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剧情片大陆2001

主演:达式常,陈晓旭

导演:郑大圣

 剧照

了凡四训 剧照 NO.1了凡四训 剧照 NO.2了凡四训 剧照 NO.3了凡四训 剧照 NO.4了凡四训 剧照 NO.5了凡四训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15 20:36

详细剧情

  大家对“命中注定”这个词都耳熟能详了,也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  人类文明到了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宇宙知识,人们都在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决生命的问题,亦既生死方面的问题。佛法,这一博大精深的宝藏,可以提供和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而《了凡四训》阐明了佛法中的许多根本道理,所以它也是佛法的基础和修行学佛的基础。  2001年,陈晓旭以中国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根据明代袁了凡先生的真实传奇故事改编,邀请导演黄蜀芹的儿子郑大圣执导,专门投资拍摄了一部“中华传统道德教典———《了凡四训》”的电视剧。  该剧共四集:《第一篇 立命之学》、《第二篇 改过之法《第三篇 积善之方》、《第四篇 谦德之效》,片长165分钟。出品单位就是陈晓旭的中国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拍摄总顾问是净空老法师。  《了凡四训》展现了袁了凡对儿子的教诲,教他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消除灾难、如何修善积福。  该片导演是导演黄蜀芹的儿子郑大圣,他导演的纪实电视电影《一个农民的导演生涯》曾在奥地利的第32届易本希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过银奖。

 长篇影评

 1 ) 《了凡四训》超140字影评

“说曹操曹操到,没到的曹操不计较。”这部电影仿佛通篇都在说:大家快来看我指鹿为马、胡说八道!

从影片放出字幕,观影体验就直线降低。我眼中的西方哲学家大多单干,有沙龙(聚会、分享),但也会有嫌隙。解决嫌隙的办法,除了相互诋毁、抹黑,还有远古的决斗,近代则理性许多——文字踩踏,等对方犯错。而东方哲学家,这部片描述的智慧来源,都在寺庙吗?

「因循」一词确实打动我,以为剧情表现会低开高走毕竟影片有8.6的高分呀。结果呢,接着话茬儿继续讲格讲局——鱼和牛的故事,简直就是选择性无视,双标而不自知。这部影片中的若干智慧形象,其代表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历史上的个人智慧形象,仿佛就不是探索性的运用智慧,而是将其用作人民的(哪怕人性的也好)封闭、枷锁。试问,这同zz有何区别,简直一脉相承。不搞智慧探索、构建,不做人性探索,偏偏拿礼(不是礼貌,是礼数、礼教、规矩)缚人、砌墙,另类统治吗。真是,啧啧啧。



曲线视角来看。这部片的曲线真是处处大问题。放鱼一段,讲到“功德无量”——这种说法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我忽然觉察过来,这种用带有刻度的标尺去衡量不可简单量化且始终在变化的东西的行为,同美帝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有何区别(话说美帝真是会用基本物理工具呀,没有厚重的文化压力,没有纠缠的道德语境,就可以更直接,一切以见效为准)。

信仰、边界与标尺可以在文明现象中得到解释和理解,涂抹未知这种行为也可以解释和理解。但是人性与文明的一个有趣、可怕的现象是,当人们不知道这些行为是工具,而且一些人和许多人不加场合地使用,就会做害广泛,再加上时间维度,伤害就更加深远。考虑到非常现实的情况——其为利益所用,局面就如用山峦替换掉蓝天一般。青年,文明的能量怎样脱身。

结果呢,就是硬生生拍成了道德教育片,而非启民智的思想片。想想欧洲也有黑暗时期——文明难以迈过的阶段。但是启蒙运动等文明现象,释放了最广大人民的思维生产力,造出了筛选最广大人民的精英筛子,这却是我兔不及的。百家争鸣,何时得归/再现。

袁了凡的迂腐形象和迂腐言论,对许多人有着无比的存在意义吧——如果要抽掉心灵建筑中最底层的部分而且没有及时替换以新,那么这些人会心理崩溃,考虑到人性的保守,他们会极其拒绝且极有可能以攻击另一种观点来维护自己。只有高一层维度的控制进行有序引导、再构建,才是文明进步的光芒所在(参考统治阶级的作为)。我理解你在一个系统、一个框架、一个世界观中的行为(这个系统、框架、世界观不是emperor不是empire,而是一直挂在嘴边的佛),我尊重你已作为中华文明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但我确实要隔离你、讨论你、研究你、越过你。

忽然间,发觉自身一点疑问。我的观点非常近西方么?西方文化的确更加可解释且自身运转良好,尤其能够自体排毒,但这些观察到的因素并非让我离东方文化尤其是以中国文明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更远。自体排毒,被误解被攻击,这是非常非常悖论的事情呢。离人性更近的貌似是西方文化,它把认知人性、培育人性、引导人性作为自己的方向。在我的认知中,东方文化好似围点打援——抓住人性作为可被利用可御可牧的特性,圈养。


如上图。中华文明的前行方向,很可能是在经济宽松(某种程度已达成)基础上,由文化领域进行解构,再将火焰烧到文化覆盖的人类行为领域,接着由文化领域领头重构,并由新人类保护这些新的构建不被旧式建筑冲毁。这是我从建筑视角进行的观察。

ps.这段文字要放十年再看。



另一篇的几点观察也拿到这里。
①3000过后又3000,10000善事能心安。这种自虐式的自我满足,有区别吗,高明吗。量化你的善事?资本主义善事?
②田租就这样被你减掉了?你替天行道?你就是天?

 2 ) 听训,自省

近来越发感觉到因缘际会在个人生命中的示意,性格为因,外境为缘,说到底,还是天性使然。很偶然的知道了这么一篇东西,更好奇的是居然还有人将之拍成影片?经了解才知道,原来竟是陈晓旭在2001年出家前,邀请黄蜀芹的儿子郑大圣拍的这么一部“中华传统道德教典——《了凡四训》”。功德一桩啊!当时她的出家和辞世都没引起我太多的注意,现今想来,也真是个不寻常的女子啊。

故事的场景设定在明万历年间的江南吴江(乌镇取景):江南庭院里,有芭蕉树、荷花池、假山、石桥、古琴声,从头至尾都很清雅。因为拍的是“训文”,所以多半时间就是漫步庭院、古镇,聆听老先生的教诲。这样的观片经历还是很特殊的,虽然片中的场景可以说是简陋,以至于大量引用的典故都只是用舞台剧、动画、水墨画、皮影等诸多简易方式表现,而且半文半白的对白也是大大逊于原文,可还是很喜欢这样一部东西。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吧。更何况,这种电影不在于拍摄技术或是演技,甚至连意境等等也别去计较。关键在于对观影者的启发,有人悟了,这片子就算没白拍了。

根据原文,拍摄也是按照《第一篇 立命之学》、《第二篇 改过之法》、《第三篇 积善之方》和《第四篇 谦德之效》这样的顺序。个人最喜欢栖霞寺的禅师云谷大师的立命之说那段,很有禅意,尤喜此句:[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闻之真是醍醐灌顶,因循二字恰恰道出了根本所在。

看介绍说《了凡四训》还是初学佛必读的入门书,我觉得用它来当启蒙读物确实不错,可当自己买书的时候却根本不敢买多了来送人,因为毫无把握会有多少家长可以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而接受这种教育的小孩,会不会到了社会上受尽委屈继而心生疑惑?或许,等上了一定的年纪,自己选择再启蒙反而会更好吧。

另外关于修心这一条,这句[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深得我心。不是让你一下子就到彼岸了,而是如果做不到这个,那么退一步,还不行,再退一步。读这样的句子,真是心生温暖之感。

说到“无子”的原因,第一条居然是[余好洁],因为[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这真是叫我一惊,细想却是合情合理。

至于“积善”,文中说[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 这个让我有点点不容易接受,因为内心喜欢的还是“独行于天地之间”的不卑不亢吧,或者说以这个标准衡量,自私却不影响他人的也都是恶了?这个阶段,我还是比较能够接受道家思想吧。过个一年半载,看看到时又是何等想法,今天的念头暂且记下,以兹回看。

 3 ) 立命 改过 积善 谦德

垂首作揖,承蒙了凡先生教诲及后世传承。

《了凡四训》作为国学经典和处事哲学,非常值得反复研读学习并教育后辈。在此,不探究其所述经历所举事例真实与否亦或传说,且当为劝人向善匡扶正道之目的。“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训,体现的智慧与胸怀,望共勉之。

一、版本浅析

⒈《了凡四训浅释》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3016

分为原文、解析、附录。推荐这一版本作为首次阅读,分析深入浅出,对原著解读深刻。

⒉《了凡四训——精装典藏本》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39366

分为原文、注释、译文,排版简洁直观,有四个拓展的附录。愚以为几处翻译有失偏颇而不够通彻,故不推荐该版本译文。适合看原文作温习使用,附录也可了解。推荐附录三功过格(文末附网盘电子版),善行恶举记叙详细,笃行修身,必有收获。

⒊《了凡四训》电影版

2001年上映,片长共165分钟,导演郑大圣。场景虽简,但古意尽显,典故多运用皮影、水墨、舞台剧等方式展现。台词半文半白,大多是书中原话,对原著还原度极高,再现精神主旨。在阅读原著或前或后观看皆宜,至诚推荐。

二、内容摘要

作者写此书,本为教育自己的儿子,所以初定名是《训子文》。书中以自己的身世及经历为依据,深含修身治世、重德载道之言。全书共分四章,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个方面进行讲述,语言平实却发人深省,篇幅不长却字字良言。历经数百年,成为了修身养性之杰作,实为良善向上之书籍。

◆ 第一篇 立命之学

>>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 第二篇 改过之法

>>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

>>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

>> 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 何谓从心而改?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 第三篇 积善之方

>> 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

>> 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茍在一身,虽多亦小。

>>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成立而后已。

>> 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

>> 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茍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

◆ 第四篇 谦德之效

>>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以上拙见,谨供参考。诚与君论真知,为往圣继绝学。

再拜先师圣贤恩德。

附:

//pan.baidu.com/s/1kwZZzLf9hFEDtDSLCx7Gcg

提取码:49fh

 4 ) 说来道去,实践第一

这部剧是分两段看完的,没错,最近遇到了些事情,又开始迷惘了些,不知道是吃饱了没事干还是死到临头还嘴硬还是啥的又牺牲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把这部剧给看完了。

《了凡四训》,最初了解到这还是在高中时期,大概也是“中二病”犯了在那边杞人忧天矫情造作那边“人生苦短”吧,知道了这是本“改命”的书,然后就没去细究下去了,因为通过当时男神一句“有这些时间还不如拿来多做些题”(这话也适用于现在,写完本文就去学习)以及《赤壁赋》还是哪篇课文就想通了。

这部剧,如同当时高中看的简介说的一样,讲的是一位书生在那边慨叹“天道有数”“命运无常”,后来是经过谁人提点醒悟过来就去积德行善做好事,最终打破了原本的“命运”,最后写了这本书流传下来。

从本剧来看一些元素及理论都透露出很强的佛教意识,我也因此在三星与四星之间徘徊,最后基于“统一战线”理论决定给个四星,在点开这部剧的综合评分来看我给的也不算太离谱。

其实呢,感觉还是像我在本科阶段所想到的那套理论一样,如果真有所谓“命运”“人生轨迹”的话,我们现在多做一些,是不是就相当于把未来“人生轨迹”多板正、拔高一些?举例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就当我是个悲观自卑的人,我所想我就这样堕落下去的话以后的生活轨迹肯定是走下划线的,但如果我这时振作一些多做了一些,它这个下划线是不是就可以再把起点给起高一些或者最终降落到“零点”的“时间”或“距离”是不是也就跟着长了一些——大概就是这么朴素。

实践第一,就如网上所传的,想永远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关于做不做好事什么的呢,剧中还是给了比较朴素的一套理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更喜欢网上传的那么一句话——“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剧中又提点给我复习了下“谦”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的六爻皆吉的卦象,这个知识点再记下。本身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话已经被世人给用烂了,我倒更喜欢《易经》里的另一句话:“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哼!

 5 )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这部剧一半糟粕一半精髓。

看的人清心寡欲,就差出家了。

可见最没有欲望的恰恰是最有欲望的。

剧中人物,为了改运,发誓日行万善功德,最后逐渐完成,各种艰险困苦因为要达成目标竟然不觉得丝毫苦滋味,也算求仁得仁。

这部剧还是“林黛玉”投资拍摄的影视剧,想起佳人的命运,陷入沉思。

为了改运而行善的善事?虽然有点奇怪,但善终究是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6 ) 思考使人进步

《了凡四训》这部片子制片之简陋,令人发指。但是里面说了很多很多的道理,却让人心生戚戚焉。(这片子令我想到了《狗镇》,为了讲道理,而把场景都忽略掉了,属于极简风的影片吧。)

我比较有感慨的如下:
“从内心去求,得外部之果”
“公门之中好修行”
“行善修德,改变命运”
从“善过录”开始记录
“常思己之过错,莫论人之长短”
“有益于人为善,有益于己为恶”
关于偏中正,正中偏的解释

这部片子值得看几遍,细品,虽然中间的一些故事有些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能让人思考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短评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5分钟前
  • 力荐

陈晓旭投资的电影作品,丁嘉丽在里面扮演了凡之母。她们一定受到里面信仰力量的感染。与人为善。愿从本真之心!

9分钟前
  • 小孙字典没输字
  • 力荐

为人需以“谦”,因而六十四卦才显皆吉,“君子先骑识,而后文章可也。”谨以此戒我之虚妄,切记切记。

13分钟前
  • 怪人村
  • 推荐

“讲座型”电影,《了凡四训》影像化,有意境有韵味,受教了。达式常饰演的了凡,还真有了悟通透之感。通篇劝人向善、让人变好,片尾八个字印象好深,“欢迎翻版,功德无量”。

16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妙极!妙极!

18分钟前
  • 力荐

理论和方法论都有

19分钟前
  • 高好云上
  • 力荐

念念相生世代传,劝君莫把自由谈。乾坤命数似已定,明因识果了圣凡。

2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在追求功名富贵、修身治国、积德行善已成为政治不正确的时代,这个片子倒真是令人……

24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导演拍的片子都好有意境!

25分钟前
  • 你月经姥姥
  • 力荐

净空法师 您太可爱了!

26分钟前
  • 如如
  • 还行

行善修身

28分钟前
  • 西祠
  • 力荐

内容好,形式相当之简陋。

29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力荐

我并没有读过了凡四训这本书,所以不能评价这部电影是不是按照原著拍的。我觉得这部电影里的一些道理讲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例子部分我觉得太功利,要注意分辨。这部电影故事性不强,是纪录片,貌似这书属于佛教的书,而且毕竟时间久远,还是要辩证的看。但是还是多给了一星,因为那份为了传播善意的心。

34分钟前
  • Monalisa
  • 推荐

果然儒释道不分家,大量例证积德行善可以得功名是佛法教化儒生的最佳途径吧。“衙门口里好修行”本意是利用权势积大德行大善,现在听在耳朵里就莫名觉得讽刺了,我们离圣贤远矣。

35分钟前
  • 月夜流樱
  • 推荐

很难想象,《了凡四训》这样的劝世文经典也能被改编成影像作品,然而大圣导演确实做到了。在这部四集、将近三个小时的作品里,他综合运用电视剧、剧情电影、专题纪录片、场景剧和舞台剧的多种手法和表现形式,再现了这一古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意蕴。古意尽显,禅机无限,闲静舒缓的韵味,让人沉浸其中,

40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我老爹老喜欢这电影了。。。。。

43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46分钟前
  • VV
  • 推荐

以我现在的智商还不能看懂_(:зゝ∠)_

49分钟前
  • Яανeη
  • 推荐

折节自持,而不自狭其量。如临清泉,如见莲花。虽然有一些需要剔除的陈旧思想,但是完全可以跟现在流行的西方思想结合起来,戒除浮夸,与人为善,存心而善,倒不是为了获得善果,而是良心平和,也许这才是修福吧。

53分钟前
  • 屋菇
  • 力荐

陈晓旭投资拍的片子,对于里面所讲的善恶,很有感慨

56分钟前
  • 刘一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