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喜剧片大陆2016

主演:邓超,白百何,杨洋,张天爱,岳云鹏,杜鹃,柳岩,廖学秋,曹卫宇,汪启楠,安韩瑾,潘肖,曹涤非,朱红,刘乐思,蓝可,梁超,张爱钦,张美娥

导演:张一白

 剧照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2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4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5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6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4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5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6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7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8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19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12:36

详细剧情

  陈末(邓超 饰)被称为全城最贱,每天和王牌DJ小容(杜鹃 饰)针锋相对,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仇恨从何而来。陈末的两个兄弟,分别是全城最傻的猪头(岳云鹏 饰),全城最纯的茅十八(杨洋 饰),三人每天横冲直撞,以为可以自在生活,结果都面临人生最大的转折点。陈末相遇了最神秘的幺鸡(张天爱 饰),猪头打造了最惨烈的婚礼,茅十八经历了最悲伤的别离,这群人的生活一点点崩塌,往事一点点揭开。梦想,爱情,友情都离陈末远去。一个失去所有的人,已经弄丢自己的路,直到听到来自全世界的一段语音……

 长篇影评

 1 )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今天你路过了谁,谁又丢失了你呢?”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晚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初秋的重庆。 夜晚。 流光溢彩的城市。 坐落于顶楼天台上的录音室。 陈末坐在话筒前,念出电台节目固定的开场白。 电影就这样缓缓拉开序幕。

电影里有三个好兄弟,陈末,猪头,茅十八。 电影里有四个不同类型的女孩,小容,幺鸡,燕子,荔枝。 七个人,四段各有千秋的故事。 陈末和小容 我爱你,但爱情不是全部

陈末和小容的爱情既天真又现实。 他们的相识充满了爱情偶像剧的泡沫味道。 两人同是大学校园广播站的DJ,因工作相识,因一场赌约相恋,携手走过了青春美好的大学生活。毕业后,两人同在一家电台工作,依然共同主持一档夜间情感咨询节目——《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陈末本以为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他和小容总会走到最后,连求婚的方案都写了厚厚的一本,万事俱备,只欠开口。不想小容却在节目最后提出分手,理由简单致命。 “陈末,你是个好DJ,不是个好男友。” 陈末从此一蹶不振,自我放纵,颓废不堪,主持的节目收听率倒数第一,不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方法折磨自己还是想引起小容的注意。小容全部看在眼里,可她冷静自持,似乎毫不在意。直到猪头失恋那天,几人喝酒买醉,小容在陈末和猪头扭打在一起时猛然站起来,大声说:“你们根本不懂女人想要的是什么!” 这句话其实是说给陈末听的。 陈末以为,只要两人相爱,就能走到最后。 可小容是个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人,她理智、冷静,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幺鸡和茅十八的帮助下,陈末终于有机会在天台向小容求婚。小容对陈末说,我爱你,但是我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我爱你,但爱情不是全部。 她需要的是一个能与她并肩站在高处看风景的人,而陈末早已跟不上她的步伐。她爱陈末,但是她更爱自己。 所以她面对陈末的执着,心中感动,走得也决绝。 陈末和幺鸡 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作家沈十六在看完电影点映场后写下一篇影评,题目是《冷静自持的人自爱,奋不顾身的人收获爱》。 我觉得这句话完美地描述了陈末的两段感情。 冷静自持的是小容,奋不顾身的是幺鸡。 “幺鸡,麻将牌中最小的那张,可是没有它,也胡不了十三幺。” 幺鸡三年前来到重庆,孤身一人,没有很好的工作,住在简陋的出租房,每天晚上只有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才敢睡觉。生日那天下着大雨,她撑着伞一个人站在广场前拨通了节目的热线电话。她说,陈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只有我一个人过。 陈末回她,现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过生日,一个人过没关系,有我陪着你。 作为情感咨询节目的主持人,陈末最大的职业魅力就在于用实际无用的话安抚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谁也没想到,陈末无意间洒向广大听众的温暖,被一个叫幺鸡的姑娘妥善收藏。 偶然间知道每天在收音机里陪伴自己的人是陈末之后,幺鸡报考了城市电台主持人,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她为什么想要当电台DJ。她的大眼睛闪着期待而真诚的光,认真地说,我想离他更近一些。 我觉得幺鸡对陈末的爱是守护和默默付出,她喜欢陈末,却从没想过从小容身边抢走他。她甚至对陈末和小容抱有愧疚,一直认为如果自己没有在生日那天往电台打那通电话,也许陈末和小容就不会分手,陈末也不会自暴自弃。 在知道陈末一直想向小容求婚之后,幺鸡请茅十八帮忙,在天台为陈末策划了一场浪漫的求婚。求婚当晚,她站在对面大楼的天台上仰望陈末的背影,默默向他道别。 幺鸡是个单纯得让人忍不住心疼的女孩,可是这样一个弱弱的女孩在面对爱情时却那么奋不顾身。在遇到陈末之前,陈末就已经是她的全世界,因此她拼尽全力去守护那一方世界,不让他崩塌破碎,哪怕自己遍体鳞伤。 还好,她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她的深情得偿所愿。她从陈末的世界路过,陈末便在自己的世界里等她。 猪头和燕子 我爱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好像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胖子,他憨厚,乐观,细腻,他喜欢上了女神,于是沦落成一个典型的悲情式人物。 电影里的猪头就是这样一个胖子。 猪头喜欢燕子,从大学里就喜欢,一开始是男屌丝喜欢校花女神的喜欢,后来是“无条件相信你”的喜欢,最后就是“不问归期”的喜欢。 其实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因为我看不出来燕子是否真的喜欢过猪头,也许只是感动。 我害怕知道答案。 我怕猪头的付出只是一场一厢情愿的笑话。 尽管结局看起来就是如此。 猪头在燕子受到众人质疑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站在她这边,追到了燕子。燕子出国,他在国内想尽各种办法赚钱供她在国外生活。生活很苦,心中有光,燕子就是她全部的希望。 我一直觉得,猪头和陈末对青春都有一种化不开的执念,所以才会想要拼劲全力抓住青春期的爱情,做着天长地久的美梦。 然而梦总会醒的。 燕子回国,猪头借了陈末和茅十八的全部身家买房子,准备向燕子求婚。可燕子回国的目的是当面对猪头说分手,这是她对这段感情最后的尊重。 燕子要走,猪头强忍不舍送她上出租车,关门的瞬间他仿佛看到了青春之门在他面前缓缓闭合,内心的防线终于崩塌,嘴上还不忘一遍遍叮嘱燕子一定要幸福。 车子绝尘而去,猪头追着车跑,哭得像个无措的孩子。 他拼命喊着,燕子,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空旷的马路上回答他的只有心碎的声音。 猪头消失了。 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直到陈末和茅十八在电视上看到他,在一个局势动荡的国家卖家乡小吃。身后是连绵战火,前面是记者的采访,一切显得滑稽又可笑。 但是没人笑得出来。 茅十八说,那里是燕子去过的地方。 陈末说,那是燕子爱吃的家乡小吃。 茅十八和荔枝 我全部的智商,都用来爱你

茅十八,陈末的表弟,一个普通邋遢的理工男,被陈末称为世上最纯的男孩。 他不善言辞,情商低,闷闷的,每天不务正业,只知道捣鼓各种奇怪的发明,在十八街引起一场又一场爆炸。 而这些让他成功引起了片儿警荔枝的注意。 荔枝机灵勇敢,热情奔放,每天假借“抓人”之名行“追人”之实。终于有一天,她把这个直视她眼睛都会害羞的男孩逼到墙角,问他,你喜不喜欢我。 茅十八点点头。 荔枝开心地笑了,露出少女般的娇羞,蹦蹦跳跳的跑开。 他们的爱情就此开始。 和荔枝在一起后,茅十八开了一个电器修理铺,闲暇之余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发明。他将荔枝家里冰箱的语音改成他自己的声音;为路痴的荔枝做了一个专属于她的导航仪;怕荔枝执勤遇到危险,送给她一个危险警报器,好在危机时刻第一时间赶来救她。 可他看起来明明才是更需要被保护和被照顾的那一个。 求婚的时候,他紧张得要死,憋了半天才激动地说了一句话。 “荔枝,我爱你,你可以嫁给我吗?” 说完他和荔枝都哭了。 我真的以为他们能一直走到最后,一直一直这样相爱着走下去。 可是张嘉佳给了他们最美好的开始,最简单的过程,也给了他们最现实的结局。 茅十八的危险警报器真的派上了用场,他却为了救荔枝死去。 那个明明看起来更需要被保护的男生,笨拙地保护了心爱的女孩。 失去意识前,茅十八放开了按住伤口的手,用最后的力气抱住荔枝,不让她离开。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回想起茅十八求婚前对陈末说的话,他说,我一定要给荔枝最好的生活。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对生活充满期待,对自己充满信心。 偏偏造化弄人。 茅十八走了,荔枝哭了好久好久,她说,我哭够了,不想再哭了。于是她选择开心的笑,她每天在自己负责的片区走街串巷,像以往一样,阳光洒在脸上,笑得那么明媚。 陈末无意间触动了茅十八留下来的导航开关,十八街上每家每户的电器里都传来他告白的声音。 荔枝,我爱你。 荔枝,我爱你。 荔枝,我爱你。 荔枝,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茅十八爱荔枝,全世界都知道。 这个闷骚的不善言辞的茅十八,用尽了他全部的智商来爱一个人,他的爱就像他的人一样单纯美好。 我想张嘉佳对这个故事是有私心的。书里的茅十八没有死,只是和荔枝分手之后回到老家,失去心中那个沙城的他其实也和死去无异。于是在电影里所幸就让他和荔枝的爱情在最美好的时候戛然而止,就像天边的烟火,璀璨一瞬,却成为永恒。 这样,哪怕人心易变,世事无常,谁也无法让这段爱情变质。 故事的最后,陈末开车再次回到稻城,茅十八向荔枝求婚的地方。车里的导航仪定位后自动开启语音,播放了茅十八内心深处的温柔。 “荔枝,你又到稻城了吗,这里定位是冲古寺,我向你求婚的地方。录下这段话时我就在想,下次我们来稻城,是我们结婚一周年,还是会带着我们的小宝宝。”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直到你走进我的心里。那么,我只想和你在一起,我不喜欢独自一个人。” “只要太阳照常升起,导航仪就永远有电。我会在这个导航仪里面,一直陪着你。”

张嘉佳总是善于用最文艺的语言描述现实而虐心的故事。 而我却偏爱这样的故事,所以即使电影没有把故事讲好,我依然喜欢这部电影。 喜欢那个纯纯的茅十八。 喜欢充满市井气的重庆和美到心醉的稻城。 如果现实中的每一段刻苦铭心,每一场风花雪月,每一次云淡风轻都能用这种柔和的方式铭记或遗忘,那生活也许会迷人得多,爱情也会少些苦涩。 电影的最后,陈末与幺鸡深情对望,耳边是一段旁白。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是啊,我不在乎过程如何艰辛,命运如何无常,人心多么善变。 纵使过程艰辛,命运无常,人心善变,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2 ) 从张嘉佳的世界路过


张嘉佳的文字看过一点,并不是很吸引我,那个调子我不是很感冒,看得不多就弃了。
这次认真的看了电影,其实比预想的好一些。

文艺片的底子,张嘉佳的调子。

去稻城流浪,DJ的话语穿过城市的街道巷口,墙上的涂鸦,给风雨中的小女孩打上一把颜色明媚的伞,大排档陪伴失恋的好友哭泣、打架。都是很具象的文艺青年的腔调,投入其中也不乏味道。

然而邓超这次的表演让我一言难尽。怎么说呢?《烈日灼心》里的邓超是个好演员,压抑的沉静的爆发的,点滴都很到位。然而《分手大师》、《恶棍天使》却一次次消耗着他的观众缘。这次邓超依然在用参加跑男的姿态演出了这个玩世不恭的男主角。我只看到了他的张牙舞爪放肆搞笑,很遗憾,我很难理解他背后的伤痛和温柔。尽管电影也用了一些笔墨来刻画,比方说几次跟老年痴呆症母亲的对话,气氛都营造得弥漫着涩涩的辛酸。我也无法体会抛弃了男主的电台总监,曾经到底看重他什么,又为何要离开他。一切都进行得潦草而突然,仿佛为了转折而发生。这是导演的问题。但我想,邓超也应该要好好思考,如何认真去诠释每一个角色,如果他真的希望要当一个好演员的话。

张天爱的角色非常讨好,默默支持、细心关怀、遥遥守望、转身离开,清纯的、温柔的样子,看起来也很美。尽管从原著的设置来看,人物就存在着颇多的不可理。小卖部的售货员,说考就一举考入了电台,瞬间就展露了超凡的口才和应变让整个节目从垫底拉到了收听率第二,这是童话还是臆想?

白百何与杨洋那一对,白百何体现出了极强的镜头掌控力,演得活泼热烈。然后就是小岳岳,小岳岳演得极好,傻傻的痴心汉,演到绝了。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就这样,骨架带点感觉,细节实在潦草。

 3 ) 一切路过都是孤独的赞歌

和张嘉佳书里的故事不太一样,电影版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另一种感觉。
 
张嘉佳的文字更容易让人投入一段感情,而张一白的电影却让人跳出具体的故事。尤其是中间夹杂的几段城市夜景航拍,这组镜头的背景音是各地FM广播的DJ声音,所以,使得整部作品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
 
万家灯火,每一个光点都有数不清的故事。通常我们都是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盏灯,但如果你采取的是一种俯视人间的观赏角度,那么世间的丰富性就会被稀释,转而会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
 
剧中人各自的命运中,都逃不开这一主题。那么多陌生人在人类扎堆的地方,感知温暖,却要通过电波。在每一个夜晚,陪伴你的是广播里熟悉的声音,温暖你的人却正在千里之外。

广播被人喜欢恰证明人是孤独的物种。为什么在网络这么发达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去听广播呢。第一是我们听广播实在太方便,只要耳朵能听到声音就行,你甚至不需要停下你手中的动作,这个过程耗能很低。第二是广播这种东西,是一种和我们日常生活很不同的联接方式,无论节目如何,这种形式本身有一种魅力。
 
我们日常生活,社交基本是点对点,而且彼此都处于同一个生活的平面。但是你像电影里陈末就职的电台,他会主动和全国各地的陌生人进行连线,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小型的上帝视角模式。听众通过陈末俯视众生,而参与节目的众生,是被陈末联接的,某种程度上人们向他倾诉,和向上帝倾诉没什么不同。节目在云端,人们在大地。这样的一种联接方式,能让人产生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一种疏离感。
 
就像很多人喜欢在过街天桥看夜晚来来往往的汽车,影视作品里这样的镜头也很多。他们说这有生活的感觉,实际这恰恰不是生活的感觉,而是高于生活的感觉,因为你找到了对应于自身生活的参照物。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幸福生活的见证,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你被世界抛弃了。
 
相较于幸福,不幸的感觉其实更普遍。

美漫作品《一日谈》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满是陌生人的社会。每一天,我们都感到彼此之间更疏远,更孤独,即使身处于汹涌的人潮中。每一天,我们看着我们的城市逐渐变成荒漠,然后迷失在其中,寻找着那片被称为“爱”的绿洲。但不幸的是越是等待,所有事,还有所有人就越像从指间滑落后,欲将消散于风中的细沙。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导演应该也有这方面的意图。对于作品中出现的3对男女,他们的故事核心无论是爱还是不爱,其实都包含“错过”这个孤独的主题。茅十八的意外死亡,造成了荔枝的错过;柳岩的长期分居,造成了猪头的错过;小容强烈的自我意识,造成了陈末的错过。他们错过彼此,就像手中的流沙。在人潮人海中,人们很难分辨那些此刻就在我们眼前,却即将消失的,无法再次遇见的某人,这是一重悲哀。第二重悲哀是,即使我们和她们发生交集,如何保证永久留住挚爱也是充满未知。不过正因为这未知,却也给了很多人以希望。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拥有的微小力量。

电影过后,有观众在讨论茅十八为什么要被导演拍死。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三段感情,茅十八这一对是最合拍,他们的相爱最纯粹,同频度最高。这种感情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太稀有了,有一点像童话。张嘉佳的故事烟火气重,出现这样的童话就太没有烟火气了。相反,另外两对就接地气很多,几乎是我们城市情感生活的缩影,错爱与不爱,自我的纠结,这才是常态。
 
陈末在稻城喊的那句“女人都在想什么?”简直是经典之问。他在电台这个联接里,虽然是上帝,但是她也猜不透认识的女人心里在想什么。语言沟通实在效率太低了。法国天才漫画家巴斯蒂安·维韦斯在他的作品《波丽娜》中说“你不展示出来的东西,观众是看不到的”。这句话虽然讲的是舞蹈,但换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真理。
 
正因为语言交流效率低,所以我们才需要不停言说,为挚爱的人写诗,做很多仪式性的东西,靠语言之外的力量来交换彼此的想象。而不是蒙昧无知,以沉默应对,把自己的看法当成现实。但是语言也是有边界的,对于那些在探索孤独这件事上走的很远的人们来说,他们在不可说的神秘之域,通常更喜欢通过交换DNA来达成目的。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只有感情,没有情欲,所以这更像是一场纯洁而漫长的前戏。

张嘉佳说,“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好。我想说,人们应该有此执念才不枉一世为人。
 
做生活的导演,还是做已经被写好剧本的人生的演员,是留给每一个观众的问题。只是希望在我们寻找挚爱,打败孤独的过程中,也能有上帝为心心念念的彼此亮起人生的双闪,让这光芒且做彷徨旅人归途的路标。

 4 ) 从我的世界里滚出去吧

作为一个看完张嘉佳写的故事能泪流满面的原著粉,我看完电影,唯一的想法就是“书太好看了”,书里漂亮的句子,被读出来就显得非常矫情而且狗血,人物形象固然丰富饱满,但是剧情,实在无法接受。
首先是邓超饰演的陈末,作为一个情感类电台DJ,在接完一个电话后毫无征兆的提出带搭档去旅游,女方更是莫名其妙的提出分手??看得我都惊呆了。猪头在国外八年的女朋友回国就是为了说分手还不带理由?? 荔枝:“我漂亮吗”茅十八:“漂亮”之后就在一起了?理工男果然都是看脸和肤浅,这恋爱谈的猝不及防。还有请编剧出来解释一下怎么就把猪头写到国外去卖小吃了???怎么就把茅十八给写死了????谁给你的权利???原作者就能胡作非为了吗???你的微博评论同意了吗?????(听说彩蛋里茅十八没死 我错了 我没看彩蛋就走还妄下断言 问题是就这么个电影拍了将近两个小时你还指望我看彩蛋 终于知道为什么片尾曲要让天后唱了 你看要等彩蛋的人还能听天后唱歌 多好一件事儿)
除了主人公的一些行为没有逻辑以外,电影还有一个硬伤就是,没能讲好一个故事,因为是三个故事的整合改编,所以每个故事都非常零碎,显然这个多线叙事水平不够,看到电影结局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两个故事都没什么存在的必要,除了陈末以外的用力过于平均难以看出主次
。整部电影非常缺乏逻辑,所有爱情开始得莫名其妙,结束的没有章法,电影基本靠感性取胜。
所以也有很多感人的point,比如和老年痴呆的母亲相处的片段。看着妈妈逐渐忘记自己所爱之人,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还有全城双闪和电器说了“荔枝我爱你”整个世界都知道我爱你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荔枝,在第一任男友领证那天放了她鸽子以后,她的第二任男友死在了她怀里,我不知道这个小姑娘以后还会不会喜欢男孩子,多大的阴影啊这是。
总之烂片,别去电影院了。
附赠观影笔记

 5 )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猪头

猪头并不傻,猪头是所有人里最聪明的。
猪头的反面,是小容。这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表情寡淡的小容。

爱这个城市的灯火,张一白用土著的眼光拍出了山城之美的极致。从好奇害死猫,到秘岸,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都当成城市宣传片来看。里面的故事都带着这个城市的味道,这一次,不是潮湿的心绪,不是隐晦的爱恋,而是互相依靠的年轻人们,在这个浮动灯火的城市里,闪闪烁烁的故事。

毫无疑问燕子肯定是小偷,她不仅偷了室友的两千块钱,还偷了猪头的八年时光,20万积蓄,和他一辈子的心。分手戏在洪崖洞拍的,岳云鹏拍打车窗跟柳岩说,没有我你也要快乐,幸福,说着说着就变成了,燕子,没有你我怎么活。柳岩面无表情催促着司机快走,岳云鹏在后面追,最终跪在地上。

可能猪头这条线节奏稍微快了一点,这一幕实在太让人揪心,但情绪仍旧没找到一个突破口:只是可怜就值得人的眼泪吗?毫无疑问燕子对猪头,和猪头对燕子是完全不对等的,但在猪头心里,他对燕子是绝对恨不起来的。因为时间太长,感情太深刻,燕子已经成为了他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算他被抛弃,他也只会去寻找更多证据来证明燕子的合理存在,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所以当我看见他出现在战争现场卖燕子喜欢吃的东西时,爆笑的瞬间就热泪盈眶了。是的,这个被嘲笑过无数次的词——他真的做到了,身体力行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不是广播里说说而已,爱着爱着就散了。

有信念的人是可怕的,他们能做任何事。通过各种微茫的线索,猪头在寻找燕子,但并不是为了让燕子回心转意。他只是通过这种仪式,在生命里每一秒的时间里,在地球上的每一寸空间里,去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燕子,然后把心交给她。因为完成一件事,比得到好的结果更重要。猪头说,我只有一条命,但是燕子,我都给你。对于太过平凡的人来说,他们的现实没什么好铺陈的,但一个光芒万丈的念头,却是可以托起一生的信念。我不知道猪头的结局会怎样,我只希望他的心能撑到幸福的那一天。不要碎太多次以免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猪头是少年心,小容是中年女人的心。

她有精致的妆容,体面的生活,自我管理得当,想必收入不菲。貌似她什么都不缺了,却是走得坚决的那一个。虽然被骗,仍旧云淡风轻坚持自己要走的路,面对陈末的付出,她给的是一个拥抱,和初心不忘的回答。

似乎人到中年,多年恋爱谈下来还没结婚的,一般男人都会被女人甩。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管女人作还是不作,大部分男人天生是自我陶醉容易满足的动物。他们一旦进入了安全状态,就会忽视身边人的需求。渐渐的,他们的距离拉开了,等迟钝的一方反应过来,木已成舟。

只是,小容心里何尝不是辛苦的。看起来平静坚强的她,背后要花多少力气去说服自己呢?理性的人也是有感情的啊。漫漫前路,终究独行。还好,她宁愿独行,也不要抱团取暖了,那是年轻人才做的事。还好,陈末被冷掉的心,还会有人帮他暖。

理性的世界纷纷扰扰,逻辑的思辨没完没了。只希望你想要的,是真正让你快乐幸福的。也许,它真的很简单,不需要想象中太多的条件。

人年轻的时候,会羡慕并欣赏那些聪明人,有能力的,有才华的人。像小容这样的。可机关算尽,终究人算不如天算。人年纪越大,才越明白那些傻子有多么可贵。在每一天的生活里,能走过生命中风风雨雨且安然享受生命的人,这种能力往往并不来自于聪明,而来自于一种纯粹的毫无理由的勇气和坚持。这种不需要解释也不能解释的东西,外人看来是傻,我看来是信念。

对大部分人来说,做真正想做的事也是需要资本的,所以他们会绕远路,会先去满足各种前提条件,也就可能一辈子都做不了。而对猪头来说,只要他活着就必须去做,用最不拐弯的方式,这何尝不是省力呢。我希望我能成为猪头那样的人,如果经历千刀万剐,不成器也没关系,还是可以做一个菜板。

电影色彩明丽,节奏也干净利落。轻轨那一段犹如神助,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让人跳脚:航拍就是美!张一白是真心爱这个城市的,我希望他下一次,自己做编剧,拍一段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肯定很有料。

另外全城双闪泪奔了,被这个城市回应和拥抱,苍茫又温暖。人间烟火几重,唯有此处最浓。我想,我哪里都不去了,我将和自己的祖辈一样在这里死去。


附两张自己拍的重庆,电影里也出现了一样的场景,感觉挺开心的~


 6 ) 把感情当牛逼吹。

一部好电影很大程度在于剧本,故事性。人物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故事的好坏。但是问题就出在剧本上,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把情绪放大,像是一帮有情感障碍的小孩。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

里面好多翻来覆去的说的那些串词一听,好像是鸡汤,是箴言,但是仔细想想,都是吹牛逼呢。我一一给你举例。
1.相爱这种事,就是永远在一起。“永远”,谁能预测永远呢?
2.如果没有住在你心里,都是客死他乡。“客死”,谈个恋爱,别死不死的。
3.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燕子,我爱你。|“全世界”表示关我什么事。
4.燕子,你又美啦。燕子你真漂亮。敢情你们不太熟啊。打电话还要拍个马屁。
5.如果只是路过,我就在终点等你。请问“终点”是指哪里?
6.喜欢一个人,眼镜里除了她什么都没有。呵呵。谁信呢?

太多例子了。感觉他们谈恋爱就是先把对对方的爱用牛逼的方式先吹出去再说,最后打不打脸,谁还记得当初的鬼话呢?

说下里面的人物。

陈末,一个DJ,可是也特别不像人。失恋了就颓废两年,什么打赌输了就举牌我是蠢货。什么小容被涉嫌诈骗就直接开车撞车。感觉剧情里每件事都是脱离现实的,完全是脱离现实一帮大人过家家。

幺鸡,一个唯唯诺诺的女子,啥傻乎乎,我也不觉得这样的女人现实中会存在。感觉张嘉佳小说里的女性都是傻啦吧唧爱男主角爱的要死,把人家当神,把自己设计成卑微的小女人。我觉得是作者的情感隐睾症患了吗?

再说猪头吧,感觉爱情是他的全部,救命稻草,没有就完全不行。我不知道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有没有。订婚的时候,他说,“不知道除了燕子还有什么比她更重要的?没有了”。。。。。很可笑的一句话。在出租车后面追的那场戏一边跑一边哭,感觉这样的戏不一般都是女主角吗?

茅十八可能就是理工男设定吧,一根筋,跟荔枝的感情本来作者想往重庆森林里梁朝伟跟王菲的那种感觉的。可是,玩咂了。

电影里所有的人物情感都特别假。对一个人执着就真的是真爱,没事发火就一定是爱的深。都是凡夫俗子,没有谁的情感是像牛逼一样吹的。没劲。

 短评

重庆的夜景还是那样美,稻城的雪山就像剪贴画美的失了真

3分钟前
  • darkcat
  • 还行

三流编剧,四流表演,五流导演。张一白快再见吧,张天爱也快去演网剧吧,毫无大银幕魅力,杜鹃都不如。

8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适合能静得下心和有故事的人。

12分钟前
  • 闫妮
  • 还行

看到了许多为黑而黑,老实说,这部片拍的确实一般,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从中你可以看出张一白的天真,也正是因为这份对爱情的天真,所以才会有即使被诟病也不去改的拍摄方式,所以才会有那些看上去不太合理的桥段设计,所以才会一方面想说这些千疮百孔一方面又想给人希望的纠结吧……

17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杨洋:“我觉得我还能再抢救一下”

21分钟前
  • Yikim
  • 较差

人无情才无敌。再聪明伶俐,若早一秒沉浸,迟一步转身,多一天心怀希望,都会成为猪头。我不会追着载你离开的车奔跑,我不会一直等你,我不会为你改变全部人生。没有你的世界,我抱紧我自己,并深深庆幸,你路过之后,我依然拥有自己的全世界。

23分钟前
  • 十三
  • 还行

太可怕了,现在的小盆友真喜欢这样的?浑身鸡皮疙瘩

28分钟前
  • Nikitaa
  • 较差

看了这部我觉得张一白也没那么套路,有他真诚的地方在。

31分钟前
  • 推荐

哪个女汉子不是曾经做过幺鸡,口口声声最羡慕燕子,遇到过猪头,渴望一段茅十八和荔枝的浪漫,然后在人山人海中变成了孤独且骄傲的小容。配乐赞,重庆太美,一副天生藏着故事的样子。

34分钟前
  • 刺猬
  • 还行

一白火锅料不足,嘉佳鸡汤味有余。对于一白张这次是有进步的,抓住了张嘉佳小说浮在半空中的气质。陈末-幺鸡-小容也是这锅料里能品出酸甜苦辣的那一口。另外那两口确实是食之无味。

3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杜鹃很适合这种女强人角色啊!性格强势,气质超群。美翻了。

42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邓超实在太适合dj的角色了,演戏认真起来苏到崩溃。追了那么久欢乐喜剧人没想到有一天小岳岳真的会让人哭,穿西装追车那一段滑稽但真的笑不出来。杨洋实在是让我改变了对他的以往看法,感觉跟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他是两个人,最后的结局也是一个大杀器,而且跟白百何的cp居然那么配!忍不住站三秒

45分钟前
  • 小灵芝
  • 力荐

笑点泪点都在小岳岳身上,不接受反驳

46分钟前
  • 戚阿九
  • 还行

重庆真是一座奇妙的城市,连风都带着一股火辣。然而当这股恣意的火辣碰上刻意的鸡汤,便格格不入。美景、音乐和所谓的金句堆砌出的电影,注定是没有灵魂的。

47分钟前
  • 半胱氨酸
  • 还行

“爱情,就是爱啊,搞出了很多事情” 听到了邓超在剧情里唱BGM的《蓝莲花》、听到了重庆火锅底沸煮的声音…这些是加分项,张一白版“重庆麻辣烫”。

5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全片没一句人话

56分钟前
  • 巧克力工厂厂长
  • 较差

非常鸡汤的东西,满满的人生感悟,剧情也缺乏吸引力,还是太散,没什么重心的感觉。整体来看,歌更好听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电影并未改善原作故事略显矫情的弊端,某些原作中的语言通过演员之口念出来反而越发尴尬。文字故事跟电影到底不一样。从这点上看导演是失败的。除了美丽的稻城以及白百合还算稳定的演技发挥,本片也没多少可取之处了。两星半。

1小时前
  • 我是鬼鬼
  • 还行

我终于感受到白百何是有演技的,自然清新有灵气,主要是说不出的舒服感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

路过幺鸡,我们都变成了小容,做了多少回猪头,我们最终变成了陈末。真是可怕,以为是个爱情片,结果看见了自己前半辈子的小幸运和大蹉跎。以及,我想说世道真是变了,看小岳岳也能哭成狗。最后的最后,还想说,大学欠我的肖奈,谢谢老天日后用茅十八还上了。

1小时前
  • 卫洒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