不会让你去有发展的公司,干什么事业。我要你去找挣钱少,但是清闲的工作,天天跟我泡在一起,看电影、去迪厅、看展览、接着过学校的生活。把这种生活能延长多久就延长多久,我们俩还可以攒钱买奇瑞QQ,还是那个分期付款的那一种,周末跟华子,向南去AA制的小饭馆大餐,晚上去打台球,或者回家看DVD,我靠在你肩膀上,把每个月挣的钱花到只剩最后一块,然后分头回家蹭饭吃。没有公司,没有什么儿需要解决,没有应酬,没有别人,只为自己活着,我为你,你为我。你知道吗?我有的时候听杨晓芸向我报怨他跟向南的事儿,我就羡慕。不管有什么恩恩怨怨,他们天天都能在一起,天天都能。”看到这儿电视机前的屌丝男士简直都要乐得跳起来了!“哎呀妈呀如此痴情执着的白富美呀,你这条件我符合呀!快选我快选我快选我!!!”然而米莱眼里就是看不到别人,跟她真正门当户对家境优异事业有成的高富帅也比不上她心心念念的陆涛。但她自己既属于陆涛骨子里仇视的富人,又不是陆涛骨子里爱着的夏琳式的特能作的姑娘。于是乎这份感情注定悲剧。

说到这里,我得假装“行家”插播几句关于爱情的体悟。还沉迷在米莱式的深情里的姑娘你赶紧醒醒,永远记住,只有两个人相互的感情那才叫爱情,而一人单方面的付出那最多叫感动。也曾在最该开始为自己奋斗的年纪爱过一个不知所谓的人……你知道那我说的绝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么?就如米莱所言“我连想都不愿意想,我一想就失望,我真失望,我太失望了……”那种无望,就像无边无际的黑暗,吞噬掉你所有的喜怒哀乐,直到吞没你所有的感觉。更可怕的是,剧集里的米莱还真是个一掷千金的白富美,而现实中绝大多数米莱式爱情实践者的傻妞们却是“没有米莱的命,还患了米莱的病”。

米莱的痴情倒是令人动容,但要说伟大,那还真没有。不管对方再怎么渣,你硬把一份人家不想要的感情塞给人家,其实也是件强人所难的事儿。她倒是一直用自己强大的财力和资源背景给自己幻想的爱情不断续费,她羡慕夏琳“占了又穷又漂亮的便宜”,可是她始终想不明白陆涛喜欢的是什么。当着她的面儿,夏琳一副愧疚至极又爱莫能助的样子,但是一转头就冷冷地把这把刀子丢给了陆涛。米莱的优点是胸怀坦荡,连杨晓芸都说其实曾经,米莱是对夏琳最好的人,但是夏琳是多精明的女人啊。面儿上特别自责,一转身委委屈屈地把原话对真爱她的男人诉苦,一下子又给自己加了无限多分而把米莱推得更远。故事的开头,米莱自认本校校花而其他人(包括夏琳)在亲亲男友陆涛眼里都是菜瓜。同样是服装学院设计系的同学,夏琳杨晓芸在折腾设计、参赛、走秀的同时,身为富家女的米莱倒是坦坦荡荡“不干正事”整天跟陆涛混在一起然后去秀场给姐们儿捧捧场。好像从头到尾都没有听说米莱有什么特别热爱的事业,哦对,她说她不喜欢“事业”。所以说该剧的编剧兼原著作者特别搞笑,直男癌晚期的他不仅把身为主角的俩80后塑造得如此幼稚无耻,意淫出的富家女也好像是闲的特别无聊——只要米莱乐意随时可以出国,但是她却感动于为了陆涛放弃出国的自我,她对夏琳傍的大款男友说“她不肯为了你放弃出国,她不爱你!”嗯,这丫头自己倒是乐于沉溺于情情爱爱风花雪月中也成全其他人如此“缱绻浪漫”的人生。但是她始终不明白,打从夏琳披着个特低俗老土的低胸抹布第一次出现在T台上,她就是败了,陆涛就是喜欢这种作的劲儿,他从夏琳身上认出了自己,包括他自己的眼界和品味。

所以这么些年了,可悲的米莱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幻想和梦境,其实从来不需要她。她的痴情,仅仅属于她自己。

所以还身处在米莱式漩涡里的女孩子们,真的不要再深陷下去了。真白富美真没有这么闲,赔上一整个青春来经历如此漫长的“失恋”,还是为了一个跟自己完全不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

博主此账号的第一篇日志是为米莱写的,我一直记得喜欢那个坦然率性、敢爱敢恨又执着痴情的女孩儿的感觉。但是这么多年了,我早已明白,我不是谁的米莱,我们终将遇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米莱,我不再爱你了。

 5 ) 有志青年招人烦的原因

我认为不能因为大伙儿都说这个戏烂咱就不看它。我还认为批评某个人坏或某部戏烂都应该尽量给出充分理由的。

  看吧,大多数人都讨厌夏琳和陆涛。所以我准备认真地冷静地刨根问底儿地追本溯源地分析一下原因。

  必须先表扬编剧石康一下。

  他从《晃晃悠悠》开始,就一直在讲怎么混——恣意妄为的混,损人不利己的混,尽可能混蛋的混,而最根本的,是毫无理想的混。在这部电视剧中,他终于给所有的男混和女混们安上了理想。这得算是进步吧,毕竟有理想总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了,爱情从来是每个人的理想,你说它是幻想或妄想也未尝不可,所以先不说爱情——

  陆涛的理想是完美的作品,夏琳的理想是不停地进步,杨小芸的理想是能天天都过得很轻松开心,向南的理想是自己先过舒坦的前提下再让自己的女人天天轻松开心,华子的理想是明天能比今天好一点点,露露的理想是安稳。

  如果我说陆涛和夏琳是其中相对来说最有志的两坨热血青年,应该没有人反对吧。而且他俩的理想也相对不庸俗,都是学设计的,不怎么考虑钱。虽然陆涛有两个好爸爸是走运了一些,夏琳得全靠自己播种儿松土浇大粪、一滴汗摔八瓣儿浇开幸福花儿是背运了一些,但咱得说,他俩都是相对有理想的热血艺术青年,对吧。

  那我们怎么就都不跟这俩有志青年共鸣呢?是因为我们都是没有理想的冷血颓废青年么?当然不是啦。我觉得编剧石康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据石康以往作品来看,他是非常乐于描写杨小芸和向南这类人的,他总渲染这类人的可爱和小聪明,以掩饰他们的自私、庸俗和愚蠢。也就是说,他喜欢这类人,甚至他自己就是这类人,所以他活灵活现地制造出了活蹦乱跳的向南和杨小芸,水到渠成,轻车熟路。

  但他和夏琳们、陆涛们不怎么熟——他也许曾屡次目睹这些人树立一个理想,然后为理想制定按部就班的计划,再然后为理想照不进现实而苦大仇深,再再然后理想实现了虽未必狂喜却也倍感欣慰感慨万千……但这个过程他不曾体验。很多人说他的每部小说都是写自己,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根本不屑于体验这个过程。

  相对于有志青年,石康更欣赏聪明青年。聪明的青年不需要这个迂回的过程,仅仅是在混的过程中随便抖抖机灵,就起码能在人堆儿里整个中等偏上的位置了。而有志青年在石康看来,因为努力而显得那么不飘逸,不超脱,不自如,不牛逼,远达不到无欲则刚的境界。

  但是,他还必须言不由衷地,像便秘一样地硬挤出一些欣赏、重视及赞美给咱们的男一号陆涛和女一号夏琳。

  于是,我们就只能看到两个假积极,假模假式,僵硬做作,不合逻辑,莫名其妙,臭不可闻的有志青年。

  当然,我们还特别特别的不能强迫自己对东北小伙儿佟大为及上海姑娘马伊琍假装出来的生硬京范儿视而不见。

  其他:

  华子算是混子里比较积极的那种,石康一贯认同所有混子。所以华子也被塑造得比较生动活泼,招人待见。但华子不够聪明,在石康的作品里,不够聪明的人都是倒霉蛋,于是华子就成了一个生动活泼招人待见的坎坷倒霉蛋。

  露露是最乏味的一个。我们都看到石康在《北京姑娘》里是怎样绵里藏针地挤兑外地姑娘的,估计是考虑到很多混北京的外地姑娘也会看这部戏,所以他强忍刻薄,给了露露一个亲情的借口,没把她写成心怀鬼胎满身铜臭的恶毒物质女,露露真该庆幸啊。

  至于米莱和瑶瑶,石康赋予她们的理想仅仅是爱情,同时还让她们很有钱。对此我同意大伙的意见——纯属男性渴望不劳而物质精神双丰收的意淫。有点儿无耻,并十分无聊。

 6 ) 无耻之尤的《奋斗》

无耻之尤的《奋斗》

文/碎岁

《奋斗》热播时,看了几集,后来被雷得看不下去了。 我很好奇,这编剧导演要下多少功夫,才可以把剧中人全都编得那么恶心,那么拧巴呢?他们居然可以让主角一个比一个作,一个比一个贱,一个比一个不要脸,80后再不济,也不至于个个都是这样的极品吧,像米莱那样弱智,像陆涛那样虚伪,像夏琳那样卑鄙,像杨晓芸那样无理,像向南那样猥琐,像露露那样势利…… 而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敢于把一群败家子的撒娇耍泼命名为奋斗。 你爹有钱,他爹比你爹更有钱,躲都躲不开,失业了,还可以租大工厂玩LOFT,随便一单就是几千万,张口闭口英国法国,当个律师,马上就是别墅,开个饭馆,一炮就火…… 可就这堆垃圾,居然被煞有介事地宣布:这是80后的圣经。 看来他们和伟大的D一样是无神论者,他们才不管什么“装逼遭雷劈”。 这就不单是无知了,这是无耻。 它是歌德派,篡改现实,制造“盛世”的假象,一代人的生活原来已如此丰富优越,它对绝大多数80后真实生存状态的遮蔽,削弱了他们弱势群体的资格认同度…… 它是迷魂汤,它在大学生与90后面前吹起这些五彩缤纷的肥皂泡,直到他们撞得头破血流…… 它是教唆犯,它的主导思想五毒俱全,它赞美投机,肯定“有奶就是娘”,宣扬“理性经济人”,美化权力寻租,认同等级社会,炫富,仇穷,倡导消费文化,推崇美色至上,逃避责任,丑化理想,高歌玩世主义…… 它是刽子手,它杀人不见血,它对人们真实生活感受的调戏与强奸,直接给他们带来了羞辱与伤害……

 短评

装逼的片子,打死都看不完!太他妈的装了!

6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很差

对白太做作了

9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我终于到了他们的年纪,在看一遍会有更深的体会。非常好,为梦想奋斗,坚持做自己。

12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小时候一集一集的翻看啊,几个人这感情错综复杂的,陆涛跟夏琳的事让我心里道德感有点摇摆,虽然知道他们是真爱,也喜欢夏琳,可是挺心疼米莱的,什么都没做错就被劈腿,还是跟自己闺密,可能现实就是残酷吧

15分钟前
  • 璐baby
  • 推荐

虽然剧情不是太现实,但也让人看的心情澎湃,这部剧捧红了四个男女猪脚,他们的演技也是不错的,而且电视剧都是原音,不错

19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我们的生活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剧情真的太扯,不太好看

25分钟前
  • 草莓__三月
  • 还行

我怎么就那么喜欢听北京话呢。

30分钟前
  • 殘 藍。
  • 还行

当初觉得励志,现在看男女主三观都很有问题啊,李小璐和文章现在成了这样也是没想到。

35分钟前
  • 竹叶青
  • 还行

每个人只有奋斗了,才能过得美好

39分钟前
  • 苏幼
  • 还行

在当时比较清新脱俗的电视剧,每个人说话都很有趣,每个人都特点十足,个性突出,反应了年轻一代的各种问题

42分钟前
  • 南夏
  • 力荐

女主是小三,男主是渣男,然后接下来通篇洗白,重看发现这剧的三观崩得无语。夏琳是洗不白了,至于陆涛为什么不爱米莱,因为婊子配狗天经地义。

45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我讨厌米莱。

47分钟前
  • 狗子
  • 推荐

那些年跟着老妈追过的剧。

48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这剧当时就是断断续续地看的,是说年轻人的奋斗进取吧,其实现实生活的忙碌中哪有那么多的矫情啊!

52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推荐

为啥我没选“励志”,因为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励志。太憋屈是真的。

56分钟前
  • 果酱☮
  • 推荐

真的不是我矫情,而是我看了半天,发现除了华子一个还勉强算是在奋斗以外,剩下几对就是瞎嘚瑟。有个有钱的爹的在嘚瑟,有对裸婚的两口子在嘚瑟,有个一心想帮助自己家庭摆脱贫困的在嘚瑟......真不知道他们都在奋斗个啥?

6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让我哭过让我笑过,让我回忆很多。也许每个80前后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但是结果有些扯

1小时前
  • 器官坏死
  • 还行

事实上我认为赵宝刚是很出色的导演,他总能把故事讲得特别顺畅。台词很有京味,挺有味道。现实生活中,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像夏琳或米莱那样的女孩,她们多是杨晓芸,但我丝毫也不讨厌她们。她们确实世俗、以自我为中心,但她们有基本的道德观,她们勤劳,她们刀子嘴豆腐心,她们爱她们的丈夫。

1小时前
  • 曾于里
  • 推荐

当年的向南和杨晓芸,现在的文章和李小璐。哦!还有马伊俐的夏琳。做梦都没想到现实剧情会是这般走向。

1小时前
  • 磕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