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剧情片大陆2015

主演:周奕娈

导演:张好

 剧照

归来 剧照 NO.1归来 剧照 NO.2归来 剧照 NO.3归来 剧照 NO.4归来 剧照 NO.5归来 剧照 NO.6归来 剧照 NO.13归来 剧照 NO.14归来 剧照 NO.15归来 剧照 NO.16归来 剧照 NO.17归来 剧照 NO.18归来 剧照 NO.19归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3 08:36

详细剧情

农村孩子玉龙由于种种原因,逃学出走,李老师能否将他救赎挽回。

 长篇影评

 1 ) 《逝去兮,归来兮》——写在上映前

       今年的清明,过得如此漫长。在京进修、忙碌,我错过了给外公外婆扫墓。

        妈妈总说,自己家庭出身不好,我三十来年的成长时光里,总是映射着来自故去的光影与记忆。

       外婆来自皖西大别山脚下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抗战时期在六安的师范学校与外公相识相恋。40年代,在上海复旦新闻的前身进修毕业后,外公留沪选择加入国民党。解放前夜,外公热情响应共产党号召,帮助中共说服大批国民党左翼人士、积极策反其留在大陆、迎接解放。解放后,他加入安徽日报,之后于合肥四中、九中成为高中语文教师。这样的背景、这样的经历,在那个年代是复杂的也是危险的。随后的一次次运动,外公外婆历经艰辛,他们的家庭也遭受风吹雨打。

       从60年代开始,家人逐渐分离:外婆成为地主分子,远赴定远农村接受改造,外公成为历史反革命在农垦学校接受教育;大姨以优异成绩在合肥师范毕业却被迫在巢湖农场下放,比大姨小11岁的我年幼的妈妈跟随大姨也开始了农场生活;舅舅年幼时帮助外公搬砖谋生,之后在肥东开始了下放时光。一个家庭,四分五裂了近20年,在80年代到来的前夕才陆续团聚。为此,这个韩氏家庭一家五口特地在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全家福,外公郑重地给相片取名叫做——“帰来”。

       聚散别离,于我的家族而言,是以时间的名义来面对和遭遇的,远非停留在那些后来的件件作品里。我虽80生人,但是在这个家庭里,从小听着外公外婆回忆往事,听着妈妈细述家庭的变迁,所以很早就明白了“团圆”和“历史背景”这些抽象又特别具有政治含义的词汇。我很早就看懂了《牧马人》、《芙蓉镇》、《小街》这样的影片,知道了朱时茂、丛珊的爱情是那样的艰苦而又隽永,刘晓庆、姜文的情缘是那样的患难与共,郭凯敏、张瑜的依恋与分离是那么的让人心酸,知道了《人到中年》影片里,潘虹是怎样的苦闷与无奈。是时代,是时代给予了人们历经磨难后学会了隐忍,懂得了珍惜。在我看来,经历过那些时代考验并且依旧认真、乐观、坚强、耿直活着的人,都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外公外婆“们”如是,大姨妈妈舅舅“们”亦然。

       外婆去世已经24年了,外公也离开我们三年多了。那个时代早就远离我们很久很久。逝去的不会再来,也决不能让它重来;“帰来”的,我们更不该放手,需要好好珍惜。

       过不了几日,张艺谋新片《归来》即将上映。前两日张艺谋与李安在美国对话,张艺谋说,《归来》题材在变成电影剧本的过程里非常艰辛和痛苦,因为现实的原因,很多问题还不能触碰,只能采取倒叙的方式绕道进行。即便这样,依旧让观看过试片的李安与斯皮尔伯格感动不已,甚至潸然泪下。

       不清楚影片上映时,会有多少人去观看去思考,会有多少人去回忆去反思。时下,我们最匮乏的就是反思。面对过去,面对那些荒唐却又撕扯着每个家庭的年代,在某种引领下,不少人选择了遗忘和禁语。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艺谋是勇敢的,一部《活着》,让他在20年前就被贴上了“禁片”导演的标签,在现在又选择了相同题材的故事并把它投放在银幕上。

       时代的确改变了不少,但是,归来的思考却还远远不够。我不清楚我这一代人,身上流淌着的故去岁月的血液还有多少,成长岁月里妈妈的回忆与讲述究竟能换回多少人的思考与敬畏。

       至少,我有。

       逝去兮,不复还;归来兮,不放手。

       归来的,也许会越来越多,也可能会越来越少。至少还有曾经的谢晋、巴金。

       《芙蓉镇》里,曾经打人的人在浩劫之后依旧高坐庙堂,曾经卑劣的人发疯后依旧以“运动了”的呓语恫吓百姓;幸好,坚守与向往明天的刘晓庆还是盼来了姜文的归来。

       面对历史,如果我们选择性遗忘,就会失去敬畏,就可能再度迎来悲剧的循环;

       面对历史,如果我们放下惩戒,真诚面对, 就可以走向充满自豪的明天。

 2 ) 避重就轻的故事不是好故事

   聊聊《归来》的剧情和剧作


  几乎身边看过《陆犯焉识》原著小说的亲都说电影改的不好,但是在阅读不易的年代,大多数的朋友仍然对《归来》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我没看过原著小说,也没有通过百度了解原著讲了什么,因此尚无从做比较。但是我想,不论小说讲了什么,有多么优秀,作为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按照电影去衡量吧。
  
  妄断前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自己的年龄和阅历是否足够对涉及文革和历史的《归来》品头论足,二是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张艺谋的电影是否应该高于对一般电影的要求?或者引申一步,究竟是用《三枪》《黄金甲》的标准还是《活着》的标准?本文可能写的稍显尖锐,我想对张导演还是应该严格要求,毕竟他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电影资源吧。
  
    整体而言么,我认为《归来》虽然呈现出了整体较高的制作水准和一些亮点,但仍是一个避重就轻夹杂平庸的电影,看似贴着历史和文学的华丽标签,却是春晚小品的故事档次。因缺乏必要的前情铺垫,主角的动机是如此单薄刻意,彼此的爱情付出毫不感人。而念白夹杂回述式交代信息,到片尾主角的个性化形象也没立起来。占据电影主体大部的“失忆”故事线曲折和推进不够,大段情节拖沓重复。本应穿插其中的女儿副线更是扭捏造作,如同花瓶。

  《归来》的剧本显然是下了心思的,但是这些心思最后能呈现出多少却成了问题,先不论电影前半部分显得过于刻意和巧合的出逃相逢段落是否合适,倒是占据电影主要内容的唤醒记忆显得毫无层次和进展。也许从剧本安排上来说,主创还是努力让这部分显得工整,可以看出唤醒记忆不同方法还是有着递进式层次的,从简单初级的找组织,到能够补充人物信息的弹琴,最终到能调解矛盾让女儿回家,并释放自身感情的念信手段,应该说剧本上还是带有工巧气息的。

  只可惜,由于《归来》整体的叙事节奏过于舒缓,导致全片段落之间缺乏节奏,让埋藏于故事深处的叙事递进没能很好呈现,在电影效果上,尽管又是弹琴,又是念信,又是找组织作证实验了一个接一个的新办法,但是对于渴望故事的观众来说,大多是无效而漫长的重复罢了。

  故事的主线是陆焉识耐心而细致的唤醒妻子记忆,但是电影却没能很好交代这两人的前情故事,一来是没能用有说服力的手段说明二人为何不离不弃,二来在人物形象上也缺乏具体的个性特质。爱情是鲜活的人和人的互动,被忽略成了有符号意义的右派和妻子,因为缺乏个人化色彩,虽然陈道明和巩俐演的还不错,但是却很难打动人。

  也正因为二人的情感和个性缺乏基本的交代,反而拖累了他们对历史和某一群体的代表性。没有了爱情的鲜活,这让开篇文革内一场逃亡与抉择的车站相会变得轻飘飘,更让陆焉识归来后一系列唤醒妻子记忆的举动显得过于能动。一根筋和符号化和历史感可能是张艺谋自己的人物观,但历史感是什么,是大时代中无数个个人命运的汇总,忽视了个人,历史也就跟着打了折扣。
  
  主线的单调实际上是可以依靠副线来弥补的,也就是《归来》中女儿丹丹的线索。可虽然打着最新一代谋女郎的噱头,但是丹丹的情节在电影中十有八九是多余的。除了跳舞的政治寓意和符号化段落外,女儿几乎没能对电影起到正面帮助,整个人物从定位到性格都是扭捏和别扭的。电影开场和几乎未曾谋面父亲第一次相遇,女儿是如此的大义凌然,跳跃到文革后的车站相遇,女儿又如此善解人意,人物显得割裂且不可信。要知道,伴随着十年浩劫和残缺家庭长大的女儿,仿佛没事人一样的长大自愈不显得太一厢情愿了么。按照开篇的人物关系和身份的设定,女儿应该是心有不甘,对父母的哀怨甚至大于关爱,尤其是和父亲的陌生与疏离,这种极具人性的矛盾和痛苦都被避重就轻的处理掉了。在《归来》的创作资源下,我想这绝对不是失误,而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态度使然吧。

  作为一部回叙文革的历史与人性大作,“避重就轻”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归来》最大的问题。对文革和人性的反思是否会导致审查未过电影流产我们暂且不谈。简单举一个本应在电影高潮段落的处理例子——当面对爆发的父亲,丹丹试图用一句“我还小,他用饭勺打我妈”来避重就轻尚能理解。可经历了生离死别流放二十载的陆焉识,对妻子唤醒记忆未果,家不家情不情,终于了解到了方师傅真相的时候。一个背负沉重人生的中年人意识到妻子所遭受的精神苦难,断然不会之身去找方师傅讨要说法,更不会拿着一把铝合金饭勺。

  即使我们忽略掉理性和隐忍以及诸多不合理,难道饭勺都攥在了手里就会因为对方也被抓了就算了吧而让积淀的矛盾烟消云散了吗,难道迟来的正义就不需要彰显,什么事情都一竿子甩给历史了吗?这是避重就轻,关于流放的苦难被用“看见了龙卷风”遮掩过去,还是避重就轻。通篇的避重就轻,恐怕也只能解释为张艺谋作为体制既得利益者自己的价值观吧。我相信无论是否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观众,只要有着切实的巨大悲伤和痛苦,一定不会这样去想。
  
  最后还是信口说几句《归来》的故事假设吧。做不到直面历史,至少应该直面人性,在电影开篇的逃亡段落前增加必要的铺垫,交代陆焉识是谁,他对妻子妻子对他的感情基础。也交代清楚陆焉识为什么值得观众和妻子去信任,同情和关爱。

  扔掉雨夜楼梯那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无论是以陆焉识的主观视角切入农场逃亡,或者更加生活化的讲述相依为命的母女二人都可以。当情节推进到文革后,最大的改动一定是来自于女儿丹丹的状态,丹丹对父亲的情感应该有个渐进式变化,而中间的重要节点最好能够和失忆的主要线索达到统一。陆焉识唤醒妻子记忆的方式和段落应该清晰简洁,尤其注意起伏节奏。在故事的后半部,应该努力区分出幕的蜕变——当陆焉识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仍不能唤回妻子记忆的时候,他在动机和方式上应该有着明显的蜕变。如果坚持用现在这种开放式悲情的结尾,在情节处理上应虚实结合,抓住时代感和周围人心态的变化,倘若这样,《归来》可能会更能打动人吧。
  
  
  

 3 ) 悲喜皆为爱

我本来已经躺下了,但好像胸口被谁拍了一记重掌,一口鲜血,不吐不快。又担心一觉之后会遗忘了哪点微小的感动,也就顾不上困了,起来打字。

生于86年,我大概错过了张艺谋最艺术家的那几年,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他,已经是《英雄》。从这个时候开始看他电影的人,大体对这位“国师”没什么好感,无非是个开染坊的老流氓,银幕上挥毫泼墨,银幕下乱搞超生。
如果不是靠发达的DL产业,我约摸也会错过外婆桥红灯笼活着打官司等种种。上述NB闪闪的作品,一直激励我持续不断地、拿真金白银捧张先生的场,从黄金甲到十三钗,每次走出电影院都忍不住大骂脏话,而且一年比一年骂得难听。
大叔们那些年靠看张艺谋装B,骚年们这些年靠骂张艺谋装B。如此分析,那么在看《归来》之前,我还是骚年。

当然,我还错过了那混沌但“有序”的10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那是课本上的一句带过,是禁片的必备桥段,是长辈们话到嘴边又戛然而止的往事不如烟。
如果说“WG”是那一代人心中的伏地魔,那这一次,《归来》的张艺谋大概就是敢直呼其名的哈利·波特,哪怕额头的疤还会隐隐作痛,他也不甘心只把回忆打包封存。
我印象里,《归来》应该是中国大银幕历史上,第一次直面那10年的作品。光凭这一点,就值得几代人起立鼓掌。


《归来》的前30分钟,以一家三口的戏剧冲突为小切口,带观众回到那个神秘的年代。

————————第一道分割线,含剧透————————————

打成右派发配远方的父亲,留守持家独立思考的母亲,洗脑长大一心向太阳的女儿。
这是一场在《1984》里就被预言过的人伦悲剧,女儿为了“GM事业”举报父母的密会,一举瓦解了一家三口仅存的一点点,精神层面的亲情纽带。

———————————第一轮剧透结束————————————

短短30分钟,电影大师的功力就可见一斑。张艺谋并没有像冯小刚在《1942》里那样,使劲浑身解数来描绘各种"惨不忍睹",而是集中火力在家庭矛盾上,用父女、母女、父母三组细腻的冲突,揭示了特殊年代造成的悲哀。
在一个信奉儒家的民族,竟然有一种力量可以凌驾于亲情之上,这应该是100年前100年后的人,都不太能想象的事情。
三组矛盾集中爆发,引来了全片第一轮泪点。这时我看了看手机,距离开映整好30分钟。
这30分钟里,有两个人不得不提。
一个是巩俐,这30分钟几乎是她的独角戏,她用精确到背影、手指、下巴、腮帮子的演技,只几场戏便酝酿出排山倒海的情绪,绝对是世界级的表演。
一个是张艺谋,仅仅用30分钟和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便把那10年的哀与怒倾诉完毕。细腻、隐忍、考究、精确,举重若轻。
如果在更远的未来,WG之于中国,可以像二战之于欧洲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那么《归来》的前30分钟无疑就是这个类型的鼻祖。

有看过原著《陆犯焉识》的朋友说,电影版删减了太多对WG时代的描绘。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有点小家子气了。抛开我们国家尚存的电影审查制度不说,这终究不是一部满足好奇心的纪录片,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在探讨爱情的电影。


前30分钟澎湃收场,本以为电影会进入泪点一浪接一浪的节奏——即使这样也值回票价了。可我万万没想到在《归来》的后80分钟里,张艺谋再也没有用力去浓烈。

——————————第二道分割线,含剧透——————————

WG结束,父亲平反归来,母亲因病失忆,女儿成人有了人性。
这80分钟里,女儿不再是家庭矛盾的核心,转为父母关系的催化剂,不予讨论。
父爱母,母爱父却不记得父。这个爱情故事简而化之,就是严肃版的《初恋50次》+中年版的《爱》+活人版的《人鬼情未了》。
他爱她,她爱他。她不记得他,他不能拥有她。
她等他,每个月的5号都去车站街他,一接就是几十年,也没想过离开他。
他等她,每天守候在最近的地方,想方设法唤起她的记忆,等她认出来他的那一天。

———————————第二轮剧透结束————————————

相对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电影,这应该是冗长而难熬的80分钟,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小情小调。
琐碎绵延的叙事,一轮接一轮,几度准备好情绪眼泪几乎打转了,就戛然而止重头来过。
一层一层剥开洋葱,却发现手里拿的是颗无公害且不催泪的包菜。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观影感觉。
但回想起来,这实在是太温柔的80分钟。我从不记得在任何一部华人电影里,像《归来》这样,用如此尊重、崇拜甚至信仰的方式,描述过爱情。
之所以强调“华人电影”,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给爱情留下太多余地。
在这个尊孝悌、敬权贵、逐福禄、求康寿的国度,爱情通常是被妥协的对象。我们有太久没有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地,去歌颂爱情。
关于这一观点,我不想花太大篇幅去论证,就在电影里举一个我最感动的例子:

———————————第三道分割线,含剧透—————————

片面失忆后的母亲,决定再不原谅女儿,把她赶出家门,视若路人。
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绝对无法理喻的结局,所谓“虎毒不食子”,母性应该是女人与生俱来的美德,无论再爱谁,女儿终归应该是女儿。况且母亲并未改嫁,尚在等父亲归来。
分两个层面来分析母亲的这个决定。
1,片面失忆后,母亲已经不具备理性思维能力,也就是社会属性相当弱。因此处理问题时极端感性,在她的心里,对人妻身份的自我认知远远超过了对人母身份的认知,因此在两个身份发生冲突时,她仅凭潜意识就决定遵从作为“人妻”的自己。
2,母亲内心深处并没有遗忘“人母”的责任,因此只凭丈夫的简单几句建议,便兴高采烈地邀请女儿回家住。可见她对女儿的责备,源于自己并不确定丈夫是否能够原谅女儿的所作所为——其实她自己早就原谅了——甚至可以理解成是“身为人妻的自己“对“身为人母的自己”的责备。
在这个小片段里,爱情成为了高于自己、甚至高于子女第一价值观。至少在我的认知里,这已经是华人曾给予过爱情的最高地位。

——————————第三轮剧透结束—————————————

在这80分钟里,巩俐受到角色的局限,展现演技的机会不多。这时陈道明挺身而出,越来越有戏,在渐进的剧情中,将表演的层次感拿捏得无比精确,尤其是弹钢琴那场戏之后,就好像一座随时准备爆发的活火山,并一直提着那股劲儿撑到了最后一分钟。
哦,顺便提一句新一任的谋女郎张慧雯吧。长得挺漂亮,舞跳得也好,没演砸。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轮番出场的知名龙套中,最喜欢的是丁嘉丽的表演,容嬷嬷之后,好像再也没见过谁把北方泼妇演绎得如此传神,点个小小的赞。
从单纯观影体验的角度来看,《归来》也是相当考究的年代戏。时代感强烈的背景音乐贯穿始终,甚至连每首歌的音质、音量都有精心雕琢。服装、道具等细节之处也能感受到张艺谋对那个年代深沉的怀念。
这种怀念,并不是像有些电影那样给英雄墨水或者大白兔奶糖几个大大的特写,而是让瓷杯、脸盆、闹钟、自行车、收音机、大字报、革命标语这些元素,安安静静地躺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绝不刻意打扰镜头。
无数微小的、不动声色的怀旧,相反更让人融入剧情中,而不会一惊一乍地联想到“哎呀我家原来也有个跟这一模一样的床单”。说白了,也是老谋子大师气度的一种体现。

——————————第四道分割线,含剧透——————————

《归来》的结局,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其实看到接近尾声的时候,很忐忑的,不知道自己更想看到哪一种结局。
要么,男女主角中有谁没熬过时间流逝,先走一步,让这场伟大的爱情最终以无声的遗憾落幕。
要么,在男主角经年的努力之下,女主角的记忆突然被唤醒,皆大欢喜。
但好像,不管以什么方式收尾,都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终于,经过一幕突兀的“许多年后”,男女主角化成了有点让我无力吐槽的老年妆,迎来了最后一个镜头。
那是在5号的清晨,还是那个车站。
她还在等,他也还在等。
开放式的结尾,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
在爱面前,谈悲喜,太肤浅。
无论悲喜,皆为爱情。

——————————第四轮剧透结束—————————————

多年后提起《归来》,我应该送给片中那个特殊年代一句“呵呵”,然后告诉年轻的朋友,这是我28岁那年看到首映的,一部伟大的爱情电影。



————————二刷归来+对话老谋子—————————————

5月8日老谋子来武汉宣传,与媒体、学生做了长达2小时的对话,几乎所有的聊天内容,都直接和电影本身相关。
5月11日母亲节,“二刷”《归来》,作为母亲节的礼物。老母、小姨和老母的闺蜜都有泪洒现场,感慨良多。强烈建议每一个70后、80后、90后,都带着自己的父母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同样一张影票,用在他们身上的性价比绝对更高,无论是感动、回忆还是日后吹牛逼,都是很好的选择。

以下文字是和老谋子聊天之后得到的一些花絮+内幕,希望能达到辅助观影的作用。
(前提是你必须已经看过这片儿,因为从下一段开始,满满都是剧透了。)

1、巩俐和陈道明,是张艺谋看完原著后便确定的不二人选男女主角,因为两位演技大神都是北方人,导演干脆放弃了原著的上海背景,直接把故事搬到了北方某小城。

2,铁路戏取景唐山火车站,没有动用一辆道具火车,影片里出现的每一辆火车,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奔跑的存在,它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上了大银幕。

3,30分钟那场撕心裂肺的告别戏(“焉识,快跑!”那段),确实和全片娓娓道来的气质有所出入,澎湃了一些,也浓烈了一些。按张艺谋的计划,应该也是淡淡的一眼相见,最后呈现的戏码,是来自巩俐和陈道明两位演员的坚持,没有台词,只有两个人相互喊对方名字。也是张艺谋影片中难得一见的,“演员主导”戏。

4,张慧雯(片中女儿)在雨里停车摔倒,引发停车棚自行车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的那场戏,是真摔。NG了很多遍之后,女演员体力不支,才有了这神来之笔。

5,陈道明曾经要求,自己要和方师傅面对面有一场戏,最后因为无法确定两人见面后故事该怎么办,而作罢。丁嘉丽骂街那场戏老谋子本人也很喜欢,发布会现场绘声绘色地演绎,他认为那显然是骂给左邻右舍听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事情无法界定谁对谁错。(BTW,原著中是冯琬瑜主动被方师傅潜了,才让陆焉识免遭枪毙。)

6,结尾的画面,是整部电影从最初就确定的部分。

7,在之前的超前点映场,最后一个part里,有张慧雯独自骑车跟在父母背后去火车站的镜头,但有眼尖的影迷在这组画面里发现了有穿越年代的道具bug,老谋子也承认了。到我“二刷”时这组镜头已经完全被剪掉。

8,对于新一任谋女郎张慧雯,老谋子最欣赏她在WG期间那30分钟戏里的表现,有那个年代的精气神。

9,有个BUG是我老妈发现的,她说1970年以后,已经不流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了。

10,既然有朋友问起,就解释下为什么给《归来》打92分。
有3分扣在张慧雯的演技,WG之后的戏用力过猛,很多地方的表现又丝毫不像一个经历过起伏的国企女工;
有3分扣在画面上,有些地方确实太暗了一些,哪怕质朴留白,看张艺谋的片子还是希望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屏保用的;
还有2分扣在第三part时候两位主演的妆容上,虽然请来了好莱坞的团队,但显然在老化陈道明和巩俐时,还是有手下留情。整个妆容一上来就让人大出戏,尤其是特写时,有一种“老奶奶肉毒是不是打太多”的即视感。

————————第三次更新,替自己说两句——————————

替自己说两句吧。
  
  1,关于“大银幕上的直面10年”,就别拿活着和霸王出来说事儿了吧,我虽不是影痴,这两部没上过中国大银幕,还是可以肯定的。我认为在这个政审严格的国度,能把东西拍出来不是最NB的,拍出来还能上映才是。(参见《让子弹飞》)
  
  2,涉及那10年的电影很多,包括这些年公映的,诸如《我们天上见》《我11》等,但真正对“伤痕”的描述,都不如《归来》的前30分钟精准明确。这是我理解的所谓“直面”。
  
  3,至于《芙蓉镇》、《小街》,都是离文革时期太近的年代片,它们能过审我认为是当时的政治需要。那年代电影依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电影才能真正用“产业”来形容,个人认为,在90年代之后公映的电影里(1990年前一年发生过什么想必豆瓣网友知识面这么广就不用我赘述了),《归来》是最直白的反思文革。当然你会提到《太阳照常升起》,对我而言,这部充斥着隐喻和暗示的电影是称不上“直白”的。虽然我很喜欢姜文。
  
  4,我不是枪手,也没有拿片方一毛钱(当然如果片方愿意因为这篇影评打点我一点稿费,那也是多多益善的事情。身为一个平面媒体人,软文我也写过,只是报价略高,且不会以“马人人”的名义自己发到网上)。超前点映是找院线的朋友带我进的场,母亲节那场是自己买的票。至于那些上来就揪着一两句话,扣上“枪文”帽子然后批判我创作动机的朋友,我只能说你们生错了时代,如果放在40年前,应该是很称职的红卫兵。
  
  5,我给《归来》92分,确实有一些主观因素,这种主观是因为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国产电影,是来自一个普通影迷的主观。我诚然不是一个崇尚中庸的人,不会刻意为了不把话“说满”,给一个四星。 这个世界已经客观到连看电影都不能主观评价了么?
  
  6,昨天开始看《陆犯焉识》原著。确实是本好书。但依然不觉得“原著党”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电影和文学,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艺术形式,保持原著的精神和感动,按自己擅长的方式用镜头讲一个故事,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然你可以不喜欢,但如果只是因为“和原著这里那里不一样”,会不会太狭隘了些呢?

 4 ) 永不归来

  永不归来
  
  抛开过高的期待与要求,《归来》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的,至少可以平静的讲述一个故事,不再靠浓烈色彩或是花哨特效,巩利的眼神中也重新泛出《秋菊打官司》的倔强来。
  
  不过相比原著,这几乎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了。
  
  原著的时间跨度从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讲述了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家庭半个世纪的变迁。
  
  没看过的原著的人以为像电影中的女儿出卖父亲,爱人相见不相识已经够惨了,看过原著才会明白电影真是太光明温暖了。
  
  原著中陆焉识和冯婉喻是包办婚姻,年轻的陆焉识觉得自己和冯之间完全没有爱情,所以结完婚就跑去美国风流,让冯守活寡,回来之后,对冯的感情也只有“可怜”而已,但冯却完全认命,觉得陆对她的一点点好都是恩赏,为了讨陆的一点欢心,变卖了祖传的珠宝给冯卖了块金表,但陆却一点也不喜欢。
  
  后来抗战爆发,冯一个人迁去重庆教书,在重庆又有了“爱情”,冯留在上海给他照看继母和子女,苦苦支撑一个家,饿的形销骨瘦,这简直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到这,你能把风流的陆公子和电影的深情好男人陈道明联系起来吗?
  
  陆焉识真正觉得自己“爱”冯婉喻,是在解放后被打成右派判处无期后,在残酷的流放青海的生涯里,越来越觉得思念冯婉喻,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爱冯婉喻的。
  
  可是读到这我却疑惑了,这是“发现真爱”,还是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冯几乎是生命中唯一还对他好的人,如果这是爱情,那么为何当初在一起时却毫无感觉呢。与其说是爱,倒更像是生命中只有剩下了这唯一的寄托,可以给他勇气活下去,甚至逃亡的力量。
  
  在陆漫长的流放时光中,一遍遍对过去的回忆中,那些当初对包办婚姻的厌恶,无爱婚姻带来的精神苦闷,与随时可能被饿死冻死的艰苦环境相比,真是无比甜蜜的回忆了。所以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被连狼都饿疯了的大草原真正的改造了,他认识到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病呻吟”“不知感恩”,当着教授,住着三层洋楼,拿着一月三十斤米的“高薪”和海外亲人汇款,却还认为自己没有精神上的自由,他要追求“独立的自我”,结果把“民主人士”和左派全得罪了,抗战时不按“教材”上课坐了国民党两年牢不知教训,抗战后又写文章讽刺“接收大员”们,左派人员来争取他了,他偏又自命清高的说“我和你们不是一路人”,到最后打成右派给判了三十年,还和法官辩论要求在判决书上写“永不加刑”,结果给改了死刑,被推上万人公审法场的时候,还要嘴硬说“我自己走。”
  
  这种“顽固不化”“死要面子”等到他在大草原大饥荒中熬了十几年后已经荡然无存,那时他为了去看有自己女儿一个影头的记录片拿冯婉喻当初给他买的金表去行贿,在雪地里和狼打滚,被冻的全身的皮都扯掉了,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能忍,“越是活下不去越想活”,在脑子中默写了几十万字的书稿和信件,一边是肉身的极度卑贱,一边是灵魂上痛苦刺激出的狂野才华,直到这时那个动不动觉得“没有自由”“精神苦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才真正成为洞悉了人性和世界的真相的天才,饥荒,狼群和子弹都消灭不了他,装疯卖傻二十年,上演史上最不可能的大逃亡,穿越无人区从青海跑回上海,顺便还在路上“拐骗”了一小女孩作掩护,就为回上海吃碗阳春面,躲在远处妻儿一眼然后就回去自首了。如果拍这一段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V》,《越狱》弱爆了!在经过广阔天地冰刀霜剑改造过的知识分子面前,007又算个鸟啊!
  
  原著中陆焉识是自首的而不是被女儿检举的,这也是原著中少有比电影更“相信人性”的地方。但电影中删去了儿女们如何把归来的父亲当老佣人使唤,想占他的房子,最后谁也不愿赡养他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只留下了陆焉识和冯婉喻相守却不相认的感人情节。
  
  但我仍然怀疑,原著小说中,陆焉识和冯婉喻真爱过吗?又或者他们所思念的对方,不过是他们幻想出来的那个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念象”。
  
  一深想更觉可怕,这或许就是最后冯婉瑜认不出陆焉识的真正原因,因为前半生她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陆焉识也从来没有给过她,他对她的只有前半生对一个“可怜女人”的怜悯,和后半生对一位“唯一亲人”的依赖。
  
  冯婉喻就这样作为一个悲剧女性这一生都为“陆焉识”这个名字而活着,等待他归来是她生命的意义,当他真的回来了,她却失去了这个“幻梦”,真正的陆焉识和那个停留在二十年前记忆,并通过二十年来的幻想不断美化的年轻才俊的他相距太远,她的潜意识中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在我想来,如果两人真的相爱,不论脑子坏成什么样,相见的那一刻记忆立刻就会回来,谁会忘却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世上最远的距离,并不是我爱你,却已经认不出你。而是我以为我爱你,其实我已经把你忘记。
  
  对冯婉瑜来说,她爱不爱陆焉识,这问题毫无意义。因为她都一样会去车站接他,一次又一次,那是她活着的意义。爱与不爱,不过是年轻人才会为之纠结烦恼的无聊问题。
  
  在那个离乱承合的大时代里,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活下去的理由,而爱与自由,实在是太奢侈的东西了,以至只能欺骗自己说:其实我是爱过的,有一个人在远方等我,虽然,我已经忘记了他(她)的模样。
  
  在原著中,冯婉喻死去后,陆焉识再次回到了草原,那个他曾经不顾一切想逃离的地方,成了他最后的心灵归宿,回到那里,他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得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也宁愿相信,他们是有真爱的,这样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冷入骨髓的悲凉。因为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都不会太去思考爱与自由的命题。想的太多,就难免变成陆焉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痛苦着,挣扎着,一直到把自己折腾到脱皮断骨,毫无尊严。还有他的女儿丹珏,带着遗传的高傲与才情,最后却也不得不屈从于毫无浪漫的现实,仿佛就是一代代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归来的是陆焉识,永不归来的也是陆焉识。二十年前的那个狂傲清高自以为可以笑谈世事的陆焉识,三十年前祖屋中咬着耳朵和她轻轻说话的陆焉识,五十年前初见时让少女冯婉瑜嗅到气息便脸红心跳的陆焉识,早已被大浪淘去,被风沙改造,被时光掩埋。冯婉瑜是对的,“你不是陆焉识。”她能作的,只有在车站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5 ) 《归来》张国师这次玩的是韩范儿

文/马马也 影片上映之前,有这样一条新闻让人记忆犹新,某国际知名大导看罢《归来》,紧紧握着张艺谋的手,说:“诶呀,这电影太给劲了,我整整哭了一个小时。” 当时众人都在猜测,究竟是何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剧情,才能让见多识广的好莱坞顶级大导演哭成个泪人儿。看完电影我得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位大导肯定没受过韩国电影的熏陶,《归来》不就是一部兑了水的知名韩国电影吗?看《归来》能哭一个小时,那么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您肯定能哭上整整144分钟。 抛开原著《陆犯焉识》不提,《归来》就是一部老年、文艺、寡淡无味版的《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看不明白,只因你没读原著 《陆犯焉识》,别开玩笑了,除了人名以及和老年痴呆症状差不多的失忆症,《归来》基本上脱离原著很远。 点映过后,曾经有观众提出这样的疑问,那就是——这部电影基本上忽略了陆焉识在几十年中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和过往,几乎忽略了整部原著小说的铺陈和交代,观众容易看不明白。张艺谋回应说:“你们看他在逃亡途中贪婪地吃一只生红薯,就全明白了,一切都在不言中。” 对待同样的问题,影评人周黎明的说法是:“该片是陈年佳酿,但不是那种一口把你灌醉的烈酒,你需要慢慢品。批评说它太平淡。那是因为,你看到的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其余的部分要靠心去体会。我喜欢该片,就因为它醇而不烈。” 张艺谋和周黎明其实很好的回答了关于看不到,和看不懂的问题,那就是——你看到的电影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看不懂说明你欣赏的水平有待提高。潜台词是观众们应该先读原著,再看电影,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这电影的浓烈和醇厚,才能参透那颗生红薯的意义,才能窥视到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冰山主体。《归来》虽然是改编自《陆犯焉识》,但更是提高和升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留白,是因为小说已经把一切都铺陈好了。懂得的人自然会懂。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观看《归来》之前,确实应该去读一读《陆犯焉识》,只有这样,影片中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的情感关系才会显得更加深沉动人。但是纠结之处在于,但凡是看过了原著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再去心平气和的去欣赏《归来》这部升华之作的。只因为小说和电影的差距实在太大,电影中的情节和脑补的前因后果完全断裂。小说中,动荡年代所淬炼出的人物性格在电影中全部走样,时代和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基本归零。《陆犯焉识》中那些鲜活的人物,纠结的人情世故,欲说还休的情感和牵绊,在《归来》中被全部碾碎,变成了一滩只为宣泄情感而存在的鼻涕和眼泪。 看了原著,还不如不看 张艺谋的三板斧,第一下砍掉了原著故事中的血雨腥风和人情冷暖、第二下砍掉了复杂而纠结的人物关系、第三下砍掉了特殊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最终《归来》这电影唯一剩下的只有张艺谋所说的“尽在不言中”和“留白”,以及周黎明所说的,苍白的冰山一角。 明明是经过蒸馏的白水,有人偏偏称其为浓而不烈的陈年佳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说法,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酒喝太多烧坏了味觉,要么就是喝惯了这种忘掺酒的白水,想当然的认为这才是上等佳酿。如果两种都不是,那么只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所以,观看《归来》的第一条守则是,不要去翻《陆犯焉识》,否则只能在电影院里长吁短叹或者昏昏欲睡。 就按照导演说的,把《归来》当成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看吧。遇到影片留白过多的时候,你可以发发呆,看看周围是否有人已然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中最最感人的情节是陆焉识坐在屋子里给失忆的婉瑜念信,一封一封的念,信里面既没有抱怨也没有血雨腥风,爱意和思念是无法写在纸上的,于是只能谈谈阳春白雪,信的内容基本上和《舌尖2》的解说词差不多。 国师,这次玩的是韩范儿 原著中,几乎所有激烈的情绪和情感都被特殊时代淬炼成了低头隐忍,在那样一个时代中,过度的抒发情感几乎等同于自掘坟墓。而张艺谋为《归来》中的人物创造出了一个极其舒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情感可以任意的宣泄和泛滥,于是人物常常泪流满面,任何情绪都可以直抒胸臆。没有任何的隐忍、纠结和拉扯,这一家人那么固执和天真的爱着彼此,没有前因和后果,就是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而不离不弃。所以这故事从头到尾都透漏着一股单纯的,可爱的,傻乎乎的气质。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那位国际知名大导才会竖起大拇指对张艺谋说:“Oh my god,it's like a different you! ”确实如此,这次国师张艺谋走的是“韩范儿”!《归来》在骨子里就透漏着一股韩剧气息,单纯的爱、流不完的眼泪、得了不治之症的女主角、不离不弃,爱到天荒地老的男主人公,用爱换来救赎和原谅,为爱牺牲毕生幸福…… 留白和文艺,基本等同于“糊弄” 评价《归来》可以用文艺、深沉、内敛、甚至浓而不烈等词汇来形容,其实用更直白的说法是,张艺谋用了一种最为经济的方式改编了《陆犯焉识》。 按照我个人的观点,两个字足以,那就是——糊弄!大的变成小的、浓的变成淡的、多的变成少的、有争议的直接删除,用“几年以后”几个字来代替时间对人物的雕刻。怎么简单、怎么和谐、怎么解释的通,就怎么拍。化繁为简绝对是国师张艺谋的拿手好戏,白话的故事加上红色娘子军,三下五除二片子弄好了,钱也到手了。真乃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PS.在解释故事的时候,张艺谋导演,一直在用留白和尽在不言中等词汇来解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改编这个故事。其实我真的怀疑,张艺谋导演是否有功夫和时间去认真的读一读《陆犯焉识》。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太复杂了,确实不适合现在的张艺谋,就让国师继续留白和尽在不言中吧,总比捏着鼻子拍《三枪》这样的烂片舒服多了。 再有,总是觉得投资方得多有信心才敢押宝这样的电影,说明在他们眼里,国师的名字就是赚钱的招牌,电影质量只能排在第二位。 1.关于原著: 先看完原著,电影基本就没法儿看了,落差太大。解决的办法是,先去看电影,再去读原著,然后再去看一遍电影,这样这电影可能会更有味道。 2.关于改编: 之所以有上面的建议是因为,有两个核心问题在电影里被导演留白了,第一,陆焉识为什么要冒着个人和整个家庭都被搞死的危险跑回来。第二,陆焉识为什么爱婉喻,而不是其他的那些个女人。婉喻为什么苦苦等待陆焉识而不是划清界限,恩断义绝。只有对这两个问题的逻辑性没有异议,这电影才有看下去的意义。 3:关于爱情: 原著小说基本上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所以张艺谋也把电影的关注点放在了爱情上。小说中陆焉识对婉喻的爱,是一个由不爱到爱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度几乎等同于陆焉识整整一生。而婉喻几乎崇拜了陆焉识一辈子,她到死都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落泊的的男人真的是她爱着的那个完美的陆焉识。 抛开原著不谈,作为一部单纯的爱情电影,归来也是苍白的。连最基本的起伏都没有。这世界上不存在毫无原由的爱,所以爱情电影的第一要素是要讲明白这爱是怎么来的,他们为什么爱着彼此,而不是爱着别人。其次,这份爱历经过什么样的磨难,为什么男女主角愿意坚守这份爱,哪怕付出一切也要厮守在一起。不经历岁月和磨难的洗礼,爱情怎么可能弥足珍贵,更不可能让人感同身受。张国师讲的这点儿事儿,几乎每个小区里的大爷大妈都经历过,拿出哪一个都不比这电影差,真犯不上改编陆犯焉识,拿特殊时代当噱头! 4:关于和解: 犯罪者都不愿意正视问题,受害者却自己找上门去说,我原谅你了。这是什么逻辑。任何和解的前题,都应该是犯罪者主动低头谢罪,还原真相,告慰亡魂! (所有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6 ) 似曾相识的《归来》,不曾相识的陆焉识

    2011年12月3日,严歌苓老师带着《陆犯焉识》来到北外拾光宣传。那年我大三,熬夜赶着看完了书,和她对谈的时候激动得舌头打结——那可能会是未来十年我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没有什么比和心目中的头号女神面对面交流她的作品更让人欣喜的了。
    2013年7月18日,张艺谋导演的《归来》通过剧本审查,在公示的”备案结果“里赫然列道”修改后同意拍摄(补)“,我激动得连转了N条微博,我爱的原著、我爱的编剧、我爱的男主,连配角也是一水儿大咖,似乎透露着一种“非精品”不可的决心。

    这并不是一部好拍的作品。
    诚然,严老师的文字依然透出很强的画面感,读者都可以直接在阅读中脑补人物迭送和空旷的长镜头,但其中却有太多细节,在掌握话语权的人眼里,是讳莫如深的。
    那时候严老师说,大家都说她善于写女人,所以这次的中心,是以她祖父为原型的”右派知识分子“;大家都说她的作品很好卖出改编权,所以这次她挑战自己,写一个拍起来很有风险、因而可能不那么好卖的故事。
    这本书在豆瓣上打倒了8.7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被那种”不爱后的爱、不自由后的自由“折服了。我连看了两遍,被震撼得哭不出来,也没法向人准确描述自己为什么受到这么大震撼,只能不停地推荐,怎么概括都觉得辜负了这个名叫陆焉识的传奇。

    近一年的期待,随着斯皮尔伯格“哭了快一个小时”的称赞,和内部试映上对明叔“工于此种老生戏”的感叹水涨船高。我有幸提前观影,却发现自己难以下手评分。——作为原著党,我失去了一个客观评价电影的良好心态。
    看着不像陆焉识的陆焉识,不像冯婉瑜的冯婉瑜;看着老谋子分明憋了一股子劲儿,却只能小心翼翼旁敲侧击,有力没处使的呈现方式;我第一次作为一个观众,感到了窘迫。

    《陆犯焉识》的内容简介是这样的: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但到了《归来》,故事只成了一句话——“文革结束后, 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婉瑜失忆,陆焉识想尽办法也没能让她想起来。”

    失忆这种被玩烂了的梗成了作品的脊柱,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老年版的韩剧,纵然里面填充着再多再丰富再细致的时代底色,都显得那么苍白。
    原本性格复杂饱满让人又爱又恨的陆焉识,成了一个一片丹心的痴汉,他保留下来的个人标签只剩下了“一个被打成右派的教授”,
    他引以为傲的多国语和一手好钢琴(他风流倜傥的资本),在电影里变成和医生交流时关于“déjà vu“(法语:似曾相识)一词的发音纠正和唤醒记忆的一支钢琴曲。
    这样的删节,带着很强的”被指导“的气息,”修改后同意拍摄“七个字,简直活生生拆掉了一个故事。就像名字变化中提示的那样,《陆犯焉识》已经不在是一个人物白描,不再追求严老师口中的”个体放在大环境(文革)里所体现出来的厚度“,而变成”归来“二字的命题作文,重点不是人物、不是故事,只是一种情怀,一种家、一种大爱,一种日常的宽恕、理解、退让和磨合。
    或许但我看到行内人”团聚的时刻“和”回家的感受“还有“家人都在等你,你走不远”的感慨的时候,就该意识到——原著党当不得,老谋子很诚实地已经在宣传词里告诉你,这个故事只是“生死离别,旷世之恋”而已。

    花了浓墨重彩要捧给你看“情真意切”,却因为大背景闪烁其辞,显得如同空中阁楼一般没有说服力。如果想要的是没有心理戏的父慈子孝,那么还不如拍个传统美德的宣传片。
    旧时代气息伴随着陈木家具,“相信组织”、《红色娘子军》等等标志性的概念扑面而来,配角的呈现都很卖力,但都是脸谱化的印记。如果想要的是正史口味的红心向太阳,还不如再多上一个“疗程”的党课。
    张慧雯确实很漂亮,芭蕾也跳得不错,表现要强的泫然的情绪,总是让人心头突然一软。但如果要的是多才多艺的女郎影像,各国女团idol欢迎你。
    明叔在片中三个造型,哪怕蓬头垢面都帅出了新高度。微表情精当,台词和内心戏都再次证明了他属于“站在那儿就有戏”的顶级老生。但如果只是来花痴明叔的——唔,如果目的是花痴明叔,倒还值得一看。

    比起《陆犯焉识》,《归来》骨子里更像是宁静温和的《平如美棠》。
    “文革不是不能拍,但不能拍得太黑暗。”大概就是一个悖论吧。所以“方师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到底做了什么,到底和婉瑜交换了什么,在影片中成了“不能说的秘密”。老谋子费尽心力把观众的视线引道一对年迈夫妇的深情上,不是不能引发感动,只是这感动太过寡淡,丧失了原作的精华。连西北大荒漠的改造都被缩略成“西宁”一个只提过两次的、不痛不痒的地名,就不能再期待可比于《围城》的婚姻困境,可比于《肖申克的救赎》的囚牢之困和越狱之行,可比于《荆棘鸟》的隔代矛盾,可比于《绿洲》的前科人员社会融入问题。
    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让故事活起来,有凡人才有的、美丑共存的真实感。陈道明说老谋子在这部片里做到了”专注“,其实不如说是抽取了单一概念,告诉你”这是爱!“”这是家!“”这是亲情!“——氧气浓度过高人都会醉氧,这种纯粹到不真实的概念,很难打动人。

    改编无论是不是老谋子所愿,都已经走向了同人续作一般的风格。
   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从严歌苓手上最终买走的,只是“陆焉识”和“冯婉瑜”这两个名字罢了。

==================================================
【建议您有时间且想说什么的话,不妨爬爬评论高楼再回复。希望我们都能正确表达看法,不带妄言,求同存异。】

 短评

把我妈看哭了,暂时转移了她对我找不到对象的担忧。四星好评!

4分钟前
  • Dr希鲁鲁克
  • 推荐

两颗星给演员,不包含新的谋女郎。一颗星给一个桥段,巩俐要求陈道明给她念信,按普通编剧写肯定就是很兴奋,接过信说好啊!这时陈道明说:方便吗?三个字一问,一个知识分子的分寸感就出来了。好与坏,高低立判。

5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婉榆,婉榆……展博,展博……

10分钟前
  • 独唱团
  • 力荐

似曾相识焉归来

13分钟前
  • 吴松张
  • 推荐

门一直留着,锁住的是记忆。与其说是选择性失忆,不如说是文革创伤后遗症,用小人物的隐忍去反思大时代。坚守等候、保有归心的爱是大爱,结尾铁栅栏隔断的定格意味深长。尽管是一套再平淡不过的电视剧拍法,流露的却是老谋子老来平和的心境。这种片该用胶片拍,追求高清反是背道而驰—因为更像电视剧了

1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如果能将陆焉识在戈壁上逃跑的惊心动魄拍出来,能将劳改营里的人间惨状拍出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超越《活着》了。而现在这个家-传达室-火车站三点一线的版本,则简直就是一出陈道明版《朗读者》加《初恋50次》。

21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唉,张艺谋拼了命做减法,倒头来还是一股浓浓的做戏感。基本上在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脑补尔豪帮可云找回忆的桥段。

2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斯皮尔伯格“哭了一小时”没骗人,整个被勒着脖子看完,出来人跟脱水了一样。大概是审批尺度的极好呈现了。不疾不徐的中式爱情,被时代裹挟,呈现出两面。冯陆之情,是面对观众的一面,奋不顾身不离不弃都十分直观。方师傅家女人那句“孤儿寡母”,却只投下了些许阴影,让人看得见。好人恶人,没有多明

26分钟前
  • 蘑菇在移动
  • 推荐

陪伴是最好的爱。

27分钟前
  • 一只毛阿毛
  • 力荐

这片子不是差,是俗!既然是要拍老年版【初恋50次】,何必改编这本小说呢。这回片子拍的倒是很严谨,问题出在平庸的主题、叙事切入点和价值观,结局的处理其实想法不错,可惜从第二幕开始剧本除了冗长毫无技巧性可言,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叙事的层次感、伏笔反转和角色塑造都做得很差。★★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原著粉表示:陈道明就是陆焉识,很赞。巩俐演技很好,但她不是原著中的婉喻。张慧雯也很好,她也不是原著里的丹钰,甚至名字和年龄设定都不一样了。所以把《陆犯焉识》改名为《归来》是很对的。电影更像是张艺谋巧妙的套着陆焉识讲了一个他的故事。看小说我曾泪流满面,但电影不能。

31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岁月静好,一去不返;归去来兮,唯有不复蹉跎,爱存留,唯咏叹。

36分钟前
  • Andy
  • 力荐

她生活就只有4号和5号两天;他自己弹自己的钢琴,拆自己的信箱,读自己未寄出的信。111分钟又短又长。推镜头的代入感。陈道明的克制隐忍、巩俐的巅峰表演。历史的厚重,时代的悲歌。

41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刚看完。。演员的表演已经尽力了,可惜的是,活着的张艺谋没有归来。

42分钟前
  • libido
  • 还行

最喜欢车站约见一场戏,乱世频仍,王佳芝一声“快走”犹未绝于耳,冯婉瑜“快跑”又频频响起,哀艳不及,而沉痛过之。除了最后一幕,时代还原度甚高。民族失忆题材能过审,实在意外。

46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1,老年爱情小清新,廉价,催泪。2,跪着把钱挣了的同时就不要再想把名捞回来了。3,说需要生活积累的,更多是因为本身拍得太表面。4,别说什么平静,片中唯一平静的只有陈道明的表演。5,如果说这是营销账号的煽情贴改编,我也信。6,这么多年,我们还在谈论张艺谋,本身就挺泄气的。

48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巩俐奉献了从影至今最感人的一场表演,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中间找到了最平衡的一点。拿这片跟活着比的可以洗洗睡了,这片对应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它们的背景都是历史的错误改变了爱情的轨迹。我的父亲母亲讲的是漫长的追逐,归来讲的是漫长的守候。很感人,润物无声的那种。

50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我觉得挺好啊,比山楂树正常多了,起码这俩主演能撑起来,煽情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年代感不必说,光那些个变焦镜头就够伤痕了...小说大部分前情都已砍掉,只留下形式简洁的尾部,文革版初恋50次。两句渔光曲好过所有抻嗓子的“啊啊啊”。戛纳重看,采了十几个老外,无一差评,还有个法国佬当场泪崩!

5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她什么都记不住,就记住了我的不好” 中年文革版《初恋50次》+《忠犬八公的故事》+《朗读者》+《再见列宁》+《恋恋笔记本》…没有《活着》式大气,却有《我的父亲母亲》式细腻深情。那样纯粹而伟大的爱情只存在于那个年代,正因为我们缺失,才会如此动人。

5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点映归来:看后给人一种平静,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一样。没有去深入剖析大时代变迁人处境变化的反思,而是以缓缓步入的方式给当下观众讲述一个动容亲情和爱情的故事。场景搭建年代回忆感强,钢琴伴奏虽然出现不多,每次响起都很好的为剧情服务

55分钟前
  • 阑珊寻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