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航班

剧情片美国2006

主演:J.J. Johnson,Gary Commock,波莉·亚当斯,奥珀尔·阿兰丁,斯塔拉·本福德,大卫·阿伦·伯施理,理查德·贝金斯,苏珊·布洛马特,克里斯蒂安·克莱门松,丹妮·狄龙,奥莉薇·瑟尔比,莉莎·科伦-扎亚斯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剧照

93航班 剧照 NO.193航班 剧照 NO.293航班 剧照 NO.393航班 剧照 NO.493航班 剧照 NO.593航班 剧照 NO.693航班 剧照 NO.1393航班 剧照 NO.1493航班 剧照 NO.1593航班 剧照 NO.1693航班 剧照 NO.1793航班 剧照 NO.1893航班 剧照 NO.1993航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6

详细剧情

  用另一个角度,另一段历史,来怀缅9•11,来激励人们继续齐心向前。  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新闻报道了一场灾难——93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  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 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

 长篇影评

 1 ) emotionally challenging

也许以后回头看,它不是最好的关于9/11的电影,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它已经足够好了。

之前所有对于93号上的乘客英勇搏斗的故事表示质疑的人们应该可以停止了。他们在死地中求生的决定,是本世纪最值得人们纪念的精神。他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英雄,他们恐惧,绝望,对家里人说“I'm not OK, I might not come home“。但是当得知自己坐的航班是自杀性任务的时候,他们别无选择地出发了。

我无法想象他们的家人在和他们通电话时候的心情,虽然演员们演得非常到位。有人提出来说片子的儿童太多了,有赚取观众同情的嫌疑,不过事实已经如此残酷,导演完全无需添油加醋。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当Mark的妈妈根据爸爸(或是爷爷)的指示,在手机留言中告诉他要尽力夺回飞机的控制权,然后失声痛哭的场景。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置身于彼时彼地,你很难不被那种痛苦所击倒。

我感谢这部电影的剧组,他们用尽可能少的表演发挥,来尽可能多地还原真实。真实的力量是具有压倒性和摧毁性的,我可以对《独立日》和《空军一号》之流不屑,但我没法拒绝"United 93"这样的故事。故事情节和一些大片比起来甚至显得缓慢,单调而没有高潮。可是在这样的历史面前,导演的花样显得无足轻重,真实变得如此宝贵。

里面的恐怖分子的表演也显得恰如其分。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背景,心理。他们出现了,行动了,结束了。有个美国人评论说他认为其中的恐怖分子拍得面貌不够凶残,有必要吗?作为一部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的电影,任何形而上学的东西都是不必要的。

总体而言,United 93堪称完美。不过,在你去看之前,还是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至少,我在看完之后的心情是非常非常压抑的。

 2 ) 向片子的摄制组致敬

  我支持这部电影的发行.我不是一个反美分子,在9.12早上看到world trade center轰然倒塌时,我泪流满面.
  英语中有一句话常用来安慰失恋者:YOU SHOULD MOVE ON.WE SHOULD MOVE ON,EVERY AMERICAN PEOPLE SHOULD MOVE ON.
  可如果不能面对现实,有怎么能够move on.
  从电影的角度看,拍得很一般,原貌还原,这个题材,想拍得不震撼不感人,是不可能的.尤其,片子的很多笔墨用在了飞机上乘客的亲人身上.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悲痛又要强装镇定,他们要鼓励飞机上的爱人或者孩子,却在电话的另一端无力支持,这些表现还是挺到位的.可飞机上乘客从发现恐怖分子的阴谋开始,就扎堆商量对策,并没有更深入的刻画.哪怕到大家准备好武器冲进驾驶舱,整个过程也是简单而迅速的.总之,我始终觉得飞机上乘客的形象不够丰满.
   话说回来,导演手头的资料也确实是以罹难者家属的为多,对飞机上的情况,只有猜测与判断.
   但是,片子是绝对值得去看的.
   有一名乘客叫TED,他和地面的一名工作人员莉萨保持电话联络,在大家决定要夺回飞机控制权前,他在电话里要求莉萨和他一起祈祷,他们一起背诵圣经,每个乘客都能听见,那是向主寻求最后的力量.拯救自己,拯救美国的力量.这时候,我终于了解了这个词--信仰.
    一位母亲,她知道恐怖分子劫机是自杀式的,她打电话给飞机上的儿子冷静地告诉他形势的危急,要重新控制飞机,电话挂断的那刹,她泪流满面.
    一位父亲说,不要打给警察了,警察不会飞.
    一名白宫官员说,必要时,击落united no.93.得到命令的飞行员难以相信,他问了两遍,并且告诉长官可以通过攀缘,攻击侧翼来使飞机迫降,他在用他的方法拯救那架飞机.
    片子的最后,飞机在田野里造成的大窟窿在四季变化间,在春雨冬雪的滋润下,渐渐愈合,又见青绿.
    我相信每个美国人在这个事件中造成的创伤,整个影片的摄制组员同样如此.很多人攻击这部片子时说是纯粹的炒作是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真的吗?那些拍摄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为什么就没有这些质疑.我倒是非常敬佩摄制人员,他们要亲历那些痛苦的场面,每个又正常心理的人类面对这些场景时都会心若刀剜,他们坚持完成了这样一部片子,又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让它公映,无论如何,我们没有再说风凉话的权力.
    愈合伤口的方法是:消毒,包扎,经常的换换纱布.这个过程可能你会再度看见那伤口,可是每一次它都比上一次好了一点,最后,那会是一个新鲜的伤疤,但是会渐渐退色变淡.揭开纱布,是必经的步骤.
    每一个正义的人都不会对恐怖分子的所作所为吓倒,就像93号的机组成员,他们用生命告诉幸存的所有人:BE strong ,be brave.

 3 ) 不可錯過的電影

如果你打算看這齣電影, 都是看過了才看這篇文章吧, 因為會提到許多內容, 影響你對電影的欣賞. 我只可以告訴你, 這是一齣不可錯過的電影, 一個歷史見證, 一套有如紀錄片的電影.

"United 93"(聯合 93)導演是英國的Peter Greengrass, 之前較為人熟悉的製作有2004年的"The Bourne Supremacy". 一齣沒有荷李活巨星的電影, 有的是歷史的重演. 全齣電影111分鐘, 相信我的心跳一直維持100以上, 全程目不轉睛, 對於有十多廿人在眼前進出坐位上洗手間完全不明所以, 氣得我要出口罵人. 就像看"24"那種從第一分鐘至電影的最後一分鐘, 都是那麼刺激緊張. 觀眾的感受就像現身歷史當中, 看見一幕一幕重演, 所有有份擔演的角色/人物都蒙在鼓裡, 而我們卻一清二楚.

看到的是不斷穿插數個機場控制中心的畫面: Newark/NJ, Boston Logan, Cleveland Ohio, Northeast Air Defense Sector (NEADS), 和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及工作人員在2001年9月11日那天早上那數小時的一切和UA 93乘客登機前在候機室的情況, 他們及劫機者的心路歷程及整個劫機過程及終結. 許多的對話, 尤其是控制中心工作人員那些術語, 電影畫面反而不是特別豐富.

世貿中心(WTC)第一次在銀幕上出現是劫機者在UA 93航機上向窗外望, 世貿中心就在那短短兩三秒出現在窗角一處, 飛機從Newark往San Francisco去, 目標是國會山莊. 世貿中心第二次出現是Newark機場控制中心人員在混亂中仍不知道失蹤了的班機究竟往哪兒時, 向外望到世貿中心被一懷疑小型客機撞中. 接著是控制中心把他們的螢幕轉看CNN時見到的世貿中心. 每一分鐘, 感受像在看紀錄片, 有點像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的"Air Crash Investigation"和電視劇集"24", 但又真實得很.

記得2001年9/11那天, 我就和家人在家中, 整晚都看著電視, 多個海外及本地的新聞電視台都看, 當天的感覺是麻木, 是不知所措. 這天, 見到UA 93航機上的乘客紛紛打電話給家人說最後的說話, 感覺和五年前有點不同, 時間沒有沖淡一切, 換來的消化了的震撼, 眼淚不其然地流下來.

五年, 事件發生後的五年, "United 93"後, 接著還有Oliver Stone的"World Trade Center", 有人問怎麼要五年後才有這兩齣9/11的電影. 個人覺得, 人們需要這些時間去消化, 去療傷. 不論是受害/遇難者的家人及所有美國人民及紐約市民, 以及殉職的消防員及警員和其他前線救護人員, 亦是我們所有在世有份見證這個歷史的人們. 9/11五週年將至, 這兩齣電影的出現是正合時宜.

 4 ) 以英勇无谓人性的光辉,去唤醒糜烂劣根的灵魂

影片全片令人窒息,很久没有遇到这样一部从头至尾都让人处于这样状态的电影了。
关于911,我一直都没有深入的了解,而看这部电影让我仿佛真的置身在了那天的惊悚与恐怖之中。
911的背后,一方面是air traffic control centers的调度失误和手忙脚乱,一方面我却看到了那崇高的人性。
之前就听说过the world trade center被撞后里面的人员是怎样井然有序的疏散的,这就足以让我佩服他们的人口素质。
而这部电影,是以当天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唯一没有命中目标的UNITED93为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在遭遇hijack之后,在得知那些混蛋的目标是白宫之后,在认识到不采取反抗只会带来更大的牺牲后,机上的passengers最终采取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反抗。
随着音乐推向高潮,慢镜头展示着反抗者前赴后继突破驾驶舱的情景,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我真的以为这些乘客最终可以顺利的解救自己,可是,他们制服了携带炸弹的人,冲进了驾驶舱,夺回了驾驶拉杆后。。。一切都太迟了,镜头中我们从驾驶舱的大玻璃看着飞机几乎以垂直的姿态和飞快的速度。。离地面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然后电影在此结束,留下五秒的黑暗和死寂。。。却无法平息我凝重的心情,几乎窒息。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在911中逝去的人们,更以祭奠93号航班上那些英勇的反抗者们。没有他们,白宫将会是第四个遭到毁灭性袭击的建筑。我想说,那些反抗者是成功的,虽然飞机最后坠毁无人生还,但是在他们身上展现的光辉却会一直闪耀下去。如若全世界的人都有这些反抗者的英勇胆识和自我牺牲精神,那恐怖分子还会如此猖獗么。
不仅是美国人,全世界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或许这可以唤醒许多糜烂劣根的灵魂。

 5 ) Let's roll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8:46,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航11号班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北楼;9:03,联航175号班机撞向南楼;双塔均随后倒塌。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半小时后,美航77号班机撞入华盛顿特区边上的五角大楼;又过了半小时,联航93号班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坠毁,据推测这架飞机原本是要撞白宫或国会大厦的。911恐怖袭击是二战后美国本土首次遭到空袭,共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近三千人丧生(大部分来自双子塔),比珍珠港事件还多。世贸中心废墟内的大火足足烧了3个月才停息,地面上的瓦砾共耗时6个月才清理干净,而留给美国人的伤痛则是永久的。事后,美国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加强了安检,入侵了阿富汗,消灭了本拉登。
在4架被劫持的飞机中,只有联航93号没有撞向指定地点。当时飞机上具体发生了什么已经无人知晓,但根据乘客们给家人打的电话以及飞机上的黑匣子,人们已能勾勒出事件的轮廓,而本片则进行了丰满:飞机起飞晚点了40分钟,这使得后来乘客和机组人员能够及时得知地面情况,对他们当机立断采取行动至关重要;劫机者共4名,杀害了正副机长、一名空姐、和一名乘客,并把其他乘客(共33名)赶到飞机尾部,宣称携带炸弹,然后自己驾驶飞机;飞机上先后共12人对外取得了联系,他们在获悉双子塔被撞后随即策划反攻以夺取控制权;恐怖分子见大势已去,在最后关头将飞机撞向地面,同归于尽,无人生还。以上信息是来自官方的报告,影片则演绎了乘客击毙两名劫匪甚至攻入驾驶室的片段,虽然惊心动魄,但未必发生。但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也无论乘客们的初衷是自救还是为国,正是他们的英勇行为迫使恐怖分子改变预定计划,使得更多的人幸免于难,他们理应得到尊敬和荣誉。一名乘客在最后冲锋时喊出的“Let's roll”的口号被电话记录了下来(但影片中好像没说),迅速成为全国性标语,并被印在了攻打阿富汗的飞机上。
911已成为美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大事,影视题材的涉入是早晚的事。但也因为其现实性和敏感性,5年过去了,仍无人敢问津。应当说以“联航93”为角度回首该事件是再合适不过了,既不赚人眼泪,又不揭人伤疤,而是努力关注其中积极正面的东西,有望引起最广泛的共鸣。即使如此,这种家喻户晓的事情向来不好拍,因为众口难调,平淡了偏激了煽情了瞎编了都要遭人骂。以伯恩系列出名的Paul Greengrass这次自编自导,采用纪录片风格的拍摄手法最大限度的真实还原出事件全过程,自始自终酿造出令人窒息的紧迫感和压抑感。乘客们在生死时刻本能的求生欲望所激发的绝望、惊恐、果敢、抗争震撼人心,与之相比,地面各“有关部门”干着急没办法,调度了半天也没几架战斗机升空,就太不给力了。
影片多次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展现劫匪和乘客同时祷告“愿主保佑”,很发人深思。宗教的本质本都是劝人向善的,但被一些人利用后,却发生如此惨剧,何其悲哀和讽刺。
看电影时常在想,如果我在飞机上,会怎样做?在生离死别时,我会给谁打电话?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我应该不会报银行密码。
花絮:为营造出真实对峙气氛,导演特意安排扮演劫机分子的4位演员和扮演乘客及机组人员的演员分住在不同的宾馆,连吃饭也是分开的,只能在片场上见面。这还是头一次听说。此外,扮演劫犯头目的演员后来因被美国拒签而错过首映,汗一个。

 6 ) 保守一些,真实一些

    如果不是那件真实的故事,这本是一部稀松平常的好莱坞惊悚片,但事实和人物如此真实,让人看到一半以后就开始无比难过。

    我想起七年前,那天我们赶着打开电视收看这一突发状况,当第二架飞机撞上去的新闻传过来的时候,有些人甚至还在雀跃。我想他们其实并不是残忍的人,但撞击的那一瞬间可能点亮了他们激进的睾丸。

    那之后很久我母亲都不喜欢我坐飞机,而我却还是习惯过一两个月就飞一飞的生活,也没想过如果是我坐在United 93航班上,我会干什么,是拼了老命杀到驾驶舱,还是赶紧把一辈子没说完的话和父母爱人说。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死人,但无疑被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分子给杀死的人是非常无辜的,就像前几天的那些人一样。

    这个电影的技巧远非完美,但是我想它会比很多技巧完美的电影流传更久。

 短评

震的我心惊肉跳。

6分钟前
  • 水夫兔
  • 力荐

企图用一片混乱的机舱和一片混乱的指挥处营造纪实片的感觉,新疆和田的劫机事件,劫机犯刚站起来就被几个东北汉子踹下去了

11分钟前
  • 瑾朵朵
  • 还行

很爱最后电影的配乐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密闭空间的神级调度;情绪被提升到一个极致,不忍再看一遍。

1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生命的脆弱。。。不管911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可以感受到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对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想念,对活着的追求。。。哀悼这些不幸的遇难者。。。“整部片子里重复最多的声音不是惊恐的尖叫,而是一句句蘸满深情的“I love you””

17分钟前
  • 泰坦
  • 推荐

【A】绿草在手持摄影和快速剪辑招牌搭配下的又一自我突破。在本片中,又刻意加入了“惊悚片”元素。前半个小时从平凡无奇的生活角度切入,缓慢沉稳的推动剧情。随后切入劫机的信息点,不断将观影情绪推到顶点,然后在9·11事件全面爆发。但和普通惊悚片不同的是,直到结尾,导演都没能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在剩下的时间内,绿草再一次展现了他对超量对话信息的处理能力,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无时不刻介入台词的处理,以视听双重角度来不断引爆情绪点,这种通过大量信息来保证观众神经紧绷的方式简单粗暴而又有效(当然也得看谁用)。狭小空间内顶级的场面调度能力,不断加剧的镜头摇晃和台词信息,以及精妙的剪辑点处理,都将电影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而结尾的处理却给了我极大的落差感,这种由影像与现实共同烘托的震撼与绝望,让我无比怅惘。

21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震撼!最后一刻飞机坠入大地 陷入一片黑暗 眼泪崩溃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纪录片式真实的艺术化处理。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航班中只有联航93号航班没有撞击恐怖分子的预谋目标,上午10点03分、坠毁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山科维镇,无一生还。

2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太惨。。。看见即将面临死亡的乘客拿起电话给亲人说最后一句我爱你们,泪奔。。。。太多无辜的生命。

33分钟前
  • 老实人楷模
  • 推荐

我情愿没有看过这个片子。

35分钟前
  • 和菜头
  • 推荐

真主阿拉与耶稣基督的对话

39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那天所有被劫持的飞机,联航93号航班是唯一没有到达攻击目标的,它10:03坠毁在宾州,无人幸免……”最后一个画面,黑屏,无声……震撼!久久未能平息的电影!

4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如果是007,那么恐怖分子会被制服,飞机的某个仪表盘会在007的数字上停下。如果是24小时,那么飞机最后会在高速公路上着陆。然而这是在真实的世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飞机还是坠向了地面,银幕一片漆黑。

45分钟前
  • 甲🎹
  • 力荐

最后飞机扎进地面,一片黑暗.让人绝望.

48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推荐

被损毁的世贸大厦将会重建,被撞击的田野坑洞将会愈合,被管制的美国领空将会开放。差点误机的乘客庆幸没有迟到,闭锁的舱门成为前往天堂的讯号。航管中心以为划掉了隐患,交管中心以为规避了灾祸。家人在保险柜里找到了遗嘱,公司却没有收到员工的辞呈。乘客还在祈祷奇迹,妻子还在等丈夫报来的平安。

5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在电视里看到飞机撞楼的画面,每个人都很兴奋。在一件沉痛而复杂的事件上表现得如此轻佻,不是我们没有良知,而是我们已经太熟悉各种重大事件从中央台主播嘴里说出来的样子。蔡康永在北大演讲说,电视是人格分裂的。换种说法,电视是没有人格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推荐给电视导演冯小刚。

56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On the day we faced fear, we also found courage. 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只有93航班没有击中原定目标,用它来谱写绝望中的希望之歌,再合适不过。都知道那个结局,整个情绪却也始终紧栓不得空闲。无一幸免,但我愿意相信结局前的挣扎是如那般的。

58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我真的没有看过一部电影,让我这么紧张过。

1小时前
  • Dolores
  • 推荐

如果没有7·5恐怖,生活在新疆的我们不会有之前的肉孜节假期。而今天中秋节,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依然有很多人因为天灾人祸,不敢仰望天上的明月。10年之后,看到了这部电影。或许是美国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没有领导讲话,没有隐藏的真实,平凡之中的伟大让人感动。让我懂得尊重,无论对生者还是逝者

1小时前
  • 南溟
  • 力荐

那些无辜的逝去的生命令人唏嘘 可谁来为伊拉克人 或者阿富汗人 又或者是巴勒斯坦人来拍摄这样的电影呢

1小时前
  • 酒吧方便面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